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养教育论文范例6篇

人文素养教育论文

人文素养教育论文范文1

高职院校生源逐步减少,民营资本参与高职教育与日俱增,高职院之间竞争趋于白热化,同时社会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质量也越来越高,各高职院校要想在竞争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可持续发展下去,必须增强职业教育的生命力,狠下功夫力抓人才培育质量,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够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高职教育健康发展之路。在校园传授人文知识、熏陶良好人文环境,潜移默化地感染内化学生的人格、气质及修养,在这样环境下逐步建立学生相对稳定的品质特征,形成本校学生鲜明的特色和良好的素质,培育出来的学生才能够在激烈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出口”带动“入口”,实现“出口畅,入口旺”,只有这样一所高职院校方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二、提升高职生人文素养教育总体策略

1.转变教育理念。随着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新兴学科不断出现,学科交叉、文理渗透已是大势所趋,当前高职院校中“重技能、轻人文”的教育理念必须根本转变。高职教育注重人才技能培养,忽视育人功能,教学过程难以将人文教育贯彻落实到位,导致学生技能和素质失衡,一方面拥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人文素养缺失,在企业中往往表现缺乏责任感、怕苦怕累、跳槽频繁等。因此,高职院校在强调学生“做事”的同时,必须强化学生“做人”的培育,将职业人文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相融合的理念自觉贯穿教育的各个领域和全部过程,让高职生们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形成不断进取、奋发向上的内驱动力,才能成为社会和企业所需栋梁之才。

2.建立渗透人文素养的课程体系。课程是高职院校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载体,建立渗透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关键。确保人文素养教育课程基础地位作用,就要让学生领会人文知识中蕴含的思想内涵,真正做到“知识、能力、素质”的统一。建立渗透人文素养的课程体系,以“两课”必修课为主线,以人文选修课为主体,以人文专题讲座为补充,建立多层次多途径的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架构。此外,需要增强专业课程对人文素养教育的渗透,在专业课程授课中体现“职业性”和“人文性”。学生在认真学习专业技能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嵌入人文素养教育理念,从职业本身出发,讲授职业人文素养的意义和内涵,有意识地向学生传导职业人文教育方面的信息,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职业人文素质,明确作为一个完整的职业人所应具备的各项素质。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人文氛围。校园环境承载着教育环境和文化氛围双重任务,充满浓厚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良好的人文精神培育环境,“润物细无声”地陶冶情操和提升品位。首先,着力于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建设,重点打造反映本校特色和职业特色的校园物质环境。其次,着手于校园软件文化建设,狠抓“三风”建设,建立言传身教的校风,树立为人师表的教风,形成勤奋好学的优良学风。最后,以学生社团为基础,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包括人文知识辩论赛、专题讲座、演讲比赛、诵读经典、文艺演出等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从中学习知识、升华修养、陶冶情操、启迪心灵,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充分感受人文精神,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三、建立“诚信自助书吧”,探索人文素养建设新途径

以上所述总体阐述了提升高职生人文素养的总体策略和基本思路,现以笔者所在高职院校———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围绕人文素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建立了“诚信自助书吧”,设立电子书借阅机,为高职人文素养建设探索新途径。

1.建立“诚信自助书吧”,延伸人文素养教育空间。培养高职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无疑是促进人文素养教育提升的利器。但是高职生阅读基础弱,学习时间短,重实践轻理论,难以潜心阅读,这些问题极大制约着高职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传统图书馆采取封闭式管理,学生不能够根据自己日常时间随时随地进入图书馆阅读和借书,因此创建一个以读者为核心,充满人文关怀的服务环境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据此,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多方商讨,决定充分利用学院各个教学设施的空闲空间,建立“诚信自助书吧”。书吧分布在教学综合楼的一楼大厅以及各层楼梯出口处,书籍部分由广大师生捐献,部分为图书馆馆藏图书。图书在内容选择上每间隔一段时间列出一个主题,不定期实时更新书吧书籍,每个书籍封面均写上推荐阅读的理由,所有学生在任意时间段都可以直接在书吧的凳子上阅读喜欢的书籍。书吧采用师生参与义务管理模式,借阅者靠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自助借阅图书,实现真正意义上开放式自助书吧。大部分展出的书籍借阅者基本做到有借有还,吸引大批路过学生停留脚步到书吧书架前物色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阅读的习惯。同时通过学生参与书吧管理,培育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解的能力,增加同学之间、书吧与读者之间的感情和信任。

2.设立电子书借阅机,创新人文素养教育阅读新模式。新媒体阅读当前深受广大青年大学生所青睐,“手机控”客观地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所展现的主流阅读方式,如何在手机屏幕阵地上占据一席人文素养教育之地是值得职业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的问题。为此,学院图书馆引入了电子书点读机,读者在点读机上利用免费WiFi通过二维码扫描下载安装客户端,直接扫描借阅机上图书封面上的二维码,即可全本下载图书到手机中阅读,实现书籍终端扫描直接入机观看,一场关于移动阅读的革命将成为数字图书馆的重要服务模式。电子书借阅机与互联网实时动态链接,及时获取网上最新正版电子书籍,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及时将积极向上深受读者喜欢的书籍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传递了强大的人文知识正能量。同时手机阅读将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限制,极大推动更多的学生下载更多图书到手机上,享受随身阅读的乐趣。实施以来,经过借阅机的学生大都会不由自主浏览借阅机最新的书目信息,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下载到手机中阅读,大大促进了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进一步提升。

人文素养教育论文范文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就英语课程性质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英语是不同于我们母语的一种世界通用语言,亦如汉语一样,有她厚重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民族性特征。英语教材内容蕴含中外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风俗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和价值观念等,作为英语学科的教师,不只是为了教一种语言,而是领会这种语言,走进这种语言。语言的本身就是一种民族性的。教师应该以教材为依据,充分发掘教材中能体现人文精神的素材,使人文素质教育与课堂教育内容有机结合。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以个人境况得出要实现英语课程的人文性可从以下方面来关注。

 

1. 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注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而“素养”是指人们后天形成的知识、能力、习惯和思想修养的总和。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注,即从教师而言,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一种教育手段;从学生而言,那就是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美国圣母大学校长赫斯伯主张,完整的教育应同时包括“学会做事”和“学会做人”两大部分,他认为“学会做事”必须接受科学教育,养成科学精神;“学会做人”必须接受人文教育,养成人文精神。我们对学生最起码期望值就是让每一个学生能够“成人”,也就是“学会做人”。由于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交际。因此,教师要能使他们保持学习英语的信心,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获得学习英语的成功感受。从而能掌握交际最基本的工具——语言。在进行英语语言教学时,要把立足点放在人上,重视面向“使用语言的人”,关注他们对语言意义的理解,对语篇的把握。弗朗西斯?培根曾说:“ Reading makes a full man, conference a ready man and writing an exact man.”这正是完成交际手段的有效方法。为此,笔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就一些当下的热点问题用英语进行讨论:“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人教版九年级十三单元)直击环境保护,“Save the Sharks!”学生在讨论中懂得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多么珍贵呀。他们异口同声地喊出了:“When the buying stops, the killing can too!”这句掷地有声的口号,正是他们“成人”的号角!

2. 教师要创设平等、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

 

英语学习要涉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这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受学生生活环境和语言习惯的影响,这种“交际”是很有难度的。倘若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这样的“跨文化”的交际,必会事半功倍。何谓“文化”,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教师可根据所要学的内容创设一个近似那样的环境。因此需要从很多的背景资料里精选符合内容特征的场景。这样的课堂环境能让学生接触和了解外国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热爱,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在平等、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里,能使所学的英语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关联,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笔者在教学九年级《Unit 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时,首先构建一个温暖的场景,让学生画出自己心中最美的妈妈和爸爸画像。“Do you know that there are two special days for parents in America?”然后点出两个西方最温情的“Mother’s Day”,“Father’s Day”两个节日。通过这样的内容,学生理解了西方是用“母亲节”、“父亲节”表达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 再让学生观看获奥斯卡金像奖的美国电影《金色池塘》,既让他们接触了原生态英语环境,了解了外国文化元素,也使他们能更加理解父母,学会怎样与父母、学生、朋友相处。潜移默化地提升了他们的人文素养。

 

3. 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展现学生自我、悦纳他人、张扬个性、健全人格,成为“完整”的人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鼓励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多阅读英文名著,观看英文电影、新闻,关注外国文化信息(笔者认为先由教师自己阅读英文名著,观看英文电影、新闻,和外国文化信息,然后适量地有针对性地推荐给学生)。因为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才能深刻理解人类的悲欢与痛苦;只有掌握了丰富的历史事实,才能反思和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只有懂得丰富的文化知识,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对学生的人文关注能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展现自我、悦纳他人、张扬个性、健全人格,成为“完整”的人。

 

在英语教育中,只要能有意识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注,以学科知识完善他们的心智,让每一个学生学会同他人和谐相处、同其他民族和谐相处、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就能使他们在学习英语过程里,形成稳定的人文个性和良好的人文素养。这是英语教育的目标,更是笔者作为英语教师的最大教育追求。

人文素养教育论文范文3

关键词:人文素养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1-0174-03

人文素养教育,“简言之,就是在传授人文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即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人文科学通过知识的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1]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全面发展,这本来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核心理念。然而自20世纪以来,由于科技理性的高扬,人们对科技的崇尚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与此同时,人们的主体意识却在逐步弱化,以至于信仰缺失、道德沦丧等社会问题开始日益尖锐地凸显出来。作为学校教育的最顶层,笔者认为当代大学教育对此类社会问题的发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大多数教育者在育“才”的同时却忽略了育“人”这一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了解大学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并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为了详细说明大学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首先,请看笔者对所在学校学生的一个调查情况。本次调查采用问卷的形式,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65份。从问卷的难易程度、发放比例到学生回答的真实性、数据统计的结果看,此次调查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现将调查结果分析总结如下。

一、人文知识掌握了解情况

在问卷中,设计了7道题目来考察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知识及相关能力,内容涉及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对艺术文化方面的考察(非艺术系学生参与)最让人担忧,只有5%左右的同学表示了解,绝大多数的同学表示略有所知,还有相当一部分基本一无所知。由此可见,大学生对艺术文化的了解最为薄弱,很多学生在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方面的知识几乎为零,可以说在整个人文素质教育中是最薄弱的一个环节。这也直接影响到当代大学生的审美素质与审美能力。

历史哲学方面(非历史哲学系学生参与),当被问及是否阅读过二十四史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时,有超过半数同学表示没有读过,30%的同学对此不感兴趣,只有12%的同学表示阅读过一些,由此可以看出,尽管大学均设置了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等课程,但同学们明显缺乏学习的热情,对有关历史哲学方面的课程兴趣度低。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了解及熟悉程度(非中文系学生参与),设计了三道选择题,要求大学生将文学作品与作者相对应,作品的选取涉及古今中外的名著。调查结果显示,有近三分之一的同学这道题得到满分,说明这些同学有比较广泛的阅读面,其余同学多数是错1到2题,错误主要集中在古代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上。现当代文学由于距离较近,阅读上较少障碍,学生对现当代文学的了解相应比对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的多些。附表: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令人担忧,文史哲尤其是艺术方面的知识积累相当薄弱,无法适应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

2.人文修养、价值观方面

个人的人文修养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其日常行为和价值观念上,因此,通过对当地大学生日常行为和价值观念的调查,可以比较充分地了解这一群体的人文素养情况。

二、对大学生日常行为及价值观的调查

个人的人文修养比较集中的体现在其日常行为和价值观念上,因此,通过对当前大学生日常行为和价值观念的调查,可以比较充分地了解这一群体的人文素养情况。

从以上调查表中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处理、社会责任担当、人生理想的选择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只有不到20%的学生表示能理性控制自己的行为,90%左右的学生从没参与过志愿者活动,33%的学生将个人理想置于社会理想之上,且大多数人都选择追求一种安逸舒适的生活。因此,如何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已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三、针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普遍缺失的现状,采取措施如下

(一)创新课程体系,多渠道实施人文素养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实施方式,因此,在大学教育中,人文素养教育的落实首先也应通过教学来实现。有专家指出,在大专院校中,人文社科类课程在学校课程机构中所占比重应不应低于l/3[2],但据资料显示,我国目前高校人文课程总体不足1/5,所以各类大学都应该适应高教发展的需要,广泛增设人文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方面的学科课程,这也正是发达国家加强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事实上,国外一些著名大学,如哈佛大学早在1978年公布的《公共基础课程方案》中就明确规定,全体学生要学习“人文艺术”、“历史”、“社会哲学分析”、“国外语言文化”以及数学和自然科学等基础课,这些课程约占总课程学分的1/3[2]。但现阶段,由于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均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理念,所以追求人才的职业性、实用性和实践性也成为其显著特点。在这类院校中,要想真正让人文素养教育落到实处,就必须依托已有的文科学科,将一系列人文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允许并倡导理工科学生选修人文学科课程,进行通识教育。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一方面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大学语文”的必修课,另一方面,鼓励中文、历史、艺术系老师开设全校范围内的“公选课”,如“戏剧影视文学研究”、“中国新诗研究”、“桂东南民间音乐研究”等等。通过这些人文课程的开设,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也拓展了他们的学术视野,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发展。

除了通识课程的设置外,在专业课程中渗透人文精神,将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也是非常必要的。现代社会广泛需求的是,既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又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的复合型人才,这就对我们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努力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努力挖掘丰富的人文教育内容,并把它们渗透到专业课程的教育中去,从而实现学科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达到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会与整合。在讲授专业课的同时,可以讲解本学科的发展史,让学生了解所学理论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介绍学科发展过程中优秀科学家献身真理的感人事迹,以激发学生产生崇高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展望学科领域内技术的应用前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技术价值观。‘起于知识、启迪精神、渗透美育、行为互动、营造氛围、以悟导悟、以人为本、止于境界’,”[3]从而让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二)建构良好的校园文化,润物无声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在他的著作《民主和教育》中指出:“社会环境无意识、不设任何目的地发挥着教育和塑造的影响。”[4]大学校园环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它包括了校园的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人文精神环境。一般而言,每所大学因历史沿革、地理环境、民情风俗的不同而具有独异的个性,这种个性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她怀抱中得每一个学子,因此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就会培养出什么类型的学生。为了发挥客观环境润物无声的作用,大学校园文化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展现。例如,在校园的建筑设计和人文景观的建设上,应尽量经典、健康、昂扬,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像清华大学的校训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大学的“学术自由、兼容并包”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为此不懈奋斗。此外,很多师范类院校中的孔子塑像,也默默地强化着师范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人格素养。

在亭台楼榭这些基本的硬件环境之外,校园的文化社团和文化讲座也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两条重要途径。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报刊、广播、电视台、宣传栏、警示牌宣传“八荣八耻”、“中国梦”等主流文化意识形态,营造和谐、积极、健康的校园环境。同时,对学生自发组织的一些文化社团或文化活动,譬如“文学社”、“英语角”、“舞蹈队”等,教师也可以因势利导,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来,并从中锻炼自己。校园文化是课堂教学之外的有益补充,除了利用本身的文化社团这些资源之外,学校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形式多样的人文讲坛,启迪学生思维,提升整个学校的人文精神品位。如北京大学开展的“中华之光系列讲座”、“艺术教育精品系列讲座”、“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系列讲座”;华中理工大学自1994年起,邀请杨振宁、钱学森、季羡林、杨叔子等海内外著名学者登上人文讲坛,连续举办了400多期精彩的人文讲座,并于1996年出版了被誉为“重塑中国大学人文精神之力作”的《中国大学人文启示录》,以及杭州师范大学承办的“浙江人文大讲堂”等都深受大学生的青睐,在校园传为佳话[5]。

(三)利用网络平台,为人文教育提供新途径

在数字化时代,网络教育已日益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2010年7月提供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人,普及率达到31.8%,手机网民则增至2.77亿人,成为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而庞大的网民规模的最大构成群体是学生,高达30.7%。活跃在互联网上的25岁以下的青年网民中,大学生又是一个非常大的群体[6]。因此,如何利用网络平台,发挥它的优势,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已成为教育工作者急需思索和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利用网络媒介,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注重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及影响传播。教师的人文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所培养的学生,因此以良好的职业形象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教师的重要职责。我们可以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共享的特点,将本校优秀教师和外校名师的课堂教学展示出来,用名家的人文素养感染激励学生。例如,全国百家名师桑新民的授课实况就是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典范,他在讲课中穿插文学、历史、摄影、艺术知识,多媒体课件中链接电子大百科全书及各种乐器的演奏等,他风趣的语言魅力,丰厚的文化底蕴,互动的课堂形式,美观的多媒体课件,配乐诗朗诵和摄影图片展,形成了他独特的教学艺术魅力,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受到了文学和艺术的熏陶,激发了学生自觉培养人文素养的意识和兴趣[7]。二是提升学生的网络素养,增强他们的辨识力和自控力。了解网络方能最好的运用网络,所以有必要通过课堂教育向学生讲授媒介的基本性质、功能、特征,让他们具备甄别网络信息的最起码的能力。第三是教育工作者应尽快地建设好校园网络系统,屏蔽网络上一些乱七八糟的、负面的信息,尽量为广大学生提供健康、有益的思想文化导向,以一种积极的舆论引导大学生的成长。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网络媒体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肩负重大责任。我们要认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以更加高度的自觉担负起推动网络文化繁荣发展的历史任务,以更加强烈的自信把握好网络文化发展的难得机遇,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来落实发展健康向上网络文化的各项任务。”因此,我们应严格按照这一方针的指导,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总之,人文素养教育在当代大学教育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峻性,并以切实有力的措施改变育人环境,培养出既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底蕴又有良好的专业技能的有用之才,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季慧.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刍议[J].佳木斯大学学报,2002(5).

[2]顾明远.人文教育在高等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J].高等教育研究,1995(4).

[3]董婧.论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大学人文教育[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0.

[4]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5]曹金祥.我国大学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

人文素养教育论文范文4

关键词:人文素养;古诗文教学;高职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5-0060-05

目前,我国已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了大规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职业教育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使学习者获得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毕业生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这种能力亦为人文教育的目的之一。现代社会的核心文化价值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用人文素养陶冶高职生身心,一是就业需要:高职生除了专业技能,还需一定的人文素养;二是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需要:2012年教育部颁发“十二五”规划,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包括道德、知识和技能在内的综合素质培养;三是时代需要:“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21世纪人才观。人才的培养,知识技能应与素质并举,人文素养不可或缺。爱因斯坦认为:“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有用的人。”杨叔子院士说过:“人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会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精神、民族传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会不打自垮。”季羡林、周国平也纷纷著文论述人文素养的个体和社会功用。

高职生文化课素养本身就差强人意,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又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基础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确立了实践型教学的主导地位,相关素质教育课程却有边缘化倾向,这种状态使我们不得不反思人文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人文及人文素养诠释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于《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是与“天文”相对而言的,“人文”指社会人伦。人文旧多指诗书礼乐,今多指各种文化现象。人文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和核心部分,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所谓“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以及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

人的精神世界有科学、艺术、人文三支柱。“科学就是根据事物的普遍性处理事物的特殊性,艺术则是根据事物的特殊性去处理事物的普遍性。”而人文则既有深刻的理性思考,又有深厚的情感魅力。一个人的精神世界需要科学、艺术精神,更需要人文精神。人文追求的是“善”,给人以悟性,人文的信仰使人虔诚。学者肖川曾对“人文素养”的内涵进行界定,他认为这一术语的主要内涵包括:对于古典文化有相当的积累,理解传统,并具有历史意识;重视德性修养,具有叩问心灵、反身而诚的反思的意识和能力;能够自觉审护和践履社会的核心价值;具有超功利的价值取向,乐于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事物;对于人的命运和尊严等有着深切的关注;关注人的发展和民本思想教育;尊重个人的价值等。本文将以此涵义为参照,以古诗文教学内容为手段,探讨古诗文教学对培育高职生人文素养的功用。

二、古诗文教学中的人文要素举隅

高职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可以通过哲学、音乐、文学乃至自然科学知识等各种路径。语文学科是表情载道的工具,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学内容不只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还有浸润其中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感和传统文化。

古诗文主要指中国古代的诗歌和散文,富含深邃的文化素养。而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高职语文教材的选择应不拘一格,必要时辅以教学讲义或书面文稿、电子文档。以古诗文为教学内容,对培育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有着适宜的条件,对古典文化的坚守与传播,即是对人文精神的光大与弘扬,可以引导高职学生向善求真求美,多角度促进和提升高职生人文素养。

(一)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理解传统精神

“文化”一般指含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传统文化主要体现和蕴含在古典文学(包括古诗文)、音乐、绘画和美术等诸多载体中。

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精微的内动力,是引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传统文化的精神具备刚健有为、讲和贵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等基本特点。高职语文教学应循循善诱,一以贯之,剖析之、教育之、强化之。

1.刚健有为

《周易》言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激励高职院校学生奋发图强,以职业技能为立身之本,去争创一流技术,去历练一等人格。如梁启超所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强毅,不避艰险。”《论语》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亦有“当仁,不让于师”等,皆提倡立志有为,志存高远。

2.讲和贵中

体现在个人与他人利益关系,包括与社会、与用人单位等关系。《周易》言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以深厚的职业道德育人利物,以宽厚的学识创造社会财富,培育职业院校学生团队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技高德容,望之俨然,即之温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乃中国传统文化内涵,集刚健和柔顺两种不同的特质于一身,标志着人格发展的一种全面性。

3.崇德利用

体现人自身的关系,即精神与外物或者与物质的关系。“崇德”反映了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礼记》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重德乃职教之首义。“利用”载于《尚书》:“正德,利用”,孔颖达疏:“利用者谓在上节俭,以利而用,使财物殷阜,利民之用。”

4.天人协调

强调人与自然和社会的统一性。《周易》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与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在高职语文教学始终,《千家诗》、《古文观止》等名篇佳作,皆可信手拈来,为教学所用,激励高职生树立崇高职业理想,培育良好的职业信誉和职业作风。

(二)美德修养教育

诸如勇气、自信等凡可以给人自我增添力量的对象,皆可称之为美德。《史记》云:“洋洋美德乎!宰制万物,役使群众,岂力也哉!”当节俭、感恩、仁义和事业等在心灵中扎下根时,会形成一种道德品性。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善良的美德大都包含在良好的习惯之内和职业理想追求之中。

美德好习惯之一便是时感养育心。《诗经》有节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之感,也有“无父何怙,无母何恃”之识,更有“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之慨。万爱千恩百苦,疼爱我者孰如父母?

美德好习惯之二便是常怀感恩心。感恩是一种善良的美德,懂得感恩的人,能对一花一草、一山一水表示谢意,其人生必定丰实而富足。古有结草衔环、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等典故,亦有饮水思源、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等劝语,皆可为教学目标服务。

美德好习惯之三便是怀仁义心。孟子提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认为“仁、义、礼、智”四种品德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每个人都存有“仁爱”的美德,所以在社会中才有层出不穷的英雄行为;每当国家遭到外敌侵犯时,才有保家、卫国、平定天下的英雄人物出现。礼义是古代社会并存的美德,“以礼存心,以礼敬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也是君子异于凡夫之处。

美德好习惯之四便是节俭的品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高职语文有司马光《训俭示康》以俭为美德,提出:“俭,德之共也。”“众人皆以奢糜为荣,吾心独以俭为美。”并明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分析节俭的益处,指出节俭与修养相联。

美德教育目标之一便是使学生树立强烈的事业心。事业心是指人们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执着追求的情感、坚定不移的信念。努力成就一番事业是职业学生必须具有的美好情操和职业理想。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范晔《后汉书・马援传》云:“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马革裹尸”体现的军人价值取向,为人景仰。曹操《龟虽寿》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作为一名政治家,曹操自比一匹年长千里马,虽形老体衰,屈居枥下,胸中却仍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正确职业观

1.热爱国家和民族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积淀的对自己祖国独有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精神是文学夜空中的北斗,引导着生于斯长于斯的人民不断由苦难走向胜利。《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云:“秦师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且使遽告于郑。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烛之武退秦师》:秦晋合攻郑,烛之武在国家危难面前,不辱使命,终使秦退兵。弦高的职业是贩牛商人,烛之武的职业只是郑国的一个圉政(养马的官),位卑未敢忘忧国。于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领悟古之职业人浩然爱国正气。

2.热爱公平与正义

公者无私之谓也,平者无偏之谓也。公平和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现在的在校高职生作为未来的职业人,应具备这样的职业态度和职业良心。左思《咏史》云:“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以比兴手法隐喻人间不平。梅尧臣《陶者》云:“淘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揭露封建社会不劳而获的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表达对弱者的同情。范仲淹《江上渔者》诗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表示对这种不公现象的愤慨。

(四)进行审美教育,用超功利的审美眼光待人接物

审美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在高职课堂进行教材分析时,引领高职生感受生活、感悟人生,形成健康脱俗的职业人格。

1.求真向善,遵循人性

“人之初,性本善”是一种人性评定,“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是一种行为规范,“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是道德品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更是一种文化使命。求真向善的人文底蕴和泱泱之风在职业院校课堂传承弘扬,期待莘莘学子在职业生涯继承之、光大之。

2.热爱生命,追寻精神家园

张若虚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探询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个人的生命短暂即逝,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一种欣慰: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不是颓废,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3.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

陶潜诗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人与自然一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回归自然是对世俗价值的超越。自古及今,权力、地位、财富大抵是人们所追求的对象,作者却物我两忘,醉心自然。王维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白居易诗句“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情寄山水,和谐自然。

4.淡泊名利的人生观

杨慎《临江仙》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以史之兴亡展现淡薄名利人生观,感悟作者旷达的胸襟。

5.淡定豁达的生死观

陶渊明《挽歌》:“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人本来自自然,人的肉体、精神与灵魂与世间的山川河流同在。陶潜表达看破红尘、置死生于度外的豁达。生与死,人生中最为沉重的话题都能含笑视之,还有什么不能化解?世上万物“有生必有死”,人死是“托体同山阿”,这种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看法是唯物的,弥足珍贵。

6.纯洁坚贞的爱情观

高校爱情,朝秦暮楚亦数见不鲜。秦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讴歌真挚、细腻的爱情,荡气回肠,具有跨时代、跨国度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陆游《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等皆可入高职课堂。

(五)进行“内省”“慎独”教育,有反身而诚的意识和能力

在内心省察自己的思想、言行有无过失即为“内省”。孔子认为道德认识或实践都需积极的思想活动,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内省依靠的是自觉,对人产生心理作用,“内省不疚,夫何忧惧?”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朱熹“凡人之心,不存则亡,而无不存不亡之时。故一息之顷,不加提省之力,则沦于亡而不自觉。”这样既重视纠失于后,又强调防微杜渐。高职课堂教学宜拓展“内省”内涵,择善修身,增强职业责任意识和职业纪律意识。

“慎独”是指人们在个人独自居处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慎独”是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之法。《中庸》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陆九渊说:“慎独即不自欺。”“独”善其身,把慎独与诚实、无愧于心相联,达到了相当高的道德境界。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诗句:“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内省之语,甚受赞扬。范仲淹叹之为“仁者之言”,朱熹盛称“贤矣”,黄彻说:“余谓有官君子当切切作此语。彼有一意供租,专事土木,而视民如仇者,得无愧此诗乎!”赞美作者为官一任、内省为民的品质。郑板桥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由风竹声而想到百姓的疾苦,体现了作者对百姓命运的关注和同情。

(六)人的发展和民本思想教育,关注民生

关注百姓幸福是执政者追求的终极目标,亦是高职生职业生涯必须面对的抉择。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服务顾客,服务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子产不毁乡校》:有人主张毁乡校,子产不许,曰:“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把乡校作为反映民生场所,关注来自底层公众的心声,从善如流,子产执政,重视听取百姓的议论,并把刑书铸于鼎,为百姓爱戴。季梁说:“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冯谖“收债于薛”、“焚券市义”,唐雎抗秦的“布衣之怒”,颜叩闹边场巴跚啊保反映的是民本思想萌生。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体现诗人杜甫的博爱情怀。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聂夷中《伤田家》、李坤《悯农诗》,俯拾即是。虽作者职业有不同,但都体现出对民生的关注。

(七)人的地位和尊严教育,重视人的价值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的政治思想。民为国之根基,对后世思想影响极大。一切政治权力与政治制度,从根本来说,是来自于人民,所以“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作为未来的职业人,应树立“民为贵”的职业态度和职业良心,善待顾客、善待社会,方能立身扬名,成就事业。

重视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体现的是人的价值和尊严,超越死生的理念,忍辱负重的毅力,愤激抗争的勇气,这也是民族精神文化的组成部分。谭嗣同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题诗狱壁曰:“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神气不变,从容就戮!这是何等的价值,何等的气概,何等的人格!

三、以适宜的古诗文教学方法,培育高职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方法主要是指教师的教学法与学生的学习法的结合。依照教学方法的外部形态并基于高职生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高职语文教学方法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教学方法,推贤进善,实施人文素养教育。

一是“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等。古诗文语义晦涩,宗旨深奥,以讲授法为基本方法,可提纲挈领、点拨主旨;读书指导法影响长久,意义深远。比如引导阅读《中国通史》、《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和《中国哲学史》等;讨论法是高职课堂主要教学方法,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心灵的对话、情感的交流,智慧的碰撞,就某一主题进行探讨,比如“先秦诸子语录的评价”、“左光斗、史可法评议”等,在讨论中让高职生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性与多面性,在古诗文交流中体味别样人生,沟通历史与现实,提升高职生的人文素养水平,增强高职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是“以直接感知和欣赏为主的方法”,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等。(1)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于课堂教学,如教学PPT课件、Flas、视频和演示等。比如《中华传统美德经典故事》的Flas,又如《鸿门宴》、《三国演义》等精彩影视视频节选播放等;(2)建立网络平台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在网站上传教学录像、教学课件,开辟主题论坛等,向学生自由开放,以延伸课堂教学内容。

现代职业教育需要技能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以古诗文为教育内容的人文教育贯穿于技能之中,可培养既有先进科学知识,又有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高职人才。人文素养教育亦是古今中外所追求的永恒教育目标。古诗文教学对高职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义不容辞,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习――财富蕴藏其中[R].北京:教育教学出版社,1996:76.

[2]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北京:商务印书,1979:310.

[3]季羡林.大学生应提高人文素质[J].山东教育,2002(Z2):126.

[4]肖川.什么是人文素养[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6(9):46.

[5]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人文素养教育论文范文5

 

关键词: 高师 教育学课程 师范生 人文素质教育 教学实践 

 

“人文素质”近年来是一个热门名词,在高等院校更是一个众人皆知的名词。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即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将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努力方向,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根本措施,而人文素质教育是高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杨叔子院士认为,人文教育追求善,对求真的科学具有导向作用,人文素质不仅影响人的价值观,还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法,有益于人的精神世界的解放,激发创造灵感。[1]人文素质教育应该渗透到可能的方面和领域。在高师教学中,教育学课程就是一个可以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调发展的平台。 

一、加强师范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所谓人文素质,一般指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等的综合体现。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教育过程,使其内化为人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为什么要加强师范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笔者认为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有利于师范生承担起传播和传递人类文化知识的重任。 

师范生将来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教育人、培养人,担负的是人类知识文化的传递、传播方面的任务。人类知识包含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因此它要求师范生不仅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包括文、史、哲方面的社会科学知识,音、体、美等艺术方面知识、技能和审美的能力,具有将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进行整合的能力。当然,师范生学习的时间和水平有限,不可能在这些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但至少应具有这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承担起传播和传递人类文化知识的重任。 

2.有利于师范生形成良好人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师范生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是教师,工作性质是复杂而又繁重的脑力劳动,教师主体的人格是教育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为了陶冶学生的思想感情、意志和性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往往通过师生人际关系,通过心灵之间的交流、撞击、情感的交融、教师人格的感染来实现。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可能是好的,也有可能是不好的。如果教师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素质,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探求,而且可以此为载体,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从而最大限度地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成长施加影响。正如俄罗斯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 

3.有利于师范生形成优良品德,提高竞争能力。 

“人文科学可以使人们了解世界,了解自己,了解人对社会的责任。”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如此评价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2]人文素质教育通过引导学生有选择地吸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真正懂得人的价值与意义,正确思考人生、修炼人生。而且人文素质教育往往带有寓教于美、潜移默化的特点,学生比较乐于接受,有利于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而且在人力资源供求日益富裕和能够充分实现自由流动的今天,要想找到一份好工作,大学生必须调整思路,不但要以知识、技能武装自己,而且要以道德、修养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试想,哪一个单位愿意招聘一个学富五车却自私自利、心胸狭窄的人呢? 

二、教育学课程教学独特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 

1.教育学课程具有人文性的基本特质。 

建国以后,我国全面学习前苏联,高师教育类课程精简为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法三门,教材的教条化比较明显,教学逐渐形成了以讲授为主的单一模式。为此,改革开放以来,华中师大等五所院校开始对教育学教材进行改革,之后又有人本着实用的宗旨,编写实用教育学。20世纪90年代初,微格教学理论传入我国,教育界开始关注教学技能,出现了知识课程和技能课程并重的势头。尽管教育学课程向技能性偏重,但我们仍应看到教育学课程还是具有人文性的,因为教育学教学对于师范生的精神成长是举足轻重的。教育学课程教学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是提升个人价值的活动,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活动。教育学课程教学的

目的除了让学生掌握备课、上课、了解学生心理等基本教育能力,还应对他们进行审美欣赏、心理健康、道德完美等更加丰富健全的人格教育。也就是说,教育学课程教学的内容除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外,更重要的还有人文精神、道德人格、艺术品质的培养,教育学课程教学的“人文性”主张教育不是为了社会功利的目的,而是为了受教育者个人在人性、理智、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把他们培养成自由、完善、和谐发展的个人。 

2.教育学课程有利于培养师范生的民族精神。 

师范生正处在人格健全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期,通过教育学课程独特的学科体系和丰富的人文知识内涵,对其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激发其民族自豪感,增强其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使他们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方向,抵御不良思想、行为的侵蚀,不仅把学习当作个人的事情,而且当作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事业来努力。 

3.教育学课程可以提高师范生的审美能力。 

一名全面发展的师范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素质。学生通过教育学课程对相关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人文知识的获取和充实,能够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品位,使他们懂得真、善、美的真谛,净化和美化其心灵、言语和形象,努力追求高品位的生活、高境界的人生。而且教育类课程中所蕴含的辩证法思想、传统文化的精髓、古今中外教育家的崇高精神等都能不断陶冶大学生的情操,使他们获得一种美的享受,也使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逐步提高。 

4.教育类课程能够正确引导师范生的行为方向。 

从高中进入大学这个“小社会”,学生需要逐渐具备自我选择、自我管理、自我负责的能力。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而且成长在各种思想的“前沿阵地”——大学校园中的大学生又处于成人化的转变期,很容易迷失自己,所以教育类课程所内含的全面发展教育,优秀教师的榜样作用及教育家们的光辉思想,都有利于师范生不断用知识来武装自己,以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以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来鞭策自己,做一名真正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三、教育学课程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 

1.挖掘教育学课程内容,彰显人文素质教育功能。 

目前高师教育学课程教学实际效果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视了教育学课程的人文认知功能,从而使教学的整体功能失效。因此,彰显人文素质教育功能,深入挖掘人文教育资源,是提高高师教育学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教育学》是师范院校的一门教师教育类基础必修课程,以往的课程教学没有处理好学术性和师范性的关系,往往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其应有的人文精神教育作用。事实上,教育学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无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学说,还是教育的起源、教育的本质、教师的素质等,都贯穿着一个核心内容,就是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这些理论富有深厚的人文魅力,都是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宝贵人文教育资源。例如,我们在讲到教师道德素养内容之一——教师的教育责任感时,让学生观看音像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的故事。徐本禹是华中农业大学2003届毕业生,毕业那年去贵州的一个贫困山区去支教,从繁华的城市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学生们看完后无不被其感动,再一次深刻意识到社会和国家把培养下一代的光荣任务教给自己,这是一项重大的历史责任。再例如,讲授孔子的教育思想时,笔者结合《论语》、《孟子》等篇章谈儒家理想人格的修养、儒家学说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等,让学生理解那些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为什么要发表联合宣言回到2500年前的孔子的思想里去,引导学生从历代优秀教育思想中汲取营养,增强民族自信心。对这种立足于教材中的内容,有目的地扩充信息量的做法,学生反映不错。有一位同学写道:“老师对教材中的教育理论进行分析,同时引出许多与教材内容有关的知识、事实,不仅使我从整体上了解了教育现象、教育规律,而且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维,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审美品位,让我更爱教育这一神圣的职业了。” 

当代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知识素养,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敢于创新。只有闪烁着人文光辉的教育理论,才更能使大学生通过对自我价值的追求,逐步认识到社会价值的意义,从而超越自我。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不断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和大学生的发展需求,进一步创新教育理论的内容,大胆、科学、合理地运用教育理论中的人文教育资源,使教育学成为富有魅力并令人期待的学科。 

2.搭建师生交流平台,给予人文关怀。 

在高校,

有部分教师在教学目标上常把学生当成工具和“匠人”来培养,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在教育对象上,把学生当成接收器,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当成产品来加工,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性,更有甚者,有极个别教师对有障碍的学生或心理有疾病的学生,不是给予真诚的师爱,去爱护和帮助他们,而是歧视和厌恶他们,使这部分学生感到孤独无援,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以致于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对他人、学校和社会产生仇恨的心理。人文关怀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把满足学生的多方面兴趣和要求作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把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价值和自由作为教育的目的,一切为人的发展服务。美国学者柯尔伯格(l.kohlberg)和班杜拉(a.bandura)等人曾提出自由主义教育理论,他们认为,学生作为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同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没有束缚、没有压力的状态下接受教育。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教育情境,采用启发式、讨论式、问答式等方法,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讨论。在启发学生畅所欲言的同时,教师适当点拨启迪,辅以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温和的表情、宽容的态度评价学生,通过评价给予学生成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主动参与自信心,促使他们以愉快、高涨的情绪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笔者还通过课前演讲来搭起一个思想感情交流与沟通的平台,师生相互鼓励、共同成长。开始的时候,有些学生还很腼腆,有些怯场,我们鼓励其大声、大方、大胆地表达。“要想明天讲得棒,别怕今天出洋相”,口才不像人的相貌一样难以改变,它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得到提高。一轮下来,同学们体会到“多上台一次,胆子就大三分”的道理,逐渐的,大家上台积极了、踊跃了,演讲的话题更多了,演讲的水平也日益提高了。同学们在一起谈学习、谈生活,谈理想、谈抱负,谈亲情、谈友情;读散文、吟诗歌、讲故事,介绍家乡的风景名胜、乡土人情;不少同学还能结合教育知识谈对身边发生的教育现象的看法,可以说是古今中外,包罗万象。学生的演讲不仅内容丰富,而且经常异彩纷呈,高潮迭起。当一部分学生还在为进入大学没有目标而迷茫时,有学生则以“校荣我荣,校衰我耻”为题,宣誓“师专将因为我们而辉煌”,令人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振。学生们在课堂上尽情挥洒,展示出无比的自信与豪迈。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通过课前演讲,不仅提高师范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彼此间交流的是思想和感情,我们在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相互鼓励,共同成长。 

3.围绕人文素质教育,不断改进教学手段。 

传统的“一块黑板、二支粉笔、三寸不烂之舌”的落后教学手段,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意识,忽视了学生多种感官的功能。要提高教育学课程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文本、图形、图像及音频、视频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获取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人文素质。如结合教材“五育”内容可播放《百家讲坛》中国人民大学袁济喜教授所讲的专题《“硫酸泼熊”引发的思考》,从轰动全国的清华学子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谈到传统美育再到当代人格建设,让学生在震撼中感悟;学习“教师素质”内容时可放映电影《美丽的大脚》、《凤凰琴》,让学生在感动中沉思;讲授“学校教学”内容时可放映优质课录像,等等。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深受学生的欢迎。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让学生能够看到、听到不易直接看到、听到的事物、现象和过程,从而大大丰富教材内容,同时还可以使教材内容变得形象、生动、直观、有声有色,从而提升课程的艺术性、欣赏性和教育性。 

总之,师范生人文素质的培育不是仅靠一门教育学课程的教学所能完成的,它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的影响,需要学校、社会一起努力,共同营造有利于师范生人文素质形成的良好氛围。但可以肯定地说,教育学课程在师范生人文素质教育中是大有可为的。教师们应为此作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刘作华,张云怀,周小霞,李泽全,陶长元,张胜涛.人文素质教育和科技伦理道德教育在大学化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4,(1). 

[2]顾明远.人文科学教育在高等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j].高教研究与探索,1995,(3). 

[3]裴金涛.关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几点思考[j].学理论,2010,(5). 

[4]张煜芳.提高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浅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4). 

[5]周浪,周忠生.对高师院校教育理

人文素养教育论文范文6

关键词:创造教育;创新人才;教学过程

一、引言

所谓创造教育,就是将“创造学”(研究人类创造发明活动规律的科学)的一般原理,通过教育途径,较系统地传给学生,培养学生创造发明的能力。简而言之,创造教育就是开发学生创造力的教育,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民族进步,国家兴旺发达。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创造教育的深入开展是密不可分的。结合自身教学过程,探讨素质教育中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结合自身教学过程,探讨素质教育中创新人才的培养

(一)好奇心——创新意识的萌芽

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这是唤起创新意识的起点和基础。

1.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和环境

创设问题情境和环境就是将学生引入到问题之中的过程,通过设疑或举例使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产生疑问,出现认识心理的矛盾状态,从而产生好奇心。教学中,教师再层层深入,逐步释疑,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就会让学生体验到愉快的学习过程。

2.注意课堂设计的科学性

科学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科学地设计好每一节课,力求生动、有趣、好理解。设计一堂有科学性的科学课,应让学生带着问题来,满足了好奇,培养了兴趣,又带着问题去思考。而不是让学生解决了问题,没有问题再去探索了。尽可能做到课尽、趣不尽,使学生长久地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

3.注意维持学生积极性

学生对什么都感兴趣,有着强烈的探索精神。老师应认识到,好奇是学生认识世界,实现社会化的起点,如果不予以支持和鼓励,将会挫伤其积极性。为了使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和正确引导,教师应看到自己的不足,并切实改正。

(二)质疑——创新行为的举措

1.创设良好的质疑氛围,吸引学生质疑

在教学中,要多点耐心,给学生质疑的时间与空间。面对学生的质疑,很少有耐心去思考与肯定:常态课下我们不了了之,甚至以批评来否定学生的质疑。要鼓励学生质疑,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质疑的勇气和信心。多点评价,给学生的持久质疑加满油。只要我们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相信学生能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质疑的习惯,才有可能提高质疑的能力,教给方法。

2.教给方法,让学生有疑可质

(1)要运用多种手段创设良好的氛围,保护好学生的好问和好奇的天性。(2)教师要善于利用儿童这份天性,教给质疑方法,使学生乐于质疑,从中能享受到质疑的乐趣,而不是把它看做是苦差事。(3)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解放思想,准许学生有疑就问,不懂就问。让学生在知识的来龙去脉上去质疑,在知识的作用上质疑,在知识结构上质疑,在知识的模糊处质疑等等。

(三)探索——创新学习的方法

目前大部分教学方式由于较少地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相联系,使学生仅学到了书本上的知识。存在着学科内容的封闭、学习内容的不可选择、学生的学识与社会实际脱离等问题。探索性学习正是针对这种局限和不足,给学生开启了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从中自由地翱翔,从而得到锻炼和提高。这一学习方式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学科内容所提供的大量可探索的课题是探索性学习丰富的资源。这样的课程资源与学习理念和方法的结合,才使探索性学习渗透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优化了课程的教学。

三、数学探索性学习

数学探索性学习对教师在知识、能力、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探索性学习改变了常规的学习方式,也改变了常规的教学方式。它是学生在比较广泛教育资源的背景下所开展的自主的、开放的、探究式的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改变,带来了学生和教师角色的改变,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四、结束语

素质教育的开展与执行以创新人才的培养为目标,创新人才培养以素质教育的开展与执行贯彻。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执行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还有待我们教师去实践。

参考文献:

周丽。高中数学探索性学习探讨.农村教育,2009(03):75-76.

燕俊彩。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农村教育,2009(02):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