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初学范例6篇

声乐初学

声乐初学范文1

关键词:呼吸 音乐素养 训练 经验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a)-0163-01

1 歌唱呼吸法的训练

“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气息是歌唱的动力。”对呼吸方法的正确了解和进行正确的呼吸基础训练是歌唱者重要的基本功,呼吸方法掌握得好坏,直接影响歌唱发声的声音质量。对于一个初学者可以通过自然状态下的呼吸体验,体会呼吸支持的感觉。比如当我们搬东西时也会体验到类似的力量,在小腹紧张收缩的力量支持下,腰部的扩张力量与歌唱的扩张力量相似,这种力量令我们的身体处于积极的用力状态。我们可以在学习声乐开始阶段,做一些专门体会和训练歌唱呼吸的练习。首先,在吸气放轻松的自然的状态下进行,胸部舒展而又通畅,丝毫不紧张,例如:闻“花香”。其次,感受人在受到了巨大惊吓时呼吸方法,例如:胆小的人突然在草丛中看到了一条蛇,紧张的神经系统能使全身的肌肉立刻产生收缩,使腔体迅速扩张,这种突发性的扩张运动,可以使气息得到快速的控制,“不呼也不吸,不进也不出,气息呈现静止状态”。最后让气息动起来,使无声的歌唱练习转变成有声的歌唱练习。

2 歌唱发声法的训练

歌唱时的发声和说话的发声是不完全一样的,歌唱可以说是语言的放大。在上声乐课的时候老师讲:“在说话的基础上进行歌唱”,就是在说话的基础上把声音美化,再加上情感的运用就是歌唱的声音。所以说说话的发声是不能适应歌唱的需要的,必须把普通的声带磨练成能发出优美、动听、有艺术感染力的声音来。歌唱只是在扩展着你的语言发声习惯而不是重新开始寻求的一种新的发声状态。

歌唱发声练习,应循序渐进,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练习,不可急于求成,幻想一步登天,只有从易到难,由浅入深,一步步踏踏实实进行练习,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歌唱发声的基本技能:首先,歌唱发声要有良好的呼吸基础,发果呼吸用得对,那我们歌唱发声时,便会感到每个音都是用气息支持的,发出的声音不但响亮,而且悦耳。其次,歌唱发声时,喉头要稳定,稳定喉结和打开声门是歌唱发声训练最关键的方法,许多发音现象都与它们的运动状态有着直接的关系,喉结不稳定影响声带。对于初学者来说,往往唱歌的音色难听,原因是声音挤卡,这是因为不自觉地用嗓子唱歌,不用劲的地方使劲用劲,该用劲的地方不用劲。唱起来感觉嗓子紧,下巴口腔都感到紧张。声音显得苍白无力。最后,声音要保持在嗓音适度的范围内,唇、舌、下腭的动作灵活自如,不紧张,能正确清晰地咬字,做到“字”“音”结合。例如: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在演唱前,要熟读歌词,大声朗读,领会歌词的内容和涵义。并唱会曲调,把音高、节奏、乐句等都唱准确,确定在那里换气,并掌握歌曲的速度及其变化。做到乐句流畅,咬字清楚,语言生动。这首歌曲,由于情绪变化的需要,速度,音调,节奏,力度等变化也比较大,因此,演唱时,咬字,语气语调,声音力度和音色,也应作相应的变化和调整,才能充分表达歌曲的思想内容。如第一段慢速,深情。第二段悲腔音调,接着转为快速,情绪激昂,呼吸气势应加强,声音明快有力,饱满而有弹性,“闹革命”三字用最大的声音力度唱,字音重读,语气坚定。“夺过鞭子揍敌人”一句“夺”字和“揍”字要突显,声音和情绪要贯穿到底,歌曲的结尾“党的光辉照我心”要着力加以刻画,才能把革命战士对党的无比深厚的感情及丰富的精神境界深刻地表达出来。

3 良好音乐素养的训练

“音乐素养”是什么?音乐素养是学习音乐的综合素质教育,一个初学音乐的人,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不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就是歌唱的机器人,就无法理解音乐、懂得音乐、表现音乐,所以对于初学声乐的人来说音乐素养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音乐素养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作者的创作水平的高低,比如贝多芬的“英雄”“田园”,王酩的《难忘今宵》《妹妹找哥泪花流》这些优秀作品对人类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如果他们自己没有过高的音乐素养,就不可能诞生出这么优秀的作品。

如何培养初学音乐者的音乐素养?首先,培养他们掌握听、辩、唱、读的能力。听辩就是指听辩各种节奏及标准乐音;唱读就是能拿到乐谱既可视唱。其次,提高歌唱“感觉”能力的培养,对于声乐教师来说,必须具备不断的学习和训练提高的能力。最后,提高歌唱者的欣赏能力。音乐的欣赏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感性欣赏;第二层次是感情及理性的欣赏;第三层次是审美态度,当一个人达到了一定的音乐欣赏水平,他就能够享受音乐。音乐欣赏包括的不单是听音乐而已,而是理解性的欣赏。音乐素养的培养除了上述三点外还应具备良好的记忆力,一个杰出的歌唱者一般都具有优秀的记忆力,记忆力使人在不断地训练演唱之中由不完美到完美,由单调到丰富,记忆力使我们在实践中获得和保留经验,有良好记忆力的学生,可以节省反复的次数,对于老师指出的问题,可在较短的时间就得到解决。

4 歌唱的艺术

音乐在时间的持续中运动,为我们提供了无限想象的空间,提高了我们形象思维的能力。雨果说过:“音乐是思维的声音”。歌唱不仅激发人们对音乐的兴趣,也可以提高歌唱者的文化修养。歌唱是最直接,最容易引起人们理解和共鸣的艺术形式。爱歌唱的人热爱生活,热爱生活的人也爱歌唱,让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愉快的歌声。

参考文献

声乐初学范文2

关键词:民族声乐;教学;研究探索

中华民族具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一个古老而文明的民族。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族声乐具有其他艺术无法比拟的历史文化发展底蕴。数千年的发展,使其具有了独特的艺术特色。其中所包含的各种音乐创作、表演方式、理论研究都是基于我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的沉淀和发展。在科技、经济、文化素质都不断发展的今天,对中国民族声乐教学进行了解和研究分析,对其进一步发展和传承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以及现实意义。而民主声乐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民族声乐人才的培养以及民族声乐人才对每种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之情。从而为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1中国民族声乐教学的意义

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和教育意义在于通过对学生进行相关民族声乐艺术方面的培训,使其了解我国的民族文化历史、民族风俗特点等基本理论知识,通过对这些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再结合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文化发展的特色,将二者进行相互融合,从而到达传播民族文化,丰富民族艺术等目的。因此,为了能够好的加强民主声乐教学,将我国的民族声乐文化艺术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都需要我们进一步了解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声乐特点并且有兴趣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民族声乐的教育教学学习中。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声乐才能更加具有人文特色,更加具有文化深度和底蕴,才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并且能在世界艺术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从而将伟大的中华民族文化大力弘扬出去。

2中国民族声乐发展史

我国的民族声乐起源于中国的文化发展历史,早在4000多年前,就形成了诗、乐、舞相结合的远古歌唱。在夏商周时期已经发展到非常繁荣的规模,由于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语言丰富,因此我国的民族声乐是由我国各民族人们结合各个民族独有特点共同创造出来的,并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而拥有了更加深刻更加广泛的历史文化发展基础。为了能够更好的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特点,不同的创造者在不同的时期、年代都创造和积累了不同的声乐文化艺术唱法和形式风格。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讲究的是以民族语言为基本核心,采用民族唱法,加以行腔韵味进行综合声乐演唱。主要注重的是表演形式的声情并茂、歌曲演唱的字正腔圆、演员神态的神形兼备等几方面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和艺术进行融合创新和发展。

自从上世纪20年代初期,我国筹建了国力音乐学院以后,专业的声乐教育发展起来,我国的民族声乐教学得到了新的发展,民族声乐也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很多声乐教师通过留学,学习西方声乐文化,改良传统的声乐演唱方法,学习和借鉴西方的声乐表演方式,形成了不同特色的声乐文化风格,为我国民族声乐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目前,越来越多的优秀声乐艺术人才频频获奖,我国的民族专业声乐艺术的水准已经与国际上的声乐艺术接轨。

3中国民族声乐的语言艺术

民族声乐演唱的核心就是语言,歌唱艺术直接受到语言的制约和影响。由于语言的不同,民族声乐才体现出了不同的风格和特色。但是无论是哪种语言,在进行声乐教学时,都必须注重对演唱吐字清晰的训练,要做到语言情绪、吐音准确、演唱时字正腔圆,字里传情。处理好歌唱语言的节奏和韵味,注意提高舌头的灵敏性,从而清晰流畅的处理歌词吐字。只有这样,才能够将歌曲的内涵和意义深刻的表达出来,使整个歌曲具有更加生动的形象,才能使听众具有优美流畅的听觉享受。只有充分掌握民族声乐演唱的发音规律,并且具有独树一帜的声乐演唱特色,才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发展,为世界的人们所喜爱。因此,在进行民族声乐基础训练时,以科学的演唱方法为基础,在歌曲的语言、风格、情感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风土人情、不同的人文地理、不同的民族文化所产生的声乐唱法也是不同的。因此,在民族声乐的语言艺术上我们主张科学合理地教学方式,将各种演出方法融会贯通,并注意科学性与民族性的和谐并进,通过科学的演唱方法进行基本功训练的同时融合民族自身特色,提倡曲风自然并且多样化的艺术特点,才能使民族声乐本身得到真正的提高和发展。

4中国民族声乐的情感与风格

声乐艺术作品的最宝贵之处就是将观众带入到歌曲的情景内,跟演唱者一同感受体会歌曲中所包含的深刻情绪。这主要是对演唱者感知歌曲能力的考验,只有富于情感的歌曲、优美动听的旋律才能够引人入境,才能够将歌曲的深意完美的演唱和表达出来。因此,在民族声乐教学中,首先,需要注重对演唱者在掌握和运用歌曲结构特点以及对歌曲所包含的内容和情感的表达进行培养,通过对相关作品内容的了解,熟悉作者的生活态度、思想情感以及生活经历和作者的作曲作词风格,深刻的理解作者的创造初衷和意图。用歌曲结构所具有的艺术形式去创造整个歌曲的内涵和形象,并将演唱者的个人情感深刻的融入到歌曲的表达中。其次,需要演唱者对声音作品的演唱风格进行准确掌握。演唱者需要对作者作品的民族、时代特色、审美情趣等进行了解和熟悉,再次基础上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情感,进行二次创新,只有通过这样的歌曲演唱手法,才能够恰如其分的对歌曲进行诠释和解读,才能够对歌曲的时代和民族特征和意义进行准确的表达。

5结语

综上所述,在民族声乐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积极增强演唱者对歌曲内涵、情感的理解。加强演唱者对歌曲作者的生活方式、情感特点、民族特色等进行分析和了解,促进演唱者对歌曲自身情感的掌握,才能够将歌曲进行完美的演唱。在此同时,要注重对演唱者演唱个性的培养,并且对声音演唱的基础知识进行全面掌握和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演唱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民族声乐内容,才能够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民族声乐的基本核心和内涵。

参考文献:

[1] 涂怡岚.中国民族声乐:以交流促进步、因创新得发展―2007“第三届全国民族声乐论坛”综述[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007(04).

[2] 张薇薇.浅谈民族声乐教学[J].大众文艺,2010(08).

[3] 黄敏姣.当今民族声乐教学的现状及发展[J].剧作家,2008(05).

[4] 王芳.民族声乐教学中“共性”的把握与“个性”的引导[J].剧影月报,2010(05).

[5] 王纲.民族声乐教学之探索[J].大家,2010(17).

[6] 姚青.学院派民族声乐与原生态文化撞击下的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07(02).

声乐初学范文3

关键词:发声练习;声乐;课堂教学

发声练习是把构成歌曲最单纯的母音或音节,融入音阶、琶音似地乐句或简单的旋律,在适当的音域内作半音上行和下行移动反复歌唱训练,它是用于训练声音技能技巧最基本、最简单的练习。进行系统规范的发声练习是声乐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们学习如何唱好歌曲作品的先决条件,只有进行良好的发声练习才能达到呼吸、发声、共鸣协调配合,经过长期的训练形成具有优美“音乐性”的声音。

一、发声练习的教学目标

作为声乐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声练习教学目标为:1.通过发声练习“打开”喉咙,做好歌唱前的准备工作,使学生快速进入到歌唱状态的同时起到保护嗓子的作用;2.针对课堂上将要进行的教学内容在发声练习过程中,将重要的知识点或技巧难点拿出来,通过适当的发声练习的方法反复加强训练,为后面的课程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3.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嗓音条件、音色音域、发声习惯通过有针对性的发声练习去调整发声器官的机能和状态,以达到最优秀的发声效果,为歌曲演唱训练做好准备。

二、发声练习的作用

学生在声乐课堂上,需要在教师的专业指导下,长期不断地进行发声练习,才能够逐步掌握科学的歌唱发声的基本方法,这是唱好声乐作品的先决条件,因此发声练习在声乐课堂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通过发声练习的训练鉴别学生的声部,从而对学生的声音特性有明确的了解,形成有针对性的教学;2.通过发声练习能正确“打开”喉咙,做好歌唱的准备状态 ,这是学生声乐技巧得以顺利发展的关键之一,只有通过发声练习正确的打开喉咙才能让气息和声音畅通流动,达到声带运动与呼吸密切配合,形成协调的器官运动;3.通过发声练习使抽象化的发声原理转化为实际的方法技巧,帮助学生更快速地找到正确的发声位置 ,巩固歌唱的状态;4.通过发声练习可以协调呼吸器官、发音器官、共鸣器官和咬字器官的运动变化为演唱歌曲打好基础。

三、发声练习在课堂中的教学要点

(一)气息训练----气息是唱歌发生的动力和基础,课堂上通过慢吸急呼、急吸慢呼、慢吸慢呼、急吸急呼、“狗喘气”,惊讶也抽泣等练习,使学生正确地掌握气息控制方法,达到歌唱的气息深,速度快,容量大,控制力强,声音弹性好。

(二)“哼鸣”及母音的基本练习----通过M音的哼鸣,a,i,o,u,e及ma,me,mi,mo,mu的母音的练习,有意识的控制气息、全方位调整发音器官,使得声音圆润流畅、统一、明亮且集中的效果。

(三)顿音、连音的分别练习和结合练习----顿音是“点”,连音是“线”,顿音练习时要注意一字一音的灵活性和连贯性,要求唱得清晰,短促,灵活,富有弹性,集中感强;连音要唱的连贯、通畅。在基本掌握了连音和顿音唱法的基础上,进行结合练习有利于歌唱状态的统一。

(四)保持共鸣位置的练习----在练习中寻找哼鸣的共鸣焦点,所有的音都向这个哼鸣的共鸣焦点位置靠拢,达到歌唱的要求位置并保持住,使声音上下统一。

(五)声音灵活性的练习和结合字声练习――通过声音灵活性训练,达到更积极的身体、喉咙、气息的配合,从而适应歌曲演唱中曲调、节奏的快速、流动及多变性。结合词意有感情地去唱,实现向歌唱歌曲作品的过渡。

四、发声练习在声乐教学中的改革思索

(一)课堂教学中发声练习时间要因人而异,不能够做一刀切式教学规划。每个学生的嗓子承受能力和基本功掌握情况各不相同,不同年级的学生会有更大的差异,在课堂训练的同时更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嗓子,适当地练唱,合理控制练习时间,向学生灌输坚持每天练习的重要性,及相应的保护嗓子的知识(如在没有能力唱高音之前,切勿过度作高音练习;不要唱不适合自己的曲目,造成声带疲劳或者受损),避免练习伤害。

(二)将课堂上的发声练习分为两大部分。传统教学主要将发声练习放在歌曲演唱练习之前,起到开嗓的作用,笔者认为,可以在课程的最后5--10分钟将发声练习再次引入到课堂,因为学生在最初的发声练习中建立其良好的气息及发生框架后,进入到了歌曲的演唱训练,在唱歌的过程中由于歌曲的节奏、歌词、感情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影响,会使得原来的框架有所松散,当然在歌唱过程中教师会不断的引导学生保持住这个框架,但是如果在课程的收尾过程中再次强调发声练习中的诸多要点,可以起到总结性作用。在训练内容上前半程的发声练习可以多用慢的、短的母音或乐句进行训练,后半程的可以针对所练习的歌曲进行某些语句的强调式发声练习,这样会使得学生对于其注意事项更加印象深刻,在教学中起到首尾呼应的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师应控制好每节课练习的内容,引入“启发式”教学,让学生感到有新鲜感,使他们能够精神集中,感兴趣地练习,并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对待练习持之以恒。

五、结语

发声训练是声乐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分配教学时间,积极探索和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使学生重视发声练习,并把正确的体会和方法灵活运用到歌唱中去,形成演唱艺术表现的有效手段,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现力。

【参考文献】

[1]卢新予.编著声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2]喻宜萱.声乐教学漫谈――歌唱基础训练中的几个问题[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2(02)

声乐初学范文4

一、择师

著名华裔声乐教育家赵梅伯先生在《歌唱的艺术艺术》一书中,针对声乐初学者的择师问题曾做过这样精辟的阐述:“如何去择师是一个重要问题,千万个天才学生,往往因为择师的不当而贻误终身,这是多么危险的事啊!歌唱与学乐器不同;一个学习乐器的学生若学得不当中途调换老师,肌肉还可以重新适应,但是声带是两片娇嫩的肌肉,一旦受伤便很难医救得了,这是多么可悲的事啊!”可见择师在我们初学者学习声乐过程中是一个何等重要的环节。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很多声乐初学者对如何择师一脸茫然,加上现今社会培训机构众多,教师资质也参差不齐,有的干脆就是一知半解,不管三七二十一来一通神聊。但大多初学者因为没有意识到是老师方面的问题,致使很多条件很好的学习者错过了声乐学习的最佳时机,出现很多不应该出现的问题。在我们的教学中也经常会碰到很多出现问题转过来的学生个案,虽经过长时间的修正,可有的孩子已经贻误了最佳的调整机会,在升学或者成为一名真正歌者的路上,丧失了与他人竞争的优势。

应该指出,一名真正的声乐教师首先应当是一名歌手,再有他一定是要经过正规音乐学府训练的,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够胜任声乐教学。可以说一个好的老师能使学生在学习声乐的道路上事半功倍,因为人的声音是一个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它不同于其他音乐门类那么直观。所以说选择正确的老师是何等的重要,就比如和一个乐器老师去学习声乐,岂不是驴唇不对马嘴?著名意大利女高音苔芭尔迪直言不讳地说:“歌唱的秘密就是找对一个好老师。”

其实作为一个初学者,首先应当对自己的声音、质感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比如你是高音、中音还是低音,再找一些有经验的专业人士给你一些建议做参考,再确定一位适合自己的老师,领着你走进这条艺术大道。可以说一位初学者是否成功,老师占据着重要地位。正如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曾指出的“声乐水平能否提高,关键是教师的水平”,此可谓一语道破择师在歌者成长过程中是何等的重要了。

二、循序渐进

对于声乐初学者,往往都存在一些急功近利的学习心理,很多学生恨不得一夜成名,殊不知,声乐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训练的连续性在初学者学习过程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著名声乐教育家喻宜萱对声乐学习的连续性问题是这样概括的:“所谓连续性是前一阶段的练习是后一阶段练习的必要准备;而后一阶段的练习,则是前一阶段练习的巩固和发展。”人的声音的发出是人体器官的活动,确切地说是由呼吸肌肉和声带肌体及共鸣腔体的综合运用,初学者首先应当对自己中声区的训练加以重视。根据自己声音的种类、音域进行规范化的自然音的训练,从而打下可靠的基础,待中声区得到正确方法的巩固后再逐渐向两头伸展。

初学者要具体的、有规律的、有系统地长期反复练习,在学习中充分掌握中声区的发声方法,结合各母音的练习和带字发音练习来得到科学发声方法下的声音。不能过早地开发扩展音量、音高,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加以训练,应避免使劲大声唱歌,过分勉强唱高音或低音,待到中声区练得扎实后,再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其他训练。急于求成不但解决不了你的声音问题,还会使你的声带拉伤或完成演唱作品时产生心理畏惧,最后导致失败。

著名声乐大师吉诺・贝基在华讲学时说道:“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不论问题大小,你最好每天只改一点点,不要企图一天能改掉,否则你就不知道怎么唱歌了。”其实这里面就告诉我们声乐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在周而复始和不断的训练中,才能得到正确的声音,一口气吃一个胖子是永远不可能的事。

三、初学者的呼吸问题

呼吸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是所有老师都一直强调的问题,但往往是初学者最不重视的一个致命问题。声乐从业者发出美妙的声音正是人体运用气息慢慢震动声带,按照乐曲要求的音高而发出的声音,可以说谈声乐学习或者谈唱歌必然会谈到呼吸。

很多大师级的教授对声乐学习中呼吸的重要性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说明。巴葛亚洛蒂说:“懂得呼吸和发声的人,就懂得了唱歌。”普利斯曼在他的《喉头声理学》中认为呼吸是声音的生命力。可见声乐学习中呼吸的重要性。

可以说很多初学者演唱时都存在一定的呼吸问题,尤其是一些通俗歌手更为多见。有的歌手可以说就是凭着先天条件在哪里拼命,没几年,歌没唱好就不得不转业了。这是由于歌唱呼吸的训练往往容易被初学者所忽视,有人甚至觉得用不着专门训练也可以唱好歌,而且这种训练因为它的长期性和艰苦性在短时间内不易见到显著的成效等原因,往往容易半途而废。人的发声是由声带受到肺部发出来的气流的冲击而发声的,但歌唱的呼吸与平时的呼吸有着很大的不同。歌唱呼吸一般均采用胸腹式呼吸来完成歌唱发声的任务。

在教学中,我们又会经常遇到有的学生对呼吸的运用不正确,从而导致问题迭出的事件。

著名华裔声乐大师赵梅伯教授谈到初学者对应呼吸训练,就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对错误的呼吸方法给予了总结,胸部呼吸会使声音失去美的音色,音质乏而无力,音量空虚而不能致远,腹部呼吸会使音色黯然低沉且很容易使声音做不自然的震动失去声音的准确性。错误的呼吸还会产生声门受震、声带用力、喉头紧张、上颚紧张、舌尖硬化、嘴唇僵硬等一系列不良现象,这些都应是初学者应值得注意的。

四、声音与生活习惯及健康的问题

可以说错误的发声方法对歌者的发声是致命的,但良好的健康状况更是保证声音完美的重要保障。对于初学者不正确的发声方法,以及生理上的病患,饮食卫生、生活习惯对声音的影响也应该是声乐初学者必须知晓的,同时也是很重要的。常见的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气管炎等等对学习声乐者来说影响很大,因为这些疾病会直接导致他们声音嘶哑、短暂性失声,所以,应积极治疗这些疾病。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女性经期对声音的影响,虽然女性经期发声是否对声音有影响目前尚无医学界定,但实践中一定数量的女性声乐学习者,在经期后咽壁和咽喉会有一定的充血,在一些国家,歌剧女演员在经期可以请假。所以还是建议女性在经期应合理用声。

随着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也会对我们的声音产生不良的影响。吸烟与饮酒都会使声音嘶哑,刺激性食物会导致咽喉及声带充血,尤其是在用声刚结束就喝冷饮或冰镇啤酒等会导致瞬间失声的发生。

声乐初学范文5

关键词:学前教育;声乐教学;改革;初探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4-0243-02

随着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凸显。用人单位需要有一定理论知识底蕴并且具备基本专业能力的实用型人才。而声乐课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的核心课程,它担负着重要使命。大家知道声乐不同于其他学科,是用人声表现的音乐;它是一门特殊的、实践性较强的艺术学科。声乐教学法就是研究如何使不同性别、不同生理条件、不同接受能力和不同文化水平的受教育者,在一定时间内,即保留自己天赋的声乐特色,又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准确的咬字归韵的技巧和运用声音表现声乐作品内涵,提高其歌唱能力和艺术修养的一个具体实施过程[1]。

学前教育专业的性质决定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课是专门培养幼儿音乐教育教学工作者的专业技能课,进一步确立了它的声乐教学目标是: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在幼儿音乐教育方面有较高的符合幼儿教育所需要的音乐素养、歌唱能力、表演能力及组织教学能力的人才[2];使我们更加明确了学前教育专业的服务面向、培养规格以及课程体系建设的问题。

由于近几年学前专业用人的需要,招生政策有所放宽,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来自普通高中,学生音乐基础起点不同,个别差异性大。根据学前专业的性质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判定: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不同于高等音乐专业院校的声乐教学,需把握好学前专业与声乐教学两方面的关系,声乐教学中要相对降低对声乐技巧难度的要求,而要注重学生的全面的、持续的发展,制定一套适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行之有效的声乐教学模式与方法。因此,作者针对学前专业的声乐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将传统教学与教学改革加以对比,阐述具体的改革措施。

一、声乐教学模式的确立

(一)传统声乐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声乐课教学的模式一般都是个别课教学或叫作“一对一”教学,这种授课方式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是世界各国声乐教学中的主要授课方式,无疑这是经过无数声乐教师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声乐教学的基本方式,在人们心目中已根深蒂固。其优点是:专业性强,教师可根据每个学生各自不同的生理条件和个性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具体指导,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一对一教学模式一般有两个步骤,第一步发声练习,第二步歌曲练习与处理,以提高演唱能力为目的,注重技能的培养,声乐理论的传授在教学过程中是无序的、不全面的。另外,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不断深化,声乐教学不只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更大的功能是促进和提升全民的素质,所以,声乐教学完全用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是远远不够的。从声乐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探求适合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新模式。

(二)创新声乐教学模式

根据学前专业的性质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要为学生精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适合学生认知程度的课程模式,以声乐大课、小组课和个别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有助于取长补短。同时更注重了声乐教学原则: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声乐大课是由教研组所有老师集体研究解决学生共性的问题,具系统性。主要从基础的、共性的方面去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利用实物、人体解剖、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理论部分,更好地为技能训练打好基础。大课教学极大发挥了声乐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及教学水平,才能上好声乐大课。小组课:由任课教师开展组内的观摩学习与典型辅导,也以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为主,但要求比大课教学细化,学生的歌唱状态容易行成,互相学习共同进步,避免了重复教学,可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个别课教学,教师可根据每个学生各自不同的生理条件和个性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具体指导,在前面已有详细介绍。

实践证明,单一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前声乐对学生全面的培养,教师在新形势下就必须转变观念,用全新的教学方式手段去培养学生,以声乐大课为主,小组课和个别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这就符合幼儿教育所需要的音乐素养、歌唱能力、表演能力及组织教学能力的人才的成长。

二、以声乐理论为支撑的实践教学方法

(一)构建先进的声乐教学理念

声乐教学发展至今,倡导科学与自然的发声理念。传统的“三种唱法”的思想已有被打破的趋势,学前教育专业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实际,构建先进的教学理念,努力探索科学的训练方法,以遵循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为原则,帮助学生修饰自己的声音,使其具备自然歌唱的能力。

(二)了解科学的发声体系

科学的发声体系,是通过前人在声乐教学中的不断探索总结出来的,是一个使嗓音永葆青春的秘诀。学前教育学生大多是初学者,了解科学的发声体系,就要利用实物、解剖理论,运用形象易懂的语言讲解清楚发声器官的构造及发声原理。

人的发声器官大致有声带、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头腔构成。其发声原理是声带在气体的冲击下产生振动发出声音,经过共鸣腔体发出响亮、悦耳的声音。歌唱时要形象地提出建立“两个反向”的理论,即声音在前人在后,声音向上气息向下的反向提法[3],才能够引导学生正确了解发声时气息、肌肉群的运动方向,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

(三)声乐有效教学方法

声乐有效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中以先进的理念为基础,广泛吸取和借鉴世界先进性的声乐艺术加以有效教学的方法来体现[4]。在有限的课时内,师生密切配合,最大限度地挖掘到声音的潜能,加大声乐的有效教学量,提高声乐教学的效率。

1.口腔体操训练

任何一种运动要想达到即省力又高效,都需要一个准备过程,就像我们在长跑之前做一做肢体伸展运动,腿脚就会比较利索、有力,关节和韧带也就不容易受伤,说话也是一样的,发音的清晰主要取决于口腔肌肉的灵活协调,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非常有必要对口腔的开合和下巴的放松进行训练,便于歌唱时口盖的调节。

张嘴训练有助于颌关节的打开,“抬头张嘴”有利于下巴和舌面的放松,“哈欠张嘴”有利于喉咙的打开,牙关松开,“惊吓张嘴”有利于收紧小舌扩充呼吸通道;唇肌的训练用“咧(收拢双唇再伸展成一条横线)”、“撇(撮拢噘唇向上下左右撇伸)”、“转(撮拢噘唇向上下左右转圈)”三项练习,锻炼嘴唇的活动能力,使双唇灵活,可使字音变得清晰富有弹性;舌肌训练利用“舔(舌尖抵上齿龈往软腭深处舔向小舌)”、“顶(舌尖顶推两颊)”、“伸(张嘴将舌头伸出)”三项锻炼舌肌的弹性力量和放松能力[5]。

2.适度打开喉咙的重要性

“打开喉咙”是歌唱基本功训练的前提,是歌唱者声乐技巧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之一,同时,它也直接影响到声音的好坏。打开喉咙将口盖积极向上收缩成拱形,舌根放松,平放在下牙齿后,喉头自然向下,保持叹气的状态,喉外肌肉不能紧张,下颌不能僵硬,下巴要自然放松。每一句开头都应注意打开的状态,有利于气息调整。在歌唱练习时,声乐学习者往往盲目追求声音的音量,忽视内口腔的建立,因而出现捏喉、挤压的毛病,这种违背科学练声的歌唱状态,最终导致声音憋在喉部,听起来觉得声音出不来,这时,我们如果采用边打哈欠边进行哼鸣的方法练习,就有助于喉部的肌肉放松,让声带自由振动,产生具有泛音的效果。

3.“哼鸣”练习确立声音位置、改变音色

在声乐学习中,哼鸣练习是指用柔和的半声带感情的哼唱练习,是一种很重要的训练方法,它是用鼻腔发出“m”音来练习发音的方法,长期练习可改变音色和确立声音的位置、扩展音域、提高歌唱的能力以及对喉头、气息的稳定等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哼鸣练习有三种方法,即闭口、小开口和大开口哼鸣。哼鸣练习能较好使喉部肌肉放松,进而有助于打开喉咙;有助于体会声音共鸣的感觉,进而获得高位置的“头声”;有助于“换声区”的解决,进而扩展音域;有助于控制气息与声音的平衡,进而获得歌唱器官协调自如的运动;有助于声音集中,进而获得良好共鸣";有助于疲劳、受损伤的声带得到休息、恢复。

伟大的歌唱家卡鲁索说过:“许多歌唱家每天都练习哼鸣,我的亲身经验可以证明这种练习的好处,哼鸣使嗓音增加灵活性,而又使声带得到休息”[6]。哼鸣练习时,应以轻声小声为主,放松喉头,集中气息,闭合好声带,让集中而又有支持控制的气息使声带发出柔和、轻声地哼鸣,然后逐渐慢慢增加练习时间,使声带得到必要的保护、休息与恢复。声乐学习者如果歌唱方法不正确,如喉咙过度用力,力量太重等等,都将会造成对声带的破坏,这种情况可用哼鸣练习来调整、修复。哼鸣练习在声乐学习中是一种重要的训练方法,只要能正确的掌握并运用它,就能帮助我们获得流畅灵活、清晰明亮、集中结实、优美圆润的歌声。

4.运用多媒体教学作为补充

通过课件的演示,使授课方式变得方便、快捷,节省了教师在课堂写板书的时间,提高了课堂的效率,还可以在网上实现资源的共享。综合应用文字、图片、图像和视频资料来进行教学活动,更具有直观性。信息量大,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传递给学生大量的信息,开拓学生的视野。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声乐教学在学前教育的体系中是一门专业必修课。但目前的学前声乐教学模式不利于对学生全面的培养,要改变这一状态,教师在新形势下就必须转变观念,用全新的教学方式手段去培养学生。经过上述本人在声乐教学中提出的改革办法,可以起到一些抛砖引玉的作用。为在素质教育前提下,对学前专业声乐教学做出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

[1]杨立刚.声乐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2007.

[2]陈长玲.论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材建设[J].美与时代,2003(7).

[3]邹文琴.从教学中看歌唱心理的作用[N].音乐周报,2000-09-01.

[4]李莉.中职学前声乐教学有效教学方法[J].素质教育,2013(8).

声乐初学范文6

关键词:声乐教学艺术 初中音乐课堂 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160-01

将声乐教学巧妙地运用到音乐教学课堂之中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对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以往的音乐教学都只是将课本上的内容照搬到课堂教学上,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倡导新的教学理念,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对音乐教学的观点,注重学生在音乐课上的实践,创设一个更加能够活跃学生学习的氛围,提高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

1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巧妙融入声乐教学

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尤其是初中生正处于学习与发展的过渡期,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将学生学习的热情充分调动起来,最终做到音乐教学部及能够活跃起教学氛围,还能够做到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教师可以在教学课堂上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尤其是在学习有关音乐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来亲身体验,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些有关音乐的小活动,这样也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教师将音乐分为四个部分, 然后让每一排的学生进行合唱,这样还能够是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还能够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为学生做一些示范,这样能够保证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加清楚其中的几个音节该怎么唱出来,同时教师也要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这样学生就会更加有积极地进行音乐学习,例如:学生在学习“休止符”这一音乐符号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做一个示范,让学生能够明白其中的作用,这种形象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然后再让学生进行示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师要做到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全面化,不能只让学生学习相关的书本知识,更多地就是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教师可以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将声乐部分的心上放到这上面,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地来欣赏原唱之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能偶音乐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优化声乐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教师要是声乐教学更好地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当中,这样能够使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更好学习,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然后是在这基础上对更多是知识的理解与学习,最终就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教师要管制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在学习音乐的一些基础知识的时候,难免会出现对一些音乐符号或是唱法的不理解,这时候教师就要联系声乐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清楚其中一些音乐符号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生学习一些音乐符号的时候,要让学生知道其中存在的差别,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联系。

在平时的教学当中,教师就要管制学生学习的特点,这样会使学生更加明白教学所产生的一些有用的信息,不仅如此,教师要更加清楚学生在学习相关音乐知识的是要注重对于基础知识的积累,通过声乐教学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多个器官进行学习,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的记忆,优化声乐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要做到促进每位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将学生进行分组,通过在课堂生活实在平时的练习当中,来对学生的声乐学校进行检查,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唱歌的编排,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3 注重教学反思,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

教师在教学中要使声乐教学更好地运用到音乐教学之中就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这样在反思中不断发现自己的问题,这样就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唱歌教学是学习音乐的基础部分,这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于情感的理解与表达,丰富优化教学内容 使学生用最自然的方式进行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在学生之间进行调查,看他们对创新教学方式的看法,这样就会使教学更加贴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教师在平时可以通过一些调查问卷,来收集学生的观点,同时也可以在其他优秀教师的帮助下不断完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唱歌水平,例如:教师可以去听一些优秀教师讲课,这样能积累一些经验,当然,也要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要更加关注学生在声乐部分的掌握情况,通过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平时可以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当然是在不打扰学生学习的前提下,这样会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想法,有利于教师寻找更加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使声乐教学更好地融入到音乐教学当中,不断提高学生在音乐学习上的能力。

4 结语

初中生正处于思维能力与逻辑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因此教师要不断关注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也要将声乐学习更好地融入到初中音乐课堂之中,提高学生的唱歌水平,现代教学不断发展,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我国教学事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有宝华.课程、教学与哲学――美国几种教育哲学的课程与教学理论比较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1999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