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探析(5篇)

高校德育探析(5篇)

第一篇:人本主义咨访关系对高校德育启示探析

一、人本主义咨访关系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

1.人本主义咨访关系有利于提升高校德育的效果。

人本主义咨访关系强调“人”在心理咨询中的地位。首先,人本主义咨访关系相信“人”(来访者)是具有内部的力量的,这种力量不仅可以引导人格的健全,而且可以促进人性的健康发展。因此,在人本主义咨访关系中不把寻求帮助的人称为“病人”,而称之为“来访者”。其次,“人”(咨询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一致、同理心和无条件积极关注引导来访者自我接纳。再次,“人”的改变的目标的达成,不是孤立的,要在一定的环境中完成,咨访关系的创设是非常关键的因素,这个关系的达成依靠“人”的努力,目的是促进“人”的成长。可见,“人”在人本主义咨访关系中处于关键的地位,“人”的因素的处理,对心理咨询的效果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对当今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来说,注重“人”的存在和发展,注重“人”性情和道德品质,不仅可以实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话语和道德的和谐一致,而且可以促进受教者行为方式的改变。“德育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是密切关联的。教育者遵循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的规律,掌握思想道德规范,组织教育活动;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浸润在一定的环境和关系中,主动接受教育者施教的内容,转化为自身的思想道德,完成内化。因此,在德育中,作为教育者的人,要研究作为受教育者的人的接受规律及需要,而作为受教育者的人,要在一定的关系中,主动接受教育者的施教内容,以产生良好的德育效果。高校德育工作者要研究大学生的需要,研究大学生的认识和接受规律,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只有做到以“人”为本,即只有以大学生为本,才能够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高校德育工作主要在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进行,因此,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建立什么样的关系,对高校德育的效果会产生很大影响。

2.人本主义咨访关系有利于改进高校德育的内容和方法。

建立良好的、以人为本的新型师生关系,有助于大学生的自我认同,能形成健全的主体性道德人。首先,从德育目的看,虽然《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地规定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在实际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普遍更加注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普遍职能,忽略了大学生的德育主体性因素,导致高校德育的工具性、功利性倾向明显。其次,从德育内容看,高校德育课程的设置更加强化认同性,重视社会价值,轻视个人价值,忽略了大学生作为接受主体的特点。再次,从德育方法看,高校德育方式比较单一,硬性灌输的痕迹依然存在。最后,从德育工作者角度看,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职能不尽完善,知识结构不甚合理,生师比例不够适当,队伍长效机制也不健全,这些都大大降低了高校德育的成效。人本主义咨访关系强调咨询师与来访者的相互信任,认为来访者有能力处理所面临的情绪或事情,对学生的真诚、同理心、无条件积极关注、对学生处理问题能力的信任恰恰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者需要加强的。

二、借鉴人本主义咨访关系促进高校德育健康发展

1.真诚对待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平等关系对心理咨询是至关重要的,相信来访者是治疗的首要因素,应致力于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然而,人的活动的顺利进行都离不开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环境是高校德育不可回避的构成要素。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离不开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这两种关系构成了高校德育的人际环境。而人际环境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温暖的交流气氛,有利于大学生对于德育内容的接受和内化。大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经基本形成,自我意识更为强烈,对于事物有自己的看法。面对这种情况,要取得理想的德育效果,仅仅靠硬性灌输是很难达到预期目标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一方面辅导员要转变教育的理念,建立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辅导员不仅仅是学生的良师,同时还要作为学生的益友。仅仅对学生进行严肃刻板的思想道德教育,未必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真诚地关注学生,深入学生的内心,体验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需要,转变传统的“我说你听”的德育理念,而学生也“亲其师,信其言”,能够优化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要从整体上接纳学生,把学生当作一个有着独立人格的人,尊重学生,许多后进生对别人态度非常敏感,会根据外在的评价来对待自己,当面对辅导员的时候,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难以自我认同,更难以建立起与辅导员之间的良好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德育的效果是很难保证的。因此,辅导员要建立一种放松的师生关系,可以加深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系,进而促进学生的自我接纳,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最终达到理想的德育效果。

2.主动运用同理心,营造良好交流环境。

“同理心”即同感,强调咨询师设身处地的体验来访者的情绪和经历,要有一种感同身受的自觉意识。与当事人声气相通,真正进入当事人的情感世界,可以促进咨询师对当事人的理解和积极关注。情绪的处理在人际关系中非常重要。大学生由于比较年轻,很多问题的出现,都是由于情绪处理的不当。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尤其是解决很多问题的时候,要认真倾听学生的看法,设身处地的探究问题出现的原因,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理解自己的,而如果辅导员是作为一个不近人情、不分青红皂白的传道者出现,则有可能不利于处理学生的不良情绪,无法创设理解、尊重的环境,进而影响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而只有重视学生的情绪体验和心灵感受,尤其是处理好学生比较消极的情绪,营造一种温情、轻松的环境和氛围,才能够使学生易于接受思想道德教育。这种放松的交流环境,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前提。没有同理心的真诚关注是不存在的,缺乏同理心的思想道德教育常常改变学生的行为,却难以达到理想的境界,无法使大学生将受到的思想道德教育进行内化。

3.无条件积极关注学生,促进学生自我成长。

无条件积极关注是以人为本咨询师对待当事人的态度,这要求咨询师不能把自己个人的好恶、价值观强加于来访者,在咨询师眼中,来访者应该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他具有独特的优点,对于自己的问题具有解决的能力,咨询师存在的意义在于对当事人提供非指导性的协助,促进当事人的自我接纳,开发当事人的潜能。每个大学生都存在着个体差异,但同时也各有自己的优点。辅导员对学生的态度在德育中至关重要,辅导员如何看待大学生的优缺点,能否像关心自己亲人的成长一样关心学生的成长,影响着师生的良性互动。辅导员不能因为自己个人的好恶影响对学生的态度,更不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学生身上,而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改善和成长的潜力,更具有独立存在的尊严,要把选择的自主权交给学生。由于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且每个人都具有促进自我改变的内部力量,辅导员更应把注意力放在大学生潜能的挖掘与开发上,鼓励学生利用自身的力量和优势,学会自我管理、自我开发,从自己身上找到自我成长的因素。

4.培养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主体性道德人格主要有如下表现特征:其一不盲从,具有自我独立性。其二这种主体性具有鲜明的道德意蕴,或者说有道德文化蕴涵其中。其三体现出一种道德修养和道德行为的主动性以及对良好道德的主动追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培育具有主体性道德人格的社会成员,而在当代青年学生人格发展中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现象,培养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为学生提供判断、自主选择和行动的机会,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应然的要求,是高校德育的发展目标。培养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关键在于“主体性”的培养,这就意味着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对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的尊重,而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是高校德育人本使命、贯彻以生为本理念的应有之义。相信学生具有自我改变的力量,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开发,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提高自主选择的能力,能够自我完善,具有自由意志,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地进行道德判断,独立主宰自己的命运,使得学生具有自我反思与超越的能力,才能够实现德育的目标,实现大学生身心、学业和人格的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三、人本主义咨访关系在高校德育实践中的局限性

高校德育强调以生为本;人本主义咨访关系强调以来访者为本,两者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高校德育对以人为本咨访关系的借鉴有其可能性,然而这种借鉴是有限度的。

1.高校师生关系不同于治疗关系。

心理咨询的目标在于使来访者悦纳自己,通过咨询师的引导和协助,做出自己的选择,在选择的过程中,人本主义咨访关系强调非指导性的协助,即以来访者作为治疗的中心,来访者提出问题,咨询师只是跟进而已。但高校德育中的师生关系并不仅是辅导员对学生所提问题的跟进,在相当多的情况下,辅导员的引导、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2.咨询师与德育工作者的角色不同。

一般情况下,咨询师在人本主义咨访关系中是一个温情氛围的创造者,来访者对咨询师会有充分的信赖,相信咨询师会理解并接受自己的认知、情绪及行为。但辅导员在师生关系中相对具有较强的权威性,辅导员在学生眼中更多的是站在学校和教师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的,这一点使学生对辅导员不易产生信赖,因此难以挖掘深层次的问题,容易产生“治标不治本”的后果。所以,由于咨询师与辅导员担任角色不同,一味要求类似咨访关系的师生关系是不符合实际的。

3.高校德育更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心理咨询多是为了满足来访者某方面的需要,即心理咨询是为存在某种需求的人服务的,但是高校德育面对的是整个大学生群体,要满足有求助需要的学生的需要,也要满足其他学生全面自由发展的需要,这说明心理咨询和高校德育的对象是不同的,那么高校德育只能在一定层面上借鉴心理咨询的原理和方法,还要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李华伟 单位:山东理工大学文学院

第二篇:探索拓展训练高校德育工作意义探究

一、引言

社会文化、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给人们带来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处于彷徨时期,很容易受到负面影响的诱导,而产生极端的认知,例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私等行为,这些思想的传播给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带来了诸多的困难,致使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较低,这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一直关注的问题。在新时期的背景下,要通过不断的探索新的方法,寻找新途径来满足高校德育教育的需要,拓展训练以健康的活动形式,非常符合高校德育工作的功能,这将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方法。

二、德育工作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薄弱

在社会部分不良风气的影响下,大学生的思想出现了迷茫,道德理念也发生了转变,生活的目的性变得越来越强,失去了大学生应该具有的品质。同时,独身子女现象的出现,使得部分学生养成了自私自利的心理,他们凡事都以自己为中心,不懂得分享,缺乏团队协作能力等。这些问题的出现,给教育工作者乃至高校敲响了警钟。

(二)拜金、享乐主义的出现

随着高校的快速发展,使得毕业的学生面临失业的沉重压力。从21世纪初开始,我国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始推动大学的扩招,从而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今年,749万多大学毕业生将进入就业市场。在现实社会的压力下,学校也出现了严重的拜金现象,例如:“要嫁就嫁有钱人”、“找工作看‘钱途’”等等。在这种现象的趋势下,使得社会中出现“大学生不如农民工说法”等,不少人感叹当代大学生的质量越来越差。

(三)学生社会观念的混淆

社会的快速发展促使多种文化及价值观的相互交融、相关冲击,由于学生社会履历的不足,容易使学生在是非观念方面走极端,也就是说学生缺少正确的社会观念,缺乏基本的文化根基,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走向犯罪。近几年来,青少年学生犯罪问题十分突出,己经引起全社会的重视,2013年,新疆各级法院共审结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999件,判处未成年被告人954人,其中判处缓刑、管制、罚金、免予刑事处罚的251人,占被告人总数的26.31%,且逐年呈上升趋势,这些现状说明了学校对思想品德教育的忽视,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及人文素养的培养。探索拓展训练在德育课建设中的作用,为高职德育教育的发展提供全新途径,也是我国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有力保障,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拓展训练在德育教育中的意义

最早的拓展训练学校是由德国籍教育家库尔特•哈恩与他的朋友劳恩斯在1942年创办的“阿德伯威海上训练学校”,二战结束后,训练的对象由最初的海军扩大到企业、学生等各个群体。拓展训练能以一种体验式教学模式,以达到拓展思维、培养协作能力、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一)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拓展训练对培养学生学习团队合作能力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增强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进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培养学生自信心和合作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应有的效用,并转化为生产力。从而达到增强团队活力、凝聚力和创新力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依照德育课的教育功能,将拓展训练融入课堂,让学生以更加轻松自在的状态进行体验式学习,在积极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通过设定较难度的拓展训练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学生的主动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从而引导学生去发现、总结生活的真谛,体验成功,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培养学生的政治品质

政治品质主要包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主法制观念及其他的政治常识,通过相应的拓展训练项目,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品质,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拓展训练中的“合力过桥”就能体现集体主义的精神,而“重走红军路”的拓展体验,则是通过重新体验红军的艰苦生活,使学生心灵得到震撼,使他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培养正确的政治品质。

四、结束语

德育教育的目的就是“育人”,就是培养学生怎么做人,懂得做人的道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德育教育中引入拓展训练,对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价值观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将传统的高校德育教育与现代拓展训练相结合,对高职育人方面将有积极的作用,使高校营造成人人是教师,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的育人氛围。

作者:郭玉江 杨龙 张力 单位: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高校德育体系整合创新

1创新管理机制的内涵

当前,通过观看北京市商业学校陈济老师的《以“四个创新”为抓手培养德能兼备现代职业人》的讲座,感触颇深,这个实例反映的教育教学重德育是值得我们高校教师学习的。在面对高等德育教育的课程任务时,我们的高校教师要严格秉承重视人才、全面对待人才、多元化培养人才的教育理念,逐步将正确的人才观引进高校培养的计划行列,努力做到坚持德育与学生发展需求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一步一个脚印,完成好德育教育工作。如今,高校在面对一些较为棘手的德育工作时,我们的教师就必须改变方式进行德育教育,这通常主要体现在提炼与岗位工作要求对接的教育内容和创新学校德育的校本课程。其实,高校的教育管理模式还不能够紧贴实际,主要是出现了德育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处理,往往教师还是依赖于学校的教学管理,没有自己独特的应对出现在学生身上的德育问题,这是一个软肋。所以,我们必须得以高校德育创新为载体的模式来创新学生成长教育,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2反思学校德育工作现状

2.1建立了较为完善网格化的学校德育管理

高校要建立一整套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德育培育机制,这对于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都有积极的作用。如何建立完善的学校德育网格化管理,是学校改变落后教育的关键,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增进对德育教育观念的理解,只有形成上有主要领导主管,下有各年级、班级主抓,这样才能有效的将德育工作做好,具体来讲是通过建立一个专兼班主任,在各个年段形成以学校学工处牵头组织的班主任上岗业务培训,且形成一定的考核机制。这样做是建立网格化的基本形式,另外学校可以每天安排数量众多的行政人员和教师进行导护与巡查,从而上下联动机制灵活,保证了德育工作的成效。

2.2构建了较为系统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

学校要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制定的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实施方案,正确的将德育课纳入校本课程之列。这对于发展好德育教育是基本的保障,目前,我国的一些高校根本就不把德育教育课程放在重要的位置,这是严重违背教育发展的,我们不能以牺牲德育课程来促进其他课程的发展,因为高校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很重要,一个有益于社会发展的人才,它可以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才,同时也可以是一位有贡献但缺乏个人修为的人才,这两种人才都有作用,可是作用的大小不言而知,谁大谁小。因此,教师要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实际教学的各个领域内,才是有效的德育教育。

3整合与完善德育工作管理体系

3.1树立学生终身发展的意识

我国的教育发展史相当漫长,追溯于古代,也很重视德育教育。为了改变一些腐朽落伍的思想意识,当今,世界各国都开始着力发展本国的德育人才培养目标,这充分说明,只有依靠高校教育来改变德育教育的现实已经是研究的重点,为了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我们不能再让德育出现空白,要敢于挑战理性困境,这样才可以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我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教育承担着培养现代职业人的重任,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为此,因此整合与完善德育工作管理体系尤其重要,必须树立终身发展意识,这是历史赋予的重任。

3.2拓展学生自主管理空间

高校德育工作要从整合资源开始,逐步让每一位学生学会做人、做事,不能背离德育发展的轨迹。要紧紧依靠高校自主管理的特性进行科学化、合理化的管理,这对于发展好高校人才培养理念起到积极作用。目前的高校还未能认识到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性,高校管理只是一味的追求一些不合理教育人才培养观念,真正要落实以德育教育为引导,才能学好其他类学科。加大对于高校德育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健全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管理学生,这时,教师就会起到参谋的作用。在具体的校本教育管理中,要将学生自主管理的空间归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怎样去认识新事物和迎接新挑战的能力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关键。

3.3优化学校德育管理体系

高校德育工作的管理体系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我们要严格按照高校德育教学工作的目标进行有效的管理,才是优化学校德育管理体系的关键。我们的高校教师肩负的重任很大,这需要高校教师将德育教育纳入日常教学的目标规范中,处理好德育教育的新常态,认真做到不违背学校德育管理体系的原则。为此,高校要集中力量将德育教育正能量传递给一个又一个学生,让他们走的更远、更好。德育要精心设计好学生培养方案,依照培养社会高素质人才方案为基准,逐步将学校德育工作体系推向新的发展轨道,这样才是实现科学、规范的德育工作模式。

3.4完善德育工作考核机制

中等职校德育工作有效性评价并不是学校单一维度进行的,而是依靠社会、家庭和用人企业等第三方评价。为了客观、公正和务实地评价,除建立一套完整的德育考核机制外,更要采取切实有效的评价方式,以往学校通过信函方式到用人单位进行书面调研方式,但反思其真实性、可靠性均得思考,因此学校可通过校园网信息方式进行实时评价,利用评价主体多元性让社会、企业和家长通过网上评价进行,并将反馈意见提供给学校进行反思与调整,只有这样德育工作评价考核机制才有意义。

4结束语

这篇文章结合实际,主要讨论了如何实现高校德育体系的整合创新,笔者希望给予读者一些借鉴。

作者:王莉 单位: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第四篇:高校德育体系整合创新原则与路径浅议

一、高校德育体系整合创新的重要原则

(一)坚持一元主导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

进入“互联网+”时代,异质的文化理念、思想观念交融碰撞,给心智模式尚不成熟的大学生带来了价值标准选择的困惑与迷失,对传统德育带来极大的冲击。传统德育体系偏重“一言堂”群体性的说教,忽视民主性的个体引导;偏重知识与理论的一维灌输,轻视价值的多维澄清,造成了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的失衡,这不仅滞后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要,难以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而且也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当代大学生存在的种种思想问题,有时甚至引发学生的抵触与排斥情绪,德育效果不尽人意。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德育一元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这是整合创新德育体系方向性与丰富性的保证。一方面,我们要确保德育方向的正确性,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引导,以主旋律教育促进国家政治主导;另一方面,正视价值取向的多样化与思想观念的层次性,坚持人本主导,尊重学生价值诉求,不断增强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德育内容的丰富性、德育要求的广泛性与德育方法的多样性。一元主导性与多样性是辩证统一的。其中主导性是前提和根本,要保证其坚定性与一贯性;多样性是保障,能丰富、充实主导性。坚持德育一元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模糊和动摇德育的一元主导性,一味苛求德育的多样性,容易偏离德育的正确轨道;二是片面强调主导性,忽视多样性,无法适应现实发展需要,高校德育犹如“皇帝新衣”。

(二)坚持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辩证统一

价值理性倾向于价值理想与目标,工具理性倾向于达到目标的策略与途径。前者具有统摄和导向作用,后者具有基础和支撑作用,两者功能互补成为二者关系的应然状态。当前德育或德育体系面临的最大困境在于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错位和冲突。在德育实践中,无论是价值理性层面上关于德育的理念、价值取向和目标,还是工具理性层面上关于德育的方法、途径、管理与评价等,都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背离以人为本理念偏重德育的政治性;德育目标人为拔高追求“高大上”;德育价值偏重社会性;德育方式与载体在选择和使用上出现缺失或僭越;流于形式主义的作秀等。这些弊端的存在导致德育的手段与目的之间出现严重背离与冲突,使德育预期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流于空谈,严重影响着德育的实际效果。整合创新德育体系亟需实现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归位与重构,以科学的德育理念为核心,以正确的德育目标为引领,运用民主平等、双向互动、多元开放的德育方式,创新实现德育价值的载体、途径、管理与评价,因专施教,因材施育,实现坚持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辩证统一。因此,高校德育体系的价值理性就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濡化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而改革德育教学与实践体系,不断创新德育的途径、形式、方法与载体,则是高校德育的工具理性。坚持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和谐统一,要求我们准确把握两个方面:一是价值理性是高校德育的灵魂和核心,其实现需要借助于工具理性;二是在价值理性的前提下选择相应的德育策略,推进高校德育教学,这是提升德育实效性的关键所在。

二、高校德育体系整合创新的实现路径

高校德育体系包括德育教学体系与实践体系,包括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途径、德育管理、德育评价六个子系统,内含思想品格教育、政治品位教育、道德品质教育、身心健康教育、人文素养教育以及法纪教育。整合创新德育体系,需要在以往“三全育人”的基础上营造“全环境育人”的德育氛围,构建一种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立体复合大德育格局实施模式。

(一)德育教学创新体系的实现路径

德育教学体系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是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平台。在德育教学体系探索中,可参考三种互动教学模式:

1.“德专渗透型”教学模式

德育课教学在进行理论知识和主流意识形态渗透方面起到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德育培养是思想政治课的专利根深蒂固。伴随世情、国情、学情多元化发展,高职教学改革深入发展与人才培养模式革新,仅仅依靠德育课教学单打独斗,其实效性是远远不够的。而专业课教学作为基本的教学形式,在师资、时间、空间跨度、载体及培养效果方面,具有德育课教学难以比拟的优势,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涵与资源,理应成为德育渗透的载体,成为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渠道。因此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学的德育渗透作用,德专融合,成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专业课教学进行德育渗透时应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坚持核心引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在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诸如优秀爱国主义精神、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思维方式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渗透。二是坚持因专施德。专业课教师要结合专业特点,在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持之以恒的职业素质教育,因势利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与专业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激发学生的内心体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使学生专业知识见长的同时成为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三是坚持教职协同。德育课教学部门与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各司其职,交抓共管,形成育人合力,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四是坚持方法得当。积极探索和改革德专渗透的教学方法,深入挖掘德育与专业知识的结合点,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德育渗透的“润物细无声”,德育与专业教学“双翼齐飞”。

2.“双线互补型”教学模式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在线教育”“翻转课堂”“MOOCs”等基于网络的教学方式不断颠覆着面对面的传统教学,为我们利用信息科技创新教学形式带来了契机。《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年-2020年)》指出,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创新。如今,线上线下互动的混合型教学模式已成为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多极化的互联网背景下“双线互补型”教学模式在设计与实施时应注意:一是创新设计,实现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有机结合。包括丰富课程形式,选择开设面授课程、讨论课程、德育在线课程资源,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展个性化教学,通过微视频教学授业,通过课堂上教师解惑,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知识讲授与存储不足的缺陷,着力丰富德育内涵,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有利于从静态知识传授转为动态智能教育。二是组合模块,整合、序化、精致教学内容,进一步提炼知识点,实现知识单元化。教师精简课堂教学内容,加大学生课余自主学习的力度,实现不同课程模块组合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三是再造流程,扬弃常规教学结构。在传统教学流程中内嵌慕课流程,以项目化教学为例,可将原流程再造为:“明确任务(线下)——微频听课(线上)——制定计划(线下)——实施计划(线下)——检查评估(线下)——深入探讨(线下)——交流分享(线上)——过关测验(线上)——实时解答(线上)——归档或应用(线下)”,真正形成师生教学互动。

3.“校企共育型”教学模式

校企合作为弥补高职德育生态链断裂提供了可能性。通过工学结合,建立学校与企业两个德育课堂,走上一条“立德树人+强技”的办学之路。“校企共管型”教学模式,应注意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一是将德育置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之中,确立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核心的德育内容,实现学生知识技能与人格素养的有机结合,积极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平台;二是将德育置于职业教育濡化之中,实行校企德育“双导师”制,注重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情境渗透,培养学生的岗位认同、职业敬畏、责任意识与合作精神;三是将德育植入企业文化熏陶之中,学生通过情境的体验、仿真企业员工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接受敬业、安业、乐业的教育,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滋养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

(二)德育实践创新体系的实施路径

根据人才培养规格与德育目标,遵循实践性、渗透性、主体性与开放性原则,充分挖掘政府、企业行业、学校德育资源,对德育实践体系进行有机整合,努力构建系统全面、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德育实践体系,把德育实践融入到课堂教学、教学管理与服务、学生生活与实践等全过程。德育实践创新体系,其实质是以“双强工程”为引领,倡导“双主体”,德育导师指导、学生参与德育活动,以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与行为习惯为内容,以评价、考核、反馈为手段来考察学生道德知识的掌握与道德行为的实践。在德育探索实践中,建议从以下三个视角构建实践实施模式:

1.“基于问题的探究型”实践模式

德育导师以问题为导向,如社会热点、学生困惑以及职业素养方面的问题,采取“选题申报-专项调研-论坛研讨-结题汇报-评议分享”流程,以合作探究为载体,师生形成互动,在此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人际沟通与交流、与人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与思想政治素质。

2.“基于网络的虚拟型”实践模式

互联网时代深刻改变了大学生群体的生活、学习、交往与娱乐方式,也为整合德育实践体系提供了创新的平台。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并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丰富性、共享性、互动性、时效性等特点,调动大学生互联网情结,运用多种信息交互渠道,创设实践教学的各种栏目的虚拟德育情境,迁移网下教学程序,推动网上与网下德育预期互动,促成思想感悟与良好行为践行合一,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与职业核心能力。

3.“基于生活的体验型”实践模式

德育需要历经一个知情意信行的过程,其中积极的情感体验是人们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持久动力。“基于生活的体验型”实践模式立足于“生活世界”,将德育置于社会化情境下,注重协调政府、企业行业、社会、家庭等多方资源形成育人合力,改变德育与社会相割裂,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境和人际关系状况相脱离的现象,将育知、育技与育德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会做“社会人”和“企业人”,全面提升合作育人的层次和内涵,使德育更能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最大限度地强化德育效果。

三、总结

这种实践模式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作为切入点,合理设计并反复考证关于理想信念、文明素养、安全健康、科技创新、社团活动、社会实践、顶岗实习实训、职业素养教育以及综合素质答辩等体验项目,学生在德育导师的指导与督促下,用心参与活动项目,用心体悟活动在认知、情感与意志等方面的反思、回味与深化,做好实践日志,及时归纳总结,注重解决学生德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隐性目标分析,让大学生在真实德育情境中强化对国情民情的认知以及立德树人的责任,强化“学中做、做中学”的德育实践效用,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使德育更好地实现知行合一。

作者:吴淑霞 解志斌 单位:牡丹江大学

第五篇:应用型本科高校德育学分制实践与思考

一、引言

所处的历史时期的不同,德育教学的方式也不同。随着高校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德育学分制成为本科高校学生思想状态综合测评的主流方式。德育学分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视个性化教育,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我管理,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有着积极影响。根据学生自身不同的状况,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在学习中学生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德育学分制克服了传统教育的局限性,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综合素养。构建高校的德育学分制,有利于高校的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德育工作,对大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实施德育学分制的积极效应

(一)教育方式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变。

大学是一个养成道德行为与观念的重要时期,并且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课程。通过理论教学的方式,把道德理论与观念灌输给大学生,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提高。但实施的效果却表明这种方式缺乏实践性以及可操作性。实施德育学分制,不仅使说教的枯燥转变为一些具体的规定、条例,而且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关心同学,讲究卫生,热心班级事务,使得道德存在于学生的身边。

(二)实现教育观念从理想到现实的转变。

很多学生并不是很看重道德品质的培养,甚至于没有将道德放在心上。其主要原因是大学生没有将纸面上的道德教育与自身的生活利益联系,更加不愿将时间花费在了解对自己毕业影响不大的东西上,毕竟道德教育只需花费时间记住就可以。而实施德育学分制,可以有效地影响大学生的成长,甚至于成功,与此同时,作为道德教育主客体,已经明显可以感受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三)实现受教育者从客体到主体的转变。

之前,仅仅停留在口头以及理论上的德育教育方式,只是将学生当作了一个灌输德育的对象,而实施德育学分制成功进行了学生角色的转变。由于德育学分制将个人的德育情况以一种客观的形式,摆放在大部分学生都可以理解的位置上,通过检查、汇总、考核、表彰等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使得每一名学生都不甘落后,发现自身的不足并自觉提高德育水平。

三、本科高校德育学分制的弊端及问题

(一)教师与学生脱节。

构建德育学分制,应将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两者相结合,而在德育教学实践中,学生与教师两者脱节现象明显。由于现阶段我国教育环境、体制、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迫使学生丧失了主体地位,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至于德育教育未达预期效果。目前我国的德育教育过程中,学生仍是被动接受知识,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没有尊重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德育学分制应是教与学的统一,其中包括师生之间、教学与传习等。在本科高校的实施中,传授德育的教师,对德育知识的方向、内容起着主导作用,并扮演着授业、传导的角色,对于德育知识的传授有着主导权。但没有根据学生现实情况和需要的德育教育是失败的,教师在其中扮演着传授的作用,而最重要的是学生自身的认识和吸收。德育教育不仅需要加强德育观念的限制,也需要师生间的平等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否则会导致师生间的脱节,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道德认知与行为的脱节。

道德认知即高校采取德育教育,使学生初步形成对社会道德规范、关系的认识,包括道德概念、道德印象等能力的获得与发展。道德行为即在具有一定道德基础认识下对社会和他人表现出的善举。现阶段的本科高校德育学分制,主要采取书面考察的方式考核德育教育的实施效果和学生的道德认知等。这种评价方式存在一定弊端,不能真实有效地反映情况。高校的德育学分制是一个全面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针对的对象是学生的品质道德和日常行为举止,利于培养学生好的思想品质,为社会提高优秀的人才。而不是言行不一,具有人格缺陷和死记硬背道德知识的人。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平衡好道德认知与行为的关系,寻找到最佳的考核标准,争取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相统一。

(三)价值与关怀脱节。

德育教育的根本是对人的终极关怀。工具价值是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德育教学促使其全面发展并为社会贡献自身的价值。终极关怀主要来自于情感意志和对道德律令的恪守,是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主要方式。目前,我国道德教育对终极关怀的确是尤为明显,主要表现为价值观的缺失、人性和诚信的丢失、德育教学表面化。本科高校的德育学分制中,德育工作者没有对受教学生终极关怀造成德育工作效率低下,工作没有深击学生内心,没有具体的价值体现,没有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工具价值主要是低层次的价值,而终极关怀则是高层次的。工具价值具有短暂性和被动性两大特点,而终极关怀具有长期和主动式两大特点。工具价值会受外因的影响,而终极关怀注重内因。工具价值和终极关怀的统一是高校德育教育的关键,尤其要杜绝简单粗暴的测定方式,要遵循从简到难、由内而外的德育教育工作方式。

四、结语

德育学分制的实施过程中,要重视理论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对正确道德修养的追求。在与同学的合作中,不断提高学生自身对道德意识方面的认识,以此达到教育的目的。德育学分制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主要手段,高校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德育教育学分制的模式,扬长避短,不断完善德育学分制。促使理论和实践结合,最大化地发挥其作用,从而肯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争取将德育学分制健全成理想状态。

作者:张小顺 单位:南通理工学院汽车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