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论文范例6篇

传统文化教育论文

传统文化教育论文范文1

有些人对现代社会道德感到失望,尤其对人情冷漠、诚信缺失、女性独立自主等问题提出质疑,社会和教育界应反思是否丢弃了最基本的东西。人们重新对儒学产生兴趣,是因为在寻找思想寄托,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传统道德理念对失望的人和寻找社会正能量的人来说,是一个绝好的有意补充。如今随着中国崛起和国力强盛,特别与邻国的一些领土争端,引发一些国家的担忧,遏制中国论由此甚嚣尘上,作为亚洲传统文明古国的中国,我们应该让邻国认识和回忆中国大国崛起历史,古代中国并非靠武力,而靠仁义、礼仪和文化成为亚洲中心、汉文化圈的中心,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国都受到中国这个文明古国的熏陶。现代中国不仅应在经济方面超越其他国家,更应该是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中国社会制度和教育息息相关,有教无类。“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应研究教育问题,向学生传授道义,教育学生“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以“信义”为先,遏止社会道德腐败堕落之风,重振华夏文明。

二、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国力迅速增强,国富民强

与日本重视国民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反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是中国社会道德风尚和社会文明却与之不相匹配地出现倒退现象。尤其中国教育并未随着经济发展得到更全面、更完善地发展,造成国进民退、国人素质不高的问题。这表现在中国人在国外进行文化交流、旅游、移民时,出现文明、公德心和遵守社会秩序方面的冲突和摩擦,因此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势在必行。中国现在的教育以大学教育为最高等教育,自中国近代化以来,大学教育都是培养中国知识分子的主要途径,知识分子一直是国家建设的栋梁和精英。但是也出现了种种问题,究其原因,有许多方面,学术腐败,大学教育功利化、职业化,缺少人文精神和学术信念。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自古就将受教育看做修养身心、提高道德素养的过程,学习儒学经典,明志明德,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古人以道德为教育之本,古今对照,读书人应有的德行我们是否有所传承?从教育角度分析社会道德问题,思考提高国民素质的问题,讨论社会文明是否依靠重振中国人传统道德保持,已经是当务之急。

三、结语

传统文化教育论文范文2

按照的讲话精神和教育部《纲要》的明确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高校相关课程体系中势在必行,“大学语文”尤其要担当重任。但实际情况却是,“大学语文”逐渐被边缘化,既没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某种权威地位,也没有外语课程的强势现实需求,处境越来越尴尬。若要改变这种不利现状,就须牢固坚定地确立“大学语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中华民族精神的课程定位;同时,也要解决好课程自身建设层面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母语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构成

“大学语文”的本质属性是母语高等教育课程,应该成为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各级高等教育机构的管理者、大学教师等的共有理念。语言影响思想,语言就是思想本身。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文化深层编码,都蕴涵在母语中。母语是构成民族文化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母语里有文化的故乡,母语就是祖国,母语承载着民族凝聚力。保护母语,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安全的首选要件。换言之,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独特、最具生命力的语言系统之一,是中华民族身份的首要标志,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直接载体。著名诗人余光中曾说:“当你的情人已改名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这句话的理论内涵是在表明:母语是民族文化认同的基本符码。因此,在我国当下的高校课程体系建设中,怎样强调母语教育都不过分。而“大学语文”,就是高校完善汉语母语教育的最佳课程平台。汉语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象形文字,是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语言。从母语教育的角度看,汉语的形意特点使之具有工具性、文化性和审美性等多重属性。其中,文化性是衔接工具性与审美性的桥梁和纽带。汉语“说”与“写”的表情达意功能要得到完美发挥,必须借助文化蕴涵来融通工具与审美的语用效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认定一个人“有文化”或“没文化”,主要依据是他的说(口语表达)和写(书面表达),意即所谓“汉语能力是人生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强化大学语文课程的母语教育性质与学习效能,是提升中华民族母语水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张扬民族精神、提高国家软实力和国民素质的重要举措。

(二)“大学语文”学科化有利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在《中国教育报》评选的2013年度中国高等教育10大热点问题中,大学语文的问题位列第8,几十年来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争论仍在持续。同时,大学语文课程的边缘化现状也仍然是醒目的存在。之所以被“边缘”,除了不具备或较少具备外语课和其他技能通识课的现实功利性之外,还有课程自身学科归属性的原因。根据《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大学语文”属于教育学门类下的二级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和“大学体育”等课程同类。也就是说,与专业性的中文课程不同,“大学语文”在学科归属上已经被“边缘化”。这也成为大学语文课程定位模糊的主因。事实上,早在1986年,匡亚明、徐中玉等先生就呼吁大学语文应成为独立的学科。目前,“大学语文”学科化的条件已经成熟。首先,根据的讲话精神及国务院、教育部颁布的各项包括《纲要》在内的法规性文件要求,大学语文课程与国家文化强国战略密切相关,这是其他公共课没有的课程优势。其次,母语高等教育是高校各个专业课程教育的基础,提升母语教育的水平与质量迫在眉睫,这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再次,自1938年中华民国教育部规定开设“大一国文”以来,迄今已近80年,“大学语文”可谓历史悠久。虽然建国后一度停开,但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和构架并没有太多的变化。最后,大学语文课程已具备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和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这是课程自身发展的内在基础。如果能如“汉语国际教育”那样成为独立的学科,“大学语文”的教学地位就能获得法理上的保证,其独有的课程功能就可以得到全面发挥,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更为便利和顺畅。自然,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所有争议与无奈,也会随之消失。

(三)大学语文教师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导者和引领者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大学语文”,在教学理念、知识储备、教学能力和方法等方面对大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导群体,“大学语文”的师资队伍建设是落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大学语文教师要具备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素养和传播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这是一个基本前提。在知识结构上,大语教师一要有良好的母语运用能力,听说读写的水平较高;二要有基本的专业背景,在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宗教、民俗等的某一方向有所长;三要专业基础扎实,学术视野开阔,有辩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理论判断和分析能力。如近年来,某些学校包括高校教师让学生穿“汉服”,对孔子像行跪拜礼的行为,实际上是在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化、简单化和粗鄙化。“汉服”与“汉朝之服”都分不清楚,既蒙蔽了学生也降低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应有水准。在教学能力和方法上,大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成为本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者,以研究促教学,会有力地提高教学的水平和层次。其次,教师不搞一言堂,既不能故弄玄虚,也要避免肤浅单调。应以互动式教学为主。以教材为依托,可以设计文化专题研讨,也可组织经典文本讨论,引导学生联系现实问题进行思考,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研读、探究的兴趣与能力。同时,也要借助新媒体技术使教学手段丰富和多元。再次,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考试方式,制订以撰写研究论文、读书报告、调研报告等为主要形式的多元化考核原则。当然,各个层次的高校因课程目标的具体差异,会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有所取舍,但无论怎样,都不能背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宗旨。第四,大学语文教材是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导向性资源平台。

二、总结

传统文化教育论文范文3

中医学的发展,始终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不断从我国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比如适时吸取了天文历法、地理物候、阴阳五行及人文清理等,将这些知识和理论与人体的调控与认知巧妙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这套理论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从一定意义上说,离开了传统文化,中医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在当前的中医本科生教育中,必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1.1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本科生的中医思维方式

对于中医本科生教育来说,教学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方式,提高其运用中医理论的能力。我国古代社会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社会,中医理论的形成根植于这种生产方式中产生的文化之中,尤其是深受古代哲学理论的影响,在中医理论中经常可见到阴阳五行等理论,比如《黄帝内经》就充分吸收了哲学学说。在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下,中医学形成了一种强调宏观整体、平衡和谐及相互联系的思维方式。如果在中医本科生教育中不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则学生无法培养成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在西医学理论不断冲击中医学的背景下,更需要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其真正了解并掌握传统中医理论的内涵、思维方式和运用方法。

1.2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打牢学生的中医根底

中医本科生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医学理论知识,逐步打牢学生的中医学理论功底。由于中医学是从传统文化中发展而来的,所以中医课程的内容就显得晦涩难懂,尤其是刚刚接触中医学课程的学生,往往提不起学习兴趣,甚至望而却步。为此,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根据中医理论的特点,并结合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将两者相互融合,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并在这样的中医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方式。毫无疑问,学生只有了解和熟悉了传统文化,才能对中医的深刻内涵加深了解。

1.3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风尚

在中医本科生教育中,不仅要重视中医学理论的培养,而且更要重视学生医德风尚的培养,将医技与医德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当前,市场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大行其道,医患关系日渐紧张,加强学生医德教育势在必行。我国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家文化,主张“仁爱”,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而中医理论受其影响,同样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理论,认为“医乃仁术”,对医德的重视,可见一斑。因此,在当前的中医学本科教育中,必须加强对学生医德的教育,将“术”与“德”充分结合起来。由于学习中医学的本科生大都是理科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比较少,所以更加需要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其了解古代社会的民族心理、道德观念等,然后更深刻地理解“医乃仁术”的含义,逐步提高自己的医德风尚。

2加强对中医本科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在中医学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在上文中主要介绍了加强中医本科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而为了更好在本科生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笔者认为可遵循“激发兴趣打牢基础促进学习”的思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校园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一种具有广泛内涵的隐性课程,对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采取的方式有雕塑,并配以文字说明,通过的雕塑和文字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著名的悬壶济世的名医,可将这些医德高尚名医的经典名句展示出来;打造中医传统文化历史长廊,集中展示我国古代中医学的成就,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建立中医传统文化网站,将有关中医理论的古典书籍、文化常识和视频资料等上传共享,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和途径。通过上述方式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优化课程设置,逐步打牢学生的文化根基

中医本科生从小接受的是西方式的教育,很少接触传统文化教育,因此对于本科生传统文化的教育,必须优化课程设置,逐步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方式和模式,能够在一定时间内读懂深奥晦涩的中医学理论知识典籍。当前,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各个中医院校均加大了传统文化教育力度,开设了经典名著、古代散文等课程,但是从专业课程设置来说,传统文化课程仍然相对较少。传统文化教育包括古典文学、哲学、训诂及音律等方面,根据中医学理论的特点,应着重加强中国古典哲学,特别是古典哲学思维的培养,逐步提高文史哲课程比例,使学生了解古代的道德伦理、逻辑及人文素养,充分了解和领会中医学理论的精华和精髓。

2.3在专业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提高专业课的教授效果

加强对中医本科生传统文化教育,除了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优化传统文化课程设置之外,还需要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也就是将专业课程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比如在讲解阴阳五行、精气等学说时,教师应向学生详细讲解“取象思维”模式,引导学生逐步领悟“远取诸物体,近取诸身”的认识方法,学会从千奇百态和变化莫测的现象、事物中思考事物的发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可向学生讲述一些名家名医的事迹,主要是他们治病救人、悬壶济世的经历,使学生逐步了解自己的一言一行均干系重大。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提高学生学习中医学的热情,而且还能够提高其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

3结语

传统文化教育论文范文4

虽然解释各有不同,但都有其相通之处。首先,都与文化有关,其次,都是因文化而引起的现象、活动,包括教化人、尊重人等,都是以人为核心而展开的一系列文化活动。故笔者认为“人文”可以理解为“人道”,是与“天道”、“自然”相对,以人为核心,重视与尊重人。我们应将“人文”理解为一个动态的概念,即“教化天下”使之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情怀”是一种心境,对某一内容含有某种情感。“人文情怀”就可以理解为文化中怀有的尊重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这既可以理解为一种追求,即人类对“人文”的追求,在文化中寻求一种人文关怀,又可理解为一种思考,一种对人类存在于社会中的价值、意义的思考。人文情怀的根本点是唤起人们对自由的向往,对人格上的独立精神的追求。这也是后文将要提及并解决的两个问题,一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一种怎样的人文情怀,二是在现代思政教育中为何需要人文情怀。

二、人文情怀源于传统文化

人文情怀集中体现为对一切真善美的赞赏与推崇,而真善美的本真面目便是“和”,包括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而不同的包容态度、和合致远的美好愿望与文化使命感等,实际上是一种伦理道德情感的外显。“真”是保持人与事物本真的面目,追求真理;“善”是人文情怀的至高追求,是我们一切行动的标准与参考;而“美”是对完美生活的憧憬。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文情怀源于古代传统文化。儒家先哲们以人的本真为基点,提出仁者爱人的观点,寄托出对人性的期盼,认为人应该追求人的本真面目,以内修外,实现理想人格的塑造。此即古代士人人文情怀的最早体现。与此同时,墨家以兼爱为中心,对人类生存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怀,博爱是人文情怀的基本精神。墨家思想塑造了人文情怀的传统生长点和极富原创性的阐释原点。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情怀有着丰富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和合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情怀的核心是集体主义,具体表现为国家主义、皇权主义、家族主义,而集体主义的内核是“和”,和合才能致远。中国古代各文化流派对和合有不同的看法,儒家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从社会等级中求得和合;道家提倡无为而治,主张天人合一,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求和合;法家提倡依法治国,依据制度求得和合;阴阳学则从对立中求得和合。中国人文情怀的基本内容是天人合一,心中有爱,并能正确对待自己、他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感怀国家、民族、自身的命运与前途,向内,求得内心平衡,对外,求得自身与自然的平衡,从而实现了人生价值的追求和精神上的永存。

(二)对美的追求

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情怀还包括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追求美。美的形态各式各样,包括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生活美等。古代文人饱受诗书的熏陶,他们对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赞赏在其作品中都随处可见,他们对美的向往无不洋溢在他们或绮丽或朴实的文字里。而这些文字又与其生活联系在一起,产生一种意境美,犹如人身临其境。如《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既将纯情少年在热恋中的那种对羞涩与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又表现了君子对窈窕淑女的喜爱之情。且古典诗词非常善于将自然与人文融合在一起,俨然天人合一的境界。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人的情感的融入则更是给诗词注入了生命力,从而使人产生共鸣。生活的本质便是内在美,而我国的传统文化无不在追寻诗词本身的内在美。

(三)有强烈的社会关怀与抱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中的这一辞将强调了刚毅自强与持之以恒的品格。曾子曾说:“士不可无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在他看来,有志之士应有仁义道德,并且以仁为己任,有担当精神。古代仁人志士以社会责任、家国责任为己任,抱负远大,立志深远。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追求真理将百折不挠;又如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年老挡不住曹操的豪迈气概。

(四)对仁义礼孝等传统美德的追寻

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文人志士有很浓的追求仁义礼孝等传统美德的人文情怀。我们通常会发现古代文人是瞧不起商人的,他们认为商人大多世俗、阴险,为赚钱可以不讲道义,他们用“铜臭熏天”、“待价而沽”、“尔虞我诈”等次来形容商人。他们追求诚信为本,孟子认为“诚,乃立于天人合一与性善论之上,无道乃诚也。”他们讲求以礼待人,如“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他们讲孝道,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三、现代思政教育需要人文情怀

(一)现代思政教育及其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心理、法纪方面的内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更强调以人为中心,应体现“一切为了受教育者,为了一切受教育者,为了受教育者的一切”,因此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在保证进行以上五方面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还应关注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首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应关注生命教育,以人的生命关怀为中心,尊重个体的生命、生理和心理健康,引导生命追求生活的意义,并与自然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而不应只关注生命的生存。其次,应重视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应摒弃那些形而上的政治观念、道德观念,树立着眼于实际的可以为人们所感知的道德价值标准,并以此为人生坐标。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应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的传统美德为其基本信仰和追求,以人类的基本生产和发展为价值诉求,从人类共同的生活要素、情感要素中去追寻核心的价值观。最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应重视交往与幸福教育,树立青少年正确的交往观与幸福观。交往能力应涉及观念、交往方式以及交往能力三方面,旨在树立其重感情、守信用、讲真诚的现代交往观念,并提高其交往能力。而正确的幸福观旨在培养追求美的态度,并获得追寻幸福的能力。

(二)人文情怀对现代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21世纪网络社会的到来,东西方交融的文化无形之中影响着当代的青少年,且西方很多电影、杂志中过分强调追求个性与自我的内容以及各种同性恋、暴力、性、自杀等信息的描述,都使青少年无法从物欲、个人主义中逃离,甚至使他们丧失了自我意识,怀疑与否定本土文化。他们的知识量越来越大,但是思想却越来越禁锢,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少,而青少年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因此,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情怀,对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人文情怀可以作为法律教育的补充。最近一段时间,网络炫富女郭美美因聚众而被抓,几年前的“红会事件”以及“干爹”事件又一次在网络上被炒得火热,新一轮申讨郭美美的热潮由此展开。笔者认为这只是现代思政教育的缺失以及当下价值观扭曲的一个案例而已。孟子言仁义礼智根于心,如果我们能在现代思政教育中引入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孝等传统美德,让其树立礼义廉耻等价值观,也许类似闹剧或悲剧会减少很多。其次,人文情怀为现代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如“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岳飞墓前铸秦桧跪地塑像,表达了诗人对爱国英雄的景仰之情。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人的深远影响;亡羊补牢的故事告诉我们应该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及时纠正,也许还能补救;揠苗助长的故事告诉我们应该遵循食物发展的规律;井底之蛙的故事告诉我们人应该增长见识,不能一叶障目。在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文章具有净化人心灵和熏陶人思想情感的人文情怀,这些都可以成为现代思政教育的素材。当然,人文情怀只是现代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思政教育的全部内容。思政教育能否发挥真正的作用,教育者、教育内容、受教育者、教育媒介都至关重要。受教育者的行为与思维方式通常是通过受教而形成的,教育者的态度、知识构成、授课方式对受教育者的影响都非常大,这就要求教师应具备师德,而师德之魂则是爱与责任,这也是人文情怀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四、结语

传统文化教育论文范文5

(一)传统文化知识淡薄

对于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范畴更是不太了解。笔者在课堂上课或课下与学生交流时,曾做过一项调查,调查结果令人堪忧。大多数大学生表示对于传统文化不了解,70%的学生对于中国古代思想家如孔子、孟子等古人的主要思想不太了解,87%的学生未读过《道德经》,70%的学生未读过《三字经》,65%的学生对中国传统的戏剧、中国传统节日民俗不太了解。在谈谈对中国古代文学成就的认识时,一些同学竟然从欧美文学、建筑、影视等方面谈起,缺少对传统文化最基础的知识的了解。

(二)传统美德观念淡化儒家思想将德行列于首位,强调仁爱、克己复礼,在人与人相处时也要注意美德,以“恭、宽、信、敏、惠”指导着人们处理人际关系

。然而,当代大学生在道德、美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恰恰比较多,存在着道德认知、道德行为严重脱节的现象。一些大学生缺少最基本的公德意识,在教室、校园内随便扔垃圾。在人际关系道德方面,与同学相处时表现为人际关系紧张,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不知道如何处理与同学、与老师、与朋友之间的关系,彼此之间相互猜疑,甚至出现打架、斗殴等暴力行为。大学生传统文化的缺失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学校的原因。一方面,受西方多元文化的影响,各种西方文化思潮在不同程度地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思维活跃、易受影响的当代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尚不太稳定,在人生价值观方面更容易受物质利益的影响,有的甚至片面地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金钱关系、利益关系,造成一些学生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另一方面,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或多或少地持有“具有一技之长更好就业”的心理,在这种功利驱使下,学校更加关注的是专业建设、学生就业、师资科研,在课程设置方面,高校开设人文社科课程是为了人文知识而开设,忽视了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失去了人文社科教育的灵魂。这种实用型的教育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导致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意识的缺失。

二、中国梦引领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探索

(一)以中国梦增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文化的感召,离不开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也正是渊博的传统文化资源,使得中华民族不断增强着文化自信。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若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不能树立、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自信,“中国梦”的实现难免后继无人。然而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文化自信的根本就是中国几千年积淀的传统文化资源。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和发展前景,借力“中国梦”大力推进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充分讲述好历代中国文化资源,儒家思想的积极、道家思想的淡定、诗意的唐诗宋词、精湛的文学艺术……激起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力量和源泉,增进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坚定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念和信心。

(二)以中国梦培养大学生汲取传统文化精神品质的正能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想的实现需要坚定的信念。正如所述,“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大学生更应该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一是要注重学习先进的理论,增强自身的素质,加强自身的修养。二是要注重从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中汲取正能量。传统文化蕴含的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责任担当、“天下为公”、“克己奉公”的理想价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刚毅品质……这些精神品质对于培养大学生求实、务实、进取的态度,寻找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长远意义。

(三)以中国梦引领创造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校园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完美人格具有积极的作用。以中国梦引领创造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就治教育新载体的重要功能,要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网络的互动性、及时性和民主性等特点,积极开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要积极广泛地利用校园网站、网络博客、微博、手机微信等各种新兴媒体手段,不断提高宣传的质量和水平,不断丰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舆论氛围,并且通过一定范围的师生交流互动,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感染力,让学生爱听爱看、产生思想共鸣。

(四)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平台,促进知行同一

传统文化教育论文范文6

《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固有学。”据说我国在周代就有这样的说法,每二十五家为一闾,都有相应的家塾。这些家塾的作用就是为了很好的教授家家户户的子弟。的嗣母陈氏他别注重他的教育,在他五岁的时候,就把送到家塾里读书。在家里和家塾里分别读了很多优秀的传统书籍,如《三字经》、《千字文》等。《三字经》和《千字文》在古代是作为启蒙教育的教材使用的,历史已经有七百多年之长了,特别是《三字经》,拥有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经久不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中非常珍贵。这些书但对的思维个性,为人处事却是最早的熏陶。三个母亲的精心教育以及在万家家塾中的学习使幼年时期的受到了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在后来所写的作文《射阳忆旧》里还提到当时的情景,他回忆“幼时喜闻故事”,对嗣母陈氏给他讲的故事有:“辄绕膝不去,终日听之不倦”的深厚兴趣[4]。幼年时期的教育和启蒙,为他以后所走的人生道路以及伟大成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少年时期(1904-1913)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

(一)东关模范学校的学习

的生母万氏于1907年春天去世,仅仅隔了一年的时间,嗣母陈氏页由于肺痨不幸病逝,这给带来深深地打击,在1910年,跟随三堂伯周贻谦“远趋辽东”,从营口下船,直奔沈阳。在东北的求学路不是很平顺,在银岗书院读了半年书后,到了官立第六两等小学堂(后改名为东关模范学校)高等丁班学习。在清末“废科举,兴学校”的潮流中,这所学校开办起来了,它不仅教中国传统的经书,还教西方一些新学。在学校的学习中非常刻苦勤奋,尤其是跟传统文化相关的国文的成绩更为突出,这和他幼年时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是分不开的。从已收集到和了解到的图书报刊情况来看,还可以清楚的感觉到,勤奋学习,当时他的文化知识水平,理解水平和思想水平早已远远超出了一般小学生所达到的知识领域之外。实际上没到毕业就念完了学校的全部课程。从他阅读过的古今书报的内容情况和他在学校从事的宣传活动实践中,所透露的思想光华,都清楚地告诉我们:他这样刻苦地读书学习所祈求的,是想从中找到解救民族危亡的出路和改变劳苦大众所过的非人生活的办法。可以说从这时起,慢慢开始他的革命生涯。

(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在东关模范学校学习期间,有一次魏校长召集同学们到一起并问大家:“读书是为了什么?”有些同学说为了寻求出路,有些同学说为了发财致富。的回答是“为了中华之崛起!”[5]学习成绩优异,他的作文被选到省里作为小学生模范作文印发。很多文章里都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基因,他在自己的文章中写道:“吾全校之诸同学乎,吾人何人,非即负将来国家责任之国民耶?此地何地,非即造就吾完全国民之学校耶?圣贤书籍,各种科学,何为为吾深究而悉讨?”[6]的伟大志向和丰富思想在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同时也给我们寻觅早期的思想轨迹留下了珍贵的素材。在东关模范学校求学期间,的好学精神给老师、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事情到现在还经常被人提起,有一次,老师以历史上“赵苞弃母全城”的故事为题,要求学生作文。同学们在作文中对赵苞的做法评价不一,有人认为,赵苞弃母就是“不孝”,并说“城失犹可得,母死不能复生”。然而,在文章中,则热情的肯定和赞扬了赵苞反对侵略,坚持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精神,他认为赵苞弃母不是“不孝”而是“大孝”。一个人只有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视为高于一切,才是一个有道德的大孝之人。的少年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他身上很多方面都有体现。他也将带着这些传统文化基因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三、青年时期(1913-1919)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

(一)南开学校的学习

1913年8月,考取仿照欧美国家近代教育制度开班的天津南开学校。学校的学术氛围十分浓厚,教学作风也比较民主,学校的管理非常严格。入学初期,国文成绩“早露头角”而“英文非佳”,经发奋攻读,很快赶上,各科成绩均优。课外,关心时事,经常阅读具有爱国民主思想的报刊和书籍,如《民权报》、《民立报》、《大公报》和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王夫之的著作,以及史马迁的《史记》。在作文《或多难以固邦国论》中,写道:“间尝读史,至晋刘琨‘或多难以固邦国’一语,不禁深致服膺。知有非常之时势,适足以兴固邦本,挽已坠之家国也。”[7]可见爱国心切,忧国忧民,见诸言行,这一时期的中国正是辛亥革命之后,清朝的政府被了,号称“中华民国”的共和国建立了,但很快就是袁世凯窃国,对于袁世凯的复辟帝制与卖国,指出:“新旧不并立,冰炭不同炉”。这些也都是得益于在南开学校对于传统文化的继续学习,在写过的文章中,很多都可以看做是他早起思想形成的代表作,比如《老子主退让,赫胥黎主竞争,二说孰是,试言之》和《诚能动物论》,这些充分显示出他对传统文化研究的深厚功底。

(二)旅日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