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研究(6篇)

高校德育研究(6篇)

第一篇:高校辅导员德育介入突发事件策略分析

一、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和特点

突发事件是指随机性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理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性事件以及社会安全事件等。综合国内相关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突发事件具有以下四个共同特征:

1.随机性和必然性。

随机性主要体现在内外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与国际接轨程度的加深,高校办学的人文性、开放性也逐渐增强,日常管理工作的难度随之加大。另外,从内在角度来看,大学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属于风险偏好型群体,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必然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概率的提高即突发事件发生又具有必然性。

2.敏感性和公众性。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信息领域的伟大变革,加速信息传递的同时也增强了舆论的活跃性,为突发事件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介质。另外,大学作为高等人才培育的特殊场所,具有较强的社会公众性,广泛受到社会关注,高校突发事件属于敏感性话题。

3.危害性和持续性。

突发事件的随机性加剧了其危害程度,不仅扰乱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还会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即使高校突发事件得到了有效处置,善后工作科学合理,但事件本身对学生思想和心理造成的创伤并不会在短期内消除,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4.复杂性和困难性。

由于突发事件发生的随机性和必然性并存,师生群体的敏感性和事件本身的公众性并存,事件造成伤害的危害性和持续性并存,致使新时期高校突发事件的善后解决工作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并存。

二、辅导员德育介入突发事件的价值功能分析

1.维护高校稳定的功能。

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是高校各部门、各群体共同努力的结果,尤其是大学生,他们属于风险偏好性群体,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辅导员德育介入突发事件应以提升大学生身心健康为出发点,降低校园不安定因素。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保证精神足、干劲大、抱成团,和谐校园的构建才能成为现实。

2.正确引导的导向功能。

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直接负责人,他们既发挥着领路人的作用,还肩负着监护、陪伴的使命,深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能够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思想动态,对学生工作最具发言权。因此,辅导员的德育介入能够准确传播真实信息,迅速调控信息,稳定学生情绪,在组织、动员方面具有明显的正向导向功能。

3.统筹各方的协调功能。

突发事件的主要特点是“突发性”,令人始料不及;涉事各方在获得准确信息上有先有后,在处置事件上有左有右。辅导员在获取信息后,应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安抚疏散学生,尽快弄清事由,形成初步评估方案,及时汇报、协调涉事各方,以上级要求、依法进行下一步工作。

三、辅导员德育介入突发事件的途径选择

1.行为方面。

受各类突发事件的影响,青年大学生群体的情绪具有较强的波动性,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而陷入惶恐、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境地,或者受到他人的唆使而做出错误的决定,对自身和他人造成巨大的伤害。辅导员此时的德育介入,可对当事人的行为举止、言谈变化做出准确预判,并采取有针对性的跟进措施。

2.生理方面。

有很多心理素质脆弱的学生,在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故及灾难时,会因为承受不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而导致自主神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方面的紊乱,出现一些紧急性并发症状。作为当事人的身边人、良师益友,辅导员工作者能很好的凭借良好的德育工作基础介入进来,稳定学生情绪、安抚他们的心灵,由表及里的缓解他们的生理反应。

3.心理方面。

随着全媒体和信息化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认识都会有一个正确、积极的态度;但同学们大都缺乏处理突发事件的经验,在危急关头显示出焦虑和紧张,造成自己并影响身边同学心理恐惧、紧张,不利于突发事件的妥善处置。辅导员的德育介入,能充分利用日常德育工作基础,积极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四、辅导员德育介入突发事件的策略分析

1.关注日常细节,提高预判准确性。

辅导员在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的同时,尤其要密切关注那些家庭经济困难、心理情绪异常、情感受挫、沉迷网络游戏等各类特殊群体,通过朋辈心理辅导员、班干部等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生活动态,建立特殊群体信息备案制。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面临的困境等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积极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做好突发事件的准确预判,切实将潜在的突发事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为学校的安全稳定做好基础工作。

2.运用职业技能,提高处置科学性。

突发事件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对辅导员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辅导员不仅要在各项工作中面面俱到,还要形成自身的绝对优势,提高业务能力的不可替代性,切实做到又红又专。突发事件产生后,辅导员应第一时间达到事发现场、迅速做出科学决断、采取有效措施,将突发事件的危害降至最低。随后要对突发事件造成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对可能产生的二次危害进行科学预判,并及时向上级汇报等,只有这样,辅导员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3.关爱心理健康,体现善后人本性。

突发事件对当事人的心理健康产生较大的刺激,对其心理健康进行恢复和提升是突发事件善后处理的重点。面对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辅导员德育工作者应不断充实、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加强辅导员德育工作队伍的交流与合作,打造一批具有学校特色的专业辅导员德育工作队伍,满足学校师生经历突发事件后的心理诉求。

五、辅导员德育介入突发事件的保障机制

德育介入对辅导员的综合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辅导员不仅要掌握心理学、管理学、职业发展规划等相关方面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另外,辅导员在开展德育介入工作的过程中,自身情绪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为了促进德育介入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开展,应建立如下三种保障机制。

1.应对经验共享机制。

一方面要搜集整理各类突发事件处理案例,同时建立本校突发事件处理备案制,为德育介入工作的开展提供经验借鉴。在开展辅导员德育工作者培训时,进行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避免理论学习枯燥的同时,也加深对突发事件处理的理性认识。日常工作中,辅导员德育工作者队伍内部要加强经验交流,分享成功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经验。

2.德育介入激励机制。

辅导员在突发事件事前预判、事中处理、事后安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全面参与到突发事件的全过程。有效调动辅导员德育工作的积极性是提高高校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的关键,因此有必要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辅导员德育介入突发事件的激励机制,保障辅导员德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一方面要设立专项基金,对辅导员德育工作予以充裕的财力支持,并且对表现突出的辅导员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另一方面,建立辅导员德育工作表现与年终考核、职称评定等相挂钩机制,从物质、精神、自我实现等层面完善其德育工作介入激励机制。

3.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有力举措是打造一支“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精湛、自律性强、作风优良”的辅导员德育工作者队伍,这也是开展辅导员德育介入高校突发事件的基础性保障。高校辅导员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工作应由校学工部(处)牵头实施,开展定期培训,培训内容既要有广度,涵盖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法学等多学科,又要有深度的体现,每位辅导员德育工作者都有自身的能力优势,这也是应对高校突发事件复杂性和困难性的内在要求。另外,要成立相应的工作组织,并赋予该组织一定的权能,充分发挥辅导员德育工作者应对突发事件、维护校园稳定和谐的作用。

作者:程玉磊 张旭念 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第二篇:高校德育创新探究

一、高校德育的历史来源

从古代的儒学教育到当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党和政府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对大学生的德育是大学长期的教育目标。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我国古代教育家以仁政、德治为政治主张,一直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孔子所推崇的“贤才”、“君子”具有多方面素养:“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他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在孔子思想的教化下,在教学中以德育为中心和形成德育的教育传统,在我国古代教育体系中形成,树立了以培养以德为首、德才兼备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正如朱熹所说:“德行之于人人矣……故古之教者,莫不以是为先。”邓小平同志指出:“坚定的政治方向,是学校应该放在首位的。”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同志指出:“各类学校,不仅要教授好文化知识,更要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把握好正确的政治方向。”同志指出:“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刻苦学习文化知识,更要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这项事业做好了,才能保证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治久安。”同志指出:“学校重视德育教育,加强校风,学风,教师的道德建设,让学生头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要坚持做好高校德育工作,担负起高校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始终把德育的放在首要位置。高校既要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加入时代的新要求,对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特点进行积极探索,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建议

(一)构建新型互动平台,实践德育工作方法创新。

传统道德教育不能控制日益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方法,构建教学、网络及心理健康教育的互动体系,势在必行。一是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符合现阶段大学生心理特点、方便师生交流、具有学科前瞻性,实现德育教学的互动,努力营造一种和学生平等互动地探寻真理、认识人生、观察社会、辨别是非的教学氛围。二是要构建网络德育平台,牢牢把握网络德育教育的主动权,着力形成网络德育教育的合力。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教育平台,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途径和进行思想交流、情感宣泄的重要平台。

(二)和谐的校园环境为德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和谐校园建设与社会实践创新,充分发挥高校学生与高校德育的有效途径,德育主体的作用。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优化德育教育外部环境的重要内容。学校应支持学生成立政治理论学习组织,正面引导学生形成浓厚的理论学习氛围,丰富和活跃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与此同时,以大学生自发组织的各种社团为基础,创建拥有本校特色的报刊栏目、广播电视台、文化墙等,在举行大型活动、节日庆典、纪念日等进行广泛宣传。实践证明,和谐校园文化的新型社会实践话动,已成为德育工作的最佳载体。

(三)和谐文化丰富学校校德育下作的内涵。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价值取向的主流,核心理念的推广,研究,解释,沟通,实践,相信和谐的理念主要的文化现象。它包括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行为规范,文化产品,社会习俗,制度等等。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尊重的和谐理念,突出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与实践团结,合作和互助,有序和稳定的社会秩序。将社会主义和谐理念内化于文化建设,以和谐文化带动其他文化形式,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纳入高效德育体系。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背景下开展富有特色德育工作,是高等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面对众多的具有不同经历、不同道德层面、不同心理特点的青年学生,德育工作要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既要坚持“德育为先”的传统理念,又要牢牢把握新时期的特征和时代内涵,努力不懈地探索德育工作的新内容、新方法和新载体,增强高校德育教育的时代感,真正促进大学生和谐发展,健康成长,努力完成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更好地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作者:宋莹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人事处

第三篇:高校环境与德育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

一、高校环境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

一方面,自然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使学生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生态文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并由此产生保护大自然和建设更加优美宜人的生活学习环境的愿望,进一步升华为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劳动人民、积极进取,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做好精神准备。有了这一份使命感,学生就会奋发图强、勇敢坚强、刻苦学习、积极进取,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积极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另一方面,优美宜人的校园环境可以熏陶学生的行为、陶冶学生的心灵、启发学生产生美好的想象能力、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等等。因此,我们要不断改善高校的环境,充分发挥高校环境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使学生在自然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健康成长。

二、德育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

(1)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担任着培育“祖国花朵”的重任,他们要给学生传播人类的科学文明知识,为祖国培养合格的人才。所以,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专业知识水平、教学能力、业务能力以及心理素质,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学生模范的对象,要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要自觉地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以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建立良好的人格。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品德兼优的学生。所以,学校应对教师提出三点德育方面的要求:一是重视自身穿着打扮,要大方得体;二是重视言谈举止,要文明用语,礼貌待人;三是要重视礼仪,要与学生和平相处。

(2)建成团结拼搏的班集体,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一个班集体就是一个小社会,它有很多的集体活动:上课学习、参加校园活动、组织课外活动,等等。在这个小社会中,学生之间进行交往、合作交流、探讨问题并共同进步,在这里,学生们培育了共性也养成了个性。班级管理,可以说不仅仅是一门科学,它更是一门艺术。如何建成团结拼搏的班集体,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就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为了消除学生之间的隔阂以及师生之间的隔阂,达到培养品行兼优的祖国栋梁之才的效果,我们要对学生提出如下要求:一是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坚持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要有丰富的感情,要理智地对待问题,不能冲动急躁;二是要记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时刻提醒自己要与怎样的人为伍;三是要不断地修身养性,锤炼自己的品质;四是要与同学和睦相处,团结互助;五是遇到困难要与家长、老师商量,不能盲目处理,等等。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在良好的班集体中刻苦学习,健康成长。

(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在生活中,有些人过于自信,导致做事力不从心,最终失败;也有一些人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从而做事畏首畏尾,胆怯,满是自卑感,处处依赖别人,最终一事无成。所以,自信心的培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学校德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多对学生做出肯定性的评价,要鼓励学生勇敢地动手去做;要重视学生的成功,并对此给予夸奖或奖励;要给学生面对失败的方法,教育他们如何从失败中吸取经验与教训,并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三、总结

综上所述,高校环境和德育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都很重要,我们一定要重视这两方面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使学生在高校中不仅学到科学文化知识,也实现了健康成长的目标。

作者:董震 单位:中州大学

第四篇:高校德育工作传统道德重要性探析

一、优秀传统道德的内涵

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一代一代的智者贤达致力于研究天人之间的关系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独特的思维内容和思维方式,经过不断地传承发展,演变为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以墨家、道家、法家、佛家以及其他学派道德学说为补充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历代人们的生活、处事社会发展都产生着深远有益的影响。这些优秀的理论成果可以用三个方面概括:注重个人修养;强调处理好人际关系;倡导每个人对社会对国家应尽一定义务。具体说来,其主要表现是:第一,“天下为公”的奉献精神。它强调以公义战胜私欲,要求人们关心整体利益,献身于国家、民族的共同事业。它是爱国主义的思想基础。第二,“见利思义”的重义精神。它要求人们对于“利”,不是说要一概拒之,而是要有一种理性的约束态度,不苟取,不妄得,不受不义之财。第三,“威武不屈”“舍生取义”的独立人格和献身精神。它强调为人要重气节,讲操守,面对强权,敢于坚持真理,维护正义,不失人格尊严。第四,“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自强不息,既是个人品德,是进德修业,自主成人的根本;更是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强盛不衰的精神力量。第五,“仁者爱人”的仁爱精神。它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泛爱大众精神。第六,“居安思危”的民族忧患意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第七,“尚中贵和”的和合精神。和谐是最高的理想,最美的境界,和谐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贯穿于中国优秀传统道德发展的全过程。第八,“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在日常与人交往中,做到对人宽厚大度,设身处地去理解人、关心人。第九,“乐事劝功”的敬业精神和“诚实守信”的诚信精神。“乐事劝功”和“诚实守信”既是为人处事的美德,也是我们的职业道要求,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要弘扬“乐事劝功”和“诚实守信”的精神。第十,“革故鼎新”的改革精神。在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的今天,我们只有树立与时俱进的意识,才能以变应变、处变不惊,使自己日新而新,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中华传统文化特别强调一个人的自我道德修为过程:通过外在的道德教育将其内化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强调知行合一,将内心的道德又提升外化为道德行动;最终会利于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挑战与对策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长达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文化体系,其在塑造人格修养上为当下高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鉴价值。然而,不可否认的一个客观现实是,我国现阶段各个高校德育教育开展过程中,传统道德教育的实施情况并不尽如人意。由于教学理念、教育风格以及教育内容的理解偏差,我国绝大部分高校德育工作形式是十分单一的,尽管教师不同、教学侧重点相差甚远,而广大一线教师的授课内容却是相差无几的,基本上都是将教学的素材放置在马列主义教学、思想剖析、邓小平理论解读、改革开放以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与之相关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知识为基础的理论课教学上。德育教育的授课方式并没有伴随着多媒体的涌入而出现相应的改变,教师课堂授课由于理论性知识较多,生动性、有效性并不强,教师授课基本上还是使用说教式以及灌输式,更有甚者训话式教学也会在德育课堂上出现。德育工作由于自身的独特课堂属性,教条主义以及形式化教学并没有彻底消除,大量理论知识的输入下,学生难以体会到原本属于课堂中的暖暖温情,情感关怀的缺失和具有巨大影响力的震撼力的缺乏,教学效果难以尽如人意。特别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中国传统德育中的封建意识与现今社会的发展愈发难以协调统一。不过静思而为,中国传统道德中的相当大一部分内容在今天仍然具有较强的适用价值,其包含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普遍性、合理性的发展道理,在主要宗旨以及具体要求上,传统道德中的许多观点与追求都是能够与当今社会倡导的做人做事原则相契合的,科学的使用中国传统道德进行的德育教学,不仅仅能够明显提升当代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增强团体凝聚力,为日益冷漠的社会环境的改善、协调人际关系作出有益贡献,还可以在改良社会风气上发挥十分积极的作用。因而,优秀传统道德对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现实价值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弘扬中华道德的优秀传统是当代中华民族道德进步的必由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传统道德,就没有今天中华民族的道德,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必须注重弘扬中华道德的优秀传统,才能更好地传承民族精神,从而进一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次,弘扬中华道德的优秀传统有助于改善当今中国大学生的道德环境。中华道德优秀传统要在社会生活中重新得到激活,必须首先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激活,加强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教育,不仅有助于改善当今中国大学生的道德环境,而且对整个社会道德环境的优化也会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再次,弘扬中华道德的优秀传统有助于大学生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最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有助于开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境界。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对学生进行道德的判断、推理甚至只是记诵方面的训练,最后致使学校德育工作沦入了投入多、收效差的境地。要探索一条更具牵引力、约束力,更有活力和推动力的德育教育管理新路子,不妨以构筑传统道德教育来增强育人效应,以传统道德教育进行学校软性管理,开创德育教育新境界。基于上述原因,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来加强高校德育工作:

(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积极倡导传

统道德理念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和集体主义精神在传统道德范畴中,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是德育的核心,其与今天倡导的和谐、共建美好家园有着共同的取向。尽管时代变迁下,不同朝代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都有着与之相对应的具体内涵,在指向性上都十分明显,然而从深层进行本质性的分析,依然可以发现,爱国精神与集体主义观念在小家与大家关系上都有着很强实用性,时至今日依然有着十分明显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行、市场化改革日益深入的客观现实下,各种不良思潮的干扰下,当今利己主义抬头,只顾个人利益而至集团主义利益与不顾的今天,部分大学生深受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他们将个人的成功看做是最终的奋斗目标,将追求个人利益看做是最为重要的事,而并不关注个人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更意识不到在集体中个人所应当承担的光荣使命。这不仅是不应该,而且是十分危险的。纵观我国千年历史的不断发展、向前推进过程,为了实现国家的独立、自强,前仆后继的爱国人士无不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自身追求的永恒目标,他们将此当做是自己能够安身立命的最高准则,自始至终都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以及生死存亡看做是自己最为关注的重点。在现今德育教学中,广大一线工作者只有不断地挖掘以及利用传统道德中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传统的精华,在有效的课堂输入下,提升全体学生在发展、成熟过程中的对于国家以及民族的责任感,使他们在正确的认知下处理好个人成长工程中与国家、社会和集体三者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从而真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能力与素质都过硬的人才。

(二)在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中积极发挥传统道

德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与人为善的和合精神大学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其本身承担着社会与象牙塔之间的桥梁作用,其本身的意义侧重在过渡的这一角色上。在大学学习深造的阶段,学生不仅仅应当将知识学习看做是自己的重要任务之一,将加强专业能力学习看做是大学生活的核心,更应当将注重培养自己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情商[4],看做是自身发展、成熟过程中的一项核心任务之一,以促进本身在接触社会过程中各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关于人际交往,我国传统道德有着十分广泛的论述,最为典型的便是“修身齐家平天下”的儒家学说。在儒学的经典中,往往注重对于个人品德的修养,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都认为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就是要严格要求自己,只有不断进行反省,在面临问题的时候甘于承担责任并且积极履行自己的义务,才能够受到人民大众的欢迎。只有在宽容的心态下,容许他人秉承的观点,才能使他们能够畅所欲言地表达。同时在交往过程中有气度原谅别人的缺点和过失,才能真正获得他人的尊敬。我国传统道德认为,在交往中只有善于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才能避免一系列不必要的冲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先贤对于古人的忠告,对于今人来讲同样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三)在诚信学风的构建中要充分强调传统道德中人无信而不立的诚信精神

中国古代先贤认为“仁、义、礼、智、信”是一个人能够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核心。诚实守信是一个人能够赢得社会认可的基本条件,因此,在中国传统道德中,诚实守信始终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纵深发展,社会风气浮躁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也影响了学生的学校生活,部分学生诚信缺失,在考试的过程中使用作弊等一系列不正当的手段,这是对规则的无视,更是对个人的不负责。学生不仅仅在学习过程中会有一系列的消极影响,一旦没有将诚信的观念深入内心,在其进入社会之后更会带来难以估计的损害。传统道德中对于这一部分内容的强调,充分证明了一个人在安身立命的过程中,诚信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在高校德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融入传统道德中的积极、正面内容,不仅仅能够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更能够创造条件让学生进一步深入考虑到个人修养这一话题,从而提升现代的教学质量以及学校风气,真正保证现代化建设中高校可以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三、结语

我国著名教育学工作者王纲、秦光齐两位老师在一次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中发现,现代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不受重视,在现今日益重视软实力的国际大环境下,不仅仅会导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的断裂,更有可能使得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个人价值观、道德观偏移,这对于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矛盾频发的现代化建设将是十分可怕的。只有充分挖掘现代化建设中我国优秀传统道德的积极意义,在改进教学方式、积极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的方式下,才能够为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精神动力。

作者:吴华 单位:成都师范学院

第五篇:地方高校德育新模式构建途径与思路

一、尊重地方高校特色

要构建地方高校德育模式,首先必须尊重地方高校特色,针对地方高校学生的特点,为地方培养尽可能多的应用型人才,更好地服务地方。

1、转变德育观念

在心理学上,大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模糊的阶段,一些学生进入地方高校后,认为自己是地方高校的学生,或者因为没有考上重点大学,常常会产生失落感、挫折感,对德育工作有抵触情绪。因而特别需要他人的人格尊重、关心和激励,这就要求我们德育工作者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改变传统德育强制灌输的观念,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和主动性。在课堂上,德育工作者无论在德育内容的构建还是在德育方法的运用上,都应该考虑高校学生本身已有的认知结构特点、思维方式特性和身心发展规律,同时兼顾社会文化的需要,来设计相应的道德教育课程,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接受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生活中,德育工作者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来感化他们,使他们对社会要学会奉献,对家庭要学会孝敬,使德育内化为他们自身的道德素质,能够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更新德育手段

首先,地方高校应针对不同的年级和专业将整个德育目标细分为具体的分目标,并对地方高校学生的品德结构进行分析,制定科学的德育评价手段,建立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分项设计坡度和层次,重点考核学生在思想意识、道德情操、政治表现、创新精神、学习态度、遵守纪律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其次,地方高校应通过问卷法、调查法、谈话法等,结合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方法、师生互评与自我测评的方式,找到合适的评价方法,充分发挥评价手段的德育功能。

3、丰富德育活动

传统德育仅仅局限于书本和课堂,作为地方高校我们应该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使学生参与其中,并对他们有所感悟,从而得到强化,真正成为德育主体,教师也可以针对更高的德育目标提出下次的德育活动,进而形成一个系列活动,比如带学生去拜访敬老院、利用假期服务农村、关心自闭症儿童等有意义的社会活动,这样不仅加强了地方高校对德育的重视,而且这些社会实践的教育环节,还能使学生在参与中自觉形成良好的品德。

4、优化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包括有形的,也包括无形的。有形的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环境、人文景观、建筑风格等。良好的校园环境是读书的好地方,而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人文景观则能够使置身于其中的莘莘学子感受到一种净化、一种庄严、一种自我超越,还可以给人带来创作灵感。这种文化环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学生,使他们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存在的价值和心灵成长的愉悦,从而形成自身特殊的兴趣爱好和一定的个性特征,促进其成才。校训、校风、学风等是一种无形的校园文化,同时也是一种精神力量,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对他们学习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例如:厦门大学校训为“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清华大学校训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京大学校训“诚朴雄伟、励学敦行”;这些校训用简练的语言折射出一所大学所追求的一种精神和价值,使得学子们耳濡目染,获益匪浅。

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德育新理念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强调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着力创新方式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地方高校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地方高校培养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他们将来更多会服务于地方,面向于基层,如果不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不高,品德不好,即使他们拥有再好的技能,也难以对社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甚至会危害社会,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对他们德育进行培养。

三、培养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的主要目标

地方高校是为地方服务的,其培养的人才主要是面向农村、面向企业、面向基层的社会应用型人才,这些人才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提高他们的素质,就显得尤其重要。不仅要培养他们拥有卓越的技术,还要有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热心,要有认真负责工作的态度,使他们更好地为地方的建设添砖加瓦。

四、以服务地方为就业指导的德育主线

地方高校的就业市场具有地域性、基层性、压力大的特点,地方高校对于当地的文化、习俗、教育需求以及地方或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较深的了解,我们就要充分利用地方高校的地域优势,更好地把握地方市场的需求,努力培养出符合地方市场需求的人才。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是为地区的经济发展服务,地方高校大学生在地方更容易找到工作,能够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地方企业因为地方高校大学生勤奋上进,更愿意与他们合作;大学生在地方更容易实现自我价值。综上所述,地方高校的学生应以服务地方为就业的指导方向。

五、德育应回归生活

德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道德践行的土壤。道德只有在学生的生活中才可能被教,真正的道德教育不仅是为了使学生获得关于道德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生活德育模式是在批判传统德育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型德育模式,它包括几层含义:第一,生活即德育。生活和德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他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生活离不开德育,德育存在于生活中,生活德育模式的目标就是不仅使个体成长为一个会生活的人,更要以使其成长为一个具有德性的“大德之人”。第二,生活德育模式的心理学依据是个体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必须以人为本,无论在德育内容还是在德育方法上,都应该考虑高校学生本身已有的认知结构特点、思维方式特性和身心发展规律,同时兼顾社会文化的需要,来设计相应的道德教育课程。第三,生活德育模式着重强调生活。生活不仅包括学校生活,还有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我们应该把个体放在日常生活这个大环境中进行,通过建立和提高个人、家庭、社会和学校之间的道德联系,也就是全民参与式的教育,使个体成为一个有德性和健全的人。第四,生活德育模式强调生活。为此需要我们为个体提供一个宽松、民主、开放的德育环境,使他们在多难的道德环境中,能够辨别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在没有他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做出合乎内心和社会的德性行为。地方特色文化是指在特定地区长期形成的具有历史继承性、地域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的文化。把地方特色文化融入地方高校德育之中的主要策略如下。

1、利用地方优秀的文化资源,弘扬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性

生活德育模式的心理学依据是个体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必须以人为本,无论在德育内容还是在德育方法上,都应该考虑地方高校学生本身已有的认知结构特点、思维方式特性和身心发展规律,同时兼顾社会文化的需要,来设计与其相适应的德育课程,使学生在德育中能够发挥其主体性。把三峡文化与三峡地区地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起来,有利于学生产生自觉自愿的认同感,自己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提升他们的主体能力,进而外化为行为。三峡文化在三峡地方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无时不有、无时不在,比如成立于2000年的三峡大学,其校名就取自其所在的地理位置之名,其校训“求索”则出自三峡地区文化名人屈原的“路漫漫其修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句。这样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强调了德育的实践性,使学生在情感上更加地认同与接受。

2、借助地方特色文化的德育载体作用,更新德育路径

三峡地区多样性的文化是地方高校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地方高校更好地借助三峡文化开展大学生的德育,不仅能够以新的角度把德育的实施路径与学生的自我教育路径融合起来,而且对于我们更新德育路径以新的启示。“德育是一个动态过程,德育路径是联系德育主体之间、客体之间、主客体之间的纽带,正确地选择、规划好德育路径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根本保证”。今天大学生道德教育不再是过去单一的课堂方式、理论内容与现实途径,而是社会与学校、课堂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现实与虚拟等多个生活层面高度社会化、综合化的体系”。因此,德育路径应把多种途径综合起来,经常强化,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运用地方文化资源的生活特征和启示,回归生活

生活即德育,生活和德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他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生活离不开德育,德育存在于生活中,生活德育模式的目标不仅使个体成长为一个会生活的人,更要使其成长为一个具有德性的“大德之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三峡文化中进行道德教育,使三峡文化成为地方高校学生生活与道德的中介,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而且潜移默化地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样地方高校必将在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继承中焕发生机和活力。

作者:郭菁菁 单位: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

第六篇:高校德育教师推进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之路径

一、树立先进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理念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与传统道德教育虽然终极目标一致,都是为了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但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开放性、交互性等特征,使得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理念必然不同于传统的道德教育理念。高校德育教师必须树立起“以人为本”、平等自主、开放包容等先进德育理念,促使道德教育与学生人格完善、素质提升同步进行。

1.“以人为本”的网络道德教育理念

在当今政治经济以及网络科学技术的冲击下,大学生越来越渴望实现个性化发展,传统的“一刀切”、单向“灌输”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网络道德教育理念,才能达到教育的理想效果。以人为本,是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应有之意。以人为本应用到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就是高校德育教师在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要促进大学生主体性的提高,要动员大学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无论是教育内容、教育方式还是教育指导都要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以人为本在教育的效果上应该力求达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都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2.平等自主的网络道德教育理念

在网络虚拟世界,由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身份都具隐蔽性,使传统道德教育中教育者处于主导地位、受教育者处于服从地位的状况已发生改变。首先,无论是在人格上,还是在获取网络信息资源的机会上,双方都是平等的。其次,网络道德教育的交互性使每个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教师提供的各种教育信息中,学生有选择性接受信息的权力,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现实状况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信息,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所有信息,学生的自主性大大加强。由此,高校教师在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必须树立平等自主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权,切忌以教育者的身份居高临下,减弱教育的实效性。

3.开放包容的网络道德教育理念

网络世界是开放的虚拟世界,因此网络道德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开放性包容性。高校德育教师在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要树立开放包容的理念,在坚定自己立场的同时,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意识形态,要善于利用其他民族或国家的先进文化、先进思想来促进网络道德教育的发展。开放包容理念,就是要正确对待开放的网络环境,灵活变换教育方式方法去适应开放的网络道德教育环境,也要对网络道德教育对象的不确定性、自由性具有足够的开放和包容。

二、德育教师注重提高自身职业素质

高校德育教师是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教育者,其自身网络道德素质、网络技术的高低,都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成效息息相关。

1.树立网络道德意识

高校德育教师在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若自身无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其教学内容必然得不到学生的认同,不易于学生接受,无意失去了教育的意义。因此,要培养高校教师的网络道德意识,强化道德观念的作用,提高其道德自觉性。高校教师在网络教学中,要有维护整体利益的、平等互利以及道德自律意识,在网络世界中,要时刻保持自己的判断和选择能力,抵御有害思想的侵袭和腐蚀,不参与任何违反网络道德的活动,要自觉遵守维护网络道德规范,帮助净化网络环境。

2.提高网络应用技术

进行网络道德教育除了要了解网络的特点外,更要熟络网络技术。高校德育教师要在知晓网络道德教育理念、特点的情况下,不断改进自己的网络技术。要熟练地掌握并运用网络技术制作道德教育课件、创建网络道德教育论坛、创办网络道德教育期刊。在制作网络道德教育课件时,要运用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设备,切忌局限于单调的文档、PPT演示文稿。在创建网络道德教育论坛时,要抓住学生心理,结合当今的时事热点展开讨论,切忌陈词滥调,内容空洞。在创办网络道德教育期刊时,要认真务实,理论与实际结合,要学会创新,切忌纸上谈兵。

三、创新网络道德教育方法

网络道德教育方法是在传统道德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传统道德教育方法的继承。但是由于网络道德教育与传统道德教育在教育环境上、技术支撑上不一样,所以网络道德教育方法上要有所创新。高校德育教师应该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出发,探求长久有效的网络道教育方法。主要包括舆论引导法,主体交互法,网上教育和网下教育相结合法。

1.网络舆论引导法

网络舆论引导,是指基于网络平台,通过舆论手段,逐步给网络主体以正确的道德引导,以疏代教,实现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效果。由于大学生群体互联网使用率很高,因而进行网络道德的引导,能优化教育效率,普及教育接受面。进行网络舆论引导,不仅要加强网络舆论信息的监督,更要对网络舆论信息加以筛选,还要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使大学生接受积极的道德标准,形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在运用网络舆论引导法时,要坚持舆论的正确性,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坚决和不良的舆论信息做斗争,让大学生在正确网络舆论的引导下,塑造良好的网络道德品质。

2.网络道德教育主体交互法

网络道德教育的主体交互法,是指“教育主体充分利用互联网及时交互的特性,与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沟通、交流”,从而达到网络道德教育的一种方法。互联网的特性使得网络主体的社会交往互动范围不断扩大,且交互对象更加广泛,能顺利实现与多人的同时交流。在高校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网上与他人交流互动,通过论坛、微信、微博、QQ、电子邮件等交互工具开展讨论,交流各自观点与看法,并集思广益,对于学生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予以及时解决。在主体交互法的运用中,不仅学生与学生要交流互动,老师更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地位和学生交流互动,要形成学生之间乐于交流,师生之间渴望交流的良好局面。

3.网上教育和网下教育相结合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任重道远,除了进行虚拟世界的道德教育,必须进行网下现实世界的继续道德教育,才能收到良好效果。由于网络上的教育主体和客体的隐蔽性,使得教育者能够了解受教育者的真实思想,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但是网络上的虚拟教育也有其局限性,不能时刻了解受教育者的思想动态。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是随时随地变化的,网上网下思想有差异,这就要求在对教育者进行网上道德教育以后,还必须了解其网下现实世界的思想道德状况,对于不良的道德思想,要进行继续引导,继续教育,提高其对网络道德的认识,用以巩固网上道德教育的有效成果。

四、借鉴传统道德思想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思想是引导大学生道德践行、道德价值取向和道德修养的重要原则,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关联性,决定了网络道德建设离不开现实传统道德的支撑。

1.重视道德责任教育

中国古代学者和思想家历来十分重视道德责任的教育和践履,古人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定为当时的德育目标。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责任在本质上体现了道德主体的意志自由,没有意志的自由,也就不能保证道德主体的自由选择,当然也就不存在对选择结果负道德责任。根据这些理论,大学生只有具备高度的道德自律性和责任感,才能适应网络社会交往和生存的需要,也才有利于维护网络社会的运行秩序。高校教师要通过开展道德规范教育来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责任意识和道德责任感,同时,教师也要在与大学生的互动中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并自觉履行道德责任。并且,还可以运用榜样示范法,介绍古今道德责任模范去感化大学生,使其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形成网络道德责任意识。

2.注重儒家“慎独”思想教育

“慎独”思想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道德思想之一,最早出自《礼记•中庸》。刘少奇同志曾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中,对“慎独”作了更通俗易懂的解释,他认为一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坏事可能的时候,不做坏事,这就叫“慎独”。由此可见,网络道德教育在虚拟环境进行,且无有效的监督机制的情况下,“慎独”思想教育必不可少。进行“慎独”思想教育,要教育大学生遵守基本的网络道德规范,使用诚信文明的网络语言,树立正确的网络认知理念,加强自我网络约束,要把道德他律意识内化为网络道德自律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形成浓厚的道德责任意识和道德责任感,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减少网络不良信息的传播,减少网络犯罪的发生,净化网络环境,使网络真正成为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有利平台。

作者:贾友枝 单位: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