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论文范例

高校德育论文

高校德育论文范文1

(一)从德育工作理念上讲,已经开始由传统意义上的德育“教与学”的简单对应模式向以微媒介为载体的“互动交流”模式转变

传统的德育工作理念强调的是德育主客体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这种关系强化的是教育主体的教师对教育客体的学生的作用和影响,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更加强调教育主体(教师)的核心地位和主导作用,它实质上是一种以教育主体(教师)为权威,以教育客体(学生)为教育受众的一种单一状态。而当代在以微媒介为载体所进行的德育文化传播与养成活动是以每一位参与德育活动者平等参与德育活动过程为核心,以参与者的互动学习交流为主要手段的一种交集状态。它所强调的是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够而且应该能够借助微技术平台所展现出的自主学习与自觉接受教育的情形。它事实上使得德育工作成为每一位参与者共同完成的一项任务。在这一平台上已经淡化了明确的德育角色的主客体分工,每一位参与者都平等地成为德育活动的主体并且通过互帮互助和互通资讯来提升自身的德育综合能力与素养。

(二)从德育工作方法上说,已经开始由过去“主动教”与“被动学”的单向育人模式向以即时通讯平台为主的新媒介互动模式转变

传统意义上的高校德育模式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往往由于主客观等方面的诸多因素造成单向化德育、填鸭式灌输和德育效果差等问题,这也是传统德育模式的主要诟病。而微媒介及其德育方法的介入给我们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转机。它淡化了施教主体(教师)的教化功能而更加强调充分调动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主动学习和互相影响的作用。它使得教育的过程不再呈现出过去单一的“教与学”的简单重复,而更呈现出一种发散性与交流性合成在一起的教育模式来。

(三)从德育工作形式上论,已经开始由传统单一化、程式化的德育模式向以层出不穷的新兴媒介为平台的“微德育”模式转变

在过去,传统高校的德育形式主要是以课堂德育教育和课外德育辅助活动(如班主任工作、社团活动等)为主要形式,这些德育工作的形式往往缺少针对性,从而使得这种“普教”式的德育对于每一位“个性鲜明”的德育对象未必都能够适用。而伴随着“微技术”平台的产生与不断更新,我们可以越来越多地接触、掌握和运用这些新的“微德育”工作形式,如微电影、微视频、微课、微公益活动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新生事物,这既提升了德育对象的认知和认可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们的德育手段和德育方式,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德育的实际效力。

(四)从德育工作关系上谈,已经开始由传统意义上师生的教育与受教育关系向平等参与微平台活动的对等关系转变

传统意义上的学校、师生和教育观念也随着微时代的到来而正发生着潜移默化的转变。在使用微技术和进行微平台的活动中,谁能够最先最好地掌握和使用这些微技术平台资源,谁能够最快最好地知晓和领悟由这些平台所传递出来的资讯和内容,谁就能够成为“众人之师”。可以说微时代的到来使高校的师生关系发生了尽乎颠覆性的变化,在平等参与微活动的过程中间“众人平等”,“人人为师”将成为可能和常态。既然在微时代条件下的高校德育形势发生了这么显著的变化,那么我们在德育工作中应当遵循哪些基本的原则理念呢?

二、微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原则

(一)强调协同创新原则

微时代的到来,微技术的诞生以及微服务平台的出现本身就体现出一种创新的理念和创新的思维,它是人类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持续创新的结果。面对这一新的形势和环境的需要,我们高校的德育工作也应该顺着这条创新思路继续向前,要将更多的微技术手段和微技术条件引入到我们的德育活动的整个环节过程之中,同时注意做好校内德育工作创新、校际间德育工作创新、校内与校外德育工作创新以及虚拟网络环境与现实德育工作的协同创新工作。

(二)强化高效服务原则

与传统德育工作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学,服务于社会的功能一样,微技术手段在高校德育活动中的应用和微平台建设的初衷也是本着能够更好,更快,更加有效地服务学生以及教育活动的目的。高校的德育工作在运用微技术平台和微技术手段的时候也要更加强化服务意识,并且是一种令各方满意的高效服务。

(三)主张常态化、生活化原则

由于有微技术条件和微服务平台的广泛支撑,因此在高校中“微活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也要求我们的高校德育活动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和要求,将我们的德育工作融入到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与交往活动中去,要将我们的德育工作看成是常规化,碎片化,生活化的活动,要时刻通过微服务平台与广大的学生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与沟通,及时掌握德育工作的动态数据以确保我们高校的德育工作能够有效地进行下去。

(四)彰显多点互动原则

微技术手段和平台的广泛运用,也将促使我们的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正视“微德育”的必然性和重要性问题。它将促使高校德育工作要充分考虑到学校、广大师生、学生家庭、相关德育部门和主管单位、社会用人单位等诸多方面的利益诉求,并将各方都纳入到德育教育体系中来,充分运用多方资源,实施多点互动、联动以推动高校德育能够满足多方的实际需求,达到更宽泛的社会作用和影响。面对着微时代给高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高校又应该如何积极应对呢?

三、微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

(一)认准趋势,理顺思路,形成科学明确的“微德育”价值观

既然微时代已经到来,各种微技术手段和微服务平台业已在高校校园内广泛传播和扩散开来,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的我们就不能视而不见,踌躇不前,当然我们更不能固步自封,横加阻拦,而是应当与各方一道为树立科学的德育“微价值”观而努力。首先,作为高校“微德育”的管理方要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决策观和引导观。要将微技术在校园内的推广普及与微服务平台的打造与升级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来高度重视和长效管理;要为微技术平台的建设和开展有效服务活动提供必要的政策与制度规章的保证;要为积极促进和提升本校的微平台的服务水平和服务功能尽可能多地给予关心和帮助;要合理安排专项的资金和设备、场地等基础性投入来打造高水平和高质量的校园微技术平台和设施,要为相关微技术人才的引进和相关服务人员的培训提供便利与保障。其次,作为高校“微德育”的实施方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教学观和实践观。要至始至终地站在掌握和使用微技术手段的前沿,自觉提升熟练使用微技术的本领和能力,从而为更好地服务高校的德育育人工作而努力;要始终以一个积极参与者的身份和姿态融入到日常的微技术平台的育人活动中去,并通过微技术手段和平台更好更及时地了解学生动态,服务和帮助学生。再次,作为高校“微德育”的受教方的广大学生也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学习观和应用观。要把微技术和微平台看作是提升自身学习能力和获取有益资讯的窗口,要能够自觉区分、主动辨别所获信息的优劣,坚决抵制各种不良学习习惯和学习情绪的侵袭,要让微技术手段和微技术平台成为自身学习的有效工具和有益助手。

(二)科学决策,狠抓落实,寻求适合自身特色的德育“微模式”

针对不同的高校,我们也主张要根据自身学校的特点和性质开展各种各样的“微模式”的有效尝试。对于普通本科及研究型科研院所来说应当在对“微德育”的理论研究和“微技术平台”的开发与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方面多下功夫。要充分利用自身理论研究的优势为高校的微技术手段的研发和微技术平台的转型升级多作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要力争让更多的微技术产品和服务平台早日问世好为我们高校的德育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手段和技术能力的支持。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及各高职院校来讲则应当多在如何更好地提升“微德育”的实效性方面下点功夫。要广泛地开展各种微技术使用竞赛,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掌握必要的微技术手段,更多地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各类微服务平台的活动;要充分运用微型教学、微课教学、微公益活动等微教育实践形式让更多的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与教育过程来提升自身的能力与觉悟。

(三)更新理念,积极探索,谋求在微时代下自身德育工作的新突破

首先,我们高校的德育工作者们要正确对待微时代新媒介和新服务平台对德育工作的影响和作用。要综合考量微时代各种新兴微技术媒介给我们高校的德育工作所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和影响。要学会因势利导,合理运用好各种新技术手段来为我们的德育工作服务。而不要过分盲目渲染其给我们的德育工作造成的冲击,而要看到其给我们的德育工作所带来的各种便利。要以一种开放的胸怀和乐于接受的心态来欢迎而不是抵触的情绪来迎接微时代新技术革命给我们的德育工作带来的福祉。其次,我们在德育工作的具体环节方面要更多地尝试“微活动”模式。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微技术手段和服务平台将各种“微元素”引进校园,引上德育课堂,引入日常的德育管理与工作中。我们要至始至终地运用微技术条件将“线上德育”与“线下德育”,课内德育教育与课外德育实践有机地融合到一起,以真正做到微技术在校园德育工作中的全覆盖与“无缝对接”。此外,我们还要积极尝试多种德育网络课程与网络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广泛传播,要将本校在“微德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及时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的平台对外公布,以吸引更多的微媒介参与者都来为我们的高校微德育工作献计献策,从而更好更快地推动微技术在所有高校的发展与传播。

四、结语

高校德育论文范文2

(一)价值观混乱。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学校园文化中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思想逐渐显现,使个别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混乱。这些导致了学生奉献精神淡化,社会责任感减弱。部分学生缺乏社会基本道德,思想认识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影响到了学校的校风和学生的学风,也间接影响到了教师的教风。如,大学生作弊现象比较普遍,甚至可以说是泛滥成灾。一些大学生为了考试过关,在参加考试时,挟带小纸条、利用手机上网查询答案等现象非常突出,甚至为了获证而找考场,买答案,或者补考时找同学替考,可谓五花八门、举不胜举。相当一部分学生事事以“我”为中心,以利益为中心,不仅看不起贫困家庭出身的同学、没有背景的同学,反而嘲笑这些同学,思想严重扭曲,人格毫不健全。

(二)德教方法僵化。德育教育的方法必须考虑新时期大学德育教育受多元化新思潮影响的特点,做到与时俱进。高校德育教育的主体是大学班级辅导员、团委和学生处(部)的教辅人员。负责德育教育的教师起引导作用,学生是德育教育的接受者。高校德育教育的效果取决于教育方法能否做到因材施教。但是,现阶段部分高校采用“灌输”和“说教”等方法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形式单调,缺乏针对性。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对德育教育产生厌烦心理,阻碍了学生对教育目的的认同。一些德育教育工作者,教育学生时缺乏感情交流,从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理解问题,而不是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关爱学生,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和思想上的矛盾,最终使学生在心理上与这些人员产生了隔阂。

二、高校德育教育问题产生原因剖析

造成高校德育教育问题原因比较多,主要有:

(一)德育教育工作目标淡化。人们普遍认为,高校的任务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以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的“四有”新人。但是,进入21世纪后,高校的上述基本任务,在高校提得并不多,许多高校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强调教师能发表更高级别的文章,强调教师申请的高级别的课题项目,强调有更多的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有更多的教师成为院士、资深教授,强调硕士点和博士点的申请和设立,强调建大厦、盖高楼,强调柔性引进两院院士,强调学生的就业率,但却忽略了学生在这种环境影响下的价值观成长。德育教育工作目标的淡化,使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高校教育舍本逐末。

(二)德育教育指导思想移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思想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大学德育教育却仍然停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教育指导思想,仍然对学生进行舍己为人、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等僵化而死板的道德教育方式和方法。这些传统美德的教育任何时候都不应放松。但许多高校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忽视了在21世纪这个信息大爆炸、网络迅猛发展的时代,学生思想上发生的较大转变,也忽视了现代信息社会对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影响,也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总是进行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等的道德教育,导致了德育教育指导思想移位。因此,高校应该积极推进德育教育的方法和方式改革,使德育教育能更好地切合时代背景。

(三)德育教育内容空泛,方法单一。在行为科学领域,道德知觉就是人们对道德的整体认识,既包括一定的道德知识、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也包括对于道德精神的理解和道德习惯等。但是,现阶段,高校德育重理论轻实践,内容空泛、方法单一。德育教育内容不接地气,与大的时代背景以及学生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联系不紧密,无法做到因材施教,无法做到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为学生所接受,忽视了学生自身性格、家庭出身、教育经历等方面的差异,认识不到学生个体的异同性,忽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而使德育教育成了流于形式的空洞说教,缺乏说服力,导致德育教育失败。对于德育教育方法,一般是通过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来开展,简单地认为多上政治课、多上德育课就可以完全发挥教育效果,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以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来对多样化的学生实施教育,教育效果必然差。

(四)德育教育机制不够完善。高校德育工作机制也存在着缺陷。一般情况下,高校德育教育评价都会采用容易计算和评比的量化机制。但是,这种可以计算的指标如果用来检验高校德育教育的效果,则是“失灵”的。学生对德育知识的接受程度以及德育内容在学生中的真正效果是无法进行量化和对比的,这类似于微观经济学中的“基数论”与“序数论”的差别。“基数论”认为物品给人带来的效用是可计算的,而“序数论”则认为物品给人带来的效用是不可计算的,只能对效用进行排序。同样,德育教育的实效性,若以量化作为评判标准,只在考核中达到量的指标,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难以令人信服的。德育教育工作机制主要表现为,德育工作者仅仅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课后忽视与学生交流,不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教育指导,这种机制必然导致德育工作的失效。

三、提高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对策分析

针对高校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积极的德育教育方法,多措并举,实现高校德育教育目标。

(一)明确目标,端正思想。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要坚持把“德”放在首位,对学生的教育要首先强调“德”的培养。若过不了“德”这一关,其他方面再优秀也不应算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优秀大学生的培养,要求高校必须树立对学生全面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指导思想,倡导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大程度地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完善和高尚情操的树立。而后,再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高校教育不应把就业率放在过分重要的位置,过犹则不及,即使就业工作再重要,也要以培养德育合格的大学生为基本己任。高校办学是否成功,不应仅仅看其为社会输送了多少毕业生,而是要看其为社会输送了多少优秀的毕业生,这些优秀的毕业生在毕业若干年后有多大比例的人处于本部门或本单位或本岗位或本领域重要的位置,做出了多少突破性的贡献。培养最杰出的人才应该成为高校教育同时也是高校德育教育最重要的培养目标,高校应树立这样的思想。

(二)树立信念,培育理想。加强大学生理想教育、信念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四有”新人的需要。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教育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信念和理想的导向作用更不容忽视。正确的信念和理想是大学生进步的“路灯”和“灯塔”。面对社会中复杂的现象和各种各样的诱惑,少数大学生特别容易陷入困惑甚至迷失自我。为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培养学生高尚的理想,让其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21世纪高校德育的核心工作,必要时将其纳入大学生德育考核体系中进行考核。正确的理想信念能够为大学生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因此,只有具备了健康的理想和信念,才能做一个为祖国建设贡献才智的优秀大学生。人的信念的力量是巨大的,中华民族无数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无不具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如,“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信念。信念和理想是一个人前进的最大的精神动力,若无信念和理想,将如同行尸走肉,何来付出与贡献?

(三)充实内容,改革方法。现在,高校德育工作不仅要丰富教育内容,更要改革德育教育方法。在强化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基础上,结合社会现实和社会背景,补充、完善德育教育内容,使得这些内容为学生所接收,进而提高对学生的教育效果,摒弃传统上单纯的教条式的灌输和教育。对于高校德育教育方法,应做到不断创新和与时俱进。在德育教育课堂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加强师生互动,避免“满堂灌”,鼓励学生课堂上讲述与德育有关的真人真事。一般认为,如果学生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课堂上讲得非常容易的理论用于社会实际问题的分析,才能算是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高校德育教育要大力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提高德育教学质量,更需要不断采用丰富的教育手段。

(四)加强管理,完善评估。高校德育教育有无成就?其价值大小或多寡如何?要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必须有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传统的德育评价机制主要倾向于量化,忽视了那些不能被量化的指标的评价,而这些不能被量化的指标也许正是最重要的评价指标。如学生品德就是德育教育中一个十分重要而恰恰又很难被量化的一个指标。所谓品德评价就是对一个人的道德价值的评估、比较和预测。因此,在德育教育评价体系中,需要建立一种无法被量化而又恰当的评价内容或指标。如通过对话了解学生的思想倾向或某种偏好,并将对话内容和问题记录下来。在过一段时间如一个学期或两个学期以后,再问相同的问题,对比学生与之前的答案的异同。因此,应积极加强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管理和评估,完善评估制度,构建理想的评估体系,为高校德育教育效果考核提供科学的评估办法。

四、结语

高校德育论文范文3

一、目标管理的含义

从字面意思来理解,目标管理就是对工作目标的管理,具体指的是对于工作的既定目标的管理,在目标管理中要设置各种考核和奖励机制促进目标的高效实现。该目标既包括细化的小目标,也包括总体的大目标,管理者对工作制定一定的目标,才能更好地了解员工的工作状况,才能进行更好地管理。目标管理最早被广泛运用是在企业管理中,之后,由于其管理系统的整体性、超前性、对于工作成果的重视性以及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有效性等特点,使得该管理方式逐渐推广,最终,在高校的各方面管理中也被广泛运用。

二、目标管理运用于高校德育中的作用

高校德育的过程是一个管理的过程,也是一个目标实现的过程,德育工作关系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如果能对高校德育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将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高校的德育资源,并且合理的推进高校德育的有效开展。具体来讲,第一,目标管理可以明确德育的各个目标,可以使德育工作的开展有更强的方向性,有利于学校德育方式的制定与改善。第二,目标管理在高校德育中的运用可以提高教师德育教学的积极性,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改进,可以调动学生德育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第三,目标管理可以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德育方式,发现学校德育的优势,使学校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进而探索出更多的德育方式以及途径,使德育能够更好地开展与普及。

三、高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高校对于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其工作也得到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在部分高校的实践中,对于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仍然存在认识上的问题,德育工作的改进与发展仍然跟不上时代的前进脚步。高校德育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德育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

很多高校对于学生的德育重视严重不足,只是一味的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对于学生的评价都集中在学习效果以及学习能力的提高上,而忽视了对于学生道德水平、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与提升。对于德育的不够重视致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得不到提高,心理发展得不到有效指导,最终导致一些学生表现出另类行为或者偏激行为。

2.学生的德育考核脱离德育主体

德育的主要目的使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通过学生对于道德观念的认知、体验、践行,使得学生的道德水平得到提升,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但是,大部分高校在进行德育工作时,将课堂教学看作德育的主要工作,让学生学习了很多的道德理论,而学生的道德观念的实践教学却存在很大的空白,在进行德育考核时,也只抓住了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状况,没有对于学生德育实践的考核。

3.对于德育的理解存在不足

很多高校都开设有思想政治课,思想政治课的主要目的是教育学生通过正确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以及道德规范来约束自身,使学生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去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偏向于对于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指导学生如何养成好的政治信仰,如何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而对于学生的道德行为的规范教育以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很多不足。

4.德育的内容缺乏更新

很多高校的德育工作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即使是进行了一定的更新,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价值观念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一些阻碍社会文明进步的价值观念盛行。然而学校却不重视德育的发展,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多采用的是时间比较远的已经被使用过无数次的例子,对于学生没有多大的说服力与影响力,影响了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形成。

5.德育目标定位不明确

有了正确的德育目标,才能是德育工作有正确的方向,使得德育工作达到应有的效果。但是部分高校在德育目标的设定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如将德育定位过高,在讲课的时候,往往会进行片面化的大道理的讲解,让学生觉得无法触及;对于道德观念的可操作性定位不足,不能对学生的不好的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有些学校的德育内容停留在道德规范等道德制度的学习上,没能对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观念产生影响;或者对于德育的目标的设定过于单一,所有的德育内容都向着一个目标前进。

四、目标管理在高校德育中的运用建议

1.明确德育工作的总目标

高校的工作繁杂多样,而且各个方面的联系非常紧密,在高校德育中运用目标管理,其管理要与各方面的工作紧密结合,对于德育目标的设定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设定的德育目标要符合学校德育的需求。在明确目标的过程中,首先,要设定德育工作的总目标,学校应该根据学校德育的实际情况进行德育目标的设定,该目标是学校德育管理的总目标,设置前一定要进行必要的研究调查,使其符合本校德育工作的进展。其次,在德育目标的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时调整德育目标,保证德育工作与学校各项工作和谐共进。例如,鉴于当前社会人们价值观念较大的差异性、极端性,以及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高校德育的总目标可以以形成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同时,注重对于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建设,和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然后根据本校各项工作的实际进展情况对总目标的偏重点进行调整,如学校员工管理中对于员工综合素质的管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各个学院对于学生的价值观念以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情况等。

2.认真开展德育工作目标

德育工作的目标的开展应该是一个层层递进的关系,对其管理要通过一定的过程来进行。其开展首先要将德育工作的总目标细化,分解成各个小的目标,分派给不同的工作部门和个人,以便于目标的有效实施。然后,要根据不同的目标探索出不同的实现方法、具体的策略。在目标实现方法的探索中一定要结合本部门的实际状况,找出本部门德育工作的问题,针对具体的问题研究具体的解决策略。最后,要对各个部门的德育工作目标的实现策略进行综合探讨研究,使其能够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具体的目标开展工作可以从各个管理人员入手,如学校的员工管理层要提高学校教职工的总体道德水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于师生的心理健康的关注,各个学院的领导层要加强对于本院师生的道德水平提升,各个年级的辅导员要加强对于本年级学生的道德水平提升,各个代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于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的引导等。通过这种层层递进、层层关联的目标设定,对于德育工作的实施会产生很大的作用。

3.有序进行德育目标实现策略的执行

德育工作的目标管理是否能够取得成功,其关键在于是否对于目标的实现策略进行了合理、有序的执行。在德育工作目标实现策略的执行过程中,先要做好执行前的准备工作,执行人员的安排、课程内容的安排以及执行场所、执行材料的安排等;然后要合理的进行策略的执行,要把握好执行的力度,能够自如调控策略的执行;之后就是要做好目标实现策略的监督工作,保证策略的执行按照正确的途径、正确的方式进行,对于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给予解决,确保目标按时完成。德育目标实现策略的执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具体的执行一定要依照各个管理对象的特点,如对于教职工的素养的提升应该采用的是对于职称的变动,而不能对其进行说教,因为教职工都已经是成年人,有了很深的社会阅历,其道德观念很难在被教育的情况下改变,所以,以职称的变动能够更好地约束其行为。而对于学生,就可以举出一定的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对其进行感化教育,再辅之以实践教学,效果会比较突出。

4.合理进行德育目标成果的评价

对于德育目标成果的评价应该是全方位的、客观公正的,要根据各个部门的具体情况,同时也要以德育工作的预期目标作为重要参考,对于各个部门目标的实现过程、实现方法、实现结果进行全面的评价。需要注意的是,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根据各个部门的实际状况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评价。如对于学校人员管理部门的目标成果的评价应该从教职工的平时行为等方面进行评价;对于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评价应该依据学校的师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来进行评价;对于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德育工作的评价应该从学生的笔试和实际表现来进行评价等。

五、结语

总之,将目标管理运用于高校的德育工作中,对于高校德育工作的进步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目标管理在高校德育中的运用既打破了传统的德育工作模式,又充分的利用了学校的资源,使得该校的德育工作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可操作性。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德育工作者对于德育的重视程度,调动其德育工作方式改革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而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引导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促进社会文明的快速进步。其有效的提高了高校的德育建设。

作者:张永成 单位:江苏省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后勤服务总公司

第二篇:高校德育破与立研究

一、高校德育教学的现状

1.以灌输式为主要特点的教学模式

在目前高校的各种德育教学模式中,占主导地位的就是教师的“独白”。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导者,通过讲授、讲演等方式将道德知识传递给学生。“教育变成了一种存储行为。学生是保管人,教师是储户。教师不是去交流,而是发表公报,让学生耐心地接受、记忆和重复存储材料。这就是‘灌输式’教育概念(‘banking’conceptofedu-cation)。”25事实上,灌输就是一种从外向内的教育影响过程,教育者按照思想品德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通过系统的讲授,将德育文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在教育的目的上,让学生接受和形成社会约定俗成的道德习惯和价值观念;在教育内容上,传授社会认可的道德规范;在教育方法上,采取讲授、规劝、说服、奖惩等方法。在这种“灌输”的德育教学模式下,教师是依靠自己的权威实施来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是分离的。

2.绝对化的知识观

知识观决定了教育观,所以,灌输式的教育观就是产生于传统的“绝对化”的知识观。这种知识观将知识视为人类对客体的普遍性的认识成果,从而赋予了知识真理性的品质,坚持历史与逻辑相分离的思维方式,将知识定位为人类对客体唯一的、准确无误的认识成果。在这种观念下,道德知识是永恒不变的,教师的根本任务就是将确定无疑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只是接受者,而无法成为知识的建构者和创造者。于是,教师以知识权威的身份,施行“独白”式为主的教学方式,学生成了接受道德知识的容器,没有权利提出新的道德规范与价值取向,更没有办法通过道德实践活动去体验快乐与满足。学生就像是工业流水线中的产品一样,以统一的标准进行着大批量生产,原本独特的个性与鲜活的生命被打磨得一模一样,从而成为教师眼中的“合格产品”。

3.封闭的师生关系

在“独白式”的德育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封闭式的,是不平等的。教师只关心自己的权威是否能够被服从,而不关心学生的反应。封闭式的师生关系主要表现在重视课堂教学,忽视体验教育,德育与学生的生活相脱节;重视说教,忽视实际效果;重视大道理,忽视小环节,德育的切入点过高;重视知识的硬性灌输,轻视柔性渗透,教育方法单一。这种封闭式的师生关系势必会造成“物化”的德育观,把学生当成是被动接受的“物”,而不是主动探索的“人”。

二、高校德育“对话”的价值意蕴

对话是相对于“独白”的一种教育理念,它的内涵很丰富,具有认识论、存在论的意义。德育中的“对话”被赋予了哲学的意义,“对话便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对话以人及环境为内容,在对话中,可以实现所思之物的逻辑及其存在的意义。”这里的对话,不只是言语之间的交流与应答,而是主体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的一种沟通。德育中的交往,就是以“对话”为前提,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的、民主的、开放的交往,实现德育的目标。它强调的是一种接纳、倾听、共享,提倡师生之间的共同学习、共同体验和共同发展。

1.人本价值

人是教育的根源,教育应该是关乎人的教育。“‘教育即生命’是对教育本质的一种新认识,它不仅实现了工具式教育轴心的转换,而且深化和明确了‘教育以人为本’的真正内涵,因此,它表达的是‘本真教育’的本质。”所以,对话式德育就是一场关照生命的教育,它要求教育者把受教育者当成有差异的个体来看。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德育首先应该是关注“个人”的道德教育。“对话”与“独白”的根本不同就在于它把人看成是具有独立人格、自由思想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成长经历和教育背景,只有“对话”才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个共同的学习平台,才能够让他们发现自己与别人的分歧,在分享经验与观点的过程中,使他们得到价值确认。因此,对话式的德育尊重欣赏个体的生命价值,而个体的差异也为“对话”提供了教育资源,有利于对个体潜能的激发,有利于生命意义的追寻与关怀。

2.共享价值

道德的意义是通过人与人的交往体现出来的,从实质上看,德育的价值就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所以,对话式德育的共享价值体现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经验、知识、态度、情感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共享。共,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己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享,体现出德育过程不是一种规则与约束,而是一种对愉悦生活的追求。“人的美好生活是在寻求美好生活之中度过的生活,对这种追求所必需的美德是这样的美德,即它使我们理解人的美好生活是什么的美德。”共享,实质上就是将美德与个人的生活联系起来,在愉快的情境中,主体双方达到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相契合,心理上相悦纳,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收获一种乐观的道德生活态度。

3.发展价值

生命的发展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对话式德育的发展价值体现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当中。一方面,对话有益于教师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丰富其教学智慧,使审美意识和能力得到发展,从而走向教育的更高境界。另一方面,对话有助于唤醒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将其创造力、生命力、价值感唤醒,激发生命的活力。这种发展不是机械的,而是具有创造性的,它不是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进程去发现既定的知识,也不是为了去探索终极的真理,而是在对话中进行反思、质疑和批判,以建构新的道德体系。对话超越了单纯的意义传递,而是一种动态的意义生成,是师生共同创设教育情境,张扬出创造的活力。

三、“对话式”德育的实现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认为:“一切能发展有效地参与生活的能力的教育,都是道德的教育。这种教育塑造一种性格,不但能从事社会所必需的特定的行为,而且对生长所必需的继续不断地重新适应感到兴趣。对于从生活的一切接触中学习感到兴趣,就是根本的道德兴趣。”在杜威看来,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学校的德育就是一种“养成”教育,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良好的性格。道德是一个意义世界,是人理解自己与社会关系、与自然关系、与他人关系得出的结论,因此,道德来源于社会生活,来源于人的存在状况。道德的价值意义也是因人而异的,当主体理解到某种道德与自己是有关联的或者是对自己有价值的,那么学校的德育就发挥了作用。在现实的德育中,学生不感兴趣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发现道德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有什么联系。“对话式”德育就是要建立起一种联系,这种联系是关乎自然、关乎社会、关乎生命的一个过程,也是理解世界的一种活动。具体地说,德育中的对话包括三种,即人际对话、人本对话和自我对话。

1.人际对话

人际对话包括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是从“师道尊严”走向“师生平等”的一种进步。“通过对话,教师的学生及学生的教师等字眼不复存在,新的术语随之出现,即教师学生(teach-er-student)及学生教师(students-teachers)。教师不再仅仅是授业者,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本身也得到教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反过来也在教育教师,他们合作起来共同成长。”[1]31在对话中,师生针对各自不同的道德规范进行平等交流,教师可以运用讲故事、摆事实等方法让学生认识他人所持道德规范的合理与否,目的是为了达到相互的理解。只有师生双方相互信任、相互倾诉时,对话才能发挥作用,正所谓“亲其师,信其言”,在一个轻松自如的情境中,才能完成道德教育的实践活动。生生对话是一种经验的融合与扩大。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拥有的经验和价值观也不一样,通过对话扩展彼此的道德经验视界。教师可以创造一种“理解沟通情境”,让学生把真实的自我展现出来,在对话与反思中,了解彼此的成长经历,从而获得新的身份认同。人际对话就是要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人的生活与故事,从别人的故事中得到自己无法得到的经验,取其精华,内化为自身合理的思想道德规范,也为价值观的形成奠定基础。

2.人本对话

人本对话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经验、知识和情感去体验和建构道德价值意义世界的过程。一方面,学生依据自身的知识背景、人生体验等已有的知识去认识道德规范,体验道德情感;另一方面,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中,体验和处理实际问题,产生意义共鸣,加深对道德的理解。学生在体验不同的道德情境的过程中,既保留了个性,又发挥了创造性。我们知道,社会规范、戒律、法度等道德内容与学生之间不是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而是以一种积极态度参与的双向交流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学生与道德认识相互融合,相互沟通,这是一种无声的交流,是一种经验的扩展、价值观的印证。在对话过程中,学生可以对约定俗成的德育内容进行肯定、质疑以及否定,并获得新的认识。因此,人本对话体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他们在主动的探索过程中,享受学习的快乐,享受文本的活灵活现,将自己的身心解放出来,在对话中感受道德生活的美好,重温生命的灵动。

3.自我对话

自我对话包括教师的自我对话和学生的自我对话。自我对话就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自我对话的实质是自我对过去所沉积的经验、历史、思想等的反思性理解。这种对话使自我清醒地认识到现在的存在状态……通过这种对话关系,在人与人交流、交往的过程中,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个体确立既不同于他人又与他人紧密联系的自身。”通过自我对话,学生对已有的道德经验、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等进行反思,然后做出判断和调整,从而形成新的道德经验、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自我反思,是需要具有批判性思维的,需要对“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进行否定、修正,通过不断地调整人生坐标,实现着自我价值和自我完善,从而形成一个全新的“我”。

作者:李娟 单位:湖北科技学院临床医学院

第三篇:高校德育供求关系视角探究

一、供求关系对于分析高校德育的意义

“经济人”假说是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假设,也是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一种重要范式。其核心是假定每个独立的个体或者单位集体,都可以被看成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主体,普遍意义的“经济人”假说如今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德育市场中的供求双方也不例外。在我国高校,德育的供给主体主要有授课教师、辅导员和党团组织等三大部分,需求主体则指的是接受德育的学生群体。大学生德育供求双方,在不断的博弈中努力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基于“经济人”假设,对于学生而言,德育的积极意义在于提升个人形象,成为受人尊重和社会认可的人。同时,也是满足个人更高层次精神需求的手段。对于供给主体而言,除了职责要求外,还存在个人职业发展等有利因素。高校德育市场虽然不像经济市场上,通过价格与销量的博弈达到均衡,但是其中也不乏相似性。高校德育的需求方即大学生,在自我需求和国家政策的影响下,将大学期间的道德教育主要委托给高校。德育供给方,即授课教师、辅导员和党团组织,根据国家政策与大学生需求提供道德教育。德育的成果通过大学生的形象表现出来,从而影响高校形象、教师和辅导员的评价与晋升以及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形态,从而制约与调整德育的供给,进而实现德育市场的相对平衡。只有明了德育市场中供求双方的利益博弈,才能找到德育供给过剩与短缺并存的现象的根本原因。

二、高校德育供给方式与现状

供给在经济学中是指在一定价格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能够卖出的产品。它形成的基本条件有两个:一是生产者有出售的愿望;二是生产者有供给能力。高校在授课教师、辅导员和党团组织的协同作用下,根据国家和社会的德育需求,组织多方人、财、物的力量,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供给。虽然各个德育供给主体的主要目标都是一样的,即培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素质、高品德的社会主义人才,但具体到实施方式还是大有不同。

(一)授课教师———课堂授课

在高校的德育工作中,授课教师占据最重要的位置,其中尤以思政教师的作用最为明确和直接。思政教师通过课堂,对学生进行广泛的道德教育。但目前大部分教师采取照本宣科的方式,学生对其课程产生明显的应付甚至抵触心理。其原因主要是授课内容的空洞、重复以及授课方式的机械化。课堂上的德育出现了类似买方市场的现象,即德育供给方的产品和服务不能推销出去,产生了供大于求的矛盾。这一矛盾是由供求总额之间的矛盾和供求构成之间的矛盾派生出来的。在不同时间、地域或者空间上,学生的德育需求是不同的或者变化的,思政教师却没有充分关注到学生的时代需要、年龄结构特点与特殊需求等。

(二)辅导员———课后谈心

高校辅导员职责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思政政治教育、班级管理、咨询服务。辅导员的德育方式主要是课后的谈心与沟通。在当下的我国高校辅导员中,对于德育有积极贡献的主要是思政教育和咨询服务,其中咨询服务的效果在现实生活中显得最为明显。课后谈心这种教育方式比较个性化,可以更加针对性的解决学生的思想道德等问题,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和意见。其缺点是效率较低,且易忽视部分学生。同时,我国高校辅导员大多存在身兼数职现象,因此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德育需求,这种供不应求的现象也说明了我国高校对于德育的投入不足。辅导员方面的德育供给情况,与经济学里的卖方市场十分相似,卖方掌握着积极主动性,占据着最主要的优势或者起到主导作用,表现为供不应求。在卖方市场下,辅导员的德育作为就显得格外有分量。(三)党团组织———党团及学生社区建设党团组织所进行的德育工作主要是通过学生党团活动、规章制度、文件讲座、党团知识竞赛、社会实践以及各类学生社区建设进行的,无可置疑,这类活动对学生有很多积极的帮助,比如获得荣誉证书、完善个人简历、扩充人脉、扩大视野等。党团组织作为高校德育的最高施教者,控制着德育意识形态的最终话语权。但一方面由于一些活动带有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作风,压抑了很多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其权威性和不可质疑性,导致其容易忽视学生真实的德育需求,组织的活动更是经常出现千篇一律、“流水线”化的操作模式,缺乏创新及与时代的接轨。

三、高校德育供求主体的整合

高校德育供求当中出现的矛盾不仅仅在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更重要的在于组织结构上无法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与循环。实现高校德育供求主体的整合与资源的合理配置,找到最有利于各方的“最小二乘法”和“帕累托最优解”,对于改进当前高校德育现状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建立高校德育的调节机制

1.党团组织是高校德育的顶层设计者

党团组织是高校德育的顶层设计者,高屋建瓴,统领全局。首先要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结合当代大学生实际的心理需求,制定合理有效的德育目标,并给予各方面的支持与关注。其次是统筹各方供给主体,做好彼此紧密有效的多方联动工作。最后在学生团体中要抓好基层组织的建设,切实发挥学生干部、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

2.思政教师是高校德育的执行者

思政教师在道德教育上,承担着执行者的角色。政策制定者不仅要强化思政教师的专业水平能力,制定有利于思政教师的各类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同时还要给予思政教师充分的自主空间。为了能够更好地传达党团组织的精神,提高授课质量和效果,思政教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选择自己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引入互动性的教学模式,例如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拜访道德模范、播放先进人物纪录片等。此外还可以充分挖掘网络时代的新特点,利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更亲密的互动,引用鲜明生动的社会新闻来激发学生对德育的探讨。

3.辅导员是高校德育的调节者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一支特殊而重要的队伍。从上世纪50年代初我国高校创建辅导员制度以来,其角色定位由最初学生的“政治领路人”转变为当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特殊重要性和紧迫性。相比于思政教师,辅导员的德育工作方式更加灵活自主。要发挥辅导员的特殊地位优势,切实提高辅导员的专业能力水平,建立健全高素质的辅导员人才队伍。

(二)实现高校德育资源合理配置

1.高校德育供求制度的创新

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都有其具体的做事准则,目的都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在制度方面,经济学家提供了三种参考意见:市场比政府提供更有效;纠正政府对于高校德育供给的低效率;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成为高校德育的供给主体。同时引进多元化的德育供给主体,这是提高效率与实现公平的有效途径。作为准公共产品的高校德育,我们不能抹杀或者否定政府以及高校的作用,而是要在其领导下实现多元供给主体合力的最大化。非营利组织、其他高校、国际组织等团体组织,都可以成为大学生道德教育与建设的供给者。同时,要建立学生对于德育供给主体满意度的评价制度,建立德育信息服务网站,建立德育培养指导体系等。

2.高校德育供求资源的平衡

类似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党团组织在高校德育工作中要更加注重其方式的多样化。虽然高校德育具有准公共产品的选择,但也需要明白高校德育不仅仅是党团和高校的任务,应该积极引入其他的社会元素的参与,从而提高德育的水平和质量。党团组织、政府应该在规章制度等方面进行调控,促进实现高校德育公平与效率的并举。

(三)提高学生在德育互动中的主观能动性

高校德育论文范文4

一、高校文明寝室建设背景与现状

浙江省从2012年始实施文明寝室建设工程,积极推进学生公寓和文明寝室标准化建设,通过各高校努力和省教育厅检查、验收,在服务设施、队伍建设、安全卫生、公寓文化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从当前高校学生公寓状况来看,仍存在许多问题:

(一)部分高校对公寓工作重视不足。高校公寓管理只是学校基础性工作,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更新慢,管理服务水平不高。

(二)寝室内违章电器屡禁不止,安全隐患长期存在。因新型电器层出不穷、网络购物方便,学生使用电饭煲、电水壶等大功率电器现象较多,且常会躲避检查时间。

(三)寝室卫生脏乱差情况整体有改进,但反弹、重复快。这与90后大学生卫生打扫、物品整理的习惯与能力密切相关,从寝室卫生脏乱情况反映出大学生的自由、随性、集体无意识等特征。

(四)学生在寝室打网游现象仍普遍,学习氛围不浓,文明礼仪意识淡薄。

二、生活德育及其与高校文明寝室建设的关系

(一)生活德育的概念。

生活德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利用和创设有价值的生活场景,以直接影响人的德性发展的教育活动,是以有价值的生活经验为起点,力求在生活情境中开展德育,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道德规则、感悟与建构德性。

(二)生活德育的原则。

生活德育的基本原则是体验性原则、幸福性原则、人文性原则。体验性原则强调教育管理者和学生对有价值的生活内容的感悟、体验;幸福性原则强调教育管理者和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感悟、对个性化幸福的不断追求;人文性原则强调教育管理者应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主体人格,积极创设宽松、温情、诗意、人道、便于生活叙事、便于沟通交流的人文环境。从德育角度看,加强文明寝室建设其实也就是在强调德育生活化;强化生活德育,就是进一步教育大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共处、学会高雅等。生活德育视角下的高校文明寝室建设,更强调以人为本,充分引导大学生主体参与、体验,不断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生活德育视角下文明寝室建设长效机制形成途径

(一)在思想上,学校上下、各二级学院与职能部门要重视文明寝室建设工作。因学生三分之二时间是在寝室度过的,寝室生活、学习与课堂学习、专业学习关系密切,学生安全事故、卫生问题、心理问题、人际矛盾多发生在寝室,寝室工作属基础性工作,基础不牢,文明难继,人才培养质量势必大打折扣。

(二)在理念上,确立生活德育论,将生活德育化,将德育生活化,将公寓生活和文明寝室建设作为提升大学生文明情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重要平台,作为支撑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在服务上,充分体现以生为本、人性化服务理念,不断完善与更新生活设施设备,不断创设与时展相适应的物质环境,如空调、热水、开水配置完善,建设洗衣房、晒衣被处、学习休闲吧、学生厨房等。

(四)在互联网思维运用上,开发、建立、完善公寓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包括寓情通报、设施报修、安全提醒、寝室星级申报、水电费交付等等,甚至可以开发微信平台的公寓服务和手机公寓服务APP。

(五)在管理队伍建设上,加强管理人员对公寓管理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风险意识。一是坚持辅导员入住学生公寓制度;二是充分发挥公寓学生干部参与作用

;三是要提升宿管人员的服务水平。

(六)在管理措施上,坚持公寓管理制度、星级寝室和文明寝室评比制度,坚持寝室表现情况与学生评奖评优挂钩,在具体方法上要坚持“三严三勤”,即严标准、严检查、严落实;勤指导、勤督查、勤研判。

(七)在公寓文化建设上,一是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介和宣传板报做好公寓工作正能量的传播工作;二是积极开展特色寝室建设活动,如党员示范寝室、温馨小屋、学习型寝室等评比活动;三是开展公寓“我爱我家”征文比赛、趣味运动会、厨艺大比拼、化妆比赛、文明上网和安全用电签名等文化活动。

作者:皇甫贤昌 单位:宁波大红鹰学院

第二篇:中国传统教化思想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一、概念与特点

明晰中国传统教化思想的概念和特点,在理论上可为我们研究其思想和方法夯实基础,在实践上为德育工作方法的创设、运用、创新提供指南和有益借鉴。

(一)概念

中国传统教化思想起源于先秦时期,成熟于汉唐时期,并在宋明时期得到了新的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教化”简单说就是教育和感化,是人类的一种实践智慧。中国早在古代社会就形成了通过推行教化来调节人际关系、改善社会风俗、维护统治秩序的传统。在古代汉语中,教从“支”,以手持杖或持鞭,化从“匕”,取二人相倒背之形,意为变化。《说文解字》释“教”为“上所施,下所效也”,其本身也包含了教学相长之意;释“化”为“教行也”,有感化、效化、变化、潜移默化之意。中国传统教化与德行、风俗、礼仪联系紧密,它是一种上施下效的教育活动。对统治阶级而言,它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有关思想政治和道德观念的教育;对民众而言,它是一种学习模仿和感化熏陶,是观念行为、风俗习惯的养成过程。“教”与“化”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并统一于教化的过程之中。其最具代表性的政治目标就是“尊礼守法”“化民成俗”,促使民间风俗淳厚,和睦有序,使社会成员融入政教伦理之中,建立清明和稳定的社会秩序。在当代社会,教化仍是与德育紧密相关的概念,有教育感化之意。它侧重于利用环境、文化对人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与熏陶,注重对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引导和对人们心理情感的陶冶,以及对社会不良风气的禁防,其目标是塑造人的情操、德性与品格,进而使人们用当前社会政治和道德方面的标准自觉指导实践。它与教育的区别在于教育强调的是对人的全面培育,而教化突出的是政治和道德方面的教育和感化,强调的是从外至内的化和实现从内至外的行,也就是强调通过教育者的言行承载教育内容,进而感化和训化教育对象。

(二)特点

中国几千年来逐步形成的教化理念、方法、途径、效果等共同构成了我国传统教化思想的内容,其主要特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理解。中国传统教化思想的职能是德育。中国向来很重视“教化”的德育功能,致力于培养人们的礼义廉耻观念,提高道德水平和个人修养,以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汉代的教化开始超出了先秦道德教育的界限,突破了先秦多半在私学里进行的状况,而是有目的地通过官学把教化和巩固统治联系起来,让德育成为教化的一个根本职能,德育也从此被赋予了政治性内涵,并进入了政治家的视野。中国传统教化思想的途径是上施下效。“上施”的主体是有一定地位、资格、素质优势的君主、士大夫、族长、家长等管理者或教育者,施行的是思想、观念、文化、习俗等方面的言传身教。“下效”的主体是民众,即是民众在各种教导和环境的熏陶影响下通过效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因此,“教化”理论的主张不只是针对百姓,还针对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及其官吏。它一方面要求统治者要以教化民,另一方面也要求他们能够以自身的德行教化百姓。中国传统教化思想的核心是“内圣外王”。“内圣”指的是人对内修身以成圣,“外王”指的是对外治世以为王。“内圣外王”强调济世以修身为前提和基础,修身又以济世为目标,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反映了传统教化思想中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中国传统教化思想把个体的自省与修身作为实现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和前提,实现了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指明了理想人格的实现途径,有效地解决了中国古代分散的小农经济发展与封建社会要求集权统一的矛盾,具有典型的道德和政治教育功能。

二、主要方法

中国传统教化综合运用政教风化、教育感化、环境影响等有形和无形的手段,通过官府训导、学校教育、谕俗乡约、族训家规、文学作品和宣扬礼教等形式,以及立功德碑、树牌坊、传播通俗读物等多种措施,将政治思想和伦理规范在社会中推行。这些方法既注重向人们正面灌输道理,又注重结合日常活动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笃行。

(一)举国家之教,灌输思想、教化礼仪

统治阶级凭借政治权威和相应的体制机制保障,利用中央官学、地方官学以及书院、私塾等私学向社会大众灌输思想道德观念,培养“知书达礼”的封建士大夫。统治者极力推崇四书五经,并将其作为科举选拔人才的教科书,引导人们熟记于心、约束言行。通过编印《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增广贤文》《二十四孝图》等读物,以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和喜闻乐见的故事来传播儒家道德思想,普及主导价值观。同时,统治者对人们的生活、学习、社交礼仪约束严明,礼仪教化在维护等级制度、教化民众、凝聚宗族、调节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统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积极促进了中华民族尊老观念、家庭观念和亲情观念的形成。

(二)兴宗社之教,强化乡约、化民成俗

一方面,统治阶级通过制定乡约民规、设立地方保障实施机构,由乡族所认可的“能率众者”负责施教,通过加官晋爵、树立牌坊、修建祠堂等形式宣扬、表彰典型人物,巩固和强化相应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支持各姓宗族制定族规,将敦人伦、笃宗教、课子弟、正闺门、慎交游、勤职业、崇节俭、忍小忿、恤贫苦、睦乡邻等内容纳入其中,强制实行儒家尊礼奉孝的伦理道德。另一方面,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许多与生产劳动、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礼俗逐步形成,并在民间流传、普及,成为人们广泛接受和遵守的民俗。这种建立在社区、宗族的血缘关系、社会关系基础之上的宗社之教,产生了极大的道德约束与制约力量,对古代民间的思想道德教育、良好民风的形成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倡家长之教,身范感化、践履笃行

在封建社会“家国同构”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统治阶级宣扬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君主是大家长,长兄如父。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具有决定性的权威,要求臣民对君主、晚辈对长辈不仅要在理性上绝对服从,而且还要在感性上完全认同。君主、族长、父兄长辈等“家长”要知行合一、言行一致,注重每日“三省吾身”,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加强道德训练,通过自身践履笃行和言传身教,训导子女、后辈的德行。因此,中国古代社会对统治者提出了“圣人”的理想品格,希望其能全德、全智、全功;要求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也”“诲人不倦”,并要以自己博学的知识、高尚的品格教育学生、感化学生。

三、当代启示

中国传统教化思想虽然受当时意识形态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就其作为教育与感化人们,提高全民道德素质,维护社会稳定的方法而言,对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组织机构、施教理念、方式方法以及教职工的身教示范和学生的践履笃行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启示。

(一)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构建大德育工作格局

传统教化充分发挥了学校、社会、家庭的合力,强化了思想道德教育效果,且三者在教化过程中各有侧重,相互促进,使教育与感化的综合效力得以发挥。高校应深刻认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要求,按照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的要求,建立健全德育工作机制体制,将全员育人要求落实到学校每个教职工的岗位职责中,充分发挥教书、管理、服务的育人功能,形成“德育工作人人有责”的工作格局。加强专兼职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师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与德育工作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发挥党校、团校和各种学习小组的作用,调动师生参与德育工作的积极性。加强对各种学生会(含研究生会)和学生社团组织的领导与管理,充分发挥其自我教育、管理、服务与约束的作用。

(二)树立人本教育理念,提高德育工作针对性

传统教化倡导儒家文化的“仁”,重视人的价值,讲求“恕道”,提倡“仁者爱人”“民为邦本”的人本思想。在当前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新形势下开展德育工作更需以人为本。首先,要强化平等沟通、以情入理的理念。更多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情感心理,把社会和国家对人才的共性要求融入学生的个性发展之中,使学生既有履行职责的共同素质要求,又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创新能力。其次,要确立尊重差异、开放包容的理念。提供不同专业学生相互交流学习的成长环境,帮助学生培养用不同视角看待事物和用不同方式思考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相互包容、全面发展和思维创新。再次,要强化知行互动,以行为本的理念。构建科学的德育评价机制,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以操行表现为道德评价的最终标准,积极引导学生在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的基础上,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

(三)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增强德育工作吸引力

传统教化既注重显性的“教”,建立严密的教化系统,又重视隐性的“化”,通过风俗习惯、礼仪规范、榜样示范等进行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的引导与潜移默化,使二者相互补充。其方式方法为高校德育工作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切实解决学生在成长中的思想、道德和心理上的困惑提供了参考。首先,要寓教育于生活,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是“大家”,班级、宿舍是“小家”,抓好“家风”建设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长远影响,因此要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和班级、宿舍文化,探索环境育人的有效举措,使学生受到良好熏陶。其次,要建立公平公正的制度,发挥制度的教化作用。建立健全相关奖惩制度,通过制度环境的创设与熏染,促进“知德”与“行德”的“知行统一”,培养学生的选择意识与责任意识。同时,继续通过校报院刊、校园网络等媒介做好优秀传统文化和身边典型的弘扬和宣传;发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优势,以直观、便捷的形式传递社会正能量。

(四)引导教职工重视德育,发挥身教示范作用

中国古代教化思想提倡言教身范,重视教育者通过“以身作则”发挥其表率作用和榜样力量。孔子明确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心智健康、行为习惯和道德品德都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因此,教师除必备的业务素质外,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在为学为人、敬业奉献等方面做好表率,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基层党组织要督促和引导教师正确处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关系,促使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德育工作;引导每个教职员工都以培养和服务学生为荣,着力解决学生生活、学习和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悉心的指导,以良好的师德师风感召和熏陶学生。

(五)倡导学生践履笃行,确保德育工作实效

传统教化不只要求将一定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通过各种形式有效地传递给个体,更要求促进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高校德育工作同样需要“化”和“行”,需要学生入心入脑、真学真用。这要求学生既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自身法制观念、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修养;又要明是非、知荣辱、辨善恶,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赵庆先 单位:北京交通大学政策研究室

第三篇:高校学生德育工作浅析

一、高校学生德育工作中贯彻法治精神的必要性

1、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的需要

这就要求在高校学生德育工作中要做到规范管理,真正做到实施依法治教、依法治学、依法治校。学生德育工作是以德治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学生德育工作置于依法治校的大背景下,当然要在法治化理念的指导下规范地进行德育工作,这是素质教育在新形势下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的更深层次要求。建设法治国家,培养法治人才和守法公民在现代法制教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把法治思想运用到学生德育工作中形成健全完备的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学生严格照章自觉维护校规校纪,使得学生德育工作彰显浓浓的法治色彩,这就在无形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学生在日常普通的生活和学习中就能够逐渐养成学法、守法、用法和护法的良好习惯,使得高校学生德育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改变学生德育工作面临困惑的需要

现代高校学生特别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基本情况发生了变化,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于农村,又多是“90”后,他们的自我意识很强。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通过学校自主招生或来自高考最后一批录取的学生,他们的文化基础普遍较差,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较弱,同时,他们经常接触如影视、网络等各种大众传媒,再加上他们认识上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等。所有这些,都给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难度。为了改变在学生德育工作面临的复杂的、不确定的困惑,仅靠传统的灌输式的思想教育方式,并不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将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这就要求在学生德育工作中运用法治理念,把社会公德和法律基础融汇到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中、融汇到自己独具特色的校本教材中,或在校园的宣传栏、校报上宣传法律与道德知识,把空洞、抽象的理论、概念变为具体、有形、学生易于接受的实体,使高校德育工作更加顺畅的进行。

3、学生与高校之间角色定位变化的需要

新形势下,我国高校改革已经进入全新的阶段,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工作不断推进和深入,学生与高校之间的关系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对高校学生德育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传统学生德育工作中,学校与学生之间是一种教与被教、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从法律角度来讲是一种纵向的行政法律关系,因此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一种被动的灌输式或家长式的教育,必然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不再仅仅是单纯的纵向行政关系,而是具有民事法律关系,因此在法治视野下开展高校德育工作就必须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他们的主体地位,多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这就要求高校用系统的整体的思维对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整合问题作综合的、动态的思考和改革。“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二者缺一不可。“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是党和国家在新世纪新阶段深刻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要求提出的治国方略,有着深遂的思想内涵,在理论上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基本方略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这一德法并重的思想也表现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中,表现在高校学生德育工作中,必须要在以德治国思想的指导下,通过依法治校把学生权利放在第一位,进而探索学生德育工作的新思路。

二、高校学生德育工作贯彻法治精神的新思路

把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置于依法治校的大背景下是高校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标志,是新时期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必须在坚持依法治校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要依法制定相应的制度,而且还必须不断完善学校对学生的道德考评机制和体系,培养合格人才,保障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健康的发展。

1、高校德育工作者提高依法治校的思想认识

高校德育工作者能否树立明确的法治观念,能否认清把学生德育工作置于依法治校大背景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是高校学生德育工作能否法治化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高校德育工作者要牢固树立依法办事、尊重学校章程、法律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建立公正合法、系统完善的制度与程序,保证学校的办学宗旨、教育活动与制度规范符合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然而一些官本位思想严重的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对学生德育考评时缺乏公开化、民主化,根本无法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同时不够重视学生应享有的权利,过分强调他们应尽的义务,大大缩小了他们行使权利的空间。这就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做到模范守法,依法用权,坚持正当程序原则,使高校德育工作在依法治校的背景下从无序到有序,从随意性走向标准化,从经验走向科学、民主,从而最终实现现代化、法治化。

2、高校学生要增强自己的维权意识

衡量大学生德育工作的一个标准就是学生是否能做到守法、用法、护法。高校的法治与德治是相辅相成的,要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就要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作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核心,在做好“三进”工作的同时,必须做好思想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等工作,同时根据“两课”的特点组织各种形式的讲座和报告会,不断延伸和深化法制教育的内容,使广大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的同时,对法制教育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进而增强其维权意识。高校学生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力时,也存在着有法不依的现象,比如,经常有学生由于学校设施质量问题而受伤,校门管理不严致使校外人员进入学校对学生造成伤害,学生的著作权、财产权,肖像权受到侵犯等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法治角度讲,学生尚未树立法治观念,对法律不熟悉,缺乏维权意识等。从德治角度来看,我国高校目前的德育工作机制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其他工作相比,德育工作往往被忽视,仅仅停留在重说轻做的形式上,其强大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使得受教育者在学校中的“机会平等”难以实现。这就要求高校在治校的过程中把法治与德治结合起来,法治是道德的坚强后盾,当道德劝导和说服无效的情况下,法治则以维护社会公正、正义和人权的姿态对道德规范以有力的支持和维护。高校要充分发挥法治和德治的各自优势,使法治和德治相互结合,相互依托。

三、总结

总之,在法治视野下开展大学生德育工作,探索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新思路对高校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有力的协调作用和坚实的保障作用,对全面提高高校学生道德素养,培养他们的守法意识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强有力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作者:汪鹤 桂水淼 单位: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生态德育研究

一、高校生态德育的解读

关于生态问题的研究,从德国的生物学家海克尔1869年最早提出生态学,迄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生态问题的日益凸出,有关生态的理论研究也不断丰富,研究者进一步把生态环境与教育联系起来,1976年美国学者劳伦斯•克雷明提出教育生态学这一概念,此后,对二者的研究日益发展。我国首次提出“生态教育”这一概念的是在1998年,是由刘惊铎、王磊在《教育评论》中提出的。此外,随着生态问题的不断出现,还呈现出对生态学的研究日益跨学科性,生态学不断与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交叉在一起,生态道德、生态德育、生态政治、生态行政等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生态道德是从生态的角度来思考道德,是针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结合当下社会转型时期我们国家面临的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而提出的新型的道德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顺利实现,需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相应地,生态问题的解决除了靠法治方式来解决外,还要发挥道德的辅助作用,当然还要依靠相应的科技、行政等手段,这样生态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生态德育不同于生态道德,生态道德强调的是一种规则、标准,而生态德育则是以生态道德为标准而进行的一种活动,生态德育是把生态道德与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以生态道德为教育内容的活动。如果说以往的德育是“人际德育”,解决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那么我们这里所强调的生态德育就是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生态德育突破了人际德育的局限,把德育所涉及的范围从人与人的关系拓展到整个生态系统中。对于生态德育的概念,目前来说,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本文参考刘惊铎和王磊两人提出的生态德育概念,“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引导受教育者在生态活动中遵循生态道德行为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品质”。高校是教育的基地,高校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我们坚持科技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就是要大力发展教育,为国家现代化培育出高素质、高技术含量的新型人才,为此,把生态道德融入到教育中,把高校作为生态道德教育的基地,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生态德育,是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发展生态文明和生态德育顺利展开的必然选择。

二、高校生态德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构建和谐社会党的十八大报告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看成是兴国之魂,看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决定力量。并非常明确地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次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即是从国家层面的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即是从社会层面的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从个人层面的倡导。这24个字是新时期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简要核心的概括,使核心价值观的目标更加具体深刻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践行提供了基本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培育与构建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中国梦的实现,能够引领社会思潮、凝聚全社会力量,有力地应对了西方价值观的冲击和挑战,切实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有效应对西方的文化渗透。高校生态德育,是结合时代背景,拓展了德育的范围,丰富了德育的内容,是对以往德育的新发展,代表了新时期德育的发展方向。高校大学生是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较高素质、较高层次的人才,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是我国社会培养与输出优秀、合格人才的重要举措,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有效途径、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然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文明”、“和谐”、“生态”等价值目标,因此,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生态德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高校生态德育凸显了文明的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提出了的文明的倡导,把文明作为一种社会主义追求的价值目标。“文明”一词一方面是指人类创造的包括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在内的一切财富的总和,尤其指精神文明。另一方面也指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到较高级阶段所显示出来的状态。从文明的含义看,精神文明是指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过程中取得的一切精神方面的成果总和,它主要由两方面组成: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为此,精神文明建设既要求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又需要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生态德育是生态和德育两者的结合,内在地包含了精神文明的内容,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从文明的涉及范围看,文明不仅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还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道德教育正是对以往只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德育的升华,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引入到道德教育中,体现了文明的真正内涵和时代精神。因此,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生态德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文明追求的要求。

(二)高校生态德育彰显了和谐的理念

从古至今,和谐社会一直是我国无数人心中所追求的理想状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我国的战略目标,这就为把这种理想状态变为现实提供了可能性。新时期党的十八大再一次强调了“和谐”,并从国家层面把“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重要内容提出来。党提出的和谐,不仅要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谐,还要求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缺乏人与自然的和谐就不是真正意义的和谐。党和国家还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一切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六大基本特征之一。在高校进行生态道德教育,遵循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这一基本准则,体现了对待自然应有的正确态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高校生态德育迎合了公正的诉求

公正是一种道德要求和品质,生态本身不具有公正,生态公正是从生态的角度来看待公正问题的一种综合性的观念和学说,它是在处理生态问题时,采取有关的公正理论对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进行调解。它主要由两方面组成:代内公正和代际公正。代内公正主要是指处于同时代的当代人之间的公正,这种公正主要体现在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对各种资源的使用上权利与机会等利益的均等。代际公正主要指当代人与下一代人之间的公正,强调的是当代人不能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牺牲下一代人的利益,当代人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遵循适度原则,处理好当代人与后代人、眼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利益关系。党的十八大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遵循公正的要求,在高校进行生态德育,迎合了公正的诉求,体现了对待生态问题的正确态度,要从公正的视角看待生态问题,既要处理好当代人与当代人之间的利益,又要同时照顾到后代人的利益,调解好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利益,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三、高校开展生态德育的对策

高校在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任然存在着问题,如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中存在着生态道德意识薄弱、重理论,轻实践的理论与实践脱轨、忽视师生的共同作用等。研究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对高校生态道德教育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更好的对症下药,指明高校生态德育的出路,促使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得以有效开展。

(一)高校开展生态德育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淡薄

生态道德、生态德育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生态道德意识薄弱,也会影响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成功。思想决定行动,理论指导实践,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生态道德理论的丰富,为了使生态道德教育在高校取得预期目的,有必要提升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增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丰富其生态道德情感,最终,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引导大学生积极加入到生态道德的实践活动中。

2.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脱轨

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学校教育中存在着严重的重考试、重理论知识,忽视实践的问题。面对升学的压力,一方面,学校在教育中比较重视学生的应试能力,把学生培养成真正为了考试而考试的人,使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而往往忽视学生的德育发展;另一方面,学生自身为了应付考试,只注意死记硬背,而不断懂的灵活应用,即使学了生态道德理论也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不重视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外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使知与行出现分离,理论与实践脱轨,最终使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不能实现。

3.生态道德教育中忽视师生的共同作用

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一方面,学校师资队伍存在着参差不齐,一些教育者自身可能生态道德知识欠缺,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时,理论知识匮乏,专业素养不足,会影响教师在生态道德教育中引导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在生态道德教育中可能存在着教师只重视理论灌输,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种僵化的教育方式会使学生主体性丧失,学习变得被动,缺乏主动性,影响生态德育的效果。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必须既重视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又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高校开展生态德育的有效途径

1.提高高校大学生的生态德育意识与树立正确生态道德观

为了使生态道德教育能够顺利进行,首先必须提升高校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摈弃传统的以征服自然,向自然宣战的“人类中心主义”理念,代之以人与自然友好和谐相处的新的理念,如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的消费理念,进行绿色消费。内化生态道德理念,丰富生态道德情感,强化生态道德意志,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发挥其价值引领作用,提高自身的生态道德能力与素质,最后勇于将生态道德外化为自己的外在表现,积极投身于社会活动中。

2.遵循教育规律,生态德育目标设定层次化

人们认识新事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由于处于不同的年龄段,理解能力的强弱,人们的道德水平呈现出层次性,这样,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要遵循教育规律,生态道德教育目标的设定一定要遵守教育规律,把生态德育目标层次化,有重点,分层次,降低生态道德教育的复杂度。此外,也应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方式、实现都要相应地体现出层次性。

3.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合力作用

家庭是人们的第一个教育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孩子从小所受到的教育可能会影响其一生,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校是孩子从非正规的教育走向正规教育的地方,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比较深刻,学校就是是一个小社会。人总是要最终走向社会的,社会是一个大熔炉,是检验孩子的试金石。生态道德教育得顺利开展,必须要同时依靠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合力作用,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教育氛围,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发挥党员的先进带头作用,塑造生态道德教育的榜样人物,丰富生态德育教育内容,创新宣传形式,开展各种有利于生道德教育的活动,如以生态德育为主体的讲座、读书会、报告、征文等。还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在家庭、学校以及全社会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生态道德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态幸福感。

4.生态德育的实现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依靠教师的引导作用

高校德育论文范文5

(一)德育教育流于形式

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普遍存在德育教学不深入的情况,德育教育的方式,仅限于在走廊内或教室内张贴名人字画,发放德育教学相关书籍。在课堂上的教育内容也仅限于教材内容的阅读,并没有进行知识的引申和任何教育方面的延展,导致学生认为德育知识的教学可有可无,因此这样流于形式主义的教育理念,根本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更无法达到德育教育的根本要求。

(二)德育教育模式陈旧、方法老套

高校钢琴教学的主体对象,分别是钢琴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和选择高校钢琴选修课程的学生,这两种学生,本质上虽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在音乐基础方面都需要加强和改进,虽然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钢琴基础,但是并不完善,而选修钢琴课的学生,他们对于钢琴基础知识的掌握就更为薄弱,然而教师在对其教授的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指标,达到教学目的,忽略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而德育教育的开展,由于其教学模式的陈旧,无法适应新时代学生的需求,也无法做到对学生个体差异的照顾,使学生思想素质和理解能力参差不齐,同时在教育过程中,也缺乏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的熏陶,使学生对德育教育缺少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学生践行德育思想理念的行动缺失

学生在经过多年德育教育的大背景下,已经对德育教育的各个概念耳熟能详,但是始终缺少对德育思想的切身实践,学生对于德育的认识,只存在于其简单的书面概念,而并没有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其行为理念和方式更是与德育的标准相去甚远。

二、如何将高校钢琴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

(一)改进传统教学模式

对于钢琴的学习和探索是一个十分艰辛和漫长的旅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钢琴教育之前,除了引导学生对钢琴产生兴趣外,还应运用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运用以提高综合素质为前提,以技术提高为辅助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意识到,人的一生中任何酷炫的技巧,都只是表面的形式,真正意义上的强大是内心素质的提高。

(二)德育教育以实际生活为参照

高校学生大多背井离乡,开始进行了自己独立的学生生涯,他们在进行求学的过程中,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也有所增加,如何帮助学生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改善学生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使其以良好的状态融入到学习和社会生活中,是高校德育教学的重点。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运用实际生活中常遇到的德育现象,运用积极的德育理念对学生加以正确的思想启迪,培养学生以感恩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有许多钢琴教学中的理念,也可以融入到德育教学过程中,例如对音乐的审美和升华,音乐对人类心灵的净化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讲,音乐和德育的教育是想通的,他们都能够陶冶人的情操,让人们以友爱和善的心态面对一切人和事物。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无论是在钢琴专业教育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信心和恒心的培养都至关重要,信心是一个人向前进取的强烈支柱,也是其独立进行学习和生活的基础,然而对于钢琴的学习更需要学生有恒心,才能在枯燥的基本功练习上坚持下来,进而促进今后对于钢琴学习技巧的掌握。在自信心和恒心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学生养成详细记录课堂笔记、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等优良习惯,并且督促学生多参加钢琴活动和比赛,增强学生的自信,培养学生坚强和勇敢的品格。

(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每一首钢琴曲的背后都隐藏着丰富的内涵和动人的故事,例如贝多芬的《月光曲》中,流畅铿锵的音乐背后,表达了作者对于环境逐渐恶化的深深痛心,引导人们对于环保意识的重视和认知。在进行音乐的演奏过程中,只有理解了作品的深刻内涵,掌握作者创作该作品之时的心境,才能把握作品演奏的精髓,以丰富和饱满的感情投入到对于乐曲的演奏过程中,从而感染每一位听众。因此在高校钢琴教育过程中,教师相较于对学生专业技巧的培养,更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如何将情感融入到演奏过程中,只有充满感情的音乐才是立体饱满的,才是能够打动人心的,从这方面也也可以看出,德育教育在钢琴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三、结语

高校德育论文范文6

1.社区概念及其特点。

社区管理是国家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产物,它发挥着为促进社区的宏观发展及和谐繁荣,对社区正常秩序的维持和创新起着管理协调作用。联合国在1955年发表的《通过社区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报告上对社区管理模式的定义进行了论述,是指在一个地域里,组织和教育群众从社区的共同利益和共同需要出发,有计划地引导社区内的居民与机构共同参与,以自身的努力和政府联合一致,合理地利用社区的资源和外来援助,改善社区经济、社会、文化状况。社区管理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围绕社区居民日常的物质和精神等各方面的需要,有效地利用社区内的有限资料,使各种资源发挥其最佳综合利用价值,实现社区管理全方位,居民的民主自由程度不断加强,最终实现民主自由最大化,真正体现社区管理以人为本的理念。

2.社区的德育功能。

社区就是一个规模不等的小社会,浓缩着社会上的各种现象。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功能逐步健全,居民不出社区即可享受到各类基本服务。但是,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情感交流却日益减少,物质条件的充裕并未使精神生活更加丰富,信仰危机、诚信危机、任性自私、思想偏颇、公德缺失等在社区生活中以更生活化的方式呈现。社区是个人在家庭、学校、单位之外的另一个重要的人格教育载体。社区德育的发展影响着社区风气、社区人际交往氛围以及社区的和谐环境。将德育纳入社区社会管理之中,引导正确的价值观,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个人伦理的发展,而且还有助于实现社区居民伦理价值的认同感,促进社区居民邻里间的和谐相处。大学生作为社区居民一员,同样也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尤其是其中包含着的社区群体普遍的爱好、习惯、要求、行为等许多约定俗成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对生活于其中的大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目前大学生道德教育并未延伸进现有的社区管理中。现有的社区管理中更多地关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需求,随着社会流动性的增加,经济的快速增长,网络的迅猛发展,大学生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机会的增多,德育内容的贫乏性、方法的单一性、与信息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们很不协调,这与国家制定的德育理想目标,产生的社会效应有了一定差距。

二、大学生德育生活化路径在社区中的选择

1.大学生德育生活化选择理论基础。

一直以来,大学校园成为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针对学校教育脱离社会生活这一问题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理论。被教育者忽略或者不太关注的社会公共生活实际对大学生的思想影响很大。德育产生于社会生活的共同需要,离开了社会生活的共同需要,它就失去了存在的可能和必要。倡导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应植根于生活当中。在杜威看来,现实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资源。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单纯依靠学校的教学变得日益困难,而是应该强调发挥家庭和社区的教育功能,创造良好的德育大环境,这将是新时期德育所要面临的主要任务。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德育生活化。德育生活化就是强调道德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积极开发利用富含价值引导功能的现代生活资源,让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回归学生的生活,通过学生的道德生活实践,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生活质量而进行的道德教育。

2.德育生活化路径选择与高校德育的契合性。

高校德育生活化需要选择适当的实现路径,以日常生活为基础,结合大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社会性、道德性问题,从而实现德育目标生活化,德育内容生活化,德育方式生活化。社区能够有效地实现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能力为主的现场环境的有机结合,真正体现优势互补。再则,社会能为办学主体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这种人力资源不仅能够弥补学校人才培养力量的不足,同时更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社区将大学生主体纳入社区创新管理的一部分,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学到很多学校、课堂、书本无法学到的实际知识和技能,获取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从而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为学生毕业后缩短过渡期,尽快完成角色转换奠定基础。德育生活化提倡要积极拓宽德育领域,使学校德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使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走进真实的现实生活当中。

三、社区管理中大学生德育生活化路径的建设

1.社区德育资源的挖掘和整合利用。

德育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不仅要重视教育理念,更要采取多种途径,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教育内容应充分挖掘和利用现实生活的生动教育资源,让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成为德育的有效环节。通过整合使社区中的各项教育资源互相沟通、互相渗透,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相互补充。不同的社区有着不同的特色资源,根据社区特色开展社区服务,将大学生纳入其中,在大学生为社区服务的同时,也接受相应的教育。我们的社区服务,可以从开展犯罪预防的讲座入手,让大学生去帮助犯罪人员的家庭成员中增强个人法律意识;可以以培育社区精神为核心,吸引社区居民加入社区公益性活动、互帮互助,增强大学生的“社区意识”;结合当地的民风和习俗,进行尊老爱幼、孝亲敬长、互相帮助、团结和睦等传统美德教育;以社区特色文化为纽带,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等。

2.建立由社区管理者与高校教师组成的导师队伍。

目前,在社区中德育的工作力量还达不到高校德育建设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开展德育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发展,社区所涉及的工作覆盖面越来越广,高校可以与社区管理者共同组织一支导师队伍,针对社区在开展德育活动时不断细化和调整,增设教育内容,依托具有一定教育科研能力的思想政治课教师与丰富的社区工作经验的师资队伍来保障和推进大学生道德建设。美国圣何塞州立大学的服务性学习课程就是由社区导师与专业教师共同完成。该课程有三分之一的课程在社区中完成,由学校导师和社区导师共同制定授课内容,在社区的课程中由社区工作人员完成实践授课,社区导师根据实际案例,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并给出相关的建议。同学会深入贫困家庭帮助他们的孩子辅导作业,帮助这些家庭申请政府补助,甚至有的同学会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家长进行职业训练等。学校专业教师在社区课程结束后,会更深层次地与学生一起挖掘导致贫困的原因,从社会福利谈到社会治理,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完成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3.将大学生德育纳入社区管理制度化。

社区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主要窗口。把大学生作为社区群体中的一员,将其纳入到社区德育的建设活动中去,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道德素质能更快速有效地传播正确的价值观,更好地为社区建设提供软实力。目前社区对于大学生的需求多为单向性的,虽然不少社区与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但这种合作关系的成立基本是当社区有需求要开展一些活动时,由大学生自愿者做出的相关支持。实质上,随着社区工作覆盖面的增加,社区需求的单向性应向多向性互动转变,社区活动的多元性、丰富性也需要高校多方面的支持,需要大学生的介入来注入活力。社区教育是大学生的第三课堂,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将大学生德育纳入社区发展管理的目标中去,依托社区,由社区搭设平台,使社区内各社会团体达成共识,作为平等主体共同承担社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责任,形成社区各方共同参与的大教育格局,并建立起有效的日常工作机制;促使大学生学会参与思考、决定和计划社区内的各项事务;参与增加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实现社区与社会的整合,促进社会经济与社区同步发展。

4.建立社区管理中大学生德育的有效评估机制。

高校德育论文范文7

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内部环境对学生政治思想素质的全面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作用。高校德育环境中的社会环境主要是指国内外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系统,其中经济发展是影响高校德育工作开展的最基本要素,对德育工作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不仅制约着高校德育工作开展的水平高低,更对德育工作目标提出相应的发展规格和要求;政治环境通过引导高校德育工作的方向以及帮助大学生实现政治社会化的方式施展影响;社会新闻广播、电视传媒、互联网等文化系统,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有一定的熏染作用。高校德育环境中的家庭环境包括家长的文化素养和教育水平、家庭结构、社会地位、父母的为人处事方式等,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初始教育环境,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是终身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谈道,“如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教育学应当成为所有的人都懂得的一门科学———无论教师或家长都应当懂得它。”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通过改变某些人为可控的因素,尽最大可能去优化学生成长的家庭教育环境,从而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服务。高校德育环境是指在高校这一特定范围内对学生道德品质形成产生影响和作用的所有诸多因素的组合,涵盖学校发展的硬件设施和各项制度文化软件设施,具体包括学校的教学基础设施、组织制度管理、校园文化生活环境、教风、学风、师生关系等,通过教学管理活动对学生实施德育。相比社会、家庭等外部德育环境来说,高校内部德育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更为直接。高校德育环境的三个重要方面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影响着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在新的发展形势下,现代高校德育环境暴露出很多问题。

1.高校德育脱离社会实际。

高校作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其综合发展受社会影响比较大。首先,社会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社会发生相应变化,急功近利的市场经济会对学生接触到的传统道德价值观产生冲击,使教育体制规定的德育标准做出相应变动。现代高校的德育标准口号越来越响亮,标准也越来越高,但在很大程度上却忽略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道德修养层次,一味要求他们达到共产主义道德的高境界,美好且理想化的德育目标完全脱离学生的发展实际,这是很不现实的。其次,现代高校面临经济商业化、多元性开放的社会发展形势,人们的思想文化意识、思维方式、社会心理以及价值观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高校德育所承载的疏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使命,在当前社会文化环境下显然无法独立完成,必须面对社会文化环境的复杂多变、良莠不齐、雅俗兼备等所产生的冲击……多元化的社会文化,以其多元性、娱乐性、强势性和趣味性等特点转移了德育对象的关注点,弱化了德育的影响力,造成大学生对德育的冷淡、疏离和隔阂,淡化对社会主流文化的关注,导致大学生道德标准的失范和价值观的迷失。

2.高校发展外部环境与内部德育环境形成鲜明的反差对比。

一方面,目前高校周边网吧、游戏厅、餐馆、美容美发、小诊所分布密集,各种不良社会风气给大学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高校德育工作压力颇大,纷纷下大手笔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另一方面,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德育工作也很重要。当前,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的进城务工人员,与社会经济发展背道而驰的高比例离婚率,使得学生不能享受完整的家庭环境。而只有和谐、美好的家庭氛围才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反之会对学生正确道德价值观念形成产生不利的影响。如何解决德育内外环境的反差问题,为学生德育的开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这是现行高校德育工作者的一大难题。

二、高校德育环境的生态建构策略

高校德育环境是对学生道德发展产生影响的所有因素的总和,是一个复杂且庞大的系统,其组成部分只有当平衡、稳定性发挥作用时,才会对其产生积极的影响。针对现行高校德育环境方面的问题,广大德育工作者试着将生态学的理念与策略应用进来,建设性地对高校德育环境进行生态建构,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高校德育环境各方面要素进行协调梳理,促成内外一致的和谐德育生态环境,进而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加快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两面入手。

1.协调高校德育内外环境的整体发展,构建“家庭—高校—社会”三位一体、联动合作的德育生态环境建设链条。

要达到优化高校德育环境的目的,必须将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德育外部因素同高校校园德育相结合,完善运行机制,使其相互牵制,相互促进,发挥有效的最大合力,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协调均衡发展的德育生态环境。具体来说,家庭德育生态环境的建构首先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家庭德育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潜在的,家长要通过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为学生做好家庭表率作用。其次,对于高校德育生态环境建构,要从学校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制度环境和舆论环境方面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学校的自然环境要注重诗意、生态、学习氛围浓厚的校园环境建设,让学生在自然中获得道德情操的陶冶;人文环境的营造,不仅要注重教师的师德、素养和风范,强化其职业水平和服务意识,努力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学风是学生思想品德的直观反映,乐观、向上、好学的高校学风对于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明礼诚信的校园道德风尚有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高校以人为本、和谐开放、包容并蓄的制度环境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都极有益处。再次,学校开展校园广播、开橱窗、办板报、校园网、校歌等建设工作,能够对学生自身思想品德的修养产生引导、感染作用。最后,优化社会德育生态环境,促进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高校德育工作离不开社会发展的大环境,社会的变化一定会对高校德育产生影响,因此,高校应该坚持开放性的教育理念,组织学生对社会精神文明出现的问题展开讨论,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坚持以开放的心态吸纳社会中有益于学生发展的德育教育资源,将学生德育视野扩展至校园之外的复杂社会中。

2.正确发挥德育工作者的主导作用和高校大学生的主体参与,构建现行高校德育内容、方式与目标有机统一的德育生态环境。

首先,在大学生德育内容的确定方面,应该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入手,考察当前民主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的情况,进而联系高校学生发展实际和社会可用资源,确定社会化的德育现实目标。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努力选择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德育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具体道德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运用能力。其次,针对大学生德育开展方式的选择问题,注重学生的实践锻炼,创新德育教学载体。在德育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锻炼实践的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在实践中端正自己的道德价值观,陶冶情操,进而树立正确的道德信仰。

三、结语

高校德育论文范文8

(一)高校网络文化的内涵

关于网络文化的定义,业界学者看法各一。西尔弗认为:“网络文化是一种集合,包括存在与互联网或可能由互联网创造的文化和文化产品。”[1]而沈杰认为“:网络文化是人们在互联网中工作、学习、沟通、休闲等所形成的活动方式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的总和。”[2]高校网络文化是网络文化在高校校园的一种表现,其起源和发展与高校校园网络的起源和发展紧密联系。高校网络文化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型文化形态,是学生及教职工在学习、生活、工作中使用它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同时,高校网络文化是在传统校园文化基础之上的一种创新和延伸。通过其网络技术的优势,使得传统的受时间或地点限制的教育方式得到突破,为学生或教职工提供了更为人性化的教育方式。高校网络文化的内容反映的主要是高校的信息,具有鲜明的特色,更高的文化层次,是高校重要的精神领地和道德堡垒。高校网络文化反映了当下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思想和价值观,并且在网络环境中,不同传播者和受众还能自由地发表观点,平等地交流,这必将促进话语权的个人化、民主化发展。同时,这种文化更接地气,师生有了各自的尊严,信息和思想的交流出现了平民化的现象,极大地丰富了高校文化。

(二)高校网络文化的主要表现

高校网络文化已经成为时下高校德育的重要环节,因而把握好高校网络文化的教育阵地,有利于其德育功能的充分发挥。首先,高校网络文化有利于高校德育目标的实现。高校网络文化不仅扩宽了德育信息的传播渠道,同时由于网络文化中的信息量剧增,且其更新频率也非常迅速,这就为大学生接触新思想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为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开辟了新空间。虚拟的网络空间能够为大学生的压力、负面情绪提供一个发泄和转移的机会,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甚至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另外,高校也可以依托于网络的建设,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网络心理咨询中心,更有利于缓解其心理压力。其次,高校网络文化有利于高校德育的社会化发展。借助于各种信息技术,网络能够有效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相比传统教育手段拥有更强的吸引力。同时,由于在网络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因而德育信息传播到哪里,那么德育功能也便在哪里发挥。也即是说,高校网络文化拆掉了阻隔在学校和社会二者之间的围墙,使原来的德育空间更加开放,更加便于使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有利资源形成合力,有效增强德育的辐射力和影响力。第三,高校网络文化有利于改进高校德育的内容。传统德育缺乏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育者掌握的信息量有限,而且其内容没有新意,缺乏感召力。而网络文化,由于其信息量更加丰富,内容更加时新,更能够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信息传播更加便捷、迅速、丰富,相比传统媒体有着极大优势,提高了德育效率和效果。

二、高校网络文化德育功能发挥所面临的问题

当前,高校网络文化发展较为迅猛,取得的效果也较为明显,但是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阻碍高校网络文化德育的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德育意识还不明确。目前,高校德育工作者对高校网络文化的重要性还缺乏认识,利用这一新载体的理念还不够明确,甚至一些高校根本没有利用高校网络文化这一阵地,认为高校网络文化的德育效果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显现,因而在德育工作中还是倾向于原有的、传统的方式。这种观念上的不到位,使得一些即使有建设高校网络文化的学校,也是流于形式,缺乏精神内核。第二,德育主题不突出。在高校网络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更喜欢在网页上浏览各类信息,难免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其思想状况更加复杂。然而德育工作者的权威地位和主流控制较为薄弱,再加上一些德育参与者缺乏发挥网络文化德育的意识,网络文化中的不利影响不能及时得到排解。加之许多高校对网络文化的重视和投入不足,使得高校德育相关网页内容单一、陈旧,没有吸引力,进而使得高校德育主题被淡化,对学生的影响并不明显。第三,德育管理不健全。当前,一些学校将网络文化德育简单地理解为网络建设,忽视了网络文化德育的内核,同时一些学校因为网络文化中涌现的大量垃圾信息而重“堵”不重“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网络文化德育功能的正常发挥,导致其难以收到应有的效果。第四,德育队伍不精良。一是教育者对网络文化德育功能的认识不够,在思想上准备不够,难以较快适应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其缺乏对网络文化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特点的深入研究,也没有思想上的紧迫性,更不能明确自身在高校网络文化德育工作中的责任。二是德育队伍建设有些滞后。由于我国网络的普及和技术还不够成熟,德育工作者对网络文化的认识和技术上的利用还不足,缺少能够熟练将高校德育和网络文化有效结合并实践的高素质人才。

三、充分发挥高校网络文化德育功能的对策

(一)健全高校网络文化德育功能的工作机制

良好的工作机制是实现德育目的的桥梁,因而要想利用好网络文化的积极面,同时防止一些别有用心的负面信息和思想的传播,需要高校加强对德育工作的管理,建立一个科学的管理和领导体系,明确每一个德育工作者的责任。同时,要建立一个健全的规章制度,规范高校网络文化的运行机制。例如建立日常工作制度,使思政网页上信息的采集、审核、和更新能够井然有序地进行。另外,要强化对网络德育的监控管理。由于网络信息杂乱、良莠不齐,更加需要德育工作者积极、科学地引导和宣传那些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有益的内容,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必要的技术和手段进行封堵和拦截,净化高校网络文化。

(二)提高高校网络文化德育工作者的整体素质

面对发展迅速的高校网络文化,提高高校网络文化德育工作者的整体素质,是切实保障德育工作顺利、高效地开展的重要因素。当前,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非常快,教师要想把握高校网络文化德育的主动权,需要其更新观念,不断学习并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密切关注高校网络文化的最新动态,主动研究当下高校网络文化德育工作所发现的问题,并寻求正确的、高效的解决方案。同时,要自觉将网络技术运用于德育工作。德育工作者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开展一些集时效性、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网络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进而增强高校网络文化德育的正面形象和感召力。

(三)创新高校网络文化德育的形式和方法

要想全面做好高校德育工作,不仅需要德育工作者的尽职尽责,还需要适当考虑学生的自治需要。德育工作者应加强与学生会这一自治组织的合作,为学生提供一个亲自参与并体验德育工作的机会,一方面能够提高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其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同时还能够提高对高校网络文化德育手段的认识。另外,适当利用校园BBS、电子邮箱、博客、微博、微信等网络工具,时刻关注并搜集当下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努力发现大学生的诉求,也只有通过不断深入的调研,并及时倾听大学生不同的声音,才能掌握到第一手资料,其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创新才会接地气,提高实用性,进而推动高校网络文化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优化高校网络文化德育的资源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