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常识范例

传统文化常识

传统文化常识范文1

【关键词】农贸市场;城市更新;农改超;市井文化

1引言

传统农贸市场多位于老城区人口相对密集的社区,是旧城活力的体现,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需求。然而,近年来由于政府实施的一系列整改措施,大量的旧城农贸市场面临拆迁和整改,一定程度上,这些措施使整改后的农贸市场更加有序整洁,但是同时也丢失了它原有的市井文化与生命力。

2背景与历程

2.1市井文化的定义。市井文化是一种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生活化、无序化的自然文化,具有通俗性与人文性。它是指产生在街巷社区的一种具有商业倾向、生活气息、通俗浅显的市民文化。具体体现在街巷社区中低、底层居民具有浓厚生活气息和地方传统特色和历史传承的文化现象,是一种融于普通生活的小市民情调,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井文化”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需求,体现了对淳朴原始生活方式的怀念与向往。

2.2农贸市场的发展历程。集市的功能早在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匠人》中有所记载,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市场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并且占地面积与当时的朝廷宫室相当。宋朝时期,里坊制的废除和民间商品贸易的繁荣加速了市集的发展,这使得城市的商品交换更加活跃,并逐渐形成了街道农产品的交易场所——农贸市场的初级形态。上世纪50年代以前,农贸市场主要以个体的占道经营为主,“场”只是个体户集中经营的地点,当时还没有普遍修建专门的农贸市场。解放后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公有制占主导的形式下,农村合作社与农贸市场合作进入市场,并按计划给市民发放农副产品,国有农贸市场取代了原先自发形成的集市,这种集中式的市场建筑构造也比较简单,以大棚为主。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取代了计划经济,原先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公有制农贸市场的发展模式由按计划分配转变为批发市场主销,各农贸市场分销。促进了商品经济下的农产品流通[1]。21世纪以来,随着“农改超”、“菜篮子工程”等政策的推动下,超市化成为农贸市场转型的趋势,一些沿海大城市如广州、深圳、上海等对传统农贸市场进行了超市化改造。这种在外部形态、内部功能结构和管理模式上的全面整改使原本农贸市场的形象发生巨大变化。

2.3当今社会市井文化对于农贸市场的意义。农贸市场是商品的交换、人与人交流的空间,是城市活力的具体体现。在当今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同时,消费者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这种顾客—商品—卖家之间的近距离互动和它带来的一种原始淳朴具有生活气息的氛围值得传承和保留。这种生产者直接将产品交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是美好的,让参与产销环节的人和产品的价值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尊重。市井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得以体现,并且焕发出其独特的生命力。

3国内外研究现状

3.1国内相关研究综述。农贸市场建筑设计问题上,万晖在农贸市场的立面外观、组织流线、功能分布等方面提出了设计建议[2];何瑞彪结合改造实例结合农改超政策从平面选型、建筑功能流线等方面提出了设计策略[3];胡双婧则将农贸市场归纳为集中式、连续式和附属式农贸市场,并从功能结构、交通流线组织、物理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和研究[4];邢诚通过对合肥六家农贸市场现状分析及研究,从交通流线和功能布局方面提出了改造建议[5];向睿从微观角度对分区及摊位提出环境设计指引[6];罗素娜阐述了社区环境配套设施的改造,从而提高环境的意识[7];张成业通过对南京玉桥市场的调研和分析,深入探究了市场建筑的空间改造,总结出对老旧市场的改造策略[8]。农贸市场规划布局上,李众、陈福涛、于年认为传统农贸市场设计规划应遵循以人为本和短期需求与长期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在规划设计中做到系统化与合理化,并将规划与景观相结合[9];万晖从外部空间规划、平面布局和内部环境等方面对农贸市场提出规划设计建议,指出传统农贸市场不应急于超市化的观点;盛强通过对不同农贸市场的调研分析,利用模型量化分析了市场空间布局、城市街道层级、城市街道三者之间的关系。农贸市场发展模式方面,我国与二十一世纪初出台了“农改超”政策,对于这一政策的实施,我国的学者们提出了不同观点,主要分为三个观点:农贸市场应该尽快实现超市化;农贸市场不应该超市化;农贸市场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逐步向超市化过渡。而第三种观点获得了大多数人的支持。王宇和武拉平通过分析对比农贸市场和超市的现状和前景,认为两者并存更符合社会的发展[10]。农贸市场历史文化问题上,唐艳香、褚晓琦从社会学、历史学的角度入手,搜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追溯了农贸市场作为近代城市社会发展的产物的演变过程、管理机构及条例、冲突事件以及农贸市场里人群的活动状况[11]。

3.2国外相关研究综述。在农贸市场的改造设计问题上,李F.K.米勒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加拿大农贸市场的建设和改造设计进行研究;马克弗朗西斯与卢卡斯格里芬两名学者从社会学和生态学角度研究了农贸市场与居民生活间的关联性,探究出其中的影响因素,并总结出农贸市场的外部交通与景观和内部功能区的特征。在农贸市场的历史文化方面,海伦特吉雷斯对西方传统农贸市场的兴起和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八个种类,主要为占道市场、露天市场、临时大棚、移动摊贩、独立式市场、附属式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和超级市场。罗宾逊梅特卡夫从历史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方面研究了伦敦最古老的农贸市场,提出了农贸市场的生命周期理念。关于传统农贸市场复兴的研究中,布拉特对位于约翰拉巴特中心的伦敦花园市场进行研究,提出了作为城市催化剂的农贸市场可以通过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对传统农贸市场改建来复兴城市[12];苏珊帕翰对伦敦二十一世纪初的城市农贸市场进行研究,从城市更新的角度指出市场的发展历程对城市复兴的意义。

4现阶段传统农贸市场的特点研究

我们所熟知的传统农贸市场,是一个围绕着新鲜农产品,顾客与商家之间可以进行吆喝与讲价等充满生活味的产销活动终端。然而,这些自由散漫充满“烟火气”的消费活动也使大多数传统农贸市场给人一种“脏、乱、差”的印象。

4.1农贸市场的现状特点。通过对农贸市场的相关论文的研究和实地调研,农贸市场按照其建筑规模与空间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1)延伸建筑外的农贸市场延伸建筑以外的农贸市场指部分位于建筑内部部分延伸到建筑以外的农贸市场,这类市场大多设施陈旧,多见于老旧社区附近。由于市场建设初期未考虑人口的增加和长远发展,因此,在原有空间无法满足消费人口需求是在主体建筑之外加建建筑以外部分,加建部分多以敞开式布局,与外界无明显界限,构造简单,一目了然。2)建筑内部的农贸市场建筑内部的农贸市场指的是大多位于居住或商业建筑的一二层空间内,多数是在主体建筑规划初期就考虑在内的设施。位于建筑一层的市场在临近人流较多的道路一侧会设立商铺,这些商铺有些与内部市场空间分隔,有些则与之相连。3)独立的农贸市场独立的农贸市场是指在指定规划用地内的集中式大型农贸市场。由于大城市用地紧张,这种独立的农贸市场多见于二三线城市。这类市场具有布局灵活的特点,其内部功能分区可以按照层数的不同布局,其出入口也采用自由式布局。

4.2当前时代背景下传统农贸市场的缺陷与挑战。当前传统农贸市场由于设计缺陷和长期使用,一般都存在以下问题:周边环境比较恶劣,影响城市形象;入口狭窄空间局促,缺少疏散场地和无障碍坡道,容易出现人流堵塞;内部缺少自然采光,完全依赖人工照明;缺少自然通风,异味不易排出;新旧建筑交错,内部流线复杂,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与此同时,随着电商的普及传统农贸市场的模式也面临挑战。近年来,各地陆续出现各种生鲜超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愿意选择干净卫生方便的电商超市,而不愿去设施陈旧,卫生条件较差的传统农贸市场,对于他们来说,价格已经不是他们首要的考虑因素,方便卫生的生鲜超市成为他们的首要选择对象。

5基于市井文化下传统农贸市场地域性改造策略

5.1硬件设施的改进。农贸市场自身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商业经营体,农贸市场不能仅是一个买菜的场所,灯光照明、通风换气、排水、垃圾处理、停车场等硬件设施是组成现代农贸市场不可或缺的要素。对于不同适用对象的需求,应该对原有设施及空间的尺度进行改进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条件,其中,老年人作为农贸市场的主要消费人群,应该考虑农贸市场空间及相应设施的适老化改造,比如设置休息区和座椅等措施。由于近年来的一些传染病的流行,相对卫生措施不完善的传统农贸市场成为病毒传播的潜在源头,因此,在农贸市场的改造过程中应该设立专门的卫生消杀设施。

5.2功能业态的拓展。老城区里的农贸市场由于以下三点原因可作为社区中心食堂而存在。①老城区农贸市场多位于人口密集的社区附近,是居民就餐的方便理想场所;②以简单销售的新鲜农副产品无法发挥其最大的商品价值,在农贸市场提供就餐区域并对新鲜食材加工销售既可以给顾客带来便利也为商家创造了更大的经济利润;③老城区景点丰富,游客众多,作为地方特色的农贸市场可以发展特色餐饮吸引游客。传统农贸市场应具有食品零售市场售卖空间的功能,通俗意义上可以理解为菜市场。“菜市场”,顾名思义,是卖菜的场所,而“菜”不仅仅指蔬菜,还泛指果蔬生鲜等农副产品。因此,为了满足现代人日益提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农贸市场不应仅仅以单一农副产品售卖为目的,应当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丰富售卖产品的种类。而老城区的农贸市场更应该拓展其功能业态成为老城传统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展示的空间。

5.3市井文化的传承。传统农贸市场见证了旧城更新的过程,某种程度上它已经不仅仅是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功能性建筑,而是蕴含着旧城传统特色和市井味的精神缩影。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念传统农贸市场中的烟火气,因此,在对传统农贸市场超市化改造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对市井文化的保护。以下例举了几点措施:1)空间设计提升在硬件设施改善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地域文化特色对农贸市场进行接地气的设计,例如入口立面、摊位招牌、立柱、天花等部分加入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元素,尽量减少顾客空间与商户空间之间的阻隔,为顾客与商品和商户之间提供充足的互动空间,这些空间设计上的提升让农贸市场充满了故事与活力。2)布局与分区优化为了保留和展示农贸市场的市井文化,需要对原有的不同的功能分区进行分类整合和优化改造设计,将市井文化意向抽象并融入原本简陋的摊位空间,提升顾客对不同销售区域文化的认识,强化农贸市场对市井文化的提炼和展示作用。3)环境与氛围营造从视觉角度对农贸市场的外立面、天花、铺地、摊位、道路、标识等加入经过抽象提炼的具有市井气息的元素。借助色彩和图案的搭配为消费者和商户营造一个充满归属感的具有精神共鸣的交易场所。通过营造这种带有烟火气的热络氛围,使经营者、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产生情感上的交流,创造一个和谐有序且充满市井趣味的交易环境。

6总结与展望

传统文化常识范文2

关键词:传统文化;生态智慧;实践;当代价值

纵观世界文明发展史,还没发现哪个文明能像中华文明一样,在自己的文化注入如此鲜明的生态属性。如把人与自然关系当作核心文化理念加以对待,并且在文化内容里流露着很强的生态意识,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最显著特征之一。正是这种生态属性,赋予了中华文明弥足珍贵的可持续发展机能。一定程度上,这解释了为何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独中华文化能够延续至今而从未中断。那么究竟是什么让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如此鲜明的生态智慧,使得中国文化又别于其他文化而独树一帜?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弄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是如何产生的。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的产生

文化是现实的反映与表达,文化创造来源于生活实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既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又是传统文化类型里的一种生态文化,其产生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系统性的经验总结。中国自古就是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华民族则为典型的农业民族。不同于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依据季节干湿草场迁徙,或者对其他民族进行掠夺为生。以灌溉农业为主的农业民族,其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使得农业逐渐摆脱了早期“靠天吃饭”的被动阶段,因为精耕细作意味着更多的管理与控制,这种管理与控制的对象不仅是生产过程的人,也包括作为生产要素的自然界,因此,农业相比于游牧业更为复杂化、系统化、精细化的生产特征,使得农耕民族对自然规律的认知与理解比游牧民族更为深刻与广泛,如农业生产要求劳动人民必须对播种,天文、历法、物气候、水文等熟悉,这有利于人们从深层次角度来认识人与自然关系。正是在这种时代条件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得以产生,并迅速发展。同时它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这种生态智慧既含有传统文化的内容,又具有科学知识的成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前列的原因。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是人类农业文明时代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认识水平。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的主要表现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呢,它又是以何种形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出来的呢?通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可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哲学、生态实践与生态常识。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哲学

所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哲学,即中国古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最基本的看法。“天人合一”思想与“道法自然”思想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态哲学最重要的代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1“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和最高境界,也是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基本理念。关于“天人合一”思想最早可追溯到《易经》“易,所以会天道也,人道也”。道家经典《庄子齐物论》也有表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以天人感应思想著世的西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使得“天人合一”成为儒家学说的重要观点。而“天人合一”思想的正式提出,则是北宋理学家张载在《正蒙乾称》“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的阐述。至此,“天人合一”思想成为传统儒家思想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理念被确立,并在我国传统文化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价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最高价值追求,对于“天人合一”思想的解读,尽管存在分歧,即“天人合一”中的“天”是否特指自然宇宙,还是特指伦理规范,还是两者均包括内在?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除去伦理层面的含义,“天人合一”思想中“天”即自然之天,“人”即在世之人,“合”即结合、融合,“一”即一体,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个层面深刻反映了中国古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认知。“道法自然”思想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作为道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它与《易经》“与时偕行”、“顺天应时”的思想相契合,是道家生态智慧最具概括性的表述。关于“道法自然”,学界普遍地理解为:自然是宇宙万物的根源,是宇宙万物的演化动力。自然规律是独立运行的,人的行为活动要尊重万物本性与自然法则,不能过于干涉自然规律的运行。“道法自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命题之一,与“天人合一”思想互为补充,“天人合一”在价值观上回答了人与自然之间应该如何相处,“道法自然”在方法论上回答了人与自然之间怎样相处,二者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基本的生态哲学。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实践

中国古代社会极其重视实践,这使得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不但体现在思维方式、哲学理念层面,并且还体现在现实生活的物质层面。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大量古代遗留的物质文物来论证。古人把累积的生态智慧以物质实体的形式呈现,凸显了传统文化中生态智慧的经世致用。毕竟只有当生态智慧不仅局限在思想层面,在其现实层面也有所运用时,这才能真正体现生态智慧。因为它一方面通过实践活动检验着思想层面的成果,也使得生态智慧获得了多样式延续和发展的途径。在中国传统物质文化中,最具生态实践的当属都江堰水利工程。作为世界迄今为止,现存年代最久远的生态水利工程。其主要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部分组成,科学地解决了岷江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水量的问题。其中都江堰最独特之处在于无坝引水,不同于现代水利的截流建坝,切断了上、下游生态的循环,无坝引水在实现调节水量的前提下,保持了生态的整体性。其“深淘沙,低作堰”和“因时制宜,乘势利导”的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人顺应自然的生态意识,为世界生态水利的典范。以“咫尺之内造乾坤”为美学追求的苏州园林,是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实践的另一代表。有别于都江堰水利工程生态与水利的完美结合,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的苏州园林,除了作为文人私家园林之典范,从始至终把山、水当作最重要的造型要素加以运用,以贯彻儒家“仁者爱山,智者乐水”的审美情趣,进而展现苏州园林浓厚的人文价值之外,其更为重要的价值则是中国古人在生态与建筑积极融合方面的一种实践探索。苏州园林,既不是四合院样式的传统宅邸,也非不食烟火的隐居或寺庙式风格,它是中国古人本着儒家天人合一理念,努力把人居建筑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的智慧结晶。这在建筑史上绝对是超前的,直到今天建筑学界才逐渐意识到,只有生态建筑才是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和必然选择,而苏州园林作为中国古人数千年前的一种生态建筑实践,无不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之高。值得一提的是,苏州园林的生态功能时至今日,仍然存在并且对苏州城市环境仍起着净化与调节作用。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常识

不同于生态哲学、生态实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常识是在生态哲学的指导下,在生态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规律性、系统性的科学知识。当然这里的科学并不是一种理性式的,而是经验式的。因生态常识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所以它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日常活动有着广泛地指导作用。以至于今天,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这种生态常识对我们生产、生活的影响。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二十四节气,可谓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常识的首要代表。二十四节气最早出现于上古时代,起初分为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四个节气,后经历朝不断调整、发展而完善,目前流传的二十四节气是三百多年前以“定气法”为标准制定的,它通过观测太阳周期性运动,将一年中不同阶段涉及到的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与传统农业耕作相结合,划分为24等份,每一个等份是15天,并以一个特定节气命名,统称“二十四节气”。起初,它仅为农业耕作提供指导作用。后来,二十四节气不断被运用到生活养生、民俗文化等领域,从而形成了农耕时代中国人的一种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文化自觉。因为农业文明里人与自然有着天然的联系,二十四节气的广泛运用,使得古人意识到自己同其他万物生灵一样,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总之,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一种独特的时间意识,并深刻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凝聚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提到风水学,有人会认为它是一种封建迷信,这种观点其实并不正确。作为历史悠久的一门学问,风水学在古代被称之堪舆学,众所周知,受限于时代与科技水平因素,任何科学知识都有其局限性,古代风水学也不例外,除去其部分迷信与糟粕外,古代风水学仍然具有一定的实践总结和科学性,作为中国古代建筑活动的指导原则和实用操作技术,风水学广泛运用在建筑、勘测、规划、设计、营造等领域,同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风水学与哲学、美学、心理学、地质学、地理学、生态学等诸学科有着丰富地交叉渗透,集中国传统文化于大成,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常识的另一代表。从本质上来说,风水学是研究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问,其实质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风水学在美学上是一种生态美术,在科学上是一种生态科学,风水学的产生和发展充分说明了中国古人很早就已意识到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出了一整套可以实践化的知识体系以实现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如风水学的三大基本原则中的天地人合一原则、阴阳平衡原则以及“风水宝地”等术语。这与现代科学提出的“人是环境的产物”的理念本质上是一致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客观地看待古代风水学的生态智慧。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的当代价值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大致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是独特的、丰富的、有价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2由此可见,只有有价值的,才是永存的。那么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当代社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的价值有哪些呢?它对当代社会又有哪些意义呢?唯有弄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的当代价值,才能获得真正的价值。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对当代中国的价值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3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实现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任务。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着的丰富生态智慧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文化资源,它有利于当代人树立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自然观,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绿色文化,有利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另一方面,“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4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也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升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与凝聚力,有利于实现民族文化的复兴,进而推动社会主义强国建设。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对当代世界的价值

传统文化常识范文3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数学教学;应用研究

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对推动学生们数学学习的有效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这种数学文化教学在新时期的运用就显得更加重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在小学数学学科中的应用便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为此,这些小学老师们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方法去寻求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学学科之间的一种结合点,不断地进行创新,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充分地挖掘出来,引导这些小学生从日常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去感受数学文化知识的魅力,培养他们的数学文化素养,从而进一步达到新时期小学数学学习的目标和要求。在平时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坚持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具体学科知识进行巧妙的融合与渗透,这是当前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方向,教师要刻苦钻研,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1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应用的重大意义

(1)是新时期小学数学学科人才培养的需要,有利于整体全面的提升学生们数学学素养能力。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正是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的需要,这种方式与恰好适应了新时期数学学科人才培养的需要。在传统文化教学日益兴盛的大背景之下,国家在除以语文为主要内容来教授优秀传统文化的其他学科之外也大力推行传统文化教学,以此来不断增强学生们对于相关数学知识的了解与认知。同时,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要求下,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数学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就显得更加重要,对新时期小学数学人才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对学生们数学学素养能力的提升来说,数学文化常识的渗透也是学生们文化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新时期培养专业数学人才的需要。

(2)是新时期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推动国家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融合与渗透也是适应了新时期小学学科教学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久不衰的优秀文化教育对新时期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只有当这些小学生从小就处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下,他们才能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从更广泛的层面来看,这种文化教学还有利于推动国家层面的历史文化素养的建设,对推动国家文化体制建设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国家在文化教育建设方面力度的增加,这种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就显得重要。无论是从小学生数学学素养能力的培养方面,还是从国家历史文化体制建设的层面来看,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的融合与渗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便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进一步探讨其有效的应用策略。

2传统文化与小学数学学科有效渗透的策略探究

(1)采取具体适宜的方式方法来不断进行数学文化常识的渗透,充分挖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内涵,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对这些小学生来说,老师们在日常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来不断进行相关的数学文化常识的渗透。在应用传统文化于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作为主要引路人,需要给予这些学生适宜的方式方法上的指引,为他们能够更好的去进行数学知识结构框架的构建、数学知识的理解及掌握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指导,让他们养成一些良好的数学学习行为习惯,以此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在日常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就应该给予这些小学生一定的数学学习方式方法的指引,让这些小学生养成一些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而这些好习惯的养成与从课前的预习、课堂的认真学习和课后的努力复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就应该从这三个方面提出相应具体的教育教学要求。课前主动预习,在教师未讲解新知识点之前,做到认真阅读课本,做完相关的练习题等工作,养成课前主动预习的习惯是获取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课后及时整理解题思路,总结解题规律,在解决每一道数学练习题之后,盘问自己能否举一反三,解出同一类型的题目。此外,善于质疑问难也是很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知道“不懂就问”的重要性,一味地不懂装懂,就会从一开始输在起跑线上。这些学习数学的方式方法不仅对于学生本身来说有着重要的行为习惯的指引,而且对于老师的课堂教学有效性来说都是意义重大的。尤其是在小学阶段,老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们数学学习的好奇心,对具体的数学教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挖掘,对与相关知识点背后的数学文化知识进行有趣的讲解,让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引下曲去进行深入而有趣的数学知识的学习、理解与掌握。在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以数学界中一个有趣的数学文化知识为例来进行相关的阐述。比如,老师在六年级数学教学有关“鸡兔同笼”问题的讲解过程中就可以援引《孙子算经》中与“鸡兔同笼”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对其中问题的具体讲解来让学生们看到这个问题背后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同时,“鸡兔同笼”问题的趣味性与复杂性也对这些小学生们的问题解决与解题思路的拓展和提升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另外,之如“曹冲称象”“田忌赛马”等方面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老师们都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来进行趣味性课堂教学的构建,以不断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多方面的数学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2)不断进行具体的小学数学实践知识教学的深入拓展与延伸,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形式来丰富课堂教学,进一步增强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在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数学课堂进行有机融合与渗透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利用信息多媒体教学形式来进行相关课程教学的讲授,对小学数学知识进行实践教学的深入与拓展。为了改变小学数学课堂单一的授课模式,丰富课堂互动的形式,教师便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升级”,将一些趣味性较强的视频、图片、故事等加入其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随着教学活动的进行,教师还要适当增强问题的趣味性和难度,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提问,学生回答,以及学生提问,教师来答等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在教育领域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化、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不断促使着教育方式方法的更新换代。因此,教师也可在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使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例如,常见的有多媒体、希沃白板等等,在课堂中形成互动教学+多媒体教学模式,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多个感官系统,大大提升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通过PPT展示的方式来对具体的数学知识进行形象的展示与生动地讲解,将其中所蕴含的数学传统文化知识与新兴技术进行巧妙的结合。有必要的话,还可以采用学生们所易于接受的动画展示和视频展示的方式来进行具体课程的讲授。比如,老师在进行“曹冲称象”这个数学问题的讲解过程中,他们就可以采用PPT展示的方式来对“曹冲称象”的整个过程以动画的方式来进行具体的展现,并且将其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以简单有趣的方式教授给学生,采取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来进一步激发学生们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这种优秀传统文化常识教学之下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以此来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综上所述,传统文化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与应用在新时期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它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们良好的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对学生们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还能够从国家层面来推动国家历史文化制度建设。从总体上看,这种传统文化知识与小学数学学科的结合在新时期更加彰显出其教学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耿淑英.小学数学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教育研究[J].才智,2019(08):119.

传统文化常识范文4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了使初中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培养学生中华优秀传统精神,学校及教师要做好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古诗词作为体现和包含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使学生提高对传统文化和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并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个性和人格。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传统文化的意义,并针对传统文化教育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体现和应用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传统文化教育;初中语文;古诗词

虽然中华文化传承几千年,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优良的精神,但如今初中学生受到流行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甚少。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生想要学习和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初中语文中的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韵味,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在古诗词教学中,从而在提高学生古诗词学习兴趣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1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反映中华民族精神、风貌、智慧等总体表征,历经了上下五千年的演变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兼容了历史上多种不同的文化内容,具有凝聚性和兼容性的特征,而且其注重在现实社会中实现价值,以期起到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作用。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需要教育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并学习中华民族文学作品和作家的崇高人格和爱国情怀。如今我国主张素质教育,而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方面具有鲜明的育人功能。在初中语文古诗词中,无论是作者还是诗词内容基本都体现出鲜明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如杜甫、辛弃疾等著名诗人都在诗中描写了他们对国家的热爱和关怀,体现出诗人的爱国主义精神。除了爱国主义精神外,学生还可以学习古诗词及诗人中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如诗人陶渊明仕途坎坷,但它所写的诗词却悠然自得,体现了陶渊明乐观的精神。另外很多诗词中都有关于中国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的宣扬,目前学生对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甚少,而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和意境,从而丰富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并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2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体现

初中学生由于阅历和年龄的原因,其价值观、道德观还极容易受到影响,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需要注重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情怀作为人们最基本的情怀,语文教师需要从多方面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使学生提高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尊心。我国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是从众多古诗词中精心选出的优秀作品,很多诗词都表现了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如诸葛亮在《出师表》描写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充分体现了诸葛亮崇高的人格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另外杜甫、文天祥、陆游等诗人均纷纷在作品中表达了自己的爱国爱民之情,语文教师加强古诗词中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古诗词及诗人的伟大情怀。另外初中语文古诗词还提倡崇高的价值取向,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如孟子提出“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德,重视正义的思想和精神,并斥责了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群体,同时告诫学生要明确义和利,不要因利而失去本心。

3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3.1扩大学生古诗词学习范围:

虽然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一定的进步,但在中考制度的影响下,语文教师仍然会受到考试内容的影响,对于考试内容之外的知识讲解比较少。而一般语文考试中,很少涉及到古代文化相关知识,因此语文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介绍较少。为了让学生更加全面的理解古诗词中对传统文化,语文教师应当加强对古代文化常识的介绍,如作者的名、字、号、籍贯等。语文教师在教学《公输》时,可以向学生介绍公输是字,班是名,而公输班之所以又叫鲁班,则是指“鲁国的班”。另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讲解或组织学生自行了解古文中的宗法礼俗、音乐、年龄称谓等古代文化常识。此外语文教师还需要通过古诗词和古代文化常识引导出中国文化中的优秀传统,如教师在教学“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时,可以向学生传统“仁政”治国思想,使学生对中华传统治国策略和思想有一定的了解。

3.2培养学生对古诗词中传统文化的兴趣:

由于很多古诗词晦涩难懂,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对古诗词产生兴趣,也就无法了解中古诗词中蕴含的中华传统化。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以学生兴趣为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征,激发学生对古诗词文化的学习兴趣。如语文教师在教学《出师表》时,可以将教学内容与《三国演义》联系在一起。初中阶段的学生对电视、电影、小说及英雄人物比较感兴趣,而《三国演义》的电视、电影作品较多,教师可以从电视、电影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对古诗词产生兴趣。另外《三国演义》中包含诸葛亮、关羽、吕布等人物,而诸葛亮作为《出师表》的作者,教师可以从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描写文字进行讲解,从而激发学生对诸葛亮的了解兴趣,继而对《出师表》产生兴趣。另外语文教师还需要加强学生对古诗词内涵的理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古诗词蕴含的意境和智慧,从而使学生逐渐对古诗词产生兴趣。《出师表》体现了诸葛亮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学生在理解诸葛亮的情怀后,会被诸葛亮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打动,从而投入更对的精力了解相关知识。

3.3把握古诗词精髓,加强情感体验:

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不仅是让学生了解古诗词及诗人的精神,还需要学生通过品味古诗词中的古典韵味,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气息。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朗读,通过语调、语速、节奏、重音等朗读方式,体会和品味古诗词的情感,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如语文教师在教学《渔家傲•秋思》时,需要引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将词中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表现出来。每一首诗词都有中心思想,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需要向学生讲解作者在诗词中融入的真实情感,让学生可以体验到诗词和作者的情绪,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如语文教师在教学李清照的词《武陵春》时,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整篇词的忧愁之情,此时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李清照如何借助景色表达自己的忧愁之情,从而使学生在体会到诗词情感的同时,了解李清照的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4加强游戏、竞赛等教学形式的应用:

初中学生古代知识储存薄弱是导致学生缺乏对古代文化常识了解较少的主要原因,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向学生布置课外阅读中国古典读物的任务,如《诗经》、《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另外语文教师还应当定期检查学生的阅读笔记,促使学生逐渐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比较系统的了解。另外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组织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接龙、古代文化常识竞赛、对联比赛、经典名言默写等,从而起到巩固学生传统文化知识和传统文化思想的作用。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营造传统文化氛围,使学生徜徉在传统文化的传播海洋中,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如教师可以通过策划成语故事接龙的游戏,让学生比较轻松的游戏氛围中学习传统文化。学生在成语故事接龙过程中,不仅需要及时回答出正确的成语,还需要讲出该成语的涵义及典故由来,从而使学生提高文学素养,并加强对相关传统文化的了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如今我国非常注重素质教育,因此如何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素质成为语文教师考虑的重要问题。语文教师应当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古诗词教学联系在一起,通过扩大学生古诗词学习范围和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等方式,传承中华文化的优秀精神,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作者:庞宪文 单位:浙江省天台县平桥镇中学

参考文献

[1]谢小惠.浅谈初中古诗词教学对提高初中生语文素养的作用[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01:158-160.

[2]何昕.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J].中国校外教育,2015,18:129.

[3]唐舒敏.品味古典诗词意蕴传承中华文化精髓———从传统文化视野谈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育功能[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02:47-49.

[4]马丽丽.探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学周刊,2016,10:138-139.

[5]白丽娜.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3,20:127.

传统文化常识范文5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象征着民族精神,是我国的瑰宝,是中华民族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我们获取力量和智慧的源泉。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增强高中生文化底蕴和提升学生文化修养方面影响深远。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关键在于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并且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在于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学。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随着全球化加剧,大多数中国传统文化正在被外来文化侵占,中华传统文化面临消失的危险。作为伟大的民族教师都应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消失而担忧,将中国传统文化带入高中课堂中,让学生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势在必行。

1简介中国传统文化

在数千年的文化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出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它是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在时间上,表现在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的优秀文化;在空间上,包含中原、边疆及少数民族的文化。在内容上有经济生活、科学住行和政治制度等。中国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和摒弃,深深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中,产生了不同程度、不同功能的社会效应,无形之中对人们的思想言行产生重大影响。还有部分人觉得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逐步演变成各种思想文化和观念形态,例如:习俗、信仰和法律等各种方面的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同,定义中国传统文化,不同的专家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每个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各不相同,从古至今,中国传统文化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造成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各不相同的原因是语言学角度多、视野广以及研究者研究对象的不同,研究角度不一样等。

2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国家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文化的积淀,传统文化象征着国家的精神,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所以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一直打开国门对外来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同时也时刻提醒自己不忘把自己传统的中国文化带向世界,然而却没有实际做出行动,大多数时间只是走形式主义,缺少文化的发展、交流和传承行动。中国缺少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行动,更不要提研究、发展和弘扬了。由于中国的应试教育体系,不管是学校还是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就是要顺应高考,像2017年的考纲中增加了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察,因此老师必定加强学生对古诗文方面的古代文化常识的学习。这样极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完全依据高考内容而设定,尽管学生也会学习到部分文言文,但是学习目的仍是为了高考,没有真实的培养学生的兴趣,而只是让学生大量的记忆古诗文和大纲要背诵的文章,只需要学生知其然,而不需知其所以然,出发点不一样使得传统文化不能顺利地传承。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3关于如何合理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学的对策

高中语文教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它能将中国传统文化合理地融入进去,利用教学内容和方式改进的方法进而实行中国传统文化教学。

3.1通过兴趣培养挖掘教学资源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若你仔细观察思考便会发现高中教材的每一单元每篇课文都有其编排的目的。教材中《论语》、《沁园春》、《荆轲刺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等课文和《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经典著作都充分地说明了中国文化的元素,这些文章中,有的体现了中国人的义,有的体现了智,有的体现了勇,有的体现了其谦让不争的德行等。因此,教师应当合理地使用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有助于学生学习语文而且还能让学生深刻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传承传统文化,首先要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兴趣。课堂教学中,教师需带领学生鉴赏传统文化,让他们了解传统文化的意义。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会对同样的事物有不同的描写,例如,对于归隐生活,李白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豪放的性格和心理,可通过课上让同学模仿仰天大笑出门的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然而陶渊明先生却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恬淡,再比如苏轼,妻子的离世他表现出一种“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悲痛欲绝,肝肠寸断的痛苦,而庄子却在妻子离世后鼓盆而歌,非常开心。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时刻让学生进行比较,领会不同作者的精神和思想方式,了解各个时代人的思想内涵,与此同时,语文教师需要知识渊博才能带领学生深刻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3.2通过课堂文化氛围熏陶人文精神: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营造课堂文化氛围,进而熏陶学生的人文精神。围绕语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关注名家朗诵的文言文和古诗词等。中国的名胜古迹上大多留下了古人的诗词歌赋,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去参观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能够切身领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心灵的熏陶,使学生的心灵和传统文化与美德结合起来,让学生见识到民族文化的精彩,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内涵与魅力。数千年的中华传统美德包括忠、耻、信、义、智、孝、礼、廉,它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和传统文化的根。大力地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国人才能拥有仁义、睿智、忠勤等优秀品质,中学生才能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中华民族才能和谐稳定地发展。

3.3拓展名篇,在教学中加入国学经典:

中华传统文化存在于高中语文教材的经典名著中,然而,教材中只出现了篇章的一部分,再加上学生学习负担沉重,课外又很少阅读经典名著,因此,学生完全不能领会名著所讲的内涵。这就要求教师要起引导作用,可以通过开展有关名著的背诵、赏析、竞赛等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并和学生一起学习传统文化。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且可以加强学生在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方面的培养进而继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4结语

综上所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民族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传统文化的积累,使得我们获得智慧和力量。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意义深远,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灵魂,每个人都应担起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

作者:郭丽艳 单位:铁岭县高中

参考文献

[1]宋石晶.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有效应用[J].学周刊,2011(28).

传统文化常识范文6

[关键词]教材出版;通识教材;传统文化教材出版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持续升温的传统文化热,此乃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自觉的必然反映。高校开设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课程,继承弘扬传统文化,无疑是一种顺应时代潮流的责任与担当。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必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教育各领域和各环节,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时至今日,高校开设传统文化通识课程,编纂出版相关教材已有一定经验,可问题依然不少,必须反思,以求实现质的提升,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

一、传统文化通识教材编写现状

凡教育,就得有教材。传统文化通识教材是专门为高校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编写的教材。高校传统文化通识教育必须依托高品质的教材以便于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但就目前各高校相关教材使用状况看,不尽如人意之处还不少。问题首先体现在教材编写上。

1.定位模糊,教材内容较为杂乱

目前,多数高校传统文化通识教育定位模糊,并未将其列为独立课程,缺少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既有的相关单列课程彼此孤立,课内外关联不够。这就导致不少已出版的教材编纂指导思想不明确、体系杂乱,内容碎片化严重。编纂这些教材时,不是基于学生认知规律和实际需求,而是单纯注重传统文化现象的讲授与介绍,缺少对其内涵的深入挖掘与渗透。还有一些教材内容停留在文史理论知识传授上,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与鲜活的地方文化缺乏联系,导致课程缺乏现实性和可操作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文化通识教育意在提升学生人文涵养,促进德性与知性协调发展,认识中华文化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具有的重要启示。但一些高校却将传统文化教学仅仅定位于琴棋书画、汉服唐装与诗词歌赋的传习与体验,或者以“大学语文”“大学生人文素养”“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课程充任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甚至将传统文化依附于其他教材如思想政治教材中。传统文化通识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缺乏主体地位。这就导致教材编纂者与出版单位基于市场需求导向,或侧重于诗词歌赋,或主要编写儒道思想,或注重习俗文化的介绍与传统伦理道德的认知。已出版的教材并未吸纳更多的传统文化素材与资源。不少学校因难于找到合适的通识教材,不得不用专业性极强的文史类教材替代,无疑会影响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的教学效果。

2.专业性不足,教材同质化比较严重

目前,已出版的传统文化通识教材比较杂乱,精品并不多见。据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通识教材满意度不足25%。[1]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材编写者水平参差不齐,整体专业性不足所致;加之出版装帧粗糙,图文匹配缺乏创意导致可读性较差。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已经出版的通识教材普遍存在大而空的问题。这些教材多为泛泛而谈的文化通论,未能很好地融会贯通传统文化精髓,缺乏生气与灵动,很难激发学习兴趣。契合当代社会实际与大学生认知心理的传统文化通识教材,应该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启发思考,习得传统智慧与文化内蕴,让学习者具备思考能力、批判精神和时代眼光,而不是仅仅作为文史知识总汇。此外,目前传统文化通识教材出版数量虽然一直在增长,但编纂水平与教材质量并没有质的飞跃,精品教材并不多见。

3.缺乏体系化,教材经典关切不足

为了让教材具有更强的适应性,能够尽可能满足多数受教育者的需求,就要求传统文化通识教材必须形成体系,既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学到一定的基础内容,又能让不同学生获得与自己实际相适应的内容。中华传统文化涉及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诸多方面。随着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课程化建设的推进,必须进行通盘考虑,既注重子课程教材编纂,更要推出体系化教材。目前,已经面市的传统文化通识教材,要么在章节安排上缺乏全局观,整体设计欠佳;要么内容取舍不当,内在逻辑缺乏连贯。更为紧迫、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于教材建设不系统,传统文化通识教育子课程教材之间缺乏关联。一些教材力求能涵盖更多不同水平、不同需求的学习者,导致教材内容选择、难度控制、结构体例、练习设置等方面缺乏针对性。还有一些教材内容编排不符合认知规律,内容难易缺乏梯度,编排逻辑性差,没有系统性与科学性。也让不少授课者在选择教材时无所适从,很难找到适用性强的教材。此外,一些教材以介绍古代文化知识为主,侧重于古代器物与文化现象介绍,缺乏对其背后活的文化精神的传达,尤其是缺少对文化元典的关切。中华文化元典具有原创性,能够引领社会与生活,引领学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核。已经出版的传统文化通识教材缺乏对中华文化元典的关切,经典诵读明显缺失,原典选读类课程偏少。相反,教材中概论型、常识型、休闲娱乐型内容过多,课程内容浅显,要求和深度不够,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二、传统文化通识教材出版现状

传统文化通识教材不仅在编纂中存在问题,在出版环节尤其是教材供给、市场竞争与教材呈现方式上,同样存在亟待改进的方面。

1.供需旺盛,教材阅读体验不尽如人意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的持续推进、国学热的兴起,相关教材与教辅资料的市场需求大增、前景广阔。而现阶段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的目标、教学模式、教材及考核并没有行之有效的标准,一些涉足此行业的商业运作者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将传统文化中的国学概念泛化,甚而无所不包,乃至出现“国学是个筐,什么都来装”的说法。[2]此种背景下,以“国学”面貌出现的传统文化教材市场进一步火爆,出现了传统文化通识教材需求极其旺盛的虚假繁荣。笔者粗略统计,书名带有“中国传统文化”字样的书籍出版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些书籍或冠以规划教材通识系列等名头;或在主题词、摘要、前言、后记中明确声明作为高校教材使用;或虽然没明确说明为教材,但已经被不少院校当作教材,事实上扮演着传统文化通识教育教材的角色。究其原因,除了传统文化热的时代背景外,还由于目前此类教材出版管理方面存在某些盲点,书号资源管控存在某些漏洞所致。因此,市面上出现的一些通识教材,内容少见创新,仅仅是沿用某经典教材的编纂体例,缺乏学术个性;书籍呈现方式明显趋同,装帧设计未见有所突破,造成读者接纳度不高、阅读体验不理想的状况。

2.市场博弈,出版业界纷争

从目前传统文化通识教材出版单位看,高等教育出版社因其隶属教育部又长期苦心经营高校教材,众多销售出色、一版再版或历年反复重印的传统文化精品教材几乎都出自其手笔,占据了传统文化通识教材出版的绝对优势。目前,该社还制订了从专科到本科、研究生各层次,全面进入文科各学科、专业公共课、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教材建设主阵地的开拓进取计划。传统文化通识教材必然是该社继续重点关注的出版选题之一。与此类行业龙头相比较,一些中小出版企业基于增加市场份额、提升经济效益的考虑,依然积极策划高校传统文化通识教材的编纂出版,让并不具有传统文化学科优势的高校得以参与其事。一些出版企业甚而通过各种手段以利益回报的方式推介销售自己出版的传统文化通识教材,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出版选题泛滥、竞争无序,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状态。

3.应对不力,教材数字化滞后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教学活动信息化也在快速推进。尤其是移动互联、云存储与视频技术的广泛运用,使教材的呈现形式多样化。出版单位必须积极响应数字与信息技术,充分认识数字化浪潮带给教材出版工作的冲击,发挥现代数字与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通识教材建设中的作用。倾力打造纸质教材内容数字化呈现、教学资源数据库、数字教材与课程、在线教育平台、知识素材库等全新的教学资源形态。目前,一些出版社对数字技术运用应对不力,传统文化通识教材以纸质出版物为主,提供单一的教学内容依然是主导出版模式。客观地说,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若出版社只提供单一的纸质教材,很难满足传统文化课程教学信息化的需求。出版社必须有效应对数字技术带来的冲击,创新服务内容,实现由教材提供商向传统文化教学资源服务商转变,以求能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获得更好的发展。[4]迄今为止,很多出版社并没有启动与传统文化通识教材配套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难以满足日益多样化的教学需求。一些反应敏锐、实力雄厚的出版社则紧跟数字化浪潮,高度重视传统文化通识教材数字化资源的开发,打造与纸质教材相对应的在线教学资源平台并支持使用教材的师生在线使用或下载。但其中一些出版社对已建成的在线资源管理不规范,使得这些在线资源的共享性和兼容性差,用户使用并不方便。

三、传统文化通识教材改进策略

要解决上述问题,提升高校传统文化通识教材质量,必须在国家教育教学方针政策引导下,政府业务主管部门做好规划;出版社、编纂者与用户三方联动,既注重质量把控又紧随数字技术浪潮,构建立体化新形态教材。

1.推动课程化建设,构建教材体系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学科体系同教材体系密不可分。学科体系建设上不去,教材体系就上不去;反过来,教材体系上不去,学科体系就没有后劲……要抓好教材体系建设……在教材编写、推广、使用上要注重体制机制创新,调动学者、学校、出版机构等方面积极性,大家共同来做好这项工作。”[5]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课程化建设中,应该完善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国家层面要制定课程体系标准,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制定适合区域实际的课程化方案,各院校则须兼顾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实际推进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课程化建设,打造教材体系。传统文化内容涵盖哲学、文学、史学、艺术学诸领域,课程与教材体系化建设必须涵盖各学科,教材之间必须有系统性和继承性。这就要求课程与教材体系构建当包含传统文化知识、传统道德修养、地域优秀传统文化、校本实践等具有科学性、多样性、实践性的体系。理解经典,与经典对话,辨析和认同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时间和精力投入。若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课时量不足,教材体系缺乏维度,效果当然会打折扣。因此,在编纂出版此类教材时,就要保证充足的学时安排,让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贯穿高等教育全过程。传统文化通识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材编纂须涵盖思想价值、文化意象、文史常识、礼仪风俗、社会生活、艺术体育及科技工艺诸专题,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在课程内容和难易程度上有所区别,分级教学,进行相应的教材建设。还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课程需要,编写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通识教材,形成多层次、成系列的普及读物,编写更加符合教学实际的教材。

2.编纂与出版协作,实施精品教材战略

在教材出版及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中,出版社占据资源优势,举足轻重,地位不可替代。因此,应当由出版社牵头,发挥主导作用,提高准入门槛,延聘传统文化研究与教学领域的灵魂人物总体规划,组建专业团队编纂传统文化通识教材。只有教材的编写者素质过硬,才能保证教材质量的高品质。实践证明,一些认可度高的传统文化优秀教材,都是由出版社和知名专家联手打造而成。此外,建立教材质量审查机制,遴选知名学者,强化传统文化通识教材出版审查,亦是确保教材质量的必由之路。出版单位肩负着传播优秀文化的重大使命,因此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精品教材必须主线明晰、内容宏富、寓抽象于具体,注重科学性与时代性的统一。要关切受众。传统文化通识教材内容既不能完全是哲学思想的传授,也不能完全是历史文化知识与艺术常识的介绍;而是应从多角度去把握传统文化特征,从历史变迁中去看待中华文化的演进,做到文化具体知识传授与文化整体精神把握相结合,使学习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大势、中国文化精神有所领悟。

3.吸纳数字技术,开发立体化教学资源

新媒体时代,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阅读视线从书本逐渐转向电子屏幕。通过移动电子设备阅读已经成为常态,与之相对应的是纸质出版物读者逐渐流失。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资源已不再是单纯的教材,还包括各种视频、音频、图片、参考笔记、题库、多媒体动画、文献数据库等。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便捷智能终端的普及能够支撑传统文化通识教材出版的数字化转型,新媒体的出现开拓了教材内容呈现的平台和渠道。例如,中华经典阅读的核心价值体现在其内容上,输出形式与渠道的变化不会影响其本质,反而可以借助移动终端阅读技术的发展,创新经典传播形式,更有利于纠正部分大学生快餐化阅读习惯,引导他们阅读有思想深度、文化厚度的作品。因此,在“互联网+”出版思维的指导下,必须对传统文化通识教材进行功能升级和形式创新,形成纸质教材与数字资源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甚至完全数字化的教材形态。出版机构应灵活运用数字技术及其编辑方式,力求实现传统文化通识教材一种内容多种载体复合出版。传统文化通识教材必须开发立体化教学资源,增强学生对中国优秀文化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四、结语

传统文化常识范文7

[关键词]普通高校;通识教育;中医药学

近年来,在不同场合多次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及传统价值体系的认同和推崇。特别是在北京大学与北大学子座谈时,几次提及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自信的问题。可见,党和中央非常重视在普通高校学生当中开展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教育。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体系完备,思维逻辑缜密,蕴含着中华民族5000年来的智慧结晶和实践经验,在新时代依然充满着潮气蓬勃的生命力。因此,很有必要将中医文化的一般性常识作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引入普通高校的课堂。通识教育脱胎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思想,是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的教育模式。“通识教育不是一种简单的课程设置模式,而是一种基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精神成人’,具体来说就是‘做什么人’和‘如何做人’。”[1]也就是说,通识教育强调的不是将教育作为职业培训的手段,而是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和理性发展。因此有必要在普通高校之中为本科生开设中医文化的通识教育普及课程,让在校大学生或离校的知识青年成为继承、传播中医文化的活的载体。

一、普通高校开展中医通识教育的意义

在普通高校的非医学类专业开展中医通识教育,有利于扩展在校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和范围的认知,使其认识到我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包括哲学、文学和史学等,还包括含医学在内的自然科学和实用技术。因此,在普通高校学生中,特别是在本科生中以通识教育的形式将基本的中医药知识传播开来,有利于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自觉性,有利于充分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优势,更有利于为中医等传统科技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沃土。1.在普通高校开展中医通识教育,有利于非中医专业大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树立对中国传统医学思想、技术的信心,增强文化自信。目前虽然多数人都能够理性地看待中医药学的价值和意义,但是仍然受到知识的局限,认为中医就是“望闻问切”的诊断方式,就是针灸汤药的治疗手段而已。与此同时,由于社会上出现了小部分打着中医药旗号招摇撞骗的企业与个人,使得大众,特别是有一定知识水平、学识素养的民众开始以谨慎甚至排斥的态度来对待中医,让真正的、科学的、传统的中医受了不白之屈。这些存在都不利于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科技进行传播,在高校开展中医通识教育一方面可以为中医正名,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加厚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2.在普通高校开展中医通识教育,有利于加深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的基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学只有在继承、传播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这绝不仅仅是中医药从业者(包括中医医生、教师,中药药剂师等)的任务,还需要全社会为其提供土壤和环境。尤其是在学历、素质相对较高的人群(本科以上),对中医药常识有一个基本的、客观的认知,这是构成中医药文化健康传承、发展的重要基础。开展普通高校非中医药学专业中医通识教育,必然有利于这一基础的形成。当接受过正规的、集中的中医基础常识教育的大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就会将客观的、正确的中医认知观念带到社会各个领域,从而加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从根本上杜绝恶意夸大、歪曲利用中医,或刻意诋毁、一味排斥中医的情况,为中医药学的进一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3.在普通高校开展中医通识教育,有利于拓展高校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思维模式。众所周知,本科阶段的学习、生活经历通常会影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及思维模式的定型,但由于高校专业的划分,多数学生所接触的学科门类和知识体系相对单一,因此也容易形成惯性思维模式。加强普通高校非中医类专业本科生的中医通识教育,能够为学生提供中国古代传统逻辑思维和科技思维的参考模式,并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提供多样的思维模式。4.在普通高校开展中医通识教育,有利于中医药学的良性发展,同时提高中医与其他多学科交叉共进的可能性。任何一个学科的发展都必须眼界开阔,寻求多学科、多领域的协同共进。中医药学也不例外。目前中医药学领域的重大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几乎都是在交叉学科背景下产生的,例如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正是利用中医药学理论结合西医药理学、化学等进行实验,最后提炼出青蒿素,为整个人类作出巨大贡献。因此,中医药学的进一步发展,或者说现代化发展,不可能离开跨学科研究。在普通高校的非中医类专业学生中开设中医通识教育,可以使更多的大学生初步了解中医,在中医药学和其他各学科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为中医与其他学科间的交流提供初步的可能。

二、普通高校开展中医通识教育的方式

在普通高校的非中医类专业开展中医通识教育,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也可多种方式结合使用。1.开设选修课。目前普通高校一般会要求本科生选报与自己专业相异的选修课,旨在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素质。有师资条件开设中医药类选修课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校内开设有关课程,并赋予相应学分,吸引对中医药学有一定兴趣的非中医类专业学生的学习。但应注意,开设中医相关选修课,绝不能以培养行医治病之医师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明确并强调其通识教育的目的。2.利用网络课程教学。普通高校可以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黄帝内经》选读等中医类课程录制教学视频,上传至本校校园网站,以供学生自行下载、学习并计入学分。也可要求学生注册、登录智慧树、学堂在线、爱课程等微课、慕课平台,在线学习中医药学有关基础课程,以达到普及中医药知识、文化的目的。3.开展校园中医药文化通识教育讲座。有条件的普通高校可以招聘、配备中医药学专业教师,并由这些教师定期向学生开展中医药基础知识、中医药文化的讲座。如果不具备直接招聘、配备中医药专业教师的高校,也可以邀请临近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或中医医院的相关专业教师、医师等前来开展不定期的讲座。这类讲座宜浅不宜深,宜广不宜精,以达到中医知识普及、通识教育的目的。以上所涉及的几种教育、教学方式宜综合使用,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重在让学生能够参与其中、乐在其中。不宜以严格的考试形式进行考核,避免让不同学科学生将中医通识教育视为严重负担而产生逆反心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普通高校非医学类专业学生中开展中医通识教育是非常有意义并且有必要的,这不仅仅可以促进大学生对中医的了解,普遍提高中医文化在国民中的认知度,还能很好地为大学生提供思维模式的多样性,更为我国提倡的文化自信充实内涵、扩展外延,有利于全民文化自信心的进一步提升。“在大学通识教育体系中纳入中医传统文化的内容,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意识、学习科学的健康理念与相关健康知识,以增强体质,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领略传统中医文化的魅力,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人文素养。”[2]因此,在普通高校非中医类本科教学过程中加入中医通识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并且从长远来看,普通高校非中医类本科教学过程中加入中医通识教育无论是对学生个人,还是对社会、对国家,都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王君明:《中医药通识教育的应用及策略》,《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年第7期。

传统文化常识范文8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传播;自媒体

一、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机遇与困境

(一)自媒体时代创造机遇

中国步入新时代,综合国力逐步增强,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对内发展还是对外传播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自党的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数次报告均强调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影响力,为我国“国潮”“国创”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支撑。在这样的背景下,汉服文化崛起和发展,国潮品牌更受年轻群体的青睐,年轻群体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度日渐提升,为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构建了一个较为优越的网络生态环境。此外,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冲击引起了群体的广泛关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进行价值渗透的做法也引起了学者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清晰认识到中国文化输出的重要作用,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再次成了自媒体平台传播的重点内容。其次,通过网络社交平台的这一桥梁,真正意义上为学者们搭建了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学者们可以在平台上畅所欲言,由此碰撞出大量的思想交流成果甚至是新发展理论,改变了传统的文化交流方式。

(二)自媒体时展困境

1.过度娱乐化抑制文化发展

在网络上就大学生对于传播传统文化的态度展开调查,共发放200份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157份,调查对象主要是大学生群体。线上问卷调查数据表明,50%的年轻用户认为自媒体平台上的视频质量良莠不齐,仍然需要改进。在哔哩哔哩视频网站上,搜索与传统文化有关视频超过1000个,搜索页面达50页,从类型看,传播传统文化的视频主要有纪录片类、讲解类、讲座类和新闻类,其中夹杂着一些封面乱、内容无关的视频。这也就意味着,在自媒体传播平台需要建立明确的视频分区,明确区分娱乐化的视频与弘扬传统文化的视频,以免误导浏览者。自媒体平台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自媒体创作者关注娱乐性。在娱乐化的环境背景下,为了迎合大众对恶搞娱乐的需求从而获取更多的视频点击量,增加创作者自身流量,一些自媒体创作者选择一些无关紧要的视频,甚至是贬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频,以鬼畜历史人物为乐趣,扭曲了历史事件,忽视了中国的主流文化价值,对大众的价值观念造成了重大冲击。在过度娱乐化的环境下,不利于年轻群体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并且增大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视频所面临的竞争压力。

2.审核机制影响文化传播

库尔特·卢因提出的把关人理论,能够明确告诉传媒组织决定着什么样的新闻信息能够进入大众传播渠道。然而,在自媒体时代下,每一个用户都可以成为视频的创作者和者,选择和决定自己拍摄的内容和传播的渠道,也就意味着用户自身也可以成为信息传播者。当自媒体创作者把视频发送到平台,审核平台成了“把关人”,对视频、信息的筛选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内容优劣。哔哩哔哩视频网站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鬼畜视频有36页,恶搞视频夹杂其中。基于平台审核机制不完备,没有做好“把关人”的身份,审核通过一些质量不高、娱乐色彩重的视频,没有进一步审核视频的内容是否符合当代的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简单地把娱乐化的视频划分到鬼畜栏目中,不利于年轻用户筛选和接收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质信息。鬼畜不等于恶搞,视频网站平台应该进一步明确区分鬼畜文化和恶搞文化的不同之处,在审核视频时关注视频的内容是否健康向上,是否符合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念,严禁过度恶搞和诋毁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频在平台上。

3.推荐算法限制文化传播

丹尼斯·麦奎尔在《受众分析》一书中谈到,“受众不仅是人际传播的而且是大众传播和互动传播的参与者。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受众不是只有消极吸收还有积极反馈。”[1]受视频的推荐算法的影响,平台的数据库会收集受众喜欢观看的视频类别和观看该类视频的次数,并且对此进行数据分析,从而使推荐页面反馈受众喜欢的视频。因此,受视频的推荐算法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部分受众无法接触到优质传统文化视频的推荐,缩小了受众的范围。

二、多途径推动文化传播和发展

(一)发挥自媒体平台的枢纽作用

截至2020年6月,哔哩哔哩视频网站的用户已经达到1.2亿人,其中18-35岁的用户占比78%,年轻用户较多。数据表明,在1.2亿人中有9600万人在哔哩哔哩视频网站了解国风文化,占用户的80%。①拥有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的哔哩哔哩视频网站,不再只是一个媒体或者是视频网站平台,而是充当了一个“连接枢纽”的作用,是一个连接着用户群体和社会的重要枢纽,是我国传统文化发展和传播必不可少的“弘扬者”和“建设者”。同时,自媒体平台应该提高优质传统文化视频的推荐度,减少推荐算法的影响,不能够只依赖数据库的反馈来选择推荐的视频内容,而应该要充分认识到自身作为传播平台的责任,主动挑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担子。

(二)创建规范的网络环境

1.坚持主流价值观念

虽然自媒体平台日渐发展的环境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催化剂,但仍然要关注到,大多数的年轻人认为传统文化对自己的生活并不重要。在娱乐化的信息环境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仍然需要坚持主流价值观念,坚定理想信念,实现文化自信需要自媒体创作者自觉发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并且再创作,需要创新传播的方式,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建设发展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2.完善视频审核机制

哔哩哔哩视频网站作为重要的连接枢纽,应该要做好“把关人”的角色,完善视频审核机制。视频审核机制不应该单纯依靠上传视频的制度说明以及数据分析,还需要做到内容审核,对恶搞历史人物、抹黑历史事件的视频用户应该有相应的惩罚机制。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发展,自媒体平台审核的视频会日益增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成为自媒体创作者,这类群体自发拍摄和传播的信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日益扩大,推动中国传统文化更好、更优质的发展就意味着对完善视频审核机制的需求日益迫切。

(三)打造优质创作团队

自媒体创作者既是内容的创作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和分享者。在哔哩哔哩视频网站上,制作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优质视频基本以剪辑视频和解说文化发展为主,均以个人为创作主体。倘若传统文化想要在自媒体平台上拥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改变个人创作的模式,由个人独自创作转向与团队合作,真正打造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视频制作团队才是传统文化未来得以发展的关键。[2]

1.依靠专业团队和专业设备提高视频的质量

如,在哔哩哔哩视频网站上拥有773.2万粉丝的李子柒通过美食制作来展现中国的美食文化,从一个人创作逐渐发展为团体创作,随着画面精美度和内容丰富度逐步提高,视频的质量也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吸引了更多的人观看和学习。

2.培养优质的创作团队的创新意识

现阶段,有关文化类的视频模式和内容大体相同,内容主要集中在茶、汉服、瓷器等,而例如地方戏曲则较少人问津,建立优质的创作团队就应该鼓励他们标新立异,独创新意。实现文化自信,需要不断创新传播的内容,多个角度来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满足大众特别是年轻人群的需求,否则这将难以在未来得到良好的发展。

(四)创作贴近生活的主题视频

作为视频创作者,应该深入思考未来视频创作的方向,自觉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号召更多的创作者来传播传统文化。艺术源于生活,视频创作者还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从小处着眼,从生活中寻找的题材,通过记录生活的方式来弘扬传统文化。[3]2021年2月2日,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微博发文宣布,短视频博主李子柒以1410万的YouTube订阅量刷新了由其创下的“YouTube中文频道最多订阅量”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李子柒通过美食制作和手工工艺来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贴近生活,让受众能够了解中国美食、服饰等的制作过程,体会朴素生活的本质内容,博得了受众的喜爱。同样拥有较大影响力是名为滇西小哥的博主,她依靠当地的食材制作美食的视频成功虏获粉丝数83万,获赞数437.7万,播放数7051.1万,阅读数50.2万。

(五)把优秀传统文化立在首位

中华传统文化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大家熟知的文字、语言、书法、棋类等都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无论自媒体创作者制作的内容是什么,最重要的是把优秀的传统文化立在首位,明白自己的创作目的和创作的定位,让更多的人能够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譬如,知名中外的国家宝藏栏目,视频的最多播放量672.6万,获得粉丝数93.9万,获赞数205.8万,播放数8790.3万和阅读数1.8万,为国民科普国家文物的历史故事,把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为重中之重的任务。比较小众的博主小小一探花通过向大家讲解各种文学常识和历史故事,也获得粉丝数1.1万,获赞数5.9万,播放数130.9万;韶灵素心主要讲解和科普传统文化文学常识,粉丝数8.7万,获赞数26.9万,播放数237.6万。然而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不只是美食、文物、文学知识,还有很多其他的内容需要我们去不断发现和挖掘,传统文化自媒体创作者更应该要不断思考要做什么内容和不断发现有什么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是值得弘扬的,非传统文化自媒体创作者也可以尝试在视频中添加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此外,应该鼓励年轻群体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学习。年轻人是未来的引领者也是自媒体平台的重要创作者,他们只有树立起高度自觉弘扬传统文化的目标,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得以保留,而不是被人随意丢弃和遗忘。现阶段,要改变年轻人群对于“传统文化是枯燥无味、毫无生机”的认识,就必须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破旧立新,寻找更多的立新点激发年轻人群的肯定和认可,引导年轻人群建立正确的价值判断,学会辨别优秀文化和腐朽文化。

参考文献:

[1](英)麦奎尔.受众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孙伯琦.自媒体环境下中国传统文化的赓续与弘扬[J].江南论坛.2014,(01):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