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市场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农村文化市场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农村文化市场

农村文化市场范文1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态势;多元化

一、引言

近年来,文化产业在国家顶层设计引领下,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各种文化产品和服务呈持续向好发展态势,尤其是文旅融合蓬勃发展。随着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文化消费潜力得到释放。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居民人均文化相关产品消费增速显著高于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信息技术推动文化新业态不断呈现,比如网络文学、视频直播等数字文化业态相继涌现。党的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文化产业经济政策,培育文化新业态,政策红利释放有力推动了文化产业发展质量提高,有利于增长国民文化自信。本文分析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剖析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短板,提出未来我国文化产业与三次产业跨界整合等发展趋势。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文化产业整体发展速度迅猛,但对国民经济贡献依然较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通过下发重要文件、制定相关政策、作出重要部署等措施给文化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得我国文化产业得以迅猛发展。从总体上看,自2012年以来,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数由最初的66.3万个增长到2017年的139.83万个,增加比例接近110%,约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2.1倍;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18071亿元增加至2017年的34722亿元,增加比例接近92%,约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1.7倍。虽然从文化产业相对指标上来看,整体发展速度比较快,但是从绝对指标上来看,文化产业总量规模偏小,未来发展具有非常大的潜力。2012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中仅占3.34%,经过五年的发展至2017年,其增加值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比4.20%,对比其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处于弱势地位。

(二)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逐步完善,但文化产业发展存在多种不平衡

在国家有关文化市场以及文化产业发展统筹规划指引下,文化市场的参与者、文化生产要素、文化产品和服务、文化市场交易中介、文化市场法律法规等方面得到快速发展,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逐步完善。5G万物互联时代,数字技术+文化产业将为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思路、新模式。由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处于文化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文化产业品牌和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尚存在短板,文化产业仍然存在不平衡问题,这种不平衡主要包含各省市地区、文化产业各领域与城乡之间。数据显示,2017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位列前三的省份分别是江苏、浙江和山东省,他们的增加值分别是3979.2亿元、3202.3亿元和3018亿元。而排在最后面的三个省份中西藏仅有38.1亿元,青海44.6亿元,宁夏81.5亿元,可见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极为不平衡。文化产业三大行业增加值情况为:2017年文化制造业、文化批发和零售业、文化服务业分别为12094亿元、3328亿元、19300亿元,占比分别为34.8%、9.6%、55.6%。2018年文化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上升为60.3%,数据显示文化服务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城乡居民文化娱乐占消费支出比重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乡间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均衡。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支出1338.7元,占人均消费支出5.5%,农村居民人均文娱支出261元,占人均消费支出2.4%。虽然农村存在经济落后状况,但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农村文化产业确实数量少、种类单一,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较落后。

(三)文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在国际文化贸易市场中仍微不足道

党中央把加快中华文化走出去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在增强国际传播能力、丰富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但在文化贸易方面,有持续扩大的倾向但效果并不显著。自2005年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以来,我国文化产品出口总额基本上一直保持增长的趋势,仅在2009、2015和2016年出现过下降,但始终保持正向贸易差额,说明我国在文化产品贸易方面始终保持顺差,而且收入比较可观。从国际文化贸易市场看,国际文化产品进出口市场前十五位近几年来有国家或地区的更替与排名的变化,即使是前十五位的国家或地区,在贸易进出口方面也有巨大的差额,但我国始终不在此行列,只有中国香港始终保持较高的文化贸易进口与文化贸易出口,说明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在文化贸易方面仍存在很大的欠缺。

三、我国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文化产业间深度融合

近年来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让更多的人看到了它的发展势能,随着文化消费的升级,文化产业与三次产业融合也成为未来带动经济增长的一大方向。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第一产业的农业,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可以缩小城乡差距,推进乡村振兴。比如发展农村自驾游,让更多的城市居民感受淳朴民风,体验大棚采摘的同时也增加农民的收益。文化产业与第二产业融合,增加工业品附加值,比如云南大理周城村的扎染店接待旅行团,一次体验40元;黄山市的徽墨制作,凭借18项传统知识产权专利产品远销海外。文化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让服务更周到,资源利用更充分。博物馆推出的线上预约系统,让更多的游客关注到即时的信息,去进行参观。未来产业间的更深层次的融合,也会给文化产业带来更多的机遇、更大的盈利空间。

(二)文化产业发展创新化

居民消费层次和品质受传统观念的滞后使得农村百姓在文化产业方面的消费也滞后。但随着乡村振兴与富民工程等多种政策的实施,农村百姓收入逐渐上涨,脱离贫困的人群消费观念也得以升级。David(2002)认为,社会的发展、消费水平的提高使得消费者更容易接受全新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也能够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此外,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打破了消费者固定的消费时间与空间,使得消费者的消费手段更多样,这给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遇,使其向更多样、更创新的方向发展。

(三)文化产业发展多元化

农村文化市场范文2

农村文化涉及面广阔,其包括文学、艺术、体育、历史、科技等,一般通过农村风貌、村民素质、乡土风情得以体现。一般来讲,农村文化是农民在长期社会劳动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方面;同时,农村文化实则具体表现为农民文化水平、思想观念、行为价值、处世态度、生活方式等,是农村人民精神状态的反应[1]。农村文化在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以下四方面特征:①乡土性。乡土性表现出农村人民以村为居,以土为生的生活方式,其中又以家庭为单位,在村落之间形成交流、合作、认同、共创等文化精髓,在一定程度上是以土地为煤价,进行相互之间的市场活动。②归属性。由于农村条件有限,农民群众在接受新文化时有一个较长时间的理解消化过程,但一但认定了某种文化思想,就会积极投入并融入自身生活。③直观性。农村经济发展的缓慢导致农民对文化信息的接受能力只能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相之适应,发杂的文化难以接受,简单的文化乐于接受,呈现明显直观性。④季节性。农民以土地为主,土地以作物为主,因此农民的文化活动与中制作物季节有关,只有在农忙后的空闲时间,才能积极乐于接受新文化,体现其季节性特征。⑤多样性。特定的地域风貌形成独特的农村文化,因此不同地域农民受其各自的地域风貌、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传统习俗等,都会导致农村文化呈现多样性的特征。

2当前新农村文化现状及问题

农村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提高农民文化素质,营造良好农村氛围,为农民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与精神动力,并满足农民多层次的精神需要。但由于目前农村还处于传统文化向新文化转型的过渡时期,因此有必要认清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并从中找出问题。

2.1农村文化发展不均衡

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农村与城市文化生活差异显著明显,而当地政府也存在着重城市而轻农村的发展理念。其次,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导致各地经济水平的差异,致使我国东中西部地域的农村文化差异拉大,体现在农村文化经费、文化设施、人才分配投入趋与东部沿海及经济发达的农村,导致各地域农村文化发展不均衡。

2.2农村文化设施不完善

我国早在“六五”时期就提出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站,乡乡有文化站”的目标至今尚未实现。某些农村尽管有“两馆一站一室”的文化设施,但利用率极其低下,名存实亡,体现不了建设当初的预期效应。由于文化设施的不完善及利用率小,导致农民文化生活单调枯燥,文化生活简单乏味。

2.3农村文化市场管理不善

受市场经济影响,农村文化市场冷清,某些乡镇无书店、放映厅。且由于农村文化市场经营者的小农意识,扭曲了正确价值观念,从事一些非法经营的文化活动,如宣传暴力、色情的书籍或音响制品,使农村很难享受到健康的文化饮食,与农民群众需要的正当文化娱乐生活相偏离。

2.4农村人才结构不合理

人才是推动农村文化发展的源动力,是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保障与基础。现有农村人才队伍多是改革开放30年的老一辈人才,缺乏与时俱进的观念,多数属于经验型人才;少数年轻的文化人才也缺乏专业培训,文化水平与专业技能低下,与现今发展农村文化建设与之适应的文化思想理念、专业技能、组织能力还相差甚远,从而导致文化市场人才缺位,影响文化建设发展的提升速度。

3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思考

上述问题让我们看到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迫切性。我们必须以有效措施推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3.1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应在政策上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发展区、村、乡、镇的文化设施与文化场所,切实完善“两馆一站一室”的文化设施;同时还要将这些富有特色的文化基础设施进行大力推广并加以利用,以使建成后不至于荒废,使整个文化设施能以相应的预期效应渗透于千家万户。

3.2利用农村资源规范文化市场

市场经济的规则是同量资本获取同量利润,这要求管理者和经营者做好市场调查,掌握农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心理,选准项目,锁定消费层,形成具有品牌优势的演出团体,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同时,政府文化部门在审批民营文化产业时要注意市场经济的缺陷,合理利用农村资源,避免农村文化供给与消费失衡、群众文化建设大起大落,促进农村文化持续稳定发展,构建农村和谐文化,使农村经济在和谐文化中又快又好地发展。

3.3打造多元农村文化的活动

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有效提高人的文明素养,使自我身心得到长久的健康调适。在新农村文化建设当中,要广纳意见,采用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不断创新文化活动内容,使他们远离低俗的牌桌、赌桌活动,参加丰富自身素质的高雅文化活动,使农民群众“有戏看、有书看、有电影看、有活动参加”,从而尽可能的贴近生活,走进实际。同时,在开展文化活动当中,开展以文化、科技、卫生为医体的对口文化支援活动,建立活动的互联网,并根据当地农村文化的地域性、传统性优势,开展当地具有浓郁风土人情的民间文艺活动。在实践中,要注重将文化活动与乡村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施农民“读书工程”,支持农民自发成立群众性读书组织,通过多种途径,比如吸引企业购买图书等方式建设图书室,为乡镇图书室和村级图书室增添科技书籍,开展读书活动,组织引导农民多读书,使农民在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从而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同时,在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针对传统文化实行与历史文化、革命文化、民俗文化与时尚文化相结合的多元文化格局,大力丰富农民群众对文化的多元化需求。如在原有的传统文化上开展农民歌手大赛、红歌秧歌比赛、农民时装比赛、农民礼仪大赛等等,从而达到丰富农民群众文化修养,提升文化水平的目的。

3.4鼓励农民自办文化

农民是新农场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我国具有丰富的农村文化资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例如各族人民的节庆文化,在各自节日中举行的文化活动;二是大众的民俗文化,即能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并主动参加的节日类民俗、生产类民俗、生活类民俗、礼仪类民俗等;三是农村自然山水景致、地域风光与当地历史文化遗产、新建农业生态园区等,这些既是农民群众的生活乐地,也是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四是各地乡镇建立的企业文化、乡镇文化,二者之间相互联系、渗透,为建设好新农村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与理论基础,承担着建设村镇文化的重要责任。以上这些文化的相互衬托,必定能打造出富有当地特色的农村文化资源,从而调动农民参加热情,形成乡、镇(区)、农家为一体的良性网络农村文化系统,让农民以自我喜乐的方式来深化发展文化活动。例如在兰州永登县苦水的“高高跷”社火。由于极具乡土气息和地域特色,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当地农民形成了强烈的文化自豪感,每年都主动倡议、筹划、组织、表演“高高跷”社火,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3.5加大非政府组织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援助

农村文化建设仅仅依靠政府投入难以收到完全奏效。因此应加大非政府组织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援助,一方面组织城市各级文化机构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义务帮助,帮助培训人才及建立定点定是联系;另一方面引导企业与农村进行合作,鼓励企业与私人投资农村文化事业,建立多渠道的农村文化建设投资渠道。

农村文化市场范文3

(一)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按照《公共文化服务“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档升级,促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抓好“五有一通”(有综合文化站、广播电视站、艺术团队、文体广场、健身路径,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积极向县局争取项目。按照“七个一”标准推进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完成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全镇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深化公益文化单位“错延时服务”“流动服务”“志愿服务”等制度。推进镇综合文化站、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数字化、乡镇广播影视服务网点建设,全面提升镇综合文化站、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服务水平,实现基本服务项目免费开放。拓展公共阅读服务阵地建设,优化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出版物补充配送工作,建立完善公共阅读服务体系。提升广电产品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实现公益电影放映点管理规范化,完成农村公益电影放映324场,开展电影进养老院等特殊机构活动,赶场天、农民工专场放映3场次。发挥民间文化、文艺团队作用。确保文化资金专款专用。

二、实施文化活动惠民行动

(一)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二)组织观众观看话剧演出活动。

(三)创新开展文旅特色活动。

(四)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三、实施文艺精品打磨行动

(一)坚持正确的创作导向。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创作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的文艺精品。紧紧围绕“五正”要求、“三先”精神和发展大局,生产一批优秀文化产品,形成特色品牌,充分发挥其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二)打造一流的文艺精品。文旅结合,助推经济发展,积极办好乡村旅游节、红色文化节、安全文化节等,积极打造特色文艺精品。

(三)营造良好的创作环境。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加强文艺精品扶持,充分调动乡镇艺术团、民间艺术团队以及各门类艺术人才参与文艺创作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各文艺门类参加中央、省、市、县举办的重大奖项参展参赛。

四、实施文化产业激活行动

(一)建设产业发展平台。加强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构建政府导向、多元投入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书刊、影视音像制品、艺术品、文艺演出等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入文化市场。加快发展印刷包装、演艺娱乐等重点文化产业。引导网吧、娱乐业转型升级,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

(二)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文化+”战略,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农业、工业、科技、体育、信息、建筑、物流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相关产业文化含量,延伸文化产业链。加快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进一步打造“天宫山千年茶海”文化旅游名片,开发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培育特色文化乡镇。积极推进旅游市场演艺业,促进演艺市场繁荣发展。

(三)激发文化消费潜能。加强文化消费供给,激发、提升文化企业服务质量、惠民力度,引导群众树立健康的文化消费观念,有效释放文化消费潜力。抢救性挖掘保护、商业化包装加工特色文化遗产产品,壮大文化遗产产业发展。完善演艺场所、实体书店等文化消费网店布局。鼓励和支持“春风里”、“梦缘山谷”等农村旅游文化开发。

五、实施文化遗产保护行动

(一)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宣传贯彻《文物保护法》,做好房屋维修加固相关工作,和民居的安全保护工作。开展文物保护宣传,让普通群众走进文物、认识文物、喜爱文物。

(二)促进非遗保护与传承。宣传贯彻《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利用。

六、实施文化市场整治行动

(一)加强监管。积极创建绿色文化市场,坚持日常巡查与集中检查相结合,贯彻落实《著作权法》,加强“扫黄打非”网格化建设和管理,及时督促整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充分发挥文化部门的统筹协调兼顾、牵头抓总督促的作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进一步强化监管职能,强化日常巡查工作。

(二)专项整治。深入开展文化市场和“扫黄打非”各专项整治行动,依法取缔无证照经营的文化经营场所,清除内容粗俗、格调低下的文艺作品和演出,打击利用文化经营场所进行贩黄、贩毒及赌博活动。“扫黄打非”专项行动中要切实开展好五项行动:开展“护苗2017”专项行动,打好维护少年儿童成长环境的保卫战;开展“固边2017”专项行动,打好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主动战;开展“清源2017”专项行动,打好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主动战;开展“净网2017”专项行动,打好净化网络空间的攻坚战;开展“秋风2017”专项行动,打好新闻宣传战线的阵地战。

(三)严厉打击。主动协调与公安、工商、消防、环监、安监等有关部门联合行动、齐抓共管,严厉打击文化市场经营场所各种违法行为,重点查处接纳未成年人、无证照经营、传播有害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引导,趋利避害,积极推进“阳光网吧”等创建活动,形成政府、家庭、社会、学校四位一体的群防、群治体系,努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七、实施文化改革创新行动

(一)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准确把握群众对文化产品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开展公共文化“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减少无效供给。推动文化产品向高端迈进,扩大精品力作和优质服务供给,减少低端供给。制定政府购买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管理的制度,推动政府购买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管理。推进农民文化理事会建设,建成乡镇农民理事会1个。整合资源,进一步发挥好民间文化、文艺团队和志愿者组织作用。

(二)创新公共文化设施“建管用”模式。提升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管水平,提高使用效益。试点开展“农家书屋二进农家”工作。提升农村电影的放映内容实用性、放映考核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深化固定放映点“赶场天电影”和城市特殊群众“广场电影”品牌建设。

(三)深化文化市场管理“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行政审批效能。扎实推进文化行政执法综合改革,突出抓好文化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全面理顺管理体制,提升依法治理能力。

八、实施文化扶贫提质行动

(一)抓实文化扶贫。文化资金投入向贫困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倾斜,新建1个退出贫困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开通应急广播,实现2017年度退出贫困户电视“户户通”。在退出脱贫村开展送图书等活动。

(二)抓亮文化扶志。加大向贫困村送文化力度和频率。继续组织“精准扶贫.文化扶志”主题创作与巡演。通过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传播文化正能量,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主流阵地,减少赌博、封建迷信不良行为的影响,引领农村积极健康的生活、生产理念。

(三)抓牢文化火种。借助“农民夜校”开展文化知识和文化技能培训。办好基层文化能人文化骨干培训,发挥文化能人文化骨干作用。实施文体辅导员进村制度,建设一支村级民间文艺演出队伍。

九、实施文化强镇聚力行动

(一)提升形象凝聚力量。一是转变作风树形象。紧紧围绕“转变作风、勇于担当、履职尽责”主题,深入开展干部作风整顿能力提升活动。全面弘扬“三先”精神和“五正”要求,形成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和风清气正、崇廉尚实的政治生态。二是提振精神树形象。把“崇德尚文(崇德向善的人文精神),务实担当(敢于负责的担当精神),创新突破(勇争一流的进取精神)”作为文化系统干部职工的基本价值取向,充分展现文化工作者的精气神。三是文明创建树形象。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职工文明素养。四是争创业绩树形象。争取在目标考核中,确保进入出色完成行业。

(二)抓好党建筑牢堡垒。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党建是硬保障”的党建新理念,做到两手抓两手硬。进一步落实好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各项工作。始终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以制度管权管人管事。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全面落实“两个责任”“一岗双责”,巩固“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成果,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持之以恒纠正“四风”问题。大力弘扬廉政文化,深度挖掘丰富的红色文化、自然文化和乡土文化,用文化自信坚定理念信念。

农村文化市场范文4

广大群文工作者应该从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角度出发,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努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真正让广大群众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在行动上产生共鸣,从而愿意去弘扬和歌颂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我们黑龙江省的群众文化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得轰轰烈烈。去年进行的唱响“中国梦”主题文化活动,就在全省各地和农村基层得到广泛开展。以哈尔滨市道外区为例,文化宣传部门积极行动,以“唱响中国梦•欢歌道外情”为主题,将五百场文艺节目送到基层辖区,让116个社区约九十余万居民享受到文化、艺术节目带给他们的快乐,使文化惠民活动深入到千家万户。可见,领导者对于群众文化活动方向的把握,是抓好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环节,只有在正确方向的引导之下,才能让群众文化工作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应加大政府对群众文化事业的投入。

群众文化活动在新时期应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这就需要改善以往一些陈旧的活动项目、活动设备,增设新内容,在全国各地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项工作是时展的必然趋势,是民心所向,应该引起文化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只有政府给予足够的扶持,增加对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特别是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才能尽快提高基层百姓文化活动的质量,切实使广大群众享受到多层次、高水平的现代化文化服务,从而提高大家的生活乐趣与幸福指数。

三、要完善文化市场环境,提高文化队伍整体素质。

在多元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大潮冲击下,我国目前的群众文化市场呈现欣欣向荣、五彩缤纷的景象。各种群众文化比赛、团体旅游、文艺汇演等文化现象,充分反映出群众文化市场的空前活跃,但同时一些低级趣味、封建迷信、庸俗腐朽等不良的文化现象也充斥其中。文化工作者只有充分发挥自己在文化领域的主导作用,深入基层,及时发现问题,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才能保证群众文化队伍的纯洁与健康,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市场环境,逐步推动基层文化向更健康更完善的领域迈进。

四、发挥专业文化队伍的力量,促进群众文化的繁荣。

农村文化市场范文5

市场经济大背景下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迫切需要理论和指导思想上的重大突破。在主政浙江期间,同志从落实中央对浙江提出的“走在前列”总体要求出发,担负起了为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先行探索的重大责任,在率领全省干部群众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实践过程中,对于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战略思考。同志不仅深刻地阐述了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功能和地位,而且深刻地阐述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分类发展的战略思想,为加快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公益性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曾经全部或几乎全部被纳入到传统“文化事业”发展模式之中,以政府“大包大揽”的方式提供,文化服务职能主要由“文化事业”单位来实现,不区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像全国其他地区一样,浙江经历了从计划到市场的经济体制转换。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必然对传统“大包大揽”的文化发展模式产生冲击。作为一个市场经济先发的省份,浙江不仅先于全国多数省份遇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发展模式的重构问题,而且也面临着不少先于全国其他多数省份打破传统“大包大揽”文化发展模式的特殊机遇。在世纪之交,随着建设文化大省战略的实施,浙江率先于全国把“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从传统“文化事业”发展模式中剥离出来,并实行分类指导、分类发展的原则。然而,这仅仅意味着文化发展模式的创新开始破题。市场经济大背景下文化发展模式实践上的重构,迫切需要理论和指导思想上有更进一步的重大突破。在主政浙江期间,同志从落实中央对浙江提出的“走在前列”总体要求出发,担负起了为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先行探索的重大责任,在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实践过程中,对于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战略思考。

一、关于完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体制的战略思想

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首先必须破除体制机制障碍。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主政浙江期间,同志从浙江的实践出发,以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站在党和国家全局的高度,对文化体制改革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思考,提出了系统的文化体制改革理论,率领全省干部群众在破除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体制障碍的实践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同志主政浙江的第二年,即2003年上半年,浙江和广东一起,被确定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综合试点省的确立,标志着浙江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意义更加突显。正如同志在2004年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所指出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以及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决定》的重要内容,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当务之急。”自综合试点省确立以来,同志高度重视,将之作为一项战略性、全局性工作,亲自主持调研,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狠抓落实。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全省11个市及各县(市、区)主要领导,也广泛开展了本地区文化体制改革调研,制定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推进落实。2003年7月,时任省委书记同志亲自主持拟定了《浙江省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总体方案》,全方位、多层次地阐述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方案》将宏观文化体制改革目标定位为:“积极探索形成新形势下保证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格局,初步建立调控适度、运行有序、促进发展的宏观管理体制。”《方案》明确微观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培育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文化需求、具有较强实力、活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主体,初步建立保证正确导向、富有经营活力的微观运行机制。”《方案》提出的文化体制改革目标,还包括“制定和完善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以及地方性文化法规,初步建立体现宣传文化特点,适应法制建设总体要求的政策法规体系”;“形成适应文化市场需求的现代流通组织和营销体系,初步建立传播健康精神文化产品,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形成以若干大型文化集团为龙头、中小型文化企业为主体、文化市场为纽带的文化产业组织体系,初步建立国有文化企业为主导、多种所有制文化企业共同发展的开放格局”。《方案》的出台,意味着浙江省对文化体制改革目标和任务的一次比较完整的定位。

2003年8月,《浙江省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总体方案》上报中央审批,得到中央批复同意后,浙江省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迅速批复了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局、省广播电视局、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浙江广播电视集团6个省级试点部门和杭州、宁波两市的试点方案,浙江省的试点工作开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全面启动。2005年浙江文化体制改革由省本级和杭州、宁波两市扩大到全省11个市,省级试点从30个单位扩大到80至100个重点单位。在主政浙江期间,尤其是在领导全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中,同志肩负着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行探索的重大责任,以一种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立足浙江、站在党和国家全局的高度,从宏观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和微观文化主体改革两个层面,系统地提出了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构想,为完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指明了方向。

第一,同志深刻地阐述了关于抓好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战略思想。2003年7月,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大省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同志明确地指出,文化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因此,“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着眼于管住方向,管活机制,管出效益,管好质量。”他强调,要把管理重心放在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上,管导向、管原则,管规划、管布局,管市场、管秩序,重点做好规划、协调、服务、监督和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工作。他要求,文化主管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正确处理“有为”和“无为”的关系,不断改进、完善领导方法和管理方式,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调动积极因素、调节利益关系、调整行为规范上来,“逐步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由主要面向直属单位转为面向全社会,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发挥经济政策杠杆作用,改善宏观调控体系,加快建立党委领导、调控适度、运行有序、促进发展的宏观管理体制。”①这就明确了宏观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根本方向、基本思路和目标,即构建“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行”的新模式,也明确了市场经济大背景下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市场能做的,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市场失灵的领域,在党的领导下政府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二,同志深入全面地阐述了关于抓好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思想。2003年7月,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大省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同志围绕“不断增强活力”这一目标,从“增加投入”、“转换机制”、“改善服务”三个方面阐述了公益性文化事业改革的重点。增加投入,就是以各级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捐助,增加对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等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增加对社区和居民小区配套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加对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等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投入。同时要重视重大文化设施建设的布局规划,注意不要过度超前、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转换机制,就是通过深化文化单位内部干部、人事和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抓紧形成人员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的企业化管理模式,增强发展活力。改善服务,就是要引导和鼓励文化事业单位采取多种形式面向群众、面向市场,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水平。②这就为公益性文化事业改革明确了方向、任务和途径。

第三,同志深入全面地阐述了关于抓好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思想。2003年7月,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大省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同志从“加快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和“文化市场体系”两方面明确了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改革目标。同志强调,市场主体和市场体系具有一种辩证的关系,“在市场经济中互为依存,不可分割。没有数量众多、发育充分的市场主体,市场体系难以为体系;没有健全、完善的市场体系,市场主体也就难以在市场中生存。”③因此,两者在改革中同等重要。同志把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归纳为三个方面,即,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重塑一批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文化企业;发挥浙江民营经济优势,发展一批民营文化企业;充分利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有利条件,引进一批外资或合资文化企业,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同志还从浙江省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培育文化市场主体的难点和突破点以及亮点,指出“难点和突破点在于国有文化单位改革,亮点在于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①。关于培育和规范文化市场体系,同志指出,关键是要打破文化产业发展的行业垄断和条块分割。必须把文化体制改革与世贸组织的贸易规则衔接起来,与国家现行法律衔接起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他还明确了培育和规范文化市场体系的目标任务,即“加快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发展现代流通方式,促进文化商品和生产要素在统一市场中合理流动”②。2005年7月底,浙江省委第十一届八次全会上通过的《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在关于文化体制改革思路的叙述上显得更加严密、深刻和全面。《决定》把“文化体制改革”作为加快建设文化大省三个着力点之一,即“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主要内容,提出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文化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坚决冲破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营造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要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多出效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促进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不仅如此,《决定》还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为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以及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重要保障措施来强调,并指出,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积极发挥传统文化、民族文化、革命文化、区域文化的优势,为增强中华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作贡献。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为契机,在全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演艺领域,扩大改革范围,增加改革试点,拓展改革内容,由点到面、分期分批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深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调控适度、运行有序、促进发展的文化宏观管理体制,初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格局。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逐步实现政企、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健全法规体系,依法加强文化市场的建设和管理。坚持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人、管事和管资产相结合,建立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新制度。积极发展文化行业组织。深化微观运行机制改革,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建立保证正确导向、适应市场经济、富有活力的微观运行机制。改革和创新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管理和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积极推进经营性国有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集团化建设。规范市场准入,完善扶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充分调动多种所有制投资创业的积极性,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

在同志主政浙江期间,尤其是被确定为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以来,浙江省紧紧围绕以改革促发展这一主题,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积极稳妥、扎实有序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浙江文化体制改革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逐步打破了束缚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在宏观层面,“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宏观管理体制日益完善,政府职能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步伐进一步加快。在微观层面,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深化,用人、分配、社会保障等内部体制不断健全,机构活力、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对新闻媒体、出版单位进行制播分离、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两分开等改革;对文体场馆实行企业化运作、转企改制、委托管理等改革。同志主政浙江期间,文化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不仅解放和发展了我省的文化生产力,释放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而且也为文化体制改革在全国的全面铺开,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宝贵的智慧。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标志着中国文化体制改革从“目标和道路的探索阶段”进入到了“深化和拓展的阶段”,从“试点阶段”进入到了“全面‘攻坚战’阶段”。《意见》不仅全面地阐述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原则要求和目标任务,而且也对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尤其是对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深化文化企业改革,加快文化领域结构调整,作了全面的布局和部署。这其中当然离不开同志主政的浙江这个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贡献。

二、关于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方式

实施“八八战略”以来,浙江经济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2004年浙江成为全国第4个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的省份。2005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6294元和6660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55倍和2倍。同年,浙江成为全国第一个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的省区,以这一指标衡量,浙江经济发展进程大约比全国超前10年或更长一点时间。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求浙江省先于全国加快形成城乡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体化格局,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投入和管理模式,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方式,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全面改善城乡“文化民生”,实现“文化惠民”。加快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迫切需要理论和指导思想上有更重大的突破。在领导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工作过程中,时任省委书记的同志深入全面地阐述了关于加快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为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了重要的行动指南。首先,明确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的根本目的。同志指出,“我们的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实现好人民群众文化权利。在打造文化精品的同时,要更加重视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和传播服务,努力建立健全公益性文化事业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真正落到实处。”①人民群众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成果的享受者。文化创造和发展最深刻的根源,蕴藏于人民群众之中。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主人,作为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体,理所当然地应当享用这种创造的成果和利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当然也包括为人民群众谋精神文化的利益。因此,加快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必须着力于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人民群众享受充分的文化权利和文化利益,即参与文化创造、享受文化成果、表达文化主张、其文化创造成果得到应有保护等方面的权利,实现文化惠民。正是从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这一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思想的高度出发,在同志主政浙江期间,公益性文化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被提升到了关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全局的地位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2005年7月中共浙江省委十一届八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建设的决定》,第一次明确地用“社会公共服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新的关键词,来建构有关“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叙述框架“,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与“增强先进文化的凝聚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一起,被作为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三个着力点之一。在《决定》有关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八项工程”中,除了“文化产业促进工程”外,其他七项工程,即“文明素质工程”“、文化精品工程”、“文化研究工程”、“文化保护工程”、“文化阵地工程”、“文化传播工程”、“文化人才工程”,都可以被归入“公益性文化事业”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范畴。在这个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纲领性文件中,浙江省“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蓝图首次得到了比较清晰的呈现。其次,明确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重点和着力点。同志指出:“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着力点要放在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上,放在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上。”

①从理论上分析,公益性文化事业或公共文化服务必须惠及全民,即全体居民享有充分的自由选择权,有机会、有权利、有能力享有与公民基本权利有关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其因收入差距无机会支付或付不起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使用费的情形大体上得以消除,无论对象为何人,均有权享受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然而,从现实需求分析,公益性文化事业服务的重点对象是困难社会群体或弱势社会群体。同志强调,基层和农村仍然是浙江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的“短板”,“我省城乡文化发展还不平衡,多数文化活动场所集中在县级以上城市,不少农村文化阵地存在缺设施、缺经费、缺人才、缺内容的情况,一些偏远农村至今无法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文化产品供给的有效性不高,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还比较贫乏。”②因此“,我们要充分体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要求,更多地考虑城乡协调发展,无论是在文化设施布局、文化经费投向,还是文化生活安排、文化产品生产等方面,都要更多地向农村倾斜,努力使农村的文化环境有较大改善。”③基层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了,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也提升了。基层和农村社会群体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状况,既是衡量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和全社会文化福利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尺,也是衡量公共文化服务公平正义和权益保障程度的重要尺度。再次,明确了必须加大政府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改革开放以来相当一段时期,一些地方和部门曾不加区分地把所有文化单位推向市场,通过“以文补文”“多业助文”等途径,开展“生产自救”。这些做法虽然减轻了政府财政负担,也为那些具有经营性质的国有文化机构面向市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机遇,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尤其是,由于不加区分地鼓励所有文化机构实行有偿服务,使像图书馆、博物馆这样的许多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虽然体制上仍然按公共服务机构管理,所提供的产品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公益和公共性质,从而难以有效地保障“公民文化权利”,“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真正落到实处”。针对这些现象,同志在2003年7月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大省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离不开国家的财政投入。文化体制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文化,绝不是简单地理解为政府‘卸包袱’和经济上‘断奶’。总的原则是,政府要继续加大投入力度。”④2005年11月在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同志进一步强调,“要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①这就明确了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不能把公益性文化机构推向市场,一推了之,政府承担必须责任,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在同志主政浙江期间,浙江省各级财政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从2001年的5.93亿元、2002年的8.48亿元,到2003年的8.92亿元、2004年的12.4亿元、2005年的14.88亿元,到2006年的17.26亿元,平均每年以23.82%的速度增长。“十五”期间,全省各级财政投入农村文化建设11.23亿元,居全国各省区第二位,人均文化经费7.8元,居全国各省区首位。进入“十一五”时期以来,浙江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的力度进一步加大,2006年省级专项资金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达到8200万元,比“十五”期间每年投入的1500万元增加了4.5倍。从2007年起,省级专项资金对全省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增加到每年10900万元,其投入之大,增长速度之快,可谓前所未有。其中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即“两馆一站”建设专项资金达到了每年3800万元,主要用于全省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正是由于有了这些大力度的投入,同志主政浙江期间,浙江全省逐步地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省、市、县三级(公益性)文化设施网络体系。至2006年年底,全省建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92个,建筑面积45.3万平方米;群艺馆12个、县级文化馆87个,建筑面积26.6万平方米。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覆盖率分别达97%和87%。全省1525个乡镇中,有文化站建制的达1493个,覆盖率为97.9%;其中837个建有站舍,占有文化站建制的56%,439个乡镇(街道)创建了省级“浙江东海文化明珠”,占全部乡镇(街道)的29.34%。全省35061个行政村,建有村文化活动室的有19072个,覆盖率达到56%。与20世纪90年代中期形成一种鲜明的对照,浙江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水平,无疑已经名列全国前茅。最后,深刻地阐述了创新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全新理念和全新方式。把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从传统“文化事业”模式中剥离出来,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大的突破。但是,在采取区分不同文化类型并实行分类指导原则以后,许多人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仍然存在着一种错觉,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发展任务应由企业和市场承担,而计划经济模式会在某些文化领域保留下来,公益性文化事业仍然应当一如既往地由政府“大包大揽”,直接由政府生产并提供。然而,实践已经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仅文化领域那种“甩包袱”的做法,会导致公共文化服务生产的萎缩和供给的不足,而且即使由政府部门直接生产和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也同样无法解决“效率”问题。因此,在把“公益性文化事业”从传统的、政府“大包大揽”的“文化事业”中剥离出来以后,还需要实施进一步的“剥离”,即需要把“公益性文化事业”从仍然带有计划经济剩余的内涵中“剥离”出来,并充入市场经济的内涵。显然,经过进一步“剥离”和“充入”以后,将更加突出在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过程中,加强政府和民间合作,建立政府、市场和社会的伙伴关系。在主政浙江期间,作为一个全国市场经济先发省份、民营经济大省的省委书记,同志已经充分地意识到,今天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不能背离市场经济大背景。市场经济条件下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模式必然不同于计划经济下政府大包大揽的“文化事业”模式,在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引入市场机制、社会力量,尽量借助一些被实践证明是灵验的市场手段,实现政府与市场、社会的互动互补,以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效率。同志指出,在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上,虽然政府必须加大投入力度,但“要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运用市场机制,强化资本运作,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导向和带动作用,推行扶持文化项目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文化产品、服务的政府采购制度,逐步从对文化单位及其从业人员的一般性投入转为对文化项目的投入,实现由‘养人头’向‘干事业’转变。”

①这种市场经济条件下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的“全新理念”,在同志主政浙江期间制定的《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中得到了相当充分的体现。这份指导全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纲领性文件指出,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支撑作用,探索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公共事业发展新格局。”同志的论述深刻地表明,当市场经济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经济制度时,不仅经营性文化产业必须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得以发展并围绕市场经济的优势和缺陷发挥自身的功能,而且公益性公共文化事业也必须借助市场经济手段以提高自身的效率并围绕市场经济的优势和缺陷发挥自身的功能。与此同时,伴随着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政府既无必要也无可能继续统包统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事务,公共文化事业也必须围绕政府的优势和缺陷发挥自身的功能。以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政府职能转变要求的全新理念和全新方式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是要改变公共文化服务公益性质以及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权益这一根本宗旨,而是要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优化公共文化服务的微观主体,弥补政府与市场的不足或功能缺陷,把政府权威与市场交换的功能优势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实现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从传统的单中心提供模式向多中心、多层次、协同合作的提供模式转变,以解决政府在公共文化领域投入不足、管理不善、资源浪费、效益低下等问题,形成更优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模式,加快发展步伐,从而更有效地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当时,浙江不仅普遍地加大了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而且在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治理结构,尤其是在促进公共文化发展过程中借助市场机制、引入社会力量,实现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多元合作、互动互补等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积累了不少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政府转换职能要求的转变公共文化领域投入方式、创新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管理和运作机制的经验。同时,一些地方还从整合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完善服务网络、创新服务机制、增加服务手段、丰富活动形式等方面入手,积极尝试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方式,建立以公众需求为导向、优质高效、普遍均等的新型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形成城乡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超市式”供给、“菜单化”服务的模式,满足公众基本文化需求,保障公众基本文化权益。这些做法和经验,预示了市场经济大背景下中国公共文化发展方向,对于浙江全省乃至全国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律,破解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文化发展难题,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力量参与”的更优公共文化服务治理结构和公共文化发展模式,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供给效率,更有效地保障公众基本文化权利、满足公众基本文化需求,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价值。

三、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和战略思路的新思想

在领导全省干部群众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和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综合综合试点工作过程中,同志从党和国家大局出发,对加快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而且从时展的主线和主题、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提出了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战略思路的崭新思想。首先,同志从软实力、文化力、文化竞争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高度,对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进行了深刻的论述。2005年6月在省宣传文化系统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同志指出:“发展文化产业,首先是文化本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代文化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产业的竞争,软实力、文化力必然通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来加以体现。”文化产业“既然是一个产业,就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来发展,也就是说,只有把文化产品变成商品,变为广大群众的消费,才能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也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文化的宣传教育功能,强化它的意识形态属性,达到以优秀作品鼓舞人的目的”。

①这就深刻地揭示了一个重要规律:在当代社会,伴随着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的兴起,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文化产业发展程度以及文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流通率。美国文化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文化艺术产品占领世界文化市场而得以实现的。好莱坞不仅为美国赢得了丰厚的利润,而且更重要的,是向全球传递了美国的文化、美国的意识形态。可以说,好莱坞、迪士尼等文化产业集团是美国文化软实力向全球渗透最重要的渠道。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同志指出,文艺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在这方面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一部小说,一篇散文,一首诗,一幅画,一张照片,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一曲音乐,都能给外国人了解中国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都能以各自的魅力去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京剧、民乐、书法、国画等都是我国文化瑰宝,都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一方面要讲好中国故事、阐发好中国精神、展现好中国风貌,另一方面也要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通过产业化市场化的途径向世界宣传推介我国优秀文化艺术,推动中国优秀文化艺术产品源源不断地占领世界文化市场,让国外民众在文化消费过程中感受中国文化魅力,欣赏中国作家艺术家的作品,从而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进对中国的了解。其次,同志从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高度,深刻地阐述了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2005年6月在省宣传文化系统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同志指出,发展文化产业,“具有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意义”。他强调,文化产业既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门类,也是体现先进制造业水平的一个重要窗口。我们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最终的目的一个是为了更多地赚钱,如产业高端化等;一个是为了更少地消耗,建设节约型社会。“而文化产业就是高附加值的产业,就是极少消耗的绿色产业。因此,必须把文化产业作为文化大省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努力使文化产业成为文化大省建设的重要支撑,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②这就把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同志主政浙江时期的这一重要思想,是从一个走在全国前列省份的实践中提炼的,对于全国具有普遍的意义。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在党代会和全会历史上首次将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上升到了我国发展战略的“主线”和“主题”,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高度。再次,同志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时展趋势的高度,提出了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和转型升级的战略思想。文化产业要真正成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其本身就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在主政浙江期间,同志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创新。2005年6月在省宣传文化系统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同志强调:“要适应市场的需求,不断推进文化产业的创新。特别是面向高新技术,积极推动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不断提高技术含量,促进文化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从粗放型向质量型转变。”①同志从多方面角度阐述了发展高新技术文化产业的意义。他认为,高新技术文化产业“首先具有文化意义,它提供文化产品;第二具有科技意义,它是高新技术;第三具有经济意义,它能产生经济效益;第四具有政治意义,它能适应对广大群众特别是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需要。”

农村文化市场范文6

关键词: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化市场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不平衡和不充分的现象,成为文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2017)》指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更加完善,文化市场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发挥,做优做强做大一批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十三五’末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因此,必须给予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足够的重视,使其为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理论自信贡献最大力量。

一、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从我国城乡居民文化需求日益多样化、高质量化的变化趋势来看,文化产品供给的结构性问题较为突出。

1.文化产业供应相对不足

2017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3.472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4.2%,比2016年提高0.06个百分点。虽然进步显著,但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较大,如2013年美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1.3%,韩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近10%。另据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统计,2016年,美国娱乐和传媒业营业额达到4900亿美元,我国娱乐和传媒业营业额为1680亿美元,美国是我国的近3倍。2017年我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和娱乐消费支出2086元,仅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03%。

2.文化精品相对缺乏

在当前我国的文化市场中,低水平的娱乐化供给挤占了大量的份额,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文化内涵少、制作水平低的低端供给严重过剩,原创性强、质量高、科技含量高且学术性强的文化产品供给明显不足。文化制作跟风、扎堆和抄袭现象较为突出,对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如2017年全国出版新版图书25.5万种,然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图书凤毛麟角。截至2018年6月底,全国银幕数为55623块,排名世界第一,但是近几年能让广大消费者喜闻乐见、叫好又叫座的电影很少。

3.文化企业总体实力较弱

近年来,我国较大幅度地放宽了文化市场准入标准,但总体而言,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增强。截至2017年12月11日,A股仅有文化传媒类企业144家。我国大多数文化企业实力不强,其生存发展比较困难,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贡献非常有限。

4.文化出口产品结构需调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文化贸易全球化:文化消费的转变》显示,我国自2010年起已成为全球文化产品第一大出口国,但从出口结构来看,我国排名靠前的出口产品及服务主要是金银珠宝和配件、塑料装饰品以及电子游戏,文化和自然遗产、书籍和新闻产品、视听和互动媒体产品、设计和创意产业产品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和日本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国文化产品的制作结构和出口结构亟待调整。

二、发展思路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对人民日益多样化、高层次的文化需求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引导文化企业以人民为中心,创作更多引领先进文化方向的精品力作,增进人民的文化福祉。建议持续增加对公共文化事业,特别是农村地区公共文化事业的政策倾斜力度,积极推进文化民生工程建设,加大文化基础工程投资力度,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城乡全覆盖,尤其要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大文化补给力度,减少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逐步提高文化产业市场化运行程度,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实现文化市场的供需平衡。

2.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文化产业既有在市场上追逐利润的经济属性,也有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涵养公民道德,提升全民族素质的意识形态属性。文化产品对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尊重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食粮,在此前提下,推动文化市场主体强化自身原创能力,与时俱进,积极与金融业、旅游业和体育业融合发展,加大高新技术的应用力度,创新文化产品的制作方式、内容形式、供给方式和销售方式等,创造出更多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的精神文化产品,促进文化供给主体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3.以文化消费带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马克思曾经说过:“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已经由文化产品比较匮乏的时代进入相对丰富的时代,人们的消费水平有了极大程度的提升,消费结构出现了较大程度的变化。截至2017年底,原文化部公布的45个文化消费试点城市累计参与人次超过3亿,拉动文化消费规模超过900亿元,为我国通过政策手段拉动文化消费树立了成功案例。建议有关部门大规模创建文化消费平台,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高新技术,进一步贯通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和精神文化需要之间的联系渠道。通过此平台,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要可以得到满足,文化企业能够找准自身的市场定位,供需双方协调一致,共同发展。

4.引导文化企业科学兼并重组

农村文化市场范文7

一、目标任务

以实施采茶戏文化保护传承和振兴计划为抓手,以改进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为重点,完善和巩固提升全县各乡(镇)、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广泛开展好系列文化惠民活动,丰富贫困群众文化生活,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进一步巩固提升文化扶贫工作成果。

二、重点工作

(一)完善巩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1.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建设。整合各乡(镇)、行政村现有资源,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基础设施建设,并配备文化、体育器材等配套设施。〔牵头单位:县文广新旅局;责任单位:县教科体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文化馆、各乡(镇);完成时限:2020年12月前〕

2.实施基层多媒体广播系统工程。规划建设符合国家标准的基层多媒体广播系统平台,建成应急信息综合系统,为应急管理、气象、水利、林业、自然资源等部门提供快速便捷、安全高效的应急信息通道,并实行常态化的各类信息播报。建设1个县级多媒体广播平台,18个乡(镇)多媒体广播平台,160个行政村(社区)广播室,1600个自然村广播终端,实现与省、市多媒体广播系统平台的联网对接。〔牵头单位:县文广新旅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融媒体中心、文化馆、各乡(镇);完成时限:2020年12月前〕

3.规划建设公共数字图书馆。充分利用书香公园、无为公园等公共场所,规划建设县级公共数字图书阅览室,为广大群众免费提供优质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牵头单位:县文广新旅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住建局、城投集团、图书馆;完成时限:2020年12月前〕

(二)实施采茶戏保护传承和振兴计划

1.开展各项文化惠民活动。编创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采茶戏文艺节目,深入开展采茶戏“六进”活动,组织开展传统采茶小戏、小品、曲艺、歌舞展(会)演等系列活动,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县文广新旅局、文化馆、采茶戏保护传承中心;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2.开展农村文化“三项活动”。保证政府购买的公共文化服务在行政村落实到位,扎实开展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全年开展送戏下乡120场,送电影下乡2464场,送图书、送书画下乡活动12场。〔牵头单位:县文广新旅局;责任单位: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采茶戏保护传承中心;完成时限:2020年12月前〕

3.推进文艺精品创作。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为主题,组织全县文艺工作者围绕主题开展采茶小品小戏、书法楹联、美术绘画、音乐作曲、摄影等文艺创作,并以送戏下乡、东江源文艺、作品展览为平台,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巡展,展示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成果。〔牵头单位:县文联;责任单位:县文广新旅局、融媒体中心、文化馆、采茶戏保护传承中心;完成时限:2020年12月底前〕

(三)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管理员全覆盖

对2019年度聘任期满的154个管理员(村文化活动室管理员公益性岗位20个、残疾人农家书屋管理员80个、全覆盖农家书屋管理员54个)进行重新调整聘任,确保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管理员全覆盖。〔牵头单位:县文广新旅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文化馆、图书馆、各乡(镇);完成时限:2020年12月前〕

(四)完善无线发射电视覆盖工程建设

对县无线电视转播台机房进行升级改造,全面提升无线转播质量,完成、无线广播电视覆盖试点工程建设。承担做好中央无线覆盖工作任务,解决偏远山区群众看电视难的问题。〔牵头单位:县文广新旅局;责任单位:、;完成时限:2020年12月前〕

(五)巩固提升乡、村文化市场建设

建设全县基层“扫黄打非”工作站,大力维护乡村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积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坚决遏制黄、赌、毒对乡村文化市场的侵害,全面净化基层文化市场,让广大贫困群众享受到健康、有序的公共文化服务。〔牵头单位:县文广新旅局;责任单位:各乡(镇);完成时限:2020年12月前〕

(六)实施“三区”人才帮扶计划

继续实施2020年度“三区”人才帮扶计划,安排文化业务骨干到各乡(镇)、有关行政村指导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基层文化人才培养,指导各乡(镇)抓好业余采茶剧团的组建工作,打造一支由乡(镇)文化骨干、文化能人、文艺爱好者组成的文化志愿者队伍。〔牵头单位:县文广新旅局;责任单位: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采茶戏保护传承中心、各乡(镇);完成时限:2020年12月前〕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由县文化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指导文化行业扶贫工作的安排、督导、考核,切实抓好文化行业扶贫工作的贯彻落实。

(二)加强沟通协调。建立协作联动和信息通报制度,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加强沟通,密切合作。县文广新旅局要主动加强与各乡(镇)及宣传、发改、财政、民政、人社、教科体、扶贫等部门单位的沟通联系,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形成工作合力。

农村文化市场范文8

(一)群众文化娱乐功能

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生产力的日益提升与我国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在享有较多休闲时间的同时,社会化的大生产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的异化,使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变得相对复杂,感情也变得日益淡薄。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劳动分工越来越细密,人们会受到工作以及学习圈子的部分限制,导致交流相对较少。在农村,传统的田园生活也受到现代化社会经济在不同程度上的影响,被社会大环境所冲淡以及瓦解,农村剩余劳动力正在向城市不断涌进,劳动力逐渐成为来往于城乡之间的流动人口。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城市经济逐渐向农村进行扩展,使我国原有的熟人社会遭到一定程度上的瓦解,这就凸显出了沟通交流的重要意义,群众文化的社会娱乐功能以及交流功能逐渐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二)群众文化的民族代表性功能

现阶段,随着现代化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民族文化逐渐以多元化的形式进行发展,人们也更加注重自身文化形象。从某种程度上讲,优秀的文化形象可以有效提高现代社会的影响力,并相应的带来文化层面以及经济层面上的效益,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而塑造优秀文化形象的重要手段是有效突出特有的符号,从寻找特有符号的实际角度出发,塑造本地区或者是本民族的特有文化形象。目前的群众文化属于特有符号生动化以及形象化的体现,是本民族或者本城市的标志性特征。

二、群众文化的文化价值

(一)群众文化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现阶段的中国,文化建设主要是由文化产业建设以及文化事业建设两个部分组成的。而且文化事业又是以公益性为主要目的,大部分都是由国家提供,而文化产业主要是在现有社会条件下以营利为目的开展的,我国文化产业的进步发展必须依靠相应的文化市场,文化市场从一定程度上讲就是人民群众在文化艺术消费以及鉴赏上的能力体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物质生活也必将日益改善,从而使文化艺术的最终消费能力有所提高。目前我国文化的艺术化教育程度不断加深,广大人民群众的鉴赏能力得到了改善,这就使得文化产业的社会市场不断扩大。因此,群众文化的进步发展,将会推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群众文化可以促进主导文化的发展

我国社会文化的发展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的,能够促进多元化价值观的日益发展。而我国主导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表现形式,其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渗透力以及影响力是非常强的,还可以统一以及加强现代社会的基础文化建设,从而有效引导整个现代社会思维发展方向。主导文化在我国文化建设与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应该充分发挥我国主导文化的引导作用,树立起正确的社会文化发展方向,更好的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发展,从根本上增强我国的国民素质。然而,现阶段由于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群众文化的实际认识程度不够,造成主导文化在教育形式以及宣传形式上相对单一,传播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我们要把我国的主导文化以及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并采用具象化以及灵活化的艺术形式进行有效体现,在业余活动中实现人们对主导文化的熟悉了解与掌握。总而言之,群众文化的进步发展能够为我国主导文化有效提供大量的发展空间。

三、群众文化可以促进精英文化的发展

从专业化角度进行分析,群众文化主要是围绕普通群众开展的,而精英文化则主要是围绕高学历以及高素质的人群来开展的,两者的围绕对象不相同,且存在相互发展以及相互依存的辩证性关系。具体来说,精英文化的进步发展是以群众文化的大力普及与推广为基础条件的,群众文化的进步发展又是以精英文化作为指导方向的。因此,群众文化以及精英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可以有效体现群众文化的文化价值,实现和谐发展。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