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分析(4篇)

高校德育分析(4篇)

第一篇:高校校报育人德育研究

摘要

高校校报作为育人载体之一,承担着文化育人的重要使命。本文通过当前高校校报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对高校校报重新定位,进一步明确了高校校报职能,为探索其在大德育体系下育人功效的实现途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大德育体系;高校校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

高校承担着育人的根本任务,这就要求高校校报办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必须落在人才培养上。而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就是思想道德修养的教育。《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报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高校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可见,高校校报担负着文化育人的重要使命,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注定了它在大德育体系下必须牢固确立为培养人才服务的宗旨。

1大德育体系下高校校报的职能

作为大学校园里的主导媒体之一,校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日趋重要。如何实施其德育功能,首先要明确它所承担的四大职能:(1)校报是及时传播校内新闻的信息平台。校报能够以消息、通讯、评论等传播手段及时准确地报道学校近期发生的新闻事件,能够使师生及时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校报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学校的改革发展“鼓与呼”,在信息交流、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承担起塑造学校形象,传播学校文化的职能。(2)校报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作为高校权威媒体,校报还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我们要利用校报工作的客观性、普遍性、针对性的特点,使之成为大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深入实际,了解和反映学生思想状况及成才要求,用喜闻乐见的语言和生动的事实进行知识的传播、文化的熏陶,为教育教学以及学生成长成才服务。(3)校报是记录学校历史的文献资料。“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校报要记录学校改革发展进程中的每一件大事,客观、真实地为学校历史保留一份珍贵的文献资料。这份资料在传承优良传统、构建校园文化、培育学校精神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4)校报是影响慰藉读者心灵的良师益友。校报要从受众接受的角度调整办报思路,以丰富多彩的内容与读者交流、互动,及时了解读者需求,将浓浓的人文关怀融入到字里行间,使读者们在读报的同时既能接受阅读的快乐,也会在思想上有触动,心灵上有共鸣,视野上有扩展,阅历上有成长。

2高校校报面临的挑战

目前影响校报发挥育人功能的不利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校报一般为周报、旬报、半月报,读者看到的常常是一周前的新闻,周期长、速度慢对校报传播形成了极大的压力。”①二是“校报的报道范围小,信息源和新闻源多来自本校校园或兄弟院校内,反映的新闻事实也较为狭窄。加之校报的版面小,每期所能承载的信息量也因此受局限。”②三是办报方的“宣传本位”意识需要转变。作为高校党委的机关报,长期以来,高校校报是在“宣传本位”和“传者本位”理念指导下构建报纸内容,报道内容较为单一,缺乏可读性和多样性,其定位渐渐脱离了受众期待和阅读需求,将校报办成了只是围绕校领导展开的“官报”。四是受众层面较多,众口难调。高校校报的读者群包括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离退休人员、校友、兄弟院校、社会媒体等。不同的受众对校报有不同的心理期待和信息需求,校报篇幅有限不可能逐一满足,必须明确定位,秉承宗旨,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地兼顾信息的广度和育人的深度。五是校报在建设机制和办报质量上需要提升。目前,只有少数高校将校报编辑部设为独立部门,大多数还是隶属于党委办公室或党委宣传部。校报的采编人员很少是专职,从业人员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很少是专业新闻人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校报工作是由学生通讯员完成采编工作的,报纸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3高校校报育人功能实现途径

面对网络给纸媒校报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化挑战为机遇,充分发挥高校校报自身的优势与特色,构建大德育体系,就需要探索校报育人功能实现的途径。

3.1高校校报的新定位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方式来实现。作为高校思想文化教育载体之一的校报,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宣传的重要阵地,在提升广大师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高校校报担负着在高校引导舆论、交流信息、弘扬新风、培育新人、维护稳定和繁荣文化、传承文明的重要使命。”③这些使命注定了高校校报的办报宗旨、定位、内容设计等每一个环节都要紧密围绕文化育人这个核心展开。构建“大德育”体系就是要求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最高目标,将其融入、分解至各个渠道、各个层面,合理地依托在素质教育的全过程之中,形成体系,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勇担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高校校报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舆论引领优势,参与到大德育体系的构建中来,将办报的全过程融入德育机制,发挥育人功效,这就要求高校校报要解决好“两个问题”。首先要解决“给谁看”的问题。高校校报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成果的重要载体,是学校联系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要纽带,是展示高校对外形象和塑造学校品牌的重要窗口”。④从读者群体上分析,受众分为对内、对外两部分。对内,读者群是教职员工和学生;对外,读者群是校友和社会。其中,内部读者群更为重要。接下来是“看什么”的问题。高校校报既要尊重新闻宣传规律,又要牢守马克思主义思想宣传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校报是所有新闻传播媒介中,与学生最为贴近的一种。任何一种新闻媒介都不可能去做某个学校某个专业的学生不热爱本学校及本专业的工作,而本校的校报就可以担此重任。校报与学生距离近的特点决定了它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优势”。⑤因此,高校校报定位必须涵盖正确地引导舆论,积极宣传国家和党的教育思想,服务学校中心工作,促进安定团结,丰富校园文化,传播信息,记录历史,宣传先进,鼓舞士气等内容,这些内容汇成一点就是以校报为载体,通过文化育人的方式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3.2实现途径探索

首先,高校校报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⑥高校校报要用一切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精神产品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在内容编排和栏目设计上要重视文章的理论深度和时政的解读点评。这就要求办报人员要认真总结并科学分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需要和特点,遵循道德修养和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校报质量和表现形式,正确引领校园文化导向,积极助推大学生健康成长。第二,贴近读者群需要。读者的满意和需要是高校校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校报的读者群文化层次高、知识丰富、反应敏锐、头脑灵活,有较强的洞察力和观察力,因此,校报必须不断创新形式,与时俱进地与“青年思想”接轨来策划选题,多角度、多渠道地为广大师生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也为学校了解和掌握师生在特定的时期、空间所关注、需要的热点、重点,客观记录他们的现实生活,真诚反映他们的愿望和心声。第三,增强策划意识,强化典型报道,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由于高校校报大多是周报、旬报、半月报或月报,对于新闻的报道有滞后性,无法与网络媒体的“短、平、快”相抗衡。因此,校报想增强可读性就要将目光落在“新闻背后的故事”上,加强新闻采编策划,更多地挖掘报道深度,拓宽报道角度,搞活报道形式,注重内容深层次的理性思考和精神探索。同时,要做好学校典型人物、事件的报道力度,传递正能量,树立广大师生身边的榜样,使他们的事迹感染更多的读者,让其产生的震动和共鸣影响师生的成长。第四,增强互动,为广大师生自由“发声”提供平台。能够吸引读者眼球的内容无外乎感兴趣的事儿和与自己有关的事儿。因此,校报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同时也是倾听师生心声,了解师生所思、所想的窗口,是为普通读者提供话语权的平台。广大师生通过发表言论、阐述观点、展示风采达到了思想交流、文化探讨、经验学习等目的,也与报纸形成了良好互动,有利于吸引并巩固更广阔的读者群。

总之,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渐入一种新常态,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也在发展变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全方位、多元化的系统工程,高校校报作为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必须与时俱进,强化责任感、使命感,把科学的理论、先进的理念融入到生动翔实的宣传报道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教育,实现其办报育人功能。”

作者:王秋颖 单位:沈阳大学党委宣传部

注释

①②唐励.基于议程设置理论下的高校校报育人功能[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

③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报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社政[2005]13号.

④程道才.新闻写作基础[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

⑤张宪.试谈高校校报的育人功能[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

⑥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63.

第二篇:高校德育功能资助工作

摘要

德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应在信息多元化的现今社会为大学生提供涤荡心灵、塑造品行的有力保障。但现实环境的复杂多变及受教育主体的个性差异,使得德育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日趋减弱。因此,如何拓展德育途径、创新德育理念是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着重研究的领域。本文以高校资助工作为切入点,结合其扶志明德的教育属性,对高校资助工作的精神德育功能展开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

高校资助;德育功能;资助工作创新

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需要,利用内在与外在的多种手段,促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不断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等方面素质都能够得到全面发展的活动过程[1]。简言之,德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决定培养什么样的人。党和国家一直将德育教育放在教育改革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位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进行了重点部署。党的十八大也立足新形势、新要求,指出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它首次把“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也是对德育工作重要性的充分肯定。

1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高校德育作为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功能的系统教育过程,贯穿基础素质教育、人格品行教育、思想思维教育等方面。它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精神核心之一,德作为大学生人才素质的灵魂,在人才质量的评估中始终具有关键意义,作为社会未来的中流砥柱,大学生的德行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社会风尚、民族精神甚至国家软实力。然而,高校德育教育如何从口号走向实践,从形式走向实质,是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者和高校学生工作实践者一直以来探索和攻坚的问题。尤其是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急速发展时期,各种文化浪潮和价值趋向对青少年的成长环境造成了较复杂的影响,少数青少年存在信仰缺失、价值观偏执等问题,多元化的思想价值的冲击对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概括而言,当前高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表现为以下几点:(1)德育目标趋于理想化、片面化,德育的定位泛政治化;(2)德育内容滞后,实施方式趋于简单化;(3)德育实效性不高,主体评价成效偏失化;(4)德育地位弱化[2]。因此,我国高等院校德育工作应当根据新时期的新要求、新形势,坚持以人为本,创新价值思维,从德育理念方面推进高校德育创新,努力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开拓思路,把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增强“立德树人”的整体效应。

2高校资助工作与德育教育的密切联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资助贫困生是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扶贫贵在扶志,扶志贵在明德。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作为一项扶志明德的教育工程,其主要目的是使家庭经济困难、迫切需要资助的大学生充分享受高等教育机会,从而推进高等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国民教育水平,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彰显社会公平正义,影响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甚至社会长治久安的教育工程,高校资助工作所发挥的不仅仅是对贫困学生的物质资助功能,它的精神德育功能更应成为我们研究、开拓的关注领域。高校资助工作真正面对的是所有大学生,而非狭隘意义上的受助学生。它区别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法,能够引导大学生发挥自身主体能动性,它是一种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增强自信、完善人格、提升道德进而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高校资助活动作为一种典型的隐性教育活动,它应该与显性教育相辅相成,以间接性的潜移默化方式引导学生的德性修养,国家建立的高等教育资助体系不仅仅是为了“不让一个学生因为贫困而失学”,其本质涵义在于通过物质帮扶解决学生的经济窘境,进而使学生在健康向上、平等自由的成长环境中形成正确的价值体系和良好的道德人格,成为优秀的高素质人才。然而,在目前的高校资助工作绩效评价中,德育成效的指标显示成果较少,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并未因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而明显提高。笔者在工作中通过调研、访谈等途径发现,多数受助学生对国家、社会和学校的资助心怀感恩,铭记给予与奉献的意义,希望在成人成才后传递感恩,帮助他人。但现实中仍有部分学生还存在几种不正确的思想倾向:

(1)未树立“感恩于心,回报以行”的责任意识,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家庭贫困,理应获得相应的资助帮扶;

(2)未建立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生活缺乏方向和规划,依靠资助资金度日,生活态度懒散消极;

(3)未树立阳光自信的良好心态,部分学生得到资助后并未在观念上“脱贫”,羞于提及家庭情况,存在自卑心理,社会交往狭隘;

(4)未树立成熟理性的感恩意识,部分学生得到资助后希望立即将爱心传递给他人,但因实际情况限制,无法兑现内心意愿而产生愧疚自责心理。因此,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各种资助时,要分析把握学生的思想倾向和心理状态,不仅进行物质帮扶,更重要的是将诚信感恩、宽和互助、善良友爱、砥砺进取等道德素养和道德意识传递给学生。道德教育在第一课堂的显性教育中有着密集化、理论化的特征,其效果有限,学生更多地需要在现实中去发现道德、感受道德、提升道德。而资助恰好植根于现实生活,高校资助工作者应该深刻认识资助教育的内在涵义,把握好资助教育的良好契机,密切配合课堂教育,在潜移默化中通过精心引导对学生的道德意识进行生动化教育。

3践行德育教育,创新高校资助工作思路

大学生资助体系形成发展的价值旨归就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高校应利用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勤工俭学等资助制度,在帮助学生实现自身发展、促进自我完善的同时,以期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逐步塑造学生的独立人格。正如原教育部部长周济所讲:“各学校要从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出发,结合国家实施新资助政策的契机,结合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物质上帮助学生,精神上培育学生,能力上锻炼学生,发挥资助与育人的双重功效。”[3]资助与育人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在资助的同时达到育人的目的,是创新高校资助工作的必然方向。这就要求高校资助工作一方面让受资助的学生深刻体会到国家对教育、对民生的大力支持,领会到自强互助、公平正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另一方面,在资助的同时加强对学生道德观念的引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高校资助工作的目的和意义,使其能够在内心形成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的道德标准,使“靠着资助费生活、等着资助费生活”,以致发展到后期伸手要资助费、甚至捏造虚假情况骗取资助等资助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得以有效解决。创新高校资助工作思路,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受资助学生的个体发展为基本出发点。这些学生往往因家庭经济的困难而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化特征,要深入了解每名受资助学生,了解他们的共性与特性,在尊重个性发展的同时,坚持科学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形成由浅入深、循环上升、有机统一的德育实践教育体系。创新高校资助工作思路,要以资助为基,以德育为梁,重建高校的资助体制,塑造学生的独立人格。力求不仅让学生受到生活的资助,也让他们完成精神的升华。要在资助学生的同时,引导学生培养独立人格、道德素养以及综合能力。高校现有的资助工作一般通过主题班会、征文比赛、励志典型宣传等形式对受助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除了这些常规的教育途径,结合新时期大学生的个性特点,高校资助工作必须拓展育人方式,创新育人思路:

(1)扩大高校资助工作的德育受众。改变以往在资助对象评定后,未获得资助学生即与资助工作“分道扬镳”,甚至因不满评选结果而出现个别学生与资助工作“背道而驰”的现象,使资助工作具有传递性和延伸性。在资助项目进行评定过程中,资助金额发放到位后,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良好契机。而在实际工作中,有许多高校将资助育人的受众仅限定于受资助学生群体,忽视了参加资助民主评选的其他普通学生。这类学生实质上是高校德育教育的最广泛受众。因此,高校应兼顾不同群体,充分挖掘资助的德育功能,发挥其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完善学生等作用,促进大学生整体素质和德行品质的提升。

(2)改变“单向灌输”的老套路。高校要立足现实、贴合实际,推动学生理想信念与现实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可以采用新媒体互动、大型主题演讲、知识竞赛、专题讲座等形式,通过一系列富有感染力、打动人心的互动教育,构建学生的理想价值结构。

(3)注重教育的实践环节,实施“实践育人”。高校可以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组建“志愿者服务社团”、“义工社”等义务服务组织,按规定学时要求受助学生根据自身个性特点开展丰富多样的义务志愿活动,为学生回报国家、感恩社会提供可行渠道和途径,通过实践环节多元引导受助学生主动积极地将德行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提高认识、历练境界,达到“扶志明德”的育人效果。德是国之本,人之魂。高校资助工作应当成为德育教育的重要抓手和载体之一,高校教育者应把握新时代大学生成长特点,创新资助育人理念,拓展资助育人途径,引导学生的德行修养,塑造学生的人格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形成互助友爱、诚信感恩、自强不息、勇于进取的道德风尚。

作者:祁君 单位:湖北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吕金娥.新时期大学生德育教育问题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2,2.

[2]秦建林.高校德育的困境与提高德育效力的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26):30-31.

[3]周济.在2007年全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人民日报,2007,5:28.

[4]赵越.论高校思想教育与资助育人工作中感恩教育[J].现代商贸工业,2013(5).

[5]骆郁廷,郭莉“.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及有效机制[J].思想教育研究,2013(7).

第三篇:高校大学英语课堂德育教育

摘要:

德育教育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探讨了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利用大学英语课堂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英语教师发挥榜样作用;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利用第二课堂进行德育渗透。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高校;大学英语;德育教育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机构的逐渐调整及职业教育层次的日益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必须高度重视高职学生的德育教育。单纯的德育课堂不足以起到净化灵魂的作用,高校的各门学科都要将德育教育融进课堂,而大学英语课堂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德育教育基地。

一、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大学生德育是大学生形成正确道德标准的重要途径

职业教育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就业的要求,对受过一定教育的人进行职业素养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其提供从事某种职业必需实践经验,并能迅速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一种教育。在此期间,如能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道德引导,将有益于学生的职业道德行为养成。高校的学生应该一走出校门就能很快适应社会,适应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有自立自强的意识,有较高的人际交往的能力,有应对挫折与失败的心理准备。

(二)大学生德育是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

高校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地方,它不但要培养学生高超的职业技能和工作能力,也要培养学生忠于职守的高尚敬业精神,更要应该让学生拥有事业成功的良好个性。高职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勇于创新,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但是这一时期,也恰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初涉世事,阅历较浅,对于整个世界和社会的看法,往往比较幼稚,不能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而且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所以,德育工作者应注意观察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良好的德育工作能够满足、引导和提升学生的道德需要,为学生的道德发展以及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们拥有一个充实的、有意义的、有尊严的和幸福的人生。

二、利用大学英语课堂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利用大学英语课堂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教师应该行为师范,能从知识、个人修养、性格品质等方面为学生做出表率;其次英语课堂所用教材要能提供相应的德育教育素材,或者说教师能从教材中找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一)学博为师,德高为范

教师在课堂或课外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所展示的一言一行都在学生的观察中,都对学生造成影响。现在的高职学生思想行为都比过去开放大胆,他们敢于评价教师,也敢于向教师的行为挑战。他们更希望教师能成为他们的朋友,不仅能帮助他们获得知识,更能帮助他们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即使在大学英语的课堂上,他们也希望能听到教师流利诙谐的语言,欣赏到世界名著的教材片段,体会到语言在生活中的应用,联系到就业、环境等热门话题。因此,英语教师必须在业务过硬、专业知识充实的同时,关心政治、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做到博而专,并且对学生充满真诚,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也是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主要依靠外语教育中文化教育来予以实现。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二单元Friendship中讲述了两个老朋友的友谊。我先运用B课文作为引入,讲述生死至交的含义和人类应有的高尚品质,指出我们在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应以诚相待,才会有挚友,有了挚友才会有与人相交的快乐,才会摆脱孤独。我运用课文事例向学生说明朋友的重要性,以及以真诚对待朋友的价值。许多学生叙述了自己与朋友的故事,一个学生说:“Itisimpossiblenevertoletafrienddown,butIwilltrynottoletafrienddown.”

(三)利用第二课堂进行德育渗透

英语第二课堂是一种利用教学计划以外的时间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兴趣的教学形式,是进一步加强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重要辅助手段。将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开放、灵活和广泛的优势特点,通过第二课堂开展的系列活动,调动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拓宽其知识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发挥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的德育功能。要想提高德育的教育效果,除了改革课堂教学,还必须走出课堂,让学生在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中增加情感体验,感受真善美,辨别假恶丑。高校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开辟校外德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对德育教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德育是培养具有道德发展性的人的条件和保证,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它致力于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的培养,体现着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贯穿德、智、体、美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大学英语教学有着其他学科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广大英语教师应认真研读教材,用充满爱和智慧的心灵对待学生,无论是英语教学还是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都会取得良好成果。

作者:顾宝珠 张恒 单位: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外语与旅游系

【参考文献】

[1]李秀艳.浅谈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及其途径[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4.

[2]王功文.王坚.高校德育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中国地质教育,2003,02.

[3]唐汉卫.现代道德教育专题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第四篇:财经类高校德育理念创新研究

摘要:

社会道德失范问题折射出市场经济深入发展过程中,道德价值标准的紊乱和学校道德教育的低效。财经类高校培养的财经人才的道德水平高低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厘清道德失范背后的经济原因和学校道德教育理念存在的问题,并据此重塑财经类高校的德育理念。

关键词:

道德失范;财经类高职;德育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社会道德领域却屡现道德失范。所谓“道德失范”,是指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道德评价标准的紊乱以及道德调节人们活动力量的衰落。道德失范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德育,即学校道德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科目之多、时间之长举世罕见,可谓“全程化”德育;另一方面是日益严重的道德失范现象引致道德教育有效性饱受争议,“去道德化教育”的倾向使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合理性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公众最痛恨的道德失范现象中,经济领域的道德失范日益严重,如食品安全、贪污受贿、不正当竞争、信用缺失等;其他领域的道德失范背后也有经济利益方面的诱因,如学术造假等。财经类高校作为培养财经专门人才的摇篮,面对经济领域道德失范的严峻形势,必须究其原因,重塑德育理念。

1道德失范背后的经济原因

市场经济在为中国带来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的同时,在道德层面,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首先,作为市场经济基石的个人理性主义,推崇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作为个人选择的金标准。其次,市场经济的扩张实现了高度商品化和货币化,其结果必然是对商品和货币的追逐替代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市场经济中的个体作为理性经济人是自利的,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并不必然导致道德失范。亚当•斯密认为,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时也促进了社会利益的进步。市场经济深入发展过程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盛行的现象并非中国独有,其实质是道德评价标准未能及时更新而引致的混乱。市场经济对我国道德领域的冲击在于,对经济价值的过度追求挑战了我国传统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由此出现了道德价值标准的迷失。因此,道德失范现象频现表面上看是学校道德教育失效的结果,但论其深层次的原因是在经济基础发生深刻变革时,作为上层建筑的道德领域的认知、思维、判断严重滞后的结果。

2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理念存在的问题

2.1学校对道德教育的功能定位不清晰,追求“大包大揽”

传统的学校道德教育备受争议的重要原因是其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造成了学生对道德教育的厌倦。因此,学生表现出的知行脱节、功利主义倾向、精神空虚和行为失范的问责对象首先就是学校。在我国,在学生的整个学业过程中,德育课程从未缺位,教师有责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一点与欧美国家有很大区别。不仅整个社会,就连学校自身也认为学校具有道德教育的“正统性”,而忽略了其他教育主体,比如家庭、社会在德育方面应发挥的作用。学校在道德教育方面应定位为品德教育,即强化道德领域的认知、思维和判断能力的培养。家庭和社会作为实践场所应发挥在道德价值观内化方面的作用。三者合力才能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道德人格。

2.2学校的道德教育内容庞杂,追求“大而全”

亚里士多德时代的道德教育是“美德袋”教育,即将社会成员应具备的美德装入一个“袋子”中,美德通过“袋子”传递给学生。这种“美德袋式”的道德教育模式实际上就是传统的灌输式、说教式道德教育模式的形象化。时至今日,我国的道德教育的主要模式依然是灌输式的,只不过随着时代变迁,美德袋中“美德”也与时俱进,内容日益增多,最终使美德袋成为一个沉重不堪的大袋子。当前,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美德袋包罗万象,既有传统道德教育的道德条目,也有社会主义新道德观下的道德条目,缺乏整体性和针对性。

3财经类高校对德育理念的重塑

3.1目标定位

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道德发展是连续的,按照顺序由低到高逐步展开的构成。人的道德发展可以被分为“三水平、六阶段”。前习俗水平包含惩罚服从取向阶段和相对功利取向阶段;习俗水平包含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和遵守法规取向阶段;后习俗水平包含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和普遍伦理取向阶段。柯尔伯格根据大量数据研究认为,大部分青年和成人处于习俗水平,只有少部分人能够达到后习俗水平。目前,我国社会道德失范问题频现反映出我国很多人的道德水平仅处于前习俗水平,需要靠严格的奖惩机制来约束其内心的功利主义的倾向。同时,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定位太高,德才兼备,“四有”新人、甘于奉献等大学德育目标定位偏向后习俗水平的道德要求。所以,在制定财经类高校德育目标时,应考虑为习俗水平、第四阶段——以法律和秩序为准则的定向阶段。

3.2财经类高校德育理念的“品质包”

财经类高校以满足社会需求的培养财经类高技能的职业人才为己任,其德育理念应与这一培养目标保持一致,同时考虑到习俗水平的德育目标定位,应树立务实的德育理念。因此,为了加强财经类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现将财经类高校学生应具备的品质设计成一个三层次的“品质包”。第一层次为基础品质:社会人品质。旨在培养理解感恩、重信守诺、敢于担当的社会人。第二层次为特定品质:青年大学生品质。旨在培养自信乐观、健康向上、仁爱务实的青年大学生。第三层次为核心品质:财经人。旨在培养诚信笃行、革故鼎新的财经人。在经济活动中,财经人才,较之其他专业人才更容易受到金钱诱惑,所以,财经类高校德育工作的理念应有针对性地强化“财经人”的核心品质的培养,以防范经济领域的道德失范。

作者:杨晶 单位: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永华.道德失范以及制度伦理思考[J].山东省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