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导入策略高中历史论文

课堂导入策略高中历史论文

1高中历史教学课堂导入策略的重要性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为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必须重视课堂导入环节,这不仅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确保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步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入课堂导入策略,具体以下意义:第一,帮助学生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第二,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创造一个活跃、生动的历史课堂氛围;第三,促进师生、生生的交流与合作,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可见,课堂导入策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要充分发挥出导入策略的作用,历史老师必须在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深入了解的基础上,选择科学、适当的导入策略,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教学目标,合理地把控历史教学课堂导入。一般情况下,课堂导入策略在讲课的前五分钟导入,为本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使历史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导入策略的应用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优质的课堂导入是确保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当然这就需要历史老师积极、客观地看待导入环节,选取合理的导入策略,确保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2.1温习导入策略

高中历史内容包括中国近代现代史和外国近代现代史,内容繁琐,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之感。往往历史事件环环相扣,历史人物密切相关,新知识和旧知识存在必然的逻辑联系。老师在教学时,利用讲课前5~10分钟,温习和回顾旧知识,利用相关的时间、人物、事件等调动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理,激活新旧知识的关联。比如在学习“抗日战争”一课中,由于“柳条湖事件”导致日军占领东北三省;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被完全占领,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挑起战争,国民政府一味妥协;1937年7月7日,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这也标志着我国抗日战争的开端。老师组织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回顾,同时也提到了新知识的主要内容,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2.2现代多媒体技术导入策略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尤其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社会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教育行业亦是如此。目前,多数学校都开始引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设备,通过视频、音频以及图片等形式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比如在讲解“改革开放”内容时,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和设备播放改革开放的相关视频与音乐,并根据教材内容,提出“改革开放取得了哪些成就”、“改革开放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等相关问题,组织学生通过辩论会的形式进行回答,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其更好地融入新知识的学习中。

2.3悬念导入策略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针对教学内容,可以设置一系列的悬念,比如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这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导入策略。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悬念设计的目的是能快速激活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其良好的思维活动,以确保整堂历史课顺利进行。在对学生设计悬念时,必须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设计出难度适中的悬念。若问题太难或者太简单,往往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比如在学习“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一课时,在讲课前5分钟,老师可以说:太平天国的发展,其势头迅猛,政权达到全盛时期;但是在领导阶层,其内部发生一件大事,导致其政权急剧变法,大好形势急转直下,那么这件大事是什么呢?通过这些的悬念设置,能让学生迅速回顾旧知识,并大概了解新知识的内容,更容易快速融入新课的学习中,从而实现令人满意的课堂教学效果。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学校和老师都必须重视课堂导入环节,并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不同的导入策略,比如温习导入策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导入策略、悬念导入策略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其思维活动,迅速将学生从休息状态转变到学习状态,确保整堂历史课顺利进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为实现高效率历史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郭默克 单位:浙江省瑞安市第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