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概论范例

传统文化概论

传统文化概论范文1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传统文化;高校课程;教学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经了数千年的风雨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种基础之上,当代的高校为了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以及使用能力,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这门课程,并且能够有效地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教学方式也应该受到影响从而开展合理的变革。

一、高校通识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现状

(一)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特点与目标缺乏有效把握

当前的高校教育活动当中,对于专业型课程教学都加以重视,例如在广告学专业当中,课程设置以及教学目标的规划,都着重于广告创意、PS软件教学等内容,而作为一门高校通识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存在并不仅仅局限在了文学院当中,而是在全校范围内面向所有专业的学生开展,在这种前提之下,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特点设置就缺乏了一定的把握。很多学校在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这门课程时,仅仅是响应了上级的号召,并且安排了有关教师与课程,但是并没有真正考虑到《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这门课程的意义以及教学具体安排。这样一来,教师在授课时也不能够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实际内容进行有效展示。在《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教学时,教学特点与目标模糊不清,给学生的学习也带来了一定的困惑,不仅浪费了教学资源还导致了很多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缺乏兴趣。

(二)缺乏对于传统文化内容的有效挖掘

中国的传统文化历经了数千年的传承,其中涉及到的内容更是包含了生活、文学、生产以及军事政治等各个方面,而当下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以及挖掘却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在当前很多教师受到了自身教学理念的局限以及学校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态度的局限,因而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并不是很重视这门课程。同时教学方案的规划设计,也体现在较浅的层次。在很多学校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当中,教师讲课都是将涉及到的一些理论知识进行阐释,但是并没有深入研究,更加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实践当中的具体应用。以诸子百家的思想为例,众所周知我国古代涌现出来了很多派别的思想,无论是黄老之学,还是儒家思想,亦或是在明清盛行的程朱理学,都是思想形态在实际历史当中的一种体现。教师在讲授的过程当中告诉学生这些思想的内容,但是如果不向学生讲解这些思想在实践当中的具体应用,那么学生及时听完了一节课也会觉得一知半解。

(三)教学方式过于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这门课程教学的方式,不应该限制在传统的板书教学当中,教师如果不能够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方式就会限制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同时让学生对于课堂无法赶到兴趣。现阶段较为常见的教学方式,依旧传承了传统,并且很多教师认为这种教学方式适用于一切教学课程。但是高校当中的学生一直以来都属于年轻活泼的群体,并且能够不断积极获取新知识、了解新事物,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仍旧使用老旧的教学方式,不仅无法帮助学生取得突破,还会造成课堂氛围的下降,让学生无法有效地获得高质量的知识内容。

二、高校通识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有效策略

(一)开展专题性教学

在《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当中进行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的改革,能够有效保证学生们在一个更加现代化的学习环境当中获取知识。而促进《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教学改革的首要做法,可以从开展专题性教学入手。《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教学从本质上来看,是对于我国数千年来文化的一种总结性传授,让学生在现代化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当中能够获取到传统的知识。在具体授课时,如果按照零散的知识点来讲解会导致课堂的质量不佳,应该能够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内容划分为几个专题,这样既能够讲授文化,又能够让学生拥有一个系统性的认知。例如,本节课讲解的主要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佛教思想与发展,那么教师就可以从佛教的起源开始讲解,并且讲述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同时在中国是如何落地发扬的,产生了哪些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与碰撞。在一节课当中教师将专题内容进行有效的阐释,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促进学生可以有效认知这一部分的传统文化相关内容。

(二)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信息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具体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必须要能够体会到当前教育的环境,在21世纪,中国的教育已经不能够和多媒体技术、网络信息资源等内容割裂开来,在传统文化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一些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以此来有效促进学生在高质量的教学方式下获得丰富的知识。众所周知当前网络信息资源十分丰富,各类型的网课、数字图书馆以及视频网站当中,都包含有很多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知识内容,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有效利用这些内容作为学生学习的知识来源。以“酒”文化的教学为例,我国古代文化当中“酒”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象征蕴含着人文内涵与交际的内涵,而在不同地区我国对于“酒”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存在这差距,但是我们的课堂却并不允许学生马上走向全国各地来探索“酒”文化,这时就能够有效发挥出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信息资源的重要作用,能够让学生在教室当中,就领略到全国各地各种不同的酿酒工艺以及存在在民间生活当中的“酒”文化。

(三)推广问题式教学手法

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当中,对于课堂节奏的把握都是依赖于教师自身对于教学内容的准备,并且教师对于课堂采用一味的填鸭式教学,完全凭借自身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进行教学,这种前提之下,不仅导致了课堂缺乏活力,还会由于课堂气氛沉闷让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学习越来越缺乏兴趣。当前,教师应该有效利用推广问题式教学手法,来有效帮助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能够将课堂的学习融入到自身节奏当中。在新课改的前提之下,很多教师和学生也逐渐认识到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开展自主的学习,并且让学生在掌握了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能够结合自身生活的实践来理解教学内容,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知识文化水平,更能够促进传统文化在生活当中的继承与发扬。

(四)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

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不仅仅需要教师和学生通过试卷来进行了解,更应该能够建立起一个合理的评价机制,让学生能针对自身的学习水平做出一个客观的认知,也能够让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评价来反思自身的教学方式。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首先应该保证教师从学生的课堂学习态度、发言状况以及各种作业和试卷综合进行考虑。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必须要综合各个方面,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都代表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质量,如果仅仅将评价局限在了学生的期末考试,那么就会导致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评价不客观,造成对学生的片面评价。其次,还需要保证教师应该对于每一位学生都具有一定的认知,对于一些刻苦努力但是成绩不高的学生,教师可以帮助他们寻求新的方法进行学习,对于一些课堂态度不端正的学生,教师也应该能够批评教育,并且用温和的姿态去包容学生,让他们能够及时改正自身存在的缺点,促进未来拥有良好的课堂表现。

三、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时展需求、传承传统文化,在高校当中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能够有效影响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态度。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并且保证能够将现代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芹,牟浴.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4):167+169.

[2]陈博娟.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英语教学改革策略的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3):105-106.

传统文化概论范文2

关键词:茶文化;生命科学概论;高校思政

在我国高校课程体系中,生命科学概论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一门通识选修课,属于人文类学科,其教学目的主要是提高现代大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培养其创新精神。基于全新的时代背景下,通过科学视角来认识我国传统文化茶文化的内涵,并将其应用到思政教学中,有助于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得课程实践教学更具有时代性。

1关于茶文化与生命科学概论课程的联系

1.1茶文化的概念

茶是劳动生产物,属于生物学中的品类,茶文化是一种通过以茶作为载体,进行各种人文艺术传播的传统文化,作为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茶文化蕴含着我国茶艺与民族精神的结合。将茶文化融入到生命科学概论课程的思政教学中,一定程度上能够让学生在了解生命科学知识的基础上,从茶的历史文化、营养功效等多方面学习,深入到科学饮茶、健康品茶的学习中,使学生对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茶文化的过程中,促进茶道养生、创新思维的科学素养。

1.2生命科学概论

课程的主要内容生命科学概论课程以生命为主线,以人为中心,从微观到宏观,强化营养、克隆、健康、环境,体现生命素养,是一门从介绍生命科学基础知识的物质基础入门,衍射到对生命活动研究的通识选修课。学生通过在生命科学概论课程中的学习,对生产、生活、科研有了一定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从而达到知识、能力、素养的有机结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在生命科学概论课程的思政教学中,加入茶文化元素,不仅能够让学生对现代生命科学有更进一步的清晰认识,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茶文化的实践学习中,加强他们对课程学习的自信心。

1.3茶文化与生命科学概论的关系

在我国,茶文化并不仅仅只是在饮茶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特征,茶之为药用,历史悠久,随着我国现代茶叶生物学的深入研究,茶叶的药理作用也被陆续开发出来,如减肥、降压、强心等。因此,饮茶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具有很高的养生价值。

1.3.1传统茶学与现代生物科学的有机结合

基于我国茶产业及其相关领域的经济建设需要,将现代生物科学与传统茶学有效结合起来,更有利于推进对生物学人才的培养。将茶文化加入到开展生命科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中,让学生对与茶文化相关的茶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如何科学制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新能力。

1.3.2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碰撞

茶文化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并不是普通的种茶、饮茶就能够称之为“茶文化”,还必须要有文化内涵的熏陶。生命科学概论课程是我国现代科技发展下的新概念课程,将茶文化融入到开展生命科学概念课程的教学中,促进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进一步碰撞,有利于让学生促进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有机结合的美好品德。

2茶文化对生命科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的促进作用

茶文化起源于中国,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茶文化已经有千余年的历史。在生命科学概论课程融入茶文化的教学,对于大学生思政教学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引导学生建立思想政治文化意识

在传统的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中,千篇一律的讲解不仅无法让学生能够有所领悟,反而会造成他们的反感心理,从而导致思政教学在大学生的学习中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1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广大教育工作者对素质教育的意识也不断提升,然而,由于传统的思政教学过于笼统,且毫无新意,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的时候,能够巧妙运用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充满创新发展的教学课堂上去学习、吸取有价值的内容。茶文化作为我国五千年来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生命科学作为我国现代人文科学的先进文化,本质上都能够为当前的思政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尤其是当这两种文化紧密结合,发生碰撞后所产生的教学反应,也为当前思政教学的开展注入了新鲜的教学思路;

2.1.2另一方面,自古以来,思政教育的话题往往离不开日常生活,同时它又偏向于理论化内容,因此,很多学生刚开始进行思政学习的时候,难免会感觉到困顿,对思政内容的吸收犹如“看天书”,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倦心理,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思政教学时要巧设课堂教案,目前,已经有很多教师开始尝试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政教学过程中,在我国众多的传统文化中,茶文化称得上是较为典型的传统文化代表,将其融入到生命科学概论的思政教学工作中,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教师打破以往传统思政教育带给学生的局限性,加上对生命科学概论课程的结合,融入其时代性、科学性的内容,以创新实用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贴近生活实践,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中建立思政文化意识,促进生命科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工作效果的不断提高。

2.2推动学生生命科学概论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工作

总体来看,很多教师在传统的课程思政教学中受到教育体系的影响,往往更偏向于对理论知识的教学,从而忽略了对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导致课程的教学效果甚微。将传统茶文化融入到生命科学概论课程的思政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基于对生命科学概论的理论理解上,进一步以亲身经验去感受茶文化与现代文化的魅力,让学生在制茶、饮茶、品茶的过程中,有意识地结合生命科学概论的内涵,融入科学、健康的茶文化,继而更好地推动对学生课程思政的教育,同时也能够突显出实践教学的时代性和科学性,吸引学生自主、积极地去学习思政政治教育内容,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达到这个时代对大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3茶文化在生命科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

3.1发挥传统茶文化在生命科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中的文化引导作用

首先,在进行生命科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程概念有基本的认知,奠定学生对生命科学概论课程的基础了解,为学生结合茶文化的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理论的学习上对人类生命科学史、生物学有一定的认识,只有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生命特征、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等,了解生命科学的最新前沿发展,才能真正明白“生命诚可贵”的真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巩固基本的科学素养,经过长此以往的学习树立科学人文的美好精神;其次,教师适当结合生命科学概论课程的内容,将传统茶文化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利用传统茶文化中的中庸、和谐等精神力量,引导学生对看待生命科学能够具备“云淡风轻”的见解,有效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让学生能够养成戒骄戒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最后,针对性地融入传统茶文化的实践教学,将传统茶文化应用到课程思政教学中,例如“如何科学、健康地饮茶”、“如何正确认识茶的成分及营养功效”,通过对传统茶文化的实际运营,去达到增强学生健康意识的教学目的,让学生在实际的茶文化操作中,培养学生看待事物的科学观念,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亲身实践中去更好地锻炼创新思维,通过实践活动落实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使得大学生能够联系生活实际,真正提高学习效果,将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转换为内在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外在的高尚行为。

3.2展现传统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传统茶文化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继承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丰富的精神内涵,需要将这些精神内涵融入到思政教育中,从而发挥精神内涵的育人效果。因此,将传统茶文化应用到生命科学概论课程的思政教学中,需要不断发挥传统茶文化的精神内涵,为此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鼓励教师在开展生命科学概论课程教学之前,对传统茶文化进行深度的学习与认识,“吃透”茶文化的内在文化及其不精神内涵,将“茶科学”的内容融入到课程的思政教学中,不断丰富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例如,向学生介绍“茶树育种”的科学种植知识,让学生能够在认识“茶”植物具备独特性、唯一性的同时,培养学生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倡导和谐生态共同发展的科学理念。

第二,高校要积极针对传统茶文化内容开展相关培训活动,加强教师与学生对茶文化的认知,让教师亲身感受茶文化的魅力,学会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茶文化,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积极互动,营造茶文化的浓厚氛围;同时也要鼓励教师和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去感受茶文化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教师要能够将精神内涵与实际教学案例融合在一起,使茶文化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提高学生对茶文化的见解;

第三,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在课下对传统茶文化进行学习,例如借助网络平台,观看与品茶、沏茶有关的视频,又或者参与社会上的茶社交流会......通过不同的渠道,去获取与茶文化相关的知识,加强学生对茶文化的认知,由此帮助教师在课堂上将茶文化与生命科学相结合授课时,有效推进学生更好地去领会传统茶文化的精神内涵,提高学生在茶文化方面的造诣,加深学生对茶文化魅力的印象。

3.3积极宣传茶文化与生命科学的有机结合,加强学生的健康意识

为了将传统茶文化与生命科学更好地进行融合,推进课程思政教学的工作,我们要加强教师和学生对传统茶文化和生命科学的深入认识,因此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宣传,将茶文化与生命科学进行有机结合。为此,可以参考以下途径:

3.3.1利用校园文化对传统茶文化和生命科学进行宣传,通过校报、广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宣传诸如“茶与健康”“教你健康饮茶”“茶叶知识科普宣传”等话题的内容,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收到茶文化与生命科学知识相结合的知识,并在实践的学习应用中,对自然生物学有更深入的了解,让学生在饮茶中培养出修身养性的品德,增强他们对茶药理功效的认识,激发他们学习生命科学课程的兴趣,同时也增加了他们对课程专业的学习信心和对中国文化的自豪感。

3.3.2高校可以举办传统茶文化与现代生命科学相关的活动,例如:采茶体验活动、品茶活动、制茶比赛等,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茶文化科学研究的魅力,同时也能够由小集大,从茶文化上升到对生命科学文化的领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到更多与生命科学概论课程有关的知识内容,丰富学生知识库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其科学品茶的健康意识,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精神面貌。

3.3.3教师在开展生命科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中,也要结合具体案例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茶文化宣传,例如,在学习《绿茶的生命科学导论》中,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绿茶的功效和健康知识,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增强对健康生活的重视,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

3.4关注茶文化与生命科学的知识融合,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教师在生命科学概论课程的思政教学中,要注意通过结合传统茶文化,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关注对学生素质提升的培养。首先,高校要对教师进行茶文化与生命科学融合的相关培训,充分认识到茶文化与生命科学有机结合的重要性,提升自身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并将其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的课程思政教学中;其次,高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安排茶社到校园进行“茶科学”的讲座,激发教师对传统茶文化在生命科学概论课程中开展思政教学的灵感;最后,鼓励教师参加茶文化有关的活动,结合当前时代下的科学茶文化,从而在课程教学中,以自身魅力去感染学生,更好地促进学生思政品德方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蒋姗姗.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研究[J].山西青年,2019(15):46.

[2]王明磊.传统茶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19(02):116.

传统文化概论范文3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高职;思政教育

文化是民族的符号,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表现,每个国家都在保护并弘扬自己的民族文化。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孕育了灿烂的传统文化,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尤其是这些文化遗产中的思想道德精华,在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社会正气方面功不可没。可以说,中华民族筚路蓝缕、历经劫难,之所以生生不息、绵延至今,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中华文明是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一、高职院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

(一)厚植高职思政教育的人文底蕴

高职院校学生文化层次偏低,学习缺乏主动性,且对传统文化关注较少。由于历史原因,高职院校缺乏文化底蕴与积淀,其培养目标是技能型人才因而偏重专业训练,人文素养稍欠缺,而现在高职院校少有开设文化通识课程的,这些都是客观现实。汤耀平在对广东10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报告中指出,有40%的大学生表示读过1-2本关于传统文化的文学著作,有30%的大学生看过3-5本,但是却有13%的大学生从来不曾看过传统文化方面的经典著作[1]。本科院校尚且如此,高职自不待言。北京师范大学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当代认知状况调查(2016)》显示,高职大学生传统文化价值总体概念认知度仅为68.5%,明显低于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2]。我们培养的人才不应该仅仅是专业型技能型人才,而应该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文学艺术资源,那么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高职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是提升其人文素养最便捷的途径。

(二)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

改革开放之后,西方各种思潮蜂拥而入,导致大学生思想混乱。比如,现在的年轻人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关心较少,与对西方的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非常热衷形成鲜明的反差;个人主义、新自由主义、、享乐思想大行其道;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有些人不能正确看待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容易陷入自我否定的陷阱,片面地把原因归咎于中国文化。近年来网络涂鸦以及调侃英雄人物的段子就是证明。那么怎样提升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开设文化通识课,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在文学、艺术、哲学、科技等方面的优秀、辉煌及对世界的贡献,进而培养其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丰富思政教育的育人资源

毋庸讳言,目前高校思政课普遍低效,这是个客观现实,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文章汗牛充栋,在此不再赘述。其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例如,“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言必信,行必果”的诚信态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意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善良信条;“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的自律观念,等等。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这些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不失为思政教育的好办法,毕竟学生经历了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对这些传统文化更有亲近感。现在提倡“大思政”“课程思政”,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局限于现有的三门课程,以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去感染学生,也是一个良策。

二、思政教育需要挖掘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精华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本文所谓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范围太大,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据需从某一角度切入。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而言,需要撷取的思想和道德精华应该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国情怀教育

无论是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格言,还是道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和谐理念,抑或墨家主张的“天下尚同”的政治理想,无不体现了整体为上的价值取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这些爱国思想以及历史上层出不穷的志士仁人的英雄事迹,必将引导学生增强国家认同感,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心。

(二)社会关爱教育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仁者爱人、博施济众”始终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兼相爱,交相利”“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思想无不闪烁着仁爱的光辉,必将引导青年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心存善念、理解他人、尊老爱幼、扶残济困、关心社会、尊重自然,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生态文明意识,形成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慈善的良好风尚。

(三)理想信念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主张人是应该有气节、有精神追求的,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人生诸种需要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有志者事竟成”“朝闻道,夕死可矣”“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些价值观精华在今天仍有时代意义,有助于鼓励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四)人格修养教育

传统美德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人格修养的思想资源,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刚健有为的人生态度;“言必信,行必果”“一诺千金”的诚信为人;“见利思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正确义利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君子和而不流”“谨于言而慎于行”的处世之道,等等。

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现实困境

目前,高职院校不论是思政课还是公共课,都没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课程,也没有相关教材。现在的思政课中,仅仅是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里有一点点,这就是第五章第二节的一个目“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部分内容,连一节都算不上。目前,大学生接触和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方式主要是课外通过网络或者报刊、书籍,而课堂教学并没有成为学生们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主渠道。虽然,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社科〔2014〕3号)强调,“在高等学校统一推广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文化概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地方课程需要编写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但这一要求在实践中并没有真正贯彻落实,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高职院校在教学理念上存在偏差。很多人认为高职培养目标是技能型人才,因而存在片面的专业观。高职院校学制也不够,第三年基本去企业实习,在校学习的时间实际只有两年,因此人文素养类的课程很少设置。其次是师资力量问题。现有的思政课教师配置不足,很多院校不得不聘请行政人员包括辅导员来带课,公共课也经常外聘兼职教师,也就更没有精力再开设传统文化课了。报载广东高校思政课师生比为1∶700[3],这个数据应该比较有代表性。“师资队伍严重不足,人员缺额较大。中央和教育部对高校思政课生师比有明确要求,即达到350∶1,但目前绝大多数高校无法达到这个要求”[4]。而“中国文化概论”涉及文学、艺术、哲学、史学等方方面面,本身对教师素质要求就比较高。再次是高职院校的学风有待提高。有别于本科学生的显著特点是,高职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仅仅是被动应付必修课和专业课。在本科院校尤其是名牌大学,常见各种学术和文化讲座,但这道亮丽的风景在高职院校很难见到。除此而外,还有教材的适切性不足,传播媒介运用不够,校园文化活动不多等原因。总而言之,目前在高职院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客观上是存在一定困难的。

四、高职院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

(一)高职院校要纠正认识偏差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是“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这里的“高技能型”人才应该是既精通专业的“能工巧匠”,又是全面发展的、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且具有相当人文素养的复合型人才。要真正贯彻落实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合力”。建议各校创造条件增设此门课程,而且列为必修课,计入学分,以引起学生的重视。

(二)完善课程资源建设

有人建议在“形势与政策”课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5],笔者不敢苟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博大精深,不是其他课程所能兼容的,也不是几个课时就能讲完。也有人建议构建公修课程、选修课程、线上课程三位一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其中公修课又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论课程、传统道德教育课程、价值观养成课程三部分[6]。笔者认为也不现实,要考虑到高职学生时间不充裕,不宜增加过多课业负担。比较切合实际的办法是单独开设通识课“中国文化概论”。至于教材,张岱年教授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本身就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各校可以以此为主,再辅以专题讲座和线上学习。专题讲座内容不拘一格,如中国传统戏曲赏析、传统建筑赏析、茶道文化等等,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底蕴,不占课时,学生凭兴趣自愿听讲座。线上学习主要提供各类参考资料,如最近热播的“中华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以扩大学生视野。

(三)塑造校园文化环境

高校可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辩论赛、诗词赛、传统节日庆典、观摩传统工艺流程、参观人文历史景观和民俗文化等,让学生直观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对传统文化的领悟和感知,于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品行情操。在这方面,很多高校的经验值得借鉴,如福建中医药大学通过“一园一馆扬中医”活动,传承中医国粹,弘扬优秀文化;武汉纺织大学以“汉绣技艺保护”作为切入点,弘扬荆楚文化,传承汉绣技艺等等;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根据当地革命文化资源,积极组织开展“传承革命志,共筑中国梦”红色之旅实践教学;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把思政课开在工地上,这些鲜活的实践教学为思政课教学注入新的活力[7]。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自己的特色,开展类似的校园文化活动。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中国文化概论”涉及面很广,包括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历史、哲学、政治等,宜由中文或哲学专业的教师来讲授。在高职院校,还面临着师资缺乏的问题。固然,思政课教师队伍里也有中文或哲学背景的教师,但如前所述,现在的思政课教师承担思政课都是捉襟见肘,更无法抽出力量来开设文化概论课。因此,有必要引进这方面的专职教师。

(五)秉持“守正与创新”的教学理念

传统文化概论范文4

关键词:旅游文化;课程体系;优化整合;课程群

一、教学改革的背景

2015年,中国国内旅游突破40亿人次,旅游收入过4万亿元人民币,出境旅游1.2亿人次。国家旅游数据中心测算:中国旅游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10.2%。在消费转型的社会背景下,国家战略需要旅游业的支撑,为了满足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旅游教育界急需探讨旅游学科的基本属性和人才培养等诸多现实问题。在全球化条件下文化渗透日益加剧的今天,高强度的外来文化冲击影响着高校学生群体,使他们极易迷失文化方向,从而丧失文化自信。民族地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与生俱来有一定民族文化知识,如何使学生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同时打牢民族文化的根基,弘扬地方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旅游行业急需的文化型人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课题组认为,有必要整合学校原有的教学资源,创新特色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关注教学平台和基地建设,使之更加切合现实需求和专业内功,强化实操技能训练和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

二、旅游文化类课程体系整合的研究现状

符太浩[1]认为在宏观旅游体系构筑中实现“旅游”与“文化”结合,既是现代旅游实践的本质体现,也是旅游研究创新的突破口。张静峰[2]指出由于旅游文化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当前的旅游文化类课程的理论较为薄弱、内容重叠交叉多,要从建立学生人文素质评估体系、提高教师人文修养水平、拓展教育内容和形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实行校企联合等内外结合的角度,为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教育作一些贡献。在旅游管理一级学科创建背景下,各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在推进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创新等下了很大功夫。课程改革越来越重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各学校也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教授给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把专业学习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达到真正学以致用。民族地区各高校从区域特色文化的角度出发,正在教学理念、课程开发、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提升,但尚未形成一整套行为有效的培养方案;也没有形成有效的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这给本课题提供了较大的研究和实践空间。

三、促进旅游文化类课程体系整合的建议

1.多学科整合与渗透式教学理念的改革

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长久以来形成了“满堂灌”的态势,仍然存在着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的现象。传统文化,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博物学、考古学、民俗学、宗教学、体育学、饮食学、建筑学、生态学、园艺学等与旅游相关的部分应该在旅游文化相关的学科,如旅游学、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教育学、旅游社会学、旅游文学、旅游美学、旅游营销学、旅游管理学、旅游资源学等方面渗透,形成特色的课程群。旅游文化课程群建设是以系统科学为指导,将内在联系紧密的相关课程纳入“课程群”,注重相互间的有机结合与相互促进,并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和师资团队等方面进行重新规划、设计,按大课程框架进行课程建设,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旅游文化课程群建设是全面提升旅游专业教学质量和提高课程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旅游管理教学过程中,注重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培养,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给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2.整合现有的课程,开放和扩展教学内容

旅游文化类课程内容应随着旅游业发展态势变化,吸收新的旅游文化研究成果,诸如消费者行为学、企业管理文化、审美文化、服务文化、跨文化交流等,完善课程内容的结构体系。整合历史学、旅游管理、文化产业和文学、艺术、生态等专业课程资源。目前,广西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旅游管理系列共开设了2门文化类课程,为《旅游文化概论》和《民俗旅游》,是方向选修课。在人文素质选修课程有《文物学概论》、《博物馆学概论》、《读石观史》、《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文物学概论》、《文物珠宝鉴定》、《东盟与广西文化概论》。但由于人文素质课开课的时间较晚,一般课程都到了大三、大四学年,学生选修成功率很低,这与国家战略、行业要求和专业发展都是极不相称的。在进行旅游管理学科建设的背景下,学院可拟定1门专业主干课程,2门方向系列课程和5—6门人文素质课,具体如下:设《旅游文化概论》为专业必修课;根据一级学科目录调整,新设《文化旅游开发与管理》、《旅游企业管理文化》两门方向课程,分别应对文化旅游项目设计策划与旅游企业管理的需求;人文素质选修课,开设《文化旅游创意设计》、《文物学概论》、《东盟与广西文化概论》、《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民族学通论》、《读石观史》、《文物珠宝鉴定》等课程。如此以来,这样可以保证学生有旅游文化的理论基础,又有文化旅游项目运营、旅游企业文化管理等实操知识,可以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安排内容的转变:突出传统文化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利用传统文化知识产生的历史背景,配合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抽象变为具体;调整教学内容,重点放在知识点的链接上;引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

3.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教学资源库、幕课等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条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巧妙设计讲授思路,确保学生能力和教学要求相吻合。组织辩论、小组讨论、表演、实地调研、自由发言等,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表述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引起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由于教师学期前预先布置作业,通过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同学们可以利用半个学期的时间进行课外收集、整理作业,大部分学生可以有针对性的完成作业。如在《旅游文化概论》课程设计时,开学之初,让学生关注的不是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文化是什么?而是让他去思考“在旅游的影响下,某地文化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未来的变化会如何?”如此以来,学生必然要梳理传统文化是什么,旅游影响下的文化变化及文化变迁的趋势,这就不是一个简单的被动收集资料的过程,而是带着主观能动性去收集和思考的过程。在整合渗透式教学过程中,开展课堂的“旅游文化展示”活动,旅游文化包罗万象,教师可以给定一个范围,如“旅游山水文化、园林文化、建筑文化、传统手工艺文化、节庆文化、聚落文化”等近十个主题,这些与旅游活动密切相关,每个学生(也可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展示活动,形式不拘泥于PPT展示(讲故事、讲旅游经历、唱歌跳舞等),内容要求是:自己关注的文化事项、旅游过的案例地、经历过的旅游活动等独创性文化内容,以达到“有限的空间里实现知识的无限拓展”。通过多方位的观察传统文化、地方文化、企业文化,思考旅游对文化的影响,查阅资料、完成团队作业或角色扮演等教学辅助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知识竞赛,如“创新杯”、“挑战杯”和“全国大学生文化知识竞赛”等,通过参与竞赛,可以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的运用,以赛代练、以赛促教。

4.校企合作教学平台的扩展

传统文化教育教学需渗透在构成旅游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及相关的服务各方面实践中。实践教学既是旅游管理知识更新和保证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新时期培养高质量实用型旅游管理人才的前提。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充分安排课程见习时间和机会,如《文化旅游开发与管理》、《旅游企业管理文化》、《文化旅游创意设计》、《读石观史》、《文物珠宝鉴定》这类课程让学生到旅行社、旅游景区、酒店餐馆、旅游工艺品店等企业现场了解基本身的产品特色、创意设计和管理文化。在节假日旅游高峰期,安排相应的小组合作课外调研,让学生利用当地旅游市场优势,到旅游景区现场深入观察学习;到旅行社跟团实习,加强实践操作的训练等,实现职业能力的目标要求,开辟教学实践的第二课堂。

参考文献:

[1]符太浩.“旅游”与“文化”结合是宏观旅游体系构建的核心———兼论我国旅游文化学课程建设的构想[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104):106-109.

传统文化概论范文5

关键词:艺术设计;思政教育;融合

随着国家经济的日益强大和文化的不断融合,教育工作成为强兵富国的一项必要工作,思政教育近年来备受社会重视。“全球化”的发展,让大家更快地了解世界,但是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却逐渐弱化,近年来“洋节”越来越受欢迎。现代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不仅仅是专业技能过硬,更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因为品质是做人的第一步。但是目前高校的思政教育过于简单,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所以,高校艺术设计概论课程中融合思政教育,将思政教育融入到生活与教学的方方面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觉性。本文主要探讨在艺术类专业课程中如何融入思政教育,希望可以整合教育理念,促进共同发展。

一、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基本现状

现代社会与企业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类的学生要求越来越高,毕业生不仅仅要专业素质过关,还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是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走进设计行业,设计行业工作强度大,并且工作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较高的热情与创新。然而很多90后的学生家庭条件富足,吃不了苦,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此外诚实守信、为人真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坚持诚信才能与客户长久合作下去,真诚做人才会与同事和谐相处,才能有利于工作。最后要敢于探索,勇于创新,这是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只有不断去创新,设计才能有生命。基于社会的需求,艺术设计专业课程需要不断改进,将思政教学融入其中是必然趋势,值得我们不断探索研究。普通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正是20岁左右的年纪,花一样的年纪,他们朝气蓬勃充满激情、好奇,这个时候正是对其价值观的塑造时期。高校对于艺术类专业的教学目标是结合本校定位而制定,培养的学生侧重点也不相同。例如应用技术型高校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让学生进入社会能适应工作。艺术生对待专业课一般会比较认真,但是对待思政这一类的课程就不重视,不愿意学习。我们也知道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特别是艺术类的学生极具个性,有着非常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们向往无拘无束,不喜欢被束缚,所以他们并不喜欢一板一眼的思政教育。

二、高校艺术设计概论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意义

高校思政教育课程内涵丰富,值得我们去品味与学习。思政课程顾名思义就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努力学好思政课程,加强思想道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总之,思政课程的学习是学生提升自我修养的路径,意义重大,对于高校艺术专业的学生思想品质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思政教育的内容包括文化价值、民族传承等等,内容广泛,是帮助学生提升道德修养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发挥身长处,展现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风貌。通过学习思政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吸引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传统文化是我国的民族根基,现在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甚少,对待民族的感情较为薄弱。在艺术专业课堂融入思政教育,有利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与民族归属感。

三、高校艺术设计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一是主动掌握艺术设计概论课程的思政元素。在融入思政课程基础上,探索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思想内涵和价值理念,在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将思政与艺术相互融合。当然,教师要在艺术设计的课程上,潜移默化地融入思政教学,让学生带着兴趣听进去,而不是枯燥地叙述,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习到思政知识。二是考虑学生的需求。在实际教学中,专业是第一要求,在此基础上抓住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分析当下较为火热的设计,在实际讲解或者分析中融入思政内容。老师要发挥榜样带头作用,正让学生思考,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三是在授课过程中要提升实践育人的水平,用优秀的文化思想开展教学模式。在不同的专业课题中穿插思政内容,在学生在课题实践中体会思政的重要性。四是时代是不断发展的,艺术专业课程的考核体系需要不断去完善。在艺术专业的考核环节要加上思政教育的分数,只有从根本上重视,学生才能重视思政课。四、高校艺术设计概论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开展的框架设计艺术设计概论课程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成果,融入思政教育真正达到教育目的。本文以艺术专业设计概论课程为例,希望可以在教学方式上取得突破。传统的艺术设计专业与思政课程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佳。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在专业课程的教学思路上,融入思政教育,还可以在专业课程的设计环节加入传统文化元素。此外,将企业项目和设计竞赛引入到课堂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创新实践意识。高校在艺术设计概论专业课程中融合思政教育,将思政运用中实践教学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思考思政教育的意义,提升学生的精神涵养,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从学科设计来看,思政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对于我国的思政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是教育的重点,要深深植入到每一位学生的心中。在艺术设计概论课程中融合思政教育,让学生体会到我国的风土人情,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地爱祖国爱人民,能够体会到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感。思政教育可以保证我国人民上下一心,有利于培养民族自豪感,形成民族凝聚力。为了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设计专业的教学中就要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为出发点,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良好的思想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从古至今都非常注重道德教育。在艺术设计概论教学中,思想道德教育更为重要,一定程度上,道德品质是高于专业能力的,没有品德的人专业能力再强也不会成为祖国的人才。优秀的品质每个人都能说出很多,但是做到的又有多少呢?因此,在艺术设计概论的教学中要注重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三)重视党的领导建设。思政教育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等。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当代大学生作为党的接班人,要认真贯彻党的指导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然而一些学生对党的概念较为模糊,认为党非常遥远,这不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因此高校在思政教育的开展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党,了解党,重视党的领导建设,从而拥护党的领导。

(四)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理念。正确的价值观理念,决定了学生的政治立场以及政治意识,决定了学生对事物的评判能力,这是当代大学生必须要有的价值观。如果一个人没有正确的是非观,就无法判别事物的对错,这是非常严重的。一旦发生思想扭曲,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在艺术设计概论课程中融合思政教育,是主动规避风险的一种表现。在案例教学以及案例讲解中,教师要无形中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从而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这样日后学生在社会工作中、生活中才不会走弯路,才能顺着阳光大道走下去。

五、结语

高校艺术设计概论课程融入思政教育、世界观与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理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在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这种多元融合教学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可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我国艺术设计行业提供正确的价值引导。

参考文献

[1]李艳花,刘寅凯.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与创新—以"展示设计"课程为例[J].现代盐化工,2019,046(003):183-184.

传统文化概论范文6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产业;教学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精神指导,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本文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学实际出发,分析传统文化的融入策略。

1传统文化融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的现状

在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中,传统文化的作用不容忽视,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已有一定程度的融合,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实践中都有传统文化成分的融入。

1.1教学计划中包含传统文化课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置了传统文化相关课程,对传统文化来说,其中有些属于显性课程,是纳入教学计划的有关传统文化的正式学习课程,如“中国文化概论”。有的属于隐性课程,是课程计划中虽未明确规定,但是在学习情境中以间接的方式呈现内容的课程,如“文化创意与策划”“文化产业概论”“文化资源学”等课程,它们以内隐的方式呈现传统文化内容。通过这两类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获得与传统文化有关的知识和素养。

1.2教学内容中包含传统文化元素。传统文化元素在教学内容中有所体现。一方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中含有传统文化的内容,如“文化产业概论”教材中的文化资源部分,有相当多的传统文化元素可以成为文化产业开发利用的资源。另一方面,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时会加入传统文化的内容,如“文化创意与策划”中的旅游产品策划部分,并且旅游相关产品及其衍生品的创意设计也包含很多传统文化的元素。这些内容已经成为课程的一部分,融入教学中。

1.3教学实践中包含传统文化应用案例教学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师的常用教学方式,基于专业特点,教师在进行课程讲授时经常使用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案例。如“文化产业投资学”课程中关于老字号和艺术品投资的案例;“文化市场营销学”课程中关于文化品牌和文化衍生品营销的案例。教学过程中对案例进行解构和讨论,在增进师生互动的同时也强化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学习。

2传统文化融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

传统文化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中的融入程度还有待加深,如教材内容和课程内容需要补充、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有待改进、教学态度和学习观念亟待更新。

2.1教学内容需要充实。2.1.1教材内容需要补充。目前传统文化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中的融入程度还不够,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需要充实。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必学的基础理论课“中国文化概论”为例,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基本上是以文化史面貌出现的,目前需要编写满足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核心素养要求的、符合文化产业管理教学特点的,能够更好地体现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相互融合成果的传统文化产业化教材。2.1.2课程内容需要充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堂教学需要补充传统文化内容。以必修课“文化产业概论”为例,课程教材的理论体系由本质论、发展论、经营管理论、对策论四部分构成,侧重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理论。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科学分析教材内容、灵活设计教学方法、合理丰富课程内容,如在使用案例教学法时,可以加入传统文化相关的案例,弥补教材中传统文化不足的问题,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2教学方法有待改进。2.2.1教法需要改进。文化产业具有创新性的特点。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中,教师在进行传统教学时习惯采用语言描述或在课件中展示图片的形式,这种教学方式虽然有一定的教学效果,但还是不够形象生动,缺乏实物和实践,学生的情景体验较差,效果不尽如人意。这就需要教学人员转变思路,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把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中。2.2.2学法需要优化。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可以在学生入学之初,通过“学科导论”等课程,使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思维。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掌握学习传统文化的科学方法,即除了课堂学习,还要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校外实践考察活动、校内竞赛活动。这就亟须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制订学习计划、参与教学活动、分析学习成果。

2.3学习观念亟待更新。2.3.1学习态度需要转变。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不够,究其原因是大部分学生存在“注重课程理论学习,忽视文化素养”的观念。从整体来看,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足,据统计,在阅读文化经典方面,有持续阅读行为的学生占比约为50%,其中,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平均完成阅读率不到一半,理工科为主的高校占比竟不足25%。[1]无论是出于专业学习的目的,还是出于提高文化素养的目的,学校和教师都要提高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从而提升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2.3.2学习观念需要更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懂文化、懂管理、懂经营的复合型人才。一方面,需要学生树立全面学习的观念,认识到传统文化学习是完善专业学习、丰富知识结构的重要内容。除了正规学习外,学生还可以进行相应的辅助学习,如参与传统文化活动、学习传统文化技能等出于兴趣爱好而进行的学习;另一方面,学生要树立创新学习的观念,在书本知识、课堂学习之外,注重实践学习、发散思维,有想象力地学习,激发个人潜能,提升适应能力,促使自己成为复合型人才。

3传统文化融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的策略

为了使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学校层面需要丰富教学资源、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层面需要增强教学技能、提高课堂实效;学生层面需要强化学习意识、提高学习自主性。

3.1丰富教学资源,拓宽学习渠道。3.1.1构建学习环境。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是新时代学校发展的强力支撑,高校有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2014年,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明确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一方面,学校领导需要重视传统文化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学校图书馆可以适当地增加传统文化经典藏书的数量,便于学生查阅。馆藏图书资源的数字化工作也亟待推进,馆藏图书结合互联网和新兴阅读介质能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能够整合校园资源,为学生学习和吸收传统文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3.1.2搭建学习平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需要多平台联动,在传统文化教学中,可以利用互联网建设在线学习平台,结合专业定位和地区发展特点,开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新媒体平台学习账号,便于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提升其深度解读传统文化的能力。如在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上建立和运营账号,上传与传统文化以及传统文化产业化相关的内容,发起相关讨论和活动,弘扬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利用新媒体的力量,使学生从感兴趣的领域出发,参与到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互动中,利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3.1.3开展校企合作。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侧重实践性,通过开展多种模式的校企合作,做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把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实践工作真正落到实处、避免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美术馆、剧院、博物馆等资源创建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与企业建立传统文化教育合作单位关系。还可以组织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前往纪念馆、遗址、民间手工艺企业等,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在进行专业实习活动时,可以选择传统文化基地或企业去实习,让学生参与到传统文化的实践中。注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传统文化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在“产学研用”高层次校企合作结构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3.2提升教师教学技能提高课堂实效。3.2.1提高教师的文化修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师的文化素养直接影响到传统文化的教学效果,教师首先需要具备一流的学识水准,注重传统文化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和学习。如果教师所学、所知有限,在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时会感到力不从心,不能满足专业发展和教学实践的需要。首先,教师需要积极参与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培训,增加知识储备,完善教学技能;其次,教师可以进行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科研工作,比如参与科研立项或科研论文的写作,充实教学内容,提升自己的传统文化修养;最后,教师在平时生活中可以阅读传统文化书籍、观看传统文化影视作品,开阔视野,提高自身文化修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师可以在吸收传统文化知识、评价文化成果的过程中升华自己的文化修养。3.2.2创新教学设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具有创新性特点,在促进传统文化融入专业教学时需要创新教学设计,提高教学实效。首先,可以通过现代化手段创新教学方式,将多种教学手段相融合,注意多媒体、网络资源平台的开发使用,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打造有深度的“金课”;其次,注意平时的收集和知识的积累,在教学内容中有意识地融入传统文化思想和文化内容,促成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融合。如“平面设计”课程,可以在调色内容中加入国画风格的调色任务,在做具体设计时可以以传统节日为主题,制作国风风格的作品,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最后,教师要将自身掌握的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传播出去。教师应注意课程间的关联,进行相关教材研发,编订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系列教材。3.2.3设计主题活动。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中应设计多样的课程活动,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说过:“国学教育不能走形式、时髦化,而要把传统文化的真正精神教给年轻人。不能只会背,但对自身的行为不产生作用。学了还要反省,反省了还要实践学习的过程。”[2]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最终有效地完成。教师在课堂之外可以精心设计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实践活动。首先,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以传统文化为主题,邀请传统文化艺术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进校园、进课堂,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技能的了解,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其次,观摩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使学生在参观的过程中汲取传统文化精髓、坚定文化自信;最后,开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各种竞赛,如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学科创意策划大赛,或者利用学校社团组织丰富多样的、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竞赛,如高校传统文化技能达人挑战赛,即以书法、剪纸、戏曲、绘画等为主题的比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3.3强化学习意识,增强学习效果。3.3.1树立学习观念。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习中,掌握专业相关理论和知识是必须完成的任务,传统文化知识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专业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念,一方面,学生应树立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就是学习专业知识的理念,注重传统文化的学习;另一方面,学生需要提升文化自信,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升学习主动性,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以便积极进行独立思考,把传统文化知识与专业学习相融合,增强学习效果。3.3.2提升听课效率。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习中需要重视课堂学习效果。课堂倾听是一种含有听课技巧和听课艺术的积极高效的听课,一方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师要注意使用多种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案例法、情景带入法等,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利用好课上学习时间,从而提高听课效率;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知识内化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接受、理解、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以便达到良好的课堂学习效果。良好的听课效果可以提升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传统文化教学质量。3.3.3自主延伸学习。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师的教育和引导下,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意识增强,学习目的变得明确,很容易进行多样化的自主学习。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引导学生提高对传统文化相关领域知识的掌握水平,如古诗、书法、民族音乐、国画、曲艺、对联等领域;另一方面,注重活动设计,扩大宣传,加强辅导,让学生有意识地关注、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传统文化活动和竞赛,如创意策划、广告设计、会展展演、职业小剧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学活动和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都指导作用,但从实际来看,学校、教师和学生对传统文化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中融入的必要性和策略认识不足。因此,需要学校方面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在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改革传统文化教育制度、进行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方面要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在课堂教学中创新传统文化教学方式,设计多种课程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多元的文化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竞赛提高传统文化的地位,增加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比重,强化其渗透功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杨雷.在校大学生阅读现状调查出炉:趋势可喜,现状堪忧[EB/OL].(2018-04-25)[2020-4-26].

[2]叶嘉莹.把传统文化的真正精神教给年轻人[EB/OL].(2014-11-29)[2020-4-26].

[3]许庆如.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课程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探索,2015(11):101-103.

[4]张莉.传统礼仪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8):126-128.

传统文化概论范文7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主要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为线索,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主要面向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通过开设这门课程,可以提升高职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高职传统文化课程的教育功能表现为: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教育,国情教育,人文精神培育,思想道德教育。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开展了一系列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实践:优化课程内容、推行多样化考核方式、构建立体课程体系及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等;提高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思想认识,丰富课堂形式,融入地方元素等;建立有高职特色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要通过讲授中国传统文化整体体系和内在,使学生准确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升自身修养。根据中国传统文化丰富性、深刻性、传承性和独特性等特点,可以从多角度对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内容进行分解。本文期望结合高职教育特色,展开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分析。

2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分析

2.1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高校要改变之前只将传统文化课作为现行专业课程体系的补充模式,要将传统文化课程提升到整个课程体系的基础性地位。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仅开设以“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为主的理论课程,并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选择其中某些内容深入讲授,开设更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内容。西北大学在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中就形成了一套自己成熟的体系: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哲学精神、中国历史精神、中国思想文化、中国宗教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传统文化课程是民族性教育的直接体现。哈佛大学通过一系列的道德推理和社会分析课程来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俄罗斯也将祖国史、俄语与言语文化作为大学的必修课程,这表明俄罗斯大学对本国传统文化的重视。传统文化课在我国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原因就是“重科技轻人文”的影响,认为只有理工课程才能生产实际效益,人文课程没有实用价值。但是,我们发现,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科技相融合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因此,我们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

2.2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建设

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主要由两种结构模式构成:一是以基础课与专业课为主的“实质构成”;二是以必修课与选修课为主的“形式构成”。本文主要从专业课程体系的“形式构成”进行分析与探讨。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优化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结构,可以设置专业必修课与公共选修课课程。高职大学生具有思想活跃等特点,但是缺乏一定的学习积极性与耐力,因此,结合高职教育对象等特点,可以设置形式多样、种类丰富的公共选修课,增强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本文在参考现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建立以中国传统文化必修课为主,以特色鲜明的选修课为辅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其中,依据高职教育特色,应重点关注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

2.2.1专业必修课为主。

专业必修课是教育人才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保证,可以满足学生共性发展的要求。比如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学生应该能够基本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及发展历程,儒、佛、道家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国古代宗教、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中国民俗文化等内容。无论是高等本科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都必须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理论知识。尤其针对高职学生缺乏自学能力的特点,更要制定详实、系统的教学计划,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新颖的教学方法增强高职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内容的兴趣。

2.2.2重视公共选修课建设。

公共选修课是为满足学生个人兴趣与爱好,促进学生个性需求发展而自主选择的课程。提高公共选修课的比重,是实现中国传统文化课课程改革与优化的趋势。选修课是围绕专业必修课进行的有效延伸,可以扩展知识面,使学生深入掌握专业技能。开设中国传统文化公共选修课课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面对高职学生兴趣广泛的特点,建设中国传统文化公共选修课课程体系尤为重要。本文认为高职院校应该重点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公共选修课课程体系建设。虽然选修课起着对专业课程的辅助作用,但是并不能随意设置,不能只追求课程的热点与新奇。高职院校学生容易对传统文化课程理论知识感到枯燥,发展特色鲜明的公共选修课尤为必要。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设置符合本校特色的公共选修课课程内容。由此,高职院校设置中国传统文化公共选修课要求如下:①强调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内在联系。公共选修课的设置要符合专业教学总体目标,使学生能够在专业理论基础上,通过拓展新的知识内容,完善巩固专业知识。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在打造以“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为主的基础上,开设了《文学欣赏》、《美学与艺术鉴赏》及《古代文学专题》等课程,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论文学知识内涵与表现形式的融合。②选修课设置可以结合地方特色。地域是孕育传统文化的摇篮,不同的地域延续着不一样的文化传统。赣南师范学院结合当地地域特点,开设了“中央苏区文艺研究”“、客家音乐”及“客家民俗研究”等课程,实现了地方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传承。③选修课设置应该注重专业背景。高职院校一般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强调专业技能。比如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普遍欠缺人文素养,针对这一现状,可以通过设置具有人文特色的公共选修课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针对本院工科背景,开设了《中西方文化比较》、《茶与茶文化》及《诗词之美》等课程。

3结语

传统文化概论范文8

贵州理工学院作为新成立的理工院校,由于管理、师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方面存在一些需要改善的地方。本文从学生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的调研问卷和贵州其他高校管理通识教育课程模式两个方面分析问题,建议设置专门管理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的人文社科部,并把《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作为必修课。

关键词:

人文;通识教育;中国传统文化

一、贵州理工院校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调查问卷

加强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对理工院校意义重大。贵州理工学院成立于2013年,由于学科设置的局限,同时由于认识上的误区,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现况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这类课程往往被忽略或者置于不太重要的位置。那么,理工科学生是如何认识这类课程的呢?我们承担的贵州理工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一般课题《理工院校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研究———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例》,专门制作了问卷调查,对学生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的看法做了了解。本问卷印发了80份,收回有效问卷75份。为了防止调查对象对问卷调查流于应付,本问卷的调查对象主要是选修过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同学,因为他们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基础。本问卷共设计了5道题,分别是:(1)你认为理工院校需不需要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并说明理由;(2)你如何看待当下的国学课?(3)你想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学到什么?(4)你如何看待《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它存在什么问题?或者你建议如何学习?(5)谈谈这学期你学习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收获。本问卷第1题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的意愿,第2题是调查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发展状况的了解程度及态度,第3题的目的是为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设置合理的理工科学生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第4题主要是因为目前贵州理工学院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偏少,在已经开设的课程中,《大学语文》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的作用。总结其中的不足,有利于为今后《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的开设提供一些良好的借鉴。第5题是了解学生学习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效果,为改进今后教学设计积累经验。第1题74人认为有必要在理工院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主要理由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必须了解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但也有1人认为不需要,理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没有多大关系。第2题70人认为国学热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需要学习一点国学。第3题69人认为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可以学会如何做人,了解一些古代经典著作的思想。第4题50人认为有必要继续开《大学语文》这门课,因为这门课可以提升人生修养,陶冶情操。同时有15名同学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内容设置过分单一,老师讲课形式过分单一,手段不丰富,应鼓励学生参与互动,尤其让学生到讲台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以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第5题有71名学生认为通过学习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了解了许多儒家经典,提升了自己的文学修养,学习了一些为人处世的方法。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简单统计,我们发现大部分理工科学生认识到开设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今天,由于网络资讯的发达,智能手机影响着每一个大学生的学习。无论他们的学科背景是人文学科,还是理工科,网络文化带来的价值多元化冲击着他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以往埋头学好单一学科的专才教育显然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在多元文化的价值冲击下,每个人迫切需要一种稳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便更好地在现代社会立足。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以往大学曾经充满富有活力的精神氛围,现在则已退化为单纯的学院。严格指定的课程免去了个人自己摸索道路的风险。可是,没有自由的风险,就不会有独立思想的可能性。最后的结果只能获得技术专家的技能,或许还有广博的知识,即成为一个博学之士,但不是一个探险者———这成了普遍的人才类型。今天的人们已不在博学者与探索者之间做出区分,这个事实是科学衰落的一个征兆。”雅斯贝尔斯指出了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大学学科的过分细化,导致了科学的衰落。通过总结,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不喜欢以灌输方式为主的传统教学,这也是导致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过程中提不起兴趣的原因。一些学生建议可以通过播放视频、主题演讲等方式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往《大学语文》教学确实存在老师唱独角戏、课程结构过分单一,不能结合学生当下情况的问题。我们认为对理工科学生不能以文科生的标准教学,需要从理工科学生的实用主义角度思考问题。在理工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学生文科基础薄弱,而专业课程繁重,作业任务多,他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主要是为了扩充知识,提升人文修养,怡养性情,甚至很多学生是以放松心情的目的学习这类课程的。他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和文科专业研究型学习存在很大不同,不正视这一点,在课程设计上必然会存在偏差。如何让课程变得富有魅力和吸引力,如何让人文类课程能够寓教于乐,是理工院校从事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的老师必须思考的。教和学作为矛盾的两面,必须统一在培养优秀人才的教学目的上。以往教学理念要求学生适应老师,这样的方法对专业学习固然可行,但对于通识教育类公共课程来讲,在实际操作中就很难行得通。另外,不少学生对严格的试卷考试体系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应该考虑的。

二、贵州省内几个院校关于通识教育的管理

贵州商学院以原有的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为班底成立于2015年。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学校,该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贵州本土经济为目的。学校专门设立基础部,下设外语、语文、数学三个教研室。其中语文教研室承担全校人文素质类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应用写作》已经成为校级精品课程。贵阳中医学院以培养高等中医药人才为目的,成立于1965年。该校医学人文学院成立于2001年,该院除了法学、应用心理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三个本科专业外,还承担着人文、社科及素质教育选修课的工作任务。贵州医科大学前身是贵阳医学院,2015年正式升格为大学。该校的社会科学部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中心,以人文社科研究为支撑,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部门,有6个教研室,主要承担着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同时承担着《文学鉴赏》、《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医学美学》、《书法》等医学人文课程。该校还非常注重对医科学生的人文伦理教育,把《医学伦理学》作为全校医学本专科学生的必修课(护理专业为《护士伦理学》)。贵州医科大学加强医学专业学生的人文伦理素养,基于医生这个职业,除专业医学知识外,还涉及人类生命的生死问题,必要的伦理学知识让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面对伦理困境能够体现应有的人文关怀。贵州大学作为贵州省内唯一一所211综合大学,创始于1902年,2004年在原贵州大学、贵州工业大学的基础上组建了新的贵州大学。2014年贵州大学阳明学院成立,该院是为了适应贵州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本科教育,创新本科通识教育组织和管理模式、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的需要而创立的。该学院主要向全校大一新生开展通识教育教学、研究与管理,内设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工学和农学7个教学部。该学院的目标是培养每一个学生成为有良好素养的现代文明人。综观贵州几所高校,我们发现各校都非常重视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其中贵州大学由于校长郑强来自浙江大学,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改变了学校过去单独注重理、工、农几个学科发展,促进人文社科力量提升,同时推动贵州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阳明学院作为国内第四家实施本科通识教育的学院,对贵州省乃至全国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贵州医科大学定位医科,把医学伦理学作为必修课,很有启发意义。

三、小结

综上所述,理工院校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课程设置上可以参考多数院校的办法,选取一到两门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为此,笔者建议把《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作为一门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知识面广,难度相对较低,能够很好地满足理工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这门课程设置为必修课,有利于课程建设。一门课程必须有稳定的学生才能保证正常开设,有利于从事这门课程教学的老师积累经验,开拓创新。在选修课体制下,人文科社老师在与理工科老师争取理工科学生选课方面存在学科基础方面的劣势,课程时开时不开非常不利调动任课老师的积极性,不利于教学和科研上的成长。一门课程成为必修课后,围绕着这门课程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团队,从而有利于理工科院校人文科社力量队伍发展与壮大。

第二,学校管理层面应该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有着本质的不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养教育的平台,是教育部规定的硬性任务,它有单独的评价体系,思政课程对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提升个人道德素质和政治觉悟起着重要作用。人文类通识教育则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开拓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方向。两类课程任务的不同决定了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并不能被思政类课程简单代替。

第三,成立专门的部门改变通识教育选修课多头管理的现状。根据《贵州理工学院通识教育选修课管理办法(试行)》(2015年11月),学校把通识类选修课分为八大类,分别为:(1)人文经典与文化传承;(2)哲学与批判性思维;(3)创新能力与创新教育;(4)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5)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6)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7)经济、管理与世界视野;(8)语言与基本技能。第1和2类课程归属于马列部管理,第3类课程归属于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管理,第4和8类归属于各学院(部)管理,第5类课程归属于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和心理健康中心,第6类课程归属于体育教学部和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第7类归属于经济管理学院。可以发现,教学师资力量的流动性和课程建设的不稳定性,通识课归属多个部门,多头管理显然不利于通识教育课程发展,不利于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教学目标。从学校建设“西部一流大学”的长远目标来讲,发展人文社科,改变单一的理工科学科布局,需要长远眼光。可以参照一下贵州省兄弟本科院校关于此类课程设置管理的做法,成立人文社科部(或者设立人文学院),集结学校师资力量,切实推动学校人文社科科学发展。

作者:赵亚亮 单位:贵州理工学院马列部

参考文献:

[1][德]卡尔•雅斯贝尔斯.王德峰,译.时代的精神状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60.

[2]贵州大学阳明学院网站[EB/OL].

[3]冯英.近二十年来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综述[J].黑龙江教育,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