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儿童教育现状范例6篇

农村儿童教育现状

农村儿童教育现状范文1

关键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现状问题;对策分析

根据当前的中国国情,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家庭的稳定,也关系到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本文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做出了简要分析,并提出几点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能够更加快乐、阳光的成长。

一、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分析

(一)情感缺失,性格塑造出现偏差。长期与父母两地分居,缺少了亲情的呵护,被委托监护人大部分又处在农村,家庭剩余成员稀少,繁多的农活、家务无法搁置,在孩子富裕的课外时间里缺少交流和沟通,形成大部分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自卑、懦弱或自负、以自我为中心的两级性格。

(二)家庭教育缺位,学习成绩普遍不佳。根据调查显示,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与母亲居住的占51%,与父亲居住的占5%,与祖父母居住的占32%,与外祖父母居住的占11%,独居的占1%。迫于落后观念的影响,农村的妇女和祖辈普遍受教育程度低,文化素质不高,在孩子课外学习上无法提供应有的辅导,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更不能有效利用,对孩子的课外学习只处在口头警示和盲目督促中或放任自流中,这种与小学儿童年龄特征不符的教育方式导致孩子学习成绩不断下滑、学习积极性不断消减。

(三)经济富裕,价值取向不明。长期在外打工,经济条件不断改善,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盲目崇拜和追捧。物质、金钱成为了亲情缺失的补偿品,养成了农村留守儿童经济富裕的优越感,提高了农村留守儿童对物质、金钱得到的期望值,建立了以金钱、物质为媒介的交际网络,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了偏差。曾有一位小学六年级学生这样问过笔者:“老师,您看我穿的这双鞋值多少钱?”让笔者感到惊讶的是,这位学生买这双鞋花了380元,还是用自己的零花钱买的。这说明,在儿童心理的转型期,富裕的经济基础能够左右一个孩子的价值取向。

(四)学校对应教育措施欠缺,受教育不全面。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未得到彻底的改变,考上一所好大学仍然是大部分农村学生的出路,脱离农口是大部分农村父母的期望;学生的成绩在农村小学教师的评价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是评等定级之根本。因此,农村学生的素质教育仍然较大程度的停留在分数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得不到落实,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缺失的家庭教育在学校得不到有效的补充。

二、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信息技术平台,提升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关注度和教育度。构建良性的网络交流平台,拓宽信息技术资源的辐射面,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高效性,通过教学多媒体,手机通讯,班级QQ群,家长微信圈,校讯通等信息技术资源对留守儿童进行思想交流、学科教育。一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和教育问题大力宣传,呼吁社会各界帮助和关心他们。使学校、家庭、社会的职能得到充分发挥,增强留守儿童受教育空间。二通过教学多媒体、良性网络视频资源,进行直观教育和感染,净化孩子的心灵,端正留守儿童的行为。三是通过声音、视频等媒体手段链接亲情,增加留守儿童与父母的交流次数,用父母的关怀,亲情的温暖,填补他们情感的缺失,健全留守儿童人格。

(二)健全学校教育机制,发挥学校教育机能。学校是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主场地,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学校教育体系的构建,关乎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要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档案,包括留守儿童的生存环境、家庭成员、监护人基本情况、交往对象、家庭经济条件、学习状况、心理特征、性格特点、价值取向等。

(三)完善家庭教育,重视社会教育。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每年有200天(去掉周末和节假日)能够在校学习,期间每天在校时间为8小时,全年1600小时,大约占全年的18.3%,这说明留守儿童全年有81.7%的时间在校外度过。再除去每天睡眠10小时,约占全年的41.7%的时间,还有40%的富裕时间。40%时间的合理安排、有力保障,成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1)完善家庭教育体系。父母应选择离孩子较近的就业地点,增加与留守儿童相处的时间,多与孩子在情感上和语言上进行交流与沟通,給予孩子心理安慰、健康教育。与学校和被委托监护人建立紧密的联系,及时掌握孩子在校表现、学业成绩、生活状况、思想动向,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2)构建社会监护体系。发挥政府职能,为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提供安全、健康的活动场所,保障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人身安全和心理安全。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生存和教育现状,适时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物质资助,加强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关爱。(3)建立留守儿童课外辅导站。在留守儿童辅导站中通过老师辅导、同学互帮、社会爱心人士指导等形式,解决留守儿童学习中的困惑,提高学习成绩,消除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因多与文化程度不高祖父母、外祖父母、母亲生活在一起,在课外学习辅导上的空白,不但学习成绩底下,更在心理上留下了“低人一等”的阴影。(4)加强农村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土地资源富裕优势,利用闲置场所,筹建有益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农村少儿活动中心”。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参加有益活动,杜绝留守孩子参与、迷信等有害活动。今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要充分运用现有的教育信息资源,发挥社会、家庭、学校的各项职能,形成合力,让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在快乐、阳光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作者:田守明 张楠 单位:甘肃省镇原县平泉镇上刘小学 甘肃省镇原县平泉中学

农村儿童教育现状范文2

[关键词]农村儿童;贫困地区;学前教育安置形式;受教育机会;平等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9)03-0009-04

近年来,随着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农村贫困问题逐渐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不断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不仅有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逐渐消除农村贫困现象,也有助于整个社会劳动力水平的提高。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贫困地区农村儿童是否获得了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影响其获得平等受教育机会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直面的问题。

一、研究对象

根据美国城市地理学家纳塞姆对农业社会的定义,我们以2005年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1%人口的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选择其中符合农业社会定义的A省作为研究选点范围。根据现场考察,我们最终选择A省B县C镇作为研究区域。C镇以农业经济为主体,农业人口占全镇人口的97.1%,少数民族人口占全镇人口的53%,具有财力薄弱、缺乏自我发展能力等贫困地区农村共有的一些特点。同时,C镇存在多种学前教育安置形式,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农村学前教育的整体状况。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C镇203名刚刚升入小学的儿童的养育者以及数名学前教育机构和教育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

本研究主要采用半结构访谈的方式。对家长的访谈旨在了解儿童的文化背景资料,包括家庭养育环境、养育者受教育状况、儿童学前教育经历等。访谈内容主要包括:(1)儿童的学前教育经历如何?几岁开始接受学前教育?进入哪一类学前教育机构?接受学前教育的时间有几年?未能进入学前教育机构的原因是什么?(2)家庭基本情况如何?家庭成员有哪几位?是否为留守儿童?家庭收入情况如何?家庭成员的受教育情况如何?(3)家长为什么希望孩子进入学前教育机构?学前教育机构的收费情况如何?学费是否合适?如果学费上涨,是否还会送孩子进入学前教育机构?选择这所学前教育机构的原因是什么?

学前教育机构和教育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包括各级学前教育管理人员和当地学前教育机构的负责人。访谈内容主要包括:(1)当地学前教育的相关政策是什么?管理体制如何?(2)开办学前教育机构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3)各类学前教育机构的基本情况如何?经费来源是什么?(4)开办学前教育机构的过程中存在什么困难?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不同学前教育安置形式

在实地调研中笔者发现,尽管C镇居民都将小学开办的学前教育机构称为学前班,但实际上小学附属学前教育机构包含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学前儿童为招生对象,教室上挂着学前班的名称,使用学前班教材;另一种是以小学一年级学生和学前儿童为招生对象,教室上挂着一年级的名称,使用一年级教材。与当地教师将这两种学前教育机构统称为学前班不同,笔者认为后一种不宜被称为学前班。

有学者曾经分析过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并且将这一教学组织形式称为“幼小复式”或“幼-复式”,但笔者认为这两种称谓都有不妥之处。“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儿童合编在一个班级里,采用直接教学和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的方式,在同一节课内由同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复式教学的核心在于不同年级儿童进行的是不同内容的学习,而C镇的这种班级组织形式是“不同年级儿童在同一时间内进行同一内容的学习”,不具备复式教学的特点,因此不应该被称为复式班。基于C镇的这种班级组织形式是将“学前儿童混合在一年级学生中进行跟读”,笔者将这种学前教育机构命名为“一年级混读班”(简称“混读班”)。

通过实地调查,本研究确定了C镇现有的三类学前教育安置形式为幼儿园、小学附属学前班(简称“学前班”)和混读班。

在接受调查的203名儿童中,接受过学前教育机构教育的儿童共有173人,其中具有幼儿园教育经历的儿童有59人,具有学前班教育经历的儿童有71人,具有混读班教育经历的儿童有43人,其余30人没有在学前教育机构中接受过学前教育。

统计结果显示,性别差异与学前教育安置形式的选择不存在显著相关,但是民族差异与学前教育安置形式的选择存在显著相关(入幼儿园就读的儿童中大部分为汉族儿童,苗族儿童很少有机会进入幼儿园),留守与否与学前教育安置形式的选择也存在显著相关。

2.选择不同学前教育安置形式的原因

调查发现,在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机构教育的30名儿童中,有64.5%的儿童养育者是因为居所附近没有学前教育机构而没有将孩子送入学前教育机构,12.9%的儿童养育者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放弃将孩子送入学前教育机构。这一发现与已有的相关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导致学前儿童未能接受学前教育机构教育的最主要原因是“无机构或机构位置远”和“家庭经济问题”。

为了进一步分析家庭经济因素与儿童是否接受学前教育机构教育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经济学研究中的“教育支出负担率与人均收入之间的相关”的研究框架,考虑到C镇农村家庭在学前教育机构的实际支出主要是学费支出,所以重点考察家庭人均年收入与学费之间的相关,特别是不同人均年收入水平家庭在“对于目前学费的接受程度”和“学费上涨多少比率后就不送孩子进学前教育机构”上的差异。调查结果显示,儿童入园(班)率随着儿童家庭人均年收入的提高而提高,但是家庭人均年收入水平与儿童入园(班)率之间未达到显著性相关;家庭人均年收入水平与“对于目前学费的接受程度”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人均年收入水平越高,家庭对于学费的承受能力越强)。但与“学费上涨多少比率后就不送孩子进学前教育机构”之间没有显著性相关。这一调查结果说明,家庭收入水平与对学费的承受能力之间存在相关,学费上涨会给家庭带来更大的经济压力,但是儿童的养育者不一定会因此放弃让儿童接受学前教育。

至于家长送儿童进入学前教育机构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72.8%的养育者是为了“让孩子接受教育”,28.3%的养育者是因为“家中无人照顾孩子”,21.4%的养育者认为“学前教育机构地点方便”,很少有养育者是因为“学前教育机构保教质量高…‘孩子能得到足够营养”而将儿童送入学前

教育机构。

在阐述选择不同学前教育安置形式的原因时,89.5%的养育者考虑的是“离家近”,19.1%的养育者是为了让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很少有家长会考虑学前教育机构的等级高(0%)、保教质量好(5.8%)、将来可以上好的学校(4.6%)等原因。

三、分析与讨论

1.贫困地区农村家庭对学前教育机构教育需求迫切

作为一个经济发展滞后的贫困乡镇,劳务输出已经成为C镇重要的收入来源。由于大批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的激增给在家留守的老人增加了育儿压力。老人们自己必须劳动以维持生计,尤其是在农忙季节,早出晚归的生活方式使他们很难尽到照顾孩子的责任。只要孩子会跑了,老人就想着送他去学前教育机构。如果附近没有学前班,老人也会想办法将孩子送到小学一年级混读。因此尽管农村学前教育机构需要收取一些学杂费,但是总体费用十分低廉,所以在C镇将年幼孩子交给学校看管的需求十分强烈。另一方面,外出务工不仅带来了家庭经济收入的增长。而且增强了农民对城市以及现代城市文明的认同,随之产生了强烈的教育需求,他们迫切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从小开始接受良好的教育,因此学前教育在农村日益受到重视。此外,独生子女政策、外出务工等因素也大大提升了农村家庭对学前教育的消费能力。

2.贫困地区农村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存在一定差异

C镇现有的学前教育机构无法满足农村家庭对学前教育的迫切需要,许多学前儿童没有机会进入学前教育机构。在三类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学前班、混读班)中,在政府开办的幼儿园接受教育的幼儿人数不到全镇幼儿总数的1/3;大多数幼儿是在小学附属学前班中接受教育,这些学前班全部实行混龄编班,实施统一的课程,这就意味着进入学前班后儿童要重复学习直至到龄进入小学;还有相当一部分幼儿进入小学一年级跟读,他们同样要在一年级中重复跟读直到自己升入一年级。

性别差异没有显著影响到家长对学前教育安置形式的选择,这说明由于性别差异导致受教育机会不平等的现象现在已经发生了明显改变,独生子女政策、家庭收入增长以及农村家庭关系的改变等因素正在逐渐改变人们传统的生育观念。家长对学前教育安置形式的选择与儿童是否留守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原因可能是外出务工导致对学前教育机构教育的需求上升,也可能是家庭收入增长所致。家长对学前教育安置形式的选择与民族差异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这可能跟汉族、布依族和苗族之间不同的生活环境、民族特点以及居住地有关:汉族人和布依族人大多居住在平原上,这些区域由于人口集中而设有小学和幼儿园,学前教育机构离家比较近;苗族人大多居住在深山里,居住比较分散,由于地处偏远,住所附近往往只有小学教学点而很少有学前教育机构,邻近村寨的学前教育机构离家非常远。

3.家庭经济因素、居住地和学前教育资源稀缺是影响儿童获得平等受教育机会的主要因素

我们必须承认,尽管家庭收入有所提高,但是贫困地区农村家长对于学前教育的支付能力依然有限,家庭经济因素仍然是影响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重要因素。虽然C镇学前教育机构依然按照A省物价部门2000年确定的相关标准在收费,费用一直保持在极低水平(15元/人・月),但是即使这样,一些贫困家庭的学前儿童依然会因为支付不起学杂费而失去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

同样,居住地也是影响家长选择学前教育机构的重要因素,这一研究结论与国外相关研究结果一致。位于镇上的幼儿园主要招收居住在镇上的儿童,其家长大多从事非农业劳动或者是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收入较高且稳定,以汉族和布依族为主;而小学附属学前班和混读班儿童的家长大多从事农业劳动,收入较低,以布依族和苗族为主。值得一提的是,C镇一些农村家庭因为不满原居住地的学前教育状况而从农村(自然村)迁到镇上,没有能力举家迁到镇上的一些家庭则想办法将孩子寄养在镇上的亲戚家中,以便让孩子能够上镇上的幼儿园。一些居住在镇上的家庭则开始在县城购房,以便让孩子能够在县城接受更好的教育。这种移民现象折射出贫困地区农民对优质学前教育的迫切需求。

和这些有实力举家外迁的家庭相比,大量农村家庭必须接受并且向居住地早期教育资源稀缺的现实妥协。全镇唯一的幼儿园位于镇上,几个学前班均分布在行政村中心位置,偏远山区没有任何学前教育机构。地理位置偏僻造成的入学不便,使许多居住在山区的孩子没有机会进入学前教育机构,或者只能勉强进入小学一年级混读。正是因为农村家庭对于学前教育机构的迫切需求和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匮乏的现状,混读班在贫困地区农村受到了家长的欢迎。

4.贫困地区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匮乏的政策思考

C镇儿童令人堪忧的学前教育现状是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学前教育的缩影。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匮乏现象看似是财政问题。其实质是政策问题。

在城市优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等政策背景下,农村学前教育处于双重弱势状态。长期以来,农村学前教育处于既缺乏政策支持,又缺乏政府财政投入的状态,发展缓慢,学前教育机构总量不足。与此同时,现有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体制使得有限的政府资源投入过于集中,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地区学前教育资源匮乏。在C镇众多的学前教育机构中,唯一能够获得各级财政支持的学前教育机构就是镇幼儿园,在镇幼儿园就读的儿童往往来自全镇经济收入较高的家庭。对于那些没有任何财政预算支持的学前教育机构来说,学杂费是它们的唯一经济来源,而在这些机构就读的恰恰是那些家庭经济收入相对较低家庭的孩子。

农村儿童教育现状范文3

调研对象: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教师、临时监护人。(本文对于留守儿童的界定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而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或一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6周岁及以下的儿童)

调研内容: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性格、行为表现、品德等方面以及留守儿童生活环境的经济、文化、管理等情况。

一、概述

1.选题背景及意义

2008 年,全国妇联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平均每4个农村儿童就有1个留守儿童。农村儿童“留守”虽然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如提高儿童的独立自主能力等,但从总体上看,其消极影响更为突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发展面临诸多问题。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社会性和全局性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虽然党和政府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从总体上看,效果并不明显,农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教育问题仍然严峻。学术界的研究报告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存在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品质和社会化以及日常安全教育等问题。但仅仅是“就事论事”,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也仅仅涉及了部分社会群体,而对于大学生这一庞大的具有较高学历的知识分子群体却鲜少涉及。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支教地区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实地调研,深入剖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大学生支教这一角度分析其对缓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缺失问题的意义。

2.国内研究现状

上世纪80年代,随着城镇化和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与之相伴的是农村留守儿童赖以生存和成长的家庭环境发生剧烈变化。随着留守儿童的数量持续增加,他们所凸显的问题越来越多,留守儿童问题逐渐成为一个显性问题,开始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2004年5月,教育部召开了“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座谈会”。 2005年5月,全国妇联召开了“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援助研讨会”。随后,国内相关学者和专家对其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与探索,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依据。

3.本文创新之处

⑴研究方法。①采用了比较研究法,横向比较了同一村落但教育水平不同的两所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同时采用瑞文智力量表来反映留守儿童在不同的教育水平下,其智力水平的差异。②采用了自然观察法,暑期我们在当地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支教,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目的的观察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以及生活情况。

⑵研究的理论依据。本文运用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数理统计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了较深层次的分析,在调查数据的统计方面用统计学的一些方法,用EXCEL和SPSS来处理数据等。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分析

1.留守儿童智力水平的数据分析

在研究中,我们选取了A、B两所学校一年级与三年级共93个留守儿童作为被试。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前提下,我们假设两个学校的教育水平差异对孩子的智力水平有影响。随后我们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

A、 B两个小学一年级瑞文测验的智力结果:

从智商及标准分来看,其P值均大于0.05,表明两所学校一年级孩子的智力水平是不存在差异的。也就是说A、B两所学校学生的智力水平是差不多的。同时由于本地区经济水平的限制,我们在家访时了解到这两所学校的孩子基本无任何学前教育。我们可以认为这两所学校一年级新生的智力水平在同一个水平上。

A、 B两个学校三年级的学生的智力分析情况:

从标准分以及智商的P

综上表格分析,同时排除了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在教育的低级阶段(一年级),两所学校留守儿童的智力水平是不存在差异的;然而随着学校教育达到一个相对高一点的层次后,两所学校的留守儿童的智力却出现了差异,我们可以说学校的教育水平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是有影响的。

为了进一步分析同等教育水平下,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之间的智力是否存在差异。为此,我们选取了A学校一年级,三年级,五年级三个年级共85个被试,其中55个留守儿童和30个非留守儿童,并对他们的瑞文智力结果进行了分析。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智力的差异性分析情况:

表中显示P

2.留守儿童成长状况的描述性分析

⑴学习成绩的平庸性。在支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不容乐观,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的成绩属于中等偏差。一些孩子一方面由于长时间见不到父母而产生强烈的思亲情绪而导致上课效率低下、学业成绩下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留守儿童的学习动机不足,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在与他们交流过程中得知,他们更愿意像他们的父母一样出外打工,这种对学习毫无兴趣的状态致使很多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不佳。

⑵人格发展亚健康性。由于缺乏正常而必须的家庭教养,致使留守儿童的人格发展不良,心理问题突出。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留守儿童非常难管,作业不交、上课不听,特别喜欢和老师对着干,逆反心理极强;还有一些留守儿童则非常自卑,不敢与人交往、不敢参加集体活动。

⑶思想道德素养的偏差性。留守儿童的道德观念偏差性极大,并在道德行为方面的表现出现异常。部分留守儿童缺乏起码的自我道德约束,未能建立起对他人应有的尊重,也未意识到其对社会应负的责任。留守儿童的道德水平总体上是好的,但也有部分留守儿童的道德水平发展偏低,甚至有极少部分留守儿童还有违法行为。

⑷ 安全教育缺乏保障性。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条件均比较差,缺乏基本的卫生保健知识、疾病预防意识淡薄。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孩子身体擦伤,但是既不上药水也不找老师,而且吃饭的时候往往不会洗手,直接拿起馒头就吃。除此之外,留守儿童的人权意识淡薄,受到人身伤害时往往不知道去维护。

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失衡的原因分析

现代的教育包括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点,是儿童社会化的关键;学校教育是儿童学习的主要场所,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影响着儿童的生活和学习。通过暑期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存在诸多问题正是由于家庭教育缺位、学校教育主导性不强、社会教育的环境不利造成的。本文主要分析在教育体系中占重要本分的家庭教育以及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教育方面的影响。

1.家庭教育

7-12岁属于儿童成长的早期阶段,是需要成年人进行抚育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学习社会规范,并通过父母的期望开始认识到什么行为是正确的,什么行为是错误的,从父母的期望中形成自我。双亲抚育是人类社会找到的一个最有效的抚育方式。但是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父母缺位带来的家庭结构变化,使得家庭教育处于缺位的状态,这种变化严重影响着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⑴隔代教育难以胜任。孩子的父母或父/母外出后,大都由爷爷奶奶或者是母亲来承担基本的家庭教育功能,但是他们中大多数人的文化水平都处于小学以下,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监督都缺乏科学而有效的手段。一方面由于血脉存在着天然的关系,大部分祖辈对孙子是过分溺爱的,不加管束,听之任之;有的甚至偏袒孩子的不良行为。在监护和施教中注重物质生活上的满足,缺乏道德和精神上的管束。另一方面由于祖辈受教育程度不高,绝大部分祖辈在文化知识层次上基本属于文盲或者是半文盲,不能帮助儿童科学合理的安排学习任务和计划,不能辅导他们的功课,也不能对他们的学习进行有效地监督。然而在孩子的智力发展关键期,孩子的监护者却没有文化,将会严重影响到孩子智力的发育。我们在家访时了解到,有的老人确实想在学习上帮助孩子,但是苦于自己文化低,无法在文化层面给予帮助,于是就采取体罚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提升孩子成绩的目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孩子的心理受到严重创伤进而产生敌视态度或报复心理。现实表明,隔代教育的弊端很多,难以使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以及学习习惯,更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⑵家长畸形教育观念。根据我们暑期的走访调查,大部分村民还是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希望孩子将来可以考上大学,但是也有部分村民对孩子的期望值较低,尤其是有的父母会把他们在外的一些感受强加到孩子的身上,并且向孩子灌输“读书无用论”。对比目前大学生找工作困难的社会现实,很多外出打工的村民却可以从事着一些无需知识也可以挣很多钱的行业,进而使得孩子坚信读书与否都一样,久而久之残酷的社会现实以及家长的消极教育观潜移默化的助长了孩子的厌学情绪以及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另外一些家长觉得自己常年在外打工,忽视了对孩子的关心,因而常通过金钱来弥补父爱、母爱;但是由于孩子尚处于成长阶段,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他们不懂得金钱的意义不止于满足口腹之欲,经常买零食玩具或者是上网,。暑期调查过程中,经常可以看到孩子不吃中午饭却拿出来一大堆的零食吃;而且一旦没有零食,就会偷偷跑出学校买,养成了盲目追求享受的不良习惯。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所作所为无时不在影响孩子,这些畸形的教育观必然会导致孩子形成畸形的价值观和畸形的心态,不利于孩子生理以及心理的健康发展。

2.学校教育

学校是家庭之外最主要的社会化群体。学校的角色在于将儿童统一起来接受国家的正规教育,这些教育显然是单个家庭不能胜任的。社会的发展是将学校教育逐渐从家庭教育中脱离出来,学校有一套预定儿童行为的规则体系,儿童将在学校学习遵守这一切。随着儿童在学校时间的不断延长,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增加,教育本身的发展,都使得人们对于学校有强烈的依赖性。。因此父母外出后,儿童在学校内能否得到有力的监护与教育就变得更加重要。但是从目前的调查来看,学校的教育存在着众多问题,并未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⑴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农村地区小学的办学资金主要来源于当地乡镇府,由于资金有限而且政府在教育上的投资往往只关注那些有影响力的示范学校,导致农村学校的发展缺乏资金支持,使得学校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资源投入方面进退两难的境地。我们在与校长聊天的过程中了解到该校老师和校长在县示范校听课的时候,发现学校大都配备多媒体设施,可以结合图片给孩子生动的讲课,但是由于资金状况,校长无力购买。而且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体育器材的缺乏,当地老师根本无法开展体育课,导致当地学校的体育课只能流于形式,孩子们几乎无法学到基本的体育知识。

⑵教师监管陷入尴尬境地。学校教育必须与社会和家庭的密切配合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可能仅仅依靠学生的课堂表现,还需要向家长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但是由于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位,老师无法向家长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更无法向家长及时反映孩子在学校的问题。老师的威信必须靠家长的帮助才能维持,没有家长的支持,老师对于一些难以管教的孩子几乎就没有办法。我们了解到学校虽然会召开家长会,但由于家长外出打工以及监护人不重视的原因,每次参加家长会的人数情况非常糟糕,因此造成了留守儿童监护和教育的空缺。

农村儿童教育现状范文4

一、现状分析

河西堡镇处于金昌市委、市政府“一线三点”战略中心位置,是金昌市的计划单列镇,甘肃省发展改革试点镇,全省第一工业大镇。全镇辖12个村,6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59966人,其中农业人口18676人,城镇化率达67%。2011年,河西堡镇率先完成了教育资源整合任务,在镇区建成了三所小学,承担全镇小学阶段教育任务。我校(河西堡第三小学,前身为河西堡中心小学)主要承担居镇区较远的8个行政村的小学教育任务。学校共有学生617人,留守儿童57人,且有逐年增加趋势。在学校教育中,留守儿童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生存和权益保护状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留守儿童基本情况

留守儿童中,54%的孩子每周与父母联系(或见面)一次,46%的孩子与见面的时间在一月以上。由于父母长期和孩子分离,对孩子缺少关爱,缺乏交流沟通,导致亲情缺失,监护不力,致使一些留守儿童软弱无助,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

(二)留守儿童家庭生活环境情况

从总体情况看,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数是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近亲属。其中20%的留守儿童随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起生活,80%的留守儿童由学校监护,周末与其他亲戚一起生活,隔代抚养情况较为普遍。

(三)留守儿童学习情况

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多数处于中下游,成绩优秀的较少。学龄留守儿童中,学习优秀占15.9%;学习良好,占35.9%;学习成绩一般,占43.7%;学习成绩较差占4.4%。其中,有72.6%的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困难需要辅导时首选的是老师,单独选择监护人或哥哥姐姐辅导的仅占18.7%。

(四)留守儿童心理情况

从调查看,大多数孩子性格内心、孤僻、倔强、与人交往少。在不开心时,都会出现一些 “想早点长大独立”“想让父母安慰自己”“觉得没有人关心自己”“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或自己不如别人” 超长的想法;有些还甚至想离家出走,多为男孩。可以看出,留守儿童渴望父母的关怀与社会的关注,希望多与父母进行心灵的沟通交流,有的因父母不在家而感到遭受歧视、孤独无助、悲观寂寞。

(五)家庭教育情况

留守儿童监护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小学文化程度及文盲的占到60%。监护人教育孩子的知识来源于自己摸索的占49.5%,从长辈那里学来的占33%,而通过专门的家庭教育培训班或家长学校学习的仅占3%。近30%的监护人很少或从不主动与孩子聊天,关心最多的是孩子的学习,其次是生活情况,过问孩子情绪问题的只占13%。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关爱,由其他人代为监护,使这些儿童的受教育状况、健康成长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一)隔代教育力不从心

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多半以上,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忙于农活维持生活,无时间监护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无精力监护孩子。因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使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加重家庭负担,危害社会。

(二)家庭学校沟通不够

由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尤其是祖辈监护人,很少甚至从不主动与孩子的老师联系或参加家长会,缺乏与学校的沟通,也不过问孩子在学校的行为及学习情况,加之学校老师缺少对孩子的家访,有的孩子抓住这个空当,在学校欺骗老师,在家里又蒙骗监护人,双方无法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实现有效对接。使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和学习得不到发展而走向消极的一面。

(三)家庭教育工作不到位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是一个薄弱环节,加上有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监护人尤其是祖辈监护人,不注重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使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三、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对策与建议

(一)社会关爱

一是建立农村未成年人教育和监护体系。各级农村组织,应该层层建立相关的机构和人员来分管这件事,应把它作为农村工作和谐稳定的大事来抓,特别是要重视对村级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指导,为孩子们办实事,每年不仅要召开相关专题会议,更要拿出具体的措施办法,如开展一些实践活动,文娱活动、表彰等。

二是作为媒体来说不要把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过份夸大渲染,应该多放在对各级政府如何加强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爱和措施落实的监督宣传上,以期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要加大对留守儿童教育中正面典型的宣传,用榜样来引导监护人对孩子的科学教育,引导孩子自觉成才。

三是社会各机构应该发挥各自的监管职能。公、检、法、团、妇联、文明办、未保办、广播电视宣传、社会活动中心应该发挥自己的职能,开设相关的讲座,指导监护人正确运用法律知识、科学育儿知识等教育保护好孩子,并努力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

四是发挥各乡(镇)、村退休人员、中小学退休教师等“五老”的指导和教育作用,对所处地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了解,及时指导。

(二)家庭配合

首先,监护人应该多学习一些教育孩子的办法,特别是心理疏导的办法,多听、多看有关的知识,多参加一些学校和妇联等部门举办的相关培训,提高对孩子的教育知识、技巧。

其次,监护人应该主动与学校多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心理等状况。

再次,发挥孩子父母的亲情教育作用,要多与孩子的家长多联系,让孩子父母多了解孩子的状况,共同教育好孩子。

(三)学校攻坚

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对孩子应尽力承担起关爱和教育的重任,留守儿童问题是我们国家目前出现的新问题,学校应该做出相关的研究,找出解决的办法。

一是建立留守儿童管理档案。全面调查了解孩子们的家庭教育状况,做到底子清,情况明,教育目标明确,教育措施到位。

二是了解孩子们的心理需要。在目前学校已广泛培训心理教师的情况下,设立“阳光小屋”等心理咨询室,开通心理咨询电话。减轻心理教师的工作量和给予一定的活动经费,支持心理教师每学期举行一至二次的大型心理咨询专题活动,并进行课题研究。开设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辅导教育课程,加强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强化留守儿童自尊、自立教育,帮助他们知法、守法、用法。

三是建立专门的“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开设一些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讲座,如“把家教送进村”“回乡家长学校”等形式。

四是逢节假日在校内或与村委、乡(镇)街道、社区共同开展一些活动,丰富孩子的活动内容,愉悦孩子的心情,培养孩子的良好心理素质。

农村儿童教育现状范文5

关键词:留守儿童 教育 措施

一、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的成因及不良社会效应

从宏观上说,“留守儿童”现象是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它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紧密联系,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流动人口增加,又是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必然趋势。这一现象也反映了我国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由于城乡壁垒的客观存在,农村孩子进城之后,在户籍、教育、医疗等方面与城市孩子存在一定的差别,往往使农村孩子进城受到一些局限,更多的家庭只好选择把孩子留在农村。

从微观来说,农民离开土地进城打工,也会做利益上的权衡。由于受自身经济条件和其他客观因素的局限,他们大多处在选择和孩子在一起还是选择进城打工赚钱的两难境地,往往会把打工赚钱、维持生计作为第一选择,而孩子就这样加入了“留守一族”,成为了身心成长严重缺乏关心和呵护的“弱势群体”。[6]

“留守儿童”的产生有如下几方面的不良社会效应:

(一)心理缺陷严重

据调查统计,“留守儿童”中91.4%的孩子由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照看,8.6%由亲戚代管,有少数甚至是独自一人生活[3]。而此时正是孩子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缺乏父母的关爱,就会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这些儿童有的情绪消极、性格内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不合群,不善于与人交流;有的脆弱孤僻或焦虑、任性、暴躁;有的出现逆反心理、情绪不稳;还有的过早地流向了社会;部分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甚至出现违法犯罪行为。

(二)思想品行较差

一些留守孩子由于长时间没有父母的及时监管和教育,出现说谎的习惯,偷东西、破坏公物等不良行为也时有发生,有的还纪律散漫,存在行为偏差。在家里他们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迷恋网吧等行为,有的经常寻衅滋事、打架斗殴,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一起。他们大多由祖辈代管,由于文化程度的限制,祖辈们极少能辅导孩子的功课并在精神上进行引导,往往以溺爱的方式来表达对孩子的爱,无形中使孩子养成奢侈浪费、摆阔气的陋习,甚至出现“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部分孩子开始把人生发展方向定位为打工挣钱,热衷于吃喝玩乐,在学习中往往缺乏进取心和刻苦钻研精神,得过且过,不求上进,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人格发展失衡

调查显示,有34.2%的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的呵护照料,生活孤单。[4]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时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没有安全感、信任感,缺乏对社会的好感,这严重影响了孩子的人格发展,对以后的人格重塑也有巨大的负面影响。有的孩子寄养在亲戚家,受到歧视和虐待。这不仅影响孩子的自尊心,还影响他们正常的人格形成,造成儿童成长期严重的心理阴影。如果现在社会不能给他们一个有效的情感补偿,留守儿童很可能成为一个风险较大的群体,必须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

(四)学习成绩教差

部分农村家长认为,孩子能识字就够了,并错误地将子女定位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上,定位在外出打工上,早早地让孩子接受了“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因此,留守儿童基本上属于班上学习成绩最差的部分。调查中发现,有15%的留守儿童成绩很差,各班的倒数几名几乎都是留守儿童。教师也认为留守儿童大都是“双差生”、“问题儿”。[2]他们有的逃学、厌学,上课纪律性差,有的上课时间溜出学校上网。因为“成绩不好”,学功夫当警察挣大钱,便成了这些孩子的梦想。

(五)安全问题令人担忧

父母不在家,而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导致留守儿童存在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隐患;同时由于长期缺乏家教,孩子对伦理道德观念所知又甚少,正处青春萌动时期的他们很难抵抗金钱以及其他不良社会因素的诱惑。

二、不良社会效应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教育的缺位

“留守儿童”通常是隔代监护、亲朋监护或单亲监护。由爷爷奶奶代管的孩子,由于情感溺爱和知识缺乏等原因,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和发展。至于由亲戚代管的孩子,更由于亲疏关系的原因,使其不敢放手管理,他们往往是把被监护人的人身安全和“吃饱穿暖”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常常忽略孩子其他的需要。因此,家庭教育的缺失,影响了他们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的养成;父母监护权的缺位,使他们的安全感、信任感有所丧失,缺乏对社会的好感,甚至导致心理等方面出现问题。

(二)社会关注不够

造成“留守儿童”的根本原因是城乡发展差距日益加大,农村就业机会少,农村的青壮年背负生存之重负不得不向城市转移。然而,社会对留守少年儿童的关注却不够多。一方面,农民工因无法承担子女高昂的异地借读费和解决升学考试等问题而不能将子女带在身边。另一方面,农村社会教育薄弱,教育观念陈旧,又不能有效地弥补留守少年儿童家庭教育关怀的不足;对一些娱乐场所不能有效管理,也使部分留守儿童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还有一些犯罪分子以小恩小惠引诱他们犯罪,更有犯罪分子乘虚而入施以暴力,尤其是留守学生中的未成年少女,极容易成为害的直接目标。

(三)学校条件的制约

农村学校是直接面对留守少年儿童的教育实施单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教育,很难为留守儿童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辅导,在学习生活上难以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并且这些学生在学校出现问题时,学校难以与在外的家长及时交流沟通,因而无法形成教育合力,一起齐心协力来解决问题。

三、相关对策探讨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涉及一代农村未成年儿童健康成长、农村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是关系家庭和睦、社会稳定、民族发展的大事,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及时解决。

(一)家庭要落实教育监护措施

父母外出务工时,要保证孩子有可靠的监护人。父母在外还要利用多种通讯方式与子女沟通交流,让孩子感受到亲情温暖。另外还要与孩子的班主任、其他代管人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共同商讨教育的方式与办法,做到挣钱与关心子女教育两不误,使孩子从小就能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

(二)政府要落实好相关政策

一方面,政府必须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让农村群众就近务工,缓解农民向城市涌动的浪潮,从根本上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以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另一方面,必须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制定各项政策,减少或取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学校上学的借读费,使留守孩子能够生活在父母身边,与城市儿童享有同等的待遇和权利 。

(三)社会要积极参与

要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使他们能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因此,各相关部门要依法加强对网吧和电子游戏室等经营场所的管理力度,严禁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录像厅等场所。努力形成学校、社区、家庭与政府齐抓共管的局面,把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开展下去。要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搞好宣传,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加入到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中来,大家共同参与解决。

(四)学校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教育措施

首先,积极开展和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使寄宿学校变成留守儿童“暂时的家”,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健康的、封闭式的教育环境,解决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而导致的问题出现。其次,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时,更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有条件的学校要成立心理咨询机构,使留守儿童错误心理得到及时矫正。此外学校还应利用各种通讯条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定期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在校表现,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学习状况。

总之,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严峻的社会现实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只有全社会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留守儿童”所带来的各种问题才能得以切实有效地解决,和谐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才能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王喜良,谭霁.关爱“城市留守儿童”促进校园和谐.教育导报,2007年4月12日.

[2]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合肥晚报,.

农村儿童教育现状范文6

关键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社会现象

一、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生存状况与教育现状

(一)性别、年龄、分布等现状。农村留守儿童的性别一般来讲是女孩多于男孩。从留守儿童的年龄分布看,平均年龄为12岁。从留守时间看,他们平均在家乡的留守时间为3到5.5年。在全部留守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达86.5%,数量达到1980多万人。如此数量惊人的社会群体,如果得不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势必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理所当然应该成为关注的焦点。留守儿童主要分布在四川、江西、安徽、湖南等输出富余劳动力较为集中的省份和地区。这些地区人口数量大.经济发展较东部沿海地区有一定差距,人均耕地面积小,乡镇经济发展滞后,无力解决富余劳动力的再就业问题,导致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东部沿海地区,客观上造成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

(二)教育现状。家庭教育的缺失及畸形补偿。家庭教育是儿童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儿童的成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远离父母的他们既无法感受父母在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更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而留守儿童外出打工的父母婚姻存在某种程度上的不稳定性。父母离婚对这些孩子来说无疑是不可弥补的创伤,这使得他们对一些社会现象很容易产生认识和价值上的偏离。而外出父母大都有多给孩子零花钱以弥补对孩子关爱不足的歉疚心理。这种监护权的缺失及畸形补偿对孩子的人格发展、社会化和道德发展都将带来负面影响。

学校教育存在缺陷。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成了农村基础教育的缺陷与盲点。留守儿童的学习、品德也存在问题。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学习状况令人担忧,还有的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说谎打架,小偷小摸,花钱大手大脚,沉迷于录像、游戏。而学校教育侧重在校时段教学管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与家长的沟通难以实现。留守儿童在教育上,特别是思想道德教育上的缺失,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近年来,农村少年,特别是留守儿童犯罪有增无减,正成为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

三、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对策

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特别是留守儿童自身的需要。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最需要父母、老师在情感上的关怀和呵护,需要朋友、同伴的理解和支持,需要了解外面丰富多彩的世界和现代社会的有意义的信息。

(一)努力完善家庭教育,给孩子成长所必需的关爱。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最好与孩子生活在一起,家庭的安全感和亲情的温暖是任何外力都无法取代的.90%的留守儿童希望他们的父母能留在他们身边。因此,父母尽量要留一个人在孩子身边,要经常打电话或写信给他们的孩子,让孩子们有家庭的温暖。同时,父.母对留守儿童的成长期望和定位是很重要的。部分外出打工者急切致富的心态迅速膨胀,直接导致他们用“读书无用论”教育孩子,对孩子的发展和定位很低,认为能在“城里混口饭吃就不错了”。受这种思想影响的孩子学习动机、效果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