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入学教育范例

高校入学教育

高校入学教育范文1

关键词:网络信息环境;入学教育;大纲;教育前置方案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的第一环节,是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完成角色转变的关键。新生入学教育的落实是实现我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育任务的重要途径,是高校教学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起点,是“六位一体”育人模式的重要载体。按照埃里克森的人格八阶段理论,高校新生处于“亲密对孤独冲突”的早期阶段,在这一阶段迎来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管理环境等全方位的改变,增加学生的不适应。因此,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探讨具有实效性的高校新生入学教育路径,是落实新时期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方式,是教师设计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入学教育计划与入学教育方案的指南。

一、网络信息环境下高校教育新特点

网络信息化是新时展的利器,同时使得高校教育呈现新的特点。网络信息化的交互性和即时性日益明显,学生更加注重与教学中信息的互动;网络信息带来高度的自主性和参与性,学生关注教育过程中的自我探究与自我获得,使得在过程中的教育成为可能;同时,信息具有全球化的共享性,学生接触信息的途径是越发丰富,但信息又是相对封闭的,具有社群性的特点,学生更加注重群内信息的分享与传播;网络信息时代更加注重个性化与受众的特殊化,这就使得高校教育亟待破除大课堂的整齐划一模式,真正针对学生个性特点设计活动;另外,信息内容的海量繁杂和多元化、多媒体与超文本共存性更加明显,也在变革着高校德育主客体间的关系,高校教育的内容和组织形式,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方式,无一发生了改变。

二、网络信息环境下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困境

繁杂的信息较大程度上冲击着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弱化了学生的意志,缩短了学生注意力的保持时间,学生对多媒体学习的倾向性明显增强,网络亚文化的构建和交往方式、活动组织形式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当前不少高校逐步重视新生入学教育,但是面临网络信息大环境,入学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实施往往困境重重。在当前网络信息背景下,高校新生入学教育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而当前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改革却未能同步。入学教育缺乏有效的模式支持,尚未形成明确的教学程序和框架,教育内容仍然偏重大一统、缺乏个性,教育组织大部分停留在大班额的班级授课形式,活动设计同质化明显,教学方法偏重说教缺乏趣味性和参与性,师生互动形式偏重“满堂灌”,教育手段和载体比较单一,未能真正发挥线上、线下两个阵地的积极作用,入学教育时间短且缺乏延续性,教师重视程度不够且缺乏合作性,缺乏有效的教育评价体系。因此,探讨适应网络环境、教学主体变化的高校新生入学教育路径,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三、网络信息环境下高校新生入学教育路径

1.建立基于大数据调研的讲师团队

大数据是一种获取、存储、管理、分析超大信息集合系统,通过智慧化校园的建立与完善,高校教育教学活动逐渐与大数据建立连接。提高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实效性,需要通过对学生评教、教务督导、学生问卷测试、学生代表发表意见等形式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分析,得出最受欢迎的课程、人气最高的教师等多维度的数据,在全校建立相对稳定的新生入学教育讲师团队,开展一系列受学生欢迎的教育教学。

2.编写制定统一的新生入学教育大纲

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管理者共同制定全校统一的新生入学教育大纲,大纲下包含诸多模块,各个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按照规定大纲,针对本专业学生学科领域、气质、性格特点进行模块组合。从而有效解决了一线组织者无纲领的盲目性,又为他们提供自我探究、自我创造的空间,保证了教学的完整性、规范性和创新性。

3.基于移动互联网络教育前置方案的实施

线下教育与线上教育相互融合,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的强大作用,抢在学生报到前的黄金时间,利用移动互联网的即时、趣味、交互性优势,在暑期开展教育,最大限度发挥入学教育对学生的引领作用。目前不少高校已启用网上报到系统,而在系统基础上加入相关教育内容,从而使学生提前完成或部分完成对大学生活和学习的适应。例如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采用引入互联网课程将大学安全教育前置至收取录取通知书时刻,要求新生在线学习课程并完成各项考试,其课程采用动画、视频、案例等多种形式,用95后的流行语言、丰富的课程的交互式设计,利用95后使用手机的习惯和碎片化的时间完成教育,效果突出。

4.团体辅导、工作坊等参与性强的活动融入

95后大学生突出的心理特点是开放性和闭锁性并存,他们渴望获得和谐的人际关系却又常常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这就意味着当代大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更多扮演的是参与者的角色,而非接受者。参与性强、探究性突出、趣味性明显的活动往往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游戏性强、设计紧凑团体辅导、工作坊的形式非常注重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合作共享,有利于初次接触大学环境的学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而这两种形式常常又对参与人数有一定限制,是小圈子的活动,恰恰打消学生闭锁的心理状态,使其能够搁置疑虑,参与活动。

参考文献:

[1]陈小强.中国转型期网络信息不确定性现象的社会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

[2]曲云进,姜松.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实效性问题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09,11.

[3]金一斌,罗美华,刘孝菊.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学术月刊,2012(7):42-44.

[4]张程.“80后”辅导员对“90后”新生开展入学教育新途径[J].黑龙江教育研究,2014,4.

高校入学教育范文2

关键词:适应性;辅导员;语言艺术

一、新生入学所面临的挑战

(一)个体生活转变为集体生活

无论高校新生在高中生涯是寄宿或走读,由于紧张的学习压力,大多数时间都是待在教室里,社交时间较少。进入大学校园后,学生从以前自己拥有独立空间,变成宿舍集体生活。在社团、在宿舍,每一个人的生活作息习惯,性格偏好等方面均有差异,如何处理生活中的摩擦与矛盾,适应生活方式的改变,是需要不断学习的过程。同时,大部分新生都希望人际关系和谐。但社会化的人际交往方式,以及多元化的交流沟通内容,让缺乏交际经验,方法手段不多的大学新生较难适应。

(二)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并且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备战高考。大学教育以素质教育为主,多采用集中授课、课后自学,接触的学科知识相对比较广泛。随之带来的变化就是新生有更多的可支配时间,如何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有效地利用这些时间,不沉溺于游戏恋爱。在课堂外主动去学习专业知识或提升其他综合素质与能力,并养成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是意义重大的事情。

(三)家长引导转变为独立思考

在进入高校前,学生处于相较封闭的校园环境,年龄小且社会经验少,大多事宜听从家长的意见建议,这其中可能包含志愿填报、专业选择等。与之相对应的是,高校新生进入校园后,脱离家庭的舒适圈,面对全新的生活、学习方式,虽然仍旧会有家长的帮助,但逐渐开始自己独立思考,同时也包含可能由此产生的亲子关系冲突的问题,这是由学校步入到社会必经的阶段中的挑战与锻炼。

二、入学适应性教育的关键

(一)内容的思政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有明文规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就是将信念教育作为核心,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素质是有严谨的态度,有责任担当,在工作生活中将优秀的思想品质、道德理念、人格魅力通过语言艺术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行为。辅导员在开展入学适应性教育时,语言表达更是要注重政治立场鲜明,传达国家学校政策方针,解答学生疑惑之时,必须立场鲜明,态度诚恳,帮助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学会独立理性思考。

(二)情感的同理心

传统的说教式教育对现如今的高校教育、个性越来越强的“00”后大学生,越来越显得捉襟见肘。辅导员如果经常使用居高临下的态度与新生进行交流,非常容易刺激到部分学生的逆反心理,也有损于师生关系,给有效开展后续工作刘霞隐患。在面对新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与疑惑时,最重要的是学会换位思考,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才能赢得学生的认可,消除学生初来学校的隔阂和老师之间的陌生感。

(三)语气的差异化

由于原生家庭与成长经历的不同,辅导员面对的学生可谓是千差万别。费孝通先生在谈到社会和谐的问题时曾说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可见求同存异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极其重要。一个人说话时的语音、语调和语气等都会给听众带来不同的情绪价值。所以,辅导员在言语表达时应注意掌控自己的语气、语速和节奏。主题班会的时候和缓、温柔、坚定的语气能减少年龄身份不同带来的距离感;演讲时候适当保持抑扬顿挫能够让演讲内容充满魅力和感染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谈心谈话时语气亲切更能让学生卸下心防。面对不同性别、性格特点的学生,谈论不同话题内容时,更是要重视语气的契合度,这其中也包含表情、神态、手势等肢体语言。

(四)专业的针对性

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群体特征,不同于针对个别学生的特殊矛盾,面对新生群体,辅导员还需根据专业特点,结合职业生涯规划与未来就业指导,了解本专业学生的大学期间甚至毕业后的学习整体规划给予科学的建议与意见。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学习实习指导等,在新生对大学学习有一个整体框架与目标后,会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减轻对未来的困惑与迷惘。

三、提升入学适应性教育中语言艺术的方法

(一)网络新媒体让学生提前融入校园

现如今,社会变化日新月异,“00后”学生思维活跃,平时接触最多的就是网络,他们通过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兴媒体来认识、了解世界。而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作为学生思想的引路人,想要不成为被“后浪”拍死的“前浪”,与学生建立紧密的联系,同时帮助学生建立积极正确的理念,辅导员应当充分利用网络。在QQ微信群日常语言表达时适当使用贴近学生生活的网络用语,结合社会热点、头条新闻以及学校最新动态,有助于消除学生的紧张和压迫,营造和谐的交流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凝聚共识

现在有一些学生觉得正确的空话就是废话。那么,通过讲故事、举实例、摆事实与大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凝聚共识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历史上的民族独立、现如今的抗疫抗洪以及为实现中国梦的奋斗道路上,有许许多多鲜活感人的事例值得学生借鉴学习。辅导员应加强自身修养,灵活运用中华上下五千年中的文化经典精华,结合高校新生实际,赋予其当代价值和意义,让中华传统文化活起来。从诸子百家到唐诗宋词,从论语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都是能给学生带来思想启迪、精神激荡的精神琼浆。

(三)经常使用积极鼓励性的话语

心理学中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实验给了我们很多关于教师积极期望的教育启示。鼓励性语言、积极的话语在发掘学生潜能,性格优势时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力。对大学新生来说,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面对新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刚入学可能犯的错误时,辅导员在交流中如能充满“爱心、耐心、细心”,多使用积极鼓励的话语,进行善意提醒,能帮助使其逐步克服以往养成的不良行为习惯,提高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

(四)避免使用消极伤害性的语言

使用暴力、诋毁、贬低等消极伤害性的语言,会对学生曹成极大困扰,良言一语三冬暖,恶语一言六月寒,严重的甚至会损伤学生的自尊、自信,导致学生身心紧张、自卑甚至抑郁等心理疾病。尤其对于新生,他们大多刚刚成年,面对陌生环境,当下内心需要的是他人与社会的认可与尊重。即使面对犯错的学生,也要按照遵纪守法、为人师表的基本要求,表现出对学生的关怀。

(五)生活化情景建立亲密度

学生在刚刚进入校园时,可能面临各种生活生理方面的挑战,在没有家长细心的照顾,水土不服、军训不适、饮食不习惯、学习困难、家庭经济困难等等,这每一项可能都是小事,但对一些学生而言就是会造成他们身心极大困扰的问题。古语有云,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是最需要辅导员去作为朋友去帮助他们的时候,也是了解学生,建立信任感最重要的时候。接地气、口语化的亲切关怀和慰问,以及通过联系学生与学校,在现有条件下帮助新生解决实际问题能极大提升师生关系的亲密度与信任感。

(六)构建深厚的知识储备体系

日常工作中集中体现辅导员语言表达能力的场合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针对个别与特殊学生的谈心谈话,另一类是集体场合讲话。不管是哪种场合,都需要辅导员在平时通过学习培训、理论学习、践行落实等方式沉淀自身,构建深厚的知识储备,同时也要增强语言的幽默感,通过自嘲、引用流行语言等方式,营造风趣幽默的环境,让入学适应性教育工作更加轻松,学生信息接受度更高。个人谈心谈话中需要辅导员对学生的恋爱、学习和就业等生活日常问题有足够的思考和沉淀,避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

(七)适当的肢体语言传递力量

高校入学教育范文3

关键词:网络平台;高校;入学教育

高校新生是新生教育的主要对象,同时入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开端,是一个关键而特殊的教育阶段。对于准大学生来说,大学校园的学习生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他们会在这一过程中经历人生的改变和转型,无论是学习环境还是人际关系都与以前的教育有着明显区别。高校依托网络平台的更多优质资源,将入学教育前置以重点提升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

一、高校入学教育工作的核心阶段要素

(一)入学阶段

高校入学教育是贯穿新生学习阶段的全方位教育过程,并不是某一堂课或某一个知识点就能够明确的内容,而是应该经过验证和设计之后形成的教育工作体系。当前入学阶段的教育以新生为主,教师为活动的指导者,目的在于借助网络平台使学生完成不同阶段的学习任务。其中入学阶段的学习是适应性教育环节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教育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大学适应性教育的结果。教师在这一阶段的工作就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经验和学习内容,使得学生减少对于新环境的陌生感,与此同时,在学生出现问题和困惑时及时提供解决方案,让他们顺利过渡。具体来看,和高中学习相比,大学阶段的学习需要更多的主动性支持,所以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主动探索的意识,提前适应大学学习环境,准确抓住大学阶段的教育重点。特别是现在的学生成长环境优越,缺乏相应磨炼,普遍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在面对全新的大学校园生活和学习的激烈竞争时,会产生各种困惑。入学阶段的教育工作也需要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调整,让学生意识到自身角色定位层面的变化,否则会产生心理障碍或其他适应性困难问题。

(二)教育适应阶段

当前的大学新生普遍具有非常强的自我意识,但其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比较缺乏,在进入大学后可能无法适应校园生活的转变,所以高校的教育前置工作要做好学习目标的整体规划,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的生活节奏,完成教育适应阶段的强化工作。从人际交往上看,大学新生拓展人际圈的愿望强烈,但大学社会化的人际交往方式可能会导致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受到阻碍,这也是此阶段的主要矛盾。从内容上看,通过网络获取教育资源,对原有的入学教育进行扩展和补充,将个性化学习和交互式集体学习相互结合,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组织改进,帮助学生制订阶段性计划。教育适应阶段的核心内容在于新生初步了解大学生活和学习的有关要求之后,展开教育实践,在这一阶段,新生已经对大学生活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并开始尝试独立生活,真正意义上开始适应性学习。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和寝室生活的过程中,学校可以依托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各种情境化教育,让学生亲身体验利用网络渠道与他人进行沟通,解决生活和学习层面的各类问题。

(三)适应反馈阶段

适应反馈阶段的核心要点在于评估前两个阶段的学习效果,并根据教育前置的成果来重新设计入学教育的课程内容,对教育资源进行补充和完善,同时观察学生在这一阶段是否产生了新的不适应问题,并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这在部分学生的入学培养方面可以起到关键作用。适应反馈阶段的入学教育重点,应该从管理层的角度明确学生的本位和实际需求,涵盖学生的生理、心理、学业适应发展,围绕各种形式来进行全方位的认同感驱动。相比国外的入学教育,我国的入学教育还存在很多需要探索和完善的区域,所以学校应该强化资源掌控,并形成各项规范,以适应性为主线建立教学框架。在社会多元、生源多元化的情况下,我国的大学新生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传统的教育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如何准确把控适应反馈阶段的具体目标与学生的需求特点,优化创新,把握大学新生教育前置方向是未来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作为学生步入社会前的奠基阶段,刚刚步入大学的新生不仅要强化基础能力的培养,还应该重视思想层面的正确引导,为今后的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网络平台下的高校入学教育前置措施

(一)主动整合网络教育资源

高校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组织人员建立入学教育的网络化工作体系,例如借助官方网站,微博或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为学生提供帮助,让学生能提前熟知大学生活。学生能够通过各类平台获取所关心的各类问题的答疑和解惑,同时也让学校了解、掌握新生的思想状态和生活需要。我国的大学新生教育已经开始突破工作层面,上升到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人格教育,要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强化思想层面的指导功能,进一步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解决新生时期学生适应不良和能力发展不均等各类问题,科学合理设计新生教育体系。借助网络教育资源,改变沿袭多年的传统教育思维定式。具体可以通过思想教育和学习指导的方式,将网络平台的资源进行拓展,然后让学生从被动接受教育转变为主动参与思想交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并让学生意识到大学与高中的阶段性差异。各类教育活动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能力发展,包括专业技能培养和思想价值观教育等。

(二)设计网络教育的内容

借助网络平台设计网络教育前置的有关内容成为当务之急,高校可以将高校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在网络平台上提前,包括各项校规校纪和学习目标规划等,让学生在入校之前就能了解学校的各项要求,了解自己在学校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提前在心中树立规矩意识并做好生涯规划。换言之,学校需要善于运用各种网络工具和学生进行交流,共享入学教育资源,使得教育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更加平衡有序。这种平衡化关系可以让教育更加具有亲和力,改变传统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全新的平台,使得教育效率显著提升。学校搭建网络教育平台,将专业知识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提前,让学生在入学前后拥有正确心态,并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想动态。学生作为入学教育的核心和主要参与者,学校要围绕学生发展的核心目标,充分体现内容的基础性作用,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借助网络渠道强化学生个体发展,突出能力培养,使学生能够全方位提升自己在社会竞争中的个人实力,尽快完成从高中阶段到大学阶段的角色转变。网络平台支持下的入学教育可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并且有针对性地提供教育内容,可以在一个教育周期结束之后对教育资源和成果进行反馈,形成闭环式教育框架。

(三)多途径网络教育

入学教育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涉及专业教育和心理教育等多层次专题内容,所以不仅需要在形式上进行转变,还需要在途径上做好规划。学校应及时了解和更新有关入学教育的平台信息并制定好学生的各项工作制度,建立完善的内容更新机制,注重对教育工作队伍能力的培养,依托网络平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始终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以激发学生兴趣,多形式满足学生的参与需求。同时未来的入学教育前置工作应符合当前学生的特点,积极开拓网络教育平台,突出教育的引导作用,将学生喜欢和常用的沟通方式作为交流渠道,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因地制宜地组织入学教育,充分发挥入学教育在入学关键时期的功能,面向所有新生的需求做好设计规划,创造主动性的教育模式,突出自主功能。多途径的网络教育能够实现阶段教育和全程教育的结合,实现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的整体目标。当代大学生作为数字时代的公民,也能在多途径的网络教育下顺利过渡到大学生活阶段。

三、结语

高校入学教育范文4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管理;工作模式

一、引言

2003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教社政厅【2003】2号)中要求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2011年教育部下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硬指标”,从原来“及时发现和解决有关情况和问题”提高到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机制”,“高校应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1]”。面对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出现的种种问题,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已成为客观必需,进一步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模式,为全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指明方向。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的现状分析

从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来看,一方面高校领导和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有充分认识,并制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行动计划,采取诸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举办相关讲座等措施,但从实践效果来看并不理想;另一方面因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由政治课教师或辅导员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咨询不等于个别谈心,心理治疗也不同于做思想工作,势必造成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缺乏疏导,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此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很不完善。从真正意义上来说,心理健康教育还没有真正地纳入到高校的课程体系建设中去,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上来说仍然是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课程枯燥无味,学生提不起兴趣,教师也是敷衍了事;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上来说,无非就是讲座、咨询、选修课,没有任何创新模式,导致学生心理问题无法排解,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从调查分析的结果来看,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存在的根源主要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和自身。造成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的变迁。也就是对新环境的适应问题。随着独生子女的不断增多,上大学之前他们在学习、生活上处处受到照顾,来到新的环境中生活方式、教学模式等诸多的问题都给学生带来不小的冲击。学习环境的变化会增加他们适应新环境的困难,生活环境的变化需要他们应付一切生活琐事,这些都是造成他们心理健康的基本因素;

2.人际关系失调。当前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个人观念意识强,由于缺乏交往技巧和交往经验,对于来自四面八方的不同地域、不同家庭、不同生活习惯的同学或室友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极易产生沮丧、痛苦、自我封闭的心理问题,这也是造成他们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2]。

3.学习就业压力过大。当前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为了毕业后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大学生们在平时学习中除了完成学校的各种学业外,还要考各种证件和等级证书以及找工作时的迷茫,一次次的求职碰壁等问题,都是造成他们心理健康的根本因素。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高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去,创新工作模式,积极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制度化建设。

四、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路径分析

(一)变“管教式管理”为“服务式管理”。高校作为培养社会建设人才的场所,对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启迪心智发展,传授知识和技能起到了重要作用。高校要依据多层次、多侧面、全方位的发展理念,构建适合自身院校特点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学生管理工作不仅要从以发展的视角对学生管理目标和内容进行重新定位[3],站在发展的角度来培养学生,要重视学生的个体需求,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探索、自我调节;还要遵循高校学生心理认识的规律分类引导,对不同学生实行分层次的管理和教育,将学生管理工作贴近学生,从“要我做”到“我要做”进行转变,将心理健康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从社会需要的同时也要从学生自身发展考虑,根据不同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逐步变为服务式管理模式,最终实现最佳效果和目标,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二)变浅层次管理为深层次管理。深层次管理的特点同单位实际、行政管理、制度建设紧密结合,通过说服教育、思想疏导、政策导向、文明建设等途径,迁移默化地发挥作用。深层次管理要求领导要有超前意识、超常的分析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多维度的思维方式,还要敢于改变旧的传统管理模式,确立新的全方位管理方式。高校要在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基础上,兼顾学生不同方面的发展。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生管理工作中,不仅能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个性特点、社会交往的发展,还能实现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最终目标。学校管理工作如果只是“面上管理”而忽视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很可能从心理问题演变成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进而影响到学生人格健全和健康发展。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生管理工作中,不仅培养和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更好地利用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增强自我调节、自我治疗、优化心理品质的能力,并学会利用这些来对自身心理健康进行分析和维护,围绕全面协调发展,构建学生施展才华、展示个性的平台[4],打造“深度管理”,使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三)变“条块式管理”为“项目式管理”。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大都采用传统的“条块管理”,各科室、各部门分工明确,责任到位,表面上看似无懈可击,实际上却存在各自为政、步调不一的问题。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项目式管理能够联动各方共同参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项目式管理是对传统“条块式”管理的创新,给学生管理提供创新平台,弥补了传统组织方式的缺陷,使职能管理更加优化,使整个组织形态更具灵活性和机动性[5]。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生管理工作中,能够灵活多样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通,以学生为中心,服务学生,可以对各科室、各部门在学生管理工作上起到很好的协调作用,从而形成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教育指导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运行机制,采用多种教育方式、多种途径和手段,帮助高校学生养成健康心理,增强他们心理调适能力和心理承受力。

五、结语

总之,高校建立以自己学校特点为基础的大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既是践行现代教育理念,服务大学生的必然路径,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6]。针对高校现行心理健康教育及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诸多问题,高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模式,变“管教式管理”为“服务式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重新定位学生管理目标和内容,对不同学生实行分层次的管理和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变浅层次管理为深层次管理,培养和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自我调节、自我治疗、优化心理品质的能力,使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变“条块式管理”为“项目式管理”,采用多种教育方式、多种途径和手段,帮助高校学生养成健康心理,增强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和心理承受力。由此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随着大学生的思维和心理状态变化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总结和完善,并逐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来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Z].教思政厅,2011.

[2]唐柏林.科学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版),2004(5).

[3]赵川林,吴兆方.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4]刘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喜与忧[N].中国教育报(新闻视点),2011(9).

[5]王芳,李国保.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浅析[J].科教导刊,2011(3).

高校入学教育范文5

关键词:具身认知;白马藏族文化;教学体系;人才培养

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存在认识不充分、落实不到位、课程设置不合理,高校教师创新引导能力不足等问题.从文化育人的角度来审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并以此为切入点寻求高职院校艺术课程改革,构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内生动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具身认知(Embodiedcognition)是心理学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该理论指出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有着强烈的联系,主张认知情景化,强调认知的形成与人的感觉运动系统有着直接的关联,认知、身体和环境是一个整体[1-2].我们的身体嵌入自然与社会文化环境,与环境相互作用,而文化背景对其中个体的思维、行为和对待自然的态度等都具有重大影响[3].具身认知理论启发我们在少数民族白马藏族的文化传承活动中去观察、分析其传统习俗及艺术表达方式,探索其蕴含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从而促进白马藏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白马藏族文化用具身演绎的叙事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白马人的思维、语言和行为习惯,塑造着其个体的自我概念、情绪与行为方式[4].我们对白马藏族技艺的学习和研究应充分了解白马藏族文化形成的背景,找寻白马藏族文化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切入点,并探寻其独特性和其中蕴含着的教育价值[5-6].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毗邻四川省平武县白马藏区,10多年前开始对白马藏族文化中的艺术特色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与探索,深入开展了高职院校艺术类课程的教学与人才培养改革.本文对该校基于白马藏族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实践探索进行了梳理.

1实施路径

1.1建立研究中心,深入了解白马藏族文化

2012年,学校成立“白马藏族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以研究中心为依托,常年深入平武白马藏族聚集区,进行实地调查和采访.根据具身认知理论———认知过程与环境事件紧密联系的观点,研究人员注重调查活动的情境性和实践参与性,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师,虚心向当地群众学习和交流,主动参加当地的民族活动,特别是各种祭祀、节庆、婚庆等活动,体验白马人的喜、怒、哀、乐,真切了解白马藏族文化背景,近距离地聆听白马藏族故事、传说,学唱白马藏族歌曲,观赏和领略白马藏族剪纸、雕刻、服饰、舞蹈的艺术魅力,从独具特色的白马藏族文化中发现和挖掘教育资源.

1.2吸收“非遗”精华,创新建构课程

白马藏族文化元素来源于实践活动,并具备重要的社会功能,它的服饰、音乐、歌舞、民俗、民间故事、传说等有着白马人独特的、鲜明的民族印记,反映了白马藏族先民们长期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自觉适应社会变迁的奋斗历程.具身认知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同身体参与密不可分,环境条件通过身体影响学习、记忆等心智过程.学习不仅基于身体,也根植于环境,学习过程发生于文化情景中,并且受到情境因素的制约[7].白马藏族歌舞、服饰、美术作品中包含的民族文化元素来源于生活实践,表现出白马人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呈现出独特的文化情景和文化叙事[8],正是我们需要吸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华,为民族文化元素融入高职院校艺术课程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指导框架.1)“做中学”是我们带领学生学习白马藏族技艺的基本方法.从简单的动作模仿到学习整套动作,从传统节目改编到融入现代元素的创编,都要让学生沉浸在白马藏族文化的背景中,了解每套动作所要表达的涵义,即学习是发生于身体作用于环境的实践活动[9].学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通过身体运动感知文化演绎的方式,形成对白马藏族文化的认知,这为民族文化元素天然地融入艺术课程的教学实践奠定了基础.从具身认知的视角看,民族文化元素融入艺术教学实践,符合身心一体原则[10].2)实践活动表明,将民族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能够促进校本课程开发,建构新的课程体系.将白马藏族优秀文化融入艺术教学,一方面教师可结合自己对白马藏族文化的研究成果,与学生们一起分享创作经验,促进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专业课程改革,使艺术人才培养更具特色;另一方面可以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学生文化领悟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通过分组教学以工作坊的形式指导学生团队完成白马藏族题材的绘画、手工作品,尝试白马藏族舞蹈与歌曲的创编.美术教育专业指导学生设计制作白马藏族文化题材的旅游纪念品;音乐教育专业建立白马藏族山歌演唱队;舞蹈专业结合白马藏族民间舞蹈的观摩,提炼白马藏族舞蹈元素创编现代舞蹈等.3)研究人员还积极组织开展白马藏族文化产品的设计与制作,并将创作出的优秀作品进行提炼后制作成白马藏族文化衍生品,从而让白马藏族传统文化焕发活力.如组织白马藏族剪纸等白马藏族“非遗”文化传承兴趣小组创作文化衍生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探索白马藏族文化的叙事特点,亲身参与创作白马藏族艺术品的过程,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更加深刻地理解白马藏族文化的内涵.

1.3开展学术交流,凸显文化育人魅力

2016年,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成功举办了“白马藏族文化研究与产业开发国际论坛”,来自法国、英国等6个国家和国内10多所兄弟院校的专家到会,会议以推动白马藏族文化研究为宗旨,促进文化研究成果与地方产业开发相结合;以文创产品为载体,加强国家间文化交流,传承和弘扬白马藏族的艺术成就.会议期间,学校举办民族特色的歌舞节目表演,包括白马藏族原生态歌舞节目、自创的白马藏族舞蹈、白马藏族题材的歌曲和白马藏族题材的美术作品展,也展示了学生以白马藏族文化为题材创作并获6项国家专利的文创产品.

1.4成立工作坊,文化传承创新有载体

为了进一步传承和弘扬白马藏族文化,全面衔接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促进优秀传统技艺技能的传承与创新,2018年,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了“四川省白马藏族民间工艺美术传承创新平台”(白马藏族工作坊).白马藏族工作坊的成员除了本校教师外,还邀请了省内研究白马藏族文化的专家,吸纳了兄弟院校相关研究人员,服务范围扩大到全省高职院校.工作坊被成功入选为全省高职高专中少有的“四川省首批职业院校紧缺领域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项目为了让参培学员亲自参与、亲身感受白马藏族文化的艺术魅力,学习白马藏族的传统技艺,学校设置了“白马藏族民间美术图案传承创新”“白马藏族民间绘画”“白马藏族民间剪纸”3个版块的专业技能学习.在培训活动期间,学校邀请知名教授、白马藏族文化研究专家以及白马藏族民间“非遗”传承人等,就白马藏族文化进行专题讲授,对技能进行示范和现场指导.培训中,学校还组织学员深入白马人聚居地实地考察民族民间艺术,让认知过程与环境事件紧密相连;举办专题研讨课,各培训教师结合自己长期从事白马藏族民间图案教学的丰富经验,讲授如何汲取白马藏族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文化元素,将民族符号创造性地转化为艺术符号,并对白马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工艺美术样式作了梳理和讲授,指导学员设计出一批富有创意的、集民族性、时尚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白马藏族民间美术作品.学员们的传承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较好的提升,他们临摹和创作出白马藏族民间工艺美术图案、绘画、剪纸和白马藏族面具彩绘等,共计80多幅,该培训突破了学习仅是脑部信息加工过程的传统观念束缚,将认知活动扩展到了学员“具身”的体验和感知上[8].

2实践成果

2.1基于民族文化元素的数据库建设

基于对白马藏族优秀民族文化元素的挖掘与整理,研究团队构建了教学资源数据库.课程教学以模块化、专题化的形式开展项目实施.项目研究以白马藏族优秀民族文化为切入点,向广大学生介绍白马藏族独有的文化艺术形式,通过整理挖掘形成课程资源,对于白马藏族优秀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项目形成的课程资源为后续课程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促进了校本课程开发,拓展了学生课程知识结构的多元化.把白马藏族文化艺术融入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将有效促进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专业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完善[11].专业特色课程的开设,将会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有文化自信力、有特色的学生,有效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形成学校特色建设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承载点.

2.2建构“一核两翼”课程新模式

借助于理论加实践的研究模式,遵循渐进式模式研究路线,对基于白马藏族文化的高职院校艺术整合性课程的开发研究与实践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整理,最终形成了“一核两翼”课程模式,并构建起“一核两翼”课程研发与实施的“四步工作法”.

2.2.1激发学生内生动力的“一核两翼”课程

课程开发实施是区域民族文化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工作,项目组总结提炼出激发学生内生动力的“一核两翼”课程研发与实施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是以应用“主体交往理论”激发学生内生动力为核心,以“促进教师发展”和“促进学生发展”双主体,以“实践教学的价值追求”“教学过程互动生成”“教学过程互动生成逻辑”为3要素的实践成果.具身认知理论倡导学生学习的“认知结果”应基于体验,而激发学生内生动力为主要目标的“主体交往理论”倡导学习体验最大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参与性.项目以应用“主体交往理论”激发学生内生动力为核心的课程开发原则,指导白马藏族文化融入艺术教育的实践中(图2).所谓“交互主体性”教学理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突破单向的“对象性”教学思维方式,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认可、互为主体、相互沟通、交互对话,形成多元多向、立体能动的教学关系.“一核两翼”课程研发与实施以“促进教师发展”和“促进学生发展”双主体发展为课程实施的发展目标.“交互主体性”思想的引入,拓展了教育学研究的理论视域,而“交互主体性”教学理念的落实则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建构可行的教学模式.

2.2.2“一核两翼”课程建构的“四步工作法”

课题组构建起“一核两翼”课程研发与实施的“四步工作法”:理论学习、顶层设计、师生讨论互动、实践探索,“四步工作法”是“一核两翼”课程研发可复制、可推广的手段:①理论学习出思想.主要通过教学小组会议的形式使教师对”一核两翼”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形式产生共识,形成合作学习以及教学评价与反思的文化;②顶层设计明路径.主要是通过教学小组会议,集体备课,设计并实施区域民族文化融入高职高专课程的方案,讨论教学反馈,形成教学设计-实施-反馈的闭合环路;③师生讨论成共识.主要是指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积极与学生进行讨论,通过翻转课堂等形式搜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和教学效果,为教学方法的进一步设计与修订收集资料;④实践探索出成果.主要是通过教学设计-实施-反馈的闭合环路,总结教学经验,修订教学设计,归纳教学对学生发展的综合影响,形成新的实施路径和教学模式.

3效果检验

课题组探索了民族文化元素如何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有效资源的问题,再通过焦点小组探索基于白马藏族艺术的美术、音乐、舞蹈、体育等的整合性课程,并基于具身认知理论、主体交往理论进行课程设计,组织研究人员探索课程的形式与内容,编写课程结构与教案并开展课程试验.研究调查对象为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教育专业在校生,完成有效问卷390份,其中男生68人,女生322人.基于试验设计分别比较传统艺术课程与基于白马藏族艺术的高职艺术课程的教学效果.以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8个班级390名学生(其中4个班级学生为控制组)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传统艺术课程和白马藏族艺术课程进行授课1学期.研究者采用t检验,对两组(白马藏族班级/普通班级)学生的学习动机与效果评价进行了对比.如表1所示,白马藏族班级学生对课程效果的评价,及其自主学习的练习次数均显著高于普通班级学生.

4结语

高校入学教育范文6

关键词:涉农高校;课堂管理;浸入效果

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注重教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提升提出新的要求。涉农高校在专业设置、课堂管理和培养目标等方面与一般高校相比有较大差异,尤其要积极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复合型人才。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中指出,涉农高校要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课堂成为涉农高校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学生学习效果成为检验涉农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试金石。因此,如何加强涉农高校教师课堂管理能力,提升学生浸入学习效果成为当今教育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一、高校教师课堂管理的路径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主要场所,是知识传递和转移的重要载体。传统的课堂管理只对课堂秩序进行管理[1],即教师强调课堂纪律和秩序,学生遵守要求,使教育教学过程在良好的秩序中完成。然而,新时代背景下,传统的课堂管理不利于新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涉农高校面临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培养任务,承担着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人才培育任务[2]。因此,涉农高校教师的课堂管理进一步拓展到教学效率领域和除课堂教学外的其他领域,即不仅要求师生共同遵守课堂教学纪律和秩序,还要求师生实现课堂内外的良好互动,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目前,涉农高校教师课堂管理主要存在三种类型。

(一)教师主导型

教师主导型是传统的课堂管理路径。在涉农高校中,教师按照学校的相关要求,制定符合课堂教学秩序的规范,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严格遵守。因此,教师主要采取软硬兼施的课堂管理手段[3],如指令控制、纪律约束、道理说服、情感管理等,其核心是教师采用各种手段强化教师权威和对课堂的全面掌控,强调学生遵守秩序和服从要求。虽然教师主导型课堂管理使课堂教学秩序得到良好遵守,但教师在课堂管理过程中不断约束学生的学习行为,削弱了其个体性的存活空间,扼杀他们的个性创造力,反而阻碍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培养。

(二)学生主导型

与传统的教师主导型课堂管理相比,学生主导型课堂管理给予学生较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学生自学的延伸。学生作为课堂主导者,可以对教师课堂所授内容进行自由讨论、提出见解。然而,这种课堂教学秩序比较松散,最基本的课堂教学无法得到保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味强调“以生为本”,随意放弃自身对课堂教学纪律和秩序应有的管理措施和手段,置学生于无约束的课堂教学中,导致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存疑,师生关系也相对松散。此外,多数涉农高校的学生处在心智快速发展和社会化转变的关键阶段,对课堂的主导能力稍显不足。

(三)师生互动型

师生互动型是目前许多涉农高校教师广泛采取的课堂管理方式,在实践中收到较好的人才培养效果。教师对课堂纪律和秩序仅有最基本的要求,灵活安排课堂教学时间和教学环节,将课堂教学切割成相互关联的许多片段,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发散思维,强化学习能力和效果。然而,由于对这种课堂管理方式不熟悉,互动过多致使难以按计划完成教学内容,部分教师是被动接受这种课堂管理模式,加上学生忽略提前预习知识和思考问题的重要性,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最终,课堂纪律和秩序开始变得涣散,教师之间的教学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师生关系也变得难以捉摸。

二、学生课堂浸入学习

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直观反映涉农高校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是教师课堂管理能力和效果的主要衡量标准。学术界对学生课堂浸入效果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多数以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为视角。例如,研究美国夏威夷语浸入式教学实践,指导我国云南少数民族小学双语教学[4];基于小学英语浸入式教学案例,有效促进小学英语教学中课程、学习和教师的一体化发展[5];英国普职衔接的第四阶段浸入式项目对我国在普职融通和衔接实践中的借鉴意义[6]等。可见,浸入式教学在语言教育和职业教育中使用较广。由于涉农高校学科设置的专业性,且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较高要求,以及学生将步入社会并完成社会化过程,高校学生的浸入式教学应得到更多关注。目前,学生课堂浸入学习主要有三种。

(一)被动浸入

被动浸入式学习表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长期处在被动参与的位置,学习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丧失了基本的思考能力。教师主要以讲授方式传播理论知识,辅之以适当的交流和互动,采用压力方式推动学生向前进步和发展;学生则完全处于被动状态,缺乏主动性,不能对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提出建设性意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推动下,可以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但在没有教师推动的情况下,学生很难在学习上有较大提升。常不利于涉农高校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培养。

(二)主动浸入

与被动浸入相比,主动浸入式学习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活性和创造性。教师只需要针对教学内容设计基本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情境,以师生互动方式完成基本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学生则在教师预设的教学情境里表现出足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如学生能在课堂上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性思考,适时表达自身对薄弱知识的不解,以及自身在预设情境中理论知识实践应用的迷惑,教师则可根据其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解答,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最终提升浸入学习效果。因此,涉农高校教师可以此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最终使人才培养质量达到基本要求。

(三)混乱浸入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引入和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目前对涉农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要求不断提升。如雨课堂、翻转课堂和混合教学模式等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理念的应用使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增加许多可能性和不确定性。然而,不考虑涉农高校的专业特征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浸入式学习,一味提倡和要求高校教师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理念,最终带来师生互动的混乱局面,影响教学和学习效果。因此,涉农高校如何有效利用先进技术和教育理念,使教师掌握有效的课堂管理方法,使学生由混乱浸入式学习变成主动浸入式学习,成为学生浸入式学习需要关注的问题。

三、教师课堂管理与学生浸入效果的关系

与传统教育理念相比,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涉农高校教师课堂管理能力与学生浸入学习效果存在一定的关系,二者不可割裂、相互影响。教师课堂管理能力反映教师对课堂的掌控意愿和掌控能力,学生浸入学习效果则反映学生学习效果和涉农高校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教师课堂管理与学生浸入效果的关系需要得到进一步关注。简言之,目前主要有两种关系。

(一)二者相互割裂、独立发展

教师过分关注自身对课堂进行形式意义上的管理,教师完全将课堂看成自身单向传播知识的场所,即教师对课堂管理有完全的主动性和权利,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和秩序,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过程。教师更加注重课堂教学的严肃性和完整性。学生在其中所参与的浸入式学习是无效的,甚至是负面的。一方面,在教师预设的教学情境中,相关参数和指标都被预先设定,学生被动接受来自教师单向的知识传递和讲解,不能对专业理论知识进行系统思考,不能掌握在教师预设的模拟情境之外应该如何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不能辨析自身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导致学生被动浸入课堂学习,最终学无所成。另一方面,教师在预设情境中引导学生被动浸入学习,学生看似表面上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然而,当现实情境发生变化,学生将无法学会如何融会贯通,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因此,教师不能在教学过程中获得来自学生积极有效的反馈,不能获得教书育人和立德树人的荣誉感和满足感,学生浸入学习效果的低迷反过来阻碍教师对课堂管理的意愿的实现,最终导致课堂教学秩序陷入混乱的局面。

(二)二者相辅相成、和谐共生

涉农高校教师良好的课堂管理会有效提升学生的浸入学习效果,反之,学生良好的浸入学习效果也会促进教师的课堂管理,二者相辅相成、和谐共生。首先,教师和学生本质上是协同依存、交互反馈、共同推进的合作共生关系[7],即教师和学生各自承担相应职责,在经历磨合、调整与合作后实现和谐共生。而现实中,师生之间文化价值观、目标、地位、年龄和资源等方面存在客观的较大差异,可能影响互利共生关系。过分强调教师或学生单方面的作用和地位,甚至贬抑对方,很容易疏远师生之间的共生关系,最终产生畸形的师生关系。其次,涉农高校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的提升,使课堂管理取得良好效果,教学环节能够在有秩序的情境中顺利完成,这极大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浸入式学习效果,使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第三,学生浸入学习效果的提升给予涉农高校教师良好的教学反馈,提升教师的荣誉感和满足感,使其在更大程度上积极投身教育事业,立德树人。因此,教师良好的课堂管理和学生浸入式学习效果相辅相成。

四、提升教师课堂管理与学生浸入效果

与传统教育技术和教育理念相比,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理念更容易促进涉农高校教师课堂管理和学生浸入学习效果的和谐共生关系。因此,涉农高校教师应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结合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提升课堂管理水平,强化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浸入学习效果,最终实现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培养。为此,需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涉农高校应加强对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的全面指导和针对性考核。许多涉农高校在对教师课堂管理的考核中,侧重对课堂教学纪律和秩序的遵守,对缺勤率和听课率等硬性定量指标进行考核。然而,由于涉农高校设置的专业存在一定的特殊性,甚至许多专业课程需要深入到田间地头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作业,无法在课堂内完成。涉农高校罔顾专业特殊性的硬性考核导致教师不能很好地结合实践内容顺利完成教学计划,不能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有很好的浸入效果,最终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因此,涉农高校对教师的考核应考虑专业和课程的特殊性,将课堂教学的秩序更多地归还给教师和学生共同遵守,应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从多方面考虑教师的课堂管理和学生的浸入学习效果。第二,教师要在不放弃课堂主导地位的情况下主动“以生为本”。教师和学生本质上是合作共生关系,教师应制定并要求学生遵守基本的课堂教学秩序,这样才能确保教学得以顺利进行。教师在课堂管理中要避免过度强调互动,为了追求课堂的参与性、趣味性和交互性,忽视课堂的严肃性和教学质量。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教师应尽可能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活力,使其成为能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新型人才。第三,学生要主动参与教学环节,进入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提升浸入学习效果。涉农高校的目的在于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而高校教师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因此学生浸入学习效果的提升是涉农高校要实现的目标之一。课堂教学中,学生应意识到除了教师外,自己也是课堂的主体之一,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自己的配合是顺利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保障。在严格遵守课堂基本秩序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和推动下,学生应充分意识到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浸入式学习过程中将自己置入教师预设情境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新时代背景下,涉农高校应肩负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最终促进广大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涉农高校和教师应厘清自身在课堂管理中的角色和作用,积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堂管理水平。学生也应充分认识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遵守基本课堂教学秩序,主动参与到浸入式学习中,提升浸入式学习效果,最终掌握理论知识的运用。

参考文献:

[1]孙永波.高校英语类课程课堂管理策略研究[J].教育科学,2011(6).

[2]孙如军,李泽,崔锟,张骞.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协同育人的模式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8).

[3]龙宝新.助推式课堂:课堂管理方式变革的新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8(18).

[4]王艳霞.美国夏威夷语浸入式教学实践及其启示[J].基础教育,2016(6).

[5]康叶钦,陈冬梅.课程-学习-教师一体化发展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基于小学英语浸入式教学的案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8(2).

[6]陈鹏,刘珍珍.第四阶段浸入式项目:英国普职衔接的模式解析[J].外国教育研究,2019(7).

高校入学教育范文7

关键词:新时代;茶文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研究

总理在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以简政放权的改革为市场主体释放更大空间,让国人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同时实现精神追求。党的报告,进一步提出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培育人才的高校创新创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中,要不断地进行课程的改革,充分激发大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从传统行业与文化元素着手,把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茶文化思想的理念与内涵特征充分融入高校课程教育。具有代表性的茶文化思想,其源远流长,积淀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始终能保持一颗积极平和的心态,从而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职业品性。

1新时代茶文化思想体系

作为新时代,茶文化思想不断被提及,延伸到各行各业,作为教育行业也不例外,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其核心文化思想是清、敬、怡、真四字。清,指清静,不仅求事物外表之清洁,更须求心境之清寂、宁静、明廉、知耻在静寂的境界中;敬,是对人尊敬,对事业的敬畏,尊重对手,不要有轻视的行为;怡,更多的是指人的精神与情感,发现生活的乐趣,善于思变,培养一种宽阔的胸襟和远大的眼光;真,是指对任何事情,要求真,不为外在的利益所诱惑,精益求精,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生活中遇见的问题。茶文化中思想在这四字中集中反映出来人的思想的重要,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从进入校园的学习,就是在对思想的培养,培养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用自己敏锐的眼光去发现周围的事物,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去求真,尤其在当下这样高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面对机遇与挑战,如何去迎接这样一种机遇,如何把传统的行业或文化进行创新,以至到最后实现创业与就业。因此,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引入这种文化思想,更能培养学生的心性和品性,对后期的创新、创业有更大帮助。

2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困惑

2.1缺乏扎实的专业知识

自2014年以来,高校大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这一活动越来越多,各个省、市的部门及行业协会都在大力的举办各种各样的创业竞赛,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众创杯、科技杯”等,一旦有举办的创新创业大赛,高校就需要组织学生参加比赛,大多高校都是大二、大三的学生参加居多。因为大一刚进入学校,还不了解这个大行业;大四学生忙于考研、实习与就业,没有时间去创新创业,所以对大二、大三学生来讲,他们的专业知识学习的也不牢靠,大一是基础,大二才正式进入专业课程,相对来讲大三学生更适合去参加创新,拥有了一年的专业知识,初步具备了行业体验,对这个行业也基本上算了解,所以在创新上也会更有利得多。

2.2盲目追求创业忽视本质

当前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盲目的进行创业而忽视了本质性的东西,创新是每个人都可以的,但是作为创业来讲就不是那么容易。这个本质实际上是讲,创业者除了具备丰富的行业体验外,还应拥有抗压能力,对行业前景的预判能力,不能为了创业而去创业,到最后损失了资金,所以在大学时代进行创业不能盲目,有这个创业想法的同时,要逐步去实施自己的创业道路,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原则上是鼓励对自己熟悉的行业,并且与自己相关的专业进行创业,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大。

2.3缺乏完整的创新创业体系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应该在是2014年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后,才逐步的把创新创业课程融入到大学生教育体系中,如在一年级开设创新创业基础等。虽有开设,但是大多高校只是在通识教育中融入的几门课程,或者是在学校拨一场地挂个牌,取个什么创业空间的名称,安排一到两名指导教师,就开始组织学生搞创新与创业,这种方式的实施,更多的是给外在的人观看的,好像预示着自己就读的学校也有创新创业基地,到最后所取得的效果甚微,有的存活了几个月,有的一年,真正成长起来的少之又少。所以高校里进行创新创业的教育,应该是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同时着手制定一套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从思想上、专业体验上、行业发展上来对学生进行培养。

3新时代茶文化思想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构建

3.1引入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茶文化思想中的人文理念和内涵特征,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茶文化的思想的引入能更大程度上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构建学生健全的人格、宽广的胸怀。因此,在高校大学生的创新与创业课程中,引入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茶文化思想是很有必要的。

3.2以茶文化思想构建系统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作为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涉及到多个学科。因此,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实现现有专业教育内容与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融合,更为关键的是要从教学的综合性和学科的互补性方面下功夫,着力实现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的有机融合与比例协调,构建一整套操作性较强、内容较完善的课程体系。其次,优质课程体系要具备丰富的文化思想的引领,立足本土,探索多样、高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为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提供支撑。

4结语

新时代高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本着实际出发,结合大学的成长环境与自身的专业特性,从思想、专业、行业等多方面去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实践技能,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上建立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最终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为大众创业万众创信清障搭台.中国经济网.2015年5月.

[2]李宁.茶文化视角下的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研究[J].福建茶叶,2018(02):246-247.

高校入学教育范文8

关键词:民族特色体育;体育教学;教学改革;高职校

1民族特色体育与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及关系

我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民族特色项目丰富多彩,根据《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中记载显示,我国共有977种民族体育项目,其中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达到了676种。[1]民族特色体育是指具有民族文化特性的体育运动,是一种能够满足不同历史阶段当地地区的民族群众的需求,并融入了本地域本民族的文化特点、传统习俗等在经过历代不断发展、变更与完善的过程中保留下来的一种能够锻炼身体,有益身心愉悦、健康而孕育成的某种或某一系列的肢体运动,具有典型的民族性和特色性的特点。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民族间的大融合,目前许多地域的许多少数民族已经被汉化,民族性的传统体育项目保留不全,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少数民族,常年在学校接受教育或外出求学,就更是甚少接触到老一辈传下来的民族传统特色体育项目,民族特色体育项目岌岌可危。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蓬勃向上的发展,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也相继提出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认为“教育教学改革是提升我国教育质量、提升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而目前我国境内的高校体育教育也多是沿用原有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教学大纲、内容等也多是以大众项目为主,难以满足现代学校的办学规模和教育体制。我国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已然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理念。再者,我国大部分的高职院校是由中等职业学校合并或改组而成,虽然近几年得的发展很迅速,但是体育课程体系不是沿用中职的体系就是以拿来主义套用了大学的课程体系,并未形成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总体来讲,我国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改革还没有落到实处,还未形成具有特色的体育教学课程系统。2018年国家体育总局在会议上提出“体育教学改革应该具有针对性,不同地区应形成具有特色的体育教学”,这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依据,为体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为民族传统特色体育项目带来了生机。民族体育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老一辈的谆谆教诲,更离不开当代青少年的继承与发扬,而当代青少年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民族体育项目需要引入到当地学校并作为特色项目传承给祖国的年轻一代。所以,民族特色项目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学校为基地进行继承与弘扬,学校的体育教学改革也需要民族特色项目的融入来丰富体育教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更具针对性的形成学校体育教学的特色性。二者可达到是互相依赖、互利共赢的关系。

2民族特色体育融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有基础

通过在知网上以“体育教学改革”模糊检索,2015年至今的就有9948篇,说明学者们对体育教学改革方向还是进行了比较积极的思考,其中,与“民族体育”相关的研究却仅为34篇,但其都是以本科学校为例,以具有地域性特点的高职院校为例子的几乎是一片空白,所以对民族特色体育融入到高职校体育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还可以有很大的突破。民族特色体育项目的传承需要当地高校的支持,尤其是当地高职院校的支持。我国民族体育在学校的发展已经将近有近百年的历史了在这近百年中,我国民族体育呈现出前进与停滞、高峰与低谷、稚嫩与成熟的相互交替的发展态势。相对于其它学科,民族体育在科研基础、授课环境、以及在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对人才培养的输出作用都与其它学科之间尚存在较大差距。[2]众所周知,高职院校的生源大多数是以本地区生源为主,在所学习自己民族的特色项目时就会更有亲切感和自豪感,相对拥有五湖四海生源的本科院校,尤其是省内高校,具有地域性特点的高职院校在生源上就与地域性的民族特色项目传承方面占据很大优势,更有利于本地域本民族的本民族特色项目的传承与发展,也更有利于本地域高职院校针对性的打造成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高职院校。其次,在文化自信的背景下,民族体育的教学,不仅仅是学习内容的传授,同时还包括一种民族精神的传承,这其中包括特色习俗的讲解以及相关教材的创编,在师生传授交流过程中让学生在一种轻松自豪的氛围中潜移默化的拥有文化自信,更清楚准确的认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传承本民族的文化精髓,发扬民族精神。一般情况下,具有地域性特色的高职院校教师中本地域的教师比例较高,在传授民族特色体育项目的时候就会更加得心应手,交流起来也会更加亲切易理解。此外,还有研究表明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喜爱程度较高[3],这就为民族特色体育融入高职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好的数据支撑。

3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改革现状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并未形成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现阶段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开展形式一片火热,但是存在问题较多,大部分只停留在口号上,并未落实实施,体育教学改革应该具有针对性,不同地区应形成具有特色的体育教学,如何形成具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改革是所有学校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也不例外。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内居住着苗、侗、汉、布依、水、瑶、壮、土家等47个民族,2017年末常住人口352.37万人,户籍人口475.99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户籍人口的81.1%,其中苗族人口占43.0%,侗族人口占30.4%。[4]素有“百节之乡”之称的这块土地上承袭着众多民族特色体育项目,如比较出名的有台江的独木龙舟、镇远的龙舟、双江侗族的摔跤、天柱的苗侗武术、剑河的水鼓舞,还有凯里实验高级中学为代表的独竹漂,曾多次代表黔东南州在全国比赛中获得第一,除此之外,还有射弩、陀螺、蹴球、押加、高脚竞速、板鞋竞速等等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地处黔东南州州府凯里市,其生源也大部分来自于黔东南州,四十几个少数民族在此聚集,理应成为一所典型的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高职院校。然而,在2016年以前,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项目仍是以三大主球为主,并加以其他常见的大众体育项目如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等体育项目,跟其他学校一样,此地特有的实际中少数民族传统特色体育项目均通通都没有开设,在体育课程设置方面难以体现出“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中“民族”二字。之后,学校一直在探索如何将当地的民族性的体育项目融入到我们的体育教学改革中,直到2016年下半年,学校首度计划将我们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太极拳和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水鼓舞作为公共必修课引入到体育课堂改革中,太极拳项目在2016年下半年在部分系部试点开设,于2017年下半年成功在全院开设,并受到学生的好评。为了让教学的可实施性更强,体育组全体成员先后多次到水鼓舞之乡剑河县开展调研,并在内部进行多次培训,但由于水鼓舞舞种较多,舞步繁杂难学,学校这方面的专业老师太少,加上学校并未强制要求加入,教师在教授过程中遇到难处便想放弃,使得水鼓舞在学校至今未成功开设起来。此外,现有的体育教师年龄层断裂,12个专任体育教师中60年代的体育教师有4个,70年代的仅1个,80后6个、90后1个,拥有一定经验后仍能具备较高体力和技术的中年教师比例少,中坚力量较弱,且女性体育教师仅1人。目前,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在体育教学改革中面临和解决的问题主要有:第一,教学内容单一、陈旧,未体现出当地民族性特点;第二,师资配比单一,师资中坚力量薄弱,改革决心不够坚定,易动摇;第三,学生缺乏自主练习激励机制,光靠教师课堂上短短的教授,学生没有良好的团队练习氛围很难将课堂所学内容开展起来,更别说巩固和提高;第三,民族性体育项目缺乏专业的教辅教材。

4民族特色体育融入体育教学改革的路径

4.1坚守体育教学改革的初心,落实民族特色体育项目的引入与教授

体育教学改革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需要领导的支持和教师们不断摸索探讨才能找准方向,有所进步。民族体育的融入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成的,为此,我们更要积极探索,遇到困难绝不轻言放弃,领导下达任务,教师必须全力配合完成,有针对性的去摸索出一条适合我们本地域的特色体育教学改革之路。

4.2以协会为基础拓展民族体育运动项目的影响力

目前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存在的协会还是比较丰富的,所以,我们可以借助这一优势,以武术协会、舞蹈协会为基础,联合学院团委组织民族体育项目的比赛,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民族体育项目,参与到民族体育项目的练习中来。另一方面,积极联系各个教学系部的体育部,让体育部的同学做好宣传和动员,在一些重大节日活动中加入几项民族特色体育的表演,逐步扩大民族体育项目在学院的影响力,促进民族特色体育项目在学院的发展。

4.3成立院队形成良好的民族体育项目传承机制

现阶段,国家对体育事业的发展力度很大,贵州地区的体育事业也在迅速发展中,民族运动会的影响力不断加大,比赛项目也在不断的增多,这为民族体育项目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传播平台。但是,目前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参与的比赛项目相对较少,所以,为促进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民族体育的发展与传承,首先,我们可以根据比赛项目成立相对应的院队,让民族体育项目成为本院的特色项目、强势项目。院队成立后,各个项目确定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在不耽误正常教学活动的基础上教授相应的传统体育项目。此外,每年新生入学后,院队选拔出具有潜力的队员,采用以老带新的方式,在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参与训练;在有民族体育项目比赛的时段学院要积极组织支持学生参与比赛,提升学生参与民族体育项目的兴趣和热情,在比赛中努力争先,拿到优异的成绩,为个人、为学院挣得荣誉。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师生积极主动参与,并以组建院队的形式开展民族体育项目,民族体育一定可以形成一套完善的民族体育项目传承机制。

4.4实地考察民族体育项目,编制专业特色教材

目前,对于民族的传统的有特色的体育项目的专业书籍比较稀缺,出版的民族传统体育相关的书籍较少,有的也只是对其中的部分武术拳种有所涉及,对于其他民族传统特色体育项目只是只言片语,更别说对其动作技巧及其精髓的探讨和挖掘了。既然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地处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人文优势,更应该将其优势充分发挥,对民族特色体育项目传承基地、传承人等进行实地走访、学习与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结合本地区学生特点和教师的教学经验,编制出一套适合于少数民族地区沿用的体育教辅教材。

参考文献:

[1]朱琳,刘礼国,徐烨.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J].体育与科学,2013(5):22—23.

[2]买佳.民族传统体育在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发展与经验启示[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12-01.

[3]程卫宏,拓万.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高校体育的教学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5:177-179.

[4]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_360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