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教育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人文主义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人文主义教育

人文主义教育范文1

欧文•白璧德(IrvingBabbitt)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文学批评家,被认为是新人文主义美学重要创始人之一。即便白璧德未有构成系列的教育理论及特定的教育著作,但是在他全部个人著作中其均无不对其教育思想进行阐述,并体现其人文主义思想。白璧德人文主义教学思想对那一时期美国过分实用、功力的教育展开了强烈的批判,以构建起全新的大学人文标准,达到教育切实培养人才的本质目的。文章通过阐述白璧德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形成时代背景及来源,介绍白璧德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概述,对引入白璧德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强化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展开探讨研究,旨在为相关人员基于白璧德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概述的白璧德大学教育观中的人文主义精神体现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

白璧德;大学教育观;人文主义精神

引言

欧文•白璧德(IrvingBabbitt)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文学批评家,被认为是新人文主义美学重要创始人之一。即便白璧德未有构成系列的教育理论及特定的教育著作,但是在他全部个人著作中其均无不对其教育思想进行阐述,表要体现其人文主义思想。白璧德人文主义教学思想对那一时期美国过分实用、功力的教育展开了强烈的批判,以构建起全新的大学人文标准,达到教育切实培养人才的本质目的。大学在倡导民主精神的一并,却很少有人关注大学真实需要何种民主精神。早在上个世纪,白璧德便就给问题展开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在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的索引下,其对那一时期美国大学、学院所提倡的民主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展开了强烈的批判,并深入表明了自身“唯有贯彻人文标准的民主方才属于大学真正需要的民主精神”的观点,这同时充分凸显了人文主义“均衡”、“适度”的根本原则[1]。

1.白璧德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形成时代背景及来源

1.1白璧德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形成时代背景

I.美国政治经济时代背景,十九世纪中后期一直到二十世纪30年代乃是美国由近代转变成现代的历史阶段,该阶段主要表现为工业不断代替农业、垄断资本主义不断代替自由资本主义。这一阶段美国逐步崛起、扩张,在其不断向海外扩张期间,扩张主义思潮一度到达人们难以想象的边界,一方面沿袭了过去扩张主义理念精髓,一方面具备着获取高盈利的经济军事扩张野心,表现出强烈的扩张性、侵略性。急速的发展同样使美国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社会问题屡见不鲜,贫富差距大,政治腐败,道德沦丧等等。

II.美国思想文化教育时代背景,十九世纪60年代末,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查尔斯•艾略特自内战及工业化发展对美国构成的影响出发,为了使哈佛大学转变成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大学,其对哈佛大学组织结构、培养计划及课程安排等相关内容展开了果断的革新。艾略特解除了以往墨守成规的课程安排,在哈佛首先推行选修课机制,对各式各样的课程予以开设,学生们可根据自身意志进行自行选择。选修课机制的本质是在教育中倡导民主、自由精神,然而其却逐步向放任自由方向发展。出于美国物质生活改善与精神生活发展十分不协调、教育不断向放任自由方向发展的情形下,白璧德通过其著作《文学与美国的大学》强烈人们回归人文主义,他强调:在自然选择、单纯个人选择弥漫背景下,人文选择迫在眉睫。

1.2白璧德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来源

I.白璧德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来源,白璧德人文主义精神是基于对西方人文主义长时间以来详尽反思及批判性沿袭所构建的。一方面,白璧德很好的传承、连续了柏克及阿诺德的思想,白璧德批判现代性运动是对柏克反思启蒙主义的有效继承,但是其摆脱了派克强烈的宗教思想,通过人文主义思想传播方式,特别是在教育领域中的传播,以实现社会道德复兴。白璧德同时还继承了阿诺德的思想,人文主义要求的精神思想,应当属于一类身处波动情形的思想,该类思想的波澜不惊属于有所归依批判精神的实际表现。一方面,白璧德还很好的借鉴了中国古代传统思想及佛教思想,即便该部分并非白璧德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直接来源,但白璧德在这些内容中摸索到东方思想与西方思想彼此印证的思想碰撞,自文化思想角度讲东西方进行有机融合[1]。

II.白璧德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提出,白璧德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乃是其大学教育观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充分体现。某种程度而言,白璧德全国思想系统是基于对培根、卢梭及相关追随者的批判上所构建的。白璧德在其代表作《文学与美国的大学》中提到,美国人不怀疑教育能够带来无限的好处,但同时对何种教育可创造好处并不十分明确。受生活节奏十分快速影响,人们已经变得没有充分的时间去进行思考[2]。鉴于此,白璧德强调对教育观念展开全面清理,对人文主义展开情况,对人文主义、人道主义展开区分。

2.白璧德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概述

2.1白璧德人文教育观

白璧德指出,以培根代表的科学人道主义和以卢梭为代表的浪漫人道主义对美国现代主流思想所形成的影响最为明显,并涵盖不同行业领域。那么,着两方面人道主义是怎么沉浸入大学教育的中,又是如何表现的呢?白璧德就该问题自其与自由、民族相互联系展开了全面深入的研究。白璧德觉得,在知识方面人类文明俨然全方位地深入对低于人类关系的研究中,而该文明不断深陷进缺乏生气、封闭呆板的专业化及一类短浅的职业主义中。白璧德指出美国教育遭受现代性极大不利影响,他批评知识过于趋向实用性、专业性以及职业性,过于关注事物外在目的而忽略了人的精神性事物等,提出大学应当借助人文教育,第一步将学生塑造成人文学者,后再进一步开展特定研究。白璧德将人文教育安放于现代大学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地位,强调人的道德性格、知识性格相互展开是存在紧密联系的,倘若要想真正意义上实现教育的有效性,人文所应当肩负的责任首当其冲[3]。白璧德坚信教育伟大目的是伦理的,并非完全是在于探索向外、知识,更重要的还有在于人。在白璧德对民主精神与大学相互关系研究方面,呈现的是选择与同情相互的协调。基于此,白璧德结合“中庸之道”提出选择性民主,提倡人文主义“均衡”“、适度”原则。

2.2白璧德大学教育观以造就完善人为中心

白璧德指出于现代大学教育中,人文教育应当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为了将大学生培养成社会发展所真正需要的人才,务必要对其开展好人文教育。白璧德大学教育观中人文主义精神最高体现为经由人文标准来实现个体的自由,其基本特点即要自人自身出发发现完善的人,自人自身出发认识人;注重借助人类社会文明所有成果对人展开教育、熏陶。白璧德自自由教育理念中吸收养分,在对自由人智性训练该观念引导下开展理论与实践,不提倡现代大学向商业化、实用化及功利化等方向发展,指出大学要借助人文教育第一步将学生塑造为人文学者,后进行进一步的特定研究[4]。

2.3白璧德贯彻人文标准,提倡大学民主精神遵循“均衡”、“适度”原则

白璧德认为大学教育是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完成该任务就务必要贯彻人文标准。倘若大学要有独立的目的,那便是大学务必要在这一量化时代背景下,培养出有质量的人才。这一理念充分凸显了大学精英教育精神。基于此,应当如何去理解大学教育观中的民主精神呢?大学教育提倡民主,并非片面、一味的对大学规模予以扩大,而应当是社会发展必然趋势;而大学强调的民主指的是消除学生家庭背景、等级距离,尊重学生不同属性,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位大学生个体[5]。白璧德指出,大学真正需要的民主精神应当是贯彻人文标准的选择性民主。纯粹的民主将弄混个体意义上质意义与科学意义的量。由此可见,大学在传承自身传统、文化的同时,还有全力抵制自由化过度,进而抑制大学朝纯粹民主发展。白璧德对大学民主精神深入的研究彰显了其推崇“一”、“多”平衡中的“中庸之道”的思想。

2.4白璧德以模仿、想象与创新开展人文教育

白璧德大学教育观中的人文主义精神强调,应当指引学生去搜炼古今、汲取众长,在白璧德看来,在大家典范中有着诸多典范、榜样,学生可通过对该部分内容的模仿,一步步在文明中传承优良的传统。某种意义上而言,一项伟大的发明可算是一类伟大的习俗。于此,学生在学习经典中宝贵经验期间,能够逐步调动起隶属人类共通的那一局部的道德想象。白璧德极为认可要以有想象为前提去对经典展开模仿。经对想象的有效应用,学生方可于不同属性的事物中寻求出其中的一致性,方可将过去发生的用以对如今出现的进行重新定义。就人文教育中开展创新教育而言,白璧德不倡导单纯强调自我标新立异,个体有失偏颇的创新想法,而推崇切实原创属于社会人类真理与个体鲜明属性有机融合的产物。也就是说,创新应当是基于模仿、想象而构建的[6]。

2.5白璧德关注大学教师重要地位

在大学里,大学教师扮演的是文化传递者的重要身份,鉴于此,大学教师应当明确自身文化传递者角色重要性,肩负起使命,将前人经典教授给学生。教师要对全面知识内容框架予以把握,并开展系统的计划和部署,以确保学生获取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于此,教师在知识传授期间,要关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化兼收,而并非单方面的灌输。但是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不应当对教师在教育期间主导地位进行过度削弱。教师作为教育过程中的引导者,倘若过度地让学生主观去进行摸索,单凭自身一时间的感受,如此将可能造成学生价值观受缺乏历史、文化熏陶影响而面临被选择的情形。由此可见,大学教师扮演文化传递者的重要角色不可撼动[7]。

3.引入白璧德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强化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树立相关教育理念。消除学生家庭背景、等级距离,尊重学生不同属性,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位大学生个体,有效将以人为本理念引入进全面教学理念中,促进培养出有着人本思想、人文精神的人才。II.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设立相关机制。设立起不同阶段、层次有效结合的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机制,结合专业教育实际情况,构建不同阶段、层次有效结合的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机制;然后,对教学方式方法展开有效创新;最后,规范人文素质教育评估机制。III.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构建高素质教师团队。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构建一支满足新形势发展的高素质教师团队,充分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强化师资团队人文素质、创新实践能力塑造。在专业教学期间,教师要借助经验、智慧,充分挖掘出专业课程中的人文信息,逐步提升专业教学文化含量,真正意义上做到教书育人[8]。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的索引下,其对那一时期美国大学、学院所提倡的民主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展开了强烈的批判,并深入表明了自身“唯有贯彻人文标准的民主方才属于大学真正需要的民主精神”的观点。基于此,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专研研究、总结经验,全面分析白璧德大学教育观中的人文主义精神体现,引入白璧德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强化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树立相关教育理念”、“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设立相关机制”、“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构建高素质教师团队”等,促进大学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作者:谢晶 单位:湖南女子学院外语系

参考文献:

[1]张源.论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的三个核心概念——“内在制约”、“二元论”与“存在的三个等级”[J].国外文学,2007,(04):38-46.

[2]吴民祥.“启蒙运动”的另一种诉求——“新人文主义”及其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06,(10):82-88.

[3]陈笑笑.大学与民主精神:白璧德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精髓[J].文教资料(上旬刊),2008,29(12):133-135.

[4]陈胤谨.人性的突围于坚守——论白璧德的“人性论”[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05):256-257.

[5]吴民详.人文之维与“精神贵族”:欧文•白壁德大学教育思想评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1,27(12):64-68.

[6]科里福•科布(CliffordCobb).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视野看当代芙国教育的问题及启示(袁铎,王顺媚,刘璐,译)[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05):160-162.

人文主义教育范文2

人文教育要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在人文教育中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使学生在教育中领悟人文精神。注重学生的自由发展,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心学生生活,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培养有知识、有文化、有素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实行人文教育的目标。人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要求向学生传授人文知识,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升人性境界,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人文教育通过课堂教学、环境熏陶、学生实践等多种方式,将文化知识、智慧精神和道德品质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思想、情感认知和意志。促进学生的个人心理和谐发展,帮助并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对人生产生一定的认知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关爱生命的思想,促进个人与他人以及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2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意义

2.1人文教育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就是将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对学生的个体潜能和个性发展的培养和引导过程。体育教学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有助于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效果的提高,能让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还会对学生的体育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体育教学不仅仅要完成学生体育知识、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工作,也是对学生各种素质的培养,学生在领会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的同时,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个性特点以及人生观价值观都在跟着变化。素质教育要求教育不仅是要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培养还要培养学生的精神境界,人格魅力以及良好的道德思想水平和正确的世界观、社会观、人生观。因此,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加强人文教育思想的培养和推广,对帮助学生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十分必要。

2.2树立人本主义的教育观念

高职院校体育中的人文教育,要以实现学生主体地位为中心,并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按照学生的个性特点,选择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学重于教师的教,将学习内容分化成较小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特点进行自主学习和锻炼。

3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3.1体育理论课教学与人文教育的相互结合

教师在进行体育理论教学时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适当融入人文知识、人文思想,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在教学中运用“讨论”、“对话”、“反省”等人文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观点,促使学生进行交流,张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启发学生不断地完善自我,培养学生求知创新、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教师应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发展状况出发,结合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任务和特点,将育人的任务融入到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当中,使学生在学习体育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素质。例如,教师在理论教学中加入一些体育项目的发展过程的知识,增加使学生对体育项目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观念。在教学中列举一些优秀运动员的事迹,倡导学生学习他们克服困难坚持锻炼的运动精神、奉献精神、爱国精神,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受到生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受到精神上和道德情感上的熏陶。此外,教师在课前应了解学生的体育知识和运动能力,了解学生对人文教育的看法,价值观以及兴趣爱好等,并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在备课时才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合理教学过程,在讲课中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体育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3.2体育实践课教学与人文教育的相互结合

体育教师在体育实践课教学中不仅要重视体育基本技术技能的传授还要重视人文教育思想的传播,使学生感受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价值。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作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为辅,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在实践课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贯彻人文主义教学理念,实现人本思想的价值。学生的体质是学生体育课学习和锻炼的基础,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体质情况,了解学生的身体承受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个性特征,在备课中编制合理的教学任务、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师还要对学生的认知特点、体育知识、技能的原有水平以及学生的兴趣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将教学任务划分成较小的课程目标,制定出适合学生的小目标,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提高。在实践课教学中可以通过竞赛或做游戏的方式进行一些体育活动,学生可以在活动中学会与人的协作与互助,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在活动中学生可以感受到人文精神,可以实现体育教学和人文教育的相互结合。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增强体质,陶冶了情操,并且自身的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得到了培养。

3.3理论联系实际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是实现体育教学与人文教育有机融合的重要途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理论课的教学是为了给实践课教学打好基础,将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践教学中,理论知识的学习必须要与实际相联系。但是目前很多高职体育教学都是将大部分时间用在了实践教学当中,体育理论教学的课时很少,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机械的练习多,理论知识学习较少。这样的体育教学方式影响了学生体育课学习的兴趣,影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适量增加体育理论教学的课时,将人文教育知识有机地融入体育理论知识中,并且联系实际情况进行讲述,使学生认识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在体育课学习中对人文知识的了解和运用,体现人文思想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价值,促进学生体育知识、身体素质、运动能力、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4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和人文教育相融合时的注意事项

4.1实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应以学生为主体

当高职院校将人文主义教育融于体育教学中的时候,必须要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争取对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分析,然后为学生提供所需的学习氛围,并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法来完成相关知识的传授工作,只有这样,融于体育教学中的人文主义教育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最终实现人文主义教育的价值。

4.2必须要尽量提高人文主义教学内容的充实程度

在向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主义教育的时候,为了充分提高两者融合的效果,高职院校必须要对学生的体育能力进行评价,然后综合考虑学生的体育能力和体育教学的特点,以此来制定人文主义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开展人文主义教学的主要方法,从而丰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人文主义教学内容的充实程度。

4.3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来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主义教育

为了提高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和人文主义教育的融合程度,体育教师必须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根据学生自身的偏好来制定体育教学和人文主义教育的教学方法,从而帮助学生获得较好的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4.4力求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全面开展人文主义教育

要想实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和人文主义教育的有效融合,高职院校必须要聘请综合素质较高的体育教师,然后督促教师按照人文主义教育的要求来向学生传授需要掌握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进而让学生熟练掌握体育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尽量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全面开展人文主义教育。

5小结

人文主义教育范文3

【摘要】

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小学作为教育的初始过程,学校、家长以及社会都应该重视孩子小学阶段的教育。而小学班级管理是作为小学阶段教育的重要一环,如果能对人文主义教育观念进行有效的渗透,势必能够使学生在小学阶段教育质量得到强化。

【关键词】

小学;班级管理;教学观念;人文主义

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教育能够为其未来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基础奠定作用。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背景下,人文主义教育观念逐渐被引入实际的小学班级管理中,该教育观念凸显了尊重学生尊严与学生的个性关怀,该教育模式是对学生的价值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实现其个性化发展的教育目标。为此,本文对小学班级管理中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对小学生日后的健康发展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人文主义教育观念应用的价值

相对于其他管理,小学班级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只有将人文主义教育观念不断的渗透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才能为小学生提供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平台。而小学班级管理中人文主义教育观念应用的价值如下:其一,强调了管理的教育性功能。小学班级管理的实质是对管理过程中的所有积极因素加以调动,潜移默化的积极教育影响小学生,促进其健康的发展;其二,强调了管理的动态性功能。小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其年龄阶段往往否有强烈的好奇心与可塑性。为此,班主任在管理中应用人文主义教育观念能够更容易使学生接受管理;其三,强调了整体性功能。小学生的教育依托于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等各群体的心血凝聚。如果班主任能够将人文主义教育观念有效的渗透在班级管理中,能够使小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得到培养,继而有效激发其学习潜能,并促进了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基于此,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应用人文主义教育观念具有一定的迫切性以及必要性。

二、落实小学班级管理中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的应用有效方法

1.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众所周知,“德行”是衡量一个人道德素养的重要指标,而先德后行,正是代表“德”是决定一切行为的前提。一个人缺失了必要的道德素养,那么其本领和学问即使非常广博,也难登大雅之堂,甚至会对其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产生直接影响。为此,小学生班级管理中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的有效应用,首要任务就是重视小学生的道德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日后建立正确、成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做良好的铺垫,从而使小学生的责任意识得到有效的提高,并为社会输送全面发展型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

2.适当的采用因材施教教学模式。

在小学生人文教育班级管理中,因材施教是作为一项重要的手段存在的。由于不同的学生,其学习方法、能力、态度和兴趣也各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更应该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兴趣进行充分了解,并配合其他任课教师采用实践、参观、练习、游戏等多种教学方式,及时学生处于不同认知水平状态,也均能实现其自身素质和学习能力得到双重提高的教育目的。例如,针对于具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班主任要重视对其学科知识深入学习的引导;针对于学习兴趣薄弱的学生,班主任要重视对其学习兴趣的激发,并挖掘出该学生的闪光点,从而找到使其进步的方法。由此可见,因材施教教学模式旨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实施个性化教育的过程。

3.为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

班级文化即班级群体文化,是班级每个成员的价值观、信念与态度整合后的一种氛围。班级文化环境能够对小学生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均会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班级文化的内涵。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背景能够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正能量,促进班级管理预期效果的实现。而为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主要是利用多种形式使学生的班级整体性概念得到强化,例如,班主任可以组织定期的班微与班歌等形式,来令小学生的班级归属感与班级认同感得到有效培养。另一方面,班主任还承担着构建融洽而又和谐的班级文化环境义务,使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得到有效调动,会帮助其获得良好的集体学习体验。与此同时,班主任要对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与之进行有效的交流,从而实现师生教学相长的目的。上述均为落实小学班级管理中人文主义教育观念工作的有效途径。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改革内容的不断深化,社会各界对小学富有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的小学班级管理要求也随之不断提升。为了使二者相契合,小学班主任要遵循小学生的个体发展规律,以大学生作为人文主义教育的主体,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管理意识加以培养,从而打破我国小学班级管理中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缺失的局面,使小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作者:刘丽 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陶家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乌兰托亚.试论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人文主义教育观念[J].品牌,2015,(2):231-231.

[2]杨朝猛.试论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人文主义教育观念[J].小作家选刊,2015,(14):246-246.

第二篇: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定位

摘要:

新课程标准对学校教育工作,尤其是班主任工作提出更高、更细致的要求,班主任不仅要具有渊博的知识,更要具有高度的人文素养。因此,教师要及时转变“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使教育艺术化、教学手段多样化。

关键词:

班主任;班级管理;角色定位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是多元的,这无疑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再也不是过去教育理念中单一的“班级管理者“,而是有了多重丰富角色。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又是学生思想教育的引路人,是沟通家长和社会的桥梁,是学校领导者实施素质教育、完成教学工作的得力助手。这较以前班主任涵义有了很大的区别。

一、班主任要善于言传身教

班主任的一个重要角色是教师,如果一位教师课堂组织严谨且富有条理,教学语言幽默生动,课堂气氛积极活跃,课堂教学精彩丰呈,课堂情绪饱满,对待学生认真细致,那么他在学生之中自然就有一定的威信,他对学生的教诲也一定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相反,如果一位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敷衍,那么教育起学生来,也没有十足的底气,学生也不会听从他空口白舌的道德。在言传身教方面,班主任应该以身作则,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育细节要“润物细无声”或“此时无声胜有声”,要求学生上学不迟到,自己就提前到校进班组织早读;要求学生预备铃响后保持安静,自己就及早到课堂并准备好教学用具;要求学生讲究卫生保持班级环境整洁,自己的办公桌就应该整理得井井有条。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始终具有示范性,对学生的品德性格和为人处事的态度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做学生的“贴心朋友”

班主任和学生之间朝夕相处,“爱”字贯穿始终。这种爱是班主任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亲其师信其道”。课堂上,看见有感冒的学生在不停地打喷嚏,我会抽出面纸放在他的面前;集体晨会时走在学生队伍中,我会给学生理一理胸前的红领巾,还打趣地夸夸穿了新衣服的男生“真帅”,赞美女同学头上新换的头饰;学生不小心掉在地上的文具,我会给他拾起来平放在桌上;学生课桌上零乱的书本,我会给整理整齐;由于放下了老师的架子,学生们都愿意与我交往,有任何烦恼也愿意和我倾诉,只要撕得下老师尊严的这块“遮羞布”,不苛求学生的成长,不强求学生的进步,俯下身子,放慢脚步,倾心聆听他们的心声,真正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才能体会到“教学相长”的美妙乐趣。

三、班主任是“班级文化设计师”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精神领袖,班主任的个性、能力、眼界等综合素养都影响班级活动的开展。一个素质全面的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往往更加得心应手,班级文化建设也精彩纷呈,妙趣横生。为了让班级环境对孩子们的成长起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我在班上开展了“完美教室设计”活动,在活动中,我们班级从教室墙壁的内部布置,墙壁内容的设计,到教室LOGO颜色选择和口号的设计等,无一不凝聚着我和班级里42个孩子的心血。教室的LOGO是一个精通电脑的孩子回去改了又改,墙壁上的“小荷初露”是孩子们甜甜的笑靥、惟妙惟肖的素描、色彩艳丽的工笔画、遒劲有力的书法和端庄大气的钢笔字,班级获得的荣誉奖状也都悬挂在高高位置夺人眼球,每次走进我们班,我和孩子们都感觉这里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生活的场所,更是一个团结和睦,奋发向上的大家庭。

四、班主任是“家校沟通的桥梁”

由于条件的制约,我们不可能每周召开一次家长会、每天和每个家长进行一次沟通。学生进入高年级以后,个性主体意识更加强烈,但是自控力不强,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总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一方面迫切渴望脱离家长和教师的监管,另一方面在家长和教师面前呈现两面性,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容易脱节,无法顺利衔接。如何让教师和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思想状况,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形成良性循环?我将目光瞄准了校信通、班级QQ群和孩子们的抄作业本,学校里的通知、最近班级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班级里的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或者差强人意的成绩,我都及时告知家长。事实证明,班主任和家长保持联系对班主任管理班级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最重要的是,家长们都体会到了班主任工作的事无巨细和辛苦,对学校的管理工作多了理解和支持,学校和家庭之间的配合更加默契,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应该是多元化的,只有班主任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角色,在工作中灵活、正确地处理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才能在正确处理事件的过程中加强与学生、教师之间的联系,增进班级的团结,进而提高学生素养。班主任的工作不是重复的,而是创造的,正如这首诗所说的“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作者:钱力 单位:江苏省泰州实验小学

第三篇:小学班级管理诚信教育探讨

摘要:

诚信是一个人重要的品格,也是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它能充分的展现人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品质。小学阶段是人学生各项知识培养各种品质的重要阶段。所以,很多小学在班级管理中就逐步的开展诚信教育。

关键词:

小学班级管理;诚信教育

小学教学是塑造小学生各种品质的重要场所。诚实守信则是小学教育中要培养的重要人格品质。新课标的改革下,不仅对小学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对小学班级管理也提出了不同的管理标准。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实施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诚信教育是小学生德育教学方面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在如今小学德育纲领中明确的指出要加强小学班级管理的诚信教育。小学班级管理的优劣关系到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的营造。良好的班级管理不仅能带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在良好的班级氛围中,逐步的培养小学生的各种思想品质,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管理起到重要的主导作用。因此,班主任应该积极的发挥其带头作用,将诚信教育渗透到每一位小学生的日常班级生活中,让小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养成诚实守信的好品质。此外,班级管理贯穿于学生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教师可以借助于小学生的班级管理实施必要的诚信教育,让小学生对诚信从一个概念的认知逐步的转化为深刻的理解,进而达到诚信教学的目的,由此可见,小学班级管理中实施诚信教育的重要性[1]。

二、小学生班级管理中实施诚信教育的相关措施

(一)营造良好的诚信教育班级氛围

对小学生而言,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因此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和干扰。根据小学生的这一特点,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该注意班级氛围的营造。营造一个诚实守信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班风带动下,能潜移默化的改善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让小学生在无形中学习到一些优良品质,进而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此外,良好的班级氛围不仅有助于诚信品格的培养,还能改善小学生身上的一些不良习惯,对小学生产生更多的积极正面的影响。

(二)树立诚信的榜样形象

小学生本身具有攀比特性,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可以借助于小学生身上的攀比性实施诚信教育。例如,在班级中展开诚信榜样人员的评比,激发小学生内心的胜负欲。这样一来,小学生为取得诚信榜样的代表人员,必然会更加的约束自己的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就会将诚信意识印刻在自己的脑海中。此时,教师只需要在小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中,借助于自己的主导作用,为学生起一个良好的带头作用,必然会加强小学生诚信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小学生的诚信水平[2]。

(三)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构件诚信教育体系

诚信品德养成的实施是小学生从他律到自律的一种转变过程。因此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实施诚信教育管理的同时,还可以利用诚信教育体系,对小学生在班级中的日常表现行为进行约束,并引导小学生自觉向诚信教育体系的规范化管理看齐。让小学生即便在没有教师的监管下也能自觉遵循班级管理条例,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小学生班级管理实施诚信教育的研究可以发现,在新课标的改革校,小学班级内部的管理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当下的小学班级管理更加的注重一些优良品质的培养。因此,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实施诚信教育既有助于班级中优良氛围的营造,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小学生的诚信品质,帮助小学生改善自身的一些不良行为,逐步成为一个有素质、有知识的小学生,也是为其今后的学习教育,甚至是在踏入社会后的发展打造坚实的基础。

作者:孔繁英 单位:吉林省桦甸市八道河子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人文主义教育范文4

关键词:教育理念;高职医学;教育教学

0引言

教育理念作为文化建设的最高层次,其在国家、学校以及教师层面上也具备有一定的指导以及规范作用,并具备有良好的方向性。此外教育理念作为教书育人的实践中通过不自觉的潜移默化中所形成的,部分教师还尝试着应用新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来获取到自我教育的全新意义[1]。本文就针对了高职教育三年制的护理专业教育,并阐述了几种教育理念对于高职医学教育教学的影响程度,来促进我国的高职医学教育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1等第人性以及差别教育观

等第人性以及差别教育观认为需要根据人的特性来进行教育方法的合理选择,因此只有少数精英能够接受到最高等的教育,而普通人则只需要接受最低等的情感教育,并使得他们能够满足普通劳动的相关需求。这一教育理念下也就导致了当时社会教育的不平等性,并直接影响到了现阶段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行为,从而为应试教育以及国家的人才选拔工作提供了单一的评价标准。在该教育理念之下,导致了教师们往往愿意将更多的精力放置在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身上,并会将其无意识的其它学生们,对于其他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会造成严重的影响。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招生数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加,此外在进行医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还要求学生们能够拥有比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这也就容易导致学生们的学习压力过重、学习难度过大等诸多问题,并直接影响到了许多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2行为主义教育观

自达尔文的进化论问世以来,很多生理学家以及教育心理学家都借助于动物实验的模式来对人的学习活动规律来进行反应,并将学生看作为一种刺激-反应的一种联系,并是在大脑皮层中构建一个暂时性的功能联系,而只是在经过了反复强化刺激之后才能够得到巩固,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坚持行为主义教育观理论的教师们往往将自己作为马戏团的驯兽员,然后将学校中的学习任务具体分为辨别、分类以及反映序列,在这一基础上如果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组织,就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高职教育医学生的特点的确非常适合行为主义教育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之中也具备有非常多的优点,比如能够通过反复练习的模式来使得大多数的学生成绩得以提升,但是对于一些具有厌学的学生们则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相关研究表明行为主义教育观还具备有教学目标明确、强化作用明显以及能够使得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得到有效提升等诸多特点,但是其缺陷在于直接忽视了学生们社会性。因此说只有充分激发学生们的内部学习动机,才能够使得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有效的调动,并让学生们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并借此来避免一些成绩不及格的学生们成为内部稳定的不可控因素。

3人文主义教育观

在人文主义教育观中需要充分强调学生们的人本主义以及个性发展,并需要对学生们的天性进行充分的尊重,这也就与素质教育中尊重学生们的主体性,并将学生们作为教学主体有着一定的相通执行。此外在人文主义教育观中还需要对人的思想解放以及个性自由进行了宣传,这也能够充分满足我国素质教育的相关需求。就欧美国家而言,要求充分强调学生们的全面发展以及个性发展,而在素质教育工作之中也需要充分强调独立个性的重要性。因此说在人文主义教育观强调扩充教育教学的内容,并使得学生们的学习更加贴近于生活,并充分强调了学生身心的共同发展。在进行高职医学教育过程中还需要应用通识教育以及整合课程等诸多模式,其与国外护理教育的课程设置存在有非常大的差异性。在我国所培养的护士中需要遵循的是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但是在国外护理教育则遵循的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这一护理理念。法国的著名教育思想家罗梭认为适合人性的教育还需要遵循自然,并充分顺应人性。人文主义属于一种非理性的注意思潮,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之中也聚集了非常多有价值的思想[2]。因此在人本教育观中还需要充分重视对学生们人文素质以及整体素质的提升,并要求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教育相辅而成。因此高职的教育护理专业学生们还存在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等缺陷,因此在学生们不愿因接受教育的过程之中,还需要学生们给予适当的约束,来引导学生们在想专业趋向进行学习的过程之中,也能够加强自身的人文课程选修力度。因此在高职教育护理专业之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们对法律、心理学、哲学以及护理伦理学等多个人文科学的学习工作,并借此来取得一个良好的高职医学教育教学效果。

4结论

在进行高职医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理念对于高职护理教育培养目标也具备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教师们的教学观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们在进行高职医学院校的教学工作中,也就需要针对学生们的实际特点来进行教育理念的针对性选择,并需要不断运用不同的教育观以及学习观来进行学生们的教学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自身的学习能力均取得一定程度的提升,并使得高职医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得以有效的提升[3]。

参考文献

[1]刘延龄.教育理念对高职医学教育教学的影响[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5,35(1):8-10.

[2]邹静.医学类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5,(8):41-43.

人文主义教育范文5

数学的理性赋予数学非常重要的价值,崇尚实事求是的精神,秉承着怀疑与批判的态度,崇尚追求真理、独立思考的理念,这些理念构成了数学精神的核心,同时这也是人性和理性的思想精髓所在。基于此,本文首先提出了当前数学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对数学的人文精神以及对数学教育价值展开了一系列分析,最后相信大家都能得到问题的答案,促进数学教学过程中人文精神与自然科学之间的有效融合,希望本文的分析可以为大家带来一些思考。

【关键词】

数学;人文精神;数学教育价值

数学是一种历史非常悠久的求知活动,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类理性探索活动是追求真理的最有效方式,数学是对理性、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显示了对人的人文关怀,其内含在于理性求知、数学思维品质以及独特的审美价值,所谓连接自然与人文科学的重要桥梁,在消除二者之间对峙、促进其融合等方面体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当前数学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过分强调数学理性

在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数学公式、定理的讲述,对推导、证明的过程过于强调,严重忽视了理论和真理背后的背景及适用条件,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普遍缺少趣味性和主动性,时间长了就开始对数学产生厌倦的感觉。

1.2教学方法过于陈旧

灌输式教学理念在我国已经根深蒂固,这种落后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普遍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关注,落后的教学方式不能对学生接受新思维的能力进行锻炼,最终学生一味的吸收数学知识,数学课堂变得死气沉沉,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缺少对学生探索精神的引导。

1.3教学课程体系单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考虑考纲关注的地方,课堂中大部分时间由习题占据,对知识点的历史背景知之甚少,也不能对相关学科起到推动性作用,对新兴学科起到的作用更是微乎其微。这种情况下不仅护使学生感觉数学知识无比乏味,也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提出的要求。

1.4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很多教师只关注自己专业素质的提升,严重忽略了对数学文化、数学史的摄入,不能对学生人文素质起到应有的作用。从上述几点问题上来看,当前数学教育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这说明了数学教育与素质教育要求相距过大,很难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在数学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出人文精神才能有效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2数学的人文精神

数学是一种理性求知活动,显示了人性的本质。数学的理性为数学赋予了非常重要的价值,崇尚实事求是的精神,追求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的精神,这也正是人性和理性的思想精华所在。在伟大历史变革中数学展现出了文化精神,不仅是一种学科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在当代展现出了越来越多的人文精神,正因为数学是人的文化建构,所以数学穿凿了人的自由,显示出了人类理性从必然走向自然的过程。当代数学是不同形式化与非形式化体系构成的系统,数学和元数学标准是由数学固定的规则、法则所决定的,随着数学的不断发展,数学知识为其赋予了越来越多的自主性,超越了现实世界客观性数学,从本体抑郁上得到了创新和发展,这时通过数学历史文化沉淀形成的数学理论标准。这种超越显示客观性的意义使得数学在科学性以外,还存在特有的人文特质,数学不仅是一门知识体系,同时其中还包含了人类认识的普遍范式,当前数学应用领域已经开始延伸到了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这些人性闪光点赋予人文主义更加明确的精神气质,现代数学就是拥有这样一股有力的文化创造潮流,体现出了与传统理性相区别的新理性主义。

3数学人文精神的教育价值

3.1消除对峙、促进融合

数学人文主义价值要想得到实现,必须对数学教育观念进行变革,重新定位数学的学科性质。在传统教学中,数学一直都被列为自然学科中的一类,在科技管理、文献编辑等领域中,数学也被划分在自然科学与立刻的系列中,在人们心中这种划分方法已经习以为常,因此对数学学科的传统定位存在一定缺陷,严重忽略了数学的人文价值。随着近年来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科学被划分成自然与人文科学两种,而在人们的心中,自然与人文学科本质上是对立的。然而不管是自然还是人文科学,数学都为其提供了基本的方法,所以数学人文思想的提出有助于消除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对峙和冲突。

3.2数学教育中实现人文主义和学习主义的结合

充分发挥数学教育的人文主义教育功能,有助于数学教育研究新秩序的构建,从科学教育目标来看,随着现代科学的诞生,数学教育在科学主义方向得到了长远的发展,相反的其人文主义目标显得相对暗淡,数学教育重点在于科学本位,这种目标定位影响了数学教育研究方法的选择,因为数学教育工作者在知识观念上的特点,科学教育目标在数学教育范式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到了19世纪,人们对数学严格性标准发生了变化,在数学教育中课程教学和科学数学之间出现了一定差异。虽然当前我国社会背景下,要想实现人文主义教育目标难度很大,但是只要我们超越数学领域单一的科学精神定位,对数学人文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在教育过程中体现出人文精神,促进教学过程中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在教育教学目标上的结合,相信不久的将来必然会扭转不利的局面。

4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教育和人文精神的整合并不是数学和人文的简单叠加,其本质在于以新教育理论为指导,使其得到充分融合,这样就可以构成统一的整体,确立新的人文精神和数学教育整合的价值观,这必然会成为数学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新课题。总之,数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数学本质力量的体现以及人文精神的提升,本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怎样促进数学教育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供大家参考。

作者:关鑫 单位:西安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曾庆桂.人文精神,数学教育之魂———浅议数学人文精神特征及人文教育实现途径[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07):79~81.

人文主义教育范文6

一、抓好入学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新学期的开始,是最为关键的时刻,如果开头的工作做好了,以后的工作就会得心应手。经过一个假期,学生很难一下子从假期的状态中转变过来,很多学生状态懒散,注意力不集中,进入不了学习的状态……所以,帮助并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便是开学初的工作重点,这些习惯包括学习、纪律、卫生、生活等方面。作为班主任,首先要规范班级学生的行为习惯,要耐心帮助学生改掉不良习惯,循序渐进,养成你所期盼的习惯。刚开学一段时间,班主任一定要跟上,时刻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对各方面的习惯进行强化训练,要常检查、常落实,充分利用晨会、班会及时总结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尤为重要的是,要认真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上课多动脑筋,课后多总结,多读课外书等,这是形成良好学习风气的基础。

二、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成为道德上的指路人,并不在于他时时刻刻都在讲大道理,而在于他对人的态度,能为人表率,在于他有高尚的道德水平。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因此,在为人和工作上,班主任教师都应该成为学生的表率,有句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也是集体的一员,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平日里,我总是以平等的参与姿态在行动上成为学生的榜样和示范:每当看到教室的桌子歪了,我就马上去摆一摆,看到谁的书桌乱了,我就去理一理;看到地面脏了,我就拿起扫把扫一扫;看到教室里有张纸,我就连忙弯腰把它捡起来,这种“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方法让孩子们也能学着我的样子随时摆桌子、理课本、擦讲台、捡纸屑,那种关心集体的思想在班级内慢慢形成。我还经常借助网络上、电视上的一些话题引领学生们讨论,比如:乱扔垃圾现象给环境带来的问题、给国人素质带来的影响……进而去影响学生思考,我们应该怎么做?

三、因势利导,建设严格管理的班级氛围

“严师出高徒”,不严无以正风,不严无以养德,不严无以束纪,作为班主任,必须将影响班级的不良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中,以免发生老师松一下,学生松十下的现象。当然,要正确把握严格管理的尺度、严中有宽。若对“屡教不改”的困难生只严不宽,一有风吹草动便给予惩处,反而易激发对抗情绪。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进入青春期,所以要以“导”为主,以“导”为前提。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好的学生难免也有不足之处,再差的学生身上也有自己的优点,要及时捕捉困难生身上的闪光点予以肯定,再进行因势利导,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从而以点带面促使学生全面进步。通过引导,让学生学会明辨是非,比如学校不允许学生带手机、在校期间必须穿校服、遵守走廊内纪律的问题……要让学生明白学校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要求,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不这样做可能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如果学生有改正,哪怕是一点的进步,都要马上给予肯定。适时的夸奖,带来的好处是:学生做任何事开始有兴趣了,开始愿意把它做好,我也从此慢慢走进学生的心灵,很多学生也愿意和老师交流沟通。

四、培养荣誉感,增强凝聚力

班主任担负着很大责任,而且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方面非常重要。因此在班级管理上,我注意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的责任感,这样他们才会不断进取,产生积极向上的强烈愿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一股合力,从而使班集体更具凝聚力和竞争力。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我总是跟学生讲:“你代表的不仅仅是你自己,你的成绩也是家长、学校的荣耀,而你做的错事、不文明的举止同样也会让你的家长、学校、班级蒙羞。”在教授孩子文化知识的同时,我注重将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有“德”的人,因此在平日的教育中应该注重德育的渗透,经常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德育教育,要让学生知道在他成才之前首先要学会做人,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五、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被管理者

班主任工作是繁重的,是琐碎的,力不从心、精力有限是我们经常有的感觉,这种情况下,我发现把一些工作交给了孩子们是一种很好的方法。班里的卫生最初是我亲自去检查的,但是后来由于琐事繁多常常无暇顾及,后来我就在班里挑选出为人正直、做事认真的孩子。首先我给他们讲述了检查的标准,并要求他们每天对各组值日情况进行打分,纳入各组日常量化。这个方法实施之后,检查组长非常认真地检查,而各值日组也重视起来,打扫仔细多了,因为这关系到明星小组的评选。就这样,我们班的卫生状况得到质的飞跃,几乎周周在学校的评选中得第一。有了这个经验,我把班级的纪律,书面作业,背诵作业,检查校服,浇花、取饭、送餐盘,晚放学的关窗关门关电、开关多媒体,准备早自习……都安排了相应的负责人。总之,我努力调动每个孩子的积极性,来帮助我进行班级管理,让班级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班里大部分同学都有自己负责的任务,而每个人的完成情况都会在每周的反思课上进行奖罚、总结和反思。

六、班级小组评比制度

成长的“苹果树”,是我们班级的一个特色,全班54人,共分成八组,每组投票选出两个组长,小组的评比主要从纪律、卫生、学习、活动、对学校班级做出的贡献、获得荣誉等几个方面进行,其中作业的完成情况、读书情况、课上的表现、平时的测试是学习方面考查的重要指标。当然,有加分,就会有相应的减分。每周小组总结时,积分最多的小组,选为明星小组,小组的“苹果树”上就会结出一个“苹果”。小组成员积分最高者获得班级之星,在墙报上公示一周。各个小组的表现在每周的反思课上由组长做汇总发言,小组成员反思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学习他人的优点,指出别人的不足,取长补短。小组的建立,“苹果树”的成长,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凝聚了人心,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主动学习的同时,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的人,更愿意主动帮助自己的组员,以相互帮扶,共同进步,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七、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家长是孩子的第二课堂,老师的助手。如果没有家庭与学校的配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可能陷入困境。家长和老师及时沟通、密切配合,是孩子健康发展的基础。为了教育孩子,老师与家长需要进行密切的联系。许多学生家长平时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却不管孩子的品德教育和心理需求。一旦孩子做错事,成绩没考好,或厉声责骂,或棍棒相加,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他们就会上课开小差,不完成家庭作业,与同学闹矛盾甚至不回家、逃学、闹事。遇到这样的情况,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应积极引导家长,让他们有效地参与到子女的成长过程中。除了电话联系外,平时我也会去学生的家里走走,不定期地和家长交流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情绪变化,让家长知道需要从那些方面来关注孩子,教育孩子。其次,还要了解一下学生在家里的生活,学习行为等。交流沟通多了,就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及时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纠正其不良行为,这样在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上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家长会是班级与家长沟通的重要途径,尽量与家长取得共识,请优秀家长介绍成功教育孩子的经验,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促使家长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来,以便老师能够及时调整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班主任工作也会更加顺利轻松,学生也会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八、总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几分耕耘,几分收获,满园花儿茁壮成长,就是园丁最大的快乐。让我们在实践中因材施教,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使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工作更上新台阶。

作者:王飞 单位:辽宁省辽阳市灯塔市烟台街道中心校分校

第二篇:小学班级管理人文主义教育观念渗透

1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的概述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的渗透,是为了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文主义教育观念主要是指在教育的过程中,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充分尊重学生的理念和个性特点,给予学生肉体及思想上的真正自由,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避免将教师的意愿强加在学生的身上。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的渗透中,教师应在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特点进行学习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及言论。为了进一步促进小学班级管理工作顺利的开展下去,深入分析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的渗透的有效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观念非常重要。

2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的实现途径

2.1做人要先树德:

在很早以前,教育学家陶行知就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成人先成才,树人先树德。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积极实施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的渗透教育。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使学生明白做人的基本道理及养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因此,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的渗透过程中,教师必须首先引导学生明确做人要先树德这一正确的理念,使之可以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好的体会这一道理。

2.2应学会因材施教: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的渗透教育中,因材施教是班级管理人文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小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其兴趣爱好、能力表现都有所不同,学习态度和方法也不尽相同。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合理的制定教学方案,学会因材施教,并逐渐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教师学会因材施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积极性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2.3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对于促进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的渗透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班级文化对于学生的信念、价值观及言行的变化,都具有重要的印象。健康积极的班级文化,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充满积极的能量,并促使班级管理达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的渗透教育中,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分很关键。

2.4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自主学习能培养学生主动发展的能力,自主学习的习惯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并使其更好的参与教学活动,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的渗透教育中,最佳的方式是学生实现自主管理。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使学生能够时刻约束自己的行为,才能有效的构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是关系到国家未来命运的大事,也是一个国家获得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社会文明逐渐提高的前提下,结合小学教育的实际状况,深入探究如何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进行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的渗透,对于强化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非常重要。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的渗透,对于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非常重要。因此,在小学班级管理中,重视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的渗透非常重要。

作者:陈晓韩 韦崇荣 单位:广西河池宜州市三岔镇古卜小学 广西河池宜州市屏南乡中心小学

第三篇:农村小学校班级管理初探

一、科学制定班级规章制度、目标

班级规章制度是一个约束,是一个班级保持稳定发展的基石;计划是每一件事有条不紊进行的指导,目标是计划的最终体现,是计划有的放矢。一个班级有规章制度、有计划、有目标,才会让每个学生都知道不该做什么,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制度、计划、目标三者互相联系,是一个有机整体。班级制度是一个带有一定强制性质的手段,能保证计划顺利实施,目标得以实现;计划是一个班级发展过程中的指示灯,使学生了解班级应按怎样一个方式进行发展,每个班级成员各自都应以什么样的行为促使班级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走向完美,成为兄弟班级中的佼佼者;目标是曙光,是理想的体现,能使学生为这一目标而自觉地遵守班级规章制度,执行班级计划。只有使班级规章制度、计划、目标三者有机联系起来,才能使班级成为一个优秀班级,成为充满理想与快乐的班级。

二、充分了解、关心学生

教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帮助他们茁壮成长,这是基础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如何使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更多的向往投入学习中;以更大的激情融入新的班集体中,把班级当做自己的家,把自己当做班级主人翁,将班级荣誉与自身相联系。班主任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了解学生的性格,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充分了解学生能使班主任对每个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便于在以后管理、教学中更好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到对症下药,成功塑造好每一个学生,在学习及生活中给予更好的帮助,让他们能安心、定心地学习,成为优秀的学生。每个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都会有偏离正确人生轨道的可能,对待学生的错误,教师应抱着治病救人、惩前毖后的目的,对待初次犯错的学生,以学校规章制度及班纪班规为准绳,对之施以相应的惩罚,并做好善后工作,让学生认识到犯错会付出相应的代价,认识到学生应该怎样做,怎样做才是一个学生应该做的,防止以后出现类似错误;对于屡教不改、屡教屡犯的学生,不能放弃,反之应以更大的爱心、耐心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在生活中关心他、在学习中帮助他。

三、组建高效、活力的班干部

一个好的班干部就是班主任的一个得力助手。“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有威信、有能力的班干部对班集体的建设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我在组建班委会时,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运用民主方式,让学生参加竞选,这样选出的班委干部有一定的威信,同学信任,有号召力,班干部做起事来也积极。我还经常对班干部进行教育和培养,鼓励他们大胆工作,严格要求自己,注意工作方法。现在农村小学生主体意识逐渐增强,学生便是班级管理的主人,每位学生都有无穷的潜能。我有意识地“甩手”,让班委干部自己管理班级。在工作中让他们为班级管理献计献策,而且大胆放手让他们开展工作,如主题班会、办黑板报工作基本由班干部主管,班主任只是从旁指导,每项工作完成后,都及时找他们总结,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班干部的工作情绪,同时提出存在问题及改善措施,使干部能力得到提高。当然,在发挥调动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必须使“主导”与“主体”有机结合。班主任不能袖手旁观,而要努力做好他们的参谋、后盾,当好他们的“导演”。

四、恰当运用“赏识”教育

表扬是班级管理的常用策略。对学生要善于表扬,只要表现良好,不论多么细小的琐碎之事,都要加以表扬。表扬可以带来价值感和荣誉感,可以使人更发奋工作。记得有一回,我无意中看到班上一位女同学在下课休息的时候主动将校园里的一片纸屑捡起。第二天上课前,我热情地表扬这位学生。虽然是一个小小的赞扬,但它带来的影响却是很大的。因此,在我班学生的影响下,学生自觉保护环境卫生,以后校园一直是那么整洁。问题较多、难管的学生往往性格孤僻,但这些人重义气,于是我采用交朋友的方式接近他,时刻关注他的行为,直到把我认做朋友,他就会倾听我的教诲。如我班上一个学生经常和学生打架,造成很坏的影响。我没有对他训斥,而是帮助他总结教训,提高认识,并指出努力方向。最后,我真诚地对他说:“你因打架影响了班级荣誉,我知道你心里也很难过,不过,我从你的眼神里看出你憋足了劲儿,要为班级争回荣誉。”果然,在一学校体育达标运动会中,该生获得了50米短跑和掷垒球冠军。

五、总结

在今后教育生涯中,我将用我的青春继续耕耘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努力做一个有特色的农村小学优秀班主任。

作者:喻祖进 单位:重庆市黔江区五里乡中心小学校

第四篇:小学班级管理真情管理应用

一、加大情感交流,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在教学管理中有这样一种现象,有些教师虽然受到了学生的尊敬和喜爱,但是却缺乏影响力和感召力,究其原因是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没有融入自己的情感。没有爱,没有真情,教育管理就不是一个正确的、健康的管理,教师也难以真正获得学生的信任,掌握管理的主动权。教师要想获得学生的信任,就必须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孩子,对所有的学生,无论是贫富还是优差,都要一视同仁,从而获得学生的信服和支持。真情是班级管理的润滑剂,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对于提高管理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必须对真情在管理中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并在管理中身体力行地严格要求自己,真正做好表率。例如,不管刮风下雨,从不迟到,指导孩子们打扫卫生,不留卫生死角等。通过这些细节,影响学生的行为和思想,使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精诚团结、蓬勃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创设温馨学习环境

小学生正处于少年时期,他们还没有具备独立的能力,对长辈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例如,一些班级的学生会在课间活动的时候将老师叫作“妈妈”,这也是班主任在教学管理中负责任的体现。在管理中,如果班主任能够从妈妈的角度出发,给予学生母爱般的温情,那么就很容易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的学习以及行为,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充分感受到愉快和满足,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班级管理效果的提高。在班主任的“真情管理”中,“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情感,用真诚的爱去温暖、关心和爱护学生,就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配合教育和管理。爱是教育的根本,是呵护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温床。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用爱去关心学生,使学生感受到像母爱一样的温暖,从而使其学会为他人着想、爱他人、关心他人。这有利于学生之间形成融洽、和谐的关系,从而使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

三、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在班级管理中,很多班主任都会对优秀学生给予较多的关爱,而忽视了那些学习较为困难的学生,从而给学生的心理带来了不良影响。真情是教师必备的美德,对于学生来说,班主任所给予的关爱是人生进步和成长的最大动力。实践证明,只要教师用爱心去播种理想、启迪智慧、塑造心灵,后进生是可以进步的,是能够得到发展的。在班级真情管理中,要求班主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真挚的爱心,对学生一视同仁、平等相待,关心每一个学生,用爱心去播种理想、启迪智慧、塑造心灵。

四、应用多种方式,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丰富的情感体验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基础。一方面,班主任要抓住时机,适时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通过观察获得知识,通过热爱来获得快乐,发现生活中的感人之处,积累情感,获得内心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另一方面,教育孩子不单单是学校的事情,更是一个家庭问题、社会问题,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离不开家庭与学校的密切合作。班主任要积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双方都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现状有全面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合适的“真情管理”。例如,每学期,无论是学校举行的体育活动还是文艺演出,积极为学生和家长搭建平台,让孩子们施展他们的特长,让家长献计献策提供后勤服务,帮助培养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五、总结

人文主义教育范文7

近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领域逐步形成了解剖学、生理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体系,而我们对疾病的认识也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宏观到微观。可是在取得这些巨大突破的背后却存在许多问题。比如,片面重视诊断引发疾病的原因,针对病症采取药物或者手术治疗,忽视了人的其他社会属性等,这些是医学人文主义缺失的主要原因。

二、如何解决在校医学生人文主义缺失的现状

当前在校的大学生们大多都是“80后”、“90后”,他们是当前社会公众热议的焦点,担当者祖国未来发展的重任。但是很多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做事情考虑问题首先想到的是自身的利益,不会为他人着想。试想这样的医学生将来如何能够成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好医生?因此,在医学院校中广泛的开展人文实践教育刻不容缓,让医学生接受人文实践教育,也是改变人文主义缺失现状的一条便捷而有效的途径。

三、感恩教育是医学院校实现人文实践教育目的的有效途径

因为感恩是人的精神根基,是学业、事业和人生的引擎和驱动力,感恩教育又是以帮助人们“明伦理,扬美德,励心志”为宗旨的素质教育。要想改变当前大学生的“自我中心情结”,就必须要让他们懂得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身边人的帮助,要学会感恩,感恩别人带给自己的一切。所以以感恩教育为着力点,培养医学生对父母、老师、亲人、朋友以及社会的感恩情怀,有利于提高医学生自身的人文修养,能够运用正确的、积极的思想和方式回报社会大众。

1.开展以感恩教育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感恩教育的核心内容。通过在大学生当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使每名学生对祖国的历史和现状有了全面了解。让他们懂得我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有多少革命先烈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抛头颅洒热血,中国共产党为了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多少伟大功绩,从而增强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和对祖国的感恩之情。在感恩力量的推动下,他们会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奉献回报社会。

2.开展“追思无语体师,重温医学生誓词”活动。“一般人生病到医院挨的那刀,为的是保住自己性命;我往后身上挨的每一刀,也许可以救活好多条人命”,这句话出自一名平凡而又伟大的遗体捐献志愿者之口。遗体捐献者为国家、为社会、为医学奉献了自己的忠骨,医学生在追思他们的同时也会受这种精神的感召,心怀感恩,坚定信念,不忘师恩,会用对待亲人的那种心态对待将来的患者。

3.成立遗体捐献志愿服务队,开展与遗体捐献有关的志愿服务活动。在求学的过程中,医学生们得到了许多人无私的帮助,其中也包括了遗体捐献志愿者们。他们为了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奉献了自己的一切。作为医学生,应该以实际行动回报感恩这些“老师”们,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利用各种渠道弘扬遗体捐献者的博爱精神;在清明节等特殊的时间开展追思缅怀活动等。让学生们充分体会爱与感恩的精髓,从更深的层次理解和尊重生命的意义与价值,鞭策自己努力拼搏,早日成为高素质、有爱心的医务工作者。

4.广泛开展“下乡之路”、“红色之旅”感恩社会实践活动。在广大学生中广泛组织开展感恩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号召学生走近贫困地区,了解国情,了解医情。通过走访红色革命老区,重温党史,亲身感受今天的生活环境确实来之不易,感恩前辈为我们带来的安定生活。中华民族的同胞们都是兄弟姐妹,作为治病救人的医者,我们应该以对待亲人般的态度帮助他们解除病痛、维护健康。

5.建立志愿者服务实践基地,开展社会公益活动。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工作。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或者公益活动,让学生们感受社会对每一个人的关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如到孤寡老人、养老院、社区等地义诊,宣传相关疾病防治;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如与小学贫困学生结对子,开展“大手拉小手”帮扶活动等;学生志愿者与红十字会共同开展公益活动等。

6.将学费和日常生活费记录下来,算一笔“感恩帐”。通过记录学生上学期间的所有开销,让学生有理性而具体的认识,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投资是巨大的,深感父母养育之恩。同时展开来算,单单从教育投资一项来看,国家的投资又是家庭投资的1.5倍。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倾注了“大家”和“小家”的诸多心血,还有社会上的关心关注。当某一天学有所成时,一定要怀着感恩回报的心投入工作!

人文主义教育范文8

关键词:人文素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技工院校;人文教育

人文素养是社会个体在以“人”为中心的各种文化方面所表现出的素质与修养,即其在所拥有的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先进价值观及规范。人文素养不仅彰显着个人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也影响着一个地区、国家的社会文明程度与方向。缺乏人文素养,没有文化自觉与自信,必然会限制人的全面发展,制约地区、国家乃至整个民族的发展与进步。技工院校是培养、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阵地之一。技工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决定着其全面发展的水平。

一、技工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缺乏的表现及原因

相关报刊媒体的报道和问卷调查显示,技工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不容乐观。例如,部分学生文学和历史知识比较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不多;以自我为中心,重视个人利益,缺乏集体意识;缺乏责任感,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缺乏创新精神,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经过分析与研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社会在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过程中,忽视了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二是技工院校的学生在入学时人文素养基础普遍薄弱。技工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又过分追求学生的就业率,忽视或轻视人文素养的培养。三是技工院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有重技能轻理论、重科学轻人文,重技术轻人格、重物质轻精神的倾向。

二、技工院校人文教育的要求

200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意见》提出,“中职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是指人文素质教育。”第一,人文教育是中国现代化社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具备人文素养的人才,应该是先进管理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掌握者和创造者,更应该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第二,人文教育是现代社会教育的基本内容。人文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方面,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精神力量。技工院校毕业生除了应学习掌握一技之长外,还需要有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有高尚的人格、博大的胸怀,有仁爱之心、感恩之心。第三,人文教育是企业和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结构转型过程中,需要转型的不仅是科学技术,还有人文素养。人文教育,是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审美能力。人文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应同时作为技工院校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重要方面,不应片面强调哪一方面。第四,人文教育是提高学校和学生个人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人文教育研究探讨当代青年学生学习成长的烦恼,为学生的精神发展提供资源和渠道,丰富学生对人生与世界的看法,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能正确地认识自我,理解人与国家、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这些对培养一个合格的和谐社会现代公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技工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策略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人文教育的地位和重要作用

要转变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强化人文主义教育。技工院校的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授的知识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两方面:一是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满足社会对相应专业人才的技能需求;二是传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强化职业素养,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使受教育者逐步养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严谨规范的职业道德。

(二)强化政府主导作用,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切实推进制度改革

主管部门要切实把人文主义教育纳入技工学校教育总体规划,在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等方面统筹领导,通过制定推进技工院校人文教育的制度与政策,充分调动学校对学生全面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学校开展围绕地方特色和文化传统的教育,例如开展经典诵读、每日一语等活动。

(三)发挥教师在人文教育中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首先,根据学校的资源,做好人文教师师资队伍的发展规划。其次,加强对校内全体教职员工的人文素养的培训,提升其人文素养内涵,使他们能够通过自身人文素养内涵散发的人格魅力给受教育者有益的熏陶和影响。技工院校需要建立一个积极的榜样,成为大家争相学习的典范。最后,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技工院校教师应该积极营造高格调、高品位的文化生活环境和氛围,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艺术品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融合教书育人,使二者有机统一

一方面要在教授专业课程中融入人文素养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另一方面,我们要着眼于学校当地的人文特色教育内容,注重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教育价值。传统文化经典对人们的人文教育理念、人文主义精神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我们需要通过各种载体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技工院校应紧随时展步伐,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重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诚信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独立教育,培养学生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成为有益于家庭、有益于社会、有益于民族、有益于人类的人。

参考文献:

[1]黄尧.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将更加关注的若干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2010(22).

[2]郑银忠.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文教资料,2009(18).

[3]余东海.中等职业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思考[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