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论文范例

人文主义论文

人文主义论文范文1

(1)新闻评论节目特质要求主持人的语言更加灵活。

电视新闻评论集图像、声音、文字于一体,有时还运用多种表意符号来传递思想。在节目中,经常会插入现场再现、嘉宾访谈、现场采访连线等,其内容十分的丰富,形式多样。这就要求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除了具有传达信息的能力外,还能够跳出自己固有的思维,跳出自己已备好的语言模板,用自己更加灵活的语言,去串联各方,确保节目的正确方向和顺利进行。

(2)新闻评论节目特质要求主持人的语言更加亲和。

传统的评论总喜欢摆出一副讲大道理、教训人的姿态。而电视新闻评论则不然,无论是主持人、嘉宾、记者、事件当事人,上了镜头,就是面对面的交流。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作为各方的衔接者,要使节目参与各方都能够以最佳状态投入节目,顺畅地传递信息,首先在语言上要做到有亲和力。

(3)新闻评论节目特质要求主持人的语言更具分寸。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性的回归,新闻评论节目对主持人自我语言特点和人性化表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主持人要顾忌人性,该高要高、该低要低、该怒要怒、该喜要喜、该伤要伤,这样才能拉近受众、吸引受众。同时,在评论中要特别注意分寸,应兼顾大多数人的接受水平有的放矢、有分寸地把握语气、节奏,使自己的评论能够更多地得到接受和认可。

二、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应注意的语言禁忌

(1)不要说想当然的话。

作为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更多的职责是将新闻的信息传播好、把参与各方衔接好、尽力得到较为科学、公正的结论。因此,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在参与评论的时候,在语言上一定要留出空间和弹性,一定要谨慎。切忌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随意地给出结论。

(2)不要说不负责任的话。

新闻评论节目很多的时候是代表政府说话,代表政府传达信息,所以信息的指导性非常强,影响非常的深远。因此,对每一句话都要真正地负起责任,说每一句话都要真正清楚、明确。特别是很多的事件,涉及多方的责任,甚至会涉及政府部门,在这样的情况下,弄不清楚的话,不负责任的话更不能说。

(3)不要说压迫性的话。

新闻评论节目涉及方方面面,所有的参与者都处在一个平等的层面上,没有谁高谁低,也没有谁质问谁,所有参与者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新闻能够更加完善,使结论能够更加科学。因此,作为主持人,尽量避免用压迫性的语言,去质问和要求参与者。

(4)不要说虚话。

新闻类节目本身特点就是真实,真实的事件就是需要真实的表达,稍加修饰和做作,就会使之失去原本的意义和特点,大大降低事件本身的可信度和影响力。因此,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要切忌说虚话,哪怕一点的不实,都会使整个节目出现本质上的改变,原本真实的信息也会被受众怀疑。

(5)不要说废话。

新闻评论节目,信息量的集中储备在新闻描述、在新闻当事人、在评论嘉宾,而不是在主持人。主持人的话太多,自然会占用节目的时间,影响到节目的信息量。因此,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要切忌说废话,要使每句话说到点子上、问到点子上、评到点子上。

三、如何提升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修养

(1)提高政治思想水平,使语言更主流。

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每天都在剖析、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达国内外发生的各种消息。这就要求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具有较高的政治水平和思想素质,较强的政策观念和新闻敏感。因此,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要注重对中央和各级发展精神的学习,把握方向,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

(2)扩大社会知识面,使语言更丰富。

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每天评论的事项,古今中文、天文地理、人文自然,无不包括,所接触的评论嘉宾很多都是各个专业的专家和高层人士。因此,要真正使自己的语言能够驾驭好节目的开展,知识面的丰富是基础。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刻苦地学,不断地学,自己的学历层次、文化水平和知识积累。

(3)提升专业能力,使语言更规范。

专业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提升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修养最基本的要求。要获得良好的声音,必须进行长期的、艰苦的声音训练。此外,还要加强口头报道、现场采访等语言能力的训练,加强自身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语速的训练,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最多的信息传递给受众,能够在更为紧迫的情况下,准确规范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4)做足准备功课,使语言更恰当。

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在录制节目前,一定要对所播报的问题,详细地搜集有关情况。一定要与编导组一道研究、分析,充分掌握整个节目的初衷、要达到的目的、整体的程序、参加的嘉宾、引导的方向和最终的结论。同时,主持人还要深入细致地了解嘉宾,了解询问的问题,甚至要充分预想或事先询问嘉宾的回答内容。

(5)塑造良好的风格,使语言更精彩。

人文主义论文范文2

社会责任感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理上对社会的自觉认同、归属和在行为上对社会、对他人的伦理关怀、责任担当。社会并不是纯粹独立的无数个体的简单集合,而是由无数个相对独立个人组合形成的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作为社会整体中的一员,每个人都不可能脱离于社会整体,不与他人交往交流的情况下独自一人生活。所以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确立集体意识,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勇于担当对社会、对他人应尽的责任,积极履行社会义务,这样才能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谐,也才能让自己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精彩。

二、青少年树立社会责任感的必要性

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局势动荡此起彼伏,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科技日新月异化等都极大地促进各国加速发展本国经济,提高本国科技竞争力,增强本国综合国力;在国内,我国正经历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全面深化改革,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必然给整个社会带来激烈凸显的社会矛盾和集中棘手的社会难题,这一切都给当代青少年提出了严峻挑战。时代呼唤英才,青年强则国强。

(一)树立社会责任感,是青少年自身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条件

人是社会的人,人总是要生活在特定的历史时代和社会环境中,因此,生活在不同历史时代的青少年总是要面临不同的历史课题,承担不同的历史使命。正如马克思所说过:“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历史使命不同于一般的个人情感和个人追求,而是贯穿于人一生的一个灵魂性精神准则。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能够自觉地处理好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能够始终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置于首位,能够把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并在追求这一崇高价值目标过程中不断丰富精神世界,获得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不断改进完善自身,提高战胜困难、克服挫折、成就事业的能力和素养。相反,不负责任的人,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人,其人生往往庸碌无为,颓废不前,甚至最后还会落得个受人嫌恶、唾弃的下场。对于这一道理,英国教育家塞缪尔•斯迈尔斯也早就说过:“缺乏责任感,人们对抗不了苦难,抵御不了财色的诱惑,导致犯罪或堕落。相反,在责任感的激励下,人们能够克服自己的弱点而变得坚强勇敢。”

(二)树立社会责任感,是青少年投身社会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要前进要发展,就会面临挑战,就会需求有思想、有能力、有责任感并敢于迎接挑战、战胜挑战的建设者和拓路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面临着经济全球化、世界科技日新月异化、人民需求日益丰富日益舒适化等国内外严峻挑战,这就需要正处于复杂国际环境和激烈社会变革风口浪尖的当代青少年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勇担历史使命,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牢固树立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社会责任感,方能清楚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清自己的价值追求,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满腔热情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勇拼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以推动国家富裕、人民幸福、社会进步、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世界的宏伟目标早日实现。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培育青少年社会责任感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决定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集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之大成。它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人心凝聚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勤劳致富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成为引领当代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

价值导向亦即价值目标,它是指作为社会成员个体通过对“人为什么活着”、“人应当怎么活着才有意义”等一系列有关人生问题进行思考、确认并自觉选择的人生路线、价值追求,是人生行动的指南,在人生观、价值观中居于核心地位。有什么样的价值导向,就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就会成就什么样的人生。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居于统领地位,是各族人民行动的根本指南。在历史上,没有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始终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始终真正反映和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因此,培养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最关键的就是要通过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起“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核心”“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的价值目标,自觉肩负起对祖国和人民的高度责任,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振兴中华的实践中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关乎自身发展、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思想观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中的集中体现。理想信念在人生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对人生发展发挥着“定方向、促动力、取成效”的重要作用。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会以什么样的期望和方式去改造自然和社会,去塑造和成就自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体现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各阶层、各领域劳动者、爱国者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有利于为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广泛认可和接受,从而有效凝聚各个方面智慧和力量,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共克艰难,推动中华民族不断繁荣发展。因此,培育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就离不开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积极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自身肩负的社会使命,自觉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在“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为通向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铺路搭桥”的社会实践中成为于国于家有用之才。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辱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道德追求层面的体现和反映,也是一定社会思想道德原则和基本行为规范的体现和表达。荣辱观对个人思想行为的形成和社会道德风尚的营造具有导向和调节的重要作用。有什么样的荣辱观,就要造就什么样品格的国民,形成什么样风气的社会风尚。一个人只有知荣辱、辨善恶,才能分清礼义廉耻,明辨善恶美丑,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做出正确的思想行为选择;一个社会只有其成员知荣辱、辨善恶,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诚信友爱、遵纪守法、敬业奉献的良好社会风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八荣八耻”荣辱观为基础,采用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的形式指出了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提倡和赞扬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行为判断、价值取向、道德选择提供了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为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树立了一面旗帜,也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因此,培育青少年社会责任感,也需要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帮助青少年自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始终以“八荣八耻”为座右铭,知耻明荣,弃耻扬荣,时时处处注重自我反省、自我批判,不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激励、自我进取,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使自己成为道德高尚、品行端正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法纪观

人文主义论文范文3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个体特质   1.认同表现的能动性和层次性人都有自身独特的主观能动性,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时同样也会表现出来。所谓认同表现的能动性,主要是指作为认同主体的大众个人或者群体并不是完全被动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相反,他们一般都会根据自身利益需要、精神追求、情感认知、专业知能等因素主动接受和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指导自身实践的过程中,审时度势,深思熟虑,机动灵活地改进、修正或强化认同。当然,强调大众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主体的能动性,并不等同于忽视其认同过程中所受到的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作用,而更多地表现出大众作为社会中的人的应有本能,同时也符合认同本身一般都要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应互动而建构的原理。一般认为,“认同总是存在着不同的表现层次”[4]。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也不例外,一般都会由于个体的身份、经历、思维能力等差异呈现出不同的认同层次,如认知认同阶段的“知道、了解”,情感认同阶段的“认可、赞同、遵守”,行为认同阶段的“内化、外化、践行、信仰”等。同时,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就包括国家制度层面、社会集体层面、公民个人层面等不同内容,大众个体或群体也会根据个人的认知结构、接受能力及兴趣爱好而产生不同的显性认同或隐性认同、积极认同或消极认同、自发性认同或自觉性认同、公开性认同或口号性认同,等等。   2.认同过程的渐进性和自调性吉登斯认为:“认同是由人类自己创造的一个动态的、没有终点的过程。”[5](P233)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同样是一个过程,并非一次完成,一般都要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少到多、由弱到强、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由感性到理性,不断扩展认同范围,提高认同程度的渐进过程。如从理论知识学习教育的认知认同上升为情感共鸣、互动交流和感染的情感认同,再到逐步内化和外化的行为认同,从注重感性认知的感性认同、本能认同上升为较为全面科学深刻的理性认同、理智认同,从较为抽象的理论认同上升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现实认同,从最初的表浅认同上升为高级的深层次认同,从自然朴素的自发认同到最后积极主动的自觉认同,等等。当然,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也有可能出现认同的波动性。与任何政治认同一样,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一旦形成,“并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6],并且一般大都可以根据自身的认知程度、思维能力、外在环境等因素进行自我调节,随时改变认同的强度乃至方向。如,由于大众个体利益的有效维护而逐步产生对党和国家的深刻认同进而升华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和接受,由于大众个体身边先进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和榜样引领而产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新认知认同,由于单位组织规章制度的逐步完善和健全而使大众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般性认同与深层次保留并存逐步上升为普遍性认同与少部分保留并存,等等。   3.认同结果和践行的相对稳定性尽管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过程具有一定的渐进性和自调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始终不存在一个可以确认的认同结果。从最根本的意义上来讲,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事实上反映了大众作为认同主体在与认同环境的互动中所体现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认同客体认知和接受的相对同步性。一般都是经过相对较长时间的学习感知、情感体验、理性思考、反复判断和强化而形成,因而一旦确立起来,就将逐步成为其自身个性的一部分,控制和支配其自身的言行,并在一定时期内将保持相对稳定,并不会轻易改变。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群体特质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基于不同的年龄段、生活圈、职业域、利益诉求等因素,大众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被划分为不同的群体,且有不同的认同心态、认同能力、认同期待和思维指向,因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虽然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但也会呈现出一定的群体特质①。   1.党政干部群体认同的政治性和双面性从广义上讲,党政干部群体既包括专门从事领导管理工作的党政干部,也包括各级各类公务员。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规定,该群体主要是指当前在各级各类国家机关工作、纳入国家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履行国家公职的工作人员,主要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工作的专职领导和工作人员,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全国政协和地方各级政协、各级人民法院、各级人民检察院的组成人员及派出机构的工作人员,以及纳入了公务员管理范围的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党政干部群体是社会大众中的一支特殊队伍,大都“身处要津,是政府与民众的中介体,是国家兴亡、事业盛衰的关键”[7](P273)。曾深刻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8](P526)该群体大都具有自觉的政治指向性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且在日常工作中被赋予较强的组织依附性、政治原则性,较高的政策性、纪律性,严格的工作轨道和规律性,特别是一举一动都置于日益严厉的舆论和制度监督之下,有着很高的社会期望值,因而与其他大众群体相比较,一般都能主动认可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以其为指导,规范自身的行为,呈现出强烈的认同政治性。当然,在当代中国,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复杂因素,党政干部及公务员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且是一种世俗眼光中身份和等级的象征。进入该群体,就意味着获得体制内的保护,成为了被很多民众羡慕不已的“既得利益阶层”。因此,尽管从传统的社会角色和形象定位来看,该群体无疑应当是人民的“公仆”,但在实际生活中,长期置身权力运行的复杂环境,其行为“虽并不完全以利益为驱动,但受利益影响的可能性是存在的”[9],因而有时又很容易使其产生思想的异化,由此导致其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方面,呈现出一定的双面性,即形式上似乎已经真正接受主流意识形态,但在内心深处却不一定完全认同,表现出典型的政治“伪人格”。具体到实际生活中,他们很多时候可能仅仅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看成是来自上级的工作要求和工作任务,推行形式主义,而不是出于内心的思想提升需要和真实的价值认同,“易于产生理性认知与情感指向的游离,思想与行为的脱节”[7](P273)。   2.工农群体认同的稳定性和务实性所谓工农群体,主要是指当代中国在工农业生产一线从事劳动工作的工人和农民阶层。其中,工人阶层主要包括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以及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和外资企业工作的产业工人,以及在上述单位工作的农民工;农民阶层主要是当前长期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工农群体是当代中国社会人口最为庞大的人群,也是社会大众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工农利益也是国家的整体利益,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拥有极为重要的社会地位。自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工人阶级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工农联盟就逐渐成为当代中国统一战线中最重要的联盟。农民虽然不是领导阶级,但作为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中国向来以广大农民为基础,无农不稳是长期历史实践证明了的真理。自改革开放以来,工农群体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生活水平大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和提高,自身的利益得到了较好的维护,因而与其他社会大众群体相比较,一般都能认可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且一旦接受,不会轻易改变,拥有较大的认同宽容度和较强的主动接受感,呈现出强烈的认同稳定性。但是,随着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社会转型的逐步加快,传统的利益结构开始被逐渐打破,工农群体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农群体。部分工人因“下岗”而成为弱势群体,一些农民背井离乡,到城市务工,难免寄人篱下,其政治地位和利益维护发生巨大改变,且贫富差距、文化差距、利益诉求差距的逐步加大,使该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心态颇为失衡,不满情绪较大。由此导致他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方面开始变得更加务实,排斥远离生活实际的思想说教,总是以周边生活和自身经验为验证,来衡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接受性。尤其考虑其与自身利益的相关性,如果不能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肯定没有兴趣接受。   3.经营管理服务者群体认同的功利性和求异性一般认为,经营管理服务者群体集中体现为两大阶层:一是企业经营管理者阶层;二是自由职业者阶层。二者既是改革开放以来新兴起的社会阶层,也是当代中国社会大众的“新成员”。所谓企业经营管理者阶层,主要包括在各级各类企业,如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及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和外资企业等从事经营管理工作的领导者阶层,即所谓的“厂长、经理、董事长、总经理”等。而自由职业者阶层,党的十六大以来被认为是“那些不与用人单位建立正式劳动关系,又区别于个体、私营企业主,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和专业知识技能并为社会提供合法的服务性劳动,从而获取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如商业保险人、证券专业投资人、商品推销员、经纪人、自由撰稿人、家庭教师、健身教练等”[10](P270)。经营管理服务者群体直接从事经济发展实践活动,为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可谓当代中国经济振兴的希望所在。一般来说,出于自身发展需要和利益追求的考虑,该群体大都比较关心国家政治和社会形势,渴望了解主流意识形态的新动向,关注国家改革动向和利益调整,特别是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变化,因而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体现当代中国整体价值取向的主导价值观认同方面,也会表现出一定的主动性。但是,在现代市场经济竞争意识、开放意识、物质利益意识日益彰显的时代背景下,他们内心深处传统的重义轻利价值取向和法则会逐渐消失,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以及双重或多重的人格会随时呈现出来,由于利益需要而产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也会在理解上逐渐碎片化,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甚至在一定时刻将个人利益视为唯一的价值标准,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不惜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更妄谈什么核心价值观。同时,在社会转型期国门逐步打开的现实情况下,越来越多的经营管理服务者阶层开始有条件跨出国门,接触外面的新世界,因而有时并不一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完全的接受和认同态度,转而对一切新的信息、思潮产生特殊的敏感,产生强烈的求异心理。甚至主动接受一些西方思想文化理念,滋生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意识,向往西方,追求西化,沉醉于生活享受之中,成为社会上产生消极生活方式的扩散源。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4.科教文卫知识界群体认同的真理性和责任性所谓科教文卫知识界群体,主要是指工作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行业和部门的科技人员、文化工作者、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医生和医务工作者等群体,是所谓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也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该群体是社会大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中坚力量。由于他们主要从事精神文化生产,有着较强的思想辐射力,因而常常被视为社会主导思想的支撑力量和“新思想的发源地”。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社会属性,该群体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方面,常常呈现出较强的真理性和责任性。一方面,该群体作为真理的生产者、维护者,也是真理的质疑者、批判者,敢于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有明显的独立性、自主性,不愿人云亦云,随俗沉浮。近年来学术界、理论界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概括等问题的争论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由于该群体源自于中国传统的“儒士”阶层,大都具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炽热爱国情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因而一旦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就必然全身心地接受和认同,并积极主动地促进其广泛传播和创新发展。当然,随着社会转型期改革开放力度的逐步加大和意识形态领域多元思想文化的不断发展,该群体在认知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也开始逐步出现一些新变化。一些知识分子已经不再满足于单纯的空洞说教、信仰灌输,开始更多地追求一些西方所谓“普世价值”新思想和新思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求异排斥心理。这同样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5.青年学生群体认同的信仰性和实用性青年学生群体,主要是指目前接受高中、大学和研究生教育的在校学生,也包括在高职院校和成人自学教育体系中求学的在读学生。他们既是当代中国充满朝气、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社会成员,也是社会大众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社会定位来看,他们大都正处于自我完善、走向成熟的阶段,即由“生理自我”向“心理自我”的演变过程之中,是典型的社会敏感群体。不仅思想较为敏捷,接受新生事物较快,而且也具有冲动、片面、辨别能力差等不足,特别是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未定型,因而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方面呈现出明显的理想性和实用性。青年学生大都长期生活、学习在学校,居于思想文化信息吸收发散的交汇地,易于接受思想前沿的呼唤,对现实进行批判性思考,并富于幻想,希望寻求现实通往未来的通道,甚至沉溺于对未来的向往之中,因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带有明显的信仰性。一份关于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现状调查表明,对于政治信仰,“有近一半的大学生有着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愿将共产主义作为一生的信仰去不懈追求,有78.2%的大学生坚信共产主义会实现”;对于加入中国共产党,“有一半的大学生是为了为社会做贡献,有1/3是为共产主义信仰”[11];“80%以上的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平崛起的外交政策、新农村建设、社会法制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等内容表示高度赞同”[12]。这当然是令人欣喜的好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虽然该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上颇为认同,但就具体践行来看,很多青年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行为与其价值认知并不完全一致。在对很多现实问题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时,常常从个人情感和自身利益的角度做出选择,其认知认同、情感认同与行为认同存在着明显的脱节现象,表现出典型的个人本位、讲求实用倾向,甚至于其价值取向“从乐于奉献的理想生活转向注重实惠的物质生活,从追求理想和知识转向追求金钱和物质”[13]。广州大学城8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显示,“大学生道德精神中的突出问题是‘有道德知识,但不见诸行动’,尤其在功利与德性的关系方面,主张功利合理性的学生占69.9%,有18.9%的学生主张最大限度地满足自然欲望的冲动”。   作者:孟轲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人文主义论文范文4

1.扶老人被讹事件逐步消解公众对基本的善的共识。

扶老人已经从原来举手之劳的善行演变成为现在一个人们热议的“要不要扶”问题,从原来自然而然的善变成到现在对善的迟疑,人们的价值判断受到众多“扶老人被讹”等负面信息的影响,原本正确的、受人尊敬的价值观受到质疑,当今社会,扶老人不再是一个理所当然的行为,而是一个值得考量的问题。

2.新闻媒体过度的负面报道侵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扶老人被讹”事件活跃于各大媒体,有的甚至为吸引眼球不惜夸大歪曲事实。2013年4月5日,吉林长春市一买菜老人突然摔倒,事件发生后,各类新闻媒体迅速出现“老人市场摔倒,178人跨过仅1人守护”的新闻,负面评论铺天盖地,大肆感慨道德滑坡、人情冷漠。后经深入调查发现,现场多名路人进行拨打120、维护现场秩序、询问老人情况等施救行为,没有扶老人也是因为怕贸然施救导致二次损伤。

3.政策工具的逆向鼓励加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危机。

在扶老人被讹事件中,司法判决起到政策工具作用。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南京彭宇案,法院的赔偿判决对后来的“扶老人被讹”事件起了逆向鼓励的作用。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布鲁塞尔判决”,法官因为抢劫犯拯救了被抢劫者的生命而宽恕其罪过:如果单纯从法律上说,我们的确不应该为了一个人的善行而赦免其犯下的罪恶,但是如果判决他有罪,将会对整个社会秩序产生极度负面的影响!在彭宇案中,法院看似保护了弱势老人权利,但“恶行判决”却给社会带来了扶老人的忧虑,因为他们必须考量可能的法律后果。“恶行判决”充当逆向鼓励的政策工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危机正是这种政策工具的负面后果。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养的政策工具选择

一个社会道德水平既与公众文化修养等密切相关,同时也与一个国家政策选择相关。好的政策可能激励公众善行,不好的政策则可能会出现逆向激励的问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塑造中,政策工具扮演了重要角色。豪利特和拉米什以国家干预程度的高低为标准将政策工具分为三类:强制型政策工具、混合型政策工具以及自愿型政策工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培养,需要根据核心价值的特殊性,合理搭配不同类型的政策工具,以自愿型、混合型政策工具为主,配套一定的强制型政策工具,同时注重政策工具中的多主体参与。

1.通过自愿型政策工具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自愿型政策工具是不受或很少受政府影响的政策工具,市场、家庭或非政府组织出于自身利益、社会道德或者情感需要,朝政府期望的方向行动,从而实现政策目标,这是一种纯自愿行为,政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进行引导,鼓励强化社会正面行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响应党的号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解决扶老人困境,2012年,中国好人网设立“搀扶老人奖”,奖励勇于搀扶老人却被冤枉的好人。这是民间公益网站在政府引导下开展的以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方式鼓励社会扶老人善行的公益活动,通过在民众身边树立切实可感的扶老人典范,营造和谐友善的社会氛围,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搀扶老人奖”是对扶老人者重要的精神奖励,精神奖励可以给获奖者带来相应的荣誉和地位,引导全社会对那些道德高尚、乐于助人、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出贡献的人们的崇敬和效仿。首先,是对获奖者品德、爱心和贡献的承认。将扶老人者的事迹公布,一方面是对助人者个人品质和爱心的认可,另一方面也是对其行为的社会贡献作出肯定,它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全社会倡导积极正面的价值观,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第二,给予获奖者相应的荣誉。荣誉的高低主要与奖励的级别、颁奖的隆重性、新闻媒体传播的时间和空间等因素成正相关,奖励对他人激励越大,吸引力越强,引起的社会反响越大,获奖者的荣誉感越强。第三,提高获奖者的地位。精神奖励有利于个人的优势积累,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经济、政治地位,在参与单位评选或者社区评选等活动中占优势。第四,给予获奖者尊重与信任。尊重与信任是人的高层次需要,“搀扶老人奖”对助人者事迹的宣传为其赢得了社会的尊重与信任,实现了自我价值。

2.使用混合型政策工具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混合型政策工具是政府将最终决定权留给私人部门的同时,不同程度介入非政府部门决策形成过程的政策工具,包括信息和劝诫、补贴、产权拍卖、征税和使用者付费等形式。其中,介入程度最低的是导向信息,引导人们做出正确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介入程度最高的是对不鼓励的行为进行惩罚性征税,介于二者之间的则有对鼓励行为采取的补贴措施和在一些领域建立起价格机制等。信息和劝诫通过提供正面信息引导公众行为,补贴则通过直接的物质奖励鼓励正面行为,征税和使用者付费增加了公众负面行为的成本,弱化了人们负面行为的动机,从而使公众朝政府期望的方向行动。在使用混合型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时,政府通常结合信息引导与补贴鼓励两种方式。首先,通过信息宣传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信息是一种温和的工具,它向社会传递信息,希望他们按照政府的意愿改变他们的行为。政府可以通过学习教育、舆论宣传、鼓励号召等形式,综合运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微博、微信等传统及新型传播媒介,向公众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子弹论、沉默螺旋理论、培养理论三种传媒效果理论分别从三个不同角度探讨了传媒对价值宣传的效果。第一,子弹论指出,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他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他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虽然这种观点存在夸张成分,但对于社会公众来说,持续的正面价值宣传刺激会对人们的态度及行为产生积极影响。第二,沉默的螺旋理论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价值宣传通过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化,有利于在社会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第三,培养理论学派提出“主流效果”理论,主流效果指出,理应多样化的价值观,因接触电视而变得与电视所呈现的意见主流相似。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代表并引导社会主流舆论,从而使公众意见趋于一致。现在,电视的媒介主导作用逐渐被网络、微博等新型传媒代替,政府应充分利用新型传媒的主流效果,引导正面的价值观。其次,通过财政补贴鼓励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补贴是指政府主导下的由政府、私人、公司或组织向其他私人、公司或组织提供的各种形式的财政转移。这种转移是对鼓励行为进行的奖励,从而影响社会主体在采取不同行动时的预计成本、收益。2014年4月11日,广东省民政厅、广东省老龄办与中国人寿广东省分公司在广州共同启动“银龄安康行动”。从2014年5月1日起,三方将联合在广东省内全面推行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项目,主要有政府出资购买和个人自费购买两种方式。老年人因意外摔倒所产生的医疗费用、矛盾纠纷,给老年人及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也加大了扶老人的风险,政府通过补贴等混合型政策工具的使用,能够解决摔倒老人后顾之忧,减少摔倒老人讹诈事件,鼓励扶老人善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3.配套强制型政策工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强制型政策工具也叫直接工具,是借助国家或政府的权威和强制力,命令或要求目标群体或个体采取或不采取某种行为,目标对象没有或只有很小的自由裁量余地,包括规制、公共企业或政府直接提供等形式。由于自愿型、混合型政策工具约束力弱、效果不明显等缺陷,在解决扶老人困境时,应该配备一定的强制型政策工具。其中,规制是最常用的工具。规制是政府要求一部分个人或机构履行一定行为的程序或行动方案,多数规制是由立法机关制定的管理性法令,并且由政府部门或特定的政府机构监督管理,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为法律。在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过程中,强制型政策工具则突出表现在立法和司法两个方面。一方面,完善立法,赋予施救者责任豁免权,加大被施救者讹人的法律责任。如新加坡法律从保护施救者权益的立场出发,明确规定,被援助者若事后反咬一口,须亲自上门向救助者赔礼道歉,并施以其本人医药费1至3倍的处罚。影响恶劣、行为严重者,则以污蔑罪论处。美国联邦和各州的法律中都有相关的“好心人免责”条款,规定在紧急状态下,施救者因其无偿的救助行为,给被救助者造成某种损害时责任免除等等。另一方面,规范法院判决,弘扬正义,激励社会善行,鼓励社会友善行为。公正的司法判决是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指引,法院能否还原事件真相,保障施救者利益是扶不扶老人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此,要规范法院判决,维护司法公正。

4.通过政策工具中的多主体参与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人文主义论文范文5

一、人与社会关系视域中的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批判   马克思通过对商品—货币—资本物象的解蔽,发现了物象背后人与社会关系的本质,从而发现了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并对其进行批判。马克思批判了货币对个人自由的支配和压迫。货币的出现使商品内部使用价值和价值、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外化为商品与货币的矛盾。从表面上看,一切商品只要转化成货币,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就能解决。货币的出现有利于解决商品交换困难的问题,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每个人追求自己的私人利益,而且仅仅是自己的私人利益;这样,也就不知不觉地为一切人的私人利益服务,为普遍利益服务。”[4](P106)但从深层来看,货币的出现并没有解决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反而使矛盾更加扩大和加深了。货币本来是个人劳动向社会劳动过渡的桥梁,而现在货币本身变成目的。任何商品如果无法转化成货币,商品内部的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就无法解决。生产商品的个人劳动毫无自由可言,必须屈从于货币价值的实现。“私人利益本身已经是社会所决定的利益,而且只有在社会所设定的条件下并使用社会所提供的手段,才能达到;也就是说,私人利益是与这些条件和手段的再生产相联系的。这是私人利益;但它的内容以及实现的形式和手段则是由不以任何人为转移的社会条件决定的。”[4](P106)马克思强烈批判了资本对劳动力的疯狂压榨。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产生的前提和基础,资本利用劳动力可以带来价值增值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压榨剩余价值。“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殖自身,创造剩余价值,用自己的不变部分即生产资料吮吸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资本是死劳动,它像吸血鬼一样,只有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吮吸的活劳动越多,它的生命就越旺盛。”[3](P269)当资本出现之后,商品内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就转化为商品与资本的外部矛盾。任何商品如果不能转化为资本,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就无法解决。吮吸工人的活劳动,实现资本增值成为资本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唯一目的。资本从此获得发展的主体地位,工人反而沦为资本发展的工具。为了资本的发展,工人的自由随时可以牺牲,资本与工人的自由平等是完全对立的。马克思强烈批判资本积累加深了工人的被剥削程度。在简单再生产中,生产的规模没有扩大,没有追加雇佣工人,剩余价值相对于上次生产来说没有增加,这是不符合资本家最大限度吮吸工人活劳动的本性的。依据资本增殖的本性,资本家一定会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投入到下次再生产中,这样就能够扩大生产的规模,追加雇佣工人的数量,增加剩余价值的产量。“资本只要把工人阶级每年向它提供的各种年龄的追加劳动力同已经包含在年产品中的追加生产资料合并起来,剩余价值向资本的转化就完成了。”[3](P671)资本的积累导致资本家越来越富有,工人越来越贫穷。资本家的富有是建立在工人的普遍贫穷和放弃一切自由和享受的基础之上的。“资本家财富的增长,不是像货币贮藏者那样同自己的个人劳动和个人消费的节约成比例,而是同他榨取别人的劳动力的程度和强使工人放弃一切生活享受的程度成比例的。”[3](P685)随着资本的积累和竞争,资本和生产资料越来越向少数资本家集中,生产却越来越社会化,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再次凸显。当这种矛盾与资本主义的外壳达到不相容的地步,工人阶级必然因为“贫困、压迫、奴役、退化和剥削的程度不断加深”,[3](P671)奋起反抗炸毁这个外壳。   二、人与社会关系视域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批判基础之上的。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货币和资本的存在致使人与社会的物化、分离和对立。社会主义价值观要求消解这些弊端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与统一。马克思认为只有消解资本关系,才能恢复个人与社会的统一。资本增殖在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转化的过程中起支配作用。即使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但只要交易过程不能实现价值增殖,这种交易行为也是无法成功的。可见,资本是撕裂个人与社会的元凶,资本是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的产物。只有消灭私有制,才能消灭资本。“私有制也必须废除,而代之以共同使用全部生产工具和按照共同的协议来分配全部产品,即所谓财产共有。”[2](P237)生产资料公有制意味着个人的经济活动不再以资本增殖为目的,而是以维持个人与社会的平衡为目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不会因资本增殖而扭曲。生产资料公有制不仅消灭了资本,而且消解了货币和商品存在的意义。商品交换的需要催生了货币,货币的产生把商品内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外化了。矛盾的外化并不意味着矛盾的解决,相反,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被货币和商品物化了。商品只有在市场上卖出去,蕴含在商品内部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才能解决。生产资料公有制意味着个人劳动生产的产品无须交换,就直接具有了社会性,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转化无须中介环节过渡。“以生产资料公有为基础的社会中,生产者不交换自己的产品;用在产品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不表现为这些产品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因为这时,同资本主义社会相反,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作为总劳动的组成部分存在着。”[5](P303)消除中介物的压迫,个人与社会都将获得自由发展的空间。取消了货币就等于取消了市场,市场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的功能也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按比例进行生产和分配。“由于社会将剥夺私人资本家对一切生产力和交换手段的支配权以及他们对产品的交换和分配权,由于社会将按照根据实有资源和整个社会需要而制定的计划来管理这一切,所以同现在的大工业管理制度相联系的一切有害后果,将首先被消除。”[2](P241)按比例生产从根本上保证了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平衡,个人劳动在向社会劳动转化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浪费和损耗。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过剩”将变成“生产不够”。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发展的目的是资本本身,而不是人与社会的统一。由于资本家发给工人的工资肯定少于工人创造出来的价值,即使工人拿出所有工资购买商品,也会有商品剩余。所以,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不是相对于劳动者自由发展需要的过剩,而是相对于劳动人民购买力来说的过剩。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发展的目的在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整体的平衡。过剩的产品一方面被用来扩大再生产,刺激社会进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向劳动者和社会整体复归,不断满足劳动者自由发展的需要和维护社会整体的平衡。“超出社会当前需要的生产过剩不但不会引起贫困,而且将保证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将引起新的需要,同时将创造出满足这种新需要的手段。这种生产过剩将是新的进步的条件和刺激,它将实现这种进步,而不会像过去那样总是因此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2](P242)可见,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与社会的关系不再以“物”为中介,个人劳动直接就是社会劳动,社会劳动以个人劳动为基础。人与人之间不存在雇佣关系和剥削关系,社会是人与人结成的自由联合体。科技的发展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给全社会带来大量的剩余产品,为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奠定物质基础。   三、人与社会关系视域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是建立在批判当时西欧发达国家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之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直接套用,尤其是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在这方面我国曾有过深刻的历史教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需要保留商品、货币、资本和市场经济。但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其根本价值诉求。在利用资本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同时,要用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力量来牵引和制约资本撕裂人与社会关系的负面作用,使其一直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服务。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避免犯“左”的错误:只要平等不要自由,没收民营企业家的私有财产,抹杀人与人之间合理的收入差距,由全体劳动者平均占有社会财富。这实际上又回到了马克思曾经批判过的“粗陋的共产主义”以及改革开放之前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没有差别和竞争的社会主义极大地压抑了人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绝对平等是以人民普遍贫困和低效率发展为代价的。同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犯右的错误:只要自由不要平等,任凭资本无节制地发展,忽视贫富差距过大,片面地追求GDP。这势必导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腐败现象不断,拜金主义横行,影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目前无法消除资本的情况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与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点。根据马克思的分析,资本的应用必然带来“生产过剩”。资本对“生产过剩”的分配是以资本增殖的最大化为依据,通过千方百计地压缩劳动者的工资以及资本家自身的消费,把尽可能多的“生产过剩”投入到再生产过程中,以便下次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这可以看出,在整个扩大再生产过程中,资本增殖的最大化是其最高价值,实现个人的自由发展以及社会整体的平衡无从谈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方面需要资本不断制造“生产过剩”,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另一方面,对“生产过剩”的分配和使用要以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中心。大部分应根据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公平地回归到劳动者手中,使发展成果惠及到全体人民。正如所说:“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不断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安定团结”。[6](P30)我国的核心价值观只有以劳动者和社会整体的利益为中心,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性质。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在意识范围内的冥思苦想,而是和人与社会的历史发展逻辑相统一。当今中国人与社会的关系仍需要商品、货币和资本的中介,它们的存在对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仍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脱离这个现实。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是个历史发展过程。“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2](P87)人与社会的关系必然突破物的依赖阶段,最终实现人与社会直接统一的共产主义。   作者:吴楠 朱虹 单位:徐州医学院 社会科学部

人文主义论文范文6

中专生的厌学心理很普遍,由于厌学使学习成绩差,学习成绩差又增强了厌学心理,出现了恶性循环。有位学生就谈到:每当看到听到别人考试作弊时,自己心理就不平衡。当自己成绩不理想时又会埋怨老师不公平,觉得认真学习真没意思,不想再学了。学习好的同学在学生中威信不一定高,而成绩平平人缘好的同学却常常受到青睐,在推举各种代表时常会当选,所以就觉得学习没劲,不想努力去读书了。还有一些因其他心理原因而厌学的状况,如因反应较慢常被人叽笑而不愿上课的等等。有的甚至发展到恨书、恨老师、旷课逃学的程度。就厌学分析,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1无用论

只学他们认为“有用”的课程,“无用”的课程几乎不学,奉行实用主义。结果由于基础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往往在专业课的学习中仍然无法进入状态。对社会缺乏全面充分的了解,生活中不注意对自己思想品德、礼仪及个性品质的培养。

1.2基础差

由于前期的文化课基础太差,缺漏的知识太多,尤其是对数理化和英语,对这部分学生来说中专课程就像听天书,实在感到吃力,干脆“破罐子破摔”,彻底放弃。

1.3能力差

学习能力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正确地学习方法,有的根本不会学习,课前不预习,上课不听讲,作业不能独立完成或干脆不做,考试作弊,养成不爱思考,懒于动脑等不良习惯。1.4自卑心理随着高校的扩招,使很多中专生陷入不能自拔的自卑心理状态,总认为毕业后无法与大学生竞争,因而悲观失望,自暴自弃,甚至想退学。这就导致了上课无心听讲,课后无所事事,整天浑浑噩噩,虚度时光。

2寻找学生的最佳接受点

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后,对其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并不是随时都可以进行的,通常情况下,还需要找到学生的最佳接受点。爱的作用是相互的,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与孩子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进一步接近学生,同时给予其体贴和关心,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亲近和关爱,对于班主任来说,这是其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一是对学生进行研究这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通过进一步了解班风、学风,进而分析全班主要的优缺点及其原因,同时对学生家长的文化层次有个初步的了解,找到亟待纠正的弱点。二要研究学生的能力、气质、性格、爱好等个性特征,对学生个人的生活环境进行了解,掌握班级内部的积极分子,以及需要给予注意的学生等。班主任在亲近学生、研究学生的过程中,需要将自身渊博的文化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充分地展现给学生,进一步使学生对班主任产生亲近感和崇拜感,一方面认定你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另一方面把你当作好朋友,树立班主任的威望。具体做法如下:

2.1生活上给予帮助和关怀

兰州城市建设学校作为半封闭式学校,学生除周末以外,其他任何时间都不能随便进出学校。在生活上,对于许多不够独立的学生来说,产生一些困扰,为此,班主任需要深入宿舍了解学生真实的生活状况,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与照顾,让学生感到虽然没有父母陪伴,但是还有班主任的关爱。特别是学生生病或遇到困难时,班主任需要担当起父母的责任,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在心灵上给予其信心和力量,进而使其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2.2及时给予教诲,循循善诱,不讽刺挖苦学生

对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来说,在这一阶段其生理、心理迅速发展,同时面临许多矛盾和困惑,一方面自己不知道如何解决,另一方面又不愿意与家长、老师进行主动的沟通交流,因此经常处于焦虑之中,当遇到不满或不平之事,往往缺乏周密的思考而出现突发性的情绪失控现象,学生打架事件就是最好的证明。作为中职院校的班主任,不能通过普通中学生的标准对他们提出要求,只能另辟蹊径,只要他们有进步,就要给予适当的表扬。如果犯了错误,尤其是对自己所犯的错误有一定的认识时,班主任需要及时给予教诲,但是绝不能讽刺和挖苦。当学生取得成就时,班主任要在班级给予其公开表扬,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3潜移默化中的德育渗透

3.1要善于“观察”

俗话说“:出门看天气,进门看脸色。”通过天气可以判断阴晴雪雨等,通过脸色可以判断对方的情绪。由于学生的面部表情不同,所以其情绪也就有所不同。所以,班主任需要学会对学生进行察言观色,根据学生不同的表情,随时观察他们内心深处的所思和所想,并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同时通过观察,班主任要抓住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薄弱环节,长善救失,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教育的效果。

3.2要善于“倾听”

班主任在班级日常德育工作中要博闻善听。根据学生日常交谈的内容,倾听学生的思想活动,进一步揣摩学生的思想症状,根据症状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方法。一方面做到积极、热情、诚恳,另一方面做到具体、全面、科学。可以充分利用班会,组织学生进行全班座谈,或者与学生进行个别交谈。在谈话过程时,班主任一定要明确谈话的目的,凭借自己的良好态度和情绪,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的戒心和紧张情绪,鼓励学生阐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为。

3.3要善于“设问”

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要以问导教。重视设问,通过向学生布置思考的任务,进一步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班主任通过设置问题,进而激发学生思考和争论,然后进行积极的引导和点拨,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疑问冰释。例如,适时地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片,听先进事迹报告会,开展“法制教育”专题会、主题班会及辩论会等教育活动,开展针对性教育。

3.4要善于“引导”

人文主义论文范文7

小学阶段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在贯彻教学规章制度时,要做到全面、彻底。教师在教学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各种问题也会更加的清晰明白,对教学管理中存在的缺点有更加全面的掌握。教师也会更有经验,通过对这些经验的整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教学。从人性化教学的角度出发,管理者一定要让教师全员参与,相互交流经验,形成良好的教育模式。这种人本主义教学理念,能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有意义。教师之间也要经常进行交流,彼此交流经验,总结出适合的教学方法。这种参与式的交流方式,会让教师更加理解学生的想法,找到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便更好地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发掘学生内在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综合能力。

二、以人为本,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人本主义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意愿,使自己的思想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适应;要以学生的意愿为出发点,立足学生的生活习惯,遵从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把学生的发展要求和个性发展放在第一位。在人性化教学中,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尽量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与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人性化教学,教师要遵从学生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天赋。有的教师动辄就对学生进行体罚,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进而达到满足学生需要的目的。

三、由教师指导课堂转变成探究型课堂

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以学生实际生活为基础,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在不明白的知识点处仔细琢磨,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教师要考虑的问题,只有让学生加入教学,才能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最终得到对自我的肯定。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合作,通过实践找到学习方法,获取学习经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教学中,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优点,提高自己的素质,在解决问题中发现自己在合作、求知、创造等方面的潜能。

四、教师引导学生,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单纯的授予与接受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也是学生获得知识主要渠道,所以老师的教学理念与学生接受到的知识量有很大的关系。同时,教师要想学生能够更好地学到知识,就一定要明白自己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更要知道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首先,人性化教学理念让教学从学生被动的学习转变为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习,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知识。同时要适当地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发掘本身的潜能,也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并给予学生肯定的鼓励。这就要求教师要遵从学生个人的具体情况和个人的发展,教师要在关键的时候给与学生适当的引导,尤其是在比较抽象、知识点的连接处和必须加深理解的地方。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互相合作,与学生一起学习,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和学生交流,让学生成为主角,这样学生就会更积极主动地去学习。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比较欠缺的能力,在今后教学中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对学生的优点和进步进行适当表扬,给学生以鼓励。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互动,相互促进。人性化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主动探索、与同学合作交流,鼓励学生勇敢质疑创新,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让所有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质疑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五、结语

人文主义论文范文8

语用学中合作原则的目标是以含意的交流为目的。在信息的交流中,语言往往不仅表达字面的意思,在一定语用环境下语言会显现不同的意义,这种意义就是含意。而合作原则正是以含意的准确传达为目标的。这种含意在主持人语言理论中被称作内在语,张颂认为,“播音的内在语是指那些在文字语言中所不便表露、不能表露,或没有完全显露出的语句关系和语句本质。”合作原则在主持人语言中的重要意义受到其传播形式的影响。主持人语言的传播处于一种单向的、虚拟的人际环境中,于是对于主体来讲对传播语境的把握具有很强的模糊性,是一种推测的结果。格赖斯认为,合作原则是“根据会话的目的或交流的方向,使自己讲出的话在一定的条件下是交际所需的。”为了消除语言中含意的模糊性,语用学家认为需要从量、质、关系、方式这些层面对语言交流进行规范。其中量与质的层面对主持人语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量的层面要求主持人语言必须具有明确的核心,涉及的内容需要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在逻辑性的结构中展开。

对于主持人话语量的规定,要求其语言不能超出受众所需要的信息。但是,电视受众的组成是多样而复杂的,同时单向的传播模式也致使主持人无法及时对自己的话语进行调整。于是主持人语言的量准则就需要把握受众需求中的一般性。对于电视新闻报道而言,这种受众需求的一般性直接地通过事实来体现。了解事实信息,是所有受众共有的基本需求,而对事实信息的主观判断与评论就未必适合所有的新闻主持人节目。简单的说,当受众希望看到某位主持人的评论时,其内心已经形成了对这个主持人的兴趣与信赖。优秀的评论节目都具有品牌型的主持人,其栏目往往以主持人冠名。例如CNN的《拉里金•现场》、国内的《老梁观世界》《杨澜访谈录》等等。这说明主持人的语言内容首先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形,话语内容着眼于事实层面还是评论层面与传播主体的媒介形象密切相关。当然,主体形象是可塑的,通过对事实信息的准确把握,理性思维在评论中的应用一个主持人会逐渐赢得观众的信赖。例如,十几年前江苏卫视《南京零距离》的子栏目《孟非读报》就赢得了受众的青睐,主持人孟非通过这个节目被观众熟悉与喜爱。该栏目立足社会热点,通过有力的论证向观众表述观点,这是把握了受众在思维层面的一般性。也就是说,受众可能因为立场而对结论有不同倾向,但是人们思维的基本逻辑是一致的,把握住了这个核心,就能成功的说服观众。总之,量准则要求主持人把话语限定在事实和逻辑思维的层面,以适应受众的需求,所有纯粹武断的、主观情绪化的信息应该尽量减少甚至消除。通过这样的方式,主持人语言内容上的准确性得到了保证。

2.质的层面要求信息交流的真实性。

新闻传播的本质与职业伦理强化了这一层面的要求。但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信息的真实性不仅仅体现在报道话语与事实的符合,同时,真实性也具有实用主义的意义。实用主义代表人物威廉•詹姆士认为,“真的东西不过是我们思考道路上的便利之计,就像对的东西不过是我们行为道路上的便利之计。”实用主义真理观作为符合论的一种补充,对主持人语言具有指导意义。从这个层面上讲,主持人所表述的内容不仅仅是要与事实相符合的,同时也应该是对受众有用的。受众通过主持人节目获取事实信息的目的有两点,其一是通过事实信息形成自己对社会状况的判断;另一目的是通过事实信息获得消遣娱乐以应对烦忙的生活。这两个层面适用于数量众多、类型不同的主持人节目当中。当然,前者更集中地体在新闻节目中,后者则倾向于娱乐节目。就新闻节目而言,主持人的语言通过对事实信息的选择来实践实用主义的真实性。

二、礼貌原则体现平等关系

布朗和列文森的面子理论认为,有一些语言本质上和交际者的面子相悖,他们称其为“威胁面子的行为”,如命令、建议或提议等。礼貌原则在主持人节目的单向传播中被简化了,简化为主持人语言对受众的尊重。与合作原则注重内容不同,礼貌原则把焦点集中于主持人语言的形式上。首先,礼貌原则主持人与受众平等关系的要求。主持人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掌握了更有力的话语权。在传统传播环境中,媒介较之受众掌握了绝对的信息优势,于是媒体对信息容易形成垄断。这些优势使主持人倾向于以一个说教者的姿态出现在电视观众面前。这在当下仍有残留的“宣讲式”新闻播音可以明确的感受到。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当下而言,这种强势往往体现在主持人语言态度的轻率与评论的肤浅。例如,2012年2月22日河南电视台《都市报道扩大版》报道了邻里矛盾的新闻,主持人评论说:“做什么事我个人觉得应该把握三点:一、讲道理。二、不能损人利己。三、别太自私。如果大家都能想到这三点,就不会有那么多纠纷了。”这种评论语言不传递任何与新闻事件有关的信息,只是简单的、抽象的道德表述。受众在评论中感到自己在接受初级的教育,于是一种反感就随之呈现。这是对礼貌原则的一种触犯。其次,礼貌原则显现在具体的语用技巧之中。礼貌是语言面貌的综合显现,在语气、用词、人称方面都有不同效果的体现。主持人语言能否体现尊重与主持人语言表达使用的人称有关。新闻传播要求客观真实,主持人语言首先受到了这个职业原则的限制。于是体现客观性的第三人称,通常是主持人常用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主持人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于一个信息的搬运工,于是受众就不会因为对语言内容的不认同而直接对主持人产生反感。第一人称与第二人称表述,对于遵循礼貌原则来讲,都是危险的。第一人称表述是直接发表自己的观点,而节目主持人未必是受众所信任的,一旦出现问题就很容易把自己放在与受众的对立面上。这显然不如符合礼貌原则的要求。第二人称表述,直接以“你”为主语,无论是叙事还是评论,第二人称都会对受众的面子构成威胁。例如,河南电视台《DV观察》2008年9月1日的节目中主持人的口语评论:“……不要命啊,您就不琢磨琢磨那东西万一不是在水里炸了而是在手里炸了你这人就完了。拿电电鱼?你倒是不下水,水里头你也不看看有别人没有?你们这玩意儿,你们是为自己能吃口鲜的啊,还是打算拿他卖钱啊?啊,你这样,你要真是改不了这毛病,笑寒(主持人)给你出一主意,你也甭钓鱼,你也甭捞鱼,你也甭电鱼,你也甭炸鱼。你搬两块石头,卖把子力气,你砸(杂)鱼得了。这多好啊,又热闹……”上述评论中,主持人以嘲讽的语气对用炸药炸鱼者进行批评。一方面这些批评都是个人情感的宣泄,表现出了极度的对抗色彩;同时第二人称表述,使这些敌对情绪被所有的观众直观的感受。尽管,电视观众不是评论的对象,却成了主持人泄私愤的对象。于是礼貌原则被严重的触犯。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