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务管理范例

高校教务管理

高校教务管理范文1

[关键词]高校教学;教学管理;流程管理;流程优化

高等教育始终都是我国教育事业中的重要一项,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文化生活,还会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人的品德素质修养。在当前的现代化时展背景下,高等教育也逐渐呈现出国际化、个性化的特点,开始采用学分制的教学方法,随之而来的教务管理工作难度也逐渐增加。因此,高校的教学教务管理,也应积极运用流程管理的新型管理理念,并对教务管理流程进行适当的优化和完善,进一步增强高校教学教务管理工作的实效性,确保教务管理流程更加科学有序,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的迅速可持续发展。

1高校教学教务管理流程与优化的重要性

流程管理,作为一种先进全新的组织运营管理理念,已经得到国内外众多企业管理的认可。可以说,流程管理是采取更加综合有效的方法,强化组织战略的执行、规范和精细化的业务操作,注重客户和市场,能够增强内外部响应的速度,并有效的降低了管理的成本。而这刚好与高校教学教务管理的总体目标一致,所以在高校教学教务管理中,运用流程管理的思想作为指导,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高校教学教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高校教学教务管理,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效率、有序性的教学教务管理,是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主要保障[1]。因为其不仅包括了宏观描述的教学管理,也包含微观描述的教务管理,如若按照职能划分,可以分为招生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和考试成绩等方面的管理,以及学籍的管理等等。因此,对于高校教学教务管理流程与优化是十分关键的,能够从整体上增强教务管理工作的质量。

2高校教学教务管理流程与优化存在的问题

2.1管理理念相对落后。由于高校教学教务管理,是一项具有较高综合性质的工作,属于各项工作的总和,不仅仅需要对学生的考试和学籍等方面进行管理,还需要关注教学的质量和工作的计划等等方面。但是在传统的管理工作中,其相对落后的管理理念,导致对教务管理的工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将其看作简单的上下级管理,并把各个部分的工作做好即可,这就造成实际管理过于死板[2]。并且,在当前的经济水平飞速发展下,高校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教务管理工作也逐渐复杂,所以以往的管理理念已经无法适应高校的发展,从而出现为了管理而管理的现象,严重缺失人们对教务管理的满意度和信任感。

2.2管理模式不够合理。目前很多高校将教务管理设置成了多个部门,以金字塔的结构呈现,具有较强的职能性质。正因为这样的管理模式,出现了严重的分散现象,导致教务管理的整体性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3]。并且,在各个部分之间,一些职能重复,这样不仅会增加管理的成本,还是对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造成阻碍,造成高校管理信息的流通比较迟缓,从而这种严重分工不合理的管理现象,使得职责与权利之间出现了不平衡,其管理流程十分不规范。

2.3信息技术应用不足。在当前的现代信息化社会时代中,各个高校的学生资源越来丰富,而教学管理对学生的信息储备和检查时,就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比如,经常出现经费的不足、硬件设施的不够完善等等情况。究其原因在于在购买管理软件中,高校与供应商始终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因为每一个高校的实际情况、办学特色等方面都不相同,这就导致管理软件无法进行针对性的管理,所以一些软件就会被闲置浪费,从而高校的教务管理信息化应用程度不够,难以实现对信息的全面管控。

3高校教学教务管理流程与优化的有效策略

3.1明确教务管理的核心流程。对于高校教学教务管理来说,应用流程管理的理念,就需要明确教学管理的核心流程。其中,核心流程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服务活动的流程,而高校教学教务管理的核心流程则是为学生的获取知识,及其学习过程所服务的。当学生进入高校后,就要完成注册环节,获得本校的学籍,并且在进入所属专业环节后,学期结束要进入考试环节,考试结束后进入成绩管理,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和整理,参照本校的学籍管理内容,对学生进行相对应的学籍处理,如果学生的成绩合格,可以进行下一个阶段的选课、专业学习环节;如果成绩不合格,就不需要进行学籍处理,并且在规定的学习年限中,修满所读专业规定的学分,才能进入到毕业环节[4]。同时,再次过程中还包括学生的退学、转学、休学和降级,以及转专业等等,从而这个流程将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有效串联,能够确保学生有序正常的学习。

3.2把握教务管理流程的情况。根据核心流程,需要对高校教学教务管理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梳理,进一步完善教务管理的整个流程。首先,按照流程与相关的信息数据,去甄别教学教务管理流程的活动内容,由信息内容去设定流程的范围、流程运行的规则、方式。或者利用流程与业务主体的相关数据,掌握组织的流程主体职责和关系,构建由流程所有者和协助者所建构的组织责任链。通过这两种形式就可以得出具体的结果为:教学运行管理流程与成绩管理流程,需要的业务信息种类最多。因此,这几个业务流程在教学教务管理流程设计中,就可以将其作为关键的流程[5]。其次,在高校的各个分院教务岗位、教师和学生承担的业务中,其流程数也较多,这能严重系级的教学教务管理,是当前高校教学教务管理中的瓶颈。

3.3完善教务管理的整个流程。当分析和诊断完教务管理流程,就结合根据具体的制约因素,利用流程优化的方法进行消除和简化,加强流程的完整性和关联性,实现流程的自动化。首先,在高校的教学教务管理部门中,其金字塔式的职能型组织结构,严重影响了教务管理的正常发展。所以,这就需要根据流程型组织进行建模,建立出流程型的教育管理组织结构,包括综合的办公室、教学信息化的支持中心、学生服务中心等等,确保每一位流程部分都有相对应的负责任人,负责好本部门的流程和不同部门流程之间的协调工作,为实现师生价值所服务。其次,每一个关键流程的负责人,都需要根据职能设定固定的工作人员,组建成虚拟团队,依托信息技术的支持,根据管理系统中的工作流流转,充分打破时空的限制,促使个别的流程也可以进行一站式的服务,逐渐形成高效便捷的流程[6]。与此同时,高校教学教务管理流程与优化,要确定好目标,主要目的是分析高校教务管理流程存在的不足,以及对国内外高校教学教务管理优秀案例的学习,有效的重新组合组织结构,从而进一步增强教务管理的质量和工作效率,实现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低的成本进行高效率的工作,获得全校师生的认可。

3.4强化教务管理流程管理理念。在当前的高校教学教务管理理念之中,需要做好思想的及时更新,能够与时俱进的开展管理工作。因此,高校需要强化流程管理理念,不断探寻管理中的问题,并拟定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尤其对于不合理的管理结构进行妥善处理。而在传统的管理理念之中,例如在学籍管理中,所涉及的注册、休学、复读和退学等等学籍的子流程,这一系列的业务流程共同特点,就是业务发生的时间和主题比较分散,且持续的周期较长[7]。并且,传统的纸质学籍管理,不仅打印的成本较高,其流程还无法形成可靠的回路,难以做到及时的监控,容易对学生和学校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应用流程管理理念的高校教学教务管理,就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那你刚刚时刻谨记师生的主体地位,制定更为合理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彻底改变纸质的管理不当,积极引入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来增强管理的效率[8]。同时,对于管理队伍来说,也需要不断地加强对其的培训,能够强化其管理意识和信息化管理能力,促使其在实际管理操作时,能够更加规范有条理,不断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感,进一步信息技术资源的百分百利用率,从而在思想和技术上全面的改进,最终实现系统化的高校教学教务管理,推动高校教学教务管理的持续稳定发展。

4结语

高校教学教务管理流程与优化,能够增强教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服务质量,确保教学管理更加规范有条理,实现系统化的高校教学教务管理。通过高校管理人员积极应用流程管理理念,从思想和技术上进行教学教务管理的全面改进,最大化地降低管理成本,将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有效串联,为学生有序正常学习创造条件,从而真正做到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低的成本进行高效率的教务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华玉瑶.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务处业务流程优化研究[J].文理导航,2018(018):81-81.

[2]洪聪孜.高校教学教务管理流程与优化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9(014):220-221.

[3]梁艳.新形势下高校继续教育教学档案优化管理策略研究[J].兰台内外,2019(23).

[4]仲云香.新时期高校教务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探讨[J].现代交际,2018(022):164-165.

[5]庄松岩.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关键要素探讨[J].文理导航,2019(002):86-87.

[6]张明.基于实践教学视角的高校教学教务管理信息化能力提升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14):224-225.

[7]沈惠.教务管理者视野下的高校教学信息化改革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04).

高校教务管理范文2

1.1客户机/服务器模型

本模型的主要工作方式是,需要将某项任务分配在两台或多台机器中,作为客户机来说,其功能是运行用户接口和前端接口所需的应用程序,而作为服务器来说,其功能是提供客户机用户使用的各种资源和服务。从另一方面来看,在软件上,该模型需要将各种应用或者软件系统依照逻辑功能,从而区分为客户端软件和服务器组件。作为客户端,其主要负责数据表示和应用处理,用于处理客户的界面,并能够接受系统传来的数据处理请求;作为服务器端的软件系统,其主要负责接收来自客户端软件发来的请求服务,并进行处理。客户机/服务器结构融合了许多大型机的多种功能,具有中央控制的模式,同时也结合了PC机的低成本和高性能。本结构的工作模式是:需要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通过相应的网络协议(例如TCP/IP、IPX/SPX)等,及时进行连接和通讯活动,经由客户端向服务器发出各种需求服务,服务器可以进行响应并提供服务。

1.2三层Client/Server模式

该模式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两层客户机/服务器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在本模式中,需要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引入一个应用层,从而将应用逻辑转移到应用层中。需要将客户端弱化,并成为一个图形用户接口。与传统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相比,此种应用模式优点很多,比如具有可伸缩性好、安全性高及节省开发设计等。中间的应用层可以分布在不同的计算机上,实现负载平衡,改善系统性能。

1.3Browser/Server模式

B/S模式也就是即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模型,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服务器端(Server)为一方,浏览器(Browse)为另一方,通过浏览器来运行软件。它的发展得益于网络技术的兴起,是对传统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一种发展和改进。其结合了WWW浏览器技术和多种Script编程语言,与其它技术相比,它是一种新式的软件系统设计技术。在B/S体系结构体系中,当用户需要服务时,需要通过浏览器发送请求,那么分布在网络上的服务器则可以接受请求,并对接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搜索处理后将用户所需信息返回浏览器。作为此种结构,其优点有很多:比如分布性强、运营维护方便、程序开发简单,用户共享性强、使用成本低等。但是这种结构也具有数据安全性低、硬件要求高、网络数据传输速度慢等缺点。

2系统分析与设计

2.1需求分析

在设计系统之前,首先要进行需求分析,根据经验可以看到,作为典型的基于网络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其内容主要包括:院系所的设置、教学学习计划的管理、在线选课管理、学生各科成绩的管理等。用户需求:用户需求就是对本系统潜在的使用者进行调研,了解其关注的内容,本次调研主要针对教务管理人员、教学秘书、各系教师等,从而找出其最想实现的内容。根据调研,可以知道大家主要关心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系统的管理功能,能对院系、专业、教职员、教学条件等进行管理和维护。二是可以设置教学计划。三是可以对学生信息进行管理。四是可以提供网上选课功能。五是可以对成绩进行管理。六是具有数据分析、统计等功能。七是容易使用,具有很好的扩展性。功能模块:该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功能模块,即教学计划管理模块、教学资源管理模块、网上选课模块、课表编排模块、学籍管理、成绩管理、考试事务、教学实践、教学考评、教材管理、系统管理等。

2.2系统设计

2.2.1总体架构

经过对系统需求的深入研究分析,本次系统总体架构的设计定位为:在对数据处理的过程中,需使用专用客户端,数据采集与信息的则需要使用浏览器来实现。因此,本系统主要采取B/S或DBMS结构模式,也就是说前端采用浏览器,中间则采用Web服务器,后端则为数据库服务器,其功能主要是查询和收集数据。比如学生查询成绩、查询选课结果等。对于比较复杂的功能,如管理控制与数据处理,则需要采用C/S结构来实现。

2.2.2逻辑结构及数据表现层

为了实现更好的功能,本系统采用基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三层结构模型,系统中的业务逻辑层功能强大,不仅可以负责业务逻辑功能,还能直接对数据库进行访问,并提供对业务数据库内数据的完整保存、更新、删除以及查询操作。而系统的框架层则起到容器的作用,它既可以向业务逻辑层提供服务,并且还可以将一些基础的公共服务功能放在系统框架层,这样就能做到重复使用,提高工作效率。如果采用通用关系数据库平台,则能够支持大多数据库系统,并能实现数据共享,一般来说,可以采用XML技术设计,从安全性、维护成本等方面考虑,这次设计可以采用SQLserver2000作为教务数据库管理系统。

2.2.3数据存储层

对于管理控制与数据处理功能,主要为教务处或者二级管理单位服务,因此可考虑采用.NET技术架构实现,采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数据采集与信息的功能,主要为学生和教师服务,同样采用.NET技术架构,以C#、C++、WEB作为开发语言。

2.2.4数据接口

为了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需要对接口进行处理,本系统采用XML技术来与其他系统进行实时通讯,故设计时参照XML数据交换格式和标准,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预留接口,将部分数据接口开放,当学校有其他系统需要时,可以方便快捷的进行互通。

2.2.5建模方法

本文采用映射法进行建模,也就是说面向的对象应用程序,主要围绕关系数据模型进行建立,在此过程中,需要将类图中元素进行转化,并通过面向应用对象的方式,最终将这些对象合理组织起来,从而实现系统业务逻辑的发展过程。

2.2.6系统实现

系统功能主要通过多个子系统来实现,这些子系统有教学计划子系统、网上选课子系统、课表安排子系统、安装与配置、系统安全设计等。不同的子系统包含不同的下级目录,从而实现不同用户的需求。

3结论

高校教务管理范文3

1.1提高数据查询统计效率

教务管理系统比之原有的教务工作模式,其重要的优势表现在对数据的整合、查询、分析的高效性。原有教务工作一般会呈现出过于独立的工作范畴,部门与部门之间、工作内容之间联动性较差,从而导致系统的统计效率较低。教务系统通过基础数据的建立和日常信息维护的工作,将数据与信息之间进行关联,采用一定的计算方式,将统计结果呈现给使用者,为学校管理层的决策支持提供详尽的数据分析。

1.2规范教务管理工作

教务管理系统一般是采用将含有信息数据的表格按一定的关系构成的数据库,各种表之间具有紧密的关联和制约,组成了一个涵盖所有教学运行和教学管理的大型数据库系统。这其中每个操作人员都需用自己的所属身份登录系统,按照既定原则进行操作。

1.3强化了院校两级教务管理

传统的高校教务管理是按照校院或者院系二级管理的,各自具有数据信息独立保存的特点。这个特点体现在虽有计算机参与管理及数据储存,但存在数据重复、数据交流错误、功能简单、维护成本高等问题。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发展,信息量的逐渐增加,旧有的单机信息数据储存、管理模式已经落后,并严重阻碍着教务工作的发展。教务管理系统采用数据从服务器集中管理和调用的办法,减少了数据过于分散而导致的信息错误,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同时,这种数据管理模式也为院校两级管理提供了平台。

2.教务系统使用存在的问题

2.1教务系统设计与学校体制不符

大多数学校通过购买成品系统的方式建立的教务管理系统,这其中普遍存在系统本地化问题。教务系统既要促进教学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又要符合学校的自身情况。购买的教务系统的设计是参照一般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开发的,而每个学校的教务管理模式又不尽相同,这就产生了使用过程中的矛盾或博弈。伴随着教务系统在教学管理中使用的逐步深入,购买成品系统的高校也存在着系统升级维护和拓宽功能领域的需求,往往这种需求不被学校决策者重视。学校领导只重视系统的建立而忽视系统的维护和再开发工作,资金投入、技术支持都无法得以保障,导致教务系统发展停滞不前,阻碍学校教务管理工作的推进。

2.2技术与业务边界

通常教务系统是由学校技术部门人员参照同类院校的标准和使用情况进行引进,并根据系统模块的设置,结合现有使用者的工作分工加以赋予相关功能或开放有关联权限。一旦系统平台搭建成功,技术部门人员便将系统交由教务处进行管理。教务处会在本部门使用者中设立系统管理员,负责将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反馈给系统管理员或系统研发者,以寻求技术问题解决。系统管理员一般会由学校单纯的技术部门人员,如网络实验中心管理员、计算机教师担任;或者在教学管理部门中选择具有一定业务能力的使用者担任。教务系统的使用面临着对使用者需具有一定的要求,既了解教务工作的基本原理,又能把握高校教学的规律,熟悉教学管理规定,能根据系统设计原理并结合实际需要的提出系统实现要求,由技术人员遵循业务规律,结合数据库设计和网络安全规范,严格控制操作环节来进行技术支持。教务系统本身就是具有技术性和业务性的特点,如何达到业务与技术的平衡点,融合彼此的优势,是目前教务系统使用的重要难题。

2.3使用者工作习惯

教务管理系统的使用者一般为与教学工作相关人员。这些人员中大多不是出自技术性专业或者日常办公中对技术相关内容接触较少。这其中部分使用者往往会根据系统管理员或使用熟练者的操作方法进行继承操作,而缺少对系统功能和实现效果的研究主动性。并且由于长时间固定工作方式的积累,而存在对固有工作方式的依赖,抵触改变工作方式或加入系统工作内容。这种工作方法在学生人数、信息量较少的条件下,由于工作熟练程度较高,反而能体现出一定的工作效率,但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和教学管理不断的科学化、制度化、丰富化的背景下,这种脱离或部分脱离系统平台的教学管理工作方法,反而增加工作成本,使得教务事务处理的速度减慢,总体的教务信息筛选,联系和处理问题能力下降。

2.4使用者操作不规范

目前我校系统使用最重要的问题为使用规范化的问题。已应用到我校教学管理系统的部分模块已较为成熟,并给我校教务管理工作带来便利,如选课、成绩管理模块等,系统使用者使用规范问题较为严重。一旦使用者的前期的基础数据存在录入失误,将会给后期数据统计分析带来严重错误及工作漏洞。例如:教学任务的数据错误将引发教师成绩录入、生评教数据准确性、学生成绩统计、补考统计等一系列数据问题。因此,系统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的规范性操作,将决定教务系统应用的成败,也决定着工作效率是否能够达到提升。

3.教务系统的管理及建构

3.1完善教务系统管理制度

在日常教务管理中,往往出现教务工作制度健全而系统教务制度缺乏的现象,或者照搬日常工作制度而不考虑教务系统的可操作性,就导致教务系统管理定位模糊,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效果。制度是管理过程的重要环节和实施保障,它将劳动责任和生产效益有机结合。所以教务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发展,需要学校各部门的共同搭建与维护,其中涉及的相关人员及其操作规范需有明确而健全的教务管理系统的管理制度把控,例如,教务管理系统数据安全制度、教务处及教学秘书操作权限制度、教务系统网上选课制度、网上生评教制度、成绩管理和成绩修改监督制度等,只有制度规范,管理到位、责任明确才能确保教务管理系统有序运行。教务系统的使用者也需提高系统规范使用意识,自行遵守教学管理部门对系统的规范操作要求,增强风险责任意识,减少盲目性操作。

3.2创新和调整固有工作思路

教学管理者是教务管理系统的信息传递媒介,以数据和工作指令维持信息在不同使用者之间流动,从而完成教务工作。随着教务系统的使用不断深入,一些原有工作内容则不再适用和不符合教务系统设计,这就要求教学管理者调整原有工作流程,打破工作部门界线,开发新的管理模式,实现数据与资源的共享。例如,我校改变了原有自上而下通知、自下而上汇总信息的效率的工作模式,利用教务系统开放授权Web端学生信息查询和修改功能,实现了教学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的实时信息交流,在学籍、学生档案、火车票优惠卡购买、考试报名等工作中,工作效率、数据的准确率有明显提高。

3.3优化人员配置,提高系统使用者业务水平

高校对教务工作人员配备、结构组成、工作分工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划分及组合,对技术型人才要有一定的配置,发挥成员优势及特长,搭建合理的教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结构。对原有使用者要进行定期系统培训,提高使用者系统业务水平,增强其使用系统进行教务工作的现代化办公意识和独立思考问题能力,逐步改变原有工作方法。采用系统模块培训手段,针对工作中某一问题或者某项任务进行专项培训和操作。多组织高校之间教务系统使用的交流、学习活动,借鉴其他高校成熟的操作方法。

3.4坚持系统维护投入,做好系统二次开发

教务管理系统在使用一定的时间后,会出现系统数据冗余,部分查询操作报错的可能性。这就要求学校需继续坚持对系统稳定性和拓展功能的投入。有研发能力的高校,可对原有系统进行二次开发。目前,无自主研发能力的学校,基本采用购买较为成熟的教务管理系统的模式,但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根据学校自身情况进行使用设计,对自己所提交的个性化需求均需研发公司进行技术支持,这种需求实现过程周期性较长,技术依赖性较大。因此,高校需采用系统引进与二次开发相结合的工作思路,以实现系统使用与自身特点相适应的需要。

3.5总结使用经验,引入知识管理概念

教务管理系统的使用虽有操作手册、系统配置等说明性的技术知识,但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的经验和操作技巧也同样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解决突发性事件(如迎新现场的故障排查),非规范性的操作实现等,这些对解决我们使用系统中出现的暂时性无解问题,通常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引入知识管理概念,建构一个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让使用者把使用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有效经验反馈到知识系统内,实现过程分享,形成永不间断的智慧循环。

4.结束语

高校教务管理范文4

关键词:教学管理;教务人员;效能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高校信息化的建设日益提升,高等学校对其教务管理工作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教学工作是学校管理的中心工作,高校教务人员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基础管理者,是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执行者与参谋者,起着桥梁与纽带的作用。不但是学校管理层与教师之间的传达纽带,而且是教师之间的沟通纽带,更是师生间的联系纽带。

1高校教务人员的工作职责

教学工作一直以来都是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务员是面对教学工作的最近端人员,对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教务员是连接各二级学院、教务处、系部、以及代课教师、学生之间的纽带,对各二级学院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高等院校的教务员的核心工作任务是对教学工作的管理,辅助教务处和教学院长进行教学管理的工作,协调上述各部门、各类人员之间的关系,整理收集归纳各类教学文件,以保障院系教学活动的正常有序的开展。

1.1协助教学副院长做好二级学院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每个学期协助系主任和专业带头人做好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修改和实施工作,对各系教学大纲进行收集整理,排版工作,并且为本学期该课程的老师提供最新大纲。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做好该学期的教学计划,落实任课教师,计算周学时,上课教室,编排本学期课表。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教学反馈的建议,整理意见反馈给各部门,协助领导解决教学疑难问题。开学初给教师打印班级课表,通知辅导员领取课表,并且打印班级点名册,分发给各位代课老师。完成学院每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查,收集,整理教学资料档案,查看教师的教案批阅痕迹和教学进度表以及上课记分册的管理。做好教师工作量的登记,核对,计算和报送工作。负责院系领导和教学督导员的听课记录表的收集和汇总工作,领取和保存教学文件,做好文件的整理和归档,方便二级学院的师生查询。

1.2配合学校学籍科做好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

学生学籍管理是教务员工作的重要内容,学籍管理是依据有关的政策法规对学生的学习和各方面进行阶段和全过程质量考核,记载,评价和处理的活动。主要包括:配合学校做好班级的新生分班工作,学籍注册以及学生证的办理和毕业生的图像采集工作。做好学生留级及退学、休学、入伍等学籍异动管理工作。

1.3期末做好考务工作

收取代课老师的电子版试卷,纸质版样卷由本课程的代课老师打印,负责该系主任签字确认,有试卷专柜保管.根据班级人数分类编排课程表,配合学校督导部的专家教授对二级学院试卷的抽查,发现样卷有问题及时通知老师整改,期末考试期间配合学院教务处对各类违纪行为进行处理。收集学生报考大学英语四六级的照片,按照规定的照片格式检查照片,收取英语四六的报考费用,组织报名的同学登录学校的教学系统网上报名,报名结束后打印核对单通知学生核对签字确认。

1.4负责各种竞赛相关的学生实践和论文管理工作

主要包括组织学生外出实习实践活动的管理工作。领取学生论文的相关资料,学期末组织学生论文答辩,推荐优秀论文给学校,配合学校各种毕业论文以及实习报告的检查相关工作。负责各种学生创新创业类大赛项目的组织工作等。

2高校教务人员要有服务理念

教务员是综合办公室的成员,综合办公室是服务窗口。教务员要时刻保持热心热情,诚恳的待人态度,复杂的实务性工作更决定了耐心的工作态度,每天接待不同的师生,要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积极主动服务师生。以师生为中心,从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出发,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保证全院工作的正常运行。教务员的办事效率,办事态度往往能够反映教务员的素质。教学院长无法阅读大量的资料,教务员需要从大量的文案中抽取有效的信息反馈给教学副院长,然后由教学副院长直接做出决策和指导。高校教务秘书的工作是辅助教学副院长处理日常事务,保证教学工作顺利的开展。这种工作既要联系学校领导,又有来自基层的汇报,这就需要发挥教务员的沟通交流的技巧,还要不改变原则的情况下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应变性。

3高校教务人员是学校和师生的联系纽带和桥梁作用

高校教务员是在二级学院教学副院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教务员不是直接决策者,负责传达学校的各种信息,向上直接联系教务处,向下直接对接二级学院师生。教务工作中一个核心的内容就是进行教务相关信息的传递。教务员对教务处传递的原始数据进行汇总、修正、过滤等处理,再将信息通过学校内部通讯工具传递给代课教师,起到了教务处与任课教师之间的桥梁作用。总之,随着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教务管理的对象、内容、信息、范围都在发生变革,这就要求教务人员要时刻更新知识,提升业务素养。其职业效能在整个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影响大,作用高,因此激发高校教务人员的职业潜能,发挥其作用对提高教学管理质量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官建勇.浅谈高校教务秘书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作用[J].中国西部科技,2011,(36).

[2]胡德同,陈爱霞.浅论高校教务秘书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及素质要求[J].中国西部科技,2008,(18).

[3]梁扬眉.论教务秘书在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性[J].南方论刊,2009,(07).

[4]李昕璐.论高校教务秘书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J].青年与社会,2013,(02).

高校教务管理范文5

文章分析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现状,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教务管理中的问题,探讨分析了建设教务管理队伍的策略,旨在促进高职院校自身不断地进步与提高。

关键词:

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创新

高职院校教务管理是高职院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务管理水平关系着学校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然而,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进程中,高职院校教务管理改革的问题日益明显。学校管理人员要遵循教学规律及管理规律,通过组织和运用学校的资源计划、组织、指挥、调节和监控教学活动的管理活动。教务管理要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地分配,并且将教师与学生以及教学计划实施的关系理顺,从而提升教务管理的水平。落实好教务管理工作。

一、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工作的特点

(一)政治性

教务员在教学管理中,要积极辅助处理日常事务,在行动时应遵循教学领导的意愿。因此,教育员应充分地认识自身工作的特点,并且树立起全局的意识,对工作纪律与办事流程应严格地遵守,服从领导的安排。

(二)系统性

所以,教务员在教务工作的开展中要处理好学院、系部以及师生家长之间的关系,属于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注意自身的行为,向学校、师生、家长树立良好的教务人员形象,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营造彼此信任、良好互动的工作氛围,执行好教务工作。此外,随着高校与社会联系越来越密切,教务员要做好服务以及监督工作和协调工作,用最优质的服务展现出学校的良好的形象,提升学校教务管理工作的水平。

(三)事务性

教务员的工作涵盖了多个方面。例如:教务管理、日常行政、信息资料管理等。并且教务员要与学校多个部门发生联系,工作涉及面广,十分的复杂。教务员的工作涉及多个方面,在具体的工作中教务员应服从教学主管的安排,并且接受相关部门的管理。

(四)服务性

高职教务员要服务多个对象。例如:学校教务处等职能部门、学校师生、企业、外聘教师、家长等。所以,教务员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树立服务观念,发挥教务员的纽带作用。此外,教务员要积极配合领导工作,为领导提供好的建议,发挥自身参谋助手的作用。

二、高职院校教务管理的现状

(一)教务管理人员业务能力较低

近些年,高等教学在不断的扩招。高职院校的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更加复杂,教务管理人员将大量的时间处理事务性工作,缺乏业务学习、培训交流的机会,新的教务管理思路缺乏,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务管理人员无法提高教务管理的水平,大大降低了管理工作的效率。要加强对教务管理改革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与其他院校进行不断地交流,并且学习好的经验,提高教务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务管理工作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二)教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低

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务管理人员分别来自各种不同的专业领域,缺乏从事教育学研究的人才,并且某些教务管理人员虽然在长期的管理中积累了经验,且形成了自身的知识体系,却严重缺乏了教务管理能力和系统的教育理论,致使教务管理人员的创新和探索意识薄弱。此外,部分高职院校比较重视教学的工作,却不重视教学管理的工作,致使教务管理的人员地位没有得到提高,普遍不会从事教务管理的工作,造成教务管理人员存在较大岗位变动的现象,流动性较大,稳定性不高。

(三)教务管理的制度缺乏规范性

目前,大部分的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制度欠缺规范性,没有健全的教务管理流程体系,无法提高教学的质量。其次,没有建立起严格的教务管理规章制度,法教学秩序得不到保障。随着高职院校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各项制度呈现规范化趋势,各高职院校围绕教务管理工作的目标制定各项计划、对教务工作进行严格地检查,并且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旨在建立一个有序的、封闭的管理机制,实现教务工作管理的规范化和透明化。

(四)缺乏有效的培训和奖励机制

教学管理的工作者忙于教学或者创新,却没有对基层的教务工作者进行培训。在教育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教学理念和教育改革形势在日益变化。所以,教务管理者要不断充实自己,完善知识结构和体系。其次,要奖励教务工作者的辛勤劳动,让其在工作中获得奖励和荣誉,提升工作者的工作热情。

三、改进高职院校教务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强化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工作

高职院校要积极地引进师资队伍,并且要重视引进教务管理人员,从而适应信息时代的新趋势,提升教务管理的工作水平和教学质量,并且,提高对教务管理和教学改革研究工作的认识,合理地、科学地定位教务管理工作。其次,高职院校要加大资金投入,促进教务管理工作的建设,建立起网络管理系统,及时地对教务管理系统进行更新,从而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求,能够有效地减少教务人员事务性的工作,最后,学校领导要深入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和生活,为教务管理人员排忧解难,提高教务工作者的热情。

(二)提升教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

高职院校应为教务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学习以及交流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教务管理人员要不断探索和创新管理模式,加强自身的业务能力学习,从而使教务管理人具备多种能力。例如:组织管理协调、开拓创新、信息技术应用等能力、从而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工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肩负了更加艰巨的任务。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在高等教育日趋产业化的背景下,要提高对服务的认识,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提升教务管理的水平,旨在培养优秀合格的人才。

(三)提高教务管理人员服务意识

教务管理人员工作在一线的服务人员,应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务管理的工作中。首先,应树立为师生服务的意识,认识到基层服务的重要作用,细致周到地做好服务工作,提供全校师生最优质的服务。

(四)实现高职院校的教务的规范化管理

教务管理实现规范化地管理是教务管理创新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教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能够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提供保障,并且提升教学的质量,完成人才培养的宗旨,实践活动表明,良好的教务管理模式不应该是孤立封闭的,而是多种模式的结合,能够扬长避短,取得更好的效果。

(五)建立科学教学考核评价制度

教学考核评价是教学的关键环节。对师生教学情况进行判断,能够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方向。然而传统的教学评价制度在乎的是学生的成绩,没有其他有效的评价制度,不能够全面地检查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没有考核学生的其他方面的能力。其次,学生注重应试能力的提高,忽视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然而,当前教学评价模式更加的多元化和多样化,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强调考试内容和形式多样化,考试制度突出个性化。

(六)构建好培训机制及激励制度

随着现代化水平不断地提高,知识处于不断地更新过程中,要改变教师落后的教学理念及管理理念。所以,要加强对教务管理人员的进修和培训,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构建有效的教务管理工作的激励机制,充分地调动教务管理工作者的积极性,为高职院校的教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并对教务管理工作进行质量考核,并且给予相应的奖励,激励教务人员踏实工作,发挥教务管理人员的能力。

(七)提高教务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现代科学技术广泛于生活的各个领域,教务管理工作要利用先进的技术和信息技术,构建完善的沟通平台,实现教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间的实时沟通,促进全校师生的交流,加速信息的传递,实现资源共享,从而减少教务部门的工作量,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

四、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地发展,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高职院校的的教务管理工作要坚持与时俱进,改变落后的观念,进行观念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及服务创新,为全校师生提高良好的教学与生活环境。

作者:陈张杰 单位: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高校教务管理范文6

【关键词】教务处;管理创新;服务新模式

1教务处主要对外服务职能

教务处是高等院校的核心管理部门,其核心业务主要包括两大类,即教务管理和对外服务。其中教务管理包括教学质量监控、教学改革、高等教育研究、专业设置、培养方案制定、学籍异动、考试选课等,对外服务包括成绩单打印、在读证明开具、毕业证翻译、学位证翻译等。当前,部分高校全体学生不返校,部分高校部分学生返校,这对高校教务处的管理及对外服务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务处在完成日常管理及对外服务的同时,还需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其对外服务职能。另外,需根据学生所在地、所处环境制定相应的个性化解决方案,以保障其能顺利参与日常教学及办理教务相关业务。

2当前管理与服务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务处作为高等院校实现教学目标的管理核心,在日常教学管理中担任着重要的管理与服务责任。传统的管理方式在传统的教学管理中得到了稳步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传统教学管理服务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办事流程严谨、需多部门协同审查、需纸质材料存档、师生与学校行政管理人员面对面办理等。

2.1办事流程复杂。教务处管理及对外服务过程中,存在着审批事项多,办事流程复杂的问题,如退学等学籍异动手续办理,学生需提交各类相关证明及说明材料,并经学院、教务处、学工部、学生公寓、图书馆等多部门审批。学生往往对复杂的办理流程不清楚、不理解又缺乏相关专业性指导,造成多跑冤枉路、多进好多门,既影响了学生的办理效率,同时增加了学校各级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2.2审批时间长。教务处管理及对外服务事项中,往往需多部门审批,有教务处内部科室的协同配合问题、也有学院学校二级管理问题、同时兼有学院多个二级单位的相互协同问题。如学生打印英文成绩单这一事项,需学生在选课中心正确选择培养计划中的课程,教学改革科制定并导入标准的课程中英文名称,学籍管理中心核对并导入学生中英文姓名、学号、班级等重要信息,学生进行相关登记,并经学院、教务处相关科室审批盖章才可正常使用。

2.3需纸质材料审查及存档。教务处管理及对外服务事项关系着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为保证各类事项符合教育部及学校各项规章制度,需对材料进行严格审查,身份证复印件、相关情况说明等纸质材料在各类办理流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材料。个别在校学生因身体原因无法返校,广大毕业生因工作原因身处外地甚至境外,这为提供纸质原件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同时为避免有人冒领冒用他人材料,学校往往对委托办理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以保证材料的真实性和申请理由的可信性。因此,纸质材料的审核和存档工作占用了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大量的工作精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办事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2.4需面对面集中办理教务处管理及对外服务事项需学生集中进行办理,为了提高办事效率,减少学生等待时间,教务处一般采用每周分时段办理特定事项的办法,即在周一至周五每天安排不同的审批事项,需提交后多日审核的,设定了投递时间和办理完成时间,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广大师生的奔波和时间占用。集中面对面办理易造成大规模人员聚集,尤其在6-7月毕业生集中毕业期间,队伍过长,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母校的印象。

3管理创新与服务新模式

3.1牢固树立以师生为本的服务理念。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是从对教授的需要中派生出来的,其任务就是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创新管理流程成为服务好广大师生的关键因素。教务处做为学校行政管理的关键部门,应让所有管理人员在保证合理收入水平的基础上加强思想教育,牢固树立以师生为本的服务理念,并将为广大师生服务的好坏作为年度绩效考核和职称职级评定的关键。树立以师生为本的服务理念应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教务处行政管理人员工资待遇,实行绩效考核。教务处工作繁重、责任重大,适当提高行政管理人员工资待遇有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使行政管理人员能够受到广大师生的尊重和理解,同时,制定严格的考核绩效体系,激发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2)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服务意识。要转变头脑,创新认识,拥有积极向上的工作理念,定期开展思想教育,学习先进学校的先进经验,开拓思路,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增强危机感、责任感、使命感。在思想上,切实加强服务意识,在工作中,将服务意识融入日常管理服务的方方面面。3)制定并落实工作章程,推进依法治校。应制定教务处相关工作章程,让管理职责明晰,对外服务流程规范,同时结合相关章程文件的起草和修订,深入推进依法治校,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章程,让广大师生少跑一次路,少进一扇门。

3.2完善线上线下并行的服务新模式。高校教务管理服务模式急需转变。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大数据分析等实现教学的有效管理,成为当前形势下高校管理的关键环节。打造线上服务链条,实现同质等效。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依托现有教务管理系统平台,及时推出线上服务系统,同时针对纸质材料,可采用电子化的最大可能使用电子材料,特殊需要需纸质材料的,再进行线下办理。完善线下服务体系,实现双轨运行。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逐步完善教务处线下服务体系,让线下、线上同步发展。完善网上服务系统建设,实现线上线下办理的“双轨运行”机制,全面提高服务效率,同时为广大师生提供导服引导服务、帮办代办服务、绿色通道服务、一次性告知服务、一站式办理服务,对电话咨询、现场咨询的师生提供一次性告知服务,避免办事“往返跑”“跑多次”的情况;确保广大师生来办事、好办事、办成事。完善线上线下并行的服务新模式应采取以下措施:1)完善线下服务体系。利用综合办事大厅、各单位对外服务窗口向广大师生提供优质服务,加强办事大厅的智能化建设,如手机预约、自动叫号等。同时,加大对学生自助服务系统的投入,实现少跑路、少进门,最高效的办理教学相关各项业务。2)加强线上服务系统建设。建立网上服务大厅,让广大师生能够通过线上系统进行成绩单打印、在读证明开具、毕业证翻译、学位证翻译等操作,让能线上开展的业务均线上开展,最大化的提高办事效率,同时解决人与人大范围的面对面办理业务问题。3)实现线上线下统筹协调发展。线上与线下服务相互结合,让流程化的简单的业务通过线上办理,需要严格把关甚至需要特殊处理的问题线下办理,同时针对不同的业务可以利用线上预约,下线办理,或线下投递,线上发送等多种形式,实现为广大师生提供最便捷高效的服务。

3.3打造以人为本的智慧服务体系。树立全局观念,以人为本的教务处服务要树立全局理念,打造以人为本的智慧服务体系。以人为本的智慧服务体系主要包括:移动终端与智慧服务体系、社交网络与智慧服务体系、线下服务与智慧服务体系。移动终端与智慧服务体系:针对当前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让移动终端成为智慧服务体系的最终载体,通过师生手中的智能移动设备,实现与教务处的互联互通及信息实时共享,让师生在第一时间掌握教学最新动态及各项业务办理流程。社交网络与智慧服务体系:社交网络与自媒体发展迅速,让社交网络成为智慧服务体系的重要媒介,通过社交网络与自媒体,将教务信息最及时的向全体师生通报,并可通过社交网络与自媒体实现交流互动,增强学校与广大师生的交流,密切学校与广大师生的联系。线下服务与智慧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线下服务体系,利用办事大厅,部门对外服务窗口等,将审批服务事项集中化,专业化,安排专门人员,负责服务事项的办理和咨询。提供“一站式”服务、热情、真诚的解决广大师生的各类问题,让广大师生少跑一次路,少进一扇门,以最高的效率完成教务相关业务的办理。

4硬件设备不足条件下的服务模式创新

各高校办学层次不同,招生数量各异,在办学规模、办学质量、硬件设施、软件配套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针对部分高校办学条件的不足,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实现教务处高质量、高效率的管理与对外服务成为问题的关键。针对硬件设备不足的高校,应更加注重服务模式的创新,主要措施有:

4.1强化线下服务模式。在线下可以采取预约制、分学院制、分年级制,最大限度的缩减学生的排队等待时间。如,采用预约投递制度,将相关材料按规定时间进行投递,并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线上登记申请,针对不同的业务,在规定时间内取回材料。

4.2利用现有网络平台。学校一般具有教务管理系统、校园卡系统、图书馆系统等信息系统。现有平台可以满足学生选课、成绩查询、课表查询、校园卡充值、线上借还书等多项基本功能。利用这些现有平台,通过与互联网机构的合作,可以快速的实现线上线下办理各项业务,为广大师生提供各类电子及纸质材料,其中电子材料通过学校邮箱进行收发,纸质材料利用快递公司进行传递。极大的方便了广大师生办理教务相关的各类事项,有效的减少了师生排队等待时间。

4.3创新服务理念。广泛开展线上线下并行的运行模式,给教务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同时也是重要的机遇,通过广泛的实践,让工作人员能够在工作中创新服务理念、拓展工作思路、提高服务质量。这就需要高校工作人员能够时刻以学生为本,优化办事流程、利用信息化等手段,为广大师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同时也需要广大师生的配合,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助办理,从而推动智慧校园建设。

4.4建设智慧校园系统。学校可将现有教务管理系统、学生宿舍门禁系统、图书馆系统、一卡通系统、能源系统进行整合,建立统一的智慧校园管理系统,通过智慧校园管理系统,对全体学生的学习、生活等进行全方位的服务与管理。加强智慧基础设施建设,如学生自助服务一体机、智慧教室、智慧语音导航服务平台,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结合信息网络技术,实时分析学生动态信息,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最精准的服务,让学生身处外地或身在宿舍就可以办理学校相关各项业务同时获得最优质的教学资源。

5结语

教务处是高等院校的核心管理部门,高校教务处管理创新与服务新模式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控制及学校的长远发展。本文针对教务处的主要职能及当前所面对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牢固树立以师生为本的服务理念、完善线上线下并行的服务新模式、打造以人为本的智慧服务体系、硬件设备不足条件下的服务模式创新等四项合理措施,为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沙莎.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下教务处规范化建设的思考[J].才智,2019(26):49.

[2]吴燕华.高校教务员教学管理工作职责及作用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8):174.

[3]黄宇靖,何雄伟.微信公众平台在高职院校教务处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6):217-218.

高校教务管理范文7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变革研究;信息化管理

在当前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务系统的管理也逐渐趋向于信息化管理,而这样的管理模式使学校对学生整体的学习状况有一个更为详细的掌握,挖掘数据中各种潜在联系和相互影响因素,为日常教学管理和人才培育提供数据,对提升管理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大数据时代如何针对校高职院校教务系统管理进行变革和研究,并顺应当前时代的趋势,为社会育人引领新的主路线,同时提高教务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这是高职院校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1什么是大数据

大数据是现在的热词,大数据时代当前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和行业当中,而大数据时代具体指的是什么呢?大数据时代涉及到的数据类型较为烦琐复杂,它既包括一些网络上的图片和视频地理信息等,同时也涉及到一些物理化学和生态环境等专业领域,在金融和军事行业也有它的存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无处不在,而这些海量信息当中真正有价值的却很难被人们在第一时间发现,通过大数据实现对这些信息的汇总和分析,将这些信息快速转化为数据的形式,实现对这些广泛信息的提纯,能够将信息的重点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当前物联网时代引擎搜索和各类技术手段不断推进,如何降低这些海量信息的价值密度,使这些信息能够通过强大的计算机算法准确地定位到世人们找到真正对自身有利用价值的信息是大数据存在的根本目的。

2大数据时代对高校教务管理的意义

当然在该背景下对信息管理也会有一些干扰信息存在,这些烦琐复杂且无用的信息如何能够被排除掉,使得一些有用的信息凸显在高校管理工作者的面前?还需充分运用大数据的优势,理性对待大数据带给人们的便利,从海量数据中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并通过自身的归纳和总结得出新的结论。对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来说,它是一项很好的技术,如果能够正确对待该项技术,并对其进行有效利用,将对信息化的高效建设提供更好的数据背景作为支撑,势必能对高职院校的教学建设提供更高质量的管理。改革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为了顺应这个时代的发展实现自身的进步,并使得学校的日常工作管理和各个环节上的细节性问题能够得到充分的把控,就要适应这个大数据时代,将大数据时代充分转化为自身的优势,从而实现历史性蜕变。

3当前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3.1传统管理模式的制约

当前各学校教务管理工作仍然处于低数字阶段,依旧采取人力操作、纸质保管的方式。虽然教务管理也有系统支持,但仅仅是数字的输入和导出,导出的数据还要进行人工加工,并没有做到利用大数据来进行全面的智能分析。因为无法运用大数据进行工作指导,大数据的积极意义就得不到充分体现。另外,各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分工较为明确,各个部门涉及的职责也不同。虽然职责分明,但是并不代表他们在实践过程中没有重叠性,这些潜在的重叠性就给实际工作的开展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一旦有问题出现,可能会出现人员之间相互推诿责任的现象,使得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效率低。

3.2系统独立,资源分离

当前学校的消费方和各个系统之间都有各自独立的认证方法,学校对其管理不能做到统一。进而对这些资源的配置无法合理均匀地分配,它们之间各自所占有的资源也无法做到共享。在当前疫情形势下,学校没有对学生使用的学习软件进行统一管理,一个学生在手机上要下载多个学习软件,而并不是学习一门科目只用一个软件,有的科目甚至占用三四个软件。而学生只有一部手机,个别学生可拥有一部手机和一个电脑,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无法做到随时随地转换设备,这就给学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麻烦,在这样的紧张局势下,如果无法进行大数据管理或者是对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统一规整,那么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得不到应有的效果。

3.3管理漏洞众多,无法做到对学生的监督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生活时,如果学校工作人员缺乏对学生的有效监督,对学生内部实际存在的状况不能做到充分了解,会使这些烦琐复杂的系统不能发挥其真正的价值,反而起到负面的作用,造成资源和时间的浪费。大数据背景下,如果对信息平台的维护不到位,使整个监控系统漏洞百出,不能充分了解学生存在的实际性问题,学校解决和掌握的只是片面性的问题,无法解决学生内部问题的根源所在。高校的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在大学学习生涯将要结束的时候,他们要面临找工作的问题,当前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较大,因此学院和班级需要统计的数目也烦琐,众多学校传统的硬件设备和管理体系无法适应这些庞大的数据信息量,从而难免会出现数据被遗漏掉的现象。不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众多的工作还需要通过人工操作来完成,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给学生的正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4如何实现高校教务系统管理的信息化

4.1引进专业技术人才

要想实现高职院校教务系统管理的信息化,需要引进专业型的技术人才为其提供技术支撑。专业的技术人才作为教务系统大数据时代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他们的专业水平将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务系统管理的质量,因此引进具有专业技术的工作人员是十分必要的。高职院校也可以为这些相关的工作人员安排相应的培训工作,丰富其理论知识竞合而更好地与实践相结合,拥有充分的经验,在工作过程中面临学校统计的大量信息,一旦有突发状况的出现,他们已经在第一时间找到问题发生的根源所在,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避免这些问题被逐渐放大而给学校和学生的正常生活带来的影响。

4.2提供硬件支持

技术设备的引进对高校教务系统管理工作的开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传统的人工技术无法实现教务系统管理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如果能够引进这些高新技术设备,则能够实现对各项工作和数据的收集。同时,在大数据背景下涉及到的数据众多,落后的设备可能无法承载这样大量的数据信息,一旦数据库发生崩塌或者存在一些潜在的安全漏洞,就极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引进高新技术设备,既能够提高整体高校教务系统管理工作的稳定性,确保这些数据统计的准确性。同时由这些技术设备所得出的数据和建议更具参考价值,助力高校教务系统管理工作稳定地运行和开展,通过这些技术设备分析得出的意见更为符合学生的实际状况,从而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使得学校对学生的实际生活状况和他们在大学学习生涯中面临的一些问题有更为详细的了解,学校也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案,帮助学生解决他们的烦恼和问题。

4.3建立大数据校内、校外共享平台

各部门在构建管理系统平台时,应充分调研,合理统筹,统一规划,实现各系统的对接和互访;大力投入外网的建设,打破信息孤岛,共享各个学校之间的数据信息;尽量减少学生需要学习的软件,合理使用并统筹学生学习的网络资源。

4.4健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

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务系统管理工作的开展也需要有健全的管理体系作为支撑。高职院校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职责;教务处及时做好信息反馈,把信息反馈给教师,提高教学效果;反馈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馈给学生管理部门,做好学业预警;反馈给学校管理层,进一步整改教学管理系统。

5结束语

运用大数据进行教务管理,相较于传统的教务管理工作来说是一项重大革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高职院校的管理工既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管理作为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加速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实施进度,有助于开发与利用各种数据,提升管理效率,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和师生的学习工作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忆华,阳小华.大数据对教育管理决策的影响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3):4-6.

[2]李亚翠.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迎来大数据时代[J].大学教育,2015(3):181-182.

[3]李建中,刘显敏.大数据的一个重要方面:数据可用性[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3,50(6):1147-1162.

高校教务管理范文8

关键词:高校;教务工作;危机管理

危机是指事物内在矛盾的激化,即将发生质变或已经发生质变但未稳定的状态,这种质变会给社会、组织或个人带来严重的损害。危机包括自然危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政治危机、生态危机等。按发生的主体分类,危机又包括:公共(全社会)危机、组织(如政党、政府、企业、学校、医院等)危机、家庭危机、个人危机等。危机管理是指某一组织或个人通过对危机的监测、预防和处理,以最低的成本,实现减少危害,甚至将危机转化为机会的管理活动。日常危机管理是指,在日常工作中对潜在的危机进行管理,以预防危机的发生,并采取事先措施以减少危机发生时造成的损失和提高组织的危机恢复能力。高校是社会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员高度密集、人才大量聚集的场所,高校往往成为危机易发地区。本科教学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中的核心,而教务管理工作是高校教学管理的核心。教务工作,不仅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正常运行,还关系到教师工作量的考核、学生能否顺利毕业等问题。由本科教务工作的疏忽而引发的危机,不仅会影响到每一位师生,甚至会影响到整个学校的声誉。所以,一定要杜绝此类危机事故的发生。如何杜绝教务管理中发生的危机,就一定要做好本科教学管理的日常危机管理。作为教务管理工作者,首先要有危机意识,能及时掌握工作中发生的状况,总结经验,整理出可能发生的危机;其次,要做好危机风险评估,对各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和各种危机造成的潜在影响进行衡量,为危机预防提供依据;再次,做好危机风险回避,使组织或者个人远离危机风险源和不利环境,使危机产生的概率变为零。举几个教务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危机例子:

一、发生教学混乱:教学活动无法正常运行

1.风险因素:①教学计划制定不合理。课程的设置没有按照专业需求,课程的顺序没有考虑到学科知识需求,导致在课程进行中遇到阻碍,无法正常进行下去。②没有按时完成教学计划的安排。课程安排、考试安排等工作都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若无法按时完成,则选课等工作将全部停滞无法进行。③成绩管理工作不到位,学生都不知道后期需要如何选课,是否需要重修等。2.危机管理:在制定教学计划前,做好调研工作,制定好培养目标、培养内容以及专业特色。了解所有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前置课程的要求。例如,学习“大学物理”之前,必须先掌握微积分的知识,所以,大学物理的课程必需设置在微积分课程之后。若还未完成微积分课程的学习便学学物理,则学生会听得云里雾里,教学效果将会非常差。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的安排。每个学期的课程,都是在前一个学期便落实好。落实前,需要联系任课老师,按照老师的意愿来排课,以免排在了不适当的时候,导致老师无法很好地完成课程任务。课程安排结束后,还需要安排好考试的时间,全部确定后学生才能选课,这个顺序不能变,否则学生选的课程、上课时间或者考试时间冲突的话,后果非常严重。提醒任课老师,成绩出来后,必须尽快录入系统以便学生能及时看到成绩,这样挂科的同学可以及时进行补选课程。若知道晚了,学生也许会错过选课的机会(且学校要求学生,若错过三分之一以上课程便没有考试资格,所以若是选课晚了,直接便没了补考的机会)。

二、教学事故的发生:教师非故意没有在规定的时间上课或者监考

1.风险因素:①通知不到位。因为节假日调课,校历上没有标记清楚,通知没有到位,导致任课老师不知道补课的时间安排。②老师忘记了。由于通知时间较早,或是其他原因,老师已经忘记了当天要补课。③由于不可抗拒的外力因素。例如,在来上课的途中车辆刮擦,需在场等交警处理;下雨下雪天,道路状况糟糕,无法按时到达。2.危机管理:作为教务管理人员,首先要了解国家政策和学校政策,除了与本科教学相关的政策外,还需要了解节假日调休政策。有的时候,学校的调休政策由于某种原因无法和国家同步,必须事先了解好学校的政策,提早通知,以便老师能及早安排好自己的各项事务以免和补课时间冲突。提早通知可以让老师提早安排好时间,但还是存在忘记的风险,所以,在临近补课日期的时候,要做好再次提醒的工作。对于临时发生的不可抗拒的原因,最好提前做好准备。例如,上课时间是8:00,教务管理最好能在7:50就到办公室,万一有老师无法按时赶到教室,第一时间肯定是告知教务,教务可以联系其他老师看能否临时代课、或者联系课堂上的学生,告知自己先学习一会儿。如果没有学生的联系方式,还可以联系校区电教中心,由他们代为维持课堂纪律,直至老师赶到教室。

三、学生不能按时毕业:

1.风险因素:①学生进入大学后,放任自己,放弃学习。②学生由于身体原因,不能按时完成学业。③学生未搞清楚毕业要求,或者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在别的事情上,以至于根本没注意到自己还不能毕业。④没有做好毕业资格审核工作,没能及时提醒学生。2.危机管理:和辅导员紧密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身理和心理健康。大学生活和高中生活有很大的差别,很多学生在这样的生活转换中容易迷失自我,对于新进校的大学生,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到大学生活中。关心学生身体状况,对于身体不适的学生,尽可能提供更多的帮助。从学生进校开始,便做好培养方案的宣传和解读工作,在学期进行过程中,根据已制定的培养方案,对学生已修课程情况进行审核,核查学生是否已经修足了培养方案所要求的通识课、大类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程、个性课程的学分,课程性质是否有误。在学生毕业前一年进行更细致的审核,对照每位同学的成绩单,反复检查和审核,将核查结果告知同学们,让学生可以利用最后一学年的时间将欠缺的学分完成,若无法在一年内达到毕业要求的,提早做好准备。一旦有审核错误,不仅影响学生的毕业,也可能会使学校声誉受损。以上只是列举的几点较常发生的情况。教务工作的纷繁复杂,决定了在教务管理工作中,还有许多的危机,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可能引发严重的事故。在处理学生请假,教师申请调停课时;在教学任务落实、培养方案修订、落实监考任务、成绩管理、教学质量评价、毕业资格审核、学位证及毕业证的打印发放、结业换证考试安排及证书发放、毕业论文的整理存档等等事务的过程中,一个不小心,都可能引发严重的教学事故。作为教务员必须在工作的过程中,时刻保持警惕,尽早发现风险因素,尽量将风险发生的可能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刘朝辉.本科教学的质量危机及其应对措施[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

[2]计卫舸.高等院校危机管理有关问题之探讨[J].理论前沿,2005,(17).

[3]张丽莲.关于危机意识培养的若干思考[J].管理观察,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