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论文(3篇)

农村留守儿童论文(3篇)

第一篇:农村留守儿童学校社会工作探析

一、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通过统计,该校有94名留守儿童,他们来自各个年级,年龄主要分布在6到12岁的学龄期。其中,女生51名,男生43名,父母主要在武汉、广州、深圳等地务工,最短一周、最长一年回来探望一次。除少数几个托付给邻居或者亲戚照看的儿童以外,多数的儿童由爷爷奶奶照看。由于较长时间和父母的疏离,这些留守儿童所表现出的依恋类型也不相同,总体上体现出,年龄较小的儿童依恋程度较高,年龄较大的儿童依恋程度较低甚至有一些由于依恋缺失产生了较轻的心理问题。留守儿童对外界的好奇心较重,在最初的接触中,对陌生人警惕性较高,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以后,他们对社会工作人员的依恋程度较高,希望从我们这得到关爱的需求度明显提高。除了由亲戚或者邻居照看的高年级儿童住在学校里,大多数的留守儿童都住在家里,且离学校的距离都不太远。处于学龄期的儿童,通过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获得勤奋感,从而形成自信心。刘德才与刘德志为9岁和11岁的弟兄俩,父母双双外出打工,他们每天早上7点起来结伴步行15分钟去学校,中午在学校和大家一起吃饭,晚上6点半左右到家,干一点农活,然后和爷爷奶奶一起吃饭,写作业。他们的父母一般一个星期会打一次电话回来问家里情况,在电话中教导子女学习和生活的事情。类似这样的孩子有很多,他们有强烈的学习意识,独立自主能力强,但学习成绩差,注意力集中水平较低,学习自主性和自我监督能力不强。在生活方面,他们缺乏父母的教导与关爱,自理能力强,但情感需求强烈,容易出现冷漠、烦躁、情绪反应略微迟钝等问题。

二、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

1.学习问题

该小学留守儿童总体上成绩较差。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对孩子的学习疏于监督,使许多孩子自学习方面处于一种无人问津的状况,久而久之,使孩子对学习产生了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二是和留守老人一起生活的留守儿童,在学习之余,还要帮助老人做一些家务劳动。独立生活的留守儿童则需要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影响了孩子的学习。三是父母和老人从心理上对孩子有亏欠感,因此对于孩子习惯的形成,没有严格要求,一味的放任自流。因此,许多孩子回到家就看电视和玩游戏,学习兴趣不浓。

2.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儿童的人格特征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家庭环境是影响儿童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留守儿童正处在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在学习、生活或人际交往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产生种种心理烦恼,较突出地表现为焦虑、抑郁、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情绪不稳定等,他们特别需要父母的关爱、理解和帮助,而父母远在他乡,无法及时地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代养人往往由于文化程度偏低,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简单,与留守儿童存在心理上的代沟,对儿童的照顾往往只局限在生活上,而忽视儿童的心理需求和发展,不知如何去理解他们。这样,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长期郁积,得不到缓解,极易引起性格孤僻、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甚至暴力倾向等心理问题。

3.安全问题

对于环境适应能力差,自制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加强安全防护至关重要。对留守在家的儿童来说,由于学校与家庭之间存在管理上的“真空”,学校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而相当一部分抚养人又缺乏儿童安全防范意识和保护能力,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事件屡有发生。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

4.社会关爱不足问题

家庭温暖的缺失使留守儿童心理方面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他们多在性格中表现出某方面的抑郁和孤僻,很难融入正常的同龄人群体。加之,目前农村的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基本上是以家庭和亲缘关系为纽带展开的,对于自己家庭及亲缘关系之外的一些人的困难处境,他们虽有同情的态度,却也无可奈何。于是留守儿童们在既得不到家庭温暖,又得不到社会关爱的情况下,只能靠自己对社会的理解生活并发展自己,于是道德滑坡、学习偏差、心理缺失等现象在他们身上不可避免地会出现。

三、 对留守儿童心理疏导的课堂教育

社会工作以助人、自助为价值观,不仅强调人人平等,尊重人的存在于发展,而且强调人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潜力。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关爱,社会支持网络也不健全,在加上其正处于个体人格和自我意识发展的不成熟阶段,因此需要得到社会工作者的帮助和支持。在受到黄冈某农村小学的邀请后,笔者与所在的团队在该校进行了三次小组工作,其主题分别是“父母之爱”、“友爱”与“安全”。三次工作的效果较为理想,许多留守同学在活动后心态更加平稳,该校教师也表示在活动中收获很多。笔者认为三次活动的课堂设计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将我们的过程展示出来,希望得到学界的交流与指正。

1.“父母之爱”心理疏导课堂设计:

第一阶段:激发。课堂开始时,所有学生将课桌拉开,空出中央空地,辅导员站在讲台上,以较低音频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留守儿童每人分发一张纸,辅导员请大家在纸上画出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全家福。在留守儿童画图的过程中,辅导员带领孩子们进行回忆,包括“还记不记得妈妈做早餐的时候是什么样子”、“还记不记得生病的时候爸爸是什么表情”,通过画图的方法,激发孩子们对父母的思念之情。第二阶段:疏导。许多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正是因为对父母的思念长期郁积而成,因此在本次活动中,需要诱导孩子们将这种情绪释放出来。在画图完毕后,辅导员要求孩子们按顺序一个一个站在空地中间,说说自己对爸爸妈妈最想说的话(在活动中,许多儿童只说出一两句话之后便嚎啕大哭,辅导员此时需要及时向该孩童表示表扬与赞美,如“你都说出来了,真了不起”,然后对孩子进行安抚,让该孩童回到座位上舒缓情绪)。活动的预期要求是,所有留守儿童长期郁积的心情能够得到发泄,哭是他们发泄情绪的方法,大哭之后,心态将变得略微稳定。第三阶段:矫正。疏导的目的是发泄孩子们心中的情绪,在疏导之后,需要对孩子们的心态进行矫正。有许多儿童因为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而对父母甚至社会产生了冷漠、不满甚至怨恨。辅导员鼓励孩子们思考,为什么爸爸妈妈会不在身边,并鼓励孩子们发言,逐步引导孩子们考虑父母的难处。最后,请事先邀请的一位留守孩童的家长(在深圳打工,请假一天来到现场,由学校报销部分费用)登台发言,向孩子们讲述外地打工路上的艰辛,以及自己对孩子的思念。辅导员首先请这位家长的孩子上台,与家长拥抱,接下来,辅导员号召孩子们都去与该家长拥抱,就像她是自己的爸爸妈妈,告诉她自己最想和父母说的话(这个环节中,留守儿童都很踊跃,部分儿童甚至拥抱了辅导员)。最后阶段,在辅导员的带领下,孩子们朗诵了我们团队创作的诗歌《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本次活动的重点在于心理的疏导与发泄,因此对于辅导员的要求较高,需要几个人配合完成,对场面控制能力的要求也较高。

2.“友爱”心理教育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关爱,特别设计“友爱”为主题的心理教育,原因在于,现阶段的社会环境下对留守儿童的关爱缺乏可行的措施,不存在足够多的外部关爱的输入,唯一的办法是形成留守儿童内部的互相关爱、互帮互助的习惯,在长辈与外界之爱缺乏时,用友情友爱作为补充。本次课堂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摸索。事先为课堂上的学生每人准备一个不透光的眼罩,准备一间完全空阔的教室,并尽量用报纸挡住光线,造成昏暗(但不能完全漆黑)的教室环境(在实际操作中,农村学校很难提供足够的教室,因此本次活动是在学校旁一个空仓库中进行。教师中事先有一名辅导员在内,负责保护学生安全与维持秩序。学生们戴上眼罩后,要求一个接一个地进入教室。当学生们都进入教室后,辅导员指导学生们互相摸索,握住能够遇到的人的手,最终要求所有学生互相手拉着手,形成一个大圈子。此时,灯光打开,但学生们的眼罩不出去,辅导员引导学生们思索,“刚进来时,什么都看不到,怕不怕”、“现在和同学们手牵着手,怕不怕”、“有没有觉得比刚才更有安全感”等,引导学生们认识到“就算再黑暗,团结起来就不怕”。第二阶段:倾诉。学生们站在原地,放开手,除去眼罩。要求每个学生分别和自己左边和右边的同学拥抱,并对他们说“谢谢你让我不害怕”。辅导员播放轻音乐,向学生们提问,有没有曾经受到过同学的帮助的,如果有,请向他/她大声表示感谢。感谢完成后,被助者与助人者要一起拥抱。辅导员将在黑板上记录助人者与被助者的编号,如果最终有人没有被人帮助过,请他走到圆圈的中央,请所有的孩子们向他表示慰问,引导孩子们思考应该如何帮助这名学生,引导学生们形成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监督的团队精神。最后,请没有被帮助的学生与其他学生拥抱。最后,学生在辅导员的指导下一起手拉着手唱歌。第三阶段:友谊。学生们转移阵地,进入正常的教室中并坐下,辅导员走上讲台,向学生们提问,请大家说说刚才游戏之后的感受,引导大家爱自己身边的人,关心自己身边的人,最重要是在学习上与自己身边的人共同监督。最后,请大家为自己最好的朋友写一封十年后的信,信件由辅导员收起,交给学校校长保管,学生互相拉钩钩,表示十年后会一起回来看信。本次活动的成功点在于身体接触与活动形式。儿童天性有获得他人抚摸的需要,因此引导学生互相拥抱,儿童对仪式性的活动非常感兴趣,因此请他们写下十年后的信,这样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本次活动的效果会维持下去。

3.安全知识教育

安全知识教育主要是学生们分成小组,进行安全知识的讲座。在活动中没有太多新颖的成分,主要是进行案例分析与多媒体应用。由于农村小学缺乏多媒体,因此学生们集中起来在一个教室,利用我们带来的摄像头和电脑进行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在幻灯片上用漫画的形式模拟了火灾、溺水、骗子拐卖等许多场景,请学生们参与互动。多媒体的制作中,我们采用了“多选择—多结果”的方法,每到一个案例拿出,就会像学生提供三至四个应该采取的选项,而每一个选项后能产生不同的结果。例如在遇到有人溺水后,会给出三个选项:A,找人求救;B,下水救人;C,找道具救人。A选项,溺水者获救;B选项,两人一同溺亡(出现两个鬼魂的样子);C选项,则进一步要求孩子们在道具中进行选择,如A,竹棍;B,茅草;C,自己的手与脚等。针对女童的生理安全问题的特殊性,在安全教育后单独增加了一场针对女童的生理卫生教育。安全知识教育的成功点在于讲授方式的新颖性,多媒体教学与案例式教学的优越性是本次活动成功的关键。总结而言,笔者以及所在团队通过三次教育,分别针对性地改善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父母之爱”活动)、安全问题(安全知识教育)以及学习和关爱问题(“友爱”心理教育)。三次活动的过程非常顺利,反馈良好,笔者认为这是社会工作方法应用于留守儿童教育的一次较为成功的尝试。

四、留守儿童教育活动的心得体验

通过三次小组工作,笔者有以下心得体会:

1.辅导员的工作水平非常重要

在三次教学过程中,辅导员的工作比较具有挑战性,需要能够引导孩子们的思路,也需要控制场上气氛,尤其是第一次活动中,当孩子们开始一齐痛哭失声时,要有效地控制环节,但又不能随意打乱孩子们心情的发泄,这需要辅导员很强的个人能力。在这些能力中,笔者认为尤其重要而且常常受到忽视的重点是辅导员的语音能力,辅导员说话应该感情饱满,同时富有亲和力。从我们三次活动的经验中发现,女性辅导员比男性辅导员要更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女性辅导员主持的活动更加成功。

2.儿童教育工作应该前期深入了解

开展小组工作以前,首先要深入了解活动对象的情况,包括父母的基本情况、务工地点、家庭关系、成长经历等。由于长期不在父母身边,留守儿童和其父母的关系比较微妙,内心情绪脆弱,如果没有了解情况特殊的情况而表示出不当的反应,可能会伤害到孩子脆弱的内心。比如,当我们讨论到对父母的爱时,可能会有孩子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况。同时尤其是要注意单亲家庭的子女或离异家庭的子女,对这些孩子,需要专门单独地进行心理疏导。其次,要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不同的特点和喜好,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分组,我们把不同喜好和不同理解能力的孩子分开,以便于更好地和他们交流。比如,低年级的孩子喜欢生动活泼的形式,因此,我们在进行安全知识小组活动时,对其采用动画片播映的形式,既控制了喧闹的场面,有能拉近和孩子的内心。而高年级的孩子对他人的认同感需求更强,因此,我们提前记住了他们各自的名字,并且在游戏的过程设立提问回答的环节,给他们一定的鼓励,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3.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

农村儿童比城市儿童要更活泼好动,生活环境的危险系数也更高,因此,在开展小组工作时,要有针对性的设计活动的环节。和城市的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独立生活的机会更多,得到的照顾相对较少,存在的安全隐患更多。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在设计了“安全知识”小组工作的计划,采取游戏和交流相结合的方式,既给孩子们普及了用电、野外生存、游泳等安全知识,也促进其形成了相互帮助的良好关系。由于农村的女孩子危险系数更高,因此,我们把留守儿童的女孩子单独抽取出来,设立了“女生小讲堂”学习型小组,提高留守女童的自我保护意识。

五、小结

农村的留守儿童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社会工作者,我们可以从协助其处理家庭关系,促进其自我完善等方面进行介入。而对于留守儿童缺乏关爱的普遍特点,我们应该积极帮助他们链接社会资源,寻求更广泛的社会支持网络。父母远在他乡打工的他们,童年缺乏父辈的关爱,更多的是靠自己的自我意识与环境的引导。他们中的很多人对未来有模糊的认识,觉得自己以后也要去大城市工作生活,和城里人一样享受更好的环境与待遇。然而,这是一个模糊而不确定的世界,一个充满浪漫主义的现实。留守儿童们应该享受到同等的关爱与平等的机遇选择。通过对小学留守儿童的多次介入,我们已经和他们形成了良好的关系。我们会通过今后不断的努力,继续关注于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学习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社会和外部世界的认识。在我国的传统学校教育中,一直缺乏学生压力处理技巧、社交技巧、领袖训练等情绪管理专门技能培训内容,对于备受关注的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及留守儿童的情绪慰导、心理安抚,都需要由学校社工通过发展性小组等活动提供帮助。但这些又是远远不够的。针对这这样的青少年心理状态,监护人、社工、学校、乡镇政府、各级组织应共同努力,从各方面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与自信心,防止他们出现情感偏差,走上不良道路。我国的学校社会工作在起步和发展上滞后于其它一些国家和地区,但是其建立和发展已逐步受到政府与社工组织的重视。各地帮扶留守儿童、献爱心的活动屡有开展。可以预见的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在社工界和教育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留守儿童社会工作将迎来新的发展期。点点星光,能照亮一片苍穹。

作者:张晓瑾 单位:贵州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

第二篇:农村留守儿童管理教育思考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

据有关部门估算,我国目前的年流动人口超过1亿,在流动人口大军中,随同父母一起流动且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龄儿童、少年约有300万人数,“留守儿童”则远远超出这个数字。仅我校数据显示:在校生1567人,留守儿童767人,“留守儿童”的比例占在校生48.9%;而且有着扩大化的趋势。由于“留守儿童”特殊的生活和教育环境,由此引发的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

1.监护“缺位”带来的影响。

目前“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隔代监护。即由祖辈抚养的监护方式,仅我校767名“留守儿童”中隔代养护的323人,对“留守儿童”采用这种监护的方式比较多。二是亲友监护。即“留守儿童”由父母的同辈人,如叔、伯、姑、姨、舅等抚养的监护方式,我校“留守儿童”中亲友养护的112人。由于监护对象并非己子,监护人在教养过程中难免有所顾虑,不敢严格管教。这样,亲友监护也大多属于物质型和放任型的管教的方式,容易养成儿童任性的心理行为。三是寄养监护。即“留守儿童”的邻居等监护方式,我校寄养养护的41人,而对于较为敏感的儿童来说,又容易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从而形成怕事、孤僻、内向的性格。

2.亲情缺失引起严重的情感失衡问题。

(1)漫漫留守岁月使一部分“留守儿童”的亲情观念日渐淡薄。一些学者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是一群“情感饥饿”的孩子。情感的缺失会使他们在人格发展上出现很大的扭曲和变形。

(2)“留守儿童”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的环节,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

3.父母偏激的观念和不良职业活动带来的负面效应。

尽管“留守儿童”家庭这种亲子之间的交往在时间上的长期间断,但父母“打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则是显而易见的。有些父母在外打工挣了钱,增长了见识,深刻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他们对子女的要求一般较高,随时关心着子女健康成长和学业成绩,会经常与教师或监护人取得联系。另一种情况却是,因机遇挣了钱,或者认为自己下苦力挣的钱比文化较高的人挣钱还多的“打工”父母,在他们心目中滋长着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于是,对子女没有明确的要求,顺其自然,从而“能读书就读,读不好去打工也能赚钱”的观念在农村儿童思想中普遍存在。

二、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基本策略

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一是变“留守儿童”为“随行儿童”。这要求完善和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即随着条件的改善,在经济发达、民工集中的地区,实行民工“市民待遇”,让夫妻双方均有相对稳定工作的民工,享有子女就地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同时,要加快专门学校的建设。在农民工集中地区,鼓励、扶持专门对民工子女进行义务教育的社会办学,适当降低办学条件的“门槛”,并切切实实给予必要的政策、资金倾斜。但从当前来看,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基本策略主要应从民工输出地即农村入手。

1.家庭教育应该担当应有职责。

目前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他们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至于孩子学习成绩、思想品德的好差,由老师们去管教。家长应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思想,树立“子不教,父之过”正确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应主动与子女的任课老师、班主任联系,加强沟通。向老师说明自己的情况,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这样才不致于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盲区。

2.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加强管理,倾注关爱。

学校应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常抓不懈。各班级应建立起“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学校统一部署管理。档案资料应全面反映“留守儿童”的各方面情况,包括“留守儿童”姓名、年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与代管人的融洽程度,与打工父母的沟通情况等;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性格特征,重点是监护人如何对孩子进行管教等;“留守儿童”父母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及工种、经济收入情况、对子女的希望要求、与子女联系沟通情况等。

3.社区教育应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农村人口进城务工会越来越多,过去那种稳定不变的家庭结构已经打破,经常性缺位的家庭结构开始形成。对于处于儿童时代的孩子,父母短期、长期缺位的家庭生活将会越来越多。在家庭教育缺位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和社区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作者:吴志超 谢代兵 单位:重庆市黔江区冯家初级中学校

第三篇:城镇化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急剧变化的时期,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流动人口越来越多。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从1982年的657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2.36亿人,大部分流动人口是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年轻劳动力,2010年全国流动人口中约有1.5亿人来自农村。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虽然许多农村劳动力常年生活在城市,但由于户籍制度以及与户籍制度相联系的各种制度还未完善,他们并不是城镇人口,而是农民工,他们转变为城镇人口必须经历“农村人口———农民工———城镇人口”的过程,这种中国特有的城镇化方式决定了他们实现不了“家庭式的搬迁”。其次,农村劳动力进城所从事的工作普遍工作时间长(无法长时间照顾孩子),收入低(承担不起教育费用),种种原因致使许多父母不得不把孩子放在农村交给老人照顾或者交给亲戚照顾。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随之而来。

二、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非常多,涉及面非常广,2010年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就达到6102.55万,与2005年相比增加约242万,在留守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教育问题越来越突出,并且随着第二代农民工的出现,农村留守儿童逐渐呈现低龄化态势,而且,从中国城镇化的路径和发展趋势来看,农村留守儿童将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此,他们的受教育问题急需解决。

(一)家庭教育长期缺失,缺乏父母的关爱

其实,许多父母都愿意陪伴在自己的孩子身边,都希望他们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有良好的生活条件;但由于经济上的问题,许多农村父母不得不选择外出打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父母和孩子异地相隔的局面,他们见面机会很少,致使农村留守儿童普遍缺乏相应的家庭教育,即使有其他监护人的存在,也无法弥补孩子感情上的缺失。由于孩子在早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得不到缓解与疏导,以致有些不良行为习惯得不到改变,最后酿成大错。其次,在已知的监护类型中,隔代监护的比重比较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6000万留守儿童中有32.67%的儿童跟祖父母住一起,由于大部分老年人缺乏文化、思想落后、方法陈旧,不懂换位思考和因材施教,在面对留守儿童犯的错误时,要么放任自流,要么简单粗暴,这样很容易让留守儿童出现思想品行、心理和学习等方面的问题。

(二)学校教育条件落后,学校教育不到位。

首先,很多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严重落后,教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合格师资紧缺,“一师多课”现象普遍存在。除了教授文化课的教师外,思想品德、美术、体育等方面的教师普遍缺乏,更谈不上心理咨询教师。其次,在留守儿童的教育方面,不少学校根本就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更谈不上采取相应措施了。

(三)缺乏有效的社会帮扶

教育问题离不开社会的帮扶,其中农村社区的帮扶也尤为重要。然而,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方面缺乏比较有效的社会帮扶。在笔者所接触的农村当中,很多农村社区对留守儿童的关怀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很多村干部并未关注到留守儿童这一块,很多村落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从未采取过任何措施,放任自流。许多人也认为,留守儿童的问题不是村委会或者社区的问题,应该是孩子父母的问题,他们应该在外出打工的时候就把这些问题处理干净。其次,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缺少相关的社区服务组织,很多村落只有村委会这一个服务组织,这在一定程度就造成了农村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少受到社会教育组织的教育,在加上撤点并校的实施,很多村小被撤销,这更加剧了农村儿童教育问题的严重性。

(四)缺少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在我国,人口流动已成为一种常态,尤其是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伴随着人口流动数量的增多和流动速度的加快,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越来越突出,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还未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也没有得到学界系统的研究,政策支持严重不足。目前,只有2004年教育部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以及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有所关注。其次,缺少资金支持,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而言,为了更好地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相关的教育,部分中小学加大了寄宿学校的建设力度,也配置了许多相关的服务设施,而这方面则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财政投入并不明确,并且在有些地方缺失。

(五)留守儿童个人问题严重

留守儿童作为社会上的一个特殊群体,是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而出现的。伴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走向城市,而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农村留守儿童的个人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具体表现在:首先,个人的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尤其是人身安全、受教育的权利得不到保障;其次,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业失败的风险明显高于同龄儿童;最后就是个人品行的发展缺乏相应的监管,出现了许多问题少年,有些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路

(一)完善相关政策,保障资金投入

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主体,首先要统筹城乡发展。在义务教育方面,要坚持以公办为主、民办为辅的教育模式,为流动人口子女提供就学机会;另外,改进户籍制度基础上的义务教育体制,精简就学程序,实现父母务工、子女就学的双重目标。其次,健全经费投入体系,积极调整财政投入方向。另外,还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解决教育负债问题,收集社会闲散资金,并将收益全部用于留守儿童教育,为教育教学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完善相关制度。国家应立足于实际情况,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针对父母外出打工的情况,应明确委托监护人,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法律制度;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户籍制度的调整,消除歧视等不平等现象;并加大对侵害留守儿童行为的打击力度。只有强化监护人制度,才能够有效保护留守儿童。

(二)完善社区教育体系,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农村社区环境是影响留守儿童受教育的主要因素,也是儿童活动的重要场所;特别是在家庭教育缺失情况下,完善社会教育体系,建设良好的社会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调动中小学退休人员及党政机关富余人员参与到监护、工作当中,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为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贡献一份力量;不仅如此,还需要加强农村文化环境建设,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力度,消除一切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场所;创建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使儿童能够受到积极的影响。另外,重视媒体宣传,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关注和帮助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例如,启动留守儿童关爱工程等,从而保障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够与其他儿童一样健康成长。

(三)学校应该满足不断变化的乡村教育需求

作为乡村教育前沿阵地的中小学校,应不断适应新的变化,不断转变教学观念,调整学校办学功能,充分认识到农村留守儿童的特殊性以及重要性,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式,比如,开展家庭教育咨询,举办家长学校,定期进行家庭访问和学生心理咨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形成健全的人格,为留守儿童的教育提供有益的方式。其次,要加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培训,如对口支教、送教上门等。侧重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新型教学方法、现代教学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四)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家庭关爱的缺失是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父母应提前做好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安排,在外出工作时,慎重选择监护人;与此同时,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以便更好地教育孩子,随时通过监护人或者学校了解孩子的动向,做到实时监护。当然,最好的教育方式是把孩子带在身边,让孩子享受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四、结论

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在促进新农村建设、提高国民素质等方面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社会主体要加强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关注,并明确自身职责;政府要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增加资金投入,健全基础设施,加大对教师培训力度,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实现公平教育目标,为留守儿童受教育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推动我国城镇化健康、稳定的发展。

作者:王颖 单位:苏州大学社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