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提升策略研究3篇

声乐教学提升策略研究3篇

第一篇

一、要让学生进入歌曲所表达的意境之中

要走进歌曲作者的心里,就要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创作歌曲的时代背景;要走进歌曲所表达的意境,就要知道所表达的人文环境和地理环境。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介绍作者的人生,分析作者的人生,窥视作者的内心世界,了解作者的爱与憎,以及作者与歌曲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播放歌曲所表达的人文环境、地理环境,以及相关联的事件,使学生掌握歌曲的文化背景。还可以播放一些歌唱家演唱的片段,直观体验歌曲的意境,品味歌唱家表达情感的方法。

二、要分解歌曲化难为易

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可以分割的。恩格斯1867年6月16日致马克思的信中,指出:“分子、原子不是‘可分性的极限’,而是分割的无穷系列中的各个关节点,它们并不结束这个系列,而是规定质的差别。”一首歌曲,虽然是一个整体,但是如果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它的话,那么它是可以被分割为若干个小的个体的。比如,按照歌曲的内容,可以把它分割为乐句序列;从歌曲的构成上讲,可以把歌曲分割为旋律和歌词;依据歌曲的元素,可以把歌曲分解为主旋律和普通旋律。学习的效果与学习内容的复杂程度有关,学习的内容简单,学习的效果要好一些;学习的内容复杂,学习的效果要差一些;学习内容与已经掌握的知识之间联系紧密,学习的效果要好一些,学习内容与以前的学习经验没有联系,学习的效果要差一些;要想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关键是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声乐课的教学,要想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关键是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而要使学生获得好的学习效果,就要降低学习的难度,把复杂的歌曲简单化。分解是化难为易的重要手段。

我们可以通过分解歌曲,来降低声乐教学的难度,提高声乐教学的效率。歌曲由记录旋律的谱子和歌词组成。我们可以把要教唱的歌曲分解成谱子和歌词,分别进行教学。比如,先让学生默读歌词,当学生基本上可以背诵之后,再教学谱子。谱子是用音乐符号记录的旋律,可以分解为音乐符号和旋律。旋律是按照一定的节奏编排而成的。不同的歌曲,有着不同的节奏。教学谱子,可以先让学生练习打节拍。当节拍打准之后,再在节拍之上附加旋律。可以只使用一个或者两个简单的汉字,比如“啊”“啦”“哼”。

当学生可以比较准确地哼出旋律后,再让学生唱出谱子的名称;最后把谱子的名称替换成歌词。把要教学的歌曲分解出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要素,每一个重复的教学,都只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新的层次或者一个新的要素。对学生来说,每次学唱需要关注的只有一个或者两个要素,能够集中学习的精力,容易掌握要学习的东西。

三、要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排除疑点

所谓疑点,即不容易辨别的知识点。凡是教学,都有疑点,只不过可疑的程度不同罢了。有些知识点,似是而非,很难甄别其真伪;有些知识点,虽然不好把握,但是相对来说还是较为容易辨别的。疑点是一个模糊概念,本身就没有准确的外延,不像度量物体的高度和计量物体的重量那样,测试得到多么高,多么重,就是这么高这么重。所以,不论多么容易的声乐课,总有一些教学的内容相对于其他内容而言,难以建立起正确的概念。排疑,是声乐课教学的任务,是声乐教师的工作职责。有比较才有鉴别。“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有些事物,我们为什么弄不明白它,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能够跳出事物本身,只是就一个事物看这一事物。如果我们跳出该事物,从该事物之外,把该事物与它事物放在一起做比较,那么就能够发现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不同点,就而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所以,在教学歌曲之前,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分解梳理,把相对不太容易理解掌握,或者很难理解掌握的从歌曲中分离出来。教学的时候,让它和与之相近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有位教师教学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巧妙地使用比较,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一开始,教师用大屏幕展示出外国人跳舞的场景,悠扬的“友谊地久天长”乐曲在教室回荡,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歌曲播放时的情景,体会音乐的旋律。然后,又播放了一段“友谊地久天长”,并让学生注意观察歌曲的背景图像,聆听歌曲的速度、品味它所表达的情绪和内容。在提问第二个视频中演唱的场景、速度、情绪和表达的内容之后,让学生把两个视频放在一起做比较,找出她们的不同点。通过比较同学们弄清楚了演唱的背景与内容的关系,速度与情绪的关系,为日后创作歌曲奠定了基础。因为比较突出了不同风格声乐的特点,使学生比较轻松地了解到两段视频的异同,就而理顺了一些乐理知识之间的关系,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四、总结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事情,教学效率的高低由双方所决定,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起着主体作用。“师傅引进门,精通在个人”。提高声乐课教学效率,重要的是学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袁巧丽 单位:郑州市荥阳王村镇中心校

第二篇

一、影响高校声乐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

1.教学主体因素

早先,我国高校声乐教学一直沿用一对一的教学方法,而近些年经济的发展促使高校不断扩招,小组课等新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教师对小组课这种授课方式没有更多经验去参考,只能在探索中前行。这需要教师对现有的形式进行分析,充分发挥团队协作意识,认真交流,做好每一次教研活动。对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改进,使教学效率得到提高。教师的教学态度也会影响教学质量。对教学态度的规范大多源于教师的自律。一些高校声乐教师可能存在不合理的要求和心态。如:到自己名下的学生最好是嗓音条件好、悟性高、上课不费力的学生。对学生作业没有进行认真的考量,只是简单布置歌曲。不认真分析教材等。这些少数的、非主流教学态度与我们大部分兢兢业业、勤奋无私的教师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2.教学对象的因素

学生是学校教学的对象。大量涌入高校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有些学生因为文化课成绩较差无法考入本科院校转而学习声乐。这些学生中经常出现五音不全、学习不认真、混文凭等学习态度不端正现象。这些学生对提高声乐教学质量带来巨大困难。

二、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

1.科学、规范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不同的高校根据自身层次以及学科优势确定教学目标。把高职高专类、普通本科类、高层次学术研究(研究生)类的教学目标分级,然后再根据生源水平、学校层次、教师专业研究方向不同,每所高校都可以制定出适合本校发展的教学目标。如高职高专类院校可将声乐教学目标确立为指导幼儿或少年儿童歌唱方向及声乐初级教育。学生在此目标下学会基础声乐理论知识,有一定的演唱能力,并能将所学到的知识用趣味性的语言对年龄较小的儿童或少年进行教学。此类院校更应该注重艺术学科的关联性,将歌唱、舞蹈等多学科融会贯通,培养出的学生具有多种能力,不仅会教孩子唱歌,而且也能根据演唱内容改编少儿歌曲,编排少儿舞蹈,使学生在社会工作中具有更多的竞争优势。综合类大学的声乐学科教学目标也可以制定的更为实际,即培养学生具有中高级演唱能力,更好的为群众文化服务,具有一专多能的实用型人才。

总之教学目标的确立一定要结合学校自身特点综合考量各种因素,切勿模仿、避免千篇一律。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才能使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另外,声乐教学评价系统的不完善与不合理,都会严重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为了排除此类问题,管理者应认真调研,结合学生、教师各方意见,优化评价系统,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高校声乐教学在课程设置方面也需要改进。课程设置要遵循适应学生发展、提升教学效率的原则。摒除一切不合理的安排,例如:声乐教学除课堂教学外还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舞台实践机会,以实践促发展。在课程设置与衔接方面从整体布局,理论知识、演唱技巧、艺术鉴赏课程相互渗透,环环相连,促成更好的教学效应。在一对一、小组课、集体课授课模式方面,学校应采取更为灵活的办法敦促学生努力学习,合理运用师资力量提高教学效率。努力开发声乐专业的校本课程也非常重要,校本课程更加突出专业特色,学校的管理者应该更为重视。

2.教师重视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每一位声乐教师都应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查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努力解决。例如:教师对教材的研究是否深入?演唱技能的训练是以练声曲和歌曲作品作为基本教材,教师所给的练声曲和歌曲教材既是学生从量变到质变的手段,又是量变到质变的标志和结果。因此,教师为学生选择教材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严格遵循由浅至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切实做到有针对性的选择声乐教材。此外,教师还要考虑所用教材在内容、体材、风格与类型上的多样性与广泛性。通过教师潜心研究,对学生选用的教材适和各阶段演唱能力,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和发挥。

教学形式与方法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只有合理的方式、得当的方法才能显著提高教学水平。教师面临高校声乐教学的新形式集体课、小组课,其教学方法也要有所不同。由于集体课受众面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着力培养学生声乐理论基础知识和声乐鉴赏能力。而小组课更适用于学生发声训练,教师将相同程度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集中训练发声技巧。学生可以通过讨论、相互鉴别等方式迅速理解发声技巧。教师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到这一方式是否具有有效性,结合学生有针对性、差异化的分组显得尤为重要。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渠道,其形式主要为公开课、示范课、教学研讨会、教学观摩会以及专题讲座、专家讲学等。在教研活动中教师可以更及时的掌握现代高校声乐教学理念以及发展态势,有效指导自己的教学。同时,也促进了教师间的交流,培养更优秀的教学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校声乐专业整体教学水平。总之,教师以教学为己任,任何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都会影响到教学质量,只有教师认真思考、善于学习不断努力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培养良好的教师品德,才能桃李满天下,赢得学生的尊重。

3.生源质量的不断提高

任何一所高校都希望拥有较好的生源质量,但生源质量的改善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实现。随着招生制度的改革与深化,只要高校不断努力提高综合实力,培养出的学生受到社会用人单位欢迎,相信生源质量定能提高。

三、总结

综上所述,高校声乐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个需要长期不断改善的过程,无论从管理层、教师或学生都应各尽其责。声乐教育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宽松、浓厚的艺术氛围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学生的成功也就意味着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段紫逸 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音乐学院

第三篇

一、由学生自身的个性出发,合理选择教材

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讲,他们是较为特别的群体,不但心理及生理都处于发展重要时期,同时个性也较为突出。因此,作为中职院校声乐专业老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期间,就需要依据学生的真实情况,合理选择教材内容,唯有如此,才能够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确保声乐教学顺利开展。声乐教学就是对学生日常的发生及演唱进行训练,从而提高学生们的音乐水平及技能,因此,在选择教材期间,需要结合学生们的真实情况,选取难易程度相当的教材进行联系,唯有如此,才能够事半功倍。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们的兴趣爱好、自身个性及接受能力等,在讲课基础知识的同时,引入一些具有鲜明特点、内容丰富的曲目,或者邀请一些艺术工作者进行现场表演,从而体现声乐自身的地方特色。另外,教师还可以借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一些影音资料,丰富学生们的视野,增长学生们的见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声乐教学质量。

二、选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在对中职学生的专业声乐进行教学期间,教师需要因材施教,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多种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进行练习,从而提高学生们的专业声乐水平。唯有使学生对声乐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够促使学生以饱满的精力与高涨的热情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确保声乐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主要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其一,借用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讲,他们很多基础较为薄弱,缺少声乐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需要多听、多看、多练习,而多媒体技术能够将图画、声音及影像融汇在一起,利用舒缓、动听的旋律、生动灵活的画面等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引起学生们内心的共鸣;其二,借用音乐书籍增强学生们的音乐能力。在进行声乐教学期间,日常的演唱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然而,演唱并不等于单纯的唱歌,而是需要有深厚的音乐内涵进行铺垫。因此,作为中职院校声乐老师,应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关于声乐方面的书籍,从而提高学生们的音乐内涵,为以后的作品理解奠定基础。同时,教师还需要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声乐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内心素养。

三、理论联系实践,增强学生们的声乐综合能力

假如声乐教学仅有平时的练习而缺少实践的表演,也就无法称其为完成了声乐教学。常言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准则。可以说,实践是声乐教学的补充与延续,是声乐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在进行声乐表演期间,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舞台阅历,从而弥补声乐理论教学中缺少的表演技巧,同时学生们也可以在表演过程中自行总结经验,积累知识。如果学生们的实践次数增多,则更容易记忆声乐教学内容,并且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一般来讲,进行声乐实践的形式有很多,例如:每个月举办一次总结汇报形式的演出,教师就可以从中发觉学生们的不足,再例如:不定期进行校外巡演,从而丰富学生们的舞台经历、锻炼学生们的内心素养。另外,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自行编排节目,从而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及创新能力。对于声乐来讲,其是表演的艺术,同舞台存在密切的关联,唯有学生累积了大量的舞台经验,才能够形成自身独特的音乐风格。因此,作为中职院校的声乐老师,应善于利用实践的方法增强学生们的声乐水平。

四、总结

总而言之,伴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进程的逐步深入,对中职院校声乐专业学生的教学方法也需要相应进行改变,转变以往的声乐教学模式,由学生自身的个性出发,合理选择教材,选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理论联系实践,增强学生们的声乐综合能力,从而为学生以后的成长与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作者:单静婷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