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非遗文化范例

农村非遗文化

农村非遗文化范文1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媒体传播;江永女书

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1]。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证了人类社会发展由初级走向高级的过程,是人类文明经过岁月沉淀保留到现在的文化财富,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只有深入挖掘非遗文化价值,把非遗陈旧的表达方式转化为现代化的表达方式,把其传统的传播模式转化为新媒体传播模式,才能使非遗文化在创新模式中继承和发展。女书是一种以独特文字为内核,以女书文本为主体,并衍生女歌、女红以及女性专享的节庆民俗的非遗类目。文章以江永女书为例,对新媒体环境下非遗文化的传播策略进行分析,这样“可兼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种类型,在进行从个别到一般的推论时不致发生偏颇”[2]。

一、准确把握非遗文化内涵

(一)追溯非遗由来,领略传统文化的创造魅力

非遗文化的外延非常广泛,类型也非常丰富。先人是非遗的缔造者,研究非遗文化就是研究先人的文化创造思想、创造行为、创造手段和创造成果。数千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文化精髓都能在非遗中有所体现。例如,发现于湖南江永的女书,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唯一由女性创造、使用与传承的文字。江永女书什么时候创造?在什么背景下产生?我国湘南农村妇女为什么要创造女书?为什么能创造女书?女书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什么作用?这些问题都值得后人去探究。追溯非遗的由来,充分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魅力和先人的智慧,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其蕴含的文化价值。

(二)梳理非遗的发展脉络,破解传统文化的基因密码

非遗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积累而形成的文化成果,人类既是文化的缔造者,也是文化的传承者。然而,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需求变化而变化,并在继承中得以创新与发展。非遗之所以能成为人类历史文化中璀璨的明珠,主要基于其蕴藏的文化基因。因此,系统化梳理非遗的发展脉络,破解其文化基因密码,是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进行创新发展的重要前提。例如,江永女书既是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极其珍贵的历史档案文献。历代江永妇女通过老传少来撰写自传和苦情歌,并在女伴之间相互研习和传唱,以老同之间书信交流等方式进行女书的传承与传播。女书仅限于女性之间的传承方式促成其成为最具代表性的独特的书写文字。女书是对主流历史书写中女性缺位的重要弥补,具有独一无二的性别文化价值。因此,“性别文化”就是江永女书的文化基因密码。

(三)挖掘非遗文化价值,探寻新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承之路

非遗具有很强的社会性,随着新时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全面普及,人们的社会生活日新月异,非遗的生态环境也已发生质的变化,其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模式需要调整。如果非遗文化仍采用传统的呈现方式,其文化传承将会“水土不服”,达不到有效的传承与传播效果。当前,新媒体因传播成本低、受众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有助于非遗文化进行创新性传播。在新中国成立后,女性享有与男性一样平等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通过女性之间传唱、交流的江永女书的传播生态环境已被打破。在新时代,江永女书的传承与传播需要把陈旧的表达形式逐步转化为现代的表达形式,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因此,经过江永女书研究者、爱好者及女书自然传人的共同努力,江永女书的传播已经实现第一次转型,即妇女们过去日常沟通交流使用的“密语”转化为一般人群可以理解的“翻译”作品。第一,通过新闻,女书作为一种奇特的女性文字,被受众认知。第二,大量分散在民间的女书文字作品被收集并整理,基本实现女书文字与汉语的互译。第三,妇女们过去日常使用的语言、传唱的女歌、开展的节日庆典活动以仪式进行展示,或转化为文字描述。第四,学者详细解读某些女书作品,形成女书在文学、文化、民俗等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第五,政府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档案文献遗产的申报,进一步介绍和宣传女书。由此,关于女书的“性别文化”基因密码的深耕,有助于挖掘女书的美学、民俗及女性主义等多重文化价值,并使其成为新时代女书传承与传播的重点。

二、采用多渠道融合的新媒体立体传播方式

新媒体是在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基础上衍生的媒体形态,其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利用电脑、手机、数字终端等设备来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其主要包括网站、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以及悬浮在视频上方可以实时评论的B站等类型。不同的媒介渠道可以支撑形态多样的非遗以不同的方式传播,也就是说,非遗作为传播主体应根据不同媒介渠道的特点,制作相应的非遗传播内容。第一,有关非遗的简介、资讯、政策的批量和供用户长期检索的非遗内容,可依托相关网站集中展示,如国家和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就是非遗信息集成的专门平台。一些地方政府网也对当地著名的非遗进行宣传与介绍,如江永县政府门户网站就有关于女书的专题介绍。第二,微博凭借准入门槛低、传播速度快、传播环境公开等优势,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具有较大的传播影响力,是非遗新闻资讯和形象宣传的重要平台。同时,微信的“微”传播方式具有互动性、移动性、趣味性等优势,也是非遗图文传播必不可少的阵地。例如,江永女书作品如同一幅幅书画艺术品,其文字形态柔美、齐整美观、和谐统一,具有重要的美学文化价值。微信通过文字解读女书的美学价值,并选择相应的女书作品作为图片,形成推送内容并,让受众欣赏女书作品的同时,对江永农村女性美的创造力产生更深刻的认识。第三,短视频作为新媒体传播最热门的信息载体之一,承载着非遗文化的再生产重任,在制作过程中,其创新性地赋予了非遗文化现实价值,已成为非遗文化传播不可或缺的新媒体传播形态。可见,多样态的新媒体应用可以拉近非遗文化与大众之间的距离。在各类新媒体平台上,用户不仅可以非常便捷地获取非遗文化,而且可以对自身感兴趣的非遗内容进行转发、评论、讨论、解读、补充等传播。也就是说,用户可以成为非遗文化的加工者和再传播者,以普通人的视角切入,对非遗文化提供认知反馈,而这个过程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此外,非遗的同一内容还可以根据不同平台的特点进行修改或优化,并通过在不同的平台进行展示,这样多种新媒体形态融合,形成传播合力,使非遗文化传播效果达到最大化。例如,江永女书所描述的那些女性专享的结老同、贺三朝、女儿节等民俗活动,既可以通过微信平台进行文字解读和传播,又可以结合民俗活动的苦情歌、婚嫁歌等说唱艺术制作成纪录短片、动画短片、网络短剧、微电影等短视频进行场景演绎,从而与受众分享这些美好的节日活动及其内容,激发年轻群体对江永女书的兴趣,使其身临其境地体验和接受这种民俗的文化价值。又如,江永女书呈现女性在父权制下的反抗意识、独立精神以及其对政治生活的关注与融入主流社会的渴望等女性主义文化价值,网站、微信等平台可以以时间为线索,把相关文本串联起来,详细地分析与阐释其发展脉络,吸引受众进一步思考与探讨。

三、采用微叙事进行非遗文化阐释

非遗文化博大精深,非遗传播的着力点就是对文化信息的凝练和阐释,让受众读懂、听懂、看懂非遗里的故事和故事里的文化内涵。就非遗的新媒体传播而言,采用微叙事不失为非遗文化阐释的一条路径。微叙事是“由大众媒体转型而新生的知识传达范式,是适应新媒体表达方式和媒介使用习惯的一种叙事方式”[3],即“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的故事描述或意义表达”[4]。传统媒体大多采用宏大叙事的表达方式,它的重要职责是构筑公共话语空间,引导社会舆论,把握主流价值观[5]。但在移动化、碎片化、场景化的新媒体环境下,叙事策略则由传统的宏大叙事转为微叙事,即重视小时空、细节化的细腻叙事。微叙事可将非遗的文化要素通过叙事聚焦构成一个连贯的序列,即以一定的叙事视角进行故事化解读,建构叙事,并采用文字、声音、图像和影像等多种传播形式,使受众从单纯地“接收信息”转为“全方位地感受文化”[6],从而实现文化的有效传播和迁移传承。同时,非遗文化的新媒体传播也因适应受众获取碎片化信息的习惯,其文化传播产品可以通过新媒体打造成微博图文短讯、微信小文和短视频。也就是说,传播者通过策划、选编和制作等手段,利用新媒体工具完成非遗文化阐释过程。非遗文化微叙事讲究叙事策略的同时,应保证非遗文化的真实性,从纪实的角度挖掘非遗文化底蕴,用故事化的方式,生动地将非遗文化展现在受众面前。江永女书是由一群籍籍无名的不认识文字的农村女性所创造、使用并传承的,呈现的是她们的所思所想、生活场景和才艺展示。因此,江永女书文化的阐释不适合采用宏大叙事的模式,而应采用平民化、细节化的故事性叙述方法,从而达到有效的传播效果。微叙事倾向于从微小角度切入,将关注点落脚于那些创造女书的妇女及其生活,为受众构建一个个故事情境,有助于吸引受众的注意。江永女书尽管是常人难以读懂的文字、难以听懂的语言和歌声,但其通过第一次文字“转换”,不仅呈现原始的女书作品、女红作品,而且完成女书文字与汉语的互译,还有一些学者对部分女书作品内容进行学术解读,这使得江永女书的多重价值显现,有利于其进一步开展新媒体传播。此外,江永女书所蕴含的故事性有利于其采用叙事手段来传播。因此,通过叙事进行第二次“转换”,江永女书作品可改编成适合于新媒体传播模式的作品。非遗文化传播的核心是价值观的传播,价值观属于非遗的精神内核,是非遗文化传承与传播的根基。其也是微叙事形而上层面的内容,这就需要对相关内容进行解码,以符合微叙事表达的需要,而叙事主题可以承载价值观解码的功能。因此,为了使叙事的脉络清晰明了,传播者需要对江永女书的多重文化价值进行主题设置,依据一定的主题和线索进行叙事架构,对其非遗内容进行选择、重组、分解等,并创制各种文本、音视频、动漫、游戏等,将其改编成符合受众认知习惯的叙事模式。只有将文化价值设置为微叙事主题,形成故事,提供场景,才能向受众传达知识、价值观与信仰,“折射出非遗文化的历史厚度、地域广度和思想深度”[7]。当前,江永女书文化的新媒体传播存在诸多问题。第一,概述女书的产生、发展情况,内容同质化非常明显,易使受众产生审美疲劳,文化传承和传播效果大打折扣。第二,实地调研女书发源地,采取田野考察的方式挖掘江永女书背后的故事,形成一些考察游记、音频、视频,并通过网站或微信,但内容未能与江永女书文本有效结合,女书文化价值未能充分呈现。第三,女书的民俗活动转化为表演性活动,没有任何解读和评议,使受众并不了解这一种古老的表演形式的精神内涵。因此,未来,非遗文化的新媒体传播需要依据文化价值,加强基于江永女书文本内容的挖掘,对江永女书文本及其背后的故事进行解读,将作品展示、内容解说与情景再现相结合,加强“古今对话”以及大众化、通俗化元素的应用,使受众在欣赏中既增长文化知识,又提升自身对非遗文化的认知。

四、加强关联聚合,实现非遗文化价值的共振效应

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动态工程,而新媒体传播是碎片化的,一两篇微信短文和几个短视频是无法完整呈现非遗文化的,即便相关传播内容点击量很高,也很容易被其他海量信息覆盖,不为人所知。因此,新媒体传播方式虽然增加了受众接触非遗文化的可能,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其也割裂了非遗文化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使得非遗文化传播后劲不足。非遗文化的新媒体传播是一个潮流,但是如果任由其碎片化和分散化地传播,则会失去非遗本身的文化精神与面貌。因此,非遗文化的碎片化和微叙事传播不能等同于碎片化传播。非遗文化的新媒体传播内容设计需要采取有效关联,把分散传播的内容贯通起来,形成非遗文化的多渠道集中表达,为统一的非遗文化形象定位和品牌塑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依托新媒体平台集成非遗文化内容

由于非遗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存量资源,同时,大多数非遗无法持续生产内容,因此,非遗需要通过不同非遗内容集中展示的方式来实现其关联聚合。专门的非遗网站或移动学习平台通过开设非遗专题,使非遗集体亮相,实现非遗文化的集聚效应,这也是最基本的关联方式。组织者和传播者可以把各类非遗的基本信息、新闻资讯、政策、管理机构、采集开发的内容在政府门户网站、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网站及学习强国App等平台上,普及非遗文化知识,解读非遗文化价值,对非遗文化进行系统化的知识沉淀与传播。例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包括有非遗主管、保护机构,非遗政策法规文件及其新闻和专题报道等资讯,非遗名录、非遗展览、影音和图集等资源,申报指南、知识窗等百科知识;同时,学习强国作为全民学习的App,其设置了非遗栏目,也是非遗文化传播的重要窗口。这类关联聚合适宜打造非遗文化大品牌,达到非遗文化传播的目的。

(二)给非遗品牌的文化传播产品贴上主题标签

非遗文化价值的有效传播需要传播者进一步挖掘不同的非遗文化内容,不断生产篇幅短小、符合受众阅读习惯、适合在不同类型新媒体平台讨论或转发的非遗文化传播产品。其传播内容在多样的新媒体渠道推广,形成“点—面—面”的传播网,拓展受众面,扩大文化传播产品的传播广度。同时,要想跨越渠道藩篱,实现不同平台非遗品牌的文化价值共振,需要非遗文化传播产品贴上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核心价值标识—产品文化价值标识”为主题的标签,一方面,关联同一非遗品牌的文化产品,另一方面,关联不同非遗品牌的同类文化价值,从而提升非遗品牌的文化影响力。就江永女书而言,在其新媒体传播时,传播者并不是直接地对女书文本进行简单直译,而是以女书折射出的文化为线索,将女书文化作为非遗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变迁的一道桥梁,使受众形成文化的感知与认同。同时,传播者要围绕江永女书的文化价值主题,将那些没有关联的女书文本聚集起来,通过情景故事进行关联,增强其文化传播的阐释力度。江永女书是女性创造的,体现了“性别文化”这个核心价值,在此核心价值之下,江永女书的字形、语言及文本呈现了较高的艺术性,具有重要的美学文化价值;江永女书也反映了湘南边陲农村女性独特的民风民俗,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价值;女书还展现了瑶族农村妇女的主体意识,具有朴素的女性主义文化价值。因此,其新媒体传播内容设计可依据“非物质文化—女书—性别文化—艺术/民俗/女性主义”标签进行系统化编排。其标签化既可以将江永女书文化的内在关联点串联起来,又可以把江永女书折射出的文化价值与其他非遗品牌的文化价值关联起来,并通过一个个系列主题,使受众直观地感受非遗所要表达的文化。

(三)结合社会热点传播非遗文化

非遗文化要想在各类新媒体平台被用户主动分享与讨论,还需要结合社会热点,与热点相关的非遗文化传播内容。具体而言,其可以利用以下几种传播方式。第一,非遗文化可以利用大众熟知的节日,在不同新媒体平台相适应的非遗文化产品,扩大非遗影响力。例如,在国际三八妇女节,江永女书文化产品通过微信、微博及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以激发受众对江永女书文化内容的阅读兴趣。第二,非遗文化可以借助名人流量,促进非遗文化传播。名人或本地精英对非遗文化传播、进行文化扩散能发挥助推作用,使非遗文化得以持续发酵,不断增强影响力。

五、结语

农村非遗文化范文2

(一)发掘自身优势,振兴乡村经济。重点以“非遗旅游景区非遗主题(实验)小镇”建设为基础,围绕清音寺非遗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推进文化强乡,加快民宿、农家乐项目建设,形成乡村文化旅游产业链。着力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充分挖掘和利用山林资源,发展特色农业。深入挖掘各村旅游资源,探索“产业+农事节庆+民宿+电商”等发展模式,真正使成为集非遗文化、民宿、电商、乡村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文化旅游“慢生活”体验区。

(二)狠抓项目建设,提升“美丽乡村”。进一步优化集镇区秩序、面貌和内涵。持续抓好五水共治、治危拆违、清洁家园、小微水体整治、排污口整治等工作,深入开展全域土地整治等重点工作,巩固省级卫生乡、小城镇创建成果。深入开展“一户多宅”、下山移民工作,稳步提高乡村治理成效。推动美丽乡村精品村提质成线扩面,加快推进麻车坑、仁庄和塘弄的新农村建设步伐。推进冷水坑移民后期建设工作;完成土地岩移民小区建设工作,努力实现全村移民。深入开展垃圾分类三化工作,全面实现垃圾分类工作规范化开展。

(三)坚持民生优先,建设“幸福乡村”。严格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深入实施“食安仙居”战略,巩固省级食品安全县创建成果,确保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做好兜底工作。积极应对乡村“空心化”,深化关爱老年人、留守儿童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卫生健康服务管理,努力提升我乡村民健康水平。加强低收入人群的动态管理,完善精准脱贫帮扶机制。持续严格抓好“青山白化”专项整治,加快推进生态公墓等殡葬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殡葬改革取得实效。着力推进综合文化站、农村书屋、村级文化场所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文化礼堂建管用水平,全面优化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积极做好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推进文化惠民,建设具有特色的非遗文化小镇。

农村非遗文化范文3

【关键词】乡村振兴;畲族非遗文化;乡村文化产业;匠心工艺坊

导语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要“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强调要“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优质载体。”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资源、乡村村落悠久的传统文化底蕴,是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石,是其经济价值的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为“非遗”)凝聚着一方百姓特有的思想文化和精神价值,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等特征,兼具生产、生活、文化等多重功能。将非遗的社会效益全方位融入我国经济社会,为社会提供一批有灵魂、有品位、有品质的特色文化产品及服务,有助于满足我国人民多方面、多层次的精神物质文化需求,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对外传播的影响效应。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应当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因此,搭建遵循市场运行机制的产业化平台,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产业发展必须重视的课题。

一、“匠心工艺坊”项目发展的背景与基础分析

莪山民族村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莪山畲族乡中东部,优越的地理环境让莪山民族村与外界联系紧密,公共交通的便利,带动了莪山经济的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莪山民族村响应时代号召不断改革创新,实现了农村经济平均年收入25000万元,村民平均收入19750元。莪山民族村作为少数民族聚居的乡村,有着的独特民族文化,这种民族文化造就了畲族人民共同的归属感并对每个畲族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直接影响。莪山民族村具有丰富的物产资源及独特的民族非遗文化,保留了许多具有畲族特色及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工艺,有代代相传的采编文化,有迎接远道而来客人的迎宾礼,有驱除病痛的香囊,有口口相传的山哈话,更有红曲酒制作、酒酿馒头、葫芦烫画等畲族特有的民族文化。每年“三月三”是莪山畲族的传统节日,通过畲歌表演、跳竹杠舞、婚嫁习俗表演、彩带编制等活动,向外界游客展示畲族特色村寨的特色文化。随着乡村现代化建设,畲族人民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经济收入也大大提升,但是发展和变革也使许多本民族非物质文化被破坏,礼仪和信仰日益淡化。莪山畲族文化如何继续传承成了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匠心工艺坊”项目实践模式分析

本文以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莪山畲族乡莪山民族村为例,拟以“文化+教育”“文化+展演”“文化+文创”等“畲族文化+”的活态传承发展模式为基础,将畲族文化、传统手工及其衍生品与现代生活和市场接轨,从而初步形成“赏、学、玩、购”体系和产业链。匠心工艺坊在实践过程中,采取了对传统乡村文化进行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的改进措施,这既增加了乡村文化的产业价值,又赋予其新的社会价值与内涵,实现了传统“输血”式文化产业开发向“自我造血”式开发的巨大转变。

(一)建立人才数据库,搭建手艺传承队伍。“匠心工艺坊”项目通过联动畲族传统文化传承人以及畲族才艺表演的艺人,对其文化及技艺进行梳理、归纳与分类,以此建立银发人才数据库。同时,通过莪山乡信息平台人才招聘消息,吸引更多的归乡人才,将其按手工艺、民俗展演和声乐表演等特长进行分类,一并登记入库。在此基础上,针对手艺人数量少、年龄大、不擅长现代传播手段等主要问题。莪山乡采取村落定向委培、社会招募两种办法,招募动手能力较强的在校大学生、在职党员青年,邀请非遗手工传承人将手工制作过程定期集中传授给志愿者,再由志愿者分头深入社区、企业、学校等地方开展手工艺创作体验活动,推广匠心工艺坊——畲族系列课程。在这过程中,一方面可以让志愿者通过现代信息工具加强文化的传播效果,提升文化知名度,实现文化增值,另一方面也让他们在产、教、学、研的教学过程中增强对莪山民族村文化的认同感。

(二)双主线开发,探索初代产品和服务。为深入挖掘具有良好传播效应和项目转化前景的传统技艺,项目委托文化创意专家、高校相关大学生和设计专业的老师,同时在手艺传承人传承参与指导下,对当地传统手工艺产品进行标准化技艺、材料包开发。目前,匠心工艺坊已围绕畲药香囊,畲族彩带,红曲酒酿造等6个非遗项目,设计出适合传播与体验互动的简易制作技艺流程和标准化材料包。

(三)紧贴时代潮流,实现传播元素“非遗+”。针对新的时代特征、社会环境,畲族非遗文化要实现更大范围的传播和发展,必须使自身变得更加简便灵活,融入更多的创新元素和现代化信息手段,从而实现个体性的创新实践向集体性的文化传播与产业化转变。为此,匠心工艺坊与高校教师合作,采取定期集体头脑风暴、翻转课堂等方式扩宽思路。针对中老年、青壮年和青少年的不同特性,匠心工艺坊一方面帮助传承人开发课程,完善授课方式、更新上课课件,积极融入廉政、脱贫、公益等热点元素,使得文化教育实现全方位传承,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与文化传播活动结合,如通过网络、游戏、电视、微博、微信等新型媒介制作与当地特色文化活动相关的创新素材,形成青少年易接受并喜爱的产品,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从而实现了“非遗+”传播。以“彩带情,畲族意”——畲族彩带编织课堂为例。彩带作为畲族最具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对于畲族人来说,它能充当腰带、可以美化衣着,可以充当青年男女的定情信物,承载着民族对生活的美好期盼,象征着民族文化。项目将联合彩带编织手工艺人,通过互联网直播等新媒体传播形式,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展示编织技艺,同时形成标准化技艺并将工艺材料包放到上线销售,这既传承了非遗工艺,又提升了工艺内在及外在的价值。

(四)立足工艺坊,推动多产业“点线面”式融合发展。在莪山民族村,“匠心工艺坊”的设立可以为前来观光的游客提供互动式工艺消费体验课程,以此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在乡村的发展建设中,乡村文化创意产业能够为乡村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旅游产业也为文化产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的和市场。通过对地方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将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相融合,弥补了产业单一的缺点,在实现乡村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一体化、多元化发展的同时,为乡村实现了全面的经济创收创造条件。再基于这两大产业的协同发展,全面推进乡村各零散产业的改革与联动式发展,并辐射周边村镇。综上,以“匠心工艺坊”为点,拉动乡村文化产业、乡村旅游产业的线性融合,最终形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乡村产业的纵深发展。

三、“匠心工艺坊”项目特征分析

(一)参与群体大众化。项目团队拟采用协同创新的工具和方法,整合各方力量,以不同方式参与产业振兴过程。相关者包括地方政府、非政府组织、各类企业、高校设计专业师生、地方志愿服务团队、当地居民。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各方力量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得到了充分地发挥。来自桐庐当地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的30多名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和多位指导老师先后完成了内容研究、文创设计、课程开发、平台推广等垂直式手工艺产业开发体系,促进了畲族乡当地的产业发展。

(二)开发内容精准化。桐庐县莪山畲族乡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从图腾、宗祠、民居建筑风格到服饰、文艺、医药等方面,这些文化内容是畲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识。基于文化内涵、手工技艺、传统图案、优质的原材料以及民族与地域的特征,项目组人员在开发过程中始终注重将畲族文化元素植入到产品设计、包装、营销传播活动中。

(三)体验服务多元化。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一些想要体验手工艺类非遗项目的受众可以通过电商渠道购买匠心工艺坊的材料包。“匠心工艺坊”体验材料包中包含纸质版教程和网络教程,用以传授畲族特色手工技艺,材料包中附带的二维码可以使手工爱好者通过微信公众号直接阅读使用教程和相关的原创图文;除此之外,莪山民族村以非遗传承为基础,开设畲乡文化体验坊,将莪山的畲族文化、乡镇发展历史等内容传递给游客,并联合地方政府、高校和职业技术学校的志愿服务资源,在中小学校园、文化礼堂,乡村大讲堂常态化开展文娱体验活动。

(四)产业发展一体化。桐庐县莪山畲族乡以文化产业和乡村旅游产业作为两大支撑产业,加之一些零散的制造业及其他产业,为了乡村实现全面的经济增长,需加强现存各产业间的融合发展。这种一体化的发展方式是对乡村文化开发和保护的一种探索模式,它促进了乡村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项目以“匠心工艺坊”为乡村发展主轴,协同包括旅游、文创设计、生产、人才培养等方面在内的各产业,以形成一体化纵深发展。

四、“匠心工艺坊”类乡村文化产业建设项目的发展路径优化

(一)生产性保护、创新性开发和协调性发展。乡村非遗文化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实现生态型保护。作为一种遵循自身规律的社会文化实践,生态型保护在实现产业化的同时,既能最大程度保留其原真性,又能使其与时俱进、健康发展。其次,甄别乡村文化质量,在挑选出优质文化、保留其原有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开发。要敢于突破旧式思维,大胆设想,立足当代审美和消费者特征与需求,思考乡村非遗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结合的可能性。对此可以依托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打造现代化乡村文化产、研、学基地,促进产学研深入融合。最后,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把村庄整治与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充分发掘自有文化产业特色资源,使文化与经济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彰显乡村地域文化风情。

(二)做好人才保护和引进。目前,乡村非遗从事者的人员素质普遍偏低且高素质人才流失严重,同时高校相关人才培养意识淡薄,这些是非遗产业化滞后的重要原因。而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对此要提高乡贤和当地领袖文化素质与实践能力、积极引进多元化的专业性外来人才,培养出具备乡村文化保护意识和运营开发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这是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抓手。另外,要在相关政府部门的统筹下,推动校企合作,撬动高校和社会资源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增加对口专业人才的培养,为经济型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也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带来新鲜血液;建设乡村实践基地,为外来人才系统地接触乡村文化、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最后要建立村民素质教育培训体系,为村民提供普及型教育、专业性职业培训,增强其经营管理能力。

(三)拓宽融资渠道,推动乡村文化产业链完善。以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为引导,实现整合社会、企业、高校等社会资源,依托多方力量,拓展非遗文化衍生品的产业链,实现非遗文化资源的优质转化。充分利用好国家对非遗产业、民族传统手工业的资金扶持政策,在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法规保护下健康发展。同时政府应该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引导、组织和设计拓宽群众接触信息的渠道,考虑利用网络为农村、农业服务。

(四)打造“造血式”产业生态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消费升级现像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文化旅游全行业展开变革。打造产业生态圈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顺应时展的必由之路。产业生态圈将产业系统内的企业、消费者、中介机构和外部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这一整体以乡村非遗文创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为前提;以乡村非遗文化产业为依托,形成产业及其内部企业协同发展,形成多产业融合的“产业生态圈”;以人才、技术、政府等作为支撑体系,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以人流、技术流、商品流、资金流等形成产业圈内的互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通过内部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以及外部的交换、更新、管理与协调,实现文化旅游产业“造血式”发展,并成为能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有机生命体。

五、结论

农村非遗文化范文4

[关键词]乡村城镇化;乡村非遗;非遗数字化

随着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的乡村城镇化进程日益加速,城乡格局变化加剧。据联合国估测,世界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将在2050年达86%,我国的城镇化率将在2050年达71.2%。乡村的城镇化建设事关重大,与改善村民的物质生活、精神诉求息息相关,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节点。乡村城镇化的快速行进对社会整体经济有着重大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导致传统农村经济日渐式微,这对起源并依托于乡村环境的非遗资源造成极大的冲击。

1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非遗面临的困境

1.1非遗相关建筑遭受破坏

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是乡村城镇化过程中的显著标志。规划齐整的钢筋水泥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矗立,大量“小洋楼”“联排别墅”的涌现直接造成了不少地方“千村一面”的现象,这种模式化、套路化的建筑规划对有着鲜明个性特色的非遗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冲击。直接在村落原址进行新居改建的,不可避免地对那些与非物遗传承相关的“老旧”建筑物造成大面积破坏。另外寻觅新址建村则会导致大量“无人村”的出现,短短数年后只有一堆堆被植物缠绕的断壁残垣,如此境地下对非遗相关建筑的保护只能是一纸空谈。

1.2非遗生存环境遭受侵袭

乡村城镇化除了让村民的居所有了显著变化外,其生活方式也逐渐城镇化,导致以往的传统习俗渐渐无人遵循。以江西传统戏剧采茶戏为例,这是一种以江西地域内十多处地名为前缀的地方戏剧,在以往的江西乡村文化史中具有浓重的色彩。但随着乡村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少的人会花费时间与精力去筹办采茶戏。采茶戏剧团由时常受邀下乡表演逐渐变为仅在年关庙会活动中偶然一现,生存环境被侵袭的采茶戏正面临逐步没落、无人问津的境地。

1.3非遗技艺遭受冷遇

除了建筑居所,村民的生活方式在乡村城镇化的大潮中也随之改变。村民的市民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村民尤其是青年群体的生活观念,也淡漠了他们对家乡传统的兴趣。非遗技艺在他们心中只是个落后的、要长期辛苦学习的“土玩意”。此消彼长之下,现在的乡村中还能安心守着传统技艺的年轻人已是少之又少。

1.4非遗文化内涵遭受削弱

城镇化的乡村受城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影响,即便有些乡村非遗活动还在延续,但早已似是而非。比如在江西的“烧塔”习俗中,由村民一起用残砖断瓦垒起的“宝塔”改为水泥浇筑,“烧塔”习俗虽还延续,但以往那种全村老少聚集搭建的凝聚力,瓦片被烧透形成红彤彤的美好寓意却荡然无存,其中的文化内涵被大大削弱。

2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非遗数字化建设的意义

非遗数字化就是通过数字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重新进行排列、分类及制作,并以图文、影音、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数字形式建立存储数据库,同时具备数字化交互再现功能的过程[1]。乡村非遗的数字化建设为传统文化尤其是乡村非遗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2.1降低乡村城镇化的影响

从前文可知,城镇化对乡村非遗带来的影响很大,数字化技术能最大限度地实现非遗文化的留存与再现。例如虚拟占增强现实技术能将非遗活动中的生产劳作、唱颂演绎等动态再现,数字化的乡村非遗传播将不再受地域、时间、环境、人物等系列条件的限制。

2.2拓宽乡村非遗的传播途径

传统的乡村非遗传承大都限定在父子、师徒间,这种单线传承模式在灾祸、学艺不精等因素中飘摇不定,导致许多非遗走向变异乃至消亡。而数字化大数据的使用能让有志者轻松查阅非遗相关资料、接受文化熏陶;还可以通过数字终端自由穿梭于时空的彼岸,以虚拟“亲临”非遗现场的方式领会非遗精髓、学习非遗技艺。

2.3激发乡村非遗的跨产业合作

乡村非遗大多时候都被冠以民间技艺的名头,这种沿着历史长河流传下来的技艺,在当世人们眼中有着莫大的吸引力。数字化建设能使其以便捷的传播形式展现,吸引民众观摩、探寻的目光,继而烘托出以乡村非遗、民间技艺为主题的文创、旅游市场。非遗文化与文创旅游产业之间相互支撑、相互反哺,共同推动跨产业联合发展。

3  非遗数字化建设现状

3.1国内外非遗数字化建设

20世纪90年代起,世界各国就开始了非遗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如加拿大国家图书档案馆建立了不少数字化的非遗资源库,主要包括加拿大铁路史、葛伦·顾尔德档案库、家谱与家族史、加拿大影像、虚拟留声机等[2];法国非遗数字化项目“加利卡”,已经完成了包括14世纪法国古籍中的1000幅插图和历史事件介绍[3]。我国非遗数字化建设最早是1998年敦煌研究院对敦煌莫高窟进行数字化测量和研究;2000年故宫博物院也提出了“数字故宫”的计划,在构建出的虚拟故宫中展示数字化存储的建筑及文物[1];2002年由国家图书馆组织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数字化的多媒体方式展示中国传统非遗文化精粹;2006年6月9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开通,随后我国多个省级非遗资源网站开始建立,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共同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非遗数字化建设场景。

3.2非遗数字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近年来,各省市乡镇在非遗数字化方面的建设已略有成效,但综观全局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一,对非遗数字化存在误解,将数字化停留在最初级的图片拍摄、影音录制、网站建设上,忽视大数据信息、5G技术的冲击。其二,很多非遗建设单位尚停留在等待政府拨款的老旧思想上,未在争取民间资本、融资引流上下力气。其三,只顾着对非遗进行数字化建设而忽略传播,建设与传播的不对等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极为不利。其四,许多地区打着申报非遗名录、推出非遗特色产品的旗号,重商业开发,轻文化内涵,忽略了保护与传播非遗文化的核心使命。

4  乡村非遗数字化建设建议

4.1完善乡村非遗数字化平台

数字化平台绝非只是几页与非遗内容相关的网页、网站,而是一个跨区域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既要建立与完善非遗数字化网络服务体系,又要融合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等公共机构的服务功能。

4.2合理运用数字化媒介

数字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呈现出多种媒体形式,乡村非遗的跨媒介传播成为一种可能。其一,乡村非遗与影视媒介。将乡村非遗的历史典故、制作工艺以及传承人的生活周边作为素材用影像摄制的方法将其记录,就像红极一时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传播。还可以与综艺栏目结合,通过邀请嘉宾到乡村参与非遗制作,带给观众寓教于乐的感受。其二,乡村非遗与游戏媒介。网游、手游爱好者是如今新媒体时代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大多为年轻的受众群体,他们更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流人群,将非遗技艺及产品与游戏内容融合,通过道具组建、闯关答题等游戏环节可实现非遗文化对年轻一代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三,乡村非遗与实体场馆媒介。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使文物的平面静态展示向立体动态化转变,在实体场馆安装配置数字化设备,参观者可以在虚拟现实设备的帮助下进行沉浸式浏览,“身临其境”地领略非遗文物背后的奥妙,大大增强了非遗文化的感染力。

4.3乡村非遗进校园

高校是人才聚集的专业机构,无论是依托高校建立的非遗研究中心还是教学部门,都具备开展非遗数字化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的便利条件。一是专项课题的大数据分析使科研与实际项目密切结合,成为高校师生参与乡村非遗数字化研究的一线阵地。二是将乡村非遗中的工艺品、演艺民歌、说唱鼓乐等项目以数字化形式引入美育课堂,既提升了学生的艺术审美品位又加深了学生们对乡村非遗的了解。三是开设非遗文创设计课程,将非遗文化中的图案、造型等视觉元素经过数字化提炼、转化为新的创意作品。

4.4打造乡村非遗品牌

非遗的活态发展应该符合社会和市场的需求,非遗产品的市场开发对乡村非遗活性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打造乡村非遗品牌。以乡村独特的历史文化为基础,合理有序地对特色资源进行开发,形成具备优势特色的乡村非遗工艺品品牌,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形式进行活态化发展。第二种是进行多媒介平台的品牌推广。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便利,由官方提供或是挂靠官方数字化平台构建乡村非遗工艺品互联网专卖店,亦可加入淘宝、微店等电商平台进行推广与销售。同时鼓励非遗传承人推出个人公众号,通过微博、抖音等网络自媒体获取客户。这种线上推广、销售模式将大大降低因为乡村边远、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等不利因素造成的制约。

5  结语

农村非遗文化范文5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旅游;产业融合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文献综述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相关研究。Kim,Soojung(2019)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品化进程已经威胁到了其真实性,因此需要采取可持续的旅游方法来成功地传播和推广作为可持续旅游资源的非物质文明遗产。Khanom,Shahida(2019)认为,文化旅游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世界旅游业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由于对真实体验的需求,对发展中国家的乡村旅游尤为重要。FranciscoGonzálezSantaCruz(2020)通过使用最小二乘法和对615名游客进行研究认为,游客的动机本身不足以保证对目的地的忠诚,但需要其他变量,如游行的感知和目的地元素的评价,通过该动机获得真正的意义,以确保游客的忠诚。康雨薇(2020)认为,人们越来越多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然而与一般旅游资源不同的是,非遗资源作为代代相承的具有极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活态人类文明,其保护与传承在旅游开发中需要得到格外的重视。

(二)乡村旅游相关研究。TamaraGaji(2018)通过确定乡村旅游竞争力在斯洛文尼亚和塞尔维亚的主要特点,分析了主要贡献,并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帮助斯洛文尼亚和塞尔维亚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Xiang,Ziqiang(2019)对湖北省恩施州通过旅游业减缓农村贫困的调查和研究,分析了恩施州形成的旅游业减贫模式,并根据环境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通过旅游业减缓贫穷的进程。Liu,Guanglu(2020)认为,Dalishu的乡村旅游正面临如何在同质竞争中发展和如何保持稳定发展的问题,通过从形象感知因素出发,选择形象感知因素、满意度和忠诚度之间的相互作用作为视角,以确定在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重要因素,并为整合型游客提供新的力量,帮助Dalishu村农村旅游业的发展。Tagowa,WN(2015)认为,文化遗产的去神秘化和开放性可能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引导当地社区参与乡村旅游,以促进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王丽娜(2020)通过对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地乡村旅游一体化融合所面对的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策略意见。刘雪(2020)认为,应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地采取差异化的开发模式。此外,应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推动非遗旅游“四化”发展;坚持有限度的市场导向原则,推动非遗旅游产品化;依托非遗的原生文化,开发基础型和提高型产品;拓展非遗的社会功能,“异地化”开发发展型产品。田磊等(2021)通过梳理乡村非遗与旅游业融合的动力机制、路径和对策,提出非遗与旅游业发展的建议。李程(2017)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游客的视角,通过对新疆阿克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中非遗传承人和游客感知现状进行深度访谈、问卷调查、ASEB栅格分析,发现在新疆阿克苏地区现有非遗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着“传承人后续人才储备少、经济利益呼声强烈和游客对非遗旅游的偏好、体验感受不强”等问题。

(三)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研究。Li,KanKan(2020)把陕南的现有优势与休闲农业资源结合起来,借鉴休闲农业规划发展经验在其他地区具有良好品牌影响力的市场营销和产品开发模式,在绿色发展和保护本地的前提下,构建陕南区域特色优质休闲农业资源评估系统,以陕南茶文化、汉江文化、古老梯田文化等农业文化景观为出发点提出陕南现有休闲农业资源的整合战略和推广策略。PengZhiming(2021)对项目在设计开发过程中,在徽州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总结,对新徽派建筑的现做法与当前社会经济环境更好地融合具有启发作用。李佩(2020)以枣庄市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访谈法、个案分析法对枣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建议:实施保护性开发,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探索“非遗+旅游”融合新模式,深挖文化内涵,加强宣传和增加资金投入等。罗旦(2020)以井冈山市文旅产业的融合为研究对象研究得出结论:通过促进周边资源整合、实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化、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尽快改善融合体制环境、培养打造旅游品牌、引进专业人才、积极推进企业合作和产品创新等措施来加以保障,从而为井冈山市文旅产业的融合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从已掌握的资料来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方面,研究者大都是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保护传承、教育传承、开发利用、资源价值评估、认知等方面进行的研究。从研究内容上看,大多数学者更倾向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业的研究,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乡村旅游的研究比较少。上述文献仍有需要丰富的方面。本文从非遗与乡村旅游视角出发进行研究丰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的研究内容。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思路

(一)国家政策对文旅融合的影响。政府宏观政策对非物质文化遗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意见》首次将文化与旅游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性议题。2014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正式提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阿克苏地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推动“非遗+旅游”,开发了具有阿克苏地区特色的“非遗+乡村旅游”路线。阿瓦提县政府也积极打造旅游品牌。

(二)市场需求对文旅融合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城乡居民旅游消费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在新媒体发展的大环境下,非遗旅游产品的消费者也呈现出了年轻化的趋势,阿瓦提县非遗乡村旅游也进一步优化升级越来越满足年轻消费者的喜好。阿瓦提县域内的旅游产品也呈现年轻化并受到游客的喜爱,非遗旅游成为阿克苏地区乡村旅游业的闪光点。

(三)网络技术对非遗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影响。信息技术进一步扩大了非遗资源的范围和形式,让许多原本不方便产业化的非遗产品得以落地,实现非遗产品的商业化运营,让旅游者可以不受时空地域的限制,身临其境地感受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新技术的运用成为非遗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旅游企业通过拥抱智慧化与科技化创新,可以增加高品质的旅游产品供给,满足新时代旅游市场的需求,掌握旅游市场的主动权,创新引领非遗旅游融合发展。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路径

目前,文旅融合产业的边界已经被打破,旅游的各个环节也与文化相互渗透,互相融入其中。尤其是非遗产品的销售,大多需要非遗文化来导向,非遗与旅游产业融合主要通过资源、功能、技术等来实现。

(一)资源融合。传统音乐、舞蹈等表演类非遗,可以通过群演的方式表现出来,例如刀郎部落的迎宾表演,既能表达景区对远道而来游客的欢迎,又让游客体验到新疆独有的西域风情,拓宽了旅游活动的内涵,增加了旅游活动的参与度。传统美术、医药和技艺类非遗资源可以将制作过程设计成操作性强的技艺学习演练过程,增加游客的消费体验,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品牌。如阿瓦提县刀郎部落将非遗资源融入景区旅游项目中,饮食中为代表的就是香飘四溢的烤鱼和醇香的西域美酒慕萨莱斯。刀狼部落中洋溢着高亢激昂的刀郎木卡姆和热闹欢快的刀郎麦西来甫。通过游客体验互动,带动了具有西域风情的非遗旅游产品销售,打造了非遗与乡村旅游产业相互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二)功能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都具有相似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充分利用这些功能,不仅能够凸显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的产业优势,而且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旅游是巩固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技术融合。技术的进步对于社会的推动力是巨大的,在推动非遗与旅游业发展融合方面,技术的融合是不可或缺的。通过技术的融合,使不同产业间的技术进行整合与改变,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产业融合产品的生产成并且对产业融合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产业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建议

(一)抓住机遇,以文兴旅,以旅促文。在产业振兴战略的影响下,阿瓦提地区要抓住机遇,积极开展各项非遗文化交流活动,将阿瓦提非遗文化推向全疆,推向全国。通过发展非遗文化带动乡村旅游,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播与振兴。

(二)科学使用网络媒体,发展非遗乡村旅游。旅游就是游客对旅游目的地文化的体验。而阿瓦提县正是阿克苏地区乡村旅游的核心。以新媒体与互联网为媒介、以乡村为舞台,打造以非遗为主题、旅游为核心的阿瓦提县维吾尔族非遗乡旅产品,就会更加事半功倍。随着游客年龄年轻化,借助新媒体大力发展“互联网+非遗乡旅”来吸引游客,就更加得迫在眉睫。因此,采用“互联网+”、微信公众号以及微信小程序进行线上宣传,与热门旅游App与新媒体视频工作者进行合作,推广非遗旅游攻略,尽快建立特色乡村旅游网站,形成阿瓦提县非遗旅游品牌,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旅游场景构建与规划中做参考。

农村非遗文化范文6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非遗音乐;教育功能;实现价值

一、引言

小学音乐教学目的,在于塑造学生音乐素养,最大化发挥音乐学科教育价值。探索小学音乐教育功能之际,便可发现非遗音乐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确保非遗音乐教育不流于形式,实实在在将非遗音乐融于小学音乐教学体系,并切实展现音乐教育功能,早已成为众多小学音乐教师尤为关注的焦点问题。

二、非遗音乐教育功能简析

(一)非遗音乐具备德育功能。深度挖掘非遗音乐育人功能,便可发现其对培养学生价值观、人生观有一定影响,有利于帮助学生明确未来发展方向,为日后人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以古琴艺术为例,其非遗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古琴乐器本身,也不在于古琴弹奏技巧与曲目,重点在于以古琴为基础创建与延伸的传统美学、哲学,这种美学及哲学深入贯彻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历程。众所周知,钟子期与伯牙的故事以古琴为根本依托,故事深邃,背后的精神更是历久弥新。音乐境界与生命境界相互融通。如古琴,便将儒家的中庸平和与道家的淡泊宁远融于一身。值得注意的一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以物质符号为标准。与物质符号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含的道德意识、自然观、生命观等更有研究价值、借鉴价值。

(二)非遗音乐具备智育功能。将小学音乐教学与非音乐教育相互融合,所展现出的美育功能并非是浅显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在陶冶情操之际开发学生智力,提升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进而练就综合能力。若想打开人类的智慧之门,有三把钥匙最为有效,一是数字,二是字母,三是音符。如果将智力概念与科学推理、逻辑思维相关联,显然不够全面,智力贯穿于生物科学、各种文化的认知发展过程中。通过非遗音乐的学习,便可提升学生观察水准,利用学生深入了解传统音乐的美学规律,最终发觉传统音乐背后的文化精髓。

(三)非遗音乐具备美育功能。在素质教育中,美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美育教育以培养学生完美人格为终极目标,通过艺术与现实美教育手段,在学生全面发展中肩负着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重要职责。小学音乐中的美育教育,关键之处在于完善学生人格,丰富学生情感,培养学生情趣以及艺术审美能力,对小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换言之,缺少美育的教育,谈不上是完整的教育、优质的教育。同时,缺乏审美能力的人,也是不健全的人,上升空间极大。加强发挥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非遗音乐教育功能,不仅仅是以音乐教育为目的,关键之处在于要培养和谐的人、审美品位突出的人。非遗音乐对小学生心灵有着巨大的美化作用,可进一步刺激学生想象美好前景,怀着热忱之心学习音乐、展望未来。

三、小学音乐教学中非遗音乐教育功能的实现方式

(一)打造学校主阵地,推进非遗音乐教育。若想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非遗音乐教育功能价值,则需要长期抓起非遗音乐教育工作。非遗音乐本身自带亲和性、融合性等特征,这为广大小学学校音乐课程教学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源与素材。学校可以结合本校音乐课程、音乐实践活动等,将非遗音乐暴露在学生眼前,通过“寓教于俗”与“寓教于乐”等方式,让非遗音乐观念走入学生群体心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别于非物质文物,其需要依托“人”本身得以存在,通过特定的语言环境、空间及动作等加以延续。换言之,如果民间艺术艺人数量只减不增,那么非物质遗产便会面临失传风险。为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展开非遗音乐教育,需要尤为关注“人”这个载体。现如今,中小学教育是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坚持“从娃娃开始”抓起非遗音乐教育,积极邀请相关非遗音乐艺术人士走入小学音乐课堂,为学生免费传授非遗音乐技艺。由此一来,不仅会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还能令学生养成保护传统文化、发扬非遗文化的坚定意识。值得注意的一点,民间艺术艺人只能传授小学生技艺。若想真正拉近学生与音乐艺术、非遗文化的距离,还需要相关教师“循循善诱”。非遗音乐传承与发扬具有群体性特征,仅依靠一个人的力量,或者一小部分人的力量远远不够。最理想的状态,是能达到全民学习非遗音乐、发扬非遗音乐。经过长期性学习非遗文化,受非遗音乐熏染,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踪影便会跟随学生生活、发展的全过程,有利于学生真正透彻感悟非遗音乐,并为日后音乐学习夯实基础。

(二)联系现实,合理选择非遗音乐文化。将非遗音乐融于小学音乐教育,首要问题就是如何精准选取非遗文化。我国幅员辽阔,许多地域都拥有独一无二的文化底蕴。由民间戏曲、舞蹈、曲艺等共同成就了各地域传统音乐文化内容。在其中,有一部分会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此,各小学学校应立足当地文化资源,在音乐教学中巧妙融入非遗音乐内容,以便形成特色十足的非遗音乐教学。在选取非遗文化项目时,学校应坚持就近性原则、对口性原则与实践性原则。非遗音乐自带民族个性、审美个性,其产生与存在都需要依托某一种特定的地域环境、生产方式及民俗传统等要素。为了避免非遗音乐在历史长河中丢失自我,就需要积极调动非遗音乐赖以生存的地域环境优势。小学学校在推进非遗音乐教学时,应充分结合非遗音乐特点及其所具备的音乐属性,合理选择非遗音乐,使其与现代小学音乐课程资源相结合。小学音乐教育彰显着对音乐文化的传播态度,充分体现了音乐艺术在教育层面的高姿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传播方式主要分为理论传播与技艺传播两种形式。学校在创建非遗音乐教学工作之际,应充分考虑非遗音乐文化在现实教学中是否具备技巧性与理论性,以此最大限度发挥非遗音乐教育功能,令学生在非音乐学习中深入感悟非遗音乐奥妙,发现音乐背后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动态传承,实现良性互动。小学音乐教学与非遗音乐的结合,不应仅仅局限于研究层面与理论层面,更关键的是确保非遗音乐文化可被动态传承。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非遗音乐,传承主体在于人。非遗音乐教育功能之所以难以展现,就是因为后继无人,无法及时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导致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非遗音乐教育功能大打折扣。基于此,为了促使非遗音乐教育功能最大化,相关教师应坚持动态传承形式,真正落实良性互动。首先,需有效整理非遗音乐资源,为学生学习非遗音乐提供完整的素材。大多非遗音乐都是通过“口传心授“形式进行传承,但在新时期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如果还应用“口传心授”形式,显然早已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此,当音乐教师针对当地非音乐进行采风时,便需要有效整理非遗音乐谱、背景资料等,最终结合小学音乐教材制定行之有效的非音乐教学方案,为日后课堂教学奠定基础,助力非遗音乐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得以传承。此外,还应积极创建艺术实践活动,加强与民间艺人的良性互动。活动是检验表演艺术的重要阵地,也是进一步了解非遗音乐的渠道。加强与民间艺人的沟通,对于小学非音乐教学至关重要。这种交流方式,可以促使小学生真正感受原生态非遗音乐,并在活动中找出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通过各种各样的接触形式,走进“下乡艺术演出活动”,完成非遗音乐采风任务,最终感受非遗音乐中的民俗风情等。

(四)强化师资建设,助力非遗音乐教育。小学音乐课程需要有专业教师授课,这样才能保障音乐课程教学效率、质量,达到预期标准。然而,目前关于非遗音乐、民族音乐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师资力量极为匮乏。有一部分小学音乐教师,甚至未曾养成非遗音乐教育意识,在教学中出现专业知识错位现象。由于并不理解非遗音乐,导致其不能为学生发挥以身作则效用,更不能展现地域优势,令丰富的地域性音乐资源被浪费。基于此,小学学校应加强师资力量建设,通过聘请当地知名传统音乐艺人或歌手等,走入学校举行演出活动、演唱活动,并为相关音乐教师教学提供经验。此外,还需要定期组织师生实地考察非遗音乐,通过录像、摄影、录音等方式获取当地非遗音乐的一手资料。将这个“采风”过程视为小学音乐教学第二课堂,可以快速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令学生真正感悟非遗音乐魅力,进而乐于在日后学习中深入发掘非遗音乐内涵,并大力推崇非遗音乐、发扬传统音乐。

(五)应用信息技术,获取丰富资源。在非遗政策推动下,互联网上包含了大量的非遗音乐文字资料、图片资料、音频资料、视频资料等,非遗音乐传播效果日益显著。基于此,小学学校应牢牢把握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全面开发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非遗音乐教学素材与资源。与此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开放思路,主动应用网络力量获取非遗音乐、非遗文化相关资讯。除此之外,教师还应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朋友圈、公众号、QQ群等,将优质非遗音乐资源、视频分享给学生,为学生学习非遗音乐、感受非遗音乐、传承非遗音乐文化助力。通过多渠道获取非遗音乐教学资源,完善非遗音乐教学方式,符合新时期小学音乐教学课程标准,可有效达到教学目标,为培养新时期合格的音乐人铺路。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日益进步,学生物质条件愈加优越。然而,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困扰,导致学生精神世界中的营养元素不停流失。为此,就需要加大力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将非遗音乐引入小学音乐课堂,可为学生带来雅俗共赏的音乐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全面体验音乐,在反复实践中形成音乐认知,最终完善音乐素养,提高音乐水准之际,成为优秀的非遗文化接班人、传承人。

参考文献:

[1]郭晶晶.非遗文化活化项目传承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初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31):26-27.

[2]王欢.承德市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黄河之声,2019(19):111-112.

农村非遗文化范文7

关键词:全面乡村振兴;乡村;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在农村工作的生命线,是全方位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政治保障、精神动力。当前在全国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伟大胜利的同时,高瞻远瞩,深刻洞察时代大势,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高屋建瓴地指出,将全面深入推动乡村振兴作为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任务,举全党整个社会之力加速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全体农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1]。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开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发展新境界,就要充分发挥农村德育凝心聚力、铸魂育才的重要作用。

1乡村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问题

1.1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落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纷纷外出务工经商,流动性加强,农民个体向心力与凝聚力不足,家园共同体意识淡薄。这些问题是当前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引导、没有平衡好个体与集体关系的突出表现[2]。原有的自上而下有组织的德育,以灌输为主、忽略农民的主体地位,而更多地致力于国家和个人层面的德育,重整体性、轻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束缚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农村德育观念的滞后对农村发展的直接负面作用是“三农”问题凸显。农村德育观念滞后问题日益成为阻碍基层发展的主要问题。

1.2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欠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也是营造文明农村环境的重要一环。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因素制约:第一是目前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并不健全,传统的运行机制并不能适应新时代乡村发展理念的重大转变;其次是由于当前部分民众的思想政治教育觉悟较低,并未意识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和农村环境的直接关联,再加上我国农村目前尚未建立常态化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很难持久。上述问题的出现,直接影响着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营造。1.3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不足。合适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可以充分调动村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但现阶段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集体学习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培训班、红色题材的文艺展演等方式开展。这些方式对村民缺乏吸引力,收不到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同时,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依托于传统媒介和平台,如宣传栏、横幅、广播、电视等,在一定程度上也缺少感染力和吸引力,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足。互联网等新兴媒介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不够,并且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普遍使用率不高,农村基础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足,这些都无法有效满足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1.4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不完备。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成体系的配套资源,这是进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优良民风民俗、培育农村优秀人才的重要资源保证。但是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成套资源面临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育硬件资源和设备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创新设计。二是目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资源还只是简单的宣传材料,而随着农村空心化加剧,农村多为留守儿童和老人,农民整体科学文化水平较低,因此这种简单的宣传形式并没有提升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三是已有的资源和设施不符合农村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

1.5思想政治教育土壤不足。随着乡村法治建设不断发展,农民法治思维有所增强,但是当前部分农民的法治意识还是比较淡薄。农民的法治思维仍然深受传统人情观念的强烈影响。乡村环境比较闭塞,处在相对独立的农村环境中,传统习俗和观念仍然在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占主导地位。而人治思想、礼治思维在农民法治思维形成过程中有着重大影响,使得农村缺乏法治风尚,法治意识淡薄[3]。

2乡村振兴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2.1基层治理: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升农民思想观念。基层治理工作致力于推进乡村振兴,增强农民的思想政治素养。同时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也会相应地提升基层治理的有效性。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机制,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形成一支以第一书记主导的乡村带头人队伍,以充分发挥党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4]。实行网格化的治理结构,每网格为一个单位,按照各个单位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设置一名网格管理员及责任党员干部,共同承担乡村思想政治教育计划的实施。

2.2乡风培养: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2.2.1构建文明和谐的乡村生态环境。农村生态环境是影响农民群众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文明的农村生态环境可以让村民在积极舒适的自然环境中磨砺自己的文化素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村民的思想觉悟。在农村生态建设布局中,可以把农村规划为居民区、休闲娱乐区、公共服务区、产业建设区等分工明确的功能区,各个功能区设计各自的标识及标语,以确保农村生态建设布局的和谐明晰,营造浓郁的乡村德育氛围。

2.2.2民俗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挖掘。农村民俗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这些生动的原始素材可以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重要的素材。传统民俗文化涵盖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历史名人优秀事迹、家风门风及家教故事、本土传承下来的美德事迹等,从这些传统民俗文化素材中优先挑选贴合农民群众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的素材,以广播或展示的形式潜移默化地教育农民。

2.2.3农耕文化的继承发展。农耕文化是在漫长的农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浓厚的乡村生活气息和乡村特色的文化。传统农耕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对于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要、增强农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引领道德、淳化民风有着重要作用。要深入挖掘农耕文化中的思想精华,把爱国、重农、勤奋、务实等思想道德教育融入与农民的生产生活相结合;要重视弘扬农耕文化的载体建设,使农民对生产工具、生产方式、文体娱乐功能进行再认识,发挥它在弘扬农耕文化、传承文明乡风中的重要功能。

2.3载体支持: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乡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也在发生着变革。在传统媒介方面,电视、广播在老年群体中更为普及,可通过新闻联播等央视栏目,选择有关乡村振兴政策、几代领导人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和讲话、感动中国人物纪录片,在村民活动中心进行播放,提升农民对于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道德的认识。对于青年群体可以借助新媒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如可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定期思想政治教育动态、活动安排、模范榜样等,农民也可以在这些平台上自主学习[5]。

2.4配套资源:建立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6]

2.4.1开发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要注重挖掘对农民而言具有实用性和本土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可采取通用式和本土式两种渠道完善思政教育资源系统。通用式教育资源可以满足大多数农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通用式教育资源包括美丽乡村文化教育、美好乡风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个人品德教育等;而本土式教育资源的主要特色则是植根于农村本身的民俗风貌,地方性文化,发掘特色鲜明的地方资源,形成独特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教育素材。本土式资源以生态文化资源、乡土情结资源、地方民俗美德故事等为主。

2.4.2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思政教育形式是否别致新颖、喜闻乐见、贴合社会现实,是影响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可以通过指令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混合式教学等多种形式,推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革新。在指令式教学方面,由各村的第一书记直接承担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并采用思想政治教育专题图书、影视作品、纪录片等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逐步渗透到农民的实际生活;情景式教学即通过设计情景的方法,以有关农村道德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宣传影片、电视节目、纪录片为主题,村民通过角色扮演,在亲身感受故事背景和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的理解;混合式教学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以线下为主、线上为辅。通过线下的集中德育、知识教育讲座,逐步形成农村道德教育环境,增强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意识,线上以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和门户网站等多种途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搜集,解决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2.5文化风尚:培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丰润土壤

2.5.1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传承。农村优秀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历史积淀和人文底蕴,借助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能够产生“文化育人”的效果,还有利于形成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还可以用红色文化、非遗文化、传统民俗三种独具特色的文化作为载体。在红色文化的传播方面,通过利用地方志、纪录片等资源搜集整理本地独特的红色文化素材,制作红色文化教育小册子或剪辑录像到文化宣传活动区进行播放,让红色文化历久弥新,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在非遗文化传承方面,通过发掘本土的传统戏剧等传统民俗非遗资源,在重大节庆活动中演出,并吸纳更多的农民群众加入到文化活动中,以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和人文涵养;在传统民俗方面,针对各村庄的民俗特色,建设“一村一貌”民俗文化体验村,把传统民俗文化体验与乡村旅游、美丽村庄建设挂钩,促进传统民俗文化的继承发扬。

2.5.2“礼治”“法治”相结合,提升法治观念。“礼”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合乎礼法的行为就是正确的行为[7]。如果单从行为规范来看,礼法和法律比较相似。而二者最大的差别就是法律的实施必须借助国家机器的强制措施。而维持传统“礼治”的则是代代相传的人文传统,农民总是对传统道德怀有敬畏之心,利用传统来完成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会获得更好更持久的成效,比如世代相传的诚信精神、忠孝文化等。所以要根据现实情况的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礼治”与“法治”相结合[8]。

农村非遗文化范文8

关键词:乡村振兴;传统文化;农村;传承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赋予了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全新的发展机遇,而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亦成为现代乡村繁荣发展的重要媒介。如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当中包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明底蕴,可以作为乡村特色产业的重要资本;而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同时,也会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寄托的外部环境发生系统性变化,带动其深层次的优化改进。至于今后该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更好地开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具体方法会在后续深入延展。

一、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间的关联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当中富含一系列宝贵的人文精神元素,有助于持续丰富乡村文明,带动个体积极向上,自主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中富含诸多良好的风气,包括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各地可以深入乡村积极地进行优秀乡贤评选,带动更多人奋发向上、更新思想理念。又如结合现代化理念来改进传统的村规民约,消除大办红白事、盲目攀比、过度迷信等弊端,形成推广节俭、崇尚科学的良好社会风气。

(二)农村社会治理方面。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期间,亦衍生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大众自主参与、法治保障的全新治理模式,一时间带动了社会治理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治理方式的便捷化,而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也是当中不可忽略的一环。如今各区域主张基于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来开拓出更加科学化、人性化的农村治理路径,诸如在春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里组织孝老敬亲实践活动,干部之间在谈笑风生中化解矛盾。这样既可以稳固党群关系,还可以维持和谐向上的乡村氛围。因此,被作为现代农村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补充。

(三)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方面。借助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来开办特色化的乡村产业,对于加强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和实现绿色发展等目标大有裨益。比如针对一些富有深刻文化底蕴的古老村落进行整体保护性开发与市场运作,不仅保护了古建筑,同时也能利用特色乡村游赢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此外,还可以针对村落中一系列传统文化资源予以合理包装设计,开拓更加宽阔的国内外销售市场,从而持续增加各地财政及居民的收入。

(四)农民生活模式转变方面。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和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手工业、旅游业得以繁荣发展,吸引了大批的外来城市游客。为了保证这些游客饮食居住舒适,乡村的民宿和基建也都跟着快速更新调整,一时间丰富了乡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内涵,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也在汲取现代城市文明养分的过程中得到了完善和发展,为日后农民生活模式改变以及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奠定了基础。

二、现代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征

(一)与现念有机融合。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当中富含珍贵的乡风民俗,对于乡村治理有着不可小觑的调节作用,属于乡村社会中特别的习惯规约、道德规范。不过,这种调节形式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和时代对接、与现念融合发展的特征。

(二)和现代文明密不可分。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依托中国农耕文明同步改革发展,属于传统文明中的重要支持媒介。不过,时代的进步,同时会令其融入更多全新的元素,和现代文明的关联也由此愈来愈紧密。如此,就应该确保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大力发展传统文明,从中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再就是要大力传播现代城市文明,坚持“五大发展理念”“五位一体”等现代化发展方针,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乡村、城市文明紧密融合的特征。

(三)兼备发展性和综合性特征。现代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不单单集中在文化建设方面,同时更呈现出一定的综合性特征。首先,为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文化背景以及资源。其次,主张大力贯彻环境友好型和低碳型的生活模式,配合一系列古朴的乡村风貌来引起游客内心情感共鸣,吸引了更多人主动亲近和体验自然。最后,带动了乡村的治理,优秀传统文化当中包含特定的道德规范诉求,可以引导管理者及时树立起法治化、自治化、德治化的体系,确保乡村整体治理的实效性。所以说,现代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要兼顾发展性和综合性,搞好自身和其他相关建设。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措施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乃至国家发展的根本,一旦舍弃之后,就会切断精神命脉,这个道理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同样适用。各地只有充分做好本土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工作,才可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激发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功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主张照顾到农村农业的现实状况,归根结底,就是基于乡村文化土壤,做到透过乡风民俗、家风家训等层面教育农民群体,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规范个人道德和行为习惯,该类教化功能十分可靠。比如一些农村组织五老议事会,由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等作为主体,带头遵循本村习俗和历史传统,实时性调节农民彼此间的矛盾冲突,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

(二)系统性和综合性开发农村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要注意抓住时代特征,选取正确的战略方向,实时性吸纳整合资源,在促进文化传承发展的同时,扩大乡村振兴的战略能效。第一,将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乡村产业项目之中,确保结合传统村落、人居环境、非遗文化等重要资源开发出有特色的产业,包括乡村旅游、田园观光等,赋予这些新兴产业更牢靠的物质和精神载体。第二,将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到乡村治理领域之中,配合孝道文化等主题实践交流活动,评选出最美的乡村教师、医生、村干部等先进人物,由他们发挥出更好的榜样示范作用,带动其他村民上进,从而维持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开发的综合性和系统性效果。

(三)开拓更加有效的传承途径。合理的传承途径,有利于保障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针对性。特别是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各地要充分开发利用思政教育行动、乡土文化产业建设、乡村文化供给、封建陋习消除等契机,开拓更加有效的传承途径。诸如倡导丧事简办、新事新办、尊崇科学的准则,定期组织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等交流活动,令孝悌之风与和睦家风等优秀传统传承发扬下去。另外,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还要大力推广使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确保实时性更新传承的方式方法。比如,为了大力传播“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优秀传统,有关地区决定在农村使用红分管理系统,使得那些办了好事的村民可以及时在系统内获取积分,并凭借此积分在爱心超市中兑换相应的奖品,并给予表扬,使他们及时获取应有的物质和精神奖励。长此以往,在全村营造出大力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氛围,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的积极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给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为农村美、农民富等目标落实提供了保障。希望各地能够积极创新方式方法,努力带动农村发展特色产业、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时表扬做好事的村民,真正凭借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赢得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助力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闫文霞.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政府职能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