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素质教育范例

课堂素质教育

课堂素质教育范文1

随着我国与俄罗斯在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合作不断深入,促使我国俄语教学得到进一步发展。培养优秀的俄语人才是现代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有待解决的问题。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开展积极的探索。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同时也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提升学习效率。文章主要针对素质教育在俄语课堂教学的渗透展开分析。

关键词:

素质教育;俄语教学

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综合素养。通过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现代人才培养就是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坚持素质教育的高等教育是推动我国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近些年,教育改革的重点放在素质教育的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专业”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特征。高等教育在全面普及素质教育的同时,必须凸显专业性,强化专业人才培养的主旨。

一、俄语教学的重要性

俄语是俄罗斯使用的官方语言,同时也是联合国常用六种语言之一。中国与俄罗斯有良好的外交关系,两国人民也有深厚的情谊。我国在政治、文化和经济方面与俄罗斯也有密切的往来[1]。近几年来,中俄两国领导也通过定期会晤加深了两国的合作关系,我们能够通过新闻报道观察到中俄两国之间的友好互动。中俄两国的贸易往来已经从小额的企业间的交易转变为国家之间的大项目合作,例如中俄合作的高铁项目以及石油天然气供应等方面。两国之间的交往是多层次、多领域的,然而这样一来,就需要大量优秀的俄语人才[2]。自改革开发之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导致西方各国对我国的崛起感到担忧,增加了对我国的贸易壁垒,并在媒体方面向中国施压。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且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俄罗斯物资急缺,导致对外贸易经济受到影响[3]。我国东三省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往来密切,俄罗斯经济的衰弱也影响了东三省的经济发展。随着中俄两国战略合作关系的加深,我国各地高校开设了俄语教学,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俄语人才,为两国合作提供了人才支持[4]。

二、我国素质教育现状

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高等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明确指出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加强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身心发展;重视人文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导致当今学生出现道德问题的最大原因主要是由于缺乏素质教育。只有加强素质教育,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早在上个世纪就有学者重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相继有许多学者提出让在高等教育中加入思想道德教育,并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实践结果也证实了素质教育的作用,这说明学界对于素质教育的积极影响已达成基本共识。素质教育的开展要从青少年开展,尤其是在校学生,毕竟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仍需要当代学生的不断努力[5]。在现代的高等院校中,素质教育开展仍存在许多不足,专业教学中缺乏素质教育。虽然部分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并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但是就我国总体情况分析,大多数没有将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素质教育对俄语教学的影响

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学生做好的老师。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选择叙述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或者通过游戏、竞赛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例如通过比赛念绕口令:МамамылаМилумылом,Миламыланелюбила(妈妈用香皂给Мила清洗,Мила不喜欢香皂)、Бегемотразинулрот,Буликипроситбегемот(河马张着嘴,需要小面包)、Учетырёхчерепахпочетыречерепашонка(有4只乌龟,每一只乌龟有4个小乌龟)。

2.素质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素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重新思考和认知事物,发现事物的特点与本质,从而提出新的问题。学生对于教师布置的任务往往是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也缺乏深入探索[6]。学生的俄语水平仅仅能够应付考试,缺乏对俄语的进一步思考和探索。若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只是全盘接受,那么其无法发现问题,也就无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库恩认为在面对复杂问题时,由于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许多学生无法通过既定的条件进行推理和思考,从而有效解决问题,甚至在一些简单问题时也是如此。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俄语教学。

3.提高学生的俄语应用能力

在俄语教学中,通过素质教育,能够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的方式去分析一切事物,这对于俄语具有积极影响。俄语是一种交际工具,其需要一定的应用能力。因此在俄语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俄语应用思维的培养。通过素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才能掌握俄语应用方法。在提高学生俄语水平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俄语应用能力。

4.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有学者将主观能动性定义为一种独立思考、自我评判、作出决定后能自主执行的能力。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育中,要求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主,提高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7]。自主学习是现代教育中非常值得探究的一个问题,而素质教育的开展就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所需的技能。素质教育的开展是通过引导学生对事物提出疑问,从而形成自我思考的好习惯。发现问题是学习的动力,同时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前提,当学生想要自己探究一件事物时,就会调动学习积极性,无论问题的难易程度如何,一定会有探究的过程。此外,素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建立良好的基础。自主学了需要具备较好的方法外,其次就是要做好心理准备,了解自己的优点与缺点,这就需要采用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自己的不足,从而逐渐查漏补缺,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

四、俄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素质教育

1.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教学改革和发展中大多数任务都是由教师实施的,其作为建设的主力军,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体。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不但是深入教育改革的现实需求,同时也是进一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教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以及新中国的建设者的切实需求。因此,管理层需要认识到教师专业培养的重要性,将素质教育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是提高俄语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决策。

2.创造俄语氛围

学校可以通过聘请外教,让学生与俄罗斯人接触,感受地道的俄语。组织学生开展俄语交流会,为学生创造俄语交谈环境。同时还可以与俄罗斯高校开展交流活动,通过两校学生交流了解两国真实的语言环境。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出国深造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3.利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

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手机、平板电脑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这为微课教学提供了较好的条件。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制作教学视频,并将其上传到班级的微信群或者QQ群,还可以放在学校的网站中。借助网络平台进行良好的师生交流,能够在线为学生解答疑问,有助于创建和谐的教学环境。学生在课外也可自由进行学习,能够减少其玩网络游戏的时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结束语

现阶段的俄语教学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开展的,教师通过讲解俄语知识和语法,同时在俄语学习过程中了解俄罗斯的历史背景、民族文化,从而磨练意志,培养思维能力。在此过程中更需要加强素质教育,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用俄语交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从而积累经验,为未来的工作建立良好的基础。

作者:魏征 单位: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杨玉明.素质教育与俄语教学改革[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1):65-66.

[2]闫洪波.素质教育与俄语基础教材的革新[J].中国俄语教学,2015,20(3):52-57.

[3]孙梅子.浅谈对外俄语口语应试素质教育提升的培养[J].才智,2014,23(15):79-80.

[4]赵秋野.俄语阅读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J].中国俄语教学,2014,23(2):54-57.

[5]霍晓晶.素质教育视阈下的俄语教育教学研究[J].教师,2013,24(17):76-77.

课堂素质教育范文2

初中数学是初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真正地落到实处,就需要广大教师关注其重要性,想办法如何进行开展下去.新课标的不断推行,教学越来越多地关注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的各个方面以及能力发展,最终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将素质教育贯彻于初中数学教学当中,使素质教学能够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本文首先分析了素质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接着讲述了素质教育的核心作用,最后讲述了初中数学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

素质教育;初中数学;课堂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进步,社会越来越多对人才的需求,传统的应试教育弊端逐渐地出现,如果只是重视分数而不是重视能力的培养很难适应这个时代的要求,近几年来,已经有一些学校尝试在各学科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在初中数学中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是根据人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作为根本的,注重开发智慧的潜能,同时也培养学生高尚的德育方面,使学生德、智、体得到全面的发展.此外,实践也证明了素质教育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能力,能够更好地促进教育发展以及培养各个领域的人才.数学也是一门基础性的教育,同时也是一门工具学科,学生的素质低,就会制约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数学教学是基础教育阶段中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数学的教学当中,使数学的教学能力提高为学生整体服务.

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传统的应试教育只是注重灌输知识,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创造能力.教与学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因此,老师的主要职责不在乎“教”,而是在于指导学生“学”,让学生在学当中慢慢地成长,当学生的求知欲望慢慢地强大,就会主动地去探索知识、创造知识,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另外,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数学科学的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断拓宽和加深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学知识,学生只有在独立自由的学习过程中,才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培养起独立钻研的精神.

三、素质教育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策略

1.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强调思想品德教育

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是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对学科内容讲解的同时,老师可以列举出中国古今中外著名的数学成就和优秀的学生成功案例,从而引起学生产生共鸣,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思想品德修养.例如:中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他是美国科学院历史上第一个当选为外籍院士的中国学者,他的名字进入美国华盛顿斯密司—宋尼博物馆,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88个数学伟人之一.再加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从而可以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讲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等,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可以使学生的世界观形成.

2.采取分层教学的模式

分层教学模式的构建,就是要做到“因材施教”“因才定教”,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以及评价标准,使每一名学生在每节数学课上能够有所收获,从而可以实现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集体进步.例如:首先对学生进行分层,一般是按照20%,60%,20%的比例,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然后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进行座位的合理安排和学习小组的合理分组,这主要是为了便于学生进行小组内部的相互学习和进步;其次,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这样可以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各取所需,最终达到整体学生的成绩提升.

3.科学文化素质教育

数学素质教育就是要把文化素质与专业素质教育相互结合起来,构成具有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综合能力是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最本质的要素,作为教学科目的初中数学着眼点在于完成初中数学教学目的所规定的任务,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概念,并培养技能、发展能力.例如:《数学课程标准》上规定学生要了解、理解、掌握、应用的数学知识,就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的任务,也是构成学生初中数学智育素质的最基本的部分;另外一个方面,在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掌握数学思想以及数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科学文化素质是学生一切素质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素质,数学老师一定要在教学中必须精心设计、精心施教,尽量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学到更多知识,从而可以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不断地深入人心,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前的教育发展,数学课堂以经不仅仅是学生增长知识的课堂,更是学生获取快乐和享受成功的地方,因此,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实施初中数学素质教育并不是在短暂的时间里面就可以完成的,它具有迫切性、长期性以及艰巨性,这就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将素质教育贯彻到实际工作中.

作者:朱妍 单位: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

【参考文献】

[1]侯永沛.浅谈初中数学素质教育[J].学术论坛,2014(14):219-219.

[2]戚汝增.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岱宗学刊,2000(3):88-88.

[3]傅玉乾.初中数学素质教育之我见[J].教育科学,2013(6):67-67.

课堂素质教育范文3

关键词:素质教育;语文教学;高效课堂;学习能力

当前,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所谓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已成为很多专家学者的研究重点。教师应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使授课方式及学生学习模式都有一定的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及主动性。本文从高效课堂的教学理论出发,结合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行论述,以高效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氛围,将素质教育真正体现在教学的各个阶段中。

一、高效课堂概述

高效课堂是在高效率学习的基础上,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将课堂的学习效果最大化,不仅完成课堂任务,而且对学生的品质进行培养和锻炼。高效课堂把时间、教学任务和学习效果三者结合在一起,利用最少的教学资源,获取最大的教学收益。课堂教学是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基础,要通过自主、探究及合作创新的学习模式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以及自主创新能力,通过自主学习方式激发学生最高质量的学习效率,同时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认知态度、道德品质、个人能力等进行锻炼,使学生在自主、高效的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自信心和学习习惯。因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研究和构建高效课堂至关重要,可使学生不断提升自我认识,对事物逐渐形成自己的判断标准。高效课堂要鼓励学生善于表达、勇于创新、大胆实践,这才是素质教育的目的所在。

二、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

1.课前设计合理的教案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为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教师要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学观念,做好课前准备,为学生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和教师的引导高度统一,达到和谐。

2.创设合理教学情境,营造富有激情的课堂氛围

情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因素,教师在语文授课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学生受耐性、注意力和接受能力的限制,在课堂学习中很容易分心。教师要想办法调动课堂气氛,把自己的情感完全融入到教学中,通过肢体语言与教学内容的结合营造动人的情境与氛围,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每堂语文课都富有感染力和激情。这样,学生才会全身心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中,更好地与教师配合完成一堂完美的语文课,构建语文高效课堂。课堂上最简单高效的学习方法是体验,是师生及生生互动的交流过程。教师应根据课文实际内容创设相应的场景,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中引起共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在讲《让我们荡起双桨》这篇课文时,可以先播放歌曲,将学生的情绪带入到情境中。从读课文变成“唱课文”,学生的兴趣会马上被调动起来。教师再结合一些影像资料为学生解读课文的意境,寓教于乐,达到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3.利用多媒体教学助力高效课堂

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很短,大概在20分钟,而注意力不集中是高效课堂实施的障碍。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能被学生高效利用,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指明了方向。教师将多媒体课件中精美的画面及视频短片作为课堂导入,能够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带入到相应的教学情境中,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多媒体直观、形象的特点能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打造高效课堂。

4.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常常是教师讲的时间比较多,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较少,这会导致教学工作事倍功半。构建语文高效课堂,重点是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预习和讨论,分组的原则是方便学生的自由交流,形式可以灵活多样。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分别提出新课的疑点和难点。学生在自主阅读及寻找问题的过程中,会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随后,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疑点和难点进行相应的解答,再根据学生提出的疑点、难点布置相应的练习和作业,对知识点进行更好的巩固。这种合作探究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5.张扬个性,鼓励创新

教师要彻底改变“唯师是从”的学生才是好学生的想法。创新意识来源于学生的质疑问难,善于质疑的人,才有自己的思维想法,教师要鼓励学生展现自己的个性。如果学生围绕教学大纲提出有见解性的问题,教师要对学生的创新想法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

6.注重课后反思

反思、积累、创新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必要环节。教师要在课后反思过程中总结教学仍有哪些不足之处,并对不足之处进行归类整理,以便将来遇到同类教学问题时更好地解决。例如,在直观演示、旁征博引下能否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创造出“我要学”“我想学”的教学气氛,就是教师在每堂课结束之后需要反思总结的问题。教师还要善于观察教学活动中的闪光点,形成和学生之间的思维共鸣,使课堂富有朝气和激情。教师应在课后及时记录整理这些瞬间的闪光点,为今后的教学提供素材及灵感。只有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方法和理念,高效课堂才能得以真正构建。

三、结束语

总之,构建高效课堂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研究这个问题对新课改的长远发展有重要意义,是素质教育的最终体现。教师要有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用自己高尚的人格、真挚的爱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要以扎实的基本功、严谨的态度和求实向上的精神为学生做个“终身学习”的好榜样。教师应不断钻研深造,敢于创新,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使课堂的趣味性得到提升,以生为本,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并开发其最大潜能,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蔺祥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甘肃教育,2018(22).

[2]林英.注重核心素养打造高效课堂[J].黑河教育,2019(02).

[3]林之晖.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J].当代教研论丛,2019(01).

[4]李海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之我见———《晏子使楚》教学例谈[J].现代教育科学,2018(S1).

[5]谢胜瑞.“互联网+”时代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基础教育研究,2018(20).

课堂素质教育范文4

【关键词】初中数学;素质教育;路径

前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教育中重要的内容之一.数学作为一门兼具逻辑性和思维性的学科,需要教师在课堂中不仅要讲授数学基础知识,还要在课堂中提升数学素养.数学的学习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学习的主要基地,在每一节进行精心设计,让每一名学生在课堂中有所收获,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

一、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更多适应时展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在初中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主体性的作用,让学生燃起对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自我探究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教师、学生及家长过于重视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分数的压力下苦不堪言,久而久之就对数学形成了抵触情绪.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素质教育,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在生活中会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师要不断地进行教学总结与反思,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学的重点目标之一.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行素质教育的路径

(一)转变教学理念,提倡数学素质观

素质教育的实质是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传统教学中的教师作为课堂中的绝对主导,学生作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教师要进行角色转化,让学生在学习中成为主体.在教学中树立现代的教学观念,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以往的教学形式已经改变,教师要让学生树立数学观念.例如,在学习“正数与负数”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生活中存在的负数现象,可以从温度入手,让学生思考“零下1度、零下19度”的含义,学生在思考温度的过程中,就是探究正数和负数的过程.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方面是存在类似情况的.要树立学生以数学的视角看待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时勇于提出疑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养成提出疑问的习惯,还要科学预习、及时总结复习.学生普遍对数学缺乏兴趣是由于没有找到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预习,学生在预习时可以分成若干个小组.由组员内部各自划分任务,学生在组内明确自身的任务后就可以自主学习了.在讲课时可以让各个小组将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由全班共同解决.这样的过程既培养学生养成科学学习的好方法,又锻炼了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三)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提倡个性化教育和特性教育,主要是将重点放在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上,注重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时,不能只注重基础的教材知识,可以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数学学科是一门兼具逻辑性和思维性的学科,很多知识单单靠学生去想象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为了加深学生对不等式解集的理解,教师要适时地把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直观地表示出来,给学生一个直观形象的展示,不等式有无限多个解.学生在数轴的帮助下会对不等式有新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数轴上表示数是数形结合思想的具体体现,数轴上的数形成了数集,则比在数轴上表示数又前进了一步.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数轴解决问题,这样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学生会在脑海中形成不等式的基本框架,激发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

三、结束语

实行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提倡数学素质观,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数学的魅力所在,不断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任艳风.初中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路径探索[J].南北桥,2017(20):25.

课堂素质教育范文5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语文;课堂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了教师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将培养学生独立人格,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主要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使自身的综合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一、确立角色意识,提高教学实效

(一)教师在教学中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承担着复杂的角色定位,但是这个角色的定位是灵活的。在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下,教师总是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后将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进行有效地控制,成为了小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的控制者。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由控制者、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去进行分组,通过合理分工、搜集资料等方式去进行问题的解答,形成一定的认知突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次“语文主题文艺会”,将活动的组织、表演的内容和环境的布置都交由语文课代表和其他几名能力较强的学生负责,教师则在这个过程中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和学生共同合作去完成文艺会的设计,在适当时机对学生进行适时地引导。活动的内容以及组织形式全权由学生来进行安排,不仅在活动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教师在教学中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语文学习有着非常殷实的资源条件,也有合适学生的语言环境,可以说语文课程资源是无处不在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将课本当成唯一的语文学习资源,这样的想法不仅片面而且狭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都能作为语文课程的学习资源。在课程资源扩大的同时学生的学习范围也跟着随之扩大,日常生活和大自然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条件,这样的范围扩大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也是一个便利。教师可以根据语文课程的开放性特点设计教学过程,充分利用身边和周遭环境以及电子设备对学生进行教学。例如,在教学《梦圆飞天》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设备下载“神舟五号”飞行中的视频以及照片、采访等,让学生能够切实地欣赏到宇宙的样子,引领他们感受宇宙的浩瀚。在本课中教师通过信息技术的途径利用电子设备进行教学,对课程资源进行了很好的利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文活动资源。

二、巧设情境,激活课堂

(一)结合情境表演再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情感的提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加入“情境表演”的形式,让学生通过想象模仿文章中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情感、语言等内容,让学生将自身代入到文章的角色中,与其产生共鸣,将文章中的情形再现,以此来促进学生情感的形成。例如,在小学五年级上学期《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过去的辉煌与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的爱国与仇恨侵略者的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创新教学方式,以此来达成教学目标。由于学生对于文章中所讲述的“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比较陌生,对“圆明园的毁灭”的伤痛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运用课件的形式为学生展示过去的圆明园,再结合课件阅读二、三、四自然段让学生走进圆明园的辉煌过去,然后再继续阅读文章后几个自然段的内容了解圆明园毁灭的经过及毁灭后的情形。在通读文章后,学生的情感已经逐渐被调动起来,为了能够让学生萌发爱国之情,产生团结一致对抗外敌的情感,教师此时就可以加入情境表演的环节。设计侵略者、保卫者的角色,让学生根据文章中的内容设计角色的语言及动作进行表演,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感受侵略者的无耻与保卫者的无奈,从而萌生保卫祖国、为祖国做出贡献的伟大情怀。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还为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方向。小学语文科目由于大量的文字、少量的画面,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入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PPT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通过色彩鲜艳的画面、丰富的图片、新颖的学习内容更加深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开阔学生的眼界,使学生接触到更多丰富的知识内容。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将音乐加入到教学情境的创设中,好听的音乐可以帮助学生舒缓心情,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通过背景音乐更好地进入到文章的情境中,使课堂效率进一步提升。因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以对话和故事的形式为主,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对话情境与故事情境,让学生能够运用自己表演或观看表演的形式进入到角色中,体会并理解角色的心情,深入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以《秋姑娘的信》为例,这是一篇科普童话,它运用秋姑娘写信的方式介绍了大雁南飞、青蛙冬眠、松鼠储备食物、树木裹上稻草等内容。为了让学生能够对文章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可以先播放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对图片中的内容进行描述。或者是播放冬天即将来临,动物、植物准备入冬时的视频,让学生能够进入到文章中,体会到秋姑娘对大雁、松鼠、青蛙、树木的关爱与体贴,由此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利用语言艺术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言艺术的科学应用可以实现学生情感体验的合理丰富。小学阶段学生缺乏丰富的社会实践,因此,教师在具体进行语文教学时,需要利用语言艺术进行教学情境的合理创设。语言艺术的科学应用能够进行生活实际合理创设,同时代入真实的情感色彩。例如,以《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为例,在具体实施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发散,使语文教学效率提高,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可以边播放“十里长街送总理”的视频,边进行讲解。随着背景视频或者音乐的渲染,再加上文章中关心贫苦老百姓的语句,这样能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情绪。

三、构建小学语文生态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

(一)运用富有趣味的方式打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课堂氛围的创建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有了好的课堂氛围才能使学生真正地融入到学习中去。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偏小,如果没有使用能够引起他们注意力的方式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就不容易达到预期的课堂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应该将小学语文教学和情境创设相融合,将生硬的语文知识转变为生动的课堂情境。例如在进行汉字教学时,传统模式下对于汉字的教学通常会对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进行教学和训练,由于课堂的不生动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所以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在汉字教学中创设不一样的情境模式,例如游戏识字情境或者是故事化识字情境模式,引起学生的积极性。如游戏识字情境,以小学一年级第一课的汉字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萝卜蹲”的游戏来进行课堂创设。让学生将不同的字戴在脑袋上通过喊口号的方式来进行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对汉字进行认知巩固,提高学生对汉字的掌握程度。

(二)开展有趣的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是建立在兴趣基础之上的,构建小学语文生态课堂,就是要创建一个能够对学生学习有帮助,同时又生动有趣活跃的课堂环境。教师在打造生态课堂时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的建设中,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着手,使学生能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在小学语文课堂活动可以创设角色扮演、外出实践等方式进行。例如,三年级上学期《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学习过程中,先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再利用自由分组的形式对课文中的内容进行扮演,最后通过竞赛的形式让学生票选出演得最好的一组。在预习时学生就要对角色的内容进行分析,这时就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避免了教师讲课文内容的这种枯燥的模式。例如,运用外出实践的形式开展活动,在作文课“我眼中的春天”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外出去实践,让学生观察自己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再通过在课堂的讨论与分享教师引导学生先运用口头作文的形式将自己眼中的春天描绘出来,最后再对自己的作文加以润色成为一篇完整的作文。将这些活动融入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教学模式更加丰富多样,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从而得到全面发展。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主动思考问题能力。小学年龄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对未知的问题总是充满着探索的欲望。教师则要合理地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好奇心自主探索课文内的知识。例如在《乌鸦喝水》一课中,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教师首先在课前布置好问题“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让学生带着疑问的态度进行预习,接下来则可以加入一些适当的讨论环节让学生进行思维的分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提前将问题进行布置的方法,也可以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然后分析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可以使学生摆脱教师教的模式,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对于构建和谐的生态课堂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的任务即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创造精神以及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应当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转变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运用适合学生的方式进行教学,只有运用这样的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课堂素质教育范文6

在初中基础素质教育培养中,美术无疑是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全面发展的一大助力,是学生获得欣赏美这一能力的重要学习途径。美术教育在整个初中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美术教育作为我国一直大力倡导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一教学理念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教师和学生都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作为教师,更要时刻注意自身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是否达到了不断发展美术教育这一目的。对此,下文是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及教育实践得出的有关初中美术教学的意见和看法,希望可以对广大的美术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

初中美术;教学;兴趣;实践

美术教育不仅帮助学生培养自身的审美情趣,也不断提高学生对于美丽事物的鉴赏和创造的能力。对于学习美术的学生来说,除了最基础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很大的提升之外,学生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科学文化素质也得到了巨大的提高。美术教育是初中基础素质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如何才能更好地发展和提高美术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我认为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纠正错误的美术观念

初中学生对于美术的重要性意识的不够充分,对于美术的意识也较为淡薄。如何让初中学生对美术教育提起兴趣是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只有让学生认识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对美术感到十分有兴趣,我们的教学目的就完成了一半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会因为自身兴趣的原因不断努力地去学习老师教授的知识,去温故而知新。只有这样,美术课堂的效率才会不断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才会有所上升。对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我认为从学生们较为喜欢的事物着手比较容易,举个例子,很多初中同学都很喜欢动漫、漫画等绘画作品。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美术的热情,老师可以将学生喜欢的动漫人物的绘画内容搬到我们的课堂上来,想必这样的教学课程一定会十分受欢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对学生“投其所好”,还要纠正自己错误的美术观念。很多美术老师都觉得美术只是一门闲置的课程,很多老师在临近期末的时候,甚至经常性的去挤占和挪用学生们本就少的可怜的美术课,这样不仅让学生总是处在一种疲惫的学习状态中,对他们日后的发展也起不到丝毫的好处,所以教师为了提高美术教育的教学质量,首先要摆正对于美术课堂的看法和观念。要学会重视美术教育,不断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美术素质,具备欣赏美丽事物的能力以及对生活的热情。

2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美术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情操,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这都是因为美术教育需要学生具备一定得动手操作能力即动手实践能力。老师需要在讲解普通的美术知识的同时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不断加强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为了增添实践活动的实用性及趣味性,老师应当将课程的内容尽量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例如,多设计一些有趣味性的作业内容,让学生们在家中收集废弃的旧物,让他们进行改造,并做出成品。在这个动手的过程中,老师针对学生们收集上来的材料可以进行讲解,让学生们感受到这些材料的色彩感,这些废物的形状、质地。学生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这些废物进行加工创造。学生们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不断感知到事物的美好,让学生明白美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对他们心灵美的教育呢。当学生完成作品后,老师还可以举行艺术展览或者义卖,让更多的学生和老师感受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相信其他的学生和老师也都会爱上美术课堂,明白美术教育对于初中基础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3注重美术课堂的教学评价,强化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上文我们已经提到过,很多学校美术教育发展缓慢的一大原因是学校和教师都没有意识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随意挤占和挪用学生宝贵的美术课堂时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除了老师要改正自身的错误美术观念,学校还要加强美术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当把美术教育与学生的教学评价关联起来,学校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将会有质的飞跃。我们要积极采用学生自评、互评等方式的教学评价。这种新型的教学评价,既帮助学生增强自身的参与意识,也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要想把初中美术教育发展的壮大起来,仅有以上三点是绝对不足以达到这一目的的,教师们必须始终坚持不懈的创新和纠正已知的错误的教学方法,明确美术教育的重要性,这样初中美术教育才会有更好的发展与明天。

作者:孙玉霞 单位:山东省青州市东坝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罗达元、如何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水平、《快乐阅读旬刊》、2011.

[2]贺亮、浅谈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

课堂素质教育范文7

1.1开拓学生创新精神

创新是改革发展的动力,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明诠释出了辉煌的历史是在先进的生产力水平作用下的结果,而先进的生产力又是以创新为根本动力的,通过历史课堂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对创新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今后就业创新的热情,尤其是在技术上的创新,其可以带动整个国家生产力的发展。

1.2弘扬中华美德

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传统美德,比如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孔子身处困境成《春秋》;屈原遭放逐而赋《离骚》;司马迁受宫刑后的《史记》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一系列的历史风云人物其身上所体现的精神都有利于弘扬中华美德,塑造完美的人格品性。

1.3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孟子“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无不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正气。通过对这类经典名言的诠释,可以让高职生深深感知一种强大的爱国精神和不屈的意志,然而也只有具备了这类品质,一个人在今后的就业岗位上才能不失方向,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2、高职院校历史课堂中人文素质教育渗入途径

2.1明确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本质意义

人们接受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摄取文化价值,从而获得深刻而全面的人生体验。而这种人生体验、文化品位与技术能力绝不是仅仅靠僵死的、物化的知识所能获得的,它需要人文教育的滋润。科技文化的迅猛发展导致知识不断更新,本已极其繁的社会职业岗位本身也是一个动态的大系统,高职教育的专业方向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与针对性,但是要为每一个职业岗位分别设置专业是完全不可能。因此,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空间。在现代社会中,任何给定的知识都注定是不完备的,唯有内在的人文素养可以成为人生的重要动力和创新的重要源泉。高职教育具有的高等教育的属性,决定了其培养出来的人才应具有以道德品质为基础,以人文素质为依托,以从业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必须“以人为本”,摒弃重职业教育而轻人文教育的偏颇做法,重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着力培养学生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以及尊重人的尊严,价值的生命意识,并能与社会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文素养。

2.2开设历史人文学科课程

精心设置人文学科课程人文社科知识是人文精神与修养的前提和基础。加大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投入,努力构建良好的教学支撑体系。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变是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重点,所以必须引入系列具有丰富社会历史经验的教师、引入相关历史教材,改革课堂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学习积极性。高职院校要摒弃仅仅围绕专业设置课程的模式以及将专业划分过窄、知识分割过细的观念;以大学科逐步代替现有专业,广泛开设一批以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社科类的必修课,文科生可以选修一些理科的课程,而理科生也可以选修一些文科的课程。而且还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挖掘、整合人文社科教学资源,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加强文科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并强化理科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2.3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增加教育投入,引入不仅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较强的教学与科研能力,还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的历史教师,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完善自身水平,不断学习学习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并且在历史课堂传授过程中把人文精神透彻的诠释出来,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对社会对国家有责任心的人。所以要让教师成为学生在人生路上的指明灯和充满人格魅力的精神导师,强化人文素质教育,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2.4开展一些关于人文社科的历史讲座

总体来看,当前高职院校人文学术氛围较弱,老师和学生都忽视了对人文知识人文素质的培养,所以必须打破这一格局,有规律有组织有计划地去开展一些人文系列的讲座,可以聘请知名社会专家,人文艺术家等进行专题讲座,从而调动高职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加强专家与学者的课堂互动交流,增强讲座的实际效果,增强整个院校的人文气息。

3、结语

课堂素质教育范文8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途径

新课程改革实现了教师教学方法及学生学习模式的创新。相较于传统课堂教学,高效课堂旨在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是“有效教学”的有机构成部分[1]。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研究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模式,也已提出相对具体而科学的研究学习策略。基于此,论文研究素质教育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目的一方面在于引导广大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创造性及主动性;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打造高品质的快乐课堂,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以下将重点分析素质教育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针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研究分析

(一)研究目标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基础为课堂教学,以构建自主、合作及探究性学习模式为着眼点,目的则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创新创造能力,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有效发挥出来,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三观,实现文化素养及审美品味的提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自信心及学习习惯。在素质教育理念逐渐普及的今天,研究和构建高效课堂有助于实现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能力的提升,使其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过程中,从而学会学习。高效课堂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勇于表达、勇于实践,对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2]。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高效课堂的研究目标主要在于解决下列几方面问题:一是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语文学习特点加以研究,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良好学习习惯及学习方法的培养加以研究;二是研究如何将学生语文学习热情充分激发出来,增强学生求知欲及好奇心,对学生创新意识及探索精神进行有效培养;三是分析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差异,对小组建设策略加以研究,对学生合作学习意识进行有效培养;四是研究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方案的制定、应用及管理方法,以此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效果的优化。

(二)研究内容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要求对小学语文课标的精神实质进行深入理解,对教材展开深入研究,对小学语文教材内部的各种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在此基础上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的目标。因此,要想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师应对现有的教学改革实践经验进行充分利用,通过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来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具体的高效课堂实践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采取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多种学习方式,在语文课堂中挖掘学生潜能。此外,教师还可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充分利用,摒弃过去死板单调的语文教学模式,利用先进的教育信息资源丰富学生语文视野。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师可从教学实践入手,通过不断的实践学习归纳总结教学规律。部分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经过数年探索实践提出“双边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其中“双边”指的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开展的双边活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则负责学习,以师生合作的形式实现教学相长。“六步”则是指“确定目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小组展示—师生点拨—达标检测”这六个步骤,其中目标是方向,自主是核心,合作是保障,展示是关键,点拨是升华,测试是结果[4]。总体而言,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研究的具体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一个有效的学习、交流及展示自我的平台,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贯穿于整个语文课堂中,从而获取最优的学习效益;二是通过构建学生学习小组为学生提供合作平台,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及综合能力的提升;三是对师生关系进行调整改善,在平等对话的环境中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教学评价实施改革,强调形成性评价。

二、素质教育下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素质教育强调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自觉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这不仅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基本途径,更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但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却并未将这一理念落到实处。一方面,部分教师在教学理念上相对传统、落后,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因而很难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导致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得不到显著提升,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也存在不利影响。而另一方面,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单纯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既不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也没有为学生留出思考探究的空间,这种以单纯记忆为主的学习方式只会让学生变成学习机器,甚至导致学生丧失语文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素质教育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途径

(一)基于教学内容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热情

无论哪一种学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都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基础与前提。小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好奇心与旺盛的求知欲,兴趣是驱动他们主动投入学习的决定性因素。如果学生热爱语文,那么他就会主动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中,与教师配合共同完成一堂完美的语文课,由此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得以构建。反过来,如果学生根本对语文课不感兴趣,那么他就会以一种消极的态度对待语文,良好的学习习惯及阅读习惯更是无法养成。因此,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是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关键所在。教师要努力加强教学研究,在实践过程中探求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方式方法,其中情境教学法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比如在学习课文《大禹治水》时,教师就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滔天的水流将大地淹没,人们因家园被毁而流离失所,大禹听闻这一消息就决定去治水,他废寝忘食,“三过家门而不入”带领人们疏通渠道。通过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来引发学生注意力与好奇心,大禹最终有没有成功消灭洪水灾害呢?大禹最后回家了吗?这样一来,学生就能主动自觉地学习这篇课文,在满足好奇心的同时对所学知识加以掌握,从而成功构建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5]。

(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切实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自主学习与高效课堂构建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必须给学生留出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勇敢地表达出来,着重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学生潜力的深入挖掘,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比如在学习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教师可基于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即通过这篇课文你们感悟到什么样的道理?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又是如何与自己的爸爸相处呢?这样一来,学生可联系自身实际情况开展自主学习,对文章主旨内涵有更深刻的体会,从而深入理解所学知识。

(三)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课堂实践活动,深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中,实践教学是其中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实践教学中学生能够更为深入地掌握所学知识,达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但是当前部分教师只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照本宣科、一味灌输,对学生的课堂实践比较忽视,这种教学模式无法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不利于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提升,更谈不上有效课堂的实现。基于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有效开展课堂实践活动,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比如在学习课文《诚实与信任》时,教师可布置学生一项任务,即针对“诚实守信”这一主题写出一件事和自己的感想,使学生以写作的方式明确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并自觉践行这一理念,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同样是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毛海燕.聚焦核心素养构建高效课堂[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12):21.

[2]程红波.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0):65.

[3]靖晶.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8(27):140.

[4]王永红.素质教育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