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交流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课堂交流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课堂交流

课堂交流范文1

关键词:语文教学;师生交流;自主探究;高效课堂;核心素养

语文课程改革提出语文课堂不应该是教师的一言堂,也不应该是教师的个人秀,而应该是师生密切合作、沟通和交流的课堂。在教学中,教师应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的平台,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只有这样,才能打造语文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一、开展互动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开展互动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要积极营造师生自由对话环境,让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让学生把自己已有的知识水平作为学习的起点,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例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散步》一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人性的美,体会亲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互动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为此,教师可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觉得这个故事中的一家人是怎样的一家人?现在你的手中有一束花,让你献给这个家庭中的一个成员,你会献给谁呢?你觉得谁更伟大呢?”这些问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的机会,学生借“献花”可以说说自己对文中人物的看法。有学生说老人很伟大,为了成全自己的孙儿,放弃了走自己选择的路,这是一种勇于牺牲的精神。有学生说“我”很伟大,因为既要照顾老人,又要照顾孩子,身上承担着整个家庭的重任。还有学生说,是妻子默默地支持和理解,才使“我”能更好地支撑这个家庭,妻子也很伟大。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探究家庭和责任,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设计教学过程,凸显课堂生成效果。这样能不断生成新的教学目标,不断加深学生的认识和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设计的教案并非一成不变,而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以适应教学需要。

二、适当示弱,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通过适当示弱的方式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教师可故意提出一个错误观点,或故意向学生请教,这样的示弱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学生不仅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还能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快乐,以更好地促进思维发展。例如,在教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社戏》时,教师可采用适当示弱的方法,向学生提出自己的错误观点,引发学生思考。如“我觉得作者写文章前后矛盾,一会儿说戏内容不好,豆也很平常,一会儿又说自己再也没有吃到那么好的豆,看到那么好的戏了。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学生畅所欲言。如有的学生提出,戏的内容不好看,豆也不好吃,但是作者看的是氛围,吃的是情调。作者在看戏过程中体会到的是小伙伴们对自己的情意,在吃豆过程中感受到的是家乡人的淳朴,所以作者觉得难忘。教师的故意犯错,引发了学生的深入思考,促使学生找到了问题的关键,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善于留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适当留白是师生互动交流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将教学内容安排得满满的,生怕漏掉什么,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在教学中,教师可故意留下一些空白,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教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范进中举》这篇文章后,学生对范进这个人物有了一定的认识。此时,教师可尝试设置课堂教学的留白处,给学生提供一个思考的机会。“你觉得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否也有类似范进那样的人物?你如何看待这样的人物?尝试写写这些人的故事和自己的思考。”教师并未让学生直接联系生活展开讨论,而是进行留白,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观察,将自己观察到的结果和思考记录下来。由于有了充足的观察和思考时间,因此学生的写作很深刻。如有的学生写道,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唯成绩论的人,其实他们也都和范进一样可怜。他们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用在死读书上,却忽视了课外活动和实践……在这样的练习中,学生学会了联系实际展开思考,对于课文中典型人物的理解也更为深入了。课堂留白能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促使学生获取更多知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只有积极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善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教师要开展互动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适当示弱,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善于留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郭玉蓉.浅析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甘肃教育,2018(18).

[2]何政源.学情分析是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J].语文教学通讯,2014(09).

课堂交流范文2

虽然说交流与互动是双方行为,但在英语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是处于比较被动的位置,学生的“动”需要靠教师的优先启动来引导。教师应在引入新知前要考虑学生的综合认知水平,尤其是针对一些英语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要通过互动环节来帮助他们清除掉新知引发的学习障碍,让他们轻松进入学习状态。如在进行七年级上“Unit2SectionA”时,由于很多学生在小学英语的学习中掌握的知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语言表达上都存在着一些问题,面对新的知识内容不知如何下手。因此,可以先在课前进行自我介绍:Hello!MynameisZhuLi,whataboutyou?通过自然的相互问侯来帮助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然后开展互动活动,帮助学生们“热身”,拉近与教师之间的距离:T:Let’ssingasongclass,S:Singtogetherwiththeteacher。同时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导入新知,引发学生共鸣:T:(Showapictureofalittlegirl)Thisisapictureofmydaughter,Sheis6yearsold,She’soldenoughtogotoschool.SowhatshouldIbuyforherifshegoestoschool?Canyouhelpme?而针对一些内容较难理解的课文,则需要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启发,让学生对知识背景有一个了解,如在进行SEFC1ALesson50AbrahamLincoln时,可以先通过问题引导,让他们进入到一个比较轻松的准备状态:1.WhowasAmerican'sfirstpresident?2.Who'stoday'sAmericanpresident?3.TherewasaverygreatpresidentinAmericainthe1860's.Whowashe,doyouknow?问题引导可以促进师生之间开展有效对话,并在对话中增进感情,建立信任。

二、组织课堂活动是促进学生交流互动的关键

教师的教学艺术完全体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所谓教学活动,所包含的两个内容就是知识的“活”和学生的“动”,让英语课堂形成一个有序开放、活而不乱、动而不闹的动态系统。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为学生创设一种适合英语学习的氛围,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英语语境,通过多样化的课堂活动来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效果。如在进行新课标初二英语(上)Unit6“I’mmoreoutgoingthanmysister(2)”一课时,可以通过“Groupwork猜猜他/她是谁”的游戏来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师可以先作个示范,通过对某个老师的特征或者是与自己不同和相同之处让学生们猜出那个老师的名字:NowI’dliketodescribeateacher.Youallknowhim.HeandIarebothyourteachers.Wearebothtall,buthe’salittletallerthanme.Ihavelongerhairthanhim.Webothlikesports,althoughheismoreathleticthanme.I’mbetteratPing-Pong,buthe’sbetteratbasketball.I’mmoreoutgoingandhe’smoreserious,Whoishe?Doyouknow?然后让学生之间可以两人一组,也可以多人一组,由一个进行描述,其他人来猜,同时还可以当作家庭作业进行课下布置。学生们通过“Groupwork”环节,加强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并在活动中复习了第一课时的内容,为继续阅读作好了铺垫。组织课堂活动对于教师来说就是对教学智慧的考量,一堂英语课是否能够成功的达到预期的交流互动目标,与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有着密切关系,教师要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组织多样化的课堂活动,让丰富多样的课堂形式为英语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三、总结

课堂交流范文3

1简单介绍总体框架,使学生心中有底

我们首先把主要内容列了出来,并做简要解释,本次课主要围绕两个问题来展开,一是官定利率和自由利率及其比较;二是官定利率的浮动区间。官定利率和自由利率同时存在反映了我国现实中存在的利率双轨制,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实践问题,值得从理论上去分析。官定利率的浮动区间政策不断调整,是我国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的重要标志,是对我国金融经济改革进程的反映。要理解分析我国金融问题,大的金融发展环境是必须了解的。

2做足知识铺垫,引入核心概念和核心思想,为学生思考奠定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概念辨析、事例分析等方式回顾已经学过的相关知识,并交代主要的实践背景。在具体授课中我们强调了利率,特别是基准利率在金融学和金融分析中的核心地位,使学生明白这是分析金融问题的一个最基本出发点。我们比较了基准利率、市场利率这些标准的金融学概念和我国现阶段官定利率、自由利率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金融问题的特殊性。我们还通过回顾我国银行利率浮动区间政策的出台和变动历史,使学生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和金融改革有大致的认识。这些理论和实践知识是本部分内容的基础知识,为学生进一步思考奠定了基础。

3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辨析理论要点或提出实践问题来

打开学生思维之门引入实践中的问题并要求学生解释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我们在分析自由利率概念时,自然引入了民间借贷和高利贷问题,介绍了我国政府的基本政策和一些改革措施后,列举了近些年一系列的相关案例,通过反问来激起学生探讨的兴趣。我们在介绍利率浮动区间时,提供了政策出台后大型国有银行和外资银行的不同反应,引导学生反思我国特定的银行体系和金融体制对金融活动的决定作用。

4基于实践问题层层推进,并适度变换交流方式,引导学生相互探讨,碰撞出思维火花

基于实践提出问题后,我们通过连续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往往会提出自己的见解,自然而然地出现了相互矛盾和对立的观点。需要说明的是,在提问过程中老师并不做评论,只是顺势介绍一些实践进展情况,或更进一步提出问题,或只是稍微改变一下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既不妨碍学生思考,又有助于引导学生提炼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充分领会理论对实践的解释力———原来我国的金融问题是如此有意思,金融实践的发展是如此合理。

5不动声色地引导学生反复思索,帮助学生自然而然地形成中心结论

虽然每一部分均提供了各自的背景资料,并提出不同的问题,然而,所有部分、所有问题在事后看来都围绕着一个中心来展开,从我国特殊的金融双轨制这一基本背景出发,就可以合理解释官定利率和基准利率的区别、自由利率和高利贷问题、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的行为差异、民间借贷和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事后看来,虽然每一部分都不重复,但学生的思维的确是在按照一定的思路不断反复着,首先需要回答具体问题,然后剖析具体问题背后的决定性因素,而这些决定性因素具有明显的共性。在这种课堂交流启迪下,学生只需具备基本的经济金融思维,从基本的金融经济原理出发就可以理解、分析我国金融实践中的一系列重要问题。

6总结整理并提供进一步的支持佐证,巩固学生思维成果

在学生从我国特殊的金融体制出发理解了我国特殊的利率定价问题后,归纳性思维基本上宣告完成,这是艰难的一步,其中充满了发散性,需要花费较多时间。下一步就是总结整理和进一步论证了,属于演绎思维。演绎思维能进一步巩固学生思维成果,体现核心思想的强大解释力,并锻炼学生的推理能力。在这一阶段,我们对上一阶段学生的发言做了总结和肯定,让学生有一种心领神会的体验。在总结补充过程中,我们还穿插介绍了分析金融问题的一些基本视角和基本方法。

7适当引入更深层次问题,供学生课下继续思考和探索

实践中的问题和现象层出不穷,而且从不同角度加以分析得到的结果可能完全不同。学生分析金融问题,重要的不是结论,而是推理过程。学生应该通过反复思考,反复训练,能基于特定的视角和前提,符合逻辑地推出与假定、条件相一致的结论,并且推理过程中不会出现明显的跳跃、断层或错误。我们在确认学生理解了本节的核心思想后,更进一步地提供了中小企业融资难、中国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关系等方面的一些资料,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和探索。

二、一些注意事项及经验总结

在整个课堂交流中,我们对内容、方式、进程都有精准的把握,然而却让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们感到思维自由、交流自然,丝毫没有被掌控的感觉。诚然,这与老师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有关,与老师有热情、喜好和学生真诚交流有关,更重要的是需要课前有充分准备。有效的课堂交流需要教师在如下几方面做好准备,下大功夫。

1课前要下足功夫,详实的资料要比空洞的实例介绍更有说服力

与基础性的、常规性的内容不同,每门课程都有其核心概念和基本理念,这些内容理解起来简单,但应用起来很难,学习这些内容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学生对这些内容的理解、掌握和应用程度是其专业素养高低的标志。这些中心理论需要结合实践,让学生在反复思索、不断质问中来体会,特别适合以课堂交流、课堂讨论为主的授课方式。对于这些重点课堂,教师应该在课前下足功夫。为了这堂讨论课,我们不但准备了教案、讨论大纲等常规性资料,而且通过剪报、政府文件、网页打印、图片、观点摘录等多种方式准备讨论材料,在讨论过程中适时把这些看得见的论据拿出来,使学生感受到了其可信性。

2要有全局把控能力,恰当地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把控方式

课堂交流被限定在了有限的时间之内,而不同学生的思维过程有明显差异,相关的、不相关的论点会不时地冒出来,教师一定要有全局把控能力。我们主要是通过适时引入案例资料来更新议题、把控课堂讨论的。我们顺着学生的发言引入资料,既让学生讨论得以继续,又自然而然地更新了讨论议题。在具体的议题讨论过程中,我们采用的主要是提问这种方法,但提问的视角、方式会根据学生的反应而调整。

3交流方式要多样化,尽可能随和自然

课堂交流要根据议题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并根据学生思维的具体情况而不时变换。有些根本性的问题,可以从不同视角来分析,就应该让较多的学生发言,相互补充,教师可以通过不断提问,或鼓励学生讨论来进行,这类问题往往占用较多的课堂时间。有些具体的知识和争论的论据资料,可以让学生现场从网上查询获知,或者由老师直接告知也可以。有效的课堂交流必须充分尊重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感到课堂讨论是随和的、自然的。我们在改变讨论话题、进一步推出实践问题时总是和大多数或某些学生的思维相呼应,给学生的感觉是,老师并不是在推动讨论向下一阶段进行,而是在提供资料解释学生的疑问,好像是学生们自己在推动着讨论和交流不断进行。

4给学生创造思考的机会,并留足思考的时间

课堂交流范文4

有效实施交流互动教学策略是中职幼儿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新课改教学理念要求学生以课堂学习主体身份参与到课堂学习和交流互动中,这样才能实现新课改教学理念对中职幼儿教育教学的有效指导。

关键词:

中职幼儿教育;新课改理念;课堂教学;交流互动

中职幼儿教育教学新课改理念指出,学校教育要教给中职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面向学生和老师的交流互动教学策略,让中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实现教师和中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依据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知识和行为的互相交流和互动。教学实践再一次证明课堂教学中如果没有充分的教学互动和教学交流就不存在教学高效性。所以,在中职幼儿教育新课改教学背景下,在要求中职学生素质教育的今天,交流互动教学策略的开展和实施效果直接决定新课改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成为教育教学活动是否成功的关键性评价指标之一。通过分析传统幼儿教育教学过程,发现由于主观和客观因素,普遍存在弱化互动、轻视互动的教学现象,体现出互动形式往往是单一化的被动性,可以说这种教学是无效的。中职幼儿教育教学如何实施交流互动策略,实现中职学生高效性学习,是中职幼儿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一、中职幼儿教育传统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课堂交流互动。

传统中职幼儿教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因为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限制和制约,课堂教学过程往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中职学生的现有水平和认知规律,缺少课堂上中职学生之间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行为。教师把知识的传授作为教学最终目的,于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就会采用灌输方式强迫中职学生对所教知识被动接受。主要体现在:

1.过分关注知识与技能目标,将幼儿教育教学定位在形成知识和技能上,唯知识、技能的熟练程度作为衡量有效教学的标准,忽视中职学生运用方法解决问题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课程要求的“统一性”掩盖了中职学生的差异性,导致不同中职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难以获得良好发展。

2.传统教学过分关注中职学生的专业成绩。学习成了“背书”、“死记”和“考试”的代名词,中职学生缺少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亲身体验获取知识的机会。将课程评价与考试等同起来,“一切为了过关”成为现实教学“主旋律”。轻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只关注学习成绩的评价,这种评价模式导致中职学生成为重复演练的学习机器,不能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中职学生学习思想压力大,缺乏学习主动性,部分中职学生产生严重的厌学心理。

二、更新观念,实施中职幼儿教育教学课堂交流互动,实现高效教育教学。

新课改教学模式一定是建立在新教学理念基础之上的。所以,要在中职幼儿教育教学中实施交流互动教学策略,必须在教学思想和中职学生意识中建立突破传统教学观束缚的新型互动教学观。为此,加强教师教学理念学习和教学方式方法培训,在课堂教学理念中全面落实和理解新课改教育理念和教育精神才是当务之急。我们依据新的教学理论知道知识并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通过人际关系协作活动实现的。正是基于这样正确的认识,在中职幼儿教育教学中发挥新课改教学理念的引领作用,以中职幼儿教育教学新课标作为精神指导,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策略引导,建立新型课堂交流互动策略,实现教师、学生、教学资源这三个因素以知识信息为载体的互动交流过程,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教学资源之间全方位相互交流。

三、加强中职幼儿教育教学课堂交流互动实践,增强教学效果。

中职幼儿教育教学课堂中实施交流互动策略需要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氛围加以衬托,这样才能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交流互动教学开展的必要前提,中职学生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发展需要一个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谐民主的心理环境。怎样才能在中职幼儿教育教学中打造出这样的教学环境呢?首先要从教师自身做起。教师要转变角色,由知识的权威者转为平等的参与者和合作者,由课堂的管制者转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要把自己融入中职学生群体之中,成为其中一员。课堂教学中的和谐师生关系不是从中职学生开始的,而是从教师转变开始的。在这种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要把中职学生当做共同解决问题的朋友,以师爱营造民主、和谐、积极、开放的课堂氛围,鼓励中职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创新,激发中职学生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动机,最大限度开发中职学生潜在的创新才能。其次充分发挥中职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中职学生的交流互动。中职学生的学习是中职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在新课改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教师要采取措施实现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这是实现中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交流互动的前提,更是中职幼儿教育教学中实施交流互动策略的必要条件。自主学习是中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从教学问题设计、结果讨论等角度组织学习全过程。中职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中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建构学习材料与已有知识的关系,主动探求未知问题的解决。这一过程中中职学生根据教学问题未必会直接得到答案,但在探究过程中经历了获取知识的过程,主动提出教学问题开展学习研究,并与学生和老师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经过交流互动获得统一认识,建立有效的知识结构。自主学习强调让中职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体会研究性学习,形成研究性学习行为和习惯。这种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性互动教学不但体现了师生互动,更体现了生生之间的互动,生生互动可以实现互教互学,补长取短,共同提高,不但有助于中职学生发展良好的个性,而且能增强集体凝聚力,使中职学生感到集体的友爱,满足自己归属的需要。

四、结语

课堂交流范文5

小学生由于自主能力不强,在美术课学习过程中往往依赖性较强。本文在分析翻转课堂的基础上阐述了如何在美术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并详细说明了教学设计各阶段的关键工作。

关键词

翻转课堂;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由于小学生自主能力不强,依赖心理较强。在美术课上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情况,包括教师准备工作不足、学生上课精神不集中、学习目的不明确等,因此教师要尽量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同一个班级里,必然存在着学生美术能力强弱不同的情况,能力强的学生需要更深的指导,而能力弱的学生则需要基础指导。但是美术教师在课堂上只能照顾到大多数学生,无力顾及全体学生,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并没有实现个性化教学与分层教学,而翻转课堂却可以有效弥补这一缺陷。

一、美术教学设计原则

(一)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比较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过程的颠倒安排,使学生成为了学习过程的主体,学生能自己掌控学习的进度。它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个性化教学的实现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原则

1.以学生为主。

在翻转课堂中学生不仅仅要独立完成作业,而且要参与到教师设计的课堂活动中,在协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深入掌握知识。因此,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应当以学生为中心,视学生为认知的主体,教师只对学生的知识建构起促进作用。

2.有效交流。

课堂互动交流是指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在翻转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对课堂互动交流应该有准确的定位和深入的理解,不能只着眼于交流的数量,应当重视课堂交流的质量,并根据学生的课前知识掌握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与学生展开讨论,以确保课堂互动交流的有效性。

3.输出结果。

教学设计中应强调“作品展示”环节,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课堂作业的展示机会,这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美术教学流程设计

(一)美术教学流程阶段划分

美术教学流程可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对教师而言,三个阶段的任务分别是:课程开发、知识传授和评价反思。对学生而言,三个阶段的任务分别是:任务、交流和评价。其中,教师和学生的三个阶段任务是一一对应的,且三个阶段完成之后又进入下一循环。

1.课前阶段。

课前阶段的任务核心是“作业”。此“作业”是课前教师安排的自主学习内容,之后会在课堂用来开展活动,应有利于促进学生内化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教师应该根据课程设置精心准备作业,然后再围绕作业制作相应视频。每个视频针对一到两个特定的问题,供学生课前观看学习。教师应在课前将作业和导学视频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完成相应要求。学生则应按教师的要求观看视频并完成作业,同时根据自己完成作业的情况总结出经验和困难,以便上课时与教师进行交流。

2.课中阶段。

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就自己在课前知识建构过程中产生的疑惑向教师请教。教师则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疑惑,总结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供学生选择探究。问题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而定,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深度的问题,以便尽可能开发学生的美术潜能。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采用自主探究和小组协作相结合的方式:(1)通过自主探索,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2)通过小组协作,在相互学习和借鉴的过程中拓展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并提高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课后阶段。

课后阶段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成果展示。通过成果展示来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师生相互评价,进而实现课程开发的反馈、修改和提升。同时促使学生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从而实现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目的,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学生课后如果仍然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再次观看视频,也可以向教师或是同学请教。

三、结语

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的关键在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所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适用于美术教学的,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能实现个性化教学,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同时能让教师及时获得反馈,从而不断完善教学过程,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改革。

作者:李瑛洁 单位:湖南省长沙市国防科技大学附属小学

参考文献

[1]郭绍青,杨滨.高校微课“趋同进化”教学设计促进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4).

课堂交流范文6

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与课堂教学实践存在相互关系的要素之间以及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形成的互相影响的复杂系统称为课堂生态系统。其中,要素间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而产生一种链状结构,这就是课堂生态链;要素与外部环境间因相互影响而产生的关系网络,这就是课堂生态网。课堂生态网的正常运行离不开课堂生态链的完美运作。不同类型的课堂生态系统,拥有不一样的课堂生态链。由于其教学目的的不同,即使是相同的课堂生态系统,其课堂生态链也会发生变化。

二、课堂生态系统的特征

(一)整体性

组成课堂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学生和老师,他们拥有不一样的生活背景、知识水平以及认知能力,是相互联系的独立个体。组成课堂生态系统的其他要素,具有不一样的时空位置、结构功能、属性,是相互影响的独立存在。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课堂生态系统。

(二)动态开放性

学生和老师是有生命活力的动态个体,为了满足其自身的需求而不断向前发展。因而由他们构成的课堂生态系统,与自然界的其他生态系统一样,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具有动态开放性。

(三)平稳性

通常来讲,某一教室内的学生、任课老师、班主任以及外部环境都是相对稳定的。这样的状态有助于班主任管理学生,有利于老师进行课堂授课,有利于学生提高接受知识的能力。若一个班的老师经常变动或学生经常更换,那么就很难形成这个班级的自身班级文化、课堂氛围以及管理规范。所以,通常意义上的课堂生态系统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

三、课堂生态系统的功能

(一)促进课堂内的“物质”流动

课堂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用具、媒体、语言以及文字,包含丰富的知识量。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有着共同的目标,就是怎样可以让学生学得更多、更快。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老师会准备许多教学用具,让学生通过使用教学仪器、借阅资料、观察模型等方式学习。在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学习的时候,会与信息载体之间发生物质流动。与自然界其他生态系统一样,课堂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动是循环进行的。在循环过程中,教学资源得到最大利用,提高教学效率。

(二)促进课堂内的“信息”交流

物质和信息是相互依存的,物质是传递信息的载体,而信息来源于物质。课堂生态系统中存在物质的流动,也必然存在信息的交流。学校密集着大量的知识信息,而课堂是这些信息交流的主要场所。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老师之间以及他们和环境之间,不断发生着信息交流。老师在授课时,通过借助教学仪器、资料、模型等物质载体,不断向学生传播知识;学生之间通过相互交流、探讨、研究等方式,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量;老师之间通过交流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授课方式。学生接受知识不是机械地接受,而是通过自己的理解、探索,主动去获取知识。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会和课堂生态环境发生信息交流。通过这样的交流,老师可以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

(三)利于课堂内情感交流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各个生态因子之间存在相互的情感交流。学生、老师以及课堂环境是情感交流的来源点。老师在课堂上的语气、动作、表情,甚至是一个细微的眼神变化,都会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如果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情绪高昂、热情洋溢,通过如此积极情绪的感染,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参与教学实践。反之,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若学生上课时兴趣盎然,积极与老师互动,也会对老师的情绪产生积极影响。学生之间通过相互讨论、研究,时刻发生着情感交流。他们之间发生的情感交流,伴随着知识信息的传递,在课堂生态系统内部不断流动,形成一个动态情感网络。

四、课堂生态系统管理与优化措施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注重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情感因素作为学生和老师之间信息交流的润滑剂和催化剂,对课堂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有效的情感交流可以使学生和老师得到心理满足。交流是以情感为基础,没有交流的课堂教学是毫无意义的,生态化课堂教学的特征之一就是充分的交流。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老师是主导者,学生是接受者。老师的授课方式、情感状态是影响课堂气氛的重要因素,影响着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教师必须通过营造愉悦欢快的课堂气氛,加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情感交流。

(二)构建以学生为本的课堂

1.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性,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乔伊斯和韦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完全没有展现学生的主体性特征。应充分借助现代教学技术,与时俱进的改进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多样化的方式呈现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老师和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合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提高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

2.加强学习理论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习策略、学习态度以及学习能力是自主学习的三个要点。学生是否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主要表现在是否了解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是否能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学习材料。老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促进者,应考虑学生接受知识程度的不同,合理有效对学生进行理论指导。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自主调整学习方法,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以达到顺利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的目的。

(三)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1.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构建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

在生态化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学习的策划者、督促者。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实现由注重“传播知识”向“引导学习”的观念转变;由注重“教学结果”向注重“教学过程”的思想转变;由注重“模式化”向注重“个性化”的授课方式转变。

2.教师应充分认识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教师有着怎样的学生观,就会有与之对应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学生作为一个有生命的独立个体,他们有不一样的生活背景、知识储量以及情感体验。老师应充分尊重、理解他们的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进步。老师应以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发展为指导思想,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课堂环境

1.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模式变革。

课堂教学手段作为教学模式的技术支撑,是为教学模式服务的。实际课堂教学应以实效性为原则,结合现代教学技术,合理选择、及时优化教学手段,促进课程的不断完善。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可以讲教学内容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促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

2.借助现代科技教学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好的教学氛围。

课堂交流范文7

1.英语阅读课堂提问技巧应遵循的原则

一是教师要坚持方向性和准确性的原则。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要求,设计出符合课堂结构和方向的问题,要确保问题的新颖和高质量,每个教学环节的问题要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随机提问,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地进行思考,拓展学生思维。二是要坚持适度性原则。教师设计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难易适中,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够让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提高学习水平和信心。同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设置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并且要尽量运用简洁易懂的语言进行问题的表达,从而使每位学生都能够拥有发言的机会和提高的空间。三是要坚持逻辑性和延缓性原则。在设计问题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识水平,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要求,设计出有层次、有针对性的问题,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延缓性就是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问题提出后教师要耐心地等待,这样才能够得到学生更加完整的回答,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并且在提问后也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消化时间,从而让学生对问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印象。

2.高中英语阅读提问技巧的应用分析

2.1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

高中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度也比较高,参与性较强。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实际需要,积极的发掘生活中的英语元素,设置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问题,让生活走进课堂,也让学生近距离的去体验和感受生活。比如:教师可以在授课前,先为学生讲解一些学生周围的社会现象,或是国内外的发展动态,让学生进行短暂的讨论,然后在进行新课程的讲解,在讲解过程中,也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教师课前提出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升自信心,也能够引导学生懂得发现和总结生活中的知识内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不断发展。

2.2创新提问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教学内容,创设出较为真实的问题情境,不断增加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和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平等、和谐的英语课堂,让每位学生都能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也让学生拥有更多参与互动交流的机会。同时,对于同一问题,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表不同的想法,对于学生的大胆质疑和提问,以及一些不切实际的看法,教师要给予正确的指导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培养和锻炼。

2.3明确提问的目的性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提问的目的性,要准确掌握提问的时机,不能盲目地进行提问。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对于不同的提问对象要设计不同的提问内容。比如:对于一些认知水平较差的学生,要尽量选择一些基础性的问题;而对于认知水平较高的学生,要尽量设计一些具有创新性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问题的深度和层次度,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还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实际提问情况,灵活地调整提问对象,以免学生产生厌烦和抵触的不良情绪,也避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使每个问题的提出都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教学作用。

3.总结

总之,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灵活地运用课堂提问技巧,为学生设置丰富新颖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结构来设置提问内容,使学生的思维和交际能力,在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培养和锻炼,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推动高中英语教育的快速发展。

作者:李艳 单位: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

第二篇:高中英语课堂应用优化策略

1核心概念

“学讲方式”是从2014年开始,徐州市教育局面向全市中小学推行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展示”是学讲方式中的关键一环,主要是在学生分组合作、讨论之后,形成意见,并由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出来,也就是“讲出来”环节,以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等能力。

2实施流程

“交流展示”的第一环节就是确定分组,选拔小组长,一般4-6人为一组,当进行问题探讨时,由小组长确定发言人,并形成最终意见,然后再由发言人进行展示,发言人一般采取轮流制。具体来讲,“交流展示”的实施流程一般为三个阶段:第一:根据要解决的教学任务,由全组学生共同选择、确定任务项目,然后搜集、阅读、整理有关资料。第二,推选一名代表在课堂上向教师和其他同学展示本组的讨论成果,其他成员可视情况进行补充;第三,教师及时进行点拨和评价。

3现状分析

笔者对所在学校以及邻近的三所高中学校的英语课堂实施“交流展示”环节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了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第一,学生自信心不足,参与的积极性不是很高。这部分学生大多是由于英语基础不牢,英语成绩长期不理想而产生的自卑心理,这种心理一直困扰着他们,使他们不敢在课堂上有任何的表现。第二,学生展示内容条理不清,重点不突出,这样会使课堂在次要内容上浪费太多的时间,导致课堂效率低下。第三,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实施“交流展示”时,随意性太强,教师的教学设计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出现学生即使跳一跳也够不着的情况。第四,课堂评价还是传统型的,应试教育的评价理念依然强势,所以很多学生觉得能考出高分就行,不注重能力的培养,不积极参与课堂的交流展示。

4优化策略

根据调查分析,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并阅读相关文献,就高中英语课堂应用“交流展示”提出一些优化策略,以期促进“交流展示”的深入推进和课堂效率的提高。

4.1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展示:

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正确引导、点评提升是密不可分,教师的引导得当才能让课堂效率有效提高,所以,“交流展示环节”必须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通过体验、交流、合作和展示等方式提高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我们在课堂上设计了抢答、表演、擂台赛等活动形式,让学生感受“交流展示”的丰富多彩,而非单一的师生问答形式,比如在擂台赛中,可以由男女生进行比赛,一方是擂主,另一方挑战,这样很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2大胆的运用近体原则:

近体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充分考虑教与学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自学学习能力的目的。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把“交流展示”活动和近体原则有机结合,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为突破口,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关键,为学生积极搭建展示平台。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教师在确定目标和话题,设计导学案时要把握好任务的难易程度,同时注意遵循真实性、差距性、可体验性和合作学习的原则,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高中英语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搞题海战术,并且只讲枯燥的语法,会让学生特别是基础不好的学生觉得索然无味,所以课堂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要注重选择其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话题展开讨论,这样有助于学生有话可说,从而愿意去说、能够说好,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对于难度偏大的话题,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如短语和句式的套用等。近体原则的运用可以有效缓解师生之间的交流障碍,缩小教与学的差距,让学生更容易循序渐进的接受语言知识。

4.3实施多元化评价:

对学生如果仅仅从应试角度评价,一定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包括学习态度、思维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等。比如对一些由于自信心不足的学生,他们能够敢于回答问题就值得表扬,不论对错,也不论题目的难易程度;对于表达条理不清晰的同学,也应该先肯定他的积极态度;对于敢于补充、敢于质疑展示内容的同学更应该鼓励;其它还包括学生的发音标准与否、口语的流利程度等,总之,多种评价标准,让一些成绩不理想、自信心不足的学生迅速找到课堂的乐趣,在课堂的肯定中找到学习的动力,从而打造出高效的英语课堂。

作者:张娟 单位: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城区校区

第三篇:高中英语课堂有效途径探究

一、高中英语课堂中生态化教学优势

传统的高中英语课堂,往往以教师为主体进行知识讲解,学生们只是被动地接受,缺乏师生之间交流互动,从而造成形成死板僵化的课堂教学氛围。构建生态化课堂,不仅要树立平等和谐的教学观念,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还要有意识地促进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态化的课堂上,学生能够长期保持积极自主、轻松愉快的学习状态,教师们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与学生们的认知特点,灵活地转变教学方法或手段,全面提升师生间的交流互动。生态化的理念要求我们要将英语课堂看做是一个生态系统,师生之间以及师生与教学活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和谐、平衡的动态环境。生态化课堂不只是一种理念,它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改进英语的教学模式、完善教学方法,促进课堂整体生态化的构建。

二、生态化英语课堂构建的有效策略

1.树立生态化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维持一切教学活动的核心标准,要想构建生态化的英语课堂,首先要明确生态化教学理念的真实内涵,进而引导师生共同围绕这一理念开展教学。一方面,生态化的课堂要求我们的理念从“教本”转变“生本”,即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本。教师们的一切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手段的应用以及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围绕学生需求进行,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师生间要齐心协作,共同为生态化课堂教学而努力。教师们要重视学生语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质的培养。同时,学生们也要充分地信任教师,积极地配合他们的教学活动,并且学生相互之间也要通力合作,以期顺利完成课堂活动的教学目标,丰富他们的学习体验。

2.丰富生态化的教学方法。

教学理念是教学方法的基础,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应用都离不开教学理念的支撑。在笔者的英语课堂上,最主要的常用教学方法有三种:(1)情景模拟法,即通过口述、实物展示以及多媒体放映等方法,为教学内容创设真实化的情景,加强学生们的理解和记忆。(2)导学案法,即通过导学案来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条理地规划,引导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和整体知识结构建立,并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培养。(3)兴趣活动法。教学活动的开展一定要富有趣味性,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们的主动性,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其中来。

3.塑造生态化的师生关系。

就生态化教学的理念而言,教师们在课堂上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学生的交流互动过程中,教师是生态教学的引导者与参与者,引导学生们的思维走向。而在教学总结过程中,教师则是建构者,帮助学生们建立整体化的思维结构。此外,在日常的教学中,师生间要以朋友相待,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关爱和信任,以协调好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学生也要积极配合教师们的教学,理解和信任教师们的行为,进而相互协作塑造生态化的师生关系。

4.营造生态化的教学环境。

一个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对生态化英语课堂的构建有着显著的推动。由于高考压力的存在,高中英语课堂长期处于压抑、枯燥的氛围中,学生们的积极性得不到体现,很容易降低英语的学习效率,因而生态化的教学环境也就必不可少。首先,教师们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对缺乏自信心的学生要基于充分的鼓励和支持。其次,教师要给予学生们充分的学习自由,让他们自主进行学习、交流、总结,引导学生们自主确立学习目标,筛选合适的学习方法,对自身的学习过程进行合理的调控。最后一点则是通过合作小组的建立,激发相互之间的竞争机制,确保每个成员都能不断地督促自身,相互协作,共同进步,从而使整个教学课堂呈现一派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三、建立生态化的英语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整体总结的教学活动。传统的教学评价单一且缺乏实际,常常是以偏概全,造成评价内容的片面性。生态化的教学评价,是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机制,全面发掘学生们的优势特点,给予鼓励或表扬以提升其教学体验。生态化的教学评价体系,采用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它更加注重学生们在教学课堂中所表现的认知能力与情感行为能力的表现,弱化了学习成绩的重要性。同时,在这一评价体系内,除了教师的评价外,还包括学生自评与生生互评等多种评

四、总结

课堂交流范文8

语文既是一门语言学科,同时又是进行其他学科学习的理论工具。语文对于信息的传递与获取具有直接的影响,是进行其他课程的学习基础,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作为主体,将课文进行段段分析,详细介绍各段的含义,殊不知却将文章的整体含义拆分,语文课程与语文教学出现了分离。然而教师的任务就是依照教科书、标准答案、考试卷、教学参考资料来进行教学,教学内容也有统一的大纲要求。教师成了教学参考资料的照搬者、成了行政教育部门各项教学规定的机械执行者,将语文课程的教学变成了模式教学。课堂上没有审美的熏陶、情感的陶冶以及思想的交流。语文的课堂教学缺乏一定的趣味性,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相应的积极性。新课改后的语文教学要求将人文因素放在教学任务的突出地位,目的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意义所在,才能充分展现语文学科的无穷魅力。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既要突出语文的文化性,又要突出其实践性的意义。语文教学的文化性和实践性相辅相成,应当使两者充分结合形成统一。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学方法值得反思。例如:有些语文教师对于新的课程教学改革缺少相应的认识,认为改革之后的教学是对基础知识的要求淡化、削弱,只重视语文人文精神的教学,而对基础的字词句缺少相应的重视,甚至根本没有提及。还有人认为这样的教学改革已经过时,反而忽视了平时的课堂教学,在公开课上更是很少提及。课堂的教学氛围虽然激烈、热闹了,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了,但是却缺少对于语言文字的品味揣摩,更没有对于优美语言段落文字的分析鉴赏,而且还缺少必要的字词训练和积累。如果说学生连最基本的文字功底都没有,又何谈对文学更深层次的感悟,写出的文章也会语病百出、错别字比比皆是,就更难达到作者当时所要达到的写作目的。

2、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的主导作用

新课改后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有所提高,减少了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课模式。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必须因材施教、以学定教,增加课堂教学的灵活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到引导组织的重要作用,应该将大部分的时间交由学生自我创新、自我发现、自我讨论、自主学习。将课堂真正的交给学生,并不是说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少讲或者是不讲,一些教师错误的观点意识,认为学生的讨论时间多了,课堂变的更加活跃了,就是真正提高了课堂效率,实际上热烈的讨论背后却脱离了开始的主题。课堂上教师做好引导作用,大部分时间交由学生自主学习。尤其对于课文的理解和诵读上,若没有老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只是一味的互相讨论,任由自己的喜好展开交流,那么一节课后学生对于课文重点还将不能区分、把握,这样课程结束不仅没有达到新课改的教学目的,反而浪费了学习的时间。让学生主动、积极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确实符合新课改要求,但若只是一味的、没有根据的表达观点,又并非符合语文的课堂教学要求,那么只会让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产生错误的理解。所以,要想使得语文课堂变得更加有效率,就必须让教师在课堂上的“引路”、“主导”与学生的“创新”、“自主”有机结合。

3既要交流学习,又要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