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策略3篇

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策略3篇

第一篇

一、高校声乐教学中存在的的问题

(一)高校在声乐教学上缺乏准确的定位

目前,很多高校只是简单地认为声乐教学即为对学生表演与演唱能力的培养,尚未充分重视声乐教学的情感及审美价值。由于声乐的良好表现能力是在情感的真实流露基础上得以充分发挥的,一旦声乐表演缺乏感情,那么就会毫无生命力可言。而目前一些高校的声乐教学过多的强调声乐表演价值,具有较大的功利性,在此基础上就会造成教师在设计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方面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而造成学生的学习方向与内容产生偏差。因为学生缺乏对声乐的充分认识,其仅仅会完全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学习,由于教学指导存在的偏差,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

为祖国培养出大批优秀的声乐人才是高校声乐教学的根本目标,培养出的人才不但必须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同时还必须要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然而因为传统教学体制存在一定的缺陷,而高校的声乐教育还一直沿用着理论教学的传统模式,对学生的培养工作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校的声乐教学也必须要顺应当代教育发展的需求,不断改革与创新教学模式,充分重视理论及实践的同时发展,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课堂教学方法比较落后单一

很长时间以来,艺术类专业院校采用的教学方法长期影响着高校的声乐教学。而高校教学实践也一直在模仿着艺术类院校应用的教学方法。但是由于高校的特殊类型造成其具有不同的声乐人才培养目标,对于高校培养应用型全能人才的根本目标,声乐教学必须要设置丰富的教学内容,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然而目前高校在声乐教学上仍旧采用的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比较落后,尚未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对于多媒体教学、分层教学等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的应用还不够完善,教学方法单一而落后。

(四)课程设置的关联性不足

现在各大高校在培养声乐师资方面通常还是在采用音乐专业院校的围绕学科为核心的培养模式,在设置声乐的课程过程中也往往是比较重视学科的深度与专业性,尚未对学科间的彼此关联性给予充分的重视。因为很多声乐教学都是毕业于专业音乐学校,其在专业院校学习的时候往往只是特别致力于个人专业方面的精深,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只是充分重视本专业的重要性与专业性,往往将未来向专业发展的观念传递给学生。从而造成学生仅仅重视个人专业,但是忽视对有关专业知识的扩展。

(五)声乐教师的综合能力较低

与其他学科不同,声乐教学具有其独有的特性,其涉及范围比较广泛,不仅涉及歌唱技巧训练,同时还涉及声乐鉴赏以及声乐史等很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教学理论,所以高校声乐教学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广泛。故为了更好地完成声乐教学目标,声乐教师也必须要具备较高的素质。目前大多数的高校声乐教师都接受过非常专业的声乐技能培养,具有非常强的专业能力,然而其普遍具有较差的综合能力。目前社会发展需要全能型的声乐人才,所以对学生专业水平的衡量不能只是依靠演唱水平,还包括很多其他方面。所以高校的声乐教师必须要具备专业素质、舞台表演能力与综合文化知识。其不但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而且还必须是一名优秀的声乐演员。所以必须要不断加强声乐教师的综合能力。

二、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策略

(一)树立正确办学目标

高校声乐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设立的办学目标是否准确。为了促进声乐教学的不断发展,必须要设立正确的办学目标。在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中,必须要对其培养目标给予准确的定位。高校声乐教学不仅要积极提高学生的声乐表演能力,而且还必须要不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必须要树立并坚持培养综合人才的目标,从而保证高校声乐教学合理的衔接到教学的总体系中。使得声乐教学不仅帮助学生掌握对声音艺术良好的表演技能,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其人生经历更加丰富,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加强教师培训,完善教学观念

随着声乐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与发展,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高校的声乐教师应该积极改变传统的声乐教学理念。不仅要充分继承与发扬我国优秀的民族声乐文化,而且还要积极采纳国外先进的声乐教学方法。取其精华,借助先进的声乐理论有效地完善我国的民族声乐。各大高校必须要加强对声教师的交流以及培训。相关院校应该设立专项资金,积极支持声乐教师到其他高校进行学习与交流。定期举办一些活动,为教师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教师间可以彼此听课,将教学经验进行互相交流与学习,多翻阅相关资源,开展集体备课,从而实现知识共享。有效提升声乐教学质量与水平,促使学生掌握更多优秀的演唱技巧与方法,进而提升其个人的艺术演唱能力。

(三)加强教学模式改革

作为一门将艺术性与技术性充分融合的课程,高校声乐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其不但可以是师生间的“一对一”知识传递,同时还能够创建多媒体声乐教学课,将更多的声乐教学音乐资源发放在校园网上,从而推动与落实声乐教学模式的改革。各大高校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可依照社会的定位与价值取向,合理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如“集体课”、“个别课”以及“小组课”等等,从而彼此学习,充分发挥集体优势。例如在选用“个别课”的同时,可以适当的采用小规模探讨模式的集体课以及小组课,或者也可同时采用“小组课”以及“个别课”有机结合的模式,或者让学生彼此探讨与交流等等。采用灵活多变、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还能拓展学生视野,有效挖掘学生潜能,促使学生不断交流经验。从而充分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其创新能力与鉴别能力。

(四)充分重视实践教学

第一,在高校的声乐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做到“精讲多练”。在为学生教授基础知识的时候应该充分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将理论教学合理地运用到实践当中。由于声乐学习往往强调“找感觉”,其比较抽象,所以学生必须要去亲身体验,教师只是通过示范以及讲授对学生进行引导,因此必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实践联系,从而帮助学生在大量练习的过程中找到准确的“感觉”。第二,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各大高校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鼓励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作,激发起音乐细胞去发掘个人的音乐特点,提高个人的音乐魅力,而且还能够鼓励学生更多的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参与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教授等,从而提升其综合声乐素质。声乐实践课的合理设置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表现能力等,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声乐素质。

(五)积极改革教学方法

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的教学设施也越来越完善,而课程的构建也日益丰富与合理。声乐教师应该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心理,在此基础上,把各种不尽相同的教学方法合理的运用到声乐教学过程中。而教学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即为采用的多种声乐教学手段。为了提高高校声乐教学效果,可以采用网络教学以及多媒体教学方法等,同时还可以采用亲情关爱法以及模拟教学法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借助启发式教学以及互动式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更多有效的学习方法。当然,教学内容是教学模式的服务对象,所以教学模式的选取必须要围绕着教学内容进行。根据声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教学模式,从而促进声乐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

(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借助于声乐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声乐重新能力,从而更好创作与表现声乐是声乐教学改革的重点。所以,在声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地培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而且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练耳与视唱方面的培训与教学。作为声乐教学的重点,练耳与视唱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练耳与视唱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把握好练习的度,不能练习不足也不能过度。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其学习进度给予实时的关注,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与指导作用,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设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对于视唱课表现较好,然而练耳课表现略差的学生应该不断培训其听的能力等。在诸多具体的领域,例如音阶练习以及节奏感练习等,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主动的获取声乐知识,不断扩充个人的声乐知识,提高个人的声乐能力。

三、总结

所有的事物都必须要与时俱进,持续的创新与改革,从而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高校的声乐教学工作也不例外。作为一项关系到我国教育改革的关键性课题,高校的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所以各大高校以及广大的声乐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积极探索,不断改革与创新,寻找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充分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有效提高声乐教学的教学水平与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生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进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声乐人才。

作者:夏静 单位:黄冈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第二篇

一、我国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

目前,高校声乐教学普遍存在培养目标模糊、课程设置单一、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学模式传统、教学评价方式机械、应用型教学观念缺失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现代高校学科建设对专业院校的复制和依赖。高等教育大众化催生了学科建设热潮,但也造就了学科生长水土不服、先天不足等遗憾。除此之外,高校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遭遇的外力作用,也使得问题的原因更加复杂,并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值得关注的现象。

(一)异化为“建学”的教学体制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高校扩招、办学形式开放、学科扩建的热潮日渐高涨,声乐专业由专业性音乐院校日渐普及到普通高校。这合乎教育发展的趋势,但也为专业艺术教育带来了不少亟须解决的问题。在声乐教学领域,至少面临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教学体制缺乏适应性的独立建设。继续借鉴或者简单复制专业院校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求,传统的教学内容、方法及理念也无法适应现代高教发展的要求。比如,以乐理、和声、作品分析、视唱练耳、钢琴、合唱指挥等内容构成的课程设置明显无法契合现代社会对实践能力的要求,片面追求声乐演唱技能和技巧的传统教学观念丧失了艺术审美情感的真谛,“贪大求洋”的声乐教材违背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也往往会产生顾及失彼的遗漏。

第二,师资结构面临学术与市场的双重考验。艺术专业是一门具有生产性的外向型人文科学,从教师培养到教育产出,每一个“生产环节”都要接受市场的考验。但由于在高校扩招中大批进入的师资队伍缺乏声乐实践的熏陶,自然难免实践经验不足、艺术影响缺乏、不了解本土声乐文化,造成授课自由空间过大、声乐理论传授无系统性、本土声乐文化消解等诸多问题。

第三,非专业基础与专业性产出的矛盾突出。在艺术教育大众化的理念和音乐艺术市场化的合力推动下,音乐艺术教育往往异化为职业技能教育。近年来,普通高校声乐专业招生数量远超专业音乐院校,大多学生入校前仅有应付考试的突击性训练,专业知识几近空白,传统的“学苗”式艺术人才培养方式再难推行。面临严峻的形势,对教育目标的定位思考、培养方式的特色探索等刻不容缓。

(二)流于合作的教学关系

在市场化的语境下,高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教学关系逐渐被市场经济分裂瓦解,各自为战的利益诉求催生出千姿百态的高校教育生态。严重依赖市场生存的音乐艺术行业,教学关系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

第一,失衡的教学评价。目前,高校基于学科的发展和建设,对教师的评价机制严重倾斜于学术成果、社会影响力等因素,以鼓励的姿态与教师形成合作关系,导致教师功利化心态加重。舞台经验和艺术影响力先天不足的青年教师拼命追求粗糙的学术发表、不加选择地参加表演评奖,造成学术创新难以入深、教学心态焦虑毛躁、艺术实践盲从市场喜好,甚至产生“重学不重教”的教学情感淡漠现象。据笔者专门观察,某高校声乐专业2013年上半年为参加演出、评奖而请假停课率达到27%。

第二,机械的课堂关系。学生规模的扩大,使得教师的教学压力陡然增加。由专业音乐院校复制而来的“一对一”声乐教学方式在巨大的教学课时催逼下不得不流于模式化、机械化的任务应付。教师对学生的基础、机能条件不能充分鉴别,导致缺乏针对性,无法因材施教,只能采取被动学习、模仿歌唱的机械化课堂教学,自然带给学生的是摸着石头过河般的茫然,学习目标不强、动力不够,往往自甘沦为配合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

第三,功利化的学习心态。高额的学习成本、光怪陆离的市场诱惑、严峻的就业形势和艺术平民化的心理失落,使得学生无法专心作漫长的基本功学习,急功近利,艺术理想信仰失落,“声乐课堂则具体地成为重演唱技能、轻文化传承和情感表达的职业训练”。许多学生在流行趋势的影响下,单纯追求对外国歌曲和经典名曲的演练,却根本地不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情感内涵,尤其是对传统音乐艺术知识缺乏继承。

二、创新高校声乐教学的方法

现代高校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体现在学科性和高校体制的双重层面,从改革推进的历程来看,专业音乐院校秉持专业化、精英式的传统,又加上了现代的发展理念,教育影响力仍然最大。而高师声乐教学在持续二十多年的探索中,也走出了一条重声乐教学技能培养的模式,提供了重特色办学理念的改革路径。目前,普通高校在声乐教学的改革征程中渐趋发力,而前景仍需观望。不过,这些宏观的、具有前瞻性的体制改革,需高层推动,奏效也非一日之功。作为一名普通高校声乐专业教师来说,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探索声乐教学创新:

(一)着眼实践,力促日常教学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在国家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宏观背景下,现代高校的声乐教学不仅要培养合格的声乐专业人才,还要把人才定位由艺术创造转向艺术服务,面向社会需求,培养出为社会传播音乐文化的人才。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应当树立与培养目标一致的教学理念,将音乐活动能力和教学能力作为培养的重点,兼顾音乐文化和情感表达的全面素养。

1.换位教学:打牢声乐基本功

王宝璋先生说,声乐是一件“乐器”,“是依靠歌者自身的器官,经过培训在其自身上形成后,通过思维、意念、用语言去进行演唱的乐器。”那么,一个优秀的歌唱者,打牢声乐基本功的前提是充分、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器官,同时还必须具备辨识、指导合理运用器官发声的能力。这对专业声乐学习者是必要的,但也是困难的,尤其是专业基础较差的学生,运用器官往往依赖感性经验,表现得极不稳定。在日常教学中,建议灵活安排教学形式,突破“一对一”的模式,让学生分组交叉练习歌唱时的器官支配,指导他们在交流学习中掌握自身的呼吸器官、发音器官、咬字器官、共鸣器官、视听器官、记忆思维器官、骨用峨体等八大机能的协调支配,建立稳定的发声经验,形成全身心整体的艺术歌唱方式。

2.回归作品:培养审美和组织能力

声乐艺术是美和情感的艺术,声乐教学中,歌唱呼吸、共鸣、咬字吐字等声乐技巧训练是基本功,绝不容忽视。在此基础上,还应注重音乐美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操。同时,面向市场的声乐教育,应当把组织能力培养纳入教学目标,为就业实践奠定基础。在教学中,不妨把歌曲作品当作教学集中点,由点到面让学生在歌曲实践中把握情感、音乐美感、文化内涵、创作理念以及乐理知识,指导学生采取小组形式进行合唱、指导演唱等,让学生在选讲作品的基础上有方向地多听、多唱、多看、多分析同类型的作品,以此激活课堂活力,增强趣味性学习,并把多重学习课题结合在一起,强化声乐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选取的作品应尽量类型多样,比如国外经典歌曲《我的太阳》、《为艺术,为爱情》、《我亲爱的爸爸》、《小夜曲》、《月光》等,国内优秀歌曲《想亲娘》、《祖国,慈祥的母亲》、《我爱你中国》、《乡音乡情》、《昭君出塞》等,同时穿插一些现代流行歌曲和传统戏曲作品。

(二)创新多元,建立开放式的声乐教学模式

为建立良性互助的师生关系,协调课堂学习氛围,强化声乐教学与歌唱实践、舞台表演的联系,应在与同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借鉴一些成功的课堂教学案例,尝试一些新的课堂组织形式。

1.形成“小课、大课、联合课”的课堂模式

重声乐技能训练轻文化素养学习的现存观念,造成了普遍的“重小课、轻大课”现象;“一对一”的课堂模式也往往让学生缺乏经验交流。为突破这些教学问题,学校不妨组织中青年教师加强岗后学习培训,有选择地开设“经典作品鉴赏”、“中国传统艺术文化”,轮流开设“声乐训练交流”等大课堂,并组织所带学生开展交流课堂,与其他同事联合授课,让学生不再局限于指定老师、单一课堂,而能有机会进行观摩和交流学习,了解其他老师的讲解和周围学生的学习情况。

2.组织互动远程课堂教学

多媒体教学设备已广为普及,除常规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外,为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拓学生视野,拓展舞台经验教学,每学期还可组织4-6次远程课堂教学,利用学校的合作资源和个人关系,邀请外校教学经验丰富的声乐教师、有舞台经验和艺术影响力的歌唱表演者通过视频教学的方式与学生互动交流,在更深入具体学习声乐专业知识的同时,打通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关系。

3.创建教学实践平台

实践教学在现代高校培养应用型声乐专业人才的教学中尤为重要,服务型音乐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定位也要求声乐教学要逐步走出传统课堂。在为学生搭建教学实践平台上,除了学校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舞台表演、歌唱比赛之外,还可鼓励、帮助学生开展社会音乐文化活动,以沙龙、周末音乐会等形式组织灵活多样的小型交流课堂,并结合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组织学生到社区、学校、敬老院进行慰问演出,走进中小学参加音乐教学和文艺节目的编排和辅导工作。

作者:常建萍 单位:陇东学院音乐学院

第三篇

一、声乐教学概述

现代人们对音乐具有较高鉴赏力,这也是如今音乐能够得到更多阶层人士青睐的原因之一。声乐教学在这种环境下产生,为更多爱好音乐的人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声乐的平台和机会,此外,声乐教学将声乐这门学问变得更加大众化,更多人选择在业余时间进行专业的声乐训练,并希望通过声乐学习来提升个人修养,提升自己的音乐驾驭能力,让自己能够唱出更打动人心的音乐。因此,与先前教学对象的单一性相比,声乐教学不再只是针对音乐专业人士,而是面向广大音乐爱好者而设,这种进步为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不断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的重点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旨在通过对人体声音基本形态及发声特点的知识传授,帮助学生了解传统中国音乐魅力,并借助于国外美声唱法的训练方法,推动我国声乐教学水平不断提高。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比较多,且声乐教学以及学生素质不及音乐院校学生,因此,需要针对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进行改革,在改革进行中需要注意以下重点。

(一)重视综合性教学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与传统声乐教学相比,应多倡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需要高职院校在进行音乐专业学生的声乐训练时,不仅要重视学生基本演唱与识谱能力的训练,还需要鼓励学生将声乐学习融入日常生活中去,实现各学科的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融合。

(二)加强研究性学习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改革需要从声乐学习的方法着手。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声乐基础决定了声乐改革工作需要加强学生对音乐的研究性学习,并且要将学习到的声乐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教学改革工作。

(三)紧抓合作性学习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改革工作并不是一个人单独可以完成的,需要音乐专业声乐教师和学校以及学生自己互相配合进行合作性学习。首先学生需要认识到自己是声乐学习的主题,其次声乐老师也应该充分指导发挥合作学习在声乐学习中的作用。

(四)采取分层次教学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改革必须要创新声乐教学方法,改变学生学习声乐的态度,改变声乐老师单一的教学模式,改变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氛围。分层次教学即基于学生音乐学习及声乐学习程度之上,因材施教进行不同阶段的教学工作,以保证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的整体声乐水平。

(五)坚持声乐基础训练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在不断创新、不断演变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声乐基础的训练。声乐学习不能急于求成,扎实的声乐训练将会为学生未来不同阶段的声乐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声乐教学工作不能一口气吃成胖子,循序渐进的进行声乐教学更适合学生掌握声乐课程和声乐理论。

(六)培养音乐感受力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不能是形式上的改革,高职院校及音乐专业老师需要明白音乐教学以及声乐教学不是为了教学而教,更应该是为了培养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赏识能力。针对不同的曲目,声乐老师应该结合学生特点安排学生进行声乐演唱,同时还要提醒学生用心感受音乐,专心参悟音乐。

三、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对老师的要求

(一)扎实的声乐专业理论知识

众所周知,声乐教学就是为赏析音乐的人们提供更完美动听的音乐。在进行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时,声乐老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掌握声乐基础,并对声乐的发声要点、声乐发声点及声乐发声器官——嗓子进行深入认识,此外还需要把握声乐发声时的规律,形成自身对声乐发声的透彻理解。除了声音之外,声乐老师需要对语言有更细致的研究,俗话说“字正腔圆”,假若声音运行良好,但却无法掌握良好的语言基础,如吐字、咬字、语调、发音、语气及口吻等,就会影响声乐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再者,声乐老师需要对所演唱的歌曲有深层次了解,只有明白声乐演唱的内涵、歌词含义、歌曲风格及歌曲情感,才能够将这些东西正确地传授给学生。只有声乐老师从自身出发去深入学习声乐,才会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先锋榜样。

(二)敏锐的音乐辨识能力

音乐听觉的辨识能力是掌握良好声乐基础的必备条件。任何音乐都是通过听来辨识音乐元素,声乐也不例外。声乐老师在进行声乐教学中,首先要先对各种不同声音有敏锐的听觉辨识能力,由此掌握较佳听辨能力,在对学生进行声乐教学时能够对照最标准的音准、节奏、音色、音质、发生技巧、气息、咬字进行最精确的判断和指挥。假若声乐老师本人无法掌握以上基础音乐的听辨能力,就无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声乐辅导,更有可能因为自身听辨能力的欠缺,误导学生进行错误的声乐学习。同时,声乐教学不是死教学,声乐老师应该灵活进行声乐指导,切实考虑到不同学生年龄、发育、声带长短宽窄、有无嗓音病状、腔体构造及学生性格特征,分析出不同学生的声乐学习能力,对其声乐、气息、嗓音特点了如指掌,才能全面引导学生对声乐的学习,使得学生更好掌握及运用声乐技巧。

(三)良好的音乐演唱功力

记得卡鲁索有说过,尽管声乐老师并非专业音乐家,但却应该是最能运用唱歌技巧进行演唱的人,同时还能够运用正确演唱方法教会自己的学生正确进行演唱。音乐演唱功力是反应声乐老师扎实声乐基础的最突出表现,只有具备良好音乐演唱功力才可以为学生树立声乐学习的模范,并能够以实践能力带动学生的整体声乐水平的提高。针对首次接触声乐的学生来说,声乐老师的正确引导以及良好的演唱示范将对学生起着举足轻重的正面影响。有了正确的声乐示范,学生才能够按照标准演唱进行声乐的初步学习,才能够学习声乐老师的演唱,用真心实意的情感去演绎声乐作品。学生往往将老师当成学习的模范,声乐老师的引导将明确学生接下来的学习目标,为学生勾画出切实可依的声乐学习蓝图。

四、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的其他方法

(一)加强声乐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在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声乐教学并不单单指音乐教学,在进行声乐教学中,老师和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音乐对于提升个人素质和提高人们精神的重要性。人们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需要通过音乐来释放积压的情绪,因此声乐教学不是表面上的理论技术教学,更多的是将人们情感、灵魂及生活相融合的综合教学。音乐,本身就体现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声乐教学的广泛开展,使得学生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也使得学生拥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不但提高了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声乐技能,更重要的要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二)加强艺术理论的应用实践

作为实践性的学科,声乐向来注重应用实践。首先,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在进行声乐学习时,不止要掌握扎实的声乐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将声乐艺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不断的艺术实践提高自身声乐演唱能力,同时将自己的情感灌注于教学并通过声乐释放出来。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本身需要将自身所学知识投入到今后的音乐教学中去,因此,良好的艺术表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其次,艺术理论的应用实践推动学生舞台表现能力有所增强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策划能力。通过艺术理论的应用实践,学生能够总结艺术实践经验,提高艺术表演中的应急能力。比如开展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表演大赛及学生个人演唱会等,切实提高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未来的教育职业工作能力。

(三)加强师生交流互动

任何教学都需要师生互动才能达到最佳教学目标。声乐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声乐教学具有较强专业性,只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保证声乐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应积极探索声乐知识,遇到不懂问题应及时请教声乐老师,同时要鼓起勇气质疑一些问题,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自主能动性。声乐老师也应该了解学生的声乐学习情况,在经过一系列教学效果观察后,耐心地指导每一位学生,倾听学生的学习心声,与学生建立平等互助的互动关系,实现声乐教学的互动进行,并且适时给予学生激励,通过鼓励和表扬增强学生学习声乐的自信心。

五、结语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增加教学实践、提高声乐老师教学水平及综合其他教学方法对声乐教学进行一系列改革。现阶段,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改革取了一些效果,但在今后高职院校还需要持续推进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改革工作,建立更适合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声乐教学体系,为国家培养更多音乐领域的教育人才。

作者:卢富强 单位:呼和浩特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