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教育范例

高职会计教育

高职会计教育范文1

关键词:高职;会计教育;改革;人才

在高职会计教育改革的过程当中,关于专业的培养目标、相关的培养规格以及应该培养哪些知识能力,都必须有一个清晰的定位,这样才能够对职业的关键能力和职业的核心技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我国的教育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高职院校在教学体系的构建上存在问题,在课程的考核上也将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而教师也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严重阻碍了教育改革的进程。因此,如何构建会计工作过程导向的理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创建具有特色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运行机制,这是高职院校和教师都需要考虑的。

一、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一)知识要素

现代教育所指的知识要素主要包括关于文化的基础知识,关于现代科技成果与发展的基础知识,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专业知识。其中文化的基础知识和现代的科技知识都是高职院校人才必须具备的,现代科技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产品的产出也是日新月异,如果高职人才不及时的了解,就容易与时代脱轨。此外,如今的中国经济发展是与世界一体的,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免不了跟各个地区甚至各个国家的人打交道,因此对于一些基础的文化知识是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则是高职会计人才在岗位上必须用到的相关知识,关系到技能的运用和业务的操作。

(二)能力要素

能力要素则指的是在岗位上实施职责时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平时的业务相关操作中需要用到的职业实用性技能以及相关的专业技能。在高职的会计教育当中,对于学生工作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这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能力要素主要包括对于组织的管理能力、表达能力、自学的能力以及业余操作能力。由于高职的教育定位与普通的高校不同,是面向社会和企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应该突出实践和操作的特点,要以学生适应岗位为目标来进行相关的能力训练,在此基础之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能和创新能力,鼓励个性自由发展。

(三)素质要素

所谓素质要素主要包括了社会道德素质、文化水平素质以及职业道德素质几个方面。首先社会道德素质就是学生要具备科学合理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在团队的合作当中能够积极地参与和配合,在集体工作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力性。在自身的职业岗位上能够积极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和行业的职业规范。文化素质指的是要有一定的人文科学知识和科学基础知识,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或者其他的社交场合,掌握一些基本的文化知识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加快其融入周围环境的速度。

二、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的时候必须从自身的特性出发,面向社会和企业来进行构建,秉持校企合作的原则。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的就在于此,具体的操作步骤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和岗位的职责以及需要的相关技能进行提炼和抽取,归纳成为高职院校需要安排的课程,从而具体到学生需要掌握的实践技术能力和相关的业务操作能力。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课程,主要分成两个部分,首先是理论课程,其次就是实践操作课程。

(一)高职会计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

按照现代高职院校相关部门的规划,会计专业除了有基本的政治和文化基础课程之外,还要设置以下的理论课程,第一是会计基础课程。这门课程为学生进入会计学的世界做一个基本的铺垫,了解会计运作的基本原理,业务操作的形式,对各种概念的认识等等。第二是中级的会计课程。通过这门课程,学生应该熟练地运用借贷记账法对企业的日常运行流水做系统的处理,懂得如何运用会计知识去分析和核算。第三是成本会计课程。通过这门课程,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了工业制造企业当中关于生产的相关成本核算,编制相关的成本核算报表也更加熟练。第四是会计行业的一些特殊课程。会计也是一个大的行业,其中的很多职位并不是只有核算和制作会计报表,还有其他的一些关键的企业职务,因此要针对这些职务设置一些课程,比如说审计等等。

(二)高职会计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

1.单项模拟训练

会计是一门实操性非常强的课程,单向模拟训练就是专门针对某一项会计技能进行的模拟训练,一般来说这样的训练是在理论课程完成之后进行的,当然也可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比如说会计电算化,学会使用某一软件来进行企业收入和支出的核算平衡。进行单项训练之后,增强了学生对于会计的感性认识,会计的处理能力也有很大幅度的提升。

2.仿真性训练

仿真性训练主要包括会计的角色方针、会计环境的仿真以及会计工程的全方位训练。高职院校在进行仿真性训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和企业的合作,一些高职院校在开展仿真性训练时从不同行业选取了不同的企业,其中涉及银行、制造型企业、科技公司以及外贸公司等等,在这些公司当中提取出会计的相关职务,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当中,感受会计处理的全过程。

三、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

(一)变教师主动讲授为组织指导咨询

有了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涉及的会计课程,并且配上了符合会计工作流程的高职会计专业教材之后,教师就不需要像传统的教学方式那样,完全占据课堂时间。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转换一下角色,将自身定位在组织指导咨询的位置上,教师一方面作为课堂的组织管理者,合理控制课堂的学习情况,此外作为课堂知识的指导咨询者,学生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提出来,教师通过正确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引导。

(二)变学生被动听讲为学生主动学习

传统课堂上都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但是在现代的高职会计教育改革背景之下,学生应该改变一下学习的态度和学习的方式,在教师预留的充足的时间当中,积极学习,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三)变传统课堂教学为营造工作氛围

以往的会计专业课堂都是将会计知识的讲授置于一种非常严谨和紧张的学术氛围当中,学生在课堂上只能体会到相应的知识,却感受不到学习到职业能力的气息,也感觉不到那种会计岗位上的工作氛围,这样就不利于职业能力的培养。行动导向的教学需要课堂转变教学氛围,将教学转变为实时的模拟工作,让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工作氛围中去体验,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高职会计教育进程不断加快,高职院校和教师都应该随时做好准备,一方面构建更具有效率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更快地适应未来的会计岗位,适应企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宏桥,谭华.高职会计教育改革探讨[J].服饰导刊,2009,21(5):142-143.

[2]齐洁.基于财务共享中心的会计转型与高职会计教育改革探讨[J].商业会计,2017(23):119-121.

[3]高建普.基于职业转型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修正与理念重构[J].现代企业教育,2013(24):76-77.

[4]张娟,赵艳丽.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构[J].科技创业月刊,2012(11):15-17.

[5]魏芳.会计信息化下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2(5):74-77.

高职会计教育范文2

关键词:会计;教学体系;人才

为了使得我国的发展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环境,我国正在较为火热地进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在对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发部分学者都将其研究的焦点放在当前的产能过剩等方面,并且对产生该结果的原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同时还加强了对新形势下的我国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相应的会计改革理论进行对比。而当前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还较少,因此该文将对会计培养模式改革下的人才培养进行一定的分析,促使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更加迅速。

1会计培养模式改革背景下的发展需求

前文已经提到培养会计专业的人才是为了大众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人们的眼光不仅仅是集中在获取物质上,更多地关注了更加丰富的生活。会计能够高效地提高一个学校的经济效率,同时还能提升公司的整体实力,因此提升高校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国家的健康发展。然而当前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专业在高校的发展时间还较短,因此使得目前高校仍然处于对该专业的探索阶段,并且其实际的课程设置还不够完善。众所周知,高校的每个专业都有其特定的专业定位,这对毕业生毕业之后进行工作的选择以及高考之后学生进行专业选择有较大的指导作用,但是目前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专业的专业定位还不够完善。其次当前的教师资源也不够完善,不能更加完善地对学生进行相关学习的指导。高职教学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其实际培养目标进行一定的调整,将会计教育作为主要目标,会计教育对于人的能力的提升都有着较大的帮助,因此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会计计算能力的培养。同时,对学生进行能力培训要更加全面地发展。

2传统教学方式与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专业的发展有一定的矛盾

随着时间的推移,使得人们对于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理解已经与之前有较大的区别,并且实际的会计项目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因此,如果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还采取过去的教学方式必然会存在较大的矛盾。传统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专业的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相关的会计知识的教育,而当前随着教育事业的进步,如果仅仅拥有专业的会计知识是不能成为完全合格的会计的,还应该在其专业素质加强的过程中加强其实际的人文素质培养,使得高校培养的学生能够真正适合未来相关行业的需求。然而根据笔者的相关实际了解,目前高校主要对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专业开展了实践类以及技能类的课程,并没有加强对学生进行社会性的会计实习与实际课程知识的结合。并且目前实际教学中,高校对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专业学生的投资较少,使得其实际的教学器材不能完全符合实际的学生需要。上述原因的综合结果就是使得学生在完成高校的学习之后,进入社会不能适应外界社会的实际需求,在客观上造成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较差。

3会计改革背景下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3.1对学生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对其实践技能以及课程建设进行一定的改进

在对当前高校的实际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课程进行分析之后,笔者发现,目前的高校课程主要分为通识类以及专业类的课程。综合前文可知,要培养全面的、适应社会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人才,应该对其加强人文相关知识的培养,使得其适应当前会计改革的环境,因此,需要在重点培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对其人文素养相关的技能进行培养。例如,在其实际的课程表中加入企业会计学,使得学生不仅对其实际的会计技能能够掌握,同时还要了解该类型的会计事业的发展以及进步。同时社会会计学也应该是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专业较为重要的课程,这门课程将会使得学生能够掌握当前环境下的社区开展活动的实际意义,并且对当前的会计文化素养进行一定的培养。依托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平台,创建三位一体的会计教学模式。首先,应该对其课程体系进行建立。根据目前会计供给侧的实际背景,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应该重点对学生的会计技能进行更加着重的培训,其专业基础是其进入社会之后发展的基础,任何的拓展都应该是建立在其扎实的专业基础上的。(2)应该着重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为其今后的实际工作进行一定的规划。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团队合作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需要对其团队合作的能力进行一定的培养。

3.2加强教师的技能培训,完善教师培训模式

由于当前的会计发展较为迅速,因此目前对于经验丰富且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的需求也很大,因此为了保证教师的实际教学素质以及教学技能能够满足当前的实际教学需要,就需要加强对其教育模式的改进,使得教师的教育更加适应当前的实际环境。高校在进行教师的培养时,应该鼓励教师在大型的一线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学校进行实习,并且对其中实际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环境进行一定的了解,并且还可以在该学校中担任访问学者,使得教师的知识体系得到更新,并且对当前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事业的发展环境进行了解,之后再通过其理解对今后的教学进行思考。

4依据国家政策与政策与现实需求,积极改进教学方式

国家政策的出台对教育的影响极大,因此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其教学规模与国家政策进行一定的契合,特别是高校的招生人数、教师规模以及高校管理人员的人事编制等都是最为基础的,为了使得其教育质量尽可能地得到提升,做好高校教育的顶层设计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的比例是对其教育质量影响较大的一个因素,因此国家教育部门应该根据与当前世界的发展形势以及对不同语种的人才需求进行考虑,从政策方面对其进行一定设计,使得我国的教育尽可能实现均衡发展,并且真正提升我国教育质量,而不仅仅是做表面功夫。在对各高校的实际发展中进行分析可知,当前应该对其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的改变,使得教师的工作效率得到提升,同时尽可能地提升教师的教学环境。其次,从政策方面,应该对其教学目的外的人才需求的层次进行控制,使得我国的会计教育质量得到提升。传统教育中,教师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进行升学考试的过程中能够取得更高的分数,而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的积极性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淡化应试教育对教学的影响。通过营造适合学生学习外语的环境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在进行教学过程中,由于不同学习基础以及外语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其制定更加适合其学习的方式。同时还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教育目标使得学生能够根据其喜好进行学习。高职院校应重视技能应用培训。高职院校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高职会计人才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专业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高职院校会计教育应培养专业人才,而不是一般人才。学校应加强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而不是数学和英语。另一方面,高等职业会计教育的目标应面向中小企业,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应面向中小企业。

5大数据技术在会计教学的应用

当今社会是大数据的时代,在现代学校会计教育工作应用大数据技术不仅使得学生在进行数据会计学习的过程中其数据的收集方面有着十分重大的改变,并且对其数据分析的方式进行了一定的改善。由于在进行数据的收集过程中其实际的收集方式有着十分大的区别,因此在进行实际的数据分析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对于其实际的数据处理方式进行一定的改善,并且由于不同方面的数据处理有着十分不同的属性,因此在进行数据的处理时需要根据其实际的情况进行符合其实际情况的创新。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计算机数据处理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而对传统计算机会计教育工作的挑战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计算机数据处理的机会到来了,因此在进行大数据计算机数据的处理创新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实际的处理方式的转型。因此大数据技术在进行实际的创新过程中对其今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在进行会计的过程中,处理的工作总量是十分巨大的,并且不同的数据处理的数据类型是十分不同的,这些因素的不同使得在进行实际的会计的过程中其难度有着十分巨大的挑战,而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集合使得传统的数据会计方式在面临如今的环境时不能完全地对其进行更加充分有效的会计处理,就需要对其实际的会计技术进行一定的更新,在进行会计数据的处理时,需要对相关的会计数据进行一定的分类,使得其会计数据的处理更加高效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结合高校的培养模式,从人才会计供给侧出发,要以适应社会的变革为基础,及时创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提高会计专业人才的社会适应度,高度切合市场需求的会计专业人才,是保障会计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

参考文献

[1]杨宜旭.有关职业高中财会类专业实训的思考[J].读书文摘,2017(12):53.

[2]胡红燕.职业学校会计教学改革的探究[J].科技展望,2016(11):77-79.

高职会计教育范文3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会计教育;社会需求视角

0引言

近年来,国家大力鼓励中高职教育发展,鼓励职业教育多层次、高质量发展,鼓励中职、高职有效衔接。根据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发展情况,对目前会计人员的整体要求不断提高。所以,优化会计人才的专业结构,提升其学历层次和知识结构是必然趋势。本科或本科以上的高学历会计人员的培养周期较长,不能及时满足市场需要,而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素质有限,知识、能力不足,所以只有对中职学历人员继续培训和教育,才能保证中高职会计教育衔接的持续发展,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

1中高职会计教育衔接现状

1)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不管是中职教育还是高职教育,学校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就业行业需求、就业岗位匹配性和职业能力素养三个方面。目前,我国中职和高职教育缺少明确的目标导向性,缺少就业岗位的针对性指导,在培养过程中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脱节情况,产教联合发展受到影响。部分职业院校在会计专业培养目标上存在定位不清晰的情况,中高职衔接没有区分中职、高职的层次和市场,缺少对企业人才需求层次和需求知识类型的完整分析。随着会计类专业毕业生的数量增加,近年来很多行业开始缩减会计类中职毕业生的招聘量,对高学历层次和拥有更多知识储备的员工需求有所提高。为了解决市场需求与学校供给输出方面的矛盾,会计教育中高职衔接需要妥善处理好目标导向,培养紧缺复合型人才。2)课程体系开发重复,缺少针对性。会计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其核心知识点在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阶段会不断重复学习。中职教育更多关注实践,缺少对理论知识的传授,过度挤压理论课时,导致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强,但缺少对未知工作的学习能力,理论知识薄弱。而高职教育对理论学习要求较高,同时,也会根据学生的入学方式有针对性地调整授课内容和课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虽然中、高职教育教学有所侧重,但是无法避免课程重复的问题。高职教育中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中职教育已传授的内容,如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会计电算化等课程,造成学生对重复课程的学习无兴趣。3)衔接模式差异较大,中高职衔接缺少优秀的模式。目前,中高职衔接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六年一贯制、对口升学制和直通制。六年一贯制即“3+3”模式,3年在中职学校学习,3年在高职院校学习。这种模式里,学生几乎全部能升学,缺少激烈的升学压力,学生的知识基础较差。对口升学制遵循优胜劣汰的升学规则,学生择优选择进入高职院校。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知识储备较好,学生学习的兴趣比较高,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在学校规定课程之外也会主动学习相关专业的知识。直通制,则是同一院校中职和高职教育并存,当中职学生学完既定课程后择优录取进入高职阶段,完成相关课程要求,可获得高职文凭,而其余学生则仅获取中职文凭,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愿望并不强烈,存在中职文凭兜底的情况。针对以上不同的学制,高职阶段尚缺少合理的制度和课程设计。

2中高职会计教育衔接条件

1)顶层设计健全,强化政策基础。为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教育部积极引导和优化高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不仅对部分会计类专业名称进行了修改,而且对会计类专业做了设计,分类别做了细化和对应处理。发改委连同教育部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了《关于编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建设方案的通知》,计划“十三五”期间拟投入50亿元,支持百所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加快建设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增强职业教育的发展能力,实现我国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1]。2)教育方式发展,借风互联网。教育部于2016年6月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2]。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具有丰富的教育形态。网络的普及,互联网的发展,移动终端设备的应用,使学习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会计领域亦是如此。中华会计网校、东奥会计、国家会计学院等很多会计品牌网络教学资源不断出现,帮助会计人员提升知识水平,助力考证和继续教育等。另外,职业院校如火如荼的慕课、微课等多种教学形式的开展,也使会计教育突破了课堂教学的时间限定,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学习资源。3)就业前景广阔,市场需求旺盛。高职学生的就业率是教育质量的体现。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公有制经济和民营经济等多种经济形式相互依托,市场经济发展的势头强劲有力。随着经济脱虚向实的转化,会计的岗位和工作内容正在经历一个分类重构的过程。国家对实体经济的大力支持以及企业财务共享财务职能,会计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

3中高职会计教育衔接路径

1)借政策东风,积极进行中高职教育衔接体系的构建与管理。当前,国家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多方位、多维度提供各种政策支持,强调和引导地方发展职业教育。随着教育部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的部署安排,以及国家发改委和地方政府提供的教育经费支撑,中高职教育可充分利用这一政策,优化教育模式和教育教学内容,完善中高职教育衔接机制。借助政策东风,中高职院校进行有效的衔接,拓展中职教育的深度与广度,不断提升中职学生的学历层次和学识储备是新时代的必然趋势。中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响应政府,在组织架构和培养体系上进行全方位探索[3]。2)加大教学硬件水平和师资队伍建设,打造高质量教育环境和教学平台。会计类专业对从业者的业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职业院校内部必须配备较为齐全的操作与模拟实习设备,帮助学生体验仿真环境下会计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鼓励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级、部级技能大赛,通过各种技能竞赛,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会计基本技能。除了注重教学硬件的投入,教育环节中的师资队伍建设也需要强化和建设。因为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都需要通过教师来落实和执行。教师需要统筹安排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学生的培养计划和培养方式;合理优化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培养方案;对岗位实习内容和实习时间进行合理安排;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建立完善中高职课程的衔接体系;开发相关配套教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贯彻培养方案;适时跟踪培养目标达成情况等。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保证高质量教学的关键。3)开发会计教育课程,重塑中高职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在中高职教育衔接过程中,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处于核心地位,会计专业需要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开发针对性的课程方案。会计专业的课程结构必须与当前ERP环境下企业对会计人才需求相匹配,避免出现教育资源的浪费。课程结构设计可以考虑采用“基础通识课+专业技能课程群”的结构。基础通识课是对刚进入高职教育阶段的学生加强基础理论、会计职业必备基础工具和职业道德等培养,主要指会计基础知识、Office软件、财经法规和职业道德等课程。基础通识课主要作用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为专业技能课的学习作铺垫。专业技能课程群是在高职学生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后,通过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提升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而开设的一系列专业课程,包括中高级专业理论课、管理类相关专业课、计算机能力、模拟实际工作场景演练等,负责将学生所需的职业技能课程、职业技术课程和工作场景课程进行融会贯通,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会计工作内容,并快速适应会计工作。高职阶段需要关注学生的技能实践和理论知识的结合,帮助学生在掌握会计核算技术的基础上,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4)紧跟市场需求,灵活调整高职阶段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目前,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企业的会计职能和工作内容也发展着深刻的变革。随着大数据、财务共享、智能化财务等新事物的发展,企业对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有了极高的要求,随时对社会变化做出反应的会计人才将会受到市场欢迎。高职院校应该对会计课程建设保持一个更加开放、积极的态度,紧跟科技发展和企业的需求,对教学内容及时调整。

4结束语

中高职会计教育是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会计人才工作。认真改进与完善中高职会计教育衔接现状的问题是市场的实际需要。只有解决好中高职会计教育衔接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才能保证中高职会计教育衔接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怡萍.中高职衔接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2):56-60.

[2]李芸达,陈国平,范丽红,等.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会计技能教学改革与创新[J].会计研究,2015(2):87-92.

高职会计教育范文4

高职教育体系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生产、建设和管理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只有在应用技术和应用技能的培养模式上有大的突破,才能彰显高职教育特色。虽然现在许多学校都有较好的硬件设备来支持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教学,但是很多老师却还是喜欢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用粉笔一遍遍地在黑板上板书,用嘴一遍遍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每天一直在做着比较繁重的重复性工作。高职会计教学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以会计的语言和视角识别经济业务,并熟练的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证账簿和编制财务报表的能力。所以,教师的会计教学方案设计就应该围绕这项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进行。目前,现代技术应用于会计教学方面还存在如下突出问题。

1.1学生方面

我们通过对学生的日常学习所做的调查来看,尽管很多学生在课后都能对教材中的各种习题做解答,但是在进入会计技能实训环节后,无论是手工做账训练还是计算机做账训练,学生按照会计核算程序识别经济业务和进行账务处理的能力往往很差,很多学生在实训末期,不能独立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这两张最基本的财务报表,更不用说编制现金流量表。近年来,外购的仿真教学软件在会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大大增强了会计实践教学的职业性和仿真程度,但许多仿真教学软件的内容设计或过于复杂,或脱离实际,或业务形式单一,再加上高职学生普遍对会计准则缺乏深入的理解,很难将理论知识和经济活动实践很好的联系在一起,缺乏用会计语言和方法将现实经济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经济业务信息加工成会计信息的能力。有的学生学了三年会计,毕业时大脑一片空白,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学校学了些什么。招聘会上,面对用人单位提出的专业知识技能要求显得极其不自信,根本就谈不上“零距离”上岗。这些现象充分说明高职学生对会计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效果越来越难以达到教师期望,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差距越来越大,与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

1.2教师方面

1.2.1教师的应用能力缺乏,设备利用率不高

虽然很多高职院校都已经建立了会计专业的实训室,但真正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会计实训教学主要局限在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训练方面,而大量的涉及会计学原理、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规定方面课程的教学内容(如会计基础、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该机财务会计等),教师还是习惯在传统的教室里进行。究其原因之一是教师的教学改革还没有与现代教育技术很好的融合起来。教师对先进的现代教育设备不能充分地利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资源的浪费。

1.2.2教学方法单一,仅局限于多媒体设施

近年来,很多高职院校都积极建设配备多媒体教室,但是70%的会计专业教师在对多媒体设施的运用只停留在幻灯片放映的水平上,而会计教学所强调的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却没有很好实施。有的学校从教育软件开发商处购买了若干项仿真模拟会计教学软件,但是许多会计教师还是不习惯或不愿意将某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实训软件的训练设计相融合,以充分利用会计仿真教学软件上课,导致仿真会计教学软件被闲置。

1.2.3教学模式陈旧,依然沿用知识点灌输教学

虽然很多老师都认可对会计专业学生加强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大部分教师早已经习惯了在课堂上通过粉笔黑板灌输如何做会计分录,而学生既没有对经济业务活动的感性认知,更谈不上真实的社会实践经历,无论教师怎样将会计实务讲得滔滔不绝,而学生掌握会计技能的情况很难尽如人意。比如基础会计教师一般都在课堂上讲过“月末要在调节未达账项,检查记账差错的基础上,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知识,但笔者调查发现许多高职学生虽然学了三年会计类课程,从来没有在教材上见过真实(或仿真)的银行存款对账单是什么样子,学生走上会计工作岗位后,如果单位没有安排老财务人员辅导依然无法独立完成该项会计业务。这说明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和方法的运用下,高职学生其实很难快速掌握诸如此类的基本会计技能。

2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滞后的原因分析

2.1现代教育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财务会计工作成果是财务报表,而财务报表反映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信息,对于一个普通企业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管理信息,企业普遍对保护商业机密和财会信息的安全性有较高的敏感度,使得会计专业学生的校外实习的瓶颈问题难以解决,能够接纳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的单位少、岗位少,即校外会计岗位实习很难满足会计技能训练要求。因此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大都把精力放在抓校内会计模拟实训上,支撑校内会计模拟实训的基础是充足的对口的资金投入。经调研发现,现代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已经成为困扰高职院校发展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外部原因之一。有些学校因为资金短缺,不能及时更新教育设施,导致学生校内会计模拟实训开课率较低,最终直接影响了这个学校的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培养质量。

2.2对现代教育技术设施的管理模式滞后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情况还取决于学校的管理是否得当。很多高职院校都普遍存在对现代教育技术设施的管理很不重视的问题。从宏观上来讲,我国发展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的高职教育时间不长,现代教育技术设施的在教学中的应用刚刚起步,很多方面都还不太成熟,建设进展也非常缓慢;从微观上来讲,学校没有对老师的严格要求和对设施的专门管理,也是导致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迟缓的原因。如许多学校为节省培训经费,大都是依靠现有计算机专业的老师兼职对现代技术设备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与专业课教师的具体教学组织工作难以很好衔接,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会计教学方法改革的积极性。

2.3缺乏有效的培训、考核和激励机制

因为培训和考核都是相辅相成的,从来就没有无考核的培训,也没有无培训的考核。很多高职院校对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培训工作重视不够,既没有建立起关于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会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考核评价体系,也没有建立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对学生会计技能实训成绩的评价体系。在调研“影响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教学的主要困难”这一问题时,有52%的教师认为“缺乏相应的推动和鼓励机制”。这就导致教师对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问题上“懒于应对”或“得过且过”。

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高职会计教学效果的途径

3.1增加资金投入,加强教育信息资源建设

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就需要有一套完整的硬件和软件设施,这就需要增加对高职院校现代教育技术硬件和软件的资金投入。所谓硬件设施,就是指学校的校园网络系统、教学软件的开发系统以及还有其他各种培训系统、应用系统和信息的存储系统。而软件设施就是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和它的应用软件或者教育技术方法等等。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很多学校只注重于硬件设施,而忽视了软件设施,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很多资源的浪费。所以,我们必须要增加资金的投入,用以加强对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来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率。

3.2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应用能力

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环境下,应当让会计教师在吸收最新的会计职业教育理论成果的同时,还拥有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和最新的计算机操作知识,能够依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自主开发新型的教学模式。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就需要有计划的对会计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第一,学校可专门设立教师计算机培训中心,有针对性的承担专业课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第二,组建一个高层的教授咨询团来解答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第三,定期举办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会计专业课公开观摩活动。在对教师的培训过程中,我们需要特别重视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3.3建立和完善考评机制

现阶段,许多高职院校对于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情况还缺乏考核制度和管理办法,教师往往只重视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更新,而忽视了如何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因此,对于高职会计专业而言,制定一套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的会计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和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设施管理考核体系尤为重要。有了科学的评价体系,便于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总结,也便于对管理者的服务水平进行考核和督促。如利用评价体系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进行考核,还可以对会计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定期评选出优秀的会计教师来做榜样,鼓励其他教师积极开发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对学生会计技能的培养;还可以积极开展会计教学模式改革竞赛,评选出师生相对公认的会计教学模式,以激励引导其他老师。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设施管理考核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促进会计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如学校需要购置多少先进的现代技术硬件设备,这些设备能不能在会计教学中顺利的高频率使用,应当是管理者的核心工作之一。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设施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应当围绕这一核心而设计,以促进现代教育技术设施的利用率不断提高。

4结语

高职会计教育范文5

1.我国高职会计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

1.1国外教育机构的强烈冲击

根据WTO的对等原则,各成员国之间必须相互学位证书或学历,鼓励在其他国家开展教学,彻底消除教育市场由政府垄断的这一行为。我国是一个经济大国,拥有广阔的会计市场空间,但如何在这巨大的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并形成自己的品牌,体现出自己的特色,是当下每一位高职会计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1.2社会市场对会计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

近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获取会计信息的成本得到大大降低,并逐渐被运用于企业管理信息中。随着我国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各企业纷纷向国际化方向发展,这就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必须能够与不同国家的雇员或企业领导进行交谈,从而衍生新的业务和经济,使会计工作的变得越来越复杂,相应地,会计职业门槛也将不断提高。因此,如何适应社会市场对会计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培养综合型高职会计人才,打破传统的高职会计教育教学的工作思路,已俨然成为我国高职会计教育当前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2.为促进会计行业发展的高职会计教育教学

2.1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高职会计教育是一门具有较强理论性和技术性的学科,是两者的全面结合。目前,我国在会计教育方面还缺乏较为深入的研究,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因此,要想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的综合型优秀会计人才,在开展高职会计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充分利用我国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多多借鉴其他国家的高职会计教学模式,汲取国外的先进经验,不断对其他国家的高职会计教育教学规律进行认真研究,并与我国当前会计行业的发展现状结合起来,探索出与我国会计行业实际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教学路径,产学结合,走具有本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2.2加强会计专业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职会计教育教学的课程内容在充分结合原有科学体系的基础之上,嵌入了必要的相关会计理论和会计行业知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在技术上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在高职会计教育教学中,应该在会计专业经济性和技术性特征的基础之上,以“学生”的学习委主要目的,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结合会计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实际发展需求,在实际教学中设计案例情境开展教学。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全面的与会计行业相关的工具及资料,师生之间积极互动,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必备的会计基础理论知识,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努力培养出一批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

2.3不断加强教师的自身实践经验

以认知心理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是高职会计教育所提倡的重要内容,力求为学生建立起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程目标以及课程结构,并与会计行业的实际发展需求相结合,加强高职会计教育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已经迫在眉睫。因此,在高职会计教育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积极鼓励会计授课教师到具体的实践岗位去学习,在不断学习中积累新的会计职能经验,努力为高职会计教育的发展开辟一条新的有效路径。在高职会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不断转变教学模式,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管理者聘请进来,鼓励学校原有的教师团队积极走出去,通过各种渠道不但加强教师的自身实战经验,与相关企业和会计行业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在实际教学中使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得到强化。同时,高职院校还应该不断加强基地条件,尽可能为学生建立实习基地和实训基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3.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会计教育是一门具有较强技术性的学科,与国外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高职会计教育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自从我过加入WTO以后,我国的会计行业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使我国的高职会计教育面临着的新的挑战,如国外教育机构的强烈冲击和社会市场对会计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已俨然成为我国高职会计教育当前所面临的重大挑战。面对这些挑战,我们认为,高职院校要想培养出符合会计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进一步推动会计行业的发展,则必须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强会计专业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不断加强教师的自身实践经验。

作者:齐小琳 单位: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

一、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部分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定位不准确,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会计专门人才”等目标,没有充分考虑社会以及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这样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往往和社会脱节,很难甚至无法获得认可。对国内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发现,本科教育对其造成了很大影响,部分课程设置根本就是本科教学的压缩版,未能立足于高职会计就业的实际需求予以相应的加工以及整合。部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在观念上尚未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仍采用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无法满足现实需要的传统培养体系,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导致学生理论和实际的严重脱节,无法为用人单位输送会计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内容和形式脱离现实实际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前会计理论与实务中的新问题层出不穷,然而教学内容的更新通常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使得学生不能及时了解现阶段会计专业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实践教学工作中,往往存在内容范围相对狭窄,教学安排没有兼顾整体,会计实验教材存在缺陷等问题。大部分毕业生步入社会之后很难在短时间内进入岗位角色,仍旧需要用人单位花费大量资源予以上岗培训,明显增加了用人单位的成本开支,最终造成用人单位更倾向于直接招聘那些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

(三)实训教材体系不合理

实训教材的质量会对实践教学效果产生直接且重要的影响,然而现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都缺乏合理的、高水平的会计实训教材,未能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会计模拟数据系统。正在使用的那些教材大多侧重于会计核算,很少关注会计监督问题。通常只要求完成“凭证→账薄→报表”的循环,却简略谈及审核与监督等环节。另外,相当一部分实训教材将实践目的、方法、程序以及答案等内容通通详细地列在教材中,导致部分学生懒得思考,完全照搬照抄,没有将相关知识融会贯通,更不用提实践操作技能了,最终使得实践教学陷入被动,造成学生对会计理论以及实务缺乏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在思想上没有重视会计业务中原本较为关键的审核工作,不利于学生创新性的培养。

(四)学生深入实践机会少

对于各行各业而言,会计工作也属于特殊性质的岗位,会计工作的真实性、准确性以及合法性,会对会计个体、企业以及国家利益产生直接且重要的影响。由此可见,岗位责任重大。会计岗位具有的这一特殊性,使得学生很少有机会深入会计一线挂岗实践。另外,某一会计个体所涉及的实际业务也很难与学校理论教学内容一一对应。

(五)师资队伍素质需提高

对现阶段高职院校会计教师队伍进行调查发现,教师之间的专业素质存在较大差异,集专业理论以及实践能力于一身的“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较小。部分会计教师一毕业便直接投入教学岗位,无论掌控课堂能力,还是动手操作能力,或者实践经验,均存在严重不足。会计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通常得不到及时而有效的更新,同时还存在分工太细的问题,部分教师执教多年会计课,却对金融以及税收等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如此一来,导致教师在讲授会计理论以及指导实训的工作中缺乏足够的权威性,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效果自然无法令人满意。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对策

由以上分析可知,当前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尚存在各种问题亟待解决,只有采取针对性的对策去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得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得以真正落实。

(一)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对于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而言,若想真正实现以就业为导向,需要持续推进和加速自身教学体系的实践化创新。首先,应在教学理念上彰显本专业的就业特色,在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工作中,一方面要关注会计理论知识的灌输,另一方面要增加会计实务操作课时的比重,且要以后者为主,强化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既动脑又动手,从而帮助学生做到会计理论和实践应用的融会贯通。其次,在教学工作中,应遵循“为企业服务、为市场服务”的原则,根据会计岗位对工作人员会计技能的要求合理确定和设置教学目标,使实践课多于理论课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干,而将理论教学置于辅助地位,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学习与掌握,把“实践、实际、实用”等先进原则有机融入到会计专业教学工作中去。再次,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不可局限于狭隘的职业训练壁垒,而应该向学生传授那些具有通用性、可迁移性以及工具性的技能,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会计知识以及技能,而且要发展学生的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将上述目标有机融为整体,最终不断强化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对课程目标进行设置时,一方面要保证人文素养以及专业素养的均衡,另一方面要保证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如此一来,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最终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改革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

传统实践教学形式相对单一,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应尝试建立一个具有多样化特点的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形式,主要包括单元练习、模拟实习、校外生产实习、社会调查、项目设计以及论文撰写等,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其灵活性以及变化性,从而不断培养和强化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职业适应能力,达成高职院校制定的关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在会计专业教学内容上,应特别彰显高职“应用性”特点,结合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予以合理增加和减少,在必需的基础上,保证够用,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要内容适当,环节紧凑,还要讲究实效。积极贯彻“以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现代教学理念,不断培养和强化学生的会计专业实践应用能力。

(三)完善会计实训型教材

教材质量的高低,会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学生的理论水平。所以,对实训教材进行选择时,应最大限度地选择和使用那些实际材料,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系统加工以及科学整理而最终确定。在选用教学资料的工作中,不仅要考虑经济业务的真实性,而且要考虑经济业务的全面性以及代表性、逻辑性,不仅如此,还应对企业采购、生产以及销售等环节所涉及的会计业务予以有机整理,对部分业务予以合情合理的虚构,从而编制出一套相对完整的且覆盖多类经济业务的模拟实习资料。另外需增加一份临时资料,以满足不同学生对知识的不同掌握以及应用程度,还可尝试为模拟实习单位增设相关业务,如接受审计以及查找问题等,引导学生对账目进行调取,对单位内部管理进行革新,对核算方式进行优化等,从而用人单位的那些非常规业务也能够在模拟实习中得以相应的锻炼。

(四)坚持推动开门办学的方式

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应改变传统的以学校为中心的封闭技能训练模式,大力推行开门办学的政策,从社会上获取更多的支持,借助对社会资源的引入和整合促进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在实践过程中,学校可延揽实践经验丰富、理论基础扎实的会计专业人才来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或者特聘教授,有效利用其经验优势,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一线的会计理论和操作技能,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实践化的个体体验,为学生更顺利地融入社会奠定坚实的业务基础。学校还应特别关注学生岗位适应能力的培养与强化,选择各个行业中那些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企业实施校企合作,从而让学生基于业务视角深入了解和体会会计实际工作所具有的行业特点以及内在规律,还能基于情感态度视角真切感受会计工作中不同环节之间的衔接,如此一来,能让学生体验当前会计工作岗位存在的职业压力,培养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其未来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保证和提高会计专业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这也给该专业的任课教师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要求他们在专业能力方面最起码要达到相关专业岗位的中级职称人员所应当具备的专业能力水平,又或者已经取得相关的等级证书,如会计师证书、注册税务师证书以及会计从业资格证等。与此同时,教师应注意“充电”,定期到合作企业中参加工作实践,实地进行相关业务的学习,及时且有效地掌握会计一线岗位的相关情况,避免专业理论以及技能与社会实践脱离,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在校教师普遍存在的实践知识相对不足的问题。

三、结束语

高职会计教育范文6

课程体系安排依据BTEC专业的总体课程设置原则,按其讲授顺序分别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和毕业环节,旨在通过基本素质的培养逐步深入,促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其中颇具特色的是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制和课程设置的导向性。

1.教学大纲。

英国会计职业教育中每门课程没有固定或指定的教学书,而是以教学大纲作为教学工作的指导文件。该教学大纲是由行业和课程专家根据行业发展和工作的要求编写的,英国雇主协会首先指定了各行业和各类工作的职业资格标准,课程专家则根据这些职业资格标准将企业需要的知识、能力组织成若干课程目标,编写教学大纲。因此,该教学大纲即符合工作要求,又符合教学规律,能够满足学生继续发展的需要。这个大纲,不仅是教师必备的教学工作指导文件,也是学生实现学习目标、自我评价学习结果的指导性文件。

2.课程设置。

在英国,会计专业在进行课程设置时,紧扣时展的脉搏,主要是根据市场需要和学生就业情况,每学年进行的会计课程的总结、修改和替换。每当出现会计领域的新技术、新理论,老师也都会及时把它们加入到授课内容里而,避免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社会需要脱节。如:针对英国大力发展金融业的经济背景,再加上会计和金融紧密相连,许多大学的会计专业课程中融入了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和证券管理等方而的课程。

3.启示。

我国目前对会计职业通过专业技术职称等级分类的方式,配套了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从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的人才类型来看,主要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会计人才,从毕业生的角度,他们应该是具备了初级会计职业资格的会计从业人员。因此改革的切入点首先是教学大纲的制定者应由原来的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发展,各学校根据自身实际,邀请企业界人士、行业专家和课程专家共同参与编制;其次,课程设置要以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整个体系应由职业资格标准所涉及的知识和能力构成,并制定课程目标和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最后,还应建立长效机制,对课程中实训实践部分聘请企业专家、行业“能工巧匠”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进行专门模块化的案例式讲解。例如,BTEC中会计职业道德理论课,就是利用与企业联系的优势,请企业管理人员结合企业实践向学生解答难点疑惑,以实例教学、案例教育保证职业道德教育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正、奉献社会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作风。

二、实践教学方式

BTEC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内容中大部分是学生参与的实践性内容,大纲要求教师编写的课业要尽量具有真实性,最好是当地企业的实际问题,努力使学生完成的课业具有商业价值。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讲授一般只占教学时间的三分之一,课堂训练、资料查阅占三分之一,社会实践活动占三分之一。这种做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主的教学理念。启示:对于我国大多数会计专业实训,都是一个单位班级在虚拟实验室做同一个虚拟企业一个资金循环的经济业务,从练专业基本功的角度,期初成效明显,但随着课程难度的深入,学生不仅感觉枯燥无趣,且经常出现“搭顺风车”的现象,实训成效不大。BTEC实践教学方式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在实践教学中创造商业价值,实现“双赢”的目标。首先,在设计教学大纲或是实训大纲时,学校要“走出去”,充分发挥“产学研”优势,积极深入企业,贴近企业,了解企业实际情况,结合企业发展需要制定实践计划。作为会计这样一个特殊的岗位,由于涉及商业核心秘密,很难进行对口岗位的实习,所以绝不能“单枪匹马”,而要融入企业的一个商业项目之中,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环节进行实训。例如,一个产品的推广,既要有战略规划、市场需求分析、营销策划,又要有成本核算、定价策略以及财务预算等。通过这样的实训方式,引导学生根据企业实际问题,实地走访调研,查阅相关资料,做出专业分析判断,最终在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同时,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也能得到全面的提高。

三、多样化的授课形式

高职会计教育范文7

【关键词】会计;高职教育;实践教学

长期以来,会计学科一直作为热门的专业学存在于我国的高等教育中,但随着近些年来,社会经济和其他各行各业的迅猛发展,原有的会计能力和职能已经逐渐无法满足各行业的需求,致使所需要的会计人才的水也相应提高,要求原来的高职会计教育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采用先进的科学的教育模式和更加有效率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所学会计知识在现实生活之中的应用,从理论到实际,学生缩短了从课堂到工作的距离,从而在今后更快适应工作的需要,更加适合现代企业的需要,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一、实践教学在高职会计教育的现有情况

会计作为实用性非常高的一门独立学科,实践教学不容忽视。很长时间以来,会计教育的实践性教学一直都比较简单,教育技术和手段的单一,导致很多的高等职业会计教育远远没有达到培养“应用型高等会计人才”这一目标。因此在高职会计教育的改革中,学校必须要注重学生在掌握会计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解决会计事务时会应用,学校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教导和学习方式,积极开展实践工作,让实践教学在高职会计教育中落到实处,真正对高等会计人员的培养起到帮助。但实践教学在具体实施中经常遇到难处,主要是由于会计工作或所了解信息的私密性和重要性所导致的。事实上,很多的企业和公司为了不让外界知道自己真实的财务状况和其他很多的会计材料,便很少或根本不招收会计实习人员,导致高职会计教育院校的学生缺乏实践的机会。

二、实践教学在高职会计教育中的弊端

(一)教育材料和内容的不完善。就目前许多从事会计实践教学的学校来讲,有很大一部分学校的会计教育的体系还不够完善,而在会计实践教育这一方的举措就更少,很多的学校的培养目标还是简单地停留在报账类的水平上,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从事简单的填制凭证或编制会计报表上,即从事较为简单的核算职能。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院校在会计教育实验课使用的教材内容,虽然多是由企业的经济业务和财务状况的真实数据作为案例,但由于企业业务的有限性加之案例陈旧,导致教学时难免有很多盲点,大多数经济业务的重复和特殊业务的不涉及,致使会计教育在实践教学时面临很大的局限。而在如今电子信息技术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高度,企业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在招聘和使用会计人员时,因为考虑到网络会计的更快捷性和使用成本的更少,所以在很多地方网络会计已经逐渐代替了传统的手工会计,这一趋势并在不断地在更多的企业上演。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只是教授学生可以简单地使用财务会计软件,显然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

(二)教师资源的不完善。高职会计教育院校是否拥有有能力并且全方位都能顾及到的教师资源,对于会计实践教学能否顺利、有效率地开展至关重要,严重影响到实践教学的质量。目前的很多高职的会计老师,有好多是专业知识过关,但自身并没有太多的时间经验,自身都缺乏实践的经历,但在很多的院校,由于师资力量的有限,实践教学的教师由专业的会计教师或拥有一定经验的实验员来担任并带领学生开展实践教学,任课教师的专业会计知识水平是否过硬?在拥有专业知识后他自身的实践经验又有多少?他是不是真的胜任这门课?教师作为引路人,自身水平有限,当然严重会计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

(三)学校实际训练方式有限。很多高职会计教育学校也在会计实训这个问题上想过不少方法,例如将会计课由简单的课堂上转移到建立的会计实验室当中,但有很多学校由于资金、设备、人才等问题导致并没有落到实处,或者实践实验室这是个空壳子,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存在很多缺陷。另一方面,由学校和企业合作的训练方式也并未取得较优秀的成果,一方面是学生能力有限,企业方面不让做较大复杂的账目;另一方面是企业方不愿将自己的经济业务及财务状况交给实习生,种种限制导致学校开展的会计教育的实际训练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当然更无法达到学校的培养目标。

三、会计教育实践教学的改良方式

(一)学校应当改变教育理念。当今社会随着信息的复杂度的提高,对财务会计已经不是仅仅拥有会计知识和技能就行,这在企业是远远不够的,像计算机、税务、金融等各方面的知识都对会计人员开展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些知识作为会计人员都应当具备的。因此高职学校在开展会计知识教育时一定要教授学生金融、财税、计算机等知识,当然仅仅学会相关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注重培养实际运用能力,因此实践教学便显得异常重要。高职会计教育应当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会计问题为重点,将会计职业技能作为主旨,在实施会计教育时,应当考虑到现实社会的需要,在对学生传授基本的、传统的会计知识的同时与时俱进,与现代的电子信息技术以及写作表达能力结合起来,以培养现代化的高级应用会计为教学目标。

(二)强化学校师资力量。教师作为在实践教学中的领路人,还应加强对教师能力的培养,学校应当重视这一方面。首先,学校应制定科学合理的会计课程策划,让教师对学生开展合理有效的实践教学;与此同时,支持和鼓励教师走出校门,走进企业去调查和收集会计业务的相关信息,扩宽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各样的经济业务,尤其是一些不常见或较为特殊的业务,提高教师实践知识的同时也有利于视角教学的开展。或者学校也可以成立专门的财务会计部,可以与校外的股份有限公司或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其他公司的财务管理人员或高级会计师等等各类的专业人才到学校来开展专业的讲座,在讲座上来传递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或者可以让校内教师与其组织科研会议,定期研究和解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集思广益,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克服其教师经验有限的问题,提高开展实践教师的能力。除此之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通过派遣教师到会计事务所或大型股份企业中去实验培训的方式,一方面锻炼教师的处理实际业务的能力,一方面弥补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

(三)改良实践教学的模式。高职会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现代化的应用类会计人才,因此应当改善原来的教学计划,适当减少理论课的同时,提高相关实践课的比例,实践课应当达到近百分之四十的比例,这样才能在保证学生掌握会计知识的前提下,通过大量的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讲师在实践课授课时,应当尽量使用之前收集的企业真实的经纪业务和数据,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让实验课的教学效果达到尽可能最好的效果。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建立实际训练基地,为学生提供能够更多的实验地点。学校应当提供建立实验室的资金和设备,以此成立更逼真的实习室,再购进更多的实训用的打印机、账簿、报表纸实验用品等等;另外,还可以通过学校和企业合作的方式,让薛恒走进会计事务所或大型企业进行实习工作,锻炼学生的实际处理能力。学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专门的注册申请,成立进行会计业务的事务所,首先解决了学生实习去除的问题,另外还可以承接其他的会计事务,从而促进会计教育实践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践教学作为培养人才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措施,在培养财务会计人员的实际应用能力方面有很大帮助,高职院校应当重视这一教学方式,并加大实践教育的教学力度,当然高职院校应当高职会计教育应当正确认识到目前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应积极地面对当前的诸多问题,在了解自身教学的情况下,合理运用资金和人才,通过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模式、完善师资力量等很多有效的措施解决当前所遇到的困难。在应用过程中,学校应当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由浅入深,逐渐完善视实践教学模式,培养高级应用型财务会计人员,为现代经济的发展输送更多额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常继明.实践教学在高职会计教育中的应用探究[J].教育:文摘版,2016(8)

[2]赵妍蕾.实践教学在高职会计教育中的运用分析与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22)

高职会计教育范文8

关键词:实践教学;高职会计教育;运用分析

实践教学活动可以有效的提升高职会计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对此在实践中教师必须要合理的应用实践教学方式,这样才可以凸显其自身的价值与效能。

一、加强教材建设,完善实践教材

虽然,在整体上来说会计实训教材种类相对较为繁多,但是在课程改革的发展过程中,实训教材内容更新相对较为缓慢,无法满足实际的需求。对此在实践中要基于实际的教学需求,不断的更新实训教材内容,这样才可以凸显实训教学的价值与内涵。其中必须要对教材的新颖性、系统性以及综合性起到足够的重视,在进行教材的构建过程中,必须要基于学生岗位中心为重点,综合会计资格考试以及地方经济的实际需求开展,制定完善的、统一的标准以及课程系统[1]。在实践中通过实践教学的总体设计,保障实践教学各个活动以及环节的真实性,让学生在模拟教学中不断的增强自身的操作能力,进而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会计专业技能。

二、严格管理,增强会计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

在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保障教学效果的基础保障。对此在实践中必须要加强对会计教师的控制与管理,提升其综合素质能力。对此可以基于以下几点开展:首先,在进行会计教师招聘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应聘教师的专业素质、学历以及综合素质能力、会计从业资格、会计从业经验等因素进行系统的管理,这样才可以在根本上保障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进而为会计实训课程的开展奠定基础。其次,必须要在企业中引入具有专业能力的人才作为兼职教师,让教师对其进行专业的辅导,在课程讲解过程中,可以让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与专业的教师进行共同授课,通过理论知识的讲授与实践活动的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最后,鼓励会计教师在企业中开展实践,真正的了解会计工作实践状况,进而在根本上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为学生的实践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三、强化校内外实践基地的构建,提升学生核心竞争能力

1.完善校内实训基地

会计实践教学系统主要就是通过校内实训基地以及校外实训基地共同构建而成,因为校外实训基础具有一定的限制。会计实践教学系统主要就是通过计算机模拟实训室以及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为主,其主要的实训内容与资料,基于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工作报表的实际流程组织工作流程开展实训活动[2]。同时,必须要保障会计实训课程包括了会计类专业的专业课程内容,为各种专业课程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校内教学以及实训场地。

2.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构建

校外实训基地的构建,主要就是基于校外顶岗实习作为主要内容,进行项目的建设。在实践中可以以下几点开展:(1)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一定的顶岗实习岗位,让学生在企业中进行实际的锻炼,对会计业务、核算以及审核等工作进行系统的学习,进而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以及会计实践能力;(2)教师可以在企业中任职,通过实际的工作开展提升自身的会计技能,进而在理论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融合一定的实践课程,让学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

3.校企合作构建“校中厂”,组织开展各种实训课程

因为会计专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在会计专业山于专业的特殊性,对于学生的专业能力有着严格的要求,而一些校外实训基地形式化问题较为严重,无法成功的凸显其教育作用,学生无法在顶岗实习中了解会计方式与工作的流程,无法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对此教师在实践中,必须要合理的应用各种教学方式与手段,开展实践教学。而“校中厂”实践基地的构建、会计教学公司的成立是一种可以有效的解决实践基地流于形式,提升教学质量的方式与手段[3]。学校通过引入一些企业在校内构建,让学生了解真实的会计工作岗位,让学生了解最为真实的会计工作,进而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动手能力,这样才可以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与效果。而对于企业来说,利用学校的场所、设备以及学生开展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运营的成本,同时也可以有效的解决企业用人短缺等问题,可以真正的做到共赢发展。同时,教师与企业中的专业人士也可以合作开展各种实训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实际能力,进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为学生今后的为发展奠定基础。

四、结语

在实践中要想提升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就要深入践行课程改革的各种思想与观念,提升会计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能力,就要加强教材建设,完善实践教材、严格管理,增强会计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强化校内外实践基地的构建,提升学生核心竞争能力,通过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构建以及校企合作构建“校中厂”等方式,不断的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晓雪.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启示——基于国外职业教育模式的分析[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7,5(3):74-76.

[2]卢彩秀.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4):18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