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内外论文范例6篇

课堂内外论文

课堂内外论文范文1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师话语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6-0053-01

一般认为,教师话语是教师进行课堂管理和课堂讲解时所使用的语言,是课堂里的外国腔语。教师话语不仅是教师执行教学计划的工具,同时还是学生语言输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它在组织课堂教学和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让研究者更好地了解国内十年来外语教师话语研究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脉络,突出问题及其发展趋势,本文对十年来国内相关的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思考和对未来的展望。

一、教师话语研究文献统计分析

1.文献检索说明。本研究所检索的数据库为“CNKI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的时间为 2004 年至 2013年。检索期刊为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方法如下:第一次检索:检索项为“刊名”,检索词为“外语类核心”;第二次检索:以第一次检索为基础,选定“在结果中检索”,此次检索项为“关键词”,检索词为“教师话语”),共收集37篇论文,其中实证研究论文18篇。

2.文献检索结果统计分析。

(1)文献数量分析。从文献数量的角度分析(见表 1 和表 2)对于期刊的检索既考虑了文章的标题又仔细参考了文献内容, 发文的总数是指该刊物关于教师话语的发文数。

表1从期刊发表数量角度分析,部分核心期刊对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给予了一定的重视,但总体来说重视程度不足,仍需增强。表2从时间跨度和文献数量的分布上分析,存在分布不均的现象,甚至近两年(到目前为止)与之前相比,呈现下降趋势。从实证文章数量比例方面分析,学者们对实证文章的重视度不断增强,特别是2010年以来,实证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

(2)文献研究内容分析。从一般意义上讲,教师话语可以粗略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同教学内容直接相关的英语教师话语,即传授信息语言;另一类是同教学内容无关、但起着组织与引导教学作用的英语课堂用语,即组织教学语言。

本文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将相关文献分为 3大类:①综述类:教师话语的历史与发展、语用功能、有效性;②研究类:教师话语的形式特征、功能特征以及相关理论(如言语行为理论、输入理论等)下的教师话语研究;③实证类:教师话语质与量,提问策略、提问类型、提问方式,反馈方式,语码转换,规约话语,教师话语语言特征,新手与专家教师话语对比等。

以上文献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刘家荣、蒋宇红在对英语课堂话语中师生的话轮替换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教师享有课堂的话语权,而学生也同时应该拥有较多的话语自和控制权的结论。胡青球通过对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为提高学生参与学习语言的积极性而选择合适语言的潜在因素”的课例研究,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语言使用、话语质量和次序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程晓堂提出课堂话语的真实性、互动性、逻辑性和规范性,利于课堂教学的组织和语言输入。何安平认为教师应更新和转变课堂教学观念,要注意教师话语的形式、教师话语的意义和教师话语的教育功能。吕璀璀从话语量、提问和反馈3个方面对大学英语课堂中男性和女性教师话语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显示:性别因素对教师的课堂话语量提问和反馈具有一定的影响。马毅、刘永兵谈话语的三个主要语用功能,然后根据这三个主要功能对我国英语课堂话语研究进行了综述和评价。

根据内容分类“外语类核心期刊”教师话语研究的统计结果表明,教师话语功能研究的论文最多,几乎占教师话语研究论文的一半。研究已经从话语的外在形式扩展到话语功能研究,例如,对教师话语的量与质、提问模式和技巧以及等待时间、交互调整、反馈方式等的研究。以上的变化说明我国目前对英语教师话语的研究已经意识到教师不仅是信息的提供者,教学不再是一个给予和接受的过程,教师更重要的作用是将学生理论和书本知识应用于实践的管理者和促进者。

(3)文献研究对象分析。

表3从18篇实证类文章的研究对象来看, 研究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课堂的占61%,研究中学英语课堂的占33.3%,研究小学英语课堂的只有5.6%,而职校英语课堂的却为0%。可以看出,研究者们关注的大都是高校英语课堂话语,近年来对中学英语课堂关注度有所提高,但是对小学和职校英语课堂话语的研究却屈指可数。

(4)文献研究方法分析。实证类文献中,80%以上的研究前期都采用了自然调查法而后期则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具体的研究手段(测量方法和工具)包括:课堂观察,课堂录音、录像,问卷调查,追溯式访谈等,对英语课堂教师话语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二、教师话语研究的局限和启示

从以上研究综述可以看出,我国有关学者在英语课堂教师话语文献和实证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研究。尤其是近年来,英语课堂教师话语实证研究趋于增长,研究范围趋广,研究手段和方法也趋于科学化,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外语界主流应用语言学研究已开始意识到课堂教师话语研究的重要性。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我国英语作为外语教学课堂话语的一些特征,其发现必然会对我国英语课堂话语研究和英语课堂教学做出很大贡献。

然而,国内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研究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研究内容上,基本是教师话语多于学生话语量,教师话语的形式与功能存在单一、简化特征,不利于学习者交际能力的提高。

②研究对象上,偏重于大学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英语课堂,而对中小学和职校英语课堂进行话语研究相当薄弱,并且研究文章大多局限于单一的课型:口语课或阅读课,很少有关于多种课型的教师话语的对比研究。③研究方法上,缺乏相对系统化的课堂观察工具。目前,教师话语研究领域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录音、录像转录法,调查问卷法,访谈法或者综合运用以上方法进行课堂教师话语分析。这些研究虽然也大多采用量化的研究方法,通过数据考察教师的语言特征、互动特征、语言功能等,但研究大多从某一方面展开研究,系统性不强。

基于以上梳理的现有研究的局限,笔者认为这些不足带给今后研究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研究内容方面,加强对教师课堂话语成效的研究。我国课堂话语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课堂提问、课堂反馈、三语步互动模式、话语量等方面。基本是教师话语多于学生话语量,教师话语的形式与功能存在单一、简化特征,不利于学习者交际能力的提高。建议提高教师话语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活动的成效,教师需提供多样化的课堂活动交际模式,让学习者有更多机会参与有意义的交际。

2.研究对象方面,加强不同学段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并且强化多种课型的话语研究。研究者们关注的大多是高校英语课堂话语,近年来对中学英语课堂的关注度有所提高,但是对小学和职校英语课堂话语的研究却屈指可数。在我们收集的37篇课堂教师话语研究的论文中,仅有7篇论文与中小学英语和职校课堂相关。小学和职校英语教育在我国外语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外语界没有任何理由不重视小学和职校的英语课堂话语研究。大学和中小学应加强合作,大学的学者应更多地走进中小学,带领广大中小学教师参与教师课堂话语研究,形成自下而上的研究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拓展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提高英语学科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英语语言素养。并且,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国内关于教师课堂话语的研究文章大多局限于单一的课型:口语课或阅读课等,很少有关于多种课型的课堂话语的对比研究,因而,研究还有待深化和深入。

3.研究方法方面,开发英语教师课堂话语观察工具。现在的不少研究把统计数据作为主要研究结论,这在学术研究尚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但对指导一线英语教师提高课堂话语有效性的作用并不明显。而且,在现有的研究中,一些质量较高的研究一般采用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路径和学术规范,这类研究学术性很强,但不适合一线教师阅读。对于一线英语教师来说,课堂是提高自身职业语言水平的重要平台,开发出一种专门观测他们课堂话语的观察工具,让其对自身课堂话语进行反思,对同伴的课堂话语进行评鉴,扬长避短,才能不断提高其语言素养。

教师话语的数量和质量会影响甚至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我国有关学者在英语课堂教师话语文献和实证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地探索性研究。希望今后的研究能冲破当前研究的局限性,为我国英语课程和教学实践提供更多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HAKANSSON G.Quantitative studies of teacher talk[A].In Kasper (ed.).Learning,Teaching and Communication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C].Aarhus: Aarhus University Press,1986.

[2]KRASHEN 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Pergamon,1982.

[3]NUNAN D.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A Textbook for Teachers[M].Englewood Cliffs,N J:Prentice Hall Inc.1991:189.

[4]程晓堂.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分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5]吕璀璀.基于性别差异的大学英语教师话语研究[J].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2):66-70.

[6]何安平.短语理论视角下的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探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3):23-26.

[7]刘家荣,蒋宇红.英语口语课堂话语的调查与分析―个案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4,(4).

[8]刘永兵,张会平.基于语料库的中学英语课堂的规约话语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4):14-18.

课堂内外论文范文2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质量评价;中外院校;启发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004-03

一、我国课堂教学情况

(一)我国课堂教学情况概述

我国教育教学思想的发展受凯洛夫教学论影响,强调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和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要求教育应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尤其是其“五段式”的教学形式对我国课堂教学影响更为深远。课堂教学的五段模式,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五个循环渐进的环节,几乎贯穿了目前我国各层次、各学科的课堂,也是各类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

中国教师授课前普遍存在“你肯定不知道,那么我来告诉你”的心理[1],认为学生对课堂内容毫无所知,教学目的靠教师的组织和教导才得以实现,课堂教学重点在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对重点的记忆。

(二)我国课堂教学形式

1.传统教学方式。国内多数教师靠教科书、备课方案、粉笔、黑板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单向式地进行知识灌输,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课堂教学几乎完全依靠教师的板书进行。目前我国高校教学中,多数教师备课时会准备PPT,课上按照PPT的内容结合板书对知识理论进行详细的讲解。虽然与单纯的板书教学相比节省了不少时间,但本质上还是一种教师主导的传统灌输式教学。

2.问答与习题讲解。从基础教育阶段到高等教育,我国教师通常会周期性地安排专门的习题课,对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各章节课后习题、重点难点题目进行详细的讲解。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课堂提问和深入引导,循序渐进,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和解题技巧的理解与掌握。

3.实验与实践。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都开设有实验实践类课程,安排符合各学科特色和培养目标的验证探索性实验、生产活动实习、专业工作实习与实践等环节。这些课程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未来就业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仍有许多学校未给予此类课程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导致学生认为课程不重要,不认真参与。

4.案例分析与讨论。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根据知识的实际应用,引用案例进行分析,并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分析和思维框架。但此教学方法只在少数高校教学中有所应用。

(三)我国课堂教学特点

1.教学规范严格。我国教学规定往往在课堂教学怎样进行、使用哪些教材及工具书等方面具有严格的规范规定,如国内各学科教学一般使用统一的教材,有的甚至是全国统编版,这些教科书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编写,以保证教学的归一化管理。除此之外,国内教师在课堂上拥有绝对的权威,而学生则被要求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不鼓励甚至不允许学生在课堂上随意打断老师的授课思路。

2.课堂以教师为主体。我国课堂教学中教师占绝对主体地位,是课堂的灵魂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在教学环节及教学进度的把握与控制、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资料及设备的使用、知识重难点的讲解、课堂纪律的管理等方面绝对负责[2]。学生唯一的责任就是认真听讲,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

3.知识体系系统而严谨。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及教学任务备课,详细地对各章节概念内容进行讲解,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记录好课堂笔记即可了解教学大纲的要求并掌握相关知识[3]。中国式教育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注重理论知识的记忆,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扎实的知识基础。

4.教学思想老旧,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我国课堂基本都采用“满堂灌”的教学形式开展,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尽管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已配备了教学多媒体的硬件设施,但大多数教师只是将这些设施作为传统教学方式下的辅助工具,本质上仍摆脱不了“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直接导致各种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得不到推广使用,导致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不能很好地应用到课堂教学当中。

(四)我国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式

我国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一般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学生对教师教学情况进行评价,二是学校组织教学评价小组对教师的授课进行评价。

我国生评教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内容:一是课堂教学的目标性,即教师在课堂上是否按照大纲内容以及教学安排系统而有效地授课;二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教学态度;三是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技术,主要包括能否合理有效地应用各种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教学工具等);四是教学具体内容;五是教学效果。我国生评教一般采取问卷填写或网上评估的方式,通常会将各评价指标的具体内容列出形成一份评价表,并提供“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的等级式选项或分数供学生进行选择。国内的生评教指标中一般包含较少的开放式问题,甚至一些学校的评价标准中根本没有设置此类评价项目。

我国学校中教师对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评价一般由专设的部门或科室负责。学校一级的评价小组通常由教务处相关负责人、教务部门人员组成,评价活动展开时学院或学科的教务人员、班主任、其他教师都将成为工作人员参与到评价活动中[4]。但就评价标准以及评价内容而言,教师评教和生评教相差不大。

二、国外课堂教学情况

(一)国外教育情况概述

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在西方课堂教学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受“人本主义”行为论和认知学习论的影响,西方教育学认为教学是对学生内部心理产生影响的外部刺激,学生主要负责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过程。因此,西方教学模式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开展大多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尽量贴近学生内心对知识的需求[2]。

西方课堂教学一般包括以下几步:确定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人的作用,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设计学习环境、调用各种教学资源,采用小组合作、分析讨论、实境模拟的方式完成对知识的全面学习。

(二)国外课堂教学形式

1.专题讨论教学。采用该方式授课的教师提前会为学生提供几篇有关讨论内容的文献,并指定具体内容范围要求学生阅读,这些文献通常在学科历史中比较经典或涉及前沿领域研究成果。教师只在课堂上简略讲解或总结,大部分时间用于提问或组织专题讨论,期间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进行点评并深入引导。这种教学形式要求学生的预习必须到位,组织好自己的发言提纲,否则就无法融入到课堂中。

2.范例分析教学。国外学校课堂尤其是高校通常根据知识内容引用大量范例进行分析,甚至全部采用范例教学。范例分析教学中,教师根据范例具体情况组织提问、辩论、讨论等,逐步引导启发学生,使学生在此过程中掌握分析问题的思路、运用分析工具的能力,最终得到自己的结论,而不是由教师讲解后给出参考答案。这种教学方式注重鼓励学生敢于对实际案例的发展进行推测、估计和评价[3]。

3.项目训练教学。教师根据专业特点及学生培养方向,提出项目主题,组织学生通过了解相关理论、拟写提纲方案、团队组织与分工、查找阅读文献、问卷与调研、讨论分析、总结结论、撰写可行性报告的渐进方式完成训练。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及与人沟通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整理、分析、使用信息的能力,锻炼学生“学以致用”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实践教学。美国许多高校都使用实践教学的方式,包括课堂实验、独立项目研究、校企合作等常用形式。其中“校企合作”需要学校和企业的相互配合,一方面院系根据教学情况和企业要求开设课程;另一方面企业为师生提供实际技能操作平台,如企业家培训基地、企业家之家、商业联系等[5]。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近距离与企业家、专业技术人员、生活生产实际接触,能够在更多专业人士的参与和指导下完成自己的项目计划,获得更多的实用技能。

(三)国外课堂教学特点

1.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西方教育学反对“填鸭式”、“灌输式”的传统授课方式,课堂上教师的理论讲解处于次要地位,而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是课堂的主体,主导着课堂的进行。课堂上教师针对已拟主题组织讨论式学习,学生可以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教师讲解过程中随时提问,教师只负责解答相关问题、点评学生发言、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强调总结讨论中的重难点。学习成果最终也由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向大家展示,而不是由教师进行概述总结。

2.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课堂上教师不会单纯地讲解知识,而是发挥着教练的作用,为学生创造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解决各种问题。

3.教学环境宽松且现代化程度高。国外学校教室多为开放式格局,使用可随意摆放组合的活动式桌椅,最大程度上满足集体学习、小组讨论等对教学环境的需要。同时许多教师还利用网络平台将知识的讲授及专题的讨论分为线上和线下部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4.教学形式生动多样。与我国“以教为主”不同,国外教师通常将素质拓展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以鼓舞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使课堂效率得到提高,教师还采用个人展示、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验实践等灵活生动的教学形式,使死板的课堂教学变得乐趣横生。

5.不使用材。以美国高校为例,教育制度中不包含科书的内容,教师一般可自行决定课程的教辅书本、阅读材料、参考书目等,并将书名、作者、版本、购买渠道等信息提供给学生。美国高校中许多技术性课程都会使用前沿技术发展的相关教材,部分书籍另附有线上知识拓展的地址,以便学生查阅了解更多内容,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四)国外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式

国外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价一般比较复杂,例如,康乃尔大学鼓励各院系自主独立完成对课堂教学的评估。另外,美国高校的生评教可分为院校独立进行和由专门评价机构负责两种,前者由高校特设机构或部门负责,由资历较深的专家、教授等具有专业评价知识、教育教学知识、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常设评价小组;后者则由专门的评价机构负责完成评价工作,学校负责配合即可。

评价内容方面国外高校通常采用定量评价标准和定性评价标准相结合的形式。定量评价标准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一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二是教师对学生的激励与引导情况;三是教师指导的有效性;四是作业、测试、评价情况;五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六是教师其他教学表现,如教师对教学的兴趣、使用各种教学资源的情况等[4]。定性评价部分则通常以开放式问题的形式出现,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一是教师组织课堂的优缺点;二是对教师教学情况的建议和意见;三是对教学安排的建议;四是对作业及测试的看法,如作业量的设定是否合理、测试及考试的难度是否合理、作业及测试对学习是否有帮助等。此外,许多学校还会为学生留有自由阐述的部分,学生可以表达自己对课堂的各种看法。

三、国外课堂教学方式对提高我国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启发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高等教育的学生群体心智成熟而独立自主,对其个性的培养与开发同样重要,因此,高校教学应改变知识灌输的传统方式,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维逐步向“以学生为本”转变。课堂教学中,不仅要给予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更要开发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树立“课堂主角”的思想,将课堂学习作为个人发展进步的必要环节。

(二)结合教学大纲,合理使用教材

目前国内高校课堂教学大多仍采用材并按照教学大纲安排授课内容,使得课堂枯燥乏味,尤其是教材内容相对社会发展的滞后性直接导致学生所学与实际应用的脱节。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教育资源,将社会发展的最新情况带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不照本宣科,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时,课堂教学应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为衡量标准,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而不是过度依赖教学大纲和教学安排。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我国高校应重视学生对学习的自我管理,通过布置预习作业、安排课后查阅资料的任务、鼓励学生了解先进理论和技术的发展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这也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更好地配合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加强课堂中的交流与合作

一方面鼓励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将自己的疑惑或见解看法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接受情况和了解程度,随时改善调整教学方案和计划。另一方面要加强学生在课堂中的合作。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重视合作与共赢,大学教育应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课堂教学应使学生学会在与他人的讨论交流中弥补自己知识上的不足与空缺,更好、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这种互动式的课堂更能够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提高学生中和素质目的,真正提高课堂绩效。

(五)发展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加强教学现代化建设

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有直接而明显的影响,高校课堂应该摒弃教师对知识的单向灌输,鼓励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通过组织讨论、分析案例等方式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思考;通过组织实验或实习的方式,锻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加强教学设备的现代化建设是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现代化设备相比课本文字更能形象生动、直观简洁地展现知识内容,开拓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兴趣,促使学生融入到课堂当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六)改革教学质量评价

高校教务部门应完善评价制度和标准,将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真正落实到实处,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将其反映出的问题反馈到任课教师处并逐步解决,使课堂教学更加符合学生培养计划的要求,真正达到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标准。

参考文献:

[1]陈莉,张淼.美国高校课堂教学特点与启示――以旧金山州立大学为例[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32(1):107-109.

[2]刘崇明,张宁.中外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比较[J].中国电力教育,2008,(S2):361-362.

[3]赵昱.中外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及其启示[J].青年文学家,2009,(3):39-53.

课堂内外论文范文3

摘要:引进“翻转课堂”教学有望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教学中思维与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以我校医学人类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经验为基础,本文讨论了医学人文课程“翻转课堂”中学生与教师、理念与工具、课堂内与课堂外、师资与课程的关系。

关键词:医学人文;翻转课堂;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129-02

一、导言――当医学人文遇上“翻转课堂”

医学人文教育能培养医学生作为“全人”的通识,健全其知识结构,助其正确看待医学与社会的关系,使用人文知识和方法强化临床技能,正确处理临床实践所面对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形成良好的医德医风[1]。然而,我国目前的医学人文教育面临一系列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医学人文类课程教学方式较陈旧,以课堂讲授为主,与实践脱节,不利于思维与实操技能培养[2-6]。移动互联网催生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医学人文课程改革带来了契机,通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学习时间,将学习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有望让学生获得更实在的思维训练和实操技能学习[7]。

二、医学人类学公共选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实践

此番“翻转课堂”的改革尝试是针对我校四、五年级医学专业本科生医学人类学公共选修课开展的,希望通过局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加强医学人文课程思维培养、实操训练、学习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

1.重新设计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案。选择医学人类学课程中医疗多元化、健康与疾病、过度医疗化等几项重点内容或专题作为“翻转课堂”的切入点,进行教学内容、教学程序的重新设计,并相应改革课程考核体系。教学内容上,以学生为中心重组教学内容。第一,把课堂外学习纳入教学设计,基本知识的学习以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为主。第二,课堂内教学采用基于项目的方式进行,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有助思维训练或者实际问题解决的专题辩论、研究和案例等项目,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式学习。教学程序上,以课堂外学习为先导,按照从易到难、从浅入深的方式安排课外学习内容,每个关键知识点配注解和相关提示,引导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节奏。加强学生互动,设置一些环节让学生能就知识点展开在线讨论,在相互激发和思维锻炼中深化理解。以课堂协作和老师指导为辅助,提出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寻找解决方案。教学考核上,设计了4∶2∶4结构的三个层次综合考核体系,以在线小测验的方式考核学生课堂外对基本知识点的学习(40%),以平时成绩考核课堂互动状况和思维辨析能力(20%),以小组项目成果考核问题解决能力(40%)。

2.教学资料制作和平台搭建。首先,设计、制作用于移动网络的多媒体教学资料。把传统教案、教科书和参考资料进行综合整理,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制作成适合“翻转课堂”教学的资料。如,设计脚本,把知识点讲解制作成网络小视频或动画;整理、编辑参考资料,制成小型电子书或网页;设计在线测试的试题库;设计对知识点的在线讨论问题。然后,搭建并维护移动互联教学互动平台。使用学校moodle在线课程系统搭建课程教学平台,并建立班级微信群和QQ群作为辅助,初步形成四大功能区块:有教学视频、电子书和讨论区链接的自主学习区,对设定主题或自选主题进行在线探讨的讨论区,具有在线考核、评分和讲评功能的在线考核区,以及学习资料的上载、下载区。

3.教学评估、意见反馈及持续改进。医学人类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已总结为一套教学大纲,内含章节内容、教学组织方式、教学媒介、学时、考核方式等。教学实践一轮之后,通过观摩、访谈、评分等方式收集了改进意见,并据此进行持续改进。学生感受到学习途径变的多样化,觉得自己在学习中有了选择权和自,体会到了学习的价值,大部分学生能积极承担起自己的学习责任。授课老师反馈教学质量和效果有所改善,和学生面对面互动时间增加了,有利于实施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教学,发现学生动脑、动手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思辨、团队合作、与人沟通和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明显锻炼,课程考核成绩较理想。教学督导和教学管理部门评价,“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新颖,教师角色转变为辅助型教练,课堂气氛活跃,有推广意义。

三、医学人文课程“翻转课堂”实践的反思与讨论

医学人类学课程的“翻转课堂”实践提示,在医学人文教育中应用“翻转课堂”理念要注意以下几组重要关系。

1.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学习有几种主要途径,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学习;二是,学生通过实践,在做中学,自己生成知识;三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讨论、合作、互动,相互学习。传统的医学人文课程偏重第一种学习,“翻转课堂”后,以后两种学习为主,通过基于项目的小组学习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们相互学习。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成知识的主动吸纳者、制造者、思辨者,承担学习的主要责任。教师从知识传授的中心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辅助者。

2.理念与工具的关系。“翻转课堂”开始于互联网在教学中的运用,但是已经超越互联网应用,发展成一整套翻转教师与学生角色、翻转课上与课下学习内容、翻转自主与被动学习的教育理念。本次教学改革设计了课堂讨论、线上自主学习、小组项目、现场答疑、辩论等多种师生互动的教学环节,互联网的应用仅是其中一部分。网络只是实现“翻转课堂”理念的途径和工具之一,“翻转课堂”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课程的网络化、信息化程度不应该作为评价“翻转课堂”理念贯彻程度的标准,谨防用工具绑架理念。

3.n堂内与课堂外的关系。“翻转课堂”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把学生的课堂外自主学习纳入课程设计,使课堂内、外学习相辅相成。医学人类学课程改革将不需要教师亲自讲授的基础知识点制作成小视频和电子文本等网络资源,鼓励学生进行课堂外学习,然后带着疑问、感想、案例回到课上参与讨论和小组项目,通过课堂内学习实现知识的深化、内化和应用。学生觉得课程设计很有意思,但学习时间投入比其他没有使用“翻转课堂”教学的同学分课程大,感觉“不划算”。这既反映出高校医学生学习医学人文课程的功利心态,也反映出“翻转课堂”实践需要能计算课堂外学习时间的学时计算方式。“翻转课堂”的平台搭建、资料准备、课堂设计比传统课堂需要更长备课时间、更多投入,可是在目前的教学工作量计算中无法体现,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处理好课堂内、外的关系是“翻转课堂”教学管理的关键。

4.师资与课程的关系。医学人文类课程属于医学与社会人文科学的交叉学科课程,要求教师既要谙熟社会人文科学的教学,又要熟悉医学实践,对师资质量有较高要求。实践“翻转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不单要能熟练掌握传统课堂教学技巧,还必须能驾驭视频录制、电子资料制作、网络平台使用、网络课程方案规划等新技能,对师资有更高要求。而且,“翻转课堂”教学需要大量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适合小班教学,因此,需要更多高质量师资以满足授课需求。然而,目前医科高校医学人文教育普遍“重医轻文”[8],对医学人文师资的激励、培育和支持不足,很难保证医学人文课程“翻转课堂”模式对师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在全校医学人文课程中推广“翻转课堂”理念及实践还面临较大挑战。

参考文献:

[1]乔利平,刘云章.21世纪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3,(4).

[2]李宇阳.关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6).

[3]李卫中,刑建辉.大学生学习偏科现象探因[J].中国青年研究,2002,(6).

[4]徐朝阳,赵国胜,马立骥.从医学毕业生素质现状调查谈如何加强素质教育[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1).

[5]李雅梅,姚莉娜,洪津.医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调查与分析[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5).

[6]韩慧霞.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4).

课堂内外论文范文4

关键词:翻转课堂;身份认同;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4-0204-02

翻转课堂(flipping classroom or inverted classroom)的起源应归功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老师Jon Bergmann 和Aaron Sams。2007年前后,他们由于受到当地条件的限制,用录屏软件录制PPT演示文稿及教师实时讲解的音频,再把这些视频上传到网络上,供学生自行下载、观看。2011年,“翻转课堂”被加拿大环球邮报评为“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 对于翻转课堂的研究方兴未艾,国内外学者从多方面对翻转课堂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与剖析。

一、翻转课堂研究综述

自“翻转课堂”2007年出现开始,其影响力慢慢扩大到全美甚至全球。国内外众多学者都对“翻转课堂”对传统教学所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以Jeremy F. Strayer (2012)、 Robert Talbert (2014)、 Shonda R. Kuiper (2015)、 Bosner Stefan (2015)、 Dahlke Ojennus (2016)等为代表的西方学者都针对具体某一门课程设计或是某一新型教学方法的应用,确立了“翻转课堂”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为学生所带来的促进作用,研究重点大都集中在“翻转课堂”为教学所带来的颠覆性影响,研究范围相对狭小。

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对于“翻转课堂”的研究热潮是以MOOC(慕课)的兴起为依托的。杨晓宏、党建宁(2014)指出:由于中国特殊的地缘历史、伦理文化及行为观念,“翻转课堂”的研究需建立在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本土化的基础上。众多教师、学者也以MOOC的典型特征为基础,分析了“翻转课堂”借助MOOC的理论基础以及某一门学科“翻转课堂”的具体教学实践。

综合国内外学者对于“翻转课堂”的研究方向及成果,大都偏重于“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比较研究,或是“翻转课堂”对于某一门课程的适用程度及教学效果评测,缺乏相应的理论导入和支撑。也就是说,怎样才能让教师和学生真正融入 “翻转课堂”的教学中,怎样才能真正地“翻转”课堂,是本文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二、身份认同理论

身份认同一词来源于拉丁文 idem,后来发展成英文中的identity一词。学界通常认为个体与他人或其他群体的相似或是相异构成了个体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从而确定了身份。这种认同的过程是社会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并与类别、角色等概念相联系,而我们所关注的“翻转课堂”无疑是师生角色的“翻转”,它同样揭示了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强调认同的社会制约性。

对于身份认同的研究大都从两个角色出发,一个是社会学角度,一个是心理学角度。Lawler(2008)认为人的某一部分并非由社会领域产生,这里所设想的是一种本质,它造就了一个人的特定性。它通常被认为位于“内里”,被理解为比“外部”更深入或更真实,对于某种身份的认同可能而且也会改变,他被认为以某种方式存在于所有社会因素之外。而Lawler所说的这种“内里”正是“翻转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比教学步骤和教学效果更值得我们关注的师生角色的真正转换,对于师生双方而言,它都是一元化主体转移到更为自由易变的自我构建,是由课堂这种“小”的社会关系而产生的。

其实,就某一微缩的社会关系中的身份认同问题,国内已有学者在这方面进行探索。如雷开春(2008)结合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表征理论分析了国内白领移民的社会认同问题;谌亚南(2014)以大学生的网络购物为例,研究了身份认同对网络购物行为的影响等。而在当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中,我们同样需要研究师生个体在“课堂”这个微小的社会关系中所涉及的错综复杂的“身份再认同”问题。

三、以身份认同理论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身份认同其本身是一个旧身份不断分裂、新身份不断形成的去中心过程,而在“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身份转变也是一种去除原有身份,认同“新身份”的去中心过程。英语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二者在课上及课下借助各种互动平台的一系列活动形成了一个微社会。那么,教师和学生能否在翻转课堂这个微社会中分裂本身的旧身份并形成适应这种社会关系的新身份,将成为建立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参数及理论指导。以身份认同理论为切入点,探索性尝试建立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成为第二语言教学模式改革的新方向。通过大量的文献搜索,不难发现目前学界对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研究前景广阔。

1.重新定义“翻转课堂”

首先,笔者认为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应以身份认同为基础,将教师与学生课上与课下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看成是一种社会身份认同的内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所有教学模式的建构都应考虑教师与学生身份认同的阶段和步骤,培养学生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教师由“主”转“客”、学生由“客”转“主”并非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转变,而是需要慢慢内化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通过权力的“翻转”才能实现身份的转变。“基于权力的网状和动态的特点以及权力对语言的根本支配性,可以进一步得出,权力是抽象而流动的东西,它无处不在,但是她并非裸地存在于各个机制中,它通过某种媒介实施。”(宋艳玲,2016: 78)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翻转课堂”。

而目前我们对于“翻转课堂”的定义大都是以教学方法的改变为导向的。教师对学生在课下遇到的困难进行解答和指导,并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概括和总结。当然,不可否认,这种教学方法、地点和方式的“翻转”无疑是“翻转课堂”的标志性特征,但通过对“身份认同”理论的研究及引入,我们应在概念上重新定义何为“翻转课堂”。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的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视频并没有取代教师,学生也不是孤立地学习,而是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教师和学生承担了引导者与学习主体的角色,并且对于这种角色的认同程度的“内里”高于“外部”。

2. MOOC与教材的编写应以身份认同为导向

“就教学模式而言,MOOC代表了一种基于学习科学精心设计的教学模式。它综合运用了人本化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程序教学及有意义学习等理论原则。” (李曼丽,2013:83)MOOC是信息技术和课程教学高度结合的产物,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要想把大学英语课堂建设成学生真心喜欢的优质课程,必须建立符合学生及教师新身份的MOOC体系及教材,这样才能实现平台、教师、学习者和学习资源四个元素的联动。“主体之间的交往就是意义的互动,主体性体现在话语中就是词汇的静态意义,而主体性则主要体现话语中动态意义的产生过程。”(刘辉 ,2010:27)相较传统课堂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各种教学资源的设定都是以教师传授为导向的。所以,“翻转课堂”的设定必须有以学生主导地位为导向的MOOC及教材与之相配套。

首先,当前大规模的MOOC课程都未曾设有先修条件,因此各种基础的学生选修相同的慕课课程,并不利于基A较差的学生很好地融入慕课学习中,并且随着自信心的减弱,这部分学生会慢慢地对自己在慕课学习中的能力和身份产生怀疑,导致慕课普及率高但完成率低的结果。因此,根据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设定慕课课程的先修条件,让学生尽快地认同自己在“翻转课堂”中的新身份才是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其次,以新的教学平台为主导的学习过程并不意味着传统的教材已经退出了舞台,所以新教材的编写同样要改变传统的知识结构,来适应学生在“翻转课堂”中的新身份。

四、后“翻转课堂”时代的深度摸索

大学英语教学“翻转课堂”的研究及摸索在国内已经进行十年有余,但是绝大多数的高校并未完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说教师的“主角”及学生的“配角”身份仍未得到改变,单纯地探索翻转课堂模式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缺乏与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相匹配的教学评价体系及心理测评体系。学生对学习主体地位的认同程度才是英语翻转课堂的最终目标及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

那么,在后“翻转课堂”时代,一套科学的教学及心理评价体系是引导我们后续研究的指示器,以身份认同理论为基础的评价体系能及时反映出大学英语“课堂翻转”的实际效果,并使研究者在教学模式的设定、相关平台软件的开发及互动模式的摸索方面做出及时调整,从而真正保证教学效果的实现。

师生“角色”的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方面的协调和配合,更需要相应理论的指导,而身份认同理论就是所有步骤得以实施的理论保障。

五、结语

作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方向,“翻转课堂”承载了研究者对教学效果的期待。但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教学模式的建构并不是单纯的形式上的改变,它是一个以坚实理论为基础及评价的多维度模态。尽管我们在翻转课堂的研究中还存在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但身份认同理论将会作为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建构过程中的重要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杰辉,伍忠杰.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4(11).

[2]刘辉.本体论视域中的后期维特根斯坦语言观[J].外语学刊,2010(6).

[3]李曼丽.MOOC的特征及其教学设计原理探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8).

[4]宋艳玲.两性权力对比视域内的会话打断研究[J].外语学刊,2016(2).

课堂内外论文范文5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2-0062-03

按照现代教育理论,学校要教学生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在知识教育的同时,教育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实践问题,在实践中探索未知。作为高校公共必修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承载着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促使其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判断,达到提高其道德素质,健全人格的重要目的,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实践教学作为提高思政课实效性的方法和手段,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和重视。在传统观念中,很多思政教师将实践教学简单地等同于社会实践,认为只有将学生带出课堂、走出校门开展与思政课有关的活动才是实践活动,在思想上严重忽视课堂实践教学。相比各种课堂外的社会实践,课堂实践教学能够更好地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与针对性,这种实践方式应是当前高职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更为合乎实际情况的一种实践教学形式。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教学优势分析

课堂实践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课堂实践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参与、互动和演练中学习理论知识、增强综合素质和提高实践能力的教学活动。相对于思政课课堂之外的各种校园、社会实践活动,课堂实践教学具有以下优势:

(一)组织形式灵活,学生参与方便,教学实效性强

在课堂实践教学中,思政课教师通过直观生动的视频播放、发人深省的案例解析及组织有序的调研讨论、辩论演讲等方式,将课程的知识点与实践活动巧妙结合,实践活动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随时参与到课堂的实践活动中,在自主学习、自我体验、自主实践中,获得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运用能力的不断提高。

(二)组织过程简单,教育资源节约,教学可操作性强

相对于传统社会调研活动开展受到时间、场地、经费等因素的制约,思政课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简单,只要开设思政课教学就可同时进行实践化教学,普通高职院校现有的教学设施即能满足课堂实践教学的需要,无须增加额外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课堂实践活动在有效的时间和空间里进行,教学可操作性强。

(三)组织内容连贯,符合学科特点,教学针对性强

在各大高职院校,各种校内外的思政课实践活动常常受到领导、财力、教师、场所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活动形式和内容相当程度上带有随意性,学生在参加实践动后往往难有思想认识上的收获,自身能力也不能得到有效锻炼。而思政课课堂实践教学则可以结合学科授课特点围绕课程培养目标,循序渐进地以各种形式有效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实践过程直接与书本理论知识相联系,教与学相互促进,教学针对性强。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教学具体设计原则

(一)课堂实践教学内容要“近”,引发学生参与兴趣

目前,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政治性、理论性较强,教材理论多实例少,内容理解难度较大。为了提高教学活动的时效性,思政课课堂实践教学需紧密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实践内容的“亲近性”,进而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堂实践教学的内容,要结合高职生关注的热点与疑难问题,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正在经历或今后会遇到的人生问题与实践环节紧密结合起来。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为例,在课堂实践教学的内容安排上可以加入具有争议的武汉公交车“有偿让座”事件、因为搀扶老人而被诬告的“南京彭宇案”、令人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问题、由姚贝娜去世引发的媒体道德争论等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促发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参与,着力引导学生在活动参与中把理论学习、课题实践、人生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二)课堂实践教学形式要“杂”,贴合学生主体特征

2013年开始,“95后”开始成为高职院学生的主力军,他们思想活跃不喜欢被束缚、自信张扬善于表现、创新能力强乐于接受新事物,这也要求思政课课堂实践教学要采取多种有效形式,抓住“喜新”的“95”后高职生眼球。目前思政课课堂实践教学的形式主要包括讲座(专题报告)、讨论、演讲、辩论、模拟教学(学生课堂讲课)、案例分析、视频播放等,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中,应将多种教学形式有机融合在一起,避免学生由于单一一种实践活动的重复产生疲劳及厌倦感,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三)课堂实践教学指导要“精”,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在某些思政课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打着“实践教学”的旗号,一个学期有大量漫无目的毫无规律的课堂实践活动,看似课堂变成了“学生的舞台”,但是由于缺乏教师正确的“导”,所谓学生主动地“学”,也只能是“瞎学”,这种单方面突出学生主体性、淡化教师主导性的课堂教学实践,实际上是对学生的不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教学的中心在于体验与过程,教师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要精心设计,重点突出,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以模拟教学(学生课堂讲课)为例,在课堂实践活动前,教师应根据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程度,布置相关课程内容,介绍模拟教学过程,启发学生对课程内容切入视角的思考并对相关资料搜寻途径进行指导。在模拟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善于发现学生的情感需求并作出相应的鼓励和支持。在模拟教学结束后,还要结合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来进行相应的评价和建议等。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教学实例分析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七章第一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为例,课堂实践教学活动设计内容如下:

(一)课堂讨论的设计和实施。在开篇部分引用“囚徒困境”的难题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讨论过程中可以将班级同学分成多个小组,讨论形式采取先小组、后推代表的形式,充分激发学生对于问题的讨论的参与,在讨论中将“囚徒困境”模式引入公共生活,引导学生了解由于人们选择自利还是尊重他人利益所带来的四种不同的社会状况,促发学生思考如何在公共生活中形成较好的道德行为结果,引入社会公德概念。

(二)视频播放的设计和实施。在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部分,为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加深对课程知识点理解,通过新闻片段《本是交通小摩擦,彪悍女惹出大阵仗》使学生充分了解日常生活中一些无谓的口角之争带来的恶劣影响,理解在公共生活中文明礼貌的重要性;以专题栏目片段《不该发生的事故:多事的路口》对学生视觉和心灵造成的震撼为切入点解释为何要将《道路交通安全法》纳入到公共生活中并对相关内容展开介绍。

(三)案例分析的设计和实施。以“丁锦昊”在埃及刻下“到此一游”及“梁齐齐,故宫喊你回家剁手”的社会热点案例的讲解,“让学生亲历、体验、模拟事物发生、发展的基本过程,感悟和思考一些道理”,以各自的视角,从不同的层面培养学生对于公物的保护意识,同时启发学生运用《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培养用课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实践教学中需注意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采用课堂实践教学对授课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要求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授课方式上要改变以往一灌到底的注入式教学方式,根据教学认知规律,结合学生主体特征,综合运用各种课堂实践教学方式,在课堂活动的参与中让学生真正去体验、领悟、解决人生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实践体验和独立思考能力。为达到课堂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相互融合、相辅相成,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教师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改善已有知识结构,加强同行学习不断提升个人素质。课堂实践教学要求思政课教师除了具备较为深厚的理论知识外,还要具备对课程内容和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深刻理解和把握能力及较强的组织沟通能力,这对教师素质提出了较大挑战。为此,思政课教师除了通过文本、视频等相关实践资料的自修学习来加强对课堂实践活动的开展和指导外,还可在授课部门内部加强同行授课经验的交流和学习,教师之间可通过听课、说课、研讨等形式更直接、真实地了解他人在课堂实践教学中的经验及问题,促使思政课教师对课堂实践教学内容及效果的思考,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课堂内外论文范文6

[文献标识码]A

doi: 10. 3969/j. issn. 1671- 5918. 2017. 14. 057

[文章编号] 1671- 5918( 2017) 14- 0153-03

[本刊网址] http://hbxb.net

国内的英语教学领域,教学理论纷呈,目前已进入各种教学法并存的后教学法时代,也有一线教师认为教无定法,而推崇集多种教学方式为一体的多模式教法。越来越多专家和学者已达成共识,即语言是一种工具和人际交流的媒介,学习语言必须在使用语言中达成。在二语或者外语教学领域,课堂互动是不可避免的研究主题。国外对课堂互动研究较早,国内教学界研究成果较少,近十年来华中科技大学徐锦芬教授发表多篇有关课堂互动教学的论文,包括互动策略培训实践研究、小组互动中的同伴支架作用等。教?W实践方面,近十年来高校英语教师被校级领导听课检查的标准之一,就是是否开展课堂互动;但是根据作者从教多年的经历和观察发现,一线教师虽然有互动意识,但是何种互动形式有效,如何开展高质量的互动,以及课堂互动在多大程度上有益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对这些问题很多教师知之甚少。

本文从课堂互动研究的理论基石之一――社会文化视角人手,首先介绍社会文化理论,接着分析该理论应用于二语习得领域(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LA)的研究状况,探讨交际互动中的外语学习,分析互动教学的理论渊源、互动教学的研究发展,尤其是国外研究成果对中国国内英语教学界的启示,在回顾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思考课堂互动研究可进一步发展和努力的方向。

一、社会文化理论概述

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Theorv,SCT)内容丰富,本文关注的是与学习相关之领域。社会文化理论源于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 Vygotsky)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即文化历史心理学(cultural - historical psychology)。社会文化理论并非如字面所表述之研究社会文化,而是探讨社会文化因素对人类认知功能发展的影响。社会文化理论的语言学基础是关乎语言和语言学习的交际观。根据该观点,语言是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产物,人不能只学习静态的语言。社会交际活动中使用的语言是动态语言,它在人的心智功能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因此语言学习要在交际活动中开展。社会文化理论关心社会的、交际的问题,认为习得语言的必要途径是与其他人进行社会互动或者交流。秦丽莉认为社会文化理论既涵盖社会视角的研究,也涉及心理语言学视角,所以社会文化理论应该归属第三代心理语言学研究范畴。同时,该理论源起于社会学,所以可为二语习得研究提供新的研究参考。

最近发展区(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ZDP)是维果茨基认知发展论的一个重要概念,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两种,一种是实际水平,另一种是潜在发展水平。前者儿童自身能力可以达到,后者指儿童经他人的协助将来可以达到水平,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之为最近发展区。学习者从实际水平跨域到潜在发展水平,需要借助他人的协助,在交互活动中他人的协助被称为“支架作用”。这一理念被应用于语言学习中,倡导课堂上教师为学生积极创设语言使用场景,和语言使用机会,鼓励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学生提供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输入和支架作用。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剖析了学习、教学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推动教育学科领域一系列的研究发现和实践,帮助二语习得领域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

二、社会文化视角下二语习得研究概述

二语习得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但在国内起步稍晚,直到80年代中期才起步,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与语言学、认知科学和社会文化理论密切相关,共同发展。

作为新兴的理论框架,社会文化理论为传统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开辟新的视角,引领人们对语言习得的本质和过程产生全新的认识。社会文化视角与认知视域一起构成二语习得两大对立流派。认知派发展较早,始于20世纪60年代;社会文化派发展于80年代。该派别对二语习得的认识伴随社会语言学的兴起发展起来,代表人物包括Rod El-lis, Diane Larsen

- Freeman, Jim Lantoff, Elaine Tarone等。

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受到西方心理学界的关注,到90年代被用以研究第二语言习得领域,进入21世纪以来,该理论被更多学者用以研究二语习得领域。社会文化理论主要从社会文化背景出发,研究二语习得,强调学习者参与社会活动过程中的语言使用情况,关注互动对人的语言构建、思维和认知的影响。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James Lantolf与Steven Thorne共同撰写的《社会文化理论和第二语言发展的起源》,是社会文化二语习得研究二十年来出版的第一部学术著作。

社会文化派对语言和语言学习所持有的观点是,语言是人走向社会化的媒介或工具,人学习语言学习的过程即人的社会化过程。社会文化派研究二语习得,侧重于学习者对语言在交际过程中的使用情况,侧重于互动研究。该研究的不足之处是,忽略了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心理过程依旧是认知机制的事实;另外一个研究不足之处,是理论上提出社会因素是影响语言习得的重要方面,但没有具体探讨社会因素影响习得的方式和过程。社会文化理论用于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在国外成果颇丰,但在中国国内研究数量少,仅有的研究多是理论文献的推介,缺少大量的实证实验研究,研究成果质量低。

三、外语课堂互动研究

课堂互动的理论来源之一是Long( 1985,1996)的交互假设理论( interaction hypothesis),交互假设是对Krashen输入假设( input hypothesis)的修正和?l展。课堂互动的第二种理论来源是Vygotsky的社会文化理论。Allwright指出课堂教学只有通过互动过程才能进行。课堂互动为学生提供了最大程度参与语言交际的机会,互动中师生问答、意义协商和反馈提高了学生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数量和质量,促进了第二语言能力的发展。

课堂互动包括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互动两种基本形式,在第二语言课堂上,师生互动的主要模式是发起一回答一反馈,简称IRF( iriitiation resporise - feedback)模式。外语课堂互动研究涉及方方面面,主要从以下层面开展,运用话语分析方法,分析教师课堂话语质量,教师和学生之间话务量,以及会话的话论次数,IRF,课堂提问,课堂支架作用,教师问题类型对学生学习空间的创造,学生互动合作方式,同伴互助等等。在国内,作为外语型的英语教学环境,是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缺少真实的社会语境,和大量目的语的输入,学生最主要的途径是课堂学习,通过课堂互动接触活生生的语言,因此,课堂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最近十年来,国内研究课堂互动的专家学者越来越多,并呈现从综述、述评或介绍性质研究向实证性研究转变。需要有所区分的是,虽然西方教学界对课堂互动研究的成果非常丰硕,但是国外有关课堂互动的研究对象大多基于二语学习者,而中国是英语作为外语学习的社会文化环境,因此急需一条适合中国外语课堂互动话语研究的“本土化”研究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