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内容及过程范例6篇

声乐教学内容及过程

声乐教学内容及过程范文1

《标准》的提出不仅对我国音乐教育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而且对从事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连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合格教学能力的音乐师资人才。

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具备完成课堂唱歌、欣赏、弹唱等内容的教学能力,还应具备讲授科学声乐理论知识的能力,掌握科学声乐教学方法。因此,声乐教学改革力图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实施多样化教学,采用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相结合,艺术实践课、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相配套,以弥补一对一授课形式的不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二、大连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主要问题

1.大量扩招,生源质量下降。

随着国民教育的发展,对音乐师资的需求不断增多。新形势下,大连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扩招生素质偏低给声乐教学带来难度,旧有的教学及管理模式与新形势不适应。

2.专业能力不强,忽视师范素质培养。

大连大学音乐教育专业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合格教师的重任。

“合格”已不再是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是新世纪所需要的综合素质和敬业精神,仅仅上好专业课已达不到新的教学目标。

3.过多注重技术训练,学生综合素质不强。

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在关注技术训练的前提下,应加强相关学科的综合素质。声乐教学不仅要弘扬我国民族声乐文化艺术,还要关注世界多元文化;不仅要提高专业综合素质,还要加强相关学科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艺术类学科);要与文学、历史、民族、宗教、民俗等紧密联系,使学生的人文内涵更加丰富和鲜明。

4.声乐教学内容单一,参与教学研究活动能较低。

一直以来,大连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课程基本延用传统的声乐表演专业设置,尽管增设一些特色课,但也存在随意性设置的现象。课程设置显然是不全面的、不适应时展要求的。经过改革后,确定了新的教学内容,更加突出了师范性。

三、大连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都有了发展与进步。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音乐教育对社会的影响都是非常重要的,人们需要多元文化的真、善、美来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因而对声乐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2.全民素质教育的需要。

目前,我国教育模式更多倾向于理性素质的培养,但感性素质的培养更应得到重视。感性素质的培养只有通过艺术教育来实现,其中音乐教育起着重要作用。

3.高校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新课标为大连大学声乐教学改革的发展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使学校及学生真正认清自己专业的职能所在,并正确地规划设计,这是教好学好声乐,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必要前提和重要手段。

四、大连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的策略与实施

1.声乐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施。大连大学在教学改革中,改变原有课程体系,强化各种演唱技巧及声乐基础理论学习。

新课程体系要求学生不但要加强声乐演唱的技能训练,还要学好声乐理论基础知识和声乐教学方法。学生不但要唱得好,还要懂得多、教得好。大连大学在教学改革中,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加强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内容改革,加入声乐教学法的课程内容;加入声乐理论的课程内容;加强声乐教材的选编工作;加强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实践活动;加强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舞台演出实践活动;积极开展教师声乐技能大赛;在确立声乐学习目标前提下,抓住发声训练与作品演唱,抓住声乐理论、声乐教学法,以及舞台表演、教学实习等环节,立案备课,有的放矢地实施教学。

2.改变教师的声乐教学观念。

专业声乐教学正处在高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的关键时期。一方面,高等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也日益深刻地影响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这种状况下,培养专业音乐人才,切实提高教师声乐教学观也成为必要的趋势。

大连大学在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中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宰的教学观,提倡教师转变角色,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以人文主义为本、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与学习积极性,培养具备新理念、新方式、新技术的新型音乐教师。提倡教师从促进声乐教学出发,打破以往单纯的教师与学生是传授与接受知识关系的旧格局,采用整合式的综合性教学方式,在声乐教研教学上精心规划设计,挖掘这一特殊职业的价值潜力。

3.改变学生学习方法。

声乐教学是漫长的过程,学生要熟练地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并以其支持各种风格的声乐作品演唱,是需要采用切实可行的有效学习方法的。学生必须改变传统的被动式学习的方法,多采用研究性的学习方法。大连大学提倡教师在声乐课堂上多为学生设计研究性课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探究和创新意识。

在研究性学习方法基础上,培养学生研究并掌握现代音乐教育的理念,做好选择声乐学习所需耐性、勤奋刻苦的心理准备,辩证地认知掌握发声方法的点滴进步;了解教师要求的声乐学习的阶段目标、方法及教学内容,自觉提高创新思维素质,从而真正改变学生的学习现状,达到培养学生具备研究性学习能力的目的。

4.完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条件。

大学在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中,重视加强声乐教育的科学研究,并不断完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硬件条件,不断探索专业声乐教学教育的规律,建立了高校音乐教育的专门研究机构,隶属于音乐学院。

同时,不断加大高校声乐师资队伍的培训与建设,聘请国内外教学专家学者到校讲学及座谈,引进来走出去,内引外联,不断提高声乐学科的教学水平。

总之,高师声乐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民整体的音乐素质。结合大连大学几年来声乐教学改革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及改革历程,笔者认为应切实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原则及课程设置等多方面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在新时期更加适应社会对音乐教师的需求,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声乐教学内容及过程范文2

【关键词】高职声乐教学;重要性;现状;教学模式;措施

声乐教学作为高职音乐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其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知识结构及音乐表现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高职学生素质不一,高职声乐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及教学实际进行合理教学,从而提高高职学生的声乐素质。以下就高职声乐教学主要的教学模式及其措施进行探讨。

一、高职声乐教学的重要性及其现状分析

1.高职声乐教学的重要性。为了更好的促进高职声乐教学活动的开展,积极的实施高职声乐教学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高职声乐教学活动中,声乐教师应明确高职院校声乐专业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合格的音乐人才,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唱、讲、教等综合能力,能够在毕业后有能力从事音乐教学活动。加强高职声乐教学可以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音乐能力,促使其可以在毕业后顺利实现就业,因此在高职声乐教学非常重要。

2.高职声乐教学的现状分析。随着教育事业改革的深入,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声乐教学日益受到人们重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声乐课作为高职音乐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在高职音乐教学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影响。高职院校开设声乐课程,更多的是为了有效的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促使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后,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并具备一定的歌唱技巧。但是综合当前高职声乐课程开展的情况来看,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声乐课堂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相对较低,无法较好的适应声乐教学。

二、高职声乐教学主要的教学模式

高院校学生素质不一决定了高职声乐教学如果想要提高质量,就必须转变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并且基于高职院校不同于专业音乐院校,决定了其教学模式需要因人而异。通常高职声乐教学模式主要有:(1)专业型。这些学生本身的演唱水平较高,先天素质决定了他们在声乐学习方面更占优势。针对这些学生,教师可以对他们的音乐理论、演唱技巧进行更加专业的指导,尽量把他们培养成专业型音乐人才。除了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求层次更高以外,还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演出平台,在实践中丰富阅历,提高专业水准,为他们在声乐学习上的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2)综合发展型。这部分学生对学习声乐的兴趣并不大,他们本身掌控音乐的能力也一般,对于这部分学生不必强制要求他们的唱功达到什么程度,只要音乐理论学习过关就可,应更多的注重他们自身的特长以及其他方面的发展,使他们得到全面综合发展。(3)理论学习型。这部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致很高但是没有一项专长,在音乐知识和音乐技巧储备方面也存在很大不足。针对这一状况,声乐教师可以加大他们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力度,从基础的声乐知识学起,以培养一项专长为目的,耐心细致教导学生。对于这部分学生的定位应是具有丰富的音乐知识储备,掌握基本的声乐演唱方法,具有良好的音乐欣赏水平。

三、加强高职声乐教学的措施

1.应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高职声乐教学应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式,也是提高高职声乐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高职声乐教学应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参与声乐教学活动的积极性。通常教学方式都是有效实施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高职声乐教学活动,应充分重视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式,以便可以有效的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因此,如何根据学生的音乐知识基础,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的学习声乐知识。

2.丰富高职声乐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内容是提高高职声乐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在高职声乐教学活动中,由于种种原因,高职声乐教材一直没有得到统一的规范使用,在使用音乐院校声乐教材的同时,声乐教师应注重丰富教学内容,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及内容,引导学生全面的学习声乐的曲目、编排的结构等,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通过丰富教学内容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注重声乐理论与技能训练相结合。在高职声乐教学模式中,声乐理论与技能训练相结合,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通过声乐理论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音乐是需要表演的艺术,只用通过表演才能使乐谱上的音符活跃起来,使之充满生气,给观众带来美的听觉享受。此外,高职声乐教学是一门集艺术性、知识性及技术性的课程,学生必须在学习中掌握一定的声乐知识、技巧及演唱的方法,才能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因此,在高职声乐教学中,重视声乐理论与技能训练相结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加强高职声乐教学实践活动。加强高职声乐教学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声乐表现能力及声乐知识的理解能力。在高职声乐教学模式中,加强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内容。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堂内容,是当前高职声乐教师应重点关注的教学问题之一。加强音乐教学实践活动,要求声乐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环节,积极的为学生创造实践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声乐实践活动,促使学生感受到声乐学习的乐趣。因此,在高职声乐教学中,重视加强音乐教学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结束语

高职声乐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教育,对于丰富学生的多元化音乐知识结构、提高学生音乐实践能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在高职声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通过合理的高职声乐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声乐素质。

参考文献:

[1]于洲.浅议高职院校声乐教学模式的发展与定位[J].神州,2012(05)

[2]李永春.试谈高职声乐教学模式[J].课程教育研究,2014(30)

声乐教学内容及过程范文3

论文摘要: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对象是未来的中小学音乐师资,声乐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整体素质,而能否正确把握声乐教学过程中的双重性特征,决定着声乐教学的成败。声乐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成绩,需要教师在声乐教学的内容、方法、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上有一个整体的目标设计。 

 

一、问题的提出 

 音乐是全方位反映生活的艺术,对它的表现、理解、鉴赏涉及许多方面的知识和修养。正是这种广博的学科品格,才使得音乐有可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声乐虽然以技能表现为主要学科特征,但通过歌唱,却全方位地反映和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例如,音乐基本素质包括乐感、音准、节奏,对作品的理解、表现等能力,以技能和修养来驾驭作品的能力等。声乐学习还可以培养人的多重素质,如平衡、稳定与自我调节能力等。声乐无论是唱还是教都是技能与素质并存,所以声乐是整体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环节。 

现今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基础与速成、技能与素质之间的矛盾;将声乐等同于技能教育,重主课轻公共课、重技术轻艺术、重比赛获奖轻基本艺术实践、重视少数条件好的学生而轻视条件一般或较差的学生、重视个别大型曲目而忽视基本素养积累等现象一直是高师声乐教学的误区。致使高师声乐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格格不入;不懂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师,面临中小学音乐教育实践无从下手;教师不能驾驭声音,给音乐课教学带来许多障碍,教师坏嗓、孩子大喊大叫不懂得科学发声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些现象说明高师的音乐教学需要科学的定位,特别是高师的声乐教学需要明确定位。高师声乐专业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师资。高师声乐课的设计不是为了培养歌唱家,而是让学生掌握一种规范化的歌唱技巧,为音乐普及与艺术审美把好入门关。因此,从声乐教学规律来说,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法和音乐学院声乐专业声乐教学法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起点与达成的目标不同。目标不同也影响到教学内容、方法与专业趋向不同。 

 

二、培养设计 

 

1.双重性特征分析及目标设计。高师的声乐教学过程具有双重性:教师既要教“声乐”,又要教“声乐教学”;学生既要学“声乐”,又要学“声乐教学”。通俗地说就是老师和学生既要教好、学好声乐技巧,又要学会运用声乐技巧去教导中小学生以正确的方法进行歌唱。这一双重性特征要求高师学生在声乐课的学习中既要充当客体,又要充当主体。高师声乐教学的目标也由此分为“声乐技能”和“声乐教学技能”两大块。作为学生,要成功地实现这两大块目标,需要从理论到实践把握好以下六个紧密相连的层次和过程,即“领悟、接触、模仿、操作、熟悉、创造”。(1)“领悟”即从理论和教师的示范性演唱中,开始建立歌唱是一种科学的观念。学习歌唱需要了解人体发声器官的结构及其功能,了解各个器官的共鸣特征,只有当歌唱者拥有熟练地调动并掌控这些器官运动的能力时,才有可能实现科学的歌唱。(2)“接触”即开始试着感受发声器官的功能和作用,以及自己所具有的调整发声器官的能力如何等,为学习声乐技巧做好意识上的铺垫。(3)“模仿”即开始按照老师的要求,仿效老师的歌唱。学生从模仿中感受发声器官的振动正确与否、气息支撑及其位置是否正确等,从而从模仿向自我感觉、自我审视、自我提高过渡。没有初期的模仿就没有正确的歌唱。(4)“操作”即独立练习,独立思考,独自建立歌唱声音体系并逐渐走向成熟。所谓独立并非脱离教师指导,而是强调“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声乐学习过程中的器官运动,即所谓的气息支撑和位置点等,需要练习者不断地独自实践、感悟才能掌握。(5)“熟悉”即通过上述层次和过程的学习、揣摩逐渐形成了正确的发声方法,已经可以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歌唱或教学。到了这个层面,学生已经可以独自选择歌曲并进行歌唱设计。(6)“创造”即在熟悉的基础上,以歌唱者自己对作品的领悟,对作品进行恰当的设计。无论是演唱,还是教学,都有一个二度创作的问题,怎样把作品演唱好,怎样教学才能让学生学得快而且符合歌唱的正确方法,都需要创造。这是声乐教学中的重头戏,是高师声乐专业教学二重性目标的关键所在。 

在实现上述层次和过程的教学内容中,高师声乐教学呈现出从以“声乐技能”为主逐渐向以“声乐教学技能”为主过渡的显著特征。不同的教学阶段有不同的侧重。学科教学目标,一般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进行循序渐进的目标设计,实际上一般的设计会分解为单元乃至课时的教学目标予以完成。教师在目标设计中,既要照顾到属于外显性学习行为的技能、理论的掌握等;又要密切关注内敛性的所谓音乐感觉,一般简称乐感的训练和养成。目标设计务必精确、具体,反映出不同的层次目标和要求,以便于实践操作。 

2.内容设计。高师声乐教学的双重性不仅决定了教学目标是双重目标,而且也决定了教学内容是双重内容:声乐与声乐教学两部分。从信息论角度来看,教学内容是教学信息,学生在接收并加工处理声乐与声乐教学信息的过程中,即获得或发展了声乐技能,而学生加工处理这些信息的结果,则是获得了声乐理论知识与声乐教学理论知识。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就必须有声乐与声乐教学两部分,每部分又应有理论知识与技能技巧两方面,如此才能真正完成声乐教学的双重技能目标。 

3.对象设计。教学对象的设计,首先要全面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嗓音性质、音乐基础与文化基础、歌唱发声习惯、主观爱好及主观追求的艺术目标、个性特征和身体状况、对教学的期待和希望,等等,然后才能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教学对象的设计应当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个别化原则,它要求在双重教学目标的指导下,采取因人而异、有的放矢的教学安排;二是逐渐递进原则,它要求在年度教学目标的指导下,给学生做出长远的、中期的、近期的达标设计,诸如教材的由浅入深的选择、进度的由慢到快的安排等。 

4.形式与方法设计。高师声乐教学的双重目标,决定了高师声乐教学不能单纯沿用音乐学院声乐专业的个别教学形式与方法,必须与小组、班级教学形式,与语言的方法(如讲授法、评价法),与直观的方法(如示范法、微格教学法)进行优化组合精心设计。一般来说,声乐理论知识和声乐教学理论知识的教学,采用班级教学形式、讲授法并辅之以示范法为好;在声乐技能教学中,采用个别教学形式、练习法是恰当的;而在声乐技能向声乐教学技能过渡中,则必须逐渐加大小组、班级教学形式与示范练习法、微格教学法的比重,为的是要让学生达到掌握声乐教学技能的目标。 

5.媒体设计。教学媒体的设计是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为依据的,必须反映出高师声乐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双重性特点构成,必须为达成双重目标服务。教学媒体的设计也往往与教学形式、方法的设计融合在一起,因为一定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中就已经包含了教学媒体的运用,如微格教学法中就包含了录音、录像媒体的选用。 

一般而言,要促使学生自我评价自己的声乐学习,掌握某种演唱技能,可设计录音媒体教学,这在个别教学形式和对比评价法中很有效;而要促使学生相互评价各自的声乐学习,掌握某种演唱技能或某种声乐教学技能,则应设计录像媒体教学,这在小组或班级的教学形式和微格教学法中最有效。 

6.评价设计。高师声乐教学评价的设计,首先必须把握教学评价与双重目标一致的设计,既要评价学生学习声乐的达标程度,也要评价学生学习声乐教学的达标程度,还要使评价与目标层次相对应,这是准确性方面的设计,否则,声乐教学将难免出现偏差。其次是必须将评价渗透于教学形式、方法之中,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比如,对比评价法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学生相互间的评价都是教学评价的渗透贯穿;微格教学法中师生共同对教学录像中教学情境的评价也是教学评价的渗透贯穿,这是及时性方面的设计。 

7.模式设计。高师声乐教学中,教与学是师生双边共同作用的互动活动,教师起主导性作用,引导学生朝预定目标前进;学生起主动性作用,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将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内容,以学生为中心,选择适当的媒体、方法或方式,把教学信息内容传递给学生;学生则根据预定的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 

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向,是调控整体教学活动过程的依据。根据目标达成反馈的情况,教师对教学过程作出主导性调控,例如目标预定是否过高、内容传递是否合理、媒体选择是否恰当、方法运用是否恰当等;学生亦对学习过程起反馈调控作用,检验和反思是否充分参与、方法是否得当、学习目标和内容是否过高或过难等。这两种调控都是循环往复的,也说明整个教学过程是双向循环的过程。 

 

三、结语 

 

高师声乐专业教学目标所特有的双重性目标特征,决定了声乐教学从内容、方法、课程设置到培养目标都需要相应的配套设计。将现代化的教学理论、技术应用于高师声乐教学中,正确把握高师声乐教学中的诸多要素,保证高师声乐教学在科学的设计模式中顺利运行,改正以往高师声乐教学目标定位和内容往往偏离师范性的弊端,避免教学中对各教学要素顾此失彼的现象,从而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合格的中小学音乐师资,是高师声乐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管林.论声乐训练[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 

[2]琚清林.声乐知识手册[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声乐教学内容及过程范文4

[关键词]高师;声乐实践课;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高等师范类院校的声乐课程与专业音乐院校的声乐课程有着本质的区别,高等师范类院校从事基础音乐教育且能够将所学专业和教学融合起来,起到普及和传播音乐基础知识的目的。近些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稳步开展,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课程明确了新的方向,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对音乐有更专业的学习。声乐实践课对声乐专业甚至其他音乐专业的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1-2]。

1高师声乐实践课定位

1.1高师声乐实践课的目标

高师声乐实践课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直观了解专业知识、掌握教学法、明晰师生关系、提高心理素养的平台。在声乐实践课中不仅是学习专业声乐知识,更是学习音乐表演,训练教学,转变学生到老师身份的一个重要过程。声乐实践课是演唱、表演、戏剧、音乐伴奏、肢体动作等综合起来的课程。如今,多样化的声乐实践课的模式更能契合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所以掌握并认清声乐实践课的目标,以便更好地将所学用于日后的教学工作中。

1.2高师声乐实践课的作用

高师声乐实践课有其普遍性和独特性。普遍性就是对于声乐技术技巧以及舞台表现风格等方面的培养,与专业声乐课普遍培养的方向一致。独特性在于课程不仅要带给高师学生专业的声乐相关知识,还要完成日后教学内容的转化。首先,高师声乐实践课能够满足学生对基础或普及教育阶段的诉求,给予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其次,当学生步入教育岗位时,他们能用已经具备的专业素养帮助学生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提高审美标准,让学生具备音乐素养。

2高师声乐实践课在艺术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2.1外化作用

2.1.1舞台表演面向群体进行演唱、教学、互动是声乐实践课的重要内容。在课程中不断练习能够通过别人的反馈,观摩别人,聆听老师的指导快速客观地了解自身的优劣势,以求完成从容得体的表演[3-4]。

2.1.2咬字吐字声乐演唱中某些咬字吐字的方法与日常说话不同,更具艺术性。只有在声乐实践课中体会准确专业的咬字发音,才能够演绎生动的声乐作品。在声乐实践课中积累正确的咬字吐字方法,再教给基础阶段的学生,能够让学生直接受到专业的训练,给学生营造专业的学习环境。

2.1.3情感训练在高师声乐实践课中,学生通过课程训练体会音乐的美,表达音乐的美,最终将美以一种教育化的语言和示范传递给基础阶段的学生,让他们通过学习和自身的理解快速掌握如何发现音乐的美,如何表现音乐的美。

2.1.4观察能力也许有人认为观察与声乐课程没有任何联系,这是错误的。声乐实践课是一个交互的过程,当处于学生角色时可以观察老师的示范,观察同学的优点,观察自己的缺点。同样,处于老师角色时可以观察学生的状态,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有待提高的内容等等。观察能力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和日后教学阶段的教学方法调整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2.2内化作用

这里的内化能力指的是高师声乐实践课所能够对学生心理素养的提升。这种提升除了加深学生个人的诸多内在水平外,还会间接让他们在日后所从事的基础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层面,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标准。

2.2.1注意力培养注意力是学习内容接受数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高师声乐实践课不是单纯的演唱,还有很多诸如游戏化、戏剧化的环节在其中,用这样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课程内容中。将在一个阶段能够集中注意力的习惯应用在教学中,会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上,启发学生思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2.2意志力培养意志力是克服困难和自主找到解决办法的基础心理条件。在高师声乐实践课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观众、甚至学生与自己的博弈中,会出现很多预料或不可预料的问题,同样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也会遇到诸多问题。是否会被问题打败和能否解决问题都取决于自己。如果能够常态化坚持学习声乐实践课,本身就需要强大的意志力,这样才能够不断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设立的目标。

2.2.3感知力培养声乐作为音乐的重要分支,除了歌词以及行为能够便于解读以外,对音乐本身的理解是需要感知力的。在声乐表演课中,经常以第一、第二、第三人称的视角相互切换,以便能够从各个角度理解作品并调整教学方法。通过这个方式培养强大的感知力以后,就能在教学过程中既以教师视角感知学生,也能设身处地从学生视角感受授课方式有无缺陷,并调整教学方法,当两者达到平衡才是最佳的授课方式。

2.2.4表现力培养高师声乐实践课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同时能够带动基础阶段的学生增强其表现力。声乐本身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表演,如何让学生艺术化地展示对生活的理解、对世界的理解,需要教师用良好的示范和教学法启发和培养他们。这样最终才是通过模仿后转化为自己风格的表演。

3高师声乐实践课在教学模式创新中的作用

3.1在独立化教学模式中的作用

声乐实践课的教学模式比较多样,并且可以以横向和纵向的方式独立开展或融合开展。例如,开展声乐实践课,在专门某段时间训练戏剧表演、某段时间训练肢体动作、某段时间训练发声,这是片段化的独立教学模式,横向效果明显。再如,开展基础声乐训练,开始时无歌词哼鸣练习,接下来是有字发声练习,后来是节奏练习等等,这种逐步加深的练习带有很强烈的纵向化教学思维。

3.2在融合化教学模式中的作用

在高师声乐实践课中,声乐内容只是媒介,如何教授音乐知识,如何辨别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特点才是目标。融合化的声乐实践课应该更具有创新性,除了传统的教与学外,还应该把科学原理、电视节目、片段化的小品加入其中,将其他学科优秀的教学法和行为方式引进来。融合化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有针对性的练习。例如,声乐实践课中可以让学生给学生上课,让教师及其他学生进行案例拆解和分析,用实际演练和及时点评的方式调动参与者和点评者的积极性,在仿真课堂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此外,应该进行阶段性的实习,让高师学生提前了解基础阶段的学习方式等,有利于日后快速进入教师角色。

4结语

声乐教学内容及过程范文5

【关键词】声乐 整体教学 教学方法

声乐训练是由歌唱者自身的嗓音生理条件、声乐技巧、心理构成、艺术修养等共同构成的统一整体,这些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是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的。本文提出的声乐整体教学法,就是为了更好地处理声乐教学中的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声乐的训练中,将生理、心理和情感共同结合起来的体系教学方法,通过教学,使呼吸、共鸣、发声器官与良好的生理状态以及对音乐准确表达等诸多影响声乐的因素能得到配合和协调,从而让歌唱者达到歌唱的最佳状态。

一、声乐整体教学法的意义

1.声乐整体教学时声乐教学的重要方法

在一般的声乐教学中,我们的教师都比较注重的是学生技能方面的培养,如呼吸、吐字、共鸣等,这种具体方法的研究和对声乐的塑造虽然是声乐训练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同时还需要的是一个整体的教学观念来对教学进行整体的把握,我们对于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所要培养的学生那些方面的能力,要传授的知识,以及所要借助的各种教学资源,都有一个宏观的控制。这样才能能够居高临下的把握教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能力点,调动每一种教学资源。为声乐教学目标的全面、深刻理解,为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为教学过程的流畅连贯,打下良好的基础。

2.声乐整体教学有助于学生歌唱水平的提高

声乐的整体教学方法,针对的不仅是音乐的发声技巧,还包括歌唱的整体结构、艺术形象、情感表达等方面的把握,通过运用整体教学法,可以提高歌唱者对气息的控制、共鸣的控制、音色的锤炼、字正腔圆的把握以及艺术的表现能力等,同时通过课堂教学的艺术实践,训练和强化学生对歌唱艺术的感知、想象和理解等心理能力,这也使得歌唱者以自己的艺术审美观为尺度,对声音的表现进行选择,通过与作品所提供的情绪交融,才能以最好的状态表现作品。

3.声乐整体教学是对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

很多人形容一个人的唱歌都用“用心来唱”来形容,一个对音乐没有心理感受的人,是无法表达出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和音乐的内在美,又如何能唤起观众的审美感受,所以艺术修养的培养是一个歌唱者成功的关键。歌唱的技巧训练过程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要对音色、音质、音准等音乐基础和音乐思维进行训练,同时学生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端地受到外界文化、环境的熏陶,在艺术的实践中逐渐形成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和艺术修养。

二、声乐整体教学方法

声乐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发展、更新其内容,现代的声乐艺术范围比较广泛,包括了语言、旋律、声腔、器乐、动作等与之相联系的概念,当然与之相应的声乐教学应该是一个对学生声乐技巧、艺术修养、心理素质等综合能力进行全面培养的过程。

1.演唱技能

声乐教学的内容,包括有歌唱基础知识讲授,呼吸、发声等基本技能训练和不同的歌曲演唱方法及技巧练习。但是其最核心的本质内容和最基本的教学目标无疑是通过声乐作品的演唱,使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歌声把歌曲的情感内容生动、准确地表现出来,从而逐步掌握和提高声乐的演唱技能技巧。因此,对歌曲情感、意境、艺术风格的认识与把握是声乐教师在教学别注意的内容。

由于每个人的生理条件不同,嗓音也有差异,在声乐教学中整体训练尤为重要,它不仅包括歌唱呼吸的整体训练、歌唱语言处理,歌唱心理的训练等,更重要的还是歌唱的训练。从开始练声起,就要同音乐结合起来,即练声也要有良好的乐感。音程、音阶的练习中,一方面是肌肉、音准、气息、共鸣等方面的技术练习,同时它们又都是乐曲的组成部分,要给它们以音乐的活力和生命。因此练声一开始,要求每个歌唱者把音程、音阶、练声乐句也唱得悦耳、动听。以上我们可以领悟到,在歌唱发声的过程中,呼吸、共鸣、吐字、表现缺一不可,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2.心理素质

歌唱是一种富有情感的艺术,是以声音为工具的人类精神唤醒及生命升华的展开形式,充分体现了人类情感表现的自我创造与追求,是情感的美化和升华。声乐教学实践证明,情感是歌曲的艺术生命,是声乐教学的灵魂。因此,如何激活歌唱学习过程的情感心理,自然成为声乐教学的主要内容。一个歌唱者既使声音再漂亮,高音解决的再好,可是连歌词都不认识,根本不了解词作者写的是什么意思,怎么能唱好作品呢?顶多算是个发声机器;一首再好的歌,它的词曲终究只是写在纸上无生命力的东西,要靠歌唱者创造性的劳动,才能将它唱活。一个好歌手能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修养和丰富的想象力,对歌曲细致的分析,在体会歌曲内容与情感的基础上,进行加工自理用深切的感情,充沛的激情的咬字、吐字、共鸣、用气,精巧装饰等声音技巧,将歌曲内容深刻地有特色地表达出来。当我们教授声乐课时,如果在歌唱前先让学生充满激情地朗诵歌词,同时也是体会和酝酿感情过程,根据歌词的内容和词作者的情绪,使用抑、扬、顿、挫的声调和字的喷口力度,形成自如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气。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把握歌唱内容所要求的总体形象,在脑海里形成“内心形象”,从内心视觉、听觉上感受音高、节奏、发音及内容表达的理想效果,引导学生感受音乐,表达情感,积极地投入歌唱―――即“以情带声”的歌唱。它就好像讲故事时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

3.文化素养

声乐教学内容及过程范文6

【关键词】舞蹈律动;声乐教学;意义

有形无声是舞蹈的显著特点,属于视觉艺术的一种,声乐刚好与舞蹈相反,有声而无形,是听觉艺术的一种。舞蹈与声乐也有一定的共同点,都是借助肢体与器官对人类思想以及情感进行有效表达。将声乐教学与舞蹈动作进行有效结合,不仅可对声乐教学起到促进作用,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促进舞蹈教学的作用,促使教学效果生动化以及形象化。声乐与舞蹈相结合是一种直观的表达方式,对推动声乐教学具有革命性意义。

一、舞蹈律动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一)舞蹈律动对声乐教学有强化情感表达的作用。歌唱艺术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对内心的情感进行表达时,人类通常会对优美的声音进行充分利用,同时利用熟练的发声技巧对情感进行有效传递。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思想内容以及音乐情感进行形象生动的表达,还会最大限度地引起倾听者的情感共鸣。在实际进行歌唱时,要遵从内心,借助自己的声音对情感进行充分表达,给予倾听者艺术的享受。歌唱时,一定要注意将自己的感情与声乐进行有效结合,防止出现音乐中只有声音与技巧的现象。因此,歌唱的关键就是对情感的表达,以及引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从艺术表达角度来说,声音与情感是一个整体,感觉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对歌唱艺术效果进行有效表达,促使情感与歌唱紧密联系在一起。演唱基础与声乐教学质量对歌唱情感的表达有直接影响,人类生产以及发展过程都可以通过声乐情感尽情表达。因此,在实际进行音乐教学时可将舞蹈动作与其相结合,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声乐教学质量的提升,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对音乐感觉进行寻找,促进我国音乐事业与教育事业的发展。(二)舞蹈律动丰富声乐教学内容。自身的身体条件是舞蹈和声乐的基础,视觉以及听觉也会对舞蹈和声乐产生直接影响。我们将二者进行有效结合,不仅可以丰富声乐教学内容,还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声乐教学课堂。为提高声乐教学质量,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这也是声乐教学未来发展的方向与趋势。传统的教学方式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不仅对学生自身发展有影响,还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质量产生影响。将声乐与舞蹈进行有效结合,可对这一现象进行有效改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根据实际情况与学生自身状况对教学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改变,以提高学生兴趣为目标,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自主学习能力。在进行声乐教学时,将其与舞蹈元素进行充分融合,有利于造型艺术的构建,在这个过程中也实现了对节奏等知识的教学。所以说课堂教学内容的创新对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起到重要作用。学生在进行歌唱时难免会有些不足,但是舞蹈动作以及身体姿势会对这一现象进行有效弥补,不仅帮助学生提升自信心,还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学生只有在学习中主动参与,才会对学习效果进行有效提升,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利用各种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三)舞蹈律动对声乐教学的辅助作用。舞蹈是视觉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身体姿态与动作作为表现工具,对思想情感进行充分表达。静态与动态是舞蹈造型的两种主要形式,利用身体语言作为基础对情感进行表达就是舞蹈的内涵与本质。同时舞蹈也是一种有规律的运动模式,通过对音乐节奏以及情绪进行阐述,对声乐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声乐是音乐的特点与语言的语音,也被称为歌唱艺术。声乐是歌唱艺术语言和声乐艺术的结合,创造一个生动、悠扬的听觉形象。

二、舞蹈律动在声乐教学中的意义研究

随着艺术专业的划分,声乐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盲目强调专业的误区。在艺术教育过程中,根据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我们应重新审视我们的声乐教学,以及传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从舞蹈的角度来促进音乐教学改革,从教学改革的根本出发也会发现许多融合过程中的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舞蹈节奏与声乐教学的积极作用是显然存在的,而真正推动改革和声乐的科学发展还需要声乐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探索总结,舞蹈与音乐等主体相辅相成,各种艺术元素的完美结合,给人类带来更多的艺术享受。

作者:罗国玲 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