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教学范例

人文地理教学

人文地理教学范文1

关键词:初中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

一、引言

人文地理在古代阶段得到发展与积累,在《礼记》中曾出现过这样一句话“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近代阶段,从新大陆的发现之后西方学者相继出版了有关地理知识的书籍。现代阶段,19世纪地理学出现自然和人文两大分支。现在初中地理教学课程中大部分以自然地理教学为主,人文地理知识的学习较少,学习人文地理主要从人口、民族、语言、当地风土人情等文化。

二、初中地理教材编排的特点

(一)初中地理教材编排的趣味性

初中地理知识的编排,不仅是对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简单的知识论述,更大一部分还要让学生对地理学这一门学科产生兴趣,使学生爱上对地理的学习。学习各地的风土人情,让学生产生好奇心,用鲜明的图片,生动的故事,学习到地理知识。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一些学生对自然地理的学习感到枯燥,对人文地理的学习充满着兴趣,在教师教学课程中应该讲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人文地理,将自然地理的知识教学融入到人文地理的教学课程中去,带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使得学生无论对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能充分地理解和学习。

(二)初中地理教材编排的实用性

初中地理有专业的知识点,在知识点的基础上,带入生活中的例子,使知识更加地通俗易懂,运用到生活。通过对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学习,在学习生活中有着巨大的用处,对以后地理知识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四季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天气气候、辨别方向等知识,在生活中经常用到,为以后地理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的地理知识框架。观察身边的各个方面,一定会有很多的地理现象,对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尤为重要,在地理环境的发展和改善,地球的发展过程中都有些重要作用。

三、初中人文地理知识的特点

(一)运用故事法教学提高趣味性

学生对故事的讲述,有着好奇与兴趣,运用讲故事的方法将地理知识融入到故事中,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例如,学习气候的时候,运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诸葛亮借箭为什么可以成功,从他神机妙算的策略中,想到了什么,运用到了哪些地理知识,与学习课程有着怎样的联系,运用这一小故事,把学生带到学习的氛围中,真正的学习到知识。在课堂上运用故事的悬念,打破无聊枯燥的学习氛围,在20世纪,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的时候为什么能成功,运用地理的知识解决这样的问题,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把学习知识真正运用到实际中。

(二)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发展

地理学有两大分支: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之间有着不同。自然地理指地形、气候水、土壤等一些方面的问题;人文地理主要是风土人情,各地风俗一些问题,但两者之间有相互依存,共同组成地理学,两者之间的发展都相互离不开。例如,人口的发展是不均衡的,西部地区人口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交通不便利,人口生活水平贫苦,但自然资源丰富,煤炭、矿产等多,但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交通便利,人口生活水平高,自然资源缺乏。这些分析既有自然地理,也有人文地理,一份全面的分析,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是不可分离的。

(三)人文地理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形成的规律性特点

在古代阶段人文地理的积累与发展,带给人们很多的生活习俗,现在很多也流传着。例如,当时的人们没有先进的仪器去判断天气、气候、降雨,流传着“东风急,备斗笠”“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等谚语来判断天气的状况,形容交通状况最为出名的还是《蜀道难》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些生活经验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点积累来的。人文地理在发展过程中一步一步深化着、伴随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课程教学中利用一些谚语等人文地理知识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

四、总结

从初中教学中的地理知识学习人文地理知识,使学生更加了解地理学这一课程的学习,在枯燥无聊的自然地理学习过程中,加入人文地理的学习,在人文地理中融入自然地理的学习,使知识得到融会贯通。现在学习重要的一点是学以致用,地理学的学习真正能使学生的学习运用到实际中,初中地理的学习是中学生认识地理环境,了解人文地理最基础、最重要的部分;人文地理的学习是贴近生活的课程,内容多种多样,有着趣味性,有些极大的带动作用。所以,人文地理的学习在初中地理学习中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徐振洲.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策略探微[J].中国校外教育,2017,(05):72+75.

人文地理教学范文2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空间分布以及两者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是相互密切联系的两大组成部分。而人文地理学的学习,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做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初中地理教学;人文地理;认识

人文地理包括地域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遗产、建筑特点等多个方面,是构成一个区域的重要区域特征。学生通过对自然地理的学习和了解从而掌握人文地理的知识点,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特点和学习任务之一,认识人文地理是区域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初中地理教材编排的特点

人文地理包含在初中地理教材中的每一个章节,包括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建筑特点等,整体上是依附于初中地理教学来向学生们呈现的。在每个章节中,关于人口、经济、文化、语言以及种族等都是被频繁提及和叙述的,这样一来,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增加更多的有趣的东西,这对于初中生来说更是激发了他们去探索新事物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对人文地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另外,在初中地理教学体系中,自然地理相较于其他地理学知识而言是比较有难度的,因此,在自然地理中穿插人文地理教学,对学生们而言是既在枯燥的学习中加入了许多有趣的东西,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地理,有助于提高学生自然地理的学习成绩。这样一来,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两者相互结合、共同作用,对日后更进一步地接触地理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初中人文地理知识的特点

1.运用故事法教学提高趣味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想象力更为丰富,因此,对于故事性的叙述还是可以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的。教师在开展初中地理教学时可以将关于该地域的故事穿插在地理教学中,以此来增加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例如,在讲解国际日界线时,教师可以先在正式讲课之前向学生讲解麦哲伦在环球航行回国够,发现船上的航海士在航海记录中少记录了一天,这对于当时航海技术还不发达的他们来说是相当困惑的。然后,教师可以通过这个故事很自然地引出是国际日界线的存在使得东西两边的日期出现了差异:每过一次国际日界线,日期就要变更一天。教材中也提到了双胞胎姐妹,妹妹比姐姐早出生了一天,也是因为国际日界线的存在。学生通过对这个趣味性问题进行探究的同时,更能将国际日界线的重要意义、变更方法等牢牢地记在心中,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另外,教师可以适当地对国际日界线进行引申,例如,为什么国际日界线是弯的,而不是直的等等,这些都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国际日界线的真正含义。

2.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关系

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同时是初中地理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同样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自然地理是人文地理的基础,人文地理是自然地理的向前推动的因素。因此,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是学好初中地理的必然条件。我们可以用这样的一个例子来加以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我国是能源需求大国,同时也是自然资源较为紧缺的一个国家。因此,人口分布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是依附于自然资源的,也就是说,自然资源越短缺的地方,人口就越稀少;自然资源越丰富的地区,人口就越多。在我国典型的地区就是华北地区,华北地区煤炭资源非常丰富,其可探明储存量可占我国百分之八十以上,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开采地区,此地区也是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

3.人文地理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形成的规律性特点

古代时我们的祖先没有先进的气象仪器,都是通过世世代代积累下来的实践经验来判断气候和播种的。直到现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些谚语。例如,“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意思就是说腊月七号、腊月八号是一年中最寒冷的两天,因此我们要喝腊八粥取暖,才不会冻掉下巴。像这样的民俗谚语还有很多,都是我们一代又一代根据大自然的变化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人文地理附属于自然地理,自然地理是人文地理的基础,研究人文地理时,自然地理能够起到很强的辅助作用,同时,研究人文地理也是对大自然的探索和规律的总结。初中地理知识面广,学习难度大,因此,学生在理解和学习地理知识时并不容易,特别是在区域地理这一块尤为复杂,学生对于其他陌生的区域本就了解不够,再加上要记住许多零散的地理知识点就更加困难了。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这一部分时,要让学生将人文与自然联系在一起,综合记忆,这样能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地理知识体系,对全面认识区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区域定位能力和对地域风土人情、历史文化魅力的了解,如同学生在世界各地畅游,增加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综上所述,初中人文地理知识内容广、学习难度大,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能很好地把握学习进度。但是如果从自然地理教学的角度引申出学习和认识人文地理,那么对于学生来说,不失为是培养学生兴趣、巩固学生记忆的一种良策。

作者:曾志彬 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人文地理教学范文3

1.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人文地理

初中的地理教学主要是集中对基础的地理知识的认识的基础上,初中地理教学很大程度上是作为高中地理知识的一次过渡,为此,如何实现初中地理知识的更加有效地涉及其人文地理知识,让学生对人文地理知识有着基础的认识和了解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在目前的初中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在此基础上,很难让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一个较为直观的印象,在此基础上需要让初中地理知识在不断涉及自然地理知识的同时也要将人文知识渗透进去,从而达到让初中学生认识和学习人文地理知识的作用。例如,在介绍沙特阿拉伯地区的自然气候的同时,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由于自然气候的炎热导致夏季酷热难耐,因此沙特阿拉伯人穿白色的大褂,由于白色反光,不吸热,从而沙特阿拉伯地区很少有人穿黑色,同时,白色的长褂是由于其中午的太阳十分炎热,如果裸露皮肤容易导致晒伤,因此沙特阿拉伯地区的居民多是穿白大褂,这样的介绍不仅仅可以让学生把握到当地的气候特征,同时也可以有效地让学生了解到当地的人文地理环境,这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在学习中不少老师对当地的介绍存在着生硬介绍的内容,从而让学生失去对其知识的了解和分析,因此在学习中同时要注意到其中所包含的人文环境,由于不同地区的人文环境是不同的,换句话说,自然环境是与人文环境息息相关的,两者是无法脱离开来,单独去认识的。因此在进行初中地理知识教学的同时,要注重自然地理知识与人文地理知识之间的相互配合和相互交流,从而让学生不用割裂的眼光看待问题,而是可以将其两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例如,在对学生进行提问的过程中,同样可以激发学生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对其所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实际上的探讨与应用,在这一实际情况下,在课堂中教师提出“面对黄河泛滥造成的洪水要如何防治”这一问题就需要进行合理的分析,由于当地的环境的不同仅仅依靠植树是不成熟的,由于树木的生长周期比较长,而且在树木生长的过程中洪水的泛滥依旧会爆发,甚至会将所种植的树木给冲走。在此情况下,学生进行分析必须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和自然环境,就单单拿种植树木来说,也是需要根据当地的物种结构分析的,柳树对水的需求很大,虽然有很好的固定土壤的作用,但是黄河处于北方,北方的土壤干旱,而且经受洪水的反复冲刷其中土壤中的营养成分其实已经大量流失,在这一情况下,要有效地治理洪水同样也要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因此这一种提问,可以在不断地锻炼学习对待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对其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运用,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初中地理教学学习人文地理

地图信息是一个很好的认识工具,由于初中的学生的空间概念还只是处于一个初步启蒙的阶段,因此在此阶段要如何实现和完善学生的印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此阶段下,地图信息所表现出各个地理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以及区别性,对学生正确认识到学习是具有重要的意义的,为此,在进行学习中,老师可以借助地图来进行标注和进行有效地分析,从而让学生加深对地图的印象以及加深学生的实际空间概念和认识。同时由于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的时候,它同样也是不断向学生介绍新鲜的知识和新鲜的环境的,因此,在进行初中地理知识教学中,不得不说,初中地理教学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在其中各种环境之间的区别导致教师不能使用单一的环境解说和介绍,同样要根据不同环境的区别进行讲解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有求知的欲望,例如:在进行学习中,中国与美国之间的环境也导致生活习惯的不同,中国人生活在温带,由于长期的生活环境导致中国人喜欢群君的生活,由于中国人口密度大,导致城市的不断庞大。而美国地广人稀,导致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空间的扩大。

结束语:

人文地理教学范文4

1.教材内容

人教版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内容为工业的区位选择,包含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变化两部分内容,涉及一个案例(鞍钢和宝钢的区位选择)、一个阅读材料(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三幅独立图像。本部分对应的课程标准为: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活动建议为: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一工业企业的布局特点,以及该工业企业的原料供应和市场联系。本部分内容是在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基础上进行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相关问题分析能力。

2.授课群体及过程

授课教师为华师一附中高一地理备课组长李斌老师,授课对象为华师一附中高一年级6班(普通理科班)。教学课时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工业区位因素(结合多媒体教学)。首先在对比农业生产特点基础上,介绍什么是工业以及工业区位因素。按照学案内容,分小组阅读材料,归纳分析武钢的区位条件。然后让学生根据黑板上的武钢区位图,上讲台分析武钢位于青山区的原因。第二课时: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本节内容依然以学案武钢为教学主线。首先,分析为什么武钢由原来的青山区搬迁至阳逻区。接着进行小组角色扮演,分别作为武汉市长、武钢集团执行总经理、阳逻经济开发区领导、阳逻居民,如何看待武钢在阳逻建立子公司的行为。最后,对区位因素的变化进行归纳总结。

二、研究方法

从实际出发,本研究采用具有“解释的”和“实证的”特征的质性研究。“质性研究”属于“解释主义”的范式,虽然其哲学基础不属于“实证”,但其研究形态却是标准的“实证的”,它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如深度访谈、开放式观察、实物分析等),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主要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同时,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具有探索社会现象、阐释意义、发掘整体和深层社会文化结构的作用。

1.直接访谈法

鉴于与授课教师有长达三个月的连续接触,所以,直接采用非正式的直接访谈法,在授课结束后随即进行。访谈问题主要围绕为何如此准备本节教学内容进行。另外,本部分内容有一位华中师范大学研二学生一同观摩听课,该生在2013年于华师一附中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教育实习,遂也对其进行了直接访谈,主要围绕听课后对本节人文地理教学的看法进行。

2.参与观察法

进入现场观察在质性研究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有可能影响到研究的成败。所谓观察,就是一边看,一边想。也就是说,观察不仅仅是一种外显行为,而且还是一种思维活动。在本研究中,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深入课堂,全程参与听课。为尽量保证研究的科学性,使课堂更为接近实际,事先未给学生进行任何特别说明,同时,进入教室听课时,从教室后面进入,以减少对学生的心理干扰。

三、研究结果分析

1.教师访谈

根据访谈内容,主要整理出如下信息。学生大都对人文地理不感兴趣。在进行人文地理内容教学时,需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案例教学,可提高学生兴趣以及认同感。鉴于学生缺乏对工业的直观认识,遂采用多媒体把课本第58页图4.1进行图片化处理,以钢铁工业为例向学生展示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不能为了案例教学而进行案例教学。本节内容,武钢的区位选择作为一条教学主线贯穿始终,且在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也可以作为案例继续分析。但是一定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可充分提高综合分析和辩证思维能力以及课堂参与度,减轻学生的疲劳感。但需根据实际需要,结合班级具体情况开展。

2.研究生访谈

访谈对象在2013年参加教育实习时,主要是必修一自然地理内容。针对本节内容听课之后,她感叹做好高中人文地理教学对于初入职教师而言是很难的一个坎。同时,认为要将如此困难的内容讲解有趣严谨实属不易,需要教师的信息整合、课堂调控能力,案例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离不开教师扎实的基本功。

3.参与型观察

第一课时要求学生对三段材料独立阅读分析,而不以小组讨论形式,让学生不会因为小组讨论而存在蒙混心理。同时,教师注重引导,注重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在讲解区位选择时有理有据。学生在分析、解决地理问题能力方面得到有效训练。在让学生上讲台分析为什么武钢位于青山区时,首先要求画出武汉市的盛行风向以及河流流向。在这里,体现了人文地理教学中,同样离不开对学生认识地理图像的能力的培养和分析问题的严密逻辑性。第二课时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变得十分活跃,热烈讨论。最后由各小组推选代表发言人。令人惊讶的是,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小组内部也会出现不一致的意见,如作为武钢集团的执行总经理小组,其中一位成员就提出反对意见,认为武钢由青山区搬迁至阳逻区,会由于一部分工人因为家庭、距离等原因不愿意跟随工厂走,另一方面也存在阳逻区这边不一定能寻找到掌握核心技术并娴熟的工人等,以致增加生产成本。面对如此临时突发情况,教师机智应对,先肯定武钢集团内部其实也可以有不同声音,但随即进行深入分析为什么搬迁至阳逻区利大于弊。

四、讨论与建议

1.充分运用乡土资源

生活案例教学是案例教学的一种,它是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地理事物,引述地理问题、印证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规律,将抽象的地理原理、过程和规律具体化,达到降低教学难度、缩短理论与实践距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基础性和实用性,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教与学的统一。本节内容直接采用武钢为教学主线,贯穿始终,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2.运用发展变化观点

人文地理现象的产生来源于人类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地区的人文地理现象也在不断变化。在高中人文地理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运用“历史分析教学法”实现人文地理教学的过程化。这有利于引导学生认识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发展过程,探究人文地理规律,以及有利于学生对人文地理问题进行动态分析。本节内容分析武钢随着时间推移,区位因素发生变化,很好地体现了“历史分析教学法”。

3.适当利用角色扮演

人文地理教学范文5

当前,交互多屏教学是世界教育界在以科技促进教学的浪潮中的一大应用趋势,该教学模式深化了课堂教学效果,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和课堂活跃性、学生参与性,同时也代表着高校未来课堂教学的方向。而在大学人文地理教学中,交互多屏的应用,能更大限度地使教学内容形象化、立体化,也使师生于课堂、课后互动成为可能,为教学带来良好效果。

[关键词]

大学人文地理;交互多屏;教学

21世纪以来,现代科技与教育相结合已成为一种风靡全球的趋势。在中国,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后训练,信息化普及和应用均成为衡量教学质量的砝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交互多屏学习空间的设计与应用也已成为教育信息化教学研究的一个新取向。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领域:一是对交互多屏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实用性进行研究,通过定量研究建构理论模型,以对该技术的真实有效性进行探索。二是以交互多屏为技术支撑,探讨新型课堂关系的形成,尤以人机互动和人际互动为主要研究取向,以此进行理论概括和实证研究。国内外关于交互多屏教学的研究与应用均已开展了一段时间,研究主要集中于互动类型的研究。从研究方法看,主要是借鉴心理学、社会学,特别是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成果来进行分析。而就普及应用率及理论研究深度来看,中国在该领域还处于理论探索、实践研发以及试点实证研究等初级阶段,但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叶新东、陈卫东等对多屏与课堂进行了长期跟踪调查,提出未来课堂理念,并直指多屏显示为该理念的主要指征,他们认为代表屏显技术发展趋势的交互屏的应用将给课堂带来新的想象空间,也为我们构建一个符合心流理论的学习空间奠定了技术基础。人文地理主要是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大学人文地理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认识、分析、解决人类活动与地理文化之间各种关系的能力。目前,大学人文地理专业在授课过程中,采用的多是大班教学形式,教学方式基本都是以传统的讲授加PPT演示为主,通过言语、图片等形式进行,授课内容均是对课本的一种重述和解释,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则认为当下大学人文地理教学方式枯燥无趣,参与性不强,灌输、说教问题突出等。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寻求突破,充分改革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效果是大学人文地理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改善现状,我们需要对人文地理提出交互多屏教学的改革,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改革评价方式,优化教学效果。同时,基于教学设备的更新与教育观念的进步,我们需要以交互多屏为基础构建新式教学空间,探讨教学空间的变化以使教与学得到促进和升华。

一、交互多屏教学趋向于科技与教学融合

多屏,顾名思义,即多块电子屏幕。在现代教学中,屏幕大致可分为手写屏幕(如黑板、白板等)以及计算机多媒体投影(如电子屏幕、幕布等)两类。其中,电子屏幕涵义甚广,包括交互式电子白板、触摸一体机、多触点液晶屏幕等。本文侧重讨论的电子屏幕,主要是指由教师掌控的多块电子交互白板或触控一体机白板以及由学生使用的无线终端电子屏幕组成的电子屏幕。电子屏幕工作原理相对简单,主要在于利用计算机信息通信技术,将带有传感器的电子白板与计算机连接起来,在应用程序的支持下,将传感器上的感应变成相应的计算机操作,并利用投影机将计算机显示器上的操作结果呈现在电子白板上,从而实现操纵电脑或屏幕中的各个系统来达到信息化教学的目的。而交互多屏教学空间是由多套信息系统组合而成的信息教学空间,该空间围绕教师对电子交互白板或触控一体机白板的操作,形成一个基本的智能教学系统,从而使教师置身于移动讲台中。除此之外,活动桌椅、平板电脑(无线终端电子屏幕)与之形成一个互动反馈系统,从而在通信技术的支持下,使教育与反馈系统在课堂中形成一个良性教学循环。众所周知,人文地理学科内容对信息技术的要求与应用也在逐年提升,在交互多屏教学空间,每位学生都配备有自己的电子设备,与教师的主屏相连。通过终端设备,教师将教学信息输送给学生,学生也可随时发送反馈。同时,学生可以在多个屏幕中任选其一自行组队,进行研究学习。另外,若有条件,教室内还可配备VR系统或全息投影技术,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身临其境的效果。

二、交互多屏教学趋向于提升学生参与度

本文以2015年春学期的人口迁移课程多屏教学为例,上课时按座位次序将学生分成三组,来讨论民工潮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利弊影响,每小组均拥有独立的屏幕。同时,小组间也可完成交流和对谈,全班学生可以一齐体会民工潮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各小组根据教师提问利用无线终端屏幕浏览网络资源并进行讨论,由于多屏教学空间给予学生极强的参与性,因此在讨论过程中,课堂纪律也显著提升,每位学生都在小组中各抒己见,学生逻辑思考能力得以提升,学习积极性提高,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关注也明显得以持续。课堂提问从而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一二维模式转变为教师提问—讨论—反馈、抢答、学生提问这一三维模式,教师因此也从授课者变成活动的组织和协调者甚至是裁判员。另外,分组讨论、交流这一课堂模式也使得竞争机制得以在课堂内得到充分发挥,学生不再是单独的个体,而代表了各自所属的组别。在此背景下,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互帮互助的和谐氛围,从而使各小组的整体学习能力得以提高。受网络技术支撑,各组别所讨论的问题均可通过登录网络来寻求答案,无线终端屏幕为学生构建了一个信息获取、整理的学习平台,这一技术减轻了教师负担的同时也为学生探求系统性知识提供了便利。尽管讨论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教学设计内容,但更有利于学科内容的延展以及学生知识面的提升。充满民主精神的课堂教学,应该把教师“教”的过程变成学生“学”的过程。交互多屏教学技术使传统教学中所缺乏的普适性和活跃性得以发扬,增添了教学的感官效果,也为现今人文地理学教学质量、效率的提升带来动力。

三、交互多屏趋向于推动教学设计的改革

交互多屏教学空间是互动教学活动在现实层面的延伸,这一教学模式对教师课堂模式设计提出新的要求,因而教学策略体系也必须做出回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交互多屏教学空间的出现促进了教学设计的变革与发展。在此同样以2015年春学期的人口迁移课程多屏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前准备好课纲,课纲包括课堂研究主题、人口的研究目的及意义、人口增长过程及发展趋势、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教师仅提供课堂思路,由学生小组讨论完成每一部分的具体内容)。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讲台主屏幕中一共出现三张图,分别为:繁华的夜上海,贫瘠的西部,辽阔的草原。同时,导入第一个教学问题:如果可以选择,你想住在哪里?与此同时,讲台两边的侧屏幕分别依次播放展示上海、中国西部地区以及草原地区面貌的图片和小视频,以多种形式来体现三地的特点与差异,便于学生观赏。

(二)案例列举,归纳总结

从学生的选择中明显可知,上海这一繁华都市是大家的首选,从而引申出人口在居住上存在的迁移观念。因为人口迁移有多种因素,因此讲台三幅屏幕可分别展示出人口迁移的三个外界因素:屏一展示的是因为生态环境因素而进行迁移的中国三峡移民,屏二展示的是因为战争等政治因素而进行迁移的巴基斯坦难民,屏三展示的是因为民族歧视等社会文化因素而进行迁移的叙利亚难民。这一类社会政治问题由于均是或曾经是社会热点,为学生所熟知,因此,学生很快对人口迁移的三个外界因素有所掌握。

(三)分组实践,分组交流

通过上文的展示,教师可以提问,引起人口迁移的具体因素有哪几个方面,并作提示,希望学生兼顾考虑推力(排斥力)和拉力(吸引力)两方面因素。同时,要求学生推测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分别对迁入地和迁出地造成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在讨论过程中,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四)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从而可在“已知区”和“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即知识的“增长点”上来建立互动课堂,这样有助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知识的同化,使认知结构得到补充和完善。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通过左屏以PPT形式展示各个问题的理论、实例等,而右屏则通过投影方式展示部分学生的讨论成果,师生在交流中互相思考、补充、完善,最后通过中间屏来书写课堂总结。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学习空间可以指任何学习发生的空间。虚拟空间在近年作为新环境为教育界所接受,更使远程教育成为现实,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数字化设备进行沟通,从而在一定范围内突破时间、地理的阻碍。交互多屏教学空间由于以信息网络作为技术支持,因此不局限于本校学生之间的交流,还可通过远程教学,实现与不同地区的课堂相连接。课时结束,教师可布置作业,让学生上网查询有关城市人口规模的决定性因素———以我国三大都市圈为例,并要求学生在完成后将作业至论坛。这一方面可方便教师检验学生吸收知识的情况,同时作业的网络共享模式也为下节课提供了备课参考,将学生反馈作为教学设计的一部分,使教学设计得以优化。

四、总结

交互多屏课堂作为一种新型学习空间,满足了多种不同形式的知识交流,在此过程中,互动成为未来课堂设计的核心。多屏的意义绝非仅仅是多块屏幕,而是基于多屏式的交互式学习方式下,使教室由原来的单向性变为多向性。多屏能更深层次地拉动课堂多角色之间的交流,尤具突破性的是其能满足学生间互动的需求,这对传统的课堂氛围和学习过程提出了挑战。同时,值得我们一再强调的是,在未来课堂中,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不再是单方面的教或学的关系,而是一种双方平等和谐的关系。也正是在此类技术的支撑下,如此革命性的转变才得以迅速实现。

作者:颜庭干 宋正娜 陈昌春 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

[参考文献]

[1]叶新东,陈卫东.多屏显示创建教学的心流空间[J].电化教育研究,2011(11).

人文地理教学范文6

一、地理空间思维的内涵与特点

地理空间是物质、能量、信息的数量和行为在地理范畴中广延性存在的表现形式。地理空间思维则是对地理信息的感知、提取、概括和联接等。地理空间思维具有形象性、综合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地图是表达地理信息最常见的方式,可凸显地理空间思维形象性的特点。用地理信息进行空间行为决策的重要方式是“表述联接”,即空间信息用属性信息来表述,属性信息用空间信息来联接。二者是耦合的关系,体现出地理空间思维综合性和系统性的特点。

二、在人文地理教学中培养空间思维的方法

培养地理空间思维,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多种信息的解读并建立信息关联,由此进行空间行为决策。在教学中,可参考以下几种方法。一是构建区域背景。区域的范围较大,能给学习者提供大量信息,因此以区域分析为背景进行地理空间思维培养更高效。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课,以贴合学生生活的苏州市为背景,利用大量的空间信息、数据信息和生活信息,进行归纳、演绎、抽象、综合,可促进学生空间思维的发展。二是设计“大”问题。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常会将知识点逐一分化,再以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但这种细化型的提问,在培养学生系统分析能力上效果欠佳。而以更大的问题为导向,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利用素材和数据,对资料进行甄别、分析与整合,从而有效提高空间思维的综合能力。在解决“大”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尝试透彻地分析问题,这就是对思维最好的训练。此外,学生还可能受到启发而提出新的问题,更有利于发展地理空间思维。如本课提出的“大”问题是“探究姑苏区的未来发展方向”,鼓励学生对姑苏区的发展各抒己见,促进了学生主动去关注并思考身边的地理现象。三是辅以材料。“大”问题的解决需要从更多资料中获得数据。这些资料可以是学生课前收集的,也可以是教师在课前协助学生收集的。材料的形式不限,可以是图片、地图、数据等,但每种材料必须有主题,能体现出一至两个地理信息。如本课的辅助地图包括政区图、景点和文化产业园分布图;图表包括地价表、人口数据表、专利分布表、工业资产总额及增长图、零售总额分布表;文字材料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规划、医院和学校搬迁资料、学生对苏州的印象或感想。课例资料以地图、图片、图表、文字等形式呈现,从数据类型上看,既有空间数据也有属性数据。学生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选取、概括、分析、联接和整合,在此过程中培养地理空间思维。四是激活小组讨论。由于要解决的问题较大,而且数据较多,学生仅靠个人的力量很难在一节课内完成分析、整合数据并提出方案的任务,因此可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发挥团队协作的力量,先进行问题细化和资料分化,再进行充分的分析解读,最后实现整合。如本课将“探究姑苏区的未来发展方向”这一“大”问题分化为四个小问题,分别由四个小组进行讨论,并进行数据的联接和构建。为了激发小组讨论的积极性,除了要将问题细化之外,更要合理地进行组织、分工与合作。小组长负责分派资料、整合讨论结果并代表本组发言;其他小组成员也都有自己要承担的任务,如根据分派的资料概括地理信息,其中记录员要负责记录每个组员的发言。总之,小组学习要求“人人有任务,个个要发言”。五是构建思路框架。如何将数据进行关联和分析,是培养地理空间思维的关键。思维过程通常包括一系列的分析和综合活动,是一种抽象、概括、归类、比较、系统化的过程。本课采用了SWOT分析法构建思维框架,将学生随机分为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风险(Threat)组,并开展小组讨论。各小组要选择合适的资料,在组内概括并提炼出每一组数据中的关键地理信息,再将信息整合到思维框架中,形成最终汇报稿。

三、在人文地理教学中培养空间思维的评价方法

人文地理教学范文7

关键词:新教育;初中地理;人文教育

一、地理学科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优势

地理学科跨文理两大领域,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地理学的发展表现为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的相互渗透。了解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对地球的认识形成地理空间概念,对人文地理人口的分布、人口增长、城市分布、衣食住行、风土人情等地域文化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地理学科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村初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

(一)提高地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

乡镇初中几乎没有专业的地理教师,由于专业不对口,地理教师专业知识欠缺,专业知识素养和人文素养不高。面对这种现状,应该从下面两方面入手,来提高农村初中地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1.注重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新理念的培训。鼓励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2.让校本培训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引擎。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只有从课程理念、课程标准、课程设计、教学评价、教学基本功等方面的培训入手,形成长效机制,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整合地理教学内容,将人文教育始终融入地理教学之中

1.发挥地理学科在人文教学中的优势,通过人文知识的传授渗透人文教育。地理知识涉及大量的自然美、社会美的内容,学生通过地理学习,可获得美的享受、美的陶冶,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审美情趣与内在美的气质。学生在学习人口、聚落、文化、宗教、经济、旅游、人地关系等人文地理知识时,分析本地区的地理景观特色和文化风格,能够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审美情趣,立足于人类与环境的协调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人文素养教育。2.在地里教学中始终贯彻人文精神,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地理课堂教学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应该融入人文素质教育,贯彻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是当今教育的潮流。

(三)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主要指涉及学生精神层面的东西,人文素养中最重要的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重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情感。在探究过程中使学生形成自主参与、探究合作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注重过程体验,让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用发展的眼光来认识自己的家乡,认识我们的国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体现人文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四)利用古诗、民谣、谚语,培养学生综合人文素养

在地理教学中合理应用古诗、民谣、谚语等文学材料辅助教学,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学习天气时可引用孟浩然的“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也可以引用谚语“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天上乌云盖,大雨来得快”;在讲解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可引用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在学习贵州省的自然环境时,可引用谚语“八山一水一分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这些诗歌、谚语都非常形象生动,能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受到文学美的熏陶,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另外,可以让学生学习地理课堂以外的地理知识,主动从相关的书籍中获取地理知识,如让学生阅读《徐霞客游记》等,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体现人文精神的精髓。总之,农村初中的地理教学中,不能只顾传授知识、提高升学率,而忽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只有教师以新教育理念为指导,在地理教学中强化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教育,树立人文意识,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杨叔子.现代大学与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9(04).

人文地理教学范文8

作为农产品消费市场的城市与乡村相互作用,农业部门通过竞争决定其区位。因其竞争是围绕地租进行的,故地租曲线是探究农业圈层现象形成机理的重要工具。准确把握地租曲线的运用方法是探讨农业圈层现象形成机理的基础和前提。

(一)运用地租曲线分析市场所具有的农业圈层分化功能

根据《孤立国》中的六个前提,假定地租曲线R=(P-C-Kt)Q中的农产品单价P、单位农产品成本C、农产品运费率t、农产品总产量Q等为常量,讨论市场距离K的变动对地租R的影响。

(二)运用地租曲线分析市场作用下的农业圈层分化机理

在笛卡尔坐标系中,地租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首先,讨论农产品运费率t与直线斜率、单位面积利润P-C与直线在纵轴上的截距之间的关系。其次,根据不同农产品的运费率t、单位面积利润P-C画地租曲线,探究运费率t、单位面积利润P-C在“杜能圈”形成中的作用。再次,分析不同农产品空间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及农业圈层分化机理。

(三)运用地租曲线探究农业圈层现象形成机理的分析步骤

学生经探究得知,整个分析过程有以下步骤:第一步,搜集相关数据和资料。第二步,分析农业生产的地域格局。第三步,分析农业生产地域格局同市场的关系。第四步,分析不同农业部门的单位面积利润的空间特征及其与农产品运费的关系。第五步,比较区域农业地域格局与“杜能圈”的异同,并分析原因。探究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

二、运用地租曲线分析现实中“杜能圈”的形成机理

1980年代上海郊区农业生产表现出圈层结构,但与经典的“杜能圈”存在差别。引导学生对其形成机理进行探究,能强化他们对农业区位论的认识。

(一)1980年代上海郊区的农业圈层现象

1980年代上海郊区农业生产由近郊到远郊可分为四大圈层:第一圈层以发展蔬菜、奶牛、花卉为主;第二圈层以生产棉花、蔬菜、奶牛和自给性粮食为主;第三圈层以商品粮、棉花、季节性蔬菜为主;第四圈层则以商品粮、棉花、渔业和奶牛为主。该农业圈比“杜能圈”要复杂得多,需透过现象揭示其本质。

(二)1980年代上海郊区农业圈层的特征

学生经过探究,发现1980年代上海郊区农业圈层现象具有四个特征:第一,各农业圈层皆以市场为圆心。第二,越接近市场的圈层,单位面积农产品的利润越高、其运费率也越大;反之,农产品的单位面积利润越低、运费率也越小。如单位面积产值高、运费率也高的花卉生产仅出现在第1圈层。单位面积利润较低、运费率较小的粮食生产在第1圈层没有出现;第2圈层仅出现了自给性粮食生产;第3圈层和第4圈层中商品粮的生产都上升到第一位。第三,第3圈层和第4圈层为不完整的圆环。第四,每个圈层中的农作物皆不止一种。

(三)1980年代上海郊区农业圈层现象的形成机理

学生经过探究,总结出上海郊区农业圈层现象的形成机理:第一,单位面积农产品的利润和农产品运费率决定农业圈层的分化。其依据为,四个圈层皆以市场为圆心,且距市场越近的圈层,单位面积农产品的利润越高、其运费率也越大。第二,同一个圈层中多种农业部门并存的成因有二:一是某些农业生产部门的生产成本和产品运费率非常接近;二是农民的种植偏好、获得的市场信息、决策风格等存在着差异。而杜能创立农业区位论时所选的农业部门,在单位面积利润和农产品运费率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典型性和代表性;决策风格并无两样。第三,第3圈层和第4圈层为不完整的圆环,不影响单位面积农产品的利润和农产品运费率决定农业圈层的分化。这是因为上海濒临海洋,农业圈层的发育受到限制。从形成机理看,该农业圈层现象属于“杜能圈”。

三、运用地租曲线分析“泛杜能圈”的形成机理

美国中西部大都市郊区的农业生产圈层现象具有其特殊性,探究其形成机理能得到新的结果、产生新的认识,对学习和运用农业区位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一)美国中西部大都市郊区的农业圈层现象

美国中西部大都市郊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为五个圈层,由里向外依次为:第1圈层土地投机商、开发商多,发展温室栽培、养鸡等半工业化农业;第2圈层土地投机商拥有大部分土地,多撂荒地;第3圈层逐步转变为农业、城市企业收入较高的雇员等的居住地,多兼业农家;第4圈层主要发展奶酪、谷物,有可能变为非农用地;第5圈层种植玉米、养殖家禽,城市化的影响甚微。

(二)美国中西部大都市郊区农业圈层的特征

学生通过探究,归纳出该农业圈层的三个特征:第一,各农业圈层皆以城市为中心,且大致呈同心圆状分布。第二,离城市越远,土地开发商越少、土地投机商拥有的土地越少,非农用地的比重越小,农业集约化程度越高。第三,离城市越远的圈层中,单位面积农产品的利润和农产品运费率并非逐渐降低。

(三)美国中西部大都市郊区农业圈层现象的形成机理

学生通过探究,归纳如下:第一,引起土地利用圈层分化的城市具有两种功能。一是农产品消费市场。在其作用下土地经营活动追求农业利润最大,单位面积农产品利润和农产品运费率在圈层分化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第1圈层发展温室栽培、养鸡等半工业化农业,其单位面积农产品的利润最高、农产品的运费率也最高。第2圈层距城市(市场)较远,较高的运费率使半工业化农业难以发展,多撂荒地。第3至5圈层分别为兼业农家,发展奶酪、谷物,种植玉米、养殖家禽。距离城市越远,单位面积农产品的利润、农产品的运费率越低。二是非农产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扩展中心。它同土地的相互作用引起土地利用圈层分化,其作用机理为:农用地非农转化几率的大小、农用地转化为非农用地的利润占所有土地收益比重的大小在圈层分化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离城市越近,农用地非农转化的几率越大、农用地转变为非农用地的利润占土地所有收益的比重越高,土地开发商和土地投机商越多。反之,土地开发商和土地投机商越少。第二,土地利用圈层分化所追求的利润包括当前收益和预期收益。第1圈层距城市最近,农用地非农转化的几率最大。出于追求当前收益,土地开发商多;因追求预期收益,土地投机商也多。第2圈层离城市较远,农用地非农转变的几率变小。追求当前收益受限,遂土地开发商有所减少;出于追求预期收益,土地投机商拥有大部分土地,且撂荒地多。第3至5圈层分别为农用地与居住用地、有可能非农化转变的非农用地、城市化影响甚微的农用地,皆因追求当前收益。第三,土地利用圈层分化所追求的是农业利润与农用地非农转化利润之和的最大化。离城市越近,单位面积土地非农化的利润越高、土地开发商和投机商越多,土地作为农用地的价值受到土地非农转化“屏蔽”的程度越大,农业生产越粗放。反之,离城市越远,农业生产越集约。综上所述,该土地利用圈层现象是“杜能圈”受到非农用地的扩张中心对周围土地利用分化作用的改造而成。越靠近城市,“杜能圈”受到的改造越强烈;离城市越远,“杜能圈”保存的越完好。尽管该土地利用圈层现象同“杜能圈”有所区别,但仍保留“杜能圈”的痕迹,故称其为“泛杜能圈”。

四、运用地租曲线分析“类杜能圈”的形成机理

卢旺达丘陵地带的农业圈层现象独具特色,探究其形成机理对学生巩固所学的农业区位理论具有重要作用。

(一)卢旺达丘陵地带的农业圈层现象

非洲国家卢旺达的丘陵地带围绕丘陵顶部的土地利用方式呈同心圆状,从内往外依次为:第1圈层为聚落;第2圈层为香蕉地;第3圈层是内侧耕地;第4圈层是咖啡栽培地;第5圈层是外侧耕地;第6圈层是丘陵冲积地上的耕地,且分化为两个次一级圈层。其中,6A为全年都能耕种的耕地,6B是旱季才能耕种的耕地。

(二)卢旺达丘陵地带农业圈层的特征

学生探究后归纳出该农业圈层的特征:第一,该土地利用方式同海拔高度密切相关。第二,尽管该农业圈层围绕丘陵顶部呈同心圆状分布,但作为其圆心的聚落不具备农业区位论所言的农产品消费市场的功能。首先,第3、5、6圈层均为耕地,它们共同的几何圆心不是农产品消费市场。究其原因,卢旺达农牧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0%,粮食不能自给;全国一半以上的农民拥有小于1hm2的土地,种植业规模小、粮食主要用于农民自己消费,故三个农业圈层的共同圆心是粮食生产者的集中居住地、粮食的集中消费地,但不是市场。其次,第2、4圈层的共同圆心也不是市场。这两个圈层分别为香蕉地和咖啡种植地,其产品主要供销售(国内或国外),产品运费的等值线应以市场或贸易口岸为圆心。显然,这同两个圈层以丘陵顶部的聚落为中心相悖。再次,第6圈层分化为6A和6B两个次一级圈层。6A海拔较高,雨季不被洪水淹没,可常年耕种;6B海拔较低,仅旱季露出水面、可耕种。很明显,这两个次一级圈层共同的圆心是地形上的最高点,而不是农产品销售市场。第三,距丘陵顶部越远,单位面积农产品的利润和农产品运费率并非逐渐递减。如第4圈层咖啡的单位面积利润显然高于第3圈层所种的粮食。

(三)卢旺达丘陵地带农业圈层现象的形成机理

学生通过探究、讨论得出如下结论:海拔高度在该区域土地利用圈层分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一,自然地理环境垂直分异使得丘陵顶部超出当地的翠翠蝇、疟疾等昆虫,或传染病的分布上限,成为人口聚居区。其二,海拔高度的空间差异加剧了农民耕作时往返的时间效率的空间差异。离聚落越近,耕作时往返的时间效率越高;反之,时间效率越低。而丘陵地区陡峭的地形,加之落后的交通条件,使其时间效率的空间差异增大。根据比较优势,越接近聚落的地方越适宜精耕细作,离聚落越远的地方越适宜粗放经营。其三,海拔高度的空间差异决定农民劳作过程中受昆虫、传染病等侵害风险的空间差异。海拔越高,耕作时受侵害的风险小;反之,受侵害的风险高。海拔高度从另一个方面影响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的空间差异。其四,特定范围内,海拔高度的空间差异决定农用地耕作条件的空间差异。第6圈层分化为6A和6B即是。该农业圈层是特定区域内海拔高度的空间差异所致的农业集约化程度的空间差异。其实质是海拔高度的空间差异所导致的“类杜能圈”,或称“山地农业圈”。当然,此处所说“类杜能圈”或“山地农业圈”不同于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前者分化的原因是海拔高度的空间差异所引起的不同农作物比较优势的空间差异,后者分化的原因则是由海拔高度的空间差异所引起的水热组合状况的空间差异。

五、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