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探究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探究

[摘要]广西作为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多彩的民族民俗旅游资源,拥有自己特有的民族区域元素,这是广西创新设计区别于别处的最大资源。在目前广西新农村建设及广大人民对小康生活提出更高品质的设计服务的需求下,具有创新设计能力的人才还远远未达到市场需求,开展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广西民族元素创新设计能力培养,为区域建设、特色设计产品开发提供更多的基层设计工作人员。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民族元素;创新设计

一、概述

广西作为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多彩的民族民俗旅游资源,拥有自己特有的民族区域元素,这是广西创新设计区别于别处的最大资源。广西“十三五”规划提出“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增强发展支撑能力”“推动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美丽广西”的目标;住建部出台了《关于促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加快创建园林城市;生态广西以及城镇化建设、园林工程将成为重要的产业,而正在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一大批从事新农村规划设计与建设人才,以及环境艺术设计及相关专业技术人才,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提供了旺盛的人才需求。在国务院《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中强化人才培养,推动实施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人才扶持计划,鼓励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纳入职业教育体系,发挥职业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对创意和设计人才创业创新的扶持力度,规范和鼓励举办国际化、专业化的创意和设计竞赛活动,促进创意和设计人才的创新成果展示交易。

二、广西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概况

广西共有15所高职院校开设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各校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均存在差异。2015年前本专科专业命名目录中,大学专科阶段环境艺术设计属于土建大类建筑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教学标准与景观设计专业、室内装饰设计专业存在交叠、混淆、课程体系建设不明晰情况。各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既存在偏室内装饰设计的,也存在偏景观设计的,也有两者兼顾的,同类专业之间人才培养目的性、偏向性、特性不够清晰。目前,基于建筑环境的室内外环境设计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已经有了明显的区分,风景园林设计专业是2015年新增专业,培养园林景观设计、景观规划的应用人才;环境艺术设计是培养基于建筑的室外环境设计、景观设计的应用人才;室内艺术设计由原室内装饰设计更名而来,培养的是建筑室内的环境设计应用人才。我校在早期专业建设中,只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为了拓展学生的就业面,课程体系设置既开设有家具陈设课程,也开设室内设计课程,同时也有小区景观设计课程,学生学习内容多而杂,知识和技能体系太大,就高职教育而言,专业学习难度较大。经过市场调研及用人企业反馈,学校在2018年开设室内艺术设计专业,彻底分离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在课程体系构建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偏建筑景观设计,室内艺术设计专业专注室内装饰设计,初步构建环境设计专业群。

三、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赛事驱动为手段

广西共有125个县级行政单位,其中自治县12个,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精准扶贫工作中,各地区积极挖掘地方特色,开展城市建设、旅游产业、康养产业、特色产品开发等工作,广西民族元素是开展特色产业发展的养料,广西12个世居民族各有特色,需要大量具备一定民族元素认知、元素提炼、设计创新的人才。产业发展的需求,推动职业院校开展专业课程改革,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具备民族元素创新设计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广西民族元素包括铜鼓、壮锦、绣球、干栏式建筑、花山岩画、民族图腾等,认识和有效利用民族元素于设计创新工作中,需要某种教学工作机制对元素进行应用,而将赛事融入课程,在赛项中锤炼教与学,是培养特色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有效手段。多年来,通过参加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赛项、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广西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等赛项,将比赛项目嵌入课程教学,明确作品创作方向,挖掘民族元素进行创作,推动教与学在比赛中相互促进,获得累累硕果。

四、开展课程改革,构建民族元素创新设计能力的课程体系

(一)培养广西民族区域认知能力。目前,经过市场调研、就业访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按照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专业应用课等4个模块,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及设计创新能力。在课程开设上,注意基本理论的认知学习,基本功训练及应用训练。广西职业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生源大部分来自广西本地,一直以来,“广西人不知广西事”是中小学教育中比较缺失的一个内容,一些通识内容,比如行政区域、人口、民族、历史、经济、社会、特色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者一问三不知,这需要我们在课程设置上,注意基本理论的认知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并探索广西特色文化内涵。在课程改革中,我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开设《西南民族民俗史》,通过对广西的通识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广西民族及民族元素;通过在多媒体教室进行讲授,参观考察区博物馆文物苑、民族博物馆、市博物馆、园博园等场所实物,采用撰写考察报告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广西民族元素。

(二)立足广西地域文化,开展课程教学实践。只是通识教育尚不能够让学生掌握民族元素特征,需要通过基础课程训练,通过实物考察、写生、临摹绘画、作品赏析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广泛地收集广西民族元素,汲取精华。写生、临摹民族装饰图案纹样,是让学生了解图案特征、历史文化背景的有效办法,并对图案的结构、色彩、制作材质、应用场景有较好的掌握,在临摹中学习该民族元素的精髓,积累知识和技法,为今后的设计创作奠定基础。而对民族元素进行提炼、分解、重构,则是训练学生运用民族元素进行创作,园囿于民族元素诞生时的历史背景和审美,与现代审美需求具有一定的差异,重构能力训练则是将传统民族元素运用现代形式美法,创作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新民族元素。在教学中,通过《平面构成》提炼民族元素的点线面素材,如铜鼓中的太阳纹、云雷纹、翔鹜纹、蛙纹、羽人纹的临摹、解构、重构,掌握纹样的特征和创作要点;通过《色彩构成》掌握广西各民族色彩搭配,如壮锦、瑶锦的色彩搭配;通过《立体构成》《速写》《建筑材料与构造》了解及掌握各民族建筑构造、材料、形制。

(三)课程实施成效。构建基于广西民族元素创新设计能力的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不仅仅是开设几门基础课程就能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在应用型课程中进行反复的创作训练,通过课程考核、赛项融入,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创作应用能力。在《建筑设计初步》课程中,学生通过小型景观建筑设计,将某一民族建筑形制、图案纹样在课程创作中进行应用;为拓展学生的个性创新设计能力,同时还开设有家具设计、展示设计、景观园林小品等拓展限选课程,学生可以在较小型的产品、建筑体上,灵活地运用广西民族元素进行创作,往往产生让人惊喜的作品。最终,在“园林景观设计”和“毕业设计”中,可以综合运用各类技法、创作方式,在较大的场景中,进行主题创作。构建广西民族元素创新设计能力的课程体系,从理论到实践,从学科基础到专业基础,从小体量、小场景到大场景,从单一元素的临摹、解构、重构到创新运用,整个课程体系构建从易到难,学生通过系统训练,逐步掌握素材收集、分析提炼、创新运用的能力。

五、立足广西区域民族文化,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

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在职业人才的培养上,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才是好专业。近年来,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立足广西区域民族文化,从本土挖掘养料,这些素材可见可得,教师通过在授课过程中不断进行民族元素的认识与运用,学生的设计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对广西的民族元素有了更多的认识,拓展了设计思路。而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区别于本科教育,是通过多动手,反复训练,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学生课程考核也是基于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在课程中学生需要完成设计意向图(草图)、CAD图、效果图、项目书编制、项目书制作、模型制作等多个成果,考核目标明确,而学习过程即设计项目实施过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这样考核的核心课程不少于6个,通过反复训练,直至毕业设计创作,学生已基本掌握独立完成设计流程的能力或团队协作完成的能力,具备就业能力。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具有创新型应用人才,需要立足职业教育本质,立足广西区域民族文化,在本土挖掘养料和摹本,培养学生既会想又能做,适应市场需求,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及建设。

参考文献:

[1]钟云燕.广西特色装饰元素在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大众科技,2016,18(5):115-117.

[2]林海.景观设计课程中民族元素的运用[J].艺术教育,2012(8):156-159.

作者:黄慧玲 单位:广西演艺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