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文学常识范例6篇

传统文化文学常识

传统文化文学常识范文1

一、当前中学阶段传统文化的教育现状分析

必须承认的是,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在中学教育当中,部分学校已经将传统文化作为独立的课程开展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中学生中传统文化缺失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

1.传统文化学习的时间和质量缺乏保障

现阶段,很多中学都已经开设了和传统文化有关的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并不都是独立的课程,而是同其他学科参杂在一起进行。例如传统文化和语文课程、传统文化和思想品德教育、传统文化和历史课程、传统文化和美术欣赏等。并且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所占比重不是特别高,形式也比较单一。与此同时,部分专门设置了传统文化课程的学校,开展课程教学的教师也不是专业的,多由语文教师兼任,加之没有统一的教材和课程标准,教学质量难以得到充分保障。

2.传统文化学习的环境有所欠缺

随着全球化社会的到来,各种文化相互碰撞,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也带来了严峻挑战。尤其是在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受到越来越多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的意识变得越来越淡漠。例如,很多中学生在选择食物的时候,对于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的兴趣大过了传统的中国食物,会弹钢琴的大大多于会拉二胡的,英语培训班的学生远远多于国学书画班的学生。

3.缺乏传统文化的教育实践活动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中学传统文化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知识停留在课堂的讲解上,没有为传统文化学习提供一定的实践机会,使得学生学习到的传统文化无从施展。中学阶段,传统文化缺乏实践机会,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严重缺乏。

二、中学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探究

中学传统文化教育该如何有效的进行呢?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把语文课堂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前沿阵地

通常来讲,中学传统文化教育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为传统文化专门开设相关课程,另一种是在其他课程教学中参杂传统文化教学。尽管当前有部分学校已经开展了专门的传统文化教学,但是还只是初步的尝试,各种配套设施还不完善,也缺乏专业的教师队伍。所以,在短期内要想收获传统文化的学习效果,就必须同其他课程学习相结合。而在其他学科当中,要属语文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通过语文学科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提高文化品位。这非常到位的指出了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使命。

2.营造传统文化学习的日常氛围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而中学教学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注重氛围的营造,让学生能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对中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注重日常积累,形成文化积淀

坡曾经说过:“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诵读古代经典作品,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修养,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在中学教材当中有许多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并且绝大部分是以诗、词、曲的形式来表现的,这些诗歌、词曲内容简短、押韵,背诵起来朗朗上口,通过诵读积累,可以形成中学生的传统文化积淀。

(2)开展家校合作,将传统文化教育落实到日常行为当中

Υ统文化的学习不能只从表面上进行认识和理解,必须将传统文化的精髓根植于心,落实到日常行动中去,这才是行之有效的学习。如今好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绝大部分学生都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并且孝心、爱心、团队意识以及合作意识不足。所以,要突破这种瓶颈,开展家校合作,让学生所学的优秀传统文化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对于学生人格塑造具有重要的影响。

(3)开设文化大讲坛,并利用网络电子设备,使传统文化的学习日常化

传统文化的学习应当是多种多样的,尤其是在现代教育发展的今天,各种电子设备用作传统文化传播的载体,更有利于将学习日常化。因此,学校可以开设文化大讲坛、讲座。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也可以利用电子设备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比如,教师可以将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内容上传到班级QQ群、微信群,与学生共享。又如,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呈现一部有关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视频,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3.注重师资队伍的培养

传统文化教育的参与者除了学生还有教师,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掌握与理解直接影响着教学成效。以山西省2011年出台的“十一五规划课题”的调查结果为例,在所有接受调查的教师当中,有将近98%的教师认为在中学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非常有必要,但是却有40%左右的教师不知道如何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在这部分教师中,绝大部分都认为自己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不足,在进行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容易因为缺少知识的积累出现差错。因此,必须对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方面的培训,使教师能够在传统文化的教学中游刃有余。

4.在传统文化教学中贯穿实践内容,让学生真实体验感受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要想真正深入到学生心中,必须要增加有关的实践活动。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节庆礼仪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中华传统节日和传统礼仪的魅力;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学生通过观看一件件历史实物和史料,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组织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文艺汇演,可以有歌唱、舞蹈、小品、相声以及乐器表演等各种形式来体现优秀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文学常识范文2

这种趋向标志性地始自1995年以赵朴初先生为首的九位老人提出《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政协议案。2000年以后,全球华人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形成了一种自发的态势,初步形成了一些共识:1.诵读一部分经典成为家长和教师的普遍需求。2.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家长、专家学者已经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成为当代教育破题(尤其是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培养上)的一个有效尝试途径之一。3.有效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能为目前没有坡度的母语教学、干瘪的道德教育、缺乏有效教学手段和民族内容的体育艺术教育、生硬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素材。4.两千多年的传统教育本身经验及其教育内容,能为重建中国人的文化常识和生活方式提供庞大的资源库。海内外华人教师和家长自发参与到这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学中来,就足以说明这点。

目前,无论是民间开展“读经”的教育机构,还是体制内的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阶段开展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实践,由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学科定位缺失,所以教育教学形式千差万别,教育评估方式和目标上的共识尚待形成。

从解决问题的途径来说,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教材的研发和师资的培训是当下的迫切任务,但如果我们从一百年的中国教育发展来看,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面临着三个艰巨的时代挑战:课程化、体验化和常识化的三大时代课题。

一、课程化

课堂教学是源于17世纪捷克的夸美纽斯的发明,近代新学堂就是按照课堂教学兴办的。课堂教学是在特定地点、特定时间内,针对特定对象,教授特定教学内容,从而达到特定教学目标的高效率教学。课堂教学彻底扭转了传统教育中散漫的、不追求教学成效的教学模式,大大推进了中华民族的教育近代化。而这种高效率的课堂教学一遇到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内容时,就变得无从下手: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不仅繁多而且极其驳杂;琴棋书画、武术太极、中医中药等非物质文化也极其丰富,派别众多。如果原封不动地学习这些内容,不仅难学,而且成效不明显,面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如何有效梳理传统文化的基础内容,并使其符合课堂教学的需求,就成了摆在当前教育者面前的头等大事。

必须说明的是,蔡元培先生1935年在《教育杂志・读经问题专号》中提出:“为大学国文系的学生讲一点《诗经》,为史学系的学生讲点《书经》和《春秋》,为哲学系的学生讲一点《论语》《孟子》《易传》与《礼记》,是可以赞成的。为中学生选几篇经传的文章,编入文言文读本,也是可以赞成的。若要小学生也读一点经,我觉得不妥当,认为无益而有损。”这个思路一直决定着后来的中小学教学和大学文科教学的格局,那就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增加经过遴选的数十篇中华古诗词文赋,在德育教学中增加一些口耳相传、脍炙人口的典故,在体育、卫生、艺术教育中,增加一些太极拳、五禽戏等;大学文科的文史哲三系基本按照蔡先生的设想开课和做研究。这个思路不仅割裂了经典的完整性,也忽视了经典的超越时代的永恒性,而将经典基本视作学科的知识点。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一定限度内,是一个有生命的整体,如何按照课时设计在课堂上成功教学,又必须回答以下五个问题:

1.为什么要在学校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如果校长、教师和家长在这个问题上不能达成基本一致,形成高度共识,传统文化教育就没有办法全面开展。如果我们完全按照认知心理教育的原则来处理传统文化教育,那么那些文辞诘曲聱牙、深奥难懂的经典,就不能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开展;如果我们完全按照儿童技能培养和社会生存能力、职业能力等现实主义教学目标来参照,那么传统文化教育就失去了开展的必要性。所以在为什么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上,需要我们重新提出系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并不断向社会大众传播。

2.教学的主体是谁?语文教师,德育教师,历史教师,还是专门的国学教师?学习的主体是谁?幼儿、青少年是否需要系统、全面学习?对于大学生这个层次来说,诵读、学习中华经典著作,几乎从来没有人反对,从来都是受到极力称赞的,但问题是如果经典教育到大学才零碎地、个人兴趣似地开始,能否达到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近代一百年的教学实践已经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3.教学的内容是什么?哪些内容是中华民族的合格分子应知应会的,哪些技能是需要传承和掌握的?有所抉择的古诗文的学习不能满足传统文化教育的需求,那么多少文字、哪些经典著作是我们学习的合理范围?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

4.这些内容的教学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开展?由于课堂教学强调效率,所以教学组织就非常重要,同时,由于当前的课堂不是针对少数人的精英教育,而是强调大多数的学习效果,所以传统文化教学也不能完全按照古代私塾和书院的学习方法,需要我们重新设计、重新实践、重新总结。

5.教师的教学效果由谁给出恰当的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如何检测?这个问题同样困扰着很多的校长、教师和家长,因为经过一百年的教育教学变革,大家已经习惯于知识水平测试,但是如果用这个测试移植到传统文化教育中,可能会遇到很大的问题。首先是与语文教学中的古文学习有雷同,失去传统文化教育的独特性和必要性。其次是偏离了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要育人、成人,是让学习者提升精神境界,提高自身素养。如果不能完全按照知识测评的方式,那么如何评价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呢?这也是一个难题。

二、体验化

沿着上述思路,我们必须提出如下的问题:一个受过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学生,与一个没有受过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学生,在哪些方面体现出不同?目前教育者和家长基本认可的就是接受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会提高学生的记忆力,会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母语素养,会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但是这些只是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之后带来的附带成果,而不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必然成效。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也需要借鉴西方的教育成果,那就是体验化的教学方式,就是把教学的答案藏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在学生体验结束之后,快速形成对答案的有效共识。此种教学有趣而实用,学生对结论的认识深刻,甚至终身难忘。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如何有效开展体验化的教学?这是第二个摆在我们教育者面前的时代大课题。

杭州拱宸桥小学校长、全国语文名师王菘舟老师上过一节课,叫“亲情测试”。这节课的物质投入很少,只需要学生带几张纸和一支笔。教师开始上课时,要求学生将自己身边的亲人名字有序列在纸上,然后每次删去一个亲人的名字,想象这个亲人已经离开人间,让学生写一段与这个亲人有关的文字。每一次上课,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恸哭,写的文字越来越多,越来越完整,越来越深刻,而且对亲人的珍惜油然而生。这节课在全国很多地方都上过,也上了央视的节目,这样的课就是一节非常有效的传统文化教育体验课。但是如何形成有效的、系统的、可操作性强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体系,还需要广大的教育者和家长去探索、去总结、去实践。唯有如此,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才能让一些家长告别一个长期的错误认识,即认为国学教育就是死记硬背,就是消灭孩子的个性,取消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也才与我们的传统教化思想贴近:教育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熏陶过程,是一种“文而化之”的工作。

当然,很多学科都有体验化的需求,但是由于古代教育或者当代的一些“读经”教育机构提倡长时间积累之后的悟性教学,所以相对缺乏这种在课堂上设置有效体验过程的教学方式。从这个角度来说,当代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就需要正视、探索、总结、加强体验式教学的设计和实施。

三、常识化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要承担社会文化、生活文化、历史文化的常识化使命。一种文化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其深厚的内涵,如果不能化为大众的常识,那么这种文化的生存就很艰难。

古代的语文教育,按照张志公先生在《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中的研究成果,从宋代以来就形成一个有效的四阶段学习过程:识字教育、常识教育、读经教育、写作教育。其中,两万多字的《幼学琼林》就是承担常识教育的一本有效教材,它是古代青少年教育的一本“简明百科全书”,从一个人的出生到老死、从历史到生活、从人文到自然,都有简明而清晰的勾勒,使得古人的学习效果可以达到“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近代特别是新中国以来,我们更多的是用《十万个为什么》等科学常识普及读物取代了类似《幼学琼林》等书,其结果就是我们的学生学历越来越高,但是基本的文化常识却非常欠缺,具体就是缺乏礼教、缺乏历史常识、缺乏待人接物的基本知识,所以到大学我们才来开展通识教育来弥补这种不足,但为时已晚。

目前,我们的《中华上下五千年》部分地起到了普及历史常识的作用,近十年来在幼儿园、小学和部分企业内部积极学习的《弟子规》,部分起到了普及社会生活常识的作用,但是历史常识、文化常识、社会常识内容如此丰富,如何甄别、总结并开展常识化教育,就显得艰难而必要。

还有一部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孝经》及其代表的孝道,能否重新解读以便有效普及和推广,也是检验我们能否实现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常识化的一个试金石。在我们的中小学经典诵读活动中,诵读《孝经》并明确了解其必要性的学校并不多,不仅因为这部著作本身按照天子、诸侯、卿、大夫到庶人的等级制论孝的确无法让现代人接受,还因为孝道在“五四”以来受到猛烈抨击,但是中华孝道不能因为这些而失去其历史智慧和教育意义。“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句话对孝道教育的必要性做了最好的说明。所以,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才邀请北京四中教师主讲“中华孝道”,北京二中退休教师范基公十几年积极宣传和推动孝道教育,全国不少地方开展孝星评选活动,这些都代表着有识之士在积极稳妥地推动《孝经》的重新解读和中华孝道的重新构建。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学者石永先生在《论语正・初刊论语正序》中说,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经典著作的教学,面临着五个困难:“文辞艰涩,诵忆则难”;“训诂分歧,折中则难”;“纯驳不一,考信则难”;“博而寡要,费时则难”;“时易世变,适今则难”。 这些难题,到今天也没有解决得很好,但我认为,解决上述三个时代大课题是解决阅读经典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的前提,我们只有把“巢”做好了,“鸟”才会来安窝。

如何通过教学实践来解决上述三大时代课题呢?主要途径有:

第一,调研先行,树立典范。我们的科研人员要深入中小学一线,发现、挖掘典型的成功教学案例,通过各类活动,推广到教育界。较有实践调研意义的如广州市天河区开展的“中华经典文化教育工程”,该工程有步骤、有目标、有组织地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值得全国从事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的科研工作者关注。

第二,基层做起,服务保障。我们从调研中获得并开发的所有产品都从基层的需求中来,先在基层学校逐步推广,辅之以必要的专业提升、资料总结、专家咨询、团队建设等服务性活动,帮助基层学校解决在实际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等时机成熟后,再开始从点到面到全国的推广。

传统文化文学常识范文3

一、高中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传统文化是构成我国整个文化结构的一个关键内容,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语文不仅可用于生活与工作中的交流,还可用于文化的学习与传播。从整体上看,高中语文教育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能够有效缓解社会现代化的持续进步对传统文化形成的压力。最近几年,社会进程的持续发展对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且愈演愈烈。而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增强学生对后者的意识,从而培养更多的传统文化的追随者,为传统文化“解压”。其次,能够提升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通常情况下,传统文化都蕴含在具体的人物故事或典故中,而这种形式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主动性。最后,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学生积极面对人生,从而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还能够通过对名人事迹的学习培养他们具有高尚的情操。

二、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渗透途径

新的教学目标明确提出高中语文教学应发挥自身特征与优点,宣扬与继承中华民族文化,将学生素质的培养与积极心态的发展结合起来。

1.学习教材古诗文,增添传统文化色彩。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编著人员专门设置了古诗文这部分内容,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体现形式多种多样,例如俗语、饮食、服饰以及古言古训,等等。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地理解透教材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寓意,感悟其中的思想或感受,并在课堂上进行补充与说明。对此,可咀嚼教材中的语言文字,品味其中的文化意蕴,将精深的传统文化彻底领悟,再传授给学生。

2.依托课堂平台,领悟传统文化内涵。语文教学不仅是单一的知识讲授、应用以及写作技能的培养,而且更关注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所以,语文教学中应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使学生可以了解、积累以及领悟到更多的传统文化。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创造浓厚的文化气氛,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浓厚的传统文化环境中更好地吸收文化精华了。

3.课外阅读与实践,探究传统文化精神。研究资料表明,课外阅读与实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渗透传统文化,从而达到使学生自学感悟、继承传统文化的目标。对此,教师需要做好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工作,培养学生摘抄经典文摘的习惯,把文化和实践进行紧密连接,以此引导学生具有正确的行为规范。

三、高中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注意事项

高中语文教学的传统文化渗透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各个环节互相协作、配合,共同为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所以,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渗透中必须要注意多方面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提高文化素养,促进民族文化的继承。

1.提升全民传统文化素养。国内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而在这一历程中,它受到了政治领域的否定,也因为人们不断变化的思想意识而逐渐发展到了人们日常工作与生活的边界。现阶段,宣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早已发展为了缓解社会压力的有效途径。所以,全民族应对传统文化进行正确的定位,明确其重要功能,而这正是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的前提条件。

2.注重母语的社会地位。汉语是华夏儿女的母语,同样也是深厚的中华文化得以弘扬的基础。而语文的教学效果与水平和国民素养有着紧密的联系,它的意义所在是人们众所周知的。在经济全球化与国际贸易不断发展的时期强调英语学习,更需要明确母语的合理地位,重视语文教育,以此确保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良好渗透。

传统文化文学常识范文4

论文关键词:文化传统;物理课程;影响

一、文化传统与课程

教育作为一种传承文化和教化人的活动,无疑与文化传统有密切关系。一方面,文化传统是文化的长期积淀,而文化要积淀成为一种传统,必然要通过教育。在教育具有稳定的形式以前,文化主要是依靠人们世代口授相传得以保存和积淀;从教育以某种明确稳定的形式展开(如私塾),一直到现在的学校教育形式,课程便成为实现文化传承的主要媒介。因此,课程是文化传统得以实现的重要机制。另一方面,传统既是历史又是现实,它不仅作用于过去,而且成为一种强大的现实力量,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人们的思维及其方式、行为及其方式以及习惯和下意识状态下的表现等方面。因此,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等过程都无疑会受到文化传统的影响。

课程研究表明:文化传统对课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文化传统影响着课程的价值取向。在西方文化传统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强调人的独立自主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受其影响,西方课程经常是处于变动和超越之中。如在课程理论流派上,学派林立,众说不一;在课程实践上,课程改革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中国文化传统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在其影响下,课程发展在整体上表现得平缓、缺少变革。其次,文化传统影响着对课程内容的选择。这一影响非常突出,如在中国封建时期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受儒家文化传统的影响,“四书”、“五经”、“三纲”、“五常”等内容在课程内容中占据绝对优势。而在中世纪的欧洲,经院哲学、神学等知识占据了学校课程的主要内容。再次,文化传统影响着课程的管理。美国课程权力分散在各个州政府,各个州可以依据自己地区的情况,颁布课程体系以及课程标准,同时由于私立学校、教会学校的广泛存在,大多数学校管理者以及教师都具备一定的课程权力。而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有推崇整体与统一、推崇权威、追求中和的价值取向。课程无疑也受到这种传统的影响。在诺大的中国,长期以来,很少考虑地区经济文化的差异,全国各个地区一刀切地使用统一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甚至统一的教材和评价标准,国家具有绝对的课程权力,地方政府和学校及教师都是在忠实地实行国家统一的标准而已,几乎谈不上课程权力。

二、文化传统对我国物理课程的影响

近代自然科学没有首先在中国产生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有文化的、思想的、政治的、文字的和经济的等多方面原因,至今仍然是一个无解的“李约瑟难题”。但也有很多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文化传统的某些缺陷。比如张岱年先生就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基本上是一个以儒家思想为主、佛家和道家思想为辅并杂有其他思想的文化体系,其核心是儒家伦理纲常,虽然主张知行合一,天人合一,真善合一,但重社会轻自然、重综合轻分析、重思辨轻逻辑。这种趋向,是造成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不可忽略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毕剑横先生认为,由于中国传统的重社会轻自然的文化特征、重综合轻分析的思维方法、重实用轻理论的学术传统以及重思辨轻实验的研究风气这四个方面的原因,使理论科学和实验科学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受到了局限。

既然文化传统中的某些因素束缚了自然科学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那这些因素也必然影响甚至束缚现代科学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物理课程作为科学教育的一门核心课程,它的发展势必也就受到传统的影响。有些研究者甚至认为,文化传统中的消极因素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巨大负累。通过对物理课程的发展研究我们发现,文化传统中的一些因素对中学物理课程仍然起着消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传统与物理课程目标。从对我国中学物理课程目标变迁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文化传统对课程目标的影响非常深刻。第一,物理课程目标重视理论知识、重视知识的实用价值以及重视学生优秀品格的养成,这和我国儒家文化传统是相契合的。第二,物理课程强调对学生、社会、自我价值取向的培养,如爱国主义、社会主义,而对个体、自我价值取向如好奇心、求知欲、批判意识、创新意识等提倡得比较晚,这正是重群体意识、轻个体意识的文化传统在物理课程目标中的折射。第三,我国的中学物理课程目标虽然强调道德品质、集体意识的培养,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些优秀的传统的内涵并未在物理课程中得到现代观念影响下的升华。如我们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但是在物理课程目标中却一直未曾对尊重人、理解人等基本的适应取向的道德品质做出要求;传统文化虽然有强调集体意识的传统,但是表现在我们的课程目标中则仅仅是局限于对国家、民族、政体、社会主义等狭隘道德意识的认识和服从,而未能加强或者体现基于互相尊重、充分发挥自我、互相帮助与顾全大局等因素而倡导的团队精神等,更未上升到全球观念、人类和平和可持续发展等超越取向。

2.文化传统与物理课程内容。由于课程内容是对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所以逻辑上就使物理课程目标中的文化传统趋向在物理课程内容中得以具体化。首先表现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由于课程内容的变迁过程是“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需求”、“学习者经验”三者之间的协调与平衡过程。而物理课程内容的基本趋向总是偏重于“社会需求”和“学科知识”,尤其是偏重于社会需求,“学习者个体经验”总是被忽视或者被边缘化。这一点正反映了我国民族文化传统对人的个体价值的轻视;其次,文化传统又会影响对物理学概念、规律的表述方式和方法。由于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不同的语言本身也就反映了思维方式的差异。汉语在陈述一种事实的时候,习惯于从侧面入手,阐述外部的环境、条件,最后才点出话语的信息中心。英语则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习惯于把要点放在句首说出,然后再把各种标志一一补进去。比如对于牛顿定律,英语习惯于这样表达:

“A body at rest remains at rest and a body in motion remains in uniform motion in a straight line unless acted on by an external unbalanced force.”

我国以前的物理教材中是这样表述的:“如果物体没有受到别的物体的作用,那么这个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是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近年来教材中有所变化,即按照英语思维的模式翻译:“任何物体,都保持其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施加外力迫使其改变这种状态。”有教师认为,后者更有利于使学生理解这一规律。再次,我国物理课程内容整体上表现出注重对知识结论的介绍,缺乏对知识形成过程介绍;注重逻辑推演,缺乏思考、讨论以及动手实验;注重对物理知识本身的识记,缺乏对物理知识形成过程的主动探求,也从一定程度上显示我国民族文化传统中的某些特质的潜在影响。

3.文化传统与物理课程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包括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并且教与学是紧密联系的。在传统文化的影向下,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人们的心理中,教师无疑是课程的中心,教师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且自身处于权威的地位。另外传统教育中虽然也比较成功的运用教学相长、知行合一、学思结合等具有现代意义的教学方式,但是由于传统文化中重述轻做的特性以及科举文化的影响,也形成了注疏考据、强行灌输、死记硬背等不良作法。

体现在物理教学中,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同时注重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识记;重视对物理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演算,而轻视学生动手实验和探究;课程目标中注重对物理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而不对学生经历物理过程作必要限定。另外,课程内容中的物理实验则集中在验证性实验,而验证性实验其主要作用在于使学生确信科学是可以被证实的,这显然与新科学观相违悖;而对于能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探索性实验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没有开发,直到文革后才有所涉及;而能使学生亲身经历和对科学研究全过程得到体验的科学探究实验,则一直到20世纪末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才得到了重视。其实,即使是当前,现实中讲实验或者黑板上做实验仍然是许多教师对于物理实验教学的主要策略。

4.文化传统与物理课程中的权威化取向。物理课程中的权威化取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教师对于学生的权威(不包括教师由于人格感召力所树立的权威);其二是课程文本(课程计划、课程内容、教材、资料等)对于教师和学生的权威。这两种权威化趋向从根本上说来自于文化传统。前者是基于文化传统中的“师道尊严”。在这种文化氛围里,教师权威统治一切,忽视或压抑学生的独立人格。后者是基于文化传统中的“唯古是法、以老为宝”的崇古观念。这套观念认为古代圣人及经典中所提倡的思想、礼仪、道德、政治等规范,具有绝对的权威,后人只能遵循,而不能忤逆。靳玉勒教授认为:“正是由于课程中的权威化取向,使得学生处于压制状态,久之,学生就把这种外在压制内化为无意识的自我抑制,对问题不求甚解,以至怀疑精神和问题意识在这一外在压制和自我约束的双重作用下消失殆尽,学生于是成了知识的忠实继承者。苛刻地遵守师授知识,学生只能把自己的学术视野严格控制在教师原有思维域限里。” 以致学生不仅相信权威、服从权威,同时也不具有独立思考、批判与创新意识和精神。文化传统所赋予的权威化取向在物理课程中有诸多表现:(1)课程内容局限于学科中的经典知识和学科发展中已有定论的内容,排斥科学新进展和仍具争论性的知识;(2)物理实验仅仅局限于验证性试验,排斥探索性、开放性实验;(3)教师武断地传授知识,不容学生提出质疑,包括对教师本身以及物理课程文本;(4)教师固守于国家制定的统一的课程标准、计划、内容等,不越雷池一步;(5)严格按照标准的模式以及标准答案讲授。

传统文化文学常识范文5

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和指导着我国文化事业的稳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的精神和文化保障,语文教学是传播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将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有机整合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且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因此,研究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使语文教学内容更加完善和充实,从而更好的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1.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育现状分析

作为我国的文化精粹,传统优秀文化中涵盖了多种知识,包括不同的民族风情和习俗,在渊源留长的文化发展历程中创作了大量的文学艺术作品,这些都可以体现我国文化发展即为繁荣,为后人的学习和鉴赏提供了素材。而在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下,要求应以学生综合文化素质为培养目标,这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的作用相吻合。所以当前很多小学均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了一部分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中可以学习到很多传统的民族风俗习惯,了解古人流传下来的礼仪。

虽然很多院校开展了传统优秀文化与小学语文课堂相整合的教学工作,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影响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用的发挥。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通常以阅读古诗、鉴赏古诗文的方式来讲解传统文化,而鉴赏和阅读的只是古诗的一部分或几段话,存在传统文化教育过于片面的问题,学生根本无法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再加上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思维相对固定,也没有将传统文化的内容运用到培养学生文化素质方面,整体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2.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2.1 将传统文化内容合理的穿插到教学课堂中。针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优秀文化的教学问题,教师一定要做出调整和改变,将传统文化内容合理的穿插到教学课堂中,在保障教学任务完成的基础上,逐步提升和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者,语文教师一定要利用好语文课本教材,对教材中古诗词和文章详细的讲解给学生,让学生理解文章中蕴含的优秀文化,并达到陶冶情操和提升个人品位的效果。例如:李绅的《锄禾》一诗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李白的《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字里行间流露着对久别故乡的深切怀念;王安石的《泊般瓜洲》一诗中写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恋恋不舍以及客居异乡的无奈与痛楚;苏轼的《题西林壁》中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赞美了西湖美丽谊人的风景;李白的《望天门山》写出了天门山的巍峨险峻等等。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把握好传统优秀文化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所占的比例,将语文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科学的搭配,避免优秀传统文化所占的比重过少或过多,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共同为增强学生情操和思想品质而服务。

2.2 合理的选取传统文化教学案例。在将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时,应采取更加新颖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文化教育案例,结合案例来分析其中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和意义。蕴含传统文化的教学案例通常应用的都是古诗词,对小学来说比较难理解,教师应对古诗词的内容、意象进行详细的阐述,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这种结合实际教学案例的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可以让小学生获取语文课本外的知识,对学生知识面的扩展非常有利。

2.3 对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教学模式的设置和运用也同传统文化教育、小学语文整合教学的效率有直接的关系,如果运用的教学模式不合理,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还可能会使学生产生错误的观念,认为传统优秀文化教育非常枯燥、乏味。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对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结合传统优秀文化的具体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教学情境下传统文化散发的魅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将传统文化以一种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调动学生学习传统优秀文化的主观能动性,并加深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2.4 借助传统文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内涵丰富,在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时,应把握一项基本的原则,即以学生为本,要考虑小学生的各方面需求,运用多种教学途径向学生解析传统文化的礼仪、思想,迎合学生的心理,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的投入到传统优秀文化教育中。民族特点鲜明是传统优秀文化的一大显著特点,教师应以此为入手点,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鼓励学生在课下阅读更多的优秀文化艺术作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习惯。例如: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可以以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和春节等传统的节日为例,让学生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来源、发展和庆祝方式,并让学生讨论自己在这些节日中学到的知识,利用作文的方式总结对这些节日的学习结果。这对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和继承传统文化均有积极的作用,教师要及时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增强学习传统优秀文化的信心,感受学习传统优秀文化的乐趣。

传统文化文学常识范文6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应用

近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及综合发展实力都得到了非常迅猛的发展,在此大背景下,也使得我国社会文化的发展得到了巨大的推动性作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其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成为了中华文化的标志性文化之一,在人类精神文明的衍变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教育体系中的语文科目就是更好的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其涵盖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在信息快速发展的21世纪,大多数的小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都不够了解,对于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基本功德的弘扬都无法做的很好,更不用说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了。所以,将小学语文课堂最为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同时还可以增强小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仍有部分教师依然采用传统形式下的教学方式,对于课堂教学内容依然是紧跟教材内容,完全没有意识到我国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性,由此可以看出,将传统文化有效应用到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件事。

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1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拥有良好的人格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良好的人格是确保学生能够向上发展的基础,而学生良好的人格的形成,就可以通过语文课堂实施传统文化的方式形成,因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对学生的孝、礼、信等多方面品格进行提升和优化,能够起到良好的人格培养作用。

1.2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经实践发现,学生语文能力和知识的提升,也可以通过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实现,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本身就存在较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和文章,这些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而将传统文化融合到语文教学中,则更有利于小学生,语文能力和知识水平的增长,包括语文知识的理解,也有提升效果。

1.3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因为语文课堂是教授学生汉字,教授学生汉语的课程,对于学生的语文水平,以及语文综合素养,有很大的提升作用,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就可以通过语文课的汉语学习进行传授,就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传统文化知识,起到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2.1挑选优秀传统文学

传统文化在语文教育的应用,还要注意优秀传统文学的选择,传统文学的利用具备较高的可行性和使用效果,因为我国的传统文学中包含了很懂人生的哲理和大量的语文知识,通过对传统文学的学习和了解,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古汉语水平的掌握和进步,特别是对于刚开始接触古汉语和文言文的初中生来说,传统文学的利用更能促进学生文言文水平的提升。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传统文学的经典,《三字经》《道德经》《论语》等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带领学生学习这些经典古籍中的优秀片段,以此促进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国经典文学著作,此外,教师还可以对学生推荐一些经典的传统文学做作品,以促进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提升自身的语文水平和传统文化水平。

2.2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

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了确保传统文化的良好实施,教师要注意正确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方法的选用十分重要,因为教学质量和效率,受到教学方法的直接影响,而方法的合理选择,一方面需要教师注意教学方法选用的多样性,因为教学方法只有保持一定的丰富性,以及多样性,才能保持学生学习的乐观态度,另一方面,教学手段的有效性,也需要注意,也就是说能够有效的将传统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教学方法进行组合利用,以此促进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有效融合,例如,教师在融合传统文化进行教学时,就可以利用情景教学的模式将传统故事展现给学生,并利用多媒体教学进行情景的优化,以此促进传统文化融合教学的有效。

2.3增强学习传统文化氛围

要想将中华民族中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好的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去,就需要将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对教材背后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深入的挖掘,并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及时发现生活中能够体现传统文化的细节,增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此外,语文教师还可以对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进行充分的利用,如,多媒体教学方式、情境教学方式。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语文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等特点来为学生创设出真实且形象的教学情境,并引导学生能够置身其中,这样能够很好的提高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强化对古典文化的学习体验,从而让传统文化能够在小学生这一代人身上得到良好的传承和发扬。

2.4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训练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学习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对此,教师可以通过课外阅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加强训练,此方式不仅能够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增长学生的课外知识量,还能激发学生对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承担起传承文化知识的使命。此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在满足完成教学任务的条件下,让学生利用阅读课堂的时间来进行经典作品的阅读,可以让学生通过板报或者读书交流会的方式进行,以更好的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含义的理解。

2.5通过民族传统习俗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时,要想让学生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传统文化,还需要不断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一些实践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多组织一些主题鲜明的学习活动。教师还可以通过民族传统的习俗,组织主题鲜明的民俗活动,比如和民族习俗有关的情境表演等,通过主题活动来促进学生和民俗文化的距离,让学生在无形中学习和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另外,为了使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提升学生们的文化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我国的一些传统的节日知识融入到课程中来。例如,我国传统的春节和清明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这些传统节日的历史发展和由来系统的讲给学生们,让学生了解这些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从而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的认识。而且我国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非常鲜明的民族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