声乐教学工作计划范例6篇

声乐教学工作计划

声乐教学工作计划范文1

白城师范学院坐落于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三省区交汇地带素有“鹤乡”之称的白城市,是吉林西部一所省属本科院校。学校始建于1958年,迄今有56年的办学历史,是一所以培养基础教育教师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主,师范教育和非师范教育协调发展的教学型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建校以来,培养了获得CCTV2013年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活动“特别关注教师”称号的杨富生式的基础教育合格师资和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6万余名。成为吉林西部基础教育“教师的摇篮”、科学研究的基地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几年来,学校党委科学谋划、真抓实干、抢抓机遇、迎难而上,确立顶层的引领地位,坚持教学的中心地位,树立科研的支撑地位,注重人才的关键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管理的服务地位,发挥党建的保障地位,本科教学体系逐步完备,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现代化大学建设稳步推进,办学规模实现历史性跨越,办学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7年学校开始与东北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08年以优良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2年,学校整体搬迁到新校区,圆满完成“东迁西建”任务。2013年,学校与韩国大邱加图立大学签署的“学前教育”首个本科专业合作办学项目获批设置并成功招生,2014年,与俄罗斯莫斯科国立人文大学合作办学的音乐表演本科专业又获批招生。2011年,学校成为吉林省第一个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的高校,也是全国高校中为数不多的获此殊荣的单位;2012年,学校荣获省级精神文明建设“文明单位”荣誉称号,成为吉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2013年,《中国高等教育》用大量篇幅介绍了学校发展概况,向全国高等教育界展现了学校近年来发展变化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81.2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5.5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12002人,生源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设有22个院(部),46个本科专业,涵盖了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9个学科门类。开办了少数民族预科班。教职工892人,其中,专任教师651人,教授59人,副教授156人,博士33人,硕士366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教学名师1人,省主讲教授和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各1人,省优秀教师2人。拥有国家特色专业2个,省特色专业6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高校创新团队1支,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特色文化研究基地2个,省级高等师范教育研究基地1个,实习、实训基地186个。学生的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系列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屡获殊荣。

在党委的正确领导和科学谋划下,全校师生员工秉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遵循“实干兴业、实干兴校、实干兴教”的工作理念,弘扬“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工作作风,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化改革,科学发展,为把学校建设成“国际有合作、国内有影响、省内创一流、办学有特色”的综合性大学,早日步入省属重点高校行列而努力奋斗!

为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提高素质,全面发展,对在校读书期间为学校做出贡献或在参加国家、省组织的大学生活动取得较好成绩或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特殊奖励;为帮助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鼓励他们勤奋学习、努力进取、促进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并结合我校实际,实行优秀奖学金制度。具体奖项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吉林省政府奖学金、院长奖学金、白城移动奖学金、白城邮政奖学金、金辉律师事务所奖学金、专业奖学金等。

美 术 学

培养目标 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适应现代教学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和创作能力的中小学美术教师及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素描基础、色彩基础、书法、实用美术、解剖学、透视学、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艺术概论、学科教育论、外出写生、体验生活、毕业创作等专业课程及国画、油画、水彩、雕塑、造型基础、艺术设计等六大专业方向课程群。

就业方向 可从事中等学校的美术教学、美术活动的组织、辅导和管理工作,能从事文化、宣传、科技、商业、出版等部门的美术工作。

学 制 本科四年 学 位 艺术学学士

视觉传达设计

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创新意识培养为核心的基本教育理念,构建理论教学与专业技能培养紧密关联的教育平台,培养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相结合的,具有广泛人文素养、系统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适合创新时代需求,在专业设计领域能够胜任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与研究、媒体传播和广告策划的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型、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 设计基础、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图形设计与表达、设计史、计算机辅助、民间图案、字体设计、标志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包装设计、版式设计与印刷、广告设计、VI设计、网页设计、商业摄影等。

就业方向 艺术设计教育与研究机构、广告公司、出版发行单位、数字媒体、网络宣传与营销、品牌管理等。

学 制 本科四年 学 位 艺术学学位

环境设计

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创新意识培养为核心的基本教育理念,构建理论教学与专业技能培养紧密关联的教育平台,培养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相结合的,具有广泛人文素养、系统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适合创新时代需求,在专业设计领域能够胜任现代设计与研究,具备在环境设计机构从事公共建筑室内外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城市环境景观设计及园林设计规划等设计项目上的统筹设计、项目策划与经营管理能力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设计基础、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制图与表现、人体工程学、工程预算与管理、家居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展示设计、模型制作、快题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等。

就业方向 艺术设计教育与研究机构、室内外装饰设计公司与实体、从事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公司与实体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的相关专业设计及其项目经营与管理工作。

学 制 本科四年 学 位 艺术学学位

广播电视编导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编导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能在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和文化部门从事影视节目编导、制作、撰稿、编剧、导演、摄像、音响设计、节目主持及后期制作等方面工作的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广播电视概论、影视剧本创作、传播学、影视语言、导演创作基础、录音技术与艺术、广播电视市场管理、主持艺术、新闻采访、新闻写作、电视栏目策划、纪录片创作、广告学、电视摄像、Flash动画制作、非线性编辑、电脑三维动画制作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进入各级电视台、电台、电视节目制作单位、电影制片及发行机构、网络媒体公司、音像制作与出版机构、影视节目制作公司、电视广告制作公司、各级各类报社出版机构、各企事业单位宣传机构及其他影视创作部门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的策划、文字撰写、编剧、导演、制片、采访、主持、运营、摄像、播音、后期制作等工作。

学 制 本科四年 学 位 艺术学学士

音 乐 学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新型的音乐师资,并为其成为音乐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打好基础,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建立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掌握多项音乐技能,具有一定音乐表演和音乐创作能力,既能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又能从事音乐活动策划和组织工作,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乐理与视唱练耳、和声、曲式、复调、歌曲写作、钢琴及伴奏、声乐、舞蹈、电脑音乐制作、中外音乐史及名作欣赏、器乐及合奏(民族、西洋)、影视音乐、中国现当代音乐概述、合唱及指挥、音乐专业教学法、音乐活动组织与管理等。

就业方向 可从事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的音乐教学工作及文艺活动的组织、辅导和管理,能从事电台、电视台、出版部门的音乐编辑工作以及企事业单位的群众文艺工作。

学 制 本科四年 学 位 艺术学学士

音 乐 表 演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音乐表演技能,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具备现代音乐观念和较强的文化、演艺市场开拓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主干方向 声乐表演、钢琴表演、器乐(西洋、民族)表演、舞蹈表演等。

主要课程 声乐、钢琴、器乐、合唱、合奏、伴奏艺术、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乐理与视唱练耳、曲式、和声、音乐赏析与实践、艺术概论、表演学概论、舞蹈与形体训练、舞台表演等。

就业方向 可从事歌舞表演、演艺活动策划、文化及演艺市场经营、企(事)业单位文艺活动组织、音乐制作与编辑及音乐教育等工作。

学 制 本科四年 学 位 艺术学学士

音乐表演(中俄合作办学)

培养目标 本专业根据学校的办学方向,培养具备现代音乐观念和创新精神,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竞争和实践能力的音乐制作与编辑、音乐管理及文艺团体演出的国际化人才。

合作学校 俄罗斯莫斯科国立人文大学

主要课程 声乐、钢琴、器乐、舞蹈、中外音乐史、和声学、视唱练耳、基础乐理、和声、合唱指挥、作曲技术理论、音乐美学、音乐赏析与实践、舞台表演、表演学概论等。

教 学 根据合作协议,教学计划由中俄双方共同制定,共同实施。其中三分之一专业主干课程由外籍教师讲授。教学过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中西文化的融合,突出对学生的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帮助学生全面适应社会和市场,为学生的就业创业、继续深造、出国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就业方向 可从事歌舞表演、国际文化及演艺市场经营、政府部门、文化部门、群众团体或其他企事业单位文化活动的组织、策划、编辑与制作及中小学、艺术培训机构、青少年宫的音乐教育等工作。

学 制 本科四年(2+2模式),前两年在白城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学习,第二年结束时,通过俄方的专业及俄语考试,后两年在俄罗斯音乐学院学习。如期完成学业者,颁发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

学 位 艺术学学士

招生范围

吉林、辽宁、黑龙江、山东、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江西、江苏、安徽、广西、福建

招生计划及收费标准

音乐学:总计划140人,师范类本科,学费6200元/年;

音乐表演:总计划40人,非师范类本科,学费6200元/年;

音乐表演(中俄合作办学):总计划60人,非师范本科,学费22000;

美术学:总计划180人,师范类本科,学费5400元/年;

环境设计:总计划100人,非师范类本科,学费5400元/年;

视觉传达设计:总计划80人,非师范类本科,学费5400元/年;

广播电视编导:总计划140人,非师范类本科,学费6200元/年。

考试科目

音乐学、音乐表演、音乐表演(中俄合作办学)

考试内容分四项,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自选其中一项。即:

一、钢琴(考生自选一首作品),满分100分;听音模唱,满分60分;旋律视唱,满分40分。

二、声乐(美声、民族、通俗,唱法不限,考生自选一首作品),满分100分;听音模唱,满分60分;旋律视唱,满分40分。

三、器乐(西洋管弦、民族管弦乐器不限,考生自选一首作品),满分100分;听音模唱,满分60分;旋律视唱,满分40分。

四、舞蹈(民族舞、芭蕾舞、现代舞不限,考生自选成品舞3—5分钟),满分100分;节奏模仿,满分40分;基本功展示,满分60分。

美术学、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1、素描(100分)

2、色彩(100分)

广播电视编导

面试(100分):1、自我介绍(40分) 2、才艺展示(40分)3、考官提问(20分)

笔试(100分):编写故事

报名手续

考生报名时须持当地招生办公室提供的《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招生专业课考试报名资格证》及本人身份证,同一底片的近期正面二寸免冠照片2张,填写报名登记表,领取准考证。

报名费用

音乐学、音乐表演、音乐表演(中俄合作办学)200元/人

广播电视编导200元/人

美术学、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150元/人

如考点有其它收费项目,以考点要求为准。

录取原则

音乐学、音乐表演、音乐表演(中俄合作办学)美术学、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文化课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最低控制分数线,专业成绩合格的考生中,按文化课成绩总分的60%+专业课成绩总分的100%,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高考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最低控制线并且专业课成绩达到合格的考生中,按照文化课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联系方式

学校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57号

邮 编:137000

网 址:bcsfxy.com

电子邮箱:bcsfxyzsb@126.com

联系电话:0436-3555068; 0436-3555050; 0436-3555055(传真)

白城师范学院2015年在吉林省艺术类校考时间安排

一、招生专业:

1、音乐学

2、音乐表演

3、音乐表演(中外合作办学)

4、广播电视编导

二、考试地点

1、白城考点:白城师范学院音乐楼;详细地址:白城市中兴西大路57号

2、长春考点:长春艺术实验中学;吉林省考生可选择白城或长春任意考点参加我院组织的校考

三、报名及考试时间

白城考点:2015年1月10日报名,1月11日考试。

长春考点:2015年1月15日、1月16日报名,1月17日考试。

四、考试内容

音乐学、音乐表演、音乐表演(中外合作办学)

考试内容分四项,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自选其中一项。即:

1、钢琴(考生自选一首作品),满分100分;听音模唱,满分60分;旋律视唱,满分40分。

2、声乐(美声、民族、通俗,唱法不限,考生自选一首作品),满分100分;听音模唱,满分60分;旋律视唱,满分40分。

3、器乐(西洋管弦、民族管弦乐器不限,考生自选一首作品),满分100分;听音模唱,满分60分;旋律视唱,满分40分。

4、舞蹈(民族舞、芭蕾舞、现代舞不限,考生自选成品舞3—5分钟),满分100分;节奏模仿,满分40分;基本功展示,满分60分。

广播电视编导

面试(100分):1、自我介绍(40)2、才艺展示(40分) 3、考官提问(20分)

笔试(100分):编写故事

五、报名手续

声乐教学工作计划范文2

根据多年声乐辅导实践,我想侧重谈一下声乐辅导课的设计安排,愿意与同行们共勉。

一、创造条件,在探索中前行

文化馆作为全县群众文化的龙头单位,应该说阵地和设施都是相对配套的。但由于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对文化馆的投入也不尽相同,所以有些文化馆的设施就不可能都能满足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声乐辅导课时,自己创造条件,不断在探索中前行。

首先,要因地制宜,不断探索。

我们所处的环境并不是十分理想,不可能像上级艺术馆有充分的环境空间,但这并不会影响我们学员骨干学习声乐的积极性,我们会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创造条件。比如,人员骨干多时,我们可以分期授课,如遇和其它活动冲突,可以提前或延后讲课;对于文化站的基层声乐骨干,我们还可以直接到文化站进行辅导;如果情况允许,直接到田间地头专门对农村声乐骨干进行辅导也未尝不可。

其次,发挥阵地优势,掌握主动。

文化馆的阵地建设为开展各类辅导活动搭建了最佳的平台。我们的声乐辅导主要还是要依托文化馆的阵地,利用文化馆的活动场所主动地进行声乐教学辅导工作。文化馆活动种类繁多,各种比赛迎接不暇,阵地活动丰富多采,如:歌咏比赛、器乐比赛、声乐比赛、书法比赛、美术展览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声乐辅导员巧妙安排时间,合理安排场地,力求声乐教学辅导课的成功。

二、鼓励教学,事半功倍

由于我们面对的是全县的声乐骨干,且他们之中的水平参差不齐,所以鼓励教学非常重要。要看到他们的微小进步,及时地给予肯定。我在辅导一位文化站长时,她的头腔共鸣始终掌握不好,课后她自己也说不上练过了多少遍,但就是难以突破,达不到要求。有一次上课时她居然没有来。开始我以为她有其它事情不能来上课,也没有在意。后来才知道,她觉得太难了,不想再学习了,反正业务上也能过得去。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我并没有简单地批评她,而是热情地约她到文化馆来。我对她说:"好几天没见你了,来两嗓子,让我听听怎么样?"她试着唱了几句,我又点拨了几次,后来我说,你的情况处在很关键的时期,努一努力就能上去,可是一旦放弃学习就会十分遗憾。这位文化站长听了我的话,坚持学习,很快就找到了头腔共鸣的技巧,我也不断鼓励她,后来,她在省里的声乐比赛中还为我们县拿了奖呢!

三、循序渐进,提高辅导质量

教学方法是辅导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辅导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而这种教学辅导方法必须是循序渐进的,必须以提高辅导质量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一是强调辅导教师的主导性。

辅导教师要制定学习声乐的辅导设计,即是完整的课程安排计划。课程安排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辅导教师要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采取具体手段,或分类教授,或一对一教学。音乐辅导教学的主导者是教师,所以教师就必须尽到自己的责任,认真对待每一位学习声乐的学员。

二是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声乐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所以学生必须有学习的主动性。辅导教师要大力提倡学生的主动参与,使他们在自主学习中通过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己的学习方法,感受到成功的乐趣,保持着学习的最佳状态。

声乐教学工作计划范文3

一、形势分析

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高师音乐教育的发展与人才市场的需求是不均衡的,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知识与能力以及价值观念与社会发展是不相适应的。具体表现为:

(一)二十世纪末至二十一世纪初全国高校音乐艺术教育高速发展。就吉林省来讲,上世纪末省内仅有三所高师艺术科系,在校就读生340人左右。跨入二十一世纪,高校音乐科系发展为九所,在校生达1750人左右。相比办学规模是原来的三倍,学生人数是原来的五倍。而基础教育办学规模则做出了相应的缩减调整。据教育部(2003年5月12日)的2002年全国教育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中小学校继续减少:2002年共有小学45.69万所,比上年减少3.44万所。2002年中学6.56万所,比上年减少0.1万所。从大中小学校的增减可见,供需关系上已产生很大距离。基础教学音乐教师需求量是有限的,与高师音乐教育的扩招和毕业生的增加形成了供需不成正比的矛盾关系。

(二) 近几年,沿海经济发达的深圳、上海、广州等地,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工作上有了新的举措。他们为提高基础教育的总体水平和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对求职者提高了标准。要求应聘者具有较高的学识与能力,同时还将普通话等级证书、计算机证书和外语过级证书(简称“三证”)作为应聘的先决条件。这个新变化是今后全国招聘工作的发展趋向。而高师音乐教育在“三证”方面的知识传授教育中还比较薄弱。使部分志向于经济发达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失去了机遇和选择的权利。

(三)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每个家庭为了孩子在将来的社会活动中能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让孩子们从小就学习琴、书、字、画、舞等,开发他们的智力潜能。此举极大地刺激了社会业余音乐艺术教育的发展。再则,经济体制的转轨给社会音乐艺术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新兴的音乐产业和音乐服务行业不断涌现,为音乐教育毕业生展现了广阔的创业天地。但学生的择业观念较保守,对社会变革认识不足、抱有偏见,致使他们不能置身于音乐新兴领域里做番事业。另外,由于学生本身的知识和能力所限,适应不了当前文化艺术市场的需求,其主要原因是:

1、学生对社会、自我和人生价值认识不足。

2、当前高师音乐教育科系的办学思想和教育观念滞后于社会发展。它反映在(教学计划》中的专业设置、课程开设、智能技能及能力的培养与社会变革不相适应,限制了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就业。

3、国家对音乐专业毕业生去边远的基层教育落后的地区工作的政策倾斜度不够。

对如何改变当前高师音乐教育状况这一问题,笔者谈谈自己的初浅认识与同仁们共同探讨。

二、更新办学理念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师范教育为基础教育输送了大批合格师资力量,对推动教育的发展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计划经济体制为市场经济所取代,传统的师范教育体系也日渐显得陈旧落后。开放式的师范教育体系实施非定向培养势在必行。这是新时期新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并不是削弱师范教育而是在更好地承办师范教育,是以师范教育为基础,适当扩大培养范围,增加非师范音乐教育的培养规模,开设社会新兴音乐产业和音乐现代服务行业的专业。例如:社会音乐教育、社会音乐管理、音乐市场营销及传媒等。在突出师范教育原有特色的同时,延伸到社会音乐各个行业,各个层次中去。使师范教育的“产品”与社会相沟通、相连接,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发挥潜在作用服务于社会。

三、调整专业方向

《教学计划》是高校办学的核心,是培养“产品”种类及规格的蓝图。由于教育观念陈旧,现行《教学计划》中的专业设置,课程开设等方面不同程度上还未脱离计划经济的影响,使学校的“产品”销路不畅。

新形势下《教学计划》的制定,应按照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需求,并且尊重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来制定。因为教学活动的本质是完成学生的发展过程,注重学生个性发展,重视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尊重学生根据自己对社会的认识、个人的理想和今后的目标来灵活选择专业与课程,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教学计划)的编制应具备鲜明的前瞻性、实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培养学生采用多目标、多规格和多渠道分流的模式,充分体现多元化、多样化的特点,为学生就业广开门路创造条件,达到“产品’供销两旺的局面。同时,必须打破高师音乐专业教育培养规格单一、就业门路窄的格局。否则,教学就失去存在的必要了。

四、课程开设与内容调整

(一)采用模块式方法编制(教学计划》,可以明确地表明培养任务是多层次、多功能的。即:培养为基础教育服务的音的比例再作必要的压缩与调整,并将同调各个和弦的标记、结构、功能、音的重复与省略等知识点一并带入大小调的功能体系中来进行讲解,然后是各个和弦之间具体的声部连接。于是这部分的内容就简化为和声概述、功能体系、终止式、和弦连接、和弦外音、模进、离调、转调等几个专题。其中,和弦连接是重点,并且把它简化为只有四五度、二度与三度三种根音关系和弦的声部进行模式,这样也就有利于学生对模进、离调与转调的学习。估计这部分的内容只占整个高师和声教学内容的一半,而另一半就是我们五声性和声的理论。这样就避免了没有时间来进行五声性和声理论教学的尴尬。当然,对于大小调和声中的变和弦、调式交替和弦、远关系转调包括等和弦转调等知识点,可以将它表格化、图式化,这样在没有影响到整个高师和声进程的同时,又最大限度地扩大了高等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视野。

3、做好高师和声教师的培训工作

前文已经提到了这些理论成果并没有为占据音乐专业大部分比重的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带来实质性效应的事实。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很简单,虽然理论有了,但是并没有及时推广。当然,专著的出版对推广与普及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高等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太多,高师和声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太大,相当多的高师和声教师事实上不可能花大量的精力去理解这些理论,特别是一些理论上的精髓是需要相关的和声专家的指导才能够真正的理解与消化。所以,很多高师和声教师仍然是一边拥有这些理论书籍,一边还是照样用原来的大小调和声理论来进行教学。所以,为了搞好这项工作,笔者建议,可以由相关部门牵头,组织全国的和声专家、教授对高师的和声教师进行培训。

只有把高等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的和声教学质量提上去,整个音乐专业的和声教学及其理论才会健康发展;只有解决好和声民族化的教学问题,我们的和声才能够结束“旋律和声两张皮,外中内洋难相融”的尴尬处境,使和声课与我们国家的音乐教学实践真正密切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樊祖荫著《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理论与方法》,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2]黎英海著《汉族调式及其和声》,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

[3]张肖虎著《五声性调式及其和声手法》,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12月第1版

[4]谢功成等著《和声学基础教程》(上),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

[5]谢功成等著《和声学基础教程》(下),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

声乐教学工作计划范文4

学校辖21个教学单位和1个独立学院。开设61个本科专业,分属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八大学科。学校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是中国恢复研究生制度后较早获得硕士、博士授予权的单位之一。

学校面向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招生,招生批次均为本科第一批。学校所设置的专业切合社会的需求,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就业率名列前茅,2012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

目前,学校有6个艺术类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音乐表演专业(含声乐、钢琴两个方向)、音乐学(艺术管理)专业、舞蹈表演专业、视觉传达设计(平面艺术设计)专业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设在新闻与传播学院。该院现有教职工39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副研究员)1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1人,其中3人具有博士后研究经历;40%以上的教师在英、美、澳等国家有过留学、教学、工作等经历,对国外新闻传播教育有深入的了解与研究,并与国外同行保持着经常性联系,教学科研有着较开阔的国际视野。学院拥有演播厅与功能完备的播音主持实验室,专业依托学校雄厚的外语学科优势,培养“专业+外语”的中英文“双语”复合型人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策划并举办了“广东省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首届教学与实践研讨会”及两年一届的“广外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汇报演出”等多项大型活动,学生多人次在全国、全省专业大赛中获奖、夺冠,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外语能力、实践能力强,遍布省内外各主流媒体及海外传媒,深受用人单位好评,一次性就业率高,多次被学校评为就业先进单位。

音乐表演(含声乐、钢琴两个方向)、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音乐学(艺术管理)和舞蹈表演5个专业设在艺术学院。学院拥有一支充满活力的教师团队,教学、科研力量雄厚。目前,拥有专职教师3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1人。教师中大部分毕业于国内艺术院校,部分从海外留学回国任教,具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均有建树,多人参加并获得过国内外艺术创作展、艺术表演和学术研究等方面的大奖。学院拥有建筑面积达2万余平方米的艺术大楼,教学设施齐备,设有专用钢琴室、舞蹈排演厅、小型音乐戏剧厅、专业画室、数码艺术实验室、专业摄影室等。学院常年聘请国内外教授与学者来学院讲座并任兼职教授,在省内外建有艺术类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7个,毕业生就业率高,就业层次高。

一、招生专业简介

1.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具备新闻传播学、中英文语言文学、播音主持学等多学科知识能力,具有鲜明的英语能力优势和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在广东省和国内各级电台、电视台及港澳与海外华语传媒中从事普通话、英语和粤语的新闻主播、节目主持人和出镜记者;能担当各类党政机关、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的公关及宣传部门发言人的工作。

主要课程设置:播音发声学、普通话语音、语言表达、新闻播音、英语播音基础、英语播音与主持、英语新闻报道、即兴口语表达(英)、广播播音与主持、电视播音与主持、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电视摄像与节目制作等。

2. 音乐表演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音乐表演才能,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胜任文化艺术交流、文艺团体、艺术教育、大型企业等单位的交流、表演、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复合型音乐表演人才及音乐教育人才。

本专业设声乐、钢琴两个专业方向。

声乐方向主要课程设置:声乐、钢琴基础、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表演、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合唱与指挥、外国语语音(意、德、法)、音乐剧演唱、歌剧重唱、曲式学、歌曲写作、电脑音乐制作等。

钢琴方向主要课程设置:钢琴演奏、基础乐理、视唱练耳、钢琴重奏、钢琴即兴伴奏、钢琴即兴演奏、钢琴文献、钢琴教学法、和声学、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表演实训、曲式学、作品分析、电脑音乐制作等。

3. 视觉传达设计(平面艺术设计)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国际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掌握现代平面(印刷)媒体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了解信息时代艺术设计发展规律,具备一定的外语交流能力和良好综合素质的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能胜任有关设计公司、文化传媒与教育机构的视觉与平面设计创作、策划与教学培训等工作。

主要课程设置:素描、色彩、图形语言、出版物设计、插画、品牌策划与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设计史等。

4.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现代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备数字媒体制作、传输与处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将艺术创意和数字媒体技术相结合,有一定的外语交流能力和良好综合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能胜任有关设计公司、文化传媒与教育机构的设计创作、策划与教学培训等工作。

主要课程设置:素描、色彩、数码插图、软件基础、图形语言、视频拍摄与剪辑、非线形编辑、动画创作、影视广告设计、设计史等。

以上各专业基本学制均为四年,对合格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

二、招生计划

1.我校2015年招生的艺术类专业有播音与主持艺术、音乐表演(含声乐、钢琴两个方向)、视觉传达设计(平面艺术设计)和数字媒体艺术四个专业,计划招生120人,具体招生计划如下: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方向)

专业类别

招生计划

备注

新闻与传播学院

播音与主持艺术

音乐类

30

术科参加我校校考(如考生所在省有组织术科统考,考生须参加所在省统考并合格)

艺术学院

音乐表演(声乐)

34

音乐表演(钢琴)

6

视觉传达设计(平面艺术设计)

美术类

25

术科参加所在省的统考

数字媒体艺术

25

2. 招生范围:

(1)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面向山西、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和海南13个省(自治区)招生。

(2)音乐表演专业(含声乐、钢琴两个方向)、视觉传达设计(平面艺术设计)专业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面向黑龙江、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和四川10个省(自治区)。

学校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和合格生源情况确定在各省(自治区)的招生计划,具体招生计划以各省(自治区)招生办公布的为准。

三、报考条件

1. 基本条件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良好的人文素养;

(2)符合教育部和生源所在省(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年度招生工作规定的报考条件;

(3)符合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标准;

(4)考生所在省(自治区)如对其所报考的专业有组织术科统考,考生须参加所在省(自治区)的统考并合格。

2. 其他条件

(1)身体健康、五官端正,体态匀称;

(2)身高要求

①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要求男生1.70米及以上,女生1.60米及以上;

②音乐表演(声乐)专业要求男生1.68米及以上,女生1.58米及以上;

(3)播音与主持艺术、音乐表演(声乐)专业要求发音、呼吸和听觉器官无疾病;音乐表演(钢琴)专业要求听觉器官无疾病;视觉传达设计(平面艺术设计)专业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要求无色弱、色盲。

(4)因我校公共外语课只开设英语,请非英语语种的考生慎重报考。

3.招生科类: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视觉传达设计(平面艺术设计)专业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文理兼招。

音乐表演专业(含声乐、钢琴两个方向)的招生科类为艺术文。

四、校考报名办法

1.网上报名

凡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须于2015年1月25日~3月14日登录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招生系统(zs.gdufs.edu.cn)进行网上报名,按要求填写个人信息(考生信息以打印的纸质材料为准;所填信息应完整、准确,否则由此产生的后果由考生个人承担)并上传本人近期1寸正面免冠证件照,所有信息填写完整并确认无误后方可提交,然后通过招生系统打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艺术类专业术科校考报名表》(要求用A4纸)。

2. 现场确认

网上报名成功的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地点进行现场确认并领取准考证,否则报名无效;现场确认时,考生须注意以下事项:

(1)向工作人员出示:

①本人身份证原件,如身份证丢失,须提供本人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带有本人照片及身份证号码的证明原件(照片上须加盖派出所公章),我校不接受无身份证明材料的考生报名;

②生源省级招办发放的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统考(或校考)准考证原件。

(2)向工作人员提交(请以报名表为封面装订在一起):

①从网上下载打印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艺术类专业术科校考报名表》;

②本人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均须复印在同一张A4纸上);

③生源省级招办发放的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统考(或校考)准考证复印件。

(3)缴纳考试费(依据粤价函[2010]79号):按所报专业200元/生。

3. 凡取得我校校考合格资格的考生,若在报名时暂时无法提供高考考生号,必须于2015年4月2日前登录网上报名系统,准确填报本人的高考考生号,否则,由此产生的后果由考生个人负责。

4. 如教育部或生源所在省(自治区)招生政策有特殊规定,则按相关政策执行。

五、校考报考时间和地点

1. 现场确认、初试时间和地点

现场确认时间:2015年3月21日

初试时间:2015年3月23日~24日

现场确认及初试地点: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广州大学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校区艺术楼

2. 复试确认、复试时间和地点

各校考专业均通过术科初试确定复试考生名单,考生可在我校高考招生网(zsb.gdufs.edu.cn)或现场公告栏查询进入复试考生的名单。所有取得复试资格的考生都必须按下述时间到考点现场确认并参加复试:

复试确认时间:2014年3月25日上午

复试时间:2014年3月25日下午~3月26日

现场确认及复试地点: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广州大学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校区艺术楼

注:不同专业的具体复试时间将根据有关专业的考试进度有所调整,请考生密切留意我校高考招生网(zsb.gdufs.edu.cn)和考场的公告。

六、校考考试形式和内容

专业名称

初试内容

复试内容

备注

播音与主持艺术

1.形象气质和上镜效果(100分);2.普通话播读指定稿件(100分)。

1.形象气质、上镜效果(100分);2.普通话播读指定稿件(100分);3.材料评论(100分,用普通话);4.英语播读指定稿件(100分)。

“英语播读指定稿件”主要考察考生的语音、语调。

音乐表演(声乐)

演唱中外歌曲1首(100分,不包括通俗歌曲)。

演唱中外艺术歌曲、民歌或歌剧咏叹调1首(100分,考生备3首,现场抽1首)。

初试不拉帘,复试拉帘。声乐考生所选歌曲最长不超过5分钟,考生可自带钢琴伴奏,也可由考场提供伴奏,但考生须自备声乐伴奏五线谱,考生考试时一律不得穿演出服。钢琴考生须背谱演奏,考生初试所奏曲目总时长不超过4分钟,复试总时长不超过8分钟。

音乐表演(钢琴)

总分100分。

1. 练习曲1首(要求车尔尼740以上程度);

2.奏鸣曲快板乐章一首(时代、风格不限)。

总分100分

1.中、外乐曲或复调曲中自选一首;

2.在初试曲目中自选一首。

七、校考合格考生的确定和各专业录取

1. 校考合格考生的确定

学校将于2015年4月上旬根据考生术科校考成绩和报考条件、按招生计划数的四倍确定术科校考合格考生名单。合格考生名单将在我校高考招生网(zsb.gdufs.edu.cn/)上公示,不另发合格证,专业考试不合格者不另行通知。

2. 各专业的录取

对报考我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和音乐表演(含声乐、钢琴两个方向)专业的考生,在其术科校考合格且文化科成绩上线的基础上按术科成绩从高到低排序,结合各专业的培养要求,择优录取;

对报考我校视觉传达设计(平面艺术设计)专业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考生,在其术科统考合格且文化科成绩上线的基础上,按术科成绩×70%、文化科成绩×30%的比例合成排序成绩,从高到低排序,结合各专业的培养要求,择优录取;

我校将根据各省(自治区)合格考生上线情况,调整各专业的分省招生计划。

八、其他

1.有关招考信息将在我校高考招生网(zsb.gdufs.edu.cn)公布,请考生务必留意并根据要求配合做好有关工作,我校不单独寄发有关招考的任何通知;凡因未能如期按我校要求办理相关事项或个人有关信息提供不准确而产生的问题由考生个人负责。

2. 考生报考期间,往返路费、食宿费用一律自理。

3. 参加我校术科校考合格的考生须按照所在省(自治区)的有关规定,在高考所在地报名并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文化考试。

4. 新生入学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相关规定进行全面复查,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由学校根据具体情况予以处理,严重者取消入学资格;凡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学籍者,一经查出,学校将取消其学籍;情节恶劣的,交有关部门查究。

5. 广州大学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校区交通指引详见我校高考招生网(zsb.gdufs.edu.cn/);我校学术交流中心有双人房、商务套房等100多套,200多床位,可供有需要的考生和家长住宿,电话:39328328。

6. 本简章的解释权归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招生办公室。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大道北2号(北校区)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东路178号(南校区)

联系电话:020—36204310(招生办)020-39328095(新闻学院)、39328129(艺术学院)

传 真:020—36207054(招生办)

招生办网址:zsb.gdufs.edu.cn/

声乐教学工作计划范文5

一、教学实践大纲概论

乌克兰声乐表演专业把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为专业演员及声乐教育活动家。声乐教师不仅教给学生各种声乐演唱的技能技巧,还需要教导学生学习声乐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其宗旨是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声乐教学工作,切实提高声乐教学实践水平。根据乌克兰高等艺术院校教学大纲规定,学生开始实践课程之前,必须经过以下专业课程的学习,它们包括:声乐基本理论、嗓音结构与保健、声乐史、嗓音的应用和发展等。声乐实践活动是建立在声乐教学基础之上的,教学目标是根据学生嗓音的自然条件来找到最适合学生嗓音的教学方法。乌克兰艺术院校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声乐教学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发展学生的实践观察能力、教育思维能力以及因材施教的能力,注重结合学生自身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教学体验因材施教。乌克兰声乐实践课大纲规定,全学年声乐实践课时为144课时,这是我国一般艺术院校比较难以达到的课时量。也正是这种课时量的积累,才有了学生声音技巧质的突破。声乐课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结构为:发声练习———15~20分钟,演唱声乐练声曲———5~10分钟,演唱声乐作品———20~25分钟。除了课堂上的学习,乌克兰艺术院校要求声乐专业学生定期进行声乐理论座谈,并完成书面的家庭作业。声乐座谈会和书面家庭作业按照周次交叉进行,本周进行书面声乐家庭作业,次周举行声乐座谈会。两种类型的师生交流一般包含以下两部分:1.检查学生书面声乐作业的完成情况或关于声乐理论知识的座谈———10~15分钟。2.声乐课堂实践工作(主要是根据不同嗓音类型实例分析或学习声乐演唱和技巧)———30~35分钟。声乐座谈会属于口头作业,主要要求学生叙述歌唱时嗓音器官的状况和感受,它能帮助学生尽快学会声乐专业术语的表达,正确运用声乐理论。用语言来描述声乐技巧,是声乐理论学习的基础,也是声乐学习入门阶段重要的内容。“口头作业”看似简单,实际需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和学习一系列的声乐文献资料,并根据资料内容找到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的专业导师负责检查或指导学生进行作业。声乐实践活动的笔记要求把声乐座谈和书面作业密切地结合起来,注重声乐理论和声乐实践之间的关系,帮助教师指导学生共同研究声乐教学法。声乐教学实践过程就是把理论应用到声乐教学中的过程。

二、教学实践大纲具体要求

乌克兰高等艺术院校的声乐教学实践大纲对于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做了非常细致和具体的要求。根据学生的课堂实践部分,按照侧重点不同,设计了简单的表格或者问答形式,利用浅显易懂便于回答的问题,由浅入深地一步步引导学生达到实践教学大纲所设定的要求,使得理论教学不脱离声乐实践,达到用声乐理论指导声乐教学的目的。下面以学生声乐教学实践中必须完成的“声乐作品分析”和“课堂评价分析”,来具体分析乌克兰声乐教学实践大纲的细致与完整性。声乐作品分析的具体要求:1.声乐作品及作者的基本资料这部分内容主要分以下几部分内容进行描述:词曲作者的生平、作品的基本风格和主要作品、所需演唱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极其蕴含的文化背景。如果该部作品是某歌剧选段,必须对整部作品有个大致了解。2.作品的音乐分析首先需要判断作品的类型是咏叹调、浪漫曲、歌曲、民间声乐作品等等,如果需要分析的作品很大,就选择分析其整个作品或套曲的基础部分,然后对作品曲式、调性、节奏、和声等进行非常具体的分析。3.声乐技巧分析声乐技巧的分析主要从演唱者的演唱音域、旋律走势、语音(口齿、发音)、声音特点、装饰音的技巧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4.表演分析这一部分主要是表述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意义、歌词的文化背景和音乐的关系、作曲家表达乐思的手段等,并诠释所有标注的音乐术语,便于在演唱中把握作曲家所设定的情感。5.教学分析分析作品所涵盖的基础音乐知识、声乐演唱技巧、演唱任务及完成的方法。6.作品演唱计划在完成上述分析之后做出对此作品的演唱计划。声乐作品分析对于声乐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对于刚入门的声乐学习者即使想做得比较细致也往往会有力不从心、无从下手的感觉,乌克兰声乐教学大纲非常细致地描述了学生对声乐作品的分析内容及方向,可以完全按照大纲的提示进行细致具体的分析,从而帮助学生非常准确恰当地理解所要演唱的声乐作品。

三、与我国声乐教学大纲之对比

打开我国艺术院校声乐专业教学大纲,大多由课程性质、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具体教学内容、考核评定方法、参考教材与资料几部分组成。关于声乐实践大纲,基本是涵盖在总教学大纲中,没有专门的分类大纲。大多数艺术院校只制订了教学计划的大方向、总要求,具体的实施部分并没有明确规定,这势必造成专业教师和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实施教学计划,没有统一的标准。而乌克兰高等艺术院校对于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几乎每一个环节都有详细的要求和解析,学生只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声乐实践活动的手册依次学习、填写就可以完成教学实践计划,从而避免了教学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疏漏,达到从实践到理论,系统学习声乐课程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乌克兰声乐教学实践中书面作业及声乐理论讨论,在我国音乐艺术院校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的,据笔者的了解,我国大部分院校声乐专业学生基本只是在课堂上跟随老师学习声乐技巧,课余时间则进行一些专业技巧练习和歌曲的学习,很少主动或是被动地要求研究声乐练习目的是什么;如何选择合适的声乐练习解决自己在歌唱中出现的问题;根据自身的嗓音条件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作品等等,如此机械地跟着声乐导师的指挥棒学习,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被动学习的状态,难以发挥学生声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关于声乐作品分析,我国大多数艺术院校模式是声乐教学中教师课上介绍,或是让学生回去自己看看,一些教师认为这是属于音乐作品分析课程的范畴,因此对学生所演唱曲目的分析没做特别具体要求。这样的结果势必造成学生只注意声音的塑造,而忽视感情的表达,尤其碰到一些国外歌剧选段或艺术歌曲的演唱,学生因为不了解作品背景或歌词含义,不能够做到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感情,甚至演唱时把情绪处理反了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如果我们的学生也能够按照乌克兰声乐教学实践大纲的要求去完成作品分析,相信可以做到更加准确恰当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综上所述,全面性和细致性是乌克兰高等艺术院校声乐表演教学实践大纲的显著特点,这种面面俱到、由浅入深的计划有效地保证了教学任务的顺利实施,也从根本上保证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众所周知,目前在我国除了高等艺术院校,许多综合性的大学也都开设了声乐艺术课程,学习声乐的途径是越来越宽广了,但是如何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使毕业生能够达到一个有竞争力的专业水平高度,还需要各级学院领导和广大声乐教师的共同努力,其中规范教学活动无疑是一项切实有效的措施。希望乌克兰高等艺术院校的经验能够为我国高等艺术学院的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作者:连云 单位:徐州工程学院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东方.俄、英高等音乐教育课程设置及对我国音乐课程设置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05).

[2]魏煌,侯锦江.苏联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声乐教学工作计划范文6

〔关键词〕余笃刚;声乐艺术’理论研究’学科建设

余笃刚(笔名余铨、余矿丁)先生是我国著名艺术理论家、声乐艺术教育家、音乐文化专家、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担任湖南师范大学音乐系副主任、湖南省高等学校高级职称艺术评审组副组长、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教育协会声乐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余笃刚先生长期从事声乐艺术教学与理论研究,终生致力于当代声乐艺术理论的研究,策划与主编多种声乐艺术理论书籍,在艺术理论、语言学、声乐美学、声乐创作学、声乐文学、声乐表演艺术学等多个领域均有突出的成果并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发表了大量系列论文、专著,主编声乐艺术教育系列丛书,多次获得教学、科研成果奖。在以上领域,余先生专著和主编的系列丛书已经蜚声中国音乐教育界,迄今为止整理策划出版的书籍有50余部,总计400多万字,是我国卓有建树的声乐艺术理论教育家和音乐文化专家。对余笃刚先生在当代中国声乐艺术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创新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进行梳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开拓和创新当代中国声乐艺术理论教育

余笃刚先生,祖籍江苏武进,1935年11月生于天津,自幼长在北京,少年时代随父母来到湖南,1957年大学毕业于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后留校任教,担任《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等课程的教学,同年参加筹备和组建湖南艺术学院音乐系,后因两校合并入湖南师范学院艺术系工作,直至湖南师范大学音乐系退休。1950年代,余先生就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艺青年,大学在校期间和留校任教后更是文艺活动积极分子和大型活动策划者、组织者。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曾组织参与当年师范学院师生“红旗”文工团排演大型歌剧《红霞》《洪湖赤卫队》《三月三》《红鹰》等在省内巡演。七十年代初开始,余先生主笔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参考用书《歌唱基础知识》,供全省音乐教师使用。1980年至1993年间,余先生先后以笔名余铨出版《歌词创作简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万字,首印发行6万册)、《声乐语言艺术》(湖南大学出版社,28万字,2000年湖南文艺出版社修订再版,先后发行数十万册)、《声乐艺术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30万字,2005年人民音乐出版社修订再版)等专著。其中,《歌词创作简论》当年受出版社邀请去上海为全国歌词创作爱好者举办讲座;《声乐语言艺术》一书的出版为我国高等艺术院校的声乐专业创立了一门崭新的学科课程,填补了学术空白,“声乐语言艺术”一词也悄然流行,国内至今一直沿用此书作为教材,这是教学成果的结晶;《声乐艺术美学》一书是我国声乐艺术美学方面第一部理论专著,开辟了声乐艺术美学研究的先河,该书出版后很多论述和观点被国内有关声乐理论文章和著作多次引用,在学术界和音乐界影响很大。1994年开始,余先生整理策划并主编“声乐艺术教育丛书”出版。其中包括“声乐教学曲库”和“声乐教学文库”两大系列(以下简称“曲库”和“文库”)。余笃刚先生作为“曲库”的实际策划人和主编执行者,在1995年至2005年间,召集中央、中国、天津、武汉、星海等专业音乐学院及首都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等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参与,遴选包含中外各种语言和各种声乐艺术形态的歌曲作品,共计16大卷40分册(其中中国作品8卷,外国作品6卷),写作教学总论与演唱提示总计300余万字,陆续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余先生亲自撰写导言和总序,并撰写部分内容,全程由余先生统稿。1999年开始,为了适应高校声乐艺术学科专业发展,提高声乐理论水平,全面对接声乐学科的教学、创作、表演、鉴赏之急需,余先生又策划和主编“文库”的出版工作。“文库”于2001年至2005年间先后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其中有《声乐学基础》(石惟正著)、《声乐艺术心理学》(邹长海著)、《声乐艺术美学》(余笃刚著)、《西方声乐艺术史》(管谨义著)等。这批声乐理论专著的问世,支撑起我国声乐理论研究的整体构架,为进一步务实高效地培养声乐艺术人才奠定了重要的学术理论基础。2004年间,他主编全国高师统编教材《声乐基础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31万字,分上下册),亲自撰写17万字并为全书统稿。同年被选为中国音乐教育协会声乐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分工主管声乐理论研究与教材研究。2005年他又参编王耀华主编的《音乐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72万字),撰写了其中的《音乐表演艺术学》(第五章,6万字)。2004年至2015年间,为了从声乐艺术本体和相关依存体的关系出发去构架声乐学科的创新体系,“声乐艺术教育新学科丛书”系列工作陆续展开。它将以音乐学的分支学科和多学科交叉,形成相对独立和较为完备的新学科体系。诚如丛书总序中所言:“声乐艺术实践的深入必然激发理论的探究,它不仅是艺术理论的责任,更是人类审美意识与建设的追求。理论本就落后于实践,这就更需要声乐的理论建设,在异彩纷呈的声乐世界中梳理出客观的规律来。这不仅是一般发声的歌唱知识,它是审美哲学、审美文化学、审美生理学、审美心理学、审美形态学、审美表演学、审美教育学,乃至声乐美学与声乐史学——所有相关学科与不断的声乐实践的交叉融合,是责无旁贷的理论建设使命。”①余先生策划多种选题并亲自为专著书稿校对、修改,撰写总序和主编识语。新学科丛书由余先生全程统稿,并在广泛开拓研究领域和创建声乐艺术理论体系的实践中率先垂范。其中《声乐语音学》(郑茂平著)、《声乐文化学》(郭建民著)、《艺术歌曲概论》(王大燕著)、《声乐教育学》(蔡远鸿著)、《民族声乐学》(徐敦广著)已先后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部分著作也即将面世。笔者是余先生的学生,多年跟随余先生豁然发现:余先生的当代声乐艺术理论建设研究结出了累累硕果,令人惊叹不已!首先是时间跨度长:几乎是近五十年、横跨半个世纪;其次是学术范围广:其研究涉及了声乐本体及相邻交叉学科中的多个传统学科及新学科;第三是艺术成果丰硕,鸿篇巨制,洋洋洒洒。像“声乐艺术教育丛书”和“声乐艺术教育新学科丛书”的组织编撰出版等,都是复杂而细致的声乐艺术教育研究系统工程,更是一个新时期较为全面涵盖声乐教学曲目建设和声乐各学科之间系列理论的艰巨工程。经过这几十年的不懈展望和卓越追求,余先生为当代中国声乐艺术领域开拓出了一片崭新的天地,引领了当代中国声乐艺术教育理论航向,最终初步建立和夯实了中国声乐教学的曲目体系和理论研究体系。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术工程,必将载入当代中国声乐艺术的历史史册!余先生的理论建设研究成果,为我国当代声乐理论建设的艺术宝库,增添了极为宝贵的财富,也产生了极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二、领航和引跑当代中国声乐艺术理论研究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声乐教学,大都是师傅带徒弟的口传心授式的教学模式,缺乏较为系统的声乐艺术理论资料,少量“如何唱好歌”之类的零星读物及心得体会式的论文,不足以支撑起一个完备的学科理论体系。即便是改革开放以后的20世纪末前,系统的声乐艺术理论专著仍然是屈指可数。故而在当时的中国高校,声乐教材建设特别是声乐理论教材建设远远滞后于声乐艺术学科的发展,声乐教学好像无理论可寻,只要唱好歌就行了。“纵观那些已出版的声乐技法理论著述,包括散见于各个历史时期期刊、杂志发表的声乐表演和声乐教学等方面的学术成果,的确,有不少颇有见地和深度,然而,仔细阅读起来,其中大多谈及的却是歌唱心得或表演艺术经验总结,极少见到超出声乐艺术本体的研究成果。”②所以,当中国当代声乐艺术研究领域呼唤较为系统的学科教材建设和学术理论研究成果,甚至期待有一位领军人物的出现时,余笃刚先生将历史的重任担在了自己肩上。在学术上,余先生与其同仁们达成了共识:全方位为我国高校当代声乐艺术教育发展与声乐教学提供全新的科学理念,在高校声乐教师内部自身理论认识上深入提升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声乐艺术理论研究上努力开拓更广阔和深远的视野,在声乐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的结合上更加明确互动结合的研究方向。如余先生早年的专著《声乐语言艺术》。他从学生在唱歌语言上的问题与束缚,感受到了“语言艺术”在歌唱中的重要性以及对学生歌唱水平提高的紧迫性。故以“声乐语言艺术”概念为核心抓手,对声乐演唱中语言的艺术特征、发音发声、语言基础、依字行腔、语调色彩、情感体现、形象塑造、艺术风格等展开了全面讨论和论述。在谈及歌唱各种学派时,余先生认为语言是文化的产物,而语言作为文化构成的核心要素,它是观念产生的源头,也是审阅方法及其审美形成的源泉。声乐各种学派归根到底其实就是语言的学派,所有的学派都讲求语言的纯粹与诗意表现。意、法、德、俄等各声乐学派的特色也都是源于语言。从声乐语言的角度看待歌唱艺术,就必须要做到声乐语言高度的准确性、鲜明的形象性、丰富的音乐性和强烈的动作性。同时,声乐艺术美的语言创造必然要突显辞章的诗情美、曲调的旋律美和演唱的声腔美。这些理论研究成果为后续的声乐艺术研究方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余先生另一部专著《声乐艺术美学》的写作,是一项没有任何借鉴的工作,必须从全新的视角进行探索。该书从艺术哲学、艺术心理学、艺术形态学等视角,以系统论和比较学的方法,去整体研究、阐述声乐艺术美的总体构成。不仅从宏观的视野阐明它的本质特征,探讨其美的构成规律及其审美功能,还以微观的触角分别深入其各构成要素,剖析它文学的、曲调的、演唱的本体美特质与从属体的依存性特征。除了从美学的角度考量外,还需从歌唱音响的资料中挖掘感性材料,完成理性与感性的结合。《声乐艺术美学》是我国第一部作为音乐美学分支学科全面系统阐述声乐艺术美学的专著。该书除“导论”外,共分四篇十三章。首篇开宗明义,以综合性、集体性、时间性、听觉性、形象性、语义性、口头性、表情性八大声乐艺术特征高度概括和凝练了声乐艺术美的本质特性,并分别从各种特性中延伸出其分支特性;续篇在音乐文学的本体构成、诗化的文学性与可唱的音乐性上铺陈阐释,展开了对音乐文学论的理性分析;第三篇在旋律美、节奏美及和声美的探讨中,揭示了曲调内在美的规律;末篇在音质、字音、行腔的演唱论上充满了对二度创作实践美的遐想。如前所述,余先生率先研究的个人声乐理论成果,包括“曲库”“文库”“声乐艺术教育新学科丛书”等的先后出版,为高校声乐艺术教学增添了丰富的营养和后劲。迄今为止,因为有了系列声乐理论研究成果和教材作为支撑,声乐学科建设日新月异,全国已有多所高校可招收声乐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学术恍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假如没有像余先生这样的领头羊带领大家进行理论探索和科学研究,进行学术拓展和著书立说,中国高校的声乐理论研究和教学将会原地踏步,止步不前!余笃刚先生的成就已被全国同行普遍公认,无愧于当代中国声乐艺术理论教育研究的领航者和引跑者。

三、规划和设计当代中国声乐艺术理论实践

高校是实施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地方,这是时展的需要,更是声乐艺术本身生存发展的需要。高校教材建设尤其是教学曲目建设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余先生声乐理论研究成果“文库”和“声乐艺术教育新学科丛书”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和改变了声乐理论研究的窘境与声乐理论体系建设的欠缺,“曲库”的陆续出版,又是他在声乐艺术理论实践的规划和设计中,尤其是在我国声乐艺术教育事业的教学曲目建设上规划的一个新里程。他完成了中国当代高校声乐艺术教育教学曲目建设的一次华丽设计。从“曲库”的整体构架和布局看,它不仅在时间上的序列性和空间上的跨越性方面全面、完备,更在丰富中国当代声乐文化宝库中凸显意义。首先,它突出了教学系统性。“曲库”每卷由“教学总论”“教学曲目”和每首曲目的“教学演唱提示”组成。它不仅进一步规范了教学内容,为曲目的教学针对性确立科学体系,也适宜不同唱法的教学要求,在相应声乐体裁范围内广泛选择。此外,还根据不同的教学特点,介绍了可供参考的教学方法与规律,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启发性的指导。其次,它体现了文献史料性。这是一部文献式的系统教材,“曲库”分为中国作品八卷:《中国民间歌曲选》(上、下册);《中国歌剧曲选》(上、中、下册);《中国古代歌曲、戏剧、曲艺唱腔选》(上、中、下册);《中国艺术歌曲选》(1920—1948)上、下册,(1949—1965)上、下册,(1967—1977)上、下册,(1978—1995)上、下册。外国作品六卷:《外国民间歌曲选》《外国歌剧曲选》(上、下册)《外国艺术歌曲选》(十七至十八世纪)上、下册,(十九世纪)上、下册等。“曲库”基本上是以十年为一个时间段,以上、下册的形式收录每个十年的精华曲目。这样不仅便于演唱者查找曲目,也记载了每个时代丰富多彩的点点滴滴。每首声乐作品都是历史时段的时代强音和创作成果,它抒写和记录了中国声乐艺术创作的发展历程。第三,它具有可欣赏品鉴性。“曲库”中的作品既有喜闻乐见脍炙人口的民间杰作,也有在声乐艺术发展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经典佳品。从文化层面来看,不仅要求掌握声音的技能技巧,还要在声腔情感的相互融通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同时,让学生在多种形态的声乐领域中,欣赏、品评不同声乐作品的艺术魅力。这不单是声乐教育素质培养的需要,也为他们以后承担承上启下的声乐教学历史重任奠定重要基础。第四,它还具备与时俱进性。一方面,余先生先后组织动员了全国十六所音乐院校和师范院校音乐学院(系)参编撰稿,吸纳了近三百名音乐教师积极参与研究创作。这种与时俱进、团队合作的艺术新模式,不仅打破了闭门造车、文人相轻的封闭局面,也加强了全国高校音乐教师彼此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凝聚了学术合力,有效拓展了大家的研究思路,大大增加了书籍的含金量。其深远的意义在于为中国声乐艺术研究注入和补充了新鲜的血液,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理论研究的后备军。另一方面,不断收录的新的经典曲目,又为系统化系列编撰打下了基础。“曲库”的出版为高校声乐曲目教学逐步向着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及曲目风格多样化的目标迈进。“曲库”的编撰可谓用心良苦,凝聚着余先生的心血,也是余先生汇聚全国众多高校声乐教师开创集体教学、研究、创作、编撰及出版的一个经典范例。

四、促进和集成当代中国声乐艺术理论建设

《声乐语言艺术》《声乐艺术美学》、“曲库”“文库”“声乐艺术教育新学科丛书”等专著、丛书的出版发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它使中国声乐艺术的理论建设有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旧到新、从量到质的进步和整体发展。余先生及其同仁们使中国当代声乐艺术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充满前景,更充满希望,并为当代中国声乐艺术的理论建设与实践描绘了一幅充满憧憬的宏伟蓝图,余先生自然也成为当代中国声乐艺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伟大促进者和集成者。笔者以为,在当代中国声乐艺术理论建设领域,余笃刚先生如被称作是教育教学的开拓者和创新者、学科研究的领航者和引跑者、声乐实践的规划师和设计师或是理论建设的促进者和集成者,甚至人才培养的革新者和指路者等都是当之无愧的。如果在当代中国声乐艺术理论建设历史进程中,要综合分析余笃刚先生学术特点的话,那就是“三个结合”:即“学科建设的学科性与系统性相结合”“学科建设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紧密结合”“学科建设的继承性与创造性相结合”。有如余笃刚先生在“声乐艺术教育新学科丛书”之《声乐语音学》的主编识语中所言:“声乐作为人声音响的歌唱艺术,是语音与乐音的融合……艺术作为科学,有永无止境的研究范畴。声乐作为艺术,不仅有它在实践中的审美追求与创造,也随着时代的发展,探究人类嗓音的艺术奥妙。这本书试图将声乐中的语音作为一种运动形式,解析它在歌唱中的来龙去脉,让歌唱者们在艺术实践中充分发挥音乐化语言的艺术魅力,也让学习与研究者们掌握其中的科学原理。”③这段话正好可以看作余先生作为声乐艺术理论研究者的心灵感悟,也可以看作是余先生对声乐艺术理论建设不断追求的心路历程。在余先生这位82岁老人的全部生活中,书籍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被人们称为“爱书如命”的人。如今年事已高的余先生每天还在坚持不断地读书创作,并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体验和幸福感。他不愧为一位对我国声乐艺术的理论建设有着突出贡献的老艺术理论家、老教授!一位德高望重的好老师!期待余先生正在撰写的《声乐表演艺术学》早日付梓,继续为中国当代声乐艺术理论的建设和发展贡献余热!衷心祝愿余先生学术生命之树常青!衷心祝福余先生及其夫人段玲老师生活愉快,健康长寿!

注释:

①《声乐艺术教育新学科丛书》系列丛书[M].上海音乐出版社,

②郭建民.声乐文化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8

③余笃刚.声乐语言艺术[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6

参考文献:

[1]余笃刚.声乐语言艺术[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6

[2]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5

[3]郭建民,刘燕.当代中国声乐艺术理论研究的先行者[J].当代音乐,2015(3)1-2,5

[4]刘燕.余笃刚声乐理论成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5]王轶书.《声乐艺术美学》将推动声乐艺术蓬勃发展[J].中国校外教育,2010(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