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特征范例6篇

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特征

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特征范文1

【关键词】维度;体系;特征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7-272-01

一、从横向角度论述

(一)人民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显著的人民性特征,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发展阶段及其主要内容两个方面: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阶段上看,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掀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一章;以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人民群众参加的、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事业。以为代表的第四代领导集体明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在这个目标指引下,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上看,无论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是科学发展观,都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正如所说“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和最终目标。

(二)实践性

实践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体现着实践性的本质特征。众所周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源于科学社会主义,但其主要是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实践中孕育产生的,是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得到不断发展的。

实践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区别于其他理论的一个鲜明特征,如果离开了具体的实践就不可能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也不可能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质和价值所在。因此,实践性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把握好实践性特征,是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渠道。

二、从纵向的角度论述

(一)全面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全面性主要是与斯大林模式的比较中总结的。二者特点有很大不同。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经济上,公有制为主体的单一所有制体制,政府集中管理经济和配置资源的行政命令体制。政治上,以党代政,党政合一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文化上,表现为对文化领域的集中控制,人民文化需求和文化权益具有单一,封闭的特点。

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采取了完全不同的体制。经济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行包括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政治上,实行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治,包括通过健全民主制度,建立科学化、民主化决策体制。文化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前提下保证文化多样性发展的体制。因此,从比较中可以得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全面性的特征。

(二)阶段性

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但是在历史事业和理论内容方面却有着很大的差异。

从中国历史视野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处于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历史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主要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时期,主要任务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因此,从中国的历史视野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较强的阶段性特征。

从理论来源看,思想根据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以及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其思想体系中着力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例如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根据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的需要,着重参考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新社会发展的理论,例如生产力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根据二者的比较,可以得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参考的理论来源、着力论述的理论内容与思想具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也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思想体系,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去探究其主要特征,这样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方向,对于探索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规律也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熊艳华.马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2013(05).

[2]蒋建新.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评述[J].南京政治学院,2011(3).

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特征范文2

1915年《青年》杂志创办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起点

摘要:五四新文化运动具有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与实践的内涵,是无产阶级反帝反封建的人民大众的民主主义文化运动。1915年《青年》杂志创办不是最初体现该历史阶段发展全部特征的重大历史事件,不能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起点,而是辛亥革命文化运动的承续。1919年标志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端。

关键词:五四新文化运动;内涵;标准;《青年》;

中图分类号:B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1)06-0157-004

在现有中国近现代史与中共党史著作、文章中论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起点问题时,几乎无一例外地认为,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以1919年或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为界标,将五四新文化运动划分为前期与后期。这些论点几成定论,鲜有疑义。这些传统观点缺乏科学准确性,值得商榷。作为划分一个历史阶段的标准与界标至少应当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必须包含有这一历史时期的全部内涵特征;二是这一历史时期必须具有同一历史层次与性质,不能将不同历史层次、性质的事件归结于同一历史时期;三是作为界标应当是最初体现该历史阶段发展全部特征的重大历史事件。只有同时满足以上三个基本原则,才能科学准确地确定历史阶段的界限。1915年《青年》杂志的创办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起点,1919年则标志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内涵

对于1915年《青年》杂志创办以后文化革命运动的称谓,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绝大多数学者笼统地称之为“新文化运动”,如李新、陈铁健[1]13,王文权、刘天路[2]243等,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中称之为“五四新文化运动”,而彭明在《史》中则称之为“五四启蒙运动”,侯外庐在《五四时期的民主和科学思潮》中又有“五四时期思想解放运动”提法,等等。对于1915年至1923年这一时期文化运动的称谓与内涵存在歧异观点问题,已经有学者提出疑虑。然而在论述具有不同称谓的文化革命所具有的内涵特征时,诸多学者却又不约而同地以1919年或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为界线,将其划分为前后两个不同性质的时期。前期的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掀起的以资产阶级民主与科学为武器的反封建主义旧文化的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主要内容为提倡民主政治,反对封建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宣扬白话文、文学革命,核心是民主与科学。后期的文化运动在民主与科学的基础上逐渐转向以宣传马克思主义、反帝反封建为中心内容,成为日益与政治斗争结合的无产阶级新文化运动。将1915年至1923年的文化运动笼统称为一个概念“新文化运动”或“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不科学的。

我们在概括传统概念“新文化运动”全部内容时,很自然地从三方面认识这一运动:它是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是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运动,它是造就新一代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反帝反封建的运动。就是说它包含有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及反帝反封建的共产主义实践的内涵。从内涵所体现的性质来看,它已经是无产阶级的人民大众的新文化。1915年至1923年间的历史过程,并不是每一时期都包含有上述三方面的内涵特征。在1919年以前只是具备民主与科学的内涵特征,而这一特征在辛亥革命前后文化革命时期已经具有。1915年至1923年间明显存在两个不同内涵特征的阶段,因此无法用一个名称去定义、概括,否则就违背了历史阶段划分标准应当包含全部历史运动特征的基本原则。

将两个不同性质、不同内涵阶段的文化运动归并为同一时期,违背了划分历史阶段同一性原则。科学的历史分期必须具有同一的分期指标,不允许在同一分期体系中出现不同性质的标准;不仅性质标准同一,而且应当处在同一概念层次上,不能在同一层次划分时出现分期指标概念上的相互从属现象。从诸多学者对这一运动的认识看,之所以称之为“新文化运动”,是相对于封建主义旧文化的资产阶级民主新文化及相对于资产阶级旧文化的无产阶级新文化。若要将其统一为一个历史阶段,则当属资产阶级民主文化革命时期的大概念(不分新旧民主主义阶段)。然而这是用“资产阶级民主文化革命时期”更高层次的标准来界定1915年至1923年间的文化运动。另一方面,诸多学者论述“新文化运动”的内涵标准时,又不得不起用该时期更小层次的标准将其划分为两个不同性质的阶段。因此,在应用文化思想历史分期标准上存在扩大与缩小标准界线的矛盾。

由于诸多学者是以相对于封建主义旧文化来说“新文化运动”的内涵、作用,以致在划分历史阶段标准上缺乏普遍性与相对性相结合的原则,只注意了历史阶段标准的普遍性意义方面,而没有注意到历史阶段划分的相对性。我们无法以“资产阶级新文化”这一标准区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与前后其他时期的差异性特征。以大的范畴而言,从到1949年的文化均属于资产阶级新文化时期,而1915年至1923年只是其中的一段。这一命题违背了划分历史阶段标准上普遍性与相对性相结合的原则。

将1915年至1923年的文化运动称为“新文化运动”,其概念本身存在指向不明确、模糊的问题,因而缺乏科学性。在中国近代史上,相对于旧封建文化的前期新文化思想运动至少有三个阶段,、辛亥革命及时期。辛亥革命在思想上是以宣传民主科学、反封建传统思想为中心的新文化运动,单纯以新文化运动来称谓1915年以后的文化运动显然会产生歧义,故而学者在著文时往往不得不辅以其他文字说明,这不利于对文化运动阶段性发展的理解。

为完整体现具有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宣传与实践的时代内涵特征,笔者主张以已有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这一概念来称谓具有以上内涵的历史阶段,而将此前的历史阶段称为“辛亥革命文化运动”。

二、1915年《青年》杂志创办不是五四新文化

运动的起点

1915年《青年》》杂志创办以后几年间的文化革命依然是资产阶级民主派所倡导的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文化革命,也只是辛亥革命文化运动的继续。辛亥革命使中国政治经济出现了一次重大变革,引起了社会各阶层思想观念的变化,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平等新观念日益为人们所接受与追求,显示了中国政治文化的新趋向,人民心理更趋向于共和,掀起了又一轮文化思潮。现有大量研究成果已经表明,1915年9月至1919年的文化运动依旧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激进知识分子倡导和参与的思想启蒙运动,与辛亥革命前后文化运动的参与者相比较并没有发生重大实质性变化;就其政治革命主张整体说来,他们没有超越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1915年至1919年在文化运动性质上也属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思想解放运动,与辛亥革命前后时期保持了连续性,没有任何改变。陈独秀在《新青年》3卷4号上曾明确声明:“愚固迷信共和,以为政治之极则,政治上有共和,学术上有科学,乃近代文明二大鸿宝也。”而五四新文化运动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由中国旧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革命转变的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运动,并且使原先的文化革命增加了反帝的新内容,出现了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在整个文化革命中,资产阶级已经不再居主导地位,无产阶级开始成为运动的领导者和参与者。成为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在政治、文化上的分界。

1915年《青年》杂志创办后的文化运动所宣传的内容体现出的内涵特征与辛亥革命前后文化运动是一脉相传的,我们没有理由人为地将其割裂为两个不同历史时期。1900年至1919年前的文化运动不仅在性质上没有任何改变,成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内容上始终保持着辛亥革命思想文化的延续性、承接性。1915年《青年》杂志创办以后,文化运动所涉及的内容在1915年以前都已经提出了,辛亥革命前后就已经开始宣传倡导民权与科学思想,“民权革命”已经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最主要的口号,《科学世界》、《科学》杂志对自然、社会科学知识及科学方法、精神的宣传影响深远;辛亥革命前后就已经提出了反对封建专制礼教旧文化,并且在文学上进行了广泛的白话文、文字改革,出现了大量的白话文报刊杂志,倡导俗话文学,反对浮风、陈腐旧文风,章太炎就主张树立朴质新鲜的新文风。从民主科学思想的宣传到文学革命思想的阐发,1915年以前文化运动的内容并不逊色于《青年》杂志创办以后的一个较长时期。1915年《青年》杂志创办前后的文化运动在性质、内容上具有同一性,没有必要将其分割成为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

1915年以后文化运动的广泛性、深刻性及形式上都与1915年以前的文化运动一样,体现出不彻底的局限性。我们清楚地看到陈独秀等《青年》杂志的撰稿人是辛亥革命运动的直接参加者,由于作为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思想本身的局限性,使1915年以后的文化运动也没有能够超出资产阶级思想的范畴。这一时期,他们忽视人民群众,只能把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当中,采用资产阶级形式主义的宣传教育方法,因而所产生的作用、范围仍然与1915年以前相同,对于广大的工农群众的触及力很小。我们过去通常在评价这一运动时说它是一场马克思主义宣传运动,造就了一代与工农相结合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则是针对1919年以后的文化运动,此后的文化运动无论在宣传形式、广度及深度上,较之于前有很大的进步。

就1915年9月《青年》杂志创办事件本身而言,它不具备宣传马克思主义、反帝反封建性质等全部内容特征,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特征的最初反映,不能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起点的标志性事件。同时,它也不是辛亥革命文化运动性质特征的最初反映,在该事件之前旧民主主义文化思想革命内容业已呈现,并不断发展成熟,故而1915年9月也不能成为旧民主主义文化运动的开始。也可以说,1915年9月《青年》杂志创办事件不能成为传统时间范畴意义上“新文化运动”(1915-1923)的开端,我们不能过高地评价《青年》杂志在文化思想史上阶段性作用与地位。

三、1919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起点

1919年是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文化革命的终结,这一运动已经具备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全部内涵特征,标志着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宣传马克思主义、反帝反封建为核心内容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开始具有新民主主义特征。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而深远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从此中国革命政治文化指导思想不再是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思想,而是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的无产阶级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以前文化运动的主流是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即所谓的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以后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与刊物大量涌现,无产阶级在领导文化运动的过程中把反封建与反帝联系在一起,使之成为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运动和思想文化运动,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反帝反封建实践开始成为中国文化革命新的主要内容。虽然1918年已有著《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介绍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但对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规模、深刻程度与辛亥革命前后比较并无多大的改变,与1919年以后的状况更是不能同日而语。正如邓颖超在纪念60周年时的座谈会上所说:“我看了一些材料,里面说是受十月革命的影响,受马列主义的影响。说受十月革命的影响,这符合事实,可以;但说受马列主义影响,就不完全符合事实。我们许多人参加时知道十月革命,但还不懂得马列主义。”[3]2我们不能说在1919年以前有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文章就认定其进入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正如我们不能把二十世纪初资产阶级对马克思学说、社会主义思想的介绍称为马克思主义宣传运动的开始一样。《新民主主义论》中论述中国文化性质时说过:“在‘五四’以前,中国的新文化,是旧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属于世界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的文化革命的一部分。在‘五四’以后,中国的新文化,却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文化革命的一部分。”

以1919年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起点标志,也符合诸多老革命家、理论家的解释与认识。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明确指出:“在中国文化战线或思想战线上,‘五四’以前和‘五四’以后,构成了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所进行的文化革命则是彻底地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艾思奇也认为:“作为文化革命运动,和以前的文化运动也有根本的不同。以前的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对封建阶级的旧文化的斗争,它属于世界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的文化革命的一部分”,“五四文化革命运动以后的情形却不同,这个文化运动主要地已不是资产阶级文化对封建文化的斗争,而是以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作为主力和指导思想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革命运动。”[4]287

是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非常重大的事件,是最初具有五四新文化运动特征的重大事件。列宁在谈到历史分期时指出:“我们只是大致地以那些特别突出和引人注目的历史事件作为重大的历史运动的里程碑。”[5]144所具有的伟大意义和历史地位是十分清晰的,它属于特别突出和引人注目的历史事件也是明了的,无须累叙。为中国近代思想文化注入了崭新的内容,已经具备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全部内涵特征,也是最早反映这些内涵特征的重大历史事件。以1919年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开端的标志,既符合历史事实,亦符合历史分期划分的标准。

参考文献:

[1]李新,陈铁健.伟大的开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2]王文泉,刘天路.中国近代史(1840-1949)[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回忆录(续)[G].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特征范文3

(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

 

 

 

摘要: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财富,是我国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和重要组成部分。长征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源流、价值目标和观念特性上具有共通性。将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路径、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精神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需把握理想信念引领、道德自觉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弘扬和育人合力构建等四个着力点。

 

关键词:长征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

 

DOI:10.15938/j.cnki.iper.2017.04.001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4-0001-06

 

 

 

 

 

2016年10月21日,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长征精神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1]长征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是我国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旗帜。党的十八大提出和倡导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凝练而成的思想结晶,深入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长征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在文化源流、价值目标和观念特性上具有共通性。深刻把握两者的逻辑关联,有助于我们将长征精神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提升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一、长征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共通性

1.在文化源流上具有共通性

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诞生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形成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从文化源流上分析,长征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共通性,两者都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长征精神打上了深深的中华文化烙印,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集中和最高体现。总书记在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伟大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2]长征集中展示了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精神、团结友善精神、乐观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这些精神的形成无不植根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中,吸取了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互助友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长征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革命时代的思想升华与创新性转化。

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和理论根基,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寄托着当代中国人的理想和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讲仁爱、崇正义、倡公平、重民本、尚和合、守诚信等价值观念一脉相承,延续和蕴含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具体来说,国家层面核心价值观源于中华传统文化和合、富国强民、以民为本的理念。如秦朝商鞅认为“故治国者,其传力也,以富国强民也。”儒家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道家倡导的“天人合一”、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等思想就分别与“富强民主和谐”价值观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从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不仅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也深刻印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记忆。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到“人的类特性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从“不患寡而患不均”到“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从“各尽其职就是正义”到“正义是一种主观的价值判断”,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对自由、平等和公正观念的认识和不懈追求。[4]而从公民层面的价值观而言,同样吸取了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精髓,相关的论述和典故比比皆是。比如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济世安民的价值理念,“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思想传统,孔子“主忠信”的道德观,孟子提倡“与人为善”等都与公民个人层面价值观的具体价值准则不谋而合。

2.在价值目标上具有共通性

从现实价值目标上看,长征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具有共通性。两者都以共产主义的实现作为最高理想和奋斗目标,都致力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劲的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并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长征精神孕育和凝练的历程,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追求远大理想和目标的生动写照,多少年来一直激励着我们后来者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奋斗不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现阶段中国社会“最大公约数”的价值共识,同样以共产主义的实现作为最高理想和目标表达。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直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的伟大梦想。正如同志所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5]实现伟大的梦想,需要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实干才能兴邦,坚持才能成就梦想。长征途中,红军将士们吃菜根、啃树皮,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却越挫越勇,坚持斗争不轻言放弃。现时代我们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想,就要发扬长征精神中不怕困难、团结拼搏的精神,为中国梦的实现凝聚强大力量。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第一条就明确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能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为早日圆梦提供精神支撑。

3.在观念特性上具有共通性

长征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属意识形态范畴,两者在指导思想上,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都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思想成果,两者都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特征;都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要求,都具备与时俱进的开放性特质。

遵义会议之前,王明等人脱离中国实际,实行错误的军事指挥,导致红军接连失利。惨痛的教训促使我们党开始深入思考党的思想路线问题。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重大问题的立场,从而找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将中国革命事业引向了胜利。改革开放以来,党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坚持中华民族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从中国文化现状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中国价值理念的有机统一,符合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也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二、弘扬长征精神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价值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7]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让全体社会成员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生力军,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总书记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8]深入学习和理解总书记关于长征精神的重要论述,利用长征精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

1.有利于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下,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外延,对增强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提高大学生的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理论的深度把握是获取人民群众情感支持和理性认同的关键。马克思曾经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词义虽然简单实则有着丰富的内涵,然而现实却是诸多高校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理论阐释失语或乏力的窘境,教学内容停留于碎片化和浅表化,教学方法则呈现出抽象化和单一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渊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而在阐释过程中要与我国文化和革命传统接轨,才能引起受众的共鸣。总书记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10]长征精神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和丰富的话语资源,有助于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比如大量有关长征题材的历史资料、文化书籍以及音像制品就能很好地适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中,帮助大学生加深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文化渊源的认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一词为例,在教育中可以用长征途中工农红军为挽救民族危亡,以非凡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英勇抗敌的英模事迹来进行解读,通过深入浅出、情理交融的内容阐释,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2.有利于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路径

作为新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新媒体已经逐渐融入到高校校园中。因其便捷性和交互性等特点,新媒体逐渐成为高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和教师教书育人的主要方式。长征精神的媒体宣传,为高校拓宽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媒体平台。比如,借用网络交流平台和网络课程,在方便快捷的互动中帮助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借助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引导大学生养成自强不息、团结合作的精神品格,用创意而又接地气的互联网思维方式继续传递长征精神。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学习的参与度,还能在沟通反馈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接受效度。

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的必然要求。长征的革命遗址与纪念馆,既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载体。高校可以引导大学生党员带头组织传承长征精神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开展长征精神志愿服务万里行活动,锻炼学生体魄、磨练学生意志,促使广大学生发扬和传承红军将士艰苦朴素、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用实际行动做红色传人;组织学生参观长征历史纪念馆,走访慰问老红军和老战士,使大学生从红军长征的感人事迹中接受红色教育。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养成,增强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有利于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精神力量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是朝夕之功,其过程也不可能一帆风顺。从其诞生的那天开始,就面临着各种社会思潮的质疑、批判和攻击,在高校表现得尤其集中。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任重而道远。近年,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泛滥,中华民族的精神遗产不时遭其恶意曲解;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历史伟人不时遭其恶意丑化。历史虚无主义者“经常随意假设历史,随心所欲地虚构裁剪历史”[11],种种不实言论的涌现造成部分大学生意识混乱与迷茫。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不失时机地将新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观向我国传播和渗透。在此情境下,高校教育者能否在尊重差异和包容多样的语境下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引导“80后”、“90后”大学生抵抗错误思潮的侵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将是一次全新考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我们依然可以从那场声势浩大的长征征途中汲取精神力量。红军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抒写的不朽传奇能激发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荡起为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而努力拼搏的决心和勇气。具体而言,“坚定革命的理想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指引我们要坚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心,决不被错误的谣言所蛊惑,要树立苦中作乐的乐观心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胜的信念;“不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指引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期性与艰巨性,做好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指引我们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不能照抄照搬、盲目借鉴他国经验,而应当从我国实际出发,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和“同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精神”指引我们各条战线的群众要齐心协力、团结一致,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集起中华民族向世界舞台中心挺进的磅礴伟力。

三、弘扬长征精神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着力点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必须把握以下四个着力点。

1.坚持以理想信念的引领为核心

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人民群众战胜困难、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精神支撑。邓小平同志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12]长征的胜利即理想信念的胜利,总书记明确指出:“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想象的。”[13]“革命理想高于天”是长征途中广为流传的口号。正是因为拥有坚定的革命信念,独腿战士钟赤兵拄着双拐走完了长征路。红军作为一个共同体能够完成如此艰巨的历史使命,穿越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征服人类生存极限,长驱二万五千里,根本原因也在于红军具有铁一般的革命意志和信仰。

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能帮助大学生思考“做什么人、走什么路和为什么学”的现实问题,明确做人的根本。继续坚定不移地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解决当前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乏力的关键。将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核心就是要帮助青年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积极引导大学生把个人价值追求融入到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过程中,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不懈奋斗。比如组织开展“大学生党员红色服务”实践活动,激励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帮助身边同学用马克思主义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高校要以弘扬长征精神为契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2.坚持以道德自觉的培养为基础

长征的生命力在于它是一种蕴涵道德自觉品行的生动实践。在长征中,红军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所到之处,秋毫无犯,这既是红军严格遵守党规党纪的行动展示,更是红军将士高尚品格的道德示范。长征途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把自己仅有的粮食、衣物,甚至生存的希望让给战友,而把饥饿、苦难和死亡的威胁留给自己的英雄道德模范。正是因为高度道德自觉的驱动和感召,才激发了红军将士们英勇顽强的革命斗志,并收获民心,发动人民群众一道共同抗敌。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道德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时代进步的尺度。崇德修身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国家而言都极其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浓缩和体现了中华民族道德素养的精髓。同志强调:“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14]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立德树人的问题,其重点还在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自觉。道德自觉主要体现为道德主体在道德认知、道德内省和道德约束方面具有清醒的自主认识与自律意识。“只有在清醒认识道德现状、注重把握共同利益的基础上,人们才能坚持以向真、向善、向美的‘内驱力’,努力克服自身局限性,避免急功近利,最终得以守望共同的精神家园。”[15]缺乏道德自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失去动力和活力。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观念不断传入我国,部分大学生受其影响道德品质呈现逐渐滑坡的迹象。目前诸多高校反复开展大学生诚信应考、遵纪守法等教育活动,即是对大学生现实道德状况的回应。在此情境下,有必要在开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坚持把以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加强大学生自我道德教育,激发他们的道德自省和自觉性,从而“迈向从他律到他律与自律结合、最终实现自律的修德境界”[16]。为此,可以发挥长征精神的感召和教化功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用长征精神加强传统美德教育,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和辨识力。道德模范是有形的正能量,是鲜活的价值观,是道德实践的榜样。要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红军长征道德模范学习实践活动,创新宣传形式,注重活动实效,把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转化为大学生的生动实践,在高校校园内营造崇德向善、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

3.坚持以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为重点

爱国主义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民族繁衍和发展的精神命脉。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是我国各民族、各阶层团结一致的强大动力,支撑着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发展繁荣的伟大实践。长征的胜利,充分体现了红军将士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勇于抗争、不怕流血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自古至今都是中国社会始终强调的精神品格,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在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需要以纪念长征胜利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重点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受西方社会思潮的侵袭,当前我国大学生中出现了一些歪曲和误解爱国主义的错误论调,有的人甚至认为经济全球化时代已无需再提民族国家的主权与利益,更无需提倡爱国主义;还有的人以盲目抵制、鲁莽行事等非理性行为来表达爱国之情。对此,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有必要准确讲解和把握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全面厘清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引导大学生将深厚的爱国情感、理性的爱国认识和务实的爱国行动相统一。高校要加强和重视党史国史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带领大学生参观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此增进大学生对民族和国家的使命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坚持以育人合力的构建为保障

长征胜利启示我们:团结各方力量、紧密联系和依靠各地各族人民群众是战胜一切困难、凝聚人心的法宝,长征的胜利是动员人民、依靠人民和团结人民的结果。长征途经12个省中,有6个少数民族地区。有的少数民族群众起初对红军抱有敌视态度,后经过红军战士耐心的讲解和高尚品德的感召,逐步化解了误会。红军每到一地,都深入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打土豪、分粮食、废苛捐,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

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单靠一方或某个人的力量难以取得成效。我们应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的长效机制,努力创设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搭建全方位齐抓共管、多方面协调配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格局。在家庭层面,家长要以身作则,重视家风教化,以良好家风对大学生进行道德启蒙、品性养成、革命传统教育,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从社会层面而言,要积极组织和引导各地结合区域特点和历史传统,有序开展长征地域文化资源的研发,重视长征物质遗产的保留与修复,鼓励旅行社积极开辟长征主题红色旅游专线;组织创作弘扬长征精神的歌曲、影视剧和文学作品,营造精神振奋、民心鼓舞的社会氛围。在高校层面,党委要对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实行全面领导,切实履行党委主体责任;高校教师要将长征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中,深入研究长征精神的内涵和实质,把握长征精神与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构建科学规范的价值观话语体系;积极创设弘扬长征精神的实践载体,邀请老红军或红军后代到高校开讲座,加深大学生对中国革命斗争史和中华传统美德的认识和体会。总之,高校各部门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形成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协同效应,激励大学生自觉将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

教育强则国强,人才兴则国兴。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7]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立德”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长征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教材,用长征精神立德树人,在弘扬长征精神中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引导大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既是必要的,也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2][8][13].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8-9,9,9,11.

 

[3].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2-26(1).

 

[4]房广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210.

 

[5]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9.

 

[6][7]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3-12-24(1).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2012:9-10.

 

[10][14].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2).

 

[11]徐玉明.历史虚无主义理论基础批判[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1):54.

 

[1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3:110.

 

[15]杨红英.道德文化自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J].学术论坛,2013(4):9.

 

[16]于成学,孙嫣雪.他律走向自律:大学生修德的思想境界[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6):101.

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特征范文4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1.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指在中国大地上由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相对于现时代而言的一切文化创造活动与文化成果,[1]是以儒家文化为主导地位的封建文化。这种产生于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和专制政治基础上的文化形态,是以伦理政治为轴心,以封建等级制度、纲常礼教为基本内容的。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传统智慧的结晶。[2]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巨大的同化力、融合力、凝聚力和顽强的生命活力,是世界文化中惟一经历数千年、持续至今而未曾中断的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内倾性。中国是半封闭的大陆型环境,优越的自然生存条件,使得中国文化具有较大的独创性和统一性,也使国人容易产生 “,无求于人”的封闭观念,对外来文化采取排斥态度,不肯变革更新。虽抵制了外国文化冲击,中国文化得以独立和延续,但也让中国失去了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成果的机会,某种程度上丧失了自我更新能力。

第二,务实理性。中国是以小农为主的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它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力量。几千年来,农民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和科学技术,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 “重实际而黜玄想”,即不太重视纯科学玄想和逻辑思辨的民族性格和中国传统文化务实理性的基本特征。

第三,伦理道德至上性。在封建社会,中国与封闭而分散的小农经济相适应的政治制度是高度集中的君主专制制度。既维持了宗法制,确立了中央集权制,使社会安定、国家统一,农民能稳定地进行农业生产; 同时对人身的严酷控制,经济上局限于小农经济,礼教观念对人性的桎梏也严重影响了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相结合,形成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理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从空间角度把马克思主义与处于地理位置远离欧洲的中国相结合; 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时代特征相结合,是从时间角度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时代特征的中国相结合。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相结合,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在两者融合过程中,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被中国文化所解读,形成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思想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得以丰富和发展;另一方面中国文化由于马克思主义融入而发生新的变革并不断得到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总结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并使之上升为理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两者融合过程中,既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要把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化; 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又要在实践过程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

1. “大同” 的社会理想与共产主义奋斗目标的契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大同”的社会理想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在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礼记?礼运》中将 “大同”社会基本特点归纳为: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康有为在其《大同书》中构思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孙中山更以 “天下为公” 自勉,要求“国民之权利义务,无有贵贱之差,贫富之别,轻重厚薄,无有不均”。这些描述看似朴素、疏浅,然而,却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有诸多相似之处,即都是指向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这就使得中国人民一见到马克思主义便找到了两者的契合点。

2. 民本思想与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点的结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在中国历史上,早在西周时期就产生了朴素的民本思想,之后逐渐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发展和阐述。诸如,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至理名言。这种对重民思想的描述与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非常相似,正是这些类似马克思主义观点为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实践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契机。邓小平在继承前人的同时,进一步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发展为人民主体思想。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邓小复要求全党要始终把人民 “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一思想,在他提出的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判断工作成败得失的标准之一”的论断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从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提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就是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4]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和制约

1. 宗法等级观念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血缘宗法关系严重地制约着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以明确亲疏尊卑的手段,在宗法血缘关系基础上建立家庭的等级制,并使传统社会和文化呈现出等级格局,然后将维护宗法等级关系的道德原则与治国安邦紧密地联系起来,达到 “纲纪天下”的政治功能。这种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及宗法观念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过程中虽然曾起到过积极的社会镇定剂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做了社会进步的滞化剂、腐化剂。

2. 由官本位思想衍生的作风

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特征范文5

关键词: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根本目的;社会和谐

作者简介:陈深汉,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广西南宁 530008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3―0024―03

一、社会和谐是人类社会数千年的梦想和愿望

1.“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重要价值目标。早在三千多年前的金文、甲骨文中就有了“和”字。和谐思想最早出现在《国语》里:“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1此后的《左传》有“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论语》有“礼之用,和为贵”;《中庸》有“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周礼》有“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和万民”的记载。

何谓和谐?《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和,相应也”;谐,“配合得当”。可以理解为安顺谓和,协调为谐。从字型上看,和是禾与口相连,寓意要解决温饱才能安顺,战乱则不能温饱,所以和为贵;谐是皆言两个偏旁组成,寓意为都能表达,都有文化修养,社会思想稳定才能协调。

何谓社会?社会学认为,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群体形式,是相当数量的人按照一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2(P18)。马克思认为,社会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总体,“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3(P320)。

何谓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指社会共同体中的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协调、和合、发展。社会和谐是人类社会数千年的梦想和愿望。

在中国,从孔子的“和为贵”、“和而不同”,到墨子的“兼相爱”、“爱无差等”,再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还有董仲舒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张载的“天人合一”等都表达了社会和谐的主张。热爱和平、祈盼和顺、崇尚和美、追求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从孔子、墨子、孟子、董仲舒到张载的思想都蕴涵着对和谐境界的追求。

2.和谐也是西方先哲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在西方思想史上,从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的“整个天是一个和谐”、柏拉图的“理想国”,到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的“全世界和谐”、欧文“新和谐公社”,魏特林把社会主义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美好社会的憧憬。

3.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历程。几千年来,无论在东方或西方,虽然都有许多名人先哲思想家,在不断地追求、探索和谐社会的理想,但由于在剥削阶级的统治之下,真正的和谐社会从来就没有真正实现过。

二、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根本特征

1.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一词,顾名思义,不能不以社会公平、社会公正、社会和谐为归宿。从“社会主义”这个词产生开始,历经一代代人的诠释,社会公平、社会公正、社会和谐始终是其重要内容之一。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实行改革开放,都是为了给充分实现社会公平、社会公正、社会和谐创造条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最充分地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4(P406)。

马克思主义历来把社会和谐作为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特征和本质属性。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分析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局限性和理论缺陷,认为他们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也没有找到实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结果只能陷于空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战略策略,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发展方向作了科学设想。《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表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P294)

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按照人应有的本质,“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6(P123)。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未来社会将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所有制的基础上,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与差别,极大地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形成和谐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设想,初步地揭示了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一种本质属性。

2.社会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任何社会发展阶段都具有自身的特征。社会主义社会与它以前的社会制度相比较,我们认为具有以下特征:它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消灭剥削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共产党执政;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意识形态;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的本质相对于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来说,是更深层次的范畴。以前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只停留在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层次上。1992年,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了科学概括。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7(P373)。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深入到社会主义本质的层次。我们认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多是从经济的角度来阐明。随着社会实践的深入,我们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最本质特征的认识,应该不断发展深化。

社会主义社会的最本质特征是社会和谐发展。理由如下:第一,社会主义思想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痼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的矛盾,以及导致社会成员收入的两极分化和社会极不公平的严重现状提出来的;第二,社会主义理想的核心内涵是社会公平;第三,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是建立一个和谐发展的理想社会;第四,社会主义制度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并消灭了剥削制度,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五,

社会主义社会是人民当家作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它的出发点和归宿;第六,社会主义要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率,并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和到达共产主义,必须保持整个社会的协调、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笔者认为,社会主义和它以前的社会制度的最大不同,就是它既具有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也具有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可能。由此可见,社会主义社会的最本质特征就是社会和谐发展。社会和谐,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

三、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1.社会主义是以人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态。1)社会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态,而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2)社会主义是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发展阶段,应该具有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和生活水平。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要尽可能快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列宁把提高劳动生产率当作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十分强调发展社会生产力。邓小平继承马克思主义观点,把发展问题提到了能否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能否解决中国所有的问题、能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高度。1992年,他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的科学论断。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多次强调,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3)当今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并不是从发达资本主义发展而来,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都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越过资本主义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少数几个社会主义国家虽然来自资本主义,但都是资本主义世界中比较落后的国家。因此,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共同特点。要与发达的资本主义世界竞争,不发展,就是死路一条,发展慢,还是没有出路。4)自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敌对势力时刻都想彻底颠覆社会主义,这在政治上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生存已经十分不利。再加上当前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处于落后一方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经济竞争中更是处于弱势的位置。社会主义只有加速发展自己,否则就没有出路。进入新世纪,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地变化,世界经济与科技大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不发展就没有出路,不发展就要倒退。只有加快发展,增强经济实力,提高综合国力,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处于主动地位,立于不败之地。5)从本国的现状看,发展是解决国内所有问题的关键。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遇到了许多问题与矛盾,主要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等。这些问题与矛盾,都是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只有用发展来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要靠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靠发展;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要靠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要靠发展;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和祖国未来前途的思想,最终也要靠发展。

2.社会和谐发展是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前提。发展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目的。但是,发展必须具备一定条件。邓小平多次指出:中国发展的条件,关键是社会稳定。社会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在一个战乱动荡的环境下,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当然,稳定不是死水一潭,不是停滞不前。真正的稳定,应该是所说的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局面。这种局面实际上就是我们所需要的和谐社会。

3.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社会主义不是什么神仙上帝创造的,而是靠我们自己去建设出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千头万绪,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也可说包括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还可再细分为思想道德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内政外交建设、国防军队建设、金融财税建设、科技教育建设等等。这一切都包含在和谐社会建设之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8(P4)这六个基本特征,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建设这样一个和谐社会,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总之,社会主义社会的最本质特征是社会和谐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任务总目标,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几代人、几十代人前赴后继地不懈努力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国语・郑语》卷十六,《四部丛刊》初编本。

[2]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4]余益中,教育要为和谐社会奠基[J].广西教育政务信

息,2006,(11).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特征范文6

摘要: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步入新时代的历史时期后,关于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逐步确立起来的新时代条件下我国文化发展建设思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不断相融合的过程中,我们逐步确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随着社会现实与时代需求的不断深化,想要持续激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创新活力,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需要价值和文化底蕴的支撑,这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展的更深层要求。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形成的条件

历史是分时代的,不同的时代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之中都各具特征,这种特征基于时代的实践需求凸显,不同的时代条件也为一定社会在某一阶段的发展设定了要求,符合时代条件、解决时代之问才能顺应时展趋势,在相对的时空中促进社会的发展,历史性的谋篇铺排之中必须树立时代意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紧扣时代条件,突出时代特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跨越中,把握社会主义矛盾转变和全面决胜小康的时代条件,瞄准当前思想文化建设的新指向,回答在文化领域应当如何应对和解决这样的突出时代问题。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对国家发展整体框架上的一个高度概括和总结,力图通过对各方面变化发展以及现实情况的把握去瞄准社会问题的“靶心”,无论是中国革命还是中国建设时期的经验都告诉我们,瞄准了这个“靶心”并针对这个“靶心”做出适时的调整与安排,就能实现新的发展。主要矛盾的认定带有全局性和整体性,但是主要矛盾同样也展现在各个不同的领域,具有一般性的特征于文化板块而言,相较于之前较长历史时期内我们精神文明的缺乏,目前所呈现的状态则是文化事业和文化市场的混乱,中方的和西方的、传统的和现代的、进步的与落后的、一元的与多元的、“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不断在同一片土地上交汇和碰撞,文化的不均衡发展也是区域不协调的重要表现,面对纷繁复杂的文

化产品,人们当如何摒弃盲目从众的选择也是问题的突出表现。在这样的矛盾表现下也就需要新的文化思想指导,去开展在新的主要矛盾变化之后如何解决新的文化领域的突出问题。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和发挥的作用己与过去的某个时期完全不同,必须在把握时代条件之中厘清各方的关系,破除各种认知上的障碍与误解,真正着力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下文化领域的各方面问题,力求通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指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增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气质和风格。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基本内容

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总书记多次在重要讲话中重点阐释关于意识形态的问题,指出目前坚持和巩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的重要性。在“系列重要讲话数据库”中以关键词搜索“意识形态”,截止2018年8月共有108条搜索结果,也就是自2013年以来,平均每月都有关于意识形态的重要论述。社会生产力水平越发展,社会形态越高级,越需要重视意识形态的问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坚定不移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和原则去指导新时代我国的文化建设。

信仰问题是核心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围绕意识形态问题的核心内容,对存在的反映不断形成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不断形成社会意识,一国的文化在形成的社会意识中不断形成发展。当前,世界各国的交流融通日益紧密,中国融入世界浪潮的趋势不可逆转,随着各国之间经济上的联系日渐紧密,文化的碰撞也随之而来,商品流通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物品,更是物品背后携带的文化。在中国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购买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本土产品竞争力后劲不足的情况下,高性价比的舶来品日渐为人们追捧,西方的思潮和文化随之而来,有些人在这样的浪潮中开始去信奉西方理论、西方话语,不仅在商品上认为只要是西方的就是好的,更在评判标准上一律向西方看齐,西方的意识形态不知不觉的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之中,在这样的威胁之下

必须坚守阵地、坚持信仰,用信仰的力量去教化人和影响人。

三、新时代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己经悄然越过了四十年,当前改革开放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打破长时间积累起来的唯经济指标一家论的观念和局面,力求实现高质量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高质量的发展需要更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支撑,发展方式的转变背后蕴藏的是文化发展方式的问题,当前的文化思想是紧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命题的新思想,它紧密结合时代特征,凸显时代价值,引领和主导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思想的延展服务于未来,而科学预判未来需要先对现状有一个具体、客观的了解,基于现实才能避免盲目地展望未来,当前我国社会的文化发展格局可以概括为马克思主义主导下的多元文化兼容并蓄。

开放、包容、并蓄的时展趋势决定了在文化方面绝不可能是一元当道的局面,当今的社会在文化上更加的多元、复杂,人们强调个性,重视自我价值的实践,对精神文化的需要日趋多样,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风格多样,变幻复杂的特点使文艺作品更加大众化、普及化,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密切相关。同时文化的传输与传播渠道更加多样,信息的爆炸和堆叠使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受到多种文化及思潮的影响,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本就是伴随社会存在而存在,因此文化的多元状况不可避免,可能将其归纳为一种具体时代条件下的特征,但这一特征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强调文化的多元并不否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是要引导多元的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适应,并且有意识的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评判一种文化所起作用是积极或消极的标准,在马克思主义及在它与我国相结合产生的文化思想中,对文化的性质、特征己有高度的概括和总结,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相适应的文化形态都可以接纳和吸收,并且积极推广,满足大众对多元化、差异化的需求;但违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要求与本质特征的文化形态则必须剔除和抛弃,由于思想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的不可控性,当一种有害的文化传播开来时,其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往往是无法预估且威力惊人的。

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视,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在当前文化发展需求中的中心位置,同时多元文化并存的现状也是不容忽视的事实,这呈现出了当前我国文化发展的格局,基于对文化现状的把握,是对未来文化发展趋势进行合理推断的一个重要参考点。

结 语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我国文化建设繁荣的方针也仍将是一个开放发展的体系,对它进行的研究成果是阶段性、条件性的,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用创新态度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论断,用理论的眼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方法论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殷忠勇.文化自信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20 (04):17-23+91.

[2〕陈锡喜,桑建泉.文化自信的内涵及其在“四个自信“中的地位[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7, 3 (03) : 22-30.

[3刘林涛.文化自信的概念、本质特征及其当代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6 (04) : 21-24.

[4邸乘光.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39 (02):7-21.

[5刘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四个维度[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8 (O1):49-54.

[6〕洪晓楠,周婷.坚定文化自信的三重维度[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0 (04):1一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