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分析(5篇)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分析(5篇)

第一篇:高校新生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摘要:

民办高校中,新生是心理问题高发人群,这要求新生辅导员积极提高自身素质,做学生心理健康的塑造者和维护者,其中特别要关注两类特殊弱势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即贫困生和离异家庭学生。

关键词:

民办高校;新生;心理问题;对策

一、民办高校新生心理现状

民办高校新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我校采用心理问卷对新生进行心理测试,在笔者抽样的四个新生班——B15国际经济与贸易1班、B15国际经济与贸易2班、B15涉外会计学3班、B15会计学4班中,共计学生181人,其中存在心理问题学生27人,占总人数的14.92%。其中一类学生9人,二类9人,三类10人(问卷根据心理问题严重程度从高到低分为一、二、三类)。调查表明民办高校新生心理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自我现状认识不清、奋斗目标缺失。调查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对如何发挥自己的优点和克服缺点感到迷茫,有一部分学生有自卑心理。调查中48%的学生反映,大学生活没有规律,学习没有动力,未来显得非常迷茫。2.学习不适应、人际交流障碍。大学的教育以知识理论启发为主,新生无法从应试教育向大学教育转变,导致学习不适应。在全新的环境里,很多新生会在人际交往方面会产生不适应,导致孤独、抑郁或自卑。

二、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民办高校新生心理问题一方面是内在因素,新生年龄在17-20岁之间,是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转折阶段,冲动的性格和较脆弱的心理使其情感起伏较大,承受能力也较低;另一方面是外部环境,很多新生在陌生的新环境独立生活,同时还要适应新同学和不同的学习方式,在短时间内极易引发消极不适的心理。

三、新生辅导员的心理教育工作

针对新生诸多的心理问题,学校提供了各种解决渠道,如通过开设心理课程、建立心理档案等方式营造开放的信息沟通和反馈渠道,并通过提供物质支持、情感支持、理性支持、信息支持等帮助学生增强自助和互助能力。民办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也为新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途径,但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并非所有学生都能得到这种帮助。辅导员作为与新生联系最紧密者,可以有针对性地对班级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将各种心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1.辅导员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民办高校新生辅导员要开展有效的心理辅导教育,必须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如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和与学生沟通的技巧,拥有相关领域的知识储备等。这些就要求辅导员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具体包括:

1.1加强培训,提高理论素养。民办高校应高度重视辅导员这一强大的教育力量,可以通过定期聘请专家集中进行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培训,建立辅导员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机制等。同时,新生辅导员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心理学知识,提高人际交往技巧,掌握情绪调节、压力应对的常见心理问题的应对方法。

1.2加强自身修养,做好引导者。大学生正处于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过渡期,新生辅导员应严格要求自己,给学生树立榜样,做到言传身教。

2.应对新生心理问题的有效策略。

2.1全面掌握学生信息。作为民办高校的辅导员,只有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个性特征、生活环境等,才能在心理教育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特别是对贫困及单亲家庭的学生,辅导员应给予更多关注。

2.2深入班级,随时掌握学生动态。新生辅导员要深入学生群体,细心观察学生早晚修、宿舍内务、课室卫生状况等,由此洞悉学生的思想状况。

2.3定期召开心理健康为主题的班会,邀请校内外心理专家做客,也可通过播放一些心理电教片来引导学生畅谈心中感想。

2.4建立与学生之间的多渠道沟通。新生辅导员通过公布自己的手机号、QQ号、微信等促进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并让学生感受到辅导员的关注。

四、两类特殊弱势新生群体的心理教育

1.家庭经济困难新生。民办高校收费相对较高,这对一些经济困难家庭又只能选择进入民办高校的学生来说是雪上加霜。因此,新生辅导员应该正确引导家庭贫困的新生正视困难,并为其寻找勤工俭学的岗位,当然在工作中笔者发现有一部分贫困生存在着一些思想、认识和行为上的偏差,主要反映在:

1.1缺乏自信、自卑心较重、人际关系较差。民办高校中有相当一部分贫困生自信心的缺乏使得他们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上都畏缩不前,意志消沉,受自卑心理的影响,部分贫困新生对周围的人和事充满了戒备心。

1.2虚荣心膨胀,引发畸形攀比意识。由于民办高校的生源贫富两极分化比较严重,这在某种程度上挑战着贫困生的心理底线。面对这种压力,部分心理素质较差的贫困生企图追求高消费来维护自己的“尊严”。改善贫困新生的心理问题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①新生辅导员在心理教育过程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②辅导员要做好贫困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正确引导他们正视生活上的困难,培养自我抗挫折能力等。③辅导员要加强班风学风的建设,倡导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用和谐的校园环境对贫困生进行教育和培养。

2.离异家庭新生。近年来,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离异家庭的新生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根据调查研究发现,离异家庭新生在所有问题心理新生中比重约47%,主要问题包括:①过度敏感,无法正常面对别人的谈论,时常感到不自在;②自卑心较重,常常感到比不上别人;③情绪容易偏激,精神状况较差,精神难以集中;④人际关系欠佳,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对这类新生,辅导员要针对离异家庭新生共同的心理问题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对于个别心理问题开展一对一的辅导。民办高校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关乎学校稳定和发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只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事情,也不只是辅导员的事情,它与学院整个教育事业的各个环节都息息相关。上至学院党政领导,下至宿舍管理员,大家都应该把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学院是一个整体,那么就应该相信团体作战而不是孤军奋战,没有大家的共同努力和配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会是纸上谈兵。因此,每名教职员工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全员动员,共同努力服务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才会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实现建设和谐校园的目标。

作者:于昊 单位:广东白云学院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苗君.大学新生人际消费心理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5,(01):166.

[2]陈镭.高校新生常见问题与辅导员的针对性工作[J].南通大学学报,2015(3):77-78.

[3]王晓莹.探析加强和改进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9):128.

[4]刘永强.论提高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途径和方法[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95.

[5]王洪伟.辅导员如何应对大学新生入学适应不良的现象[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2(1):65.

第二篇: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

本文分析了民族地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现状,结合实际提出几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最后探讨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各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佼佼者,更肩负着民族复兴和祖国昌盛的重任。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各族青年学子不但要在一起学习成长,更要理解和包容各自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俗。虽然各民族学子来自不同的地域,语言风俗不一样,但都是小伙伴,都是相同的年龄段,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同样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助和引导,帮助各民族青年学子在阳光下积极健康的成长,培养成建设和谐美丽祖国的栋梁之才。

一、现阶段民族地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一)民族地区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的民族教师结构不合理

首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大多是兼职教师,比如辅导员与学校行政人员,专职教师较少等,这是全国高校的普遍问题。其次笔者通过在民族地区高校的调研发现,不仅仅是专业人员少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缺乏一定比例的会少数民族语言的双语教师,在一些民族地区的高校中甚至从事心理健康的教师中没有会少数民族语言的双语教师。出现这种问题,原因是缺乏用民族语言编写的双语心理健康教材,并且掌握少数民族语言的双语心理教师十分匮乏,并且要进行专业的培训和考取资格证书这对以少数民族语言为母语的辅导员和行政人员无疑是很大的障碍。所以成为民族地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结构不合理的因素。

(二)民族地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不完善

笔者通过调研发现,当前民族地区的很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不是很完善。尽管有些民族地区的高校都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体系,而且也建立了专业心理健康咨询值班制度,但是效果还是不好,在同学中影响力很小,一个学期只有个别学生来进行咨询。通过笔者的多年经验和研究,民族地区应该建立四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即:学校、院系、班级和宿舍。积极探索在学生公寓楼内设立心理咨询室进行及时的心理辅导和干预。因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学生占有相当比例,有些民族地区为促进民族团结,推行“混合住宿”这样会有很多因为不同风俗和习惯产生的心理问题,甚至会产生不和谐因素。针对这一特殊情况,应该建立四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二、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探索

(一)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民族地区高校应重视对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探索建立有别于费少数民族高校的心理咨询体系,不仅要继续加大硬件设施的建设,比如心理咨询室、心理测评室、治疗室等,这些硬件设施在辅助解决各民族学生心理问题的过程中能起到基础性作用。在软件建设上,学校应对心理健康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调研,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机制,设立心理健康专项经费,和实行科学有效学科人才培养机制,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师对外交流和培训,并定期邀请地区和国家心理健康方面的专家来校进行学术讲座。

(二)加大双语师资队伍建设

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主要承担培养当地少数民族学子,在学校内少数民族学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甚至有的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占有绝对优势。为了更好的服务各族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应该鼓励懂双语的教师加入到心理健康教研室并鼓励和培养他们尽快拿到心理健康咨询资格证书,学校也应该加大对民族教师的优惠政策,比如在职称的评审、课时费、定期外出培训等。只有加大对双语心理健康教师的培养,才能真正提高民族地区高校整体心理健康水平。

(三)组织专门力量编写少数民族语言心理健康教材

现阶段,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使用的心理健康教材大多是汉语编写的心理健康教材,对于不是以汉语作为母语的同学使用起来效果不是很好。应该组织专门力量编写和翻译主流心理健康教材,比如哈文版、维文版、藏语版及蒙语版等。作为辅助教材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更好的理解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配合双语教师更好的解决自己再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心理问题,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更好的成长成才。

(四)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传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主要以开设心理健康公共必修课课的模式,但仅仅依靠这一门课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并且在阶段全社会都对高校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重视,仅靠这一种模式不能应对日益增长的需要。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内有来自不同民族的青年学子,更需要用多种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例如:举行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心理健康知识有奖竞赛、新媒体调研网络、室内外游戏等活动,在这种的轻松愉悦的气氛下,通过各民族学子集体协作更容易敞开心扉,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向前开展。

三、民族地区各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意义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佼佼者,更是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民族地区还肩负着区域各民族团结和与全国人民一道共圆中国梦的特殊使命。无论是哪个民族的青年学子的成长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为了能够让各民族学子健康快乐在阳光下健康地成长,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四、总结

在青年阶段,无论哪个民族的青年大学生都是处于一个敏感和重要时期的群体,为了帮助他们解决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心理问题,民族地区高校必须有目的和有侧重的对各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民族地区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立是一个既有内地普通高校的共性又有民族地区特殊性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无论从双语教师的培养还是从双语教材的编写译制的软件建设,同时还需要与时代接轨,与时代同步的硬件设施建设,只有这两方面共同建设才能更好的解决民族地区各族学生在人生最重要的时期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好的成长成才。

作者:秦波 刘雪平 单位:新疆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黄荣峰.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模式探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

[2]付正大.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第三篇:高校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摘要:

在当下社会经济的不断的发展中,我国素质教育也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积极心理作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现在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积极心理学对于我国现今的高校学生的心理研究也起到了引导作用,它在不断的替代传统的心理教育对教育偏离的航向,通过积极心理学的启发,你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激发人的潜能,调动学生对生活与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在学校的心理教育中产生了巨大的效用,在未来他将会成为我国高校心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高校学生;自我体验;心理健康教育

在当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人们的心理压力变得非常的大,当前许多的高校与社会对心理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视。在高校中为了体现自己的现代化教育目标建设心理教育被认为是高校现代化的标志。只有我国的高等人才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才能够体现出我国当下社会发展的成熟,因此对于高校开展积极的心理学是变得异常重要的一件事。现在我国许多高校为了能够在心理教育领域获得更多的成就,并且可以对高校学生的心理教育进行实时纠正投入了巨大的精力来研究。但是通过当前的高校调研数据能够发现我国高校的许多学生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多,同时也变得非常的棘手。从侧面也能够体现出高校对学生的心理教育还存在于片面化的教育之中。在我国的传统的心理教育中主要是针对的是消极教育,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通过引导和纠正,对于学生的积极心理发展还处在萌芽阶段。我国在当下的环境下应该针对这样的下滑趋势进行纠正,走出传统教育的局限性,开创积极的心理学教育,全面挖掘学生积极的发展潜力。改变当前学生消极的情绪影响。

一、积极心理学的概念综述

塞林格曼在二十世纪末引发了世界心理学风暴他提出了与之前心理教育不一样的理论,提出了积极的心理学。针对人们心理方面的积极方面,寻求在生活中对于人们有积极性的事物,从而激发人们的积极性。通过激发人类全面的积极性潜力引导人们拥有更大的积极力量来对抗生活中许多的消极因素。激发人类身体中的积极力量,把这种力量转化到实际生活中使人们的心理积极面积得以扩大。在当前心理积极学分为三个方面,一个是个体研究、一个是个体层面的研究、还有一个是问题方面的积极研究。在针对个体研究的方面主要是通过人们对生活的幸福感来阐述的。个人在自我方面感觉到幸福、满足、安康的积极方面来考察。针对第二点主要涉及的是对于人们的积极力量与个人的品德,通过独立的个体研究来发现人们的幸福感;第三点是对群体方面的研究,对于群体周边的环境考察社区的安全度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度来观察社会中的积极因素。从理论上看,当前由塞林格曼发展出的积极心理学建立在消极心理学的经济学上,通过对消极心理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批判与继承发展。在这一方面进行改进,提高人们心理中的积极一面。通过对人们积极心理方面的研究,发现在当前的生活中调动人们的积极性的因素。并且通过这方面的研究引入到实践中激发人们对积极心理的潜力与创造力。这样不断能够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积极方面,还能够引导人们积极面对生活,树立积极生活的理念。这样不大有利于个人的生活和谐度提高,还能够保障社会和谐度得以提高。

二、现阶段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偏离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三级目标:第一级目标是预防发生心理健康问题,在当前的高校学习与生活中总是会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与摩擦,学校必须要能够根据学生的自身因素对学校的心理教育进行引导,预防学生能够积极面对生活调整消极心态。第二级目标是将面临的心理问题予以解决。一旦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自救,但是在自身无法排解的时候就需要学校的心理教育进行排解。学校在课程中必定要开设心理学课程帮组学生纠正自我心态,同时开设心理纠正教室对于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的治疗以免在未来发生无法挽回的结果。第三级目标主要是消除高校学生心中存在的心理疾病。根据高校学生中出现的学生心理疾病发生情况对于学生的出现的心理疾病消灭在萌芽当中。在心理的纠正过程中了解学生在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促成因素,把研究的侧重点移动到发病的高发事件当中。同时学校在制定心理教育目标的时候着重对于研究的问题进行教学与引导。把学生对于消极心理因素得以纠正,并且在此不断的灌输积极的心理积极思想,引导学生对积极方面的力量。

(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脱节

现阶段我国高校许多的心理教育还处在书本化,对于社会中学生学习与生活上产生的心理问题是处在一个脱节的现状上的。当前高校的心理教育还只是发展阶段在探索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在面对社会交际、人格发挥与情绪调节都还不是特别的健全。学校对于学生的心理学教育与辅导处在脱离现实与个体自身的因素上,对于学生在心理上遇到的问题还只是课本上的案例教育与理论的灌输。照本宣科导致学生在面临许多的心理问题变得手足无措,使得学生在某些方面还处在消极方面,没有用到积极的心理因素激发出学生面对生活与学习的积极力量,阳光与可爱的个人心理素质。

(三)片面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当前我国高校的心理开展效果还十分的不明显。除了高校在心理教育上主要通过心理宣讲与健康心理辅导和讲座以外,并没有采取许多有效的实际活动对学生的心理教育起到关键作用。同时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并没有与其他相关学科密切联系在一起导致学科上的心理教育脱节。同时在我国学校对于心理的教育还应该结合家庭教育双管齐下,但是在我国家庭的心理教育还处在萌芽状态很多的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孩子的心理出现的问题,更不用说提前的预防。有以上的理论导致学生的心理疾病频出。

(四)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僵化

在当前我国的心理学教育还只是存在知识化的灌输,对于学生的学习还只是处在被动的了解。我国高校对于心理学的教育还处在教室的僵化教育,传导的是学生专业化的心理知识层面,使这些知识还处在片面化的发展。学生对于心理学的学习只是为了能够使自己的考试成绩得以提高而不是为了学生掌握了心理学的知识以后能够对自己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解。并且对于心理知识的了解以后运用到对自己的心理排解与纠正。没有让自己的学习的知识与心理学产生共鸣,不能够产生积极的心理因素,使得对于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变得十分的薄弱。高校应该对学生学习的心理学进行现实的引导是同学们在面对真正发生在自己身上时进行自我的调节。

(五)心理健康教育测量与评估标准老化

当前我国的心理评价还只是通过对学生的自我评价与诊断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同时在此基础上学校还通过学习西方的量化测评来了解学生心理中所存在的心理问题。通过对学生生活与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导致学生在面临问题上消极因素不断地提高。同时通过对学生心理中存在的消极与焦虑感来评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疾病走向。但是对于学生来时一直都还只是负面的。在面对学生的心理因素还是应该通过积极的心理来引导学生在面临问题上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同时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对于生活的巨大潜力。以此改善学生对于心理问题评价模式。对于学生的心理评价与测试应该通过面对事情积极的心理态度了解他们的心理积极面。

三、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思路

1)培养高校学生健全人格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我国高校应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采用积极的心理学对学生的心理教育进行引导。在实施积极心理教育的同时对于学生的的人格进行健全,并且在健全积极人格化的同时对学生的幸福感进行提升。在怎样提升学生的积极幸福感中,应该实行重点培养积极心理化的潜力激化,是学生能够在面对消极事情的时候能够改善自己处事态度,对于消极的方面进行自我的纠正消灭学生在面对事情上的消极情绪。整体上来说,想要学生能够拥有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就必须使学生能够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一个健全成熟的人格在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上才能够自我的调节负面情绪。在此我国高校在心理教育方面应该树立更加明确的目标。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2)塑造积极高校学生心理品质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每个人都有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我国高校在开设的心理教育的时候就应该根据学生的自我意识,充分挖掘学生在面对事情积极的心理态度。同时以此为目标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与品德意志,并且培养学生的积极的情感的心理。培养学生这样的心理品质对于高校培养的人才目标是十分符合的,还能够拓宽学生对于心理基因的扩散,有助于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让人们的心理健康程度得以提升。

3)建立完善心理健康支持系统在进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的心理教育并不能够完全与我们的生活与工作相脱节。同时我们的高校在对学生心理学的教育中还应该结合家长与教师两个有机整体相结合。我们的心理教育也不能够只是两者的相互联系,还应该实现三者的联动结合学生、老师与家长使他们的联系能够变得更加密切。在此应该明确学生与学校的主客体关系。学生的心理教育应该根据学校为主体实现所有资源的全面配合。同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其他专业的联合对心理教育使学生能够在全面得到心理的心理疏导。社会整体资源的联合能够更加有利于学生对于心理疾病的预防同时对心理疾病得以及时的纠正。

4)实施体验式应对方式我们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实效切实提升,采用各种的方式能够使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排解。学生能够通过参加许多的校园组织的活动与同学们积极的活动,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是学生能够打开心结,驱散负面的情绪让自己能够积极上进的面对生活。

从上面的文章我们能够发现当前高校的心理教育还存在着许多的缺陷,学校的心理教育不但处于课堂上的书面化,使学生只是能够在消极的情绪下被动的接受消极的心理知识,并不能够在课堂上使学生对心理学产生兴趣,在课上对于学生的活动也不能产生共鸣。同时,我国当前的心理测试的水平还只是处在量化的书面测试,通过分数的统计来量化学生的心理状况。除此以外我国的心理学教育还只是处在消极性的心理学测试,对于积极性教育还处在萌芽状态。我国现在应该实施积极性心理学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积极地心理引导激发学生的潜力。同时高校还应该结合实际对学生、教师与家长三者相互联系,使学生能够拥有积极的心态。

作者:李存君 单位: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孙瑞萍."积极心理学"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的辩证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

[2]孟丽娟,胡云斗,王同军.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

[3]果孝文.积极心理学视阈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重塑[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10).

[4]吴应荣.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研究.以皖西学院心理教育与咨询中心的实践研究为例[J].皖西学院学报,2011.3

第四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

随着国家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我国高校基本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在课程设置、教学质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依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措施,以期为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作出有益尝试。

【关键词】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体验式教学;实践教学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位与目标

随着教育部办公厅出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入全面发展时期,课程设置日益规范,授课形式丰富多样。《基本要求》对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做了明确规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教学目标除了涉及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外,更加关注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方法上强调“理论与体验教学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让学生在切实的体验中领悟心理素质提升的途径及意义。围绕《基本要求》的规定,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但是随着国家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心理学学科的发展,在“全民健心”的大环境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应有所突破。结合时代背景和学生新特点,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存在哪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从哪些方面做出教学改革尝试?国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哪些启示?围绕“提供学生发展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宗旨,本文将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做出进一步探索。

二、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

随着我国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作为主渠道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有了快速的发展,基本能实现“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高校的地位逐年提升,但并未达到《基本要求》的标准,《基本要求》明确规定:“主干教育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设置2个学分,32-36个学时。延伸教育课程可根据学生情况和需要分布在不同学期开设。”而根据对国内高校的调研结果显示,虽然大部分高校都在大一新生中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很少有达到32-36个学时要求的,在其他年级开设相关选修课程的高校更是为数不多。一方面是师资力量不足,难以提供高质量的课程;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校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其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主要由学校心理中心的专职教师承担,但心理中心的专职教师一般人数较少,难以满足教学量的需求,因此多数高校鼓励辅导员参与课程讲授,但对于任课辅导员的培训力度不够,缺乏专业性,难以保证课程教学质量,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流于表面。另外,缺乏合适的教学场所,教学方法单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如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心理测试、团体训练、情境表演、角色扮演、体验活动等。基于这种特殊性,需要为课程教学提供专业的设备和场所,如心理测评系统、音像教学资料、团体训练室等,而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基本都在传统的公共教室或多媒体教室开展,教室的布置与格局不利于心理体验与团体训练活动的开展,难以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使得参与体验式教学流于形式,难以真正的实施。同时,近年来高校积极推广网络课程,通过名师网络授课完成相应课程的学习,学生可根据自身需要灵活选择。部分高校已经尝试推广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课程,网络课程多为名师讲授,能够保证课程质量,同时学生可自由选择上课时间与地点,具有较大自主性,受到学生的欢迎。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部分学生缺乏自制力,难以保证听课质量;其次网络授课的形式使得其以知识传授为主,难以实现参与式体验教学,缺乏师生互动;另外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网络课程难以实现对学生的反馈,不能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最后,尽管课程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但只靠课堂教学还难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衔接。由于课堂教学形式本身的局限性,多数同学反映“课堂上触动很大,在很多方面对自己都有启发,但是回到生活实际中还是会按照以往习惯的模式去处理问题”。也有同学反映“一开始的时候会尝试改变,用课堂所学知识去处理问题,但时间一长就忘了,还是会回到以前的思维模式”。课堂教学只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形式,不可能实现全方位的影响,正是由于课堂教学本身的局限性,促使我们思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应与其他部分相呼应,互相配合,共成一个完善的体系,在最大程度上引导学生学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课堂所学运用到生活实际。

三、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措施

1.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我国高校开展的时间尚短,在师资队伍、课程内容、教学研究等方面存在不足。首先师生配比严重不足,同时师资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兼职人员占很大比例,多为行政人员、辅导员等,学科背景复杂,同时其本身工作繁忙,很难在课程上投入过多时间精力,因此应对师资人员在学历、专业背景上提出一定要求,比如必须具有相应的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背景才能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其次加强师资培养,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师资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更需要相关的继续教育培训。如近两年北京大学推出的“全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修班”致力于培养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对于推动课程教学的专业化起到了有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另外,可依托于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评估或示范中心评比项目,推动课程建设,使高校在课程学时设置、师资队伍配备、继续教育培训等方面规范化。只有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开展课程研发,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专业化发展,才能真正发挥其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2.推动参与体验式教学模式。与传统讲授课堂不同,参与体验式教学更加注重活动设置与学生参与,更能发挥学生主动性,激发学生内在成长动机。在课堂上教师精心设计各项心理健康活动,用引导讨论的方法与学生进行内在的人际沟通与经验分享,引导学生自我觉察与反思,并在恰当的时候提供与活动场景相关的专业指导,让学生沉津在获得知识的体验场景中,并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反思、体会、领悟这些理论,最终将其转化为个人的理念与技能,从而获得心理素质的提升。体验式教学模式可归纳为以下流程:理论点—活动引入—教师构建场景—学生体验—学生分享感悟讨论—教师分析引导讲解理论—学生心理素质获得提升。北京科技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中心通过教学实验证明,参与体验式教学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产生更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人际连接,增强了新生的归属感,同时调动学生多个感官参与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

3.探索实践教学新模式。近年来不少文章对实践教学进行了有益探索,如朱琦等人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应包括四个循序渐进的模块:认知实践课、操作实践课、综合实践课和创新实践课,可通过课堂、第二课堂、团体活动、素质拓展等形式开展。实践教学可作为心理健康教学中的一个模块,与室内课堂、网络教学互相配合。结合我省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上半年各大高校开展“5.25”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月,教育厅要求全省高校每年下半年举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我校积极响应教育厅文件要求,上半年举办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月,下半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季及心理健康运动会,活动载体丰富。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可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体系相结合,将宣传月、教育季、心理健康运动会纳入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来,作为实践教学模块,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形成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

4.开发校本化、有特色的教学内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离不开家庭环境、教育环境等的影响,因此不同高校的学生群体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学校因根据本校学生特点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针对性较强的校本课程。近年来积极心理学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一批积极心理学导向的团体辅导、课程改革、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应运而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但是也应注意中西方文化差异,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心理特征,加强本土化发展。如我校在转型的进程中加强创业教育,心理健康延伸教育课程即可以此为契机,研发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心理选修课,如通过开设针对性团体辅导选修课程促进学生创业素质提升。

作者:樊瑞华 单位:安阳师范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参考文献:

[1]岳锋利.体验式学习原理的比较分析.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6).

[2]杜学敏,张颖.创新型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参与体验式教学模式研究.山东高等教育,2015,(7).

[3]朱琦,张艳萍.在实践教学中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教育与职业,2013,(2).

[4]高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研究综述.新课程研究,2014,(12).

第五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探讨

摘要:

时下,中国高等教育已经从培养精英型向大众化的教育模式转型,大学生数量的巨增、规模的变化,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从和满足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际要求,使高等教育有面临到了从所未有的新问题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面临课堂教学孱弱,课外心理教育指导受限、学生自助能力不强的现状,心理健康教育应有的作用难以发挥等缺陷。故加强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研究探讨迫在眉睫。鉴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重大,本文将就这一问题予以研究探讨,希冀为高校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一、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所在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其健全的人格激发其潜能护佑其心理健康、心灵洁净、知识、能力卓越,用良好的教育模式、疏导的方法、用抚慰手法消弭其因学习、生活、家庭、交往等方面滋生的心理负荷。稀释其内心的寂寞与孤独。涵养其应有的干练的气质、飞扬的青春气息,张扬的个性品质,洁白如玉的心灵空间。授予他们心理自我调节的方式、方法、手段、技巧。然,目前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面临严峻的挑战。许多高校由于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给力,很难达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际要求,使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面临课堂教学水平不高,课外心理教育辅导局限、学生自助无力,导致一些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没有了进取精神、没有了感恩意识、没有了拼搏劲头,心理扭曲前途迷茫,对学习、生活热情递减;进而纪律松散、生活懒散、好吃懒做、成绩下降。乃至个别学生抽烟、酗酒、打架斗殴。要知道,大学生的年龄大多处于心理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转变的关键时期。如果没能对其进行思想上的辅导,精神上的抚慰、道德上的滋润。这些学生的前途堪忧。将来对社会是一个潜在的危险。故,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用非常、意义重大,高校教育者必须给予重视。

二、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途径

(一)学科教学中应适当给予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高校的各学科教学中应适当给予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渗透,特别是有关心理素质方面的一些重要内容,现代学科教学理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对于学生的心里健康成长非常重要,这是学科教育的需要,也是培养专业素质的需求,事实证明无论哪个学科的教学以培育与提升学科专业水平为己任,为达到这样的目标、完成培训任务,往往有事业心的老师会循循善诱运用学科知识中涵盖的心理教育的特点与具体方式、内容,不失时机的对学生予以心理辅导,目的在于令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健全人格。高校的许多学科在践行教学任务中,有经验的学科教师通常利用一些有关心理素质的内容,譬如,有关学习思维、记忆力、想象力的心理训练方法、方式,旨在快速提升学生的接受能力、注意、记忆、创造等能力及科研、探索、动脑、动手的能力等等。还有利用心理学中的激励手段,来点燃激活学生对专业学科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利用强化或积极的人体心理暗示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致。特别是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或修养的专业课程中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教学内容里,教师会详细、系统地讲明心理教育、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成才与成长积极作用与重大意义以及对将来走上工作,成就事业的深远影响。阐述高校学生走上心理健康之路的有效途径,教会学生们心理自我调节方式、方法以及消弭心理困惑的渠道。利用经典案例分析,令高校大学生对常见、突发的心理矛盾与问题及滋生原因、重要表现形式有了解、有备案,护佑其以昂扬的姿态、平和的心理、向上的精神直面人生。

(二)心理健康教育贵在课外指导

心理健康教育贵在课外指导,课堂教学的时间总是不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外指导是对课堂教育重要补充。高校在践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利用现代媒体宣传优势,对所有学生给予全方位的宣传、引导,提高大学生对健康心理教育活动参与意识、主动意识。高校领导要重视心理教育工作,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支持力度。督促老师做好课外指导工作。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可以凭借高校教育网络资源在学校建设校级、院级、系一级等各级心理健康组织、机构、在大学各班级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小组。院校一级的可以聘请心理健康专业教育工作者予以指导管理,指导协调各级学科教师、班级德育教学辅导老师与学校医务工作者对高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不失时机的对学生予以心理训练提高学生对心理负担等不良情绪的免疫力。这样才能使高校学生不会因为心理健康等问题导致恶性事故的产生。

(三)自我教育是心理健康的守望者

自我教育才是心理健康的守望者,因为所有的教育、所有的叮咛、甚至唠叨都是被动的,只有自我教育才是积极的主动、内因的事实上,自身能动的活动。故,大学生应该自觉树立其自强意识,树立其对心理健康的主体参与意识。尤其是各种课堂教学上任课教师当注重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启发,努力培养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主动、自觉性;心理教育课外教育指导组织,特别是心理教育辅导人员、所有老师应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多参加一些诸如“心理健康成长小组”等各种社团活动,教导学生学会自我生存、调控、激励、发展、认知等各种自我成长能力,增强心理免疫功能,懂得消弭负性情绪的的方式。以积极主动、乐观向上的心态适应社会生活的复杂变化。

三、结语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其素质教育的内因基础,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与补充,故,高校领导应该高度重视在学校应建设一只强有力的专职或兼职相结合的心理教育师资队伍,并加强对心理课题的理论探索,聚集经验、总结教训,才能开拓创新探索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方法,为当代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输出更多的正能量。

作者:余孟辉 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海燕,宁淑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需求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09期.

[2]韦光明.关于加强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思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