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民俗文化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农村民俗文化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农村民俗文化

农村民俗文化范文1

一、乡村文化振兴进程中公共图书馆与乡村文化振兴之间的关联

1-公共图书馆服务于乡村文化振兴的原因

公共图书馆之所以能为农村文化振兴服务,就在于其主旨、理念和功能与农村文化振兴的特定内涵高度一致。而农村文化振兴要求必须贯彻城乡一体发展原则。公共图书馆在保证人们汲取知识的基本权益的同时,为广大农村群众积极参与城乡文化振兴创造了机会,这显然有利于逐步减小城乡差异,实现城乡文化的统一发展。而农村文化振兴也需要广大农村群众在城乡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和创造力。免费的公共图书馆可以使每一位村民更好地接受文明的洗礼,对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着重大意义。首先,平等可以让人人都有机会获得成功,而建设公共图书馆是人们提高成功概率的关键步骤。乡村文化振兴要求在农村中注重公共文化建设,同时重视和保护村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公共图书馆的主要目标是在尊重村民文化权益的基础上,实现人人免费进入该馆获得文化知识与资讯的目标。未来,公共图书馆将为村民提供传统文化教育服务,使其能够享用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这将有利于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热情。在当地民俗文化的带动下,乡村振兴将更加容易付诸实践。同时,公共图书馆也可以丰富农村文化内容,提升农村的人文精神,有效缓解乡村文化振兴进程中的一系列矛盾。从这一视角出发,建设公共图书馆的理念和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诉求是一致的。其次,公共图书馆也是人们解决学习问题、人文需求,以及信息问题的主要场所。对此,可以根据乡村文化振兴的需要完善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保留乡村传统优良民俗文化(如农村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等);而要想提升农村知识服务水平,就必须提高村民的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自信,弘扬纯朴的民风民俗;创造满足农村需求的文化商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并促进农村文化消费市场繁荣发展。比如,公共图书馆农村情报中心的功能就是为村民提供各类文化知识信息检索和咨询服务;社区记忆的功能是通过对传统优秀文化的记录与保护来实现对其的弘扬;自主学习的真正意义则是让每个人都可以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全国人民对图书馆服务的要求,以促进公共图书馆不断完善。公共图书馆应该向所有社会成员开放,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去图书馆,如此一来,公共图书馆自然会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中坚力量。一旦建立,公共图书馆就具有社会属性,只有面对整个社会,其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文化教育服务。

二、乡村文化振兴进程中公共图书馆参与民俗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1-科学合理地建设民俗文化

我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在资源收集和数据库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保证专业性。同时,民俗文化的建设与保护也需要专业性的指导,只有将原有居民的建议与专业性指导意见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推动民俗文化建设。另外,在收集民俗文化资料的过程中也不能盲目、死板。收集、分类、管理、分析地方民俗文化资源,并形成规范、高效的信息流,是公共图书馆参与民俗文化建设的重点。

2-近距离加强民众审美教育

对于文化传播来说,公共图书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公共图书馆不仅能为人们提供其所需的文化需求,同时还是提升全民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为我国宣传民俗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要想进行民俗文化建设,公共图书馆就应当加强基础建设,保证民俗文化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这样才能将民俗文化的生活性发挥到最大,使民俗文化的趣味性得以体现。

三、公共图书馆参与民俗文化的建设实践和一些现实问题

1-公共图书馆参与民俗文化的建设实践

民俗文化建设是当代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我国文化生态系统安全的重要手段。目前,许多公共图书馆加强了与相关文化机构和文化传承人的合作,以读者为中心,构建文化传承推广服务体系,并得到了广泛好评。如邯郸市数字图书馆就开展了剪纸艺术与图书馆互动活动,邀请了白翎、王秀梅等民间艺术大师,其借鉴了真人图书馆的模式,将民俗文化有机地融入了读者借阅图书的日常。

2-公共图书馆参与民俗文化建设与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现阶段,公共图书馆缺乏对民俗文化资源的收集与整合;第二,图书馆之间的交流较少,各图书馆之间的数据收集和推广没有统一的标准;第三,目前,一些民俗文化建设形式相对简单,数据收集、氛围建设和内容分析仍需改进;第四,公共图书馆是公共阅读服务机构这一刻板印象削弱了人们对获取公共图书馆民俗文化资源的积极性。

四、现阶段公共图书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存在的问题

1-村民缺乏图书馆需求意识

现阶段,乡村图书馆的需求意识影响了公共图书馆的生产和发展。如果村民对图书馆的需求高,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公共图书馆不断改进;相反,如果村民对图书馆的需求低,必然会制约乡村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目前,虽然农村居民的生活得到了大大提高,但同城市相比,农业经济发展依然缓慢,因为农民对物质的需要远远大于精神,在未取得相应的经济收入前,农民很难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这也意味着,村民即使有多余的钱,也会希望用它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和生产条件。因此,由于村民对图书馆资源的需求意识并不强烈,公共图书馆闲置问题仍然存在。首先,由于村民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缺乏阅读的意识,也没有掌握更新的科学知识的欲望。而且,由于农村生产的现代化程度较低,村民对图书和资源的要求也较低,导致他们在业余时间往往用打牌、闲聊等方式来消磨时光。其次,公共图书馆的教育推广工作不够深入,传统的形式也不利于提高村民对公共图书馆的认识,且不少村民认为公共图书馆资源和他们的生活关系不大。最后,随着村民获取科学知识和资讯的渠道越来越多,分散了公共图书馆对村民的吸引力。

2-公共图书馆自身建设不足

在中国,由于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不均衡,农村公共图书馆的建设规模与速度也有着巨大区别。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其基层领导干部比较注重文化建设,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也相对比较完善。而在经济落后的地区,由于基层领导干部对文化建设不够重视,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也相对滞后。总体来看,中国农村公共图书馆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硬件太旧,更新缓慢,缺乏必要的维护。在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部分发展滞后的乡村偏远地区缺乏用于购置信息化装备的资金,有的甚至不能进行网络覆盖,导致村民无法及时获取电子文档、数字图书等。二是由于公共图书馆图书总量较小,内容针对性不强,无法适应广大农村群众对书籍的现实需要。部分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只能当作摆设,所陈列的图书大多已被时代淘汰。三是服务水平与管理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工作人员由于年纪大,难以掌握计算机操作等有关技术,无法为村民提供优质服务。此外,由于农村公共图书馆的薪酬低,成长空间不足,对专业人才没有吸引力,因此人才流失十分严重。

3-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内涵片面,服务方法简单

尽管目前农村公共图书馆已经实现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无法适应广大村民的精神文化需要。这主要是因为农业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局限于一部分村民,其所提供的内容大多是简单的新图书、旧期刊,缺少针对性和及时性。村民要想了解新的农业政策、市场资讯等,只能依靠电视、网络和其他方面,这意味着公众图书馆的信息提供能力不足。同时,农村公共图书馆的业务模式也比较单纯,只是被动地等待农民走进图书馆自行阅览。由于工作人员和资金不足,一些地方图书馆的服务不到位,有些公共图书馆的门全年都是锁着的,更不用说为村民提供文化培训服务了,甚至连最基本的阅读服务都无法保障。在社会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虽然公共图书馆有一定的公共服务意识,但由于其举办的文化活动不够新颖,也没有和村民产生共鸣,导致其文化活动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

五、公共图书馆参与民俗文化建设的举措

1-提高民众的文化素养

培养民众的文化素养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首要任务,也是公共图书馆参与民俗文化建设的长期任务。其核心是提高人们对民俗文化的接受程度,以及人们发掘、获取、欣赏和传承民俗文化的能力。对此,公共图书馆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依托历史文献资源和服务空间,组织面向线上、线下读者和当地群众的民俗文化宣传实践活动,大力弘扬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加大对公共图书馆的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满足乡村文化振兴的特殊需求,应主动利用农村文化资源优势,加大政府对公共图书馆建设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充实农村公共图书馆资源。例如,对农村的公共图书馆进行科学选址,定期更新书籍、期刊,配备图书书柜、桌椅、电脑等,向公众免费开放。

2-丰富馆藏资源,尊重和保护

乡村文化公共图书馆应积极培育参加乡村传统文化保护的团队,努力争取当地文化部门的引导与支持,做好乡村文化建设工作。在进行传承保护的同时,公开征集社区义工,引导社区义工进入农村基层,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传统和民俗。采用文字、录音等方式,根据现有文献对所记载的地方民俗文化做全面的归纳整理,辨别并遴选出符合先进文明发展方向的内容。同时,积极收集中国农村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和传统工艺资料,积极开展与民间艺术和传统工艺相关的民俗文化旅游活动或工艺展览,从而逐步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3-研究民俗文化的相关课题

为了弥补公共图书馆在参与民俗文化建设方面的不足,公共图书馆应该更高效地参与地方民俗文化资源的收集、分类、管理和分析工作。公共图书馆可以与高校同类专业以及一些相关单位合作,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同时,在开拓专业领域、深化信息和资源之间的交互的同时,提高自身水平,更好地服务社会。

4-建立农村信息数据库建设

农村民俗文化范文2

关键词:农村体育;健康中国;民俗体育活动;新型农村环境;适应力

在农村,民众的健康生活、健康身体、健康精神、健康文化需要是当前我国新型农村环境建设要注重的部分,新型农村环境建设始终是围绕人民健康水平来进行的,可以说,新型农村环境建设是健康中国打造的重要途径.新型农村环境是指在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传统农村社会通过城镇化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所必须具有的乡风文明的社会环境以及和谐、稳定、有序的社会新秩序.民俗体育活动是农村环境的历史文化产物,也是民族传统文化服务农村民众生活的主要表现形式.农村地区、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都存在丰富的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民俗体育活动项目,它们曾为我国农村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促进作用.那么在当前我国构建“美丽中国”大背景下,农村民俗体育活动该如何适应新型农村环境,这对传统民族文化现代化持续性发展,以及健康中国的实现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1农村民俗体育活动适应新型农村环境的意义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环境是否健康,很大程度上能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健康程度,当然,任何环境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更能体现出文化是如何服务人类生活的,文化活动与项目的延续存在,也更能表明其在不同社会环境下的适应程度及具有的价值和意义.新型农村是为实现健康、富强、美丽中国而推出的农村发展模式,旨在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让农村居民共享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提高生活质量和水平.因此,无论是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还是民众个体层面,农村民俗体育活动适应新型农村环境发展都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一方面,新型农村建设既要以民族文化为发展基石,又要借助建设、维护民族文化生态环境,推动民族文化生态发展.因此,从国家层面上讲,民俗体育活动适应新型农村环境发展是一个自身发展建设过程,必须以维护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为要求,维护国家文化利益,以具体的民俗体育文化自身建设来夯实整个民俗文化发展的宏观理论,构建具有民族元素的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理论特色.另一方面,从社会发展层面来讲,新型农村建设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构建好城镇化环境下的农村社会秩序,保障农村社会现代化建设良性运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实现.民俗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文化服务路径,必须为新型农村社会秩序构建尽可能对村民提供健康的道德、情感生产,通过活动中有关健康的民风习俗、地方性文化知识以及民族体育特性的正能量影响力,提升村民道德、情感,促进村落制度的建立和运行,保障新型农村社会秩序的形成和维护.第三,从个体层面上讲,新型农村建设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提升民众生活质量,主要表现为休闲生活和经济生活.而休闲生活又着重体现在民众健康的民俗和宗教生活、体育娱乐生活以及其他文化娱乐生活需要等方面.因此,民俗体育活动发展要以村民健康生活需要为导向,通过环境适应建设,服务村民健康的休闲生活和经济生活.

2农村民俗体育活动适应新型农村环境的实质和表现

2015年11月10日,同志在中央财经领导会议上,首次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从农村民俗体育活动服务新型农村环境发展情况来看,农村民俗体育活动作为文化供应的供给侧,同样需要进行结构性改革.农村民俗体育活动本身具有的地方性文化知识体系结构、活动内容结构、仪式程序结构、活动开展管理结构、服饰器物音乐结构、功能结构,以及原始技术动作体系结构等,能否为当代民众喜爱,或者说喜爱程度如何,反应了活动本身的价值和适应力.当今健康的农村环境需要民众有健康的生活、健康的身心,以及健康的精神和文化需求.但是我们看到,近些年很多民俗体育活动已呈现出滞后化、边缘化,甚至濒危化的状态[3].这从服务的角度说明,目前很多民俗体育活动存在的本身结构体系对当前新型农村环境有不适应的方面.因此,改革结构是一项重要举措.民俗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加强结构性改革,主要在于提高民俗体育活动开展质量和效率,扩大民俗体育活动群众参与度,提高活动正能量影响力.实现正能量影响力,需要民俗体育活动结构性改革在内容、形式和功能上都能做到有创意.传统农耕时代,我国老年民众、中青年民众以及小孩都会从民俗体育活动中找到各自的生活需要,也会从中受到一些影响.民俗体育活动一路走来,经历了创造、维护、创新,以至于今天的创意等发展历程.创意是文化活动供给侧改革的时尚化路径,在于既传承传统文化,又能通过时尚元素博取民众眼光,能根据环境和服务对象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创新手段,实施不同的内容、形式、功能开发.从经济学角度来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有一定的破坏性意义,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需要“创造性破坏”才能达到“破旧立新”的效果[2].文化发展也一样,当文化供应与环境不适应时,文化会实现部分或完全解构,一些东西被撕开、被切割、被抛弃,一些东西被保留,还有一些新的文化元素、符号意义被加进来[3].德里达认为,解构并不意味着消灭、占有,而是拆散原有,以创新的因子重新注入原有结构,使文本意义变动不居,不可穷尽,从这种意义上说,解构具有一种革命含义[4].解构后的文化生态因子会基于人类生活需求和外部环境变化适应进行重构,以实现新的生命力和价值.文化创意就是一种“破坏性”过程,是在新环境需要下由解构到重构的发展过程.民俗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也必然需要经历“创造性破坏”才能达到“破旧立新”的发展效果.

3农村民俗体育活动结构性改革要考虑的环境变化因素

3.1农村城镇化地理环境变化

农村城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当前,随着国家对农村城镇化建设逐步深入,传统农村环境发生显著变化,一方面,城镇化楼房日渐增多;另一方面,交通越来越便利.近些年许多乡镇商业街道、商业区、生活小区建设都得到规划设计,城镇化楼房增多,传统意义民房减少,传统意义的农村村落受到不同程度破坏,在许多乡镇,外来人口和失地农民都住进了城镇化楼房.因为城镇化统一规划建设需要,许多农田被用于楼房、道路、民营企业开发建设,村民用于农耕的田地减少,导致部分失地村民生活方式转向,不再固守于传统的农耕生活.当前,农村交通的便利,让更多的村民都能很方便地走出家乡,对外界的认知更加方便、迅速,各种商业、文化信息流通越来越快,村民的传统生活方式更容易受到外来思想、文化的冲击和干扰.

3.2农村仪式化民俗环境变化

我国农村民俗体育活动大多都注重民俗仪式表演,这些仪式凸显出了村民的民间信仰,是我国村落社会宗教信仰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很多农村,每年民俗体育活动中通常都会举行与神灵有关的一些模式化、程序化、象征性的仪式性表演,它是村落社会共同体自发的一种群体性、普遍性、节令性、周期性的民俗文化活动形式[5].可以说,民俗体育活动中的一些仪式某种意义上可以看成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民间宗教表现形式.民俗虽不同于宗教,但它们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相互渗透,共同影响着人类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我国各民族目前存在的衣食住行、文化节庆、婚丧嫁娶、生儿育女等风俗习惯就掺杂了一些宗教色彩.一些少数民族也存在具有宗教色彩的民俗仪式活动,如湘西土家族的“傩文化”是少数民族地方传统宗教形态,包括傩仪、傩俗、傩歌、傩舞、傩戏、傩艺等民俗项目,当地老百姓常通过这些仪式活动来寄托各种意愿.当前,一些农村还有许多老年人比较热衷仪式性民俗.

3.3农村市场化经济环境变化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经济是一个社会赖以存在的命脉,经济发展状况对社会发展前景有着根本的影响,人类社会文化活动也总是受到经济状况的制约和影响.随着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体制转型的加快,总体上城乡差距逐步缩小.特别是一些具有较好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的乡镇,经济市场化更为全面,农业生产机械化、生活信息化程度以及村民受教育程度逐渐提高,市场化经济环境带来的不仅仅是民众生活温饱,也带给民众不一样的文化观念和情感认知.更重要的是,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现代生产方式和资源配置手段,也为村民对民俗文化活动的管理与开展运作方式提供新的理念,市场经济概念一旦在村民头脑中形成和成熟,民俗文化活动就可以成为一些村民的经济工具和手段.当前,很多农村村民组织和参与民俗体育活动,常常会与经济利益联系在一起.

4农村民俗体育活动结构性改革的路径

4.1发掘健康的地方性知识,突出民俗文化个性,提高环境适应力

“现代主义的真正问题是信仰问题,用不时兴的语言来说,它就是一种精神危机”.信仰的形成,基于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认同,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我国民俗体育活动虽然伴随有一些封建民间习俗,但也涉及到很多地方性知识,这些地方性知识包含着健康的民间文化思想、大自然的发展规律,以及文化价值取向,这些思想、规律和价值取向更是我国社会环境在不同历史时期发展的精神基础.比如武术活动中的拱手礼、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习武束腰、武德戒律、拳谱歌诀等,它们体现了一些社会发展规律,也是得到民众认同的本土文化、道德要求和生活常识.但是在今天看来,很多文化传统在武术活动中却没引起民众注意.又比如农村节日舞龙活动,龙活动本身有积极的意义,象征着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精神.传统的龙舞表演常通过各种游、穿、腾、跃、滚、翻、戏、缠等动作和造型来向民众展示龙的精、气、神、韵,并以此激励村民生活中应具有奔腾争跃、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农村民众也通过龙活动来祈求风调雨顺、平安幸福、喜气祥和.这些文化信仰在今天仍然对社会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创意民俗体育活动,突出健康的民族文化个性,需要对所涉及的地方性知识进行全面挖掘,着重开发地方性知识对农村社会建设的价值,通过发掘来提取、倡导、传递、释放正能量[6].随着新型农村建设的深入,村民对文化娱乐活动要求不再是单一的.不同年龄群体,不同性别群体,不同生活经历群体,不同文化水平群体,不同生活习惯群体,他们对文化活动的需求在目的、观念、感受和层次上不一样,因此,农村民俗体育活动表现形式要尽可能多样化.新型农村环境建设目的是要建设一个和谐、稳定、有序,充满生机活力的农村社会秩序.因此需要村民有良好的情感和道德来维护.挖掘民俗体育活动地方性知识,就是如何让这些地方性知识能武装民众头脑,构建民众健康的情感和道德.相关政府部门、社区居委会、民间人士、民间组织等多方力量要积极协作,依托城镇化条件,对一些民俗体育活动原有内容体系进行适当变革,以村民生活需求为导向,对活动中的有关仪式、动作技术、伴奏音乐、礼仪、服饰、器具等各种文化信息系统进行价值再生产建设,从多方面提取正能量,通过多样化表现形式,释放多种正能量,以培育村民健康情感,构建村民传统道德,最终促进新型农村和谐、稳定、有序的社会秩序营建.可依托学校教育,加强部分民俗体育活动在学校的推广建设,要重视民俗体育活动中的精神构建和励志功能,把健康的地方性知识教育和身体运动技术教育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式灌输,提高学生乡土文化情怀,最终达到对民族传统文化认同、认知、自信,扩大民俗体育活动群体.

4.2弱化封建的民间习俗仪式,突出体育特性,提高环境适应力

民间习俗一直伴随着民俗体育活动的演变而对不同阶段的农村社会产生不同影响.我国农村至今仍然还有很多年老民众对一些旧时封建习俗很热衷,因此,对待他们的习俗行为不能硬阻,而应采取疏导、引导的办法,既不反对他们在活动中的民间习俗行为,也要及时引导他们,教育他们如何正确认识、对待这些习俗.比如一些民俗体育活动中的祭祀祈福仪式、图腾崇拜仪式本身是具有典型民族特色的中国宗教文化,具有神秘性和封建性,特定时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寄希望于这种仪式在现实生活中来实现某种意愿,显然是迷信的和错误的,与宗教信仰的本质和意义是相违背的,因此要引导村民合理利用民俗仪式文化作为心理调适、提供精神寄托的途径和手段.弱化民间习俗仪式影响,更要主动创意民俗体育活动,突出体育特性,通过体育特性凸显,提高民众的体育娱乐休闲兴趣,淡化对一些封建民间习俗热衷的兴趣.民俗体育活动体育特性创意需要在活动中对身体运动或者身体与某些器物相结合的运动所具有的民族精神、身心娱乐、励志等功能方面以及其动作演练技术方面予以创新建设,突出民族体育文化特质,提高运动的视觉美、味觉美、听觉美.因此在创意手段和方法上需要多样化,既要注重活动体系创新,加强活动内容优化与组合建设,也要注重运动竞技创新,加强竞技动作内容优化与组合建设;既要注重组织管理、运作方式创新,加强对市场环境的适应建设,也要注重表现手段创新,加强流程、仪式规范简化和艺术化建设以及服饰、器具、音乐、场景的现代时尚化气息建设,以更好地营造体育娱乐氛围,提升村民体育休闲生活质量.

4.3重视民间社团组织建设,突出管理和经济效能,提高环境适应力

新型农村环境下开展民俗体育活动,既要突出其对农村社会风尚形成的影响,看是否为民众提供健康的道德、经验和习惯,也要突出其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看是否为民众带来一定的合理的经济财富.民众参与活动追求部分经济效益,是整个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生活需求,从动力上来说,民众通过活动开展获取一些经济收入,可以激发参与活动、管理活动和变革活动的思想动力,有利于民俗体育活动的接地气发展.对民俗体育活动的管理,一方面需要有来自政府部门的行政介入,在活动建设中给予正确的行为指导和方向引导.另一方面,就是来自民间管理,民间管理重在社团建设,应加强以社会力量为主的民间社团组织管理建设,着重管理活动的市场化运作开展,提高适应市场环境的活力.“民俗体育活动延续至今,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结构体系,传统的管理和运作方式,包括程序结构、仪式结构、内容结构、分配结构等结构体系,对当前民俗体育活动服务农村社会环境仍然具有影响力.但从经济效益角度出发,民俗体育活动在管理运作方式上又需要适当改变”.民间社团组织可以在这一方面发挥作用,可以“向社会提供众多服务,承担一些政府部门不该做或做不好,企业做却未必有效的社会事务”[13].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鼓励和支持社会团体参与到保护和开展民俗文化活动中来,2011年6月出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第37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这指出了民间社团在今后开展民俗体育活动上可以更好地利用市场环境进行市场化管理建设.加强民俗体育活动民间社团管理建设,突出管理效能,各级政府要发挥指导、协调作用,帮助有条件的乡镇村落建立社团组织,构建打造服务平台:指导社团组织制定、完善各种管理制度,指导社团组织开展各种有偿服务活动;指导社团组织建立、完善服务网站;联络、协调社团组织和各地高校非物质文化保护开发研究团体和民间体育表演队的联系、合作、交流,提高社团组织人才创新、开发、表演能力,促进经济获益和社会效益提升.

参考文献:

[1]路志峻,李金梅.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体育文化的传承[J].体育文化导刊,2006(12):19G21.

[2]冯志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经济问题,2016(2):12G17.

[3]刘飞舟,肖谋文.建构、解构和重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路径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1):65G68.

[4]杨海晨,沈柳红,赵芬等.民族传统体育的变迁与传承研究———以广西南丹那地村板鞋运动为个案[J].体育科学,2010(12):34G41,75.

[5]郭琼珠.民间信仰仪式性表演类民俗体育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6):29G32.

农村民俗文化范文3

关键词:乡村振兴;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与应用

0引言

中华文明根植于土地,乡村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源头.近代来,城镇化的进程打破了传统乡村天然的人际关系,村民住进“单元楼”,相互之间变得陌生,失去了乡村原有的“闲话”空间,一些珍贵的记忆渐渐被抹去.传统的乡村文化逐渐衰落,新的乡村文化重建不成体系.在这一背景下,党的报告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文化振兴是题中应有之义.乡村文化空间弱化,乡村文化向心力缺失,乡村农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却与日俱增,乡村文化振兴乃至体育文化振兴是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主观需要.迫切需要改变乡村文化落后面貌,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保持乡村风清气正的传统风貌,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大局,推进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1民俗体育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机理

民俗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在乡村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孕育产生且长久传承,验证了其主流文化内涵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是乡村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犹如黄河之水一般连绵不绝.当故乡已经成为在外游子魂牵梦绕的故土家园时,它潜移默化地起到了凝聚精神力量的作用.民俗文化具有提升积德扬善的功能,是人神共娱的民间信仰的精神浸染,其犹如唐诗宋词一般,流芳百世、福泽后代.民俗体育文化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跟民俗文化一样,它可以用同一种方言表达生活习惯,激发人们的文化认同,维系父老乡亲无法割舍的睦邻亲友之情.乡村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力,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条件.

1.1有利于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实现产业振兴

民俗体育有其地域的独特性,可以有效提升当地的知名度,优秀的民俗体育文化可以有效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挖掘特色资源,展示文化魅力,提升文化价值与知名度,与当地旅游经济协同发展.体育旅游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推手.一方面体育旅游可以让乡村中更多的人参与到民俗体育文化中,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另一方面,为了经济利益,政府和当地群众会更加珍惜本土的特色体育文化,从人力物力上加以大力扶持,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特色体育文化.乡村体育旅游可以有效吸引观光游客,促进游客对于农副产品的消费,拉动乡村种植业以及养殖业等传统农业的繁荣发展;可以促进乡村民宿、餐饮等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乡村农业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实现当地产业振兴.

1.2有利于乡村劳动力“本地化”,实现人口振兴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人口迁移与产业转移的空间轨迹逐渐趋同[1],乡村长期缺乏产业,乡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从事农业生产的家庭生活困难,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体育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乡村的人口回流,人口回流的效应涉及乡村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带来人力资本在乡村地区的释放,也带动了乡村产业结构转型.随着体育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经济增长,实现农民富裕,让农民留在乡村,实现人口振兴.

1.3有利于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实现环境振兴

乡村生态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一环.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民俗体育文化可以促进体育旅游的发展,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本具有环保性,可以促进当地群众更加注重美好环境的开发与保护,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同时,旅游产业的发展必将促使本地公共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更好地打造乡村宜居环境,实现乡村环境振兴.

1.4有利于提高乡村农民素质,实现文化振兴

作为乡村振兴的任务和基本要求,乡村文化振兴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促使当地充分发掘村落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发扬和传承特色传统文化,有效激活乡土文化密码,通过与当地村民治理价值理念有效结合,融合政府扶持政策,合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时代文化体系.文化也是一种产业,可以发掘打造文化产业品牌,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乡村振兴的特色抓手.基于共同记忆和愿望的民俗体育文化彰显了地方文化认同和凝聚力,是乡土社会善治的有利条件,要多运用民俗体育文化提升民众文化认同感,持有文化自信,践行文化自觉,让更多的民众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提升主人翁意识,强化自治参与意识,促进民众参与公共决策,参与社会治理,推进乡村自治,满足乡村社会在民主政治方面的需要[2].

2民俗体育文化在乡村振兴中面临的挑战

2.1乡村的地域性特色减弱

以前由于交通通讯不发达,乡村环境客观上保存了地域特色.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乡村人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一些乡村为了建筑上的美观,片面追求现代化的建筑效果,竟然把古香古色的民宅拆掉建成整齐划一的别墅洋房,与当地乡村地域特色格格不入.由于高铁、公路、村村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乡村地区与外部环境发生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乡村民俗文化越来越受到现代文化的侵蚀,城乡文化逐渐同质化,乡村社会正在面临与我国城市千城一面一样的窘境.

2.2乡村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不足

近年来特色小镇的大力推广,虽然保护了传统民俗文化,但是缺乏特色鲜明的文化小镇,文化产业的开发仍显不足,尤其体育民俗文化产业化滞后.诸如节庆赛事、民俗体育项目等方面的开发缺乏创意;民俗体育文化市场的活力仍显不足,表现为市场规模小,布局不够合理,农民文化消费潜力不够,且缺乏监管和引导.体育旅游的开发仍旧不足,旅游大环境的整体规划不足,未能形成上下一盘棋,零星散落的民俗村落与当地旅游市场不够协调,导致旅游市场的牵引力不够,文化消费群体的受众面较小.

2.3乡村文化振兴主体缺失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传承人生存空间逐渐被压缩.很多民俗体育起源于长期的生产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改变,伴随着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与人们当年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民俗迅速减少,曾经赖以生存的技能没有了用武之地,导致传承人难以为继.年轻人受到城市现代化生活的影响,不愿意学习传统民俗技艺,尤其是西方体育项目的广泛普及,严重压缩了我国民间传统体育技艺的生存空间.比如正月十五前后扭秧歌、敲大鼓、踩高跷等习俗,由于年轻人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和儿童无力承担此类体育活动,客观上加速了传统节庆中传统体育项目的消失.随着传承人的逐渐老去和生存空间的改变,传统民俗文化内涵的消亡日渐明显,客观上出现了民俗文化的传承断层.

2.4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失灵

近年来,政府加大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不断通过文化下乡等形式来服务乡村社会.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虽然初具规模,但是文化的有效供给仍旧不足.比如虽然很多乡村都设置图书室,但基本都是大门紧锁,里面陈列的图书得不到利用,乡村书屋成了应付检查的形象工程.笔者走访调查发现,一是很多村民不知道有乡村的存在,二是他们感觉去看书不如看手机电视方便.乡村文化生活比较匮乏,打麻将成了为数不多的消遣娱乐项目,体育文化生活基本都是广场舞,且广场舞的内容乏善可陈.

3民俗体育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传承与应用

3.1坚持“外部输血”与“自身造血”相统一

乡村振兴的一大难题就是外部供给严重不足,有效增加外部输入资源供给成为当务之急.一是要增加组织供给,打造乡村文化服务中心,把民俗体育文化融入其中,成立专门的机构,与新时代党组织有效融合,定期组织开展活动.二是增加资金供给.地方政府可以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通过土地、房屋场馆租赁或者PPP招商引资等模式吸纳社会资金,来用于乡土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同时,积极鼓励本地出去的成功商人、社会名流、爱心人士进行捐赠赞助;体育彩票公益金和体育产业引导资金是农村公共体育服务重要的经费来源,各乡镇应将政府转移性支付资金充分用于农村群众体育.同时,通过鼓励民间捐赠、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等形式,优化农村体育场地设施投资结构,并落实国家财税优惠政策[3].三是增加人才供给.要发掘离退休教师党员干部等发挥余热,尤其是具有一定体育特长的能人.在选聘大学生村官时要着重考察文体特长,要求一专多能,具备体育特长和开展文体活动的能力.四是增加文体活动供给.积极做好文化下乡活动,详细考察各村落的地域文化特色,为各地量身打造文化下乡活动,进行“订单式”精准服务,激发村民活动的热情.在内部自身造血方面,一是重视挖掘乡村内部的体育能人,发掘培养新乡贤.将民俗传统体育文化的精华与当地的生产生活密切结合,让其在乡村土壤中萌发,又要在乡村生活中成长.丰富乡村体育文化载体,可以定期举办文体汇演,充分利用乡村节庆,把传统体育项目融入乡村运动会.让体育活动占领乡村文化阵地,有利于净化诸如赌博等农村不良文化环境,提高乡民文化和体育素养.乡村节庆体育活动要切实做到“官办”和“民办”的紧密结合,政府要提供必要的节庆体育文化公共产品,满足乡村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生活需求,并且利用适当的政府补助作为激活民间资本的推动力,政府的“角色”不可或缺[4].

3.2挖掘历史记忆,打造文化基因

一是去粗取精,挖掘优秀传统民俗体育文化.乡村民俗文化由于受传统封建思想影响,导致优劣并存、良莠不齐.对于一些带有封建迷信性质的活动,不能机械地进行继承,要对村民进行说服教育,坚决予以剔除.当地文化部门要注重做好当地民俗文化的甄别性挖掘和系统梳理,可以汇编成册,逐门逐户下发给村民保存学习.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物品,建立档案管理机制,实物、荣誉资料妥善保管,避免散失.建立有自己特色的网络平台,扩大宣传与交流.建立武术、民间花会、民俗传统方面的图书室[5],以此加大体育文化保护与修复力度,延续传统历史文化文脉.把散落在“田间地头,农民口头,老人心头”的民间优秀文化元素整理收集汇编成册.结合地方政府打击乡村不良风气的行为,严控乡村红白喜事不健康的文化表演,让健康阳光的民俗文化占领文化阵地和文化市场.二是“软硬兼施”、活化利用,做好民俗文化实物保护.传统乡村里的实物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需要尽量原汁原味地保存.比如手推车、石锁等老物件,富含民俗文化元素,记载了当地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料,是当地特色文化的历史标本,具有重要的收藏价值.当地政府应该充分激发村民动力,进行选择性收藏和保护.对于传统体育项目的载体(如祠堂故居)进行保护时要本着“生活化”原则,杜绝陈列馆式的保护,赋予原有的使用功能,让这些载体充分“活起来”.维修保护破旧场馆要坚持“修旧如旧”原则,在还原原貌的基础上,再增加新设施,扩展新功能,焕发新生机.

3.3坚守特色阵地,创新宣传载体

随着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各种新媒体应运而生.网络传播可以通过各种自媒体迅速传播,这使得原本偏僻封闭的乡村不再封闭.可以模仿诸如《舌尖上的中国》等节目,广泛向城市居民宣传乡村的传统体育文化,引导他们关注乡村生活,激发群众对乡村传统文化的兴趣.通过直播、微视频等方式,推介分享自己的乡村体验旅游经历,可以引导原本崇尚城市生活的新青年,放弃外出务工,返乡自主创业,通过拍视频搞直播的方式,激发广大群众埋藏心底的乡土情怀.可以委托专业公司帮助研发民俗传统文化的电脑小程序以及手机APP等.一是要搭建数据信息平台,建立传统村落档案和保护管理信息系统,采取文字、照片、录音、录像等形式,为各传统村落、古巷、传统建筑、节庆习俗等建“身份证”.二是要打造社会宣教平台,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举办各类展览、讲座、专题研讨、学术交流会、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加强领导干部宣教,以提高官员的文保意识和文化自觉.发挥传统村落保护的舆论宣传及监督曝光的重大作用,营造全社会保护利用的良好氛围.

3.4多管齐下,发展体育旅游

一是文化旅游模式.乡村体育文化旅游开发重点在于文化遗迹的展示、体育文化的体验以及体育文化的创意等.民俗文化旅游不仅需要民俗文化,还需要满足游客“衣食住行”和“游玩、娱乐、购物”等要素,需要和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相结合,盘活农村剩余房屋、剩余劳动力、传统农业等资源.二是开发特色民俗体育项目模式.传统村落利用现有的旅游景点,增设民俗体育旅游的项目,比如靠山的地方,可以开发自然攀岩;临水的区域,可以增设野外垂钓;林地可以穿插骑马射箭等,积极创造视觉上、感官上的体验产品,增加游客与当地艺人的互动.还可以与当地高校体育院系、艺术院系等相互合作,创建“产学研”实训基地,促进高校师生与当地民间艺人的相互合作,联合开发提升文化品牌价值.三是体育康养模式.民俗体育文化要与养老产业深度融合.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以及近年来“非典”、“”等疫情的发生,过乡村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成为人们绝美的渴望,强身健体增强自身免疫力,也成为人们更深层次的需要.要尝试积极打造“体育民俗康养旅游产业集聚区”,推进完善体育康养产业链,推进我国体育旅游业从单一运动休闲式向度假养老旅游式的发展转型.

参考文献:

[1]王国霞,李曼.省际人口迁移与制造业转移空间交互响应研究[J].地理科学,2019,39(2):183-194.

[2]李萍,汤立许.乡土危机与行动逻辑:民间体育与魅力乡村的融合治理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52(8):56-61.

[3]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EB/OL].(2016-05-05).

[4]奚凤兰.乡村节庆体育的价值重构及路径选择[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35(4):55-57+63.

农村民俗文化范文4

农村城镇化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路径,农村是中国发展的根基,农民的经济生活、文化体育休闲生活、健康宗教生活都离不开城镇化建设,客观地说,城镇化建设的初衷是为农村民众提供更美丽、更科学、更环保的现代生活。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城镇化建设带来的负能量和负影响。比如,追求自由化生活、感官生活,破坏生态环境,以及文化信仰缺失等。这些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极不相符的。因此,如何实现城镇化建设的目的,需要我们很好地思量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价值所在,利用民族传统文化,调适城镇化建设,服务农村社会现代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民族文化传统是我国进行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来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具体阶段,农村城镇化建设也应以民族文化传统为理论基础,以优秀的文化传统思想来指导。文化具有民族性,反映了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和宗教信仰,文化和民族互相伴随存在,民族为生存不断开发大自然,因此,文化又总是在大自然开发利用中不断地得到发展。文化的生存与发展状态反过来又影响着一个民族思想、精神、观念、行为和需求的存在和发展。著名文化学者庞朴先生认为,“民族性与时代性为任一文化无不具有、不曾或缺的两种基本属性”。文化是民族的,文化也是随时代而发展的,文化的存在,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离不开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指导。

2传统节日舞龙活动是文化传统服务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路径

舞龙活动所蕴含的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早期民间舞龙活动主要是为了驱邪祈祥、祭祖抒怀,因此它是典型的民间图腾与崇拜的民俗活动。千百年来舞龙活动的发展,民众已把对龙的崇拜演变成了一种精神,舞龙活动也成了一种展现中华民族形象和特质的文化符号。传统节日舞龙活动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有着悠久的传统历史,也经历了千余年的演绎。至今,中国农村大地,许多村落仍然在一些传统节日开展民间舞龙活动,它寄托着多少代农村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祈盼。虽然各地农村民间舞龙活动内容及形式有差异,但表达的愿望都一样,多半是通过祭祀祈福,祈求风调雨顺、子孙发达、身体健康、平安幸福、升官发财等愿望的实现。有的村落在祈福中也伴随着龙舞体育运动开展,相比之下,龙舞体育运动更能掀起节日氛围,更能让村民记住锣鼓暄天、龙飞凤舞、鞭炮声声的热闹祥和景象。传统的龙舞表演较为丰富,通常数名舞龙者在龙珠的引导下,手持龙具,随锣鼓音乐和鞭炮声,互相配合,做出各种人体运动姿势,演绎出龙的游、穿、腾、跃、滚、翻、戏、缠等动作和造型,向民众展示龙的精、气、神、韵,并以此来传递龙所象征的奔腾争跃、不屈不挠、喜气祥和的精神风貌。因此,不论是舞龙活动中的祭祀祈福,或是龙舞运动,都是民族文化传统在农村延续的重要载体。村落传统节日舞龙活动也是民族文化传统服务农村社会的重要路径。文化全球化决定了我国新农村建设要包容多元文化存在,要求村民具有和而不同的思维。我国民间中的龙集合了种种动物,也融合了种种人象,因此,龙的精神可以看做是团结兼容的精神。传承龙的精神就是促进村民构建共同存在,互相吸取,互相发展的生存意识。新农村建设还需要民族文化造福人类,这不仅仅是物质上的造福,也包含心灵上的造福。自古以来,我国农村民众为求风调雨顺、平安幸福祈龙酬龙谢龙,始终认为龙具有征瑞的神性,是祥和的象征,能带给我们幸福和好运。因此,传承龙文化一定程度上可以调适村民的心理,满足村民幸福感的获得。新农村建设特别强调在和谐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持稳定,因此更需要民众具有“天人合一”和开拓进取精神。传说中的龙是人天相通,人和大自然风雨与共、甘苦同行的神灵产物,因此,龙也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龙在百姓的意识中,还是一种能在水中行天上飞的神灵,而且行得快,飞得高,能昂首跨步,能瞪目振鳞,因此龙更是象征着一种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精神。信仰龙文化,有利于村落民众励志,形成自信、果敢、上进的工作作风。

3传统节日舞龙活动融入农村城镇化建设需要文化传统与社会环境协同发展

文化不但依赖环境存在,也能改变环境。文化传统具有惯性,也具有惰性,文化惯性力推动着社会环境变迁,文化惰性力阻碍着社会环境发展。社会环境的变迁更是推动和制约着文化传统的变革。村落传统节日舞龙活动融入农村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下民族文化传统与社会环境协同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我们国家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宝贵的智慧源泉。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优秀文化传统惯性力,适时运用于农村社会管理和经济发展中,能更好地推进乡村社会治理,改善农村社会环境。中国社会,传统农耕环境孕育了村落传统节日舞龙活动,并推动着传统龙文化的延续和生存。二十一世纪,虽然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仍然处于农耕环境中,但显然不同于传统的农耕环境,我国今天的农村社会环境更多地融入了科学信息、机械工业化等现代化社会因子,不同的环境因子影响着农村民众的生活需求。随着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体制转型的加快,总体上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很多农村地区农业生产机械化、经济市场化、生活信息化程度以及村民受教育程度逐渐提高,农村经济不断发展,村民生活水平、文化水平提高,生活理念日益更新,健康的身体、愉快的心情、更高的生活质量成为了更多新生代和外出务工村民追求的目标。因此,农村城镇化建设中,我们要抓住机遇,科学利用民族文化,既要发挥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因子的作用力,服务农村社会环境发展,也要根据现代化农村社会环境发展需要,变革民族文化传统,激发民族文化传统活力,服务农村社会环境的现代化变迁。改革开放以来,一些村落传统节日舞龙活动呈冷落态势,参与者年龄呈老龄化趋势,新生代群体和外出务工人员消极对待、不关注、甚至反感,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需要我们站在具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环境下,重新审视、创新传统节日舞龙活动,并融合到农村社会环境现代化建设中,在继承优秀的龙文化基础上,适当改变舞龙活动的功能、内容和形式,使之适应我国农村社会环境的变迁,达到协同发展。

4村落传统节日舞龙活动融入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4.1处理好传统节日舞龙活动与农村城镇化建设之间的三个关系

4.1.1民俗信仰与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关系

西方社会学大师丹尼尔•贝尔指出,“现代主义的真正问题是信仰问题,用不时兴的语言来说,它就是一种精神危机”。确实,目前文化信仰也是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特别是新生代群体,普遍缺乏民族文化信仰。传统舞龙活动中的民俗文化,在农村就遭到一些新生代村民的反对,认为龙是封建专制的符号,崇拜龙只能导致专制和残忍,因此应取消龙图腾崇拜。然而,龙在民间对普通百姓不但是吉祥、财富、腾飞的象征,在今天对广大青年更具有励志的意义。龙文化是一种历史积淀,每一代人都有自已的宗教寄托、审美趣味与情感表达。时间差,会产生龙文化轴心的转移。空间差,也会产生龙文化的不同本体。封建社会,龙既代表了上层建筑中的专制和等级,也代表了民间老百姓生活中的吉祥、财富、腾飞。时空不同、人物不同、角度不同,其所代表的蕴意象征也不同。因此,对已深入中华民族之血脉的龙文化,应站在文化全球化的视角,解读它的现代价值与意义。文化全球化时代,只有认同、信仰民族文化,龙文化才有现代价值和意义,我们也才能为舞龙活动适应现代化环境找到出路。文化全球化时代是多元文化互存的时代,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离不开多元文化服务。但是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环境下,农村城镇化建设要新在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古为今用上,新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能保持民族文化特色和传统古朴的村落民风上。村落传统节日舞龙活动中的民俗习惯礼仪具有持久、稳定的文化惯性力,倡导、利用好民间舞龙习俗,能凸显出龙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团结兼容、奋发腾飞、励志的精神传递价值。

4.1.2活动创意与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关系

农村城镇化建设也新在农村农耕环境的现代化变迁,新在村民对现代休闲、健身、娱乐生活的需求,新在村民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和运用传统文化。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城市化程度越来越明显,农村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村民的生产生活也越来越被商品化并整合进市场经济体系之中,农业生产地位和比重在村民心中下降,非农业收入越来越多。村民的价值观发生显著变化,生产方式上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农耕生产,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价值观占据主导地位。市场经济下村民生活需求和消费需要要求文化娱乐形式更具多样性和视觉感。创意是激发人类智慧和才能的实践手段,它既以文化底蕴为依托,又能使文化变得更加丰富,它既能提升文化产业社会效益,又能带动经济,创意应该为农村城镇化建设服务。传统节日舞龙活动创意是对农村环境现代化变迁的适应,是对村民现代生活需求和消费需要的适应。我国各地农村传统节日舞龙活动具有独特的地缘、风俗、个性和文化特点,活动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在此基础上,如果我们充分发挥智慧、灵感和想象力,借助于现念,对传统舞龙活动资源进行再创造,将会更加丰富舞龙活动多样性,满足村民视觉感,创造更大价值。应该说,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创意为村落传统节日舞龙活动服务村民现代化生活开辟了新道路。

4.1.3经济获益与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关系

村民从村落节日舞龙活动参与中获取一些经济利益,这是市场经济带来的结果,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农村城镇化建设还新在村民经济意识的增强,新在村民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运用,新在市场经济对民俗文化活动变革的影响。村民在活动中适当获取经济利益,可以提高参与村落节日舞龙活动的动力,可以推动舞龙活动的创意变革,使之更好地适应农村市场环境。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经济是一个社会赖以存在的命脉,经济发展状况对社会发展前景有着根本的影响,人类社会文化活动也总是受到经济状况的制约和影响。我国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影响着农村村落传统民俗文化的走向和发展过程。新农村建设中,市场经济的深入既能推动着传统舞龙活动中部分主体文化内容的消解变革,也能促进部分主体民俗文化的维护。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现代生产方式和资源配置手段,也为村民对传统节日舞龙活动的管理与开展运作方式提供了新的理念,市场经济概念一旦在村民头脑中形成和成熟,传统节日舞龙活动则可以成为一些村民的经济工具和手段,村民参与节日舞龙活动,也就会与经济利益联系在一起。经济的获益能提高部分村民的积极性,从维护手段上来看,它们对传承舞龙活动中的部分民俗文化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4.2加强传统节日舞龙活动正能量的培育、传递和践行建设

村落传统节日舞龙活动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民俗文化活动,龙文化也是一种生活理念,能代表一个民族的集体精神信仰,是对一个民族生命的部分体现。因此,我们要积极培育、传递和践行它的正能量,在“自知之明”,“文化自信”,“自为担当”的态度和责任下做好培育、传递和践行建设工作。

4.2.1全面挖掘,提取正能量

民俗活动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就在于它是一种社会再生产机制,是一种服务于社会秩序的再生产。村落传统节日舞龙活动在其历史进程中不断地影响着农村社会发展,既有正面能量带来的影响,也有负面能量造成的危害。农村城镇化建设中,我们要全面挖掘出民间舞龙活动所存在的一切文化习俗,客观分析这些文化能量会产生的正负效果。各地农村民间舞龙活动习俗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各地乡土特色,因此,各地政府相关部门应对本地农村民间舞龙文化习俗进行全面挖掘,深入了解、掌握本地舞龙活动存在的文化习俗和禁忌事项,如湖南新化孟公村流行春节舞龙活动,春节期间当地要开展系列舞龙活动内容,有龙祭祀祈福仪式、龙游行、龙舞体育运动和本土武术表演、锣鼓伴奏等内容,活动前期,要成立专门的龙灯会组织,给每户村民发放飞帖,组织舞龙者进行龙舞演练以及组织一班人马进行武术操练,活动中特别讲究民间事项和禁忌,如龙游街祈福时,只能上游,不能下游,出去村民堂屋时,龙头先进,龙尾先出,祈福中村民要毕恭毕敬,还要打发一些土特品,甚至不等的钱财,要燃放爆竹,锣鼓伴奏,舞龙者要穿统一的民族传统服饰,等等,要是有一些禁忌地方没做到,村民可以扣住布龙,表达不满。在这些活动内容、习俗和禁忌事项中,有些对农村城镇化建设有促进作用,如龙舞体育运动、武术表演、龙祈福等,可以娱乐当地中老年村民精神生活,促进当地农村社会的秩序稳定,但也有能带来负能量的因素,如村民的团龙行为,村民因龙灯会违反禁忌而扣住布龙,常会引发村民、甚至村落间的矛盾,不利于村落团结稳定。因此,要针对各地农村地区,全面深入了解、掌握本地舞龙活动中的文化习俗,只有全面掌握,才能知道哪些可以弘扬,哪些可以引导,哪些可以摒弃,哪些可以改造。

4.2.2培育信仰,传递正能量

传统节日舞龙活动能不能服务好农村现代化建设,还在于村民对龙文化及相关习俗的信仰程度。目前,村民对龙文化及相关习俗的信仰程度需要加强培育提升。县、乡镇一级政府有关部门、村委会相关人员要采取多样方式,维护中老年村民对龙文化和民间习俗的信仰权力。中老年村民思想较为守旧,比较专一于信仰传统文化和传统思想,因此要在指导下给与大力支持和倡导。年青村民思维开放,对龙文化有不同见解,尤其对龙活动中的一些民间习俗有反对看法,要善于疏导而不能硬阻,要通过多种方法途径,鼓励、引导他们参与活动,从活动中提高认识。要重视舞龙活动中各种仪式的举行,如祭祀祈福仪式等,通过仪式强化影响力提升。特别要重视舞龙活动创意建设。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要联合高校,安排专门相关人才,在系列活动表现形式、活动内容、技术动作、组织运作方式、管理方式、品牌打造、教育开发、赛事打造、投资赞助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意设计,从宏观到微观,从形式到具体操作,从仪式表演到技术表演,从场地到灯具服饰等,要围绕龙的精神、民间习俗展开创意,在提高科技含量中展示龙文化。地方政府部门要发动农村舞龙活动传承人、相关负责人,协同地方高校科研人员,开展与村落舞龙活动发展有关的主题学术研究和技艺培训活动,探讨龙文化、相关习俗在农村的发展传承问题,探讨龙文化及相关习俗如何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问题,提高相关传承人的龙舞竞技水平,以及舞龙活动的社会效益等等。通过这些路径,促进更多村民对龙文化和相关习俗,特别是龙的精神的了解、认同,达到由认知到喜爱,再内化成信仰。

4.2.3加强引导,倡导正能量

民间舞龙活动毕竟是从封建社会走来,其历史进程中延续和保存了一些封建传统思想,有些封建思想还存有一些负面文化因子,能释放出一些负面能量。但是,如果引导恰当,这些负面文化因子也能转化成正能量,比如,湖南新化孟公村春节舞龙活动中的祭祀仪式,当地举办活动时,都要去当地信奉的孟公老爷庙进行烧香扣头祭拜,然后再进行龙游街祈福活动,祭祀仪式既是表达思念和不忘故祖之情,也是表达寄托和祈盼之想,寄希望于祖先、神灵能保佑他们幸福、平安、发财、健康等,显然后者有些类似于迷信思想,过于相信迷信思想有害于社会发展,但是,如果适时引导村民,让村民能认识到过于信奉这些民俗思想会带来的危害性,可以帮助村民提高辨别力和认知力,化危害为有利,通过引导、解释,帮助村民做到正确、合理把握好对这些习俗的信仰度,既有利于满足村民心理欲望需要,又有利于这些民俗文化的传承。目前,我国有大量老年群体,他们身心上都需要得到健康调适,在农村,利用祭祀祈福仪式作为老年村民调适心理需要的手段,也未尝不可,可以满足这些老年村民心理需要,有利于维护农村地区社会稳定。

4.2.4积极弘扬,释放正能量

农村民俗文化范文5

关键词:全面乡村振兴;乡村;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在农村工作的生命线,是全方位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政治保障、精神动力。当前在全国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伟大胜利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深刻洞察时代大势,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高屋建瓴地指出,将全面深入推动乡村振兴作为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任务,举全党整个社会之力加速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全体农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1]。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开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发展新境界,就要充分发挥农村德育凝心聚力、铸魂育才的重要作用。

1乡村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问题

1.1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落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纷纷外出务工经商,流动性加强,农民个体向心力与凝聚力不足,家园共同体意识淡薄。这些问题是当前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引导、没有平衡好个体与集体关系的突出表现[2]。原有的自上而下有组织的德育,以灌输为主、忽略农民的主体地位,而更多地致力于国家和个人层面的德育,重整体性、轻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束缚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农村德育观念的滞后对农村发展的直接负面作用是“三农”问题凸显。农村德育观念滞后问题日益成为阻碍基层发展的主要问题。

1.2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欠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也是营造文明农村环境的重要一环。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因素制约:第一是目前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并不健全,传统的运行机制并不能适应新时代乡村发展理念的重大转变;其次是由于当前部分民众的思想政治教育觉悟较低,并未意识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和农村环境的直接关联,再加上我国农村目前尚未建立常态化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很难持久。上述问题的出现,直接影响着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营造。1.3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不足。合适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可以充分调动村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但现阶段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集体学习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培训班、红色题材的文艺展演等方式开展。这些方式对村民缺乏吸引力,收不到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同时,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依托于传统媒介和平台,如宣传栏、横幅、广播、电视等,在一定程度上也缺少感染力和吸引力,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足。互联网等新兴媒介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不够,并且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普遍使用率不高,农村基础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足,这些都无法有效满足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1.4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不完备。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成体系的配套资源,这是进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优良民风民俗、培育农村优秀人才的重要资源保证。但是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成套资源面临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育硬件资源和设备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创新设计。二是目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资源还只是简单的宣传材料,而随着农村空心化加剧,农村多为留守儿童和老人,农民整体科学文化水平较低,因此这种简单的宣传形式并没有提升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三是已有的资源和设施不符合农村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

1.5思想政治教育土壤不足。随着乡村法治建设不断发展,农民法治思维有所增强,但是当前部分农民的法治意识还是比较淡薄。农民的法治思维仍然深受传统人情观念的强烈影响。乡村环境比较闭塞,处在相对独立的农村环境中,传统习俗和观念仍然在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占主导地位。而人治思想、礼治思维在农民法治思维形成过程中有着重大影响,使得农村缺乏法治风尚,法治意识淡薄[3]。

2乡村振兴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2.1基层治理: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升农民思想观念。基层治理工作致力于推进乡村振兴,增强农民的思想政治素养。同时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也会相应地提升基层治理的有效性。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机制,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形成一支以第一书记主导的乡村带头人队伍,以充分发挥党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4]。实行网格化的治理结构,每网格为一个单位,按照各个单位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设置一名网格管理员及责任党员干部,共同承担乡村思想政治教育计划的实施。

2.2乡风培养: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2.2.1构建文明和谐的乡村生态环境。农村生态环境是影响农民群众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文明的农村生态环境可以让村民在积极舒适的自然环境中磨砺自己的文化素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村民的思想觉悟。在农村生态建设布局中,可以把农村规划为居民区、休闲娱乐区、公共服务区、产业建设区等分工明确的功能区,各个功能区设计各自的标识及标语,以确保农村生态建设布局的和谐明晰,营造浓郁的乡村德育氛围。

2.2.2民俗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挖掘。农村民俗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这些生动的原始素材可以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重要的素材。传统民俗文化涵盖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历史名人优秀事迹、家风门风及家教故事、本土传承下来的美德事迹等,从这些传统民俗文化素材中优先挑选贴合农民群众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的素材,以广播或展示的形式潜移默化地教育农民。

2.2.3农耕文化的继承发展。农耕文化是在漫长的农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浓厚的乡村生活气息和乡村特色的文化。传统农耕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对于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要、增强农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引领道德、淳化民风有着重要作用。要深入挖掘农耕文化中的思想精华,把爱国、重农、勤奋、务实等思想道德教育融入与农民的生产生活相结合;要重视弘扬农耕文化的载体建设,使农民对生产工具、生产方式、文体娱乐功能进行再认识,发挥它在弘扬农耕文化、传承文明乡风中的重要功能。

2.3载体支持: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乡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也在发生着变革。在传统媒介方面,电视、广播在老年群体中更为普及,可通过新闻联播等央视栏目,选择有关乡村振兴政策、几代领导人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和讲话、感动中国人物纪录片,在村民活动中心进行播放,提升农民对于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道德的认识。对于青年群体可以借助新媒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如可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定期发布思想政治教育动态、活动安排、模范榜样等,农民也可以在这些平台上自主学习[5]。

2.4配套资源:建立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6]

2.4.1开发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要注重挖掘对农民而言具有实用性和本土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可采取通用式和本土式两种渠道完善思政教育资源系统。通用式教育资源可以满足大多数农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通用式教育资源包括美丽乡村文化教育、美好乡风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个人品德教育等;而本土式教育资源的主要特色则是植根于农村本身的民俗风貌,地方性文化,发掘特色鲜明的地方资源,形成独特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教育素材。本土式资源以生态文化资源、乡土情结资源、地方民俗美德故事等为主。

2.4.2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思政教育形式是否别致新颖、喜闻乐见、贴合社会现实,是影响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可以通过指令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混合式教学等多种形式,推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革新。在指令式教学方面,由各村的第一书记直接承担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并采用思想政治教育专题图书、影视作品、纪录片等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逐步渗透到农民的实际生活;情景式教学即通过设计情景的方法,以有关农村道德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宣传影片、电视节目、纪录片为主题,村民通过角色扮演,在亲身感受故事背景和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的理解;混合式教学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以线下为主、线上为辅。通过线下的集中德育、知识教育讲座,逐步形成农村道德教育环境,增强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意识,线上以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和门户网站等多种途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搜集,解决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2.5文化风尚:培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丰润土壤

2.5.1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传承。农村优秀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历史积淀和人文底蕴,借助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能够产生“文化育人”的效果,还有利于形成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还可以用红色文化、非遗文化、传统民俗三种独具特色的文化作为载体。在红色文化的传播方面,通过利用地方志、纪录片等资源搜集整理本地独特的红色文化素材,制作红色文化教育小册子或剪辑录像到文化宣传活动区进行播放,让红色文化历久弥新,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在非遗文化传承方面,通过发掘本土的传统戏剧等传统民俗非遗资源,在重大节庆活动中演出,并吸纳更多的农民群众加入到文化活动中,以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和人文涵养;在传统民俗方面,针对各村庄的民俗特色,建设“一村一貌”民俗文化体验村,把传统民俗文化体验与乡村旅游、美丽村庄建设挂钩,促进传统民俗文化的继承发扬。

2.5.2“礼治”“法治”相结合,提升法治观念。“礼”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合乎礼法的行为就是正确的行为[7]。如果单从行为规范来看,礼法和法律比较相似。而二者最大的差别就是法律的实施必须借助国家机器的强制措施。而维持传统“礼治”的则是代代相传的人文传统,农民总是对传统道德怀有敬畏之心,利用传统来完成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会获得更好更持久的成效,比如世代相传的诚信精神、忠孝文化等。所以要根据现实情况的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礼治”与“法治”相结合[8]。

农村民俗文化范文6

关键词:传统文化资源;地域民俗文化;乡村活动空间

引言

当前,城乡差距依旧存在,城市发展受限,农村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建设乡村是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依靠农民,为亿万农民谋幸福为党的重要使命。报告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总要求,其中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一、传统文化资源与美丽乡村建设

传统文化资源包括独特的地域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其中自然资源包括具有当地特色的地貌、水景、丛林老树等,而传统人文资源则包括古建筑民居、传统手工艺、岁时节日、人生礼仪、游艺、信仰、家族等在内的民俗传统,这些乡土传统在乡土社区中起到交流思想情感、编织社会网络、组织生活生产等作用。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应避免千村一面,激活传统文化资源,挖掘当地独特的文化特色,营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人居环境空间。传统文化资源不仅在彰显乡村文化特色、传承地方文脉等方面呈现其价值,更需在营造文化生态空间、培育居民文化观念、塑造乡村文明肌体等方面实现其功能。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仅需要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地方文脉,打造文化景观、公共艺术精品,增强文化形态的精神内蕴,建构城镇历史结构和空间肌理,还需要结合当代主体与特定群落的审美心理、文化需求,积极探索空间形态的意象表征机制与审美特征,充分发挥意象空间传播文化理念及建构主体生存观与审美观的效能[1]。

二、三星村美丽乡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增城三星村是增城区新农村建设重点建设村落,村落自然环境资源好,有一定的生产力资源,根据田野调查发现,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现有产业结构单一、村民收入较低、人口外流严重、“老龄化”现象严重,村落发展的动力不足。与相邻五联村相比,缺乏支柱产业,并且在人居环境建设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没有充分利用好自然资源。三星村地域广阔,毗邻白洞水库,良田肥沃,自然风景优美,并有千年以上石桥一座,石桥周围密竹参天,泉水潺潺,但是如此优美的自然景观却没有很好地利用起来,而是在周围建立了养殖场等,并没有充分利用好自然资源。

(二)三星村缺少民俗文化活动氛围。究其原因有三个:第一,城镇制度化的生活节奏已经改变了之前的村落生活节奏与习惯。并且伴随着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转变,民俗文化活动的重要性在大大降低。第二,在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的背景下,文化建设并不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第三,中青年居民外出务工,村子缺乏发展的活力。

(三)缺少乡村文化休闲空间。乡村休闲空间是现在新农村建设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例如休息纳凉下棋的区域,例如公共阅读区域,例如健康的娱乐活动,健身锻炼的场地,这些都是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要考虑的问题。

(四)缺少本土文化自信。这是在乡村建设中最普遍的问题,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和发展中,村民已经适应可更加现代的生活方式,旧时时令节气,生活习俗,在年轻一代人中保留非常少,而且并不能产生认同感。

三、三星村美丽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中的传统文化资源转化

针对上述问题展开更为详细的调查,首先,查找相关文献了解当地文化资源,农业资源,气候环境等多方面研究区域特征。其次,先对村落整体景观进行研究,从景观设计要素,建筑、植物、河流、道路等多个要素进行研究,并规划设计。再次,对民俗文化进行调查和研究,研究适应于该村落的独特的休闲文化环境,并利用休闲文化活动激活空间,形成活跃的公共活动区域。最后,打造文旅空间,梳理农事活动,设计体验空间,打造体验流程,并设计与体验流程相关的特色空间。结合“田园综合体”这一新概念,具体思路有以下四点:

(一)借助地域自然风景营造田园诗意的乡村景观空间。三星村地处中新镇边缘,与小楼镇和朱村街接壤,更与二龙山风景区因一山之隔为东西两方,距离中新镇车程15分钟。从三星村村委会沿着村道向南走去,地势平坦,村道两岸稻田茂盛,一望无际,位于三星村南边的西河片区还保留着有史可考的西河桥,桥呈南北走向,横跨西河南北两岸,桥宽1米左右,仅限一人通行。西河桥河道风景秀丽、河水潺潺、清澈蜿蜒,河岸两旁竹林繁茂,岸线自由曲折,河中鹅卵石星罗棋布,散发着乡土气息浓郁的亲和感、安逸感,体现出传统村落特有的景观美(如图1)。三星村作为传统村落,其地域特征与历史文化内涵远高于一般村落。故应将这个村子片区作为传统村落的景观规划来看待。传统村落的景观规划要素主要体现在山林、水体、农田、建筑、道路、场所、生产生活要素等。1.应最大限度地保留西河桥原有的周边环境,而对村道两边进行清理和规划,并沿村道做不同的景观层次,最终的端点到达西河桥,体现出乡村景观的层次与连续性。如沿路可经过田野、穿越竹林,而后沿西河涉水而上,观溪流,捉鱼虾,体验乡居生活。2.营造亲水空间,西河桥下可营造荷塘,桥上赏荷。往南的溪流可增加汀步,由汀步连接河道两岸,形成新的水上驻足区。3.沿河两岸营造乡村休闲空间,就地取材,取竹子元素,可设凉亭,茶社,形成村民们饭后茶余聊天、家族聚会等乡村交流和休憩空间。如SUP素朴建筑工作室的尚村竹篷乡堂项目将废弃坍塌院落激活并加以利用,变废为宝,用6把竹伞撑起的拱顶覆盖的空间,为村民和游客提供休憩聊天、娱乐聚会的公共空间,并兼顾村民集会活动、村庄历史文化展厅的功能。与此同时,竹篷也可服务于游客,成为歇脚的餐厅茶楼。竹篷乡堂的建设成为村落有机更新的一次积极尝试,也为尚村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复兴传统农事活动,建立良好的农业体验式空间。田园综合体是乡村综合发展模式,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所具备的功能区域,包含产业、生活、景观、休闲、服务、各区域只能明确,区域之间融合互动,形成紧密相连、相互配合的有机综合体。发展田园综合体一方面是为了解决人民休闲旅游的需求,一方面是为了发展农村经济。三星村交通方便、环境优美、有广袤无际的农田,应打造更有力的特色产业,以及独特的农事体验空间,开发农业旅游,并结合白洞水库,做休闲观光度假区域。1.建立现代农业示范观光区:(如图2)所示从三星村现聚集居住带向南延伸,是大片广袤的农田,三星村以丝苗米产业作为该村主打产业,建议建立竖向农业观光区域。2.建立农事生活体验区:在上屋路与向白洞水库延伸的三角交叉区域,可以考虑建农事生活体验区,在该活动区域,以丝苗米产业为主,蔬菜瓜果种植为辅,形成不同的节令的农事活动,早稻清明前后插秧,大暑时节收割,晚稻立秋时节插秧,立冬时节收割,并间种特色花木,形成丰富的农事活动体验区。3.建立自然风景休闲度假空间:以农事活动体验区为中心,向白洞水库延伸做休闲度假空间,借助白洞水库优美的自然资源,建立集民宿、餐饮为一体的大众旅游度假区域。4.建立民俗文化活动区:另一方面往西河片区延伸,借助西河桥古文化资源,依托西河两岸古朴自然风貌,可建立西河书院、西河茶室、西河粤地民俗文化博物馆等,沿河两岸竹林繁茂,也可考虑建独立民宿,适合高端用户静养聚会等空间。

(三)传承民俗文化活动,营造乡村文化艺术空间。长期以来,乡村民俗文化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道德教化、仪礼规范的作用,有助于建构乡村的社会秩序。随着中青年居民进城务工,中老年人群转而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乡村游艺民俗不仅失去了创新的最有生力量,也面临着后继乏人、难以传承的窘境。很多年轻人不愿意被束缚于土地,也对学习乡村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手工业技艺缺乏兴趣,划龙舟、舞龙等一些集体性的民俗活动因为缺乏年轻人的参与而停办,很多田地长期抛荒,一些富有特色的乡村民俗技艺面临失传危险。[2]应传承民俗文化活动,树立民族文化自信。三星村位于增城区,该去有丰富的民俗文化活动,如舞春牛、舞貔貅,以及客家文化如客家山歌传唱,荔枝文化节等等特色的民族文化活动。在举办民俗文化的同时,也可以邀请国内外艺术家进行写生创作,举办各类艺术活动,形成独特的乡村艺术节。国内知名的许村国际艺术公社,通过近十年的实践,是艺术修复乡村的典型案列。每年的民俗活动与国际艺术节结合,吸引国际艺术家创作,并举办画展。不仅提升村民对家乡文化的认可,更激发了引以为傲的强烈自信心,留住家园,守住故乡,让文化基因在乡村延续。

(四)研究当代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营造舒适健康的农居环境空间。合理布局生活空间,以农村居民点为主体、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的国土空间。构建便捷的生活圈、完善的服务圈以及繁荣的商业圈,让原住民过上有品质、更舒适的生活。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建立现代卫生的乡村居住环境:应在目前以村委会为中心的常住人口较密集的片区,落实稳步推进饮水安全、道路硬化、垃圾处理、厕所改造、村庄绿化、民居节能改造和危房改造、污水处理、土地整理和公墓建设、厨房改造和秸秆处理、标语广告整治、村庄标识设计等工程。并对老旧建筑进行修缮,民居建筑外墙进行美化设计,让村民居住环境得到整体改善。2.构建田园养生养老:上文提到村落原住民青壮年都外出务工,而以中老年人居多,那么在改善农居环境空间的同时,更离不开养老产业的构建,养老产业的构建不仅可以服务于三星村现有居民,也吸引了外出务工年老后要回乡养老,以及都市居民要回田园,利用田园的自然资源和休闲人文构建田园养生养老。所以在农居环境的改造上,应还原和保持村落自然生态的布局,对农民房屋建设,院落环境以及相关村落配套设施如休闲广场、卫生院等设施进行更新改造,将相关产业资源如菜园、鱼塘、果园进行整合,建立与度假相结合的乡村休闲体验型的养老服务业。

四、结语

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为彻底改变乡村景观面貌滞后被动的局面,变群众“消极应付”为“主动参与”,变“政府管理”为“社会共建”,提高群众责任感,完善群众参与维护的管理制度,应形成群众自发管理秩序井然的良好局面。最终三星村不仅能成为都市居民的菜篮子,更能成为都市居民休闲娱乐度假的后花园。

参考文献

[1]宋眉.新型城镇化和特色小镇建设中的传统文化资源[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7,29(04):266-272.

[2]陶维兵.新时代乡村民俗文化的变迁、传承与创新路径[J].学习与实践,2018(01):133-140.

[3]渠岩.青田范式:中国乡村文明的复兴路径[J].室内设计与装修,2017(07):126-127.

[4]潘鲁生.传统文化资源的设计价值与转化路径[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4(01):9-11+191.

[5]徐胜,羊杏平.培育田园综合体宜居宜业特色村镇新路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21):250-251.

[6]李君洁,罗德胤.重返没有景观设计师的村落景观新县西河村的景观建设实践[J].风景园林,2015(12):80-88.

[7]冼宁,岳永超.乡村聚落景观的保护性设计研究——以朝阳市尚志村为例[J].设计,2016,29(14):142-143.

农村民俗文化范文7

关键词:乡村文化;价值;问题;进路

新发展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乡村新发展阶段发展乡村文化,推动乡村文化再生长,有利于夯实农业基础,促进农村社会安定和谐,保证农业经济行稳致远。

1新发展阶段下的乡村文化价值

进入现代化后期的新发展阶段,乡村文化在吸纳现代性的基础上被重新建构,随之而来的就是乡村文化价值被重新定义。因此,有必要对乡村文化的历史、经济、生态、教化和国际价值进行再认识与再阐释,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价值引领。

1.1乡村文化历史价值

中华文明植根于农耕文化,乡村是中华文明的一大载体。梁漱溟指出:“中国文化以乡村为本,以乡村为重,所以中国文化的根就是乡村。[1]”从乡村文化的历史角度看,早在一万年前中国农业就有了起源,后发展形成发达的农耕文化,创造出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果和思想文化。上万年的农业文明、从未中断的农耕历史、强大的文化吸附力,一直贯穿于中国传统乡村文化的发展全过程。中国乡村文化从历史长河中走来,承载着生生不息、庚续不绝的厚重民族基因,在包容并蓄中不断衍生发展,成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有机命脉。自鸦片战争到新中国建立的一百多年间,中国屡遭西方强权的侵略,却从未在历史上出现过较长时期的解体或分裂,这正是由于乡村文化所迸发出的巨大力量在背后的做支撑。

1.2乡村文化经济价值

乡村文化与农村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乡村生产生活具有自足性强的特点,具体体现在其将劳动置于舞台中心,粮食、蔬菜、水果种植,家畜、家禽养殖以及手工艺等多业经济收入在乡村得以实现。乡村文化传承下来的风俗习惯、传统美德、风土人情等精神积淀既是实施教化的有效途径,又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乡村文化与其他新兴产业融合能够形成乡村经济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极大地提升乡村文化的整体生产力。例如在我国丰富多样的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中,绝大多数农业遗产来自乡村,承载着各具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通过对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发掘、保护、利用,有力带动了乡村文化的传承和乡村文旅经济的发展。从土地改革、“包产到户”、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脱贫攻坚再到当下的乡村振兴,乡村文化始终发挥着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1.3乡村文化生态价值

乡村文化与生态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乡村文化中蕴含丰富的生态智慧和地域性生态知识。传统乡村生活方式是一种低碳生活方式,农民常与土地相伴,懂得遵循农事规律本身,在日积月累中形成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意识。在劳动过程中,农业从事者通过对天、地、物的观察审视,与大自然产生深厚情感,逐渐养成其尊重和保护乡土环境的行动自觉。趋时避害的农时观,辨土施肥、用养结合的地力观,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循环观等,都为推动当代农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乡村文化思想资源。

1.4乡村文化教化价值

乡村文化丰富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们的学养和综合素质。例如凭借优秀乡村文化中的修身养性之道,农民得以开阔心胸、慰藉心灵,在身体、心理和生活上获得安全感和幸福感。乡村文化提供了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巨大的市场空间,即便是外出务工的当代农民,其所在乡村的村规民约依然对其发挥着教化和约束作用,乡村熟人社会中的舆论同时也担当了监督员的角色。乡村还有许多文化实体存在,如祖坟、祠堂、家谱等,这些都在一定范围内对村民行为有着很强的规范力量。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城市基层社区组织的居家隔离、社区隔离、志愿服务、群防群控实际上也是乡村文化的外部扩展,是乡村熟人社会文化机制在城市疫情防控中迁移应用的体现[2]。

1.5乡村文化国际价值

中国乡村保存着大量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向全世界传递中国乡村文化特有的精神标识。汉朝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唐代著名的遣唐使模式对日本当时文化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遥远的欧洲也从中国乡村文化中获取智慧———《马可•波罗游记》曾激起无数人对神秘东方的想象。时至今日,中国乡村文化顺应新的时代需求,在全球相互串联,不断“圈粉”的世界中,为各国提供文明互鉴机会,使东西方交流得以从物质层面提升到精神层面。如中国把乡村扶贫经验、乡村生态治理经验等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全世界,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共鸣。乡村文化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互动融合、交流联通和碰撞交锋,彰显了不同文化主体的特质,形成了新的社会文化网络,深刻回应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平等相待、合作共赢的文化关切[3]。

2新发展阶段下乡村文化再生长存在问题

2.1乡村文化再生长空间活力不足

目前我国乡村处在新的发展阶段,城市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乡村社会一方面由费孝通的“熟人社会”转向贺雪峰的“半熟人社会”,再转向吴重庆的“无主体熟人社会”,另一方面由农耕生产转向“半工半耕”“亦工亦耕”,再转向“全工无耕”。而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也随之由原来的“差序格局”关系转向市场经济法则关系。尤其是一些年轻“农二代”缺乏农村生活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仅把乡村当成一个旅游目的地的选项和更愿意去的一些“好玩有趣”的地方。来自同一村庄的村民由于长期在外互不见面,交际沟通方式变为借助新媒体手段如微信、快手、抖音等建立或维持人际关系,人情中“结朋友”“攀亲戚”的现象日益增多。

2.2乡村文化再生长资源日益萎缩

当下中国急速的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让农民逐渐掌握了“生财之道”,日益改善了日常生活条件,但却较易造成对自身文化涵养和现代思想意识提升的忽视。传统文化中的故土情怀、道德伦理和文化价值开始走向异化[4]。“老家”“乡愁”的记忆已越来越淡漠。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民间手艺在日益消解甚至消亡,地方传统戏曲种类急剧减少,近年来国家花大力气建设的一些乡村文化工程如文化广场、戏台等文化设施被闲置,农村公共文化投入相对不足,文化队伍力量略显薄弱,甚至有些学者认为乡村文化是日趋没落的、过时的、倒退的文化。

2.3乡村文化再生长主体接续不畅

随着乡村大量青年农民劳动人口的外流,现实中大量的村庄仅剩老人、妇女和儿童这3个群体,虽然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生活资料供给负担、子女养育和教育负担,为中国的城市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5],但他们身为乡村文化的弱势群体,没有充足的精力和能力参与到乡村文化建设中。乡村留守妇女忙于繁重的家务和农活,留守老人维持少量田地的微薄收入,留守儿童大多就近在村庄小学就读,远离父母使他们缺乏足够的家庭关爱,更加感受不到父母的言传身教。可以说,现阶段乡村内部文化建设主体力量是十分缺乏的。

3新发展阶段下乡村文化再生长进路探索

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最强有力的文化基础,如果没有乡村文化的强力支撑,乡村振兴就难以实现。走出乡村文化的建设困境,必须遵循乡村文化再生长规律,从活化农耕文化、激活民俗文化、发展特色文化、链接新媒体技术、凝聚建设合力这5个方面适时适度发力,在新发展阶段重新焕发乡村文化的勃勃生机。

3.1活化农耕文化,激活乡村文化再生长的文化基因

注重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发掘与保护,增强全社会对农耕文化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建立具有旅游点潜质的乡村农耕文化博物馆、展览室等文化场所,发挥文化传承和教育作用;开发蕴含传统文化精髓的文化产品,培育发展乡村文化创意产业;联动乡村文化消费与乡村其他消费,打造更多有特色、高品质的文旅产品,引导城市人群参与体验,利用农耕文化资源增加农民收入;对乡村有形的文化空间如村寨、道路、桥梁等注重保护和重建,加大对特色村镇、实体建筑、池塘、古树、名木的保护力度,挖掘古村古镇的历史文脉和文化记忆,构建阿比•瓦尔堡的“集体图像记忆”和皮埃尔•诺拉《记忆之场》,打造乡村文化的认同空间[6],从而激活传统乡村的文化基因,让赓续五千年不断的乡村文化站上时代潮头,破圈而出。

3.2挖掘民俗文化,放大乡村文化再生长的集聚效应

深入挖掘民俗节庆中的先进文化,整合蕴藏其中的人文资源,对有价值的文史资料如村庄史、族谱等进行搜集、编撰和建档,抢救性记录口口相传的山歌、无文字的少数民族语言等并加以保护和传承;把民族节庆、传统习俗、戏曲文艺等文化资源与先进的数字传播手段相结合,借助微博、微信、微视频、抖音等新媒体让传统民俗文化“活起来”,推进乡村旅游从单一观光向数字化、沉浸式、互动性等多元化方向发展;以文化创意赋能传统民俗文化,以民俗文化推动特色民宿、沉浸式体验、国风国潮、健康养老等文旅业态提升,打造“一村一幅画、一乡一天地”的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运用“民俗+”思维,发挥民俗文化资源的集聚效应,推动乡村民俗与自然、人文、产业等多重要素的融合,实现经济与文化双赢;重新认知传统手工艺,激活其中承载的习俗、情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手工艺人所秉持的工匠精神,通过技术、工艺创新提升乡村传统特色产品的品质,提高村民收入。

3.3发展特色文化,引来乡村文化再生长的源头活水

乡土文化包含极具地域特色的革命文化,要注重收集整理相关的文献、材料,保护革命老区旧址,征集红色家书、喜报、奖状、证书、照片和村民们口口相传的革命故事等,紧扣红色文化优势,在重温红色历史、再造红色经典中再现红色记忆,梳理和凝练新中国成立以来地方体现的精神文化特质,充分利用地方精神文化教育干部和群众,筑牢乡村文化建设的根基;同时厚植绿色文化,强化绿色生态理念,重塑乡村文化之美,让乡景、乡风、乡情,成为民众心头最为隽永别致的一抹乡愁。

3.4链接新媒体技术,优化乡村文化再生长的实践模式

利用互联网、区块链、5G等信息技术发展乡村文化,依托新媒体复活优良乡村文化基因,建立以微信、公众号、博客、快手、抖音等平台的新宣传方式[7],同时加强乡村文化服务APP建设,增强文化供给的加倍效应,推动乡村文化数字化建设,引导农民适应新媒体的变化,增加农民获取文化信息的渠道;创作格调健康的网络乡村文化作品,推动乡村文化精品网络化传播;保存乡村文化资源,通过“影像记录”与“数字馆藏”来记录民间节庆、戏曲、乡风民俗等;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对乡村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节日等进行宣传,展现乡村文明新气象,如CCTV-4《远方的家》系列节目《大运河》就将镜头聚焦最基层的乡村大地,是乡村文化引领的先行之举。

3.5协调多方力量,形成乡村文化再生长的强大合力

农村民俗文化范文8

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虽然我国农民的文化生活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农村文化建设也呈现较快较好的发展态势,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本体”文化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文化建设在剔除糟粕的同时也忘记了对地区特色文化的继承,从而出现了与“本体”文化相对的文化问题。

(一)“伪城市化”现象

“伪城市化”是指在城市化的现代文明冲击下,农村人口向往城市文明不断涌入城市,农村地区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社会活动等各个方面出现各种模仿城市的现象。由于受特殊的地域、经济及文化传统的制约,农村缺少城市化的基础,这一特殊的发展现象并不能适应农村社会的发展需求,它既是城市文化影响的产物,更是农村文化建设不注重其本体及自身独特性的结果。我国的农村在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熏陶下保留着许多优良的文化因素,但是这些传统文化因素或是被现代文化所侵蚀,或是被打着传统的幌子进行着现代改造。城市发展推动城市文明的不断外扩,对乡村文化产生冲击,乡村开始效仿城市的生活模式,其中电视文化影响巨大。然而农村的社会形态及法治水平并没有达到城市的标准,其特殊的结构状态也制约着其完全城市化。但是这却没有影响农村人口极力进入城市,寻求城市生活方式,打着城市文化的幌子忽视农村原有的生活与传统的方式。这种“伪城市化”的文化状态随处可见,如电视文化、半现代式的婚礼、城市买房等等。一方面工业生产的发展吸引成千上万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另一方面城市建设促使工业生产逐渐向农村迁移,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而对于兴办工业,农村地区趋之若鹜。乡村文化在工业生产的影响下趋向于工业文明,却又无法舍弃耕地的束缚,出现交织于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劳动力,这种“伪工业化”的文化现象直接导致的结果是传统型人才遭到遗弃,农业人才流失,农业生产弱化。而同时,为了适应城市化发展进程,缓解城市压力,政府大力推行城镇化。城镇快速发展却没有相应的公共设施与文化底蕴做支撑。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类似于城市,区别于农村,而没有独立的城镇化标准。“伪城市化”所带来的是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的消失,劳动力外流,传统型人才遭遗弃。在没有城市化生活条件下,农村文化生活变得单一,导致低俗文化如赌博、迷信等现象复苏。

(二)乡村人际生活方式利益化

我国传统农村是基于农耕文明小集体聚居的熟人社会,社会交往是一种基于互信、互助的模式。在农业生产中,根据家庭劳动力的不同,会对需要帮助的邻里亲戚进行生产上的支持,其补偿方式是自身需要时他人给予的同等帮助。在社会生活中,婚丧嫁娶中的互帮互助也尤为明显,一家有事,四方来帮。在没有特定法律规范的前提下,乡村的人际生活是以道德规范为约束的,一是诚信,在S村,邻里亲戚间借钱或买卖赊账一般口头约定在秋收后或春节前偿还,如到时无法还清会主动解释原因并再次约定时间;二是孝道,崇尚先祖,尊重长辈,赡养老人;三是重礼节,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关系,逢特殊节日会以特殊礼品相送,表达诚挚的情感。如S村仍保留着结婚“下书子”习俗,即“下帖子”。专门的“红人”带着男方家准备的各种礼品,如面、红绳、红花、麻饼、染红的花生、枣子、红纸包的鲜鱼和鲜肉等,由男方的同辈兄长一同送往女方家,女方拿走部分东西,剩下再由男方带回。结婚当天,女方嫁入男方家时,女方会在一个装着米的小红桶内藏着鸡蛋,寓意子孙满堂,并在床上撒上花生、莲子、红枣来表示早生贵子。但是传统人际方式并不能满足当今农村对利益的追求,乡村人际生活方式变得利益化。传统结婚习俗中的美好寓意在很多村民眼中变成了累赘,简单的礼金更能满足其对物质的需求。原先互助式的农业生产关系改为现金式的雇佣关系,S村的水稻种植大户就十分头疼农忙时节雇佣问题,村里能干的人越来越少,费用一年比一年高,因为都是认识的人工作偷懒又不好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大量人口外流,留守老人不仅要养活自己还要照顾孩子,就S村来看,很少有子女会定期给父母生活费用,更别说回家探望。在S村的传统习俗中,长辈必须给第一次来拜年的孩子送上新碗和新筷子,表示对孩子成长的关怀,而现在这种传统礼节都被现金红包所取代。

(三)传统民间文化逐渐消失

传统民间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各种民间技艺演化汇集而成,做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反映出农村地区思想文化风貌和观念形态特质。但是,自中国的文化革新以来,传统民间文化一直被认为是“落后”和“封建迷信”的代表,以庙会、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祭祖仪式、民间信仰等形式表现出来的传统民间文化被完全的曲解,并遭受当代主流文化形态的排挤。虽然近年来国家对于新农村文化建设方面较为重视,但是“即使是《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也只是把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放在首位,而对于如何实现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则缺乏具体战略和推进措施”。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传统民间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大多以当地的经济利益为目的,而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对传统的传承与革新。在经济目的驱使下,开发者任意开发民间文化资源,却没有形成系统正规的文化产业链。长此以往,传统民间文化也只能在市场经济下枯竭或被篡改。同时,民间传统文化往往具有地域性,很多传统技艺由少数“能人”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传。然而,在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农村主要人口选择外出务工或者定居城市,致使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后继无人,而对城市及商业文化的向往也使人们对传统文化传承不感兴趣。S村的梁大爷,一直以编竹制品为生,是当地有名的“篾匠”,现在老人因年纪太大无法继续工作,也无人再愿意跟他学习这门手艺。

(四)传统乡规民约失效

农村以村落、村社形态聚居,相互间又较为分散,导致其对外闭合的状态,从而形成了自己同一的文化认同和文化秩序,起着社会约束的作用,一旦有个体打破或是违反这一习惯,所受到的必然是群体的指责或处罚。这一文化认同由村落全体成员议定通过或在生产生活中自然形成,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被尊为乡规民约,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为其基本框架,包含着忠顺孝悌、仁爱互助、重义轻利、自强不息、勤劳勇敢、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精神。乡规民约体现了村落全体人员的意志,维护村落整体利益,对于维持广大农村区域的秩序,保障中国传统社会的正常运转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和工业文明的冲击,农民受利益及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驱使,逐渐脱离原来的村社环境。而农村传统的生活环境与生产方式也发生改变,传统乡规民约无法控制变迁中复杂的人际关系,无法以传统习惯来应对周围发生的事。传统理念无法在村民生活中发挥其作用,其所带来的结果便是对传统的遗弃,包括乡村传统中优良的文化精华,取而代之的是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和背离社会伦理道德的现象,出现许多不务农业、赌博、不守信用、不事父母的人。S村的张家祠堂在社会主义改造后就被翻新成小学,成文的乡规族规随之被破坏,家规祖训随着宗族观念的减退也被村民遗忘。乡村传统的优良道德正在逐渐丧失,功利主义、遗弃老人、厚葬薄养、鄙视劳动、厌恶乡土等背离传统的现象随处可见。

二、新农村“本体”文化建设

农村的“本体”文化是农村文化的根本,是农村文化保持其独特性的源泉。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农村地区的“本体”文化建设,更能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丰富农村文化的多样性。

(一)以公共文化服务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空间

“伪城市化”现象的蔓延一方面是由于城市文化的侵袭,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不到位、公共文化生活空间缺乏所带来的文化娱乐形式单一。公共文化生活空间的退缩,对于村庄秩序的维护、促进农民合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是十分不利的。因而,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公共文化建设,提高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主动性,才能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空间。S村的村民对于政府组织的戏剧演出有着强烈的兴趣,每次观看演出的村民络绎不绝,住的较远地区的村民会特意骑车赶去观看。而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茶余饭后便会讨论戏剧的内容以及下次演出的时间。由此可以看得出,农民对于政府推行的公共文化服务还是抱以非常积极的态度。但是公共文化设施在村里还是相当缺乏,S村一方面没有现代化的幼儿园、图书室、文化服务点,另一方面传统祠堂被重建成小学,稻场被屋舍占据,也没有了曾经“看大戏”的晚间集体活动。所以,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要完善现代化的文化基础设施,如幼儿园、图书馆、文化学习站、农业科学服务站以及休闲娱乐广场等。S村目前以住房开发为基础,以公路边的池塘为点,建设了大型的休闲式公园广场,从而为当地村民闲暇时光提供了去处。同时,应发挥传统公共场所和集体活动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重要作用。S村以水稻种植为基础,恢复大型的稻场既有利于农业生产,又能为农村提供集体活动的场所。

(二)以农民为本体的文化主体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此为文化本体的人文精神融合着每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和思想本源,推崇道德至上,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存价值。因而,古代学者便萌生“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把民做为治世之本。我国的传统农民在独特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审美,对文化的诉求不同于一般的文化建设。因而,在新农村“本体”文化建设中就要从农民独特的文化需求出发,把农民作为文化建设的本体,一是加强农民自身的文化建设,其次充分发挥农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同时注重传统民间技艺农民群体的发展,通过农民的文化建设,最终实现文化服务农民的目的。农村以农民的聚居而形成,农民与农村的发展息息相关,农民素质的提高能够为农村文化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文化的发展又为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外在可能的环境。因而,新农村文化建设首先要培养具备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和革新能力的新式农民,促进农民的文化自觉。农民既是民间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民间文化的传承者。农民内在文化自觉及文化素质的提高,促使农民在文化建设中积极的探索,充分发挥自身的力量,成为新农村文化的参与主体,从而更好更快的推动农村“本体”文化建设的步伐。农民提高自身素质及发挥主动性,才能真正发挥民间“艺术家”、“科学家”等人才的骨干力量,促进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培养和激励“乡土艺术家”是传承民间文化、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农民在积极的投身农村文化活动、促进农村文化发展的同时,也丰富了自身的文化生活。做为农村文化载体的农民,随着文化自觉的提高、主体性的发挥及文化生活的丰富,对于各种文化的侵袭就具有了自主的鉴别能力,在各种伪文化中坚持“本体”文化的发展。

(三)以民风民俗为本体文化建设,彰显农村地区文化个性

传统民间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农村民风民俗文化资源的集中体现,也是农村文化的源头。农村民风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包括乡村歌谣俚语、人物风情、故事神话、技艺经验、衣着饮食、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是农村文化的本源,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个体独特性。农村民风民俗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价值所在,而且在现代经济体制下还蕴含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因而,把农村当地的民风民俗这一本体文化作为当地特色个性文化加以突出建设,能够继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发扬文化精神价值,促进农村地区的个性化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新局面。地方特色经济中凝聚的是该地区民众传承相沿的民俗文化精髓,民俗文化是农村经济的无形资产。因此,与现代化相结合,有意识地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风情进行现代化改造,深入发掘其经济价值,发展当地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产业,能够促进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经济基础,又能促进民间文化的继承与发展。S村周边盛产小型竹子,以其为原料的竹篮竹筐工艺,本身就是非常实用的生活用品,在当下十分注重健康生态的社会环境下,有着很大的市场空间,更能凸显S村的文化个性。

(四)重建乡规民约的伦理道德范式

最早的蓝田吕氏乡约包含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四个方面,其后的乡规民约也主要表现这几个方面,都是农村文化的本体精神所在,也是现代农村必需弘扬的。现代化的农村,因经济发展的要求,大多以经济建设为主。在经济利益的趋使下,现实利益的冲击对农村传统伦理道德的冲击是最大的。S村目前处于新农村建设的迅速发展时期,村民的交往方式趋向于利益化,乡规民约也于社会变迁中消失。因而重建乡规民约伦理道德范式,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首先,在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建立符合农村当地的乡规民约,以道德教育为范式,通过多种形式的道德教育宣传,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开展富有乡村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全面提高农民的道德素质。同时,把传统乡规民约与现代法治相结合,教育引导农民学习现代法治精神,增强法治观念,推动以法治村和以德治村的双向发展。最后,“孝文化是农业文明社会的道德结晶,是源于农耕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虽然“传统的农耕文明正在消失。农村已不是往昔的农村,乡野的环境、屋舍、器物,都换了旧日模样”,但是“孝”文化仍然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是在农耕文明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本体”文化,是重要的社会伦理道德。现代农业文明建设要充分挖掘农耕文明的现实价值,把“孝”作为本体文化,从而完善农村的道德体制,使得除政府的养老外,能够“老有所养”。所以,传统道德范式不仅存在于文献典籍、庙堂宗祠中,也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人文和社会整合价值,能够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精神基础和社会保障。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