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教育范例

高校心理教育

高校心理教育范文1

[关键词]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路径

引言

高校作为承接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通过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及观念意识的保证,学生的全面化发展则可以满足社会市场对于专业性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伴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大学生群体,在学习及认知过程中,其自身的心理状态往往与现实生活及学习等存在严重的不符问题,这将令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不利于思想观、价值观的正确养成。对于此,必须将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融合,深度分析出两者之间的不同点与共生点,结合大学生现阶段的心理行为来构筑出全面的教育体系,强化实际教育效果,确保学生的全面化发展。

一、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及内在联系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

首先,在理论基础方面。德育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及相关伦理学为基础实现教育工作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则是以心理理论、教育理论等为主来进行开展的。其次,在特征方面。德育教育工作开展,受到民族地区、文化属性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影响,将令德育教育本身呈现出一种融合态势。而心理健康教育更多的是立足于学科理论之上,通过教育方法及教育技术的实现对学生自身心理的规范性引导。这也是德育教育贴合于阶段性、主观性,而心理教育结合于稳定性、客观性的主要原因。再次,从实际教育角度来看,德育教育对于学生而言,其将学生当成一种塑造主体,通过德育教育方面的引导,令学生在学习及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可以迅速融入到社会群体。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则是把学生看成是一种受教育的主体,其一般通过定向化的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方面等硬性约束,此等情况可以类比为传统应试教育中的教育工作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联系。当两种教学模式体现到实际生活中,可以将德育教育作为社会角色的一种承载体,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人际关系的一种承载体。最后,在教育内容方面。德育教育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特点,其依据不同承接载体及意识形态等,可以分为思想层面、品德层面以及政治层面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相关规范手段的执行令学生明晰社会规则,以及具备对善恶事物的辨别能力,保证学生在日后发展过程中,可以秉承自身的高尚品质来进行学习与生活。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学生现阶段的学习与生活行为进行人格及职业素养等方面的教导,其更加偏向于学生自我意识形态,确保学生在日后发展过程中通过自尊精神、自信精神以及自律精神等,将自身塑造一个更为完整的个体。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联系

1.内容和形式方面的联系

从大方向来讲,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是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上的,其通过道德教育和品质教育为学生树立一定的道德意识,然后结合教育本身所具备的倾向性特点,逐步对学生进行道德培养。单一地从教育倾向性角度来看,其可以作为道德目标实现的基础,然后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能力以及意志能力等作为学生道德心理上的表象特征,这样学生在自我完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强化自身对思想政治体系的辨析能力。而此类学生成长过程中所遵从的受教育路径恰恰是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契合的,这也是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共生点。从学生所产生的思想状态的来讲,心理健康教育则是立足于学生思想动态模式之上,通过心理问题的解决来实现价值观思想观的正确引导,而此类教育功能也可以通过德育教育工作开展,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倾覆性引导。例如目前大学生群体因失恋、学习成绩问题而造成的情绪失落现象,则可以通过心理教育进行正确引导,令学生化悲痛为力量,重新投入到学习与生活中。德育教育则是通过倾覆性的表达,对学生进行理念层面的感化,其也可以看成是心理教育的一种延伸效果,进一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

2.方法和效果方面的联系

从教学方法上来讲,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本身所持有的观点可以共同作用到学生受教育体系之内。例如,通过教育活动榜样引导的作用,为学生构筑出一个基于心理与道德品质相关联的教育体系,确保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教学效果上来看,德育教育可以看成是一种基于政策与任务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其本身呈现出一定的规范属性,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立足于学生自身产生的问题之上,然后结合学生现阶段的思想行为来构筑出更为完整的思想教育体系,以解决学生在学习及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从实际教育方向来看,高校所承担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是令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更需要学生在步入岗位工作中可以快速融合到社会群体内,而此类教育工作的开展恰恰是满足学生日后发展所需要的相关技能或者是职业诉求等,通过二者之间的互补作用,可以为学生构筑更为全面的教育体系,进一步增强整体教学效果,保证学生的全面化发展。

二、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路径的基本思路

(一)教学路径方面的融合

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互补的教学融合体系需先对原有教育体系进行分解,然后结合学生特点以及教学目标等,重新构筑融合体系并搭载教学平台,实现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步渗透。首先,教育体系分解的主要目的是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拓展,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内心活动的干预力度。然后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目标,德育教育为框架,从全局观角度分析学生现阶段所应具备的思维能力,这样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多个平台为出发点,对学生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教导。其次,在构筑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体系时,必须遵循以学生为出发点的原则。结合高校教育目标,分析出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所产生的实际效用,这样才可进一步突破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差异化枷锁。此外,必须保证各类教学活动的开展应起到教育育人的实效性,且应在社会意识形态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实时化补充,以此来强化实际教育效果。最后,在建设教育平台时,应分析出德育引导与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共生点,将道德品质作为教育基础,确保社会、高校、家庭之间可以形成一种教育主线。与此同时,应强化校园文化的建设以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为引导,保证教育主线的落实,可以通过教学内容引导来实现维度化、立体化的教育建设。

(二)施教主体方面的融合

高校育人是以学生为主体,对大学生群体在当前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意识文化等,牢固素质教育基础,以真正实现高校在开展德育、心理教育的突出人无我有,健全队伍的教育特有优势,突出人有我优,提升素质的教育优质优势,突出人优我专,突出特色的教育特色优势。第一,在教育特有方面。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应优先建设教师团队。结合不同专业对德育引导与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现阶段的心理行为、学习行为所呈现出的干预属性,确保教师团队建设以及其发挥的教育功能,可以符合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指标,彰显出高校教育的特有优势,进一步强化整体教学质量。第二,在教育优质方面。将原有的隐性教育模式,通过道德教育及心理教育的动态化特点转变为柔性的教育的模式,并将此类教学意识渗透到教学团队中。同时,承接学生管理的辅导员,必须深入落实到大学生日常生活及学习中,了解到学生当前所存在的思维变动模式,然后进一步界定出与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联的各类教学事项,以真正实现由点及线、由线到面的教育成果。第三,在教育特色方面。在针对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进行融合时,必须保证教育本身所呈现出的特有属性立足于学生思想完善之中,确保两种教育在融合过程中可以产生一个持续性的渗透作用,这样学生在学习及生活过程中。可通过社会教育、个体教育,牢固自身的思想基础,进一步强化整体教育质量。

(三)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融合

在搭建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平台时,必须立足于学校教育目标之上,尽可能规避因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同质化所造成的教育质量走低的现象。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应打破原有的各自为政的教育模式,将德育引导体系依托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深度落实到专业学科中,其可以类比为课程思政的教育模式,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融合,进一步找寻出具有干预性质的心理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动性。此外,应深度结合以心育德的实践方法,对相关教学工作加以引导,保证以学生动态思想为核心的教育体系,可以真正做到全过程全方位的渗透。这样在实际融合过程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进一步对大学生心理思想以及道德品质等进行引导与培育。

结语

高校心理教育范文2

(一)心理健康程度关乎大学生成长成才与终身发展

心理健康的状况对于个人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只有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才可顺利的完成既定人生发展规划。对于当代以90后为主力的大学生群体,他们的生活成长有着更为特殊的境况,其心理教育机制、受挫能力以及社会适应性强弱对于以后的发展更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所谓心态决定一切,虽没有这么绝对,但是如学生整天以自卑、嫉妒、苦闷、孤僻、焦急、不安的心态进行学生生活,那么其要是想取得既定的成绩获得良好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和社会未来发展的主力,他们承担更为繁重和艰巨的学习与发展任务,整个社会公众之于大学生的认可度和期待度亦是十分高远的。但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现状是,目前青年大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偏低,加之自我的要求与规划和家人老师社会的高期待度,使其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和价值实现认知。有很多的例证可以证实,没有健全、良好的心态对于自身发展与价值实现层面上的实现是无意义和渺茫的,甚至其会做出一些极端、报复社会、对他人不负责任的举动。出现这样的情形,应该说是教育的失败,更为具体的是从事高等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在学生心理机制引导和纾解的不对路与失败。可知大学生良好的心理认知状态和调节机制对于其个人发展成长成才有着切实和真切的意义。

(二)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机制引入是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的应有之义

目前的一个状况是,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从业者都十分头疼对于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想状况的把握和引导,更谈不上与学生认知、心理思维进行同步交接或者提前预防了。伴随互联网的发展、新兴媒体的出现、管理的日趋专业化与从业管理者素质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深度、广度、力度进一步加深,但是作为被管理的学生群体在反感度、消极认知上亦有相当程度的提升。这样的状况和现象的出现使得学生教育管理者的工作面临严峻的新境况,如果这种态势不及时扭转将会产生长远不良影响。如何切实将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引入学生管理教育工作迫在眉睫。众所周知,高校的教育管理宗旨即“自立、自强”,而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导入是与此相契合的。应该来说,心理教育机制对于学生自主、独立开展学生生活、学习、工作以及教育管理工作是大有裨益的。结合中国应试教育的传统,学生从幼儿园至高中从没有真正实现和落实自我教育和管理的功效,基本上都交给了老师和家长进行包办。这种一以贯之的培养模式使得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受到极大打压,他们自认为自己只要学好习,其他的方面自然会很顺利,其实不然,这样从侧面使其养成了定性的依赖感和没有主见。在其一进入高校这种自由放任的学习环境中,他们便会惊慌失措,不知道怎么处理自我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状况以及身边的人际关系,更别说自我心态的调整与生涯的规划。面对这种情形,高校的学生教育与管理部门需要切实发挥功效,要进入学生思想、心灵的深处,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只有懂得学生的需要和困惑才能对症下药,为外部的行为和打算做好积淀。心理教育机制的导入会在无形中指导、缓解学生的焦虑与迷惑,对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积极的效用。应该说心理教育机制的嵌入,使得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出现柳暗花明的境况。因为,传统的固定化、模块化、灌输化的教育机制较为僵化、形式化,而决定个体之种种行为的终极因素是个体的心理认知和决策。所以,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和路径成熟化、体系化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工作思路。应该来说,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机制的深入导入是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的应有之义。

二、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心理教育的路径与举措

多数高校在学生工作部门都设置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科室,他们一般是由专门从事心理学、教育学的老师从业,而且具备长期的一线经验,对于各种类型心理问题的学生有过接触,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着相对独到和特质的解决模式和路径。在心理学中有很多的疗法和治疗机制,而具体到学校结合大学生的年龄阅历实际境况,可采取的疗法和教育机制有认知学派的相关理论、行为学派的相关理论、人本主义学派的理论等等,这些理论大多是健康的、正向的、充满活力和希望的,能够给学生带来正能量和希冀。综合采取这些理论所对口的疗法和引入教育机制,能够激发大学生健康向上、追寻梦想的潜能,能够使其积极面对人生,对生活充满向往和期望,加强挫折承受能力。而在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相关心理疏导机制的引入,能够产生丰富和积极的内在驱动力,使学生与环境在自主接触过程中形成有机的互动,再配合相关思想政治教育便会达到良好的效用,能够真正实现学生自理、自强的大学培养理念。同时对于学生管理工作摆脱过去生搬硬套、僵化、灌输模式的刻板形象有着积极的作用,更可以提供新型的学生培养教育模式,提高学生工作的水准。心理教育机制引导的最为有效和明显的方法即是心理健康冲突矛盾分析法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引入。虽然上文已经提及到很多心理学流派和发展脉络,并且现实中有相当多的已采用路径如:辩证法分析法、行为疗法等,但是行为归因于思维和心理、心理问题归因于矛盾冲突无法化解,因此从此路径切入对于学生管理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提升有着更为深刻和显著的意义。在心理学的理论看来,内心看待事物角度的矛盾与冲突导致心理问题的显现。当个体在面对纷纷对立、相异和相排斥的现象,并产生相关的心理映射时,从内心感知而得到矛盾的结论,这样心理问题会伴随而至。具体到学生的心理和思想而言,学生在应试教育下看待学习往往当成唯一的目的和结果,认为学习不好,其余的一切都发展不好,将高中以来的惯性思维带到大学中去。而实则不然,在大学是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地方,每个人都可以尽情展示自我的特质和发展特长,只要自我有相对突出的地方就是成功和优秀的。但是好多同学不能够迈过这道坎,在取得的成绩不甚理想时就心灰意冷,对未来充满不确定和失落感,导致一些心理问题。这可以通过心理矛盾冲突的方法进行分析:学习仅仅是一个过程,是实现人生目标的一个路径和手段,但他并不是唯一的和确定的,这样想的话,可以将学习当做一个过程、一次经历,一种乐趣,不要将其放在遥不可及或者十分高远的地位。从源流上解决学生态度和认知的状况,关键是要理顺其矛盾冲突的认知,让其觉得不是纯粹为了学习而学习,要使其在学习中感到相对的快乐和满足,把它当做自我实现个体价值的路径,主动的提升他学习的能动性和积极感、效用感。用矛盾冲突法同样可以分析学生自卑的问题,在进入大学之后,因为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家庭境况各异,不同个体的认知、教育、视野水平也有一定的差距,因比较而产生差距,因差距而产生自卑感。个体原本的优越资本经比较后的丧失,会使个体的自卑感强化和放大。面对自卑感,自我心理是矛盾的,可能认为一件事或者一个学生工作自己能力与别人有差距,无法胜任或者无法做好,这个冲突的心理是可以分析的,那就是没有经过尝试和经历而下结论是唐突的,即使经过经历和尝试之后,也只能说明在特定的阶段或者某一方面自己有所欠缺,但不是可以完全否定自我的综合能力和个人发展。所以这时,学校教育管理部门的相关从业者就可以先行肯定学生个人的自我成绩和价值发展;同时交代他们要辩证、全面的看待问题、他人的能力以及个体的发展,要经得起考验和挫折的磨砺。

三、结语

高校心理教育范文3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教学;研究

前言

积极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直到如今,它依旧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需要心理学家近一步地对其进行研究与探索[1]。积极心理学通过研究人的内在品质,从而挖掘出潜能,然后将人的美好品格与积极的心理状态进行结合,从而促进学生更加健康全面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就目前而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预防学生不良心理情况的发生,没有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积极引导,未能帮助其培养出良好的品质。对于现代高校教育来说,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施行积极心理学教学。

一、课堂教学的实施

(一)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现代大学生来说,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考研人数越来越多,考试难度也越来越大。学生们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很多学生都患有焦虑症,甚至是抑郁症。因为考试成绩不好、参加竞赛未能获奖、没能考上研究生等事情而跳楼的学生比比皆是。他们未能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也没有请求专业人员的帮助,从而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另外,我们现在处于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可能会接触到很多负面的情绪,可能因为自己一个小小的过错而引起众人的讨论与批评,从而日渐消沉,也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因此,对于高校教育来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关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施行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分别是案例教学、心理测量和课堂讨论法。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来说,教师仅仅是讲解理论知识是非常枯燥且没有说服力的。为了方便学生们的理解与讨论,心理课堂教学中案例的引用很有必要。教师通过案例来引导学生学习心理知识。案例要贴近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一来,学生才会更有发言权,更能感同身受。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通过引用案例来引发学生的讨论,使其发表自己的见解,从其他人的真实经历中感受他当时的内心世界,并问问自己如果面临这样的情况又会怎么做。经过长时间地对案例进行分析,学生可以学到面临不同情况时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从而得到提高。心理测量是指教师通过询问一些专业科学的问题来将学生的心理状态数据化,从而能够直观地分析出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2]。这种测量方法具有很高的可信度,也能充分呈现出学生在心理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帮助教师来调整对学生的教学方案,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然而,这样的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讨论是学生们发表自己想法的环节。学生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这样一来,当自己在真正遇到问题时,学生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教师可以通过分组进行辩论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其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并和同学们共同讨论与交流。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氛围,也能激发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兴趣。

(二)成功心理学

成功心理学诞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它是关于发挥人的最佳效能的科学。它致力于发现每一个人身上的优良品质与闪光点,然后将其充分利用,让其获得成功。成功心理学主要呼吁学生通过自己的意识来思考自己的梦想、兴趣、技能、人际关系,从而为自己设立恰当的目标,迈向成功。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在年轻时奋力拼搏,从而干出一番大事业。但是,真正成功的人又很少。为了避免学生因为不正确的成功观念而导致在失败后一蹶不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对成功心理学相关知识的讲授。首先,学生要正确理解成功的定义。成功是指达到自己所预想的目标既可认为自己获得了成功。其次,当遭遇失败时,学生该以何种心理状态来应对这样的情况。这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最后,成功心理学教会学生的是该如何对自我进行正确的认知以及对成功方法的学习。成功是属于自己一个人的,并不代表着其他人的赞同或者认可。成功是由自己定义的。

二、课外延伸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学教学研究中不仅要注重课堂的教育,课外教育也同样重要。同学之间可以通过团体心理的辅导、素质的拓展训练和朋辈之间心理的辅导训练来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向着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生活前进。

(一)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指的是通过团体内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与交流,从而通过观察自己与其他人在行为品质方面的不同,从而向其他同学好的方面进行学习,对不好的方面进行自我监督与检查[3]。在与其他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会接纳自己,配合他人,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学习如何和别人和谐交往的方法。团体心理辅导主要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归属感与集体荣誉感。学生先要学会相信自己,然后尝试去相信他人、相信集体,从而愿意为他人、为国家献出自己的力量。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在大学生活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他们会发现比自己优秀的人也很多。那么,大学生就需要塑造积极的心态,预防产生自卑的心理。对于团体心理辅导来说,它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或者是游戏来拉近团员之间的关系,从而不会引发各种矛盾。学生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交朋友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技巧,在和任何人交流时都不会感到尴尬。当朋友越来越多的时候,学生慢慢地就能具备一定的自信心,自然每一天也就能保持积极的心态,从而达到高校心理教学的目的。

(二)素质拓展训练

素质拓展训练主要是培养学生思想、心理、能力和品质等方面的内容。此外,它还包括团队合作意愿、奉献精神等方面的内容。总的来说,素质拓展训练对于学生身心各方面的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高校可以通过将素质拓展训练与体育活动、社团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来培养学生。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锻炼自己的体魄,还能使其结交更多的朋友。为此,教师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拓展训练,让学生们感受到积极向上的大学生活,从而培养学生们积极乐观的心态,使其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朋辈心理辅导训练

朋辈心理辅导训练是指朋友在相互交流时的鼓励、安慰、劝导等心理辅导手段,并不代表着专业的水平,但效果却是非常明显的。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不会轻易地和家长或者是教师倾述自己的烦恼。久而久之,他们内心就产生了郁结,如果不及时进行疏通,就很容易形成抑郁症。然而,在和同学的交流中,他们就可以畅所欲言,将自己的烦恼都向好朋友倾述。同时,可能朋友的一句鼓励比进行心理辅导都管用。朋辈心理辅导的训练更容易让同学们学会去尊重别人,理解别人。这种方法可以在人们相互交往的过程中营造出更加轻松的氛围,在尊重别人的同时也使自己获得尊重,获得一种自我价值被认可的满足感。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学教学的研究对于大学生心理积极健康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教师要通过课上与课外教学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状态,通过课上对心理健康知识和积极心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再结合课外团体心理的辅导、素质拓展的训练、朋辈之间的心理疏导等方式,来实现高校对于学生心理教育管理的目标,使高校学生都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参考文献:

[1]孟庆环,袁媛.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才智,2019(19):166.

[2]郝鑫.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智库时代,2019(21):106-107.

高校心理教育范文4

关键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咨询方式;大学生

互联网在深刻地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研究信息化时代里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当代价值。实质上,我国高校较早就开始关注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及其相关工作机制,在消解针对网络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上也获得了较多经验。然而,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在概念界定、方式创新上依然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1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

当下网络不仅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阵地,同时也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重视并研究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厘清它的相关概念内涵。网络从社会学的角度上看其本质就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开放联系[2],因此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也是联系。它不仅强调教育者和来访者之间的联系,更注重来访者和来访者之间的联系。具体而言,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指充分利用网络的媒介平台多样化地进行心理知识宣传、心理健康测试、心理诊断和网上心理咨询等的心理教育过程。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相比,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使用了网络技术并解决学生与网络相关的心理问题,它更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

2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研究

2.1网络发展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据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4074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5.8%,较2016年底提升2.6个百分点,其中大学生网民占网民总人数的九成以上,手机网民占81%。不少大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出现心理障碍或问题。诸如网络孤独症等与网络相关的复杂多变的心理问题,大大增加了教育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难度。为此,解决网络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必然离不开网络这个教育平台自身。

2.2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受教育者和来访者有无时间、地点、交通、天气等因素影响,无法随时随地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进行教育咨询活动。相反,网络心理咨询不仅可以不受时间空间束缚,还极大扩展了咨询业务的容量。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的产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用网络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校园里随处可见利用电脑、手机进行学习研究、娱乐休闲的学生。在此环境下,学生的认知行为和心理情感都发生了变化,若依然按照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进行心理教育,只会渐渐落后于时展,与社会脱节,无法更好地满足来访者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有利于解决更多网络心理相关问题。由于目前关于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网络上容易出现很多影响来访者心理和情感体验的因素,并导致认知失衡、交往障碍、畸型性心理、网络综合征甚至网络成瘾症等心理健康问题[5]。因此,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预防和矫正相关的网络心理问题。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基础上的创新需求。网络中,教育活动的“非主体化”趋势日渐明显,“教”和“被教”这种传统的关系己经没有明确的界限。事实上,这种相互平等的关系更适合心理教育,也更具亲和力和人情味,比传统心理教育更易取得良好的效果[1]。因此,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其说是以网络为媒介,不如说是一种教育观念的转变。

3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研究

3.1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方式

创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和APP。一方面,在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中可设立各种形式的心理教育学习、团体心理训练活动、网络心理咨询服务等,学生可通过网站查找自己需要的内容,并主动参与。另一方面,除了网站,由于手机网络庞大的占比,手机APP的创建也必不可少。除此之外,还可以公开校内心理咨询工作者和专家学者的E-mail,有需要的同学可在空闲时间通过邮件向心理工作者进行咨询。

3.2创新咨询方式-网络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心理咨询的目的是消解正常人在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在人际关系、学习、工作、恋爱、家庭等中遇到的适应和发展方面的障碍或变态行为,以帮助咨询者由一个正常人转变为人格健全的人[2]。网络心理咨询作为心理咨询的一种新方式,其有以下几个优势:网络可将有关心理健康、卫生和技能训练方面的知识融入网站,以便大学生高效便捷地进行自主心理教育;可使不愿意面谈的学生以匿名身份接受咨询,减少其心理压力和负担,保障心理咨询效果;网络咨询费用廉价(有的免费)且省力省时;咨询时间相对自由和宽松;受访者可及时对自己的咨询进行回看,认真思考并全面分析和总结。与此同时,网络心理咨询自身也具有较大局限性,如不利于教育者和来访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双方“非形体语言”在网络心理咨询中的缺位使之无法了解和评估来访者每句话中包含的情绪;心理咨询师有些治疗方法和手段无法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实施并发挥作用。网络心理咨询自身的局限性决定了它在未来不可能取代传统心理咨询,但如果两者互补,不同需求的来访者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咨询方式,有利于收获更好的效果。换言之,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方式与时俱进,不断革新并不意味着丢弃传统心理咨询方式,而是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方式进行发展和丰富。

3.3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通过计算机网络完善大学生个体心理档案,记录学生的心理变化轨迹,进行个体动态监控,能够形成高校有效开展网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依据。心理档案借助心理测试工具能够还原并记录大学生真实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情绪个性。因此,高校需要定期进行心理情况调查,建立网上的心理档案,在整体把握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基础上,发现并解决一些共性的问题。

4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

增加资金的投入,增加宣传力度。目前,高校对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资金投入、各种配套措施和宣传力度都相对不足,充足的资金支持以及足够的宣传力度,才能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好的心理服务。提高网络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只有从理论层面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本质和方法、网上心理教育与网下心理教育的衔接与界限以及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的相互作用等问题的研究,才能提出更加创新的心理咨询方式,丰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为高校网络心理教育实践提供科学指导。

参考文献

[1]姜巧玲,胡凯.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进展与趋势[J].现代大学教育,2011(6):81-86.

[2]周彩颖.我国高校心理咨询的新路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3]叶金勇.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3(9):135-137.

[4]杨志坚.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及其成因分析研究[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04.

[5]田益民.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综述[J].南方论刊,2007(12).

[6]申腊梅,石向实.网络心理咨询研究述评[J].社会心理科学,2009,24(6):112-114,123.

[7]崔俊红.当代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问题与网络心理咨询[D].南昌:南昌航空大学,2012.

高校心理教育范文5

关键词:网络;心理委员;研究

一、概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教育观念的提升,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关键阶段越来越受重视,近年来大学生的数量也飞速增长,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为减少校园内问题事故的滋生和增长,很多高校认识到朋辈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委员工作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一定效果。心理委员机制的建立积极调动了大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热情,从而提高了他们对于心理健康的关注度,这也是从根本上预防大学生心理疾病的有效措施。我校也很早就认识到朋辈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2002年,在我校心理咨询中心成立之初就成立了大学生心理联合会,负责协助心理健康中心开展学生的宣传教育工作。2006年,学校开始尝试建立班级心理委员制度,旨在协助各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心理健康普及教育和危机排查工作。经过十多年的朋辈心理互助实践与探索,依托大学生心理联合会、班级心理委员、朋辈心理咨询员三支学生队伍构建的朋辈心理互助体系极大地提高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心理委员机制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在实行这个机制的同时要吸取经验教训,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众所周知,互联网的兴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网络也成为当代大学生沟通与交流的重要平台,成为新时代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手机上网的进一步便利,大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也逐渐增加,从论坛、博客到日志、QQ、微信、微博,青年人越来越频繁而广泛地利用网络新媒体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感。在大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或困扰时,许多专业心理学教师也开始采用网络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在朋辈心理辅导中也开始出现网络辅导的方式。因此我们可以运用互联网的便捷为提高高校心理委员工作机制做一些贡献,将互联网与心理委员机制相结合,利用网络来进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朋辈间心理互助,发挥网络的优势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并加以即时性的正面引导。

二、新形势下高校心理委员工作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心理委员的选拔方式缺乏规范性

心理委员是心理委员机制的重要成员,担负着为大学生解决压力及其他心理方面问题的责任,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方面的知识素养和辅导技能,除此之外还要具备很强的责任感和耐心,并能主动地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同学。因此心理委员在选拔时必须规范化以及合理化,选出符合这些条件的优秀人员担任。但在大部分的高校中,显然没有将之作为一项重点考察的对象,很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并不会过多地关注心理委员这一岗位的信息。根据相关调查显示,45%的心理委员都是通过班主任直接委任的形式上任的,期间并没有经过自由竞争和民主投票,而另外55%的心理委员虽然经过自由竞争和民众投票,但是提及到竞选的理由时,回答“对心理健康研究感兴趣或者想要帮助有心理疾病的同学”类似答案的仅仅占有36%,他们仅仅是由于一时好奇或者想达到当班委的目的,或者笼统地安排某个班委兼任心理委员,没有选择真正感兴趣真正热心去做这个工作的学生加入,这样的心理委员只是一个摆设不能很好的发挥其作用。

(二)心理委员的服务缺乏宣传力度

在高校心理委员工作中,网络心理咨询和网络心理测试的形式更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几率甚至达到了35.6%和41.2%,其中网络论坛和电话的形式被使用的频率较高,而电子邮件咨询的次数则很少。尽管如此,心理委员工作服务在高校的知晓度还是不高,高校学生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对于心理委员的工作还是存在误解,这也间接地说明了不够重视对心理委员工作的宣传。虽然很多高校都设立了心理委员机制,但是有时只是一个空虚的口号,没有发挥实质性的作用,这样导致的结果是,虽然每个班上都有心理委员,却成为他加分的一个优势,几乎是一个虚名,心理委员没有被大多数学生熟知、接纳和认可,心理委员自然也不会对这个职务有很强的认同感。另外在日常生活中,由于部分学生缺乏认识,不知道有心理委员也不知道心理委员是做什么,或者对于心理委员的专业素养和道德品质不信任,导致绝大部分高校学生无法接受“朋辈辅导”,宁愿和朋友倾诉也不愿意和心理委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因此,应该多宣传心理委员的工作特点,加大同辈心理咨询及网络心理咨询的宣传力度。

(三)心理委员工作存在制约

大学生的心理辅导这项工作需要耗费心理委员的精力和耐心,并且作为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心理委员要拥有很强的责任感,要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只有意识到如今大学生的各种压力和心理问题后,心理委员才能油然而生出对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除此之外,心理委员自身还要有很强心理素质,因为要面对形形色色的心理问题。高校心理委员工作中存在的最大制约就是心理委员不具备专业的心理素质和心理知识体系,因此在选拔了具有良好条件的心理委员后,还应该对心理委员进行专业的心理培训,使他们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知识和技能,才能进行心理辅导,很多学校对心理委员的培训力度不够,从而导致所选拔的心理委员缺乏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形式太单一,没有明确的指导理论,使得心理辅导获取不到实际的效果,或者虽然进行了专门的培训,但是培训缺乏长期性和阶段性,学生只是蜻蜓点水了解了一点心理辅导知识,难以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而另一个制约心理委员工作的因素没有专业的心理评价机制,心理委员机制在辅导过程中的实际效果还要进行一段时间的总结和评价,这样的评价一般由专业老师进行点评,以及指导心理委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失误、不当之处,这些都需要在专业理论专业知识的指导下才能进行,但很多学校缺乏这个环节,没有对心理委员发挥的作用进行专业性的评价[3]。

三、结合互联网+优化高校心理委员工作机制的策略

(一)建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心理委员工作内容与途径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学生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因此,高校不能再利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来指导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与时俱进地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从而形成科学系统的高校心理委员工作内容体系。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必须要确定以心理学和心理健康理论为核心的主题,通过心理委员的实践和操作手段,从而建立“教育———咨询———预防”为一体的互联网心理委员工作内容体系。在高校新生入校后,通过心理普查等形式会确定一些需重点关注的学生,心理委员就可以通过定期查看其QQ空间、微信、微博等个人媒体,了解其思想动态,以便在发现他们发出一些危险信号时能对其实施干预性的帮助。如对有抑郁和自杀倾向的学生,朋辈咨询员可通过新媒体时刻关注这类学生的动态,及时向学院心理教育联络员老师上报有异常或疑似异常心理与行为的舆情信息,配合院校预防和干预学生心理危机。心理委员还要利用互联网隐蔽,安全和便捷的特点来建立交流平台,因为很多学生在师长或者其他同学面前往往会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不愿轻易将自己的真实心理状况透露出来,网络具有的隐蔽性能给予学生安全感,在网上,我们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与自己不认识的人隔着手机,隔着屏幕交流,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学生更容易倾诉自己的问题,给他们一个自由展现丰富内心的机会,便于心理委员对那些不愿面对面交流的学生心理辅导。因此可以根据网络心理咨询和沟通的结果来制定高校心理健康预防干扰预警机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高校心理委员的工作途径从线下转型为线上,因此,高校要建立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网络心理信息库,从而有效地开展网络心理治疗活动。

(二)完善互联网环境下心理教育平台的功能

互联网+的创新给高校心理委员工作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其不仅打破了心理委员工作的时空界限,还进一步整合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以及建立了关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预警机制。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网络上的教育资源和信息都可以迅速地传播,同时通过建立沟通平台,师生都可以在平台上共享交流信息。目前各大高校都有建立学校的论坛和公众号,高校心理委员也可以建立微信心理公众号和设置心理咨询窗口在线服务来挖掘大学生的心理信息[3]。高校心理委员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新形态,从而突破传统的面对面交流形式,拓展网络心理咨询活动的空间,从而给予心理咨询者安全感和舒适感。甚至心理委员还可以建立心理留言板和心理聊天室等交流平台,根据高校学生在平台上更新的心理日志来建立心理预警机制,一旦发现学生的心理波动较大或情绪极端化要及时地进行辅导或者将情况上报给班主任。因此,高校心理教育平台的功能大致上可以归纳为四类,分别为传播知识、沟通互动、咨询指导以及信息反馈等。高校心理委员在建立心理教育平台时,一定要结合互联网的特点,抓住大学生的心理和喜好,将心理教育平台打造成一个让人愉悦,享受的心灵乐园。另外,在网络心理信息传播板块,高校心理委员不能仅仅推荐心灵鸡汤等美文,还要拓展课本外的媒体资源,通过视频和动画的形式将心理健康知识呈现给大家。甚至,还可以将一些对人生有启发的电影推荐给大家,例如《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完美的世界》,通过电影中展现的顽强的意志和生命力,从而启发高校学生对于人生的思考,从而珍惜生命,珍惜人生的每一天。

(三)建立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心理委员选拔培训评价体系

网络的发达使得几乎每一个学生每天都要上网,学校在进行心理委员的选拔时,完全可以通过网络来宣传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及学校心理委员的选拔方案,选出对心理咨询的专业知识兴趣浓厚,并且自愿成为朋辈心理互助体系的一员的学生。在网上通过试卷的形式来筛选符合条件的优秀人员担任,并给出一定的工作优惠吸引学校参与。针对心理委员大多数专业知识不够全面和深入的特点,除了学校里的专业培训外,还要自己在业余时间提升自己的心理素养,其中网络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学校通过设立“班级心理委员论坛”QQ群或BBS,供心理委员根据自身需要自主地获取心理健康相关知识、交流班级学生心理状况,同时调整心理委员自身的心理状态。网上的交流平台也可以与其他高校的心理委员以及网上的专业心理老师进行交流,互相讨论经验,获取心理学知识,提高专业技能,通过网络来提升自己,除了与他人交流外,还可以通过共享网络教学视频,网络资料等更深入地了解心理学知识,再结合自己平时遇到的心理问题来学习解决方法。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心理委员工作的效率,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评价对象分为他评和自评,而他评的对象有学生和教师,同时还要制定5项一级指标和10项二级指标,5项一级指标是衡量高校心理委员工作是否合格的基本因素,分别是专业素养、服务态度、沟通形式、教育平台创建以及辅导结果,而10项二级指标则是其他的小因素,对于评价体系的影响很小。通过高校心理委员工作评价体系的建立,三方可以定期地在评价体系上进行评估,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发展,还可以优化高校心理委员工作机制。

四、结束语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机会,给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给高校心理委员工作带来崭新的契机,作为心理健康工作体系最基层的心理委员需要积极主动利用网络来发挥自身更大的作用,通过建立网络心理教育平台来优化和创新高校心理委员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发展和壮大心理委员机制,因此,我们应该加大网络信息平台的研发和宣传力度,从而凭借网络资源和网络功能来优化高校心理委员工作机制。

参考文献:

[1]孙江洁.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15(9):76.

[2]王云辉.高校心理委员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15(05):52.

[3]王梦梦.心理委员的自我效能感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0.

[4]金如委,沈小捷.大学生心理委员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2(5):40-41.

[5]黄小云.浅谈大学心理委员工作机制的问题及对策[J].今日湖北旬刊,2015(7):21-23.

高校心理教育范文6

关键词:高校;心理教育;组织;管理机制

目前,各个高校的心理教育工作体系越来越完善,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是有一些阻碍,下面就将对目前高校心理教育工作现状作一些探讨,并提出解决方案。

1.高校心理教育组织管理机制现状

目前,各个高校都设有心理健康工作室,有专门的老师进行心理教育辅导工作,虽然在形式上有了很大改善,但在实际的操作层面还是凸显出了很多问题。

1.1心理咨询机制不完善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普及程度不够,导致心理问题被很多学生避而不谈,认为自己有心理问题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所以尽可能隐晦的自己解决,由于没有专业人员的疏导,很可能导致自己误入歧途,归根结底还是心理教育的机制不完善。目前,高校的处理方式基本是学生在心理出现问题以后,自主找到心理健康工作室,与老师进行交谈,交谈完成后老师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回访,并将相关问题反馈给其辅导员,提醒注意平时的异常表现。这种机制极其容易泄露学生的隐私,且容易让学生成为“关注对象”,反而会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心理困扰。

1.2课程设置不规范

目前很多高校已经把大学生心理健康列为选修课,这是心理教育工作的一种突破,但实际问题是很多学校的选修课是在周末上课,导致很多学生无法正常上课,且由于是选修课,覆盖面比较窄,只有一部分学生能够受益,但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遍性来说,应该在高校范围内进行全覆盖,既是人员的全覆盖,包括教师、学生,也是过程的全覆盖,需要系统学习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并加以应用。

1.3心理咨询软硬件环境不完善

软件环境上来说,目前,很多高校的心理咨询老师并不是专业的心理专业科班出身,有的是从学校各个岗位转岗的,有的则是心理学科附近领域的,没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最多只能跟学生谈谈心,开导一下,这样的心理咨询是不专业的;硬件环境上来说,心理咨询室的环境也有待改善,目前很多高校也只是挪用一间办公室作为心理咨询室,对环境的布置和布局摆设都没有太多讲究,这对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有很大影响的。

2.如何构建健全完善的心理健康管理机制

2.1改进心理咨询机制

目前的心理咨询机制严重阻碍了学生主动去进行心理咨询,高校应该在制度层面进行改进。一方面,应该改变心理咨询工作的顺序,在大学生入学的时候,心理咨询办公室就应该在学校的帮助下,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然后在主动咨询的学生以外,定期以抽样的形式对健康档案学生进行抽查,以调查、聊天的形式了解学生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定期疏导,做到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心理健康咨询办公室应该建立严格的保密机制,不能向任何人泄露学生的隐私,以取得学生的信任,如此,学生才有可能真正的向心理咨询老师吐露心声,达到心理疏导的目的,形成科学的援助体系。

2.2规范心理学科课程设置

心理学科是一门包容性强、结合性强的学科,一方面,学校应该在目前只有选修课的基础上,将心理学科增加为必修课,把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常规教育项目,进行教学全覆盖,系统的从基础知识到实际应用进行教学,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再到老师,都应该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其次,应该将心理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联合教学,将心理教育工作融入到整个大学综合素质教育工作的始终,如此,才能够将生理———心理———教育整合式的发展模式构建起来,并服务于高校教育系统。

2.3完善心理咨询软硬件环境

一方面,要加强师资的筛选与培训工作,学校应该重视专业心理健康咨询人才的引进,鼓励校内师资积极参与相关心理咨询工作的培训,建立起一套心理咨询专业班子,能够有效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并结合实际的心理训练,以达到提升心理素质的目的;另一方面,要改善心理咨询室的环境和陈设,不要仅仅将心理咨询室当成一间办公室,它应该是心与心交流的地方,是情绪发泄的地方,应该将其进行分区布置管理,风格温馨简单,色彩柔和,这样才有利于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心理健康问题是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高校学生是社会将来得以发展的中坚力量,本文主要就完善高校心理教育的组织管理机制作简要探讨,希望为高校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为社会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微薄力量。

参考文献:

[1]赵玉璋,汪家军.浅析自媒体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影响[J]人才资源开发,2017(12)

[2]张华清,王淑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浅谈[J]赤子(中旬),2014(02)

高校心理教育范文7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的状态不仅指没有身体疾病,还包括良好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强调了良好的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然而相较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受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及社会大环境影响,高校心理育人体系尚不完善。因此,本文阐述了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存的问题,引入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并分析其在高校心理育人过程中的运用途径。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存问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足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不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业上,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所说,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在基础教育方面一直表现出色。然而基础教育又可称为“目标式教育”,在这一教育阶段往往依靠外界施压和严格的管理取得教育的成功,施教者通常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略在巨大的成绩和升学压力下,学生的承受能力和心理状况。进入高等教育阶段,也可被视为“培养式教育”阶段,没有既定目标的动力和升学压力,加之身处全新又陌生的环境,远离父母的束缚和初高中老师般的管教,初入大学的学生或迷茫,或放纵,很多人表现出难以融入新的环境,或无法及时调整心态,瞬间失去目标和学习的动力,从而产生自我怀疑等负面情绪,严重的会造成心理问题。虽然近年来高校逐渐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但相对于高校学生现存心理问题的严峻形势,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关注度及投入依然有待提高。

(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合理

与专业课教学不同,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应该是贴近生活,拉近距离的自然交流而非单一的课堂式知识传授。然而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高校心理育人的途径仍然是传统的授课为主,侧重理论且过于单一的内容背离了心理教育贴近生活和学生实际情况的需求,使得学生的接受程度不够理想。此外,由于教育背景,成长经历的不同以及性格差异,每个学生可能遇到的心理困扰都不尽相同,用同样的方式解决不同的心理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除授课外,高校举办的各类心理相关的活动,如心理健康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并没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偏好和需求,解决实际问题,更像是在走形式,使得学生的兴致和参与度都不高,并没有达到预计的效果。

(三)被动的“问题解决”方式

除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合理外,高校心理育人的核心问题在于“亡羊补牢”式的心理教育方式,即在学生有负面或消极情绪的时候未能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困惑,等到发展成心理问题甚至疾病的时候才进行心理辅导。造成这种被动解决方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专业从事心理教育人员不足。教育部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要求,高校专职辅导员和学生的比例应不低于1:200。但事实上,庞大的学生群体数量,使得很多高校的师生比都无法达标。因此当学生出现心理困扰时无法帮助学生解决困惑,一旦发展成较严重的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神经衰弱,甚至出现自杀倾向时,再进行心理疏导,极大地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和专业性。这种亡羊补牢式的被动解决模式,一方面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不可逆的消极影响。日常学习生活中遭遇挫折或遇到困难,如果不能及时处理,随着事件的堆积和时间的延长,会逐渐从单纯的不良状态发展成心理障碍甚至产生心理疾病,一旦形成心理疾病,将会是遭受艰难而又漫长的治疗过程。另一方面,被动的心理教育方式会在无形中给学生传递一种“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就说明有心理疾病[2]”的错误观念,从而使学生甚至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产生抗拒和抵触情绪。当学生出现心理波动时,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向老师或心理咨询师主动寻求帮助,而是产生“自我保护”意识,认为这是不光彩的有碍于面子的事情,因为害怕被同学和外人知道,所以拒绝与外界交流,消极对待。一旦“自我保护”意识形成,心理问题不但更加难以解决,还会朝着恶化的方向发展。

二、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途径

早在1954年,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首次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3],而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则要归功于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塞利格曼。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高校开始心理健康教育,经过近30年的发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尤其是积极心理学的概念传入我国后,迅速获得各界广泛关注。在传统的心理育人的“问题解决”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代高校环境的情况下,将积极心理学运用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并贯穿全过程,实现从“被动解决”到“积极引导”的转变。

(一)转换教育理念

在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中,学校总关注一些消极点,比如,违纪违规,校园霸凌,辍学现象,教师职业倦怠,精神错乱,帮派行为,一般异常行为等。在心理育人方面高校也总是处在被动状态,当学生出现抑郁,焦虑等症状甚至发生自残,自杀现象后才着手处理心理健康问题,但往往已经错过最佳干预时机,造成难以改变或者无法弥补的状况。过分关注消极点的问题解决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数量和复杂程度都在增加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将关注点放在消极点上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上,我们要做的不是问题的解决者而是预防者。正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言:“如果心理学只潜心研究精神错乱者、精神病患者、心理变态者、最烦、越轨者和精神脆弱者,那么研究者对人类的信心势必越来越小[4]。”这个由解决问题到通过积极教育来实现问题预防的教育模式转变中,积极心理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积极心理学旨在培养健康的人格,提升幸福感。学校应适时的研究一些积极点如培养,适应能力,信任,希望,成就,和谐关系,和一些积极的社会行为。让积极心理学走进课堂,充分鼓励和帮助学生挖掘的积极心理品质,使学生在积极心理的暗示下不断进步。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樊富珉提出:“大学生善良和美好的一面和问题的一面同样真实的存在着,大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与缺点和脆弱一样真实。积极是人类天性中的一部分[5]。”

(二)转换教育模式

1.咨询方式多样化

心理学是一门心灵之间交流的学科,需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传统的教育模式过分刻板和枯燥反而会将距离拉大。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充分利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对普通学生开展团体辅导,帮助他们发现自身优点,培养积极客观的心态。对于有心理问题困扰的学生,在团体辅导的基础上,求助专业心理咨询师帮助,开展进一步的心理咨询治疗。此外,高校可以结合积极心理学组织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比如记录身边的美好,征集最美笑脸,每日一赞等积极向上的团体活动,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教育结构网络化

我国高校面临着专业心理健康咨询教师短缺,师生比严重失衡等问题。因此,为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心理困惑,构建班-舍-家联合的教育体系,通过联系家长对学生的心理状况有更全面的了解,同时利用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舍长,在班级和宿舍层面加强积极心理学体验式教育,让同学认识了解并逐步接受认可积极心理学。相比于教师教育,朋辈教育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让学生在相互帮助的过程中获得自信,自我接纳,变得更了解自己。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健康发展,同时在维护校园和谐稳定中也起到重要作用。因此需要打破传统的心理教育方式,将积极心理学充分应用到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培养积极向上的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贾清兰,王晓飞.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N].吉林日报,2017-11-13(5).

[2]陈国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积极心理学的视角[J].智库时代,2018(38):121-122.

[3]鲜于乐娇.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3):37-40.

[4]亚伯拉罕•马斯洛.人性能达到的境界[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142-152.

高校心理教育范文8

首先,教育心理学与学生的德育教学的融合,突出学校对学生的德育管理。德育教育是一个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德育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学校未来的发展快慢和学生素质水平的高低。因此,学校必须要将教育心理学与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有机的结合一定会激发出学生的潜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教师素质的提升有一定的影响,最终达到相互学习、相互进步的目的,以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其次,将教育心理学融入到教师管理中,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教师作为学校教学的实施者和组织者,其水平的高低在某方面是对所在院校综合实力考量的一种依据。因此,需关注如何提升教师队伍的总体水平。在教学管理中应当将教育心理学中的德育教学和素质教学结合起来。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在心理成熟期,以德育教育为导向,加强心理辅导作用,让学生从小就明白基本做人的道理,让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心理学与教师队伍的管理,是借助于教育的教学本质和心理学的相关特点,教师不断将其进行再创新,形成自己的理论,这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水平,这也是对所在的高职院校的一种肯定。最后,将教育心理学与学校各个层次有机结合。教育心理学对推进高职院校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教学、培训和科学研究上。现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主要还是侧重于对专业化知识的教学上。教师教学成果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是教育心理学一种实践的体现。例如在英语教学中,很多院校都在思考如何有效地将这门课程讲好,这就需要将心理教育学融入到教学中来,要对听、说、读、写、练进行创新,可以通过做游戏或者讲故事的方式来练习英语,真正将英语的学习变成学生的一种自愿性的行为,真正把学生当成教学的主体。同时,在英语教学中真正解决学生不敢说的恐惧心理,教师要及时地给予疏导和沟通。通过心理学理论,能够把英语中很多内在的语法特点及其相互之间普遍的规律和内在联系揭示出来,这也为教师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提供依据。这样就能够促进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相关的语言技巧。平时的训练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对于学生在非智力方面的训练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将教育心理学融入到教学中,就能轻松地教学,实现预期教学成果,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栋梁。

2提升教育心理学在教学管理中水平的措施

教育心理学本身就是教育学和心理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融合,不断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改进和提升。教育心理学既注重理论知识也注重实践运用,教师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要无形地将教育心理学贯穿其中。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与教育心理学息息相关,因此,如何提升其水平至关重要。第一,要着眼于理论指导实践,提升高职教学水平。教育心理学是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也是源于教学实践的。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当今教育模式,不仅要求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最主要的是要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而教育心理学正是一门实训课,它更强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以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这样才能培养更多品学兼优、专业性突出的学生,真正才能提高高职教学的水平。第二,将教育心理学融入到课堂中,提升教学质量。现在很多的院校都积极开展实践课程,因为它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动手水平,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教育心理学在大家心理的认知程度。课堂仍旧是广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最好方式。当代教育心理学普遍认为,学生的认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与自我认知的积极性有关,因此,越积极自我认知的人,其专业水平就越高,而教师仅仅只是给予指导作用。将教育心理学融入到课堂中就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性。通过此种方式,能够真正提高教学水平。第三,将教育心理学融入到教师队伍建设中来。教师队伍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水平。教师是教学的中心,在教学中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一举一动都与教学有着很大的关系。教师是道德的楷模,是专业技能的传授者。如何将教育心理学融入到教师队伍中变得更加有意义,它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很大的提升,真正提升教学队伍水平。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