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教学范例

传统武术教学

传统武术教学范文1

1.1文献资料法

认真研读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及武术文化、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论著十余部;通过CNKI网查阅有关武术教学模式、武术文化等文献资料120余篇,并对以上文献资料进行了系统的归纳与分析。

1.2访谈法

走访享有丰富经验的从事武术课教学、传统文化教学研究的教授、学者共计8人,就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进行咨询和访谈,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

1.3实验法

1.3.1实验对象

以泰山学院2011级240名学生的武术选项课教学为实验对象,其中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人数各为120人。

1.3.2实验周期

第一阶段从2012年9月到2013年1月,第二阶段从2013年3月到2013年7月,实验为期32周。

1.3.3实验方法

(1)实验形式:对照班学生使用传统的武术教学模式,实验班学生采用弘扬传统文化的武术教学模式;(2)干预时间:实验班和对照班在武术课干预时间上都是两个学期32周,每周两节武术课,时间为90分钟;(3)实验结束后一周内,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以获取实验数据。

1.3.4实验器材

武术教学场地、武术教学器械、武术服装、多媒体器材、国旗、武术配乐等。

1.4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在实验班和对照班共发放调查问卷240份,回收问卷240份,回收率100%。其中实验班有效问卷120份,有效率100%;对照班有效问卷114份,有效率为95%。

1.5对比分析法

通过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来观察教学实验效果的差异。

2研究结果

2.1基于弘扬传统文化的高校武术教学模式的构建

2.1.1构建弘扬传统文化的高校武术教学模式的依据

中华武术不仅是一种教育资源,也是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作为独有的传统体育项目进入学校,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勇敢、坚韧、威武不屈、宽容、礼让的品质,还可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将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建设和谐社会的范围之内。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弘扬中华文化。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之,时展的要求为高校武术教学模式改革指明了方向。

2.1.2构建弘扬传统文化的高校武术教学模式

2.1.2.1指导思想

构建基于弘扬传统文化的高校武术教学模式要牢固树立“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主导思想,紧紧围绕《全国高校体育课教学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从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入手,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与安排教学组织形式。坚持把武术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倡导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的理念,通过教育渗透和切身实践相结合的学习途径,为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思想和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奠定基础。

2.1.2.2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武术的基本技击方法;理解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等内容;了解习练武术的健身、养生价值;(2)技能目标:通过武术教学,使学生掌握武术基本功、动作组合和基本的攻防技法;初步掌握攻防格斗技术,提高武术基本运动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学习兴趣,促进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2.1.2.3操作程序

(1)课程内容

根据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时间安排,设计武术课教学内容主要以踢、打、摔、拿等基本技法、攻防动作、组合动作以及武术理论等为教学内容。每一学期设置理论课4个学时,技术实践课28学时。第一学期的理论课主要讲解武术概论、武德与武术礼仪、民族精神等内容;技术实践课以武术基本功、基本步法、手法、腿法、腰法、肩法以及攻防动作、组合动作等为主要内容。第二学期理论课主要讲授武术与传统文化、武术技击方法、武术欣赏等内容。技术课主要是在复习巩固第一学期学习的技术动作基础上,再学习基本摔法、擒拿与解脱和太极功法等内容,并逐步过渡到双人攻防对抗、多人攻防对抗性练习,最后再辅之以器械基本技法的介绍。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弘扬传统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2)授课方式

武术课教学主要采用集体授课、分组练习和小组讨论等组织形式。首先,武术教学要从武术礼节入手,如授课前行“抱拳礼”,持器械时行“持器械礼”,递接器械时行“器械递接礼”,在教学顺序上不仅先教礼节后教技术,而且要将礼节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体现于武术教学的每一环节,让学生自觉感受到中国武术“重德崇礼”的文化特点。其次,在武术一招一式的动作教学过程中,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例如,在练习武术技式“大鹏展翅”、“金鸡独立”、“白鹤亮翅”等动作时,指出这种融自然物为一体的拳术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形象体现;在传授长拳技法外练“手眼身法步”、内练“精神气力功”时,强调练习武术讲究“形神兼备”、“内外兼修”形神统一观;在讲授太极拳贯穿的动静、刚柔、虚实、开合、内外、进退等技术动作时,指出传统武术所蕴含的“阴阳相合”的辩证统一思想;在讲解太极、八卦、形意等拳种强调的“内外三合”、“上下相随”、“节节贯穿”等动作特点时,指出它们所蕴含的“和谐”的文化特色等,让学生通过表层的技术动作体会到深层次的武术文化内涵。最后,通过组织“练打结合”、“分组对抗”、“武术游戏”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实施“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在理论课上,结合武术的形成与发展、拳理与技法的讲解,进一步阐述传统武术与中国哲学、传统医学、养生学、美学、军事、宗教的相互渗透及影响,使学生更加全面了解武术,认识到继承和发展武术文化的现实意义。

(3)课程评价

在课程考核与评价方面,既要根据学生独立完成攻防技术(或组合动作)的熟练程度以及对动作规格、劲力、节奏、意识的掌握程度给予评定,同时,还要以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进步幅度、情意表现等方面给予评定。新模式将两项考核得分所占比例分别为50%。

2.1.2.4实现条件

山东省是我国经济、文化、教育发达地区之一,亦是武术大省,武术文化底蕴丰厚,传承历史悠久。由问卷调查可知,有66.7%的武术教师都是专业教师,有82%的领导表现为非常支持或支持武术教学模式改革。在学生方面,有18%的学生非常喜欢武术,有36%的学生喜欢武术。在学习武术的目的方面,有26%的学生想通过武术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都为新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2.1.2.5教学评价

该模式采用教师教学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学生互评等评价方式。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传统武术文化的认知和武德表现;学生对武术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生学习态度与行为、合作精神与情意表现等。在评价中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同时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成绩评定采用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与不合格五个等级。每个等级再按上,中,下三个等级进行细化。这种方式既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程度,又便于得分换算,达到鼓励学生积极学习武术文化的目的。

2.2实施弘扬传统文化的高校武术教学模式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2.2.1学生对实施武术新教学模式的满意度

针对新教学模式,我们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形式三个方面做了满意度的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教学内容上,实验班满意度为65.5%,一般为26%,对照班的满意度为31%,一般为44.6%。在教学方法上,实验班满意度为68%,一般为26.2%,对照班的满意度为25%,一般为38.3%。实验班与对照班的表现差异显著。只有在考核形式上,实验班的满意度为61%与对照班57%的满意度略有接近。在各项不满意类别中,对照班比实验班均表现出较高的百分比。由此可知,学生对该教学模式是乐意接受的,在实施课程教学方面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2.2.2对学生掌握武术动作技能水平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班武术课技能成绩“优秀”占20%,“良好”占49.2%,中等占25%,“合格”占5.8%,没有不及格的学生;对照班武术技能成绩“优秀”占19%,“良好”占41.4%,“中等”占30.9%,“合格”占8.7%,没有不及格的学生。由此可知,实验班和对照班优秀成绩所占的比例相当,但良好成绩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班。

2.2.3学生对传统武术文化内涵的认知情况

实验班学生对传统武术文化内涵的认知水平优于对照班,并且差异显著。说明在该模式下进行武术教学,符合大学生对传统武术文化的认知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武术文化的积极主动性,从而使大学生对武术文化的认知程度显著提高。

2.2.4新教学模式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作用

实验班有87.5%的学生认为有帮助,7.5%的学生回答不清楚,5%的学生认为没有帮助;而对照班52%的学生认为有帮助,33%的学生回答不清楚,15%的学生认为没有帮助。通过上课时观察也发现,实验班学生学习更加刻苦认真,互帮互助的学习风气越来越浓厚,班级凝聚力大大提升。

2.2.5新教学模式实施后学生继续学习武术文化的情况

为了解该教学模式实施结束后,学生继续学习武术文化的情况,我们提出问题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实验班有22%的学生选择会主动继续学习,58%的学生选择若有机会还会进一步学习,20%的学生选择了兴趣不大。而对照班只有10%的学生选择会主动继续学习,26%的学生选择若有机会还会进一步学习,64%的学生选择了兴趣不大。在今后是否会以武术为手段进行身体锻炼时,实验班32.5%的学生选择了“是”,而对照班仅有10.5%的学生选择了“是”。由此可以看出,实验班在进一步学习武术文化和终身体育思想的养成上明显优于对照班。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基于弘扬传统文化的高校武术教学模式的构建,符合教育、教学原则,既遵循了武术运动规律,又体现了武术的文化特色。

2)实施该教学模式能较好地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武术兴趣。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习评价上,学生的满意度较高。

3)采用该教学模式,在提高大学生对武术文化的认知度以及弘扬传统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优于传统武术教学模式。4.采用该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大学生继续学习武术文化的能力和培养终身体育思想等方面优于传统武术教学模式。

3.2建议

1)由于“基于弘扬传统文化的高校武术教学模式”涉及武术基本技法、攻防对抗以及传统文化等多项学习内容,因此,各项内容在教学时间上的具体安排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需进一步探讨。

2)目前,还没有适用于针对弘扬传统文化的高校武术教材,给新教学模式的实施和推广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以弘扬传统文化为指导思想编写一套适用于普通高校的武术教材,成为当前迫切的任务。

3)在当前武术师资群体中,相当一部分教师是在竞技武术教育模式中培育、成长起来的,存在武术技能水平高、文化水平低的现象。因此,要想把武术教学由单纯的技能练习引入到“文化的传承”上来,加强武术教师的传统文化修为刻不容缓。

传统武术教学范文2

关键词:中华武术;传统武术文化;体育文化建设

中华传统武术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很大的帮助,另外中华传统武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武术形式,因此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民族精神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对中华传统武术教育越来越重视,因此也已被各个高校提上日程,但同时伴随着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深入发展,许多传统的民族精华已经没落甚至已经被人遗忘。因此中华传统武术体育教学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促进其不断发展,发展我国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武术传统文化。

一、中华传统武术教育概述

(一)中华传统武术的历史起源及发展。中华传统武术是经过数千年才最终形成如今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千百年间与大自然搏斗、与猛兽夺食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并且发展起来的一种体育文化。我国中华传统武术文化具有多年的历史,从最早来说,甚至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毫不夸张地说,原始社会的野兽数量比人还要多,生存环境也十分恶劣,来自各种猛兽的威胁和不同部落之间的冲突让人们不得不拿起武器,用拳脚保护自己,也正是如此,人们学会了最初级的攻击和防御手段,也学会了制造武器,这就是最初武术萌芽的开始。商周时期,格斗技术已经应用于战场上,秦汉时,击剑运动、角力运动等也十分兴盛,汉朝时期是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时期,武术专著数量增多,多种武术流派也开始兴起。到了晋代时期,中国武术已经初现雏形。提起唐朝时期的武状元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也是武术得到统治者重视的明显表现,武举制度的产生使全国各地的人们都开始练武。宋代的武术组织仍然在发展,但是由于受到理学影响,一些杀伤力较大的武术战术受到批判,发展也受到了影响。明朝是武术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时期,武术的各个方面不论是理论方面还是武器制造工艺或者是武术招式方面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但到了清代,统治者明令禁止不许练武,因此多种拳术在此阶段形成。

(二)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内容。我国传统武术文化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武术技艺本身,武术包括防守和攻击两种技艺。它以摔、打、踢、拿等动作为主要内容,通过徒手搏斗或者借助器械的身体运动从而达到攻击和防守的目的。中国传统武术的招式众多,武术流派也很多,其中也包含不少攻击力较强的武术招式,但是也因此受到了多个统治者的忌惮,到今天为止,一些攻击性较强的武术招式已经失传,这是我国传统武术中很大的损失。其次,我国武术文化中所包含的道德因素也意味着我国传统武术文化可以起到一定的教育意义,武原为戈+止,其意义为止戈为武,表明了武并不意味着格斗,而是制止格斗,而所谓术,则是方法以及艺术的意思,所以武术就是用来制止斗争的艺术,中华传统武术文化是神意所赐下来的,也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它并不属于格斗,而是用来制止格斗的一种方法,从更高层面上来说武术是人们一种用于修炼的基础,同时也是一条让人们修炼的门路。

(三)中华传统武术体育之间的关系。在近代之前,我国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体育的概念,只有文武之分,武,从广泛意义来说,它囊括了所有的体育活动,甚至涵盖了不属于体育范围的运动形式,有一些中国武术在西方的体育项目中可以找到相对应的运动项目,但在我国这些都属于武的范畴。由于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武术被划分为体育项目之一,但其实,我国武术不仅涵盖了西方体育的多种运动形式,同时武术文化当中还含有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精髓与独特的思想内涵。因此中国武术不是体育的下属项目,而是比体育本身更加上层的一种存在。

二、当前高职校园中华传统武术教育现状

(一)教学层面。1.师资力量不足。武术虽然在我国越来越受重视,但是在高职校园的体育教学中的推广依然有许多的问题,首先就是师资力量不足,传统武术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活动,是具有教育意义的,对于教师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教师需要明白武术的具体内涵以及所蕴含的思想文化。其次对武术的要点和细节也要足够了解,但是很明显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可以做到这一点,如果这些不到位的话,学生在武术锻炼的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问题,这是一种隐患。2.教学内容扁平。从现在的高职校园中的体育教学来看,尽管武术教育已经在实施,但是教学内容是比较少的,并不那么的全面,例如现在许多大学生都有太极拳的学习,但是对于太极拳的具体含义以及训练目的,学生并没有足够的了解,而且教师也没有教给学生太极拳的精髓,教学内容过于扁平,过于形式,完全无法达到教学目的。

(二)其他层面。1.外来武技冲击。现在我国有许多从其他国家传入的武学技艺,这些武学技艺的发展对我国的传统武术也是一个冲击,许多学生更喜欢柔道、空手道、跆拳道等,但是这些武技都包含在我国的武术当中,并且其使用起来并没有我国武术那么自然,由于这些武技馆的大力宣传,以及现在西方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我国的传统武术的发展因此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2.我国武术研究缓慢。除了外来因素的影响,我国武术自身的发展缓慢也是影响我国传统武术发展的一个原因,由于现代技术的影响,现代人更加依赖工具的使用,因此对于武术这种依靠人体力量的运动并没有那么重视,同时我国武术的理论研究比较缓慢,无法跟上武术具体实践的发展脚步,因此就会出现理论与实际无法结合的问题。没有武术专著就无法让普通大众了解武术的具体含义,但武术的实际教学又有一定难度,无法真正做到言传身教,必须依靠武术理论的帮助,因此,当前武术理论研究缓慢也是影响我国传统武术发展的原因之一。

三、中华传统武术教育在高职校园中的作用和功能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中华传统武术教育在高职校园中推广,最明显的优势就在于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通的武术可以让学生达到健身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提高各种功能系统,武术锻炼对人的帮助是很大的,不仅可以健身,而且可以预防病痛,甚至可以延年益寿。当代学生的生活习惯非常不好,对电子产品依赖度过高,锻炼过少,身体素质较差,武术锻炼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也可以改善学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和呼吸系统等功能,提高其身体素质,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观念。中国武术不是为了攻击别人而产生的,它更大的作用在于制止战斗,达到和谐的目的,而不是恃强凌弱,以武制人。这其中包含了我国传统的文化精髓,那就是道德,道德二字,道指的是天地宇宙运行的规律,而德指的是按照天地宇宙运行的规律去做事,要尊重规律,尊重万物。这是中国传统武术的精髓,中国武术练习之人要讲究武德,指的就是武术中的道德伦理。因此在高职校园中开展武术教学有利于培养当代学生的武德观念,让学生明白武术是为了见义勇为,是为了打抱不平,是为了维护和平,是为了支持正义,让学生养成健康的思想观念,用自己的武术去帮助别人。武术的正确教学可以一定程度上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等优良品德,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帮助的人。

(三)有利于构建学生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在高职校园进行传统武术体育教学有助于我国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扬,是我国的民族文化的继承,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也是很有帮助的。武术教学不仅仅是对武术技艺的学习,也要学习武术的理论和具体含义,让学生明白学习武术的目的在于保护弱小,为了维护正义,甚至是为了保家卫国,维护祖国领土,更大的目标在于维护世界和平。在高职校园进行传统武术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强不息,勇于迎战,勇敢无畏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和勇者精神。武术中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内涵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尊敬自然的思想,追求人生真理的探索习惯,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加了解传统中华文化的精髓。

(四)有利于打造高职校园中的民族特色体育文化。我国武术技艺种类众多,大大小小武术流派数不胜数,到今天为止,许多的武术技艺都是通过多种武术融合所得到的成果,学生在学习武术过程中,也可以学习武术的兼容精神。我国民族众多,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地区所流行的武术种类也是不同的,因此,学习武术也可以体会到不同地区的独特文化和风俗习惯。武术包括拳法、腿法、掌法等多种种类,武术的形成也受当地环境和历史发展的影响。因此不同种类的武术包含着不同的民族文化,武术具有多样性和地域性的形成特点,学生通过学习武术,也可以学习到武术背后所蕴含的历史及文化内涵。武术既可以用来强身健体,也可以用于上台表演,我国武术的一招一式也讲究连贯美观,大气流畅,具有武术独有的美学,多样的武术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不仅可以丰富校园体育文化,还可以培养体育活动的民族特色。

四、结语

对待我国中华传统武术文化,我国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也应该接受现代体育的先进部分,并与我国的传统武术进行融合,在高职校园积极推广,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有帮助,也有利于提高我国国民身体素质,促进国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待我国传统武术文化,应该要做到保留及促进其发展,并且不断使其变得充足且更加先进,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要保留自己的民族特色,实现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卫华,刘铁芳.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武术文化自信培养路径[J].四川体育科学,2020,39(06):56–59.

[2]肖振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弘扬传统中华武术文化[J].清风,2020(12):37–38.

[3]吴洁监.论传统武术文化在当代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价值[J].教育界,2020(19):95–96.

传统武术教学范文3

关键词:高校教育;武术;文化传承;课程改革

武术除有体育的基本功能外,还具有文化传承、文化外交等功能。目前,学界关于武术课程改革的研究局限于体质健康层面,忽略了其文化传承功能,不利于武术课程改革的有效推进。鉴于此,本研究拟从文化视角探寻高校武术普修课程改革的优化路径,以期实现武术教育的宗旨。

一、高校武术普修课程改革的逻辑生成

(一)坚定文化自信,生成文化认同

总书记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传统武术的现代化发展,不能只着眼于攻防技击价值,还必须兼顾其文化内涵价值。离开传统文化,纯粹谈“一招制敌”的生死技击,绝不是传统武术的特质[1]。武术所蕴含的道德价值、文化内涵和精神引领都符合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武术具有育人价值,能帮助人们坚定文化自信,生成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二)顺应教育改革,凸显人文价值

武术课程改革应与思想教育齐头并进。武术教学应在坚持健康第一理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既修习武术动作,强健体魄,又领会武术的文化精神。对于传统武术文化,要在适当取舍的基础上积极创新。人文素质的培养,符合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我国高校普遍存在重技术、轻人文的问题。鉴于此,武术教育不能一味地传授知识与技能,而要脱离工具理性,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与爱国情怀,形成良好的教育风气,彰显武术的人文价值。

(三)增强人体机能,舒缓心灵压力

首先,武术与中医理论紧密联系,“把人的心理—生理—人生哲学连在一起,把心理平衡—延年益寿—生活情趣融成一团,把人生哲理与养气全神统一起来,实现人的身与心的两个健康”[2]。其次,武术套路在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国古典美学影响,极有民族特色,颇具观赏性,还有娱乐功能。再次,武术套路不但能展示身体姿态,更能体现内在的精神价值,利于学生健康发展,具有育人功能。最后,散打是中国武术的重要表现形式。散打有很强的实用性,既能防身自卫,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武术还能展示国家形象,促进国际体育文化交流。

二、高校武术普修课程教学的现实困境

(一)缺乏顶层设计,造成认知偏差

一方面,武术作为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体育普修课程中被边缘化,其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被忽视。武术是非奥项目,相关部门对其重视不够,忽略了武术的文化教育价值,致使开设武术普修课程的高校不多,设置的课时、学分较少。另一方面,在中华武术文化传承过程中,传统武术精神与体育精神双重缺失。“当代体育的人文价值,逐步成为反映体育深层次功利需求的核心价值。”[3]因此,教师在开展武术普修课程教学时,应通过传授武术的身体技法来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二)教学模式单一,忽视文化传承

首先,忽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教学中,教师一味地传授武术套路演法,无实战技巧讲解,忽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致使部分学生无法较好地掌握技能,缺乏自信心和满足感,进而无法产生学习兴趣。其次,武术更多的是以体操和徒手操形式出现在高校课程中。“学习武术传练方式的转变在提高传授效率的同时,也悄然改变了武术的存在形态,甚至价值认同。”[4]武术教学往往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传授技术动作,无法很好地引导学生思考武术文化的核心价值问题。再次,重视技术动作而忽视文化价值。武术运动自1916年进入校园,至今仍在沿用竞技训练模式,没有从民族传统文化的角度优化课程内容。最后,由教育政府主导,缺乏市场监管,与社会发展脱节。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是建立高校与社会的深层互动关系,但高校与社会之间缺乏良性的互动机制,致使社会教育资源存在闲置与浪费,也不利于社会层面的武术文化传播。

(三)规则制度缺失,影响学习热情

外来武术如跆拳道、柔道、泰拳等体育项目的进入,侵占了我国传统武术的生存空间。首先,同样受东方文化影响而产生的跆拳道经过现代化发展,已成为奥运会项目且在中国境内盛行,而传统武术却无人问津。其次,从段位晋级制度来看,跆拳道的段位晋级制度规范且详细,而武术并没有明确、详细的段位晋级规则和制度。再次,从完整性的角度来看,演练与实战都是跆拳道的考核内容,而武术的演练与实战体系是分离的,套路只重视动作练习,缺乏实用性,实战则注重攻防技击,忽略传统武术修身养性的功能。最后,从比赛形式来看,跆拳道为了符合奥运会的要求,精简了传统的技术动作,以便于学习和评分,而武术比赛中的套路种类繁多,有些器械鲜为人知,演练过程中的精气神、内劲发力都在评分范围内,存在很多主观因素。可见,跆拳道等外来武术项目有明确的制度,演战结合,动作精简易学,不需要体会其内在文化精神,易于推广,而传统武术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技术动作中蕴含着哲学思想,且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无速成之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受众的学习热情。

(四)教学资源匮乏,影响教学质量

根据文化“三分法”,武术文化由以身体动作为主的器物文化、以政策法规为代表的制度文化和最深层的精神文化构成。从器物文化层面来看,高校普遍不在专业场地授课,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有的教师专业素养高,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丰富,但基本功不扎实,动作不够规范。从制度文化层面来看,学校及相关部门对武术教育重视不够,缺乏武术课程改革方面的引领性文件,即便有促进武术发展方面的文件,内容主要也是如何普及武术方面的。从精神文化层面来看,武术授课形式大于内容,没有领悟内在精神。高校武术课程局限于表层的器物文化,武术的传承停留在身法技巧层面。一些武术教师对武学缺乏深入研究,不了解武术的文化精神,虽然专业技艺高超,但并未达到内外兼修的境界,无法站在文化的高度授课教学,而武术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才是其精髓。

三、高校武术普修课程改革的优化路径

(一)实现价值共享,凝聚共识

一是要充分认识武术文化精神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增加文化教育内容的比重。二是要加强武术文化精神方面的研究,引导学生学习领会,并选择合适的部分修习。三是要加强思想引领,不断优化教学理念,营造良好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尚武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四是要为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寻找新思路。传承是创新的基石,应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倡导创新性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应主动利用武术进奥运的契机,使其面向世界,走向国际。

(二)优化教学模式,立足个体差异

第一,教师应转变观念,成为课程的创造者,而不只是教科书的实施者。教师应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身体素质学生的个性需求和性格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武术。第二,建设教学团队以培养后备人才,开发教学课程以契合学生需求。可以编制普适性强的武术操或开设以器械为主的教学小班,采取“小单元+大单元”的教学模式,既保证武术教学的完整性,又增加多元性。第三,寓教于乐。可以把准备活动徒手操换成改良版的武术小游戏,让学生穿上传统武术服饰修习技术动作,以团队形式参加舞龙舞狮体验,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第四,课内外一体化。要将民族精神与文化传承融入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让武术以多种形式走进校园,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

(三)完善评价体系,倡导教学反思

首先,高校武术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体系既要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也应包括学生对课程和教师的评价,以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和自我修养。教师应尽量从多个方面给予学生正面、积极的评价,而不应局限于技术层面,要重视学生的情感需求。其次,高校武术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单一。武术课不应只是体育课,还是思政课,文化传承应该是武术课程教学的本位。受应试教育因素影响,我国体育课程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掌握情况。高校的武术课程评价体系也是根据这两个方面构建的,这是武术教师没有深入研究武术文化并引导学生体会武术文化精神的原因之一。最后,高校武术课程评价主体单一。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是推动教育实践的重要动力。武术课程评价者不应局限于教师和学生,而应呼吁全民参加评价,促使社会各界人士关注武术,广纳民智,以更好地推动武术的传承与发展。鉴于此,应完善高校武术课程评价体系,倡导教学反思,以回归武术本位,

(四)利用媒介传播,引进数字技术

传统武术教学范文4

关键词:传统武术;学校教育;中小学;民族传统文化

说:“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它凝聚了民族的精气神。”[1]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体系。无论从哪方面(物质方面、精神方面、制度方面),武术的核心价值观(刚健有为、道德至上等精神)始终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要义相吻合。传统武术经过历史的洗涤早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实用技艺,而内化、上升为一种教化之学。[2]学校承载着教育的使命,传统武术走进校园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传统武术在学校的开展有着深远的意义。[3]

1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

据文献记载,早在五帝时期出现了名为“成均”和“庠”的教育场所。夏朝有了学校的设置,即“序”和“校”,祭祀礼仪、射、御、书、数的教育是其主要内容。因为战争的原因“军事武艺”成为学校的主要教育内容。商代,奴隶主们以军事武艺竞赛、军事演习的形式检验学校武术教育的效果。周朝现出重文轻武,且规定了专门训练的时间及训练内容。春秋战国时期,据《孔子家语》引《乡射》曰:孔子“与门人习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焉”,讲的是孔子带领弟子参加射箭比赛的热烈场面。[4]后来出现“文武分途”,重视“拳勇”“技击”的热潮,武术逐渐成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5]

2赋予学校教育的职能

2.1学校教育的时代含义

“学校教育”是一种丰富的生活形态,蕴含着丰富的生命资源,它充满意识的自觉,有制度保障着生活。学校教育对个体的影响毋庸置疑,而且是直接的,不需要任何中介,我们要对它的生命责任保持积极的意识,同时,它也为提高生命的质量提供了可能[6],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奠定了基础。

2.2学校教育的完整统一

当代社会所呼唤的文明形态是一种新型的个体与群体、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状态,个体的成长,同时意味着他人的成长,文明的成长,这是一种整体性的演进。[7]个体的发展是在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的影响下形成的,学校是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场所,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个体传授思想文化信息,提供价值标准、规范社会行为、创设社会交往环境和遵循整体性原则,对学生个体的发展具有全面、系统和深远的影响。

2.3学校教育的文化内涵

叶澜认为文化教育中的功能更注重的是学生对周围世界和自己形成一种积极而理智的,富有感情和探索、创造、超越意识的态度方式,是激发学生潜能的一种力量。[8]中国在悠久的历史中,文化是历史发展 的主线,是民族繁盛发展的根基,而教育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有力手段,学校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学校教育使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系统、更规范,效率更高,影响更广。

2.4学校教育的体质建设

梁启超曾说“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命运,学校教育中的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能,培养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指导学生身体锻炼,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掌握身心卫生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身心卫生的习惯。

3新时代学校教育的使命:武以载道,武以化人

3.1天人合一:和谐统一的整体观念

中国传统哲学讲求“天人合一”,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和天地万物组成一个整体,人的活动要遵循自然界规律。而中国武术重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武术拳理强调“内三合”与“外三和”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为贵”“协者和也”的价值观不谋而合。例如:六合拳、太极拳、形意拳中所要求的内外三和,以及长拳所要求的“内外协调,得心应手,形成一个整体”;八卦掌要求“皆要以腰为轴,周身一体,内外相合,外重手眼身法步,内修心身意气力”等都体现出内外协调一致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提倡整体的思维方式,注重事物的统一、协同,强调从统一的角度去观察事物,而武术的每一个动作在注重规格和细节的同时更注重动作之间的衔接流畅,讲究一气呵成(尤其体现在太极拳中),这与整体的文化精神相吻合。

3.2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秉性

武术的民族文化特点让武术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独放异彩。刚健有为的民族文化精神使武术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周易大传》提出武术的刚健有为包括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两个方面。[9]武术所承载的刚健有为的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精神的基石。其中,自强不息是自立之道,厚德载物是立人之道,自立是立人之基,立人是自立之申。中国武术吸收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武技(戚继光对日本刀的改良)丰富自己,不断发展,这种刚健有为的精神在武术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刚健有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刚柔并济同于一身,体现出健全的人格,而且影响着世界,尤其表现在文化多元化。

3.3内外兼修:内化于心且外化于行

谚语“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表明中国武术既注重外练,又注重?练。武术的健身价值在武术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到清末武术的社会功能发生了质的变化,武术与导引养生术有了特殊关系,它强调“精、气、神”这是武术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武技的健身价值。这与党中央提出的增强人民体质、全民健身的目标一致。武术在校园开展能增强学生的体质与健康,培养学生的阳刚之气,使其充满着傲气、骨气和斗志,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坚忍不拔的意志,此外武术的防身自卫功能和健身养生功能是武术特有的,特别是武术作为一种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全民族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背景下,传统武术对提高民族自信心有着重要的作用。

3.4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

武术本身是一种武技、技击术,其内涵对弘扬传统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重在对人的武德教育,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注入生命活力。从练习武术的过程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例如尊师重道是中国传统道德中极其重要的一条,虽然并非只有习武的人所特有的,但它是中国人非常重视的一种美德;“然诺”即言必信,行必果,重然诺是中国传统道德中的一种美德,在习武之人道德准则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条等等。武德是习武者为了把握社会、实现社会价值而建立的自我约束与自律体系。在学习武术中注重武德,可以增强人的社会责任感,可以提高自我修养,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社会秩序提供助力。

4目前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武术发展缓慢

国家自1915年提出很多有关武术进校园的政策,早在1916年就开始进入学校,不同时期又不断地编排教材、列入大纲和课程,但是,今天却在学校中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普及,甚至许多还有了名存实亡的说法。[10]调查显示,我国大约占70.3%的中小学没有开设武术课,甚至部分学校把武术课改成跆拳道课程。另外,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搁浅了传统武术的发展。

4.2武术认知模糊

不管是学生、家长还是教育者对武术的认知都存在模糊的现象,尤其学生对武术的认知也比较模糊。[11]学生喜欢武术,但是不喜欢上武术课,学生认为练习武术只是为了养眼或者防身,对于武术要传达的武术精神及其文化内涵领会的不够深刻,形成只知其形不知其意,逐渐加深了人们对武术的误解。

4.3武术人才匮乏

就目前中小学的体育教师中的教授武术的教师的武术专业水平普遍较低,有的只是在中学或者大学阶段学习过一段时间,并不是很长,而且学习的都是武术基本的技能,对武术动作的攻防含义并不清楚,在教授过程中虽然教授了动作,但动作的内涵并没有传授,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武术在校园的推广。传统武术的传承人引进校园的措施实施的不是很理想,对武术传承人进校园的门槛较高,影响了传统武术的原生态。

5“武术进校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

“武术进校园”在中学采取“一二一”策略,具体如下:

5.1“一”人手一本武术教材

就目前中小学中并没有独立、专门的武术教材,只是出现在《体育与健康》的教材中,因此要创编一本适用于中小学的武术课本,在创编武术教材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本着“健康第一”的理念,均衡发展的目的,且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标准。(2)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教师的水平,注意武术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例如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武术基础理论等,提高教材的科学性。(3)在保持武术动作的经典性和传统性的同时注重动作的创新性,使武术教材与现代体育方法融合,便于武术的发展。(4)创编具有实效的攻防动作组合,注意武术的实用性与教育性的统一。(5)注重武术教材内容的多样性,丰富武术的人文价值,发挥武术的教育功能。

5.2“二”自选一种基本拳术和一种基本器械并掌握

据20世纪80年代对武术的挖掘整理工作显示,符合“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特征的拳种就有129个。[12]器械也不止18样,显然这么多的拳术、器械不能都列入学生的学习的课程中,选择具体代表性的、普及性高的拳种、器械供学生选择。首先在这么多的拳术中选择适合学生阶段学习的拳术套路、器械,在开课之前进行问卷调查,根据统计结果选取频率较高的拳术和器械开展武术教育活动。这样既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教学质量,对武术教育的开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3“一”熟知一项传统拳(地方拳种)

每一种拳术都有它自身的技术、文化、和理论体系,它们承载着武术的历史、文化和精神。[13]每个拳种在其地域文化形态、社会因素、创拳者自身修养水平、传统文化熏陶等因素的影响下,凝结着“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中国文化精神,在学校开展地方优秀传统武术,并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让武术成为地方特色课程,不仅有利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而且对传统武术的保护、传承、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5.4人才引进

引进高质量的武术人才,对武术专业的人才进行筛选,保证武术及其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准确性,弥补武术人才的空缺。将当地传统武术的传承人聘入学校,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指导,传承人是传统武术的传承主体,能保持传统武术的原生态,传统武术都是靠口传身授的,单靠教材是不能把传统武术精髓充分表达出来的,因此对传承人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既要保持传统武术的原味,又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保持传统武术的新鲜活力。6

6结语

武术作为我国的国粹,早在2004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功申遗项目,如今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若想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继承和发扬民族本土的传统优秀文化,学校要承担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武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文化,有着弘扬传统文化的使命。加大传统武术进校园的力度,真正让传统武术成为中国的品牌,更重要的是武术要服务于学校教育,助力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振奋民族精神,放大武术民族符号。

参考文献:

[1].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J].中国人才,2014(09):2.

[2]王岗.武术教育应注重人文之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6-3:第12版.

[3]张峰,赵光圣.学校武术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01):77-80.

[4]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1.

[5]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武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5.

[6]李家成.关怀生命[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

[7]叶澜.“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M].上海三联书店,1999:195.

[8]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争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17-18.

[9]王岗,李世宏.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05):84-87.

[10]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组.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1]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纂.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447.

传统武术教学范文5

【关键词】体育专业院校;武术课程;改革路径

传统的武术文化是以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为主要根据。在现代化的实践教学中,大多数的体育专业院校,都注重对学生的技巧、动作进行强化教学,但对知识理念、历史文化、武术内涵及学习武术的重要性没有进行详细地讲解,使学生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实践教学的质量造成了直接的影响。对此,需要对体育院校武术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以弘扬传统文化为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能够对传统的武术技术进行学习,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实现体育专业院校武术教学改革目标。

1体育专业院校武术课程改革重要意义

1.1对学生道德品格产生积极影响

在体育专业院校的教育教学中,开展武术课程能够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学习传统文化,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教学流程,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使武术课程自身具有的重要价值充分发挥[1]。武术课程教学不仅能够对学生的意志力进行锻炼与提升,还能够对学生的道德品质产生积极的影响。在体育专业院校的教学中,弘扬我国传统武术文化,对学生的思想观念正确地引导,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武术人才。

1.2提升学生体质

为了能够使武术课程顺利地开展与实施,前期的准备工作最好能够对传统的武术文化内涵、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性地考虑,对教学理念进行优化,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通过实践教学,对其进行不断地完善,能够对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2]。传统武术不仅包括对武术动作的学习,而且在各种武术动作中,需要人体各个部位的相互配合,才能够达高效的形态。除此之外,对于武术运动的教学,需要先把理念知识进行教学,让学生对理论充分了解后,再进行基本动作技巧的训练,让学生能够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动作灵活运用,培养学生身体动作的调动性,间接性地对学生机体力量、速度、爆发力等都进行了培养,在武术动作中,还有一些幅度比较大的动作,可以对学生的柔韧性进行训练。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可以让学生学会自我身体调节,特别是在武术移动训练中,需要学生有极快的反应能力,不仅可以对武术技巧进行学习,还能够在实战中及时地化解武术技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3促进武术文化交流

对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弘扬,武术是重要的载体,可以借助武术促进文化的交流,对我国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在武术文化传承中,构建多元化的友谊体系,以媒介、平台为重要的基础,提高武术文化的交流效果[3]。与此同时,在跨国性的传播过程中,需要以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形式为背景,在体育专业院校中,加强对学生的培养教学,实施体育教学体系,促进国内外的文化交流,高校可以定期开展竞技比赛,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文化交流,也使体育专业院校提升了教学水平,为弘扬中华文化的未来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也实现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

1.4开展竞技体验

在现代化的发展中,为了确保传统武术的稳定运动,需要增加一些国际性的竞技赛事,而竞技赛事的水平,对文化传承具有直接的影响,那就需要对其综合的影响力进行提升,在实际训练过程中,体现出武术教学的时效性,使构建的教学体系更完善、教学流程更清晰,实现了武术教学的价值与意义[4]。需要注意的是,武术课程教学的开展,最主要的是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了解,能够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对传统武术学习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以此为重要基础,提高传统武术的艺术性,为武术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保障,对教学路径改革奠定扎实的基础。

2体育专业院校武术课程改革路径策略

2.1对武术课程的内容进行改革

为了能够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武术实践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对学生详细了解,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学生所关注的,只有学生对内容感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确保实践教学的效果,使武术教学结构更加稳定。以实践教学课程的内容为基础,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体能全面地提升,明确实践教学的内容,具有针对性地开展武术教学。尤其是在武术教学的发展时期,及时对教学课程的结构进行优化,避免教学内容对整体发展造成限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体育专业院校的武术课程教学进行深度的改革,提高武术教学课程的效果。(1)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传统的实践教学中,教师比较重视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把理论知识内容对学生进行讲解,但是对实践教学比较忽视,使武术教学的效果未能充分发挥出来[5]。对此,需要对武术教学进行改革,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完善,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让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充分验证理论知识,既让学生学习到了传统武术理论知识,又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了武术教学的重要意义,提升教学管理水平。(2)完善教学内容。在理论知识教学中,需要借助一些历史资料,对武术动作充分讲解,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更好的理解,通过实践教学,把理论知识与武术技巧相结合,使武术教学课程内容体系更加完善,提升实践教学的效果[6]。与此同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升级,既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又结合了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武术教学中,学生最喜爱的武术动作就是防身术,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提升武术实践的教学水平。

2.2明确教学目标

传统武术教学范文6

埋肘蓄力与收肘变换

众所周知,技击格斗是人与人进行的身体对抗,各种技术和技法都要通过人才能发挥,而面对的是有思想和运动变化的人,其中变化因素则更多,也更加复杂。在我方进攻或防守时,对方也在同时或之后做攻防动作,所以身体各个部位在不断变化的状态下进行技击,容不得“你出一招,我接一招”的纸上谈兵。咏春拳为快速应对进攻强调“埋肘”与“收肘”,这一技术动作要求有别于其他门派,特别是对于北派武术的习练者来说,还会有“缩手缩脚”之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女人拳”。 “埋肘”具体来说,无论在进攻还是防守时,大多手肘紧贴着自己中线,从正面看就是肘部收在胸前。埋肘的原因,一是抢攻中线时距离最短;二是保护上身躯干重要部分,为防守提供了一个较佳的姿势。 “收肘”,即在攻击或防守动作完成后,手和手臂不再“蓄力”,成自然的曲肘状态,以便迅速变换下一个动作咱圆暂。从解剖学角度看,人体手臂的肌肉前后对称,任何一个角度的动作都有主动肌和对抗肌以及辅助肌参与。如果单独完成一个动作在主动肌适度拉伸的状态下延长即可,可是技击格斗中动作需要连续和突然,需要随机变化角度,手臂弯曲埋肘蓄力显然不是最佳的发力状态,却可以保持机动变化,而这正是咏春拳所追求的目标,不以力胜而以灵活多变取胜。

追求快打与不追手

咏春拳的求快和一些传统武术对于速度“暧昧不清”完全不同,表现很直白。如咏春拳有“以长制短之快”、“顾打合一之快”、“以近求快”,追求一种肉眼难及之快咱猿暂,不消过笼,不追手,这是咏春拳攻防动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即做防守动作时,只做到对方攻击不到自己的角度即可,动作短小,精确。当对方的动作在自己防守范围外,则不提倡去主动追击对方而是趁机直接攻击以求抢占先机咱源暂。咏春拳追求快打和不追手是相互结合和限制的,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分析,在进攻之前充分拉伸主动肌长度会提高动作速度,也会增大攻击效果,但咏春拳的快打是在动作相对静止时直接开始,而且进攻和防守动作到位即收,强调不追手,这样才能让紧随其后的动作同样快速有力。所以咏春拳技击上讲究角度和时间多于动作的力道。

来留去送与长桥发力

来留去送是咏春拳技术体系中一个与太极拳“粘黏相随”类似的特征。 “留”,根据对方进攻的变化,凭借接触对方手臂(搭桥)时的感觉而做出相应的反应,摊、擒、勾等是主要手法。 “送”,是进攻(也称之为“放”)的意思,在有效防守之后,对方改变动作之前发起进攻(也有防守和进攻几乎同时的技法),拳、掌、指、桥、膀都是完成“留”和“送”的身体部位。此外,咏春拳的“高接低攀”、“你要上我要下”、“你要下我要上”的攻守策略也是来源于这“来留去送”的原则咱缘暂。要做到“来能留得住,去能送得出”,需要手背对于对方的劲力有感知力,敏锐而准确地判断对手的进攻路线,并不是感觉到力的变化然后再做随后的动作,而是在对手的进攻路线与我方防守的手臂接触后随其动作即刻变化,这如同太极拳推手训练中强调的“懂劲与化劲”一样。长桥发力,指在手臂进攻后没有回收动作,再次进攻,咏春拳在粘连对方肢体时,可以直接发力进攻。拳打猝不及防,不是简单的速度比拼,咏春拳强调快,但不是只追求动作移动的速度,而是从动作路线和角度以及对于对手的控制上形成了“快”的结果。来留去送是一种因势利导的快,长桥发力是一种缩短动作距离的快。综上,研究整理出咏春拳技术具有直线进攻与中线路线、埋肘蓄力与收肘变换、追求快打与不追手、来留去送与长桥发力等特征,咏春拳技术充分体现直接、灵巧的特点,不仅对身材较小、体力较弱的女性,对不崇尚蛮力的男性来说,也不失为一种以弱胜强的搏击技巧。

咏春拳典型理论

咏春拳属于是中国传统武术,而作为一种传统武术,拳种产生的条件是成熟的格斗技术、独特的格斗理论、优秀的创拳人物。 圆园园园年怨月,在天津召开的全国传统武术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的传统武术是“竞技武术以外具有流传有序、体用兼备、理、法、势齐全的武术拳种”咱远暂,传统武术技术样式变化多端,但各家拳种有各自的拳理与法则,它们是分析传统武术技术首要的文献资料。咏春拳所有动作同样严格遵循拳理,这些是我们研究分析咏春拳动作的重要依据。

精气神理论

精气神是中国哲学的一个常见概念,被广泛运用于文化、美学、音乐以及武术各个领域。 “精生于气”,“是高级的气”,气在道家被认为构成天地万物的基础,即“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还有孟子所言的“浩然之气”。 “神”,则是聚集精气而得,王充所说的“神者伸也”,则指的是运动。总之,精气神学说对于武术而言,即强调人体精要的本质,但并未特指具体物质。如著名形意拳所强调“内三合”、太极拳所讲究的“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咱苑暂。 “行气如九曲珠”,“气沉丹田”,是对行拳走架时身体姿势和相应身体感觉的说明与描述咱愿暂。而这种将形神合一的强调和说法,对于没有传统武术学习经验的人来说是难以理解的。所以大凡中国传统武术都或多或少地和精气神有所结合,咏春拳也不例外。 《詠春白鹤拳潘孝德拳谱》有“呼风则气伸,气则力,人无气必死,山无气必绝。气力不足,英雄何在”的记载。潘长安认为这是体现出寸劲节力(寸劲)来源于“精气神”的协调。#p#分页标题#e#

经络穴位理论

对于穴位,学者仍是抱着谨慎的态度,如唐豪在《内家拳穴法的研究》一文对于民国时期流行的点穴说法提出质疑,“拳家博人,或用头,或用拳、或用掌”,“不能入针之刺入人身,称为穴法,原不甚妥”咱怨暂。有些穴位需要“需捉臂点按,遇肌肉坚实,指力欠劲者且不应”。穴位和经络在技击中的实用价值被质疑,但影响传统武术理论的痕迹却十分清晰,少林、峨眉都有打穴术和套路。咏春拳的进攻目标主要集中在人体脆弱部位,有些将这些借助于中医的经络穴位理论进行解释,并且在海外传授咏春拳的教师对这样的理论也深信不疑,并极力传播,如程威廉在拉斯维加斯和他的外国学生安东尼曾演示过咏春拳的点穴功夫,并经编译于圆园园苑年在国内格斗杂志《搏击》上刊登。程威廉认为,攻防合一的咏春拳最终能否成功获得胜利关键取决于点穴,主要是手指、手腕、指关节去完成点穴的动作,而训练攻击力的办法就是打沙袋和拳靶。

中线理论

中线理论是咏春拳技术体系中遵循的主要原则。中线是“一个物体的重心所在”,承受着整体的重量,即人体头至尾闾这一道线,是进攻与防守需要遵循的“中线”。进攻时向对方中线进攻则可以达到破坏对方稳定性,重创对方的目的;防守时守住自己的中线,沿着中线这个平面如“分水”般消解对方攻击,是防守最直接也是有效的路线。咏春拳在中线理论基础上还提出了一个“朝面追形”的说法,即对方的中线正在自己身前正中不需调整,称之为“朝形”;不在正中的位置而需要调整,称之为“追形”。技击时,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需要调整位置(即“追形”)。

连消带打与攻守同期理论“消”为阻挡、消减对方的进攻,“打”是我方的进攻,“连消带打”意思是在防守对方来攻的同时自己也做进攻动作。咏春拳需要双手同时做不同的动作,“发不同的劲”。连消带打的特点是攻防转换快,在快速的转换中抢得时机。如在运用摊手化解对方来拳的同时使用日字冲拳击打对方头部,节约进攻时间,可以达到“后发而先至”的技击效果。守攻同期,也被称为“攻守一体”,指的不是一个动作具有攻与守的作用,而是咏春拳里“一心二用”,一手防守,另一手进攻。在防守的时候,可能的情况下同一时间发动进攻,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达到“后发制人”的效果。大多数咏春拳的推挡招数(防守动作)紧跟着几乎同时的进攻,体现了对动作时效性的追求咱员员, 员园, 员圆暂。综上所述,咏春拳理中有如精气神、经络等“固守”的传统武术常见技击理论,也有如中线理论、连消带打等“创立”鲜明而直接的理论特色。但这些多是历代咏春拳传承人总结与完善的,总体上看没有经过严密的实验和比较,需要现代武术人对此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讨,才能甄别出其中具有广泛应用的理论部分,为武术理论建设做出贡献。

结语

传统武术教学范文7

 

1前言   近年来,武术作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杰出代表,在国际上蓬勃发展,在各大洲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武术传播组织。但调查结果显示,武术的国际发展极不平衡,习练人数总体偏少,各国对武术存在严重的“文化误读”现象,武术传播过程中表现出技击单一性和文化内涵的表层片面特征以及锻炼方法的不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武术国际化的发展规模和传播质量。本研究试从跨文化沟通心理学角度对武术的国际传播问题给予分析和探讨。   2中国武术的国际化传承   2.1中国武术文化国际化传承的必要性   中国武术文化的跨文化交流传播并非是一项新尝试。自人类形成部落群体而开始人类文明之日起,当某一部落的人们遇到另一部落的人,发现他们存在差异时,跨文化交流便随之产生。新技术的发明、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全球经济领域的转移更是促进了国际交往的增长,这种增长明显带动了人们所处社会或群体的文化要素———世界观、价值观、非语言行为和特性等的交流传播及其文化要素的载体形式的世界传播。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它所体现出来的“天人合一”、“中庸”等哲学思想对当今世界的稳定发展是一种有益的价值参照,理应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全球化内容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的世界交流传承也必然需要相应的载体存在和发展,以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武术就是优秀的民族文化跨文化传播媒介。21世纪,文化的地位逐步提升,成为综合国力在全球化竞争中的重要角色,被归为与国家硬实力相对的软实力,约瑟夫•奈认为,“‘软实力’是指通过吸引力而非靠强硬手段或利益引诱的方法去影响别人,来达到你所想要达到的目的之能力。”[14]文化软实力又是“软实力”中最核心的因素,使得民族文化的跨文化交流传播不仅是其本身生存的需要,也成为中国社会与世界发展的需求。科学合理地利用武术促进民族精粹文化的国际化传承,有助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2.2中国武术文化国际化传承现状   近年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国际化传承成绩斐然。在国外,基本已经形成了以功夫、针灸、戏剧、孔子和酒等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形象,形成了一种区别于其它文化形态的明显特征。可以说,这五种文化形象成为别国了解中国民族文化的主要窗口。功夫作为武术在国际上的代名词,在以李小龙为代表的一批影视武打明星的倾情演艺之后得到了广泛传承和发展,但是,与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日趋重要的地位相比,与五千年所创造的辉煌灿烂的文化相比,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还很弱,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还很小,文化产品贸易逆差还相当严重。[9]尤其对中华武术来讲,它的境外传播同其它传统文化项目一样遭遇了艰难发展的困境,这可能因为与我们具有不同文化氛围和地理环境的外国人,特定的历史原因或已形成的特定思维方式,显现的地域界限以及必要交流的缺乏促成了一些国家和人群对中国文化的刻板成见,对中国文化的国际化传播产生了巨大影响。   3中国武术跨文化传播策略   3.1重构中国武术现行内容体系   在武术的国际传播内容选择方面,存在两个显现的问题。其一,武术的国际化传播以武术技术传授为主,对传统武术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涉及甚少,有的不了解甚至干脆满嘴迷信,胡编乱侃,误人子弟。在世界范围内,正式因为中国武术大量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粹,才被称之为中华武术。在世人眼中,其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特征才是其核心价值所在。然而国际上广泛开展的竞技武术,已经渗入了过多的竞技和商业因素,使得竞技武术异化成为一种“类体操”项目,沦为少数人追逐金牌目标的工具。重构现行武术内容体系,首先应该放弃对西方竞技体育传播体系的过度模仿,选取能够彰显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本质属性的武术内容。其二,竞技武术的突猛发展使得国际传播交流唯套路表演为上,技击意识和内涵退化严重。当今社会,虽然武术技击特性所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改变,不需要更不允许以攻防技击为主、以致伤、致残、致死为主要目的武术技击特性存在,武术开始由实用性的技击项目向观赏娱乐性的体育活动转变,但技击仍是武术不可或缺的重要属性,抛开技击就只能是在练“舞”而不是练“武”。因此,当代武术的国际化发展应该以攻防技击为主,淡化门派意识,鼓励武术爱好者演练特征和技击风格的指导和培养,注重传统拳术中功力练习内容的遴选传承,并努力将武术功力大赛推向世界体育舞台。   3.2完善武术教练员的选派机制   武术教练员是武术国际化传播的主要媒介,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形象代言人,这个群体在对外宣传和传授武术的过程中,选择富有代表性、适应当地实际情况的内容,利用恰当的交流方式显得极为重要,相比国内对交流技巧娴熟运用的要求明显提高。毫无疑问,我们的宣传方式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已经从极左式的、一厢情愿的灌输和傲慢的、仇视性的沟通方式,变成相对轻松、公平和理性的沟通方式。但是我们认为这样的沟通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对外国人的文化心理和他们的沟通风格缺乏足够的了解。以至于有的外国人说“好像中国人不关心或者是根本不知道如何与外国人进行交流与沟通”。当小心谨慎、不犯错误成为行动的目标和准则之后,任何有新意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式都会举步维艰。某些对外宣传人员甚至还以民族主义和斗争的态度进行跨文化沟通,这种方式彻底地丧失了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仁爱、礼貌、包容、智慧和诚恳的精神。另外,在教授武术过程中,教练员或翻译对中国武术专业词汇的翻译要更加审慎,因为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很容易对武术翻译传授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武术翻译既要尽可能地向西方传递武术中所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信息,同时,也要兼顾西方人的信息解码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华武术’”[16]因此,建立选拔和培养拥有良好传统文化修为、具备精湛武术技艺的教练员模式,健全武术传播效果监控和即时反馈机制,完善武术文化人才培养战略体系是中国国粹文化境外传播的长久之计。#p#分页标题#e#   3.3建立武术跨国现代远程教育,扩大武术网站扶持力度和完善网站内涵建设   武术远程教育是对传统武术教育教学的一种必要补充,对武术文化的国际传播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武术远程教育并没有因为远程教育的发展而进步。通过对网络相关教育资源的检索研究,发现中国武术现代远程教育存在如下特点:第一,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武术资源的共享,但缺少对武术资源和信息的深度加工。各大武术相关网站以及远程教育网,仅仅是一些教学视频等资源的罗列,资料分类不合理、资源本身质量不高等问题严重。第二,互动交流不流畅。各大网站资本都设置了在线留言等交流板块,但时效性差,大部分都只是网页中的一个摆设,没能发挥其工具效用,成为武术教学方面交流和指导的障碍。第三,武术在线教育教学内容匮乏。许多看似中华武术远程教育的网站,实际内容多是涉及武术教育的资讯、学院场馆专家介绍,或仅为传授某种技法的广告,真正意义上的武术教育教学内容很少。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粹,但这一内涵在各大网站少有体现,影响武术远程教育的效果。第四,武术远程教育机构管理缺失。武术管理部门或者教育部门应该加强武术远程教育网站的认定、扶持和监管力度,提高武术远程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可信度,[5]促进武术跨国远程教育的迅速发展。   3.4加速武术赛事的完善和国际推广   武术进入奥运会的进程从来没有中断过,也不必要中断。入奥申请几经失败,暴露出的问题理应充分审视,但不是一棒子打死。摒除武术不适合西方体育盛会的悲观情绪或是不应该入奥的狭隘民族观。这些年学术界对武术入奥课题的研究成果颇丰,最有希望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武术作为表演项目,给了武术专家学者一种慰藉,但依然要推动武术进入奥运会的步伐,非奥运项目的地位明显影响了国家对武术项目的经济投入,制约武术的国际传播,另外,这些年武术的迅猛发展一大部分是武术申请入奥促进的结果。不管是削足适履还是良性改造,结果都是进入国际体育盛会的希冀给了武术界一种活力,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武术全球范围传播的软硬实力的建构和完善,也缩短了武术成为奥运会正式项目的里程。除了奥运会,世界武术锦标赛,世界散打锦标赛,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国际武术节等等赛事对武术文化的交融和传播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要利用好这些平台,促进武术项目的国际化发展以及武术文化世界范围的良性传播。   3.5加大武术文化底蕴挖掘及输出途径探索   中国武术的功能优势,表现在项目本身所具有的技击、健身、表演、养性、自娱等各种功能的复合体,从而使中国武术的习练这能够在相对简捷的运动中一举多得;中国武术的精神魅力,并不在于其对所谓的“高、难、美、新”等技术规格的人为设计,而是在于其简单朴实的动作运动中所内含的文化蕴含与宗教魅力。我们必须使中国武术所固有的文化魅力得以挖掘和完好的保存,扭转中国武术发展的形式化趋势,保持中国武术所具有的雅俗共赏、老少皆宜、功能多样、自娱自乐等文化特质,把中国武术介绍给整个人类世界。在武术文化的国际传播途径中孔子学院的作用不可忽视,孔子学院是中外合作建立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致力于增进世界各国各地区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教育文化交流合作,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但遗憾的是,武术的国际化传播以武术技术传授为主,注重形式的推广,即便是在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己任的孔子学院也难逃此窠臼。虽然对武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远远没有达到系统推广武术文化的程度。中国武术文化底蕴深厚,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己任的孔子学院是传播和弘扬武术文化的有效模式和途径。当前阶段,应深入探索和研究孔子学院传播中国武术的具体方法,构建内含武术文化特质的办学模式,努力使其成为各国习练者学习武术、了解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场所。   4结语   武术在中华大地上之所以能够千年传承,得益于其内在组成要素,而这些要素的形成,也并非仅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自身孕育的结果,而是在与外界交流沟通的过程不断吸取和兼容中逐渐实现的。传统武术文化的认同并不是要对其做原汁原味的推进,而是要发掘具有现代性意义的东西,弘扬和提升武术文化能对全球具有普遍价值的内容。在当今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需要有更加开放的胸怀,使其固有的原汁原味的内在要素在不断吸取和兼容中得到进一步的升华。袁济喜教授认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我们民族精神与中华之魂的写照,也是燃照今天的火炬”。武术的境外传播,为国外朋友提供一种路径去感受和体认这种文化精神,让文明的火炬薪火相传。

传统武术教学范文8

通过文献资料法等探究中国式摔跤的传统文化性。结论:中国式摔跤是我国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质、制度、精神层面都带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征。武术改革需要寻求一种外在形式和内在精神上能够兼容传统与现代的武技为切入点,以求实现以点带面的牵动作用。中国式摔跤已经证明了是一项融合中、西方体育价值观,带有强烈民族色彩,并且迎合了世界武术发展潮流的运动。合理科学发掘中国式摔跤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价值,以可持续发展视野进行推广是实现中国武术复兴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

竞技体育;中国式摔跤;传统文化;武术

1引言

中国式摔跤是我国一项带有传统文化特征的民族体育项目,是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武术四技“踢、打、摔、拿”中的“摔”指的就是摔跤。据研究,我国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带有军事色彩的摔跤运动。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式摔跤不论是外在形式上还是内在精神上都最大程度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特征。在武术改革内涵杂乱无序、形式异化的背景下,中国式摔跤却在文化的各个层面上诠释了传统武术的精神内涵;展示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保留了武术技击性特征;迎合了世界武术的发展趋势。我国近代武术改革可以简单概括为寻找融入西方体育文化之路,多次尝试后发现生硬、教条的模仿只能让武术更加支离破碎。我国武术体系庞杂、形式多元,想要全面保护与发展是非常困难的。这就需要在武术中寻求一个突破点,通过对一项武技的改革来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让其重新焕发生机。深受中国武术影响的日韩武术,如今是风光无限,除去已经跻身奥运会的柔道、跆拳道项目外,空手道也在力争进入2020年东京奥运会。此外,日本正积极筹备让相扑也成为进军奥运会的有力候补[1]。中国式摔跤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但近年来在国内却被抛弃在角落无人问津,让人唏嘘。而随着在国际上的传播,此项目却吸引了大批国外拥趸,形成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西方世界对这一东方武术的认同。以中国式摔跤为载体来推动中国武术文化的传播应该成为广大学者所关心的命题。

2中国式摔跤在传统武术中的渊源及地位

摔跤是伴随着人类与自然、同类的抗争发展起来的体育项目。《述异记》中记载:“秦汉间说,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2]。据此可以窥探出中国摔跤运动历史之久远。秦汉时期称摔跤为“角?”,张衡在《西京赋》中写道:“临回望之广场,程角?之妙戏”,可见当时摔跤运动开展之广泛。唐代摔跤运动已经成为社会重要的休闲娱乐方式,《新唐书》描述道“内园恒备角?之徒”。说明当时摔跤运动极为流行,甚至在皇宫大院内都设有专供摔跤的场所。宋代出现了一部记载摔跤的书—《角力记》,这是我国体育史上关于摔跤最早的一部著作。《水浒传》中关于摔跤的描述更是不胜枚举,第二十九回《施恩重霸孟州道武松醉打蒋门神》,作者这样描写蒋门神自夸:“三年上泰岳争交,不曾有对;普天之下没我一般的了!”。[3]这里的“争交”就是摔跤比赛,说明当时摔跤运动极为盛行,且技术成熟。到了清代摔跤运动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来自大漠草原的清代皇室偏爱摔跤。技术高超的摔跤手被选拔到宫廷与大内高手珠联璧合组成“善扑营”。康熙通过培训摔跤手杀死鳌拜夺得政权的故事更是耳熟能详。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同样非常重视发展中国式摔跤。中国式摔跤被纳入体育举国体制下,得以从官方层面系统推广。21世纪中国式摔跤出现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了大型赛事。2004和2005连续两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式摔跤王争霸赛”,收视率均高达1.3%,稳居白天节目排名第1名,全天节目前10名。这说明中国式摔跤运动有庞大而稳固的观众群,此项运动独具魅力以及在中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4]。中国式摔跤对场地、硬件设施的要求较低,开展起来非常方便,不管是公园还是路边,一片空地即可“摆一跤”。在形式上中国式摔跤可以将人类“优胜劣汰、强者生存”的竞争意识以文明的方式表现得淋漓尽致。动物学家康拉德•洛伦兹认为攻击行为是动物最基本的四种本能之一。这类动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一方面获得了致命的“捕杀武器”,一方面也形成了强有力的禁忌,即捕杀武器不得使用于同类[5]。因此极少有动物在同类之间的决斗中丧命,这种争斗是仪式化的。学者法乌利和雷蒙德认为:“在西方社会里,交互式的体育是特别的战斗形式,有着严格的规则,包括禁止杀死或故意伤害对手。”中国式摔跤不像拳击、综合搏击那么血腥残暴,摔倒即判胜负,既能实现区分强弱的目的又能最大限度避免伤害。与柔道类似的中国式摔跤正是嘉纳治五郎先生当年所努力追寻的文明体育形式。武道的发展过程中个人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船越义珍、大山倍达、崔洪熙、嘉纳治五郎在武道文化的构建和传播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近代中国式摔跤在发展的顶峰时期,涌现出了李瑞东、崔永福、王昆山、穆祥魁等一大批优秀的大师,他们是传承和推广项目的重要力量。从时间维度看,中国式摔跤贯穿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是中国武术的重要构成。我国一直在努力探索如何将中国传统武术推向世界,形式上和内涵上刻意模仿西方体育。但最终的改革效果并不理想,不仅没有在对外推广上获得成功,甚至在国内也并未获得充分认可。与此同时,被中国武术界弃之一旁的中国式摔跤在国外的发展却充满了惊喜。1982年常东升前往美国俄亥俄大学等诸大学与军警单位表演示范,将中国式摔跤引入美国,开启了中国式摔跤走向世界的第一步。常东升大师所带来的中国特色的摔跤吸引了诸多爱好者,之后成立了泛美洲摔角协会。袁祖谋在旅法期间将中国式摔跤传入法国,这一项目同样受到了法国人的欢迎,使法国成为中国式摔跤在国外发展最好的地区之一。常达伟在同一时期将保定快跤传播到了意大利。此外还传播至英国、西班牙、俄罗斯等国,现在国外已有100多个国家在学习中国式摔跤。从地域视角看,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中国式摔跤都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得到了不同文化群体的认可。文化传播学理论认为,文化传播的前提是得到受众的认可,否则只能是一厢情愿的自卖自夸。

3中国式摔跤文化的传统性解析

文化是社会价值系统的总和,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文化是武术的灵魂,外在形式只是展示途径,具备强大文化内涵才是武术长盛不衰的关键。武术不应该只是外显层的简单的身体运动,而更应体现的是它深层折射出的思想、精神、价值观念[6]。现阶段研究普遍认为中国武术文化博大精深,博大体现在外延广泛,难以穷极;而精深是针对深度而言,其精神内涵是深奥的。但是文化的博大精深对武术的传播与发展是不是一定就是积极的呢?答案未必是肯定的。要想快速传播一种文化,简单的形式和内涵更容易让人接受,太过复杂的只会让人望而却步。传统,其实质是“现在”对“过去”的总结与保存,但其目标应该是推向“未来”。历史达数千年的传统武术的文化广度和深度是庞大而深厚的,但要想对其进行改革,就需要合理地扬弃。在这一点上中国式摔跤作为承载传统武术文化的形式是非常合适的,因为其在文化的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上都具有很好的代表性,汇聚了简单、精炼、有内涵、具特色的文化。

3.1物质层面——科学合理化的扬弃

狭义的文化观认为文化只是深层次的价值理念、民族特性、精神思想等,实际上文化的物质属性才是最重要、最直观、最具感染力的,因此认识文化最直观的方式是对物质层面的感知。我们对一种体育项目的认识都是从运动员、服饰、赛场、器材等实物开始的。风靡世界拥有数亿拥趸的空手道、跆拳道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与其特色性的物质因素是密不可分的。仅白衣黑带装束就足够吸引人,练习者从中可以直观感受到浓郁的东方文化气息。而项目蕴含的精神与思想都要在慢慢的练习过程中才能逐渐体会。中国武术就相形见绌了,且不论技术层面,在服饰方面就有很多不足:套路服饰花哨、繁杂,为了迎合表演朝向戏剧化方向发展;散打的服饰则走向了实用化,与泰拳、拳击等搏击项目类同。中国式摔跤在传统文化的物质层面上是合理的、科学的,摔跤服饰简洁大方,以功能性为主,便于抓握、撕扯,而富含民族特色的造型更是体现了传统服饰文化。中国式摔跤跤服虽然沿用了清代善扑营的“褡裢”样式,但是从中仍旧可以窥探出“半臂”的身影,具有浓厚的中国味。《古今合璧事类备要》中记载:“背子,本半臂,武士服”。可见跤服有着久远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将传统文化有机、和谐的融入到了摔跤运动中。采用腰带束腰一方面是项目技术的需要,起到束紧跤服的作用;另一方面,这一造型也迎合了世界武道的主流发展方向——段位制。以日本为主的主流武道段位制都是以腰带颜色和条带数量来区分等级。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强势文化一直都是被模仿的对象。在我们被称为“文明”和“文化”的事物中,发明是一小部分,模仿是绝大多数。如果我们不是这样抄袭成性,那么每个人在每件事上就必须从零做起[7]。模仿不能简单被看作对外来文化的盲目崇拜,模仿有时也是一种追本溯源和对数千年文化积淀的返璞归真。中国式摔跤的发展是重新寻找本源文化的过程,而不是纯粹的模仿。作为文化物质层面的另一领域,训练器材方面,中国式摔跤也带有鲜明的传统文化色彩。现代竞技体育一直推崇的是体能加技术的两元训练理论,孤立地看待人体各个部分及各项素质,用量化指标来进行体能的训练。中国传统武术注重的则是整体性,在练习方法和器械方面能直接体现出来。中国式摔跤保留了许多传统的训练体系及训练器械,以踢、打、摔、拿为核心,配以统一的基本功训练方法,包括各类演空,另加大棒子、小棒子、皮条儿、沙袋、硕绳、石锁、推子等器械练法。这些都是在漫长发展历史中无数前人的经验总结。在缺乏先进训练器械和理论的时代,这些简易的物品对摔跤练习者体能素质的提升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当今格斗训练中仍可以看到与之类似的器械与方法,例如备受推崇的壶铃就与中国式摔跤训练用的石锁很相似。在中国式摔跤的发展过程中精华被发扬继承下来,而糟粕被抛弃。物质层面融入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却显得那么亲切自然。有人认为中国式摔跤从物质性看太“土”,但这种“土”恰恰是传统的体现。

3.2制度层面—现代与传统和谐兼容

中国式摔跤运动作为一种文化,在制度层面上主要体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文的和习惯的行为模式以及行为规范。其外延主要包括比赛规则、教学内容、技术技法等。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得到认同需要一套系统、科学的制度。目前在世界各地各民族中开展的摔跤运动共有30多种,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有6大跤种,即古典式摔跤、自由式摔跤、相扑、柔道、桑博式摔跤以及中国式摔跤[8]。中国式摔跤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完善的制度体系,能够在漫长的历史中保持稳定足以证明其制度文化的强大生命力。摔跤一直是中国武术的重要构成,是“真功夫”,“三年的把式不如当年跤”,其技击性和实用性可见一斑。另外,摔跤也是搏击运动的重要构成。目前世界主流综合格斗赛事中摔跤手一直占据统治地位。众多摔跤运动体系中涌现出了大量的高水平职业搏击运动员。因此,中国式摔跤在过往和当下都符合世界武术的发展方向,其制度层面表现出了稳定性的特点。文化不论是从哪一个层面上来讲越简单则越容易传播,很难想象一种杂乱无序、深奥晦涩的制度文化能吸引大批的跟随者。1928年,国民政府中央国术馆制定了中国式摔跤的规则,其内容非常简单,一句话就可以概括:“第三点除双脚以外触地即为负”。一目了然的规则可以让人更容易接受并参与其中。成功以东方体育身份加入奥运会的跆拳道和柔道之所以能够实现快速推广和发展与其简单的规则密切相关。中国式摔跤规则简单,但是用以支撑规则的技法却是丰富多变,俗语说“大绊三千六,小绊赛牛毛”,除此之外中国式摔跤还包含勾、别、揣、扦、靠等独特技法。简单规则与复杂技术构成的辩证组合使中国式摔跤更具魅力,更具有观赏性,也会给练习者创造无止境的追求目标。总体来看,中国式摔跤在制度层面上符合西方竞技体育的价值取向,追求对抗与竞争,崇尚强者,同时也带有东方武术的独特元素。规则简单又独具特色,技法丰富兼具多元,是一种需要体能和智慧的武术文化。

3.3精神层面—特色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入

目前武术文化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文化的精神层面,认为中国武术需要融入鲜明的、特色的传统文化,这样才能够重现活力与生机。而中国的传统文化范畴之大是难以穷极的,如何选取,选取什么样的文化就成了难题。从儒家到道家,从释家到法家,从文学到戏剧,从哲学到宗教……,似乎每一个都与武术相关,但似乎每一个又都不贴切。精神对于武术来说相当于灵魂之于躯体,失去精神文化,再好的形式也只能是空洞的躯壳。每一个体育项目都有其独特的精神理念,东方武术的精神文化层是由精神格言、场训、规范等构筑而成。柔道提出了“精力善用、自他共荣”的精神;跆拳道秉承“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理念;空手道则恪守“空手道二十训”的誓言。上述三项武技,理念虽精炼,但细细品味却又深不可测,可以由狭隘的自律自强引申到宽泛的人生感悟甚而到社会责任,能够体现出《礼记.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此外韩日武术还通过详尽的道馆场训和言行规范来约束和提升练习者的修为。同文化的制度层面一样,越是简单的精神理念越容易传播。然而中国武术的精神层面就太宽泛、复杂了,这样的精神理念连研究武术的专家都很难厘清,更何况是隶属不同文化的外国人。因此,中国武术的改革应当选取简单的、最能代表项目特点的精神理念,而不是本末倒置去追求玄奥。中国武术文化蕴含的一些精神内涵既保留了传统色彩又符合当今文化的发展趋势。其中儒家的礼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武术的重要支柱理念。而礼文化所含的“德”是中国武术的灵魂,因为习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和平而非争斗。空手道、跆拳道、柔道都无一例外的将“礼”作为项目的核心精神,对师长、家人、朋友、对手都以礼相待,这也是这些项目魅力十足的原因。中国式摔跤也处处蕴藏着礼仪文化,它提倡忍让谦虚的品质,尊重师长与对手,禁止恃强凌弱。中国式摔跤是国宝,切、勾、拿、入、揣,招招透炎黄真气,式式显中华精神。它倡导“一力降十会”、“以小胜大”、“以巧制胜”、“以巧破千斤”。中国式摔跤是高雅文明的运动,它的高雅在于不置对手于死地,而是体现了健体与对抗中的人文内涵,是中华文明的象征[9]。自强文化也是这一运动的一个重要精神理念。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数千年,经历过昌盛也体会过衰败,体验过强大也遭受过凌辱,其自强不息的精神永未磨灭。人类为了能够在与自然、同类的斗争中生存下来创造了摔跤运动,它一直是作为区分强者与弱者的重要手段。摔跤运动展示的是一种强者的文化,敢于挑战也敢于接受挑战。对教育而言,中国式摔跤也是一个提升国民素质的良好手段,适度的耐挫教育、痛苦体验对孩子成长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日本在中小学就开展了本民族的体育运动空手道和柔道,韩国同样是将跆拳道运动贯穿于教育体系中。我国虽说也在大力提倡民族传统武术教育,但是形式和文化内涵的残缺导致很难实现预期的目标。中国式摔跤运动相比武术套路、散打更能在形式上和内涵上满足学校体育的要求,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自强精神。这一项目作为载体承载了漫长历史积淀下来的优秀文化,例如仁、义、礼、智、信等。练习者从中可以获得很多优良品质:坚强、毅力、自信、自律、勇气、忍耐、伦理、自强、创造、尊重、冷静、耐心、警觉、摆脱柔弱、感悟传统、不惧挑战、寻求和平、匡扶正义、构建和谐人生等。在挖掘中国式摔跤运动的文化中,选取什么样的精神才最能代表项目特点、概括练习者的追求,同时提炼出传统文化的内容,这是传统武术研究者面临的难题。武学界著名学者苏学良先生认为,中国式摔跤体现了“中和、谨信、自强、厚德”的精神。我们可以借鉴日本和韩国的经验,他们一直将礼仪、克己、奉献、自强的精神列入到项目文化的精神层面,在形式上十分简练,但是细化起来却值得深思。中国式摔跤运动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精神,在文化内涵上是有缺失的,亟需提出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精神体系。这一过程不能盲目强硬地生拉硬扯,更不能自以为是地胡编乱造,而应当科学地梳理和选择,否则可能会对中国式摔跤造成致命的打击。

4结论

武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构成,深厚的历史积淀使得武术文化体系庞大冗杂,而儒教、道教、佛教等文化的影响越发让武术的精神内涵深奥晦涩。世界体育发展的趋势是统一性和简单性,这也是众多体育项目之所以能够在不同地域得以快速传播的重要因素。如何将传统武术改革成为文化鲜明、易于推广的项目一直是现阶段武术研究的热点。中国武术文化中,中国式摔跤是非常值得推广的项目,可以尝试将其作为武术改革的一个突破口。中国式摔跤符合现代西方体育的价值观,并且与顶级的搏击理念联系密切。在物质层面上,中国式摔跤的服饰具有民族性特质,开襟与腰带的造型符合当今东方武术服饰的主流并且突出了功能性,此外大量传统的训练器械也得以保留。在规则层面,中国式摔跤的技术、规则、练习手段等方面都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同时又和西方体育具有共性,例如简洁的规则、独特的体能训练模式、技击至上的武术理念等。在精神层面,中国式摔跤倡导竞争,崇尚强者。但是又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礼”和“仁”的精神,规则规定摔倒即判胜负,禁止进一步伤害对方,带有仪式化和文明化特征。对精神文化的保护和选择是中国式摔跤改革的重点,简洁、特色的内容应该成为其着力点。物质层面亟需进一步规范化与标准化,并要思考如何以物质层面为载体融入精神文化。技术方面需要进一步挖掘与整合,使其兼具技击性与民族传统性。而在运行模式上,主流的道馆模式和段位制应当成为中国式摔跤的发展方向。中国式摔跤已经到了亟需保护的地步,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此运动目前练习者已寥寥无几。2014年主席在南京看望青奥会的运动员时明确提出了中国式摔跤发展的问题,可见对其重视。外来文化的传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相信中国式摔跤会以其深厚的东方文化魅力与强大的技击性获得新生。

作者:张雷 单位:蚌埠医学院体育艺术部

参考文献:

[1]柯克雷,陈梅生.同宗异途的格斗—日本相扑与中国式摔跤进军奥运会的优劣势比较[J].浙江体育科学,2014(1)27-29.

[2][梁]任?.《述异记》,马俊良编撰《汉魏小说彩珍本》本[M].上海:上海中央书店,民国二十六年版:94.

[3]施耐庵.水浒传[M].北京:人民文化出版社,2005:376.

[4]侯永仲.中国式摔跤在高校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7.

[5][英]德斯蒙德•莫里斯.裸猿[M].刘文荣,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13.

[6]王岗,张大志.从“体育”走向“文化”:中国武术当展的必然选择[J].成都体院学报,2013,39(6):1-7.

[7]费尔南多•萨瓦特尔.伦理学的邀请[M].于施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