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中引导艺术研究

声乐教学中引导艺术研究

一、抽象与具体

对于呼吸,仅告诉学生吸气要深、要快,吸到横膈膜,这样的解释不够通俗。吸气的“深”和“快”即当走入百花丛中,情不自禁的深吸一口气便做到了“深”,体会打喷嚏的吸气状态便是“快”。沈湘认为:“歌唱呼吸也是一种被动行为,在吸气时不要想着要主动吸气,而是‘腰轻轻一缓劲’,也就是说把腰上的力量快速松掉,气息就被动的进来了”。变主动为被动和将腰上力量松掉,短短十几个字就把看似高深、抽象的呼吸技巧揭示的非常彻底。对于气息控制,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气息的保持,另一种是气息要在呼吸支点的控制中。对此,仅要求学生将气息支持住或小腹收紧,但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气息不是太浅就是太僵。出现这种情况很正常,前者说了等于没说,后者说的不够明确。可以这样解释:有支持,就一定有压力,因此,气息的控制是体内呼气肌肉群和吸气肌肉群相互“对抗”的结果。歌唱时一定要把气息的压力向胸腔的一点不断输送,并且要根据具体演唱和发声的旋律特点,有计划合理分配输送气息量。

二、理论与实践

理念决定声乐演唱的效果,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科学的歌唱理念。歌唱是呼吸、发声、共鸣、语言4个基本要素共同作用、协调运动的结果。有些学生认为唱歌是用气息唱而不是用嗓子唱,显然只强调气息的重要性而忽视其它方面的重要性,这就需要逐步解释。首先,让学生了解相应的理论用语,即歌唱的基本要素包括呼吸、发声、共鸣、语言4个部分。其次,解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第一,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不存在唯一性和选择性。第二,呼吸和发声是对立统一的,没有正确的呼吸就没有良好的发声效果;反过来也同样成立,即呼吸必须在一系列活动中才能建立起来。第三,歌唱语言和共鸣是对立统一的“,从口腔的后咽腔(人们俗称小舌头的位置)念字”才能使二者达到平衡。因此,只有4要素紧密配合,才能获得理想的声音。再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专业术语。例如,可以反问学生,如果认为说话用不用嗓子,生病时的呻吟声、医生对嗓子进行检查时让病人说“啊”时用不用嗓子,那么唱歌用不用嗓子,更何况要唱出比说话更高的高音。

歌唱肯定要用嗓子,但看怎样用,科学的协调运用是不会损伤嗓子的,即歌唱时不仅不能躲嗓子,而且要用声带,这样可以避免声带闭合无力而产生漏气现象。但是,虽然要用声带,声带闭合的力量要适中,不能使劲儿挤,找平时准备说话出声之前一瞬间声带闭合的感觉,这感觉有点像憋气,但比憋气要松弛,而且小腹没有“撑”的感觉。然而,也不是说歌唱就是单纯的“嗓子活动”,它与很多方面息息相关,是很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个别器官功能的发挥,仅仅是在其它与之协作器官相互配合和制约下运作的结果。正如沈湘所说:“呼吸、共鸣、嗓子等问题是在歌唱中联系起来的一个整体的诸方面,对了全对,错了全错,一个人的位置很好,只是呼吸不对,或是呼吸很好,却没有共鸣,这都是不可能的。只能是全对以后,真正地呼吸才对,真正地腔体才用上,真正地嗓子才对上。”由此可见,歌唱需要嗓子,但不单单是气息或者嗓子的活动。不能认为歌唱声音越大越好,用强而响的声音去歌唱效果好,强弱是相对的。试想,在一首作品中如果全是强音,给人的感觉如何,细腻的情感该如何表达,情感的跌宕起伏该怎样实现,人们的审美又该如何满足。因此,歌唱要强弱得当,根据作品内容和处理的需要,该强则强,需弱则弱,这样才能符合基本的审美需要和听觉习惯,这样的歌唱才称得上是艺术。

三、模仿与特色

有些学生认为能够模仿教师的声音或者某位歌唱家的声音就是好声音,显然已经陷入了盲目模仿的境地。荷伯特•凯萨利认为“:对于这类问题,作为一个学生你也许会反驳道,你已经模仿,或已经试着模仿这些声音的效果,由于这样做而使你自己的发声已经得到改善。我们承认这种可能性,这种想法很好,但这只是初步的,我们希望强调的是:通过那种模仿的方法是否能够得到根本的知识呢?”声乐是听觉艺术,西方早期的声乐教育也是靠模仿来完成教学,学生会下意识的模仿教师所作的范唱。模仿本身并没有错,问题是有些不具备一定声乐知识的学生会钻死胡同,走入声乐学习的误区。模仿要具备一定条件,有一定限度,要有选择性的模仿。

第一,模仿者必须具备敏锐的听觉,能够清楚地分辨声音色彩的优劣,准确判断和体会被模仿者的歌唱位置。

第二,展示个性化元素,拒绝机械模仿。每个人的嗓音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便有相似也不可能完全一样,如果模仿者想要在哪怕很细微的差异中寻求相同,都要迫使自己的心理和身体改变自然歌唱状态,以实现相同的声音效果,这样的改变付出的代价可能很严重,声带可能出现问题。因为“人体发声既是参与发声的各器官间的一种精确的生理运动,也是受大脑高级神经活动所支配的一种审美心理反映。如果这种审美反映偏离了嗓音发展的实际,也就必然会影响到嗓音的健康”。机械模仿会造成“千人一面”,毫无特色可言。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乍一听声音,还以为他们没有学过声乐,声音明显向喉咙里“抠”,而且漏气现象非常严重,到了小字二组的降E就已经全是“气声”了,由声带闭合振动产生的有效音几乎听不到,舌头缩成一团,更谈不上共鸣和音乐表现等。他们认为这样唱才“像”教师,才“像”想象中的“美声“”民族”唱法。显然,这是模仿的败笔,为了“像”而迷失了学习声乐的目的和方向,舍弃了自己的自然个性,只看到了“模仿”的表面,没有读懂其精髓———仿其技艺,展己特色。应该模仿歌唱家或教师歌唱器官的气息、位置、共鸣等技能、技巧,用心和耳朵“体会”他们各器官的运动轨迹和使用力量,不能机械的模仿,更不能模仿他人的音色。模仿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像”而扭曲自身自然歌唱状态“,丧失自我”,而是为了借鉴经过积淀的经验,缩短学习时间,避免走弯路。模仿的方向是创新,如果没有特色,没有创新,即使模仿的再像也只能是“赝品”。

第三,激发创新意识,实现模仿目的。对于那些具备一定技术水平的学生,可以提示其融入自己的技术处理和情感特色。如演唱《军营里飞来一只百灵》这首作品时,可以适当指引学生在“啊,那里就回荡着欢乐的歌声”旋律中改变作曲家的演唱提示和很多演唱者千篇一律的连音式演唱处理,在“啊”字和“回”字的最后一个音上运用跳音,给人更加灵巧、轻快的感觉,突出体现军中百灵的朝气与活泼。这样,当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演唱可以比原作和很多演唱者更能展示歌唱技术时,就会激发创新的欲望,达到模仿的目的,也能在演唱其它作品时自觉地对作品和演唱进行二度创作。

作者:田洁 单位:辽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