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学习范例6篇

声乐学习

声乐学习范文1

【关键词】模仿情绪识记文化素养

声乐训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涉及的问题很多,而且这些问题自身又有相互关联之处,它们往往产生综合的作用力, 对歌唱效果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力。因此, 声乐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 需要我们运用各种方法加以克服。在我的学习过程中,对声乐有如下几方面的理解和感悟。

一、从模仿中学习掌握技巧

1、我们必须认识到:“模仿本身就是实践、再实践,从不自觉到自觉地对发声器官的掌握和控制的能力;也就是从必然王国到达自由王国的必由之路。”学习过程中,我们跟着老师的示范与磁带、光碟中的声音模仿唱,照着做。在这一阶段中,我们应尽量“依样画葫芦”,就像初学写毛笔字的人“描红” 一样,标准是模仿得越像越好。在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我们就会对歌唱的器官、气息、位置、共鸣等技能技巧有了一些体会,从而较自如地配合,较灵活地运用;与此同时,还应加强理性的认识,多问几个为什么,通过思考和反复地练习,掌握好歌唱中控制运用各器官的方法,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这是第一步。

2、从模仿中找准自我后,根据自身的条件、基础、艺术水准找准模仿对象, 就可以去选择适合自己模仿的磁带、光碟。在模仿学习中,通过分层次、分阶段的学习,通过演唱者与老师、与范本(磁带、光碟)的不断磨合、不断领悟与消化,通过循序渐进、持续不断的努力,我们的发声器官就能凭借听觉的音响信号作出快速的反应,从而由心理听觉来指挥生理的条件反射,下意识地调节好发声状态, 逐渐形成好的歌唱习惯,这是第二步。

3、模仿的目的是提高,但模仿的最终出路在创新。所以我们在声乐学习中要不断提高我们声乐技巧和艺术修养, 充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以创造精神去观察分析每个作品,用创造的思维去表现处理每个作品。模仿学习要注重“神似”,在神似的基础上,融入模仿者的个性、风格,新的观念、新的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方法。这就是模仿学习的第三步, 也是最高境界———创新。

二、不断强化心理训练

首先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客观条件,在训练和演唱中,扬长避短。我们应注意自己意志和性格的培养和锻炼,达到沉着而有自制力。提高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 克服情绪的干扰的能力,并能够利用积极的情绪帮助自己演唱成功。

其次要端正演唱的态度,正确认识演唱的意义。歌曲是通过歌唱和音乐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的,健康优美的歌曲加上演员精湛的演艺技巧可以唤醒人们沉睡的思想意识,激发人们的思想感情。

第三是平时要加强歌唱欲望的培养。歌唱者在歌唱前,需要在心理上、精神上、身体上,以及发声器官上做好准备。要自我激发歌唱欲望并对歌唱情绪进行调整。那些成功的表演者都是在反复不断的舞台实践中锻炼成长起来的, 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改善自己的心理状态,消除心理障碍,实现自我调节。随着舞台经验的不断积累和表演技巧与艺术修养的不断提高,表演者就会越来越对自己充满信心。

第四要运用技巧调整情绪,避免紧张感。例如运用情感的转移的方法来调整情绪状态,使自己很快进入演唱的状态,并符合歌曲要求的意境情绪等。

第五是舞台经验对歌唱者的演唱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舞台经验是通过平时的参与、观察、学习、总结和积累而取得的。所以,一个歌唱演员应该注重演唱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在演唱中和观众沟通的技巧和经验。

三、多种方法提高记忆力

1、理解记忆法:首先要清楚地了解歌词与曲式结构, 每一部分起什么作用,各部分之间怎样相互联系;然后要懂得歌词的内在含义, 分析歌词的意境,以及情感的产生与发展;最后能入境、入画、把“我”投入到歌中去,物我交融。

2、多通道记忆法:人记忆外部信息的通道有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等, 这种多觉参加的记忆叫做多通道记忆。多通道记忆法可以动员多个身体部位协同合作,共同接受和处理外来信息。

3、情绪记忆法:在声乐学习中,情绪是最重要的。我们可以采取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 用宣泄或补偿的措施,把不良情绪排斥出去,同时采取相应的办法使自己的情绪变得愉快、兴奋起来。不仅在课堂上要这样,课后自己练声练唱都应如此。

4、听视记忆法:我们除了通过视唱对声音、旋律、歌词记忆以外,最好是多听歌唱家的录音以及现场观摩,还可以多看录像、电视、mtv 等,以此强化记忆。

5、读写记忆法:识记旋律、歌词、发声方法及发声要领等, 最好是边读、边写、边记忆,借以提高记忆效率。在抄写时要看、要读,抄歌的过程既通过视觉记忆,又利用了唇、齿、舌的运动记忆, 还运用手指触觉记忆。当嘴读旋律或歌词时,又增加了耳朵的听觉记忆。

6、朗诵表演记忆法:在我们背记歌词时,要一边朗诵一边表演。朗诵要通过眼看(视觉记忆)、嘴读(运动觉记忆)、耳听(听觉记忆)、手势动作(运动觉和方位觉记忆), 这样各种感觉一齐参入记忆,使记忆效果绝佳。

7、形象记忆法:为了加深记忆,我们可以想象自己就是歌曲中的人物形象,也可化为物的想象,如小草 一片云 浪花等。对形象的记忆就是把歌曲中的形象化为活生生的你,歌曲就是你说的话,歌中的话就是你要表达的情感。

8、刺激记忆法:这种记忆方法是强化记忆,它包含着意志品质。如母音记不住,可以反反复复朗读,甚至可以进行自我惩罚。心理学家指出,自我惩罚是记忆和改正错误的强硬手段。

四、全面加强文化素养

1、存在问题。对于很多演唱者而言,演唱没有什么大问题,也不缺乏技巧, 但我们听起来总觉得差那么一点, 显得干巴巴的,没有感染力。这种现象的产生,其根源主要是由于演唱者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达不到所需要的深度。然而,当一进入作品分析,对于声乐作品中所涉及到的历史知识或文学知识等, 我们很多人甚至都没有接触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唱出感觉和味道,那只能是缘木求鱼。

2、产生的危害。音乐专业的学生文化知识普遍欠缺,这是我国多年实行应试教育的结果。这种功利化带来的最大负面效应就是,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失落。因为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不符合所谓效率的原则。没有基本的文化常识,是愚昧和低素质的表现。但是有专业知识与技能,却缺乏人文精神与文化修养也是很可怕的事情。因为只以技术的眼光或者专业内的眼光评判事物,很容易走向另一种无知与偏执。

3、解决的办法。我们在重视技能的同时,应提高一些文化修养,目的不是使个人增加一些风雅和谈资,而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民族的素质。面对现实, 要有效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除了对文化知识进行亡羊补牢, 加强读书学习外,关键是每一个学习声乐的人,都要树立一种意识──文化素养是富含营养的土壤,要想让自己的艺术生命之树茁壮成长, 这土壤就必须更肥沃更厚实;同时也要明白“功夫在诗外”的道理,必须开阔视野,兼收并蓄,才能使自己的艺术之树长青。

参考文献:

[1]杨瑞庆《模仿是为了创新》(《湘江歌声》2003 年第2 期)

声乐学习范文2

【关键词】无声练习;声乐;应用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098-02

无声练习是在练习声乐的过程中有关于歌唱的肌肉不发声的一种练习方式。无声练习是结合了多种学科内容的一种训练方式,对我们学习声乐具有非常好的训练作用。很多高等师范学院声乐系学生在进行每日的声乐训练时都是采用的无声练习的方式,可见其对我们声乐学习的重要性。

一、无声练习的本质

提到无声练习就不得不提咽音练声法,其实无声练习就是咽音练声法中的一个部分,无声练习是咽音练习的基础环节。十七世纪中叶,美声学派在这个时期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当时的科技条件并不是特别的发达,很多人包括专业的医生对于人体的喉咙的构造都不是清晰的认知。那个时候并没有无声练习的系统的训练方法,直到两百多年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解剖学的快速进步人们才对身体的发声器官有了正确的认识,很多学者对于无声练习开始了初步的研究。经过长时间的探究,我国的声乐系统得到了完善,无声练习也有了系统的理论,逐渐在实践中变得规范,有了一定的规模。无声练习是通过反复的练习正确的发音方式,在练习的同时并不发出声音,这样就不会对练习者的嗓子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唱歌是一项细致的活动,只有熟练的掌握了歌唱的要领并且清晰发音时候的关键才可以顺利的歌唱。

二、学生歌唱训练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追求精神文化的享受,所以爱好声乐的人变得越来越多,很多人都加入了声乐学习的行列中。很多地方的声乐学生的水平长短不一,怎么样有成效的提高声乐学习者的发音水准成为了当前的重中之重。首先很多地方性创办的学校中在积极的开设声乐课程,可是由于学校的条件有限再加上创办的时间较短,所以很多地方的学生不能够真正的得到规范的训练。相反,专业音乐学校的学生的优势就很明显了,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的声乐学习有了足够的保障,歌唱训练的时候有着专门的教师在一旁进行辅导纠正,能够让学生在练习的时候就避免发音不标准带来的弊端。如何弥补这种差距,使得地方性学校的学生在进行声乐学习的时候得到有效的保证,是当前很多声乐学者都在想办法解决的问题。资源的差距或许并不是最重要的,地方学校的声乐学生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在长时期自己的发音练习中不知不觉的进入了误区,发音变得不标准,不能够保持歌唱时声音的清晰明亮,最重要的是会对学生的喉咙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

三、无声练习的具体步骤

进行无声练习首先要注意放松下巴和舌头的根部,只有这样才能够规范无声练习。我们在进行歌唱的时候要注意放松这两个部分,如果习惯了用舌头根部的肌肉来引导发声,应该尽快的改正,这种错误的发生方式会造成肌肉的强化。必须通过长时间的系统的克制来改善,正确的发生应该只是使用喉中需要的部分,使其他的肌肉放松下来。

(一)引导张口动作

在无声练习的过程中,首要的步骤就是引导张口的动作。正确的发音方式决定了声乐表演中发出声音的正确性,只有规范了发音这个第一环节我们才能够进行接下来系统的训练。我在学习的无声练习的时候,教授我的声乐教师让我们使用自己的左手食指和拇指相扣成环状,用自己的食指抵住自己的下巴,不要使用太大的力气,轻微的向下压,等到适应了这个过程再用大拇指按住自己的胸口,之前的两根手指成弯曲的形状,这个时候更要注意放松自己的下巴和舌头根部,这样的动作会使你感觉到自己很难张开口,通过抬头用自己的脖子的力量牵引上口快速的张开,每天都进行这个训练的动作,不要因为感觉有难度或者是不能够忍受进行训练时的一些不适应就中途放弃,一定要坚持每天都去训练。此外,动作一定要规范标准,通过坚持的训练,就可以逐渐的适应了。

(二)放松喉中的部分肌肉

进行第二部分的无声训练时,将要将第一个过程中张口训练时下压下巴的食指去掉。大拇指还是抵住下巴附近的肌肉,这样有利于我们察觉是否这一部分的肌肉处于放松的状态。下巴不要用力,尽量的放松。眼睛尽量的朝着上方看去,努力的去使自己的能够向上看,这个时候不要抬头,用自己后颈肌肉的力量带动上颚缓慢的张开,尽量维持整个过程的连贯,一定要控制这个过程的速度。通过颈部肌肉的牵引使得自己的头部顺应着这股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要注意是否下巴那一部分的肌肉真正的放松了。如果我们正确的完成了这一个过程就会感受到有一种细微的力量正在将我们的舌头向口外推过去,这时借助这个力量彻底的放松舌头,将舌头吐出去,往复的重复这个过程,多次练习。

(三)正确地使用肌肉

当我们经过第一和第二步骤的系统训练之后,能够熟练的开口发音并且不会再歌唱的时候错误的使用喉部肌肉,我们进行发声的时候下巴处的肌肉不会再绷紧的时候就标志着我们的方式正确了。这个时候我们发出声音的时候不会再使用多余的肌肉群,可以规范自己的气息。通过这种方式进行长久的训练,不仅可以解决我们在以往发声中的一些错误,更可以在不发声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比如学习者在通过颈部肌肉抬头的过程中无法顺利的放松咽喉和下巴处的肌肉,遇到这样的情况也不需要担心,调整呼吸,尽量的多做几次练习,只要自己的步骤规范了就能够顺利的放松肌肉。

四、无声练习的特殊意义

很多人认为人的咽喉是精致的身体器官,过度的发声会对我们的咽喉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害。人体是会疲倦的,喉咙也不例外。咽喉需要我们的保护,从事声乐方面事业的人就更应该爱护自己的喉咙,如果想让自己的声乐事业可以长久的话,就一定不能够使自己的嗓子受到破坏。所以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无声练习能够为我们保护自己的嗓子,在得到有效训练的同时又不需要进行发声练习。对于一些在声乐发声中存在错误的人来说,不停的发声训练的过程就等于在不断的加深着这些错误,白白的耗费自己的嗓音,这些错误的发音训练会不停的加深学习者的误区,长时间下去会变得很难改变。无声练习对于这种错误的发音能够进行有效的调整,在持之以恒的无声训练的过程中,学习者能够逐渐的纠正自己的一些错误,并且不需要发声,不会对自己的嗓子造成伤害。

五、结语

无声练习能够为声乐者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很多声乐发音有问题的人不妨可以尝试一下。声乐无声练习不仅需要自己的刻苦努力,更需要正确的方式去学习,只有规范了无声练习的过程才可以顺利的开展下去,通过长时间的坚持去改掉发音中存在的一些毛病。很多人认为无声练习没有有声练习取得的成效好,其实这是一种偏见,声乐训练是一项关于发音方式的活动,无声训练就是注重于发声方式的培训。

参考文献:

[1]韩德明,RobertT.Sataloff,徐文.嗓音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林俊卿,Rotter.歌唱发音的机能状态[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57.

作者简介:

声乐学习范文3

声乐是一门综合艺术,同时也是一门综合的科学,它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音响学等多门学科。声乐艺术通过人的声音以及表演等来表现人的情感,展示人的内心世界。因此,歌唱者的心理状态必然成为其声音状态的重要内在基础。在整个歌唱艺术活动过程中,心理活动都始终贯穿其中,并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马腊费奥迪曾说:“心理学是声乐艺术的真正灵魂。”可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声乐学习,能为声乐学习的实践提供新的理论参考,使声乐理论更加完善,更加科学,因而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声乐学习的重点在于逐步调整、协调人体各发声器官,使发声技能和习惯趋于科学和合理,进而提高人声的艺术表现力。然而,声乐学习并不只是单纯的声乐技巧的学习,同时也是学习者心理活动调控过程的训练。不管是声乐作品的思想内容还是演唱形式,都必须通过演唱者的思想感情来表达。如果没有演唱者充分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因素,再好的演唱技能也难以发挥。所以,歌唱的学习不能仅仅重视练习人体发声器官的机理作用,还必须重视心理因素的作用,重视心理调控能力的训练。

二、声乐初学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声乐是一门感觉的艺术。从心理学上讲,感觉是指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产生对这些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在声乐学习中,尤其是声乐初学者常常有这样的现象:本来先天条件不错、歌唱技巧也还可以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正规化训练之后,不仅声乐技巧上进步不大,反而丢失了本来的声音特点,变得好像不会唱歌了。其实这是因为声乐学习中需要“感觉”的方面没把握好,比如:气息、腔体打开、声音位置、歌曲的意境等等,学习者好像抓住了这样就丢了那样,面对老师的指导、提示也无所适从。从心理方面来分析,声乐学生一般会有认识不清楚、自信心不足、学习兴趣不浓、注意力不集中、意志力不强等几个问题。

1、对声乐认识不清楚

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是学习和研究这个事物的先决条件,学习声乐也是这样。许多学生对声乐的认识有这样的误区,比如:声乐就是简单的唱唱歌、就是唱几个高音、就是把声音唱大、颤音就是颤抖的声音等。这样一些对学习声乐不够重视或者存在严重误区的认识会对声乐的学习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有的声乐初学者喜欢唱高音,只要练声就尽量往高里拔,以牺牲嗓子的代价换来几个没有质量的高音还以为自己在进步。在没有良好气息基础的前提下,盲目喊唱高音是非常危险的,轻则导致声带充血、水肿,重则造成小结、息肉甚至丧失唱歌的能力。有的声乐初学者喜欢模仿一些歌唱家的声音,以为声音唱得越大越好,不顾自己的嗓音条件压着喉头把声音撑得很大,结果造成嗓子疼痛,上高音困难。

2、自信心不足

建立声乐学习的自信心,是声乐学习迈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对声乐学生而言,自信的歌唱尤其重要。一般说来,人的嗓音都比较正常,特别差的只是极个别。在正式学习声乐之前,一般人都不会感到发声的困难,而一旦开始接受正规的歌唱发声训练,就有了声乐老师的种种发声规范,于是许多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以前很好的嗓子仿佛一下子消失了,甚至以前能唱的高音现在唱不上去了,从而丧失了学习声乐的信心。

3、学习兴趣不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声乐的人应该说或多或少地对声乐有些兴趣。但是声乐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效果也时有反复,本来上一次已经掌握的东西下一次却怎么也找不回感觉是常有的事。有的学生一遇到学习困难或者在找不到“感觉”的时候就觉得学起来没什么意思,没有了学习的兴趣。还有一些学生学习目的和方向不明确,片面追求发声技巧,学了几年还是没有在歌唱修养上有多大提高,只是学成了一名“歌匠”,最后终于渐渐失去了兴趣。

4、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基本特征。注意在声乐学习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声乐学生往往急于求成,一开始学习就想注意到这里又注意到那里,既要注意气息又要注意声音位置,既要注意口腔打开又要注意下巴放松,结果却事与愿违,一点都没有注意到,一个方面都没有做好。从生理学的角度讲,声乐学习是一个生理机能不断训练和强化的过程。如果没有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将注意集中在某一个生理部位去训练,生理机能的增强就得不到巩固,即是声乐学习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5、意志力不强

意志就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自觉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歌唱学习过程的意志则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克服歌唱困难,力争取得较好声乐学习效果的心理过程。声乐学生难免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比如:高音总是唱不上去,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进步甚至感觉到退步,或者声乐老师提出的要求总是体会不到或者做不到等等。倘若没有较好的意志力,声乐学习极有可能半道而终。

三、声乐学习中心理问题的调控方法

1、加强对声乐学习理论的认识

声乐是通过人的声音来表达情感的艺术。歌唱的最终目的决不是对歌唱技巧的片面追求,而是通过一定的歌唱技巧来表现音乐的内涵。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歌唱是情感的产物,而艺术是注重形式的,二者的对象完全不同。歌唱是简单的,本质上像是对话,它是实际生活的产物。”所以说学习歌唱应该注意感情的表达和技巧的学习并重,但最重要的是还是表达感情的能力,提高歌唱的修养。诚然,高超的技巧也可以为感情的表达带来一定程度的方便,但是永远不要成为一个只懂得一点歌唱技巧的“歌匠”。

2、因人而异,培养兴趣,建立自信心

虽然大部分人都有较好的歌唱条件,但并不是说每个人的嗓子都完全一样,相反有很大的差别。从生理上讲,每个人的声带长短、厚薄存在较大的差异,对声音的听觉敏感性也有很大的不同。同时,尽管人人都有一副好嗓子(所有婴儿都会大声地啼哭),但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差别,在后天的发育过程中逐渐养成了各自不同的发声习惯,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声音特点。比如:生长在大山的人习惯了大自然的广阔无垠、无拘无束,通常都有着高亢明亮的自然音色;相反地,在城市长大的人往往具有纤细、柔和的特点。所以学习声乐一定要因人而异,不能盲目跟着别人学习,别人唱什么自己就要唱什么,在

选择练声曲和歌唱曲时要根据自己的声音特点和喜好,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急于求成。

声乐学习者要充分相信和开发自己的嗓音潜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嗓音特点的歌曲进行练唱,即使是我们所说的“小歌”(技巧难度较小的歌曲)也要一丝不苟地唱好,不断培养自己的兴趣。要充分认识自己在发声习惯上的优点和不足,尤其是要改正发不好的发声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唱技巧,多把自己演唱得好的作品演唱给别人听,多上正式舞台演唱,以建立自己的演唱自信心。

3、集中学习的注意力

注意有指向性、集中性和选择性的特点。在同一时间内心理活动能指向和集中于少数对象,这些少数对象就能够被清楚地意识到,而其它同时作用的事物,则没有意识到或意识得比较模糊。因此,声乐学生不必也不能把声乐学习所要求的各个方面都做好,要在一定时间内加强对某一方面能力的训练并加以巩固。比如气息训练,初学时就要训练较长一段时间,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事倍功半。

学习声乐中的注意也要保持一个合适的度。教学实践中发现,当老师提出学生的某个发声器官不正确时,一些声乐学习者过分地注意这一器官,反而使用该器官因紧张而不能正常工作,影响歌唱的发声。

4、坚定信念,增强意志力

歌唱是肌肉、意志、生理与心理的协调运动,人的意志正是使口、唇、舌、齿、咽、腭、肺以及全身各个部位协调运动,于是产生美妙的声音。歌唱意志行动自始自终表现在歌唱与发声的全过程,只要有歌唱或发声,就会有意志伴随。意志是声乐学习者的心理动力,即是意识的能动性、积极性的表现。人的意志力是他不同于其它人的个性特征。

一个声乐学习者即使有多么好的声音条件,也会在成长的过程遇到很多的问题和困难。如果没有较强的意志力,那么一定会在学习声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所以,声乐学习者必须要坚定信念,克服学习过程的种种困难,才能用自己的声音表达情感,感动听众,成为一名优秀的歌唱人才。

参考文献

[1]曹日昌.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2]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3][美]JohnBohn.认知心理学[M].黄希庭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4]赵震民.声乐理论与教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声乐学习范文4

关键词:声乐教学视唱练耳作用

视唱练耳包含两大项内容,即视谱即唱和听觉训练,它是视唱与练耳的总称。视唱是用以培养能按乐谱所示一切要求准确地唱出曲调的音高和节奏等方面的能力,并加深对拍子、音程和调式等感性的认识。练耳是用来培养对音乐节奏的辨别能力、对音乐的记忆能力和对音乐的内心听觉。“视唱练耳”用更形象、更直观的语言文字来概括,就是“唱”和“听”。视唱练耳是音乐教育的基础课,对于一切从事音乐工作的音乐人,无论是学还是教,无论是声乐学习、表达,还是器乐练习、演奏,它都是必须掌握的,是基础中之基础。声乐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素质,发掘他们的音乐潜能,使他们熟练掌握音乐各类音响元素特征、音乐表现要素和表现规律的任务,同时,有效率的声乐教学也肩负增强学生的乐感与表现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力、审美能力和驾驭音乐、表现音乐的综合能力的任务。笔者从事音乐教学多年,在实践教学中深刻体会到听觉、记忆、音准和读谱是歌唱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重视视唱练耳训练可以使声乐教学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视唱练耳的作用贯穿于声乐教学即发声练习与作品试唱的全过程

一堂声乐教学课可以粗略地划分为发声练习与作品试唱两个部分,在这两部分教学中,视唱练耳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发声练习就是利用一定的元音、辅音表达出音高。它是声乐教学的基础部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声乐的技巧,比如音色、音域、发声的位置、换声点等。如果没有良好的视唱练耳基础,那表达音高就无从谈起,声乐技巧就更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国内外声乐教学中,每个教师的发声练习曲不尽相同,有的很简单,有的则很复杂。复杂的发声练习曲唱起来难度大,篇幅也很大,这就对学生的视唱练耳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品试唱是声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对歌词和旋律两部分的处理,其中,对一部全新完整作品的旋律处理实质上就相当于视唱若干个乐句,而听老师示范唱或他人对作品的演绎,需要良好的练耳训练作为基础。在视唱练耳训练中,学生要学会处理众多的表现记号,这能够极大地帮助他们演绎完整的声乐作品。二、视唱练耳训练有助于改善学生的节奏感、音准和音乐感知力

视唱练耳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听觉,使学生能辨别音的高低、长短、音色、节拍和调式调性,以增强他们的音乐记忆力,训练学生的读谱能力,使他们在接触丰富的音乐语汇时,培养其节奏感、音高感和音乐感知力。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是骨架,是音乐的脉搏。节奏在音乐表现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任何音乐都有鲜明的节奏,节奏训练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音准与节奏一样,是声乐演唱的最基本要求,是学生学好音乐的首要条件,是音乐的基础。作为音乐教育中具有基础意义的视唱练耳课,以大量艺术音响为依据,并通过听、唱、记等教学形式来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这种感受能力除了包括对音高、节奏、和声、调式等方面的感受外,还应包括对音色、音强、速度、曲式乃至于更深入人心的内在情感的感受,也即对音乐艺术的感受。音乐直接依赖于声音和听觉,声音的发生虽是物理现象,但感知声音却是生理和心理的活动。音乐感知就是音乐的声音通过听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感知音乐的能力是指对音的高度、强度、长度、音色的感觉及辨别能力,以及对音乐的节拍、曲调、调性和结构的复合感觉和辨别能力。敏捷的音乐感知力,要以一个人的先天条件即音乐天赋为前提和基础,并经过后天学习、训练、影响等多方面的培养,才能逐步获得,两者缺一不可。

三、视唱练耳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与创造力

声乐作品是以乐谱的形式记录下来的,这种声音符号本身并不能使人获得审美体验,必须通过表演这个中间环节,声乐作品才能传达给受众。而将谱面上的音符变为富有生命的实际音响,是一个必须有表现力与创造力参与的过程。声乐表演往往被称为二度创造,因此,培养学生的表现力与创造力是声乐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视唱练耳训练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与创造力。

声乐学习范文5

关键词:模仿 记忆 声乐学习

模仿和记忆不仅是一种心理学现象,在声乐学习中更是一对相辅相成的基本要素。模仿在声乐学习中不是惰性、机械性的表达,而是一种积极、诚实、主动的学习方法。在声乐初学阶段适当的提倡与正确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入门,形象地掌握基础知识。记忆作为一种基本心理过程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有着不可替代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歌唱者的一切活动从简单的认识、动作到复杂的学习、歌唱,都必须在记忆的基础上才可能进行。因此,对它们正确的认识和运用,可以帮助声乐学习者更加有效的学习。

一、模仿的重要性

模仿是人们在自然界中生活的一种本能,模仿即:依照一定的榜样,做出类似动作和行为的过程。在初学声乐期间,模仿是行之有效的一种学习方法。在上课时,老师会做大量的范唱和动作示范,要求学生进行学习和模仿,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逐步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建立科学的歌唱呼吸方法。对于一些悟性高的、善于模仿的学生更能缩短其学习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模仿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入门,更迅速、容易的掌握基础知识,它能使我们在吸取前人的经验上,让自己得到发展。

(一)在模仿学习中入门并找准自我

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就是教师的演唱及示范。因为那是最直接、客观的展示。当学生每唱一首练声曲开始前,老师都要做示范,老师唱一句学生就跟着唱一句,在唱的过程中,直观的感受自己的音色、气息上和老师的差异,并根据老师的要求做出适当地修改和调整。但模仿并不是一味的照搬,还必须在模仿过程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和认识,通过课后不断地巩固练习,使它最终被学生自己掌握。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的一节课两个不同的学生效果不一样的原因。除了自身条件这一外在原因外,最重要的是如何将模仿转化为主动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老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要想把老师教的方法变成自己的东西,那就要靠自己多练习多揣摩,把老师讲的道理转换成自己的实际演唱。老师只能教学生方法,学生自己要学会变通,吸收对自己有利的东西。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保持清晰、冷静的头脑,根据自己的条件去分析老师的声音并且有目的的模仿。

(二)在模仿学习中掌握技能技巧

在课堂上,学生唱的有问题时,老师会要求学生跟着他唱,其实这就是模仿。老师一字一句的教,学生一字一句的学。在不断地模仿中体会其中的奥秘,并运用分析、观察力准确的抓住老师的特点进行正确的模仿。例如:有的学生人唱歌不知道用腰腹部的力量,这个时候老师就要求学生去模仿平时搬重物的感觉,通过模仿搬重物,找到腰腹部用力的感觉。通过模仿打哈欠,找到打开喉咙的状态等等。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平时生活中一些动作的模仿,达到调整学生的歌唱状态、改正学生歌唱中出现的毛病、帮助他们迅速、准确的理解歌唱的要求。

模仿的目的是提高,模仿的结果是传承。我们运用模仿这种方法,去学习和传承大师们为我们留下的声乐演唱技巧,运用新的思路、新的观念,去发展自己的声乐演唱。

二、记忆在歌唱学习中的作用

在声乐学习中,每个环节、每个技能、技巧、每个动作、每句歌词都需要记忆。声乐演唱的技能和技巧的训练是一个不断记忆的过程。学生将上课学到的知识保存在自己的大脑中,通过记忆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所以记忆力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声乐的学习。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只有不断增强音乐记忆力才能不断地增长知识、积累经验,牢固地掌握技能、技巧和理论知识。

(一)歌唱记忆的方法

1.理解记忆。就是在积极思考、达到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材料的方法。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思维进行分析综合,把握材料各部分的特点和内在的逻辑关系,使之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以便保持在记忆中。这一过程需要我们用心来思考。比如说拿到一首新的歌曲,我们首先要了解这首歌歌词的意思并且分析歌词的意境和曲式结构,以及每一部分之间的联系。做到了这些就能很快记住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2.读写记忆。简单地说就是边读边写。有的老师为了能够让学生准确的记住歌词和旋律,每一次布置一首新的歌曲时就要求学生准备一个本子并且把将要学习的那首歌完整的抄下来。这样就能边读边写边记忆,当嘴上读旋律或歌词时,同时也增加了耳朵的听觉记忆。这是一种效率较高的记忆方法。很多同学都采用课下记笔记、抄歌谱等方式,通过这一过程达到在写中读,唱中抄,读中记,抄中记的目的。

3.视听记忆。通俗点说视听记忆就是通过眼睛看和耳朵听影音资料来记忆一首歌。声乐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我们要在学习中多听歌唱家的录音以及演唱视频。通过听、看著名歌唱家的音、视频资料,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演唱者对作品的处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识记歌曲旋律,把握某些特殊的语言、增加演唱兴趣。

(二)加强歌唱的识记能力

对唱歌和发声的识记是我们记忆的开始。我们为了把呼吸、共鸣位置、咬字等这些技能保持在头脑中,必须要刻苦的多去磨练,整个过程是反反复复的,为的就是要把它们记住。我们要有明确的目的,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认真识记事物的规律。像每个字的咬字、发音、共鸣位置和唱歌用力的感觉等这些都是不会改变的,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反复练习、体会、比较。慢慢的加强对练习内容的理解,提高练习效果。

(三)加强歌唱的保持能力

保持是记忆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把通过识记所获得的知识、经验等保留在大脑中的过程。没有保持就没有记忆。为了能够不遗忘所学的知识,我们在识记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知识的巩固练习。加强唱歌的保持能力不仅指气息、呼吸的保持、还有唱歌的技巧和方法的保持。好比我们在唱“啊”的时候,就像是在打哈欠,喉头是打开的,放松的,小腹和腰间是充满力量的,等到下次歌曲中出现像“花”、“话”、“画”等以“A”母音为基础的这些字的时候,你就会想到用练声曲中“啊”的这个音时的气息,歌唱技巧来唱这些字,这个过程就是利用记忆在不断加强、巩固你的保持能力。

(四)加强歌唱的再认、重现能力

再认是当经历过的东西再一次出现时还能够认识的过程。重现又叫“再现”或者“回忆”, 在原来的事物不出现的时候,通过自身回忆仍然能够把大脑中的信息重新认识和识别的过程。再现和再认都是对储存在大脑中的信息重新恢复并提取的过程,再认是更低层次的重现。二者都取决于学习的熟练和牢固程度,取决于识记和保持的水平。

在歌唱这个活动中,重现比再认重要。我们要在一个短的时间以内,把自己过去长期积累下来的知识全部要以表演的形式重现出来,从歌曲的歌词音高、节奏、旋律再到我们的发声状态,情感变化或是肢体语言等等从而完成歌曲的二度创作。这必须是一个长期的训练,在不断地积累、学习中慢慢达到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歌曲,发声运动已经能自动调节,唱歌技巧也能游刃有余的运用。

声乐学习是一个心理和生理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过程,合理地运用模仿和记忆这两种心理学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学习效率、稳固基础知识、处理好心理和生理之间的关系,为声乐学习打开了一个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2]徐行效.记忆的品质与歌唱者记忆力的培养[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6,(03).

声乐学习范文6

关键词:音乐美学;声乐;审美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2-0040-01

一、音乐美学对声乐生命力的启示

在音乐实践中,无论是音乐创作、表演还是欣赏,音乐美学的某些具体观点都对人的认识和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声乐学习过程中我们会不自觉地将美学观念纳入到思考的范围内,一旦形成某种声音审美观念,就对实践起着或多或少的指向作用。具有鲜明个性观念的学习者更容易进入自觉学习状态,然而假如没有正确的美学理论指导及完善的声乐美学认识,孤立的个人观念只会将学习者引入狭隘的领域。

“音乐美学是研究人类音乐立美与审美实践的本质与规律的一门艺术科学”,它的研究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具体说有以下四个方面:音乐的本体;音乐的实践、传播、接受、评价、美育等;音乐的功能价值;中外音乐美学思想及发展历史。音乐美学的研究意义在于,为我们提供音乐审美坐标和立美标准,使我们更全面、深刻、专业地领悟音乐的魅力,进而提升感悟、创造音乐美的能力,以及通过这个支点了解世界音乐文化和人类文化,达到促使音乐实践向着更具价值的方向前进的目的。

在我看来,真正完善有价值的美学思想来源于对整个音乐美学全面、清晰的认识,具体到声乐艺术,还需要对本专业的美学构成及思想有深入细致的研究。“中西方声乐的社会功能、文化背景、音乐创作、审美都存在一定差异,只有深入地认识到这些差异,才能够较好把握中西声乐文化艺术的内涵,进而准确而有效地进行声乐艺术表现。”{1}声乐演唱到达一定高度后的生命力靠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高屋建瓴的审美标准的支撑。另外声乐学习者应当在扎实唱功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表现歌曲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表达人们普遍期待的健康美好的审美愿望,才能深层次的实现声乐的审美价值。因此,只有把声乐演唱放在声乐文化的范畴内去研究,形成具有高雅审美情趣的演唱风格,才能获得永恒的生命力。

二、音乐美学对声音观念及个性的启示

歌唱艺术是人声的艺术,歌曲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是通过富有文化内涵的声音观念主导的,是用声音塑造的形象和描绘的意境来表现的。歌唱的整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的发声观念外化的过程。因此在声乐学习中每个演唱者都应当根据自己的嗓音气质条件,完善自身的声乐艺术修养,建立适合自己的正确的声音审美观念。而这种观念总是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演变,随着演唱者的实践和认知水平、个性特征不同而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在当今音乐观念多元化的时代,我们应该有明确的声乐艺术美学立场,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应是不断调整、修正自己原有的声音观念,即旧的狭隘的声音审美观念,使之符合当代审美的最高标准。

在正确观念的支配下,要重视歌唱基本功的练习,其中最核心的当属歌唱技巧,这里所说的技巧绝非仅仅是发声技巧,另一个重要的部分来自心理,即那些支配我们到达所希望的技术要求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技能的训练如果达不到要求,那么无论怎样的生理训练都难以达到真正高超的技术水准。心理技巧的训练源自我们对声乐艺术的真正热爱,只有把练习当做艺术享受才能获取成功的秘诀,而这种艺术享受便是获得审美上的满足,因此技巧的练习只有真正与审美结合起来才会产生出乎意料的效果。由此我们也可以发现美的神力,只有真正懂得美才会实践美、创造美。

“主体性,主体能动的、独特的创造是艺术的生命,没有了它,也就没有了艺术”{2}个性是艺术的生命,风格是为个的,在声乐作品中最能打动人心的是那些富有个性的演唱,个性的形成是声乐演唱者走向成熟的标志。演唱者的唱腔、吐字、对音乐的理解和处理、乃至用气的方式都能成为个性的载体,究竟怎样才能唱出风格唱出个性呢?答案不在于外在能出多少“新花样”,而在于拥有内在高尚的审美趣味,这种高尚审美趣味“表现为健康、纯正、明朗、自然,它体现出文明社会的人的精神力量和文化修养”{3}一旦具备了这种审美趣味,便会有一种崇高的立美使命感,促使我们发现真美,研究真美、创造真美。

三、音乐美学对声乐理论的启示

当今音乐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态势,个性多样、风格各异的声乐作品数不胜数,优秀的歌手、歌唱家也很多,作为专业声乐学习者,应该具备怎样的音乐观审美观和价值观呢?在徘徊的同时,我将视线转向了声乐艺术美学和音乐美学,相信能够从中摸索出一条宽广正确的道路。通过阅读音乐美学方面的著作,我认识到,当今的中国民族声乐在风格中欠缺幽默的元素,许多民歌手的文化内涵欠缺,个性不够成熟,作品多重技巧的展示,缺乏思想的深度广度,难以迎合大众越来越高的审美趣味。

声乐艺术自古以来就以其直接独特的表达方式活跃和改变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对声乐艺术美的探究,有助于我们从宏观、微观角度把握声乐艺术美的总体构成及创造规律,从而揭示声乐艺术美学形态的本质及特殊性。声乐美学已经渐渐从音乐美学中独立出来,开始了深入的研究,标志就是余笃刚先生著的《声乐艺术美学》,此书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完整深入地论述了声乐艺术美学的构成及特征,书中渗透的实践观点和深厚的语言文化功底使该书精彩的内容体现出优雅的形式美特征。

理论的成熟是技术走向成熟的关键,因此作为声乐学习者,务必要在理论方面下足功夫,培养深厚的音乐理论学养和文化艺术素养。综合素养的完备体现为思维的成熟,而思维成熟则体现在乐音当中。法国大文豪雨果有一句名言―“音乐是思维着的声音”。只有思维着的声音才会富有内涵,好的声音必定是思维着的声音:有思想,有逻辑,有秩序,并因为“正在思维着”而让人激动不己。

理论的重要性在实践中体现的最为明显,审美与立美的实践需要有正确理论的指导才有意义。因此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务必要懂得美学的法则,避免陷入历史重复循环的误区。要重视结合自身特点,切忌单纯模仿和盲目练习,应该立足本色和时代特征,以史为鉴,对构成声乐艺术美的各种要素进行新的合理探索和改善,努力把那些纯属于个人的心理体验升华为具有人类共性的,能够引起人类普遍共鸣的感性样式。尽管我们要思考时用到的理论很多,但却不能为理论所累,最终还是要以容易被人接受的感性样式使自己的作品打动人心、启迪人心。

四、总结

作为中国民族声乐学习者,应将声乐艺术置于本国和世界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中探讨它的美学特征,重视声乐艺术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声乐艺术以意境美为自己的最高境界,以简约的音乐语言唤起人们对善的向往和人生的感悟;而西方声乐艺术则注重美与真的和谐,并把它具体化为和谐形式的创造,以瑰丽的形式美化人们对真的理解和对善的认识。由此看来中西方的声乐艺术都对“美”和“善”有着共同的追求。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认为“灵魂最美的音乐是善良!” 足见善良对于音乐和美的重要性。

音乐美学对声乐的启示是巨大的,声乐艺术的理论及实践都离不开音乐美学的指导,而音乐美学的理论精髓在优秀的声乐艺术作品中都有着具体的体现。无论理论如何丰富和完美,都要付诸于行动才能体现其真正的价值。要想真正达到艺术至美至善的境界,应该丰富自身的人生阅历,完善自身的人格,做一个思想的行动者。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