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污水处理技术范例

农村污水处理技术

农村污水处理技术范文1

关键词: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发展前景

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表现,如今,很多发达国家已经迈向城乡一体化,但是我国还没有达到这一高度,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相对而言,农村地区比较分散,受到经济、环境、生活习性等多方面影响,使农村区域存在明显差异,生产力水平低,造成农民生活品质低,同时,农村污水处理技术比较落后,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村污水处理效率,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阻碍作用。对此,需要正确认知农村污水处理现状,及时改进污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农村污水处理具有乐观的发展前景。因此,需要技术人员掌握前沿的技术理念,以农村污水处理现状为根本出发点,科学应用污水处理技术,进一步提升农村经济水平,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夯实基础。

1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分析

1.1严重缺乏污水处理基础设施

结合我国农村地区的整体情况来看,大部分农村都坐落在盆地、山区、海岛等地方,使农村污水排放比较分散,增加了污水收集和集中处理的难度,只有少数农村地区拥有污水收集管网及集中处理设施,主要采用化粪池进行单一处理,而后肆意排放到自然环境中。由于这些污水处理不够系统,污染物质很难处理到位,将其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势必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

1.2污水设施处理能力有待提升

由于受到农村经济因素的限制,不同地区的农村采取差异性的污水处理方式,一些农村采用集中处理方式,一些村庄则是简单、分散的处理方式,但是从污水处理能力的角度来看,只是单纯的满足日常处理需求。对于经济发展迅速的地方,人口流动较大,相应的污水处理压力随之增加,污水处理结果只能达到基本指标。为了高标准实现污水处理,需要不断提升各地区的污水处理技术水平,引进先进的污水处理设施,为人们创造高品质的生活环境。

1.3污水处理资金投入力度小

污水处理是一项民生项目,主要用于服务人民,通常依靠国家和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或农村当地的集体资金,无形中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支出以及农村当地的资金压力,同时资金投入情况直接影响污水处理的整体水平。对于一些经济实力薄弱的农村,主要采用分散式的处理方式,但是处理效果不是很理想;对于经济实力强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比较齐全,利用沼气池、化粪池等进行集中处理,个别地区建立小型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效果非常显著,但需要投入大量运行资金。除此之外,污水处理设施也会受到农村位置、人口数量及污水排放情况的影响,需要相关人员分析污水处理的各个层面,加大污水处理资金投入力度,促使污水处理设备与农村当地情况相符,确保农村污水处理高标准完成。

1.4农村污水处理常用技术分析

农村污水主要是指生活污水以及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即生活污水和生产污水,表现为难收集、成分复杂的特点,相对而言,悬浮物浓度较高、含磷氮浓度高,如果不进行处理将会影响农村土壤成分,长期下去则会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态势。从目前情况分析,常用以下技术:(1)厌氧沼气池,这种方法在农村当地得到广泛运用,能够保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污水处理方式,通过应用厌氧沼气池,将农作物秸秆、人畜粪便等作为原材料,实现收集污染物,同时厌氧处理技术具有一定的灭菌作用,并且能够获取清洁能源,不需要任何能源消耗。但是运用沼气池处理生活污水时,需要与其他污染物相结合,实际操作难度系数较高。(2)土地处理技术,土地处理技术的运行成本低、操作简便,已经得到我国农村地区广泛关注。土地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土壤渗滤系统、砂滤处理系统以及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其中土壤渗滤系统由慢速系统和快速系统组成,在东北沈阳西部已经建设大面积的慢速渗滤土地处理场,专门用于处理农村污水,并且取得显著成绩。北京昌平区已经建立了快速渗滤处理系统,此系统的主要原理则是将污水输入渗透性强的土地表面,经过过滤、沉淀、养护等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反应,使污水得到净化,需要土壤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同时要求活性高、处理效率高,确保达到污水处理效果。

2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现状的解决对策

2.1构建协调的组织管理机制

农村污水处理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工作,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的部门较多,而且实践性强,对此,依据污水处理系统实际建设情况,建立专门的领导小组,要求农村集体成员积极参与其中,确保污水处理系统更加全面化,通过各部门之间协同互助,包括建设、环保、财政、卫生等相关部门,从不同角度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科学分析,确保系统组织更为科学、标准。另外,为了组织管理全面落实,有必要采取绩效考核和责任制度,实现污水处理系统建设的与目标。

2.2编制科学的污水处理计划

污水处理水平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则是对农村污水处理不重视,相应的计划方案不合理,无法保证污水处理效果,同时与农村当地道路条件不协调,没有提前编制科学的污水处理计划,使污水处理项目与农村当地实际环境相悖。为了保证污水处理有序进行,实现理想目标,首先要编制科学的污水处理规划和计划,确保与农村当地环境相符,依据农村区域位置选择合理的处理技术和工艺,准确布局污水处理管网和设备,聘请高资质科研机构对农村进行实地考察,从而研制出相应的污水处理标准、技术及工艺,推广污水处理新技术的应用范围,坚持经济适用、生态环保的原则,尽量选择低消耗、高效能的处理技术,同时操作简便,使农村污水处理质量和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真正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日后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2.3拓展更多融资渠道

为了保证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更加全面、系统,需要政府部门加大投资力度,将财政重点朝向农村建设,特别是农村污水处理建设方面,促使农村污水处理取得更大进展。另外,为了减轻政府部门的经济压力,结合农村污水处理现状,拓展更多融资渠道,将农村污水处理逐渐融入到市场经济中,不仅可以保证污水处理稳定运行,同时使污水处理工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迎合市场发展规律和态势,将财税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融入农村污水处理系统中,有效降低污水处理的成本投入,为污水处理企业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4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农村污水处理计划得以实施主要依靠污水处理人才,需要较强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掌握前沿的污水处理技术,结合农村发展现状,选择适宜的污水处理技术和策略,确保达到污水处理标准。为了充分发挥污水处理技术的作用,做好人才储备非常必要,注重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使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得到进一步提升,定期举办技能培训,从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两方面入手,为提升农村污水处理整体水平夯实基础。

3探索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前景

结合我国农村污水处理现状不难看出,很多方面表现得不够成熟,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主要从以下方面探讨:(1)减低污水处理成本资金。污水处理成本及运营成本与农村经济息息相关,为了农村经济水平快速提升,要从污水处理发展的角度出发,采用不同的优化对策,确保污水处理能够更好的发展。对于已经建成的污水处理项目主要采用第三方运营模式,能够保证污水处理项目的管理更专业、全面,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对于未建成的污水处理项目,结合实际建设情况,保证建设质量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处理技术、工艺,从而降低成本投入;(2)提升技术含量。为了保证农村污水处理质量,优先选择成熟、可靠、稳定的处理工艺,确保能够适用于不同的水流量和水质,同时要兼顾低消耗、生态环保、易操作的原则,以充分发挥处理技术的优势;(3)方便管理。农村污水处理得以发挥其成效,离不开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改变传统管理模式存在的缺陷,灵活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敢于创新思维,借鉴新型管理模式和方法,使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同时达到更为显著的管理效果,某种意义上,引领农村污水处理技术朝向智能化发展,为提升我国农村建设水平奠定有利基础。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水资源短缺,提升水资源利用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要注重农村污水处理,从农村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将经济状况、自然环境、污水排放情况等都考虑在内,制定科学合理的污水处理策略,促使农村污水处理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丽.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9):292.

[2]吴霜.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10):332-333.

[3]胡光楠.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污水治理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9,37(03):99-101.

[4]付笑凡,郑志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现状与技术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09):161-163,165.

农村污水处理技术范文2

【关键词】农村环境改善;生活污水;处理研究

1引言

当前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具有量小、分散、瞬时流量变化巨大等特点,其成分、污染物浓度与居民的生活习惯、生活水平以及水资源的享有状况有关。就当前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对农村地区的生活环境产生着极为严重的影响,不仅如此,同时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极为不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因此,有必要重视并加强对农村污水的处理。

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缺少针对农村的合理设计。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及后期运营管理的主要问题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污水处理技术已不能满足农村的污水处理要求,造成资源浪费。部分农村地区,复制城市污水处理的模型,加工技术的成本过于昂贵,同时造成后期运维困难;科学技术设计相对不合理导致对农村污水处理的能力相对较低,并且处理效果较差[1]。

2.2农村污水排放和监管工作标准缺乏统一性。当前,国家对新农村建设这一工作目标的高度重视背景,对农村建设污水设施更是加大了资金投入,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从后期运营管理角度来看,实际农村污水排放和监管工作标准存在不统一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农村中各类生活污水出现乱排乱放的现象,对生态环境存在较大的污染,但缺乏相关人员和部门对这一情况缺乏监管。

3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年排放量约为8108~9108t,并且处于持续增加阶段,总体上来讲,加大了农村污水处理的难度。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几乎所有的村庄缺乏系统、完善的排水通道以及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等,进而导致农村出现较多乱排乱放现象,对其水环境的安全存在较大的威胁。另一方面,农村经济条件以及污水处理技术相对落后,也是制约其污水处理有效性的另一重要因素。而由于污水治理技术EnvironmentEngineeringDesign环境工程设计容易受到地区、气候、地质等环境的影响,治理技术存在较大的差别。本文主要是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相关技术进行分析和展望。在对污水进行处理时,集中处理是重要的一种处理方式。一般来讲,污水集中处理这一技术在应用时需要建立大型污水网络收集系统进行支撑,并且在对污水进行处理时,涉及多个步骤,尤其是对污水的收集和运输等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因此,这一技术存在成本高的缺陷,并且污水处理后剩余的污泥容易引发二次污染情况。我国大部分农村处于发展阶段,对污水进行处理时缺乏相应的资金,污水处理技术落后,并且进行污水处理的技术人员能力不强,因此,建设污水处理厂缺乏实际性和科学合理性。因此,在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时应采用资金投入较少的,运行成本低,并且工艺简单的污水处理工艺[2]。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是基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污水处理新技术。这一污水处理技术存在较为明显的优点,如在应用过程中其重要设备操作较为简单,后期的运行和维护较为方便,并且具有较低的管理成本,尤其是最终处理净化的水质更好等优点。同样这一污水处理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在应用过程中对占地面积需求大,且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产生不良气味。在对污水进行处理时,常用的另一种污水处理技术则是土壤地下渗滤处理系统。这一处理技术是从日本起步的一种浅层土壤水处理系统。其处理原理是通过土壤中的毛细管扩散以及对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以及能量流动等,对农村生活中的污水进行降解和净化。这一系统相对来说,对基础设施工程的要求不高,并且运营成本低,管理较为方便,尤其是能够与水资源以及生态绿化等有效结合,进而达到对污水处理的要求,对区域生态环境也产生着美化和改善的作用。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调查分析可以得出,其来源相对较广,但主要集中在农村居民日常的厨房用水、清洗等。对农村生活污水产生的污染物种进行分析可知,农村生活污水成分含量以及品质具有相对稳定性,同时存在较高的有机含量,具有较高的生物降解性等特点。

4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的对策

4.1加强科技应用和创新。强化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需要加强科技应用和技术创新,能够保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科学性:(1)对工业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的应用。这一技术主要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对主要污水污泥进行处理,以达到净化的目的。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投资成本较高,主要应用在开发城乡接合部和农村地区。(2)对综合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这一技术在我国农村地区应用范围相对较广,其对土地资源的占用相对较少,并且具有自动化的优势。(3)土壤渗滤液处理技术的应用。这种技术最大的优势是运行简单[3]。

4.2重视污水处理,强化环保意识。分析目前农村污水处理的结果可知,农村污水处理除了技术应用不到位,还存在着基础设施和环保意识问题。因此,政府需要对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工程提供特别的支持,即通过资金支持以及其他多种方式在农村地区建设污水处理工程,同时派遣具有较高素质和技能的人员对农村地区环境监测站的技术人员展开培训教育,提升基层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此外,农村当地相关部门还应积极组织教育培训讲座,加强农村居民的思想教育,推广环保理念,从而促使农村居民学习生活污水排放的相关要求,同时,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坚持良好的环保习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案应结合农村当地的实际情况,并坚持国家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和标准。不断提升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使其能正确地排放污水,从而积极改善农村生态环境[4]。

5结语

当前环境污染问题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逐渐强化,尤其是农村环境问题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矛盾越加突出。而其中对农村环境造成危害的重要因素之一则是农村生活污水。因此,有必要提高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加大经济支持和资金投入,提升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不断改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卢璟莉,肖运来.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及利用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09,48(9):2289-2291.

【2】苏东辉,郑正,王勇,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探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28(1):79-81.

【3】田娇,王玉军.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5):83-85.

农村污水处理技术范文3

关键词:环境工程;工业污水治理;措施

1目前我国工业污水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环境工程污水治理水平较低。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多数环境污水治理工程存在问题,主要是污水治理水平低下,导致污水处理效果不能得到有效提升,水资源污染状况得不到有效解决。因此,我国环保部门为了妥善解决该问题,在工业区、人口密集区以及环境污染严重区域设立污水治理场所。不过,污水治理场所在实际运行中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是污水处理技术不足、污水管理方式过于落后,导致污水处理质量低下[1]。

1.2工业污水污染规模较大。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工厂制造也随之增多,工厂建造数量愈发增高,在获取经济利益,促进地区发展的同时,对相关区域环境也造成一定程度污染。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工业污水已经对我国水资源造成大量污染,而水资源对人们生产生活具有至关重要作用,久而久之人们生活也会受水资源污染影响[2]。目前,国家提出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其中水资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机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需要相关污水处理单位对污水处理工作高度重视起来,不断提高污水处理质量。

1.3投入资金不足和监管力度较低。工业排出污水种类、性质均不同,污水处理方式也存在差异,污水整体处理过程较为复杂,处理时间缓慢。而污水处理技术在实际工业污水处理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污水处理技术佳,处理质量也会随之提升。不过,多数工业生产企业将目光放在利益上,不够重视污水处理工作,在污水处理设备、技术等方面的投入的物力、财力较少,进而影响污水处理效果。除此之外,多数地区污水处理监管部门依旧采用传统污水检测技术,进而使较多处理不达标的污水随便排放,最终对其他水资源造成污染[3]。由此可以说明,地区污水监管机构污水处理意识差,在实际工作中敷衍了事,未真正投入到污水处理工作中,间接导致工业污水处理效果低下。

1.4污水处理技术有待提高。由于多数工厂企业不够重视污水处理工作,未对污水处理设备、污水处理技术进行更新,最终造成污水处理管道二次污染。除此之外,大多数工厂生产业的出水处理均会在污水处理厂中,进而使污水再生、二次使用受到限制。并且有部分企业为了增加自身经济利益,在实际水处理中存在偷工减料的情况,最终导致污水处理管道不符合要求,引发水资源二次污染[4]。

2工业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

2.1提高环境工程污水治理水平和规范市场秩序。依据国家所提出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要求,相关环境治理单位将污水处理工作高度重视起来,一方面,需要做好内部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还需要做好国外污水处理调研工作,充分吸取污水处理经验。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我国环保市场秩序进行整合与规范,主要因为部分污水处理管理人员对国家污水处理制度不够了解,在实际污水处理中,过分重视污水处理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污水处理效果。还有部分工业生产企业在实际运行中排放大量污水,不重视污水处理工作,企业在研发、发展中投入大量人力与精力,导致工厂污水处理方面的物力、人力较为薄弱,对污水治理工作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我国需要对工业生产企业、环保产业做好管理工作,要求这些单位、企业严格按照国家规章制度完成污水处理工作。

2.2建立新的污水管理方式。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稳定发展,污水处理积水也得到有效进步,污水管理方式也应该随之改变。传统污水处理管理模式过于单一,与当前企业、单位发展不一致,污水处理质量、效率比较低下,导致污水处理效果不能得到有效提升,甚至还会对企业经济造成一定损失。因此,为了有效提升污水处理质量,需要为其建立新的污水管理方式,相关企业需要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对污水管理方式适度进行调整,但是必须按照该种管理方式实施污水处理。另外,还需要定期对污水处理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通过培训提升其污水处理意识,掌握污水处理要点。并按照企业规章制度对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行为进行规范,对污水处理效果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2.3结合时代特点对工业污水进行针对性处理。目前,工业生产技术更新速度较快,其工业所排出污水性质、含量等也随之发生变化,进而加大污水处理监督人员的工作难度,实际污水监督工作无法有效进行。因此,相关污水处理单位需要依据工业技术发展,不断创新污水处理技术,对企业所生产的工业废水进行针对性处理,进而使多种污染水微生物、细菌等得到有效处理。此外,污水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在进行污水检测时,应付公事,不能够对污水处理效果进行有效监测。甚至有部分管理人员收取相关企业单位红包,造假污水处理信息,进而造成污水处理企业众多问题无法得到妥善解决。因此,环境管理监管部门需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选用专业的污水处理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确保污水处理工作有序进行。

2.4提高污水处理技术。工业污水处理技术分为3种,具体包括高效沉淀技术、铁碳微电解技术以及芬顿氧化技术。其中高效沉淀技术的主要作用机制为污泥回流,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硫酸亚铁、明矾,主要是使污水中较多的细小悬浮物受絮凝作用形成体积较大的絮凝体,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悬浮物密度与体积,使其在较短时间内沉淀。部分企业为了提升淤泥沉淀效率,会运用沉淀池,该沉淀池中具有特殊性结构,该特殊结构可减少淤泥沉淀时间。其铁碳微电解技术又被称为铁碳内电解技术,该技术可以主要针对工业污水中的COD、有毒物质,该污水处理技术的作用原理为电流催化,借助铁离子将无水肿的有毒物质进行氧化,进而有效提高污水处理质量,使污水处理效果得到有效提升。最后,芬顿氧化技术主要作用为缓解污水中的低生化学特征,促使B/C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3结束语

根据上文所述可知,国家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而水资源为我国重要资源组成部分,对人类生产生活、工业制造均具有重要作用。其工业制造业的污水排出量较多,需要对污水有效处理,才可以有效避免水资源污染,因此,需要相关污水处理单位不断提高环境工程污水治理水平,对污水处理市场制度进行规范;创建新型污水管理形式;依据当前工业污水处理特点对其采取科学合理的处理措施,不断提升污水处理技术,进而有效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参考文献

[1]熊亭亭,王丽,何成勇,等.成都市温江区农村污水治理模式与技术研究[J].环境与发展,2020(04):44-47.

[2]曹蕾,陆继来,姜海,等.江苏省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管理办法研究[J].污染防治技术,2014,27(06):35-40.

[3]曹蕾,陆继来,涂勇,等.江苏省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资金保障研究[J].水利经济,2015,33(02):15-18+75-76.

农村污水处理技术范文4

[关键词]乡镇;生活污水;人工湿地

城镇化的推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乡镇的生活水平,使农村群众对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有所增加。但是在乡镇生活污水处理中,由于乡镇生活污水的排放较为分散且来源广泛,使得乡镇生活污水处理的难度较大,现行处理工程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技术人员进行处理工程的设计优化,创造更为舒适的农村生活环境。

1乡镇生活污水分析

乡镇生活污水是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与生态文明建设及美丽乡村建设联系密切。在乡镇生活污水质量中,处理工程设计人员需要掌握乡镇生活污水的特点,保障处理工程的针对性设计,切实治理乡镇生活污水,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具体而言,乡镇生活污水的特点如下:第一,排放点较为分散,村庄中农户的居住地点较为分散,使乡镇生活污水的排放点较为分散,由于大部分村庄并未构建完善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所以乡镇中普遍存在河道或者公路附近排放生活污水的现象,不仅会危害当地生态环境,还加大了生活污水治理的难度;第三,生活污水来源广泛,城市生活用水主要为厨房用水和卫生用水,有些乡镇群众会饲养家禽或者牲畜,家禽和牲畜用水也被纳入到乡镇生活用水的范畴内,使得乡镇生活用水的来源更为广泛,加大了乡镇生活用水的治理难度。虽然我国基层政府部门在乡镇生活用水处理中引进了人工湿地和好氧生物处理等先进技术,但是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进行优化[1]。

2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优化方式

2.1合理选择处理工程的地址

在乡镇生活污水处理中,处理工程的地址选择直接关系到乡镇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需要受到相关单位的重视。在进行处理工程的地址选择时,相关单位需要注重以下要点:第一,将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施工位置设置于污水收集地区的下游,借助于生活污水的重力,增强生活污水的流动性,从而减少提升泵的能耗,有助于生活污水排放高峰期的处理工程处理效率及处理能力的提升,保障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第二,设计人员需要将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地址设置于低于当地湖泊河流常规水位的位置,避免生活污水进入到湖泊河流中,对当地水体造成环境污染;第三,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当地的发展规划,将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在远离耕地农田和公路道路的位置,避免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开展影响当地的农业及经济发展,促进环境和经济的协同发展。

2.2合理设置处理工程的参数

在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设计人员设置的参数与处理工程的生活污水治理效果有较大的关联度,设计人员需要在遵循规范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生活污水的排放状况,进行处理工程参数的设计,提升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具体而言,处理工程的参数设计要点在于生活污水排放量、进水与出水水质两方面。在生活污水排放量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按照《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的要求,结合当地的生活用水量,进行生活污水排放量的设计,确保日均排水能力超过实际生活污水排放量的96%,保障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功能的发挥。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当地的生活用水量不断增加,设计人员需要在生活污水排放量设计中应用浮动指标,保障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合理设计。在进水与出水水质设计中,设计人员可以参照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经验,结合乡镇生活污水排放的特征,如不同季节中的生活污水排放量、不同气候条件下处理工程的生活污水治理效果等,全面考虑乡镇生活污水的排放现状,进行进水与出水水质的设计。具体而言,设计人员可以参照《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进行进水与出水水质的设计。

2.3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优化

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大部分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均应用人工湿地技术,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主要利用生物过滤具备的净化功能,实现污水的有效处理。人工湿地工程的污水处理原理如下:将人工湿地表面形成的微生物膜作为基础,利用植物在土壤中的根系,进行生活污水中有机物质的分解,分解产物将会在土壤中形成沉淀,污染物中的氮元素和磷元素能够被土壤和植物所吸收,其他污染物质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由此可以看出,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在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中有较强的适用性。但是在实际的技术应用中,受到设计人员对当地资源认识不足的影响,难以发挥出人工湿地技术的优势。因此,设计人员需要对人工湿地技术的应用进行优化,从当地的土壤资源和植物资源现状入手,合理利用并联和串联人工湿地模式,确保人工湿地工程的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与当地的生活污水排放量相符,从而提升乡镇生活污水的治理效果,实现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有效设计优化[2]。

3结语

综上所述,乡镇生活污水的处理工程与乡镇生活污水的排放存在发展不对等问题,使得乡镇生活污水越来越严重,影响乡村环境和生活质量。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相关单位可以通过处理工程地址的合理选择、参数的合理设置及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优化,实现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优化,发挥其治理乡镇生活污水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静,余磊,张红.乡镇生活污水一体化设备处理工程设计实例[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1):102.

农村污水处理技术范文5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水排放;综合整治

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我国在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强农村环境的综合治理,正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绿水青山”建设的重要核心内容之一。

1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活污水处理现状。目前,我国约有6亿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村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94%以上。我国农村环境的发展情况是影响我国整体人居环境水平的重要因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但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村的和谐稳定,更是整体提升我国自然环境综合情况的重要举措。在多项工作中,尤以水污染治理、饮用水源保护为重中之重。目前,我国农村大多还是使用深井水作为生活、农作的主要水源,自来水的接通率还很低,还存在因地域特征导致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生活污水对农村水源地安全产生了潜在的安全隐患,加剧了农村淡水资源危机,导致耕地灌溉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危及农民的生存与发展。

1.2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活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据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约有乡镇2.9万个,人口约1.9亿人;自然村261.7万,人口7.63亿人。约有6000个乡镇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了处理,约占20%,污水处理能力约达3600万吨/d。对村庄污水处理的具体数据没有公布,据估算,远远低于乡镇污水处理率,污水得到收集与处理的不到10%。我国农村生活用水污染的主要特点是来源广、增长快、量大以及处理难度大等。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日益发展,农村的生活方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随之而来的是农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污水量大幅增涨。根据自然情况分析,农村的村屯比较分散,污水不容易收集,很难做到集中处理。

2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活污水处理的解决措施

如果农村生活污水得不到妥善处理,那么后果堪忧。农村未经处理的污水会经湖泊、山河、池塘等载体渗透到地表水体中,对各种各样的水源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不乏部分污水携带来源不明的病菌进行传播,如果对农村污水排放的重视度不够,很容易造成某个地区的传染病、人畜共患病等地方病的流行与传播。目前,排水管网大多存在建设不完善、设备严重滞后等情况。农村排水管线从20072015年,约从88000km上升至160000km,虽然增长了约82%,但排水管网的建设速度远远低于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速度,且投资巨大,日常维护管理也比较困难,给政府财政造成了极大的负担。

2.1加强政策指导。2018年9月,我国住建部与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制定地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的通知》,要求各省、市需于2019年6月底之前完成当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的修订,详细说明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的制定应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包括不同的区位条件,不同村庄的人口密集程度、污水规模、排放方式和居住环境的改善需求等因素,要按照分区域分级别、回用优先、注重实效、宽严相济、偏重管理的原则,分别确定污水排放的控制指标和限值。

2.2建立三种模式。污水分户处理模式。可以将一户或者附近几户的生活污水就近收集,采用符合标准的小型污水处理设备或是化粪池等自然处理后进行就地处理。这种处理模式最大的特点是节省投资、操作简单、形式灵活,适用于村庄分散、人口稀少、地形复杂的地区。污水集中处理模式。一个村或是相近的几个村的生活污水通过污水管道、官网集中收集,在统一建设的污水处理站统一处理。可以采用生态处理与常规生物处理组合的方式。这种处理模式的优点是占地面积小、运行稳定、效率高、节省资金,适用于村庄密集、人口较多、污水排放量大、地形不复杂的地区。污水城镇管网处理模式。村子的生活污水通过污水管网收集之后,排入附近的污水处理厂进行统一处理。这种模式的优点是管理方便,见效快,投资省,适用于临近城镇经济条件较好的郊区村庄或是离市政管网、污水处理厂比较近的村庄。

2.3强化污水处理技术。应选取成本低、水质好、便于维护的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可根据村庄具体条件选取不同方法。生物膜法。主要有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厌氧滤池、反硝化滤池、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曝气生滤池、生物转盘等。维护管理简单,甚至可以做到无人管理,处理后,只脱落少量的生物膜。一体化设备大多采用厌氧滤池加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这是生物膜法的优点,但这种方法不能除磷,还需要增设除磷设备。生物膜法技术在日本应用广泛,也是我国目前应用最多的技术,但仅适合几吨到几十吨的小规模污水处理。活性污泥法。常见的工艺有A/O工艺、A2O工艺、氧化沟工艺及经过改良的UCT工艺、倒置A2O工艺、分段进水工艺、ICEAS工艺和奥贝尔氧化沟等方法,其优点是出水的水质好,排放标准较高,缺点是工艺比较复杂,运营维护标准高,对于污泥龄、控制曝气以及内外回流要求控制高,且剩余的污泥还需处置,适合几十吨到几百吨的污水处理。生态处理法。微生态滤床、土地处理法、人工快渗等都是生态处理法,能耗低、生态可持续是该方法的优点,缺点是需要土地面积大,污水中的污染物去除能力较差。其他方法,包括沼气池、化粪池等。缺点是去除污染物的能力差,只适用于经济落后的偏远地区。

2.4创新处理方式。农村污水处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地方政府难以承受建设及运行维护的巨额资金,需要通过引导,挖掘商业潜能,采取投资补助、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完成农村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及日常运行的维护。通过对投资企业的特许经营等方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当地的农村污水处理工作。积极探索更多创新模式,如付费制度,先行先试。对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实行污水处理缴费制度,保障污水处理运营单位的合理收益,并建立合理缴费与财政补贴分摊等长效机制。

3结语

加快加强对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等设施建设,尽可能避免因为农村生活污水不规范排放引起的农产品、农村水体、土壤的污染,从而有效确保农村水源安全和农民健康,这是农村发展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应加强基础设备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实现农村环境改善。我国农村污水整治工作任重道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建设的关键,应结合政府、社会各方之力,协调配合,做好农村污水整治。

参考文献:

[1]项继权.湖泊治理:从“工程治污”到“综合治理”———云南洱海水污染治理的经验与思考[J].中国软科学,2013,(02):81-89.

[2]迟凤玲.浅淡水污染对我国食物安全的影响及解决对策[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6,(05):14-16.

[3]魏正明.水危机———寻找解决淡水污染的方案[J].上海环境科学,2003,(01):5.

农村污水处理技术范文6

关键词:水处理工艺;一体化设备;运营市场化

0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和建设,各级政府已经投资建设了一部分村镇污水处理治理设施,这些设施主要分布在一些相对发达的地区,很多设施建成后面临运行困难及处理效果差等问题。很多已经建成的污染治理设施并没有发挥其真正的建设价值,后期运营管理不足。要解决环境污染、改善环境状况必须将污染治理设施建成并运营起来。而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农村人口分布范围广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1]。绝大多数农村基本没有建设排水渠道收集系统和污染治理设施系统,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污水渗入地下水系统或者直接进入河流水体中造成二次污染,严重污染了河水及饮用水,危及农村地区的饮用水供水安全和居民身体健康[2]。

1村镇污水处理技术工艺

1.1污水处理方法

物理处理、化学处理或生物处理是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通常需要几种方法合用来清除水中的污染物。污水处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3]。一级处理主要采用物理处理的方法,主要包括格栅、沉沙池、沉淀池、隔油池和其他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油脂等,初步调整pH值均化水质,增加溶解氧,减少废水腐败的程度。在一般情况下,污水在一级处理后不符合排放标准,主要处理污染物的去除率较低,如COD、BOD、氨和总磷。二级处理通常是使用生物处理方法,或在废水中加入化学污染物使其形成化学反应,去除废水中的部分可生物降解有机物质,以及大部分的胶体污染物。污水处理的主要工艺是二次处理阶段。在二次处理后,废水中生物需氧量的去除率超过80%,。传统的二次污水处理技术一般应用生物技术。二级处理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利用污泥中微生物代谢活动氧化分解污水中可降解的有机物,从而进一步降低污水中的BOD含量。生物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好氧处理技术和厌氧处理技术,二级处理对病菌微生物的去除率也很高,一般情况下经过二级处理后污水能够达到灌溉标准,进行再次利用。但经过二级处理的污水中还存留一定量的生物难以降解的有机物、溶解性无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并可能还会含有病毒和细菌等,不能直接用作自来水等补给水源,有时候可以用作一些要求不高的工业用水。三级处理也被称为深度处理,是进一步去除难处理的有机物质,以及磷、氮、无机污染物和病原体的第二阶段。废水三级处理是在二次处理中,进一步利用化学沉淀、化学氧化、离子交换、吸附、膜分离技术等化学方法去除某些污染物的深层处理方法。现在膜处理技术是应用最广的三级处理技术[4]。

1.2典型的处理模式

处理模式分为3种:①分散处理模式。分散处理模式是从个人或多户家庭中收集污水,并使用厌氧生物过程。适用于农村、小比例尺、复杂地形、排水困难等。②统一的方法。适用于城市污水管网附近农村污水的处理,满足高水平接入的要求。该模型具有投资省、工期短、反应快、管理简单等特点。适用于相对密集、大规模、经济条件良好的乡镇企业。

2结论

2.1处理工艺选择

因农村在水质、生态环境以及经济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其所适用的工艺也存在着一定差别。村镇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应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及污水特点。根据技术成熟、管理简单、投资合理、运营稳定、维护方便的原则进行优选,全面了解污水水质并同排放要求相结合[5]。污水处理工艺选择的针对性、适宜性要强。村镇污水治理不仅仅是村镇自身发展需求,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对于南方地区来讲,很多村庄聚集于山区,这一地理条件对污水厂建设造成了一定的限制,进而对处理工艺的后期维护、自动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实现污水处理关键设备的有机结合,有效缓解运输、安装以及管理的难度,南方地区可安装智能化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而对于靠近湖泊的村落,为规避富营养化问题的发生,应尽量选用高效藻类稳定塘。中部地区,可通过分散与集中两种方式进行综合处理,对于分布集中性较强的村落,同时管道分布投资不大的,适用于集中处理,其他村落应通过分散处理方式进行处理。靠近水源的村子,考虑到不侵害饮水水源,应通过组合工艺或稳定塘处理方式,譬如集水解池、滴滤池以及人工湿地于一体的组合工艺[6]。北方农村地区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面对的关键问题就是温度,这就决定着不仅要对村落的排污量、集中度以及浓度等问题进行考量,同时应兼顾温度问题。

2.2运营管理模式

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地方政府投资建设了大批村镇污水处理设施,但大部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运行,污水处理设施只有真正地运行起来,才能达到消除污染物、改善环境的目的。如何确保污染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转,关键在运营管理,实现真正的建管并举、以用为本。目前由专业化的第三方运营公司来进行集中的运营管理已经成为发展趋势,使用创新的运营管理模式,即自动化、集成化模式,实现无人现场操作,节约人力。特别是对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采用物联网技术,通过远程监控,实现分散式设施集中管理,减少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提高系统服务的快速性,技术保障由一般人员服务变为专家远程服务,同时相关的数据信息也可为政府监管部门提供相关支持,可以更好地发挥政府的监督职能,确保污染治理效果,达到改善村镇水环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崔玉川,刘振江.城市污水厂处理设施设计计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2-8.

[2]高俊发,王社平.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6(11):23-27.

农村污水处理技术范文7

目前,国内关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与运营管理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经验,而针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国内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并且主要集中在污水处理实用技术方面,关于设施运营方面的专项研究开展的比较少见。

1.1北京市农村污水治理机制

截至2007年底,北京村镇地区已建和在建的乡镇(包括开发区)集中污水处理厂约为40座,村级污水处理设施超过400处。在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模式方面,北京农村村级污水处理设施采用农村政府管理模式、水务站管理模式、企业代管模式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有效保证了村级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在运行经费来源方面,北京村级污水处理设施采用区、县及村镇公共支出、污水处理收费及市级公共财政补贴相结合的资金来源保障制度;在运行监管方面,北京村级污水处理设施主要由区、县环保部门负责监管,通过定期化验水质和不定期抽查等方式监督出水达标排放情况。

1.2义乌市农村污水治理机制

文献[7]报道,义乌市自2006年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以来,截至2010年底已累计完成354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受益人口达40.73万人,完成率占到全市需治理村数的50%以上,共3建沼气厌氧净化池58714m。此外,为了发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基础设施的长效性和稳定性,义乌市于2009年下发了《关于义乌市农村基础设施管理办法(暂行)》,从部门责职、考核机制、资金奖励,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基础设施的长效运行进行了规范。在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模式方面,义乌市采用专业后续维护管理公司模式、镇街专业维护管理队伍模式以及村各负其职模式相结合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维护管理模式,有效保证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长效运行。

1.3国内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存在问题

我国在农村污水处理基础设施运行管理方面研究起步较晚,缺乏系统的理论和成功的案例。此外,我国农村的情况也比较特殊,各地区农村气候与经济条件差距很大、排水管道匮乏、集中污水处理设施较少、村民环保意识有待提高等。因此需要在现有条件下充分结合各地实际情况,进行探索性研究,才能建立起符合当地农村实际情况的运作管理机制,以保障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转,促进农村水环境的改善。

2沈阳市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建设与运行状况

2.1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管理

近年来,沈阳市按照创建国家环境优美乡镇与生态村对农村污水处理率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分批建设了299个农村村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其中仅2008年,沈阳就新建了村镇污水处理设施31个,总处理能力14300t/d。这些污水处理设施结合村镇具体情况,主要采用了以人工湿地组合工艺为主的多种生态污水处理技术。运行管理采用农村政府管理模式、村委会管理模式、委托管理模式以及开发公司管理模式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因地制宜地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管理。

(1)农村政府管理模式。

由农村政府设立专人从事管护工作,主要集中在目前大部分依靠区县与农村财政解决经费问题的地区。

(2)村委会管理模式。

由村委会安排当地村民兼职管护,主要集中在少数村集体经济实力较强的村庄,如新民市方巾牛村、张士朴拓子村、棋盘山阎家村等。

(3)委托管理模式。

委托专业的环保设施运营公司从事运行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少数经济条件较好的的区县,如于洪区。

(4)开发公司管理模式。

由开发公司下属的物业公司负责水、电、气等设施维修服务,主要在少数与开发商存在土地置换的村庄,如东陵区李相街道。

2.2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与监管

沈阳市周边多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连续监测结果表明,尽管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进水COD、SS等有一定的波动,COD变化幅度CrCr125~242mg/L,SS变化幅度为33~65mg/L,但出水COD均在100mg/L以下,SS均在25mg/L以Cr下,这些农村污水处理系统运行效果基本还是比较稳定的,耐一定冲击负荷,其中系统出水COD、SS、NH-N、T~P等指标达到《城镇污水Cr3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二级标准。在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监管方面,沈阳市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成投入使用后,一般都作为固定资产移交给了所在地乡镇政府或村委会。因此乡镇政府一般成为污水处理设施的责任主体。而区县环保局作为沈阳市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组织者,在设施建成投入使用后,也顺理成章的担当起监管者。市环保局作为生态市创建的主管部门不定期对农村污水设施进行现场检查,督促各区县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转。

2.3沈阳市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存在问题分析

近几年,沈阳市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建设与运行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建设方面主要是部分项目配套管网不健全,导致污水汇集量减少甚至无法收集;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运行费用保障困难、监管措施不够完善、管护人员素质较低、政策支持缺乏与认识不足等问题,造成部分村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不稳定。

3沈阳市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机制建设

3.1构建完善的运营监管体系

根据沈阳市目前现状,提出建立“乡镇(运营商)管理、区县监督、市统一考核”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监管责任体系。体系中乡镇(运营商)管理——乡镇政府或运营商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管理具有直接责任;区县监督——运营经费由区县财政拨付,因此区县政府对辖区内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状况负有监督管理责任;市统一考核——市环保部门、政府督察室等部门可以把各区县政府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列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中,进行统一考核,针对污水处理达标或者不达标的实际情况,按照政府行政考核要求予以评估,以此来督促区县政府必须投入足够资金来做好运营工作,考核可以采取半年或年终考核的方式。

3.2制定健全的考核制度

保障运行效果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要建立并实施考核制度。从技术指标、经济指标、管理指标等方面对设施运营单位进行量化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与资金拨付、奖惩措施联系起来。针对乡镇政府直接运行与委托运行两种模式,还可以对设施运行管理主体进行奖惩。第一,乡镇政府直接运营的应以奖励为主,这样可以提高自觉运行的积极性,奖励可以考虑经济奖励和行政奖励并行。第二,委托运营的将运营考核结果作为核拨污水处理经费的主要依据,从而达到强化运营单位达标服务的目的。对于运行工作开展较好的运营单位可以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或者补贴。对出水水质不达标或不能正常投入使用的设施运营单位给予处罚,以经济惩罚措施为主,情节严重时政府部门要终止合同,重新选择运营单位。

3.3选择适当的运营管理模式

沈阳市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异性较大,短时期内完全统一实现社会化与市场化难度较大,需要一个从政府直管到企业管理的渐进过程。应根据村镇经济条件、发展阶段和管理水平,因地制宜采取适合当地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护模式。如:政府直接管理模式,包括乡镇政府管理模式与村委会管理模式。由乡镇政府或者村委会直接管理,管护经费纳入区县财政预算支出,经济条件较好的村或者乡镇可以自行筹措部分资金;市场化运营模式,根据农村地区的不同情况选择应用适合的运营模式:对于规模较小且区域分散的村庄较适合采用整合运营模式,统一打包招标运行,保障运营规模总量,这样才能吸引有经验有资质的专业公司加入运营中;而对于经济相对发达的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则可以独立进行招标;关于委托运营和BOT项目运营公司的选择,则可根据建设阶段承建单位的实力以及前期所做计划而定。

3.4建立系统的资金保障制度

由于沈阳农村地区经济水平整体还是比较落后的,而且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因此必须采取多元化、多渠道的机制,才能保证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能够顺利正常运行。

(1)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

沈阳市各区县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应列出一定资金,设立农村水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用于保障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此外,还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级环保、农业等部门的各项专项资金与财政补助。

(2)鼓励村镇自筹资金。

村镇自筹资金也可以成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费用的另一个重要的途径。政府通过引导和鼓励,使一些经济发达村镇将其资金投入到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中来。

(3)其它渠道融资。

在上级部门的监管与政策扶持下,当地政府可以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通过制定多样化的运营管理费用补贴、税收减免、土地置换等相关优惠政策,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营中来。

3.5制定完备的政策体系

目前,扶持农村地区污水处理的相关政策还不多见,更未形成系统的政策保障机制。这样不利于污水处理设施效益的发挥,也加大了设施运营管理的难度。要促进沈阳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的长效运行,需要建立完备的政策体系。

(1)资金支持政策。

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制定相关资金管理政策,一方面从环保、农业等多部门多渠道争取运营资金补贴,另一方面可以适当减免企业营业税、所得税等相关的税费。

(2)技术支持措施。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应针对农村地区污水的排放特点与现有处理技术,结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编制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技术规范,可以提出建设与运营的技术建议与要求,推荐优先使用的污水处理技术,制定适宜的排放标准,从而能够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提供技术支撑。

(3)污水回用政策。

可以尝试推行污水回收再利用制度,鼓励处理后达标排放的污水有偿回用:对于回用水有效利用的,给予一定的价格扶持或者资金奖励。

4结语

农村污水处理技术范文8

关键词:贵州农村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0引言

由于过去的不均衡发展,城乡差距逐渐加大,农村发展严重滞后,致使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发展不完善,大部分农村生活污水没有任何治理设施。据统计,我国农村污水排放量大,处理后达标排放的却很少[1]。这些未经处理过的生活污水排放到环境中,将对农村生活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在贵州,农村生活污水主要是排入化粪池或者直排入环境中[2],农村废水治理问题已经成为“痛点”之一,为了人民群众的“绿水青山”,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迫在眉睫。本文将介绍几种国外先进技术,再分析其特点,为贵州农村生活废水的处理提供建议。

1贵州农村生活污水特点以及污染现状

1.1农村污水污染现状

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废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大,然而绝大部分农村生活污水没有经过处理,排放到附近的河流、水库中,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农村财政收入不高,再加上污水收集困难,无法投入大量资金去铺设水管收集,建设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后期的维护管理费用也是难题。纵观全国,在农村污水的治理方面,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不到30%,然而近几年排放的农村生活污水量接近80亿吨,严重暴露了我国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农村环境面临重大危机[3]。国家在这方面非常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比如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生态环境部制定实施的《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二五”规划》等,全国各地开始推进农村环境环保的有关工作,中央也投入财政资金应对农村环境问题,农村环境得到了逐步提高。贵州拥有21817个建制村,污水处理迫在眉睫。根据“十三五”规划,目前贵州已下达环境综合整治的建制村数量有3000个,还有86.25%的村落等待治理,市场前景巨大。为了保护农村环境,以及保护水源地和环境敏感地区的水环境,选择适合贵州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案迫在眉睫。同时在农村经济普遍不富裕,污水治理达标的前提下,花费最少的人力物力很关键。

1.2农村污水特点

贵州位于我国西南山区,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工业发展水平也不高,农村污水里基本没有工业污水加入,以生活污水为主[4]。农村生活污水是农村居民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以有机物、TP、TN、氨氮、悬浮物及病菌等污染为主[5],大多数情况下无重金属、有毒化学成分等。在排放量和水质方面上,农村废水水质波动大,且随时间变动,比如夏季炎热时,用水量就明显高于冬季[6][7],水质指标也会随时间变化,这和人们的生活习惯有关[5],有调查表明,贵州农村生活废水的COD日变化系数为7.16mg/L,TP的日变化系数为2.91mg/L,氨氮变化系数为24.21mg/L[1]。收集困难也是农村废水的一大特点,农村人口分布不像城镇一样密集,地形也相对复杂,收集排水系统建设困难[7]。

2国内外污水处理技术

农村分散型污水主要有:人工湿地、土壤渗滤、MBR反应器、一体化处理反应器、回收循环利用、净化槽等。下面详细介绍这几种技术。

2.1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是指一类用来处理市政污水、工业污水、雨水的人造湿地。它是人工建立的模拟自然生态湿地的系统,通过生物的作用对污染物进行去除。人工湿地按污水在床层的流动方式可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和潜流人工湿地。潜流型人工湿地又分为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因为潜流型人工湿地的特点,所以有较大的水力负荷,所以运用广泛,特别是对于浓度较低的生活污水。欧洲的人工湿地技术发展较为成熟[8],S.Arden等提出,人工湿地可以用于废水的回收处理[9]。人工湿地因其灵活、成本低等优点也得到了国内学者的重视,张志贵等运用改良型生态处理组合工艺对农家乐废水进行处理,出水COD和氨氮处理效果好,且系统运行成本低[10]。刘振东提出,模块化人工湿地能解决人工湿地因施工不当造成的后期堵塞问题,是将来推广的方向[11]。另一方面,人工湿地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占地面积大,易受气候影响,外来物种入侵等[12]。在贵州山区地带,人工湿地可能因其占地面积大、污水收集困难等原因,很难推广。

2.2MBR反应器

MBR全称是膜分离活性污泥法,是一种结合生物反应器和选择性渗透膜(微滤、超滤)的污水处理技术[13]。MBR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与传统标准活性污泥法不同的是,MBR将用于分离污水和污泥的沉淀池替换为MF膜或UF膜。因为这一特性,所以占地面积大大减小。同时无需污泥沉降,污水停留时间短,且污水要经过精密膜,出水水质也比传统标准活性污泥法要干净。MBR技术起源于美国,因为节约能源,土地等原因,在资源匮乏的日本得到广泛运用[14],根据一般社团法人,日本下水道设施业协会报告,日本在2017年已经有622处MBR工艺设施[15],新的产品也得到开发。MBR技术具有长期运行成本低,出水水质好,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在我国得到了广泛运用[16]。由于需要污水收集设施、人员定期维护、膜使用寿命短等缺点,并不适合单户家庭使用,可以在城镇周边或者人口密集的地区使用。如果需要排水再利用,也可以采用MBR技术。

2.3回收循环利用

回收利用是污水处理的终极手段。利用农村废水基本不含重金属以及有毒有害物质,氮磷含量高等特点,对农村废水实现资源化。HisaoOhtake等利用双功能吸附-聚集剂回收农村废水中的磷酸盐,不仅能降低污水中的TP含量,也能实现磷的回收利用[17]。因为技术难度大,所以现阶段还无法广泛推广使用,目前以科学研究为主。

2.4净化槽

净化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型污水设施,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18]。净化槽按处理量来分,可以分为小规模槽,中规模槽,大规模槽。以中规模槽为例,净化槽由沉淀分离槽,流量调整槽,污泥储存槽和主处理槽组成。主处理方式有担体流动生物流动方式、回分活性污泥方式、膜分离活性污泥方式等组成。小规模槽的处理量能满足5~10人使用,对于单户日常使用已经足够了。净化槽技术它起源于日本,专用于分散型污水处理。1984年日本通过了《净化槽法》,开始在全国推广此技术[19],截至2010年,已经有794多万套设备投入使用。它有以下几个特点:1、安装费用低;2、安装工期短,能迅速发挥效果;3、占地面积小;4、有利于污泥回用和资源化;5、没有复杂的管网设施。因为这些特点,所以净化槽非常适合下水管网建设经济负担过大、人口密度极低的山区地带[20]。在我国江苏省兴化市成功开展了净化槽的建设工作,经过建设后的2个村庄,生活污水排放均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类标准[21]。

3对贵州农村污水的建议

污水处理工艺有很多,在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前,需要选择合适的工艺,认真规划。比如在人口密度大的地方,建议可以先建设好管网设施,集中处理;人口密度小的山区,或者管网建设投入大的区域,可以采用净化槽工艺,做到集中处理与分散型处理两不误。一方面要考虑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经济条件等,做到因地制宜。另一方面,农村因为人力物力的限制,选择成本低,维护方便的技术很重要,不能一味地追求先进的技术。选择技术时,要避免技术“多而杂,散而乱”,要选择一项技术进行推广,不能一个村庄存在多种技术同时使用的情况,不方便管理。现阶段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再结合我国国情,对舶来技术国有化,实现农村污水处理的跨越式发展。针对农村人口密度低,住户分散的特点,日本的净化槽技术是可行的。首先,净化槽在日本已经运行多年,技术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其次,净化槽是专门针对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设计的设施,针对性强,而且它占地小,无需管网设施等,非常适合贵州山区的“散,小,陡”特点。在资金投入方面,净化槽初期投入低,一个家庭日用水处理的小型净化槽,价格大概在人民币7万左右,费用可以由政府和个人共同承担。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