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养培训范例

人文素养培训

人文素养培训范文1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培养高层次的临床医生为目标,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关乎人民群众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在现代“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指导下,加强人文教育在“临-住”研究生培养中的渗透,对于培养合格的医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是医学教育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本文以美国(ACGME)提出的六大核心能力为导向,提出构建“社会、医学院-医院、住院医师”三位一体的人文素养培养模式。

关键词:

住院医师;临床医学研究生;人文素养

“人文”是指“人文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哲学、文学、法学等;素养是由“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组合而成。所谓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人的内在品质。医学这门学科是自然与人文的有机结合。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只知道如何治疗病人是不够的,还要在治疗中与病人心与心的沟通。特别是20世纪以来,医学模式转向了“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模式,人们逐渐意识到人文素养对于救死扶伤的真正意义,对培养医生的要求也逐渐提高。2014年,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6部委印发的《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中规定,从2015年起,所有新招收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同时也是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以下简称“临-住”研究生)。随着全球医学教育理念深入广泛的推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标准也有了新的扩展,涵盖了职业道德、医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交流能力、思维培养等内容,强调医学以人为本,因为医学不仅是对疾病的治疗,更需要对患者关怀和照料,因此,对“临-住”研究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力度也要逐步加强。

1加强“临-住”研究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临-住”研究生以培养高层次的临床医生为目标,是我国医学高层次人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关乎人民群众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在现代医学模式指导下,构建人文素养培养模式,加强人文教育在“临-住”研究生培养中的渗透,对培养合格的医学研究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临-住”研究生人文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临-住”研究生进校后主要在医院进行培训学习,目前对这部分学生的培养计划及模式尚不完善,尤其是在人文素质培养上比较薄弱,在医学研究生的人文教育上,各培训医院仍面临许多问题和实际困难。

2.1自上而下对“临-住”研究生医学人文教育重视不够

上海市于2010年率先开展新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住院医师核心能力之一即具备较高的医学人文素养和沟通技巧。但在培训过程中,大部分培训医院并没有开设专门的医学人文教育教学的培训课程,对医学人文教育的投入和力度往往不足。培训医院对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缺乏足够重视,在实际操作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重专业、轻人文”,“重智育、轻医德”的现象。

2.2医学人文素养课程设置片面,教育方式单一

西方的医学课程基本上由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和医学三大类组成,其中人文医学课程占总学时的比重,美国多达20%~25%,英日约为10%~15%[1]。而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医学生关于人文素养教育的课程只占所有课程的1.71%[2]。目前,在“临-住”研究生课程设置上,人文课程相对较少且范围狭窄的问题仍比较突出,除政治、医学伦理课程外,人文社科方面的课程很少,多数培训单位无针对医患沟通技巧、卫生管理、团队合作等必备的技能进行相应培训。同时,在教学时间上缺乏保证,教育方式单一,主要局限于自学、课堂授课,缺乏与临床的充分结合,导致人文知识无法真正应用于医疗实践,也无法贯穿于对高层次医学人才的能力培养之中。

2.3医学人文学科建设力量薄弱,师资紧缺

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素养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往往被相关教育工作者忽视,医学人文师资紧缺,教师队伍的建设跟不上。人文课程的教师多是文科学校毕业,对医学专业所需要的人文教育并没有很全面的了解,医学人文教师普遍缺乏跨专业、跨学科、医文渗透的知识结构,或存在对医学基础、临床治疗知之不多的缺陷;培训医院的教师往往缺乏扎实的人文社科知识,导致当前“临-住”研究生医学人文教育存在不少困难。

2.4扩招带来的“规模不经济效应

”“临-住”研究生是未来医学科研、教学和医疗工作的骨干力量,但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培养教育质量下滑、人文精神缺失、学术与医德行为失范等问题逐渐呈现。当前“临-住”研究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生活环境比较优越,深受家人宠爱,习惯了更多的关注自我,不喜欢教条式的灌输,对开设的医学人文培训课程,很多学生也往往是为了应试,再加上带教教师常常也会忽视医学人文教育方面的指导,导致部分研究生对人态度冷漠,医德行为和工作态度令人担忧[3]。

3构建“社会、医学院-医院、住院医师”三位一体的人文素养培养模式

为有效地进行人文素养培养,实现人文精神的内化,我们结合目前“临-住”研究生的实际情况,以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评鉴委员会(ACGME)六大核心能力(病人照护、医学知识、从工作中学习及成长、人际关系及沟通技巧、专业素养及制度下之临床工作)为导向,探索构建“社会、医学院-医院、住院医师”三位一体的“临-住”研究生人文素养培养模式。

3.1社会层面:制度公正、舆论健康

一个社会的有序运行有赖于良好的制度存在,而公正是现代社会制度设计与安排的基本价值理念,是维系人类秩序的关键。公正的制度保障可以令个体身感处于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人们心理秩序或状态更加和谐,有利于培育健康积极的社会心态,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容易形成。近年来,医患矛盾问题频出,其中医疗活动相关的制度法规不健全、媒体不负责任的报道、互联网肆意转发传播,成了医患关系日趋恶劣的推手。要给医学人文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要想人文教育实实在在地内化为个人精神,必须要有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一方面,社会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制度,正确引导舆论的方向,增强舆论的监督力;另一方面也要让舆论成为制度生成的生理基础,强化制度的实施效果。正义的社会环境可以正面影响“临-住”研究生的道德观和责任意识,从而使之善于分清是非、善恶,乐于利他,全面理解个人与社会、现实与未来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处理医患关系.

3.2医学院和医院层面:管理与培训彰显人文特色

“临-住”研究生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高层次的人才后备军,是未来医学研究和医疗实践的中坚力量,基于研究生及住院医师的双重身份,其人文素养的提升离不开医学院校教育及医院教学培训的共同努力。学校和医院要通力合作,重视对“临-住”研究生的伦理意识培训和心理素质培养,形成研究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合力。

3.2.1医学人文课程教育

医学院校: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课程学时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发达国家,且“临-住”研究生临床轮转时间多于在校时间,人文教育的质量难以保证。医学院校领导应该高度重视,加强医学人文学科建设,通过增设人文类选修课程、增加人文课程学时等方式,充分发挥医学人文学科在医学实践中的引领、咨询和指导作用,提升“临-住”研究生的人文素养。培训医院:在强化人文基础课的同时,可聘请医院、高校、社会文化团体和研究机构的知名专家及本院学有专长的教师开办人文系列讲座,重点包括医德教育、医患沟通技巧、医学伦理学、医事法律等,注重讲座的实用性,强调与临床工作有机结合。在医院管理中,注意把住院医师人文教育与医院文化建设相结合,使制度管理体现高层次的人文关怀,使住院医师在培训过程中体会到医院的人文关怀,避免“重技术,轻人文”。轮转科室:带教教师可结合具体病例,通过示范、旁听、点评,帮助“临-住”研究生提高医患沟通能力,通过经验分享、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观摩录像、角色扮演等方法,让“临-住”研究生在实践中掌握人文医学技能,理解人文的深刻内涵,通过言传身教,用实际行动感染、带动学生。

3.2.2人文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医学院应加强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文教师进行医学知识的培训,完善其知识结构,提高医学人文教育水平,把更多与医学相关的人文知识传授给学生。培训医院也应整合院内外资源,建立知识年龄结构合理的医学人文教育师资队伍,充分发挥医德高尚、临床经验丰富医师们的教学资源。一方面,鼓励临床教师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将人文精神融入临床教学领域;另一方面,临床研究生导师是“临-住”研究生人文教育的引路人,对其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应特别重视导师的选拔和培养,使他们既要有精湛的医术,又要有高尚的医德,用实际行动教育和影响学生。

3.2.3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培养“临-住”研究生专业技能的机会,而且是培养其具有良好人文精神的重要环节。医院、医学院校应根据人文素质教育的性质、特点,有组织地安排“临-住”研究生到社会中、到社区中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党、工、团组织的学习与活动,培养高度的责任感,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通过组织义诊、入户调查、社区健康教育等活动,引导其对人、对社会、对医学等有更深刻的认识;通过开展户外素质拓展活动,舒缓学员的压力,使其在宽松的环境下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3.3住院医师层面:医学的艺术,艺术的医学

作为一名好医生,绝不仅仅有高超的技术,还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积极的团队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追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转变观念,主动培养自身人文素养。作为新时代的“临-住”研究生,要正确认识现代医患关系,转变单纯治病的观念,充分尊重患者,提供患者满意的医疗服务;要注重人性化关怀,努力实现医患双方互敬互让,和睦相处。养成良好社会兴趣,培养健全人格。早期精神分析家阿德勒认为,当个体不受社会兴趣的激发时,不合理需要的偏好或价值观就会出现。作为未来临床医疗实践的主力军,“临-住”研究生要注重养成良好的社会兴趣,更多地关注社会和他人疾苦,培养健全的人格,这对于良好医患关系的形成会有很大的帮助。艺术与工作相结合,追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临-住”研究生兼具住院医师和研究生的双重身份,在工作学习中会面临各种复杂多变的医疗案例,要处理各种紧张的医患关系,可以将艺术与工作相结合,追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比如把音乐应用在工作中,放松心情;也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医学人文电影,围绕电影中与医学职业相关的人物、情节进行思考或展开讨论,将医学人文知识与医疗实践中的现实问题相结合,提高自身人文素质。

4结语

“临-住”研究生作为未来临床医疗实践的主力军,既要完成医学院校的课程,还要在培训医院完成临床轮转,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引导他们提高医学人文素养,是所有医学教育工作者必需肩负的责任,也是开展规范化培训的重要内容。这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社会、医学院-医院以及住院医师持之以恒的努力。

作者:张小丽 沈健 陈英群 曾盈 张文杰 秦文星 单位: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

参考文献:

[1]查远莉,周裕香.浅谈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J].医学与社会,2004,17(6):50-52.

[2]谷昊,白磊,常浩生,等.对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及改善对策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5):259-261.

[3]袁良杰,张敏军.柔性管理在“90后医学生”医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6):223-233.

[4]王一方.瘟疫的隐喻新瘟疫影片的启示(一)[J].中国医院院长,2010(2):85-87.

[5]钟美珠,谢云天.音乐教育对于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意义[J].青年与社会,2015(2):322-322.

[6]刘翠,程乐森,徐玉梅,等.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1):98-99.

人文素养培训范文2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人文教育;效果观察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医疗治疗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满足患者的要求是当前医学发展的重要问题,人文关怀逐渐应用于医学教育培训中,而研究证实,提高医师的人文素养能够有效提高其工作效率,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1]。因此人文精神的研究近年来得到各领域研究者极大的关注[2]。建设和谐的人文精神环境的呼声也与日俱增。本文着重就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化实施人文教育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详情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我院进行轮转的住院医师,随机分为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规范化培养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人文教育。本研究征得医师及患者的同意,且研究过程中无中途退出者。研究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22~25岁,平均年龄(23.28±2.88)岁,本科30例,硕士20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2~26岁,平均年龄(23.97±2.81)岁,本科34例,硕士16例两组的一般资料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

1.2实验方法

对照组住院医师接受常规的规范化培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对住院医师的人文教育,主要包括优良医德医风的培养、人文关怀精神的培养、医患沟通技巧的培养等多个方面;首先加强对住院医师的教育培训,先针对提高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进行普及,让住院医师从根本上认识到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以便日后能够积极配合相关培训工作,邀请相关的专业、专家开展讲座,重点讲述基本的法律知识、人性化且专业的服务态度、医疗工作的处理能力等;其次结合模拟医疗情景、实际案例培养住院医师的人文技能,针对医患纠纷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原因,针对性培养住院医师的医患沟通能力,尤其心理沟通能力,提高住院医师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培样医生的通理心、同情心及敏感性,能够让住院医师能够迅速在短时间明确患者的实际需求,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的过程中注意言辞,注意照顾患者的心理和心情,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配合度;最后医院要注意良好人文环境的营造,可以在院内贴好相关标语,定期邀请专家进行培训,与住院医师进行交流沟通,让住院医院潜移默化学习到相关的精神,同时呼吁水平较高的住院医师充分发挥其积极带头作用,用实际行动发挥教育作用,鼓励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让住院医师能够充分理解患者所思所想,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

1.3效果观察及分析

通过3个月人文教育培养,以两组医生医疗救治的满意率、住院医师自我人文素养评分和医疗纠纷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对比两组上述相关指标。1.3.1医疗救治满意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患者住院期间对每位住院医师的医疗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及一般三个级别。1.3.2自我人文素养评分。采用自我评价方法,包括服务态度、工作能力、工作作风,每项分值分为0~100分。1.3.3医疗纠纷。通过对医生进行跟踪随访,统计医生住院医师培训期间的医患纠纷发生率。1.4统计学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各项数据的分析,以(n,%)和(x-±s)分别表示计数数据和计量资料,同时分别进行χ2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医生医疗救治的满意率

研究组住院医师医疗救治的满意率为100%,对照组为86%。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住院医师自我人文素养评分

研究组住院医师自我人文素养评分(服务态度、工作能力、工作作风)每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医疗纠纷发生率的比较

在医生住院医师培训期间进行跟踪随访,研究组和对照组医疗纠纷发生率分别为0%(0/50)、20%(10/50),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有意义。

3讨论

本研究实验数据发现研究组住院医师医疗救治的满意率为100%,对照组为86%,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证实通过人文教育可以提高医生医疗救治满意度,使得患者对于医疗护理工作的整体满意度、医疗服务态度的满意率均明显提高[3]。同样有研究指出通过人文教育可以让医生对医患关系有着独特的理解方式,形成自由、独立、仁爱的医学人文信条[4]。本文还发现研究组住院医师自我人文素养评分(服务态度、工作能力、工作作风)每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这提示通过人文教育住院医师本身人文素养、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医疗工作的处理能力等均得到稳步提升[5];从长远角度分析,人文教育的培养十分有利于医患和谐关系的发展,能够让患者感受到更加人性化、科学专业的服务[6],从而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总而言之,针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中实施人文教育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有利于整体医疗水平的进步和发展,对于医疗的整体发展、医师自身能力的提高及患者病情的恢复均具有重要的正性意义。此外本文还发现在医生住院医师培训期间进行跟踪随访,研究组和对照组医疗纠纷发生率分别为0%、6%,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这提示通过人文教育培养,可以让医生把患者看成有尊严、自由、情感的人,是一种需要倾诉内心感受的对象,从而让医生和患者双方的权利和尊严都应受到尊重。综上所述,加强对住院医师的人文教育是未来医学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提高医院的自身竞争力、提高医疗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但是在此方面我国的整体发展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应该积极借鉴学习国内先进经验[8],国家政府及医院也应制定相关的政策规定,大力鼓励人文教育推广,制定优惠的政策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同时还要不断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规范化培养的内容,提高住院医师的整体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贾文妍,景惠荣,赵桂秋,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学人文教育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2014,35(9):80-83.

[2]唐志晗,张新华,游咏.“卓越医生培养”视域下医学人文教育强化对策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0):5,27.

[3]侯丕宇,王静.综合医院医生职业疲劳及影响因素的描述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9):117-118.

[4]陈晓云,朱忆莲,刘蕾,等.中医师承教学模式对医生人文伦理思想的影响[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8,31(3):391-394.

[5]权丽丽,朱传波,宋阿娟,等.安徽省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模式研究[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1):3-4.

[6]李雁,施秉银,刘昌,等.健康中国时代背景下卓越医生培养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8(2):59-62.

[7]金光辉,陈超,王文季,等.北京市城区全科医生工作内容的非参与观察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8,31(2):8-10.

人文素养培训范文3

关键词:新教育;初中地理;人文教育

一、地理学科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优势

地理学科跨文理两大领域,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地理学的发展表现为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的相互渗透。了解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对地球的认识形成地理空间概念,对人文地理人口的分布、人口增长、城市分布、衣食住行、风土人情等地域文化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地理学科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村初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

(一)提高地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

乡镇初中几乎没有专业的地理教师,由于专业不对口,地理教师专业知识欠缺,专业知识素养和人文素养不高。面对这种现状,应该从下面两方面入手,来提高农村初中地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1.注重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新理念的培训。鼓励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2.让校本培训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引擎。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只有从课程理念、课程标准、课程设计、教学评价、教学基本功等方面的培训入手,形成长效机制,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整合地理教学内容,将人文教育始终融入地理教学之中

1.发挥地理学科在人文教学中的优势,通过人文知识的传授渗透人文教育。地理知识涉及大量的自然美、社会美的内容,学生通过地理学习,可获得美的享受、美的陶冶,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审美情趣与内在美的气质。学生在学习人口、聚落、文化、宗教、经济、旅游、人地关系等人文地理知识时,分析本地区的地理景观特色和文化风格,能够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审美情趣,立足于人类与环境的协调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人文素养教育。2.在地里教学中始终贯彻人文精神,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地理课堂教学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应该融入人文素质教育,贯彻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是当今教育的潮流。

(三)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主要指涉及学生精神层面的东西,人文素养中最重要的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重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情感。在探究过程中使学生形成自主参与、探究合作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注重过程体验,让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用发展的眼光来认识自己的家乡,认识我们的国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体现人文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四)利用古诗、民谣、谚语,培养学生综合人文素养

在地理教学中合理应用古诗、民谣、谚语等文学材料辅助教学,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学习天气时可引用孟浩然的“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也可以引用谚语“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天上乌云盖,大雨来得快”;在讲解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可引用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在学习贵州省的自然环境时,可引用谚语“八山一水一分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这些诗歌、谚语都非常形象生动,能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受到文学美的熏陶,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另外,可以让学生学习地理课堂以外的地理知识,主动从相关的书籍中获取地理知识,如让学生阅读《徐霞客游记》等,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体现人文精神的精髓。总之,农村初中的地理教学中,不能只顾传授知识、提高升学率,而忽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只有教师以新教育理念为指导,在地理教学中强化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教育,树立人文意识,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杨叔子.现代大学与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9(04).

人文素养培训范文4

【关键词】病理学;人文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医患沟通;方法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并逐渐向科学化、技术化和市场化变革,也带动了医学教育的转变,教师和学生们更热衷于对医学诊疗方法和疾病发病机理的探索,却忽视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和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常常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也越来越多。近年来,恶性伤医事件不断发生,医患矛盾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突出的社会矛盾之一[1]。我们认为,加强在校医学生、临床医生的人文教育和对患者的人性化关怀,对改善和解决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至关重要[2]。病理科长期以来作为医疗工作的幕后工作者,对年轻病理医师的培养也只是着重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但是随着近年来,因病理检查引发的医疗纠纷和医疗诉讼逐渐增加,我们渐渐意识到医学人文教育也是病理科医师培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1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学人文教育普遍存在不足

在以往的医学教育过程中,医学高校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更注重利用各类教学手段,使学生学习更多的医学专业知识,掌握先进的诊疗技术,但对医学相关的人文教育往往重视程度不够[3-4]。医学生学习的内容也仅限于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等辅修课程,导致学生在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前,医学人文教育普遍不足或与临床实际脱节[4-5]。幸运的是国家领导层,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当前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出台相关文件,明确提出医学教育课程需要进行改革,应着重于在培养医学生掌握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同时,加强医学人文素养的提升,以适应现代医学人才的需求,这也突显出人文教育在大学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6-7]。国家卫计委印发的《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培制度的指导意见》中也有对规培医师医学人文教育的要求,但是在培训过程中却常常忽视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医学人文的弱化常常导致规培医师在实际工作中不会与临床医师和患者交流和沟通,容易引起医生之间和医患之间的矛盾。通过人文精神培养能让规培医师从进入医疗学习和工作开始就能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客观和理智的分析和缓解医患矛盾,从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2病理学规培医师教学中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向医生转变的重要过渡阶段,对他们以后整个职业生涯的专业技能、工作习惯和医德医风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病理学规培医师也是一样,因此必须要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在培养他们病理诊断相关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加强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但是很多年以来,病理学规培医师在医学人文素养教育方面的工作做的还很不够。原因可能是由于相比于其他临床科室,病理科与患者直接接触的机会比较少,只是临床的辅助科室,也很少产生医患矛盾。因此,在病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病理学专业课程及技能培训是教学的重中之重,而医学人文教育无论是在教学还是考核中经常被忽视。在实际工作中,病理诊断不仅需要对镜下图像的进行识别,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相关检查,病理医生也常需要与临床医生及患者沟通和接触。由于当前医疗环境的影响及人文素养的不足,有些病理医生很少与临床医生及患者交流,造成病理报告的误诊、漏诊率较高。有些病理医生在面对患者的咨询时态度生硬,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还有些病理医师在面临医疗纠纷事件时,情绪紧张,沟通技巧欠缺,处理方法不得当,造成患者的误解。另外,当病理医师在与患者沟通做进一步检查以及补缴费用时,常常会遭遇患者的反感、不理解,这时常常需要运用一些沟通技巧,耐心解释进一步检查的必要性,争取患者信任和理解。综上所述,与临床医生和患者建立良好交流和沟通对病理医师的工作和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病理规培医师的教学中,除对病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之外,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病理科规培医师人文教育的内容

现代医学要求医生要从社会、心理、生物等多个角度综合分析患者病情,处理疾病问题。“专业操作和人文医学职业技能”是一名合格医师需要掌握的两大基本技能。人文医学的内容主要包括职业化和人性化的服务态度、与人沟通的能力、心理适应能力、科学的价值观、法律基本知识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8]。医疗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均或多或少包含人文精神。因此,近年来我科也非常重视对本科医师和规培医师的人文素质培养,在住院医师的规培教学中,不断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到住院医师规培体系中,除了加强规培医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外,还注重对他们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其内容主要包括:

3.1培养高度的责任心,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

病理诊断是医学诊断的“金标准”,病理诊断对临床的诊疗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病理诊断报告在医疗实践中具有权威性和法律效应,所以病理医生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9-10]。在日常工作中我科会加强规培医师对病理诊断工作重要性的培养,让他们真正意识到病理诊断对于临床制定治疗方案、评估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患者和医生的共同利益,对待病理诊断工作,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同其他大型综合性医院一样,我科也采取主治医师一对二带教规培医师的方式进行培养学习。科主任要求带教老师一定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在工作中要时刻“以患者为中心”,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在对规培医师的教学中,注重医学人文精神的渗透,传授“医者仁心”的理念。我们鼓励规培医师多与患者沟通,多与临床医生交流,切身感受到医学人文精神在临床诊治过程中的重要意义,逐渐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品质和良好的医德医风。

3.2加强沟通技巧的培训

有学者认为医疗过程既是一种以医疗为中心、以维护患者健康为目的诊疗活动,而且还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人际关系[2]。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对年轻医师的基础医疗能力的培训,所以病理规培医师普遍对自己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以及对疾病的理解不自信,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经常有担心、焦虑和紧张等心理压力。因此,培养病理规培医师良好的沟通能力是保证医患关系顺畅的一个很重要环节。我们会在以下方面加强规培医师的训练:

3.2.1沟通前要学会整理思路,换位思考规培带教医师在日常工作中,会经常指导规培医师如何与临床医生和患者沟通。规培医师在与临床医生沟通时,我们要求规培医师沟通前要先整理好自己的思路,预先做心理准备;以病例的肉眼和镜下特征为指引,查阅相关文献,做知识准备;了解该病例临床资料,做到心里有数;这样在与临床医生交流时,才能言之有据,避免出现漏诊、误诊。碰到自己没有把握的病例时,要请规培带教老师给予帮助,让他们讲解需要沟通病例的相关医学知识,帮助整理思路,增强自己的信心。如果还有困难,可以与带教老师一起同临床医生沟通,倾听、学习带教老师的沟通技巧,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规培医师在与患者沟通时,要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充分理解患者焦虑的心情,学会倾听和换位思考,尤其是对恶性肿瘤的病理报告进行解读时,一定要关注患者的情绪,体会患者内心的伤痛和不安。在当面解读病理报告时,遇到患者提出的疑难问题,或者患者和家属对报告解读不满意的情况下,一定要请带教老师出面解释。当患者对病理诊断不够及时或不够准确表示不满时,要理解患者的心情,切忌态度生硬和冷漠,语言一定要温馨和蔼,并耐心解释病理诊断的局限性,最大限度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

3.2.2沟通时目的明确,思路清晰规培医师在询问病史和检查时,会遇到患者讲一些跟目前疾病无关的病史,说一些无关的内容,从而耽误有限的时间。这种情况,常常会让规培医师不知道该怎么办。带教老师会示范如何简单询问疾病发展过程、发病部位以及诊疗经过等。要求规培医师学习在沟通时,如何目的明确,思路清晰,知道病理诊断需要补充哪些临床资料和检查,如何从患者的叙述中获得有用的资料。在患者说到与疾病无关情况时,如何适时温和中断,把话题引回主题,提高沟通效率。当然与患者的高效沟通还需要临床知识的不断积累和长期的沟通训练,所以规培医师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和有意识的沟通锻炼。另外,我科还要求带教医师在日常工作中要有意识去培训和指导规培医师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做到言传身教。

3.3培养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

随着医疗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健全,医疗行为均需在法律法规的严格约束下进行,但规培医师医学法律法规知识薄弱,意识不强,在对疾病理解不清的情况下给患者进行不完善或错误的解释,有时候会忽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容易在与患者沟通中留下隐患[11]。因此,规培医师提高医学法律意识是十分必要的。我科每年都会邀请学校的法律专家给规培医师上一堂法律知识的培训课,给他们讲授病理诊断的相关法律责任和患者的知情同意权,让规培医师在进入培训时,就要有法律意识。只有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观念,才能与患者沟通时做到言之有据,“不乱讲,不胡说”。学习法律知识、提高人文素养有助于增强规培医师在当前复杂的医疗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4病理科规培医师医学人文教育的教学方法

医学人文教育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法律等多知识领域,我们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只能借助多种途径和教学方法使得病理规培医师对医学人文精神有一些基本了解。我科以及省、市医学会每年都会特邀医学法律和伦理方面的专家做专题报告,规培医师必须参加,学习医学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意识。我们医院教学部门也经常邀请人文和管理领域的专家,定期为规培医师开展人文教育讲座,帮助规培医师提高医学人文知识。我们在规培医师教学中会通过PBL教学,将法律、伦理、医学人文和医患沟通技巧等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不断提出和发现问题,促使规培医师深入思考和讨论,以达到深入了解医学人文精神和增强处理问题的能力。我们还通过CBL教学,在临床病例的基础上,让规培医师根据自己已掌握的人文知识和沟通技巧,分别阐述自己的解决方案,带教老师会有目的引导规培医师,面对在模拟环境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让他们发现自己方案的不足,并通过集体讨论解决问题,以这种生动形象的方法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效果。

5病理科规培医师医学人文教育的考核

人文素养培训范文5

关键词:幼儿教师;培训;人文素养

幼儿教师对幼儿最初心智的启蒙、品性的初成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这就对幼儿教师的人文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然而,国内幼儿教师普遍人文素养不高,所以,提高幼儿教师人文素养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课题。本文就如何提高幼儿教师的人文素养进行浅要探讨。

1注意幼师礼仪教育、内外兼修

礼仪是国家文明的标志,自古就有不学礼,无以立的说法,所以礼仪教育迫在眉睫。可是,礼仪教育并非只是在幼儿园进行的教育课程,它更多的是需要家庭因素的支持。为了引导家长们更好地学习文明礼仪知识,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推动幼儿养成文明的习惯,促进幼儿独立性、自信心、尊重他人。培养幼儿的专注力、秩序感。正值“三八”妇女节当天,我园邀请了北京“6+1”礼仪品格教育专家,为本园所有幼儿家长和全园教师进行生动有趣的讲座与礼仪培训。2017年3月8日早上9点,北京“6+1”礼仪品格教育专家段冯悦段老师从幼儿习惯的培养,家长如何引领示范等诸多方面,通过一系列鲜活生动的案例以及多次有趣有意的互动使广大家长受益匪浅。本次活动,气氛活跃,秩序井然,意义深远,为幼儿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段老师精彩讲座的同时,我园各班的幼儿正在精心的为自己的妈妈、奶奶准备“三八”妇女节的小礼物,一场感恩又感动的妇女节主题活动悄悄拉开了帷幕。3月8日下午,段老师为全园教师进行幼儿教师礼仪培训,做既具有人格魅力和良好修养的社会人,又成为受幼儿、家长尊敬和欢迎的新时代教师,使教师们享受了一顿实实在在的礼仪大餐。培训内容围绕着教师的个人礼仪、行为规范、课堂礼仪和幼儿一日生活礼仪等知识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还分别从教师的个人形象、站姿、坐姿、走姿和教师的微笑、手势动作逐一进行了学习和规范。在培训中还邀请了部分老师上台为大家做动作示范,并现场做纠正指导,列举了很多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整个活动气氛风趣活跃,教师都能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其中。通过本次培训活动,在座的每位老师都被段老师唯美为妙的言、行所感染、感动,并了解了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运用方法,知道了应该怎样去利用自己的言谈举止自发主动地去影响孩子,大家都表示要把这些礼仪内容运用到日常生活教育教学中去。同时,老师们认识到作为教师,不仅要有高超精湛的业务能力,还要养成良好的教师文明礼仪,在孩子和家长中树立榜样作用,做孩子们的表率,做文明优雅教师,以规范的文明礼仪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

2开展专业培训,提高幼师的业务素质

为了打造温馨、包容、理解的团队人文氛围,增进团队凝聚力,并进一步更新我园教师的音乐教育理念,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2017年2月28日下午,在县教育局的指导下我园再一次邀请北京市育灵童专家为全园教师进行奥尔夫音乐教学培训。而作为碧口镇唯一一所市级示范性幼儿园,我园秉着带动民办幼儿园发展的原则,积极邀请范坝幼儿园教师,碧口镇博爱、春晖的民办园教师,一起进行了一场奥尔夫音乐的旅程。培训一开始,武老师就给大家上了一节中班奥尔夫打击乐的示范课,耐心讲解示范奥尔夫音乐的教学流程、教学重点以及技能技巧,让老师们受益匪浅!精彩示范课后,武老师采用互动培训形式,积极引导听课教师随音乐动手动脑,充分体验节奏练习和乐器演奏的乐趣,并就教师们提出的相关教学困惑进行逐一解答。此次培训,教师通过参与式学习,充分感受奥尔夫音乐、理解奥尔夫音乐,学习更多奥尔夫音乐教法。大家在互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思索,在思索中提升。本次培训既有专家的引领,又紧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使老师们深受启发,收益匪浅。同时,也为民办公助多元化促学前教育均衡发展做了贡献,让这次培训更加的意义非凡。

3幼师应不断充实自身的人文知识

目前,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兴未艾,由于国家政策向学前教育事业的倾斜,近几年,幼师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幼师学校林立之前,幼儿教育并不被社会广泛重视,很多幼师学校的毕业生人文素养偏差,对幼儿人格成长的影响甚为不好。作为幼儿教师不仅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教育技能、创新意识,而且要有真诚的事业心,要有较高的文化涵养和人格魅力。所以,幼儿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如教师学苑,远程培训项目等)不断地学习历史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和美学知识来丰富自己的人文知识,使自己在教学中能依靠自己的专业知识、品德修养、人文底蕴、审美情趣和教育技巧来赢得学生的认同和模仿,使学生主动自觉地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接受人文教育。

4幼儿教师要具有优良的反思意识

人文素养培训范文6

(1)学员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多年来,成校的工作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学员的学历和技能,如何有效指导就业创业,服务地方经济方面,而对学员人文素质要求方面提升方面重视不够,全日制教学重视德育,除了学习之外对学生的思想要求也很高,人文素质教育就好比是成人教育中的“德育”,要求学员在学好一技之长的同时更要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的人。衡量成校教育培训质量的高低不仅要看学员的学历、技能、水平,也要看学员的思想境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发展,因此人文素质教育的地位不容忽视。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把“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列为重要目标。成校培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学员对人生、社会责任感、和谐社会等方面进行正确思考,形成理性认识,使学员在生活中自觉维护社会公德,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3)传承乡情,建设家乡的需要成校教育培训工作的目标是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因此应教育学员热爱家乡,学好技能,努力创业。乡情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只要在培训过程中重视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对学员的影响必然是巨大的。学员有家乡情结,荣誉感强了,归属感更明确了,对当地的发展必定有很大帮助。

2.成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1)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树立正确观念首先,学校应该意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在成人教育方面的重要性,认识到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为学员提升学历、学好技能创造条件,同时也要塑造学员高尚的心灵和良好的品格。其次,教师应有人文素质教育的意识。学校要通过师德建设和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学习等途径,树立教师在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意识,通过共同努力,发挥人文素质教育应有的作用,提高教育培训质量,为学员的全面发展提供帮助。

(2)在教育培训过程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一是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人文素质教育。课堂是学员与老师接触最多的环境,教师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加强学员对人文素质提升的认识。例如成人“双证制”职高语文课上可以找一些与人文素质相关的课外读物或者网络资源与学员分享;数学课可以结合数学史介绍数学家的相关事迹,鼓励学员学习他们刻苦钻研、永不放弃、为理想倾尽毕生精力的精神品格。二是在教育培训过程中开设与人文素质教育相关的课程。例如根据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在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培训中开设《农业政策法规》、《公共礼仪》、《公民道德与法律基础》等课程。三是在考察实践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例如在安排种植技术培训的参观实习时,有意识地介绍农民创业家的先进典型和事迹,并安排他们介绍经验,鼓励学员向他们学习。四是举办人文素质方面的讲座,吸引学员和当地居民参加,如《乡村礼仪》、《和谐社会》、《文明交往》、《双林人文》等。

(3)营造人文素质教育的校园氛围校园的布置和相关活动可以感染学员,在提升学员人文素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例如培训教室利用板报、学校电子屏等做好相关宣传,如“增强文明意识,提高人文素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一打就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文文化,不打自垮”等;举办“人文素质提升月”活动,在学校宣传橱窗里向学员推荐阅读相关书籍;利用多媒体教室放映相关视频等。

人文素养培训范文7

[关键词]高职;人文素养;研究

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探索高职院校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高职学生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自信,是新时期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高职院校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时代意义

人文素养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人文体系的核心内涵,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对于沉淀文化自信沃土,塑造文化秩序与培养文明高度,充分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具有很大的时代价值。

(一)提升人文素养有利于学生走好人生路,更快地成长成才

一方面人文素养的提升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人文素养的提升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更好地成长、成才。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知礼,无以立也”“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等思想浇灌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生品位,丰富个人乃至家庭、社会的精神世界。

(二)提升人文素养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相互渗透和融合,彼此缺一不可。人文素养是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较高的人文素养有利于丰富大学生的精神家园,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有利于大学生的思维和智力的发展,增强大学生的耐挫能力和适应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大学生就业加码,为人生幸福出彩加分,能够促使高职院校学生在更好地发挥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岗位需求,增强自身竞争能力,从而实现全面发展和发挥自身价值。

(三)提升人文素养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人文素养的提升有利于可持续提升高职院校才人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更好地发挥高职院校不断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作用,培养出具有人文积淀、人文情怀的立体的人。能够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具有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够关切人的生存、发展等。

(四)提升人文素养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抗挫能力和适应能力

现代经济社会快速运转,大数据智能化背景下,对岗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刚刚踏入职场的高职毕业生,除了掌握一技之长,还要关注职场人际环境、工作态度与责任以及开阔的视野等,协调好内心平衡,尽快适应新的社会环境,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迎接新的职场生涯。较高的人文素养往往能给学生的内心深处一个精神港湾,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工作或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变挫折为继续前行的动力,勇往直前,最终克服困难,妥善解决遇到的难题。

二、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与不足

以就业导向为重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课程教学中以市场为指挥棒,人文素养教育相对较弱。部分高职学生存在理想与信仰的缺失,急需养成较高的道德素养。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与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育理念存在一定的偏差

进入20世纪以来,在改革开放的思潮中,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在不断更新。根据市场需求,为社会经济建设输送了大量应用型人才,但是过于市场化、功利化的教育理念,导致人文知识的欠缺,从而影响到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和良好品格的形成。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就业竞争非常激烈,高职教育以就业为指挥棒,而在价值观念、道德品质、意志人格、心理健康等方面缺乏关注与重视。

(二)人才培养方案有待进一步完善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往往存在重“制器”、轻“育人”,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职业面向、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等方面重点服务于专业大类、专业深化、专业拓展或以行业领域发展方向为培养目标,人文课程一方面没有放在重要位置,另一方面以知识点灌输式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不突出。办学文化育人沉淀还不够,还未完全将文化素养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技术技能、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各个环节,完善以文化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新的教学体系、管理体系。

(三)社会人文环境存在一些缺失现象

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发现近四成的成年人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超半数倾向数字阅读。社会快速发展,让人文大环境存在浮躁情绪,在校园象牙塔中的学生同样浮躁的心很难静下来与厚重的文学经典对话。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存在失衡现象,人们更多地去不断追逐金钱和名利,精神却开始荒漠化。总体而言,社会、家庭对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不重视,让高职院校人文素质类课程育人效果很难突出。

(四)网络社会对人文素养教育的负面冲击

网络给大家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了无限便利,但是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科技的日新月异让当代大学生的休闲娱乐方式发生了改变。一方面让一部分原本自制力不强、自律性不够的高职院校学生沉溺于网络世界,从而更加对包含民族精神、历史气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不屑一顾;另一方面电子碎片化阅读难以构成完整的文化知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素养的整体提升。

三、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从校园文化活动角度,加强新时期高职学院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结合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人文艺术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节,开发学生参与的主体性角色,促使学生按兴趣特长自主选择,组织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活动,在实践体验中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具体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深入探索。

(一)以经典诵读项目提升学生品性

以国学诵读为主要载体,以国学经典为育人要素,联动第一、第二课堂推进富有专业特色的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知识内涵和文化修养;开展情景体验式活动设计,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接受国学经典的熏陶,多层次、全方位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树立国学经典教育的文化风尚,从而让更多学生更好地秉承国学经典所蕴含的传统文脉,领悟中华优秀传统的精髓与魅力。

(二)以艺术类小众特色培训课程提升学生雅性

任何教育内容只要结合艺术的元素就会变得趣味横生。在学生第二课堂中开设书法、茶艺、插画、扎染等培训活动备受学生青睐。在一笔一画的描绘中,让学生养成细致、专注、沉着、持久的学习品质。

(三)以汉字听写大赛、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普通话大赛等提升学生综合秉性

“一笔一天地,一点一乾坤”,汉字听写大赛感受汉字的美和其蕴含的文化魅力,不仅能提高大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还是对回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倡导和弘扬,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掀起大学生“键盘时代”下的汉字书写热潮。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普通话大赛能够很好地扎实大学生文学功底、提升演讲技巧的娴熟度,进而充分展现大学生较强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和较高的人文素养,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知中华文化魅力、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四)以社团、协会等第三课堂提升学生文化自觉性

社团、协会是学校学生群众自发的组织,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个优秀的平台,能够很好地将学生个人兴趣与爱好结合起来,更好地发展自我,积极发挥第三课堂的协同育人效果。例如,五月风文学社、古韵汉服社、中华诗词会等。激励高职院校学生走出网络,告别网络游戏,积极参加协会、社团举办的各项校园文化活动,从而在这些活动中培养个人兴趣爱好,不断提升对文化的自觉性,大大提升自身文化涵养。在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中,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作用。将人文素养与日常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校园文化活动充分贴合,调动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博学慎思、明理笃行的意志和品格,更好地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在人文素养的培育中健全人格,在实现中国梦的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萝利玉.高校怎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中国高等教育,2021(4).

[2]葛志亮.“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以文化人的实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4).

[3]江艳华,贾梦姗.试论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J].职教论坛,2014(32).

[4]欧阳娟.文化自觉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与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4).

人文素养培训范文8

关键词:医学人文教育医务管理工作实践方法价值

近年来,医疗服务质量以及医疗水平日渐被人们所重视,全方位促进医疗服务质量及医疗水平提升已经成为医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方向。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医务人员专业素质尤其是医学人文素养方面亦有更高要求。医务人员的教育、培训及考核是医务管理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其中医学人文教育是促进医务管理质量改进和医务工作者综合素养提高的必备条件。医学人文教育赋予了医务工作者应有的医学人文精神及理念,而有人文温度的医者必将推动医患沟通等工作更加顺畅,也必将让医患关系更加和谐,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医疗服务安全和提升整体医疗质量。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人文素养教育的落实和推进是医务管理工作质量提升的关键。因此,培养和提升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应成为医务管理工作的重点任务。医学人文教育倡导以人为中心和注重人的价值与力量,提倡培养具备新时代人文思想的人才并据此进行教育革新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是专门针对医务人员开展的一项教育活动,更是医务人员人文素质以及职业道德素养提升的重要手段,实践中应该将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置于同等地位,并将医学人文教育有效地融入医务管理和教育培训工作内容之中,从而使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得到切实提升,进而使医学人文教育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但如何将医学人文教育有效地融入医务管理工作之中,仍需进一步实践和探讨。

医学人文教育的内容及重要价值

医学人文教育在传统意义上被称为素质教育,目前尚未统一医学人文教育的确切含义或概念。部分学者将医学人文教育理解为“为提高医学院校学生的文化品格、完成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而开展的一项教育行为”,学者认为医学人文教育的意义具有多维性和多重性。但毋庸置疑的是,医学人文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助于规范医务人员行为准则,改善医务人员诊治态度,提高医务人员服务质量,促进医患和谐发展。医学人文教育的内容医学人文教育融合了医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两个主要方面,具体包括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以及卫生法规等,涉及医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品德素质、意志信念以及职业精神等1。虽然医学教育是以科学和技术来主导学术价值体系,掌握科学知识和技术技能是必不可少的,但培养医学人文美德更是优化医疗保健和服务人民福祉的核心2。20世纪70年代至今,医学人文学科迅速崛起,人文教育已成为医学教育的关键内容,并且人们已经深刻并清晰地认识到,若要解决当前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必须进行学科综合研究和跨学科交流,使医务人员的医学技术知识和人文素质互相融合并不断提升3。医学人文教育无论是在学科构建方面,还是在医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医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方面,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需要依据内容来实现其价值。医学人文教育在医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价值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即“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也是医务管理工作的核心理念,医务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保障医疗安全和提升医疗质量。医学人文教育有助于实现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的结合,为医务工作者职业素养的全面提高、医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医疗事业的稳步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医学人文教育作为医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务管理工作中具备重要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可实现医务管理的人性化。人性化管理是当前医务管理工作开展的趋势和方向,在医务管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管理有两层内涵:一方面是对医务人员管理的人性化,具备和提升人性化思维理念,在开展具体医务管理工作实践过程中有效运用人性化管理方法,充分考虑医务人员实际感受,提升医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4;另一方面是对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人性化,让医务人员以良好的人文素质提升医疗服务品质,时刻以患者为中心,以维护患者尊严与价值为最终目标,促进患者身与心的全面健康恢复,提升患者对医务工作的满意度5。其次,能够提升医务管理工作的质效。在医务管理过程中将医学人文教育放在侧重和突出地位,将医学人文教育内容融入医务人员培训教育工作中,不仅能够在医疗服务质量优化方面发挥更加明确和正确的导向作用,也有利于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服务时形成并保持良好的心态,提升医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操守,形成有组织纪律的医疗团队,促进医务管理规范化、精细化、全面化,把握医学本质,发挥医学人文内涵作用,进而整体提高医务管理人员的认知水平,真正让医务管理发挥效力,并使得医务管理工作井然有序,最终提升医务管理工作的质效。

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医务管理工作中的实践

基于医学人文教育在医务管理工作中体现的重要价值,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务管理工作存在密切关联,两者之间存在融合点。这些融合点也意味着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务管理工作之间在某些方面存在一致性。从这些方面入手,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医务管理工作展开实践。坚持“以人为本”渗透“人性化”管理理念医务管理工作需要医务管理者开展,由医务人员落实,医务管理服务的对象是患者,所以在开展医务管理工作中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6,这也是医务管理工作开展的向导和实践方法。“人性化”理念是医学人文教育的精粹,同时也是现代化医务管理工作的核心,所以在开展医务管理工作中需要渗透“人性化”管理理念,做到“以人为本”。在医务管理活动中渗透人文理念医务管理活动内容繁多,例如,对患者治护的管理、对医务人员的管理等。在对患者治护工作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明确“以患者为中心”的治护思想,将患者疾病的治疗以及后期护理干预作为整个治护流程的核心,使治护工作围绕患者进行开展,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使患者的各项需求得到满足,从而提升患者满意度,注重在治护中体现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在对医务人员进行管理时,不仅需要对医护人员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进行考察,还需要对医务人员的素质水平以及职业道德进行监察,保证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以及业务素质达标。同时,作为管理者还需要对医务人员加以人文关怀,结合每一名医务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实际情况,合理对其工作岗位进行安排,为医护人员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在医务管理规章中渗透人文理念无规矩不成方圆。实施“人性化”管理,不仅要开展实际行动,而且还要建立“人性化”管理规章,使“人性化”管理实现条文化,从而保证医务管理在实施“人性化”管理过程中,能够有据可依。可将与“人性化”“人文精神”相关的内容纳入医务管理规章中。例如,可以将“爱岗敬业”“以患者为中心”等内容纳入规章中,从而提升医务人员的职业操守,将医学人文教育的成果有效地展现在医务管理规章中。这不仅是对医务人员提出的要求,也是对医务人员参与医学人文教育所获成果的验证,更是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必要条件。提高医务管理者及医务人员人文素质医务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医务人员同时具备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强但缺乏人文素质,无法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而空有人文素质但缺乏专业素质,则无法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人文素质和专业素质是相辅相成的,人文素质是医学人文教育的主要培养方向,需要医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医务人才7。提升医务管理者的人文素质医务管理者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带头人,也是医务人员以及医疗服务工作的管理者,其素质的高低影响着医务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进而影学者视点Reviewarticle响医疗服务的整体质量,甚至当医务管理者缺乏人文素养的情况下,会对医务人员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不利影响。医务管理者应该着力提升自身的各项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在开展院内干部培训过程中,需要将医学人文教育纳入其中,对领导者、管理者应具备的人文素质进行培训教育,使医务管理者的人文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提升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医务人员是直接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工作人员,其素质的高低关系到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医务人员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而且还要具备较强的人文素质。在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能够以患者为中心开展各项服务,并对患者加以人文关怀。所以在对其开展培训教育时,应将医学人文教育纳入培训教育内容之中,使医务人员能够接受医学人文教育,实现其人文素质的提升,从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完善医务人才素质培育在开展医务管理工作过程中,医务人才的培育工作是一项重要内容。在开展员工培训教育工作时,尤其在进行医学生及青年医师“角色转变”及“临床思维形成”等关键节点,将医学人文教育内容进一步融入培训内容之中8,从医师入行之前或之初入手,提前教育和提前灌输医学人文理念,不断植入和反复塑造医学人文精神,将人文素质融入医务人员实际治护工作中,并实现人文精神与治护工作相结合,成为有情怀、有温度的医者。

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务管理工作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医学人文教育作为医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和抓手,对医者服务理念的提升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均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开展医务管理工作时,需要找好切入点,将医学人文教育有效地融入医务管理工作之中,充分利用好医学人文教育内容以提升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从而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使医患纠纷得以减少,促进医护患和谐,最终促进医疗事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宏忠.将医学人文教育纳入医务人员思想教育的探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9,30(2):250-251.

2.张亚停,方建培,梁立阳.儿科学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的途径与探索[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9,32(12):1596-1598+1626.

3.刘晶晶,王冰玉,刘利,等.医院在继续医学教育中加强人文教育的探讨[J].医院管理论坛,2019,36(6):17-18+21.

4.聂慧芳,蔺婷.浅析医学生人文教育与临床实践的有效结合[J].决策探索(下),2018(7):72.

5.胡海燕,梁治学.中医药文化融入医学人文教育的价值及其途径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20(6):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