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共10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共10篇)

第一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模式

一、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问题

1.重视共性,忽视个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重视受教育者的共性发展、忽视个性发展的弊端,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导致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长期强调学生的共性教育,忽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限制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违背了“以人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思想。一般情况下,在重视受教育者共性教育的同时,他们的个性发展也会被忽视,这种教育模式没有考虑因材施教,否定了学生的个性和独立价值。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在兼顾共性发展的同时,注重人文关怀,关注学生个体的个性发展,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

2.重视理性,忽视感性

在人的精神世界中,理性因素与感性因素的存在是辩证统一的。在现代教育中,偏重理工农等学科的教育、忽视人文科学发展的现象普遍存在,理性教育受到过分重视,过分强调人的理性,忽视人文关怀,导致思想教育效果不佳。思想政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促进人类社会和个体和谐发展为目的。一个和谐的社会需要理性和感性的兼容,二者不可相互替代,这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对人的理性和感性进行更加深刻的思考。现代教育理念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高度重视学生的理性教育,又要兼顾学生的感性教育,不能重此轻彼,必须坚持理性和感性的辩证统一。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人文关怀教育,兼顾理性教育和感性教育,把学生的情感发展作为教育评价体系的重要维度,使人本教育得到重视。

二、高校思想政治人文关怀教育模式的构建

在新的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改善教育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行拓展,加强有效性教育,提高高校人才素质。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结合新时期的要求,重新审视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探索更有效的教育观念和模式。

1.构建教育与引导为主的模式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外来民族文化和价值观被不断引入中国,形成多元化价值观并存的社会状态。在中西方文化相互冲突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新的挑战,主要包括三方面:(1)价值观多元性使教育的引导功能出现困难,因为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对教育方向的引导不同。(2)注重利益倾向的价值观误导人们过度地追求物质文化,而忽视精神文化的发展,从而误导了人的价值观念。(3)思想教育的引导功能被弱化,有的学生甚至抵制思想教育的正确引导。因此,对大学生加强教育和引导,构建教育与引导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是当务之急。引导教育就是以思想教育理论为基础,结合具体实践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纪律观念。以教育为主和思想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关注人文关怀教育,使思想教育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教育与引导相结合,应尽可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作用,通过对教育对象的引导,使教育对象全面发展,满足现代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教育与引导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要求充分调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的积极性,构建顺应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主客体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积极发挥主动性及创造性,使受教育者的自主性增强,将受教育主体的外在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起来,使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学习,变灌输式教育为主动性教育,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高度统一。

2.完善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模式

完善管理与服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有效性。高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要求,构建与完善人性化的教学管理模式,重视学生的才能培养,使学生能以很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工作中。改变教育观念,实施人文关怀。以学生为本,以构建人文关怀的教育模式为出发点,努力开拓有效的教育服务渠道,为学生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完善教育服务管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学生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及时了解学生关注的问题,为他们提供帮助。(2)高校各个管理部门和党政机关应该重视学生的管理工作,积极、主动地解决学生反映的问题。(3)把握重点,加大力度解决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尤其是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工作,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保证贫困家庭学子能顺利地完成学业。(4)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咨询和教育工作,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5)加强日常生活管理,做好后勤服务工作,为学生的安全起居提供优质保证。

三、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措施

1.坚定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变

发展必须以人为本。《中国21世纪议程》中指出“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位”。1994年的“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就曾经指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中国社会发展报告》也提出了“以人为核心的社会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马约尔也曾经强调“:首先应为发挥明天还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的一切潜力创造条件,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现代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促进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必须重视完善学生的教学管理体系,在教育中心地位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变,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进行提供主体和体系保障。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变。要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1)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动性,给予他们平等的参与机会,让他们在参与过程中充分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进而学会对社会和自己负责,从而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预设的目标。(2)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活动中,促进他们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积极引导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注重人文关怀,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和心理健康辅导服务体系。在政策和服务体系上提供保障,在行动中落实到位,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2.加强人文素质的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是通过人文精神和人文科学知识的陶冶,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提升的教育。人文素质主要包括人文知识、思想道德、价值观、心理素质、人际交往、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素质。一是重视人文素质课程教育。在教育体制和组织结构上,将人文素质教育理念贯穿学科建设中,把人文素质教育放在重要地位。高校在教学改革中应将人文素质教育改革放在重要位置,建立健全课程设置体系,重视人文课程的安排与设置,提高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比如,调整人文素质类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尤其是在理工科领域适当设置一些与人文科学及社会科学相关的课程。二是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完善。高校必须完善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内容,这是人文教育有效进行的重要因素。在人文教学内容上,要严格把关,全面拓展其教育空间,努力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协调发展。三是重视人文素质教育考核和评价制度的完善。考核和评价体系主要围绕教师的教学活动展开,学校应该积极鼓励教师大胆创新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教育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从而使学生受到熏陶。

3.开展感悟人生的实践活动

感悟实践活动是指积极鼓励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使他们的人文素养和人生感悟得到提高。注重学生的人文精神发展,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教育模式有效进行的必要因素,而实践活动是人文精神获得熏陶的重要途径,所以对大学生开展人生感悟的实践活动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重要方式。学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有利于人文教育的课外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在活动中拓宽人文教育的实践空间。学生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能更全面地了解社会,提升思想觉悟,提高人文素质。

4.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到几点:(1)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健康重要性的宣传。(2)增进心理健康方法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途径的探讨,普及保持健康心理的方法。(3)对大学生普及分析心理现象的知识,帮助他们分析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和症状,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现象。

四、总结

在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模式构建中,应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辩证统一的原则,发展和强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实践证明,充满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能被大学生所接受,有益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关注学生的人文关怀,以提高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教学方式为重点,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教育体系,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教育模式的构建和推广。

作者:闫军秀 单位: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第二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激励机制

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激励机制的制定缺乏针对性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的对象是学生,在构建、实施激励机制的过程中,教育者应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学生个体发展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励。然而在实际的激励过程中,很多教育者往往不考虑学生个体的特殊性和内在需要,没有坚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原则,一味地采取统一的激励方法对学生进行激励,激励缺乏针对性和艺术性,导致激励效果不佳。当前我国高校的学生主体大多是80后、90后,他们个性更加凸显,想法更加独到。再加之,我国目前处在思想与文化多元化发展的社会转型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对传统的激励机制进行优化,使激励制度更具针对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激励时机不当而影响时效

现阶段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时机掌握不当,应该及时给予奖励的迟迟不给,应该立刻惩罚的却累计不予处罚,这不仅有损学校规章制度的威信,还会导致学生的积极性降低,甚至会导致有些学生产生侥幸心理继续犯错,使激励的效果大大减弱。心理学研究证明,及时激励行为的有效性比延时激励行为的有效性高出60%,这有力地说明了及时激励的重要性。例如“优秀毕业生”的评选,含金量高,学生们都很向往,但由于评定与授权时间滞后,只在毕业前评选一次,那时大部分毕业生都已找到工作或考取研究生,这个奖励对他们来说意义并不大,每年都会有学生放弃评选,这种不及时的奖励会使学生心里产生落差,认为教育者对其重视不够,对制度产生怀疑,降低学校的威严,最终导致激励的效果严重减弱。

3.激励机制运行过程中存在不公平现象

部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在建设方面的制度、措施不够健全,在奖励的评定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公平现象,不公平的激励行为会严重打消学生们的热情和积极性,使激励效果大打折扣。“公平理论指出,一个人不仅仅关心自己的收入和投入,而且还关心自己收入、投入和别人的收入、投入的关系,只要公平就能激励人,而不公平就不能激励人。”一些高校在实施激励的过程中没有遵循民主公正的原则,激励机制缺乏透明度,评估机制缺乏量化指标,使得激励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舞弊现象,在评优过程中搞暗箱操作。正是由于这些不公开、不公平、不合理现象的存在,使激励的效果大打折扣。

4.激励缺乏人文环境的氛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着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良好的校园环境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作用,但其作用的发挥具有一定的长期性,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容易被教育者所忽视。我国一些高校对于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不够重视,使得校园人文环境激励氛围不浓厚;再者,精神环境的建设缺乏统一的标准、操作难度大。首先是校风、学风和教风建设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校园里,践踏草坪、破坏公物等现象随处可见;学生旷课、迟到、考试作弊等现象经常发生。其次是高校人际关系环境,特别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冷漠,任课教师不坐班制度,导致教师上完课就走,很少和学生交流,师生关系不亲密。这种淡薄的人文环境氛围,无法配合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更有效地实施。

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会转型期大环境的变化是根本原因

经济、信息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化,给我国社会的思想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思想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多变的格局,社会大环境的改变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新的时代背景和新的历史环境要求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以正确的态度和方式激励学生,使其在社会大环境的改变中对物质和利益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此外,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思想文化信息中心,再加上手机网络的广泛普及,更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消极的思想。多元化的思想会引导高校学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就给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赋予了新的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者应顺应时代变化,认清形势,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善于管理和运用激励手段,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2.激励主体对激励的认识存在误区是重要原因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激励机制的认识缺乏全面的掌握,对激励客体特点的把握存在偏差。首先,激励机制的对象是高校学生,激励主体在构建激励机制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充分考虑到激励客体的特点和需要,在实施激励的过程中,激励主体把激励客体当作被动的接受者,而不是过程的主动参与方,激励主体与客体之间缺乏信息沟通与互动。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激励主体能够换位思考,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与学生形成有效互动。其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者没有很好地将激励理论和实际工作有效地结合起来,过分照搬西方管理学中的激励理论,将其不加分析地运用到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导致激励机制缺乏针对性,激励的效果得不到正常发挥。

3.激励制度缺乏科学性和创新性是基本原因

近几年,高校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和深化,但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仍然不够健全,激励方式方法仍单一、滞后,激励制度缺乏科学性,机制缺乏创新性,激励机制在运行过程中又相对封闭,缺少良好的反馈机制。在实施运用激励机制的过程中,没有根据时代特点和学生自身的需求及时进行更新,激励缺少反馈机制和更新系统,现行的激励机制仍停留在重视正面强化、说服式教育、物质鼓励的老办法上,在具体实践中,没有根据激励环境和激励客体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不同的激励方法,缺乏创新机制,这种陈旧的激励模式很难在运行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到激励主体的用意,从而影响激励作用的发挥。

4.激励机制整体环境的优化不足是客观原因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是一个复杂、全面的教育过程,激励目标得以实现取决于合理的激励环境影响,从整体上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环境包括校园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仅靠其中一方面来影响,或是忽视其中任一方面都无法使激励效果得到最好的发挥。从学校角度分析,一些高校没有认识到校园人文环境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对人文环境氛围的优化不够重视,没有体现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校园文化内涵,导致激励机制缺少校园环境因素的配合无法达到预期目标。从家庭环境分析,家庭是孩子最先、最多接触的生活环境,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当前很多家长的教育方式仍是以批评教育为主,不善用科学的激励手段进行正向引导,使孩子缺乏自信。同时学生在社会中也无法获得相应的鼓励,学生由于在家庭和社会中受到了较多的批评和打击,导致在学校受到的鼓励和自信会因此被削弱,甚至抵消,这种无法形成合力的激励环境严重影响了激励的效果。

作者:陈晓宇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第三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一、以内容创新为关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直到目前普遍认可的“五要素论”,包括“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素质等”。“五要素论”全方位掌握新时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整体需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为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政治、道德、心理教育内容具有不同的地位、作用。”首先,政治教育属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内容。其次,思想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内容。再次,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内容。“实际证明,缺少社会主义的道德修养、良好心理素质也会导致政治信仰的动摇。”第四,法纪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性内容。最后,心理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性内容。

二、以途径、方法和载体创新为依托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创新

积极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现代教育理论已经把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事实上,在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当中,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外延和内涵都已经极大拓宽和丰富。随着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实际运用的思路和途径也日益明晰起来。具体而言,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途径包括:个别心理辅导;开设心理指导课;开展心理测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等方面。同时,高校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定位于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防治心理疾病,建立起以预防教育为主、防治结合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把重点放在面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同时关注有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学生人群的心理治疗和心理康复工作。高校心理辅导机构的任务决不应该局限于个别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而是应该包括心理健康知识教学、心理测查等在内的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把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只有建立在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基础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深入人心,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也只有建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目标上,即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基础上,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成为大学生人格完善的手段、途径和方法。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

跨学科整合成为当今科学发展的重大趋势,包括内容与方法的整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多学科整合就是采用信息论、系统论等科学方法论,使之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现代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道德教育方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化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源泉;现代心理学揭示了人的道德品质形成过程及人的能力性格等个性特征形成的途径和方法;行为科学是关于人的共同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研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化进程中值得充分吸收和认真借鉴的。因此,借鉴、吸收各种学科的相关方法并将之自然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过程当中,将会非常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探索出更多、更新、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创新

大学生的思想是丰富多彩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表现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只有综合的用各类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载体、不断创新,才可最大限度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真实功能,从而加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第一,日常管理载体。日常管理涉及到大学生生活的每个方面,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所谓日常管理载体,就是指让各种高校的日常管理活动承载并传递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信息,让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的具体学习生活当中,从而达到优化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它具有广泛性、社会性、渗透性、综合性、艺术性等特点,最突出的作用就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各种管理活动的有机结合,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解决“两张皮”的问题。在实践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日常管理,同时高校日常管理又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两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需要互相配合,相得益彰。

第二,学校文化载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在内容上一般包括四个方面:物质、制度、行为、精神文化。例如在地理环境、行为规则、价值理念等;在形式上又可分成校园、宿舍、社团、社区等四种文化。其特点首先是渗透性。文化的本身就包含着非常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而这种文化可在无意识中影响到所有大学生的行为。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一定会有文化的存在,文化是存在校园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同时,文化载体的可塑性表现在培育校园精神、形成优良校风、增加学校团结力等。

第三,日常活动载体。日常活动载体包括一般意义上的“两课”教学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寝室社区服务以及其他的参观访问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等。日常活动载体目标越明确,就越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大学生是学校日常活动的主体,广泛地发动大学生主动参与,是日常活动载体能否达到预定教育目标的关键所在。

作者:李静 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

第四篇:高校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体现

(一)育人功能

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课堂的延伸与拓展,极大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社团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文化素养,社团中有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通过相互交流与合作,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知识储备。更为重要的是社团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在高校相关部门的正确引导下,学生社团通过精心设计一些主题鲜明、积极向上的社团活动,将德育、智育、美育渗透其中,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接受正确的思想文化的熏陶,充实精神生活。特别是一些理论学习型社团,通过开展学术讲座、论坛沙龙等活动,渗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在活动中思想情感得到进一步熏陶,精神境界得到进一步升华。

(二)心理疏导功能

高校学生社团的心理疏导功能主要表现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状态、人际关系的调节上。”大学生正处在心理快速发展、定型阶段,进入全新的生活、学习环境,面对一些突发事件,会使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稳定,甚至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社团活动在调节学生心态、抒发情感、增强心理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社团活动中,积极健康的社团文化氛围和奋发向上的团队精神对一些性格孤僻和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有感化引导作用,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抒发情感,在群体交流中获得心灵的慰藉。此外,高校学生社团为学生提供了交流沟通的平台,使他们可以接触来自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地域的学生,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并在交往过程中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二、制约高校学生社团功能发挥的不利因素

(一)高校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力度欠佳

高校学生社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活动,拓宽了学生沟通交流的途径,提高了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但是由于社团骨干和成员认识的局限性和社会经验的不足,使得许多学生社团在具体工作中缺乏科学规划,活动持续性和有效性有待提高。尽管大部分社团拥有相应的指导教师,但是他们也是身兼数职,无法全身心投入社团工作之中,造成社团活动指导性欠佳的局面。除了要配备具有专业背景的教师,也要选调一批政治素养高的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师参与社团的管理和建设,从专业技术和思想素养两个方面为学生社团的健康良好发展提供前提和保障。

(二)学生加入社团的盲目性或功利性

高校学生处于心理快速形成和发展的阶段,经历着从不成熟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因而思想容易出现盲目性、急躁性。有些学生抱着随大流、人云亦云的心态,加入了一些与自己个性特征不是特别相符的社团。有部分学生在社团活动过程中,不能有针对性的在活动中改进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还有部分学生的政治敏感度不够高,对是非善恶的分辨度不够强,政治立场不够鲜明,对于社团活动中渗透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领悟能力有限。同时,在当前高校中,还存在着一种不良的功利倾向风气。一些学生出于一些功利性因素,如加学分、提高知名度等选择入团。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作为教育客体的大学生对于社团活动缺乏全身心的投入和参与,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弱化了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三)社团运作中价值取向的偏移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教育载体,其价值取向的偏移表现为:其一,受校园外部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思想倾向的影响,加之教师对社团指导力度的欠佳,主流价值文化没有很好占领学生社团这一重要的文化阵地,一些低品位的文化仍然在社团中流行,影响了社团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导向功能的有效发挥。其二,在当前的大学生社团活动中出现了偏娱乐性、轻思想性的倾向。一些学生社团重视政治活动的形式多样性,却忽视政治活动的目的性,弱化了活动的思想导向功能。其三,指导教师对于社团管理载体的认识有偏颇。部分社团的指导教师没有认识到社团管理在思想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割裂了教育与管理之间的必然联系,将工作重心放在管理社团日常事务上。

三、优化高校学生社团功能发挥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学生社团良性发展的监督管理

有效的监督管理是学生社团良性发展的前提,是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有效发挥的基础和保障。首先,教育者应该加大对学生社团活动的监督和指导力度,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督管理机制,宏观调控社团活动的开展。教育者“要高度重视社团的制度建设,包括社团管理、社团建设总体规划、社团活动报批、各种激励措施等一系列制度。”其次,高校学生社团主管部门和下属学院、单位要明确工作职责,减少因没人管理、或重复管理造成对学生社团管理的混乱状态。特别要注意的是,教育者要将学生社团纳入高校正常的学生工作管理渠道,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定期对社团、骨干以及成员开展科学的评价,全面及时地关注社团的发展动态,针对不足之处及时整改,保证社团处于良性发展的状态,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二)坚持正确思想导向,引导学生理性看待加入社团

入团的动机正确与否会影响到学生入社团后能否真正在社团活动中锻炼自己、提升能力。针对学生入团的盲目性心理,学校的班主任导师和社团负责人需要高度重视,通过入团前的动员会、心理座谈等使学生对大学生活做一个明确的规划。针对功利性倾向,一方面,班主任导师和社团负责人需要通过入团前的交流会,邀请一些优秀的学长学姐们介绍自己的经历,促使学生明确入团的真正意义在于兼顾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不断地充实和丰富自身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学校社团的指导老师可以考虑淡化社团活动加分的举措,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学习和成长。此外,应该高度重视社团学生干部政治素养的培养,发挥学生干部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影响和带动周边更多的社团成员。

(三)完善理论性社团,提升活动层次

针对社团活动的价值取向偏移、文化品位不高等现象,学校要加强对社团的宏观指导,大力扶持理论型社团的发展,突出社团活动的思想导向,为其它社团做好榜样示范。首先,学校要安排一批政治理论素养高、责任心强的专业老师指导理论型社团的建设和发展。其次,指导教师要紧密围绕发掘育人功能开展社团活动。通过开展内容详实、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如学术讲座、论坛、读书会、辩论赛等,感染和陶冶参与者的道德情操、理论修养,让学生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和国内外时事动态,使他们保持政治敏感度,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同时大力扶持理论型社团的发展,除了保持自身良性运转,更重要的是发挥对其余社团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娱乐型、服务型、经营型社团在社团建设和活动中克服随意性,充分发掘自身特色,追求高雅的文化品位。

(四)以正确思想为导向,培育良好的社团文化

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它既来源于校园文化,又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坚持以正确的思想为导向,培育健康向上的社团文化,大力倡导时代所需求的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念,让社员在参与社团活动、管理、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受到社团文化的熏陶和感染,自主接受这种主流文化,并真正去践行主流价值观念。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社团文化的培育,与社团专业指导教师一起协商合作,推进思想教育工作进社团,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占领学生社团的舆论阵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导向,培育良好的社团文化。另一方面,社团文化的培育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也是社团成员在实践中认可和接纳的过程,因此社团文化的培育和传承离不开社团每一位成员的努力。作为社团的一份子,也要积极融入社团中,在自主管理、活动中认可、接纳并传承社团文化,并真正去践行主流价值观念。

作者:蒋晨菲 单位: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五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文化资源的整合

一、地方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探究

(一)地方文化资源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素材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似乎已经陷入教师“一言堂”式教学误区,单一独白灌输、感性平庸追求,使得学生感到枯燥厌烦,教育效果实效性差。近年来兴起的实践教学、情景教学、体验教学、互动教学等教学改革,不断寻求学生的互动和反馈,初步求解了课程教学的现实困境。尤其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地方文化中的历史遗存、文化积淀、革命故居、文化习俗以及名人事迹,用具体的、立体的地方文化资源来优化教学内容和过程,使之形成丰富的教学体系、成为厚重的教育素材,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针对性。

(二)地方文化资源是加强学校与社会交流互通的有效载体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地方文化资源,是对润物无声、亲和自然嵌入式育人模式的探索。在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广大学生充实了文化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引发强烈共鸣,又自觉参与到校园文化创建中来,进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思想认同、外显为自觉行动。与此同时,高校在挖掘、引入地方文化过程中,将进一步加大与地方的接触,不断寻求地方的大力支持。可以通过与地方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就业创业基地、实践教学基地,形成“非遗”传承协议、文化研究协议、文化产业孵化协议,把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加快地域科学发展的智力支持,同时不断促进学校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二、地方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挖掘整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过程中要充分吸收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深度挖掘和高度凝练地方优秀文化中的教育资源,构筑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内涵和文化底蕴,同时形成自身校园文化特色,强化师生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师生向心力和凝聚力。

(一)饱汲地方文化精髓,凝练提升大学精神

地方高校应充分汲取所在地历史文化底蕴,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形成本校特色的大学精神,使之成为感召鼓舞广大师生的精神财富,成为促进学校跨越发展的前进动力。邯郸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语典故之乡,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河北工程大学注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把邯郸地域厚重文化积淀整合成育人资源,着力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以古赵文化为核心的邯郸地域文化,基本内涵是开拓进取、竞争图强、兼容并蓄、改革创新。河北工程大学作为一所地方高校,在数易其址、多校融合的办学实践历程中,充分汲取开放、进取、担当、包容的赵文化底蕴,确立了“着力推动内涵式发展,建设工程特色明显的河北省强校”的奋斗目标,形成“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包容和谐、开拓进取”的工程精神,形成以“立德立志、善学善行”校训为核心的大学文化。

(二)注重地方文化研究,整合红色文化资源

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通过提炼、转化,使之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内容和教学重点有机融合,进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河北工程大学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形成“传承邯郸地域文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工作思路,注重利用学校资源传播地方文化精要,深入挖掘邯郸地方文化潜力,围绕邯郸地域内十大地方文化脉系,深入开展邯郸民俗研究、成语典故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文化产业化研究,提升地方文化育人实效。晋冀鲁豫烈士陵园、129师司令部旧址等成为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充分发挥地方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理想信念应该落实到实践,在学习生活中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从而自觉投身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实践中去。

(三)组建文化研究机构,深化师生文化认同

高校可以通过成立地方文化研究机构,挖掘地方文化内涵意蕴。河北工程大学注重把邯郸地方文化引入校园,通过在校相继成立众多研究机构,增进师生对邯郸地方文化的关注与认同。2008年,学校成立世界马氏文化资料中心,作为世界马氏宗亲大会的日常办事机构,开展马姓始祖古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研究和交流世界马氏文化研究成果,曾邀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之父马鹤凌到邯恳亲。学校建有荀子研究所,聘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廖名春教授任所长,深入开展荀子思想研究。结合专业学习,学校以邯郸及周边地域古建筑为基础建成古建筑构件博物馆,培养建筑、土木类专业学生人文精神。通过不定期的文化讲座,地方文化专家学者把其熟知的、书本上没有的地域文化历史,以口头的方式鲜活地呈现在大学生眼前,让学生真正感触和领悟到蕴涵于邯郸地方文化中的文化成果、科学精神以及道德理念,促使大学生形成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三、地方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高校应当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把地方文化资源融入课堂教育教学、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和融入社会实践活动等“三个融入”,打造内涵深厚的特色校园文化,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

(一)要把地方文化融入课堂教育教学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通过实施“地域文化进课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河北工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充分吸收了边区革命文化、邯郸成语文化中的案例,并把129师司令部旧址、晋冀鲁豫烈士陵园作为实践教学基地,这些尝试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取得了较好课堂教学效果。在人文素质选修课中,开设女娲文化研究,通过女娲改造自然、造福民众的不屈精神,培育学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开设曹魏建安文学鉴赏,学习刚健激越的辞赋文化作品,提升学生文学修养;开设磁州窑文化赏析,展现古代工艺精湛水平,提升学生艺术欣赏品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进行走访和田野调查,收集地方文化素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研究,并将调查过程中的发现在课题中和大家进行分享,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性。

(二)要把地方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活动

高校校园文化受到地方文化的深刻影响,高校对于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责无旁贷,高校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将地方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当中,通过大学生艺术展演、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活动节等活动形式,打造一批站得住、传得开、叫得响的地方文化题材文艺精品。河北工程大学在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中,大型音乐史诗舞蹈《胡服骑射》再现了古赵国的励精图治,舞蹈作品《窑火》展示了磁州窑传统生产工艺的精髓,《罗敷采桑》忠贞不逾的爱情故事争相传颂,学生在艺术熏陶中深受文化感染,从而进一步提升人文修养、凝练道德品质。学校通过狠抓学生基础行为养成过程中,坚持一年级学生出早操、打太极,普及广府太极文化。重视地方“非遗”传承,实施的《寻访乡土非遗,传承经典文化》项目获教育部第七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通过把地方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校园内感受充满魅力的地方文化,激发学生深入了解和探究地方文化的积极性,在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

(三)要把地方文化融入社会实践活动

要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深入基地参观、学习与实践,切身感受地方文化的深厚内涵,让广大学生在亲身参与和实践体验中感悟崇高、汲取力量,从而实现教育内容、教育形式与教育效果的有机统一。河北工程大学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体验省情、服务群众”主题实践活动中,注重发挥地方文化的优势、利用地方文化的资源,广泛组织学生开展地方文化研究性学习、实践、传播和创新,围绕平调落子、武安傩戏、冀南皮影戏、磁县讶鼓地方等传统戏曲表演,以及磁县纸扎手工艺传承、黄粱梦民俗民风展示、响堂石窟文化体验等开展活动,深入武安、涉县革命老区开展政策宣讲、义务支教、文艺演出、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锤炼中促进知行合一。

作者:魏建丽 崔建良 单位:河北工程大学社会科学部

第六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价值取向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文本”价值取向的意义

1.一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实效性问题普遍存在,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对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认识存在偏差,过分追求个人对社会的服从,对人的主体性认识不到位,没有对人自身发展需求及人的价值予以足够重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在联系学生方面,对学生实际需求了解不够,难以有效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信息收集方法单一,注重听汇报、看材料,并未进行深入探索。教学方法基本为“你听我讲”,教育形式化、程序化,缺乏艺术性、综合性方法的运用。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将完成教学任务作为教学目标,而对于学生的思想意识和心理需求不太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本集中在课堂教学当中,很少针对学生思想问题进行专题分析。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入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构建科学、全新、建立在以人为本理念基础之上的思政教育模式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主要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一大批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入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养成独立的人格,确保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终极目标的顺利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践行“以人文本”的价值取向功能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尊重学生人格。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大学生的身份是被教育者,但其拥有独立的人格,必须受到尊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践行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首先应肯定并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关系,这有助于营建造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彼此信任的氛围。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必须将每个学生视为充满活力、蕴含巨大潜能及独立人格的个体。学生有自己的思想、丰富的情感,渴望得到尊重。教育过程中应尊重学生人格,尊重他们追求进步、渴望成功及被肯定的权利,尊重他们所取得的每一点小成绩和小进步,用发展的眼光对待他们。从一定意义上讲,只有切实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施加正确引导,帮助他们完成从个性向社会共性的顺利过渡,才能使广大高校学生不断积累起步入社会之后必须具备的思想品德及心理素质,从而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功能。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尊重学生的内在需求。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对广大学生的内在心理诉求予以高度关注,以其心理需求为依据,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科学设计,因势利导,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大学生更加自觉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实现思想政治水平的不断提升,实现价值取向的趋利化。除此之外,在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还应关注学生利益,将学生真正关心的、真正需要的东西作为工作重点来抓,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及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尽全力予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教育流于形式,真正赢取学生的信赖,达到教育目的。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尊重学生个体性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人,个体差异不可避免,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必须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整体性教育,另一方面,还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在工作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细致观察和分析,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潜能开发,确保大学生个性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积极营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展示自我、表达个性,突出高校思政工作的针对性。

4.思政工作也要有评估手段。思想政治工作也有好坏之分,也有其自身的衡量标准。实际上,采用何种指标来对思政工作进行评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思政工作的发展趋势。诚然,思政工作不仅仅是为了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同时也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发展的本质规律,从而使人更好地融入社会,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但是,采用何种标准来对思政工作的开展进行评估呢?又如何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体现在思政工作的评估之中,从而使思政工作能够真正做到以“以人为本”为价值导向呢?一方面,要在思政工作的评估之中纳入学生或者思政工作对象或客体的成长;另一方面,要在评估的形式和内容方面寻求平衡点,减少评估对思政工作者正常工作的负面影响,同时要通过宣传教育使其认识到评估的目的,杜绝一切为了评估而忽视思政工作真实目的的现象。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全社会积极推进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的时代背景之下,将以人为本理念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太学英 单位:四川民族学院

第七篇:高校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校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越性

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的“填鸭式”灌输教育相比,主要有以下4方面的优越性:

(一)实践性

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是发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教育,与传统的以教师说教为主的教育模式相比,受教育者更能够在体验中获得知、情、意、行的切身体认与验证。

(二)主体性

该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以教育者为中心的说教训导的教育模式,由受教育者亲自参与实践,因而能促进其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强化了其自我教育的自觉意识,发挥了他们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三)人本性

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受教育者主体发展的个性体验,创造多种条件多途径地陶冶他们的性情,形成大学生的内在自我认知,从而比传统的外在说教更具说服力。

(四)实效性

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寓教于乐、寓情于景,实践出真知,这样的教育方式更加符合新阶段大学生的接受习惯及价值标准,因而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目前中国高校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状况

体验式教育的理论最早起源和发展于西方,在西方高校,体验式教育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比如,现在西方大多数高校已经将体验式教育作为专门学科纳入课程计划当中。而近几年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也在中国高校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素质教育的开展以及国家教育政策的支持。例如“红色旅游”、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西部支教、创新实习基地以及思政课堂改革等都逐步开展起来,这些措施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逐渐加强。如2006年上海交通大学将国际盛行的“体验教育”理念和做法引入校园,组建了上海交大“UTJS”体验式教育中心,这是中国高校开展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的经典案例,但绝大多数活动还是拘泥于形式,实际效果还需加强。目前,虽然中国已经有部分高校开始实施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但其总体的情况还是“大班式”教学的说教模式,高校硬件条件的限制和实践场地条件的不足已成为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难题。所以,中国高校的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任重而道远,还要不断从国外学习经验,也要有政策和财政的支持。

三、增强高校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策略

目前,国内关于中国高校实施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方面,比如,坚持与时俱进,整合教育内容,强调体验针对性等,是针对高校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本文从微观层面———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出发,提出增强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策略。

(一)思政课教师要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的是创新思维,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毕竟是大学生的政治教育,要使大学生成为坚定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所以,在思政课堂上,思政教师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的信仰,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从态度层次、知识层次、能力层次上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素养。

(二)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是贯彻“以人为本”教育思想、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思政课教师从大学生的性格、兴趣、行为习惯等差异性出发,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营造出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广阔空间。校园文化具有深厚的情感底蕴和文化氛围以及丰厚的体验教育因素,加强隐性课堂建设,可主要依托校园文化。

(三)开展有特色的课外体验活动

活动是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来源。因而,除了课堂教学,学校还要多结合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典型案例等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学习体验,通过实践活动去获得感性认识。例如,组织学生开展针对体验社会主义依法治国方略、体验具体司法实践时,可组织学生旁听法庭审理案件,参观派出所、监狱、法院等。

(四)高校应建立和完善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评价机制

要改变传统单一的只重结果而不重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除了理论考试之外,可以增加实践环节的考核,如对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进行系统测评。以上方法用于研究生教育是可行的,毕竟研究生人数较少,但用于本科生教育,还有些问题需要解决。

作者:刘甜甜 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第八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谈心的应用

一、谈心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为了谈心工作的有效性,工作者应注意几个方面:第一,谈心前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虽然高校清楚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但不涉及学生的爱好、特长、理想以及平时活动等方面,工作者应通过老师、学生、朋友等了解谈话对象的情况,以致在谈话中有一个宽松的氛围;第二,选择合适的谈心时机。最好的谈心时机是当学生出现疑惑或困难时,这就需要工作者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及时了解有关情况。工作者可以在每个班级中选择一名热情、善良、善于观察的学生为心理委员,辅助其工作,及时反应有关的情况,使其主动出击,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第三,选择合适的谈心地点。一般情况下,许多工作者选择把谈心地点设置在办公室内,但是如果学生与老师不够熟悉,在办公室内往往会产生压抑、害怕的情绪。因此,应把谈话地点设置在校园内或室外,如操场、花园、咖啡厅等;第四,工作者应有足够的责任心。责任心是顺利开展谈心工作的前提条件,体现在细心和耐心两方面,使工作者提前准备好一些资料,在谈话过程中发现学生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重视和关心;第五,要注意倾听,实事求是,言而有信,使学生信任教师,把教师当作朋友、亲人,主动说出自己的情况,畅所欲言。

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具备谈心能力

谈心能力是应用谈话艺术,通过交流沟通及时引导和解决学生心理疑惑、矛盾等问题的能力。包括:第一,个性疏导能力。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经历、思想等不同,形成不同的个性特征,思想工作者应根据不同学生个性特征采取不同的谈话方式和内容。可以根据学生年级高低进行谈心,还可以根据学生职位、学生成绩、学生性格等开展谈心工作;第二,平等沟通能力。现代的学生与老师的关系是平等的,开展平等的谈话,沟通才有效果。由于传统的影响,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就像猫和老鼠。因此,在谈心过程中,教师应摆正自己的位置,不盛气凌人,应和蔼可亲,不责备、讽刺,扮作知心人,平等的交流沟通;第三,民主对话能力。在谈心中,学生是主体,工作者是主导。因此,工作者往往以自己的观点开展,而不是从学生的观点思考,然而学生由于自尊心、自信心等自我意识强,对工作者灌输式的谈话非常反感。因此,在谈心过程中,应采用民主、启发的方式。在谈话过程中还要信任学生,不泄露学生的隐私问题,尊重学生。在谈心结束后,还要时常与学生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联系,关心学生。

三、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掌握谈心艺术

在谈心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者还要掌握谈心艺术:第一,直入主题型谈心艺术,这种谈心艺术的学生属于胆汁质型,性格活泼开朗,思想基础较好,但情绪波动大。在谈心时,要选择在其过于热情或过于低落时,选择在庄重的场合,如办公室,语言要简明扼要,点到即止;第二旁敲侧击型谈心艺术。这类学生主要表现为内心敏感、自尊心强、在乎他人看法,包括独生子女、性格内向、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在谈心时选择安静的场所,以朋友的身份主动与其交流沟通,语气委婉,设身处地;第三,真情感化型谈心艺术。这类学生属于屡教不改型的,如果不采用灵活的谈话技巧,即使再多的谈话也没有效果。因此,要提前了解他们的成长环境,倾注发自内心的情感,打动学生,给予帮助和关心,最后双方共同制定目标;第四,典型示范型谈心艺术。这种方式适合低年级,阅历少,心理不成熟的学生,通过社会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进行引导。

四、高校建立谈心平台和长效机制

高校在意识上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还要采取实际措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谈心工作。高校建立谈心平台,包括:专职老师以班级或宿舍为单位,主动搭建学生谈心平台;建立心理辅导室,引入心理师,建立心理电话专线;在学校广播站,定期开展心理辅导;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资料,等等。此外,谈心工作应长期开展,不能半途而废。

五、总结

综上所述,谈心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式,及时有效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引导学生心理,要求工作者在实际中掌握谈心艺术,提高谈心能力,注重谈心内容,高校搭建谈心平台,促进学生思想和身心的健康发展。

作者:庞阳 单位: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第九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家化

一、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家化的必然性

(一)国家发展的大环境背景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家化

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伴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格局展开,各大国凭借自己在经济上的实力开始对政治格局进行一定的控制,形成了"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的局面,世界格局在逐渐变化中面临着深刻的变革,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因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经济发展中的成分、形式多样化,给人们的观念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另一方面,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各大经济体之间不断交融,西方"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思潮不断涌现,同时,再加上经济发展过程中,贫富差距扩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等情况的出现,也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情绪。国家发展大背景下的新形势、新情况、新矛盾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这种情况下,只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家化建设,以积极地态度带领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们对新形势下的发展及变革进行良好的把握和认识,才能化解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重重困难,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态度。

(二)教育体制完善发展的必然需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体制经过改革,也得到了良好发展。在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过程中,各个学科也要逐渐经历从确立、摸索、成熟、完善到创新。我国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积累的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以及马克思理论的长期完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逐渐得到完善和发展。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需要教育工作者具备渊博的政治思想理论知识、良好的政治素养、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对学科教育中的基本政治思想理论形成系统化、集成化的理解,在引导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学习的过程中,能有更清晰、更明确的思路。因此只有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采取专家化的策略,才能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断取得新突破、新完善。在教育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教育创新以成为教育体制着重关注的重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要以现实为出发点,从实际出发,同时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与实践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只有通过专家化,才能在夯实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基础上,面对我国市场经济的最大实际,对国内外的发展形势作出科学、英明的判断,对当前党和国家内部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作出科学的解释和说明,并有针对性地引导教育课题进行科学的、正确的思考。

二、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家化的具体措施

在高等教育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家化,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育工作者要热爱本职工作,忠于本职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忠实人们对党和国家以及社会主义事业的信仰,在面对困难和考验时,仍能不松懈、不困惑。因此,首当其冲必须要求教育工作者热爱本职、忠于本职工作,以坚定人们的信心。只有热爱本职工作,才能对事业保持无下限的忠诚,并敢于为事业作出奉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自己热爱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在不断的自我完善、自我充实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的学习,提高专业化水平,以扎实的理论基础、高尚的政治素养以及优秀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中。同时,教育者才能以自己对事业的热爱和忠诚,坚定教育课题对马克思主义、党与国家、社会主义事业的信仰。

(二)教育工作者要抓紧提升自身素养,深入学习与实践

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工作,首先得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因而必须加强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对党与国家的政策、方针、路线的理解和认识。除此之外,思想政治的教育与其他学科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因而教育工作者还应掌握一定地人文、地理、哲学、经济学、历史、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储备渊博的知识。除此之外,"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应积极地参与到实践中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深入群众生活,向人民群众学习,接受群众观点和意见,接受启发和教训,从而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理论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加强专家化建设。

(三)国家要加大支持力度

任何工作的深入开展都离不开精神、物质上的支持,尤其是作为人类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物质投入力度,改善教育工作者生活与工作的环境,吸引广大优秀人才的加入,让他们能在舒适、稳定的环境下顺利开展学习与工作,能有效加快专家化的进度。同时,为这些教育工作者提高必要的精神支持,让他们在遭遇困惑、困难以及障碍的过程中,得到安慰、解答,释放心中的不愉快,化解内心的矛盾想法,能有效从精神上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家化扫清障碍。

三、总结

社会的发展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诸多挑战,要求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进一步专家化。这种专家化建设在现今的世界发展背景下是必要的的,需要教育者自身与国家政府积极努力,加强教育者自身建设,提高专家化进程,促进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断完善。

作者:李文丰 单位: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第十篇: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1.教育意图的内隐性与教育内容的渗透性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隐蔽的、间接的教育,受教育者在心理上并未察觉,所以是一种无意识的教育。其具有很强的渗透性,是对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方方面面的点滴渗透,它间接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各专业课教学、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各种管理和服务工作之中。教育目的的内隐性与教育内容的渗透性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最突出的特点,也是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大学生虽然是年龄意义上的成年人,但是在心理上仍然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在受教育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教育者以含而不露的方式将教育目的和意图悄无声息地渗透到其中,既不是滔滔不绝地灌输道理也并非引经据典地直率引导,引导受教育者自然融于教育者创设的教育情境中,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和影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意向虽然貌似零散游离,但伴随着大学生愉快、喜悦、激奋、悲痛等各种情感体验,由外而内渗入大学生的内心深处并悄悄积淀下来,使大学生在主动、积极的参与情境中欣然接受教育,将教育者的教育意向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行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含而不露的‘标签’式教育,将内容慢慢渗透于环境、活动当中,能够有效消除被教育者的逆反心理,起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导向的作用”。

2.教育资源的丰富性和教育载体的依附性

作为一种全方位的整体教育,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资源具有层次性和丰富性的特点。在实施过程中,受教育者学习的内容十分广泛,可以利用的资源十分丰富。思想政治隐性教育资源往往弥散于大学生生活之中的各个角落,例如学校的物质环境、校园文化和社团活动等。教育者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和途径,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对大学生施加综合的影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有效发挥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物质载体和依赖一定的环境条件,具有一定的依附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载体不同于显性教育的物质载体,后者主要是以文字、符号等为特定的书面载体,而前者更多的则是以校园环境、校园文化、社会关系结构等为物质载体。这些物质载体决定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有效发挥。

3.教育方式的间接性

教育方式的间接性是指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并不是赤裸裸的直接灌输,不是开门见山的价值输出,不是单向的逻辑传导,而是采取的一种含而不露、迂回侧击、平等交流互动的教育方式来启悟、诱导大学生不断纠正自己思想和行为上的偏差,促使其形成与社会要求一致的思想道德素养。具体来说就是将隐藏在特定教育环境、教育情境中的教育信息通过借助于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文娱活动、社会实践、人格魅力等各种形式来诱导、暗示大学生在“春风化雨”的教育氛围里不断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品质、坚定的政治信仰,达到“不刻意为德育而德育,功在德育外”的功效。教育方式间接性这一特点,相比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直接注入的教育方式,增强了教育过程中的灵活性和愉悦性,降低了受教育者“谈说教色变”的逆反心理,极大地调动了他们主体性和积极性,能有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4.受教育对象的自主性和教育效果的持久性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作为主体的受教育者,其自主性受到了充分的尊重。受教育者的情感需求受到充分的尊重,受教育者通过领悟和认同,内化为自身的素养。在实施过程中,大学生“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淡化了,他们不再是被动的教育客体,而成为了自愿自主的主体。“参与那种特定的活动,如何参与都由受教存者自行决定,这就把大学生从一个被动的受教育者变成了一个主动的受教育者,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完全是受教育者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的结果”。这种无讲台的教育,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春风化雨般地使其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在无意识中接纳并内化了其所学内容,实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受教育者一旦产生认同感,在其内心深处就沉淀了这些认同感,在无意识中逐渐内化为良好品质、崇高理想和坚定信仰,进而转化为自身的道德资源。因此从效果上来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由于避免了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单向灌输或理性说教,能够产生更为稳固的效果,并且能够持久发挥效力。因此,大学生形成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甚至对大学生的一生都产生长久的影响。

二、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1.适应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化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之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外部条件,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外部客观存在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固有的诸如“覆盖面有限、强制诉求的色彩较突出、发展创新的空间相对有限”的缺陷束缚其难以单独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而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弥补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越来越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方向,它是应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化的必然选择。

2.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效果的需要

在我国高校,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既往也是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采取的主要教育形式,此种教育形式以其较强的公开性、正规性和强制性,对学生道德认知方面的培养功不可没。然而根据笔者的调查,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报告会等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青睐度亟待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也有待进一步巩固和增强。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为我们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开辟了“蹊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以其间接、潜隐、非强制的教育方式,将教育内容渗透到校园的各个方面,巧妙的与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融为一体,通过创设具体生动的教育情境或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来充分感染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激励他们的道德意志,最终促进其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实践有效转化。这不仅是对显性教育课堂上学生道德认知的顺延和强化,也是弥补显性教育课堂上对学生情、意、行方面培养的不足,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对教育信息的掌握程度和外化行为的水平。因此,提高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度,加强对大学生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效果的内在需要。

3.满足教育对象新变化新诉求的需要

当代大学生基本为“90后”,他们是在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纵深发展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身处于社会转型期,面对的是信息海量化、各种思潮泛滥和利益主体价值诉求多样化的社会图景,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无不受这种现实环境的影响。而大学生自身也正处于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过渡阶段,生理尚在发育,心理还未断乳,思想未曾定型,因此更容易受外界信息的刺激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如今的大学生较之他们当时的父母辈,其思想更为活跃,视野更加开阔,主体意识显著增强,服从心理正在减弱,自我实现、自我设计愿望极为强烈。目的性太过明显的显性教育方式难以在他们身上凑效,也极易引发他们的逆反情绪和排斥心理,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寻求创新,以适应教育对象新变化新诉求的需要。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恰恰契合了大学生的需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充分把握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遵循他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创设相对宽松、愉悦的教育情境和氛围,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寓于各种生动多样的载体形式,运用潜隐、渗透的教育方式来进行道德教育。在此过程中,教育双方地位平等,关系民主,尤其教育对象的主体道德实践得到更多的重视,教育对象真正感受到了自己是实践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这也更加激发了他们的参与意识,为良好教育效果的取得埋下了“伏笔”。

三、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

任何教育都是有目的性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具有明确的政治方向。方向性原则是建构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有的根本原则。即“坚持用马克思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建构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高校的各个部门要通力合作,保证教育的方向不偏离原有轨道,要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旗,齐心协力、共同营造优良的教育氛围,推进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整体性原则

坚持整体性原则是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的尊重和遵循,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的有利保证。思想政治隐性教育资源的各种元素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关系,它们彼此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复合性的整体。遵循整体性原则,就是从整体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和利用思想政治隐性教育资源,只有适当安排和妥善配置思想政治隐性教育资源,充分开发利用,才能发挥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的效果。必须营造覆盖范围广泛的教育氛围,使之具有强烈的磁吸效应,即把社会的、学校的、家庭的因素等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有关联的潜在教育因素综合起来,促进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最大作用,实现效果最大化、最优化。

3.辅助性原则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相对而言的两种教育方式,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系统。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传统的教育方式,在改革开放初期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在时展的今天,虽然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再独担大任,但其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备许多优势,能够弥补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但我们应该看到其仍然是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助手段。不能片面强调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否认和荒废了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两者只有相辅相成才能互相促进。

四、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1.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激励大学生产生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大学生处于富有教育意义的情景氛围之中,感受不到任何压力,就能不知不觉地受到熏陶和感染。如和谐的校园布局让人产生清新舒适的感觉,有利于陶冶性情;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更是巨大的教育力量;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可以锻炼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大学生发现自身价值并挖掘自身潜能,树立自信。同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因素对大学生就好比无形的内驱力,对其行为能够产生约束力,有利于大学生端正思想品德、健全身心素质。

2.有利于弥补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新形势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迫在眉睫。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但是封闭式的教育方式难以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求,很难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全面人才。所以,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对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作用。

3.能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完善与提升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成为开展素质教育又一重要手段,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相比,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表现出极强的适切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不受时空的局限,能更广泛地利用隐性教育资源,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对象的自主性,这些都与素质教育不谋而合。因为素质教育是开放的教育体系,它尊重人的主体性和创造精神,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所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具备较强的耦合性和内在一致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必然有利于大学生素质的发展与完善。

4.有利于形成全员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遵循大学生心理和行为规律,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循序渐进地、全方位地加以引导。一般教育方式的本质是引导和教育,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既具备了“隐”的原则,又具备“软”的一面,因此是可以无所不在的。高校的每一位教职工都可以发挥育人作用,使隐性教育的理念贯穿于教学、管理、服务之中,潜藏在所有环境和氛围中,发挥广泛的影响,在学生的态度、动机、价值和其他心理的成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张焕华 单位: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