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三资财务管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三资财务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三资财务管理制度

农村三资财务管理制度范文1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工作;问题分析;解决对策;研究探讨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其是一项对归农民集体占有、支配以及管理的各种资产情况进行统筹核算的重要财务活动。随着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所涉及的管理资金额度不仅呈现出日益攀升的趋势,而且与之相关的管理活动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相对,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提出较高的要求,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水平,就要结合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这样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全民奔小康目标的实现。

一、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首先,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可以有利于政府对一切归农民集体占有、支配以及管理的各种资产情况进行严格的审核与控制,进而真正提高农村“三资”的利用价值,使其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其次,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可以实现相关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的全面完善,进而不断提高农村基层财务管理水平,彻底规避以往存在的农村基层账目混乱、资产流失等问题的产生。最后,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对于基层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其不仅可以规范农村经济活动,切实维护群众权益,而且还能从根本上抵制各种不良财务管理行为,进而在缓解社会矛盾冲突的基础上,全面维护党群、干群关系。

二、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一直以来,农村集体资产、资金和资源都是发展农业经济的根本所在,因此,只有对农村“三资”进行科学完善的管理,才能提高农村基层财务管理水平,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长期发展目标。但是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很多农村基层组织由于自身财务管理体系的不完善,所以导致最终的农村“三资”管理效果也是大打折扣,具体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内容去体现。

(一)缺少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现如今,仍有一部分农村地区因为自身缺少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而导致很多额度较大的农村“三资”未经过集体的同意和研究就被随意支出和占有,再加上相关凭证和手续的不完善,从而不仅给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的阻碍,而且还侵害到当地农民的切身利益,使得农村“三资”的利用价值大大降低。

(二)缺少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人才目前,一些农村基层财务管理人员由于自身缺少专业化管理知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所以在日常工作中也会忽视相关管理规范的重要性,抱着随意的态度来开展财务管理活动,其不仅依然按照传统的工作方式来开展核算和记账工作,而且对于资产台账的有效建立也是极为忽视,进而使得农村“三资”管理中出现很多模糊不清的账目,这种情况既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会诱发一些不必要的农村资产损失。

(三)缺少一定的财务公开力度从当前农村财务管理现状来看,一些乡镇组织虽然对于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给予了一定的重视度,并针对相关财务信息进行了公布,但实际工作情况却与相应的规范要求存有一定的差距,不仅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等工作存在严重的形式化主义,而且广大农村群众对于财务信息公开的重视度也是比较淡薄,这在某种程度上既降低了农村财务信息的公开力度,损害到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同时,也为各种不良财务管理行为的产生埋下了较大的隐患。

(四)缺少严格的财务监督机制当下,一些农村基层组织由于自身缺少严格的财务监督机制和控制体系,所以导致农村“三资”管理中也是出现很多不规范的财务管理行为,甚至个别财务管理人员还会因为一己之利而触犯到国家相应的法规条例,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恶化了党群、干群关系,而且还大大降低了基层干部和党组织的形象,给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极严重的影响。

三、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相关措施

(一)构建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财务管理水平,实现农村“三资”的合理利用,各地农村基层组织就要根据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的完善,如:农村集体经济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现金管理制度、开支审批制度、财务审计监督制度、民主管理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等。同时,还要对这些制度进行细化,并将其贯彻落实到各项财务管理工作和活动中,力争全体工作人员都能做到一目了然、全面掌握,这样才能有利于基层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农村“三资”的利用价值。此外,相关工作人员还要在大范围内对这些财务管理制度进行积极宣传,以便让广大农民群众更好的认知农村“三资”管理工作,明白自身的合法权益,进而通过积极地参与、配合、监督等行为来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使其可以真正发挥出职能作用,对农村资产、资金、资源等进行科学管理,这样才能提高基层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提高农村基层财务管理水平首先,各地农村基层组织应对财务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给予高度的重视,不仅要适当提高用人标准,引进高素质、高水平、工作经验丰富的财务人员,而且还要定期对在岗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和思想教育培训,以便使其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能够正确认知规范本职工作的重要性,进而树立一定的遵纪守法意识,自觉抵制不良管理行为的发生。其次,各地农村基层组织要统一规范财务管理流程和财务票据,并建立完整的资金台账,以便可以很好地对农村“三资”进行监督和管控,确保各项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与合理性,这样才能有效抵制各种模糊不清的账目出现,发挥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效作用。最后,农村基层组织要对农村“三资”支付方式、预算方式、限额方式、用途、金额等进行充分的明确,并完善相关审批程序,要求重大决策、重大事项、大额支付等必须经集体的决策或联签才能进行支出,同时,还要提供原始单据或相关证明,这样才能保证农村“三资”的合理管控,使其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出相应的作用。

(三)大力提升农村财务公开力度首先,各地农村基层组织要对现有的民主管理制度与财务公开制度进行全面的完善,并建立健全的民主理财小组,由集体选举推荐的村民担任小组成员,这样才能发挥出有效发挥出农村财务管理机制的监督作用,确保农村“三资”的合理利用。其次,各地农村基层组织要对村务财务的公开时间、公开方式、公开程序以及相关内容等进行充分的明确,并通过多元化的手段向广大农民群众进行公布,以便让所有村民都能对集体财务信息进行了解,这样才能保障民众的知情权,加强民众的参与性和监督力度,进而为控制各种不规范财务管理行为的产生奠定良好的基础。(四)全面提高农村财务管理认识度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不仅是促进农村经济活动开展的根本所在,同时也是增强农村经济实力、改善农村财政情况的核心基础,因此,这就需要各地农村基层组织必须对该项工作的细化开展给予高度的重视。首先,各级村委干部要树立一定的财务管理意识和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并积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系列讲话精神,进而围绕人民的利益,立足于实际,制定出一套适合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财务管理策略和财务管理制度,这样才能切实的维护党群、干群关系,缓解以往所滞留的矛盾冲突问题。其次,各地农村基层组织还要健全自身的财务管理领导机制,并对相应的财务管理职权、责任等进行充分的明确,进而以村级管理制度为基准,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农村“三资”管理方案,并将其贯彻落到实处,这样才能减少不良财务管理行为的发生,保障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五)优化创新农村财务管理技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于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优化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这就需要各地农村基层组织必须从技术层面出发来提升农村财务管理水平,不仅要引入先进的财务管理技术,如:会计电算化,而且还要提高基层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专业知识,使其能够秉着严肃认真、规范有序的态度来开展农村“三资”的核算与管理工作,这样才能确保各项财务管理类目、格式的透明度和真实性,进而在保障农民切身利益的基础上,有效控制一切不良财务管理行为的发生,为提高区域经济做出相应的贡献。

(六)积极完善农村财务监督审查机制为了更好地推动农业经济发展,规范农村基层财务管理工作,相应的村组织机构还要对农村财务监督审查机制的合理构建给予相应的重视,以确保各项农村“三资”管理工作都能处在健康、理想的监督环境中,这样才能提高资金、资产以及资源的利用价值,最大化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另外,还要不断加大农村内部监督机制的管理作用,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监督管理意识,以便可以真正做到民主化监督、规范化管理、精细化审查,从而全面提升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有效性,使其可以达到相应的财务管理监督标准。同时,各地镇政府及村委还要建立定期监督审查制度,并构建以镇党委书记为核心的监督审查机构,以便可以最大化提高各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透明度,使其可以更好地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保证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农村三资财务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农村 财务管理 规范化建设

1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

1.1 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历来是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基础。早在农业合作化时期,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就从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开始起步;联产承包后,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又率先从财务会计的改革突破;90年代农业进入新阶段后,土地承包管理和农民负担管理实际上都是以财务管理为基础的。

1.2 做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是解决当前农村矛盾的需要。如何处理好国家、集体和农民利益关系的问题,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和经济发展。这些涉及经济利益关系的问题最终都要反映到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工作上。因此,加强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是解决当前农村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基础,是维护农村稳定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1.3 加强农村财务管理是搞好农村基层民主的要求。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重点和核心是财务公开,农村财务与农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是广大农民群众最为关注的一项工作。因此,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决不是简单地算个帐、填个报表的问题,建立健全集体财务管理和财务公开的各项制度,是搞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的要求。

1.4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方面。要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十分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尽快把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起来,进一步理顺经济关系,规范经济秩序,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 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各级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在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方面做了大量而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由于客观形势的发展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农村历史形成和积淀的深层次矛盾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情况下,新的矛盾又凸显出来。主要表现在:

2.1 农村集体资产流失严重。一是个别地方村集体土地、资产、资源发包、出售、出租,不公开、不透明,个别村干部暗箱操作,从中渔利,群众监督和部门监管不到位,造成集体资产流失;二是土地征占中被征地农民要求将大部分或全部征地补偿款分配给被征地农民,否则就到处上访,致使村集体应当得到的补偿费得不到,造成集体资产损失;三是在国家极力鼓励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的部分职能将逐步被专业合作社所取代,村集体经济组织已经面临撤销或解体,村民(成员)要求分掉全部集体资产。

2.2 农村集体债务沉重。截至2008年末,以哈尔滨市宾县为例,全县村级债务达1.27亿元,村均88万元,债务多的村400余万元,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削弱了村集体为农民提供服务的功能,部分村干群关系紧张,社会矛盾突出。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中,一些村不顾自身的经济实力,盲目举债或赊欠搞达标,个别村为了得到项目资金匹配,借债而增加新的债务。

2.3 个别村财务管理混乱。全县村级财务管理整体水平是好的,但仍有个别村财务混乱。主要表现在:村干部独断专行,有章不循、有法不依、财务制度形同虚设;收入不入账、坐收坐支、资金管理混乱,核算不及时;建设项目不招投标、集体资产出售、发包暗箱操作,集体资产流失严重,大额开支不透明,弄虚作假;管理不民主,财务公开流于形式等等。

2.4 村财务会计委托制工作仍不完善,方式尚不够规范。部分乡镇根本没有实行村财务会计委托制;多数乡镇只是对村转移支付资金核算,没有村级的全部会计业务,存在会计核算“两层皮”的现象;乡镇机构的人员业务素质不适应,部分乡镇经管中心人员配备不齐,缺少专业人员,致使无法开展制工作;财务工作流程、账务处理还不够规范。

3 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建设的措施

解决农村面临的财务管理问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工作思路、内容和方法,严格实行纪检监督下的村级集体“三资”委托工作制度。

农村集体“三资”即村级的资金、资产和资源。委托即把村级“三资”以书面形式委托给乡镇成立的“三资”服务中心管理,实行资金委托代管、资产统一监管、资源联合协管,严格按照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模式运作同时有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这是强化村级财务管理的有效方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委托服务制,是指在坚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和收益权不变的前提下,各村集体经济组织与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委托服务中心签订委托协议,对“三资”实行统一管理。

3.1 搭建一个服务平台。乡(镇)成立一个“三资”委托服务中心,以乡(镇)农村经管中心为依托,成立由乡(镇)领导和相关人员参加的“三资”委托服务中心。“三资”委托服务中心办公室设在乡(镇)农村经管中心,内设专职总会计、总出纳员各1名,记账员若干名,负责办理各村会计业务和“三资”管理业务。这样村级财务统一在乡(镇),有利于形成一个模式的业务规范化效果。

3.2 健全“两套”工作流程。建立健全统一的农村集体资金和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监管工作流程。一是健全农村集体资金流程。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一切收入必须及时、足额存入村集体设在乡(镇)“三资”委托服务中心的资金收入专户,统一管理。对村级支出实行预决算审核审批制度,根据年初预算或临时性支出,经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报乡(镇)“三资”服务中心审核审批,在村务公开栏及时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并及时入帐核算。二是健全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监管流程。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和资源出售、转让、承包、租赁时,由乡、村两级制定处置方案,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公示后,报乡(镇)“三资”服务中心审核,对资产资源价值进行现场核实评估,实行严格的招投标,签订规范的制式合同,同时将相关的会议记录、合同文书归档管理。按照相同条件本村村民优先的原则,由村集体经济组织采取竞价方式进行公开发包或招标。资产处置和资源经营结果必须在村务公开栏内及时公开。

农村三资财务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对策

1.建立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强化执行力度、严肃财经法纪

农村财务管理直接与农民群众利益相关联,是发展农村经济和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和有力保障。建立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使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首先必须严格执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切实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会计委托机构各类票据的管理。特别是要明确制定和严格执行“收入收缴制度”、“支出管理制度”和“集体资产管理制度”,确保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力,提升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工作水平,使农村财务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与此同时,严格行业自律,规范从业行为。农经部门要严格按照会计业务流程规定操作,尤其是对会计凭证的合法性、合理性及其真伪性进行认真辨别,坚决杜绝“白条”入账等现象的发生,真正做到有据可查、运行规范,增强透明度和公信力。

2.完善多层次、分工明确的多元监督体系

农村财务监督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是保障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需要。一是健全农村财务的内部监督制度,明确村民在农村财务监督中的主体地位。村民(社员)监督是最有效的、最基本的监督途径,绝不应该放弃村民(社员)监督而去寻求上级监督。农村财务管理要依据《财务制度》的规定,加强监督力度和幅度,尽可能做到农村重大财务事项有法可依,最大限度地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弊端。二建立健全民主监督制度,堵塞农村财务管理“漏洞”。《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第四条要求:“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建立以群众代表为主组成民主理财小组,对财务公开活动进行监督”村(社)务监委会是农村财务管理的常设监督机构,村(社)务监委会在农村财务管理监督中处于首要地位。监委会既不能凌驾于村“三委”和财务人员之上,也不能对村“三委”唯命是从。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一定的审计、会计及其他专业知识和相应的技能。使其能认真履行职责,增强对农村财务审议和监督的力度。三是深化会计监督,强化审计监督。面对工作面广、量大、业务繁杂等实际情况。会计要加强对收支票据的合法性、合理性、规范性审核,避免不合法、不规范的票据入账,尤其是农村财务收支、工程建设项目、非生产性支出等重点领域的审计监督力度;四是农经审计单位要按照“三年一轮审”的要求,积极开展财务收支审计,同时开展专项审计、离任审计,进一步加大审计执法力度。对审计中发现问题应及时检查整改情况;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和“一事一议”决策执行情况应特别注重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审计监督,要把农村审计与群众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实行“阳光审计”。

3.盘活集体存量资产、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

鼓励和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资金、资产和资源,以参股经营、合作开发等形式,与专业大户、农业企业、农民职业合作社等进行联合与合作。通过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等途径,积极盘活集体存量资产和非农建设用地、水面及山林资源,共建共兴农业经济发展项目,发展物业经济、特色产业经济和旅游体闲经济,不断拓展集体经济发展新渠道,不断提高农村集体“三资”的收益率,壮大集体经济的实力。此外,对农村集体资源,建立集体资源登记薄,集体资产资源的承包、租赁应当签订书面合同或协议,实行合同管理。

4.加强农村财会队伍建设,切实提高理财水平

一是镇(街道)农经站要加强对在职财会人员业务培训,特别要注重对报账员队伍培训工作。对不同的受训者要有侧重点,提高其财经法制观念、财会业务水平和依法理财能力。对超龄、工作表现差、责任性不强的财务人员要督促有关村实行辞退。二是提高财务人员的思想素质。加强法制宣传和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提高反腐倡廉的自觉性。广泛开展农村财会人员思想品德、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感,敢于照章办事。三是提高会计电算化等操作,实现科学管理。充分利用好财政部门现有的硬件优势,对农村财务实行统一的电算化管理。造就一大批既能够精通计算机信息技术,又专于财务管理知识,能够熟练地进行财务信息的加工和分析,满足各方对财务信息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对具备任职资格的会计人员全部建立档案,由镇(街道)统一管理,形成农村职业会计人才库。

5.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其他配套措施

5.1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夯实法律基础

规范农村财务管理,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在健全的法制下进行。首先,进一步落实中央12部委《关于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乡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通知》,提高村(社干部廉政意识和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并将其纳入基层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次,加大对村民进行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制度的宣传教育,确保其作为有效的会计信息需求主体的地位,以增加外部需求的方式来驱动信息披露,增强村民的参政意识。另外,村(社)干部要端正思想,摆正关系,搞好财务管理。要把加强农村财务管理放在密切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保障村民合法利益的高度上来认识。

5.2拓宽和深化财务公开渠道和内容

要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根据农村发展特点和村民获取信息的需要,村民(社员)委员会通过固定村务公开栏、宣传栏、触摸屏、意见栏,设立举报电话、召开会议、广播、民主听证会等灵活多样的辅助形式,向群众公开农村财务各项内容,同时规范公开时间。其次,进一步丰富和扩展财务公开的内容。包括财务收支计划、村干部工资奖金、预算外资金明细、村集体债权债务、“一事一议酬劳筹资”等;其次要根据村民(社员)的实际需要,详细公开、逐笔公开、据实公开,不弄虚作假,不避实就虚,确保财务公开的内容真实可靠,真正把农村财务和集体重大事项的民主决策置于“阳光”之下。四是搭建信息网络平台,建立完善网络监管。以搭建农村财务监管网络系统为平台,以小额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为依托,以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为契机,搭建集登记、经营、管理、监督功能于一体的市、镇(街道)、村(社员)三级联动的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信息网络平台。进一步拓展现有农村财务监管网络系统的功能,将农村财务收支的原始凭证、农村资产资源的实物图片、承包租赁合同、招投标文件等原始资料,通过扫描或图片上传的方式录入管理系统,实现农村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动态化、公开化、民主化管理。

【参考文献】

农村三资财务管理制度范文4

一、建立农村“三资”监管有效平台

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有序推进“乡财县管”,乡镇财力、年增加近千万元,“以钱养事”成效明显。国有资产管理改革,按照清产核资、完善制度、规范运作,设立专户、统一收益等三个步骤,先易后难、稳妥有序推进这项工作。英山县11个乡镇成立了农村集体“三资”服务中心监管平台,将村级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合同等统一交予中心管理,县级纪检监察部门和财政局对各乡镇“双”中心的操作运营实施有效远程监督,严格实行“六统一”的管理方式,处置废置资产、盘活闲置资产、管理好经营性资产、实现权益主体明确,产权关系清淅、资产分类管理,资源合理配置、资产处理规范、资产收益纳入专户的管理目标,取得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上突破,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增强政府调控能力,增加财政收入。

二、规范农村“三资”财务管理制度

要落实“三资”会计服务工作,必须建立好各项规章制度,英山县先后建立了部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财务预决算制度》、《货币资金管理制度》、《集体资金审批领用制度》、《债权债务管理制度》、《财产清查制度》、《票据管理制度》等。加大农村资金、财务“三资”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程序,抽调专人全面清理村级债权、债务,建好三级往来明细账簿设置规范,科目核算准确,确保村级集体资金运作。加大村政务、财务公开力度,对内严格实行民主理财制度,重大事项集体议定制,完善内部岗位牵制制度,防范管理风险,对外简化办事手续,推行一站式办结制,首位负责制,公开办事程序,自觉接受监督。

三、健全长效机制,加强农村“三资”监管

第一,精细管理“三资”增新质效。2011年英山全县范围内全面开展农村“三资”清理监管工作,县、乡镇对村支部书记、主任和财会人员开展党性教育、廉政教育和财经管理知识的培训和“三资”监管工作培训活动11次共计1390人次,培训出一批财务清理、招投标业务骨干和联村干部指导员、村级清理业务员。提高村干部综合素质,增强法纪观念,同时把“三资”管理纳入干部岗位目标考核和廉政考核内容之一,从“三资”监管服务机制上抓完善,建立一套“权有所限,钱有人管,事有人监”的有效管理模式。对违反制度的村干部要严肃处理,对管理民主、严格执行制度要给予奖励。

第二,对通过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后的资金、资产、资源要建立台账,明确界定产权。建立“三资”产权明晰动态管理档案,是保证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保值增值、有效防止资产流失的首要前提。为此,县主管局成立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专门组织,采取“台账式”管理办法,每年底对集体“三资”进行一次清理核资,去年核定全县309个村债权6千万元,债务1.4亿元,固定资产26.7万件,清出资源117.6万亩。对因资产出售、征地拆迁、中心村规划建设,资产资源数量增减的情况,及时记录归档,完善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实行村集体组识“三资”民主管理机制,严格实行村务公开制度,村级每年必须将工程建设、项目发包、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使用纳入公开范畴,把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分季度公开。

农村三资财务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 农村财务管理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0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3-0040-01

搞好村级财务管理,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以来,山东省平邑县始终将规范村级财务管理,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抓手。该县要求将村级农村低保,粮食直补及资产类、资源类、资金类“三资”等一系列财务开支、惠民政策公示上墙,接受群众监督。同时,抽调纪委、组织、财政和农服等部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全程督查,对财务公开不及时、不全面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村(居),责成其限期整改到位,并对该村(居)主要负责人进行严肃追责问责。

1 农村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1.1 农村财务情况不透明

有有些村集体的领导干部在进行财务公开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行为,避重就轻,只公布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农民群众真正关注的内容被村干部故意抹去,或者对内容进行相应的加工之后在村集体开支里面进行公开。很多村级财务公开及时,内容不明确,模棱两可。一般情况下,村集体财务收支内容需要一个月公布一次,村集体财务预算和计划需要在每个季度初期公开,财务决算需要在每年年末公布,而实际情况却是很多村集体不能按照上述要求开展工作,很多内容都是在上级部门检查前才临时公布,村民对村集体的资金、资产和资源的使用情况不明晰,很多实质性内容没有公开,并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机制。

1.2 农村财务管理队伍专业素质不高

农村财务管理涉及到各个方面,工作繁杂,工作任务重。但是很多农村财务管理人员采用传统的工作方式,打白条、坐收坐支、挪用公款现象十分严重。农村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此外,农村财务管理队伍还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人员变更较快,财务交接手续办理不及时,甚至存在长期不办理,造成村集体出现抵账和死账。当村集体的村领导班子换届选举后,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也跟着更换。

1.3 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最近几年,我国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村经济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有了一套相对完善的规章制度,包括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开支审批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和民主监督制度。但是这些制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执行不严格,贯彻较为困难的现象。村干部掌握村集体财政大权的现象广泛存在,财务人员听之任之,造成了财务制度执行不严格,规范性差。

2 强化农村财务管理对策分析

2.1 严格财务公开

全面推行基层民主决策“五议两公开”制度,不断完善村务、财务公开流程,严格公开时限,做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所有收支事项逐笔公开,至少每季公布一次(财务收支笔数较少的村),重大事项随时公开,公开时间为财务结报后的次月15号前,每次公开时间不少于15天。“三Y”收支事项逐笔公开推行以来,实现村级每一笔资源、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对全体村民公开,确保公开的及时性、真实性、完整性和通俗性,得到群众的充分认可。

2.2 抓监管队伍,促业务提升

各镇(街道)、村也都建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组织体系。同时,以培训为主要抓手加强村级干部队伍的建设,换届选举后组织村主要负责人进行集中培训,区农林局每年举办全区村级财务培训会,对全区各镇(街道)农经员、委托中心会计、自理村会计等人员专门进行村级财务和集体资产管理的政策的业务培训,通过各种形式的专业培训,全面提高了村级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整体队伍素质得到提升。

2.3 强化规章制度建设,严格落实

首先,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管理制度。地方党委政府把村级财务管理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年度“三个文明”考核的内容。进一步完善会计人员使用和管理制度,实行会计人员凭证上岗制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农村会计队伍进行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培训;其次,严格财务管理制度落实。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级财务管理机制,坚持村集体财产所有权、收支审批权、收益分配权不变的原则,全面实行村级财务委托制,即由镇“三资托管中心”在村民委员会的委托下,统一收支管理,统一集中记账,统一财务公开,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财务收支事项全部纳入委托范围,实行村级集体收入计划到资金使用、资金监督的一体化管理机制;最后,严格监督管理程序。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财务审计监督制度,严格实行民主决策制度、民主理财制度、财务公开制度。

2.4 严格理财

为进一步落实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村经济合作社重大管理事项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严格按照事前征询、集体决策、审查备案、上墙公布、报账审核的程序履行,实行民主决策,村级财务各项收支事项,严格执行分档逐级审核、限额授权的“两笔一章”审批制度,即每一笔经济业务发生后,由经手人签字并陈述事由,送经正副社长联签,社长审批,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核盖章,镇(街道)会计审查入账。所有入账票据必须做到“四字一章齐全”,即经手人、证明人、联签人、审批人签字及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核章齐全,进一步强化了民主监督,规范了集体“三资”日常管理行为。

参考文献

[1]新形势下农村财务管理的突出问题及完善对策[J]. 郭光耀.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5(11)

[2]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 史丽英.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34)

[3]新时期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路径探索[J]. 陈健.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6(24)

农村三资财务管理制度范文6

农村财务管理是促进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做好农村工作和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农村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村社会的政治稳定。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对农村财务的管理,在农村财务管理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政策、法规及制度等,各级农村干部也做了大量工作,获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但是,由于农村财务管理面大、情况复杂,也有一些现实存在不可回避的问题。

二、农村财务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第一,会计人员不稳定,素质相对较低,年龄老化。由于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缓慢,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留守农村的优秀人才本来就不多,而有一定相关财务知识素养的人才就更少,当前,很多村存在人员变更频繁,导致财务工作缺乏延续性,财务移交手续办理不及时等问题。另外,将一些不懂业务的人员安排在专业性很强的岗位上,导致村?财务处理不规范、不完整,无法系统体现村级账目情况。据统计,目前绝大部分村财会人员专业素质偏低,存在知识结构单一、内容老化、更新较慢、原则性和责任心不强的情况。许多村级会计管理人员只会简单记账,存在重记账、轻管理的问题。

第二,财务收支公开不规范。一是乡镇代理记账的审核问题。乡镇农经站是最后也是最有效的一道审核关口。但由于农经人员不熟悉财务,业务素质较弱,原则性和责任性不强等原因,使违反财务制度的票据得以入账。二是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对电脑打印账目校核不准,出现失误,引起群众误解。三是一些村的村务公开比较形式化,对财务、村务的具体落实情况避而不谈。有些村的村务虽然公开,但是内容过于广泛,往往都是一些枯燥的数据,对那些真正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却不予公开。

第三,财务监管力度不够。农村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监督多为内部监督、乡镇政府的监督等监督机制。专业的农村审计没能有效发挥作用。一是村级领导干部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财务管理意识较为薄弱。部分村干部不懂得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政策制度,认为财务管理问题无关紧要,或是明知故犯,想方设法为自己谋取“实惠”。二是财务制度执行不到位。会计规章制度对财务工作提出了指导性原则及可操作的规范,为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依据,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各项财务制度流于形式。三是财务监督不充分、不到位。由于法制、政策宣传不到位,同时由于许多村村民受教育程度低,法律意识淡薄,一些村虽然通过民主程序实行了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制度,但理财小组成员害怕被报复,不敢担当、不负责,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相关监督职能没有真正落实,遇到问题票据采取默许态度。这严重助长了这些人的贪腐之风。

第四,财务无预算,支出无计划。由于村官交替和素质不高等原因,农村普遍没有短期的财务预算,也无长远的财务收支计划,随意发放补贴,补贴内容五花八门,村干部还以虚增公益性支出以饱私囊,还有的村自来水维修支出金额过大或修村路等相关公益性工程款不实。

三、对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对策的思考

第一,加强财会人员队伍建设。一是健全财会人员任免制度,实行持证上岗制度,聘任的村级会计管理人员必须通过乡镇考核合格,由乡镇经营管理站审批并统一颁发聘书。二是建立财务人员人事管理制度。对村级财会人员的配备、考核聘任以及劳动报酬岗位责任制等均作出明确规定,不经乡镇主管部门批准,不得任意调换和聘任,保证会计人员队伍的稳定性。三是加强会计人员业务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会计人员对会计制度、会计知识以及政策法规的认识,提高财务处理能力,能正确使用会计科目、会计电算化软件,更好地对村级集体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四是增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责任意识。

第二,全面推行村级财务公开,完善群众监督机制。搞好财务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村集体经济组织,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文件的要求,以便于村民理解和接受的形式,完善健全村务监督小组的职能与作用。将村级财务活动情况定期根据村级业务量多少按月、按季如实地公布,自觉接受村民监督。财务公开的内容主要包括财务计划、各项收入和支出、各项财产、债权债务、收益分配、通过“一事一议”筹集的资金、群众要求公开的其他财务事项。财务公开应以填写财务公开栏为主要形式。将村务公开做到最大化,不仅要将村务公开,让群众对其监督,应“三资代理”的相关制度要求,市、县、乡镇政府或职能部门的监督更须加强。在农村财务公开过程中,要及时制定有效的财务公开规划,并定期进行财务公开工作,使村民能够明确知晓基本的财务状况及资金流向,使村务公开真正做到“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从而使农村财务工作能够长期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稳定。

第三,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把各项制度真正落实到位。加强财务审计监督。一是严格执行民主管理和财务公开制度、现金银行存款管理制度、债权债务管理制度、资产台账制度、票据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及专项资金管理等村集体财务各项管理制度,并加强村财务监督检查。二是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民主理财小级)的监督作用。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民主理财小级)成员应具备独立性,严格印章管理制度,支出票据经审核后加盖村务监督委员会公章方能入账。三是加大对财务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村级领导干部应提高思想认识,以保障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为己任,以身作则,提高村级财务管理水平。与此同时,对在财务管理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必须增强法律的威慑力,坚决惩处。四是加强乡镇经营管理站(农村资源资产资金委托代理办公室)的审计监督职能。“三资代理办”作为农村基层的财务监督管理部门,要按政策制度要求对村级日常发生的财务收支业务做到及时、准确、客观地审核、审批及账务处理。坚决不做问题票据或不规范票据不予核销,大额支出无民主议事程序或相关手续不完善一律不予审核入账。

第四,完善财务预算制度,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使用最广泛、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是指在战略目标的指引下,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的经营目标,将总体规划通过货币计量的形式,数据化、格式化地反映出来的管理活动,即将未来某一特定时期村集体全部的经营业务过程的详细计划通过货币形式来反映。实施预算管理制度,确定各项经营目标的指标,将预算期内的经营活动纳入计划管理,通过预算,使村内年度内的各项公益性支出或工程项目等计划得以客观反映。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