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的背景范例6篇

农村留守儿童的背景

农村留守儿童的背景范文1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策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001-02

留守儿童是指因为户籍政策等原因,大量农村居民外出进入到城市中打工,其孩子无法一同跟随,因而留在农村本地。现阶段国内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数量非常庞大,根据有关数据统计,在国内农村有大约六千多万的留守儿童,占据了整个农村孩童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七,这是非常令人震惊的数据。农村各方面生活与学习设施都较为落后,因此这一特殊的儿童群体接受教育的问题逐渐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

1.留守儿童的教育背景中出现的问题

1.1 学龄前留守儿童数量增多。根据相关统计数据的显示,现阶段国内留守儿童的数量正在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年龄构成出现非常明显的改变,学龄前儿童的数量急剧增长,在2016年这一群体数量已经达到了2400万。学龄前阶段的留守儿童大量增长是无法改变的事实,那么,提高对这些留守儿童的教育程度就变得尤为重要。因为父母长期x家,大多数留守儿童都由家中其他亲戚进行抚养,其中大部分亲戚都是与孩子隔代的老人。老年人在教育孩子时多对其言听计从,非常溺爱,对于留守儿童健康心理的养成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1]。并且长期生活在老人溺爱中的孩子,其生活与学习方面也没有良好的习惯,这对留守儿童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农村生活和学习方面的设施比起城市要落后一些,农村教育资源的稀缺对于留守儿童的培养具有十分严重的局限性。加上农村地区的教学机构无法全面满足留守儿童的学习需求,因而严重制约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培养。

1.2 家庭教育的缺失。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怀,虽然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能够有基本的保障,但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留守儿童从小就生活在有偿的成长环境中,无法体会到来自父母无私的奉献。因此,因为家境贫寒,大部分留守儿童的家庭中,父母为了生活变好所考虑的只有怎样赚钱,却忽略了与儿女之间的交流。孩子由于长期无法体会父母的关怀,对家庭自然缺少清晰的概念,时间一长,留守儿童的性格越来越内向,避免与人进行沟通,变得自卑、孤僻[2]。大部分留守儿童对家庭和亲情的认知有着不同程度上的缺失,其安全感和归属感都非常低,加上其他同龄人有意或无意的嘲笑,甚至会导致留守儿童内心自卑情绪的产生。事实上,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这类儿童家庭关怀的缺失。

1.3 学校缺乏对留守儿童的关爱。除了家庭得不到充分的关爱,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也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因为家庭方面的缺失,学校是留守儿童唯一接受教育,锻炼和培养良好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场所。除了教材中知识的传授,学校更需要重视的是对这类特殊儿童群体在人文方面的关怀。在大部分农村学校的实践授课中老师只做到了学科知识的教授,却忽略了留守儿童心理方面的需求。老师在课上和课下对学生的关注中只看到了作业完成情况和学生是否遵守纪律这两方面,没有注意到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加之多数农村老师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无法及时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诉求,长期如此,留守儿童会越来越封闭自己,拒绝和他人交流。

2.新农村的构建下加强留守儿童教育力度的举措

2.1 加大留守儿童的教育力度。近些年来国内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面临着非常严重的教育问题,国家必须加大力度,全面重视起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关怀。在新农村规划和建设中,有关部门需要切实地考虑到留守儿童在教育方面有怎样的需求,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地区,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成立专门的留守儿童教育基金以投入到对这类儿童的教育进程中。

2.2 加强留守儿童的家庭关怀。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核心问题在于家庭方面的关怀,也是导致留守儿童数量逐年增长的主要原因。有关部门需要尽最大努力,依靠各种渠道的帮助,恢复留守儿童在家庭方面的关怀,借助网络等多媒体平台加大力度宣扬正确的培养留守儿童的方法,引导其监护人用正确的方法对其进行培养,避免由溺爱或不爱所产生的儿童心理畸形[3]。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宣传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责任,使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的父母明白自身应尽的义务责任,在外打拼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儿女的关怀。对于留守儿童自身也要多进行鼓励培养,带领并引导其参与活动,调动起留守儿童的积极性,使其尽快消除内心的自卑感与孤独感,融入到集体中来。

2.3 提高学校的重视程度。国家在新农村的建设下促进了农村教育方面的发展,各农村学校在确保完成指定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加强对留守儿童人文方面的关爱,除了学习方面的关心与指导,还需要对其思想和生活方面进行培养[4]。在外打拼非常不容易,许多留守儿童即使在新春佳节也无法和父母团圆,因此学校必须要以实际行动让这些孩子感受到与家庭一样的温暖,填补留守儿童内心中关于家庭的空白。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普遍不如普通儿童,因此学校需要时刻关注这些孩子的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展开有效的心理辅导教育。

3.结论

国内在全面构建新农村的进程当中,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许多农村居民背井离乡到城市中打拼,导致留守儿童的数量逐年上涨。近些年来国家加大了农村扶持的力度,在新农村的发展建设下,提高农村经济水平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农村地区的教育,保证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关怀的情况下也可以健康地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红.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04:10-11.

[2] 和建花.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优化研究[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5,01:47-51.

农村留守儿童的背景范文2

[摘要]随着中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人口城市化”和“农村人口空心化”两个过程交错并行,农村的“空心村”现象也随之出现。现象的背后却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其价值定位发生扭曲。在此背景下,必须重新审视农村基础教育的价值定位、“空心村”现象背后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问题及其根源。基于对以上问题的审视,来探讨当前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对策,以期建立一种科学、可持续的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策略,为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定位;城镇化;空心村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5)03010906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信息,2013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已达到53.73%,依“诺瑟姆曲线”(见图1)可判断中国的城镇化已临近于“加速阶段”内的“停滞阶段”。同时,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字,2013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为6 767美元,已成为中等收入偏上国家,“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直面而来。如何避开城镇化“停滞阶段”和“中等收入陷阱”成为当务之急。当然,这个阶段仍有大量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农村人口持续下降(见图2),农村“空心村”现象凸显。人口城市化和农村人口空心化作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两个并行的趋势,所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是同样重大的[1]。“空心村”现象的背后隐藏着诸多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困境问题。

图1诺瑟姆曲线

中共十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复兴,首先应依托在提升公民素质的基础上,必须依靠教育的发展。从古至今,文明的传承和文化的传播无一不是依赖于教育。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如今基础教育价值定位扭曲,区域、城乡、群体之间基础教育差距在不断加大,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已迫在眉睫。因而,研究城镇化背景下“空心村”现象背后的农村基础教育,对统筹城乡教育发展,落实城乡教育均等化,夯实农村教育基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某种程度上,还有利于避开城镇化“停滞阶段”和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资料来源: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下同)。

图22003~2012年中国城乡人口变化趋势

1城镇化背景下基础教育的价值定位

城镇化是一个农业人口不断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农村地域不断向非农业地域转化的动态过程。在此背景下,大量的农业人口尤其是农村青壮年人口向城镇转移,大量的农业用地向城镇用地转变。农村城镇化在我国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2]。由于我国农村人口的不断下降,加上城乡二元体制和二元户籍制度的约束以及新农村规划滞后等原因,当前很多村庄出现“空心村”现象。由于现有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地区整体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跟不上,作为基本公共服务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基础教育出现了很多问题。

基础教育的价值定位首当其冲,且已逐渐发生畸变,渐渐失去其核心的“教育性”而带有明确的“功利性”,农村基础教育也难以幸免。一般来讲,中国事实上的基础教育不仅包括九年制义务教育,还包括了幼儿教育。因而,事实上初中(包含在内)以前的所有教育形式都被认为是中国的基础教育,即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和初级中学教育三级教育结构体系。目前,我国还没有普及高级中学教育,因而高级中学教育暂不属于基础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一章第三条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从国家法律层面不难定位基础教育价值。首先,基础教育应具有“奠基性”,强调基础教育要发挥好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奠基作用;其次,基础教育应具有“公益性”,强调基础教育要为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服务;再次,基础教育应具有“公共性”和“公平性”,它们是“公益性”价值理念的延伸;再次,基础教育应具有“终身性”,强调了基础教育是年轻一代接受终身教育的基础部分;最后,基础教育还应保持基础教育的“独立性”和“普及性”。

由于受到农村规模的限制,农村基础教育则通常指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两类。城镇化在客观上对农村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也要求对农村教育的传统定位进行重新审视[3]。如果说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石,那么占了中国领土面积约三分之二的农村,其基础教育则是中国整个教育体系基石下的基石,更应该体现基础教育应有的价值理念。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对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方面所做出的决定,则更凸显了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地位。很显然,无论城镇化怎么发展,农村都将会一直存在,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也应给予特别关注。城镇化背景下“空心村”现象背后的农村基础教育更不容忽视,其价值定位的准确与否影响着整个国家教育格局,应获得科学的价值定位。农村基础教育的宗旨不在于它能为学生带来多少“实惠”,而在于它是否使学生具备了最基本的素养和进一步发展的潜力[4]。因此,最为重要的是利用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村居民整体素质,并以此为衡量标准,以学生为中心,真正实现基础教育在农村的根本价值转型。

2“空心村”现象背后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及问题的解析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大量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大量宅基地和土地被闲置,大量“空心村”出现,大量农村聚落数量减少(见图3),大量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诞生”。“空心村”现象是在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背景下,空间重构与社会转型不断进行的同时,农村人口为了寻求更大经济利益,而外出务工或者迁移到城市居住的大规模人口流动行为所导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低下以及农村空间“空心化”的现象。“空心村”现象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图32002~2011年中国村民委员会数变化趋势

2.1农村家庭教育缺失,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受挫

“空心村”现象下,农村地区空巢老人无人赡养、留守儿童无人抚养,留守儿童与隔代老人相依为伴的家庭模式逐渐显现,这对儿童的教育和成长有一定负面影响。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 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5],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不容忽视。家庭犹如儿童除了学校之外的第一个校园,亲子教育不足、隔代教育乏力等家庭教育缺失问题则可能导致留守儿童心智和道德不健全、价值观迷失等。在留守儿童的成长和教育过程中,亲子关系的失谐、安全感和归属感的丧失、父母榜样作用的剥夺以及道德行为监控机制的弱化共同构成了影响留守儿童道德成长的家庭教育因素[6]。从已有的研究来看,留守儿童表现出比完整家庭更多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中途辍学问题严重、自我保护意识较弱、很容易遭到伤害(如犯)等。

2.2农村普通小学及在校生数量双线下降,原有基础教育格局打破

“空心村”现象的背后是农村规模的不断萎缩和农村内生力的衰败。同时,农村小学规模在不断变小,大量普通小学和初中破败,出现了农村普通小学及在校生数量双线下降现象(见图4)。原有基础教育格局已很难适应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基础教育格局模式――“县办高中,乡办初中,村办小学”已被打破。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农村学龄人口减少;(2)进城就读人数增多;(3)农村基层教师外流;(4)农村普通小学规划布局调整。

图42003~2012年中国农村普通小学及

在校生数量变化趋势

2.3农村师资力量薄弱,素质水平较低

随着城镇化和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物质利益的追求在与实现理想的竞争中逐渐占得上风,部分教师的价值观念和从教观念发生改变。农村的穷苦、清贫,在一定意义上穷怕了一批人,农村的空心化更加剧了他们这种害怕。对于那些有志于通过教育摆脱贫穷命运的人来说,接受更好的教育成为他们快速脱贫、改变命运的最直接途径。而他们一旦获得了知识、技能,有了更好的就业机会,不少人会流连大城市的繁华与便利而不愿再返回农村,更别说引进优质师资扎根农村了。“走得出去,引不进来”的局面反映的是农村人才不断外流,优质师资引不进来的窘境,呈现出的是农村基础教育师资薄弱且素质水平较低的局面,这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是一个致命的隐患。如:据重庆市教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市农村中小学专任教师已由2008年的79 138人锐减到2011年的48 324人,3年时间人数就锐减了约38.94%。

2.4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资源匮乏

投入不足使农村基础教育面临危机[7]。农村人口向城市不断迁移,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逐渐增多,归根结底是因为城市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相对于农村更有吸引力。某种程度上,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不足,也是造成农村空心化的原因之一。当前,我国教育资源过分集中于城市,而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农村教育资源却极度匮乏。导致城镇与农村教育质量相差悬殊,教育公平缺失。据有关研究表明,中国重点大学在校生农村学生比例自上世纪末开始不断下滑。虽然近年来国家逐渐加大农村基础教育建设,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也逐年提高,但不管是农村普通初中还是农村普通小学,其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比却呈现下滑趋势(见图5),农村教育资源匮乏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否则,必然影响农村学生受教育水平和质量,也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图52007~2011年中国农村普通小学和

普通初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变化趋势

3“空心村”现象背后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及问题的原因追溯

3.1基础教育价值定位畸变

一个人的出身是注定的、无法改变的,但农村孩子们坚信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因而,很多人将教育作为一把披荆斩棘的利剑,为提升自身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水平而服务。特别是在这样一个崇尚自由和人权的时代,一个理性和开放结合的社会,教育成为向主流社会迈进、向物质享受走近的便捷途径。在现实中,农村基础教育的独立价值被忽视,过分地被绑架于更高层次的教育,被席卷进“应试教育”的浪潮中。农村基础教育的成功与否是以多少农村人才被选拔出,并被城市挖掘走作为标准的[8],而非以是否提升农村孩子整体素质为标准。除此之外,基础教育的“奠基性”、“公益性”等价值理念也面临相似的窘境,价值定位发生严重畸变。

3.2经济投入“杯水车薪”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相辅相成。教育的发展有助于经济水平的进一步腾飞,而经济的水平制约和决定着教育的发展基调。在教育中加大经济投入,有助于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然而,由于现阶段农村地区经济落后,而且国家现有的公共财政制度又过度偏向于城镇地区,所以农村地区教育投入不足。最后导致农村基础教育无论是在硬件还是软件配备上,都比城镇基础教育落后一大截,已难以满足农村地区对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经济投入不足,使得农村教育设施陈旧、教师工资低下、学生支付不起学费等问题此起彼伏,从而也引起了农村基础教育中部分学生和教师外流、师资不足等现象,严重制约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3.3城乡二元体制壁垒

现阶段,受城镇化水平提高和国家经济实力整体提升的影响,农村地区逐渐得到一些国家政策性倾斜,农村基础教育也获得一定发展。但是城乡二元体制下,城乡不均等的教育资源配置体制却造成了城乡教育二元化的产生与加剧,使得农村基础教育在教育投入、教育设施建设等方面与城镇的差距越拉越大,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现象显著。城乡教育二元对立的背景下,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均等,受教育权利上的不平等,不能够保障农村孩子享受到与城市孩子同等良好的教育[9]。因此,很多农村孩子为了能享受到与城市孩子同等良好的教育,只好择校于城市。但由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存在,于是现代版的“孟母三迁”、“候鸟迁徙”等不断上演。结果,农村教育人才外流严重,加剧了农村基础教育的衰败,农村基础教育问题也愈发严峻。

4“空心村”现象背后的农村基础教育的应对策略

4.1实施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科学定位农村基础教育

在“人口城市化”和“农村人口空心化”现实面前,原有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已极度不适应,农村基础教育定位也亟须纠正。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义务教育应使全国城乡的适龄儿童都受到基本的、为终生发展奠定初步基础的教育,是着眼于提高国民素质、为学生成为合格公民打下共同基础的教育[10]。明确了新时期农村基础教育的办学方向及目标,蕴含了在城乡、区域、群体之间缩小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的理念,体现了城镇化背景下基础教育理应赋予的价值定位。关键是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提升公民素质为基本要求的理念,为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定位提供了衡量标准。

4.2建设留守儿童教学站,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教育和约束,加之学前教育接受的不正规和普通小学教育水平相对较低,身心健康发展难以保障。为了弥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农村基础教育中的缺失,需要在农村设立专门的留守儿童教学站。留守儿童教学站作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补充,是由政府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专门为留守儿童服务的教学场所。它在提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水平的同时,还有益于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且有利于完善农村基础教育体系。把留守儿童聚在一起由教师陪伴生活和学习,对他们身心发展产生一定积极影响。能有效避免留守儿童性格上的自闭和孤独,避免误入歧途变成“问题儿童”,也可以减少他们辍学随父母务工的几率。

4.3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科学规划布局教育设施

当前,区域、城乡之间基础教育差距在不断拉大,“农村人口空心化”现象在逐渐加剧,原有教育设施布局已脱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唯有按照以农村学生为中心,教育投入渠道多元化等原则,通过改善教育条件、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等手段才能留住农村生源、吸引优质师资,才能逐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11],通过科学论证整合农村基础教育资源、科学规划布局农村基础教育设施,才能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除此之外,还需抓紧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建立校车制度等。

4.4利用国家政策优势,努力向城市看齐

国家对农村教育的发展加大投入力度,也制定了很多政策为农村教育发展保驾护航。中共中央2004年至2014年连续11年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现代化建设时期的“重中之重”地位。另外,国家的“三支一扶”、“特岗教师”、“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高考“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等政策,也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提供了政策性支持。农村层面应充分利用国家政策优势,抓住历史机遇,紧跟时代步伐,通过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发展农村社会经济,持续完善农村基础教育,不断改善农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统筹城乡教育均等化发展,努力向城市看齐。

4.5破解城乡教育壁垒,逐渐实现教育公平

基础教育的重要使命是整体提升城乡居民基本素质。受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农村学生在起步阶段就面临教育的不公平。城乡二元结构是阻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难以逾越的鸿沟,是阻碍城乡教育发展一体化、教育设施均等化的主要障碍。城乡教育壁垒一日不除,就一日难以实现城乡教育公平。所以必须建立健全体制机制,破解城乡教育壁垒,逐渐缩小区域、城乡之间教育差距。如实行城乡教师交流工作制度化,推动城乡教育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12]。当然,由于受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现有体制机制不完善的限制,教育公平暂无法实现,但完全可以通过努力去逐步改变农村学生因出身而带来的教育不公平,让他们可以享受和城市学生一样的受教育权、一样的教育资源。

总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地区“空心化”现象愈发突出,“人口城市化”和“农村人口空心化”交织发生,农村基础教育问题早已到了亟须解决的历史时刻。为应对“空心村”现象背后的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应积极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寻求科学的发展道路,构建有效的教育机制,不断完善农村基础教育,助推城乡教育均等化发展,提升全体国民整体素质,推动中国教育的整体发展。同时,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应充分享受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带来的红利,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样才能巩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某种程度上,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还可助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因此,在当前背景下决不能让农村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掉队者,他们也应充分享有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红利,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需要更多的关注,尤其是“空心村”的基础教育。

参考文献

[1] 周祝平.中国农村人口空心化及其挑战[J].人口研究,2008,(2):4552.

[2] Liu F B, Zhang F, Song Y, et al.Study on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al Form of Traditional Rural Settlements in the Yellow River Floodplain of North of Henan[J].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4,(584):322329.

[3] 周晔.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教育新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3,(7):1721.

[4] 曹冰凌.中西部农村基础教育问题探析[J].农业考古, 2007,(3):343345.

[5] 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中国妇运, 2013,(6):3034.

[6] 迟希新.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心理社会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 2005,(6):7477.

[7] 李芸.投入不足:农村基础教育面临危机[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5,(6):2022.

[8] 武晓伟,朱志勇.论我国“精英式”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及其治理[J].南京社会科学,2014,(2):138143.

[9] 杨宝琰.人口空心化背景下农村教育:挑战与对策[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1):6468.

[10] 王嘉毅,赵志纯.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与对策[J].教育研究,2010,(11):2530.

[11] 陈玉华,慕彦瑾.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4,(4):4143.

[12] 史静寰,延建林.聚焦农村中小学教师关注农村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 2006,(1):813.

Study on rural basic education behind the phenomenon of

“hollow villag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rbanization

YANG Man1,LIU Fengbao2

(1.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210097,China;2.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ilin,Guangxi541004,China.)

农村留守儿童的背景范文3

【关键词】 四川留守儿童 农村美术教育

美术本身是儿童非常喜欢参与的一门学科,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尊重儿童个性的表达,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感悟和发现,用美术工具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所以作品往往隐藏着他们的情绪,他们通常以着轻松的心态进入课堂,愿意敞开心扉。笔者从长期的城市儿童美术教育和农村留守儿童美术教育的实践中总结并得出经验:在美术创造的过程中,农村留守儿童由于自身独有的境遇,有着与一般同龄儿童截然不同的心理特征,他们用画笔真实地表达着自己的情感,作为教师,能够从中看到他们作为一群特殊群体所呈现出来的作品有着鲜明而共同的特点,在表达相同中心思想的作品中,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儿童在画纸上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心理特征。

1.观察力强,造型能力和组织画面的能力差

农村留守儿童不同于城市儿童,他们普遍没有上过美术培训班,没有受过专业的美术指导,虽然大多热爱画画,却都是信笔涂鸦。

有一堂课课后教师给孩子们布置了家庭作业,要求他们回家画一棵树,要求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树画得漂亮,画得最漂亮的有奖品。第二天孩子们带来的作品,在造型上,孩子们在没有征求老师同意的情况下不敢有大一点点的突破,画面也很单调,甚至连颜色都没有涂完就觉得自己的“任务”完成了。相比之下,同样的家庭作业布置给城市的儿童,学生回家能够抽出时间作业,家长会监督孩子完成,学生又普遍受过美术培训,知道自己的画面要完整才是好看的,所以绝大部分孩子的作品都很完整。 他们的作品不仅H停留在《一棵树》上,为了让画面更加丰富,他们这棵树都被安放在一个故事情节当中,处于一定坏境里边,这棵树一定是具有了某种神奇的功能,让它既美观又实用,而不是单单一棵简单的树。

2.好奇心强,缺乏创意性思维

另一堂课,教师简单示范一张画,告诉他们要让自己的画看起来更加丰富 ,需要给物体加上背景,告诉他们主体物需要有伙伴,慢慢的,孩子们的画开始出现背景,出现多个物体……可是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孩子们不能为物体创造有趣且多样的环境,大部分的作品背景跟教师所画一样,教师提及一点,学生就多画一点,只要教师没有提及的,孩子们不敢独自创造,这就造成了所有的画面几乎都是一样的成分,一样的单调。从中,教师能够发现他们观察能力是很强的,教师的示范画看了一遍,大部分画面成分都能够记住,可是在创造力的表现上却是薄弱的,教师的示范画成了“创造力的魔咒”,只会跟随教师的步伐,孩子们不敢独立思考自己的想法,不敢独自表现独特的东西。如果要全然跟着教师的步子临摹,只画现有的东西,这对于儿童的美术教育全然无益。对于四川的留守儿童而言,监护人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不了解孩子绘画的重要性,认为绘画只是孩子的游戏,即时孩子作品当中有创造力的萌芽,由于得不到成人的正确引导和鼓励,长此以往创造的激情就会有所减退,孩子绘画会变得越来越拘谨,所画的内容也会越来越空洞狭窄,这些都违背了他们智能和心理的发展规错律,强烈制约着留守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内心孤独,想象能力弱

在四川农村,由于父母外出,缺失成长过程当中必要的关爱和教导,留守儿童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孤儿”,因为长期得不到父母的温暖,孩子就感到寂寞和孤独。在《我的爸爸妈妈》一堂课中,孩子们普遍不能够画出自己爸爸妈妈的样子,不是没有用心观察,是根本不知道此时的爸爸妈妈是什么模样,妈妈否留着长头发,爸爸是否留了胡子……他们只能画出自己印象中甚至想象中爸爸妈妈的样子。在画到身体部分,孩子们几乎全都停了下来无法再往下画:“老师,我不知道他们该做什么。”对啊,一般的孩子都知道自己的爸爸是警察、是司机、是画家,知道自己的妈妈是老师、是上班族、是家庭主妇,知道他们会穿西装,会穿裙子,孩子们脑袋里会浮现郊游的情形,会出现家里的画面,会有家长会的场景……可是作为留守儿童,他们对于父母的概念十分模糊。

在四川,留守儿童作为农村儿童的主力军,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群体,由于亲情的缺失和监护的不力,他们的情感和心理健康和一般儿童呈现截然不同的表现。并且他们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得不到父母正确的引导,相对而言更容易形成两种极端的性格:一是坚强勇敢,懂事上进,生活虽苦,知道乐观面对生活,在该年龄段却表现得过早的成熟;另一类是内心封闭,性格柔弱内向,脾气容易冲动,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这两种性格都需要得到情绪上的释放和表达,对于缺乏情感交流,学习压力大的农村留守儿童而言,美术课相当于是一种精神体操,适当的利用可以使他们压抑的情感得到释放,封闭的内心得到放松,所以说美术教育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至关重要。美术作为美育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它让孩子们从生活当中发现美、欣赏美,它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美术技能的训练,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在美术作品的完成过程中,能够释放和展现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使良好的心理得到培养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美]简.尼尔森 琳.洛特 斯蒂芬.格伦《教室里的正面管教――培养孩子们学习的勇气、激情和人生技能》,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2014年.

[2] 郜莉琼 《关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2010年.

[3] 陆春燕 张威林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重庆科技学院报 2007年.

农村留守儿童的背景范文4

一、隔代家庭的概念和背景

(1)隔代家庭概念:由三代以上人组成,中间有断代的家庭,如有祖孙组成的家庭。中国的隔代家庭有着其特殊性、时代性,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留下祖孙二代共同生活的家庭。

(2)中国隔代家庭产生的背景目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转移,这过程中不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迁移,而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的单独迁移,剩下老人和孩子在农村独自生活。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就组成了现中国农村主要的家庭结构———隔代家庭。

本文将分别对隔代家庭中的老人健康和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作以分析,认为隔代家庭并不是未来农村家庭结构的主要趋势,而应该有效地解决其存在问题。

二、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留守儿童是父母将其单独留在农村老家,跟家里的留守成员共同生活。农民进城务工都生活在城市的底层,他们没有额外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小孩,因此把小孩留在农村是众多农民工唯一选择。因此,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家庭和社会都应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⑴家长的监管不力,对教育持放任态度,溺爱多过于教育。父母外出务工产生了对孩子的愧疚,期望通过物质来弥补,结果让孩子变得娇蛮纵横,让留守家长管理起来更不得力;留守家长也不断通过物质来满足孩子;这样的恶性循环让孩子从小就放纵在管教之外。并且大部分留守儿童跟着祖父母一起生活,农村的祖父母大都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甚至是文盲,他们的生活方式、思想意识都没能让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持已足够的重视。⑵学校管理滞后与社会风气的影响。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三者应相互配合、相互协调。

留守儿童所处的阶段是学习自觉性、主动性较差的时候;而学校留守儿童较多、教师有限,也不能及时关心和帮助他们;导致很多儿童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留守儿童课余甚至逃课光顾游戏室,痴迷电游、看碟等,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将极大地影响他们的健全人格发展和正确人生观的树立。⑶忽略孩子的心理发展。由于长期的家庭缺陷,留守儿童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对于心理和身体成长都会留下一些后遗症。家庭成员间缺少交流,家长对孩子的身体发育、心理成长和学业状况知之甚少。并且文化水平不高、身体精力条件不大好的祖辈,更无力顾及孙辈的心理成长。这种情况下孩子个性常常固执和孤僻,缺少关爱他人、热爱集体等意识。

三、留守老人的健康问题

由于经济压力和传统生活观念,大多数的老人只能选择继续留在农村。子女不在身边,还得照顾孙子的起居生活,因此对留守老人在生活、情感等方面的生存状态都将产生明显影响。⑴留守老人的生理健康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老人的物质生活已经有了较大改善。目前大多数农村老人的生活都是通过子女供给,虽然经济条件得以改善,但日益高涨的生活成本仍增大了老人生活压力。这样老人不仅要干农活,还得照顾孩子因此无暇顾及自己身体;老人的年龄在逐年增大,子女的外出挣钱的同时也增大了老人的身体负担。⑵留守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子女间交流甚少,让大部分老人都倍感孤寂,也缺乏家庭的温暖。每天繁忙的生活,还得操心孙子,虽然孙子的陪伴让老人心理有了慰藉,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让他们既干农活又照顾孙子,还是有点力不从心。少了子女的关心和再次经历抚养的过程,加重了老人心理负担。

农村留守儿童的背景范文5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目前,中国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约1.3亿人。根据2005年中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抽样数据推断,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人。和2000年相比,2005年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增长十分迅速。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据介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分布十分集中,而且多数居住在中南各省。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和江西6省的农村留守儿童在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总量中所占比例超过半数,达到52%。

根据四川省妇联2005年的调研结果,农村中14周岁的留守儿童在校率仅88%,在初中辍学学生中,留守学生所占比例较高。成绩中等偏下和较差的占60.4%(眉山市),91%(遂宁市),成绩优良的只有6%(遂宁市)。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一些留守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成为流失学生中的新群体。[1]另据笔者对安徽省安庆市与河南省信阳市8所农村初中的抽样调查,初三年级16个班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测算显示:留守儿童在学习成绩方面与非留守儿童存在很大差异,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平均优秀率仅为4.8%,而非留守儿童则高达16.7%。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的差距表明,这一年龄段的儿童正处于独立人格逐渐形成阶段、社会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学习的自觉性还没有稳定地形成.

二、高校新生心理普查中留守儿童呈现的心理特点

在成都某高校针对所有入学新生的心理普查中,我们看到了某些更具体的特点。心理普查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CTQ-SF儿童创伤问卷。在普查中发现留守儿童的入学新生SCL-90量表总分大于等于160,或者阳性项目数大于等于43,并且任一因子分大于等于3的入学新生中,留守儿童的比例明显偏高。在CTQ-SF问卷中,筛选出情感忽视,躯体忽视,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等早年创伤经历的新生中留守儿童的比例更远远高于在正常家庭中成长的孩子。

在根据SCL-90以及CTQ-SF[2]问卷筛选出来的重点关注新生,进行DSM-IV心理访谈时,筛查出来的达到DSM-IV临床标准的心理疾病的学生,留守儿童比例更是远远高于其他正常家庭成长的学生。在恶劣心境障碍,社交焦虑障碍,既往重型抑郁,以及重型抑郁等心理疾病中,留守儿童更是比较集中。

三、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成长特点以心理疾病多发的成因的解析

留守儿童的核心特点就是父母的不在身边。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父母在留守儿童中的家庭生活的缺位,会给孩子的心理发育,成长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从自体心理学的角度讲,一个人心理的核心首先是生下来后在0-5岁左右的时间段,与母亲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在留守儿童中,有近一半的儿童可能无法很好的顺利完成这个跟母亲朝夕相处建立自己最初核心心理结构的过程。几乎80%左右的留守儿童,是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看护下长大。在隔代看护更多的是无人看护的状态下,留守儿童的核心心理特点呈现出与正常家庭下的儿童决然不同的心理特点。情感的被忽视是非常明显的,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长期得不到妈妈的呼应,而隔代教育的呼应往往是不够的,在这种条件下,孩子容易出现情感淡漠,性情孤僻等等情感倾向。

在孩子5岁之后,孩子对父亲的需要开始增加,这个时期是孩子的俄狄浦斯期心理结构形成的关键时期,而这个阶段,父亲的缺位是更加普遍的,可以说,绝大多数的留守儿童的父亲都在外地打工。父亲与孩子的关系原本是孩子与母亲在前一阶段的补充与修正,但此时,父亲也缺位了,这种缺位会让孩子在前期形成的心理性格上的偏差更进一步的发展与巩固。更甚者,父亲长期不在身边,会让孩子感受不到父性与男性的力量,在学校与同学的人际交往中,更容易被同龄的学生欺负。在访谈中,发现留守儿童在早年经历中被身体虐待甚至性虐待的比例也远远高于正常儿童的事实也在印证这一点。

初中高中的青春期阶段,留守儿童一般选择住校的相对较多,而且往往是一年两年见父母一面的情况也非常普遍。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心理上开始经历青春期与逆反期。在这个时期,孩子的性观念开始启蒙,但因为父母离的远,联系少,几乎无法给孩子提供基本的性观念的教育。而另外一个特点是,由于留守儿童长期处在情感缺失的状态,当其一旦进入恋爱关系后,其恋爱关系的变化会对其情感波动造成比一般同龄人更大的影响。另外,青春期的孩子对正常人际交往的需要开始增加,开始关注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但是,由于其长期原生家庭中父母的缺位,担负其教育监护责任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与其交流的时间也同样严重不足,其正常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开始显现,基本人际上的社交困难,几乎影响着大部分留守儿童,对他们而言,基本的人际交往是需要他们重新去学习的。社交焦虑在留守儿童中是普遍存在的也就可以理解了。

四、留守儿童进入大学的心理特点与困惑

(一)是否上学的困惑

由前所述,留守儿童在初高中阶段由由于整体的家庭支持偏低,整体学习成绩在中等甚至偏下水平,复读现象比较普遍,而且考取的学校往往集中在专科以及二本院校。当其刚刚入校后,首先收集到的信息是其专业与院校毕业会就职前景与其在高中阶段想象的差距较大。在经济方面,读大学又需要父母多一笔经济开支,而且往往还不够,需要贷款,以及亲戚接济,甚至是需要自己在校期间勤工俭学,在这样的现实压力下,留守儿童会在是否读大学的问题上产生困扰,并且因经济问题会与父母产生分歧。即便读,经济上的压力也是非常沉重。对其来讲,往往意味这把家庭不多一些经济资源全部汇集在大学学业上,肩负着家庭的未来的希望,但毕业前景堪忧,这往往是其无法承受的压力。在现实层面上,在校期间需要长期的勤工俭学,也是一个不轻的生活压力。其经济一直在勉强维持的边缘。所以大量留守儿童刚刚进入高校,就会面临一次是否继续读大学的困扰与挣扎。在此期间,积极寻求学校老师的帮助,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重新修正大学的生活目标,安排好学习与勤工俭学的关系,为适应大学生活做铺垫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大学人际关系的困扰

从高中到大学,学生的人际关系的转变是非常明显的。初高中阶段,因为高考的压力,学习生活的重心依然以学习高考为主,只要学习成绩可以,人际关系往往可以基本维持。但在大学,学习的重要性开始往下退,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高校中的分量不断加重,而社交往往是留守儿童非常薄弱的环节,其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交焦虑。留守儿童往往长期无亲人与其正常的情感交流。往往自我评价很低,也就是自卑情绪严重,这种自卑情绪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其家庭及个人的确在社会的底层,现实的社会地位让其自卑,另外一方面由于长期处于被家庭半抛弃的状态,并且得到的父母的正面评价与肯定较少,慢慢自我评价也(下转第50页)(上接第48页)价低,再加上其在漫长的留守生活中与亲人的实际人际交往经验远远低与同龄人,在人际交往中的退缩与自卑,甚至人际交往会给其带来更多压力,就可以理解了。

(三)恋爱情感生活的困扰

留守儿童有自己相对独特的心理特点。其家庭体验与一般同龄人不同。留守儿童对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的幸福感体验较少。由于留守儿童长期处在情感忽视状态,一旦进入恋爱,进入情感紧密联系的关系,会觉得非常收益,另一方面由于自身的分离焦虑严重,又会非常担心与在意关系的正常起伏与波动,他们会在恋爱关系中承受更大的心理冲击。高校大学生恶性事件往往有一半以上与恋爱有关。如何正常应对自己在高校的恋爱生活也是摆在留守儿童的一个重要问题。

五、留守儿童如何应对自己的大学生活

(一)积极寻求学校各种资源的帮助与支持

由于自己的家庭资源有限,家庭的人际支持系统的欠缺,当进入高校后,积极寻求可以寻求到的资源的帮助,来改善自己的现状,以争取顺利度过大学阶段的生活是非常有必要的。积极与辅导员沟通,争取在大学生活中得到更多来自辅导员的实际人际帮助,与情感支持。并且以此为桥梁,了解学校的其他一些针对留守儿童的系统帮助,例如各种针对贫困家庭的助学基金,例如各种勤工俭学的机会,例如积极预约学校的心理咨询。在人际,心理,经济层面主动寻求切实的帮助。

(二)营建自己的人际支持系统

在留守儿童的漫长的成长过程,人际支持系统是非常欠缺的。来自与父母的人际支持不够,父母因为经济原因不得不部分放弃对孩子的情感支持,隔代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人际支持也远远不能替代父母的支持。当留守儿童在这样的家庭人际支持系统的背景下,来到大学,开始经历最后的由家庭往社会转变的过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际支持系统,并在校园慢慢开始主动营建自己的人际支持系统,是在人际支持系统先天不足的背景下,往往一个更加健康的社会人过多的关键一步。此人际支持系统,包括老师辅导员,同寝室的室友,以及有同样生活背景的其他留守儿童同学,恋人,甚至是勤工俭学中的同事。

农村留守儿童的背景范文6

一、音乐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重要性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音乐教育的魅力不在于知识与技能的获得,而是表现在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净化等方面,为留守儿童找到精神的寄托和安慰,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正确地疏导和调解不良情绪,使其心理朝着良性方向发展,完善其人格。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能够培养留守儿童的道德情操。音乐教育通过这种优美动听的音乐作用于人的情感,潜移默化的使人接受某种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意识观念,指引留守儿童在美中去理解、发觉、感受生活的快乐,唤起他们积极的看待周围人和事物并与其建立和谐、美好的关系,用乐观向上的心态来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其次,促进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造成影响最大,最为深远的就是心理问题,尤其在长期缺乏父母关爱的情况下,他们倍感孤独和寂寞,而且还要承受来自生活和社会的压力,使他们出现性格孤僻、脆弱,渴望亲情等心理问题。通过音乐教育能够触及听者心灵的最深处,宣泄人的内在情感,调动人们的情感,减少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及思想负担。最后,能够促进留守儿童的学习。在农村地区,由于受到教育理念及其教学条件的影响,其学习往往采用学习成绩来对学生进行评价,进而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受到挫折,学习失去了兴趣,而音乐作品大都有很强的音乐感染力,能够唤起留守儿童的注意力,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

二、农村留守儿童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的音乐基础知识非常薄弱,再加上他们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性格比较孤僻、自卑,有的甚至薄情、任性,有很强的心理障碍,这直接影响着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另外,大多数的留守儿童年纪尚小,有的处于青春期,属于好动的年龄,很多时候都只能保持三分钟热度,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很多学生变得越来越不积极,对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很多学生在学习时没有兴趣甚至排斥,教材无法得到充分的应用。这些留守儿童本身的厌学情绪、烦躁不安的心理成分就比较多,再加上教学方式的单一,课堂内容的枯燥乏味,使农村留守儿童的音乐教学每况愈下。

另一方面,由于农村与城市教学条件相比,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硬件设施都比较薄弱、落后,给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再加上教学理念落后,片面追求升学率,不重视音乐教学,使得音乐教育在农村学校推行困难重重。

三、农村留守儿童音乐教育的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近些年,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福利待遇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大部分学校还是停留在保证最基础的教学、最基本的运转、最基本的工资层面上。因此,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为他们创造愉悦、快乐的成长环境已经迫在眉睫。

1、国家政策的扶持,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的加速发展吸引着大量剩劳动力向城市流动,这势必与原有的僵化的户籍制度产生冲击,尽管我国在流动人口管理方面出台了一些政策,但对于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来说,将孩子带到城市上学,仍相当困难。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户籍制度的硬性限制,因此国家应该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改革现在的户籍制度,制订和实施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使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权利和社会权益,给予农民工及其子弟以切实的市民待遇,这样就可以让农民工外出务工也能带上自己的子女带到城市上学和生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难以取代的教育功能。

2、加强农村音乐教育硬件投资。一方面,加强资金投资。从当前来看,农村地区的音乐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不要说购买音乐教育方面的教学用具了,就连粉笔使用也较为紧张,制约了农村音乐教育的教学。为此,可像农村学校投入大量的资金,让农村学校有足够资金购买音乐设备,为留守儿童音乐的学习提供硬件设备。如:建设舞蹈室、钢琴等音乐设备。同时可开展农村远程教育工程,让更多的音乐教师能够了解到最新音乐教育的信息,拓展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空间,进而提高教师修养。另一方面,加强师资力量。由我国政府向农村学校输入相当数量的音乐教师,使其从事农村音乐教学工作。同时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进而解决农村教师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安心扎根于农村地区,让在农村学校中展开应有的才华。在教师招聘时,首先统筹考虑招聘一定数量的音乐教师到农村学校从事音乐教学工作。一旦应聘后,就必须到农村学校任教,为农村学校音乐教师队伍输入新的“血液”。其次,每年寒暑假,教育局可组织这些教师接受统一的音乐教育方面的培训,提高音乐教师水平,解决农村音乐教师紧缺问题。最后,也可鼓励城市的音乐教师到农村学校进行支教,加强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让更多的农村留守儿童沐浴在音乐教育的阳光中。

3、改变农村音乐教育方法。首先,可开展情景式教育。情景式教育是近年来逐渐在实践教学中形成的新型教学手段,主张由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的,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营造一种特定的情感氛围或场景,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教学背后的情感以及深刻的目的,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对农村留守儿童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可根据农村环境及其儿童特点,创设良好学习情景,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培养对大自然的热情。其次,实现课堂互动。加强课堂互动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便是教师巧设提问,使学生参与到积极思考与课堂交流中来。在课堂教学汇总,教师创设良好问题情境,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出发,培养留守儿童的探索性及其创造性。最后,增强情感交流。在音乐教育课堂中,教师可实现双向互动,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留守儿童完善的人格品质,进而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及其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