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入学教育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高校入学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高校入学教育

高校入学教育范文1

关键词:网络信息环境;入学教育;大纲;教育前置方案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的第一环节,是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完成角色转变的关键。新生入学教育的落实是实现我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育任务的重要途径,是高校教学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起点,是“六位一体”育人模式的重要载体。按照埃里克森的人格八阶段理论,高校新生处于“亲密对孤独冲突”的早期阶段,在这一阶段迎来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管理环境等全方位的改变,增加学生的不适应。因此,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探讨具有实效性的高校新生入学教育路径,是落实新时期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方式,是教师设计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入学教育计划与入学教育方案的指南。

一、网络信息环境下高校教育新特点

网络信息化是新时展的利器,同时使得高校教育呈现新的特点。网络信息化的交互性和即时性日益明显,学生更加注重与教学中信息的互动;网络信息带来高度的自主性和参与性,学生关注教育过程中的自我探究与自我获得,使得在过程中的教育成为可能;同时,信息具有全球化的共享性,学生接触信息的途径是越发丰富,但信息又是相对封闭的,具有社群性的特点,学生更加注重群内信息的分享与传播;网络信息时代更加注重个性化与受众的特殊化,这就使得高校教育亟待破除大课堂的整齐划一模式,真正针对学生个性特点设计活动;另外,信息内容的海量繁杂和多元化、多媒体与超文本共存性更加明显,也在变革着高校德育主客体间的关系,高校教育的内容和组织形式,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方式,无一发生了改变。

二、网络信息环境下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困境

繁杂的信息较大程度上冲击着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弱化了学生的意志,缩短了学生注意力的保持时间,学生对多媒体学习的倾向性明显增强,网络亚文化的构建和交往方式、活动组织形式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当前不少高校逐步重视新生入学教育,但是面临网络信息大环境,入学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实施往往困境重重。在当前网络信息背景下,高校新生入学教育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而当前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改革却未能同步。入学教育缺乏有效的模式支持,尚未形成明确的教学程序和框架,教育内容仍然偏重大一统、缺乏个性,教育组织大部分停留在大班额的班级授课形式,活动设计同质化明显,教学方法偏重说教缺乏趣味性和参与性,师生互动形式偏重“满堂灌”,教育手段和载体比较单一,未能真正发挥线上、线下两个阵地的积极作用,入学教育时间短且缺乏延续性,教师重视程度不够且缺乏合作性,缺乏有效的教育评价体系。因此,探讨适应网络环境、教学主体变化的高校新生入学教育路径,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三、网络信息环境下高校新生入学教育路径

1.建立基于大数据调研的讲师团队

大数据是一种获取、存储、管理、分析超大信息集合系统,通过智慧化校园的建立与完善,高校教育教学活动逐渐与大数据建立连接。提高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实效性,需要通过对学生评教、教务督导、学生问卷测试、学生代表发表意见等形式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分析,得出最受欢迎的课程、人气最高的教师等多维度的数据,在全校建立相对稳定的新生入学教育讲师团队,开展一系列受学生欢迎的教育教学。

2.编写制定统一的新生入学教育大纲

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管理者共同制定全校统一的新生入学教育大纲,大纲下包含诸多模块,各个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按照规定大纲,针对本专业学生学科领域、气质、性格特点进行模块组合。从而有效解决了一线组织者无纲领的盲目性,又为他们提供自我探究、自我创造的空间,保证了教学的完整性、规范性和创新性。

3.基于移动互联网络教育前置方案的实施

线下教育与线上教育相互融合,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的强大作用,抢在学生报到前的黄金时间,利用移动互联网的即时、趣味、交互性优势,在暑期开展教育,最大限度发挥入学教育对学生的引领作用。目前不少高校已启用网上报到系统,而在系统基础上加入相关教育内容,从而使学生提前完成或部分完成对大学生活和学习的适应。例如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采用引入互联网课程将大学安全教育前置至收取录取通知书时刻,要求新生在线学习课程并完成各项考试,其课程采用动画、视频、案例等多种形式,用95后的流行语言、丰富的课程的交互式设计,利用95后使用手机的习惯和碎片化的时间完成教育,效果突出。

4.团体辅导、工作坊等参与性强的活动融入

95后大学生突出的心理特点是开放性和闭锁性并存,他们渴望获得和谐的人际关系却又常常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这就意味着当代大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更多扮演的是参与者的角色,而非接受者。参与性强、探究性突出、趣味性明显的活动往往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游戏性强、设计紧凑团体辅导、工作坊的形式非常注重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合作共享,有利于初次接触大学环境的学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而这两种形式常常又对参与人数有一定限制,是小圈子的活动,恰恰打消学生闭锁的心理状态,使其能够搁置疑虑,参与活动。

参考文献:

[1]陈小强.中国转型期网络信息不确定性现象的社会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

[2]曲云进,姜松.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实效性问题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09,11.

[3]金一斌,罗美华,刘孝菊.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学术月刊,2012(7):42-44.

[4]张程.“80后”辅导员对“90后”新生开展入学教育新途径[J].黑龙江教育研究,2014,4.

高校入学教育范文2

关键词:适应性;辅导员;语言艺术

一、新生入学所面临的挑战

(一)个体生活转变为集体生活

无论高校新生在高中生涯是寄宿或走读,由于紧张的学习压力,大多数时间都是待在教室里,社交时间较少。进入大学校园后,学生从以前自己拥有独立空间,变成宿舍集体生活。在社团、在宿舍,每一个人的生活作息习惯,性格偏好等方面均有差异,如何处理生活中的摩擦与矛盾,适应生活方式的改变,是需要不断学习的过程。同时,大部分新生都希望人际关系和谐。但社会化的人际交往方式,以及多元化的交流沟通内容,让缺乏交际经验,方法手段不多的大学新生较难适应。

(二)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并且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备战高考。大学教育以素质教育为主,多采用集中授课、课后自学,接触的学科知识相对比较广泛。随之带来的变化就是新生有更多的可支配时间,如何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有效地利用这些时间,不沉溺于游戏恋爱。在课堂外主动去学习专业知识或提升其他综合素质与能力,并养成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是意义重大的事情。

(三)家长引导转变为独立思考

在进入高校前,学生处于相较封闭的校园环境,年龄小且社会经验少,大多事宜听从家长的意见建议,这其中可能包含志愿填报、专业选择等。与之相对应的是,高校新生进入校园后,脱离家庭的舒适圈,面对全新的生活、学习方式,虽然仍旧会有家长的帮助,但逐渐开始自己独立思考,同时也包含可能由此产生的亲子关系冲突的问题,这是由学校步入到社会必经的阶段中的挑战与锻炼。

二、入学适应性教育的关键

(一)内容的思政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有明文规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就是将信念教育作为核心,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素质是有严谨的态度,有责任担当,在工作生活中将优秀的思想品质、道德理念、人格魅力通过语言艺术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行为。辅导员在开展入学适应性教育时,语言表达更是要注重政治立场鲜明,传达国家学校政策方针,解答学生疑惑之时,必须立场鲜明,态度诚恳,帮助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学会独立理性思考。

(二)情感的同理心

传统的说教式教育对现如今的高校教育、个性越来越强的“00”后大学生,越来越显得捉襟见肘。辅导员如果经常使用居高临下的态度与新生进行交流,非常容易刺激到部分学生的逆反心理,也有损于师生关系,给有效开展后续工作刘霞隐患。在面对新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与疑惑时,最重要的是学会换位思考,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才能赢得学生的认可,消除学生初来学校的隔阂和老师之间的陌生感。

(三)语气的差异化

由于原生家庭与成长经历的不同,辅导员面对的学生可谓是千差万别。费孝通先生在谈到社会和谐的问题时曾说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可见求同存异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极其重要。一个人说话时的语音、语调和语气等都会给听众带来不同的情绪价值。所以,辅导员在言语表达时应注意掌控自己的语气、语速和节奏。主题班会的时候和缓、温柔、坚定的语气能减少年龄身份不同带来的距离感;演讲时候适当保持抑扬顿挫能够让演讲内容充满魅力和感染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谈心谈话时语气亲切更能让学生卸下心防。面对不同性别、性格特点的学生,谈论不同话题内容时,更是要重视语气的契合度,这其中也包含表情、神态、手势等肢体语言。

(四)专业的针对性

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群体特征,不同于针对个别学生的特殊矛盾,面对新生群体,辅导员还需根据专业特点,结合职业生涯规划与未来就业指导,了解本专业学生的大学期间甚至毕业后的学习整体规划给予科学的建议与意见。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学习实习指导等,在新生对大学学习有一个整体框架与目标后,会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减轻对未来的困惑与迷惘。

三、提升入学适应性教育中语言艺术的方法

(一)网络新媒体让学生提前融入校园

现如今,社会变化日新月异,“00后”学生思维活跃,平时接触最多的就是网络,他们通过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兴媒体来认识、了解世界。而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作为学生思想的引路人,想要不成为被“后浪”拍死的“前浪”,与学生建立紧密的联系,同时帮助学生建立积极正确的理念,辅导员应当充分利用网络。在QQ微信群日常语言表达时适当使用贴近学生生活的网络用语,结合社会热点、头条新闻以及学校最新动态,有助于消除学生的紧张和压迫,营造和谐的交流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凝聚共识

现在有一些学生觉得正确的空话就是废话。那么,通过讲故事、举实例、摆事实与大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凝聚共识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历史上的民族独立、现如今的抗疫抗洪以及为实现中国梦的奋斗道路上,有许许多多鲜活感人的事例值得学生借鉴学习。辅导员应加强自身修养,灵活运用中华上下五千年中的文化经典精华,结合高校新生实际,赋予其当代价值和意义,让中华传统文化活起来。从诸子百家到唐诗宋词,从论语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都是能给学生带来思想启迪、精神激荡的精神琼浆。

(三)经常使用积极鼓励性的话语

心理学中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实验给了我们很多关于教师积极期望的教育启示。鼓励性语言、积极的话语在发掘学生潜能,性格优势时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力。对大学新生来说,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面对新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刚入学可能犯的错误时,辅导员在交流中如能充满“爱心、耐心、细心”,多使用积极鼓励的话语,进行善意提醒,能帮助使其逐步克服以往养成的不良行为习惯,提高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

(四)避免使用消极伤害性的语言

使用暴力、诋毁、贬低等消极伤害性的语言,会对学生曹成极大困扰,良言一语三冬暖,恶语一言六月寒,严重的甚至会损伤学生的自尊、自信,导致学生身心紧张、自卑甚至抑郁等心理疾病。尤其对于新生,他们大多刚刚成年,面对陌生环境,当下内心需要的是他人与社会的认可与尊重。即使面对犯错的学生,也要按照遵纪守法、为人师表的基本要求,表现出对学生的关怀。

(五)生活化情景建立亲密度

学生在刚刚进入校园时,可能面临各种生活生理方面的挑战,在没有家长细心的照顾,水土不服、军训不适、饮食不习惯、学习困难、家庭经济困难等等,这每一项可能都是小事,但对一些学生而言就是会造成他们身心极大困扰的问题。古语有云,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是最需要辅导员去作为朋友去帮助他们的时候,也是了解学生,建立信任感最重要的时候。接地气、口语化的亲切关怀和慰问,以及通过联系学生与学校,在现有条件下帮助新生解决实际问题能极大提升师生关系的亲密度与信任感。

(六)构建深厚的知识储备体系

日常工作中集中体现辅导员语言表达能力的场合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针对个别与特殊学生的谈心谈话,另一类是集体场合讲话。不管是哪种场合,都需要辅导员在平时通过学习培训、理论学习、践行落实等方式沉淀自身,构建深厚的知识储备,同时也要增强语言的幽默感,通过自嘲、引用流行语言等方式,营造风趣幽默的环境,让入学适应性教育工作更加轻松,学生信息接受度更高。个人谈心谈话中需要辅导员对学生的恋爱、学习和就业等生活日常问题有足够的思考和沉淀,避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

(七)适当的肢体语言传递力量

高校入学教育范文3

关键词:网络平台;高校;入学教育

高校新生是新生教育的主要对象,同时入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开端,是一个关键而特殊的教育阶段。对于准大学生来说,大学校园的学习生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他们会在这一过程中经历人生的改变和转型,无论是学习环境还是人际关系都与以前的教育有着明显区别。高校依托网络平台的更多优质资源,将入学教育前置以重点提升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

一、高校入学教育工作的核心阶段要素

(一)入学阶段

高校入学教育是贯穿新生学习阶段的全方位教育过程,并不是某一堂课或某一个知识点就能够明确的内容,而是应该经过验证和设计之后形成的教育工作体系。当前入学阶段的教育以新生为主,教师为活动的指导者,目的在于借助网络平台使学生完成不同阶段的学习任务。其中入学阶段的学习是适应性教育环节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教育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大学适应性教育的结果。教师在这一阶段的工作就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经验和学习内容,使得学生减少对于新环境的陌生感,与此同时,在学生出现问题和困惑时及时提供解决方案,让他们顺利过渡。具体来看,和高中学习相比,大学阶段的学习需要更多的主动性支持,所以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主动探索的意识,提前适应大学学习环境,准确抓住大学阶段的教育重点。特别是现在的学生成长环境优越,缺乏相应磨炼,普遍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在面对全新的大学校园生活和学习的激烈竞争时,会产生各种困惑。入学阶段的教育工作也需要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调整,让学生意识到自身角色定位层面的变化,否则会产生心理障碍或其他适应性困难问题。

(二)教育适应阶段

当前的大学新生普遍具有非常强的自我意识,但其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比较缺乏,在进入大学后可能无法适应校园生活的转变,所以高校的教育前置工作要做好学习目标的整体规划,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的生活节奏,完成教育适应阶段的强化工作。从人际交往上看,大学新生拓展人际圈的愿望强烈,但大学社会化的人际交往方式可能会导致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受到阻碍,这也是此阶段的主要矛盾。从内容上看,通过网络获取教育资源,对原有的入学教育进行扩展和补充,将个性化学习和交互式集体学习相互结合,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组织改进,帮助学生制订阶段性计划。教育适应阶段的核心内容在于新生初步了解大学生活和学习的有关要求之后,展开教育实践,在这一阶段,新生已经对大学生活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并开始尝试独立生活,真正意义上开始适应性学习。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和寝室生活的过程中,学校可以依托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各种情境化教育,让学生亲身体验利用网络渠道与他人进行沟通,解决生活和学习层面的各类问题。

(三)适应反馈阶段

适应反馈阶段的核心要点在于评估前两个阶段的学习效果,并根据教育前置的成果来重新设计入学教育的课程内容,对教育资源进行补充和完善,同时观察学生在这一阶段是否产生了新的不适应问题,并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这在部分学生的入学培养方面可以起到关键作用。适应反馈阶段的入学教育重点,应该从管理层的角度明确学生的本位和实际需求,涵盖学生的生理、心理、学业适应发展,围绕各种形式来进行全方位的认同感驱动。相比国外的入学教育,我国的入学教育还存在很多需要探索和完善的区域,所以学校应该强化资源掌控,并形成各项规范,以适应性为主线建立教学框架。在社会多元、生源多元化的情况下,我国的大学新生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传统的教育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如何准确把控适应反馈阶段的具体目标与学生的需求特点,优化创新,把握大学新生教育前置方向是未来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作为学生步入社会前的奠基阶段,刚刚步入大学的新生不仅要强化基础能力的培养,还应该重视思想层面的正确引导,为今后的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网络平台下的高校入学教育前置措施

(一)主动整合网络教育资源

高校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组织人员建立入学教育的网络化工作体系,例如借助官方网站,微博或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为学生提供帮助,让学生能提前熟知大学生活。学生能够通过各类平台获取所关心的各类问题的答疑和解惑,同时也让学校了解、掌握新生的思想状态和生活需要。我国的大学新生教育已经开始突破工作层面,上升到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人格教育,要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强化思想层面的指导功能,进一步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解决新生时期学生适应不良和能力发展不均等各类问题,科学合理设计新生教育体系。借助网络教育资源,改变沿袭多年的传统教育思维定式。具体可以通过思想教育和学习指导的方式,将网络平台的资源进行拓展,然后让学生从被动接受教育转变为主动参与思想交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并让学生意识到大学与高中的阶段性差异。各类教育活动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能力发展,包括专业技能培养和思想价值观教育等。

(二)设计网络教育的内容

借助网络平台设计网络教育前置的有关内容成为当务之急,高校可以将高校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在网络平台上提前,包括各项校规校纪和学习目标规划等,让学生在入校之前就能了解学校的各项要求,了解自己在学校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提前在心中树立规矩意识并做好生涯规划。换言之,学校需要善于运用各种网络工具和学生进行交流,共享入学教育资源,使得教育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更加平衡有序。这种平衡化关系可以让教育更加具有亲和力,改变传统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全新的平台,使得教育效率显著提升。学校搭建网络教育平台,将专业知识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提前,让学生在入学前后拥有正确心态,并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想动态。学生作为入学教育的核心和主要参与者,学校要围绕学生发展的核心目标,充分体现内容的基础性作用,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借助网络渠道强化学生个体发展,突出能力培养,使学生能够全方位提升自己在社会竞争中的个人实力,尽快完成从高中阶段到大学阶段的角色转变。网络平台支持下的入学教育可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并且有针对性地提供教育内容,可以在一个教育周期结束之后对教育资源和成果进行反馈,形成闭环式教育框架。

(三)多途径网络教育

入学教育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涉及专业教育和心理教育等多层次专题内容,所以不仅需要在形式上进行转变,还需要在途径上做好规划。学校应及时了解和更新有关入学教育的平台信息并制定好学生的各项工作制度,建立完善的内容更新机制,注重对教育工作队伍能力的培养,依托网络平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始终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以激发学生兴趣,多形式满足学生的参与需求。同时未来的入学教育前置工作应符合当前学生的特点,积极开拓网络教育平台,突出教育的引导作用,将学生喜欢和常用的沟通方式作为交流渠道,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因地制宜地组织入学教育,充分发挥入学教育在入学关键时期的功能,面向所有新生的需求做好设计规划,创造主动性的教育模式,突出自主功能。多途径的网络教育能够实现阶段教育和全程教育的结合,实现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的整体目标。当代大学生作为数字时代的公民,也能在多途径的网络教育下顺利过渡到大学生活阶段。

三、结语

高校入学教育范文4

关键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性别差异,多维研究

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是社会公平的一种重要体现,保证两性平等的接受高等教育,无论是从社会发展还是个体发展而言,都具有关键意义。实际生活中,高校的两性差别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对两性职业发展、社会参与程度、学科调整设置以及学生性别组成多样化都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高等教育存在性别差异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教育层次分化;第二,专业领域分化。虽然我国相关教育专业学者对高等教育两性差异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基本是从整体方面进行探究,对学科专业和院校类型的分析较少,并且研究主要属于短时期和静态方面的比较,没有开展长期而动态的分析。因此,在我国教育新形势下,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性别差异进行多维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调查与研究设计

我们主要从总体、院校类型和专业学科三个维度,对高等院校入学机会两性差异进行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在我国多个地区的26所高校进行调查,查阅了高校各年的学生档案,以及各个专业女生男生每年的入学人数。基于对26所高校的调查,结果显示,在2014年,重点高校男生入学人数为1183人,女生入学人数为493人;2015年,重点高校男生入学人数为1132人,女生入学人数为642人;2016年,重点高校男生入学人数为1037人,女生入学人数为732人。2014年,普通院校男生入学人数为1173人,女生入学人数为732人;2015年,普通高校男生入学人数为937人,女生人数为837人;2016年,普通高校男生入学人数为839人,女生入学人数为1037人。2014年,专科院校男生入学人数为928人,女生入学人数为201人;2015年,专科院校男生入学人数为1048人,女生入学人数为304人;2016年,专科院校男生入学人数为803人,女生入学人数为403人。

二、调查结果与讨论

1.总体分析

针对最近二十年的数据,从两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总体趋势分析,男生女生入学的机会不断上升,女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处于较快增长的趋势。在2015年,女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超过男生。同时,两性入学的差异不断缩小,这种情况出现在各种高校中,无论是专科院校、本科院校还是重点院校,男生女生入学机会差距已经在逐渐缩小。在专科院校和普本院校,女生入学人数超过男生。

2.院校分析

女生在林业院校、农业院校以及理工院校中的比例较低,并且低于以女生为主导的院校。在财经院校、艺术院校和师范院校中,其比例要高于男生。从院校类别角度分析,两性差异十分明显。女生主要集中于艺术类、师范类以及财经类院校,选择进入林业类、农业类以及理工类院校的女生人数较少。

3.学科分析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女生偏文、男生偏理的现象依然十分明显。在以男生为主导的专业或者以女生为主的专业中,女生和男生的分布比例依然较大。在一些综合类的专业中,其差异不断缩小。无论是女生或者男生,其选择的专业范围更加宽广,在各自主导专业中依然占据较高比例的同时,在管理学、医学、法学或者经济学专业的人数也在持续增加。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学科的纵深发展逐渐受到教育领域的重视。两性入学机会的差异更多地体现在专业之间。专业性别差异存在于我国高校中,而且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现象。我们要研究的是,哪些专业存在两性的天然差异,哪些专业是学生意愿的选择,哪些专业是由于性别偏见或者传统印象所带来的社会性差异。社会性差异主要是文化、经济以及观念等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想要消除这种差异,需要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特别要注重提升社会的民主化程度。同时,个体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发展。

三、导致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性别差异的相关原因分析

1.传统观念的影响

在封建思想的作用下,重男轻女的观念深入人心。虽然在新时期下,这一现象得到明显的改善,但是依然影响着人们的思想。

2.城乡发展差异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经济实力有限,将有限的资金用于城市建设。在长期的发展中,农村与城市在文化、经济以及政治方面存在分化和断层,使教育资源没有实现公平分配。

3.物质能力差异

我国贫富差距逐渐加大,具备良好经济基础的家庭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经济基础较差的家庭难以担负孩子高昂的教育费用,导致出现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差异。

四、解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性别差异的相关措施分析

1.摒弃传统观念

全社会要从思想方面摒弃传统男尊女卑的观念,树立男女平等的正确理念。要摒弃传统观念、树立全新理念,需要长期坚持,需要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提升民族的观念意识和文化素养。

2.深化专业指导

选择专业学科是个体权衡和思考的结果,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或者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些人在选择过程中存在盲目而从众的心态,这种心态导致个体在面对选择机会时,出现不知所措的心理。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在综合考虑两性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的同时,为其提供多元化的机会,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创设积极的条件和环境。当前,我国针对高校招生制度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希望高考科目与各类教育进行有效沟通和衔接,真正做到为学生发展服务。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情况,我国教育行业要在高中或者初中阶段就对学生开展学术性测验以及职业规划指导,使学生了解自身的发展潜能以及爱好兴趣,为升入高校做出更加合理而科学的选择,促进资源与人才的有机融合。

3.消除城乡差异

城市的经济发展以及文化建设速度要快于农村。农村地区依然存在一定的偏见和陋习。因此,我们要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异,促进两性平等的接受高等教育。第一,要注重提升农村地区的文明程度和经济收入;第二,对农村地区加大教育资金投入,改善农村地区的教育形式,保证所有农村孩子都可以公平地接受教育。

4.实现经济发展

物质能力是确保孩子接受教育的保证和前提。因此,我国要进一步发展经济,改善百姓的生活质量,让更多家庭可以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保证孩子的受教育权利。同时,我国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认识到教育对民族发展和国家昌盛的重要性,对教育贫困地区要给予资金扶持,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5.营造社会氛围

国家要注重营造男女平等、尊重女性的社会氛围。特别是高等教育,要给予女性以平等的机会,根据女生和男生的特点开展教学,挖掘女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力。同时,社会要宣传女大学生的工作优势,鼓励用人单位积极招收女性员工。女大学生要在社会中树立良好形象,转变社会少部分成员的歧视心理。

五、结束语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更多的女生走进高校。高校女生比例持续增加属于社会复杂现象,综合考虑到院校类别、高教形式、教育层次以及专业学科等方面,笔者得出下列结论:在高等教育中,男生的数量依然占据明显优势,对女性参与生产生活或者政治活动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对女性社会地位、经济地位以及独立人格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全社会一定要对教育公平给予高度重视,提升我国社会的文明程度,合理分配教育资源。随着人口素质的提升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实现两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取向均衡化以及平等化。

参考文献:

[1]宋韬.浅析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性别差异的主要原因[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5

[2]王伟宜,李洁.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性别差异的多维分析[J].教育研究,2015

[3]张继平,冉晓平,刘博菱.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性别公平的社会学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

[4]李春凯,吴炜.民族身份、城乡分割与高等教育不平等[J/OL].北京社会科学,2017

[5]杨倩.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性别差异变化研究——基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实证调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

高校入学教育范文5

关键词:涉农高校;课堂管理;浸入效果

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注重教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提升提出新的要求。涉农高校在专业设置、课堂管理和培养目标等方面与一般高校相比有较大差异,尤其要积极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复合型人才。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中指出,涉农高校要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课堂成为涉农高校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学生学习效果成为检验涉农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试金石。因此,如何加强涉农高校教师课堂管理能力,提升学生浸入学习效果成为当今教育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一、高校教师课堂管理的路径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主要场所,是知识传递和转移的重要载体。传统的课堂管理只对课堂秩序进行管理[1],即教师强调课堂纪律和秩序,学生遵守要求,使教育教学过程在良好的秩序中完成。然而,新时代背景下,传统的课堂管理不利于新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涉农高校面临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培养任务,承担着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人才培育任务[2]。因此,涉农高校教师的课堂管理进一步拓展到教学效率领域和除课堂教学外的其他领域,即不仅要求师生共同遵守课堂教学纪律和秩序,还要求师生实现课堂内外的良好互动,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目前,涉农高校教师课堂管理主要存在三种类型。

(一)教师主导型

教师主导型是传统的课堂管理路径。在涉农高校中,教师按照学校的相关要求,制定符合课堂教学秩序的规范,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严格遵守。因此,教师主要采取软硬兼施的课堂管理手段[3],如指令控制、纪律约束、道理说服、情感管理等,其核心是教师采用各种手段强化教师权威和对课堂的全面掌控,强调学生遵守秩序和服从要求。虽然教师主导型课堂管理使课堂教学秩序得到良好遵守,但教师在课堂管理过程中不断约束学生的学习行为,削弱了其个体性的存活空间,扼杀他们的个性创造力,反而阻碍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培养。

(二)学生主导型

与传统的教师主导型课堂管理相比,学生主导型课堂管理给予学生较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学生自学的延伸。学生作为课堂主导者,可以对教师课堂所授内容进行自由讨论、提出见解。然而,这种课堂教学秩序比较松散,最基本的课堂教学无法得到保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味强调“以生为本”,随意放弃自身对课堂教学纪律和秩序应有的管理措施和手段,置学生于无约束的课堂教学中,导致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存疑,师生关系也相对松散。此外,多数涉农高校的学生处在心智快速发展和社会化转变的关键阶段,对课堂的主导能力稍显不足。

(三)师生互动型

师生互动型是目前许多涉农高校教师广泛采取的课堂管理方式,在实践中收到较好的人才培养效果。教师对课堂纪律和秩序仅有最基本的要求,灵活安排课堂教学时间和教学环节,将课堂教学切割成相互关联的许多片段,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发散思维,强化学习能力和效果。然而,由于对这种课堂管理方式不熟悉,互动过多致使难以按计划完成教学内容,部分教师是被动接受这种课堂管理模式,加上学生忽略提前预习知识和思考问题的重要性,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最终,课堂纪律和秩序开始变得涣散,教师之间的教学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师生关系也变得难以捉摸。

二、学生课堂浸入学习

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直观反映涉农高校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是教师课堂管理能力和效果的主要衡量标准。学术界对学生课堂浸入效果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多数以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为视角。例如,研究美国夏威夷语浸入式教学实践,指导我国云南少数民族小学双语教学[4];基于小学英语浸入式教学案例,有效促进小学英语教学中课程、学习和教师的一体化发展[5];英国普职衔接的第四阶段浸入式项目对我国在普职融通和衔接实践中的借鉴意义[6]等。可见,浸入式教学在语言教育和职业教育中使用较广。由于涉农高校学科设置的专业性,且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较高要求,以及学生将步入社会并完成社会化过程,高校学生的浸入式教学应得到更多关注。目前,学生课堂浸入学习主要有三种。

(一)被动浸入

被动浸入式学习表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长期处在被动参与的位置,学习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丧失了基本的思考能力。教师主要以讲授方式传播理论知识,辅之以适当的交流和互动,采用压力方式推动学生向前进步和发展;学生则完全处于被动状态,缺乏主动性,不能对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提出建设性意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推动下,可以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但在没有教师推动的情况下,学生很难在学习上有较大提升。常不利于涉农高校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培养。

(二)主动浸入

与被动浸入相比,主动浸入式学习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活性和创造性。教师只需要针对教学内容设计基本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情境,以师生互动方式完成基本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学生则在教师预设的教学情境里表现出足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如学生能在课堂上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性思考,适时表达自身对薄弱知识的不解,以及自身在预设情境中理论知识实践应用的迷惑,教师则可根据其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解答,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最终提升浸入学习效果。因此,涉农高校教师可以此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最终使人才培养质量达到基本要求。

(三)混乱浸入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引入和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目前对涉农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要求不断提升。如雨课堂、翻转课堂和混合教学模式等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理念的应用使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增加许多可能性和不确定性。然而,不考虑涉农高校的专业特征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浸入式学习,一味提倡和要求高校教师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理念,最终带来师生互动的混乱局面,影响教学和学习效果。因此,涉农高校如何有效利用先进技术和教育理念,使教师掌握有效的课堂管理方法,使学生由混乱浸入式学习变成主动浸入式学习,成为学生浸入式学习需要关注的问题。

三、教师课堂管理与学生浸入效果的关系

与传统教育理念相比,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涉农高校教师课堂管理能力与学生浸入学习效果存在一定的关系,二者不可割裂、相互影响。教师课堂管理能力反映教师对课堂的掌控意愿和掌控能力,学生浸入学习效果则反映学生学习效果和涉农高校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教师课堂管理与学生浸入效果的关系需要得到进一步关注。简言之,目前主要有两种关系。

(一)二者相互割裂、独立发展

教师过分关注自身对课堂进行形式意义上的管理,教师完全将课堂看成自身单向传播知识的场所,即教师对课堂管理有完全的主动性和权利,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和秩序,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过程。教师更加注重课堂教学的严肃性和完整性。学生在其中所参与的浸入式学习是无效的,甚至是负面的。一方面,在教师预设的教学情境中,相关参数和指标都被预先设定,学生被动接受来自教师单向的知识传递和讲解,不能对专业理论知识进行系统思考,不能掌握在教师预设的模拟情境之外应该如何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不能辨析自身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导致学生被动浸入课堂学习,最终学无所成。另一方面,教师在预设情境中引导学生被动浸入学习,学生看似表面上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然而,当现实情境发生变化,学生将无法学会如何融会贯通,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因此,教师不能在教学过程中获得来自学生积极有效的反馈,不能获得教书育人和立德树人的荣誉感和满足感,学生浸入学习效果的低迷反过来阻碍教师对课堂管理的意愿的实现,最终导致课堂教学秩序陷入混乱的局面。

(二)二者相辅相成、和谐共生

涉农高校教师良好的课堂管理会有效提升学生的浸入学习效果,反之,学生良好的浸入学习效果也会促进教师的课堂管理,二者相辅相成、和谐共生。首先,教师和学生本质上是协同依存、交互反馈、共同推进的合作共生关系[7],即教师和学生各自承担相应职责,在经历磨合、调整与合作后实现和谐共生。而现实中,师生之间文化价值观、目标、地位、年龄和资源等方面存在客观的较大差异,可能影响互利共生关系。过分强调教师或学生单方面的作用和地位,甚至贬抑对方,很容易疏远师生之间的共生关系,最终产生畸形的师生关系。其次,涉农高校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的提升,使课堂管理取得良好效果,教学环节能够在有秩序的情境中顺利完成,这极大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浸入式学习效果,使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第三,学生浸入学习效果的提升给予涉农高校教师良好的教学反馈,提升教师的荣誉感和满足感,使其在更大程度上积极投身教育事业,立德树人。因此,教师良好的课堂管理和学生浸入式学习效果相辅相成。

四、提升教师课堂管理与学生浸入效果

与传统教育技术和教育理念相比,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理念更容易促进涉农高校教师课堂管理和学生浸入学习效果的和谐共生关系。因此,涉农高校教师应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结合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提升课堂管理水平,强化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浸入学习效果,最终实现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培养。为此,需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涉农高校应加强对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的全面指导和针对性考核。许多涉农高校在对教师课堂管理的考核中,侧重对课堂教学纪律和秩序的遵守,对缺勤率和听课率等硬性定量指标进行考核。然而,由于涉农高校设置的专业存在一定的特殊性,甚至许多专业课程需要深入到田间地头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作业,无法在课堂内完成。涉农高校罔顾专业特殊性的硬性考核导致教师不能很好地结合实践内容顺利完成教学计划,不能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有很好的浸入效果,最终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因此,涉农高校对教师的考核应考虑专业和课程的特殊性,将课堂教学的秩序更多地归还给教师和学生共同遵守,应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从多方面考虑教师的课堂管理和学生的浸入学习效果。第二,教师要在不放弃课堂主导地位的情况下主动“以生为本”。教师和学生本质上是合作共生关系,教师应制定并要求学生遵守基本的课堂教学秩序,这样才能确保教学得以顺利进行。教师在课堂管理中要避免过度强调互动,为了追求课堂的参与性、趣味性和交互性,忽视课堂的严肃性和教学质量。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教师应尽可能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活力,使其成为能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新型人才。第三,学生要主动参与教学环节,进入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提升浸入学习效果。涉农高校的目的在于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而高校教师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因此学生浸入学习效果的提升是涉农高校要实现的目标之一。课堂教学中,学生应意识到除了教师外,自己也是课堂的主体之一,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自己的配合是顺利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保障。在严格遵守课堂基本秩序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和推动下,学生应充分意识到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浸入式学习过程中将自己置入教师预设情境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新时代背景下,涉农高校应肩负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最终促进广大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涉农高校和教师应厘清自身在课堂管理中的角色和作用,积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堂管理水平。学生也应充分认识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遵守基本课堂教学秩序,主动参与到浸入式学习中,提升浸入式学习效果,最终掌握理论知识的运用。

参考文献:

[1]孙永波.高校英语类课程课堂管理策略研究[J].教育科学,2011(6).

[2]孙如军,李泽,崔锟,张骞.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协同育人的模式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8).

[3]龙宝新.助推式课堂:课堂管理方式变革的新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8(18).

[4]王艳霞.美国夏威夷语浸入式教学实践及其启示[J].基础教育,2016(6).

[5]康叶钦,陈冬梅.课程-学习-教师一体化发展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基于小学英语浸入式教学的案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8(2).

[6]陈鹏,刘珍珍.第四阶段浸入式项目:英国普职衔接的模式解析[J].外国教育研究,2019(7).

高校入学教育范文6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招生;入学制度

我国自费留学生教育经过20余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随着留学生规模和国际化教育的深入发展,我国本科医学留学生的招生制度,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的新形势,一些招生方面的问题和不足也日益显现。由于缺乏统一规范的综合评价学生机制和选拔标准,导致我国留学生选拔质量不高,不利于选拔和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因而影响了我国留学生高等教育的内涵[1]。留学生教育是招生、教育、管理三位一体的综合有机体,招生录取作为留学生教育的源头,是整个留学生教育的基础,它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一套适应我国国情,科学、公平而灵活的留学生入学招生制度势在必行。

一、来华医学留学生招生入学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留学生招生选拔模式滞后

招收留学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生源质量问题不容忽视。多数院校仍然是传统招生方式,要求学生申请时递交申报资料,以申报资料的完整作为评价标准,缺乏对留学生入学资质的全面审核,几乎相当于“免试入学”。有的院校即使审核成绩单,也不过是走个过场,更没有入学考试筛查。还有很多院校,在招生中完全依赖招生中介,由于对招生中介监管的不规范和商业利益的存在,一些没有资质和诚信的中介,有进行虚假宣传和欺骗的现象,造成生源质量良莠不齐。

(二)招生中重视数量、漠视质量现象凸出

为了扩大生源,很多院校降低入学和毕业门槛,导致留学生素质不高。教育部为了规范留学生医学教育水平,强制砍掉了一些教育资质不合格的院校,目前招收医学留学生(MBBS)的院校共有45所,并规定限制了这些院校招收留学生的人数,这在一定程度上,强行遏制了部分院校盲目追求学生数量、忽略质量的现象。虽然一些显性的问题解决了,一些隐性的问题仍然存在。不少院校抱着宁滥勿缺的思想,打着“宽进严出”的旗号进行招生,学生入学后,有的语言能力不高,听不懂课;有的学习能力较差,考试不及格,造成留级、退学等现象。另外,各国学生成绩单迥异,而招生中量化评估指标的缺乏,给招生评估工作带来困难,录取结果难以公平公正,不能保证良好的入学质量。

(三)招生工作和管理工作发展不平衡

由于招收的留学生整体水平不高,入学后带来一系列问题。有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有的旷课、逃课,上课迟到、早退、拖欠学费,更有甚者违纪、违法,这给教育管理者带来很大困难。各学校不得不将主要精力用在了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管理上,花大力气解决出现的这些问题现象,像对待小学生一样管理留学生,每班设立班主任,时时监督监控学生,管理工作不分巨细,天天督促他们出勤上课、遵纪守法。管理和安全问题成了教育重心,造成招生工作几乎成为“盲区”,招上学生即为完成工作,无暇在招生工作改革上再花费精力深入提升。

(四)招生工作需回归医学教育的本质

医学教育作为精英教育,具有专业化程度高、社会期望值高等特点。在所有的教育当中,以人的生命和健康为对象的只有医学教育,医学教育要坚持精英教育,医学生应该是优秀人才。在美国等教育发达国家,医学院严格控制学生数量,且严进严出,录取比例极低,只有最优秀的学生才有资格就读医学院。他们设置严格的入学考试,以保证学生的水平和质量。在我国,留学生教育起步较晚,经过20余年的高速发展,留学生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尚有很多方面不够规范。依据医学教育的特殊性,仅仅依靠审核申报材料,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公平性,迫切需要完善并建立招生入学质量保障体系。

二、我校留学生入学考试制度的建立与分析

(一)举办海外招生学习能力考试

为了进一步提高招生质量,我校在审核招生资料的基础上,增加了学习能力考试,以相同标尺、准确衡量和选拔学生。鉴于组织世界各地留学生来我校参加考试的难度和不现实,我们决定从生源集中国印度和斯里兰卡开始实行入学考试。首先,我们对两个国家的基础教育状况,包括中学基础教育的教学大纲、教育模式、学生水平、医学院入学模式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其次,确立考试科目和内容,确保基本与他们的水平相吻合。我们结合发达国家成熟的留学生招生考试经验,以及两国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我校入学考试科目为数、理、化和生物(四选三考试)。我们委派专门老师,认真研究各科试题考核范围和难易程度,负责出好试卷。我们利用两国在校就读的留学生,组织实行模拟考试,根据学生答题情况,确定试题的难易程度,出好正式考卷。我们共计出了四套试题,两套供学生考试使用,另两套作为考试大纲供考生复习模拟使用。最后,我们制定了我校招生入学考试实施方法、规则等,交由招生,在两个国家组织实施专业学能考试。我校在斯里兰卡举行了2016春季斯里兰卡招生入学考试,共计59名斯里兰卡学生参加考试,录取斯里兰卡学生40名;我校在印度举行了2016秋季招生考试,共有人数28人参考,招收22名。此外,我校还与海外的招生协作,利用“互联网+”技术,尝试进行了2017春季招生网上面试,从44名斯里兰卡学生中,筛选了38人。

(二)海外招生考试的利弊分析

我校的招生入学考试,由我们委托信赖的招生,在印度和斯里兰卡组织举行的,我校老师阅卷,根据成绩,择优录取学生,招生录取的主动权掌握在学校手中。这种组织形式的考试,是我校努力提升生源质量的一种尝试,利弊参半。益处有:(1)在留学生本国举行考试,有效的扩大宣传了我校,提升了我校的海外声誉。考生和家长、招生都认识到,我校留学生招生条件较高,除了提交申报资料,还需通过入学筛选考试。(2)极大地方便了学生,节省了学生来华参考往返的时间和花费。(3)我校根据自己学校发展的需求,自行设置考察内容和标准,招收满意的学生。弊端有:(1)报名和考试都是招生组织实施,尽管考试由学校遥控进行,考场纪律难以真正把控,成绩的真实性难以保证。(2)学校各方资源有限,组织一次海外考试,耗时耗力,效果难以企及。(3)因为入学考试尚未在全国推开,造成很多学生弃考,流失到其他院校。即便我们保障了本校的生源质量,整个中国医学留学生的生源质量也难以保证。

三、借鉴国外先进的留学生招生模式

(一)美国留学生招生考试

美国是公认的留学生规模最大的国家,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探索和实践,美国已形成了一系列功能齐全,体系完备和灵活多样的留学生招生体系。留学生除了需要参加必要的语言考试之外(TOEFL等),还必须参加SAT或ACT学能测试。2006年开始,美国已将SAT考试延伸到了我国,我国高中毕业生可以不出国门参加美国大学入学考试。SAT考试主要考核学生的数学和英语(SATI),还要根据专业和学校的要求参加物理、化学、生物、外语等单科的考试(SATII)。以SATI为例,如果中国考生SAT总分在1900分以上,托福达到90分以上,一般可以被美国综合排名前50的大学录取。如果中国考生SAT总分在1700分以上,托福达到80分以上,一般可以被美国综合排名前50-100的大学录取。[2]

(二)日本留学生招生考试

日本教育体系完善,是世界各地留学生的向往之地。日本政府在2002年开始实施了“日本留学考试”的外国留学生入学考试,“留考”每年在日本各地和日本以外的部分国家及地区举行两次(在中国暂无考场),考试分文、理两科,满分均为800。该考试要求理科生考3门学科的考试(日语、数学、理科综合),理综指物理、化学、生物(三选二);文科生要考3门考试,日语(400分)、数学(200分)、文综(200分)。这种“留考”是专门针对外国留学生实行的特别考试,即与日本学生分开录取,对考生的要求与日本国内的有些不同,考试中最重要的科目是数学。理科生测试内容主要为基础知识,而不是一味地出难题偏题。文科生考日语,英语(有些学校不考),文科综合。要求学生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要有独立思考能力,有自己的见解,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知识面,对社会问题有兴趣。

(三)德国留学生招生考试

欧洲留学生招生入学考试以德国最具代表性。从前,德国大学入学考试要求的都是德语语言成绩,有TestDaF、DSD和DSH三种。从2007年开始,德国开始举行TestAS考试,启动了从语言测试向专业能力测试的转变,它是德国针对非欧盟国家的外国学生的标准化学习能力考试,与从前德语考试不同的是,这项考试主要是以学习能力为测试内容,目的是审查学生是否拥有去德国留学所必备的学习能力和必要的基础知识,试题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在线语言测试,核心知识测试和专业板块测试。该考试可以用德语或英语进行,与美国的SAT颇为类似。除了以上国家,新西兰、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都设有不同形式的留学生入学考试。

四、建立我国入学考试体系的构想和建议

(一)招生入学体系的改革构想

1.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改革的主要目的:学校应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探索建立优质生源选拔机制,统一开发医学留学生入学国家考试体系,量化的录取标准,建立科学、客观、合理的入学考试制度,完善自主招生选拔机制,逐步建立多元录取机制,使得各招生院校招生录取的工作方向更明晰,招生工作更公平、公正,保证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真正挖掘出学生的综合素质。2.不断创新才是生存发展之道:我国留学生教育在教学质量上想要寻求突破,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与时俱进、变革创新。以日本为例,日本1983年提出“招收10万外国留学生计划”,在目标实现后,日本接受留学生政策从重视数量转为重视质量。2002年,日本国际教育协会负责实施“日本留学考试”,将日语能力考试和基础学科考试合二为一,并向海外推广。2008年又提出“30万外国留学生计划”,制定了包括留学生招生考试、奖学金政策、留学生就业支持等政策,又开始了全球化的留学生招生考试改革。日本外国留学生招生考试,经历了从尝试到扩张再到直通国际化的演变历程,它不断自我调整,始终站在教育国际化的高度,基于现实需求与情景变化,及时并渐进完善考试内容与形式。不断进行考试改革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共性,美国、德国等为了保持其世界留学大国的地位[4],一直在不断地进行留学生入学考试、考试方式的调整和改革,以此吸引世界各国优秀学生,且招生方式既规范又灵活。3.政府主导、统筹谋划和推行来华留学考试:由教育主管部门主导,对医学院校留学生招生工作统筹谋划,搞好调研、统一命题、考试、阅卷,建立系列生源考试标准体系和“全国统一命题”,能够大大减轻各个高校有限的人力财力负担,;能有效规范各校滥用招生自主权,加强对高校的监管;更权威准确地了解各国留学生的学术水平以及我国高校的教育水平;能够增加招生标准的透明度,从招生源头上规范留学生教育质量;能够有效地引导各医学院校做好招生工作,促进招生考试的和海外推行。

(二)入学考试体系改革的几点建议

1.学习国外成熟的经验: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使我国留学生招生体制真正与国际教育接轨,并纳入管理制度。学习日本的做法,组织全国统一留学生入学考试,由政府主导,委托独立行政法人或者机构承办考试,考核希望进入中国的医科大学学习的外国人,评价其基础学习能力。招生考试改革从某一个生源集中国家开始,逐渐扩大推行。2.建立学习能力测试体系:学习能力测试体系要科学、实用,既要适应我国高校医学本科教育的整体水平,又要符合留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实际水平,通过考试这一手段,挖掘出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充分研究生源国家及其基础教育现状,采集广泛、准确、动态的国情和教育信息数据,制定科学的考试学科和考察内容,测试学生的基本知识水平和运用基本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能力测试将是今后考试制度改革的重点[5]。3.开发并实施标准化入学考试:世界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入学考试都在向统一的、标准化的方向发展[6],美国、日本等国就是采取此种方法实施大学入学考试。标准化考试采用计算机评分,效率高、准确率高。阅卷由计算机进行,全国考卷几天就能阅完,两周内即可通知结果。4.实行多元化的录取制度:录取制度既要统一又要灵活,实行多元化标准。既保证各校的差异化发展,又保证了质量,同时促进了各高校自主权的发挥和优秀人才的选拔。首先由国家统一设定最低录取分数线,各校在此基础上,自行设置标准入学分数,自主录取学生。其次,专业能力测试上,接收SAT、ACT、IB、A-LEVEL等国际公认的考核成绩;语言测试上,汉语授课的中文测试,采纳我国的汉语水平(HSK)测试成绩,英语授课的英语测试,可依据雅思或托福等成绩。另外,各高校还要进一步完善招生录取制度,如免试制度:母语为英语的学生免试英语,高校学分互认等。留学生入学招生体系的测试包括两部分:语言能力测试和专业学习能力测试,本文主要论述的是有关专业学习能力的测试。留学生入学考试体系和考核方式是留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通过研究和学习发达国家留学生考试成功的经验,开发实施适合我国的留学生考试考核体系,将大大完善我国来华医学留学生招生入学制度,将会极大地提高我国医学留学生的整体水平,促进留学生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夏青.来华留学生入学考试制度改革探析[J].高等理科教育,2011(3).

[2]张林华,李萍.中德高校国际学生本科招生录取标准对比研究[J].世界教育信息,2015(15).

[3]柴省三.中美留学生教育招生考试体系对比研究[J].测量与评价,2015(5).

[4]胡永红.日本留学生本科招生考试改革及其特点[J].教育与考试,2016(2).

[5]姚玲,许爱伟,周星,等.对我国高校留学生入学考试改革与发展趋势的探讨[A].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高校入学教育范文7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最早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概念,并阐述了高等教育发展的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英国学者约翰•布伦南把它归结为高等教育的三种形态:   (1)精英———塑造统治阶级的心智和个性,为精英角色作准备;(2)大众———传播技术,为更广阔范围的技术和经济专家角色作准备;(3)普及———让“全体成员”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和技术变革[1](P21)。《罗宾斯报告》发表后,英国政府采取将学生人数与教育经费挂钩以鼓励高校扩大招生的政策,促使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张。《罗宾斯报告》预测,与1962—1963年度的21.6万人相比,1973—1974年度将有39万人,1980—1981年度将有56万人进入全日制高等教育。事实上,到1973年约有40万人(约占适龄人口的13%)被各种形式的全日制高校录取,1983—1984年度在英国所有高等教育形式中的录取人数已达89.7万人。到2003—2004学年英格兰地区有180余万大学生在131所高校就读,毛入学率43%。英国政府希望到2010年底适龄人口的入学率达到50%。按照马丁•特罗的观点,显然英国已完成了由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高等教育的转型。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取向主要体现在数量扩充、公平入学和质量保障三个层面。一、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数量扩充(一)拓宽高等教育入学途径   传统的英国高等教育入学途径有两种:一是取得第六学级毕业资格和获得高级水平考试证书;二是获得相当于高级水平的各种职业教育证书。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英国一些高校开始招收没有传统的高级水平普通教育证书和职业教育证书的超龄青年,让他们通过攻读升学课程(AccessCourse)进入高等院校。这类课程主要是帮助缺乏必要教育背景的成年人获得高等教育入学资格。1987年高等教育白皮书明确提出要把攻读升学课程视为进入高等教育的第三条途径。升学课程按学分计算成绩,学生必须修满规定的课程,获得足够学分才能取得入学资格,入学最低要求是16学分,其中至少12学分必须达到3级以上水平。在计算学分时教育经历、工作经验和自学课程都予以承认,以前的经验转换成学分可免修部分课程,这既肯定了成人的经验和基础,又节省了学习时间和费用。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尽可能与高校专业保持一致,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应对所有类型的升学课程进行有效监督,招收攻读升学课程学生的高校必须根据成绩与学习态度选拔新生。升学课程开设效果良好,在全国首批参加升学课程的学习者中,最后升入高校并取得学位者超过70%。“在敦请审批部门考虑全面发展升学课程时,政府申述了这一途径对提高高等院校入学人数,特别是对提高超龄人员入学人数所起的重要作用。总的看来,没有迹象表明通过这一途径招收学生降低了入学标准;相反,这类学生攻读的高教课程的内容与教学还会因他们的到来而改进。”[2](P98)此外,转移学分制度也有助于扩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该制度可以在进行协作的高校内实施,或通过全国学位授予委员会的学分积累与转移计划在更广的范围内推行。   对于没有传统入学资格的成年学生而言,还可以通过对先前工作经验的认定进入高等院校。由于许多成年人通过工作经验、社区活动、志愿工作或个人学习等形式已经获得一些知识和技能,这样就可通过评估使其获得相当于正规课程的学分。据1997年统计,1995—1996学年45%的本科生年龄超过21岁,30%的学生年龄超过25岁,超过21岁的大学生增长速度是21岁以下学生的两倍[3](P212)。英国接受成年学生的任务主要由多科技术学院(成年学生占60%)和开放大学(30岁以上学生占75%)承担,采用部分时间制办学模式已成为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举措。据统计,在1989—1990年度高校注册学生1 086 300人中,部分时间制学生有397 000人,占注册学生总数的37%。1991年高等教育白皮书预测,到2000年英国高校部分时间制学生将达49.5万人[4](P29)。实际上,1997—1998年度英国高校学生总数为1 800 064人,其中部分时间制学生有633 937人。开放大学副校长丹尼尔指出,部分时间制学习既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原因,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结果。另外多科技术学院中还普遍开设了工读交替制的“三明治”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是理工科方面应用性强的专业。攻读“三明治”学位课程学制为4年,前三年用于学习,后一年(约15个月)用于学生的工作实践,合格者可获学士学位。英国虽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读交替制教育原则,但其潜在效益还没有充分发挥。政府今后将进一步加强部分时间制、工读交替制等多种形式的高等继续教育,以满足各种类型学生的需要。   (二)通过有关文件鼓励扩招继《罗宾斯报告》后,   1972年英国政府发表了《教育:一个扩展的框架》白皮书,提出未来10年将继续扩展高等教育,并在多科技术学院和其他非大学学院保持最快的扩展速度,预计到1981年英国大学和非大学部分的高等教育基本平衡,各自拥有37.5万个学额,使18~21岁年龄组青年总数的22%能进入高等教育(1961年是7%,1971年是15%)。1983年发表的《雷弗休姆报告》认为,扩大高等教育入学途径,不仅是基于社会公平的原则,也是加快培养各种高级专门人才和提高英国经济实力的需要。1985年英国政府发表《20世纪90年代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绿皮书,主张把“罗宾斯原则”修正为“高等教育课程应向所有能够从中获益并希望接受高等教育者提供”,这种解释为扩大英国高校招生规模提供了指导方针。据统计,自1979年以来在大不列颠接受全日制高等教育的国内学生增加了8.5万多人,几乎是70年代增长数的3倍。18~19岁同龄青年的就学指数从1979年12.4%增加到1986年的14.2%,21岁以上的超龄青年自1979年以来增长了25%。入学人数增长显著的是女生,约占英国高校全日制学生的44%,而1980年前尚不足40%[2](P89)。全日制学生的增长主要发生在多科技术学院和隶属地方的其他院校,以多科技术学院和其他学院为代表的非大学公共高等教育部门,逐渐成为与大学并立的另一高等教育主力军。1987年高等教育白皮书《高等教育———应付新的挑战》重申仍坚持修正后的罗宾斯原则,政府督促有关负责人采取措施使更多青年和年龄较大的成人进入高等院校。白皮书提出:“不应低估必要的改革,有必要调整教育事业的现状,以适应经济的需要与招收较以前具有更广泛的学术知识和实际经验的学生,尽管这些学生中的很多人没有传统的入学资格。高等院校不仅需要改革入学条件与程序,也需要改革教学方法与课程设计,以适应这些新型学生”[2](P97)。#p#分页标题#e#   到1991年《高等教育的框架》白皮书发表时,已有越来越多能从高等教育获益并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和成人进入高校学习。在所有18~19岁青年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是5∶1,而1979年时仅为8∶1,1987年白皮书发表时为7∶1;在苏格兰和北爱尔兰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比例为4∶1。到2000年,政府希望在所有18~19岁青年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是3∶1。1992年颁布的《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法》赋予多科技术学院学位授予权,并同意多科技术学院更名为大学,享有与大学同等之地位,从而结束了双重制的状态。“双重制”高等教育的终结标志着英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新时期。1997年的《迪尔英报告》建议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机会,拓宽高等教育入学渠道。至1997—1998学年英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达到170万,高等院校的数量增至190所,相关年龄组入学率达32%[5](P81)。2003年发表的《高等教育的未来》白皮书指出,在过去30年中英国高等教育已成功地从精英教育发展为大众教育,高校在校生人数从1962年21岁以下人口的6%上升到目前18~30岁人口的43%。“白皮书”提出,到2010年底使18~30岁人口的大学生比例从43%提高到50%。2009年发表的《崇高志向:知识经济中大学的未来》白皮书提出,国家应在三年制高等教育机构扩招的基础上,积极开展非全日制教育、以工作场所为基地的教育和职业导向的基础学位项目等,以增加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二、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入学公平   (一)扩大高等教育参与面   英国素有高等教育精英化的传统,战后英国历届政府把扩大高等教育参与面,让更多非特权社会群体和非传统入学途径的年轻人接受高等教育作为一项积极的政策。《罗宾斯报告》提出的“高等教育课程应向所有能力和成绩合格并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开放”原则,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1997年发表的《迪尔英报告》指出,尽管英国高等教育规模和教育民主化进程在《罗宾斯报告》后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中高收入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仍远大于低收入家庭,入学机会公平问题仍不尽人意。《报告》建议继续扩大高等教育的参与,政府和拨款机构在分配资金时应向制定扩大高等教育参与面措施的高校倾斜。布莱尔上台后采纳了这项建议,并把扩大高等教育参与作为系统的政策。1999年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首次公布了不同院校中低社会阶层及弱势群体居住地学生的比例,并以此作为其拨款的成效指标。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还采取各种措施向高校提供额外资金,促使其招收处境不利的学生并帮助他们完成学业;鼓励高校和其他组织就扩大高等教育参与面建立伙伴关系;鼓励高校与继续教育机构、中等学校合作,为处境不利的群体建立绿色通道;鼓励高校为处境不利的学生在城区优秀公立学校设立暑期班等。   2003年1月发表的《高等教育的未来》白皮书,从提高学生的早期学习成绩、提升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确保入学途径扩大和公平入学、增加对贫困学生的额外资助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扩大高等教育参与的建议。继《高等教育的未来》白皮书后,2003年4月英国政府颁布了《扩大高等教育的参与》政策文本,提出扩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并保证入学的公正性,使处境不利的学生得到资助。具体是指均衡地扩大来自社会弱势群体、具有不同学业和家庭背景、不同族群和社区学生的入学率,使他们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重点扶持那些来自弱势群体家庭、落后地区和没人受过高等教育家庭的学生;同时关注不同族群、性别、家庭背景及残疾人在专业选择、学习形式和院校类型方面的情况[6](P18)。2004年《高等教育法》把扩大高等教育参与政策上升到法律地位,从而保证了这一政策的有效实施。从总人数来看,2004—2005学年进入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高等院校和继续教育学院学习的学生达26.8万人,高等教育课程参与率达41%;从性别比例来看,2004—2005学年女生人数达14.7万人,男生为12.1万人,女生高等教育课程参与率为46%,明显高于男生的37%;从少数族裔来看,2005—2006学年全英进入高校学习的少数族裔学生占招生总人数的18.3%(1998—1999学年为14.7%);从年龄来看,2004—2005学年成年人参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高等教育的人数达55.8万余人,占同期招生总人数的60%,其中90%的非全日制学生为成人[6](P20-21)。为保障成年人的学习权利,2006年英国出台了《反年龄歧视法》,规定不得以年龄大小作为招聘、培训、入学、晋升和加薪等行为的评价标准,否则属于非法行为(除非某些职业对年龄有特别要求),公民有权起诉。2009年1月英国政府发表了《新机遇:为了未来的机会均等》白皮书,要求提高19~25岁青年人的教育参与率,改善他们的选择机会;同时要求所有高等教育机构都应进行扩大参与战略评估,评估结果是继续获得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扩大参与拨款的一个条件。2009年7月发表的《放飞希望》调研报告指出,目前英国高等教育仍属于精英主义模式,中低阶层具有崇高志向的青少年被拒于高等教育大门外,为实现所有英国青少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报告提出了英国高等教育公平入学的2020年战略目标。通过扩大高等教育参与政策的实施,英国有效地改变了不同社会阶层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不均衡的局面,使英国精英高等教育的传统受到冲击,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念越来越得到人们认可。   (二)为学生提供助学金和贷款   英国高等教育具有明显的福利主义性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福利国家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7](P162)自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展,为保证人人有机会从高等教育中受益,英国政府日益加强了大学生资助力度。正如埃德蒙•金所言:“在英国,至少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某些情况下还要早些),就不仅对高等院校的学生免收学费,而且还为他们提供那些足以维持生活的助学金———他们常常远离家乡寄宿在大学中。在大学以外机构学习高级课程的学生享有同样的待遇”[8](P275)。1960年《安德逊报告》提出由政府为学生支付学费和生活助学金的政策,确定了“免费加助学金”的资助对象、标准及评定方法。《1962年教育法》规定,英国每位符合上大学条件的学生都可以免费接受高等教育,并获得国家给予的补助或津贴。随后,接受助学金几乎成为英国所有全日制大学生的权利。1985年发表的高等教育绿皮书指出:“目前,英国本国大多数攻读学士和学士以下学位课程的全日制学生都能获得奖学金,这类奖学金旨在不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对学校或课程的选择方面受制于经济压力。……在1984—1985年财政年度中,纳税人缴付给英国本国攻读学士和学士以下学位课程的全日制学生的经常费约为7亿英镑”[2](P37)。这些助学金由政府或私人提供,为学生支付全部或部分学费、生活费和其他费用。对于贫困学生而言,每个人获得助学金的数量取决于其家庭经济状况。如2006—2007学年助学金的发放标准是:家庭年收入低于17 500英镑可获得2 700英镑的助学金,低于25 000英镑可获得1 450英镑助学金,低于30000英镑可获得832英镑助学金。最贫困的学生可获得相当于生活费用40%左右的助学金[9](P5)。但从社会公平角度看,“免费加助学金”政策并未从根本上改变高等教育不公平现象,其受益者主要是中产阶级及上层社会子女,因为他们进入大学的机会远大于贫困生。#p#分页标题#e#   20世纪70年代爆发的经济危机使英国政府再也无法维持这种慷慨的财政制度。由于经济形势恶化及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要求改变“免费加助学金”政策的呼声日益高涨。1983年《雷弗休姆报告》首次提出以贷款和助学金相结合取代原来的资助政策。1988年《教育改革法》提出改革高等教育财政体制,并发表了《有限助学贷款方案》白皮书。1990年英国开始实施“缴学费上大学,贫困学生贷款加补助”的资助政策,即“收费加助学贷款”;同年设立了“公营学生贷款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处理学生贷款发放及回收业务。英国最初实行小额传统型(抵押型)贷款方案,还贷形式是政府贴息的分期定额还款、渐增还款及其他按合同利率分期还款,还贷期限为5年。1997年布莱尔执政后开始实施新的学生资助政策。从1998—1999学年起英国高校可统一收取每年1 000英镑学费,学费随着通货膨胀不断提高,到2005—2006学年上升为每年1 175英镑。同时宣布取消所有的生活费补助,代之以根据学生家庭收入情况而确定的生活费贷款;还贷方式是按收入比例,即毕业后当年收入超过1万英镑时按收入的9%偿还贷款。2004年《高等教育法》规定从2006—2007学年开始实行全新的大学生资助政策,英国政府批准在2010年以前各高校可根据各学科的成本每年收取1000~3 000英镑的差别学费;取消预先支付学费的要求,向所有全日制大学生提供按毕业生收入比例还贷的学杂费贷款;恢复对中低收入家庭学生的部分生活费补助(最高金额为2 700英镑,约有50%以上的全日制大学生将获得这项全额资助),并向所有全日制大学生提供不同金额的生活费贷款。学生贷款偿还条件比较宽松,从2006年起只有当大学毕业生年收入超过1.5万英镑时,才开始偿还助学贷款本息,每年还贷金额相当于年收入9%,这样的还贷比例不会影响毕业生正常生活。2009年发表的《新机遇:为了未来的机会均等》白皮书,提出了确保所有来自低收入家庭的成绩优异学生获得资助的“一揽子”计划,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入学指导。2010年10月发表的《确保英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即《布郎尼报告》)宣布取消部分时间制学生预先支付学费的规定,并将低收入家庭学生的最高补助金增加到3 250英镑。英国政府在学费和资助方面的新政策是为了吸引更多处境不利家庭背景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以求改变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不公平。   三、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质量保障   在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和大众化之后,建立系统的、科学高效的质量监督与评估机制,加强高等教育的全面质量管理,是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并组建有关机构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监控。   1983年9月大学校长委员会组织了雷诺兹委员会研究监督大学学术质量与标准的程序问题,并于1986年发表了《大学学术标准》报告,确定由大学校长委员会对大学学术标准进行监督。1984年政府成立调查委员会,对公共高等教育部门的学术评审问题进行调查,并于1985年4月发表了题为《公共(类)高等教育学术标准的调查与证实》报告。1985年3月发表的《大学效率研究指导委员会报告》(即《贾拉特报告》)设计了一套绩效指标并据此开展各项评估活动。1987年4月发表的《高等教育———应付新的挑战》白皮书建议大学建立统一的学术标准审核体系,要求全国学位授予委员会加强对多科技术学院和其他学院的质量监督。1990年大学校长委员会设立学术监控部,对大学质量保障制度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1991年该委员会出版《高等教育中的教学标准与卓越》一书,提出每所大学都应建立自己的全面质量管理系统。1992年3月颁布的《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法》规定设立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撤销全国学位授予委员会,并由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设立教学质量保障委员会(Quality Assurance Committee,简称QAC)负责教学质量监控;同年大学校长委员会   成立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Higher EducationQuality Council,简称HEQC)取代学术监控部,加强对高等院校学术标准和质量管理的评估,并将结果公之于众。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和大学校长委员会建立了各自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前者是在学科层次进行教学质量评估,称为学科评估;后者是在院校层次进行学术质量审查,称为学术评估。由于两个评估机构标准不一,评估结果也有明显差异,社会很难辨别不同院校的教育质量。“复杂多样的高等教育体系使学生在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与专业,雇主选择理想的毕业生,企业寻求与学校的合作中遇到了判断上的麻烦。特别是在双重制结束后,统一的高等教育体系需要有统一的评估机构与评估标准。”[10](P86)1997年3月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和大学校长委员会合作成立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简称QAA),全面负责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事宜。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主要通过质量控制、质量审计和质量评价对大学利益相关者提供教育质量保证。质量控制是指各高校为保持和提高教育质量而实施的教育质量水平监控,包括学生入学、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监控。质量审计是指高校外部同行和社会相关人士对教育质量进行监控,包括审核学校管理文件、核实文件和撰写审计报告三个过程。质量评价是指参照一定指标体系对学校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及学生成绩等给予客观评价,具体分为学术评价、学科教学评价、管理质量评价和科研项目评价四部分。评估结果要在全社会公布,不合格的学科和高校将会受到警告,如在一定期限内教育质量没有明显改善,基本经费可能被取消或削减。“质量评估是教育政策的有效方式,因为通过这种方法,一种比原来功能更强大、更直接的规划模式已被建立起来并渗透到高等院校运作的各个部门。”[11](P106)2006年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了《2006—2011年战略规划》,提出了在高等教育质量和评价方面继续得到公众的信任及支持;对不同地区的质量标准和外部质量保证框架及时进行调整;支持院校加强有关质量和标准的管理等九大战略目标[12](P12)。#p#分页标题#e#   英国大学是独立的法人团体,对本校教学计划和授予学位的质量负有法律责任,因此英国高校内部也建立了严格的质量保证系统,其质量保障分为课程评估和学校评估两部分,前者通过课程设计、课程审批、课程监控和评估等程序,确保专业教学的质量和标准,课程评估一般是在学年末由开设该课程的院系执行;后者是各高校聘请外部专家针对课程的实施情况给予客观评价,学校评估通常每5年一次。有时外部的质量监控并不有效,只有高校自身有着强烈的质量意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质量保障措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才有希望。   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许多大学还进行了满意度调查,内容不仅包括雇主和社区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也包括在校大学生的满意度。大学生满意度调查始于2005年,目的在于调查学生对大学各方面的看法及各种预期的满意程度,并以此作为改善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促进学校发展和指导新生选择学校的一个重要手段。如2007年进行的第三次全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对象是英国147所高校中的高年级本科生,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的教学、评价与反馈、学术支持、组织与管理、学习资源及个人发展六个方面,参与调查的学生人数达17.7万人,调查结果表明英国高校获得的满意度平均分数是81分,其中开放大学得分最高(95分)[13](P70-71)。另据调查显示,英国全日制大学生毕业后6个月内约有93%的人能找到工作或继续升学,如2005—2006年度英国各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分别为:英格兰93%、威尔士93%、苏格兰94.3%、北爱尔兰95.4%,其中受过高等教育者的收入比未受高等教育者平均高出50%[14](P58)。总之,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为保持和提高教育质量,建立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对高等教育质量的信任感和满意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结 语   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取向在于扩大入学机会、保障入学公平和确保教育质量。但从总体上看,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并没有触动传统的精英主义价值观,而是精英主义模式的复制。正如英国学者尼夫所言:“英国发展大众型高等教育时,把精英标准扩大到多科技术学院和教育学院这些非尖子高等教育部门,从而导致大学和非大学两类高等教育部门入学规模空前的一致性。一句话,英国的大众型高等教育只是写得大一些的尖子型高等教育”[15](P690)。英国的大学和多科技术学院在入学条件、教育成本、师生比例、教学形式、淘汰率、师资培训以及对待知识的方法方面,都是一种共同的精英型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英国学者及其所在院校都努力维持尽可能高和统一的荣誉学位标准,英国高等教育体制和结构方面的特征也能确保所有学位授予院校保持统一和高水平的标准。马丁•特罗指出:“在所有这一切背后的是不仅为英国学者而且为文官和政治家广泛持有的规范、信念和看法,即不管是什么地方授予这种学位,它都应该有很高的并且是大致相同的价值。在这一方面,英国的第一级学位仍然拥有金本位。这是最有教养的英国人引以为荣的那种东西”[15](P695-696)。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并不排斥精英教育,在大众化阶段精英高等教育机构不仅存在而且很繁荣,高等教育精英模式继续发挥着大众高等教育所没有的职能。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有的学者认为虽然英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但从整体上说既不公平也不大众。有的学者认为高等教育规模越大,生均教育费用必然降低,就会出现一种“廉价的教育”,这种教育会对学术标准构成威胁。有人担心高等教育扩招会对师生关系产生不良影响,使他们更为疏远和冷漠。大众高等教育由于引入市场、职业培训、大众政治和流行文化等,它必定会影响学院和大学的文化氛围。“虽然我们还缺乏相关的研究,但可以肯定,高等教育大众化已经对学术和院校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大学日益强调生产率,学术劳动过程的强度显著提高,大学科研也更强调实际产出,英国高等教育闲庭信步式的传统已难以为继。”[16](P66)由此可见,高等教育大众化必将与传统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发生冲突并要求对其进行改造,从而形成新的高等教育价值观。

高校入学教育范文8

1.1高考报名

在这个环节里,考生必须要报两次名,一次是在考生户籍所在地招生主管部门报名,一次是在高校报名。

1.1.1考生在户籍所在地报名

每年考生在各个省(市、自治区)招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时间,地点参加高考报名,这些部门对考生进行信息采集。考生当中,有个别考生报名不及时,错过当地高考报名时间,后果是不能参加当年的考试。建议有残障考生,并希望其接受高等教育的考生家长,教师,应该多关注高考相关信息,主动与当地主管高考部门联系,提前一段时间做好报名准备,在考生户籍所在地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报名。在各地区主管招生的部门当中,仍有个别省份县区的部门,对残障考生单考报名工作不了解,对国家教育部颁布的相关文件内容不了解。建议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请充分尊重这部分数量较少的残障考生,把教育部相关的文件内容充分落实到各县区招生主管单位。

1.1.2考生在高校报名

一名考生,为了增加被高校录取的机会,通常在几所学校报名,考试。考生方面:准备若干份报名材料(通常各学校要求略有不同),准备若干份报名费,在几所高校规定的不同的时间内,分别计算好时间,向几所报考学校邮寄报名材料。对于处于偏远地区,身体有障碍,复习考试时间紧张,外界信息不十分通畅的考生来说,报考有时是很繁乱,仓促的,能够及时报考也是一关。高校方面:审核考生报名材料,确定考试的时间,地点,给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发放准考证,在这个环节中存在两个严重的问题。

(1)各高校确定的学校考试时间冲突。因为大部分学校是单考,所以各学校都是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考试时间,所以没有秩序,一名考生大多数同时要报考两所或多所学校,结果某两所学校的考试时间相同,考生只能选择其中一个参加考试;或是某两所高校的考试时间十分接近,因时间间隔过短,考生无法从一个城市赶到另外一个城市,考生不得不放弃一次机会,只选择其中一个参加,大大减小了被录取的概率。

(2)各高校之间争抢生源。从提高生源质量这个角度看,高校都想在众多报考的考生中选拔好的考生,不想让考生参加考试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因此都愿意最早或是在其他高校之前开始考试,导致一些高校迟迟不向社会,考生公布考试时间,待其他学校公布考试时间后,再把本校考试时间安排在其他学校之前,因此,高校之间出现了恶意竞争的局面。建议高校之间加强沟通,确定一个时期之内的合理的考试先后次序表,确保逐年的让每所高校都能最早开始考试,但这只能是暂时的办法。

1.2考试环节

1.2.1考生方面

(1)考生在报名结束后的一小段时间里,要分别在指定的时间内到他们报考的几所学校去参加考试,由于这部分考生的身体条件的特殊性,常常是在几名家长或几名带队教师陪同下,奔波于几个城市之间,路费,食宿费价格不菲,无形中增加了考生的经济负担。

(2)考生参加考试,必然先熟悉高校相应专业的考试科目,熟悉各科目的考试内容和范围,又因为各高校是单考,所以各高校各科目试题是不统一的,考试内容和范围也不是统一的,所以,对考生,教师来说,对于一个专业考试的一个科目的复习,所报考的几所学校考的内容不一样,而一个专业考试至少要有几个考试科目,这种情况对于考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都很吃力。

1.2.2高校方面

高校首先要在每年的第4个季度做下一年的招生简章,在网站上相关信息,再用纸质简章向各地的一些基础学校邮寄,做好宣传。各高校要单独命题,命题场所要求全封闭;命题教师必须是相关专业,对这部分特殊考生情况熟悉的,符合国家相关文件规定的有经验的教师参加(对于一些特殊的试卷,如盲文试卷,则必须有专业设备和专业教师参加);考场也要设置在方便考生行动的环境里,比如对盲生设置的考场尽量是有盲道的一楼或是在电梯间附近;对听障考生的考场尽量安排会手语的,能与这部分考生交流的教师监考。考试结束后,高校还要组织各类专业教师进行过程周密的评卷工作。各高校每年必须用一部分人力,物力,财力来准备这次国家级考试,近9年来,在我校报名考试的人数虽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是截止到现在每年报考的人数还没有突破700人,因此,这次考试虽然规模不大,但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程序很繁琐,而且每个高校陆续完成这次考试工作的程序相似。从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这种单招单考的考试方式需要改革。

1.3录取环节

考试结束后,学校向社会公布考生的成绩,同时将符合本校录取原则的考生的基本材料进行整理,然后将书面材料和相关电子材料分别报送到各考生所在省份省级招生主管单位相关部门,由该部门审批后,回寄书面材料,高校接到审核结果后,向审核通过的考生发送录取通知书,这是现阶段这部分考生录取的基本程序。在这个环节中有以下问题:

1.3.1录取审核过程混乱

前文曾提到过,有些考生为了提高被录取的概率,通常在同一年报考一所以上的高校,有些成绩优秀的考生,可能被两所以上的学校拟录取,这些学校都必须向考生所在省级招生主管部门报送拟录取材料,那么在时间上一定有先后顺序,各省级主管部门对这类考生的材料怎样审核,现在还没有相关的文件作为依据,但近些年在我校入学的考生中,有以下几种结果:

(1)有的省级主管部门按接到高校报送的材料的先后顺序审批,哪个高校先报送材料,就把这名考生审批给哪所学校;

(2)有的省级主管部门待几所高校材料都报完后,发现这类情况,会与这两所学校沟通,说明情况,协商处理;

(3)有的省级主管部门,发现这类情况,直接与考生联系,沟通后根据考生个人意愿,给考生有意向的高校审批材料。在有的省份,这部分残障考生专科批次的学校录取审批竟在本科批次之前,结果,有一些同时报考多所学校且成绩都合格的考生,由于审核结果的不确定因素,与自己理想的学校失之交臂!由此可见,现在残障单招预录取结果的审核,没有清晰的审批秩序,没有明确的规则。

1.3.2无明确制度,上报数据审核过程不通畅

现象一:在某些省份,两年或三年才有一名残障考生被高校录取,对这类考生审批的处理办法,该部门不明确;现象二:高校向省级主管部门寄送审批材料时,普通高考尚未开始,主管部门办理不了审批手续,由于材料较少,被遗落,高考录取期间联系不通畅,往往是高校,考生急得不行,入学报到的时间很快要到了还没有审核结果;现象三:因为这部分考生数量少,有个别省份录取结束后,考生数据上报教育部注册时有被遗漏现象。建议多个部门联合起来,采取相应办法,多关注这部分考生,多关怀这个群体。以上是听障考生,视障考生在单招单考的这种考试模式下,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当然,相信在逐步的改革中,各种问题都会有改变。

2对策———针对听障、视障考生统一招生考试模式设计

发展我国特殊教育事业,方便这部分考生备考、应考;减轻高校负担,为考生高考录取提供合理的,规范录取环境,是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的,在管理制度上是需要不断推陈出新的;对考生初级阶段的培养模式也需要进行调整,才能更好的衔接高等教育。

2.1听障考生、视障考生初级阶段教材、培养模式的调整目前,听障、视障考生初级阶段的教育的教材版本多样,不统一,各高校考试内容不统一,针对这一情况,在2007年,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对听障考生已经联合推出了统一的考试大纲,但从长远来看,编制一套符合听障考生特征的,内容能够衔接基础阶段和高级阶段的,为考生高级阶段向各个方向学习打好基础的材料是很有必要的。针对视障考生,现在还没有统一的考试大纲,一些高校入学考试的科目虽然是很相近,但还是应该为盲生编制符合盲人特征的,能够衔接高级阶段学习的教材,包括明文版和盲文版。近年来,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山东滨州医学院特殊教育学院的招生专业。根据现阶段各高校现有专业和这部分考生初级阶段教育的情况,改革的第一步是将考生在初级阶段的教学按考生特征类型先分好方向,按各大类方向布置统一的学习科目,从而实现了教材的统一,也为统一试卷,统一考试做前期准备。

2.2针对听障、视障考生统一招生考试程序模块设计

成立专门组织残障考生的招生考试机构,这里称作A。

(1)各经教育部批准单独招收残障考生的高校,在招生前一年某个时段向A处报送第2年该校的招生类型,专业,计划数,层次等,在A处由A统一整理后,向社会,特殊教育基础学校进行招生宣传。

(2)命题由A处根据考生初级阶段按大类划分好的方向,按统一的教材组织命题。

(3)报名所有要参加考试的考生统一在规定时间内在A处报名,同时填写好学校志愿。由A处根据各高校招生要求审核考生资格,并向考生发准考证(这一环节考生不需要再在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报名了)。

(4)考试所有报名考生统一在规定时间内到A处面试,笔试。考试时间最好在普通高考前,个别考生还有机会参加普通高考。

(5)录取A处按本科,专科,成人本科,成人专科等的顺序分批次组织录取。本科层次,设置4个学校志愿,每个学校2个专业志愿:第一志愿一个学校专业一,专业二第二志愿一个学校专业一,专业二第三志愿一个学校专业一,专业二第四志愿(是,否)服从学校调剂,(是,否)服从调剂相关专业。专科层次,设置4个学校志愿,每个学校2个专业志愿:第一志愿一个学校专业一,专业二第二志愿一个学校专业一,专业二第三志愿一个学校专业一,专业二第四志愿(是,否)服从学校调剂,(是,否)服从调剂相关专业。按照同类专业(比如听障考生美术方向是一类,计算机方向是一类)考生分数优先的原则,选择考生被录取的学校和专业。A机构分批次向社会公布录取结果,并将录取结果报送给各高校招生主管部门,由学校向考生发送录取通知书,所以A处组织这项工作应该在全国普通高考之前。A机构还需将录取结果的信息直接报送教育部相关部门进行注册。

(6)报到考生持录取通知书入学。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