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设计范例

人文主义设计

人文主义设计范文1

关键词:医院建筑设计;人文关怀;设计策略

0前言

医院建筑与其他公共建筑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特殊公共场所,所以在建筑设计上要更加体现出人文关怀的理念,在整体结构、外部环境及功能模块的设计上,要更具有包容性,从而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的诊疗环境。

1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在医院的项目设计中非常重要,该环节的设计优劣将对投入使用的医院环境产生直接影响。在医院建筑的整体布局设计上,要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结合医院各功能板块的侧重点,合理安排各板块的位置,使布局更加科学、合理。①要充分考虑医院各功能板块的功能,对其进行合理整合,并融入人文关怀的理念。同时,在设计中还要优化设施配置,并结合医院周边环境,对建筑空间进行合理整合。总的来说,对医院建筑进行整体布局设计的根本目的就是为病人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环境,而医院作为公共场所,人流量与交通压力都很大,可以从整体设计着手,在医院停车场及医院周围设计绿化走廊,这样既可以实现交通转移,同时也能为患者营造自然的环境,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并有利于引导人员流动。②要根据医院的工作流程,对各功能板块与部门进行科学的区域划分和设计整合,从而为医护人员与患者沟通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③在进行整体布局设计时,还要充分考虑各类患者的转移需求,减少各类疾病之间的交叉感染概率。④在设计时要有全局观念,把医院当作一个有机整体,各功能板块的布局要合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人力、物力、环境及设备等资源,避免资源浪费。⑤医院建筑的整体布局设计还要根据当地气候及环境特征,采用最佳通风及照明方式,根据医院建筑与外部环境,使医院内外部都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功能模块设计

2.1病室设计

在设计病房时首先要保证一定的私人空间,充分尊重患者的个人隐私。例如,在多人病房的每张病床周围设计窗帘,或设置单间病房,在多人病房要设计公共交流区,为患者交流沟通创造良好的环境,进而通过沟通起到减缓压力、配合治疗的作用。其次,在病房设计上不应过度依赖传统病房结构,可以尝试设计家庭式病房,营造家庭式温馨环境,包括病房面积、物品摆设、墙面颜色、灯光色彩等都要本着有利于患者康复的原则,充分满足患者需要,尤其是对残疾人患者,更要从各个方面考虑他们住院期间的方便,从而赢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和依赖,促进患者康复。

2.2公共场所设计

医院的公共场所设计同样要体现出人文关怀,便公共空间更加人性化。例如,大厅的设计要根据人流量大小及就诊路线等因素,把大厅划分成导医台、医护人员服务区、患者休息区等功能区域,还可以在大厅配备银行服务窗口、便利超市等,有条件的医院还可设置咖啡厅、书店等休闲场所,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在公共区域的内部装饰上,可以选用盆栽、雕塑、名人字画作品、花草及工艺品等,一改医院肃穆的形象,从而为患者提供愉快、轻松的就医环境。另外,从低碳环保的角度出发,在大厅外部采用玻璃幕外墙,顶部采用通透明亮的采光天棚,从而改善室内的自然通风及采光条件。

2.3护理区域设计

医院护理区域的设计要体现出人文关怀,需要在细节上下功夫,目的是为患者提供高效、人性化的服务。在设置医护人员工作区域时,尽量把医护人员办公室、护士站设置在病房的中心位置,缩短医护人员到每间病房的距离,使医护人员可以及时照顾到所有病人,为医患之间营造方便、舒适的交流环境。另外,在病房区域还要设置足够数量的医生及护士更衣室、休息室等,从而为医护人员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

2.4外科设计

手术治疗在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所以手术室是疾病治疗的重要场所,对手术环境要求很高。手术室的设计要尽量做到无菌,从而减少伤口感染的概率,同时为医护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其保持最佳工作状态。外科病房、ICU病房、病理室、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室之间要保持最近距离,以便医护人员管理与使用。在手术室走廊设计上,可采用色调柔和、轻松的装饰画,并保持适当的宽度与高度,以减轻患者对于手术室的恐惧心理。

2.5产科设计

产科病房要与其他病房分隔开,单独划定产科病房区域,一来防范病毒的传播,二来为孕产妇提供舒适的就医环境,减轻其心理压力。在选择建筑材料时,要充分考虑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心理与生理特点,为其提供良好的服务。在病房设计上,要尽量营造家庭的温馨氛围,使母子、夫妻生活在同一房间内,病房内的设施要以有利于孕产妇及婴儿生活为原则。

2.6安全设计

医院建筑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在项目竣工投入使用后,每天会有大量的人员出入医院,所以必须做好医院及其周边环境的整体规划设计。可根据医院周边的交通情况,以及公交站点及城市轨道站点的分布情况,对医院周边交通进行综合考量、合理设计,尤其是设计好物流出入口,避免交通堵塞。在医院主要出入口处可以设计出入口广场,尽快实现人流与车辆的转移,确保建筑物周围视野开阔,从而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促进疾病的康复。

3细节设计

在医院建筑设计上,要本着人文关怀的理念,对医院的不同病区、不同科室及各类使用对象,进行与之相对应的专项设计与细节设计,满足患者及家属的生活需求,尽可能为其提供周到、全面的服务,这也是现代医院建筑设计的基本理念。①要充分为患者着想,将收费窗口设计成内抬高的形式,当工作人员坐着办公时其身体高度应与站立的患者处在同一高度,要避免“丁义珍式”收费窗口的出现。②要针对特殊人群配备相应的设施,充分考虑各类患者的实际需求,例如要为残疾人铺设无障碍通道,在设计护士站、服务台等的高度时要考虑使用轮椅患者的需求,卫生间尺寸要满足轮椅出入需要。为方便哺乳期妇女就诊,可以设置母婴室。③要为患者提供各种便捷服务,可在门诊大厅及住院部设置多功能自助挂号机及生化检查结果打印机等,及时满足患者诊疗需求,减轻患者来回奔波的劳累。④病房马桶旁要设置扶手,并且在接近地面的位置设置按铃和拉环,使患者在不慎摔倒后可以及时呼救。

4结语

医疗的最终目的是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所以在医院建筑设计中,要融入人文关怀的设计理念,从医院整体布局,到各功能模块设计,再到细节设计,都要站在患者及医护人员的角度考虑,切实为其提供温馨的诊疗环境。

参考文献

[1]黄嘉硕,韩帮伟.浅谈如何在医疗建筑设计中注重人文关怀[J].绿色环保建材,2017(1):37.

[2]刘小鸥.医疗建筑设计中注重人文关怀分析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7(7):18-19.

[3]陈芳.医疗建筑设计中注重人文关怀分析研究[J].河南建材,2018(2):257-259.

[4]张浩.基于对弱势群体在建筑设计中的人文关怀分析[J].包装世界,2019(2):109-110.

人文主义设计范文2

关键词:医疗建筑;人文设计;建筑设计

我国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对医疗机构来说是一个机遇,更是一个挑战。要正确面对这一问题,首先应当集中资源提高医疗质量。医院是医疗场所,必然是以医疗为主,除此之外,还要提高的就是医疗建筑中的设计水平。医疗建筑的设计直接影响到了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的评价,因而增大对这一内容的投入是十分有必要的。

1医疗建筑设计中的人文情怀

目前,医疗建筑设计过程中最需要注意的是人性化医疗空间的构造内容及方式。人性化的医疗建筑设计可以在提高公共环境质量的同时营造一种比较令人信任的医院形象,同时让病患及其家属感到医院的人文关怀。若站在患者及其家属的角度考虑,他们对医院的主要期望在于医院能否做到以人为本,因而医院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主题,比如避免流程交叉导致病患办理手续时会有额外的时间浪费,或者采用自然通风,避免让患者产生焦虑情绪,缓解紧张的气氛等。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不同患者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进行反复斟酌后再进行建筑设计,尽量使每一位患者都能受到环境的积极影响,放松心情进而配合实施医疗过程。

2通过细节设计让患者感受到人文关怀

医院设计的整体理念在于人文设计,而对于不同的科室,人文设计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

2.1产科细节

产科是医院各个科室中面临问题最复杂的科室之一,产妇因为各种原因经常会产生焦虑等心情,甚至会影响到治疗过程,因而产科的人文设计是困难而意义重大的。产科作为医院中唯一一个为迎接新生命而服务的科室,其工作重心毫无疑问就是产妇和新生儿,因而应在病房等设计中融入家庭元素,给人一种淡淡的温馨感觉。除此之外,对采光的设计也是十分需要注意的一环,产妇和新生儿都有沐浴阳光的心理需求,这可以极大缓解产妇的焦虑等负面心情,同时对新生儿的正常发育有着积极作用。除上述措施外,还要给陪护人员配备一些配套设施,以方便其照顾产妇及新生儿。

2.2儿科细节

儿科的细节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一点是儿童活泼好玩的天性,儿童通常不具备分辨事物对错或者安危的能力,因而对儿科进行细节设计时,重心应当放在安全设计上,尽一切可能避免儿童在病房发生危险。比如在设备插头处,应当加上防护措施,并尽量设计在不能被儿童触及到的地方,避免儿童误触插座受到伤害。此外,儿童通常会对可以攀爬的事物产生兴趣,因此应对这些可能引起兴趣的攀爬体进行安全设计,加以合格的保护措施。同时,卫生间的设计也应当同儿童需求结合起来。对于儿童的心理需求,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增加受儿童欢迎的装饰增加童趣等方式减少儿童就医时常见的恐惧情绪,达到人文设计的目标。

2.3心脑血管科细节

心脑血管科主要是面向一些年龄较大的患者,这些患者通常行动不是非常方便,因而在这些科室中需要注重对紧急呼叫装置以及轮椅通道等的设计,应本着朴素实用和患者安全至上的原则进行设计,避免一切可能出现影响患者治疗过程的因素出现。除此之外在诸如卫生间和过道处等增设一些应急设施和扶手,以确保患者如果突然身体不适,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得到诊断治疗。

2.4牙科细节

牙科患者就诊的过程中通常是保持着仰卧的姿势,因此在对该科室进行细节设计时,重点应放在墙壁靠上侧以及天花板上,例如可以通过一些光线折射保证就诊的正常进行的同时避免患者受到光线直射的干扰,进而方便患者配合治疗。

3医院内部环境设计中的人文关怀

对于医疗服务来说,不能只是单纯的药理治疗,还应当包括能使患者情绪得到舒缓的智能医疗服务。这些人性化设计主要包括医疗流程的人性化、标识系统的人性化以及智能技术等。

3.1医院建筑的内部环境

在医院建筑内部的人性化设计中,人文关怀是主要凸显的因素。医院主要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其主要任务在于尽快尽好地使患者恢复健康,因而在建设的过程中应从各方各面照顾到患者的心理,确保其就医过程中不会因为紧张的情绪受到过大的影响。良好的人文建设可以起到舒缓患者心情的作用,能够让患者在保持积极情绪的同时以乐观的态度接受治疗,进而恢复健康。

3.2医疗流程的人性化

医疗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就医效率进行调查研究并着重分析,然后将结果融入到设计过程中,减少患者因为不够熟悉医疗流程而产生负面情绪甚至是延误治疗的概率。因而,医疗流程需要加以规范,对建筑内部环境进行整体的规划,确保布局的合理性,进而为日后前来就医的患者提供简单而清楚的就医环境。除此之外,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服务站,确保患者有问题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找到可以咨询的地方。

3.3人性化交通

很多医疗设施都因为其结构复杂而建筑成高层建筑以解决用地紧张和各部门连通性不足的问题。但是高层建筑与室外连通建筑相比,其交通问题更应当受到重视,尤其是水平交通和垂直交通之间的问题,比如可以设置固定科室在固定的一部分楼层中,然后再水平划分为各个具体方向。除此之外,还应当尽量的缩短患者诊断就医之间的距离,具体措施可以是在多层次的空间中建设自动扶梯。除此之外架设多架电梯也可以有效地提高人群中的交通使用率。

3.4人性化标识

医疗建筑内部有着很多不同科室不同方向的房间,而这些房间从外面来看大同小异。为保证患者及家属能够在短时间内找到自己所需要寻找的科室,标识系统应当趋于人性化,让对医疗知识了解很少的人也能在短时间内理解标志含义并找到自己的需求。除此之外,标志的布置也需要做到足够的醒目,比如可以在墙壁以及门框等地方设置箭头等标识,确保患者在有需求的时候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就医,同时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效率。

3.5智能技术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智能技术的应用遍布了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之中,医疗领域也不例外。智能化技术如果加以妥善使用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智能更加人性化的医疗环境。比如,推动一卡多用的制度就可以为患者带来集挂号就医以及医保等多个环节合为一体的便利,不需为医疗问题进行过多的奔走,这就简化了患者的就医过程,同时也可以将患者的检查报告直接反馈的所属医生面前,真正做到第一时间对患者的身体反应进行检查诊断,这样一来,患者的复诊流程被简化到了最简。除此之外,智能系统也可以为患者提供预约挂号等一系列服务来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长。

3.6医疗空间

患者在就诊的过程中因为对医院的各种想法以及一些个人的心理因素,常常会产生以焦躁为主的负面情绪,因此早期的医院环境通常是十分压抑的,因而在对于建筑进行设计时应当注意医疗空间对患者情绪的影响。首先,在设计公共空间时应当注意视野是否足够开阔,以及有关辅助设备是否完善,确保患者在等待的时候有着宽广的空间以及休息的场所。必要时可以设立一些便民商业设施来确保患者及其家属的日常需求。病房作为医疗建筑中最受人们关注的环节,是通常情况下患者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因而对于病房的设计应当在满足患者康复需求的同时满足患者的生活需求,确保患者可以放松心情进而配合治疗,所以通常在设计病房的过程中配合装饰品等设计,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卫生的环境。

4结语

人们对医疗设施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了多层次的提高并会继续下去,所以在医疗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引入人文关怀的理念十分重要。这些理念主要体现在各个科室的设计细节中,通过不同的细节内容来为患者提供一个比较温馨的医疗环境,确保患者及其家属可以保持一个稳定的心理状态,进而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医疗建筑设计的人性化是一种理念而非具体的步骤,在应用这种理念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比如在具体设计建筑室内布局的时候也不能忽视室外的绿化部分等。我国的医疗环境逐渐提升,医疗建筑的发展必然是朝向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此外,人文理念的引入对医护人员来说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减轻有关工作人员的心理压力,促进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嘉硕,韩帮伟.浅谈如何在医疗建筑设计中注重人文关怀[J].绿色环保建材,2017(1):60-61.

[2]付源.试论人性化设计在医疗建筑设计中的要点应用[J].中国房地产业,2017(7):18-19.

[3]张禹宁,孙英杰.基于人文关怀的住宅式医疗建筑设计探究[J].设计,2018(1):33-34.

[4]张中明.试析绿色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中的人文关怀[J].自然科学(文摘版),2015(7).

人文主义设计范文3

通过对乔弗莱•司各特《人文主义建筑学》的剖析解读,分析其破而后立的理论建构过程,对各种谬误的批判和最终导向人文主义建筑学的定义,以及体量、空间、线条和和谐性组成建筑核心体验的论证。

关键词:

《人文主义建筑学》;人文主义;情趣史

作为二十世纪初年的英伦建筑历史学家、诗人、文学家的乔弗莱•司各特(GeoffreyScott,1884-1929),著作并不等身。在建筑学方面的论著,除了一本学生时代颇为稚嫩的《英国建筑的民族特性》,再就是1914年出版、1924年再版的《人文主义建筑学》了。正是这本书奠定了其在建筑理论史上的地位,并向我们证明在同一历史时期内除了拉斯金所代表的维多利亚主流艺术旨趣之外,还存在着另一个非主流的声音。这个声音由一堆对于各种谬误(浪漫主义的、伦理性的、机械论的、进化论的、学院派的建筑观念)的针砭、一股基于移情心理学的情趣史研究和一种对于“人文主义”理想原理的完美表达所组成。为何首先针对谬误来批判呢?司各特这样说:“我们现在赖以生存的是一系列建筑的习惯、片段的传统、幻想和偏见、尤其是大量似是而非的原理、半真理,相互无关的、未加批判的并且经常是互相矛盾的观点,通过他们建造起来的建筑物,既没有坏到被证明为全无新颖之处,也没有好到不能受到公平谴责的程度。”对于无誉无咎,无是无非的混乱生存状态,敏感又敏锐的司各特不能忍。在破而后立的理论建构过程中,作者展现出的激情、灵气和洞见颇有同时期里尔克的风范。

对于这样一个飞扬跳脱的论证和多少囿于历史局限性的结论,可以表示遗憾,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司各特的花样批评之中汲取营养、引以为鉴,避免被谬误们遗留至今的幽灵幻影所迷惑。对于文艺复兴建筑,司各特揭示其突出的控制因素不是结构(结构被柱式粉刷所掩蔽)、不是材料(材料完全臣服于风格)、不是政治(皇权教权豪门均非主动、时代精神变迁也不过是倒果为因),而是对形式的情趣。建筑成为结构和装饰之间的争议之地,从这块肥沃的土地上不断滋生出新的发明,来取悦迅即厌倦的情趣。人们喜欢被这种风格所包围,于是就不顾手段、材料和服务目的去建造它。以“真实的建造”这个逻辑标准去度衡文艺复兴建筑,无疑是不合格的,但是以“愉悦/美观”这个“良好建筑的三原则”之一去衡量,文艺复兴无疑是异彩纷呈的。浪漫主义最典型的形式就是对已经消逝之物的崇拜,它把时间和地理上的遥远等同于理想化,把美等同于新奇,更把大自然也拟人化了。浪漫主义的目的本应是在一种现存的艺术形式和原理中注入一种诗意的兴趣,现实中却成为中国风、哥特式、希腊式等复古幽情和异域风情蔓延的推手。人们的兴趣从艺术风格时期附会到其文明理想,文学在其间充分发挥着它的艺术想象力并赋予历史时期以简单、片段和脸谱化的幻象,建筑风格被认为代表了那个时代。由于浪漫主义的首要谬误是把建筑视为象征的,于是明显的尚古主义成为主流。除了尚古之外,浪漫主义另一股主流是崇尚自然。大自然是神圣之物,自然诗意可以以各种情绪感染建筑。按照自然的方式去建造,弱化人在其中的作用,摆脱秩序、对称、逻辑和比例,强调偶然、随意和风景如画……让建筑满足自然诗意并不能掩饰建筑这一人工造物的原罪,反而产生不少矫饰的新罪。浪漫主义谬误的实质就是允许用文学时尚去控制建筑情趣。在文艺复兴之后的机械发明时代,科学占据了启蒙后的主流地位。建筑作为建立在结构之上的艺术门类,就比其他艺术更能接受纯科学性的描述,其目标也更易转换为工程师的理想(更大的跨度、更高的高度等)。这一时期最为突出表现的建筑形式都是功能主导的,比如桥梁、高塔、厂房和展厅,它们大都傲慢的漠视形式。而在此之前,文艺复兴建筑风格越走向形式上的成熟,对于结构科学的矫饰态度也越不加遮掩。虽然从希腊建筑用石材表现木构特征开始,完全意义上“真实表现的结构”就没有存在过,就连后来的柱式和飞扶壁,也都是在超过结构最大限度的经济性之外,不乏浪费的完成了自身的表现。

但好的建筑从其整体来说,应当既是美的,也是结构真实的。有一种观点认为,建筑美仍然是结构的美,在于力的可见关系的表达,人们从支撑应付荷载、推力对付推力中取得了视觉和心理上的愉悦。现实却是建筑师在事实上的结构完整性和外表上的结构生动性之间摇摆,最终只有笨拙的妥协或折中(密斯凡德罗的外贴工字钢钢骨砼立柱节点)。结构计算凭科学,结构认知凭感觉;前者服从于机械法则,后者服从于心理法则,再加上结构的美学性并不是与它的技术同步发展变化的(比如埃菲尔铁塔早年的美学争议),往往会滞后一个审美的培育期,于是如何定义结构与建筑美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件复杂艰难的事情。建筑艺术研究的不是结构本身,而是结构效果对人的精神和认知的影响。它通过经验、直觉和先例,学到应该抛弃什么、隐蔽什么、强调什么、模仿什么,它逐渐从机械科学中创造出一种适合建筑学的拟人化的结构动力学,从而获得了独立地位和存在价值。在对结构的热衷中,机械性的谬误拒绝了一种能把结构提升到理想的艺术轨迹。伦理性的建筑评论服务于政治目的,从浪漫主义谬误中升起,部分也源于对机械理论的抗议。对艺术进行道德性批评是一种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被唤起的行为,前有沉浸于宗教启示的神学偏见,后有呼吁道德价值的功利主义的政治偏向。伦理性谬误宣称自己对美学享有控制权,与建筑宣称自己对雕塑和其他一些次级艺术一样。它作为论战的武器不断强化和装饰着人的偏见,并没有增加自己在理论上的信服度。针对巴洛克建筑艺术的伦理性批评,在司各特洋洋洒洒的辩护之下,显出了评论家们故作不解和道德狭隘的声音。作品的美学目的决定了它所使用的手段,巴洛克建筑艺术尤其如此。美学目的能指出艺术家的本性,说明他的基本选择倾向,作为评论者必须正确的加以理解。道德裁决往往倾向于在美学目的被公正考察之前就做出定论和干预。事实上,不能把艺术家在创作中的道德性作为风格美学价值的评价标准,这完全是两个体系。无论是从神学、实用还是直觉角度出发的建筑评论,一旦以道德倾向作为评论基点时,就会导致混乱。它会毫无理由和逻辑的产生一种偏见并毁掉一种情趣。把对美的欣赏从生活的其他部分割裂开来,既不可能说明经验,也不可能从经验中提取任何深刻之物,它失去了使人感兴趣、影响创作或控制情趣的力量,变得渺小和枯燥无味。这样孤立的观赏,只能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体会不到在深刻性和完整性方面之间的差异。美学不仅在艺术上而且在生活上都使人们感到兴趣,因此不能也不应在缺乏一种对生活富有想象力的感受下接触这种艺术。建筑的品行要求人们具有理解它们的天赋,并且为了正确理解它们还需受过相关的训练。

这种美学价值的丰富,同时也是道德范围的扩大。一种人文主义的热情,能使建筑成为各种精神情绪的对应物,这就打开了可能成就的广阔天地。而伦理性的谬误,无疑是充满敌意的僻处一隅、自己把门给关上了。进化论在文艺复兴之前的描述,都是和线性的历史发展相匹配的。一种风格继以另一种风格,纷至沓来。进化论的评论目标,首先不是欣赏而是解释,是解释事实而不是评估事实,尤其是将事实生硬的适配到先入为主的对发展顺序的描述之中,研究的重点也从风格间的承接转移到承接本身。这种将建筑风格的发展按照萌芽--成长--衰败的生物周期来描述的方法,过于简单片面了。司各特认为所谓建筑风格的衰败时期,并不会显露出技巧的衰落,反而会标志出一种技巧资源的过剩,乃至窒息了观念,萎缩是发生在观念上,这确实是真知灼见。对建筑只是从外表形式的发展来给予历史定义,并不是正确的划界方式,它有时粗糙、有时笼统、有时又过于连贯。就如同文艺复兴打断了风格进化的顺序并以其百花齐放的方式而难以被笼统界定,以历史进化论为基础的评论也不过是另一种虚假的简单化。《人文主义建筑学》前六章揭示谬误的论述,占据了本书四分之三的篇幅,后面引导出结论,总共也就三章,其中还包含了从学院派的传统分析切入、然后引出人文主义定义的一章。破的如此尽兴,立的如此仓促,历来为人所诟病。可是平心而论,立言重在精到,并非长篇累牍就好。篇幅的短小并不代表结构逻辑的缺失,司各特在学院派对于对于文艺复兴态度的截然两分剖析之后,对巴洛克建筑也不乏辩护,这让后人以为作者将巴洛克建筑作为了人文主义的理想呈现,而这一点作者在后记中予以了专门的澄清(P149)。人文主义是人为了能独立思想、感受及自由行动而做出的努力,并且坚持从尝试直到结果的逻辑性。无论权威和习惯如何阻挠,凡是满足人性的、凡是可以扩大人的力量的新方法、新事物,均值得去尝试检验。因此,文艺复兴建筑代表了一种情趣的风格,除了提供愉悦外,它不追求逻辑、一惯性和论据论证。它追随的是人文主义的自然倾向,并强调人意志上的自由表达。在这一点上,巴洛克建筑也是一样。巴洛克建筑对于机械现实和传统形式的粗暴应用和拿来主义,都是典型的人文主义表现。只要建筑艺术与实用和构造紧密相连,它们自己就会提供所需的永恒因素。一旦创造能量弃之而去,任何建筑风格都会无依无靠。学术复兴、印刷术的普及和维特鲁威的论著,这三者将文艺复兴建筑转变为一项学院派的艺术。

学院派艺术有其危险性,有时它意味着拒绝对现实问题作出新的思考。有时它又出于贪婪,试图以过去的想象力为现在服务。学院派的价值在于建立一种标准,传达一种方法,优点在于普及散播和教育驯化。当学院派传统与艺术的生命力结合在一起时,就会富有成果,但当学院派理论停滞不前、尤其是发展出对“纯洁性”和“正确性”的僵化崇拜之后,就有逆时展之嫌。对“纯正风格”的拘泥见解标志着想象力的枯竭和思辨力的不足,以及对风格的定义与时俱进、作出扩充拓展的无能。满足人眼的不是秩序,不是秩序与多样性之间的某种比例,而是美的秩序和美的多样性,而这些可由任意组合方式出现。体量、空间、线条、和谐性,在建筑中形成此种几何学的四大领域。首先满足结构坚固和功能适用,再通过这四点,就能实现良好建筑的最后一项“愉悦/美观”。只有在摆脱浪漫主义、机械性的、伦理性的、进化论的和学院派的谬误干扰之后,方能对这四点如何感染我们以及我们的反应模式进行认真的情趣研究。简单直接的去感知光影空间、感知体量和线条的组合、感知和谐性的系统关联,这些构成了建筑体验的核心,这种体验是文学虚构、历史想象、良心决疑和科学计算所不能构成和决定的,它们只能臣服于它,为它增添荣光。整个建筑学事实上已被我们无意识的赋以人类活动及人类情绪,我们把自身投射在建筑之上,将建筑改写为我们自己的术语,这就是建筑的人文主义,也是创造性设计的基础。我们去认知世界时,无不是通过自己观看世界的角度、对于世界的理解、运用我们的方法去改造、去建构。这种基于移情心理学的结论,如果以东方思想来触类旁通,其实毫无障碍。最为接近的是王阳明的心学,主观对于客观材料的加工、意识的能动性与对于认知的影响等等,这些方面都是相通。以对象的审美特性与人的思想情感相契合为前提,以主体情感的向外扩散和想象力、创造力为主观条件,是对象的拟人化和主体情感客体化的统一,是审美认同、共鸣和美感的心理基础。比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心物交感、情景交融的典范。艺术体验和形体活动之间的关联,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微妙、深刻、持久和具有共鸣。建筑,为了传达活生生的精神的价值,必须和人体那样有机。

人文主义怎样通过体量、空间、线条和和谐性来控制从主体到细部的设计?线条控制眼睛的追随,产生运动感,运动方式也决定了我们的情绪。空间的布局美,起源于我们自己在空间中自由运动的形体经验,以及充满提示的运动以及随之而来的探索意愿和满足体验。实体是支撑的基本工具,重量、压力及抵抗力都是我们习惯的身体经验,而我们心中的无意识模仿本能也促使我们自己与我们所见形式中所展现的重量、压力、抵抗力等同起来。建筑中的秩序意味着位置上的固定关系、各部分的特征与大小,它使我们能够更快的认知,使形式达成和谐,使建筑人性化了。凡是建筑寻求传递对平衡及宁静的愉悦感,或表达一种向前的、无阻碍的运动感时,秩序所达成的和谐性就成为我们天然喜悦之物。人文主义的价值就在于认为建筑是世界的拟人化投影,是反映我们生命及其清晰形象的形式图案,而这,就是建筑真正的美学,在这里我们才能在坚固、适用之后找到美观。

作者:高安亭 单位: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人文主义设计范文4

人文教育要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在人文教育中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使学生在教育中领悟人文精神。注重学生的自由发展,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心学生生活,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培养有知识、有文化、有素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实行人文教育的目标。人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要求向学生传授人文知识,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升人性境界,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人文教育通过课堂教学、环境熏陶、学生实践等多种方式,将文化知识、智慧精神和道德品质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思想、情感认知和意志。促进学生的个人心理和谐发展,帮助并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对人生产生一定的认知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关爱生命的思想,促进个人与他人以及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2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意义

2.1人文教育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就是将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对学生的个体潜能和个性发展的培养和引导过程。体育教学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有助于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效果的提高,能让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还会对学生的体育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体育教学不仅仅要完成学生体育知识、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工作,也是对学生各种素质的培养,学生在领会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的同时,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个性特点以及人生观价值观都在跟着变化。素质教育要求教育不仅是要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培养还要培养学生的精神境界,人格魅力以及良好的道德思想水平和正确的世界观、社会观、人生观。因此,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加强人文教育思想的培养和推广,对帮助学生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十分必要。

2.2树立人本主义的教育观念

高职院校体育中的人文教育,要以实现学生主体地位为中心,并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按照学生的个性特点,选择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学重于教师的教,将学习内容分化成较小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特点进行自主学习和锻炼。

3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3.1体育理论课教学与人文教育的相互结合

教师在进行体育理论教学时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适当融入人文知识、人文思想,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在教学中运用“讨论”、“对话”、“反省”等人文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观点,促使学生进行交流,张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启发学生不断地完善自我,培养学生求知创新、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教师应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发展状况出发,结合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任务和特点,将育人的任务融入到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当中,使学生在学习体育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素质。例如,教师在理论教学中加入一些体育项目的发展过程的知识,增加使学生对体育项目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观念。在教学中列举一些优秀运动员的事迹,倡导学生学习他们克服困难坚持锻炼的运动精神、奉献精神、爱国精神,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受到生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受到精神上和道德情感上的熏陶。此外,教师在课前应了解学生的体育知识和运动能力,了解学生对人文教育的看法,价值观以及兴趣爱好等,并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在备课时才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合理教学过程,在讲课中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体育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3.2体育实践课教学与人文教育的相互结合

体育教师在体育实践课教学中不仅要重视体育基本技术技能的传授还要重视人文教育思想的传播,使学生感受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价值。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作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为辅,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在实践课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贯彻人文主义教学理念,实现人本思想的价值。学生的体质是学生体育课学习和锻炼的基础,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体质情况,了解学生的身体承受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个性特征,在备课中编制合理的教学任务、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师还要对学生的认知特点、体育知识、技能的原有水平以及学生的兴趣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将教学任务划分成较小的课程目标,制定出适合学生的小目标,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提高。在实践课教学中可以通过竞赛或做游戏的方式进行一些体育活动,学生可以在活动中学会与人的协作与互助,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在活动中学生可以感受到人文精神,可以实现体育教学和人文教育的相互结合。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增强体质,陶冶了情操,并且自身的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得到了培养。

3.3理论联系实际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是实现体育教学与人文教育有机融合的重要途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理论课的教学是为了给实践课教学打好基础,将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践教学中,理论知识的学习必须要与实际相联系。但是目前很多高职体育教学都是将大部分时间用在了实践教学当中,体育理论教学的课时很少,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机械的练习多,理论知识学习较少。这样的体育教学方式影响了学生体育课学习的兴趣,影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适量增加体育理论教学的课时,将人文教育知识有机地融入体育理论知识中,并且联系实际情况进行讲述,使学生认识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在体育课学习中对人文知识的了解和运用,体现人文思想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价值,促进学生体育知识、身体素质、运动能力、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4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和人文教育相融合时的注意事项

4.1实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应以学生为主体

当高职院校将人文主义教育融于体育教学中的时候,必须要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争取对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分析,然后为学生提供所需的学习氛围,并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法来完成相关知识的传授工作,只有这样,融于体育教学中的人文主义教育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最终实现人文主义教育的价值。

4.2必须要尽量提高人文主义教学内容的充实程度

在向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主义教育的时候,为了充分提高两者融合的效果,高职院校必须要对学生的体育能力进行评价,然后综合考虑学生的体育能力和体育教学的特点,以此来制定人文主义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开展人文主义教学的主要方法,从而丰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人文主义教学内容的充实程度。

4.3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来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主义教育

为了提高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和人文主义教育的融合程度,体育教师必须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根据学生自身的偏好来制定体育教学和人文主义教育的教学方法,从而帮助学生获得较好的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4.4力求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全面开展人文主义教育

要想实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和人文主义教育的有效融合,高职院校必须要聘请综合素质较高的体育教师,然后督促教师按照人文主义教育的要求来向学生传授需要掌握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进而让学生熟练掌握体育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尽量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全面开展人文主义教育。

5小结

人文主义设计范文5

【摘要】

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小学作为教育的初始过程,学校、家长以及社会都应该重视孩子小学阶段的教育。而小学班级管理是作为小学阶段教育的重要一环,如果能对人文主义教育观念进行有效的渗透,势必能够使学生在小学阶段教育质量得到强化。

【关键词】

小学;班级管理;教学观念;人文主义

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教育能够为其未来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基础奠定作用。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背景下,人文主义教育观念逐渐被引入实际的小学班级管理中,该教育观念凸显了尊重学生尊严与学生的个性关怀,该教育模式是对学生的价值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实现其个性化发展的教育目标。为此,本文对小学班级管理中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对小学生日后的健康发展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人文主义教育观念应用的价值

相对于其他管理,小学班级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只有将人文主义教育观念不断的渗透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才能为小学生提供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平台。而小学班级管理中人文主义教育观念应用的价值如下:其一,强调了管理的教育性功能。小学班级管理的实质是对管理过程中的所有积极因素加以调动,潜移默化的积极教育影响小学生,促进其健康的发展;其二,强调了管理的动态性功能。小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其年龄阶段往往否有强烈的好奇心与可塑性。为此,班主任在管理中应用人文主义教育观念能够更容易使学生接受管理;其三,强调了整体性功能。小学生的教育依托于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等各群体的心血凝聚。如果班主任能够将人文主义教育观念有效的渗透在班级管理中,能够使小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得到培养,继而有效激发其学习潜能,并促进了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基于此,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应用人文主义教育观念具有一定的迫切性以及必要性。

二、落实小学班级管理中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的应用有效方法

1.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众所周知,“德行”是衡量一个人道德素养的重要指标,而先德后行,正是代表“德”是决定一切行为的前提。一个人缺失了必要的道德素养,那么其本领和学问即使非常广博,也难登大雅之堂,甚至会对其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产生直接影响。为此,小学生班级管理中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的有效应用,首要任务就是重视小学生的道德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日后建立正确、成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做良好的铺垫,从而使小学生的责任意识得到有效的提高,并为社会输送全面发展型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

2.适当的采用因材施教教学模式。

在小学生人文教育班级管理中,因材施教是作为一项重要的手段存在的。由于不同的学生,其学习方法、能力、态度和兴趣也各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更应该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兴趣进行充分了解,并配合其他任课教师采用实践、参观、练习、游戏等多种教学方式,及时学生处于不同认知水平状态,也均能实现其自身素质和学习能力得到双重提高的教育目的。例如,针对于具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班主任要重视对其学科知识深入学习的引导;针对于学习兴趣薄弱的学生,班主任要重视对其学习兴趣的激发,并挖掘出该学生的闪光点,从而找到使其进步的方法。由此可见,因材施教教学模式旨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实施个性化教育的过程。

3.为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

班级文化即班级群体文化,是班级每个成员的价值观、信念与态度整合后的一种氛围。班级文化环境能够对小学生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均会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班级文化的内涵。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背景能够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正能量,促进班级管理预期效果的实现。而为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主要是利用多种形式使学生的班级整体性概念得到强化,例如,班主任可以组织定期的班微与班歌等形式,来令小学生的班级归属感与班级认同感得到有效培养。另一方面,班主任还承担着构建融洽而又和谐的班级文化环境义务,使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得到有效调动,会帮助其获得良好的集体学习体验。与此同时,班主任要对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与之进行有效的交流,从而实现师生教学相长的目的。上述均为落实小学班级管理中人文主义教育观念工作的有效途径。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改革内容的不断深化,社会各界对小学富有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的小学班级管理要求也随之不断提升。为了使二者相契合,小学班主任要遵循小学生的个体发展规律,以大学生作为人文主义教育的主体,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管理意识加以培养,从而打破我国小学班级管理中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缺失的局面,使小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作者:刘丽 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陶家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乌兰托亚.试论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人文主义教育观念[J].品牌,2015,(2):231-231.

[2]杨朝猛.试论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人文主义教育观念[J].小作家选刊,2015,(14):246-246.

第二篇: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定位

摘要:

新课程标准对学校教育工作,尤其是班主任工作提出更高、更细致的要求,班主任不仅要具有渊博的知识,更要具有高度的人文素养。因此,教师要及时转变“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使教育艺术化、教学手段多样化。

关键词:

班主任;班级管理;角色定位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是多元的,这无疑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再也不是过去教育理念中单一的“班级管理者“,而是有了多重丰富角色。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又是学生思想教育的引路人,是沟通家长和社会的桥梁,是学校领导者实施素质教育、完成教学工作的得力助手。这较以前班主任涵义有了很大的区别。

一、班主任要善于言传身教

班主任的一个重要角色是教师,如果一位教师课堂组织严谨且富有条理,教学语言幽默生动,课堂气氛积极活跃,课堂教学精彩丰呈,课堂情绪饱满,对待学生认真细致,那么他在学生之中自然就有一定的威信,他对学生的教诲也一定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相反,如果一位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敷衍,那么教育起学生来,也没有十足的底气,学生也不会听从他空口白舌的道德。在言传身教方面,班主任应该以身作则,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育细节要“润物细无声”或“此时无声胜有声”,要求学生上学不迟到,自己就提前到校进班组织早读;要求学生预备铃响后保持安静,自己就及早到课堂并准备好教学用具;要求学生讲究卫生保持班级环境整洁,自己的办公桌就应该整理得井井有条。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始终具有示范性,对学生的品德性格和为人处事的态度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做学生的“贴心朋友”

班主任和学生之间朝夕相处,“爱”字贯穿始终。这种爱是班主任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亲其师信其道”。课堂上,看见有感冒的学生在不停地打喷嚏,我会抽出面纸放在他的面前;集体晨会时走在学生队伍中,我会给学生理一理胸前的红领巾,还打趣地夸夸穿了新衣服的男生“真帅”,赞美女同学头上新换的头饰;学生不小心掉在地上的文具,我会给他拾起来平放在桌上;学生课桌上零乱的书本,我会给整理整齐;由于放下了老师的架子,学生们都愿意与我交往,有任何烦恼也愿意和我倾诉,只要撕得下老师尊严的这块“遮羞布”,不苛求学生的成长,不强求学生的进步,俯下身子,放慢脚步,倾心聆听他们的心声,真正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才能体会到“教学相长”的美妙乐趣。

三、班主任是“班级文化设计师”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精神领袖,班主任的个性、能力、眼界等综合素养都影响班级活动的开展。一个素质全面的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往往更加得心应手,班级文化建设也精彩纷呈,妙趣横生。为了让班级环境对孩子们的成长起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我在班上开展了“完美教室设计”活动,在活动中,我们班级从教室墙壁的内部布置,墙壁内容的设计,到教室LOGO颜色选择和口号的设计等,无一不凝聚着我和班级里42个孩子的心血。教室的LOGO是一个精通电脑的孩子回去改了又改,墙壁上的“小荷初露”是孩子们甜甜的笑靥、惟妙惟肖的素描、色彩艳丽的工笔画、遒劲有力的书法和端庄大气的钢笔字,班级获得的荣誉奖状也都悬挂在高高位置夺人眼球,每次走进我们班,我和孩子们都感觉这里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生活的场所,更是一个团结和睦,奋发向上的大家庭。

四、班主任是“家校沟通的桥梁”

由于条件的制约,我们不可能每周召开一次家长会、每天和每个家长进行一次沟通。学生进入高年级以后,个性主体意识更加强烈,但是自控力不强,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总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一方面迫切渴望脱离家长和教师的监管,另一方面在家长和教师面前呈现两面性,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容易脱节,无法顺利衔接。如何让教师和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思想状况,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形成良性循环?我将目光瞄准了校信通、班级QQ群和孩子们的抄作业本,学校里的通知、最近班级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班级里的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或者差强人意的成绩,我都及时告知家长。事实证明,班主任和家长保持联系对班主任管理班级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最重要的是,家长们都体会到了班主任工作的事无巨细和辛苦,对学校的管理工作多了理解和支持,学校和家庭之间的配合更加默契,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应该是多元化的,只有班主任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角色,在工作中灵活、正确地处理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才能在正确处理事件的过程中加强与学生、教师之间的联系,增进班级的团结,进而提高学生素养。班主任的工作不是重复的,而是创造的,正如这首诗所说的“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作者:钱力 单位:江苏省泰州实验小学

第三篇:小学班级管理诚信教育探讨

摘要:

诚信是一个人重要的品格,也是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它能充分的展现人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品质。小学阶段是人学生各项知识培养各种品质的重要阶段。所以,很多小学在班级管理中就逐步的开展诚信教育。

关键词:

小学班级管理;诚信教育

小学教学是塑造小学生各种品质的重要场所。诚实守信则是小学教育中要培养的重要人格品质。新课标的改革下,不仅对小学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对小学班级管理也提出了不同的管理标准。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实施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诚信教育是小学生德育教学方面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在如今小学德育纲领中明确的指出要加强小学班级管理的诚信教育。小学班级管理的优劣关系到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的营造。良好的班级管理不仅能带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在良好的班级氛围中,逐步的培养小学生的各种思想品质,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管理起到重要的主导作用。因此,班主任应该积极的发挥其带头作用,将诚信教育渗透到每一位小学生的日常班级生活中,让小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养成诚实守信的好品质。此外,班级管理贯穿于学生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教师可以借助于小学生的班级管理实施必要的诚信教育,让小学生对诚信从一个概念的认知逐步的转化为深刻的理解,进而达到诚信教学的目的,由此可见,小学班级管理中实施诚信教育的重要性[1]。

二、小学生班级管理中实施诚信教育的相关措施

(一)营造良好的诚信教育班级氛围

对小学生而言,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因此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和干扰。根据小学生的这一特点,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该注意班级氛围的营造。营造一个诚实守信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班风带动下,能潜移默化的改善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让小学生在无形中学习到一些优良品质,进而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此外,良好的班级氛围不仅有助于诚信品格的培养,还能改善小学生身上的一些不良习惯,对小学生产生更多的积极正面的影响。

(二)树立诚信的榜样形象

小学生本身具有攀比特性,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可以借助于小学生身上的攀比性实施诚信教育。例如,在班级中展开诚信榜样人员的评比,激发小学生内心的胜负欲。这样一来,小学生为取得诚信榜样的代表人员,必然会更加的约束自己的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就会将诚信意识印刻在自己的脑海中。此时,教师只需要在小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中,借助于自己的主导作用,为学生起一个良好的带头作用,必然会加强小学生诚信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小学生的诚信水平[2]。

(三)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构件诚信教育体系

诚信品德养成的实施是小学生从他律到自律的一种转变过程。因此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实施诚信教育管理的同时,还可以利用诚信教育体系,对小学生在班级中的日常表现行为进行约束,并引导小学生自觉向诚信教育体系的规范化管理看齐。让小学生即便在没有教师的监管下也能自觉遵循班级管理条例,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小学生班级管理实施诚信教育的研究可以发现,在新课标的改革校,小学班级内部的管理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当下的小学班级管理更加的注重一些优良品质的培养。因此,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实施诚信教育既有助于班级中优良氛围的营造,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小学生的诚信品质,帮助小学生改善自身的一些不良行为,逐步成为一个有素质、有知识的小学生,也是为其今后的学习教育,甚至是在踏入社会后的发展打造坚实的基础。

作者:孔繁英 单位:吉林省桦甸市八道河子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人文主义设计范文6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材插图;社会学

现阶段,社会学不断发展,其研究范围与对象不断增加,涉及到各个领域。在初中化学教材插图设计与应用功能分析中,从社会学角度分析,给出合理化建议,能够使得教材插图设计更加人性化,凸显其功能作用。

1.社会学概述

从专业角度来说,社会学较为冷门,不像汉语言文学等学科那般,被人们所熟知。实际上人的各类社会行为与社会环境,均具有社会学意义,是社会学的具体体现,也可以说是社会学理论的支撑。每项活动均有其社会学意义,教材插图也不例外。以社会学角度分析,初中化学教材插图所具有的社会功能较为强大,即教育功能。同时也反映着社会对科学、人的社会地位等的看法。

2.初中化学教材插图的社会学意义分析

2.1具有社会教育功能

初中化学教材插图类型与功能角度分析,其具有社会教育功能。具体分析如下:(1)标志类。从插图的基本功能来说,具有传递与提示的功能。从深层意义上来说,被赋予了危险化学品与节能节水等意义。(2)示意类。其基本功能是化抽象为具体,体现了原子构成与光合作用等的实现。(3)记录类。从基础功能来说,具有对比说明功能,深层意义包括空气质量、溶解度等。总体来说,从社会学研究学者的角度来看,每个事物的存在,均有其社会价值,发挥着或者影响着周边的事物。简单的教材插图也不例外[1]。

2.2具有“科学”意识的形态

从教材插图的使用情境来看,是追求纯粹知识的做法,利用插图的方式来辅助教学。从社会学角度来说,教材插图无意中体现出唯科学主义意识形态。在初中化学教材插图中,主要可以分为图像类、实验类、物质关系类等,以科学知识或者传递科学知识为主,其中情感教育类占据的比例较小,比如肖像图等,既展现了化学学科的“科学性”特点,也体现出人们对科学的看法,传递出唯有科学才是真理的意识。从社会学意义角度分析,即使是教材插图,除了要宣扬科学理念外,还需要关注人文主义,考虑到教材的使用对象,从其生活背景和所处的社会地位出发,做好综合分析,合理选择插图。因为化学教材插图中将人排除在外,因此需要做好科学与人文主义的平衡。

2.3具有人文主义精神

初中化学教材中,无论是人教版,或是其他版本,在进行插图编辑时,均是从学生角度出发。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规律,使用文字与图表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素材。以人教版为例,其化学教材中总计编入287幅图表,直观、生动的展现了化学知识。在编制时,侧重考虑的是插图的教学功能,便于学生学习。但仔细研究不难发现,其人文主义在于精神的传递,若非了解教材插图编辑的真实意图,很难从插图内容中感受到人文主义。即便从深层次意义分析,化学教材插图背景存在着绝对城市生活化的问题,从实际情况考虑,我国初中生群体中,来自农村的初中生占据的比例较大,以城市生活为背景,会对农村孩子有着一定的影响,其影响可以说是有利有弊,激发农村孩子的上进心是利,造成孩子心理不平衡是弊。以小见大,小问题有可能会造成极大的社会问题。

3.基于社会学意义的初中化学教材插图选择

教材插图是插附在教材内的图画,主要是以图标或者图表等形式,来存储并且传递信息的,是重要的课堂教学资源。在具体应用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若能够领悟到插图的深层次意思,能够提高化学知识的利用效率。这需要从插图编辑与使用等方面入手,充分挖掘插图资源[2]。

3.1深度开发插图资源

化学教材插图不仅具有知识教育功能,在传递社会现状与价值观等方面,也有着极大的潜力。总体来说,初中化学教材插图中,未能充分的融入“人”与人文主义。同时多以城市生活为插图背景,仅出现少量的人物,总体来说,以男性为主,多为科学家和工人群体。虽然教材使用者不会意识到插图的社会学意义,但是插图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使得学生形成对城市和人的社会地位的直观印象。基于此,在进行教材插图编辑时,要从社会学意义角度分析,做好插图背景的选择,平衡插图人物性别比例,丰富插图人物社会形象,进而发挥出教材插图的深层次社会学意义。

3.2充分利用教材插图

作为化学教材插图的使用者,初中化学教师要充分的利用插图。在使用前,要深度挖掘教材插图所含有的内容,解读插图的意义,将教材插图的功能完整的诠释出来。同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设计出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信息获得与加工应用的能力。利用教材插图,能够将化学教材内容丰富化、简洁化,增强化学学习的趣味性与可视性,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观察能力等,有着积极的帮助。这需要教师能够充分的认识到化学教材插图的功能作用,将插图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教材插图具有社会教育、人文主义精神等功能。从插图的内容编辑情况来看,人物与人物社会地位等不够丰富,插图资源未能得以充分的发挥,还需要深度挖掘与应用,以发挥教材插图的辅助教学功能以及其他功能。

参考文献:

[1]王荣桥.初中化学教材中插图的功能与运用[J]教学与管理,2015(16):50-52

人文主义设计范文7

一、生态课堂的内涵

“生态课堂”指的是从生物学的“生态系统”这一角度来审视课堂教学。“生态课堂”就是将师生课堂及其他种种要素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待课堂中的每一个要素。教师和学生是“生物成分”。教室环境、课桌椅、黑板、粉笔、多媒体等设施是“非生物成分”。 知识就像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 从上图可以看出,流动的“能量”———知识,与自然生态系统也存在一定的不同,生态中能量随着生态循环不断地流失。而在课堂中,知识会随着师生的各种学习和交流活动,不但没有流失,而且在总量上越来越丰富,并且还可以创造出更多新知识。

二、生态课堂的基本特征

生态课堂就是建立在“生态理论”的基础上的一个新理念,以生态学的视野关注课堂中的每一个生态因子,既有生物又有非生物,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既有动态也有静态的,这些因子相互依赖、和谐共生形成教学氛围。生态化课堂具备以下三大特征。

1. 人文主义课堂是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平台,所以从生态发展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给学生更多的关爱。一些环境要素为学生的发展而建设,如物质方面的教室布置、教科书、作业本等,以及非物质的课堂教学结构、课堂教学任务、课堂提问等,这些课堂生态元素都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和发展来进行建设。而在生态课堂中,课堂生态主体不仅仅是学生,教师也是课堂生态的主体,学生是知识的吸收、消费者,教师就是知识的生产、传播者。所以从生态发展角度来讲,我们不仅要给学生更多关怀,同时也要给教师关怀,使教师与学生协同发展。对于这两大角色,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人文主义关怀。

2. 个性张扬课堂生态中,要使生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必须要张扬其个体的个性,实现个体多样化。其多样性不仅仅在于学生应该顺其发展,发挥其个性,同时也倡导教师也具备个性张扬的特点。

3. 真情演绎课堂生态和自然生态不同的是,教师和学生都是有感情的,所以课堂生态必须要求教师和学生的真情演绎。

三、生态课堂的主要策略

教育生态学认为,课堂应该是一种平等、开放、和谐的生态系统。课堂教学要遵循教育生态学的限制因子定律、耐度定律、最适度原则、教育生态位原理、教育生态链法则,而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策略,促进教学的生态化。

1.教学设计弹性化

传统的教学注重教师的教,而教的结果是将每位学生成为教师预设中的“标准配件”,压制了学生的思维,抹杀了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不符合生态的发展规律,已不为教师所提倡。在生态课堂的实施中,必须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

如课堂上学生对某一与本课有关的知识兴趣非常大,而这却是教师在设计中未料及的。从生态角度和心理学角度来看,自身关注的也就是兴趣所在,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如果抹杀这一过程,将会大大挫伤学生学习的兴趣,影响学生的生态发展。反之,如果顺应学生,将课堂交给学生,那势必会对课堂设计结构造成混乱。当然,前者是教师都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教师会选择后者,这也说明教师要临时进行弹性设计后半部分的课堂教学任务。所以与其临时进行弹性设计教学,不如预先弹性设计。

生态课堂要求构建开放的课堂,关注生态,关注生命,这就必须要求设计弹性的教学。只有弹性的教学设计,才能用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才能体现人文主义;也只有弹性的教学设计,才能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尽情享受学习乐趣;也只有弹性设计,才能充分张扬教师和学生的个性,使生命顺其自然发展,才能体现生态多样化。

2. 课堂资源生成化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事先预备大量的教学资源,而很多教师却缺乏对课堂资源的关注和生成。课堂资源主要指的是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正面的、反面的,以及和课堂有关的、无关的一些话语、动作等。简言之,学生的一切课堂活动都可以称为课堂资源。

生成课堂资源,利用课堂资源,不仅有利于学生更投入课堂,还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如在学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时,教师做了精彩的导入后,一名学生调皮地说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两方水土养两方人,教师迅即将目光转移至该生。为了体现生态课堂理念,关爱学生,教师选择了将这一课堂资源生成为能为本课学习提供帮助的资源。教师接道:那三方水土呢?四方呢?学生照样画葫芦,仿照回答。教师承转,其实我们今天所学的就是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造就不同地方人们的生产、生活特色。这样的一个动态生成,不仅使学生的注意力回归课堂,还展示了本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更能体会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同时,也向学生展示了教师的肚量和魅力,增进了师生间的情谊,有利于课堂教学,使之进入良性循环。

所以,对课堂资源的生成,不仅是生态课堂关注生命,重视每一生态因子的理念,还可以营造更加轻松愉快的课堂,提高学习的效率,更好地达成教学的目标。

3.教学评价多元化、个性化

生态课堂要求对学生人文主义关怀,增加对学生的关注度,给学生更多的个性空间和真情演绎余地。在具体实施中,教学评价能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合理的教学评价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合理、单一的教学评价只会使学生失去对课堂、学科的兴趣,甚至产生厌恶,所以课堂评价是生态课堂的保障。

生态课堂要求教学评价不仅注重学习过程评价,也注重学习结果评价,强调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形式多样化。这也是新课标所倡导的评价理念。

人文主义设计范文8

我国在新课程标准颁布以前所实施的体育课程管理与日本1978年以前各历史阶段执行的学习指导纲要均属于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即教学大纲作了明确详细的规定,不仅分别规定了课程的目标体系,而且规定了学习内容的分类体系和时数要求等等,教师只要按部就班、照章办事即可。教育行政部门管课程设计,体育教师负责实施,课程与教学相互独立、相互分离,两者的关系是一种线性关系,这种管理体制下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极易出现忽视学生主体参与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吸引力和教学效果。20世纪70-8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课程管理体制的变革都明显地呈现出决策分享趋势,逐步把一定的课程决策权下放给地方和学校,使其能够参与课程决策与管理。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按照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管理体制必须由单一的集权式课程管理体制向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转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实行,使体育课程的决策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行政主导型体育课程将不复存在,学校必须自主建构适合本校特点的体育课程方案,这就意味着学校进行校本体育课程开发有了法规依据。[3]此后,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改革热潮,校本体育课程开发开始出现了围绕增强学生主体参与性设计开发的趋势。

科学人文主义和生命化: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主体性参与的思想源流

迄今为止,影响较大的课程范式是科学主义课程,它影响了整个工业时代的课程理念并延续至今。科学主义课程强调以科学作为导向,以理性作为准绳,反映并满足了“科学化”工业时代的特征和要求(例如追求高效率、强调精确性、可操作性等)。科学主义课程范式包括要素主义、泰勒原理、结构主义等课程流派,其具体主张不尽相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培养高智力的专家作为课程方向,以系统的学科知识作为课程内容,以严谨的分科作为课程形式,以悉心的传授作为课程的施行方式,以艰苦的训练作为课程途径等等。体育课程是一门具体的学科,科学主义在其中的表现,既具有科学主义课程范式的共性,也具有自身的个性。科学主义在体育课程中的主要表现可概括为:在课程的价值取向上,重视技能与体能的发展;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推崇目标模式;在课程的形态上,重视学科类课程、显性课程;在教学组织上,强调整齐划一;在教授方法上,讲究传授式教学;在学习方法上,重视接受性学习;在课堂管理上,偏爱系统管理;在评价内容上重视技能与体能;在评价主体上,以教师为主;在评价方法上,重视定量评价、终极评价与绝对评价。现代人本主义课程范式(如存在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等课程流派)一直在对科学主义的课程范式进行反思,它关注的焦点是如何对课程中人的因素进行充分的考量。和科学主义课程主张相反,人本主义课程强调以人的发展和人性关怀作为课程的导向和归宿,在课程的内容上突出人生活的丰富性和生动性,在课程的实施上,则大多数采用协商、引导的方式。人本主义在体育课程中的主要表现概括为:在课程的价值取向上,重视儿童的需求与个性发展;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推崇过程模式;在课程的形态上,重视活动类课程、隐性课程;在教学组织上,强调宽松、自我管理;在教授方法上,讲究启发式教学;在学习方法上,重视探究性学习;在课堂管理上,偏爱情感管理;在评价内容上,重视情意与个性;在评价主体上,重视学生自己和其他同学的评价;在评价方法上,重视定性评价、过程评价与相对评价。在当今课程建设中,单纯从科学主义或单纯从人文主义出发恐怕行不通,我们应该关照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推行科学人文主义的课程观。那么,我们怎样理解科学人文主义的课程呢?《学会生存》有相关的解释:“它是人道主义的,因为它的目的主要是关心人和他的福利;它又是科学的,因为它的人道主义的内容还要通过科学对人与世界的知识领域继续不断地作出新贡献而加以规定和充实。”总之,科学人文主义课程既信奉科学,又崇尚人道,但并非是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半斤八两的并合,它以科学为基础和手段,以人文为方向和目的,在科学和人道的相互协调和补充中促使人在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全面、均衡发展。[4]因此,科学人文主义在体育课程中的表现,即为科学主义、人文主义在体育课程中各自表现的适切性融合。

20世纪90年代以来,体育课程目标一直按照实证主义研究范式,注重体育对人的生理属性的改造作用,研究学生运动中的脉搏变化规律、控制运动强度和运动密度,进行各种体育课程模式化构建;课程实施按照程式化要求把有血有肉的体育项目肢解成技术关键、技术细节、练习步骤和方法,体育课程“实证主义研究范式过于依赖操作主义”,导致体育人文精神和生命价值无法得到升华,体育中所蕴含的智慧、激情、情感、自由、超越、公平、竞争、拼搏的人文内涵得不到释放,体育项目本身所蕴含的灵魂被忽视了,体育课程中“女生教学男性化”、“儿童教学成人化”、“教材竞技化和标准化”则无疑违背了生命精神的发展规律,模式化和程式化丧失了体育课程的生命本质———精神性的追求,背离了体育运动所蕴含的精神属性,而这恰恰应该是体育课程的本质追寻。体育课程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隐含着上层建筑的要求,必须符合国家意志需要,主体性教育并非否定体育课程特有的行为规训和精神教化的功能,尤其我国目前多数学校每个班的男女学生数较多,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体质和身体素质差异很大,其运动能力也各不相同,如果没有严格的组织纪律要求,没有教师强有力的引导和学生的积极配合,不能面对全体学生进行有组织、有纪律地施教,总会有部分学生被动接受或应付,直接导致体育课程中对学生的伦理道德、社会规范、行为方式等规训与教化功能的缺失。如果课堂常规、准备活动、课间调度等全由学生自组织完成,或放弃整队与准备活动来强调学生的自主性练习,势必导致学生养成自由散漫的学习风气,所谓的主体性教学也只是理想化的形式。体育作为人类的直观感性活动,其丰富的、赋予变化的内涵给人们提供了一种体验生命的方式。不断变化的运动体验使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体验到了乐趣、挑战、激情、超越,感受到人与人、自然、社会的和谐与竞争、失败与成功、成长与衰败等独特的生命感受。而目前的体育课程实施“基本上游离于体育的本质之外,被一些肤浅和模糊的观念左右了”,割裂了体育课程与生命精神的培养,教师们在各项目教学之间重复劳动,学生在一边无奈地机械模仿,复杂的体育学习被简单的分解示范等教学方法所替代,造成教师厌教、学生厌学课堂“沙漠化”现象,“生命价值也被不同程度地被压制、被遮蔽和被忽视”,具有丰富生命活力的运动项目在课堂上失去生命色彩,学生全然不知体育与快乐、健康成长的密切关系。[5]体育的原动力被“健康第一”所遮蔽,偏离了体育是生命体验的本原认识,使学生丧失了生命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独特感受和体验。#p#分页标题#e#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中主体参与的价值理念

现代教学论确立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在教学中应具有积极性、主动性,学生是教学环境的主人。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说,主体参与是实施体育课程的核心。学生主体参与体育教学,对优化体育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主体参与是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关键因素当代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不再是静态的内容,而是实现学生发展的动态场。生动活泼的体育课程形态是由理解、沟通、主体参与、互动这四个活性因素组成的。[6]它们既是形成体育课程机制不可或缺的因素,又是体育课程形态的基本内容。首先,体育课程的运行是建立在对意义符号理解的基础之上的。理解贯穿于体育课程的全部过程,决定着体育课程的一切形态。意义不通过个体的心理实现个体的内化,就不能达到体育课程主体对它的理解,体育课程的指令、反馈、调控、评价等也将无从发生。理解发生在体育课程主体的自身内部,它是单个主体在体育课程运行中的心理行为,是体育课程实施的心理学前提。其次,只有个体的内显的理解行为,体育课程还是不能发生的。主体际的信息、情感的交流,即沟通是体育课程的发生学前提。这是因为没有沟通,主体际的理解就无法实现相互传达,体育课程也就不可能发生。沟通是理解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理解相互转换的重要机制,它实现了体育课程内容的主体际交流。其实,从主体性的角度理解体育课程,体育课程就是意义在师生、生生中创造与分享的一个过程。再次,体育课程作为一种发展性活动,必须人人主体参与才能顺利完成。参与是体育课程实施的起源性机制,个体如果不参与体育课程,体育课程就不会对其产生任何影响。体育课程运行中的主体参与强调学生个体的能动性,凸显学生个体在体育课程运行中的地位、作用,才能使体育课程变得更具人文关怀,更具有效性,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最后,体育课程是主体间多元互动的结果。师生、生生互动会形成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体育课程场。现代体育课程强调每个体育课程主本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任何一个学生的游离都不利于互动的形成。由此可见,只有学生主体参与于体育课程系统中,才会有他们对体育课程内容、对活动等的理解;沟通是个体以主体参与为基础,在活动中的一种交流;互动首先需要个体学生的主体参与。因此,在理解、沟通、主体参与、互动这四个因素当中,主体参与居于核心地位,它是体育课程场产生的根本和关键因素。

2主体参与创造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理想境界体育课程在运行时,由于参与程度及参与性质的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境界。以知识为本位的体育课程,学生与体育课程内容一样处于缺乏主体参与的客体地位,这样的体育课程是一种较低境界的体育课程。以活动为本位的体育课程,由于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往往会表现出为了活动而活动的形式主义弊端,也不是理想的体育课程境界。以主体参与为本位的体育课程,由于学生身体、心理、精神的高度投入,他们会获得一种生命的体验,这才是现代体育课程观所认为的理想体育课程境界。以主体参与为本位体育课程可以表示为:“学生———主体参与———活动———生命体验”。主体参与过程中的体育课程内容不单是教师与学生关系之介体,而是作为社会类主体的代表与体育课程主体的生命和情感沟通。师生在主体参与活动中与教学材料相遇,必然融为一体,产生积极而有效的相互作用。教师与学生不是简单而对立的主客体关系,而是具有鲜明的主体间性。在这个系统中,学生通过对课程运行中一系列活动的参与体验着一种生命的意义,或者说他们是用这种活动诠释着生命的价值,表达着生命的激情。因此,主体参与过程就是学生生命体验的过程,这种体验使学生在体育课程运行中不断获得发展自己的动力。主体对生命的体验有感性与理性两个层次,如果学生可以从这两个层次去体验体育课程的生命乐趣,他们就会成熟得较快。只有体验才能使体育课程运行中知识技能的掌握具有很强的生命性特点,而且体验本身还具有激活动知识结构的功能。在体验中,现代体育课程强调主客二体的自然融合,物我两忘代替了主客分离。

3主体参与蕴涵现代体育课程的重要理念

第一,主体参与蕴涵着现代体育课程的重要基石———活动。主体参与与活动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活动是主体参与的目的、对象与内容,离开了活动就谈不上主体参与,它昭示着人在活动中的能动性、自为性。活动不会自动地产生在主体面前,正是人的主体参与才使活动成为活动,成为展示人、发展人的重要途径。主体参与强调学生对活动的亲自性、卷入性,它表征着学生个体对体育课程实践的一种态度与方式。主体参与是对活动的创造、运演,它决定着活动的方向、性质及结果,使活动具有较强的建构性。参与是前提,决定着活动的始发;参与是过程,决定着活动的质量。现代体育课程所提倡的就是主体参与基础上的活动,活动基础上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