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内外创新作文范例6篇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范文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当今国际国内日趋激烈的各种竞争,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才的竞争,尤其重要的是创新型人才综合素质的竞争。为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必然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那么,语文教学又该如何承担起这一重要使命呢?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师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学生是教育活动中与教师志同道合的参与者。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努力将自己的心理调适到符合教学内容需要的状态,将激情和微笑、趣味和爱心带进课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善于启发诱导,语言幽默风趣,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减少学生因学习紧张引起的心理压力,而且还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学生敢于说话,敢于争辩,无所顾忌,往往迸发出智慧的火花,透露出创造的萌芽。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不变的真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是语文教学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只有当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在学习中才会获得一种极大的满足,从而使整个身心都沉浸在一种难以名状的愉悦之中。因此,只要教师善于激发学生学习与创造的兴趣,并为之铺路搭桥,创造成功的条件,他们就一定会在愉悦的状态下自觉的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与创造的乐趣。

二、树立大课堂语文教学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1、教师要转变观念,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改变传统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实施开放型语文课堂教学。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参加一些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做到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春天,组织学生到郊外踏青,找一找春天;听一听大自然的音响;开展一些有趣的科技活动;看看老一辈革命事迹展览。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准备,情感体验,学起课文来自然思维活跃,情趣盎然。这样,学生既得益于课外活动,有得益于课堂教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适量地引进富有针对性、趣味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的内容,透过四川汶川地震的悲惨画面中,让学生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让他们的心灵得到一次震撼,让他们重新审视生命,受到震撼之余,他们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来,这样既能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充分挖掘教材潜在的意象和精神,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还能使学生获得情感的愉悦,得到创造美的享受,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语文教学要走出琐碎练习的泥坑,拓宽教学的领域。在课外阅读中,在课外作文中,在课外听说中,在课外的大众传媒中,以及在课外的一切语言交际活动中,学生可以学到大量鲜活的语言,学生自身的创造力也得到充分施展。语文教学不能光靠小课堂,而要把小课堂与大课堂结合起来,把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课内、课外两条腿并行发展,互相配合,才能走向语文教学的新天地。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范文2

1、课堂气氛不活跃

在中专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气氛不活跃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很多学生觉得语文课堂十分枯燥、沉闷,没有较高的学习兴趣,因而在课堂学习中也就会出现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1]。同时,由于课堂气氛不活跃,还会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在老师的讲课过程中经常出现思维“开小差”等现象。而且很多语文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也不会刻意的去活跃课堂气氛,或者为了强化讲课效果反而保持课堂纪律,使得语文课堂成为了填鸭式的被动教学模式。

2、教学方式单一

传统的中专语文课堂教学方式便是课本、黑板式的教学,对于教学内容也完全以教学大纲为基准,很少进行教学内容拓展。虽然当前很多中专学校都配备了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但是真正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的教师并不多,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兴趣很难被激发出来。教学方式单一问题主要是由于教师教学思维僵化造成的,在传统的教学思维下,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应试,这种语文学习便成为了纯粹的语文知识记忆。在写作能力培养方面,也缺乏较好的创新,以作为写作练习为主,学生在这种写作练习下很难有创作热情。

3、缺乏课堂互动性

语文教学事实上应当是一种课堂互动性很高的学科教学,而在一些中专语文课堂中,教师往往并不注重课堂互动性的提高,很多教师认为进行课堂互动会降低教学效率[2]。事实上并非如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升课堂互动性,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而不是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一言堂”。缺乏互动性就会使得学生丧失了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对于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也很难用心去听讲,在学习中发现的问题也往往不会主动寻求答案。这样一来,不进行课堂互动不但不会提升教学效率,反而会降低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

二、中专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策略

1、以竞赛方式活跃课堂气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学习竞赛是活跃课堂气氛的有效方式,例如在学习某一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教师针对课堂教学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各个小组分别讨论。开展课堂学习竞赛的方式不但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提高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去主动学习、主动思考,而且这种方式对于教师来说还能在课堂气氛和话题方面进行良好的掌控。

2、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的创新是语文课堂教学创新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当前比较成熟的教学手段创新方式便是利用多媒体设备开展课堂教学。应当注意的是,多媒体教学并不是简单的以课件教学代替课本、黑板式的教学方法,而应当是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内容拓展[3]。例如在教学中给学生放映相关的视频、图片等,以此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众多教学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设备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在应用过程中教师在内容上应当进行适宜的选择,以保证取得更好的效果。

3、开展学生个性课堂展示教学

学生个性化课堂展示教学也就是指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展示自己,这一方式在写作教学中较为适用。例如在作文写作练习中,教师就可以放宽写作限制,让学生进行更加自由的创作,并且在写作完成后朗读自己的作品,还可以组织其他学生进行评论。个性展示教学的开展能够极大激发出学生的创作热情,这对于提高其写作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在个性展示中,还可以加入学生的一些自我感悟,包括对课文学习的感悟、对写作的感悟等等,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

4、拓展教学内容

对于中专课堂教学来说,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主要围绕课本和教学大纲,而在课外教学内容拓展方面存在很大的欠缺,因而积极进行教学内容拓展便是一个有效的创新途径。拓展教学内容的主要作用便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就语文教学的特点而言,积极进行教学内容拓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拓展教学内容时,应当着重选择一些易于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并且要和教学内容有着一定关联性,这样更有利于取得较好效果。还可以在拓展教学内容方式上进行一定的改变,例如以学生自我拓展的方式为主,教师规定一个拓展范围,让学生搜寻资料并且进行整理,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拓展成果。这样以来,不但能够起到拓展知识的目的,还能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促使学生去主动学习、主动思考。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范文3

这种创新必将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所以要让学生敢于创新、乐于创新。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教师营造课堂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和谐、活泼的气氛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发展。专制、压抑的课堂氛围则给师生,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带来障碍。作为课堂组织者——教师自身要把自己作为普通的一员置身于学生主体中,与学生和平相处,感情上会更融洽,心理上会更沟通。如课堂上多用“我们一起来学习好吗?”

“××同学,大家都很想听听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我们大家知道你能行!”这样往往就能激发创新的兴趣。教师的及时赞扬更能使学生受到鼓舞,一句“你真棒!”“你的说法有新意”把这-声声赞扬送入学生的耳际,流入他们的心田,给他们以亲切感。学生就更愿意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说给老师、同学听。创设美好情境的同时如果把“微笑教学”的艺术带入课堂,让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美好的心境,创新意识就孕育在了这种心境之中。

二、引导学生课外延伸,培养创新思维

现在语文教学中的“少、慢、差、费”现象,仍困扰着语文教学工作者,使教学效率不高。我认为,树立大语文观,形成课内外相衔接的语文学习网络,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学应该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语文课堂教学,这是学生学习最基本的途径;第二个层面是其他各科教学及各种课外活动;第三个层面是家庭和社会。语文学习并不等同于语文教学。“语文学习的外延同生活的外延相等。”要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课堂教学是第一渠道,丰富多彩的语文学科的各种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全面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应切实抓好课外这块阵地,通过各种活动去扩大知识领域,让学生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把课内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课外得到有效的巩固和应用,从而形成各种技能技巧。

学习新课之前,让学生搜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知识,如社会背景、人物介绍、历史典故、及其他各种有关的知识等。为学生提供各种课外活动的机会。办专栏:“小作家”园地,“手抄报”展评;提供表达与表演活动的机会“诗歌朗诵赛”、“我爱中华”讲演,“课文成画”(把课文的内容转化成美丽的图画或逼真的示意图)展览等活动,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三、教师点拨引导,培养创新精神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既是学习基础知识的主要途径,又是写作的必备前提,既能训练思维,发展智力,又能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因此,要求教师不仅要钻研主体教育的理论,把握学生认知过程的特点,合理设计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环节,更要求教师在“善导”上狠下功夫。教师要运用教学机智,根据课上情况适时引导、点拨、提问,引导学生品味文字背后的意味,促使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一堂课中可以几种教学方法交替使用,如“尝试法”,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后说出,通过读明白了什么?不明白什么?你认为课文这样写是想告诉我们什么?这样引导收到良好效果。当然,学生的疑问和回答都闪烁着创新的火花。改变了过去那种教师提问题,学生答问题的一问一答的模式。再如,教师还可经常用“发现法”,通过学生读和听同学说,让学生说发现了什么,是怎么发现的?这样,逐渐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教师讲解评价培养创新能力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范文4

关键词: 小学语文创新教学创新能力

传统教育下,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极大地抑制了个性的发展,谈不上教育的创新性。创新能力是新时代人才的核心素质,是当前教育的最终目标,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培养合格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语文教学在新的时代要求下做了相应的整合,极力主张教学的创新性。小学语文是创新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抓起。

一、让学生得到自由的发展

传统语文教学方法重视对知识的传授,教师时时处处都控制着学生,学生的个性被淹没了,得不到自由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转变观念,把课堂教学作为教师和学生活动交流的平台,创设教学情境,师生多动脑、多疑问、多发现,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的培养,并借此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与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高。如教师创造性地进行阅读指导与作文训练,在课文中适时地对重点段进行阅读指导,可有针对性地出一些题目来让学生做,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此外,教师应主张课外阅读,只有大量地课外阅读才能真正起到增长学生见识的作用,而且教师要对课外阅读进行艺术的指导、有创造性的指导,指导学生阅读方法,促使学生形成阅读能力,达到创新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应有创造性地进行审美教育与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且教师应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以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二、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特别是识字教学,极大地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在教学

过程中没有自主性,更说不上创新性。当前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所以教师必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首先教师必须有创新意识,不凭经验办事,不墨守成规,敢于抛弃旧我、力求创新。课型要创新,设计要创新,课堂组织形式要创新,教学方法要创新。语文教育只有在培养好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创新教育。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针对语文教材的特点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及各种客观条件,选择最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求知欲中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教师还要树立新的学生观,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面对全体学生,让学生把课堂作为自己活动的平台,展示自己,发挥自己的才能,觉得自己是在参与一项有意义的活动,而不是被动学习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达到师生双向互动、积极配合,探索出教与学的新认识、新方法,从而很好地创新。

三、搞好课堂,促使学生创新

课堂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课型的创新,其目的是探索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选择切实可行的课型。找准切入点,即在语文教学中找到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最佳结合点,并以此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语文教学要挖掘教材的创造教育潜在因素,找准教材与教学实践的切入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首先是课堂组织形式的创新,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按兴趣自由组合成学习组,允许学生下位、走动,但课堂活而不乱,让学生相对自由、自主地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有兴趣的前提下学习。其次是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刺激学生以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使抽象变得具体,使枯燥乏味变得形象生动,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创新。

四、注重情感的熏陶,激发学生情感智慧

听说读写、字词句篇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但忽视了孩子视野的开拓,忽视了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不符合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学科性质。教学过程不但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知识的过程,还应该是老师与学生焕发生命光彩,作为生命延续的一个过程。在语文课堂上,学生除了掌握和培养扎实的语文知识、能力外,还应有对文学作品所带来的情感的体验,师生、生生间思想的沟通和交流,涉猎语文之外的知识以厚实自己的文化底蕴。语文课堂,在关注学生语文听说读写等基本功的同时,也应该是一个能激发学生情感智慧的课堂,一个能开拓学生观察视野的课堂,一个能让学生体验社会角色的课堂,一个学生历练交往本领的课堂。

五、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善于创造课堂良好的气氛,是教学艺术性的一种突出表现。教师对自己要求严格,一丝不苟,认真负责,敢于自我批评;教师对学生态度和蔼,作风民主,善于倾听学生的不同意见,能给学生创造一种自由宽松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才能。这样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思维,人人争先发言,敢于争辩,从而能形成活跃的学习气氛。教学节奏指课堂上教学中各个环节内容及其安排和衔接所形成的“节拍”。紧凑的教学节奏,可以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教师必须讲究课堂教学艺术,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安排合理的教学节奏。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范文5

关键词:新课改 语文教学 灵活性 创造性 情感培养

一、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最基本形式,是学校教书育人的主渠道,在我国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及其新理念的贯彻实施过程中,由于课改新理念与课堂教学的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整合不够而影响教学实效的一些现象仍然存在。“满堂”、“哄堂”、“冷堂”、“拖堂”、是中学课堂教学的“常见病”。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教师理念陈旧,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缺乏基本的把握。很多教师片面认为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就是走老路,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就是新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迁移拓展和模仿一些新的教学形式,而对文本的解读、语言的品味、写法的探究只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有些老师在上课时模仿名师的示范课,采用学生小组讨论的形式,但效果甚差。个别学生在课堂上趁机说闲话,因为老师设计的问题探讨的价值不大,事实上教师自己应该认真钻研教材,把一些有个性的、符合班级实情的设计带到课堂上来,才可以创造出真正的课堂效果。

第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灵活性和创造性不够,更缺乏一些灵活的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离不开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方法。吕叔湘先生曾说过:“如果说教学法是一把钥匙的话,那么在所有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的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教学是学校的中心任务,但教书不是照本宣科,教师不是教书匠。时代在不断地发展,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语文学科交际性、工具性等特点本身就要求语文教学是生动活泼的、灵活多样的。

第三,教学方式依然陈旧,教学中依然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倾向。由于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而母语学习主要是靠习得;又由于语文课程是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课程,因而,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对语言材料的感悟和体验,而一些教师却违背了母语学习的规律,淡化了学生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体验、探究的过程,将本应让学生自主体验、探究的过程省掉,而直接把教师自己的感悟和体验的结果转变成概念化的知识硬灌给学生,其结果只能导致学生死记硬背,一知半解。

第四,对阅读教学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一些教师对文本的钻研深度不够,或大而化之,只重视整体感知,架空分析。所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阅读的关键和基础都是对文本的深入理解。“读书百遍其意自见”,阅读教学中要强调读,要重视对文本情感的体验、内容的领悟、写法的探究、语言的品味。教师的讲解文本阅读的同时要结合实际,这样才能调动起学生的思维。

第五,教师应正确把握作文教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新课程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创造了条件。作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材料、立意、情感和语言四个方面。要指导学生学会感悟生活,引导学生进行审美的观察,在生活中去积累、筛选写作的材料。作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思维训练,教给学生思维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立意和谋篇布局的能力。要鼓励学生在作文中抒发真情实感。同时,作文的批改方式要多样化,评语要避免老师写得多,学生看得少,面面俱到,流于形式。

二、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的思路

优化教学过程,体现教学风格。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师教学风格越强烈,教学创新意识就越强烈,也就越能创造性的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之中。那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呢?

第一,思路要新颖不同凡响,就要别出心裁,不拘一格地设计教学思路。教学中教师要有超前意识,尽可能打破原先的课堂教学模式,富于新意。不拘泥于教学参考书,不受名人名言的束缚,用自己的心境去演绎作品的内容,更可以用自己的心境进行教学组织和课堂教学的再创作。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差异和个体发展都要求教师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创造性地促进“有个性的个人”的全面发展,使之形成优良的个性。教学的思路应该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说个性的话,说自由的话,讲真实的事,让课堂充满学生的个性活力。

第二,张扬学生个性,体现以人文本。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使其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并能在个人自由生活的同时承担不可推卸的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责任。以达到弘扬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培养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时代风尚的关怀人生的人的终极目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打破这种理性的奴性的被动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搞活语文课堂,构建多向互动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得到延伸,让有限的课堂时间向课外延伸,向社会生活延伸,从而获得更丰富更新鲜的语文营养。

第三,重视情感培养,构建教学氛围。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只要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教师要借助课外活动,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情感体验机会,并善于抓住机会,指导随机观察体验,丰富学生的情感。同时,在阅读教学中,要借助多种手段,创设一种艺术情境和情感气氛,让学生置身其中,使学生动情,细心品味,受到感染,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情感。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指导课外阅读,观看电影、电视等文艺活动,进行情感熏陶,增加学生的情感经历,丰富学生的情感。总之,要多方面入手,课内与课外结合,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和一定语文学习能力。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范文6

关键词:开放;创新;教学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来构建生动、开放且具有生命力的语文课堂,将学生作为教学中心,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多样化,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因此,教师要以学生为本,深入观察、分析学生,开放教学,使学生的个性在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开放学生身心

课堂并不是教师单向知识传授的过程,而是师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进行信息沟通的双向活动。师生关系作为课堂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对教学的开展有着极大的作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是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新课程标准倡导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创建和谐、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具有无限活力的生命体,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尊重,既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并在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活动真正成为师生双向合作的桥梁,使整个课堂充溢着人情味。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堂开展中,教师需要对课堂中仍存在的一些传统教学常规进行革新,为和谐、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创造条件。比如,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直作为知识传授者主导着整个课堂,而学生作为知识接受者被动参与着课堂活动。学生在这种个性长期被束缚的情况下,对语文学习逐渐丧失兴趣,久而久之,产生厌烦心理。这时就需要教师针对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漏洞进行改进。教师可以在课前预习阶段,引导学生就将要学习的内容通过课外资料、网络等搜集查找相关资料、搜集有效信息,丰富知识库。在授课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质疑,敢于质疑权威,从问题中寻求符合自身发展的知识。与此同时,教师要让学生身心都动起来,首先要从自身方面出发,允许学生在课堂中自由发言,或者离开座位找相关同学进行讨论……在这种自由活动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心自然而然也就放松了,学生会以开放的心态来接受知识,从而实现学生个性解放、身心健康发展。

二、开放教学内容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开放式的教学内容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考空间、探讨空间和发展空间,使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中可以自由选取符合自身发展结构的知识内容,为学生开展创新活动提供条件,从而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基础的知识传授,更需要在教学中将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和语文运用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加之,语文是一门具有无限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基础学科,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作为学习的主体需要发挥其想象力,用创造性的眼光来进行语文学习。比如说,在讲授春天来了这一内容的时候,我会向学生就“春天来了,为什么麦苗会醒过来,嫩绿的叶子为什么要舒展”这一问题向学生展开提问,学生展开想象,“麦苗为了和叶子竞争才会醒过来,叶子为了洗澡才会舒展……”通过学生想象能力的充分发挥,学生的语文思维得到发展,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意识。

三、开放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是以教师的教学方法为支柱来开展的,教学方法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节课是否有效。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构建中,教师需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作为教学的重点,学生在教学中能够发展自我个性,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重新焕发生命力。教师为了实现这一点,可以创新教学方法,将课堂还给学生。比如,在讲授小兴安岭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季节的喜好,将其分别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小组,教材内容由这四个小组分别进行演绎。通过这种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其个性得到发展,整个课堂显得生动活泼。除此之外,Z文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目,教师需要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走向自然。或者利用多媒体将与学生生活有关的内容在课堂中进行展示,使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具体且具有吸引力。

除了教师在教学方面需要进行开放,学生的学习也需要开放。学生需要在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自主学习意识。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学生自由地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实现自主学习。

总之,我们需要开放课堂,将课堂与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实现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