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诚信教育作用

高校教师诚信教育作用

一、高校诚信教育,专业教师责无旁贷

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笔者时常在期末考试中遇到以下情景:某某监考老师抓住某某同学考试作弊后,不是直接给予批评教育,而是一推了之:没收其证件交由其辅导员或是教务处来处理。言外之意,学生的教育是辅导员和教务管理人员的事,与专业教师无关。当然,不可否认,高校辅导员在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从另一方面来说,专业教师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他们除了承担正常的教学与科研任务外,同时还应担负着育人、传道的重任。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说,《意见》对高校教师参与德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把德育作为衡量教师是否合格的重要条件之一。高校的诚信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高校中的每一个人,无论是专业老师、辅导员、教务管理人员还是后勤服务人员都要积极担负起诚信教育的重任,如果单靠哪一类人的努力很难取得实效。从可能性上讲,专业教师是高校师资的中坚力量,占到高校总教师的绝大多数,如果能充分调动起这一群体参与诚信教育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育人作用,诚信教育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那么为什么为数众多的专业教师会重教书而轻育人呢?笔者认为,这跟高校的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有很大的关系。对高校教师而言,他们最关心的恐怕就是职称晋升了。职称高,地位高、身价高、课时费高,职称低,地位低、课时费也低。目前大多数高校对专业教师的评价实行更偏重量化的标准,比如学历、职称英语和计算机、教学工作量和科研工作量,而对于道德教育(例如工作态度、学生评教打分等)涉及得微乎其微,或者说即便是涉及到了也形同虚设,没有什么实际的约束力。这就给专业教师形成了一种错误的导向:教书比育人重要。在这种体制下,教师重教书、轻育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由此可见,不是我们专业教师缺乏参与诚信教育的热情和积极性,也并非他们没有参与道德教育的责任感,而是高校在机制上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和保障。说到底根本还是出在机制的问题上,诚信教育要取得实效,恐怕首先高校管理者要重视,这种重视不是口头上的,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上,从体制上提供保障来予以引导。

二、高校诚信教育,专业教师大有可为

(一)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蕴涵的人文精神,将诚信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中去。

调查显示,在所有类别的教师里专业教师对大学生道德方面的影响最大。在当代大学生的心目中,专业课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智慧的化身,他们更愿意从专业教师那里得到帮助,解答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迷茫。事实上,任何一门课程里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价值承载,专业教师在教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不妨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涵的人文精神,把诚信教育和专业课程的教育结合起来,形成不同学科的诚信内涵。

(二)高校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以高尚的品德去感染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召学生,做当代学生诚实守信的道德楷模。

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基本的要求。“表”也就是表率、榜样的意思。教师要在包括品行在内的各个方面做大学生学习的榜样。专业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具有无声的示范作用。他们如果能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自觉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不抄袭、不剽窃;上课和与学生相处时守时守信、公平公正;在各种评选材料的申报中做到实事求是、不夸大其词等等,这必将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他们诚信道德品质塑造和养成。

(三)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考试管理模式的改革

1.进一步增强考试形式的灵活性

目前许多高校采取的是统一的闭卷考试的形式。实践证明,这种考试形式已经不适应当前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它导致了教师教学模式的僵化和学生应试方式的教条。作为专业教师应该在教学和考试的实践中积极探索更加合理的考试方式,尽可能减少死记硬背的知识型或是理论型题型,增加理论联系实际的不统一答案的(无固定答案的)应用型题型,即“记忆型”向“应用型”偏重。以两课教学为例,与其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知识点,不如把学生分成几个组,针对当前社会的学术或热点问题给每个组出一个开放性的题目,让他们利用互联网或是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展开充分调研,在这样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广泛讨论,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这种考试形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杜绝考试作弊抄袭,提升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社会责任感,还锻炼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进一步增强阅卷标准的灵活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卷定终身”的考试评价模式的弊端也逐渐凸显,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给平时学习不刻苦的同学以可乘之机,助长了他们临时抱佛脚的侥幸心理。专业教师应该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评分模式,让考试能够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确保考试的严肃公正。笔者认为,对于一些开放性的题目,只要基本理论和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内容充实并且能够自圆其说就可以给高分。另一方面,可以适当增加平时成绩在期末成绩中的比重。以山东财经大学目前的试卷评分模式来看,大多数的教师采取的是这种形式: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现在看起来,平时成绩所占的比重还是小了。笔者认为,要想有效地遏制考试作弊,还应更进一步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平时成绩应该着重考查学生平时的综合表现,比如出勤率、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参与课堂讨论请况、实践动手能力等等。

三、高校:积极提供制度上的保证,引导更多的专业教师参与到诚信教育中来

(一)高校:

树立一种意识,克服一种倾向诚信考试教育要想取得好的效果,首先需要高校管理者在思想上高度重视。高校管理者管校治校的过程中应树立一种意识,克服一种倾向。一种意识就是“德智并重”的意识。不管是什么教育,不管是哪个层次的教育,德育和专业教育都同样重要。高校德育工作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首要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在许多文件中都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2011年总书记在视察清华大学时也提出“要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一种倾向就是功利主义的倾向。管理者应该把高校定位在一个“教育机构”上而不是一个“职业培训机构”上。应该具有战略眼光,着眼于大学文化的积淀和传承以及学生科学人文素养的提高,而不应该去过分地关注当前学校的排名以及在社会上的影响,关注专业教师申请到了几项高层次课题、发表了多少核心期刊的文章、获得了几项教学科研奖励等眼前利益。

(二)组织人事部门:

建立合理的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从制度上提供保障,引导更多的教师参与诚信教育高校组织人事部门可以尝试把诚信教育引进教师评价和考核体系中,并把诚信教育的效果作为衡量其教育教学水平的标准之一。不可否认,这一做法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还会遇到许多障碍和困难,这其中仍有许多难题值得专家学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但这应该是真正在制度上凸显德育工作重要性的一次有益尝试。

(三)教务部门:

积极参与支持评分模式的改革

1.逐步改变集中考试的制度。

笔者认为,教务部门不必千篇一律地要求所有的课程都集中在学期末进行,可以尝试有的课程在期中或是只要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其他任何时间进行。这样既可以保证考场监考老师的配备,加大巡考的执行力度,又可以给专业教师留出充足的阅卷时间。

2.积极支持和促成考试形式的改革,维护考试尊严。

对于专业教师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探索出的有益经验应该及时的予以肯定,并在全校范围内展开充分调研,在确保其科学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基础上,以制度的形式规定下来并在全校积极的推广。3.适当延长专业教师的阅卷时间,在评分标准方面给专业教师更多的自主权。据了解,专业教师之所以不愿采取开放式考试的形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样会导致阅卷难度的增加,专业教师难以从时间和精力上保证评分的公平公正。以山东某大学会计学院为例,目前专业教师所承担的教学工作量非常大,有的老师一学期承担2~

3门课程的教学,这就意味着要在期末考试完成后的两周之内承担几百份试卷的阅卷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专业教师如果采取开放式的考试形式,并且做到客观公正地评阅每一位学生的试卷,其工作量和难度可想而知。所以这就要求教务部门尽可能延长专业教师的阅卷时间,让专业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去认真客观地评价每一位学生的试卷,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

四、结语

总之,高校诚信教育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研究高校诚信考试教育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充分调动专业教师在诚信教育中的积极性,建立高校、专业教师、教务管理人员、学生管理者“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减少甚至杜绝考试作弊现象的发生。

作者:郭秀娟 单位:山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