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的政策范例6篇

农村教育的政策

农村教育的政策范文1

2007年秋季起,教育部6所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免费师范生毕业后一般要回到生源所在省份的中小学任教10年以上。旨在通过部属师范大学的试点,积累经验,建立制度,建设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和水平,为培养造就大批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基础,进一步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政策有两个关键词值得关注。一是免费,二是义务。免费指的是国家对师范专业的学生实行免费教育(先在六所部属师范学院中进行试点);义务指的是选择享受免费师范教育的学生必须到西部支教三年。

2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师资现状及成因分析

目前,整个西部地区的两基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距尚远。其中有350%的县(市、区)、23%的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7年,低于全国1.3年;文盲率高于全国2_3个百分点。东、西部之间存在着明显差距,教师数量不足,观念落后素质不高,队伍结构不合理等几大突出现状直接制约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从教育民主化的要求来看,如果没有西部农村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就不能实现中国教育的公平原则,更谈不上教育的现代化。归纳起来,现状成因有三,一是客观物质条件影响师资力量,二是落后观念制约师资发展,三是师范院校对农村师资培养的忽视。

3免费师范教育政策对于当前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的积极意义

针对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问题,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施行,从国家层面将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从以前的零散化、不确定化,正式走向了规范化、体系化,在解决西部农村师资数量、质量和观念制度方面,着手为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师资调整保驾护航,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保障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师资数量。政策规定免费师范生毕业后到西部支教三年,一般要求回生源所在地中小学任教10年以上,为西部师资数量问题的解决增添了重要的力量,直接保障了农村教师数量。另外,政策着眼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和师资现状,鼓励师范生终身从教,建立了一种有效的教师流失补偿制度,对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师资总体数量短缺、合格教师缺口大和流失严重,教师数量减少的问题予以了政策解决上的保障。

3.2确保在校师范生质量,提供师资储备。政策在高等教育的土壤中产生并发展,在国家部署师范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中具体施行,高校优秀的教学资源给予了其丰富的成长土壤。实施免费教育政策的高校,在充分研究和一定实践的基础上,结合西部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为免费师范生量体裁衣,设定了合理的培养模式。首先是为免费师范生设计了切合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课程内容;其次,充分研究了西部农村地区缺乏优秀教育管理和科研人才的实际情况,注重教育教学中管理和科研知识的融入,培养在校师范生良好的协调管理和科研能力。

3.3保障了师资培养的专业化。政策护航高校,对免费师范生的培养,是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资,更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在专业性高、针对性强的师范教育培养模式下,免费师范生的培养实现了专业化,为积极适应西部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师资准备了必需的能力和素质储备,为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了一支优秀的师资力量。

3.4助于实现师资队伍结构的合理化。免费师范生充实到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中,首先解决了西部农村地区师资学科结构不合理的现状。从人口上解决了西部农忖基础教育师资学科结构的不平衡现状。其次,生源地不同的毕业生回生源地任教,很大程度改善了基础教育一直以来存在的区域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农村教育的政策范文2

关键词 改革开放;农村幼儿教育;教育政策;发展走向

【Abstract】

Rural preschool education is the key in preschoo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In order to promote our country rural preschool education’s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ur country has promulgated a series of related policies to solve the rural children education problems after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this paper , basing on the research about development rural of the childhood education policies , the author gave a brief review and analysis to a series of China's rural childhood education policies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put forward the basic understanding to our country preschool education policies. 【Key words】reform and opening up; rural childhood education; education policy; development trend

1 引言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据相关统计我国农村0—14岁的儿童约占我国儿童总数的75%[1],因此,要实施教育强国战略,重点和关键就是要解决和处理好农村的幼儿教育问题,以提高广大农村地区人口素质和受教育水平。农村幼儿教育是农村教育的重要基础,要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和受教育水平,就应把重点放在幼儿身上。加强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建设有利于实现教育和社会公平以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鉴于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农村幼儿教育政策,本文探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幼儿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并为进一步完善农村幼儿教育政策,推进农村幼儿教育变革和发展,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本文对今后我国农村幼儿教育政策的发展走向进行了展望。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幼儿教育政策解析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幼儿教育政策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与调整,依据改革开放后制定的农村幼儿教育政策的转变,可把这一时期分为两个阶段:

2.1 1978年—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农村幼儿教育政策。

这一时期是我国国家政府职能模式的“全能型”时期(集社会资源和权力集于一身的时期)向“后全能型”(适当放权的时期)转变的阶段。在资源和权利高度集中的“全能型”社会时代,农村要求包括妇女在内的大多数劳动力都要参加集体劳动,这就使得很多幼儿缺失了父母照料和教育,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政府在农村推行了“幼儿教育普及化运动”,但由于国家生产力水平及财政能力的局限性,只能单纯依靠村集体来解决幼教经费问题,但在当时大部分社队集体经济实力很有限,因此虽提出农村幼儿教育要普及化政策,但管理体制和经费的限制使这种普及化程度仍处于低水平状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全能型社会”开始解体,集体经济体系也随之瓦解,在这一历史新时期,国家为适应农村的新变化在幼儿教育政策上进行了调整。如为促进农村学前教育的稳步发展,国家提出了恢复和发展教育部门开办幼儿园以及把幼儿教育经费在地方教育事业经费中单项列出的要求。[2]

1979年为保证和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托幼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设立幼教专干和辅导员以及懂专业的干部对乡村幼儿园进行业务指导的决定[3]。1983年5月,针对我国农村幼儿教育事业中存在的问题,国家教委出台了《关于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几点意见》,该意见把幼教事业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充分认识幼儿教育在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要主动同妇联、卫生、农业等部门配合。该文件还指出发展农村幼儿教育事业要以群众集体办园为主,并且还要求恢复和发展公办幼儿园。为保障农村幼教经费投入,该文件规定各教育行政部门要专项列出幼儿教育经费,并提出在有经济条件的地方,地方财政要对农村幼教事业给予适当补助[4]。

鉴于对发展农村幼教事业重要性和我国经济实力不足的认识,有关教育行政部门认为举办一年制学前班是当前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为此,1986年6月,国家教委颁布《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办好幼儿学前班的意见》,该意见体现了国家教委对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重视,提出要大力发展一年制学前班来推动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综上,可看出这一时期由于社会的变迁,国家适时颁布相关政策为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稳步、顺利、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和保障。

2.2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农村幼儿教育政策。

90年代中后期,我国迎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教育事业开始走向了产业化、市场化的道路。这一时期,国家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办幼儿园,开始了“多条腿走路”的尝试。

从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到2006年的农业税的免除,这一转变造成了各级政府财政能力的下降,使得各地方政府无力为农村幼教事业的发展提供经费来源。从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便开始对幼儿园办园体制和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这一阶段幼儿教育政策具有了群众性、地方性和社会性特点,以此鼓励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开办幼儿园。具体体现在以下文件中:如国家在1996年颁布了《幼儿园工作规程》,在这一规程中提出幼儿园的经费由举办者依法筹措的规定;1997年在国家教委的《全国幼儿教育事业“九五”发展目标实施意见》中也提到由政府、主办单位、个人、幼儿家长、社会力量和幼儿园自筹等多种渠道来为幼教事业提供经费来源。除此之外,在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意见的通知》中提出我国在2003年—2007年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为主题,公办与民办、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格局。”[5]

这些政策的推行使得教育主管部门在幼教领域所占数量的比例越来越少,这一现象并不能说明国家对幼教事业重要性的忽视,国家还是依然重视和关注对农村幼教事业的指导和管理的,如1997年7月在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全国幼儿教育事业“九五”发展目标实施意见》的通知中指出,我国“九五”期间的总目标中就强调了国家要加强对农村学前班的管理、指导和监督,并提出了开展学前二年或三年教育以及普及学前一年教育的相关建议。在2003年,教育部,国家纪委等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要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为越来越多的学齢儿童提供受教育机会,使幼儿教育质量得到提高。国家为解决农村幼教事业中存在的师资等问题也颁布了相关的政策,2006年2月,教育部颁发《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十一五”时期是农村教育承前启后的重要发展时期。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逐渐建立,进一步加强农村师资力量成为发展农村教育的当务之急。”[6]随着我国农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教育思想观念发生转变,由过去对受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转变为对教育的要求愈发强烈。农村的幼儿教育发展比上个世纪虽已有很大的发展,但仍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农村幼教普及程度不够、师资队伍有待规范、办园设施与条件有待扶持与管理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如解决不好将会制约着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稳定健康发展,为此国家于2010年7月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纲要中把学前教育问题专门列出一章,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并针对当前农村幼教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政策支持。

通过以上各文件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制定的这些政策既具有前瞻性又具有针对性,它们对发展农村幼儿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并促使农村幼教事业迅速发展。

3 我国农村幼儿教育政策未来发展构想

正如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全国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所提到的学前教育不仅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且也关系到我国人力资源强国目标能否实现[8]。但我国农村幼教事业发展中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政策的保障,为此笔者在以往研究者对我国农村幼儿教育中常见并长期存在问题提出建议和政策展望的基础上,为我国农村幼儿教育事业政策发展走向提出了自己的构想。

3.1 法律保障政策:为使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解决农村幼儿教育相关问题时有法可依,政府应尽快建立相关的幼儿教育法律法规。

教育行政部门在领导、监督和管理国家有关农村幼儿教育政策落实情况时,往往没有相关的的严格的法律作支撑,因此要把尽快建立相关的农村幼儿教育法律法规写入政策,以使得幼儿教育工作落实到位。我们可以借鉴美、英、日等国的做法和经验来为我国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3.2 保教质量政策: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政府要加强对农村幼儿园的监督管理力度。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冲击,一些学前班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顾及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这种做法既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也会严重影响我国农村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通过幼儿教育专项督导手段狠抓保教质量,采用多种措施加强对农村幼儿教育的管理。

3.3 政府办园的导向政策:在以民办和学校办为主的基础上,提高政府办园的比例,以促进农村幼儿教育市场环境的优化。

在实施“社会多元化供给”办园政策的社会背景下,许多民办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那些收费合理的标准化公办幼儿园由于地理位置的局限性,给农村孩子就学带来不便,而民办园收费标准让收入不高的幼儿家长望而却步,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地方相关教育部门选择合适的地点修建幼儿园以方便邻村幼儿就近入学,并保障教育质量,除此之外,还要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以方便邻近村的幼儿都能享受到优惠优质的教育资源。

3.4 因地制宜政策:根据农村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农村幼儿自身特点的园本课程。

现在幼儿园几乎使用的都是统一的教材,而这些教材总是趋向于城市化,教材中的很多内容是农村孩子没有直观的接触过的,对很多事物比较陌生,让农村的孩子和城市孩子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去学习相同的知识的想法和做法是不现实的。因此,相关教育部门要根据农村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农村幼儿自身特点的园本课程。

参考文献

[1] [6] 王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幼儿教育相关政策分析[A].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163,167

[2] [4][5]李红婷.我国农村幼儿教育政策选择的回顾与反思[J]. 文史博览(理论). 2011(01):70,68,69

[3] 李红婷.农村学前教育政策审视:期待更多关注[A].中国教育学刊,2009.05:16

农村教育的政策范文3

关键词:教育政策;农村家庭;教育消费;影响

教育政策是实现整个国家教育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反映了政府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对教育发展不同途径和方向的选择,其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府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志与愿望。从1985年开始的教育体制改革到2006年这22年间,年均出台88.8件教育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促进了教育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改变了家庭教育消费,特别对收入增长缓慢的农村来说,教育政策变化影响着他们的家庭生活消费。

一、教育政策的变化发展

(一)不同类型划分的教育政策变化分析

1、教育管理政策的内容及主要变化。一是各种宏观指导性的政策,主要包括法制建设、政治思想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该政策的变化主要强调了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弘扬社会主义精神风貌。二是教育经费的政策,主要包括拨款、学费、国家助学贷款等方面的政策,其变化始于1985年。在这之前,中国教育财政体制主要是单一的国家供给制,无论义务教育还是非义务教育,由私人分担的比重都不大。1985年后,基础教育实施财政分权改革,基础教育投资责任层层下放,农村地区教育筹资负担加重,特别是非义务教育收费制度改革提高了教育收费标准,使家庭分担教育成本的比例不断上升,其变化对家庭教育消费影响较大。三是教育管理的政策,包括教育举办权、后勤社会化等问题,该政策的变化强调了教育决策的自主权、不同层次办学主体的资格以及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问题。四是教育环境的政策,该政策主要强调包括校园周边环境、学生外出活动安全、校园文化建设等内容。

2、教育教学政策的主要内容及主要变化。教育教学政策主要包括以下5种政策:一是教学的各种具体政策,包括课程、教材、教学计划等方面的政策;二是关于教师的政策,包括教师的培养、培训、聘任等问题;三是关于学生的政策,包括学生的学习、思想、品德等问题;四是关于质量的政策,主要反映在优秀人员奖励、教学评估等方面;五是有关学术的政策,包括学术组织建设、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对教育教学单位自主办学条件下的教学活动规范化管理,其变化对农村教育消费的影响很小。

(二)不同层次划分的教育政策变化分析

1、基础教育教育政策变化。基础教育是提高整个人民群众和民族的文化素质,关系到整个民族文化和素质的根本。因此,国家不断地集中精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不断制定和出台政策指导来支持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基础教育投资责任的变化:基础教育投资责任层层下放,农村地区教育筹资负担加重,为了扭转了农村教育政策不力的状况,2006年起开始实行了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的重要政策。

2、高等教育教育政策变化。高等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教育,它是一种非义务教育,且其常具有十分突出的专业性。中国的高等教育由过去的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化教育转化,高等教育收费由国家主要供给逐步向个人负担转变,大众化教育使得高等教育不断扩展,特别是1999年后的扩招,高等学校的数量急剧上升,为了适应时代对高等教育超常规发展的要求,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政策来规范和引导高等教育。这些高等教育政策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教育经费、教育教学管理、教育管理等方面,而且这些政策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产业化

和市场化。

二、教育政策变化与农村教育消费的影响

(一)农村教育消费变化状况

本文以中部地区的江西省1995~2007年农村居民的教育文化人均现金支出为例来说明农村家庭教育消费的变化状况。

1、农民家庭教育消费支出成为家庭消费的主要部分。从表1可以看出,文教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一直维持10%以上,最高达16.23%。对于广大农村家庭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家庭来说,教育消费支出在农村家庭总支出中居于首位,这多是以农村家庭一部分成员取消享受资料、发展资料,仅维持低层次的生存需要为代价的。

农村教育的政策范文4

关键词:农村;义务中职教育;研究

作者简介:由建勋(1964-),男,山东邹平人,硕士学位。山东科技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8)01-0052-03

一段时期以来,由于企业技术进步加快,而针对农村低收入阶层普及职业教育的力度严重不足,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短缺问题突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半成品的形式进入市场,致使我国许多城市相继出现所谓“普工过剩”和“技工短缺”。对此,尽管全国许多地方政府相继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外出打工、就业的农民工开展了专业技能培训。但由于我国的职业教育投资主体一直是以家庭为主,而作为职业教育投资主体的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大多数收入较低,无法接受较长时间的技能培训,致使技能培训工作收效甚微。如果我们不能重视并有效防止农民工不能适应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在产业结构升级条件下普工过剩和技工短缺并存的矛盾将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损害。从这个意义上说,尽快将免费义务教育向中职教育阶段延伸显得迫切而必要。事实上,中央及许多地方政府已经认识到此问题的重要性,继从2007年秋开始国家对农村及城市贫困家庭子女每人发放1500元国家助学金后,一些地方政府还推出了中职生学费补贴政策,有些地区数额高达每生2500元,更为可喜的是,宁波市鄞州区还推出了职业教育免收学费政策,近1.5万名职高生将免费上职业高中。从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看,在农村推行义务职业教育已水到渠成。

一、免费义务教育向农村中职教育阶段延伸,是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技术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处在“高中升温、大学热”夹缝中的职业教育,由于受体制、机制等多方面原因的制约,一直没有成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先天不足;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财政投入低,社会认可度低,被“打入另册”,又使职业教育后天乏力,致使职业教育的发展严重滞后于全国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如果劳动者的技能不能随着企业技术和工艺的改进而同步提高的话,劳动力短缺问题就会格外突出。事实上,这个问题在农村已表现得非常突出,由于职业教育成本偏高,农村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农村学生家庭又多为弱势群体,教育支付能力不强,相当一部分家庭贫困的学生在难以支付子女继续学习费用的情况下,为省几个读书钱,或早点挣回几个油盐钱,就过早地让未成年子女离开学校,走上打工挣钱道路。一部分家庭条件较好、愿意继续支持子女就学,但子女学科知识不扎实、把继续学习看成“畏途”,因看到上高中升大学无望,在周围初中同学外出较容易找到工作的负面效应影响下,也过早地离开学校,投入到低层次的劳动力大军之中,造成目前劳动力市场中低层次劳动力聚集、岗位竞争加剧,而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并制约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目前,因劳动力技能短缺而造成的“技工荒”,已给我国的职业教育敲响了警钟。为此,通过将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向中职教育阶段延伸,可从制度上解决农村人口上不起职业学校的现实问题,有利于提高占全国人口70%的农村人口的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使有一技之长的技术人才输出能跟得上社会发展的节奏。可以说,免费义务职业教育是预防我国人力资源技能短缺的未雨绸缪之举,也是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消除贫困、建设和谐社会、提高全民素质和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二、免费义务教育向农村中职教育阶段延伸,是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劳动力增值并快速回收投资的主要途径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时,往往只携带一种资本――劳动力。这个资本的价值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业教育。一个农民在接受职业教育后进入城市,和未经职业教育直接进入城市相比,劳动力的价值完全不同,反映在就业上,就是巨大的收入差异。既然职业教育能提供高额回报,为什么各级地方政府或社会无法将这部分投资的比例大幅度提高?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根源在于劳动力的投资同其他投资有很大的不同,劳动力投资后形成的人力资本,产权界定非常困难。从资本形成的那一刻起,劳动力所有者就拥有了完全的支配权,任何地区的投资,都可能使其他地区受益,而投资人几乎没有任何途径确保其投入不会流失。况且,作为职业教育投资主体的地方政府,自农村税费改革以来,由于财权上收,事权下移,许多地方基层政府财政比较困难,不少县财政的相当数量资金已用于义务教育,再拿出资金发展职业教育,心有余而力不足。再加上地方财政无法从众多接受职业教育的农民中征税收回投资,即在教育投入和地方财政收入之间无法建立有效的联系,地方政府自然就无力更无心大规模投资职业教育。因此,我国的职业教育投入是以人力资本流失最小的方式――以家庭为基础提供的。由于大部分农村家庭无法或不愿承担职业教育支出,结果“职业教育潜在需求量大和现实普及率小”的矛盾十分突出。而现代国家之所以能够大规模进行职业教育投资,是因为人才流动在国家范围内大体上是封闭的,无论劳动力在那个地区的企业工作,只要劳动力在国内,国家就可通过税收将投入的人力资本间接地收回。事实上,这种空间战略在所有层次的国家都可以采用,我国也不例外,随着分税制实施以来国库财政资金的充盈,中央政府有能力也需要成为职业教育投资的主角。因为接受职业教育的劳动力无论如何流动,基本上都在国家行政边界以内,且国家直接投入的是低收入家庭支出最大的项目之一――教育,而不是获益路径曲折得多的基础设施,因此,国家投资的效果在低效率的经济流程(这是欠发达农村地区的普遍特征)中损耗最小。事实上,如果将农村人口看作是一种没有加工的“矿藏”资源,免费义务职业教育则是将矿藏转化为现实产品的利器,它有利于使广大农村尽可能多地抢占技能型人才市场,大规模输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国家则可以通过这一战略,从就业单位间接收回投资,在国家的层次建立起免费职业教育的“投资――回收”机制。农村地区也可以通过职教投资的本地消费和输出劳务的汇款两个渠道获得受益,并实现平衡城市和农村居民收入差异的功效。

在近期国家财力难以全面满足的情况下,为有效推进免费义务职业教育的实施,建议先在经济较为落后、农村人口较为聚集的中西部地区实施,并通过减少在中西部地区道路、机场、铁路等短期内没有需求的基础设施建设,转而向增值潜力更大的中西部地区农村职业教育投资。同时,整个国家的教育重心,也应当考虑从目前的以高成本的高等教育为主,转向以低成本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为主。另外,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全面推行面对市场需求的免费职业教育计划,可考虑通过在中西部地区省会和条件较好的地方,建设职业教育基地,根据市场需求,大规模培训高素质的职业技能人才,使农村劳动力这个中国最丰富的存量资源保值、增值。

三、免费义务教育向农村中职教育阶段延伸,是突破阻碍我国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体制障碍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条块分割、分头管理问题十分严重。中等职业教育三类校分别由教育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多头举办、多头管理,使得部分职业教育游离于教育资源主管部门的管理之外。由于管理体制不顺,职校之间在办学体制、运行机制上步调不一,在同一地区隶属不同部门管理的多所同类职业学校林立、学校规模小、教育思想落后、教学设备陈旧、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职业学校为了生存,被迫实行无序竞争,都争着上热门专业,互相挖夺生源,结果使得优势学校也形不成规模。办学的条块分割、多头管理严重地影响了职业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职业学校“小、散、低、旧”(学校规模小、专业设置散、教学水平低、教学设备陈旧)现象十分突出。同时,条块分割造成的专业设置雷同、规模不经济、教学设备重复购置、教学水平低、招生成本高和办学效益低,在造成教育资源严重浪费的同时,还严重损害了职业学校的整体形象,影响了职业学校特色专业作用的发挥,使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差,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形成职业教育资源闲置浪费和农村人口职业技能短缺两种矛盾并存。农村免费职业教育机制的建立,可以在制度层面上突破阻碍我国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的体制屏障,打破部门界限和学校类型界限,消除原有的“多头举办,多头管理”的陈旧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将各个职业学校原有的行政隶属关系、经费拨款渠道和人事关系整合在教育部门统一的管理体制下,达到优化职业学校布局结构,实现各类职业教育资源有效整合和利用的目的。另外,统一整合后的职业教育,可以在共享职业学校办学思想、师资、设备等方面的整体优势基础上,发挥学校的规模和就业渠道等方面的优势,集中力量办好学校的特色专业和学科,避免过去同城内不同学校之间在学科和专业上的重复建设,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并围绕各地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根据产业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市场变化的要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增强专业适应性,努力办出特色。

四、免费义务教育向农村中职教育阶段延伸,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沿用学科型的教育模式,忽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缺乏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衔接,缺乏知识的实用性和应用性,造成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不高,上岗不能胜任,就业能力不强。这种脱离农民生活、脱离农村经济状况的职业教育方式,不仅不能为农村人口带来很好的就业出路,而且容易使农家子弟陷入“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境地。探究这种现象的形成原因,一是学校办学经费短缺,学校师资和办学条件有限,无法开设出足够、多样的实践课程来满足社会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现实需求。二是单个学校学生规模有限,虽然有些试验课程学校可以提供,但由于选修该课程的学生太少而使开设该课程规模不经济,从而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向职业教育阶段延伸,既能实现社会职业教育资源的全面整合,使扩大职业学校在校生的规模得到制度保障,又能大幅度增加学校资金投入,增强职业学校的办学实力,改善办学条件。这样,一方面,可以实现学校教学资源在学科和专业建设上的合理分工,增强学校的师资力量、实验实训设施,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思想的交流、专业教学的研讨以及专业开发能力,把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未来的就职岗位紧密结合起来,打破学科型的教学模式,构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提高学生主动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体现职业教育的针对性,突出应用性,凸显实用性。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市场性,专业的设置会随市场变化而变化,市场所需要人才热点切换较快,知识更新较快,学生就业工作一段时间后,需要继续学习,获取新的就业资格。而免费义务职业教育由于是一种国家行为,全国各地学校可以开展学分互认,毕业生可以在就业地区的职业学校选择很少一部分新的专业课程,成绩合格后就能拿到新的资格证书。另外这种制度安排也为家庭特别困难、急需走上就业岗位的学生采用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提供了现实选择。这对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效地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提高育人成效,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职业学校对企业和学生的吸引力,强化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谌新民.解决农民工问题要有新视角[N].南方日报2006-2-8.

[2]由建勋,张青霞.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破解“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难”问题[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3.

农村教育的政策范文5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农村基层干部 干部素质 

[中图分类号]D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2-0004-02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干部。”当前,第十届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圆满结束,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走马上任”。支部建设,尤其是村班子的建设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此同时,总书记提出,“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最大政绩”。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决定了基层党建工作的直接效果,显得尤为重要。并且,长期以来,基层缺乏相对创新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机制,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问题在农村普遍存在。因此,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环境下,提升党的基层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成为举足轻重的环节。 

一、全县农村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笔者利用近5个月的时间,对全县176个行政村基层干部开展了调研,对我县农村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进行了详尽分析。当前,我县农村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思想政治素质偏低 

大部分农村基层干部不能够透彻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熟悉国家的法律法规,把握不够、理解不透、落实走样。部分村干部由于年龄偏大和知识老龄化,不能冲破思想束缚,工作畏手畏脚,安于现状,观念陈旧,小农意识浓厚。 

(二)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效果较差 

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未取得理想效果。乡镇或者和上级组织部门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训较少,村干部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时总是采取被动接受状态,疲于应付,草草了事。而自发性的思想政治学习几乎没有,甚至一些党内基本政治生活都难以保证,何谈思想政治教育,何谈思想政治学习。 

(三)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单一 

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仅仅是发放党报党刊,利用远程教育开展学习活动,收听省市一级相关的教育培训,村干部参加的积极性不高。党报党刊发放到村也大多是无人问津。农村基层干部对于时事政治的了解还是依靠传统的《新闻联播》等电视节目来获取。谈及思想政治方面的专项教育和学习更是少之又少。 

(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不够完善 

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方面,缺乏完整的工作和教育机制、不能常态化进行、学习不够系统性、缺乏理论性等,这些都是工作机制不健全折射出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无法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有序进行。 

二、农村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根源 

(一)农村基层干部整体文化素质偏低 

农村基层干部学历大多集中在初高中文化,大专以上文化较为稀缺,受教育的程度偏低,文化素质不高,因此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学习总体上缺乏认识。思想意识认识不到位是导致忽略思想政治学习的罪魁祸首。因文化水平低的限制,对于思想政治方面理论知识、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等方面理解能力不高,容易导致产生偏差,引发错误理解和错误导向。 

(二)符合农村实际的思想政治内容有失偏颇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较为生涩、难以理解,虽然是指导生产生活提纲挈领的灵魂工具,但是实际应用当中并不贴近生活,对农民群众本身不免产生天方夜谭的感觉。即使是学习一些党的号召、重大方针政策等,也不完全符合农民生产生活实际,无法引起共鸣,因此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农村基层干部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时也容易产生懈怠情绪,不能主动学习,更有甚者忽略党内基本政治生活,因而导致党组织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尚有欠缺 

仅仅依靠传统媒体,如报纸、新闻等媒体的推介作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略显单一。选择适合农村基层干部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创新途径,才能提高受众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认识并加以重视。方法得当,才能真正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四)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尚未形成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相应的机制保证,因此在运行方面不能常态化、系统化。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十分机动,学习频率也较低,学习效率更加难以保障。没有良好的工作运行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也变成一纸空谈。 

三、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思想地位 

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根本纲领,引导基层干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科学的理论丰富头脑,将价值观的误区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来,用以指导实践和农村工作;要深入开展农村基层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鼓励他们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理论知识和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把握精神实质,补足精神之“钙”;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要以党风廉政建设为作风准则,基层干部要严守党的纪律,把遵守纪律融入到血液当中,防止在日常工作中出现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农村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要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目标,指导农村生产生活,促进全面发展;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坚定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二)转变和丰富与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 

首先,要加强教育培训,各级组织部门应当担负起对农村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责任,坚守好“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组织阵地。其次,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林口县素有“德孝之城”美称,要将传统德孝文化精神融入其中,激发对故土家乡的热爱,提升对家乡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这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同频共振、一脉相承的。最后,林口县是“八女英雄”故里,是东北抗联的主要阵地,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本地区的红色教育优势,与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相结合。 

(三)切实拓展农村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径 

要合理调节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时间,可以选择农闲、挂锄期间进行培训,既不耽误农村生产,又可以加强农村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学习。此外,要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上下工夫,即党员大会、党支部会议、党小组会议、党课等四方面内容,努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融入日常组织生活当中。逐步引起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党员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浓厚兴趣,形成学习思想政治知识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带动广大村民丰富思想政治知识、提高思想政治水平。要充分利用农村远程教育平台的优势,充分发挥现代网络媒体的的传播作用,微信平台、官方微博主页、QQ群等都可以成为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阵地。此外,还要注重发挥大学生村官的模范先锋作用,引导、鼓励、支持他们运用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先进技术服务农村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带动身边的基层干部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 

首先,要完善农村基层干部任用选拔机制,要突破以往村干部选拔往往依靠裙带关系、家族势力的历史。要通过民主、公开透明的方式选举出人民群众满意的干部。对于村干部的日常工作,也要实时监控、加强管理,树立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尽快进入主人翁角色。其次,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机制,要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找准定位,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适合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机制,用以保证思想政治学习不脱离轨道,让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指导农村生产生活实践。最后,要把农村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纳入日常的考核评价体系中,制定考核评价目标和细则,严肃认真地对待思想政治学习工作。农村基层干部的权力既然是人民赋予的,就必须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 

四、结语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要求和号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本文根据笔者在基层一线的调查研究和工作经历,着重论述农村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现状,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建议和对策,希望对目前农村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我们应该看到,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需要发挥村干部、广大人民群众、各级组织部门、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农村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任重道远,只有调动各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保障。 

【参考文献】 

[1]闫春雨.党的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营造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1. 

农村教育的政策范文6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教育投入;实证分析;江西省

本研究根据我国著名教育经济学家靳希斌教授提出的教育投资指标体系,确定四个一级评价指标。基于2003-2006年江西省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相关数据,对该省近4年来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

一、江西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实证分析

(一)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总量分析

数据来源:《江西省统计年鉴》(2004年,2005年,2006年)以及《2006年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或通过其中的数据计算得来。由于《2007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还没有公开出版发行,2006年相关数据空缺。

从2004-2006年,江西教育经费投入占GDP比重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则逐年上升。江西人均GDP在2004年已达到1 000美元,2006年超过1万元人民币,而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一直没有达到“4.3%”这个世界同等发展水平国家的平均值,江西教育投入总量显然是偏低的。

(二)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努力程度

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可以作为衡量和判断教育投资比例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准,是判断政府对于教育投入的努力程度。农村义务教育预算内教育经费投入近几年来保持增长的势头,其占预算内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例逐步提升,但仍然不太高,2004年,这个比例不到40%。据统计,同年我国财政预算内农村义务教育拨款占农村义务教育总投入的比重为76.6%。由此可见,江西省农村义务教育预算内教育经费比例不高,政府拨款的数额偏低,需要政府做出更大的努力。

(三)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分配合理性

资料来源:《2004-2006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或根据其中的数据计算得来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义务教育投资中,各国人员经费占义务教育投资的比重平均在70%左右,公用经费比例平均占30%左右。也即保持在2.3∶1的水平。从表2可知,2003-2005年,江西农村义务教育算内公用经费占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的比例虽然逐步提高,从7.98%上升到11.01%,但是比例仍然很低。换个角度来分析,人员经费与公用经费之比虽然呈逐年下降的态势,从2003年的11.54∶1上升到2005年的8.09∶1,但是人员经费的份额仍然偏大,公用经费的份额依然太低,距离国际通用的标准有比较大的差距,不

利于江西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农村义务教育生均经费

江西省农村义务教育生均教育经费保持逐年上升的趋势。2005年,江西农村小学与农村初中增长率分别达到40.5%、29%。从三级教育分配比例来看,各级教育生均费用与小学阶段的比例,应当是越低越好。根据统计的数据来分析,以小学的生均经费为基准,2003-2005年,江西省普通大学与农村小学生均经费比例分别为10.81∶1,11.89∶1,7.05∶1,从2003年的大约11倍下降到2005年的7倍;以农村初中的生均经费为基准,上述比例分别是9.86∶1,9.17∶1和5.92∶1,从2003年的大约10倍下降到2005年的6倍。总的趋势是农村小学和农村初中经费投入所占的比重增大,这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但是从绝对数值来看,江西农村义务教育生均教育仍然太低。以2005年为例,该年上海市农村小学、农村初中生均经费分别是江西的6.6倍和5.9倍。

三、政策建议

(一)健全各级政府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建立与完善“经费省级统筹,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制度

江西省农村义务教育长期以来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财政投入与管理体制。这在一定时期内,对于调动基层政府积极性,开拓资金来源渠道,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问题是,作为义务教育大头的农村义务教育,其发展任务及资金投入职责主要落在了县、乡、村基层,与其所具有的财政能力极不匹配。就省级政府来讲,其财政教育投入分配,主体部分放在了高等教育,用于支持义务教育的比例不大。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滞后,欠账较多,成为江西省教育领域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因此,要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按照“明确政府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担组织实施”的原则,对农村义务教育实行“经费省级统筹,管理以县为主”的财政制度,形成以省级政府财政为主体的投资新体制。

(二)建立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制度,提高农村义务教育专项资金转移支付的使用效率和投资效益

由于江西省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财政性教育经费这块“蛋糕”还不够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政府对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供给。因此,江西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需要中央财政的支持。为了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中央政府规范了中央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2006年4月21日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中央专项资金支付竹理暂行办法》,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中,中央财政负担的免费教科书资金、免杂费补助资金、公用经费补助资金、校舍维修改造资金等中央专项资金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适应这种新的管理机制,江西省政府要建立健全规范的农村中小学中央、省级政府义务教育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制度,开设中央专项资金财政零余额账户,同时督促县级财政部门开设中央、省级专项资金特设专户,专门用于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的支付核算管理。中央专项资金拨付给省级财政后,由省级财政部门直接支付到收款人或县级财政,并由县级财政直接支付到收款人或学校,防止专项资金被挪作他用。

(三)执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工资资金专户”制度,增强农村义务教育投资分配的合理性

上文已述,江西省三级教育投入存在着分配不合理的状况,农村义务教育比例偏低。而在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使用分配上,也存在着不合理的问题,表现为人员经费比重过大,公用经费比重太小。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的长效机制,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加大农村义务投入在三级教育中的比例,提高教育投入使用分配的合理性。在公用经费支出方面,要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工资资金专户”制度。具体的思路与措施为:财政部门根据核定的编制和国家规定的工资项目标准,由中央或省级财政通过银行直接划拨到教师在银行开设的个人账户中。除全国特困县的农村教师工资由中央统一支付外,其他农村教师工资由省级财政统一发放。在公用经费支出方面,学校公用经费和校舍维修、建设资金由县乡财政来负责。这样做的好处体现在:一是农村教师是农村义务教育支出的大头,由省级发放农村教师工资,一方面有利于确保工资发放,另一方面有利于缓解县乡基层困难;二是由县乡财政负责公用经费和校舍维修建设,能够更及时地反映各个学校的需求。通过实行这种制度,可以使人员经费得到可靠的保障,不会挤占公用经费。而县乡财政由于负责的经费项目减少了,压力自然小了很多,有足够的财政能力保证经费的提高。这样,可以促进农村教师工作积极性,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有利于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编著.2006年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8.

[2]靳希斌编著.教育经济学(修订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02-20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