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曲艺术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传统戏曲艺术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传统戏曲艺术

传统戏曲艺术范文1

 

中国的传统戏曲是世界范围内完整保存下来的三大戏剧文化体系之一,它是包含着文学、音乐、美术、舞蹈、杂技、武术、表演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艺术。在我国悠久的农耕文明和乡村社会格局中,传统戏曲所积淀的是一种带有地域色彩的整体文化精神。保留了传统戏曲程式精髓、文化内涵、思想意韵,得到观众普遍认可,并在时间或空间上广为流传的改编、新编、移植的剧种、剧目亦都属于传统戏曲的范畴。传统戏曲的传承、发展过程,也是传统戏曲艺术传播的过程。本文所谓的传播,是指广义上的传统戏曲艺术本身所具有的精神内涵的扩张,在开放的艺术交流、艺术借鉴、受众参与的影响下传统戏曲程式形态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市场和科学技术因素在传统戏曲革新中的辅助功能。   一、传统戏曲艺术的历史传承与审美内涵   中国传统戏曲根脉久远、绵延悠长,上下几千年的筋络穿起了中华民族的漫长历史。传统戏曲作为浸透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灿烂文化的活化石,给后人带来了无限的遐想空间。传统戏曲自身的发展,经历了生存的坎坷和艺术的蜕变。经过长期的文化积累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传统戏曲具备了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历史的传承、沿革和发展中,传统戏曲一直活跃在文化阵地的最前沿,而且具有强烈鲜明的时代性,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我国的传统戏曲在历史发展和时代变迁中,不断地演化、借鉴、丰满。与诗词、舞蹈、音乐的结合,使传统戏曲自产生之日起便具有多种元素相互交叉协调发展进步的特点,呈现出综合艺术的特质。《乐记》中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言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这是古人对传统审美的认知,是对综合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内容的初步概述。现代的欧阳予倩则更明确地说:“中国戏是歌(唱工)、舞(身段和武工)、表演(做工)、道白四者同时具备而又结合得很好的特殊的戏剧艺术形式。”[1](P19)   可见,传统戏曲的综合性特征是其审美内涵的首要因素。传统戏曲的综合审美性的表现可概括为角色行当化、内容多元化、表演歌舞化、舞台虚拟化四个方面的特点,它们全面展示出传统戏曲的魅力。传统戏曲在发展中逐渐形成的角色行当化是和异彩纷呈的流派艺术结合在一起的,在传播中迎合了不同审美群体的需求。以京剧为例,行当分四:生、旦、净、丑。在这四大行当中又分为很多细小的行当,如:青衣、花旦、刀马旦、老旦、老生、小生、武生、铜锤花、架子花、文丑、武丑等。从地域上来讲,有在北京扎根以正统自居的京派和以上海为代表的其他各地京剧艺人的海派之分,京、海两派各有千秋、人材辈出。北方出现了梅、尚、程、荀“四大名旦”和“四大须生”等;南方则出现了“麒麟童”、“盖叫天”等表演艺术家,随着时代的发展,京派和海派的各自特色已经出现了多方面的融合,在丰富了京剧的艺术表现力的同时,也使京剧的发展更具潜力。京剧的流派之多、之全、之广,可谓异彩纷呈、繁花似锦,而其它地方剧种亦有类似的情况,在这里不多赘述。传统戏曲在内容表现上多种多样,人伦道德和历史文化知识教育是其中重要一环。在忠、孝、仁、义、礼、智、信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体系下,关于“忠孝节义悌”的各类传统戏曲剧目数不胜数,核心的儒家文化内涵在传统戏曲的传播过程中,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形成了高度统一的价值观。观众通过看戏加深了对礼义廉耻、忠孝节义的理解和接受,学会了为人处事的道理,一定程度上传统戏曲为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反过来这种文化接受氛围的形成和审美模式的出现,使传统戏曲可以在一定的规律之下不断发展、创新,不因改朝换代或突发的历史事件而消亡,进而能趋利避害,发挥宣教的特长,成为统治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欣然接受的文化形态。   在表演上,传统戏曲的伴奏和唱词基本上保持着对应的关系,因为戏文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诗歌的韵律特点,一般的情况下比较规整,不但体现内容美,也能体现节奏美。但同时板腔体的多种体式,有时又不是词曲一一对应的,比如有时紧拉慢唱、字稀腔长,有时反之,营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例如《玉堂春》(《三堂会审》一折)中,西皮慢板“鸨儿买奴七岁整”,字疏腔密,一方面唱出苏三此时诉说的悲凉的心情,一方面表现京剧的音乐伴奏的节奏美。接下来的流水“那一日梳妆来照镜”与之形成强烈的对比,美在其中。不同的板式有不同的伴奏与戏文的方式,通过长时间的审美传播,这种标准已经被人们接受,并成为约定俗成的评判标准。其实就音律来讲,因为其集成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精髓,并融入了传统民歌和曲艺,增加了其表现方式的多样性,也拓展了传统戏曲艺术表现的音乐空间。传统戏曲的念白,虽然有时是无伴奏的,但也体现着音乐内在的美。原则上有以下的对应关系:伴奏音符的多少、音阶的高低和唱词字数的多少、字音的高低相对应;伴奏拍式的长短、拍数的多少和句法的长短、句数的多少相对应。唱词内在的韵律美和节奏美是内在固定的,这样即使在念白时无伴奏,观众在欣赏时还是可以体悟到音乐的节奏美。把无形的音乐融入到欣赏中去,在欣赏的同时也是观众对传统戏曲审美的认知过程。即使观众不明白其中的理论关系,仍可以感悟到其中的美,这便是传统戏曲深刻审美的映照。   传统戏曲艺术是对生活的浓缩反映。就像摄影的布光、绘画的构图、音乐的旋律、舞蹈的步伐、电影的蒙太奇一样,传统戏曲艺术用高度精炼、集中、诗化的歌、舞、念白、人物动作等手段表现生活。传统戏曲的伴奏乐器是中国民乐中使用的乐器,传统戏曲的语言共通着诗词歌赋规范,传统戏曲的精神内核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对传统戏曲的历史性的梳理,审美内涵的把握,自身综合特点的认知,可以发现传统戏曲的生存动力是强大的,而且完全具备继续发展繁荣下去的潜质。要发扬光大传统戏曲,我们要做的是去发掘传统戏曲的美,传播传统戏曲的继承精神,巩固固有的体系程式,改善其不足,从内核上保持其审美特性。   二、传统戏曲艺术的生存和传播 #p#分页标题#e#   中国传统戏曲是一种独特的民间文化,它广泛地吸收和借鉴传统文化精髓,从民间艺术中获取给养,在成长中吸收了剪纸、皮影、面塑等民俗艺术的造型、色彩、制式等元素;又从民间口头文学、曲艺和地域文化中借鉴优秀历史故事和传说来丰富自己的剧目。在发展过程中,戏曲又与多元的民间文化相结合,借助民间文化的普及和传播,实现自身的不断发展。同时,观众的参与和培养,发展着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也是传统戏曲传播重要的保证,是传统戏曲生命的不竭动力。康熙年间有北方民谣说:“山东六府半边天,比不上四川半个川。都说天津人烟密,比不上武强一南关。每天唱上千台戏,找不到戏台在哪边。”其中“千台戏”指的就是戏曲年画。年画艺人受到传统戏曲文化的影响,把自己亲身所感受到的戏曲故事、戏曲舞台、戏曲人物,塑造在他们的木版年画作品的创作中,使传统戏曲舞台上的形象得以长留在人们的心中,使戏曲艺术的传播在更为广泛的范围内得以实现。戏曲年画以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成就最高。桃花坞戏曲年画内容以徽戏为主;杨柳青戏曲年画的内容前期为昆曲、京腔剧种的演出剧目,如《盗仙草》、《辛安驿》等,后期大多反映的是梆子和皮黄戏的内容。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桃花坞后期戏曲年画面向看戏较少的农村购买者,随时需用文字对画面进行解说;而杨柳青戏曲年画在极其熟悉戏剧情节的京、津民众面前,常常省略这些。这正是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使用不同形式和程度的传播方式方法,追求不同的传播效果典型实例。戏曲界有句老话:“唐三千,宋八百,演不完的三列国。”传统戏曲始终把三国故事当作重要的题材来源,不同的剧种,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不同风格的三国戏曲作品。《三国演义》的绝大部分情节都在传统戏曲舞台上得以再现。《群英会》是其中最为精彩生动的篇章,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赴东吴与周瑜共同筹划联合抗击曹操大计,二人相互斗智,其中包括蒋干盗书、草船借箭、苦肉计、打黄盖等情节。20世纪60年代,北京电影制片厂把京剧《群英会》拍摄成彩色影片,遂成为千古绝唱的艺术经典。选取《群英会》进行拍摄,一方面是烽火连天的战场、数十万人的拼杀、犬牙交错的矛盾冲突,刘备、曹操、诸葛亮、周瑜等一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人物,行当、唱段丰富齐全,能全面展示京剧的水准;另一方面,北京京剧院云集了谭富英、马连良、叶盛兰、袁世海、裘盛戎、萧长华等名角儿,增强了票房的号召力。这样既传播了京剧艺术,又取得了经济上的回报。   传统戏曲对于老百姓来说是很重要的娱乐活动,逢年过节和喜庆的日子演戏是乡村的传统习惯,各地的民俗庙会和普通的婚丧嫁娶都会有戏曲参与。到农村找观众,参与到民间戏曲的氛围中,为广大农民朋友创作喜爱的作品,为平民百姓服务是戏曲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乡村的戏曲是淳朴的、善良的、世俗的,寻找民间传统戏曲艺术形式走出农村走进城市,是扩大民间戏曲市场的必要实践,需要自身的探索。例如获得了广泛好评的新编古装传统闽剧《红豆缘》就是根据民间传统戏《城下夫妻》改编再创作的,它定位于戏曲舞台的最原始状态,精神价值和舞台魅力回归于传统戏曲本体,把一个感慨世态炎凉、嫌贫爱富的传统老故事,改编成为一出充满平民生活气息和呼唤人间真情的作品,取得了成功。城市戏曲庙会作为新的戏曲传播形式,也为戏曲的演出和推广增添了别样的韵味,上海嘉定南翔古镇首届南翔戏曲庙会是很好的例子:戏曲庙会上演出了京剧、越剧、沪剧等剧种,邀请名家登台献艺,戏曲票友也得以粉墨登场,一展风采,过足了戏瘾。戏曲庙会的形式是一种新的尝试和创意,搭建了业余戏曲爱好者登台献艺的平台,吸引了民众的广泛参与,沟通了演员与百姓的情感,传播了传统民族文化,展现了百姓精神生活与节日娱乐的和谐氛围。将来类似的创新肯定会层出不穷,促进民间戏曲和舞台戏曲形式的交流,最终服务于传统戏曲的继承、发展、传播,促成传统戏曲的革新。   没有观众的传统戏曲,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中国传统戏曲诞生数百年来,经历了迅速扩张和长时期的辉煌,戏曲观众的钟爱、支持和参与在这其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如今传统戏曲进入了相对低潮的阶段,有些剧种和剧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窘境,一些流派正在或多或少地隐退于边缘化的地位,陷入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例如俏丽中带刚劲,大方中见洒脱,豪爽遒健的“尚派”,尚小云先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把武生风格融入旦角大胆创新,在《汉明妃》(《昭君出塞》)、《失子惊疯》等戏中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他为了艺术更是散尽家财创办“荣春社”科班,弟子遍布全国。时过境迁,今天大师博大精深的艺术居然面临失传的窘境。这里面尚先生后来移居西安是一个原因,尚派本来就难学也是一个原因。但根本的原因在于观众,首要层面的因素是尚派在与梅、程、荀的竞演中,忽视观众群的开发,观众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流派的发展上,慢慢地对尚派缺乏兴趣,对其关注度也随之而降,形成了互动中的恶性循环,观众急剧减少。加之,传统戏曲市场不景气,整体观众数量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状态,各流派面临的生存压力都很大,尚派的处境就更加窘迫。没有观众捧场,就没有了市场,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动力,要振兴尚派首要的就是通过各种渠道拓展观众群;振兴京剧亦是如此。   观众的参与渗透于戏曲的策划、创作、表演等每一个环节,观众从欣赏的角度提出的问题是有独到之处的,可以弥补创作人员和演员的主观创作的不足。现在观众参与的方式虽然较过去有所增多,但是观众的欣赏关注点被其他娱乐形式分化,加之有的戏曲团体和演员本身缺乏交流意识,戏曲观众的真正参与的比重较过去反而少了。振兴传统戏曲必须培养观众,让那些热心观众能广泛参与。巩固中老年人的观众群,重视青少年观众的培养,激发当代青少年对传统戏曲的兴趣与情趣,成为在新世纪振兴传统戏曲、培养观众的重点。京剧进入小学课堂是一个培养观众的契机,让孩子们了解京剧艺术,在审美上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与启发,帮助孩子们建立对传统戏曲艺术的认同感。循序渐进、积极引导,观众群一定会慢慢地扩大充实起来。现在举办的各种票友大赛上出现的戏曲小明星,让我们看到了观众回涌的苗头,也看到了传统戏曲振兴的希望。大众传播时代和网络传播时代的先后到来,使传统戏曲走到了发展的十字路口,传媒手段的不断更新,技术的不断进步,联系的不断紧密,使得传统戏曲在传播和接受上更加迅速,方式更加灵活多样,整个传播环境促成了传统戏曲新的发展机遇。#p#分页标题#e#   传播手段和传播媒介的进步贯穿在人类社会生成发展的进程之中,是人类文化创造和积累的产物,并直接参与到各个时期的文化建设中去,启蒙大众,提高大众的文化水平。特别是传媒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变革,不断地提升和丰富,使受众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大。就中国传统戏曲而言,传媒的发展有利有弊,总起来说是利大于弊的。随着时展进步,新的科技手段和新的理念让传统戏曲得到了有效传播,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在传统的搭台演出之外,广播、电视、茶楼、网络等传播方式正在成为传统戏曲传播的主要途径。观众在电视前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到名家名段,也可以通过网络来欣赏自己喜爱的传统戏曲,戏曲网站、博客、邮件、QQ群等成为广大戏曲爱好者的联系交流渠道。另一方面网络文化的发展,使受众对不同文化的接受能力激增,同时也增加了选择的多样性。在这个过程中与其他流行文化相比,由于网络受众群体的年龄和文化背景的原因,传统戏曲相对处于劣势。这就要求传统戏曲要努力适应网络传播的要求,最终促进传统戏曲的革新。层出不穷的传媒技术的出现,使传统戏曲的传播得到了保障和更加广阔的空间,为民族文化特别是传统戏曲文化的振兴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世界上任何事情只要步入良性循环,就有了生命力,戏曲亦然。要在继承传统与借鉴吸收的前提下不断推陈出新,不断进行新的综合,以达到传统戏曲艺术永葆青春的总体要求。在传统戏曲的不断的继承实践中,各种有利因素集聚形成合力,共同促成自身艺术上和外部环境上的平衡,以达到发展的目的,是保持传统戏曲生命力的关键因素。在保持良性循环的同时,还要加强这种良性循环下的创新发展。   三、传统戏曲艺术的改革和创新   传统的就是民族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是从文化保护上看,传统的只能是民族的,中国的传统戏曲艺术当然只能由中国自己来保护。面对挑战,把艺术、技术和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勇于改革创新,突破体制的束缚,解放演员和观众,成为其继承发展的必然的选择。传统戏曲萎靡的根源在于缺乏浓厚的现代意味,在创作上缺乏对现代生活的有力展示和表现,而舞台艺术又没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现代审美特性,所以当今的戏曲作品未能产生出震撼人心的审美效应。市场竞争环境下,传统戏曲需要不断地去探索新的商业生存空间,在艺术上需要大胆地革旧布新,开辟传统戏曲新的表演阵地,为观众打造新的审美情调,传统戏曲改革势在必行。市场手段能促进和引导传统戏曲的革新,但是创新改革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这其中政府应该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旗手发挥重要作用,包括理念上的更新、政策上的支持、财政上的资金投入等,都对于戏曲的发展至关重要。   传统戏曲的不景气首要原因是体制的弊病,历史上辉煌一时的戏班制在新中国成立后被国营剧团体制所代替。缺乏“主角制”的创作观念和制度使国营剧团缺乏创作的生机。在突破体制的实践中,有很多形式和经验值得我们总结和借鉴,张火丁工作室就比较有代表性。为了摆脱体制的限制,让演员有一个更好的展示艺术的平台,中国国家京剧院为张火丁筹备组建了张火丁工作室,选取了国家京剧院最好的配角演员为她配戏,并为她量身订制演出剧目,组织工作室到全国各地演出,获得了很好的声誉,随着张火丁息演从教,这项工作告一段落。不可否认,这次尝试是实现传统戏曲艺术与商业市场的有机结合的有益探索。在戏曲的发展中,受市场的影响,商业演出的地位在不断提升。传统戏曲的商业演出可溯至梅兰芳大师,他先是两次赴日本演出,后来又到美国和苏联演出。特别是赴美演出是那个时代商业演出的巅峰。为了加强商业宣传,演出方提前半年在展演当地媒体上刊登广告展开宣传攻势,出版了介绍中国传统戏曲和梅兰芳的书籍,并赠送带有梅兰芳标志的小礼物;为了适应国际审美需要进行了变革,废除捡场陋规,净化戏曲舞台,剧本力求精练集中,加强演员舞台交流;按照西方的审美习惯,选择西方人能理解的故事和以表情动作为主的剧目。经过以上工作演出获得极大成功,既达到了文化交流的目的,又取得了丰厚的商业利润。马连良的“扶风社”赴港演出就没那么幸运了,演出入不敷出,后来不得不拍摄戏曲电影维持,不过这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影像资料,可谓因祸得福。这些案例对于现代戏曲的市场运作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商业市场的冲击或许是戏曲突破传统走向创新的机遇,近年来的小剧场演出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就拿根据昆曲《烂柯山》、京剧《痴梦》改编的现代小剧场京剧《马前泼水》来说,这出戏经过改编,从朱买臣休妻的传统故事和传统道德伦理批判中解脱出来,用现代人的观点重新审视人的生存与婚姻、选择与命运,找到了撞击现代观众心灵的共鸣点。“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生存问题是每个人首要考虑的问题,当所嫁之人无法让妻子维持生计的时候,妻子想要寻求新生活是否是属于嫌贫爱富;一介书生无法金榜题名博得功名利禄,甚至让自己的媳妇填不饱肚子,是否说得过去……新颖有趣的话题都吸引了文化修养层次较高的小剧场观众的目光。而将传统京剧置于现代小剧场之中,演出样式上的新颖独特和演员表演的精彩得当、典雅细腻也是一扫小剧场创作粗糙状态的有益尝试。更重要的,它一改传统戏曲的教化功能,而更注重艺术对人生的况味的揣摩。事实证明该剧取得了很好的商业效果,成为一种商业操作的新探索。   进入新世纪,传统戏曲的改革更加任重而道远,改革的方式多种多样,传统经典剧目新排、历史剧新编、剧种间经典剧目的移植改编、实验戏曲等形式很好地实践了改革的初衷,为传统戏曲的振兴开辟了新的道路。传统经典剧目新排是一条改革之路。京剧《大唐贵妃》改动了原来《太真外传》和《贵妃醉酒》的程式结构,用现代人的爱情观演绎出这段古代帝妃间的断肠情史;并且新创了30多段梅派唱段,将“鹊桥仙舞”、“霓裳羽衣舞”搬上了舞台。这种挑战经典的做法曾受到过质疑,但是从实践的效果来看,《大唐贵妃》的改革是成功的,得到了梅派掌门人梅葆玖的支持,也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梨花颂”唱段更是传唱开来。历史剧新编也是一条改革之路。新编京剧历史剧《泸水彝山》讲述的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编剧以《三国演义》中七擒孟获的故事为素材,参考河南越调《七擒孟获》创作完成。这出戏行当齐整,表现手段丰富,既具备了传统戏曲的所有元素,又有不少诸如蒙太奇、少数民族音乐舞蹈、高科技手段以及真实的流水场景的运用等创新之处,使其具有了鲜明的时代感,给人以全新的视觉感受,这种传统和现代的结合取得了实践的成功。地方戏曲在这方面也不甘示弱,新编晋剧历史剧《傅山进京》把具有民族气节的学界泰斗傅山搬上了舞台,同样取得了极大的成功。#p#分页标题#e#   剧种间经典剧目的移植改编是另一条改革之路。像京剧改编自地方戏的同名剧目有豫剧《穆桂英挂帅》、川剧《柳荫记》、莆仙戏《春草闯堂》、滇剧《瘦马御史》等,且都成为新的经典作品。豫剧《程婴救孤》是河南省豫剧二团在京剧《搜孤救孤》、《赵氏孤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剧种的特点加入新的艺术理念打造出来的。该剧进京演出大获成功,使濒临倒闭的河南省豫剧二团起死回生。有的地方戏剧团则将视野扩展到世界文学艺术的领域,越剧《马龙将军》就是根据莎士比亚名著《麦克白》改编的。这种国内国外的借鉴,一方面解决了剧本创作的问题,另一方面扩大了艺术上的交流,巩固了传统戏曲阵地。实验戏曲也是一条可行之路。革新,是一切艺术发展永恒的主题。没有不断的革新,就没有艺术的生命。推动传统戏曲走向现代化就需要大胆的实践。实验戏曲的尝试争议很大,从效果上来看,由于先锋派戏剧、实验话剧等形式存在,在吸引观众上突破并不是很明显,但是这方面的改革还在进行,相信找到传统与现代最佳交点的戏曲,最终会在当代观众的心目中树立起新的形象,赢得当代观众的普遍喜爱。   另外,戏曲电影的新突破也是戏曲革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舞台是戏曲的根,但戏曲想要有更多的观众,必须要有新的传播方式,有现代的传播手段,才能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戏曲电影是中国电影特有的片种,上世纪50年代程砚秋的《荒山泪》等剧目的拍摄,使我们能一睹大师的风采。到“”时期样板戏的兴盛催生了样板戏电影,从艺术的角度看,样板戏电影无论从拍摄的技术还是戏曲舞台形式的尝试都是很成功的,引领了一个时代的审美潮流。改革开放以后,也有各种戏曲电影出炉,延续了戏曲电影的生命。进入新世纪,戏曲电影的创新尝试还在进行,数字戏曲电影《对花枪》、《白蛇传》、《锁麟囊》等相继问世。数字手段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京剧的传播,也推动了戏曲电影的创新。数字技术的运用使传播优势更加突出。例如,《对花枪》保留了京剧的大写意手法,利用数字技术营造背景渲染了人生的悲欢离合。演员的唱做更美、更干净利索,不同景别的镜头表现,增强了演员的艺术感染力。今后,要通过当今发达的传媒推广,高科技的影视手段,将更多更好的戏曲剧目呈现在银幕上,让戏迷观众不但只能坐在剧场听戏,还可以在家里欣赏到演员的精彩表演,大力开辟戏曲电影的阵地,为传统戏曲的传播做出应有的贡献。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传统戏曲发展过程中,由于全国各地交通不便、经济自给自足、文化交流有限、方言差别大、各地民俗不同等综合因素的作用,形成了诸多地域特色明显的地方剧种。中国的传统戏曲剧种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区别的仅仅是形式上的差异。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戏曲表演体系不应束缚在京剧的范畴之内,而是广义的中国东方戏曲体系,是整个涵盖统一于表演的大的文化集成。被称为“国粹”的京剧的革新需要不断推进,地方戏的革新更应该予以同样的重视。在这方面,目前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   四、结论   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之所以发展至今,是源自其开放的艺术精神。它敢于借鉴一切有利于自身生存发展的艺术形式,敢于推翻自己、重塑自己,敢于在时代的轮回中做出关键的艺术选择。而这些是在保持其本身艺术价值、审美内涵和服务观众的前提下完成的,它既做到了生存于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历史长河,又维系了其传播、娱乐、教化、交流的艺术功能,表现出了不竭的生命力。   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这种生命力来自不断的艺术革新。在新时期传统戏曲的革新是需要大量的资金保障的,面向市场则成为必然的选择。这就需要有大规模的市场营销策划进行积极的市场运作,以取得票房上丰收。政府的支持当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戏曲艺术的革新、传承需要各级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的积极引导,同时需要政府财政上大力的资金支持。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艺术才会迎着新世纪的号角,走出低谷,走向振兴!

传统戏曲艺术范文2

 

江苏省北部地区(以下简称“苏北”)包括徐州、淮安、宿迁等,地处中国南北交界,拥有丰富的可资利用的传统戏曲资源,当地流传的传统戏曲犹如一颗颗明珠积淀着民族艺术的传统,极具审美价值和教育功能。挖掘和开发利用苏北传统戏曲资源,既是传承和保护民族传统艺术的迫切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我校开发并利用苏北传统戏曲资源,探索学校发展的特色之路。   一、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学校环境资源主要包括校园环境资源和教室环境资源。我校设置戏曲展馆,布置戏曲文化墙、戏曲走廊,在图书馆典藏传统戏曲的文字、文献、图片、音像资料,用具有浓郁戏曲风格的图像作为校园标识或校服图案,将校园铃声全部换成戏曲音乐。用学生的戏曲艺术作品装饰教室,教室的墙壁用戏曲舞台图案作为装饰,悬挂戏曲剪纸、泥塑、纸塑作品,板报、专栏以脸谱等戏曲图案作为题花和线条等,使学生在浓厚的戏曲氛围中引发对传统戏曲艺术的热爱,激发民族自豪感,形成审美观念,发展审美能力。   二、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环节,是开发利用传统戏曲资源的主要途径,苏北传统戏曲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从学科课堂教学人手。艺术类课堂深受学生喜爱,是开发利用苏北传统戏曲资源的主要课堂。音乐、舞蹈课中欣赏优秀剧目,教学生学唱戏曲名段,演奏二胡、笛子、土琵琶、锣鼓等,进行手眼身法步等戏曲基本功的教学;美术课安排学生欣赏舞台美术、脸谱艺术、服装造型等,让学生学习戏曲图案的构图、设色;手工课,让学生进行戏曲风格的剪纸、泥塑、纸塑,用最简单的材料制作戏曲道具等,使学生了解戏曲艺术特点,感受传统戏曲艺术的魅力。   语文课中包含着丰富的审美和德育因素,是开发利用苏北传统戏曲资源的又一重要课堂。教师让学生收集整理反映劳动人民勤劳、善良、勇敢,为追求幸福生活努力拼搏的戏曲故事、戏词、歌谣,反映苏北风土人情的名段。教师先介绍其思想情感、戏曲背景、故事主人公等,让学生了解故事、戏词等文字中所包含的审美、德育因素和语言学习素材等,使学生受到审美感染。社会和体育课堂是开发利用苏北传统戏曲资源的重要途径。   社会课教师还可以挖掘苏北传统戏曲故事、戏曲人物所蕴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体育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踢腿、下腰、旋子、跑龙套等戏曲基本功,感受这些基本功洋溢着的程式美和动作美,体会其蕴含的审美情趣。课外活动资源的充分利用是学校开发利用苏北传统戏曲资源的途径之一。我校根据本地特色和学生的兴趣,组建一些社团或兴趣小组,到当地文化站或剧团查阅和收集民间传统戏曲的图片、照片、实物资料,聘请专业演员、民间艺人、戏曲艺术传承人等来校指导,举办各种讲座,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戏曲方面的才艺。   三、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苏北各地都有在传统节日举行小戏演出的习俗,如庙会、春节等。在这样的气氛下,发动家长带学生去观看,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学校还可以引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加以熏陶。一方面发动家长共同搜集和提供资料,像照片、剪纸、图书、画报、戏曲乐器等,另一方面邀请喜欢戏曲的爷爷奶奶到校园来露一手,和教师一起指导学生。这样,家长等社区资源和学生、教师就产生了互动,戏曲教育就会逐渐步入良性轨道。   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戏曲艺术,学校教育责无旁贷。戏曲理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挖掘和开发传统戏曲资源,戏曲这朵艺术奇葩定会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成为校园健康的主旋律。

传统戏曲艺术范文3

关键词:传统戏曲;群众文化;结合探索

我国的戏曲艺术深受老百姓喜爱,国内外很多人都喜欢我国的戏曲艺术。历史悠久的戏曲艺术,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流传于世,这表示戏曲艺术具有扎实的文化根基与巨大的文化价值。自从社会中出现了戏曲,其便一直受群众所喜爱。一词一句、一腔一调表达的是国人内心的酸甜苦辣与情感,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传统戏曲的传承与普及,可以满足民众文化诉求,进而扩大戏曲的受众范围,让更多人了解戏曲艺术魅力,是时代的责任,也是艺术的发展追求。

一、传统戏曲的推广价值

虽然很多民众非常喜欢戏曲,但的确也有部分人不了解戏曲。不了解戏曲自然无法知道戏曲的历史、文化、背景。传统戏曲能够帮助不同身份、信仰、阶层的人了解我国的吸取历史,进而发扬光大我国的戏曲文化。戏曲本身的感染力极强[1]。通过观赏戏曲,能够让人民百姓了解历史,提升自我文化涵养与道德修养。我国戏曲种类极多,主要包括黄梅戏、京剧、昆曲等内容。形式多样的传统戏曲,满足了不同受众的需求。演员声情并茂的表演,带给台下观众极大地震撼。表演与观赏过程,本就可以看作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过程,其具有现实性引导意义。对此有必要在人民群众中,大力普及和推广传统戏曲,这样的方法与过程能够让传统戏曲重获生机,形成活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带动文化事业的进步,满足民众对于文化的实际需求。在良好的文化氛围阴道中,民众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2]。传统艺术走进了大众,表演者与观众心贴心、面贴面的互动产生了情感共鸣,能够打动群众,有序推进基层文化建设,提高文化水平与质量,让我国的传统文化与艺术获得有效的发展,让更多的人民群众能够了解我国的戏曲艺术,爱上我国的历史文化。

二、传统戏曲与群众文化融合特征研究

(一)群众特点。众所周知,戏曲本就从民间来,在数百、数千年的发展演变中,之所以没有被时代淘汰,就是因为具有群众性特征,深受群众喜爱。新时期背景下,只有走进了群众,进一步体现群众性特征,才能彰显曲艺和人民的关系,拉近彼此的距离。在新形态条件下,如今不少人对传统戏曲抱有偏见[3]。不过也有很多地方群众对于传统戏曲表现支持。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继续巩固支持者,同时也要改变存在偏见者的态度。让戏曲真正走进人民,让人民能够爱上戏曲艺术。

(二)地方性。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戏曲文化与艺术,风格不同,特色不同。国内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与组织,呈现出明显的地方性特征[4]。不同地区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方向不一样,为的是迎合地区民众需求。有了民众的支持、民众的响应、民众的参与,才能获得更好地发展。国内许多地区都有特殊的戏曲文化与资源。戏曲的出现、发展与地方文化关联十分密切。戏曲文化的地方性特征,使得地区能够顺利开展戏曲文化活动,同群众文化建立良好互动,打通与融合关系。

(三)非遗保护。国内在保护传统文化的时候,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是保护重中之重。非遗工作中,群众文化与戏曲文化能够巧妙结合。各地区戏曲文化都是非遗保护内容。文化馆完全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实现戏曲文化与群众文化的融合与同一。非遗保护完成群文活动组织,在相互作用下,一同成长与发展。

三、现阶段传统戏曲的发展困境

新时期背景下,多元文化成了时代的浪潮。传统戏曲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推陈出新。不论是戏曲表演还是戏曲演唱,都应与时俱进,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当然很多老一辈的表演者和观众认为,改变了形式和风格,就是违背祖宗的意愿和想法,是在改变戏曲。在这样的观念影响下,许多保守派并不支持改变,而很多戏曲也在保守中渐渐消失,失去现代人民的支持。有些戏曲虽然不断更新,在导演艺术、舞台美术中全面突破,但因为天才作家、戏曲大家数量不多,所以很难再次呈现元明清时期的戏曲盛世,无法和芭蕾舞、民族舞、街舞等参与者、受众者更多的艺术进行比拟。21世纪背景下,全球化成了时代的趋势,当前信息有了飞快的传播速度,人们所处的生态文明和过去大不相同,衍生出了物质主义与消费主义。这些主义侵蚀着人们的主义精神。在这样的环境中,戏曲文化很难获得良好的发展。当前戏曲的娱乐功能被不断弱化。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过去戏曲之所以深受群众喜欢,一方面是因为古人的娱乐形式真的很少,另外一方面便是接地气能够呈现趣味性。不论是戏曲的内容还是戏曲的形式都能吸引群众,深受群众习惯。可是老一辈顽固的思想却认为,应当继续保持,使用过去的风格、内容才算延续道祖,不违背祖宗根基。戏曲文化被文以载道的观念所绑架,融入了各种政治宣传和道德教化。戏曲缓慢地在向高层建筑爬行,失去了原本接地气的特征,失去了与群众交互的娱乐功能。虽然近些年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振兴各地戏曲,不过在历史因素作用下,很多戏曲工作人员并不在意娱乐,戏曲没有与时俱进,用前朝的剑斩当朝的官显然是不合适的,很难得到大众的感情共鸣。另外很多地区的戏曲地方性特色在逐渐消失。地方性反映的是地方民族文化和特色,和当地的生活息息相关,与人民群众的生产有着密切联系,所以才会深受人们的喜爱,得到人民的情感共鸣。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特色,这让京剧、粤剧、川剧呈现不同的文化特点。面对全球化浪潮,如今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与速度在不断加快。各个地方具有代表性的方言艺术逐渐离开历史舞台,被时代所淘汰。新时代的观众更倾向于现代审美,听不懂方言的群众想要听普通话,这使得很多方言戏曲陷入生存危机。传统戏曲如果想要得到认可,需要尽可能削弱地方特色,但这让本就不受待见的地方戏曲想要原汁原味的传承变得更加困难。大量流失的观众以及不再具有娱乐功能的戏曲,被其他文化与艺术所取代。传统戏曲如果没有了群众的支持与根基,最后势必会消失。绝大多数90后都有这样的感受,小时候家中的爷爷、奶奶偶尔会打开电视机看一看各种戏曲节目。而如今却很少有人选择观看各种戏曲节目,年轻人上网追剧、老年人也有了新的娱乐活动。没有群众力量的支持,不利于传统文化的延续。

四、传统戏曲和群众文化的结合构思

(一)增加投入提高宣传力度。必须重视传统戏曲,使人们产生参与积极性与主动性。文化馆在此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必须肩负起责任,探索与认知传统戏曲与群众文化融合趋势与必要性,逐步拓宽与深化群众文化内容与形式,让群众拥有更优质的戏曲欣赏条件。此外有必要邀请知名戏曲家表演,下基层和群众面对面对话。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调整传统戏曲的内容,让群众能够理解戏曲所表达的情感与文化,而不是像过去一样,让人听得云里雾里。应站在民众的角度创新戏曲内容,弘扬正能量,陶冶民众情操,审视其中的优缺点。用更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走进群众,弘扬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有必要做好文化设施建设,尽可能地完成传统戏曲文化的渗透。当前国内很多地区因为经济不景气,当地民众受教育水平不高,导致地区民众并不能欣赏与理解群众文化。所以政府部门需要加强投入,做好文化建设与管理工作。传统戏曲活动的组织建设,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尽可能拓宽戏曲的活动场地与范围,让各地区民众能够了解传统戏曲艺术与文化。通过多样化形式丰富民众日常。用送戏下乡的方式服务民众,组织近民意、接地气的活动,让人们喜欢上戏曲,主动参与到相关活动。

(二)发展年轻一扬与传承戏曲。年轻人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是未来20年甚至是30年我国文化的重要继承者。推广与发展传统戏曲文化的过程中,有必要尽可能考虑年轻人需求,用年轻人所喜爱的形式推广与弘扬艺术。比如可以在中小学甚至是大学课堂开展戏曲知识学习,使年轻人能够产生戏曲兴趣,主动肩负起弘扬戏曲文化的职责。中小学可以开设戏曲培训班,高校可以开办戏曲专业或是课程,邀请名师大家演讲,传授经验,吸引师生学习,提升年轻一代对于戏曲文化的兴趣与认知。让年轻一代了解戏曲文化的传承价值与博大精深,付出行动,保障我国戏曲文化获得良好发展。传承人的培养对于戏曲文化的发扬光大十分重要。必须充分考虑年轻人文化需求,当然也要兼顾中老年喜爱者的需要。

(三)贴地气发展地方戏曲。为了发展与壮大地方戏曲,最重要的工作便是让地方戏曲和群众文化相互支持,相互适应以后,才能获得更好地戏曲传播效果。应充分掌握与了解民众文化爱好与需求,以此为基础调整地方戏曲的形式与内容。地方戏曲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地方文化与人文内涵。地方政府与人民需要支持地方戏曲,不断改进、创新地方戏曲。文化馆需要重视人才培养,积极学习老一辈的艺术经验和创作经验,推动地方戏曲传承。

(四)全民参与。有了群众的支持,戏曲文化才能发展。全面参与,将传统戏曲融入文化产业建设,能够让我国的戏曲得到更大的曝光,实现经久不衰的传承。传统戏曲不仅可以用舞台剧的方法呈现,同时也可以加入影视作品、艺术品、图书之中。利用全社会力量的支持,大力扶持传统文化产业。地方政府可以建设戏曲产业园,通过整合,让人民群众有休闲的好去处,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与机会。让戏曲能够走进群众之中,提高戏曲影响力。

五、结语

在传统文化中,戏曲是很重要的构成,自我国历史中影响和意义重大。民众作为戏曲文化的传承者,只有在群众文化与戏曲文化实现真正的统一后,才能让戏曲紧随时代,贴合群众需求,服务人民大众。

参考文献:

[1]琚存华.公共数字文化工程戏曲艺术普及实践[J].大众文艺,2020(16):1-3.

[2]王春花.社区京剧文化课程培育的实践策略研究——以小浦镇为例[J].中国农村教育,2020(19):26-28.

[3]张亮珍.戏曲票友活动是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抓手[J].戏友,2019(04):58-59.

传统戏曲艺术范文4

【关键词】传统戏曲;群众文化;结合;分析;研究

戏曲艺术源远流长,拥有辉煌灿烂的历史,历经千百年风霜仍留存于世,其文化价值可见一斑。自戏曲诞生至今,便深植于群众之中,一腔一调、一词一句无不表达了国人内心的情感和酸甜苦辣,乡土气息甚是浓郁。进行传统戏曲普及和传承,进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诉求、扩充戏曲受众的范围、传播戏曲艺术的魅力,这也是当代文化馆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传统戏曲推广的价值所在

传统戏曲是普通民众了解历史、发扬传统文化的主要渠道,戏曲文化也极易被不同阶层、不同信仰、不同身份的人所认可。戏曲艺术具备极强的感染力,民众欣赏戏曲,便可从中了解历史,也会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传统戏曲所涉内容繁多,主要有京剧、昆曲、黄梅戏等,传统戏曲形式多样,备受民众喜爱。戏曲演员在舞台上声情并茂地表演,台下观众聚精会神地观看,这便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体现。在群众中推广和普及传统戏曲,不单单会让传统戏曲焕发生机,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助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并且可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营建良好的群众文化活动氛围,助力全民素养的提升,让传统艺术融入大众,让表演者和观众产生共鸣,继而进一步强化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整体水平,让中华传统文化得到更好传承,使传统戏曲成为一种人民的艺术。

二、传统戏曲和群众文化融合的特点分析

(一)群众性特点。传统戏曲文化源自民间,在戏曲艺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群众性特点如影随形。新时期背景下,文化环境呈现出新样态,尽管说有些人对文化工作中的戏曲文化抱有偏见,但在部分群众中传统戏曲的基础群众文化特点仍旧存在。

(二)地方性特点。国内群文工作组织和开展的过程中,地方性特点尤为明显。在各地群众文化活动中,具有地方特点的文化艺术活动广受好评,民众也踊跃参与。国内诸多省份和地区都拥有独特的戏曲文化,戏曲的产生和发展和地方文化特点紧密关联,因此传统戏曲文化存在地方性的特点,使其在该地区可以顺利开展,极易与群众文化活动之间实现良好融合。

(三)非遗保护工作的推动。国内传统文化保护工作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始终是重中之重,在非遗工作的作用下,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可以更好地融合起来。诸多地区的地方戏曲文化均被列入非遗保护名单中,文化馆便可借助这个优势进行群众文化和戏曲文化的融合,在非遗保护工作的促动下,组织群文活动时融入传统戏曲,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三、传统戏曲发展之困境阐述20世纪,传统戏曲也在不断创新,无论是戏曲演唱,还是戏曲表演等方面,都取得了诸多傲人的成就,戏曲舞台美术和戏曲导演艺术等方面也均有突破。但是该时期内的戏曲艺术领域,戏曲大家和天才之作寥寥无几,无法再现元明清的戏曲盛世,在世界戏曲舞台上黯然失色。21世纪,全球化进程持续推进,信息传播速度不断加快,文化生态和以往大不相同,随后相继衍生了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无不侵蚀着人类本有的人文主义精神。在此时,承载着人文精神的戏曲文化,其发展可谓举步维艰。娱乐功能弱化。通过审视传统戏曲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戏曲艺术初期就有一定的趣味性特点,戏曲形式和戏曲内容都颇受民众喜爱。若是戏曲文化被“文以载道”观念绑架,将道德教化和政治宣传等元素融入进去,那么就会失去戏曲本来的味道,娱乐功能也就消失殆尽。戏曲振兴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因为社会历史因素等的影响,戏曲创作人员也不再注重娱乐功能,所创作的戏曲作品受欢迎程度持续下降。地方性日渐衰退。一般来说,传统戏曲文化普遍具有地方性人文特点,和大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地区不同,文化特色自然也就不同,京剧、粤剧、闽剧、川剧等各具特点。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代表地区文化特点的方言戏曲日渐退出历史舞求的则是现代审美,这就让方言戏曲面临生存危机,这些传统戏曲若想跻身舞台,那么就要以削减地方特色为代价去博取眼球,这让原本就不受新时期观众“待见”的传统戏曲更是雪上加霜。观众大量流失。少了娱乐功能的传统戏曲被其他具有娱乐功能的艺术取代,那么传统戏曲最终就会远离群众,甚至最后消亡。现在那些古典戏曲的受众只集中在中老年群体中,大多数年轻人热衷上网追剧进行娱乐消遣,这样下去,传统戏曲文化少的不仅仅是一批批年轻观众,更是少了一股可以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

四、传统戏曲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结合方案分析

(一)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宣传范围。首先,要对传统戏曲重视起来,激发出人们的参与主动性、积极性。作为文化馆,一定要负起责任来,深度认知传统戏曲和群众文化融合的必要性及趋势,逐步深化和拓宽戏曲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形式与内容,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戏曲表演。与此同时,还可以邀请戏曲界名家表演,带领表演团队深入基层,吸引老百姓踊跃参与。在传统戏曲文化内容上,要实现去糟取精,积极借鉴国内外优秀戏曲文化经验进行创新,剔除不良思想和非正能量元素,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要能陶冶民众情操,继而辩证审视优缺点,以崭新的戏曲面貌呈现给大众,积极弘扬与和谐社会相称的人文精神。其次,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渗透传统戏曲文化内涵。贫困地区经济不景气,并且贫困地区民众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政府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文化设施建设。传统戏曲活动组织,首当其冲便是要拓宽戏曲活动的范围、场地等,向地区民众大力普及传统戏曲文化,以多元化手段来丰富地区民众的日常生活。可以组织“送戏下乡”活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多组织一些接地气、近民意的戏曲文化活动,使大家慢慢爱上传统戏曲,乐于参加群众文化活动。

(二)带动年轻一代,传承和发扬戏曲文化。80后、90后以及00后是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建设的主力军,身兼文化传承之重任。传统戏曲文化推广方面,要竭尽所能地以年轻一代都喜欢的方式进行戏曲推广,可以在中小学课堂和大学课堂上适时融入戏曲学习内容,培养年轻一代对戏曲的兴趣。对中小学的孩子可以创设寒暑假戏曲培训班,对高校学生可以在校内增设传统戏曲专业,邀请戏曲名师大家莅临演讲,开展丰富多彩的戏曲文化活动,以戏曲晚会和戏曲比赛等吸引广大师生前来观看,提升他们对戏曲文化的认知和兴趣,让年轻一代真正了解我国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传承价值,并且付诸行动,保障传统戏曲文化得以良性发展。培养新一批传承人至关重要,应重视年轻一代群体的文化需求,但也不能忽略掉中老年受众,一定要做到统筹兼顾,继而实现全民发力,一同振兴传统戏曲文化。

(三)与群众文化相适应,促进地方戏曲发展。若想实现地方戏曲的壮大和发展,第一要务就是要使地方戏曲与群众文化相互适应,全面掌握民众文化需求和爱好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地方戏曲形式、内容等的改进。地方戏曲代表的正是该地区的人文内涵和文化特点,所以无论是政府还是人民,都需要鼎力支持地方戏曲文化的发展,不断进行地方戏曲的创新优化。文化馆要发力,积极培养地方戏曲人才,积极向老一辈表演艺术家“取经”,突破创作瓶颈,不断促进地方戏曲剧目和群众文化相融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与时俱进,创作出受民众欢迎的艺术作品,让传统戏曲文化得到更好的延续。

(四)全民参与,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融入传统戏曲。正确的做法是将传统戏曲文化正式纳入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之中,让传统戏曲可以经久不衰,获取强劲的生机与活力。可将传统戏曲元素作为影视作品、图书出版、艺术品设计的蓝本,大力发展传统文化产业。比如说天仙配戏曲文化产业园,其戏曲文化产业发展十分成熟,黄梅戏深植于每个合肥人的心中,该类文化项目的宗旨便是保护、传承传统戏曲文化,通过资源整合,为地区民众创建戏曲服务平台,由此也成为地区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所以说,丰富民众业余生活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文化为民,将传统戏曲元素融入文化产业中,为更多人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也会让大家更好地传承戏曲文化。不能在发展传统戏曲文化时,给戏曲蒙上世俗色彩和功利色彩等。文化产业的发展,实则是保护、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途径。从本质上来说,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不能放弃原来的戏曲艺术价值,要脱离低级趣味,让戏曲文化滋润大众心田,给予群众美的享受。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戏曲是传统文化中的“一分子”,是中华悠久历史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而民众则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唯有将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相融,才能深度挖掘出民众保护传统文化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在社会现代化发展中让传统文化长久延续,让戏曲发展跟上时代步伐,满足民众的文化需求,让戏曲文化为群众服务,让群众为戏曲文化传承做出贡献,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繁荣、大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锦奎.以传统地方戏为基础的群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以南宁市百济镇为例[J].环球市场,2018,(04):222-222.

[2]沙垚,付蔷.实践中的人民性:“送戏下乡”与“群众艺人”的主体性——20世纪60年代社会主义农村的戏曲民族志[J].开放时代,2018,(05):66-76.

传统戏曲艺术范文5

一、戏曲艺术自身特点决定了艺术档案管理的必要性

1.生存现状迫切需要保护传承

2017年底,文化部(今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历时两年的全国戏曲剧种普查结果:截止到2015年8月31日,全国共有348个戏曲剧种存活于世。即使这种活跃只存在乡间田野,哪怕演出的团体只剩民间班社,348这一数字,依然证明着诞生于民间的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拥有着不容小觑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动注解。但是,戏曲艺术的生存状况并不乐观。剧团举步维艰,演员青黄不接,观众老龄严重,剧种流布范围缩小……几乎所有的地方戏曲剧种的生存状况都大同小异。而2006年起我国设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陆陆续续将绝大多数的地方戏曲剧种收录入册,成为传统戏曲艺术岌岌可危的强有力佐证,保护和传承戏曲艺术可谓迫在眉睫,而戏曲艺术资料的有效管理则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传统传承已不符合时代要求

“口传心授”是我国传统戏曲表演艺术长期以来的传承方式。而受众传播作为戏曲传承的重要内容,清末民初灌制唱片之前,基本只停留在观看演出现场这一单一形式中。显然,无论是师徒传承还是受众传播,“人”的因素在戏曲艺术的传承中最为关键。而这一因素特有的不稳定和不规范,直接影响到戏曲艺术精髓的延续。受时空限制,即使在天资最好的师徒和受众那里,戏曲艺术能够百分百还原并传续下去,是不可能,不科学的。而如果能够用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记录并保存为戏曲艺术档案,戏曲艺术的传续则显然可以更加原汁原味、更加突破时空限制。

二、艺术档案管理的特点为戏曲传承提供多种思路

1.艺术档案更符合戏曲传承的需求

艺术档案本就具有极强的目的性,其产生是为了更好地记录、保留、传续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于是这种记录便自觉呈现出多角度和全方位,体现在内容上,有对戏曲表演的文本、声音、图片、动作的拷贝,也有对戏曲艺术的研究、推介,对戏曲艺术生态环境的分析、记录,对戏曲艺术蕴含的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的书写、品鉴;体现在形式上,则文章、书籍、磁带、唱片、光盘,以及现在越来越被普遍采用的数据库。戏曲艺术档案的出发点决定了其内容和形式必然呈现出丰富性和多样性,也决定了戏曲艺术资料对自我的要求便是日臻完善,而这些恰好符合戏曲艺术保护传承的需求。努力做好对艺术档案的管理工作,无疑对我国戏曲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将会产生举足轻重的积极作用。

2.艺术档案管理应更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

戏曲艺术档案是忠于戏曲艺术的一份多形态记录,而艺术档案管理顾名思义应是对这份记录的管理工作,《艺术档案管理办法》对此有明确规定,艺术档案管理包括“对艺术档案的形成、积累和归档实施监督和指导”,可见,这是一种动态管理。这种动态和时间捆绑在一起,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方面体现在管理对象艺术档案的不断形成和积累上,另一方面则应该体现在管理方式、方法的与时俱进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艺术档案的需求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原有的被动、静态的艺术档案管理工作显然无法跟上这种变化。如果说,传统的艺术档案管理更关注拷贝和编纂,那么现代的艺术档案管理则更重视传续和激活。在这样的理念下,原来的零星、散乱将变得综合、系统,原来的被动、孤立将变得积极、整体,艺术档案的形式不仅更丰富多样,内容也在很大程度上被深挖掘和再激活。这种变化归根结底源于戏曲艺术的生存状态的变化。在戏曲艺术生存状况不容乐观的今天,更大范围地宣扬戏曲艺术的魅力,让更多的人接触它、了解它,甚至喜爱它,才是对戏曲艺术真正有效的传承和保护。

三、关于加强戏曲艺术档案管理的思考

1.加强基础建设

很多艺术单位的艺术档案管都拥有大量的珍贵档案。但是,因为相应的设备设施老旧,大量珍贵的艺术档案得不到正确的保管,导致很多弥足珍贵的艺术档案(音像为主)产生不同程度的损毁,难以恢复。因此,是科学存储,数字化抢救,艺术档案管理所需的基础建设都迫在眉睫,否则将出现无可弥补的缺失。

2.加强人员建设

传统戏曲艺术范文6

戏曲艺术的传播,可以看出此项艺术传播,一方面能够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服务的质量与层次,另一方面能够让群众文化活动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与社会大众零距离接触,从而让社会大众能够伸手可及这些文化。结合当前群众文化活动服务内容的丰富,能够看出群众文化活动服务与层次的提升,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为群众文化活动的服务增色不少,而当前作为群众文化活动服务人员,需要注重多媒体等技术的使用方法,方法的正确使用能够让传统戏曲与群众文化活动融合更加事半功倍。因此,我们能够看出群众文化活动服务需要结合戏曲艺术传播的情况而定,戏曲艺术的传播与群众文化活动的展开都需要借助多媒体等技术的理论,从而为今后本地区的群众文化活动提供艺术等力量的支撑[1]。

传统戏曲与群众文化活动结合之中,最大的障碍就是大部分的群众对于传统戏曲以及戏曲文化活动的兴趣度一般,而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当地政府对于社会大众的引导不够,对群众文化活动宣传工作不到位,从而导致传统戏曲与群众文化之间的融合过程十分漫长。文化部门需要借助文化宣传等的工具,借助现代化的宣传手段以及宣传工具,对传统戏曲文化进行宣传,这样能够为本地区的人民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此举的目的在于能够充分实现传统戏曲与群众文化的普遍性融合,这样就能够优化戏曲文化的活动氛围,为本地区的文化事业做出一份贡献。从当前部分地区文化馆的工作可以看出,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开展传统戏曲与群众文化活动的宣传工作,如联合地方交通部门打造戏曲文化主题车厢,于地铁电视、公交车电视、户外电视上投放戏曲文化活动相关信息,鼓励社会大众积极参与到戏曲文化活动之中[2]。

在群众文化活动服务开展中,以提升当地的居民的文化素养为群众文化活动服务的主要宗旨。这不仅仅是群众文化活动服务的原则,也是群众文化活动服务品牌化的基本原则,在当前我国的群众文化活动服务过程中,政府需要加大对地方文化部门的投入力度,并扩大传统戏曲艺术的宣传范围,要整合家庭、文化、社会的优势与可利用的资源,对三者的优势进行组合,我们就能够强化群众文化活动服务的社会影响力。同时在传统戏曲宣传的过程之中,需要重视第三方在其中扮演的作用,加大对本市群众文化活动服务的宣传力度,最大化利用社会文化的丰富资源。坚持以人才兴馆、活动强馆,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宣传本地区的文化,并通过对资源的利用,实现对本地区文化影响力的扩大。通过工作实践,我们以中央财政的专项补助为免费开放工作基础,以中央的"文化惠民"政策为指引,以群众迫切的新文化需求为动力。通过全体干部职工齐心协力,营造了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提升本地区群众审美价值,促进了自治区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作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的示范单位,在本地区的人民政府、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的关心和支持下,贴地气发展地方戏曲,可以看出当地的群众文化活动服务获得了整体层面的突破。在文化服务的理论研究、文艺创作和免费辅导培训等工作之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化服务主旨的明确对于传统戏曲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融合发展有着积极性的促进。当然结合本市的群众文化活动负责人所言,变化是方方面面的,对于群众文化活动服务的工作人员只有明确文化服务的主旨,才能够顺利开展文化活动,突出群众文化活动服务在传统戏曲与群众文化活动融合背景下的作用。《条例》的颁布实施是贯彻落实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结合《条例》的颁布,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戏曲与群众文化活动融合需要结合当地的规划,进一步从规划引导、旅游产业融合、景区(点)建设和管理、乡村旅游、服务与保障、法律责任等方面,要求群众文化活动服务的各级各部门坐好群众文化活动服务等的各项工作,从而为推动当地的文化发展,提升文化服务的质量与层次提供地区案例的支撑[3]。对于我们而言,需要注重的是民俗民间文化,对本地区文化产生的影响,只有明确民俗民间文化以及本地区文化之间的关系,才能够获得全民支持做到全民参与,为今后本地区的传统戏曲与群众文化活动融合以及文化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以及建议,而群众文化活动作为提供公共文化的服务机构,需要在公共文化的保护过程之中,需要注重整合地方民俗民间的文化资源,进一步突出本地区的民俗文化特色,从而为本地区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一份贡献,并且在当地的群众文化活动的服务之中,需要充分了解当地文化或者手工艺的民间传承者,并在工作的过程之中积极探访他们,这样就能够实现对民俗民间文化的深度挖掘,这一点是当前将传统戏曲与群众文化活动相结合的建议。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服务的过程之中,需要把握本地区现有的戏曲文化资源,在进行群众文化活动服务研究时,各地区的群众文化活动服务人员,不仅需要对自身的业务素质进行提升,更需要根据群众文化活动服务的实际情况,对群众文化活动服务品牌化的建设进行动态性调整。

参考文献:

[1]李甜:《戏剧创作和表演辅导在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中的应用》,《传媒论坛》,2020年第7期。

[2]张岳满:《新媒体平台在戏曲文化传播中的运用研究——评<基于新媒体平台的戏曲传承与推广研究>》,《 新闻爱好者》,2021年第8期。

传统戏曲艺术范文7

【关键词】文化馆;京剧;戏曲普及;群众戏曲活动

一、推广群众戏曲活动的意义

相声名家郭德纲经常说“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这句话不仅是说相声,更是说戏曲,学过戏曲的人都知道,戏曲行业里规矩很多,如果要追随哪一位大师深入学习,需要正式拜师,并举行拜师仪式。在拜师仪式上,师父端坐,徒弟立于两侧,同道及前辈于前就坐,主持人介绍师父和弟子的情况,徒弟向师父行三鞠躬拜师大礼,师徒双方互相表示拜师心意,然后徒弟为师父献茶,并从此之后改口称为“师父”。拜师礼自始至终体现出一个“敬”字和一个“礼”字。尊师重道是戏曲行业最为看重的品德,礼敬师长是学习戏曲文化非常重要的品行。戏曲不是一个人的舞台,别说整场戏,就是一场折子戏,也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其中有主角、有配角,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整场戏的所有成员是一个大的整体,大家团结一致才能演出好作品。多年来,很多经典戏曲作品广为流传、经久不衰,经典的戏曲故事演出了成千上万场,百姓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为什么还是百听不厌呢?戏曲有什么独特的魅力吸引这么多人民群众喜爱呢?宫廷戏曲主要表达惩恶扬善、为国尽忠、讲情讲义的故事,具有代表性的剧目有《杨家将》《秦香莲》《群英会》等,地方戏曲更加贴近大众,更多表达的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果循环的人生真理,代表剧目有吕剧《姊妹易嫁》等,《姊妹易嫁》主要讲述了张家大女儿自小与牧童毛纪订亲,成年后毛纪高中状元,但他回乡时还是装扮成落第书生的形象去张家迎亲,张家大女儿嫌弃毛记贫穷,不愿出嫁,父亲无奈让妹妹代替姐姐出嫁,姐姐知道真相后痛心疾首,后悔不已,像这类的故事在地方戏曲中不胜枚举。对戏曲文化的继承,不能停留在程式化的唱腔和身段上,更重要的是要继承戏曲文化所蕴含的宝贵精神财富,各种精彩纷呈的戏曲表演把仁、义、礼、智、信、孝亲、敬师等道德观念展现得淋漓尽致,演员之间的团结、协作、包容无一不蕴含着做人做事的深刻哲理,戏曲以其独特方式把传统文化浸润到人的心灵中,体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戏曲通过精彩的典故教化大众明辨是非善恶,知晓人情事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观众通过对戏曲典故的了解和对戏曲文化的认识,懂得了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真诚待人等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通过对戏曲服装、锣鼓、唱念做打等戏曲表演的欣赏,满足了内在的精神需求。

二、传承民间戏曲文化刻不容缓

在历史的长河中,戏曲曾是满足社会大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形式。现如今,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特别是网络文娱产品内容过剩的背景下,戏曲艺术面临的已经不是老生常谈的观众流失、人才断代、改革创新这样的问题,而是行业的继承与发展的问题,戏曲的意义在于传承,戏曲艺术的传承是与时代的赛跑,戏曲从业者要有危机意识,要把工作做在前面,而不是等戏曲消失了再去寻找。文化馆是传播文化艺术的桥梁,肩负着传播戏曲文化的重要责任,为了把戏曲活动全面展开,近年来,东营文化馆在每年冬天农闲时节都会举办“百团千场乐万家”“送戏下乡”等活动。冬天送戏下乡的时候,观众早早地在寒风中等待,看着台上的演员表演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观众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还有的小朋友说,没想到戏曲这么好看,有些小朋友立志长大也要成为戏曲文化的传播者。通过举办戏曲进校园、进社区、进养老院活动,文化馆每年都让无数大众欣赏到免费的戏曲演出,给养老院孤独的老人带去了快乐,让他们感受到精神的关怀和心灵的慰藉。无数场的演出把戏曲文化展现在大众的视野里,刻在观众的脑海里,使群众感受到了戏曲的博大精深。

三、戏曲文化走进校园,在娃娃心中播种爱上戏曲文化的种子

戏曲具有民族性,国家也非常重视地方戏曲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力度保护扶持传统戏曲文化,另一方面,不断涌现的戏曲精品力作需要不断壮大的人才队伍作强有力的支撑,振兴地方戏曲、推动文化产业,需要更多人关心传统戏曲,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喜爱传统戏曲。大力提倡和弘扬戏曲艺术,应该从娃娃抓起,有人提议在小学音乐课中增设戏曲艺术教育,重视戏曲的启蒙,给孩子们种下爱上戏曲的种子,这种建议值得有关学校认真考虑。戏曲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包含了歌唱、绘画、杂技、武术等门类,在小学课堂中,可以教一些以身段为主的内容,通过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引导,和戏曲现场演出的观摩,在寓教于乐的良好戏曲氛围中,激发孩子们对戏曲的兴趣,然后再对他们进行戏曲基本功的培训。在学习初期,应选择用传统唱腔打基础,如京剧《三家店》中“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空城计》中“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贵妃醉酒》中“海角冰轮初转腾”这些脍炙人口的唱段简洁流畅,老师可以逐字逐句进行示范,并让学生进行模唱学习,其间穿插进行台词教学和语言辅助训练,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身段教学,身段训练要严格按照戏曲的程式规范进行,训练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戏曲功架肌肉记忆,要对山膀、云手、提甲、水袖等动作进行细致入微的分解教学。随着学习时间的积累和学习的深入,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安排折子戏,又称“短剧课”,让学生系统学习戏曲折子戏,接触戏曲现代戏以及戏曲歌曲,这里面既有对传统戏曲的继承,又有对传统戏曲程式化的突破,无论在唱腔身段难度上,还是在人物性格思想上,都与传统戏有所区别,更具灵活性和多变性,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随着学习的深入,孩子们会从不了解戏曲,到对戏曲产生兴趣,再到喜欢戏曲,进而成为戏曲文化的传播者,甚至有的孩子长大后会从事这个行业,成为戏曲专业人才,真正做到使戏曲传承后继有人,一代一代把传统戏曲文化传承下去。

四、培养戏曲人才

为了把传统戏曲文化渗透到各个阶层,近年来,东营文化馆举办过三届吕剧培训班和一届京剧培训班,多次举办京剧票友大赛和吕剧票友大赛,其中的获奖者至今仍活跃在全市各个戏曲舞台,成为各戏曲社团的主要演员和骨干力量。随着培训班的开办,各县区的戏曲爱好者闻讯而来,他们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成绩斐然。文化馆还请来了专业的戏曲老师对他们进行一对一辅导,成人戏曲辅导教学不同于别的领域,学员的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行当不同、嗓音条件不同、身体条件不同、戏曲的基础也不同,尤其需要因材施教,辅导老师根据这些人的差异,大致采用四类辅导培养教学方式。首先是对有一定戏曲基础的人群进行教学。这些爱好者接触戏曲时间长,对戏曲的唱段比较熟悉,部分人群深受样板戏的影响,具有较高的演唱水平,针对这部分人的辅导教学,一般从老生和青衣两个行当展开,戏曲的“四功五法”也即“唱念坐打、手眼身法步”都要进行普及性教学,对学员就戏曲的来源、出处、历史做针对性的讲解,随着学员对戏曲文化的理解加深,以及在老师指导下的反复练习实践,学生的演唱能力和表演能力都得到进一步提升,条件突出者将会被送到戏曲学院进修,进行专业的系统的学习,全面提升戏曲表演水平,培养成戏曲艺术表演的骨干力量。其次是针对社会大众进行戏曲艺术的普及。成年人的身体调柔期已过,身段辅导是难点,对这部分人群,文化馆主要开展戏曲知识理论讲座,同时,以辅导他们的唱功为主,把一些脍炙人口的名家名段陆续传授给他们,同时,采取媒体录制传播的方式,把教学视频剪辑成每集十分钟左右的视频片段,通过文化馆的公众号平台进行推送,让更多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学习和交流,利用现代化的媒体手段快速地把戏曲文化向社会大众普及。再次是培养戏曲乐队人员。在群众戏曲活动中,乐队人员老龄化突出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各种原因造成乐队人手短缺,乐器凑不齐或凑不完整,急需年轻乐队人员。东营文化馆举办了戏曲乐器培训班,对有意愿学习戏曲乐器的群众,文化馆提供平台,请老师面对面进行指导,同时,文化馆负责购买演奏需要的桌椅板凳和乐器,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吸引了大量的年轻人前来学习,有些年轻人由此爱上了戏曲,成为戏曲乐队强有力的后继力量。最后是培养戏曲创作人才。在新时代,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戏曲也需要与时俱进地创新。戏曲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很多戏曲故事都来源于民间,像京剧《对花枪》《望江亭》《穆桂英挂帅》等剧目,就是在借鉴其他剧种的基础上改革创新出来的,东营文化馆通过举办读书会,组织大家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引导大家从圣贤教诲中汲取营养,同时,组织戏曲爱好者深入基层,近距离接触各行各业从业者,包括工人、农民、教师、学生、老人、年轻人等,深入他们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身边发生的故事,以及他们目前最关注的问题等,从而找出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创作出反映广大民众心声的戏曲作品,并帮助把作品搬上戏曲舞台,这极大地调动了创作人才的积极性,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投入到戏曲剧本的创作中,创作出了许多歌颂伟大时代、反映广大人民幸福生活的经典作品,为戏曲改革创新作出了很大贡献。

五、全面开展群众戏曲文化活动

为了丰富和活跃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引领当地精神风貌,培养基层戏迷爱好者,推动基层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东营文化馆全面开展群众戏曲文化活动。

(一)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票友协会。目前,东营的票友协会从最初的一处发展到了现在的十几处,包括京剧、吕剧、豫剧、曲剧、秦腔等剧种,戏迷、票友人数达近千人,新的青年票友不断涌现,票友协会多次开展戏曲联谊和票房联盟活动。

(二)开展戏曲知识进大学校园活动,不定期到学校进行戏曲知识普及讲座,在校园内增设戏曲活动场地,活跃校园戏曲文化。到文化馆分馆开展戏曲进社区活动,举行戏曲专场演出和戏曲比赛,通过一系列戏曲主题普及活动,加强各协会、各团体之间的联系,通过戏迷们互相切磋、互相交流,提高社区居民对戏曲文化的鉴赏水平。

(三)为了加强不同门类的戏曲爱好者之间的交流,文化馆从多方面入手,为剧团提供不同的舞台,扶持成立业余剧团。同时,文化馆聘请老师定期授课,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让戏迷们接受到更专业、更细致的指导,引导戏曲爱好者广泛学习各个行当,包括文戏、武戏,使其获得长足进步,同时,文化馆利用自己组织正规严谨、演员阵容强大、行当齐全的优势,与业余剧团进行合作演出,推动戏曲文化渗透到各个社会行业,潜移默化培养更多戏曲爱好者

(四)针对一些从未接触过戏曲文化的人群,文化馆定期举办“戏相逢”戏曲联谊活动,打造新的戏曲服务平台。邀请一些年轻人社团来参加活动,同时邀请周边亲朋好友以及从未接触过戏曲的人员来参加活动,让大家以戏会友、互相交流,让大家面对面触摸到戏曲的行头、服装、道具、化妆,在演员与观众近距离的接触互动过程中,有观众忍不住感慨道,戏曲的服装太美了,真想穿上这一套行头,化个戏曲的妆容,照张相做个永久的纪念。

六、结语

传统戏曲艺术范文8

 

历史悠久的中国戏曲艺术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与表演内容,赢得全球的青睐,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纵观戏曲历史,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值得注意。现在的所有影响大的传统戏剧门类,在后备人才的选择、培养上,都有着根基严格的条件和标准,如舞蹈对身材与肢体的要求,歌剧对嗓音条件的要求,话剧对语言及形象的要求等等。唯独在戏曲界,很多人都是在没有严格挑选的情况下进入戏曲艺术的,而且许多还成为戏曲艺术中的佼佼者和领军人物。戏曲艺术人才培养的这种状况,有着怎样的内在规律性?这些规律与戏曲艺术的美学特征有着怎样的联系,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戏曲研究中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笔者从传统戏曲人才培养的角度反视中国戏曲的特征,有如下思考,请大家指正。   一、戏曲准入门槛极低,艺徒努力出路广   传统艺徒进入戏班的情况主要分为三种:一是子承父业,世代相传。例如我国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祖父梅巧龄,父亲梅竹芬都是著名的京剧旦角,伯父梅雨田是著名的琴师。二是走投无路,生计所迫。家境特别贫穷的子女,为生计托人进入剧团或被迫流落于戏班。京剧程派创始人程砚秋,京剧老生演员汪桂芬都是幼年迫于生计而进入戏班的。三是极少数富家子弟或文人酷爱下海,如著名京剧老生孙菊仙,原是武举出身,半途转业,三十岁以后才由票友下海。戏班招收艺徒的门槛很低,基本上不用考试,只要没有生理缺陷,几乎都可以进入。艺徒们进入戏班后一般先不确定严格明确的专业方向,练身段,练嗓,说戏,广泛学习,在日后严格的训练中因材施教,根据自身特点适才而定,进行专攻。进入戏班开始学戏的艺徒往往年龄幼小,在此进行着近乎残酷地强制训练,所以具有巨大的成长空间和多面性塑造空间。进入戏班的艺徒都有着成才成角的梦想,而成才成角的分工与层次又是各有不同:著名艺术家、知名演员、一般演员;乐队及武场人员;带班的、说戏的(近似导演)、教学的。大量的实例说明只要下决心进入戏班,肯勤学苦练,祖师爷总会给饭碗。例如汪桂芬,七八岁时父母就相继去世,为了糊口,小小年纪的他就到京城春茂堂做了私坊弟子,工老生,兼习老旦。变声后改习文场胡琴,唱戏不成,争取当个琴师,为程长庚操琴,嗓音恢复后又弃琴改唱。戏曲准入门槛低这种状况有着很复杂的社会原因。与西方戏剧不同,中国戏曲一直被视为贱业,社会地位低下,从业者更被视为下九流。戏曲人无能力改变自己后代的命运,只能以此相传、借此维生;许多赤贫家庭的子女找不到更好的出路,便投入其中;个别逃难的、躲灾的、求生的也在被逼无奈的情况进入了戏班。越剧影片《舞台姐妹》中童养媳“竺春花”被追逃到“阳春舞台”戏班,从师学艺、日后成名的故事就是一个鲜明的写照。可以这样说,来学艺的演员,只要肯下功夫,在戏曲这条艺术道路上总会有饭吃。从另一方面看,也体现出中国戏曲在人才培养上的兼收并蓄,博大精深。   二、以生存为目标,挑战生理极限   没有严格的挑选,决心投身的人基本上都能在界内找到吃饭的门路,这其中的玄机何在?首先,以生存为目标,视唱戏为饭碗。从进入戏曲行的主体来看,大部分演员都是穷苦出身,为了生计而进入梨园。因此,学戏与演戏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都是以保生存为主要目的,练习上的刻苦与艺术上的追求离不开求生的压力。许多人都看过陈凯歌导演的电影《霸王别姬》。在这部时长接近三个小时的电影中,段小楼和程蝶衣从小在关家戏班学艺的片段占了将近三分之一的容量。   电影在讲述这部分时运用了黑白色调,关家戏班的深深院落被高耸的围墙与外界隔绝起来,大门常年关闭着。几十个孩子生活在其中,每天除了练功还是练功,师傅几乎从不离手的戒尺随时可能重重落下。导演和摄像通过色彩和音效,勾勒出炼狱一般的戏班学习生涯。进入戏班的孩子们从小就要进行各种近乎残酷的“幼功”练习,如“把子功”、“水袖功”、“毯子功”、“腰腿功”、“跷功”等等。艺徒们也根据京剧表演手段的“唱、念、做、打”来扬长避短,发挥自身潜能。嗓子好的“唱”,表情好的“做”,口齿好的“念”,武功好的“打”,身形好的“舞”。教戏的师傅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好好练将来没饭吃!”所有这些都紧紧围绕一个主题,谁吃苦多,谁将来才可能有吃;谁吃得苦更多,谁就可能成“角儿”吃好饭、挣多钱。舞台上的“玩意儿”就是饭碗,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艺术与饭碗是紧密相联的,生存的目的把传统戏曲中的人生与艺术紧紧连成一体。其次,以“难”为基础,挑战生理极限。传统戏曲既然以生存为目的,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行内的共识就是“吃尽千般苦,方为人上人”。可以说吃苦受罪、追求难度就是戏曲生存的基础,而且这种训练的难度往往是以挑战生理极限为底线。一般从业者为了吃上饭,领衔主演为了养活一班人,必须使自己的“玩艺儿”得到认可,让人买票看。于是就千方百计、千辛万苦寻找可以吸引人眼球的东西。从哪里寻找?没有充足的经济基础做豪华的舞台装置,没有引领时代的声、光、电。艺人有的就是自己身体和吃苦忍痛开发身体潜能的坚韧毅力。把人体自身所有可供人欣赏、值得展示的能力充分挖掘出来,搬上舞台。几乎所有过来的人都有过练功成材过程中几乎“受不了”的感受。“难”本身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美学范畴。   一学就会,谁都能做了的东西,不会有艺术的吸引力。吃人所未吃之苦,为人所不能之为,使戏曲在展示人自身的艺术潜能方面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成就了传统戏曲丰厚而深远的影响。中国戏曲的集大成者梅兰芳,在学艺期间,每天清晨5点钟遛弯喊嗓,午后吊嗓、练身段、学唱腔,晚上念本子,为了熟能生巧,一段唱腔要学唱20遍到30遍。冬天还在冰地里,踩着跷,打靶子、跑圆场,摔倒了爬起来再跑。①可见,被认为天资并不突出的梅兰芳,就是靠刻苦磨练,挑战艰难改变自身条件的。实践证明,他的勤奋、诚挚、不懈的艺术追求最终使他获得极高的艺术成就。如出身于农民家庭的著名京剧武生盖叫天先生,他第一次骨伤医治不成功,可能会影响技艺的发挥,毅然自己把长牢的腿骨生生断开,这种坚毅和挑战真是令人敬佩。传统戏曲的许多练功方法、传统艺人的一些做法,从生理和医学的角度看可能会觉得“不科学”,但正是这种以“难”为基础,挑战生理极限的传统,最大限度的开发了人自身的潜能,展现了舞台上少有的丰富与精彩,成为传统文化中的巨大财富。再者,“鲜”为目标,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创新是艺术长青的保证。敢为人先、戏先、天下先,挖空心思、卧薪尝胆、近乎残酷的磨练自己,力求“一招鲜,吃遍天”,这是戏曲艺术生生不息的本质追求。这种对艺术“一招鲜”的追求来自两个方面的压力,或者说是动力。一方面是戏曲与其他艺术品种竞争,戏曲要保证自己的社会生存价值和地位,保证足以维持生存的票房;另一方面是来自戏曲艺术自身的竞争。#p#分页标题#e#   例如都是青衣演员,你是怎样唱的,我是怎样唱的;你的特点是什么,我的特点是什么;你的本钱条件怎样,我的本钱条件怎样等等都成为竞争的内容。想在艺术竞争中占得先机最有成效的正是“人无我有、人易我难、人旧我新”的艺术追求。被称为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因演出过度劳累,嗓音变得又闷又窄,出现了旦角少有的脑后音与诡音,这对旦角来说是致命打击,但在王瑶卿的指导帮助下,程砚秋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反复试验,另辟蹊径,终于摸索出一种催声的唱法,苦练出一种“虚音”,创造出以脑后音来拔高、以诡音来延长的闪转绵延的悲腔,变化多端,别有韵致,其腔适合通过对悲剧人物的演绎,表达对社会不公平的控诉和抗争,表现出独特的艺术表现力。②京剧麒派老生的创始人周信芳先生,也是在嗓音条件受到严重影响的情况下,依靠自身的深厚的艺术素养创立了与众不同的演唱与表演的方式,开辟了老生表演艺术的新天地。传统戏曲往往被看做是非常传统与保守的艺术,因为它有特别丰厚的传统要继承,有特别成型的程式要使用。但是,成定制的演出,成型的套路,周而复始的演下去还有艺术的吸引力吗?观众还会买票吗?于是,戏曲演员们必须在定制中找新意,在程式中求变化,变陈旧为光鲜、化衰败为神奇(如程砚秋与周信芳)。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真正伟大的艺术家来说,戏曲又是创新压力最大、创新意识最强的艺术。   三、身体潜能的坚韧开发,促进了戏曲艺术特征的形成   第一,促进了戏曲“四功五法”的形成。大家都知道,戏曲的“四功”是唱念做打(舞),“五法”是手、眼、身、法、步。可以说“四功五法”基本上把艺人表演方面的技能技巧全部包括其中了。“四功五法”是在戏曲漫长的深化进程中逐步形成的,其根源和基础,就是前面我们说过的传统戏曲练习、演绎过程中对身体各方面机能的坚韧开发。当然,这种开发在初期还是单一的、零散的、偶发的、尝试性的。但是,当这些开发越来越丰富、越来越被认可,越来越多的在舞台上使用的时候,它就逐步系统化、理性化、规制化。从理论上讲,“四功五法”解决的主要是表演中的机能和技巧问题。但技能技巧问题恰恰是表演艺术最根本的形式载体。有什么样的技能技巧,就有什么样的艺术,技能技巧决定了艺术各类的本质区别。传统戏曲的这个特点往往被忽视,其实,正是“四功五法”的形成,奠定了中国戏曲美学品格的基础。没有“四功五法”,戏曲的综合性、程式性、虚拟性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第二,促进了戏曲“行当”的形成。从幼年开始的刻苦训练,使艺徒们的身体潜能得到了极限性的开发,“个个握灵蛇之珠,家家抱荆山之玉”。但是,各自练就的绝技、这些“四功五法”的东西毕竟只是技能与技巧。技能与技巧本身还不是完整的艺术,还不能单独地、原始的搬上舞台(如果那样就成了“杂艺”,中国戏曲史上确实有一些阶段、一些剧种出现过类似状态)。于是,怎样把类似“四功五法”的东西与艺术内容结合起来,怎样在角色塑造中用好“四功五法”,这成为戏曲演进中一个对立统一、相互激发的重要问题。代表技能技巧的“四功五法”,对戏曲表演体系最重要的贡献是,结合戏剧的故事内容,在舞台表演方面为不同类别的人物确定了各不相同的表演“规制”。也就是说,在戏曲舞台上,男女老少、文武忠奸,各自要有各自的“四功五法”。不同类型人物之间“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是不能混的,混了就没有特点,混了就使不出各自的绝活。艺人们把各自的艺术优长和技艺绝活“入行归类”,久而久之就促进了中国戏曲行当的形成。中国传统戏曲,不管什么演员,演什么戏中的什么角色,总要根据剧中人物的性别、年龄、性格、身份等划分为“生”“旦”“净”“末”“丑”几个行当。而在同一行当中又划分出许多发挥不同特长的细行当。如生行中,小嗓好的唱小生,大嗓好的唱老生;老生中又根据各自的优长分出了须生、安工生、唱功生、做功生、靠把老生、文武老生、武老生等;小生中又分武小生、纱帽生、扇子生、翎子生、穷生、官生,而且为了让孩子早上台还有“娃娃生”。把不同的技巧绝活提炼为统一的“四功五法”,再把统一的“四功五法”按人物身份细分为特殊的表现方式,而这特殊的表现方式又分别统一到类型化的人物行当中。这个过程是特殊与普遍、对立与统一无限反复的过程。正是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传统戏曲形成了独特的、博大精深的表演体系。   第三,促进了戏曲美学特征的形成。   1、促进了戏曲的“综合性”。大部分艺术种类,追求的是相对单纯的表现手法,如歌剧就是唱,唱而不跳;舞剧就是舞蹈,舞而不语;话剧就是说,说而不唱。戏曲艺术却是要把练就的各种身体技能搬上舞台进行全面的展示。演员在以一个或几个方面为主的情况前提下,“四功”都要展示,“五法”都要使用。有的还跨行当展示,“反串”角色表演。   2、促进了戏曲的“程式性”、“虚拟性”。要全面展示戏曲各种技巧和绝活,就必然有一个对零星动作进行有机组合,使之整体化、套路化的过程;有一个把生活形态、时空状态、自然状态转变为舞台艺术形态(如“起霸”)的过程。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虚拟性的思维方式和动作套路。把虚拟性的动作套路规范化、舞台化,便形成了戏曲表现的程式性。在传统戏曲中,虚拟性和程式性是分不开的,一个侧重于思维方式,一个侧重于动作套路。虚拟性通过程式性表现出来,程式性依据虚拟性演绎发展。   3、形成了“写意性”。进而言之,程式性、虚拟性地表现生活,表现艺术内容,在美学品格上就不再追求逼真的“再现”生活,而是意向性的“表现”生活,追求艺术上的表情达意,于是写意性特点逐步显现。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这种植根于发挥演员自身特长(四功五法)的“虚拟性”、“程式性”、“综合性”、“写意性”经过不断的积淀与扬弃,经过历代艺术家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独特创造,已成为一种更好地诠释内容的审美符号和民族特点。第四,促进了艺术流派发展。在充满变数的漫长的艺术生涯中,艺术家依据自己不同的身体情况、不同的发展时期、不同的艺术理解,不断地调整着艺术的主功方向,尽可能完美地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形成了各自的风格特色,促进了艺术流派的发展。一个戏曲演员的培养发展,是一生一世的。小时候,因材施教、因人定向。在进行了整体的学习之后,根据各人不同的特点、条件、能力,确定进一步的培养方向。“倒仓”前后,根据各自情况进行调整,前唱文、后演武或者由演员改习文武场。成人后依据个人情况寻求发展,嗓音突变、身体偶伤,都会顽强的坚守舞台,根据自身特点进行改造,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嗓音与身段潜能,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形象。戏曲史上许多著名的、耳熟能详的流派,都是戏曲演员在生理条件受挫后,顽强的挑战伤残和劣势,凭着对艺术的执着与坚强的毅力完成了历史性的突破。#p#分页标题#e#   四、以精神为引领,以生命为代价的艺术追求   在传统戏曲精神中,艺术和生命是等价的。这种艺术与生命的关系源于戏曲初成时期及整个形成过程的历史状况。从人员成分上讲,投身者大多数是把演戏当饭碗进入的。从业之后,失去了艺术竞争力,对于一般演员来说就是掉了饭碗;对于一个领班的艺术家来说,直接关系到一个戏班的生存。从人生的付出角度讲,整个身体都是为舞台的需要而存在的,千辛万苦、千方百计都是为了舞台,整个人生就是为了舞台。因此,艺术既是生存的基础,更是艺术家毕生的价值追求和人生价值体现。常香玉,一生经历了许多磨难,中的遭遇更是其最大的磨难。在巨大的压力下,她开始每天躲到柜子里,然后再蒙个棉被,自己偷偷在里面练功。粉碎“”以后,她马上就能唱戏,因为她十多年都是躲在棉被里练嗓子,从没有间断过。正是凭着对豫剧艺术的执著追求,常香玉才成为现代豫剧的一代宗师。“戏比天大”是她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方荣翔在香港演出,心脏病临场突发,他倒在了后台,却对同事们说:“不准回戏,继续演出。”观众震惊了,他们要求方荣翔赶快去医院。方荣翔谢绝一切劝阻,立下保证书:“倘有不幸出现问题,责任完全自负!”方荣翔也被戏迷誉为“不倒的包龙图”。从京剧武生盖叫天的从艺经历,我们更能看到人的心理能量的最大发挥。盖叫天17岁演《花蝴蝶》时为了要演得惊险动人,不肯偷工减料,折断了左臂,第二年他不等全好就又上台演出。30年后,他47岁演《狮子楼》时,从二丈多高的“楼”上一个翻身下去,为了让开别的演员,往旁边一闪,就折断了右腿,小腿骨穿靴而出,但是盖叫天为了保持武松的英雄形象,他想:“不能躺下,人死了可以,艺术丑了可不行,武松在台上躺了下来,这个还像什么!”他以左脚半蹲亮相的姿势咬着牙站了好几分钟,直等闭了幕才倒了下来。这是对待艺术的何等认真负责的精神!他的腿在医治过程中又被庸医所误,把腿骨反接。他问医生如何才能改正,才能上台演戏,医生说只有再断再接,盖叫天立即咬紧牙关,自己把腿往坚硬的木床沿上猛然一撞,刚刚接合的腿骨又复折断。这真是石破天惊,多么令人震动的毅力和决心!这里面包含着多么巨大的勇气和对艺术多么坚强的信念啊!③盖叫天认为艺术生命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就是死也要保全他的那条久经锻炼的腿。在病中他仍忍耐着极端的痛苦经常练他另外一条腿,及至病愈登台,人家见他的腿抬得特别高觉得奇怪,不知为什么长期的休养并没有使他功力减退。可见他是怎样地热爱艺术,怎样地尊重自己的职业。可以说是被激发起的心理潜能使他能克服困难,达到预期的目的。生存的压迫使艺人们从小便有了生命就是为舞台而存在的,没有舞台就没有了生命的艺术信念。艺人们艺不惊人死不休的执着追求,和“戏比天大”的人生理想成为戏曲艺术的宝贵精神财富。   五、小结   传统戏曲以其低门槛准入吸纳了为生计而投身的艺徒,这些人挑战生理极限,开发自身的生理和心理潜能,进行了近乎残酷的训练,在“戏比天大”的精神引领下,追求“难”与“鲜”的绝技,提炼“四功五法”,逐步形成戏曲的“行当”、“虚拟性”、“程式性”、“写意性”和流派特点,成为享誉世界的中华文化瑰宝。从戏曲人才培养的角度和以人为本的角度看,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戏曲是以人本身为形式载体,让人的艺术潜能得到最大发挥的艺术?传统戏曲人才培养以“脱胎换骨”的方式,激发了艺术家本身的巨大能量,激发了严谨、执着艺术观念和无穷的想象力,激发了刻苦钻研、坚韧不拔、至死不渝的毅力和品格。这些特点是其它门类艺术远不能及的。在戏曲艺术日渐衰微的今天,认真研究传统戏曲人才的培养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对于更好地继承发展戏曲艺术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