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表演审美表现的准则

声乐表演审美表现的准则

作者:井艳红 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音乐学院

演唱者在进行分析的时候,应当不断的问自己。比如作曲家此处为什么会用这样的力度?这种力度的安排在整个曲目中有什么深意?通过反复的追问,促使着自己最大限度的了解到创作者的真实意图。尽管不同的表演者对于每一首声乐的理解会各不相同,但是大致的方向是不会出现偏差的。相反,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正是促成声乐表演风格多样化的首要因素。所以,对乐谱进行认真细致的研读,是准确反映作品的需要,也是形成自己表演个性的需要。所谓主观创造性,是指在充分尊重原著基础上的个性化的表现。个性是个人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和独特的一种心理特征。声乐演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充分的发挥出自己的个性,那么他的表演一定是成功的,也是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的。自从声乐艺术诞生以来,词曲作家的创作和演唱者的表演,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词曲作家创作出的声乐作品,是声乐演唱的基础。

而声乐演唱者则是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一次创作。因为声乐作品这个基础,本身是留有了充分的再创造余地的,如果演唱者没有充分认识到这块余地,没有在这个余地上进行耕耘,那么他的演唱将会缺乏一种个性的光彩。而且作为听众来讲,他们愿意看到同一部作品为不同的演唱者所演绎,他们可以通过比较和鉴别,加深对于这首作品的理解,丰富自己的感受。如果所有人演绎同一个曲目都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话,那么一张CD就可以代替所有的演唱者了。所以演唱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不仅对于音乐作品有着自己正确、独到的诠释,而且还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逐渐形成自己的表演风格,而个人表演风格的形成,正是一个歌唱家在歌唱事业中是否走向成熟的分水岭。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客观真实性和主观创造性,两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管真实性是基础,主观创造性是提高,两者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正如帕瓦罗蒂所言:要在对乐谱的依附和创造之间,寻找到一种巧妙地平衡。

声乐表演中审美体现的原则之一再现历史性和呈现时代性的统一

前文中提到,声乐艺术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艺术,历史上每一首声乐作品,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每一首声乐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比如巴赫时期的康塔塔,它的内部结构十分精妙,多声部的线条组合,给人以美轮美奂之感,这就是巴洛克风格。莫扎特时期的歌剧,十分重视结构的严谨性,讲求内部结构在逻辑上的关系,这就是古典主义风格。到了舒曼、舒伯特时期,艺术歌曲盛行,这种声乐体裁小巧精美,表演风格较为自由,表演者有着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时至今日,随着声乐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各种新的风格也是层出不穷,这种历史的丰富性对于演唱者来说,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充分发挥的平台。很多演唱者想尽一切办法,走进历史中,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对作品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力求将作品的风格予以最真实的再现,一边真实的体验和表现作品的精神内涵和时代风貌,这种钻研的精神是值得充分的肯定的。对于声乐作品历史风貌的准确把握和再现,不仅是对声乐作品和创作者本身的一种肯定和尊重,更是我们表现这首作品的基础。那种对作品的历史环境、历史时期全然不顾的演唱,无疑是一种缺乏声乐理论素养的表现。

但是反过来说,尽管我们今天对作品历史性有着一种尊重的态度和积极的认知,但是我们还是采用的是一种现代人的眼光和思维。这是一个不可改变的客观事实,我们今天的审美原则、审美情趣,已经和当时的历史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身上天生俱来的时代精神和审美观念,必然会影响到我们对历史作品的理解和表现。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彻底的原汁原味,是不可能存在的。既然这个事实不能改变,于是我们能做的则是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为历史的作品注入新的生命,与其将精力和时间放到对于历史的再现上,不如创造性地挖掘作品,为作品赋予新的生命力,去发现那些没有被注意过的、积极的美的质素,以新的时代精神和审美情趣对之加以丰富和创造。这种创造,若干年之后,也将会成为一种历史。由此看来,再现历史性和呈现时代性的统一与融合,也是声乐表演时所需要牢牢把握的原则。不顾作品的历史性,随意进行主观表现,而沉溺于对历史的还原中不能自拔的极端复制,都是不可取的。而且在实际的表演过程中,不同的演唱者会对两者有着不同的侧重,这是充分允许的,也是有意的,因为它有利于声乐表演者表演个性和艺术特长的充分发挥。

声乐表演艺术审美体现原则之三——演唱技巧性与表现性的统一

声乐演唱的技巧在声乐表演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古今中外一切卓有成就的声乐表演艺术家,无疑不具有高超与独到的演唱技巧。一名声乐家要在艺术上得以充分表现,没有相应的技巧是不行的,艺术上的自由需要有充分地运用技巧的能力,正因为如此,当今世界上第一流的音乐学府——美国朱丽亚音乐学院流行着这样一句口号:第一是技巧,第二是技巧,第三还是技巧。什么是技巧?技巧绝非仅仅是我们一般理解的那种纯粹的气息控制或几个高音。而是调控生理机理动态的某些心理因素,也就是那些支配我们去达到某一种技术要求的内心活动,假如没有这种心理上的技能,无论怎样做生理上的训练也不可能达到真正高超的技术水准。所以技巧训练是一种受美感心里支配的艺术活动。在发声练习中一定要把它当作艺术享受。所谓艺术享受就是获得审美上的满足,说到技巧必须要与审美结合起来,这一点正是技巧训练的关键。声乐表演艺术中的技巧固然重要,但还有一样东西比技巧更重要,它就是声乐表演中的灵魂。没有灵魂的演唱就好比一具僵死的空壳,它没有生命力,也不可能感染人。声乐表演中的灵魂并非天生具备,而是来自艺术家长期积累的艺术修养和生活体验。在当今,声乐表演艺术迅猛发展,音乐教育的普及和正规化系统化的培养,掌握高超的声乐表演技术技巧的青少年层出不穷,但是真正成为声乐表演艺术家的却并不多见。有些歌唱者虽然掌握了高超的演唱技巧,他们的演唱能以其技巧的高超与华丽而眩人耳目,博得一时的掌声与喝彩,但终究会因为缺乏艺术表现与内在生命而令人感到乏味,这样的歌唱家其实不过是一些声乐匠人而已。我们崇敬的真正声乐表演艺术家绝非如此,他们的演唱决不以狭隘的炫耀技术技巧为荣、为目的。而是把精妙绝伦的表演技巧与艺术表现二者完美的统一,他们的精彩表演不仅给人以审美的愉悦,而且以其丰富的精神内涵与情感表现而撩人心弦、激动心智。中国传统声乐表演美学既很重视表演技巧,也非常重视艺术表现。声乐表演艺术审美的体现原则,无论任何时代任何种类的声乐表演都是普遍使用的,同时也是声乐表演艺术进入完美的理想境界的切实保证。#p#分页标题#e#

综上所述,声乐表演艺术作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重要部分,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备的科研、教育、表演、评价体系,这个体系也是使这项艺术沿着正确的轨迹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结合着教学和表演的实际,从宏观的角度,对应当遵循的几个大原则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旨在能够起到抛砖引玉之用,给更多的人以启示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