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学点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农村教学点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农村教学点

农村教学点范文1

关键词:农村教学点教学;教育现状;教育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不断进步,国家对于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越来越重视。尤其是教育教学实施较困难的农村地区,近年来,国家在基础设施、信息技术上对农村地区教学点加大支持力度,对于农村及农村教学点教育教学实践的开展具有深刻意义,教学设备的引进、后勤力量的推动,都是推动农村教育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但实际上,农村因其学生人口数量较多的现实情况,导致部分地区基础设施分配不均、师资力量储备不足、高新技术使用尚不完善的问题。面对此种问题,对农村教育教学现状进行积极的改革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现阶段农村教学点教育现状

(一)教学设备较先进,但对于信息技术资源的使用仍有不足

随着国家对于农村教学点教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国家对于农村教学点教育教学短板了解充分,在资源上,出台了许多向农村教学点教育教学倾斜的相关政策,在新媒体设备、现代化教学设施、桌椅板凳、校舍修整等相关方面都做出了相应的投资。在新媒体设备上,由于城市教学体系与农村教学体系的不同,早些年农村对于新媒体设备的持有量较少,农村学生无法同城市学生一样及时准确地接收到新媒体网络上的知识。但现阶段,国家充分认识到了农村在新媒体设备上与城市存在的差异,因此在政策上十分支持农村新媒体设备的引进,并根据农村教育的需要,为大部分农村教学点学校提供了投影仪、高清显示屏、电脑、数字化教学平台等相关先进教学设施。但是由于农村教学点教育教学水平有限,部分农村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与城市教师存在差异,加之农村教师,尤其是教学点教师对新媒体设备的使用熟悉程度有限,因此在部分农村地区虽然已经拥有了先进的新媒体设备,但是农村教师却没有熟练使用新媒体设备的技术。这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之中仍旧无法享受到与课堂有关的相关音频、视频、网页、PPT等先进资源。

(二)农村教学点学生数量较少,但班级数量设置较多

农村教学点是部分农村地区不可缺少的教育教学形式,此种教育模式的实施,切实解决了部分农村地区“上学难”“上学远”等问题,成为了部分农村地区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由于农村适龄学生较多,许多农村教学点本着给予学生良好教育环境的办学理念,在班级数量的设置上较宽松,但事实上,农村人口外出务工人员较多,而与早年间外出务工人员将子女留在农村的选择不同,现阶段,外出务工人员更加倾向于将子女带往务工地就读,意图为子女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这种情况就导致了农村地区将大部分资金倾斜于教学点的建设,却没有得到与教学点规模相匹配的学生资源,进而导致了部分农村地区教学资源浪费的情况发生。而班级教室设置较多导致的问题就在于,与班级所匹配的乡村教师资源不足问题逐渐显现。理论上来讲,班额较小的授课环境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好的课堂体验感与课堂参与感,教师也可以发挥其引导和辅助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环境,但是就农村情况而言,往往较多的班级数量搭配较小的班额配置,导致的是单一学科教师授课过多,部分学科教师配置不足的现实问题。

(三)农村教学点现有教师普遍年龄偏大,且专业教师资源不足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辅助者,学生学习认真与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性是否达标,以及教师能否对学生学习的短板、弱项进行及时的纠正。而对于当今时代而言,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方向不再仅仅局限于提升学生的课业成绩,而是将注意力转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但是,在当前农村的教学环境下,农村师资力量尚有不足,大多数教师授课数量过多,授课种类却有限,在课程讲授时,部分教师兼顾数学、语文等双科,甚至三科的讲解任务,这种讲解方式不仅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同时对于学生的课堂体验感以及课堂参与感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同时,农村教育教学在学科安排上与城市教学仍有部分差距。例如农村教学多数注重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的教学,但对于其他实践类或艺术类学科教学活动的忽视却十分严重,这种情况下的农村教学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在农村的教学点,由于农村现有师资条件的不足,导致在教师聘用环节,原有教育工作者及招聘者对于专业性教师核查较宽松,对教师能力要求较低,专业素质要求不高。且农村地区大多地形较闭塞,对于教师岗位的需求量固然很大,但是在宣传方面却稍显不足,导致虽然年轻教师的求职需求较大,但对于农村教师岗位的需求却知之甚少,加之农村教师在教育经费方面与城市教师仍旧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在新教师培训程度方面略显不足,此种情况会导致农村教师素质高低不一的情况产生。

二、改善农村教学点教学问题的现实意义

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是决定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人的思想文化、科学素养、道德修养等相关品质对于构建新时代社会主义社会起着基础作用,而教育是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给予劳动者知识的主要手段。农村教育因其所处社会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受众的广泛性,在教育界有着特殊的地位。农村教育的发展可以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为农村中优秀的学生提供进步的空间,使其可以在基础资源丰富、信息技术支持的前提下充分进行学习。同时资金、技术、时间在农村教育上的倾斜可以促进教育的城乡差距缩小,使农村学生接受到的教育资源与城市学生接触到的教育资源基本匹配,以提升农村学生的学习素质与综合素质,进而推动农村学生素质与城市学生素质的接轨,促进农村的稳定与发展。除了充足的新媒体硬件设备,在农村教学点教育教学的基础设施方面,校舍的修建与宿舍条件的改善也为农村学生解决了上下学路程较远导致的通勤困难问题,为学生提供了温暖舒适的住宿环境和安心舒适的课堂环境。同时发展农村教育也是我国教育扶贫工作的基本需要,只有教育得到重视,学生得到了其应有的发展空间,农村经济才能够真正得到发展,农民才能够真正走向富强。

三、针对当前农村教学点存在问题的相应对策

(一)以复式教学为手段,提升农村教学效率

复式教学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收入同一班级内,由一位负责教师使用多本教材,在同一节课内,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开展的教学活动。在复式教学模式内,教师在为一个年级讲授课程时,其他年级的学生可以在班级内部进行自习活动或复习活动。同单式教学相对比而言,复式教学在农村教学点的实施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于教师而言,跨年级的备课与讲课,具有其独有的交叉性、复杂性,在准备时间以及实际讲授上都是对教师职业素质的考验。由于学生年龄差距较大,各个年级学生人数较少,但班级数量较多的现实情况,复式教学可以有效规避当前农村教学点由于教师较少导致的部分班级、部分学科无人授课的情况。面对当前农村学生分布现状,农村教师在进行复式教学时也要讲究方法。传统的复式教学存在着不同年级之间的学生相互干扰的情况,而不同年级的学生处于同一班级内也会导致教师在对某一个年级进行教学时难以保证教学质量的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开展巡回式教学法,所谓巡回式教学法实质上是巡回授课,也是复式教学的一种,它表现在可以将不同年级的学生安排在不同教室,由教师进行巡回讲授,在对一个教室内的学生进行授课时,另一个教室内的学生可以自主自习。这样的教学方式就有效规避了传统复式教学法中的学生会受到其他年级学生的影响进而导致教学质量提升缓慢的情况。但在巡回式教学法中,教师也要注意将不同年级的学生安排在相邻的教室内,教师在对一个年级的学生进行授课时,时间不宜过长。

(二)采取送教下乡的具体方法,提升农村教学点教师素质

当前农村教学点的教育教学存在着教师数量较少、教学素质较低的情况。目前农村教学点教师多为年龄偏大的教育工作者,这部分教师熟悉农村教育教学情况,面对农村学生,有其专门的教学方法,但是其年龄以及学科教学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这部分教师在面对新引进的高新技术教学设备、新提出的教育教学方法时,会产生难以把握的问题,进而会导致农村学校引进的教学设备被闲置的问题。在学科教学方面,虽然原有的农村教师对农村教育现状了解较全面,但目前农村教学点教育教学存在着部分新兴学科无人教学,原有教师仅对主科教学较为重视;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原有农村教师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较陈旧,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导致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以及课堂体验感较差的问题。面对以上问题,农村可以与相关城市取得联系,以“送教下乡”为手段,将城市中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引进农村教学点进行讲学,令这部分教师深入课堂,将日常学习中未得到解决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并以实际授课的方式为农村教学点教师演示如何进行新式课堂以及如何应用相关新媒体设备。对于农村教学点原有教师的培训方面,可以由学校牵头,将指导教师与原有教师进行组队,由指导教师针对性教授原有教师相关教学技巧。同时指导教师的到来也为农村开展多种学科的教学提供了条件。在此种方式进行的过程中,学生以及原有教师要珍惜机会、提出问题,将日常学习生活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及时向指导教师提出,并积极与其探究解决方法,力求提升农村教育教学水平。

(三)利用现代教育资源,提升当前农村教学水平

当今时代,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改革与教育发展也逐渐受到国家重视,信息技术向教育教学实践之中的深入,带动着农村教学点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逐渐走向现代化。现阶段国家对于农村教育教学的投资水平较稳固,大部分农村已经拥有高新技术设备以及丰富的教学资源。因此在农村的教育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应积极把握信息时代的特点,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以开阔的视野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手段,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课堂效率,为农村学生创造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环境,使其课堂体验感与课堂参与感得到提升,进而激发农村教学点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学习能力与学习水平,最终达到缩短城乡教育教学水平差距,提升农村教学点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在实际的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应积极主动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目的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面对好奇心较强、探索意识较丰富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其性格特点,丰富课堂之中的教学方法,应用新媒体设备在课堂为学生们展示相关的视频、音频等资源,不断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兴趣为主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融入学习环境当中。随着新型课堂实践的不断深入,农村教学点教师要大面积用新型课堂代替传统课堂,在教学实践当中充分利用新兴设备,如学科资源库等高新技术设施,为学生们提供丰富的学科知识。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堂之中多媒体演示的方法使部分学科当中较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化,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突破传统教学中存在大量重难点的问题,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四)增加教学实践活动,使农村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

由于农村教学点所处地理环境较闭塞,经济发展与城市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部分农村的教育教学水平仍旧处于初级阶段,学生的思维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发展空间。而长期的较沉闷的教育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无法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生活当中去,面对部分学科较抽象的概念理论以及学生没有见过的实验反应,学生会产生难以理解、无法准确把握的问题。面对此种问题,农村教师应及时更改教育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多种社会实践机会。例如在进行语文、英语、美术等相关课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在学校内部进行感悟学科知识的相关活动。如教学语文学科当中的描绘四季的相关文章,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校园内部四季的变化感知文章之中的四季变化;而针对部分难以理解的理科知识,教师也可以采取实验的方法,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知物质之间的反应、变化,以提升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理解能力。同时教师也应引导学生进行假期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拓宽学生眼界,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与感知能力。

四、结语

农村教学点范文2

关键词:农村教学点;小班化;识字教学

一、遵循理论,拓展思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导引领、学生要主体参与、教科书要例而不范。小学特级教师斯霞在《我的教学生涯》《斯霞教育经验选编》中主张,对于字、词的理解,尽量通过直观的实物、图画、模型、动物的观察演变以及形象化的语言,使儿童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心理学认为,儿童识字认知的心理过程一是感知字形(将未经解释的视觉信息登记在视觉处理系统);二是分析字形(将登记的视觉信息编码使其代表某些信息);三是循声解形(把编码的信息与对该字的特点的记忆表征相连接,发掘表音、表义线索)。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二、立足农村教学点小班化现状,把握总体教学

基于以上理论基础,在农村教学点小班化高效课堂识字教学中,我们践行了以下策略。

(一)优化教学设计

彻底改变以往大班级教学方式,考虑到小班化学生少的最大特点,备课时尽量顾及班里的每一位学生,对他们的兴趣爱好、学习方式、习惯、家庭环境氛围等都做到心中有数。备教材时要深入挖掘教材,做到举一反三,活用巧用,整合资源,它山之石为我攻玉。备学生时,将学生分层次进行教学,互帮互助,迎难而上,聚力解难,收获知识,共享成功喜悦。备教法时,分解重难点,实施目标坡度设计,练习弹性设计,作业优化设计,使能者跃之、善者跳之、好者趋之,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驱动自己逆流而上,寻快乐源泉,滋求知心田,做幸福的逐梦人。

(二)选择适合小班化的教学策略

小班化教学,要改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教师要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从各个方面调动和激发作为主体人的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其全程参与课堂互动;调动学生的丰富情感,使其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分层学习、情景学习等开放式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潜能,使学生在愉悦中求知,在兴趣中掌握基本技能,在交流中共享成果分享喜悦,从而取得最佳学习效果。1.游戏识字。由于小班化学生人数少,可以保证识字游戏全员参与。可以玩“找朋友”:把要学的生字与拼音分开,首先在黑板上贴上要学生字对应的音节,再把对应的生字卡片发放给每一个学生,然后要求学生根据音节找到“好朋友”,即相应的生字,看谁找得又快又准。然后教师举起卡片进行领读,让全班识拼音认汉字。2.故事识字。汉字是音、形、义统一表意的方块字,合体字多,独体字少。这种构字特点使汉字易于学习、掌握。结合汉字的这些特点,在实际教学中,编写轻松、有趣的小故事,使学生感到身心愉悦。故事中的具体情景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无意识中将这些陌生的汉字深深印记在了心里。如在学习“街”这个汉字时,我们可以编成这样一个故事:华人去(行)美国创业,开土地(圭)修房子,中间大路宽,两旁房屋多,取名唐人(街)。3.图文结合识字。小学阶段的低年级学生,对绘画怀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天真无邪,想象力丰富,喜欢涂涂抹抹,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将儿童绘画的兴趣引入识字教学中。比如,在一年级进行看图写词写句时,教师可以把绘画和识字结合起来:学生画一幅有鱼、有池塘、有大树和小草的图片,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一条鱼、很多水、一棵树和许多小草”等字,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识字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4.猜字谜识字。把生字编成谜语,让学生在猜字谜中学习生字,既识记了字音、字形,又理解了字义,同时锻炼了思维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比如,“胡”字的谜面为:十字路口,玉盘高空悬;“告”字的谜面为:一口咬断牛尾巴。5.多媒体识字教学策略。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的有效实施,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类学校均配置了标准化的班班通一体机和电脑室。现阶段,受此政策普惠的农村各类学校均有条件开展多媒体教学,其集图像、文字、声音、颜色、光线于一身,通过模拟环境,刺激感官,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6.字族文识字。以字族文作为载体进行识字,就是遵循汉字识记规律,结合课程认字目标,将所识记的汉字归成字族,编成朗朗上口的文本,利用字族的字义类推、字音类聚、字形类联的规律,创设熟悉的语境,在情境之中学汉字。去繁从简,简化识记过程,提高识字效率。

参考文献:

[1]李颖辉.“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现状分析[J].智高时代,2015(8).

农村教学点范文3

关键词:教学点;教师;教育技术;应用

2018年4月,教育部出台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目的是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强教先强师,这首先要求大力提升教师教育技术素养,主动应用新技术进行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1]。由于区域教育资源和教师发展的不均衡,使发达城市与农村的教师之间应用教育技术的水平存在差距。本文立足于阳江教学点的实际,探讨如何提升教学点教师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缩小城区教育之间的差距,从而推进教学点的教育现代化进程。

一、教学点应用教育技术教学的现状分析

教育信息化要求教师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才能适应新时代的信息化教学。由于教学点地理位置偏远、师资力量不均等现实条件的限制,教师虽然渴望学习新技术,但缺乏技术指导,有心无力,因此出现教学点教育资源的浪费、教育技术应用不充分的普遍现象,适应不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求。经过实地调研,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点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

教学点管理者对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缺乏全局规划与目标性,确立没有设备专门管理人和建立校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导致教育信息化建设处于无序低效的状态。经过调查,教学点的教育设备没有统筹安排,基本没有学生机房,也没有配备专门的信息技术教师和信息管理员。大多数教师缺乏教育信息管理意识和对教育技术的深度应用,不能很好地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

2.教学点教师教育技术素养普遍较弱

走访发现,由于地处偏远,条件相对艰苦,师范毕业生都不愿意到教学点任教,因此教学点的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根据走访的18个教学点的统计数据,超过45岁的教师占33.5%。教学点教师教育技术素养良莠不齐,信息的加工、处理及整合等信息能力普遍不强。年轻教师使用教育技术开展教学的频率较高,但甚少自主开发设计本土教学资源。年长教师对计算机的使用存在无力挫败感,甚至对教学资源的获取方式仍感到迷茫,他们更青睐传统教学模式。同时由于教学场馆及配套设施不完善、师资力量不足,教学点均没有开齐小学的全部课程,大多数教师身兼多职,设备维护、软件设计都依赖外部支持。因此,教师教育技术素养普遍较薄弱,在应用教育技术开展教学时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遇到了一定的现实阻力。

3.扶持资金不到位软硬件不配套

根据调查,所有教学点都配备了一体机或电子白板、教学电脑、投影仪等先进设备,部分装备配置优于城区小学,但一体机的使用缺乏自主性,比较依赖相应厂家所提供的付费教学软件。由于地方财政扶持资金不到位、学校财力有限,加之教育技术设备容易老化,大多数教学点面对大笔的软件使用费和设备维修费,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可见,教学点的教学设备不能充分应用,无法打造高效的信息化课堂。

4.教学点教师缺乏教育技术专项培训

由于经费和场地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很难做到国家级、省级培训全覆盖教学点所有教师。教学点校长参加培训的机会更多,但因其自身水平有限,不能将所学的理念和技能完全地传授给本校教师,二级培训效果甚微。与此同时,网络培训基本实现全覆盖,但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大部分教学点教师更希望开办现代教育理论与技术的面授培训。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每年都会选派教育技术专家下乡开展实地培训,受制于场地设备,教学效果一般,教师的课件、微课制作能力有所提升,但教学资源的设计、再加工能力不足,信息技术与课堂的融合度不够。因此,教学点急需教育技术骨干教师,建立帮扶机制,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亟待提高。

二、提升教学点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对策

1.更新教育理念合理规划教学点教育信息化建设

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途径,可以推进教学点持续有力发展。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教育技术的重要性,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教学点的信息化建设,按照“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的标准,争取适当政策倾斜,统筹改善教学点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设备配备,建立资源互通共享的平台,让农村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教学点教师也应该认识到,教育技术素养已成为教师的一种专业能力要求,是新技术支持下教育教学创新的内驱动力,更是适应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急切需要。因此,教学点教师应当转变观念,以新视角看待新时代新技术的发展,始终保持饱满的学习精神状态,敢为人先,以学促教。

2.集多方力量保证教学点的信息化教学有效实施

教学点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可集合社会、政府等多方力量,采用捐资助学等方式,改善信息化教学环境,保证教育技术教学的顺利实施。走访的阳春市东风小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校得到对口支援单位的帮助和本村村民的资助,添置了两台先进的一体机,充实了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硬件配备,还和相关厂家签订后期保修协议,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为教学点的信息化教学提供了硬件支持。

3.开展校本专项培训提升教学点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

强教先强师,教学点教师是应用教育技术的主体,其应用数字教育资源的能力决定了课堂教学效益。而对于教学点而言,校本培训这种方式既符合实际,又能快速有效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最好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组织,才能保证培训效果。此外,校本培训应从教学点教师的实际出发,内容和形式需要多样化,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由辅导教师对参训教师进行集中辅导或者个别指导。同时学校要拓宽渠道,采用专家讲座、小组协作、外出培训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水平。由于个体的差异,教学点教师掌握教育技术理论和实操方面存在较大的水平差距,应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

4.快速提升教研水平鼓励教学点教师参与“优课”晒课活动

课堂是提升教学点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主战场,因此应当大力支持教师参与“优课”晒课活动。这种由上而下的网络教研活动,由教育部门牵头组织并开展相关业务培训,为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搭建了很好的平台。据了解,2018年阳江市共有233位教学点教师参加晒课,其中36节课获得市优,13节课获得省优。教学点教师应该抓住契机,通过网络晒课活动,快速有效提升自己的教研水平,从而提高本校的信息化教学质量。

5.结对帮扶缩小城乡数字教育差距

依托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政策扶持,与教育信息化发达地区建立结对帮扶,以优课展示、同课异构、送教下乡等教学交流方式,开展教学资源共享,合理均衡分配区域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教育均衡化发展。阳江市海陵区的南村小学和广州市的一所小学建立结对帮扶,每年定期开展线上线下的教学交流,实现教学资源和平台的共享,大大提升了教学点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目前,教学点的软硬件环境已经有了整体提升,但发展潜力仍有待挖掘,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是关键。扶持资金和专项技术人才,是教学点信息化教学的两大软肋。教学点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决定着我国农村教育教学的未来,只有通过国家、学校、社会多方持续关注和不断投入,引入扶持资金和专技人才,加强教学点信息化建设,并且对教师进行全覆盖的教育技术培训,建设优质教育技术教师队伍,培养出与时俱进的学生,最终实现农村教育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

[2]盛彦祥.依托信息资源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J].教育革新,2010(1):78-79.

农村教学点范文4

【关键词】农村老年教育;保障机制;实践经验

党的报告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也明确提出,发展老年教育是实现从养老到享老的必然要求。目前从全国来看,老年教育的发展很不均衡,东部地区好于西部地区,城市好于农村,经济发达地区好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城市内,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的现象依然存在。而作为老年人口更密集的农村,受经济发展水平、人群素质高低、基本条件限制等原因,目前基本仍属老年教育的盲区。但随着经济发达地区村改居工程的推进和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村民对老年教育的需求日益迫切。

一、目前农村老年教育的现状

(一)党和政府对老年教育高度重视

一是当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是指按国际标准,一般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7%以上。2015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在2.2亿的老年人里,60―65岁的人群有8400万人,占了所有老年人的35%,60―69岁的人群占比达56%,老年人对养老有了更新的需求,对老年教育的新需求也非常迫切。二是老年教育不能适应老年人需求,全国目前为止有7万多所老龄大学,在校的学员将近1000万,供求矛盾成为最大瓶颈,“一座难求”成为焦点,预计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3亿,未来2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将更加严峻,“未富先老”的特征日益凸显,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产生全面而深远影响,特别是老年人的精神文化和学习需求增长较快,发展老年教育的形势和任务更加紧迫。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老龄工作,积极推动老年教育事业发展。党的报告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但是我国老年教育还存在资源供给不足,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保障机制不够健全,部门协调亟待加强,社会力量参与的深度和广度需进一步拓展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推动老年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的迫切任务。

(二)农村老年教育保障体系现状

农村老年人口占比较大,但目前的老年教育基本上处于村民自娱自乐的阶段,以村民自发组织为主,在茶余饭后看看电影,打打牌等等,要正规地开展老年教育碰到了很多困难。主要是缺乏一个农村老年教育保障体系,具体表现为缺少活动场地、缺少组织人员、管理人员、专业师资等,而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老年村民的教育工作对于良好的村风、民风的形成具有导向性的作用,参加老年教育的村民家里大都比较和谐,邻里关系相处融洽,对社会治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广大的农村实施老年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要求我们要尽快地建立一套成熟的农村老年教育保障体系。

二、农村老年教育缺乏保障原因分析

办好农村老年教育,需要政府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激发村民受教育热情,但从现状来看,我们的保障体系还欠完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办学场地设施不全

目前各村级办公场所基本健全,但用于老年教育的专门教室非常缺乏,更不用谈配备电脑房、音乐教室等专用教室,这些场地设施的限制严重制约了老年教育课程的拓展,也使得老年教育的授课得“靠天吃饭”。

(二)办学日常经费不足

目前各村级得老年教育经费基本为零,主要靠一些志愿者和组织者的义务奉献,再加上一些热心人士的赞助。这也使得村级老年教育的开展出现了不可持续、极不平衡的现象。

(三)组织管理队伍不强

队伍组织的好不好,组织管理队伍是关键。一个村老年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一支专职、热心、敬业的管理人员。但目前各村级老年教育的管理人员都是兼职的,一个人身兼妇女主任、计生干部、老年教育、社区教育、出纳等等工作,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老年教育管理工作中。(四)师资力量缺乏农村老年教育因为地处偏远,受教育对象年龄较大、文化层度较低,要开展好老年教育工作,对老师的要求就更高,不仅需要老师有较强的专业水平,还需要老师有更多的爱心、耐心、恒心,才能把课上好。但目前我们村级的老年教育师资普遍缺乏,很多是一些志愿者客串老师,这就造成老年教育质量不高。

三、农村老年教育保障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实施农村老年教育,必须要切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找寻到教育规律、教学过程、教学形式、教育管理与老年村民实际需求的结合点。要调研需求,找到他们喜欢的专业,找到他们能够参加教学的时间,找到适合项目开展教学的场地,这一切的工作开展,其实都离不开一些保障工作,我们总结了些,要想农村老年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必须做到“六个一”,即“一支精炼的队伍”、“一个满足需求的场地”、“一支好的师资队伍”、“一批受欢迎的课程”、“一点特色亮点”、“一些活动展示”。这六个一能否做成功将决定着农村老年教育工作开展的顺利与否。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顺应新时代农村成人教育的新需求,以“圆老年人心中的大学梦”为目标,办“老年人家门口的大学”为理念,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积极探索农村老年教育保障机制,走出了一条适合慈城当地农村的老年教育之路。为了适应我国老年教育发展战略,实现农村老年教育的大发展,就必须在人员配备、基地建设、师资聘请、课程设置、特色亮点、活动展示等六方面进行有效探索,以实现农村老年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慈城成人学校正是牢牢把握工作方向,做出了具体的实践:

(一)探索形成了农村老年教育的服务网络

我们在区老年教育校务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了镇老年教育校务委员会,由镇党群副书记担任委员会主任,镇分管教育的副镇长担任常务副主任。镇各部门、村(社区)都是委员会成员,校务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慈城成校,主持日常工作。该办公室负责全镇老年教育工作的计划安排、总结表彰、制度建设、宣传发动等。农村老年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还离不开一直扎根于农村的基层组织管理人员,我们将每个村的妇女主任动员起来,整合成一支村老年教育联络员队伍,定期开会布置探讨村老年教育工作,做到期初有计划,期中有督促,期末有检查。一学年结束,学校对各联络员的工作进行考核,奖优惩劣。现已建立一支覆盖全镇的农村老年教育组织队伍,并在群众基础好的11个行政村设立老年教育教学点,开设了符合老年村民需求的课程,建立起了一支接地气、能教学、懂管理的师资队伍,打造出一支讲奉献、善助人的志愿者队伍,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二)加强了老年教育的基地建设

老年教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设施设备和活动场地,我们积极与各村联系,在各村文化礼堂的基础上加挂老年大学教学点的牌子,出台村老年大学教学点建设标准,指导村建设好活动场地,并根据学校自身条件支持各村的硬件建设。目前我们的前洋村教学点、虹星村教学点、五星村教学点、公有村教学点、半浦村教学点、五联村教学点、金沙村教学点、三勤村教学点、黄山村教学点、杨陈村教学点、勤丰村教学点都分别有符合老年人教育需求的室内室外场地,有舞蹈房、电脑房、多媒体教室等,完全能满足村老年教育的需求。

(三)建立了一支适合农村老年教育的师资队伍

老年教育的学员比较特殊,来自不同年龄,水平参差不齐,对教师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老年教育的教师应对老年教育的重要意义有一定的认识,热爱老年教育事业,既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又要有适合老年人的教学方法,还要对老年人有感情,有耐心,更要有乐于奉献的精神。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过硬的教学能力,具有专业特长,能针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因材施教,能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同学员建立起平等的朋友关系,形成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所以说教师队伍是老年教育能够顺利开展的关键力量,我们结合各村村民实际需求开设不同班级,并建设好全镇老年教育师资库,出台教师管理办法,送教进村。结合农村实际组建一批在村民中有影响、有意愿为村民服务的志愿者队伍。目前这些老师都深受村老年学员的喜爱。

(四)探索了符合当地农村老年教育的课程项目

老年教育彰显了教育的本质,其目标是为了人的终身发展,对于老年人来说是一种精神与文化的养老方式。老年大学的课程要坚持教育的本质,按照老年人的需求,遵照教育的规律和老年教学的特点不断创新进行开发与建设。我们在设置村老年教育课程时坚持适应性的原则,以满足广大老年人健康、快乐、求知学习的需求;坚持科学性的原则,为广大老年人提供获取健康、知识和通向现代化生活的道路;坚持系统性的原则,以引导广大老年人深入持久地开展学习。我们对每个村老年村民进行调研,及时掌握老年村民需求,开设多种类型、多种形式的老年教育班级,并严格按照老年教育的要求进行管理。我们根据摸底调研,目前开设的民族舞蹈、太极、排舞、合唱、越剧等课程深受村老年村民喜爱。

(五)探索了“一村一品”的特色营造

“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特点和亮点,是学校办学的个性化特征。它是老年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业界公认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独特内涵。在特色发展中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从教育教学过程中,强化自身的特色,办好老年人满意的老年教育,这是提高老年教育整体办学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是历史文化名镇,各村又都有自己的文化氛围,我校按照“一村一品”的原则进行培育,结合各村村民的需求使得每个村都能拉出一支能代表自己村形象的队伍。目前我镇勤丰村教学点的“村晚”这一品牌已经在全大市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虹星村教学点的舞蹈队也在全大市展示了自己的风采。由我校老年学员为主参演的《慈爱母亲》这个节目更是成为了“网红”,极大地体现了我校老年教育的教学成果。

(六)积极组织活动,用活动展示风采

认真组织好各类老年教育集体活动,开展“教学演出活动”、节日庆典、“展览”及“征文”活动等,定期举行老年教育成果展示演出活动,2016年承办区终身教育活动周,2017年举办老年大学毕业汇报演出暨慈城镇老年教育成果展,159名优秀学员得到表彰,不仅为学员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而且综合展现了我镇老年大学的教学成果,生动形象地宣传了老年教育,吸引更多老年人加入老年教育队伍。分校舞蹈研修班、越剧表演班、声乐研修班已成为镇文化队伍骨干力量,积极参与“年糕民俗文化集市”“慈孝文化节”“五水共治”“剿灭劣V类水”宣传活动。积极推动各教学点老年学员与养老院的交流合作,通过在步韬益寿院举办老年演出、手工制作等活动,让不同年龄层、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健康状况、不同文化程度的老年人都有机会加入老年教育中来。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老年教育尤其是农村老年教育任重道远。积极探索农村老年教育保障机制,进一步推进农村老年教育的开展。农村老年教育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1]浙江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浙江社区教育发展报告(2002-2012)[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吴玉韶.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3]郭莲纯.老年教育发展问题的实践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09期.

农村教学点范文5

近年来,职业教育在国家和各级各部门的重视下,随着国家、省市支持职业教育各项强有力政策的出台,职业教育出现了兴旺发达之势,但农业职业教育受到就业观念、社会偏见、行业艰苦等因素的制约,依然受到招生困难的问题的困扰。对此,应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延伸到乡村办学是一条有效途径。今年云南省校在村公所开办中专教学点,实行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的办学模式,对破解以上难题有了一定的突破。下面就在农村开办农职业教学点的若干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和探讨。

一、当前农村青年和农民素质现状

(一)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如临沧市目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在全市100多万劳动力中只有6.7万人,占6%;职高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4.5万人,占4%,合计全市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11.2万人,仅占总人口的10%,低素质的劳动力很多。由于农民文化程度偏低,直接影响了农民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能力,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二)农村劳动力掌握应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滞后

在农村,劳动力一般文化水平低、思想观念滞后,很少接受过系统的农业技术教育或职业培训,主要靠长辈的言传身教和生产实践获得农业技术,而现代农业主要依赖科学技术,对农民的科技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农民农业科技水平的低下制约了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致富。

(三)农村劳动力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主要表现:一是封建的小农意识。受数千年来中国农民传统习惯的影响,部分农民思想禁锢、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对土地的依赖性较强,不愿离开土地从事其他行业;二是愚昧的封建陋习。有些地方逢年过节就烧香求神,修坟建庙,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聚众赌博现象屡见不鲜;三是不安的仇富心态。少数农民顺应市场潮流,抓住机遇,成为农村的“先富”群体,一些不善于研究市场、致富无方的农民,由于受计划经济“均富”观念影响,对先富起来的农民抱有仇视和敌对的心态。

二、延伸乡村办学对新农村建设具有深远而现实的意义

近年来,临沧市农业学校在部分村公所开设中专教学点,实行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的办学模式,解决了学校的招生难的问题。学校先后在临翔区南信桥村、永和村、文华村和云县粟树大田山村开办了四个教学点,共招收学生715人。通过两个月的教学实践,这种校村联合、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的农职业教育模式受到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农民群众高兴的说“不出村寨我们就可以学到想要学的农业科技知识,感谢党的政策好,感谢临沧农校到我们村办学”。这样的办学模式受到各级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临沧日报、临翔区电视台、临沧电视台、云南日报、云南卫视新闻联播等媒体分别进行了报道。这种延伸到乡村办学的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可大大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新农村建设偏重于农网改造,道路硬化、水利、房舍等农村基础设施的硬件,而对于提高农民生产技能、增强农民整体素质方面明显薄弱。缺乏各类信息,综合素质不高,要比农民经济上的贫困更可怕。靠给钱给物只是暂时发展,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所以我们认为新农村建设最好的帮扶措施是进行观念、能力、科技、信息的帮扶。在村社开办教学点为手段,进行中专学历教育,广泛开展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使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农村致富带头人,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农民提出的新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讲、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只有培育好一代新农民,才能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农村农业中专学历教育,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保证,是农民增强和脱贫致富的需要。

(二)可大大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程度

通过在村社开展中专学历教育,提高农民素质,从而提高农村精神文明程度。一是在学历教育中开设法律课,对参加学习的农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农民法律素质。二是坚持以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要求来规范参加学习群众的道德行为,大力倡导农民诚信,切实提高农民诚信度,做到以诚为农,以诚发展。三是通过开展中专学历教育,吸引农民群众积极参加,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使群众远离“黄、赌、毒”等不良行为。

(三)可极大地促进家庭和睦与农村稳定

在农村成立教学点后,通过认真组织,积极吸收新学员,农民的学习积极空前高涨,不但传播了科技文化知识,还极大地繁荣了农村业余文化生活。在办学点出现了“三少一多”,也就是农民群众参加赌博的少了,参加打架斗殴的少了,酒醉不归家的少了,家庭和睦的多了,保持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同时通过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真正达到教育公平,增强农民致富本领,实现农村社会公平,从而消除农村不稳定因素,保持农村长期稳定。

三、延伸到乡村办学应把握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制定好符合实际的教学计划

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是保证村社教学点教学效果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在制定教学计划过程中,坚持着眼乡情实际,提高当地农民群众素质,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围绕产业化、专业化、基地化、示范化的发展思路,广泛征求群众的学习需求,确保教学计划的针对性。为此我们采取模块式教学、学分制管理的方式来制定教学计划。

(二)建设好能提高技能的实习实训基地

建设好实习实训基地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可采取校内校外结合的方式进行,除充分发挥学校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的作用外,要重点在办学点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具体做法是:一是发挥农村专业户的作用,将专业户的生产场地和设施作为办学点的实习实训基地和设施;二是选择部分有条件的参学人员家庭作为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对象,在科技和资金上进行扶持,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既可提供学员开展实习实训,又能起示范带头作用;三是让每个学员根据授课内容在自家生产基地上,开展试验性生产活动,达到实习实训之目的;四是积极向当地涉农企业联系,充分发挥当地涉农企业的作用,建立校企联合的教学实习实训基地。

(三)选择好符合当地生产实际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不同耕作季节,不同地域,从事不同产业的人群,需要不同的教学内容作为载体。它既要以教育目标为核心加以设定,同时又必须顾及到当地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一方面,我们必须对所有参学农民提出统一的要求,同时也要对不同的参学农民制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和标准。由于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以要实事求是地从当地的具体情况出发进行内容设置。根据我市农村的实际情况,教学应选择农作物种植、园林果树、养殖、经济知识四大模块开展教学。通过实际教学表明,四大模块知识很受农民群众欢迎。#p#分页标题#e#

(四)抓好生产和教学的紧密结合

教学中,要将教学内容和学员的生产紧密结合,生产中干什么,农民需要什么,课堂上就讲什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使学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得到双向提高,使其在生产实践中,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成为农业生产的行家里手,成为合格的知识型新农民。同时课堂教学要与现场示范相结合。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现场示范,学员学会后即刻运用到生产中去,立竿见影,学员遇到什么问题,带到课堂上咨询,教师解答,有必要再到现场指导。做到教学促进生产,生产提高效果,达到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

(五)设计好符合实际的评价体系

农村教学点范文6

根据县域内各项规划和学校布局,结合学校的位置、服务范围,占地面积等,确定布局调整后该校未来建设发展的职能、性质和规模。考虑到学校发展的弹性机制,制定出分期发展计划,明确近、远期目标。

二、校舍空间计划类型

通过对黄土高原地区县域中小学校的调研与分析,根据中心学校、普通学校、教学点三种类型,分别提出对于校舍空间的计划,探讨在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后,校舍空间后续利用与发展建设等问题。

1.中心学校校舍空间计划

中心学校是进行义务教育的骨干学校,一般全乡(镇)只有一所,涵盖完全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在某些人口密集,教育事业发展程度较高的大乡(镇),也可根据需要设立2~3所。黄土高原县域中小学中心学校的校舍空间体现为短缺和不足双重特征。以铜川市印台区学校为例,其内各镇(社区)中心小学普遍存在原有校舍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严重不足,而各镇及社区内所辖初级中学,虽建设质量良好,但由于生源严重不足。中心学校凭借优越的地理区位,良好的校园环境,齐全的教学设施,较大的服务范围和广泛的影响力,是黄土高原县域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后需保留,且需重点发展建设的学校。由于县(镇)域中心学校接受了被撤并学校的生源,必然面临扩建或者选址新建。与此同时,布局调整中所在乡镇也撤并了一些初级中学,此时可以将中心小学迁址到被撤并的初级中学里继续办学,原有的中心小学校舍可以改建为幼儿园。因此,以合理、有效利用教育建筑资源为目标,以学校职能性质灵活置换为原则,对中心学校校舍空间计划可采取原址改扩建和择址新建两种方式。

2.普通学校校舍空间计划

普通学校是黄土高原县域中小学体系中数量最多的一类,指非城市建制的乡(镇)以及以下包括完全小学、初级中学在内的普通中小学校。黄土高原县域中小学普通学校的校舍空间体现为:一是功能构成简单,仅能满足传统讲授式教学;二是校舍空间配备不足,专业教室(如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等)缺乏,设备简陋。普通学校由于其学校规模、教育投入等方面与中心学校存在明显差距,且生源不足、办学能力有限,在黄土高原地区各县域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中虽有小部分保留,但大多面临撤并。其中,保留的普通学校,其服务半径、学校规模等虽不像中心学校产生急剧膨胀,但与以往相比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扩大。以铜川市印台区学校布局为例,大多数普通学校,布局调整前基本不提供学生住宿,但随着布局调整后学校服务范围的扩大,部分学生不得不在学校住宿,原有的校舍空间不能满足学生基本的住宿需求。因此,对于保留性的普通学校校舍空间计划以改造为主,包括改变单一的传统教学空间构成,改善专业教室的空间配备。

3.教学点校舍空间计划

教学点是以复式教学为主的小学阶段的小规模、不完全学校,通常以村为单位设置1~3年级,且学生人数较少,配备的教学设施和设备有限,一般从属于区域中心学校。黄土高原县域教学点普遍存在规模偏小,一般每校生源小于20人,教师不足5人。其校舍空间特征体现为陈旧短缺,一方面空间功能单调,布局形式单一,各功能构成及组合尚处于自发形成状态;另一方面室内环境差,相关设备设施有限或简陋。教学点受制于教育投入和教育人才的严重匾乏,一师一校、复式班等教学状况,因此,在黄土高原地区各县域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中,是撤销、合并的重点。而实际调研发现,教学点因覆盖面广、服务半径小、深入农村基层等特点,在黄土高原各县域的农村具有相当强的生命力。基于此,对于教学点的空间计划以形成现代化教学空间为主兼多功能、复合化的文化设施空间,丰富原有农村教学点的功能构成,形成文化、教育、社区服务多位一体的农村教育文化综合体。

三、结语

农村教学点范文7

一、教育设施现状布局情况

目前,全县有普通高中2所(其中完中1所),中职学校1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28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含民办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初中9所、小学35所、教学点75个;有幼儿园121所,其中县城区公办幼儿园6所、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10所、小学附属幼儿园38所、民办幼儿园67所。中小学在校学生46928人,其中小学24014人、初中12790人、普通高中8171人、中职1953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1598人;有教职工3269人。

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整合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网点布局结构日趋合理。县城区设置普通高中2所、中职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义务教育学校8所,其他乡镇均设置1所初中、1所中心小学或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遵循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原则,在人口较密、相对集中的村或地处边远、交通不便的村均设置了村小或教学点。县城区有公办幼儿园6所,各乡镇均设置公办中心幼儿园、增设小学附属幼儿园。

二、教育设施发展目标和任务

(一)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就近入学的原则。科学规划学校布局,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原则上每个乡镇都设置初中、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人口相对集中的村设置村小学、教学点、幼儿园,人口稀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地方保留或设置教学点和附属幼儿园。

2.坚持规范程序、先建后撤的原则。严格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程序,确因生源减少需要撤并的,必须履行撤并方案制定、论证、公示、报批等程序;学校撤并应先建后撤,保证平稳过渡,依法规范撤并后原有校园校舍应优先用于当地教育事业。

3.坚持因地制宜、适度超前的原则。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要求,优先考虑教育发展需求,把教育用地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按照因地制宜、适度超前的原则,结合城镇化发展、二胎政策等因素致城镇人口增加的情况,合理规划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布局。

(二)规划时限

2018—2030年。

(三)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目标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的意见》(赣府厅发〔2012〕87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19〕17号)、《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制定工作的通知》(赣教基字〔2013〕4号)精神,加快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因地制宜、统筹安排、科学配置,结合中小学校安工程、薄改工程,以财政投入为主导,社会积极参与,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实现办学效益的最大化,切实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师队伍,提高办学质量,到2030年全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幼儿园)达到规范化学校办学建设要求。

(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学校调整具体任务

1.根据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现状,通过调研和听证等形式,计划适时撤并琴江镇花园、汉坑、龙舌、天园、宜福,小松镇新坊、罗溪、耸岗、迳里,木兰乡陈联、杨坊、小琴,高田镇上柏、桂竹、黄柏、瑶下、堂下、礼地,丰山乡下湘、上坑,屏山镇新富,大由乡下埠、罗田,龙岗乡绿水,横江镇平阳、丹阳、烟坊、横村、珠玑、沽溪、和平、罗家,珠坑乡三和、龙陂等教学点,其余保留现状。

2.适时合并丰山初中和丰山中心小学,建成九年一贯制学校丰山中小学;合并龙岗初中和龙岗中心小学,建成九年一贯制学校龙岗中小学;对赣江源中小学进行扩建,将原友联小学改建成赣江源镇中心公立幼儿园。

3.将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调整为136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9所、普通初中6所、乡镇中心小学及村完小31所、教学点41个、公立幼儿园11所、附属幼儿园38所。

三、保障措施

(一)科学布局规划

根据新型城镇化发展、户籍制度改革、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人口及学生流动情况,建立城乡学校生源变化动态监测机制,构建与常住人口增长趋势和空间布局相适应的城乡学校布局建设机制,不盲目建设城镇学校、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根据新增学位需求及网点调整情况,按照“一校一案”,确定新建、改扩建学校数量以及与之有关的建设用地、资金安排和教师补充等事项,列出建设项目清单,明确建设时间表和路线图。

(二)广泛宣传动员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工作涉及千家万户,牵动社会方方面面,各乡镇、部门和单位应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予以重视,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宣传科学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的必要性、紧迫感和现实意义,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形成共识,引导广大群众大力支持和配合学校布局调整工作。

(三)优化管理模式

着眼长远,立足治本,坚持城乡和软硬件并重,通过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均衡配置师资、教育信息化等措施,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加大对薄弱学校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扶持力度,提高乡村教育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适度稳定乡村生源,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四)统筹师资配置

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合理核定学校(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实行教职工编制的城乡、区域统筹和动态管理,促进城乡师资均衡配置。在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总额和岗位总量内,县教科体局负责统筹分配各学校(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和岗位数量。全面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按照教师职业特点和岗位要求,完善教师招聘机制,加快推动城乡教师交流。

农村教学点范文8

1.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迫于人口的压力,从70年代起,中央提出了“晚、稀、少”的具体政策,在全国城乡普遍推行计划生育政策。计划生育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生育率大幅度下降,有效遏制了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有统计称,1971—2005年间,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全国少生了约4亿人,出生率下降到1.8%。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中国农村人口的生育率开始下降,学龄人口逐步减少。

2.农村人口流动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家庭承包制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边际效益开始递减,农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效益更好的城镇转移,形成了持续不断的农村人口流动潮流。到2010年流动人口比例已达到16.53%。9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人口流动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其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最显著的结构变化是由分散的、跑单帮式的流动向家庭化转变。农村的学龄儿童有相当一部分已在流入地即城镇就近入学,这加剧了在农村接受基础教育学龄人口的减少。

3.教育水平提高的影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妇女接受了教育,农村妇女的教育水平越来越高。一般而言,教育水平的高低因素会直接影响妇女的生育观念,进而影响生育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育水平越高的妇女,越有可能走出家庭参与工作,这样挑起生儿育女和工作赚钱这一双重负担的可能性将降低;二是受教育水平越高的妇女,更容易理解政府或其他机构计划生育的呼吁;三是教育水平越高、收入更高,对孩子期望值更高的家庭,往往也是妇女教育水平较高的家庭,他们对孩子的成本—收益比率计算将会转变,孩子成本成为影响生育率的重要因素。很多研究表明妇女教育水平越高,生育率会越低。值得注意的是,丈夫的教育水平对妻子的生育水平有间接的影响。丈夫的教育水平越高,生育观点会转变得更快,也越能理解和接受计划生育。因此,中国农村的生育率在一定程度上由于教育水平的提高而降低,学龄人口因此而减少。

二、对农村基础基础教育的负面影响

(一)直接导致学校生源减少

农村学龄人口减少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学校生源的大幅度减少,特别是人口稀少的偏远山区农村。一个班几个学生,一个学校几十名学生、不到10名的教师的现象在农村小学已司空见惯,更有甚者,校园荒草萋萋,教室屋檐群鸟栖息,众多中小学呈空巢之象。相比城镇,农村的教学资源明显不足,在生源减少之前,一些地区教学所需要的基本设备,破旧落后甚至没有,更别奢谈图书馆、实验楼、远程教育等设设施,严重影响了农村教学质量的提高,到了更新换代的时候,但是由于在校学生的大幅度减少,学校规模变小,本来就紧张的教育资源和资金向规模小的这些学校投入可能性更小了,乡村学校教学设备的建设和完善变得更加困难重重。与此同时,农村的教师缺乏,而且现有教师偏向老龄化,知识结构已不能满足当代教育的要求,师资水平亟待提高。随着学生的急剧减少,农村学校更招不到老师,师资严重不足,许多学校出现一个老师兼任全科,带各个年级的现象,造成了农村少儿教育的先天性贫血。老师负担重、身心疲惫,而且能力有限,制约教学水平的提高。这些问题加剧了教育的不平等性,影响了农村教学质量的提高,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和正常的教学管理

学龄人口减少直接导致了学校生源不足,为了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增强教学的规模效益,客观上要求对农村的学校重新布局调整,这也是符合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的。但在实际调整中,许多地方将调整简单地理解为“撤并”,撤并过程中带来了很多问题。1.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习。由于学龄人口减少,几个学校撤并为一个服务半径较大的学校,一些学生被迫转入另一所学校,这使许多原本就近入学的学生增加了家校之间的距离。在这样的情况下,部分学生选择寄宿,另一部分由于种种原因未寄宿。对于寄宿的学生来说,他们年龄偏小,生活自理能力及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同时长期远离父母,缺少父母的日常关爱和家庭教育,还要适应陌生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圈的压力,这是他们容易产生自卑、害怕、胆怯、孤独等心理问题,甚至成为“问题学生”,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业。对走读生来说,由于家校距离变远,他们花在路上的时间和风险增加了,尤其是那些地处偏远山区或交通极不便利的学生。由于每天花在路上的时间较长,学生的睡眠严重不足,长期以往,不仅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对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同时,在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情况下,路途的增加会使学生的安全事故更容易发生。另外,由于家校距离太远,中午不能回家,学生只能每天从家里带午饭,或从学校附近小摊点买些廉价食品对付一顿,部分住宿生甚至要带足一周的干粮。长此以往,很多学生患有营养不良或肠胃病,正常发育受到很大影响。2.教学条件不达标,学校管理难度加大。几个规模小的学校合并为中心学校后,学校规模变大,师生人数变多,班额增大。这就客观上要求学校改善教学条件,加强学校的公共建设包括校舍、宿舍、食堂、浴室和活动场所等,但是教育经费却跟不上。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取消了农村教育集资和教育附加费,这两项的减少直接导致了农村教育经费的短缺。农村学校公用经费普遍短缺,无法支付学校建设资金,致使硬件建设不达标,从而导致了寄宿条件质量低。同时,寄宿学生增多,而大多数学校专职管理人员偏少,现有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培训和经验,再加上校后勤配套设施滞后,无形中加大了管理的难度。另一方面,由于寄宿学生年龄偏小,转校后心理问题突出,需要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但绝大多数学校缺乏心理辅导老师或心理老师太少,致使“问题学生”突出。

(三)增加了农民的教育负担

伴随着学校的撤并,农民的教育费用也随之增加。这些费用主要来自学生到较远的学校上学中所需要的交通费、伙食费,住宿的学生还有住宿费以及购置被褥、餐具的费用,这些花销加起来每学期要800多元。这对一般的农民家长来说,相当于一家人全年日常生活所有花销的1~2倍。另外,孩子因为到较远的学校上学而不能帮助家里做农活,对农民的家庭劳动收入也构成损失。除此之外,家长还要承担由于家校距离远导致的孩子安全问题的心理负担,同时还要付出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的时间成本和体力成本。农民的教育负担加重,会影响对学生的教育投资,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不利,加大了贫困家庭学生的辍学概率。

(四)农村教学点教育资源浪费,生均教育成本提高

由于教育设施具有稳定性和滞后性,在短时期内某一地区某一学校很难在教育硬件(如校舍)软件(如人力)及学校规模和容量上有较大变动,但学龄人口变动特别是在数量上在短时期内变化较为明显和剧烈。一方面,在学龄人口不断减少的趋势下,校均规模和人均班额也会不断变小,而原有的学校规模及布局是在以前学龄人口较多的情况下建设的,当学龄人口波峰过去,波谷来临时,就会出现教育资源的过剩,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有多余的教师和闲置的教室。当原有的学校被撤并之后,这些学校就直接被弃置,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损失。另一方面,学龄人口的减少,使得教师、学校各类资源相对过剩,导致生均教育成本提高,无法实现教育资源的浓缩效应。所谓浓缩效应,学者认为,出生人数减少,无论是从家庭还是社会的角度看,教育投资更加集中,生均教育经费增加,这就是人口转变的教育投资的“浓缩效应”。就教学点学龄人口数量来讲,无疑应是发挥教育投资浓缩效应的最佳条件因为就读人数少了,分摊在每一学生身上的投资应多了。但是,教学点的资源特别是硬件设施却是闲置在那里,无法利用在学生身上,实际上是一种严重的浪费,农村生均教育成本无以提高。

三、对策

(一)坚持以人为本,合理布局教学点

由于学龄人口减少导致了农村学校“撤并”之风,造成了许多问题,损害了学生和家长的利益,违背了就近入学的原则。为了提高农村的教育质量,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避免在调整中的“一刀切”现象。在布局教学点时在偏远山区或交通极不便捷的地方适量保留教学点。同时新学校的服务半径确定要合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考虑财力支付、校舍建设、食宿配置建设等状况,不能因为生源不足多少就硬性撤并,不具备条件的,应该适当延缓撤并。

(二)保障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政府应该安排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专项资金,对农村基础教育进行特殊照顾,在制定布局调整和政策安排资金方面要有所倾斜,保证合并后的学校教育经费能及时跟得上。同时,原有的教学点也要适当地投入资金,特别是在教师方面,适当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在偏远山区要加大远程教育的投入。另外,应加大对贫困学生的教育补助,不应把改革的成本转移到弱势群体身上。

(三)加强监管,合理利用撤并后的校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