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实践教学范例

课堂实践教学

课堂实践教学范文1

《电机与变压器》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它理论性强,内容多,涉及到了电、磁、热、机械等多方面的知识,是一门比较难学好的专业基础课程。要想提高《电机与变压器》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结合时代背景,探求科学的教学模式。针对《电机与变压器》教学现状,阐述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电机与变压器》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从而构建微课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简要叙述了课堂实践教学案例,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微课;翻转课堂;《电机与变压器》;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利用板书和幻灯片给学生讲授知识,而学生则采用记笔记的方式来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知识点,并进行相关的项目实践。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革新了传统教学模式,构建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为主导”的新模式,运用启发、讨论、互动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进而大大提升教学效果。

1《电机与变压器》教学现状

1.1内容多,课时有限

《电机与变压器》课程包含的内容很多,抽象、难懂,而且该课程的课时很少,很难保证教学效果和质量。

1.2教学方法单一

《电机与变压器》课程大多是教师讲得多,互动少,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师口若悬河地讲,学生死气沉沉地听。经过相关分析发现,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教学方法单一,需要科学、合理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1.3无法解决学生的差异问题

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也不相同,因此,在相同的教学环境中,实际学习效果也会有较大的差异。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兼顾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无法解决学生间的差异问题。

2微课和翻转课堂概述

2.1微课

微课是指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技能点(比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比如学习活动、过程、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并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的主要特征是时间短、主题突出、内容精、交互性强、使用方便等,学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电脑等移动设备从网上下载随时观看,而他们在课堂上听不懂的问题可以在课外根据需要选择性观看或重复观看相关方面的内容。这样做,有利于解决内容多,课时少,学生差异化、个性化等问题。

2.2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又被称为“颠倒课堂”,是将传统课堂中的“课上知识传输—课外知识内化”的方式转变为“课外知识传输—课上知识内化”,实现学生学习过程的翻转。学生在课外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灵活选择学习时间,自主学习。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教师答疑、探究、讨论、互动交流等活动来互动完成学习内容,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这样做,有利于解决部分学生因为各种原因缺课而无法跟上学校教学进度的问题。

3可行性分析

《电机与变压器》是传授电机、变压器知识和检测检修技能的专业课程,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电机与和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维护等内容。这门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包含变压器、异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同步电机与特种电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使用维护等,是一门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为一体的专业课程。技工学校招收的毕业生大多数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他们对知识、技能的接受能力比较慢,而且班级人数比较多,教师不可能做到一对一的教学。因此,手机、电脑、iPad等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了学生获取知识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随着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为《电机与变压器》开展微课,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

4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中知识传输和知识内化的颠倒或翻转。笔者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构建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方案。

4.1课前知识传输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分解教学任务,提供学习支撑资源,制作相应的微课,提出学习任务,并编制任务单,将微课、任务单和学习资源通过QQ、网络共享给学生,要求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完成任务单上的内容。学生:分组自主学习,采取组长负责制,观看微课等学习资源,通过学习、讨论、互动交流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过程中,要将一时不能理解、掌握的知识点、技能点记录下来。师生互动:通过QQ、网络等平台实现一对一的交流,以便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4.2课中知识内化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教师听取各组汇报,了解任务完成情况,收集问题和反馈意见,分析学生未能完成任务的原因,通过讨论、答疑,帮助学生重新梳理知识点、技能点,并就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总结,然后布置后续任务。学生:小组汇报、反馈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教师答疑、梳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他们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完成后续的任务。师生互动:主要是面对面集中答疑、讨论、考核、评价。通过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增进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3课后巩固拓展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根据技能鉴定考核要求,结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准备学习资料,布置作业。学生:自主学习,拓展知识,完成作业。师生互动:通过讨论、引导、答疑和必要的考核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形式上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翻转,本质上真正实现了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的转变,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内涵,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知识的内化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5教学实践

5.1教学实践过程

5.1.1课前知识传输阶段

教师在了解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制订科学的教学目标,开展教学设计,细化《电机与变压器》的知识点、技能点和重难点,提出学习任务,制作任务单,收集教学素材,准备学习资源,应用DV、录像机等设备或工具将课程内容制作成微课。同时,教师可以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将微课、学习资源、任务单共享给学生,学生利用掌上电子产品学习,及时记录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并将其反馈给教师。例如,在《电机与变压器》课程中,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分解、细化为2个任务,即旋转磁场的产生和电动机旋转原理,并制作相应的微课,同时,在每个微课后面设置几个问题或任务,比如产生旋转磁场的必要条件是什么?三相异步电动机为什么能够转动?让学生边看微课边思考,从而了解其工作原理,顺利完成知识的传输。在三相异步电动机安装、接线技能训练课中,教师将具体内容分解、细化为2个任务,即安装和接线,并制作出相应的电动机安装微课和接线微课,同时,在每个微课后面设置几个任务,让学生边看微课边思考,进而掌握相关的安装步骤和接线技能。

5.1.2课中知识内化阶段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和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协作互动学习。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为他们进行必要的指导,采用个别辅导或者集中讲解的形式帮助学生完成对《电机与变压器》课程的学习,实现知识的融合和内化。另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个性化规划实训项目,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例如:在观看了《三相异步电动机旋转磁场的产生》微课后,学生了解了产生旋转磁场的必要条件。当提出“旋转磁场的转速是如何变化”问题时,如果有些学生没有答题思路,教师就应立即播放准备好的2极、4极、6极定子绕组的旋转磁场的微课,让他们分组讨论,最后由教师总结。在学生观看了三相异步电动机安装微课和接线微课后,对安装步骤、接线技能、安装注意事项有了一定的了解。此时,教师可以布置技能训练内容,让学生在安装、操作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进而完全掌握。

5.1.3课外巩固拓展阶段

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后,教师可以对其进行考核,结合他们的实际学习情况,适当拓展知识。这个教学过程可以借助微课进行。学生反复观看教师提供的微课资源后,他们之间以进行进一步的交流。例如,在学习《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反接制动、能耗制动和再生发电制动》微课后,学生们了解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3种制动方式,就电容制动原理引出新一轮的拓展学习。学生完成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安装技能训练后,已经掌握了安装步骤,如果这时要求他们安装电动机的控制、保护装置,应怎么做呢?

5.2实践效果

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电机与变压器》教学中,经过一个学期的应用实践,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无论是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还是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6结束语

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电机与变压器》教学中,学生可以将知识装进口袋,在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翻转课堂只是一种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要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推进微课的应用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将琐碎的知识点积累起来,以便在日后的学习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建中 单位:梅州市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谢春苗.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高职《基础会计》实训课为例[J].新课程研究,2014,26(3).

课堂实践教学范文2

教师对教学内容应有一个整体规划和明确的分工,必须慎重地思考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清晰、简明、到位地解释清楚新的知识点。如在讲到“人体的呼吸”这一节时,主要理解呼吸运动是呼吸系统与外界进行的气体交换,其原理是单位体积内气体的压强大小决定的;而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指的是二氧化碳和氧气在肺泡内的扩散,则是通过膜两侧的浓度差实现的。怎样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促使每位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根据自己的思考,提出对问题的答案和看法,并且在问题的驱动下进行探究。我们可以分析教材,体会这种变化,2014年苏科版初中生物新教材的改版正体现这种变化。如“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一节,教材将“分析无土栽培成功的原因”调整到“探究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之后,就是进行一次教学过程的“翻转”,尽管在从前的教材中,师生的活动很频繁,但是由于内容的平铺直叙,因此学生没有出现深度的自主探究。而改动后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体会到“不管怎样,水都是植物生长所必不可少的物质”之后,产生自主的探求愿望:“海尔蒙特实验中,只浇雨水,柳树就长大了,可土壤重量还是减少了60克”,那么这60克究竟是什么呢?

2.翻转课堂提高了教师有效问题的设计水平

如何设置有效问题,对教师的总结和分解问题的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较短时间内为学生指定探究和思考的方向。如:“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这一节,在锥形瓶内装有等量水的杜鹃花枝条,其中一组有叶片,一组没叶片,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塑料袋的内壁上有什么现象产生?瓶内液面高度是否发生变化?通过计算一株玉米从幼苗到结实需要消耗200千克以上的水及与组成植物体水分的百分比,再讨论:瓶内的液面为什么会下降?袋内的小水珠主要是从哪儿来的?插入的这个实例,启发学生思考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植物体内向植物体外散发的过程。当课堂内容所强调的复杂性层次较高时,开放性的问题所占比例就应该有所增大。如在学习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及植物体的组成层次后,我们可以根据细胞分裂、分化和组织等知识,提出如下问题:请运用上述知识写出植物体是怎样由一个细胞到形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的?让学生明确植物体发育的流程。有这个知识理论基础,再学习植物组织培养时,就能够理解植物体的一小块组织为什么能够发育成为一株完整的植物体。

3.翻转课堂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从学生的主体性考虑,翻转课堂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促使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对问题的思考,决定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探究。学生头脑里的知识不是本来就有的,而是要借助知识积累和探究活动在头脑中新建构起来的。在实际教学中,我借鉴“翻转课堂”的模式,通过探究学习和小组活动等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仍然是“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一节,本节课的重点是“无机盐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难点是“探究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了解探究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发展探究思维,是我要着重考虑的。对于理科课堂来说,疑难问题的解决最本质的特征是使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自行探究。这一探究实验分为三组:①无土栽培营养液;②蒸馏水;③土壤浸出液。第一步分析实验小组设置并确立对照,明确蒸馏水中是没有无机盐的,可以和另外两组对照。第二步观察图片,搜集和处理信息,明确土壤浸出液中含有多种无机盐,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含全面的无机盐,而蒸馏水中不含无机盐。然后包括观察一个星期后三组植物的生长情况,想一想实验现象能说明什么?第三步分析结果、得出结论,一个星期后,第一组培养液中的植株长势最好,其次是第三组的土壤浸出液,而蒸馏水中的植株变黄,有些枯萎。上述实验现象能说明什么?再分别将上述溶液滴加到洁净的载玻片上,在酒精灯上烘干,观察到实验现象并最终得出结论:在无土栽培营养液中的植物生长良好是因为有无机盐,而蒸馏水中植物生长最不好是因为没有无机盐。最后得出结论:无机盐是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物质。传统教学将“教什么”和“怎样教”及“内容与过程”和“目标和手段”的割裂开来考虑,不利于对探究教学过程的设计,不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借鉴翻转课堂模式进行重新思考探究教学设计,要求教师缩短讲授时间,由教师讲授、演示为主向学生探究、表达转型,对“知识传授—学生内化”这一过程进行合理调整,通过问题的呈现、思考和讨论,将知识传授和内化放在课堂上完成。虽然,从形式上看似乎减少了教师的讲授,但这要求教师在讲授的具体形式上、时机把握上、讲述重点上有所变化。

4.结语

课堂实践教学范文3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分析

(一)小组活动只注重形式,缺乏实质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具体指的是将全班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在数学课堂上采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当中,一些老师并没有把握好小组教学的实质,而是从表面上理解小组教学,简单地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但是对于小组学习当中的深层次问题,老师却并没有科学的把握,例如,小组讨论的主题等等。缺乏实质的小组讨论不但无法达到小组教学的目标,反而会造成课堂时间的浪费。

(二)学生在参与方面表现得不够均衡

小组学习虽然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在实际的小组教学当中,通常会发生学生两级分化特别严重的现象。在小组学习中,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在理解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通常都比较好,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好的学生往往会有更多的机会,经常会扮演着一种组织讨论、积极发言的角色。然而那些学习程度比较差的学生则成为了小组当中的配角,甚至是被帮助的对象,这就会导致学生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不利于整体学生提高学习。

(三)学生之间进行的合作不够主动

小组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在实际的学习当中,小组组长和小组发言人只有一个,为了争夺表现自己的机会,就会出现一些学生不配合的现象,一些学生甚至还会固执己见,不肯听取他人的建议,这样就不利于小组教学的正常进行。除此之外,学生们在性格方面也具有很大的差异,一些学生性格比较内向通常不愿意参与到活动当中,这些都会影响到小组教学的正常进行。

(四)不能够科学把握小组学习时间

对于小组学习来说,对小组学习时间的把握直接会影响到教学进度,这就需要老师能够对教学时间进行科学安排。例如,如果在小组学习当中出现一些学生对一个知识点争执不下的情况,老师就应该及时解决这种状况,科学把握小组学习时间。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方式实践

(一)合理设置问题,提高学生讨论的热情

设置讨论问题是小组教学当中最关键的一部分,具有深度的问题可以使学生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些直接关系到小组讨论教学的质量。为了保证小组讨论问题的质量,首先就需要老师对教学大纲和教学任务有一个深入、科学的认识,其次老师还应该对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把握,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来设计问题。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比大小》当中,老师首先要了解到大纲需要学生具备的能力,其次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老师可以将小组讨论的主题定为比较小组成员“年龄”大小,通过这种方法就可以让学生学会运用“>”、“<”、“≦”、“≧”、“=”等。

(二)改善教室布局,营造有利小组的讨论环境

教室的布局也会影响到小组讨论的质量。为了提高小组讨论的质量就需要老师能够改善教室的布局,将传统的根据“一排”来安排教室布局的形式,变成按照小组排列的布局方式。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进行交流,在学习的同时,还能够增进学生们之间的感情。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认识立体图形》当中,老师首先将同学们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根据教学的需要,同学们可以将每个小组的课桌摆成长方形、正方形等形状,这样不仅有利于小组进行讨论,而且也使学生们能够直观感受到课堂知识内容。

(三)完善小组合作机制,做好讨论成果

良好的讨论机制能够保证小组讨论的秩序,使小组讨论的效果得到保证,当然,老师应该根据教学的需要对小组讨论机制进行完善。通常情况下,在小组讨论当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通过讨论进行解决是十分有限的,如果在小组讨论当中,学生们通过讨论将一些共同的问题总结出来,然后再由老师进行解答,这样就会使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的同时,也能够掌握必要的知识。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节《认识米、用米量》当中,老师建立一种先让同学们讨论,最后总结问题的机制,当学生们通过讨论发现“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问题时,可以将问题进行总结,之后老师再对“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问题进行解答。

(四)合理安排小组讨论时间

小组讨论时间会直接影响到数学教学的进度,为了保证数学教学的进度,就需要老师对课堂讨论的时间进行有效把握。老师可以提前将下一节课的内容告诉学生,让学们在课下搜集资料,然后再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老师需要正确把握学生课堂讨论时间,并合理安排课堂教学。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认识角》当中,老师首先让同学们搜集与角相关的资料,以及生活当中的图形,然后在课堂上给学生20分钟的时间进行讨论和演示,最后10分钟老师再对角的知识进行总结。

三、结束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应教学的需要,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成为了重要的教学方式,然而小组教学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就需要老师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小组教学。

作者:范玉静 单位: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萃英学校

第二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研究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育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离开任何一方的积极参与都是难以实现的。良好的民的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现在,就等于是在教学中,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了,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老师还要在心理上承认学生平等的地位,学生作为一个参与者与合作者,他们的观点和参与实践的民主性必须是自由的。教师和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要把学生的健康与全面发展的目标相一致。两种之间的自由、合作、民主存在于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这么说,两者的自由度和合作紧密性有很大的空间,老师除了要利用课堂上的时间,还应该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和学生沟通,作为一个平等者的身份给他们一些建议或指导,还可以在生活中和学生一起研究,和学生玩,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这个时候老师的批评无论正确与否,学生都可以很容易的接受和理解,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吧。

二、引导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学习动机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因素,会加强他们对知识的渴望。相反,如果学生没有兴趣,不积极参与,任何教学活动的教学效率就会很低。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的编排,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情或活动,结合数学所描述信息、游戏、图片,以及多媒体的配置的辅助,创造各种生动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这项研究。例如,在学习“年、月、日”这部分内容时,我问学生:“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所有的学生都很高兴的回答:“是的!”接着又问学生们:“你们都几岁了?过了几次生日了?”学生回答后我又说:“同学们,一般几岁,通常就会过几个生日,可是小红的爷爷已经60岁了,却仅过了15次生日,这是为什么呢?你想知道这个秘密吗?”这样,不仅成功地导入新课,也让学生理解了数学来源于生活。

三、把握好课堂教学

第一是要正确理解教材。所谓正确理解教材,不是一个简单地了解教材,要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要了解各种知识领域和层次之间的关系,就像盖房子,要了解程序,要把握好每个知识单元的教学与整册教学的关系,甚至把握好整个小学阶段的知识体系。此外,教师还要仔细的钻研教材的每个细节,进一步地研究隐含在教材里的提示,教材里展现的图片,一些小知识等都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学会正确理解教材是有效进行教学的前提和基础。第二,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不是简单地接受知识,而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进行活动的一般过程。作为一名教师,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知识库,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要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是不同的。但是相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的认知能力,性格特征和情感倾向以及心理特征在这一阶段是大致相同的。教师只要用心去研究,通过有效的方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是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第三,实践证明,教学目标的意识强弱,直接影响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建立良好的目标意识,就是老师要在自己的心中竖立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进行有意识的行动。建立良好的目标意识要从三个方面做起:一名教师必须要认真对待自己的教学目标,努力去落实这个目标。还要确定贴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切忌目标过大,要兼顾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几个维度,不能只有机械复制教学参考书中的目标。教师在还要教学过程中,不断以新课程标准为准绳,适当进行调整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朝着预期的目标努力。

四、结语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使用新课程标准来指导自己的教学,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平等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并在和学生的交流活动中起到引领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习的创新精神,真正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陈艳君 单位: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第三小学

第三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我多次参与学校的教研活动。我校一位老师在教学《平移》这一课时,他首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老鹰吃小鸡”的游戏情境,他在提问中问学生“老鹰向左平移几格才能吃到小鸡”这一问题,很明显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学生的探索欲望马上调动起来,纷纷交头接耳的讨论。在教学中我就是这样通过让观察和交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判断图形平移距离的方法。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不仅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主动,让学生对知识的脉络更加明了,理解也更为清晰。

二、贴近生活,爱上数学

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是诱发学生动手、动口又动脑,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想办法探求解决问题的过程。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源于生活,启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小学数学与生活是无法剥离的,源于生活,变得具体而生动,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我们在课堂上要联系生活实际,应用于生活,在作业的设计上也要人性化的贴近生活,使之产生亲近感,走进学生视野,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创新的精神。如:在一年级“生活中的数”采用的情景教学图就是学生所熟知的“数数教学”通过让学生数小棒或者数出班上同学的人数,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学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教学挂图,勾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爱上数学,在课堂上能够体现在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让学生在情境教学中快乐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在课堂上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通过快乐的学习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主动给学生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强化学生的感知能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参与欲望外化为教学活动的行为,由内在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外在动力,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参与激情。

三、精心设计,引导自学

在新课教学中我们倡导“:人人参与有价值的练习,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练习,不同的人在练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练习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手段,作为学生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一个好的练习设计,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还是关系到一堂课的成功与失败的关键,促进学生智力和全面发展的不可缺少的要素。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理念贯穿于我们的教学活动的始终,也要体现在每堂课的练习设计中,让学生全员参与共同提高。重视合作学习,探索性的随教学实践活动,对于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往往有预料不到的效果。如一位老师上公开课课时,给学生出了这样的思考题:在校园里,要把9棵小树平均分种成3行,每行3棵,该怎么种?这是一个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但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问题,对于整天坐在教室里的学生,没有经过生活的锤炼,要学生去操作就有难度了。于是老师就以小棒替代小树,分别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去摆弄并做好记录。通过这样的具体操作,学生不知不觉地就学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四、巧用多媒体,优化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为所有的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丰富学生探索的视野;为一些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个体学习的机会;为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帮助……”由此可见,多媒体对优化小学数学课堂起着重要作用。

五、结语

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教学实践。只有我们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贴近生活,仔细观察,深入研究与实践,注意生活中的人和事,捕捉生活中的点滴,细心发现,虚心学习优秀的教学成果,并运用到实践中才能够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会越来越有效。

作者:赵桂英 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桃溪实验小学

第四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思考

一、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制约因素

要想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为重要的就是在课堂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狠下功夫。深入分析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还存在很多制约因素。

一是教学理念制约。

教学理念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以及教学评价的基本准则。但目前我国很多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理念方面还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特别是我国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初中数学教师,数学课堂教学还存在难、旧、偏、繁等问题,导致学生无法理解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甚至很多中学生由于课堂教学问题,害怕学习数学。比如,目前很多初中数学教师采取“题海战术”进行课堂教学,导致学生无法吸收。

二是教学方法制约。

尽管我国绝大多数初中老师能够按照新课改的要求积极研究数学教学改革创新问题,特别是在创新教学方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方法简单的问题,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比如目前很多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从学生实际以及教学内容实际出发创新教学方法,仍然采取说教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听课,互动性十分匮乏,必然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三是教学载体制约。

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能够更多应用多媒体技术,但多媒体技术也不是万能的,必须正确处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目前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的对多媒体技术应用不到位,有的过于信赖多媒体教学,所有这些都导致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载体缺乏有效性,必然会影响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二、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一是创新教学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在教学理念上狠下功夫,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取得突破。这就需要初中数学教师牢固树立服务理念,把课堂教学作为服务的重要内容,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既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调动。

二是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基础。初中数学教师要高度重视教学方法创新,特别是要改变说教式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广大初中数学教师积极采用符合新课改的教学方法,着眼于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作用,积极开展互动,使学生能够参与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来。教师还要加强对“学性”的调查和分析,针对不同的基础和条件,通过分类教学,最大限度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三是创新教学载体。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力量。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创新教学载体,特别是要将传统教学载体与现代教学载体紧密结合起来。在应用多媒体的情况下,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感兴趣的多媒体应当多利用,而对于不适合应用多媒体的教学内容,应当更多的采取传统教学载体,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然会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提高初中教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显得十分重要,但仍然存在很多制约因素,特别是很多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载体等方面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制约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就需要广大初中教师要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出发,结合教学特点,重点在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载体等方面取得突破,最大限度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不断取得成效。

作者:周少芬 单位: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里田中学

第五篇: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分析

一、翻转课堂教学相关介绍

(一)翻转课堂教学的定义

翻转课堂教学,又称“颠倒教室”,学生在家自己观看视频,自己做练习题,自己提炼知识点,老师运用课堂时间帮助学生批改作业、解答疑惑的新型教学模式就被定义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因为这种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的教学顺序,所以称为翻转课堂教学。

(二)翻转课堂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对比

无论是在教学流程、教学方式,还是在技术上,翻转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学都能够形成鲜明的对比。传统的教学顺序为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新知识,通过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练习。但翻转课堂教学的教学顺序为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时间为答疑时间。也将传统的统一授课的形式变为一对一的辅导。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教学主体地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但新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新知识。从获取知识渠道角度讲,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从书本上获得新知识,而翻转课堂教学的获取知识渠道为视频。这仅仅是两种教学模式的几点不同之处,在问题探究和交流方式等方面仍有很大区别。

(三)翻转课堂教学的意义

翻转课堂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时间由课上变成了课后,学习变成了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能够对学生进行实时监督,这就要求学生对自己负起责任,传统的课堂教学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跟不上老师讲课思路的同学容易自暴自弃,所以这种翻转式的课堂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让学生主动了解所学知识点的真正内涵。翻转课堂教学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在课堂上互相探讨时,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惑,可以增加师生互动,帮助教师深层次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翻转式课堂教学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翻转课堂教学能够实现每一分钟的利用率最大化,教师能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解答问题,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向学生传授最多的知识,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反而会增加学生心中的疑惑。翻转课堂教学的方式能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为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拓宽学生的知识广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翻转课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设计

(一)确定教学目标

在上课之前,教师首先要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立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课前可以为学生录制一个专门的教学视频,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制作的视频要具有针对性和差异性,教师可以在了解每个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将学生分成几个层次,然后录制三段不同的视频,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自主选择视频。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进行翻转课堂教学需要学生有足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长期的传统教学模式下,使学生对家长和教师产生较强的依赖,传统教学模式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对学生的自主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在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提高学生自我总结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初中数学中三角函数时,在学习完正弦、余弦、正切和余切四种函数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总结,将四种函数的图像和四种函数之间的关系自己总结,以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三)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解决问题

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解决问题,提高课堂的答疑效率,这样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帮助学生解决全班学生存在的典型性问题,鼓励学生通过交流探讨,自行解决问题,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利用节省的时间与同学探讨一个问题的多种解题思路,发散学生的思维。通过学生互相交流,学生可以对比自己与其它同学的差距,在合作学习中形成竞争意识,最后形成一种努力学习的良好风气,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三、结束语

课堂实践教学范文4

高效课堂是学生学习成功的基本保证,高效课堂的前提是实现品德素养和学习活动过程有机统一,关键是以综合的、开放的课堂结构,增加学生主动活动时间,捷径是创设实际生活中的学习情景,难点是引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应注意的问题是尊重学生个体学习的潜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才能真正做到“高效课堂”。

关键词:

高效课堂;品德;教学实践探索

高效课堂是学生学习成功的基本保证,高效课堂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高,并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品德课堂应该让学生在感受和体验生活实践过程中,触动孩子的心灵,提高个人品德素养,追寻美好生活,不断焕发生命活力。

一、高效课堂的前提:实现品德素养和学习活动过程有机统一

思想品德课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根据《中小学德育大纲》中规定:“思想品德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课程。”思想品德课由于其学科本身的特点,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知与行相结合,这就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该课程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实现品德素养和学习活动过程有机统一。我们认为,教师的教学不仅仅是把知识点作为教学主要目标和课堂教学基本内容来传授,而是要让学生养成道德品质,掌握知识的结构和学习活动的过程结构,才能学会独立策划学习活动,自己感悟升华,这一过程就是学生认知结构的科学化过程。明确重点、难点是认知知识结构的前提。如四年级品德教材《家乡人的智慧》中,智慧是个抽象的名词,孩子们每天穿梭于著名的上下九步行街,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熟悉和了解自己身边的一切,能通过身边的的事物理解、体会家乡人的智慧。课前,我曾了解到,不少孩子每天经过“西来初地”的牌坊,却没有一位孩子知道他的历史来由。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他们了解家乡的历史,并通过历史来感受家乡人的智慧与精神是重难点。

二、高效课堂的关键:以综合的、开放的课堂结构,增加学生主动活动时间

小组互助学习制是高效课堂的。与传统的教学相比,高效课堂要求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即教师成了学生课堂行为的诱发者、组织者、指导者、检查者、总结和评定者,学生的学成为教的基础和依据,师生两方是相关和相依的,真正形成了教学中信息的双向交流。而这些又必然要求改变课堂教学组织结构。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可以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积极推行学生互助机制,同时,教师通过对小组的学法指导和激励性评价,进一步提高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效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单体式活动

学生以个体为单位按教师的要求进行的单体式独立的,主动性学习活动。在品德课堂教学中,应用较为普遍,如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等。

(二)对组式活动

学生同桌邻座之间的互查、互评、互改、互学活动。如两两相互分享查阅的的资料、自己的感受等,教师在每项新的活动前必须对讲什么、查什么、怎样练作出指导和明确要求,通过这种活动,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和向别人学习的意识,这一方式的使用,大大增加了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活动的时间。

(三)小组式活动

学生以邻座前后排构成四人小组的活动,在品德课堂教学中,小组活动的形式可以有:1、练习式,比如四人小组向组员讲述自己的观点等;2、多解式,四人小组每人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同一个问题;3、讨论式,四人小组讨论共同完成某一难题;5、竞赛式,四人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参加班级竞赛。同样,每一种形式的应用,教师必须作出指导和明确要求。

(四)全体式活动

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有一个小组重点汇报讨论情况(汇报小组需轮流),其它小组作补充。二是根据交流情况,或教师作总结,或让学生发表不同意见,或发现新的需进一步讨论的问题。课堂教学组织结构的改变,真正增加了学生主动活动的时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潜能和提高了课堂的效益与质量。

三、高效课堂的捷径:创设实际生活中的学习情景

陶行知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创设学习情景是指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创设一种实际生活情景,让学生从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引入学习。如在《智慧的家乡人》一课中,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情景,从学生最熟悉的老西关趟栊门入手,运用侨居国外的老奶奶对家乡广州的回忆,引发学生质疑及深入探究广州人智慧的兴趣。学生一开课就直接触题直奔主题而去,展开讨论学习。这里我们改变了原教材中设计的一步一步去引导、去归纳的方法,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参与的意识很强,而且缩短了新授时间。

四、高效课堂的难点:引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

新课程最终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高效课堂的难点在于从以学生为主体,主体参与,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创设合作交流的氛围,提供自主探究机会。绝大多数的新知是在原有知识上迁移、变化、综合而成,根据学生学习建构特点,应由教师牵着教转向学生主动学,把新知通过比较等方法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之中,引领学生从不同角度,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提升探究的能力,学会从大量信息中提取重要信息,并能透过信息,探寻分析本质,提升综合分析能力,升华自我道德品质。在自主探究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可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1)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学生动手探究,小组交流。小组学习时有两大层次:先在小组的交流合作中互相启发,解决简单的问题。再把小组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及时提出来。(2)然后展示不同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和感受。这过程当中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感悟。(3)就近总结归纳,得出结论。在解决共性问题时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做到引而不牵,放而不纵。自主探究时要讲究层次化、趣味化、弹性化。如在三年级《看看我们周围的商店》一课中,请学生分组演绎商品推销、交易。通过现场即兴生动的体验活动,知道与商业活动有关的主要职业和劳动;真实调动学生的在场因素,再通过适时的引导,让学生认知、理解商业活动中买卖双方的道德。五、高效课堂应注意的问题:尊重学生个体学习的潜能不同的人学习会有不同的发展,在品德上有不同的发展,人人学有所成,从中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体现出教师的教学观是否以学生的需要为着眼点。为此,要实现教学的层次化。这是指对练习的要求是由准确到又对又快过渡;对练习的目标是好中差均有所得;对练习的安排要由易到难到综合的三个方面内容的层次要求。要实现教学的趣味化。在练习中多进行一些有趣的活动,诸如小竞赛、小游戏、小实验等,使学生的情绪、情感始终处于蓬勃状态,自尊心、自信心等得到满足。品德教学不要单纯为了品德而品德,而要把他的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生活实际、情感态度等结合个体差异来发展,避免单一性、枯燥性。综上所述,我认为只有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生活情景,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同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才能真正做到“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陈卫红.做一个有道德的海实人,《中小学德育》,2016(9)

[2]杨帅.《思想品德课堂生活化情景创设的作用和策略》,《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23)

[3]胡荞丽.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13

课堂实践教学范文5

关键词: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法;课堂教学

一、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当中的优势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黄金阶段,教师抓住这一时期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外语学习基础,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都有很大帮助。游戏教学法就能很好的抓住学生爱玩的天性,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打破传统教学法枯燥沉闷的教学氛围,对于小学英语课堂而言具有极大的教学优势。首先,游戏教学法能够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小学阶段是孩子自然天性表现最明显的阶段,学生的课堂专注能力十分有限,如果以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对英语这样一门陌生的课程进行学习,很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长此以往就会对英语课程学习失去兴趣。其次,游戏教学法可以锻炼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的能力。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课堂当中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较低,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索能力的开发。而游戏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借助这一特点,老师可以多设置一些积分式游戏任务,引导学生利用老师已经讲解的知识进一步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在课堂上充分锻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能力,为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最后,游戏教学法能让学生在游戏中对学到的知识加以实践巩固。游戏具有参与度高,参与要求低的特点,可以将各个成绩段的学生都有效的组织起来。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参与到不同的游戏环节,能够有效锻炼学生对于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帮助学生提升英语综合素质的同时也能通过参与英语游戏的成就感帮助学生建立对于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二、探究小学英语课堂中“游戏教学法”具体的实践措施

小学英语课堂中采用“游戏教学法”进行具体实践的时候,老师设计的游戏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指向性,充分结合本地、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利用游戏的形式将英语知识的实践训练、教学重难点的学习突破以及对旧知识的巩固复习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即能保持快乐的学习心态,又可以保证高效的课堂学习效率。

1.利用词卡游戏为新课导入做好铺垫。在进行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导入部分非常关键,直接影响着本节课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而课程导入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本节课将要学习的新单词与语法知识点作一个简要介绍。在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借助词卡类游戏,来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课程导入部分,更好地开展对后续课程内容的学习。

2.情景会话游戏帮助学生大胆开口。中国人学英语最大的一个弊端就是“哑巴式英语”,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中口语能力一直是比较让老师头疼的短板。究其缘由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缺乏使用英语的语言环境,二是学生缺乏对话的机会。在课上的时间里,老师利用情景教学的方式为学生设定一些情景,让学生在情境中对学到的对话加以实践。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5Dinner’sreadyPartA部分,要求学生掌握soup,vegeta-bles,noodles,chicken等几个食物类单词以及正确运用句型Whatwouldyoulikefordinner?I’dlikesome…教学中我通过卡片、多媒体课件、厨师帽头饰等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学生小组合作扮演厨师和顾客,学生很感兴趣,参与性高,整节课充满了新鲜感。

3.巧妙利用积分游戏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在英语课程中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对于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掌握不够熟练,不够扎实。一部分学生掌握不好是由于课堂上的训练不够充分,另一部分学生是因为教师讲到这些内容时,注意力不够集中导致。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借助一些积分游戏来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用大量的课堂小练习,夯实要掌握的语法基础知识。例如,学习人教版四年级英语上册《myschoolbag》一课中涉及对名词复数内容的学习,老师可以在讲完单数变复数的具体规则之后,随意给出单词让学生分组进行积分比赛。再如,将每一列学生分为一个自然小组,让学生依次向后重复传递例句,然后由最后一位同学快速到黑板前利用词卡拼出例句,例句准确、用时最短的小组可以积一分。

4.团队游戏帮助学生巩固复习。在英语学习的过程当中,复习巩固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既可以帮助学生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巩固,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复习,在这个过程中综合能力得到强化。那么教师在设计复习这一个环节的时候,就必须多动脑筋,多设计一些趣味性的、高效的小游戏,其中特别要注重小组、团队的合作训练。例如,在复习单词的过程中,老师就可以将词根与词缀提炼出来,做成不同的词卡分发到学生的手中让学生以“找朋友”的团队游戏形式对课内的单词进行复习。小学英语的学习程度高低对于学生上中学以后的英语学习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能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关系到他们今后学习英语的成就高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显得尤其重要。让学生在舒适的环境中自由自在的学习,充分保持高效的学习效率,“游戏教学法”就不失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一种可取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张洁.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游戏教学法的策略[J].校园英语,2017年第10期.

课堂实践教学范文6

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是现代人才所必备的基本素质。英语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必修课,在高职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高职英语构建高效课堂,教师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展任务驱动,加强与专业结合,开展课外实践这几个方面来着手展开,提升教学效率,切实提高学生英语水平。

关键词:

巧妙导入;任务驱动;联系实践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只重语言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听说技能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的需要。那么,如何来构建高效的英语课堂,让学生学到更多教材之外的知识与技能呢?在教学中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巧妙导入,引导学生快乐学习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在整个教学虽具有几分钟的时间,但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功的导入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与思维点集于新知的学习上来,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导学生展开快乐而自主的学习。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单一的导入方式,要精心为学生设计新颖而有趣的导入,以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一)形象导入

借助实物、现代信息技术等直观事物来引入新知的学习,这对于此阶段的学生来说同样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以直观的画面、生动的图片、动听的音频与精彩的视频来传递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信息,创设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教学情境,这样可以使得原本枯燥而抽象的英语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更加直观,自然就可以激起学生对英语学科更大的学习热情。

(二)悬念导入

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可以推动学生产生主动的探究行为。如果能够在导入阶段以富有探索性与趣味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具体的教学内容,这样更能实现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探究。为此在导入阶段,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已有知识来设计问题,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展开主动学习。

(三)谈话导入

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来说,英语毕竟相对陌生,因此,我们可以结合相关的主题,以谈话的形式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展开自由的交谈。这样的形式深受学生的喜爱,可以让学生打消心中的种种顾虑,让学生运用所学英语知识,结合生活经验来展开一场快乐而自由地交谈,从而顺势引入新知的学习,自然水到渠成。

二、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罗杰斯说过:“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能够传授的知识,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我发现、探索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这是新课改下的核心理念。在英语教学中要促进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就必须要改变以往的机械灌输。任务驱动强调的是在做中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在具体的场景与环境中来完成相应的任务,以达到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一)提出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来阅读短文’观察插图或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呈现一些与短文相关的素材,做适当地讲解,将与短文有关的背景知识交代清楚,并在此基础上自行设计相关任务,也可以直接引出Pre-reading中所提出的问题。此阶段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问题,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大意,明确学习目标。另外,还可以讲解一些阅读中可能遇到的生词,以帮助学生扫清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障碍。

(二)开展探究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展开阅读,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从短文中就可以直接提取信息解决,而对于一些深层次理解型的问题,教师则要引导学生展开精读,能够推测生词的词性与词义,在小组内展开积极的交流与讨论,以达到学生对短文的深层次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等技能。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与启发,引导学生对文中的重点词汇、语法、复杂从句等结合上下文来展开思考与分析,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将语言知识点与具体的句子与场景结合起来,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对语言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

(三)评价活动

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成为活动的参与者与评价者。这样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活动,更能让学生认识到应注意的事项,自己哪些方面还有待提高。这样更加利于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也可以帮助师生来调整今后的教学计划。

三、横向联系,与专业课密切结合

英语教学还要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这样更加利于学生英语水平与专业能力的发展与提高。传统教学中教师严格照搬教材,不敢越雷池半步,立足教材,实现多种教学资源的优化与整合,这一点已得到了教师的重视,进行了不懈地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有其特殊性,实现英语学科与专业的结合,这是职业院校教学的重要方向。因此,教师要深入学生,与学生多沟通,与专业课教师多交流,要对英语在本专业中的实际运用有一定深度的了解,这样才能对英语教学方向进行合理地调整,在对英语学科进行纵向挖掘的基础上实现英语与专业的横向联系,以提高学生的英语专业技能。

四、课外实践,提高学生英语水平

课堂教学时间与空间有限,只能让学生接触到有限的英语信息,我们要将教学的视野引向课外空间,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开辟第二课堂,将学生带入更为宽广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内涵、政治人文、语言习惯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英语。如让学生来欣赏经典影视剧作品,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西方国家的文化风俗等,还可以让学生听到原汁原味的英语,纠正学生的发音、增强学生的语感。并可以截取部分精彩片断来让学生进行表演,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又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了解,利于学生英语听说技能的培养。同时还可以为学生设计与本专业密切结合的生活话题,引导学生来进行剧本的创作与表演,这样更加利于学生英语水平、专业技能与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作者:王素霞 单位:河北省卢龙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1]张怡宁.构建高职院校英语高效课堂的策略探讨[J].华章,2014(8).

课堂实践教学范文7

【摘要】

本文以函数的最值一节为例,将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应用到高等数学的课堂教学中,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高等数学;最值;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园”高中的乔纳森•伯尔曼和亚纶•萨姆斯这两位化学老师,他们将结合实时讲解和PPT演示的视频上传到网络而引起众人关注[1]。2011年,萨尔曼•可汗在《用视频重新创造教育》演讲中提到:现阶段很多的学生都在家观看可汗学院的教学视频然后回到课堂上做作业,遇到不懂的问题向老师和学生请教,很显然这与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好相反,我们将这种教学形式称之为“翻转课堂”。自此,翻转课堂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热点,迅速蹿红美国,并影响全球,成为全世界最热门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话题。被比尔•盖茨认为“预见了教育的未来”,被加拿大《环球邮报》评为2011年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翻转课堂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颠覆了传统的教学顺序和师生关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实现了课堂内外一体化,教与学相互辅助,师生相互对话进行教学。下面以高等数学中函数的最值一节为例,论述了如何将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1课前准备阶段

1.1教师活动

第一,明确教学目标,本节课我们的教学内容是导数应用中最值一节,最值是高中阶段学生就学习过的知识,在这里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最值的一般求法,以及利用最值理论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第二,录制教学视频,视频要求短小精悍,时长不超过15分钟。其中重点讲解最值的求法这一部分,包括最值的概念,最值和极值的区别以及联系等等,这些基本概念学生可结合中学阶段所学自行完成。

1.2学生活动

观看教学视频,在观看教学视频的过程中,学生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做笔记,把自己不懂的问题带到课堂,这样学生可以完全掌控自己学习的步调。

2课中教学活动阶段

2.1完成作业,检验效果

针对最值这节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课前的学习效果。问题一:最值和极值的区别?问题二:最值和极值的联系?问题三:闭区间上连续函数最值的求法和一般步骤?问题四:任意区间上函数最值求法的特殊结论?学生知识结构的内化需要经过学生独立的思考,而教师只能从方法上引导学生,而不能代替学生完成学习。通过以上问题,与学生一起总结出本节课重点:

(一)最值是整体概念,而极值是局部概念,极值是局部范围的最值,在整个范围上是最值的话,从局部范围看,也一定是最值。所以说极值点一定是可疑的最值点,而最值点也可能在区间端点取到。

(二)闭区间上连续函数求最值的一般步骤:第一,明确函数定义域;第二,找可疑最值点,主要是找驻点和不可导点,驻点不可导点又可通过导数找,所以先求导数,导数为0的点是驻点,而使它没有意义的点通常为不可导点,明确区间端点;第三,计算可疑最值点处的函数值,比较得到最值。

(三)特殊结论:定义在任意区间上的函数如果在区间内部可导,并且有唯一驻点,此时如果能够判断出驻点是极值点的话,它就一定是最值点。

2.2合作交流,深度内化。

提出具体案例,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案例[2]:证明折射定律:根据物理学的费马原理,光线沿着所需时间为最少的路径传播。今有两种介质Ⅰ,Ⅱ,以L为分界线。利用最值原理,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求解。通过此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改变学生拙于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思想、疏于与人合作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翻转课堂最大的特点之一在于创设了对话式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平台,运用对话式教学方法。只有师生之间不断通过对话合作探究才可能推动课堂教学情境的发展,教师既要有强烈的倾听意识,又要能够巧妙地引导学生主动发言展示成果或者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让其他同学提问、争论解答疑惑或者组织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自由争辩,在争辩中产生思想的碰撞,在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中解决问题,建构知识。

3课后总结阶段

首先由几个小组的学生代表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及已解决的疑难点[3]。教师针对各个小组出现的问题将重点问题与重点知识集中讲授,对整节课的知识进行系统化梳理,引起学生注意,并对课程学习过程进行总结。折射定律这个案例使同学们体会到了最值理论在光学上的应用,事实上,最值理论的应用非常广泛:案例1:在两种地质层中铺设煤气管道,由于不同地质层每千米的铺设费用不同,请寻找费用最省的铺设方案。案例2:我们在超市中经常见到这样的罐装饮料,很多都使用的是圆柱形金属罐,商家为了减少成本的投入,一定要考虑,当圆柱形罐的容积一定时,怎样设计才能使所用的材料最省呢?对于这两个小例子,每个讨论小组任选其一,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最值理论找到解决的方案。在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学生反映,数学太枯燥了,学数学有什么用呢?通过最值理论在不同方面的应用,缩短了数学与专业的距离,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努力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者时下热点问题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消除学生对数学的神秘感和恐惧感。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把传统的“课堂讲解+课后巩固练习”教学模式转向“课前自主学习+课堂深度互动”的新模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应用之所在,从而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最终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作者:董昌州 张玉平 单位:石家庄经济学院数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怡,赵呈领.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2).

[2]同济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下)[M].第六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路丽娜“.翻转课堂”:传统课堂面临的挑战及变革路径[J].大学教育科学,2014,6(6).

第二篇:体育院校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法应用

【摘要】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兴教学模式,本文主要探讨教师如何转变角色,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

翻转课堂;英语教学;教师角色

0引言

教师将学习的决定权通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来转移给学生的方法叫做翻转课堂教学法。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内的宝贵时间,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共同研究解决本地化或全球化的挑战以及其他现实世界面临的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听课、课后复习、做作业、考试,而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要先通过教师制作的教学视频自学,然后到课堂上做实践性练习,并利用知识解决问题。困难放在学生面前,老师的主要作用是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从而避免传统的满课堂灌输知识。那么学生的主要精力要就会放在对项目的研究上,通过自己亲身研究学到临床经验,在研究过程中,如有疑问可以单一请教老师,由老师来进行单一的针对行的进行辅导。这样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节省下了宝贵的课堂时间用来完成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学生可以利用课堂时间通过一些现代多样的形式比如上网查询资料,通过观看视频教学、翻阅相关书籍以及同学们之间对存在疑惑的知识点进行讨论来完成对知识的积累。教师也能有更多的时间与每个人交流。在课后,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风格和呈现知识的方式,教师则采用讲授法和协作法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其目标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重构了学习流程,课堂不再讲授知识,而是互动和指导。翻转课堂模式与混合式学习、探究性学习、其他教学方法和工具在很大程度上有雷同之处,但这种上课方式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方便学生学得获取知识的多面渠道。互联网时代,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习丰富的在线课程,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催生“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式”是对基于印刷术的传统课堂教学结构与教学流程的彻底颠覆,由此引发教师角色、课程模式、管理模式等一系列变革。

1翻转课堂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想要让翻转课堂起到预期的作用,教师自己的需要主动改变自己的角色,而不是像往常一样单纯的依照书本传输固定乏味的知识点,而不知变通,不知变换方法,不知对知识点进行扩展,不知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进行引导。更不知道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更正,因人施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得同时,将主要精力放在针对性和差异性问题上,单一指导单一解惑,问题应该有学生自己提出,而不是老师千篇一律的出相同的问题。这样既能提高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养成习惯,也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原来的传统模式,教师只是一个“信息”传递者,但是学生基础程度不同,也就是相当于原来是一个标准式的教学,学生掌握的程度看学生智商,翻转课堂中教师的角色是问题的解决者,而不是简单的信息传递。教学上更具有个性化。老师讲的时间一定要少,老师更多思考的问题是如何设计,当导演,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课堂中当演员。教师应该在学生学习中起到方式引导的作用而不是仅仅陪着学生死记硬背那些顽固不化的知识点,同时,教师要重点对不同的在学习上互补的学生进行分组,进而让整个班级共同提高,并要了解掌握到每一个学生的具体状况。要个性化地为每一个学生定制自己的方案,根本上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的颠覆,改教师传授为教师组织、引导;改学生被动接受为学生主动习得。这样并不是说教师只是从旁指导,根据学习的内容、场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等等不同,老师的行为也有很多的变化,可以适当讲授。

2翻转课堂中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

翻转课堂中同时要将信息技术的应用放在重要的位置。在信息化发展高速发展的今天,一般的知识点,在网络上基本都可以找到,并且信息技术还可以很大程度上甚至倍数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比如网络上面的视频一般都是高级教师所录制,当然从语言表达上和知识点讲解以及内容扩展上要比一般的教师讲的好的多,并且具有讲解回放功能,所以学生可以在自由的时间观看,可以不止一遍的观看,方便做好学习笔记,对难点重点进行多次学习。同时在通过信息技术可以为教学提供更多的相关内容拓展知识,这些都是仅仅依靠课堂上老师的讲解时做不到的。有些学校的教师编制了各种各样的电子课件,充分开放网络,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开展个性化学习,综合化地应用了信息技术设备和设施,为学生全面开展个性化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教师应选择受益最大、最能调动学生主体意识、互动互惠型的教学任务。在设计课堂活动过程中,应遵循由简到繁、先输入后导出的自由信息交流原则。要确保学生了解任务的目的、要求及实现个人价值的长远意义,缩小师生间距离、营造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产生成就感、注重学生创造性潜能的发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过程中来,努力创造良好学习文化、实现因材施教目标和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内化和吸收。由于翻转课堂辅以良好的教学流程设计,具备传统教学模式无可比拟的优势,增加了教育经验,提供个别化教学并且使得学生成为更加独立的学习者,将成为未来英语教学的主要方法和趋势。

3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要想较好的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师生要共同努力,首先对其教学方式和教学重点程序进行了解、掌握,应该最初能够从心理上加以接受,然后一步步通过互动交流对其实施步骤进行掌握,中间要多留意大家的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切莫急躁,一面步子太大而起到反效果。多方掌握多多实验,找准师生的教学最佳切合点一步步的实施,最终达到预期效果。翻转课堂的实质,就是以创设应用性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知识,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积极思考自主探究,主动参与讨论,获取新知识。如何能将教学内容转化为相关问题,应该是作为一个优秀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教师应该在翻转课堂教学初期从一定程度上放宽对学生的要求,应为在这个时候,一般的学生是很有可能会存在对教学程序不适应,对教学方式有抵触的现象,所以在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做好教学方式变更前的不确定因素的把控工作。同时还要在翻转教学实施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探索事物的兴趣和习惯,要将自主探索和自主思考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重中之重,因为,只有学生在翻转课堂中学会了自主学习能力后,才能对学生以后进一步养成自主思考、自主做出正确决定,自主决定价值取向起到辅助行作用。反之,如果不能在翻转课堂上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通过自主查询相关资料的方式来学习更多知识的的习惯,则对学生以后的自主学习和脱离传统的课堂思想灌输的方法摆脱不掉,挥之不去,而只是从表面上转变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而没有起到实质的作用。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来说不但没有好处,相反会形成不务实际的心态,进而影响以后的个人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且会影响到以后客服困难的决心形成。

4结论

翻转课堂对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要求很高,所以教师要具有较新的教育理念,熟悉和利用信息技术,不断探索研究,成为富有创造力的设计者,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课程的建设者,在翻转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及拓展视野、丰富人生经验需求。翻转课堂对于学生的自律性和意志力的要求很高,大学生自律能力较强,空余时间也很多,目前可移动终端设备也很先进,翻转课堂完全可以应用到高校英语课堂教学中。

作者:栾涛 单位: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系公共外语教研室

第三篇:信息化导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摘要: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颠覆传统教学结构的新型教学模式,已得到全球教育界的关注。文章提出在构建信息化导学平台的基础上,将翻转课堂应用于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的教学实践,并从课前自主学习、课中知识内化以及课后总结评价3个环节,对翻转课堂教学的实施进行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

翻转课堂;信息化导学平台;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案例教学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也可以称为反转课堂或颠倒课堂,它的主要理念是颠覆课堂知识传授和课外内化知识的传统安排,将其进行重新安排(翻转),从而形成“学习知识在课外,内化知识在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1-2]。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课外时间由传统的学员做作业翻转为让学员借助微视频、可视化视频、网站等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或协作学习,并提出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而在课堂时间,传统的教员授课即教学内容传递者翻转为课堂的组织者,从讲台上的“主演”转换为学员身边的“导演”[3]。教员需要做的是利用案例、项目、趣味游戏等方式,引导学员逐步完成知识的内化、探究意识的培养等。这种教学模式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交给学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员为中心”[4]。

2翻转课堂在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中的应用背景

2.1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现状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是各高等院校面向全校各专业的一年级新学员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由于教育资源发展的不平衡,在该门课程上,来自不同地方的学员基础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学员的学习兴趣也各不相同。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方式已完全不能满足该课程的教学需求,各高等院校也陆续从不同的角度对该课程的教学实施进行了改革。以海军航空工程学院为例,从2012级新学员开始,其对该课程实施了分级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两极分化,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教学模式单一,学时有限。

不论是基础班还是高级班,虽然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满足了不同层次学员的需求,但在教学方式上大部分仍然采用课堂上教员先讲解相关知识,学员再完成相应任务的传统教学模式。本课程的学时本来就非常有限(一般是20学时),课堂上的讲解占去一部分时间,学员自己动手练习和实践的时间就减少了很多,不利于学员操作技能的提升、个性的发展和自主学习及探究能力的培养。

(2)学习资源不够丰富。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不同于物理、数学等传统学科,该课程涵盖了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基础、多媒体软件的使用等计算机相关的多个方面内容,知识更新换代快,新技术层出不穷,承载内容越来越多,如果没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就无法满足学员的需求。该课程传统的学习资源比较少,仅仅包括教材、参考书或者是教员提供的部分辅助学习资源,大都形式单一(纸质或文字性的较多),缺乏相关的交互性学习平台及教学视频等。

2.2翻转课堂应用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兼具实践性、实用性、趣味性等特点,更适合开展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便于组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等类型的教学活动[5-7]。一方面,翻转教学模式的核心和主体是“学员”,本课程的学习主体都是大一学员,他们经过高中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会使用各种网络环境、学习平台、多媒体播放软件等,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这些都是开展翻转教学的必备条件。另一方面,作为该课教学主导的教员,都来自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在信息处理、微视频制作、学习平台搭建等方面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研究能力,能胜任翻转教学中学习资源的建设工作。不论是从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的课程特点、学员素质,还是从教员的角度,对该课程实施翻转教学都是可行的。同时,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的核心是培养学员的计算思维能力,这需要学员在课前进行自我学习或讨论,在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后,再通过课堂教学实现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8-9]。课堂教学的核心不再是讲授基础知识,而是开展互动教学,以问题为基础,引导并鼓励学员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以培养学员的计算思维。为实现上述目标,该课程必须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翻转教学。

3信息化导学平台的构建与支撑

3.1信息化导学平台的特色优势

信息化导学平台采用全新交互式网络课件制作技术ArticulateStudio来实现,整个平台界面整洁,交互性强,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可视化、模块化、开放化,考核方式多样化以及虚拟化和现实化的结合。其特色与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跨平台性,可以在移动终端上使用。

针对当前军队院校制度管理的特殊情况和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的发展方向,为了让学员有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机会,课程组同步开发了PC版、安卓版等移动终端学习平台。其中,基于PC版的学习平台已部署在校园网和本中心军网和民网机房,供学员随时使用;而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平台工作于离线模式,学员无需连接网络,直接将教学资源拷贝至自己的手机或平板电脑,即可在任何非课堂教学时间进行自由学习。学员可以在宿舍、户外、图书馆等任何地方将教室搬进电脑或手机,把教员带在身边,课堂时间用来学习交流、提出问题和完成相应的实验任务,真正实现“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

2)教学资源多样性,知识导航目录结构清晰合理。

平台中提供的课件资源不同于传统的PPT,而是将教员的音频讲解、操作视频演示、Flash动画等多媒体教学资源融入到课件中,使课件更生动;平台中还提供类型丰富多样的测试题(选择、填空、判断、问卷调查型等),并且测试题的设计兼具趣味性(有的测试题在设计时采用类似于小游戏过关的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为便于学员学习,教学资源一般按照案例、章节和知识点进行编排,每段教学视频的长度在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之间。同时,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操作性强、知识点多等特点,内容的讲解多以演示性的操作视频为主,而对于知识点的提出、概括等内容的讲解,则注重动画效果和交互效果(engage)的应用,与教员清晰、准确、富有感染力的讲解相结合,以此来避免传统课件单调、乏味等缺点,提高课件的吸引力、趣味性和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各种资源知识地图以“知识导航目录树”的形式出现在导航区域中。资源目录树结构清晰、层次分明,通过该“知识导航目录树”,可以使学员快速了解相应模块的知识特点、结构层次等,以便学员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特点,选择所需的知识点进行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员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等。

3)实时跟踪性、反馈性强,学员自我约束和检测效果好。

平台会实时跟踪学员学习的进度,在此基础上对学员接下来的学习加以引导和约束。例如,对于某些章节或模块的内容,学员首先需要学习其前导的基础知识或完成相应章节的测试才能进行接下来的学习,这时系统会根据实时跟踪的结果来提示学员是否可进行该章节或模块的学习,如果不满足要求,则该部分的所有资源将呈现不可用状态。对于测试题,学员完成后,系统则会即刻将测试结果反馈给学员,学员可根据系统反馈的正确答案以及自身的测试情况,进行自我导向的学习。

3.2信息化导学平台的构建过程及适用课程

计算机基础实验信息化导学平台目前主要包含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计算机程序设计实验以及计算机硬件基础实验3门计算机类的公共必修课的学习资源。其中,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提供基础班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及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高级班的多媒体软件的使用(主要包括会声会影视频处理、Flash动画制作)、基础班和高级班共有的计算机网络等10个模块,共有40学时的学习资源。平台强调学员自主“点菜式”学习、过关斩将式训练和灵活自由的交流讨论,不仅提供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学习资源,还提供在线考试、在线练习、教员答疑、兴趣小组组建、论坛交流等功能。该平台已经应用到2014级新学员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的教学实施中,扭转了当前课堂以教员为主的教学模式,打破了沉闷的课堂气氛,真正意义上提升了学员的主体学习地位,为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实施翻转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4基于信息化导学平台的翻转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以信息化导学平台为支撑,按照翻转教学模型的流程,结合自身特点,将翻转课程理念应用到课程中。以该课程“Word2007的使用”模块为例,其翻转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实施如下。

4.1课前自主学习

该阶段主要依靠信息化导学平台来进行。课前的自主学习由学员自主或协作完成,但学习的目标不是简单的导读或预习,而是要达到传统课堂教学的目标。学员需要注册并登录信息化导学平台,选择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中的相应模块,这里选择“Word2007的使用”模块,进入该模块的界面。

1)知识点的学习。

该模块采用的是案例教学,整个模块基本内容由7个案例组成,按照从基本操作到综合应用逐步进阶的思路,将Word2007的相关知识点贯穿到每个案例中进行讲解,最后提供4个综合案例。对于每一案例,按照界面提示的案例效果预览、案例相关知识点分析、知识点详解、制作流程分析、案例实现以及案例小结的步骤来完成。学员可以通过导航区域的目录树了解知识的结构,再根据自身的学习特点、需求及知识基础选择相应的目录来观看教学视频、PPT或Flash动画,实现个性化的学习。平台中提供的多媒体教学资源长度一般控制在5~10分钟左右,按知识点进行组织。如果学员已经掌握某些知识点,可直接跳过,如果还没有理解或掌握,则可以反复观看直至掌握。

2)学员自我检测。

完成相应知识点的学习后,学员可接着完成相应的测试题或案例制作。测试完成后,平台会即刻给出学员的自测结果。学员根据平台反馈的测试结果进行再学习,直至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平台系统也会记录下学员的测试情况以及学员的学习进度情况,以便学员进行后续的学习和练习。教员则可以对系统跟踪记录的学员学习情况以及在线师生交流的信息记录进行整合,在课上重点集中解决问题或通过平台的在线交流功能进行答疑解惑。课前自主学习主要由学员利用课余时间来完成,因此可以弥补课程学时不足的弊端,同时可解决不同层次班级学员知识基础参差不齐的问题。基础较差的学员可通过反复观看视频、多做练习来弥补差距,以达到教学目标。基础好的学员,则可将学习重点放在知识的更深层次应用上,这将有助于拔尖人才的培养。

4.2课中知识内化

课前自主学习环节完成了传统教学的知识传授过程,课堂就变成了学员的自主探索、小组协作,教员的引导、启发、协助以及师生互动等知识内化的过程,这也是翻转课堂教学的核心和关键环节。

4.2.1课堂案例或项目的设置

基于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的强实践性,课程的实施全部安排在机房进行。教员需要根据平台提供的学员学习情况及提出的问题,设置有探究价值的案例或项目,并引导和辅助学员完成。项目的设置原则是在巩固学员课前所学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培养学员的计算思维能力、提高学员的实践操作能力。该Word模块课堂教学设置的教学案例为“制作俱乐部活动策划书”,案例的设置基本包含Word相关的所有主要操作及其综合应用,要求:

(1)选择自己所在的俱乐部为主题。

(2)策划书应主要包含:策划书主要内容,从活动背景、活动目的、活动安排、活动流程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根据自己俱乐部的特点进行设计,要求页面设置合理、整洁、清晰、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可观赏性和吸引力;经费预算,作为附录置于策划书内容页之后,经费项目开支情况采用表格形式来呈现;活动邀请函,使用邮件合并功能制作,内容简单清晰,能使被邀请人明确活动的主题、时间、地点等,并以相应的图片、LOGO等素材修饰,使其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4.2.2分组完成教学案例或项目

案例可由学员分组完成,由教员根据学员的课前学习情况进行分组,每组3~4人。学员也可自行组合,但需教员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调整,以使小组的成员结构更加合理。在分组时,可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通过组内、组间的相互讨论和交流,让每个学员都能参与项目的完成。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员的主要作用是引导、辅助和答疑。对于个别性的问题,可通过对个别学员进行单独辅导解决;对于共性的问题,则可由师生共同讨论,协作解决。

4.3课后总结评价

学员完成案例或项目后,教员要开展成果交流展示会,对学员完成的作品进行评价,该环节可放在课后进行。评价方式基于小组层面,由小组自评的单一方式扩展为小组自评、小组间互评、教员评价三者有机结合的多元方式。评价完成后,在全班公开展示优秀的作品,让全体学员参与欣赏和评价。同时,教员对优秀作品给予点评,增强优秀作品学员的自信心,更让全班学员彼此间取长补短,培养竞争意识,不断进步。教员还要将学员出现的共性问题制作成多媒体视频或Flash文件上传到信息化导学平台上,作为学习资料,供学员自行学习并对其中不懂的地方再次向教员提出问题。学员也要对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反思,撰写学习心得,并将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员,以便教员及时解答和辅导。通过这样的反复的学习、交流、辅导和答疑,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理解与内化。

5教学效果分析

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后,2014级大一学员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的综合考核成绩结果。可以看出,30%以上的学员综合考核成绩达到优秀,绝大部分学员都能通过考核,只有2%~3%的学员未通过考核。课程结束后对学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如图5所示。学员调查结果和考核成绩充分证明了翻转教学的有效性。

6结语

从对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应用翻转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可以看出,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学习态度更加认真,学习成绩也得到了较大提高。翻转教学模式的应用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对于学员和教员都是一种新的挑战。学员虽然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对于这种完全自由的学习方式还不太适应,比如有些学员由于时间观念薄弱、计划性不强,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学习任务。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员要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并在每一时间段完成所制定的相应任务,避免这种完全自由的学习模式导致的迷茫无措;教员则要在翻转教学中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完成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安排以及各种教学资源的准备,以帮助学员完成知识的内化。

作者:吕海燕 吕红 方霞 周立军 单位: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基础实验部

参考文献:

[1]李艳丽.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的教育学教学模型设计[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4(9):182-184.

[2]蔡晓丽,陈舜青.“大学计算机信息基础”课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4(10):71-75.

[3]于天贞.从“主演”到“导演”:基础教育翻转课堂中的教员角色转换及其路径[J].上海教育科研,2014(5):49-52,67.

[4]王红云,肖文雅,姚红星.翻转课堂在高校计算机公修课中的应用研究:以多媒体设计课程教学为例[J].中国医学教学技术,2014(8):359-362.

[5]李艳坤.基于翻转课堂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实践教学实证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9):99-102.

[6]蔡志全.解析“翻转课堂”中教员的角色[J].兵团教育学院院报,2014(4):46-48.

[7]卢敏翔.翻转课堂中教员角色的定位[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8):83-84.

[8]叶昭晖,邹刚,柯水洲,等.基于MOOC理念的军校网络教学资源整合及共享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3(12):13-16.

[9]王晓丹,狄博,王坚.军校学员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中的问题与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4(4):18-22.

第四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

摘要:

针对如何在职教国策出台的背景下改革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等一系列问题,提出基于工作过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对其在高职课程中的应用进行探索,阐述其应确定的教学目标、采取的操作程序、满足的实现条件及效果评价。

关键词:

工作过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高职教育

1背景

目前高职课堂的教学方式基本沿袭本科教育的教学方式,即以班级授课为主,以45min为一节课,课堂上教师以传授系统知识和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讲授知识,学生在课堂上凭借各自的记忆力、推理能力等学习知识。该模式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权威性,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这种教学方式存在着越来越明显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大锅饭”式的集体学习,不利于因材施教和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很难真正落到实处;③教学效果往往不佳,人才培养目标较难实现。在网络Web3.0时代,随着移动通讯、大数据、云计算、智能设备和社交媒介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乃至学习方式也开始发生变化,教育资源也逐渐变得开放、共享和多元化。例如,网易科技公司开办了网易公开课,这些公开课包含国内外知名大学的课程,不需要注册,也不用收费,任何人均可登录网站学习;MOOC课程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从2011年秋开始就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并迅速引起广泛关注,2013年国内知名的高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就推出了多门中文MOOC课程;还有佛山教育局张铁生提出了微课教学;为了推广微课教学,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连续举办了2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1]。对于如何在高职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和保证教学质量,高职教育的理论工作者和课堂一线教师均作出大量尝试和创新,提出诸如以教师为中心、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的“双中心”教学模式,“做中学”的教学模式等。笔者则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特点出发,以计算机专业教学为例,提出基于工作过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2基于工作过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目前,很多工科课程采取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所谓基于工作过程,是指在项目教学中,将项目按照企业工作流程以及所需技能进行分析,确定若干个典型工作任务,再将工作任务分解成几个典型工作情景,然后根据工作情景安排教学,但该教学模式存在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即学生普遍具有依赖性。教师课堂上授课,学生总体上是被动地学习,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何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翻转课堂可以有效实现,即课外让学生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翻转课堂教学采用的主要是“掌握学习”的教学理论,该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产生于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姆,主要由“教育目标分类学”“教学评价理论”和“掌握学习”教学策略3部分组成[2]。该理论提出的基本教学程序分2个阶段:第1阶段为准备阶段,确定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以及评价手段;第2阶段为教学实施阶段,具体步骤是集体授课、形成性测验、分析测试结果并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分析和反馈补充。如果在高职课堂中直接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显然就会导致“消化不良”的本土化问题。事实上,虽然随着国外教育理论的不断涌入,我国教学理论与实践得到长足发展(见表1),但是如影随形的一系列“水土不服”问题也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3]。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职业教育的培养层次进行进一步界定,重新划分我国的教育体系。在2014年6月23—24日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了职业教育的重要职责: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和促进就业创业[4]。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高级阶段,更应该突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教学设计,以职业岗位综合技能作为专业教学内容[5]。课程是教学内容的载体。通过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在教学上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减少课堂上的时间浪费,提高教学效果。

3基于工作过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确定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模式所能达到的教学结果,即能够在学习者身上产生何种效果。传统的班级授课教学存在两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教师很难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因而也就导致教学进度无法满足每位学生的学习进度要求;二是学生普遍具有依赖性,教师课堂上授课使得学生总体上是被动地学习,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基于工作过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在线视频与教学流程的改变,让学生自主掌控学习进度,在班级课堂上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事实上,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得这种教学模式变得可行和现实,实现教学目标也不再是很遥远的事。

4基于工作过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采取的操作程序

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是指教学活动的环节步骤以及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基于工作过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不止一种,但关键环节都应该包含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内容的视频制作与以及班级课堂上师生面对面的互动3个环节。

4.1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确定

职业教育最重要的是使学生所学即是工作真实需要,首先应基于工作过程开发出专业课程体系[6]。学习领域即为专业课程,它是以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的专业教学单元,其教学目标应该对应职业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学习领域由若干个学习情景组成;学习情景是学习领域课程中的一个教学单元,通常以一个学习任务表示;教学内容则由一系列学习任务有序组成。

4.2教学内容的视频制作与

作为学习领域的具体化内容,学习情景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将相关知识点融入工作任务,按照工作过程进行整合和序化,在适度够用的原则下,通过让学生完成工作任务学到实际应用的经验和技能。学习情景的录制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10~15min为宜。录制内容应该有一定的深度和趣味性,可事先设计好脚本,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度学习,在课堂上节省出时间,将互动真正引向更高层次。我们以计算机专业中的一个学习领域Java程序设计为例,选取其中的一个学习情景设计需要录制的脚本。多线程的创建与使用是该学习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学生从事软件项目开发工作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工作任务即为完成一个坦克游戏项目,该项目开发需要用到多个知识点,部分功能需求所对应的知识点。实现坦克发射炮弹这一功能可以使选取的录制内容既有趣,又较为完整,而且可以很好地展示多线程编程技术的使用。教师可按照切入主题逐步推进,引发学生思考,进行课程录制的脚本设计见表3,时长控制在15min以内。

4.3班级课堂上师生面对面的互动

学生通过视频在课外学完教学内容,便可在课堂上节省出大量的时间用于师生互动。学生可以将有疑问的地方反馈给教师,教师可根据反馈情况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因材施教,实现分层次教学。对于学习好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需求给予更多的学习材料,加快学习步伐;而对于学习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额外的帮助,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5基于工作过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满足的实现条件及效果评价

若要实现翻转课堂,最根本的是将学生课前的深度学习和课堂上的互动引向更高层次。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准备教学内容,高度重视课程的可操作性,录制好简短但有深度、有趣而不枯燥的教学视频,在课堂上能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当好学生的教练,对每位学生的学习进行个性化指导;学生也需要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通过检验该模式的教学效果,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否得到有效发挥以及是否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6结语

随着新技术在学校的应用普及,数字化学习、移动学习、电子书包等新的教学形态迫切需要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翻转课堂已经成为美国日渐流行的创新教学模式,要将之应用于高职课堂教学,需要考虑到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特点。笔者以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中的一个学习情景为例,详细介绍了在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模式的实现过程,最后在实践中发现这种教学效果较好,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按需选择学习。当然这种模式的应用也有许多有待研究的地方,如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如何有效设计课堂活动和考核评价等。面对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只要能够利用信息化技术推动教学改革并提高教学效果,都值得加以学习和尝试。

作者:鲁庆 单位: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关于举办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通知[EB/OL].(2014-03-19)[2015-09-19].weike.enetedu.com/news/html/2014-3-19/20143191115551.htm.

[2]360doc.掌握教学理论[EB/OL].(2014-01-06)[2015-09-19].www.360doc.com/content/14/0106/16/13815158_343074462.shtml.

[3]张天明.1980年以来我国教学理论本土化研究:回顾、问题与展望[J].课程•教材•教法,2014(1):85-92.

[4]新浪财经.职教国策出台记:首次获最高领导层长篇专门批示[EB/OL].(2014-07-04)[2015-09-19].finance.sina.com.cn/china/20140704/132319610527.shtml.

课堂实践教学范文8

关键词:职业院校;“对分课堂”;化学教学论;教学实践

1“对分课堂”模式的基本理念与特点

1.1“对分课堂”模式的基本理念。2014年,复旦大学著名教授张学新提出了“对分课堂”的概念。“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融合了讲授式和讨论式两者之间的优点,其核心概念在于对课堂时间进行有效的分解与分配,其中著名的观点是将时间分成两部分,前半部分是教师讲课的时间,后半部分是以学生为主体所展开的讨论式交互学习方式[1]。这种创新点主要包含了单方面理论知识教学、内化和讨论三个方面,体现出了对课堂教学分离的观念,保留了传统教学模式当中的教师教学,同时还加强了学生在教学当中的主体作用,通过交互讨论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对分课堂”主要注重对考核方面的过程性评价,这种评价方式能够随时调查并记录所有学生所呈现出来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需求,有助于学生自己按照考核评价结果来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以及学习方式[2]。

1.2“对分课堂”模式的特点。“对分课堂”最明显的特点在于对时间的分配、理论教学模式与讨论交互式学习模式之间的融合性,在教学期间需要将教师理论教学时长与自主讨论学习时长深度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才能在两种模式的转换期间按照自身独特的学习节奏来展开个性化的内化学习[3]。提升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应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时,教师主要负责将书本内容分为重点与难点进行讲解教学,在作业和课后学习方面,学生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并且在课堂阶段学生也能通过讨论的方式来进行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时,教师会对理论方面的内容以框架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样方便学生在课外参与学习期间可以通过对章节重点的整理来内化相关的理论知识。教师与学生需要承担不同的内容,教师负责理论方面的教学,而学生则需要按照自身的特点和喜好来进行主动学习,这样能够对理论方面的课程内容进行充分了解与认知,并且能够通过交互式讨论学习的方式来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保持学生良好的记忆。在课后,学生也可以拥有足够的学习时间按照理论课程划分的重点与难点进行深入学习与拓展学习[4]。另外,“对分课堂”的创新在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课外学习、小组讨论学习和全班共同学习,通过这种良性循环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习惯,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认知。

2职业院校“对分课堂”在化学教学类课程中的实践运用

2.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师的理论教学是“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效理解并掌握整体的课堂内容轮廓,教师应将书本知识按照重点、难点进行划分,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如前20分钟讲课,后25分钟则由学生进行小组交互式的自主讨论学习,这样才是合理的教学内容安排。

2.2课后作业的布置。“对分课堂”教学应侧重于对课后作业的布置和选择,包含课后作业内容、学习形式和作业数量等,教师要确保课后作业的内容与教学内容相关,数量应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时间分配。还应构建一定的反馈渠道和反馈方式,可以通过一对一询问的方式与学生进行直接沟通,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联系,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安排学习时间,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2.3课堂小组讨论。课堂小组讨论的内容应围绕教学难点展开,小组人员分配要确保男女比例的一致性,教师只需要维护课堂纪律,具体的讨论内容和讨论方向应由学生自行选择。为了促进小组讨论的简易性,应在上课前通过分配座位的方式来进行固定分组,若是存在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教师应进行临时的座位更换或小组成员更换,确保讨论的纪律性。

3教学案例分析

实施了为时14周42学时的“无机化学课程”,整体流程如下:3.1教学设计课堂内容:教师在第一周就开始重点针对本课程的关键理论知识、教学重点和理论难点进行教学,包含学科属性、学科特点等。内化吸收:学生在课后复习时会参考教师理论方面的教学内容来进行课外拓展,并通过一系列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外拓展作业来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分组讨论:学生每6人分为一组,每节课的后半部分都会以小组形式针对教师布置的教学难点进行交互式讨论学习。

3.2考核。成绩考核是确保“对分课堂”实践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通常学生会格外重视日常成绩和课堂成绩,只有完善的成绩考核体系,才能有效提升学生参与化学课堂的积极性。本课程成绩考核主要包含日常考勤、分组讨论的日常表现、教学试讲等方面。

3.3教学案例实例。在本课程第6周的第2节课,教师严格遵守理论教学—内化吸收—分组讨论的“对分课堂”模式流程展开教学,具体如下:课堂讲授:教师在50分钟内完成对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教学层次和化学课时教学设计方面的理论教学,提醒并鼓励学生自主对本次理论教学课程中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并按照自身的理解来进行独立的初高中化学教科书教学设计。内化吸收:学生在课后的时间完成课外作业,并进行拓展学习和练习。分组讨论:学生通过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在20分钟内完成小组式的交互式讨论学习和师生互动,学生通过交流的方式来交换并分享自身的教学心得,同时解答同学的疑惑,若是有无人能解答的问题就会记录下来。在师生互动时,学生将难题向教师进行询问,而教师会进行统一的解答,并再度解读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

3.4分析总结。从实例分析中看出,这种教学模式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传统的被动式学习模式,将课堂变为主动式交互讨论学习。在“对分课堂”模式中,师生互动环节还能够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习集中注意力。该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效果相对良好,教师承担的教学压力也较小,便于教师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科研和其他领域上,能够从根本上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