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讨论范例6篇

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范文1

课堂讨论就是经过认真、充分的准备,师生围绕一定的问题,在课堂上各抒己见,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共同探讨,以求得问题解决的最佳途径,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教学效率的方式或方法。

一、组织课堂讨论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进一步改进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1.课堂讨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落实其主体地位。课堂讨论可以变单一的教师讲授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彼此交谈和相互讨论。在共同探讨事物的本质、寻求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充分发表个人的见解,甚至可以与教师、同学商讨、争辩,教师也可以参与者的身份诚恳地谈出自己的体会和观点,以引导学生的思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2.讨论中多方面的信息交流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课堂讨论在相互交流中,伴随着观点的交锋,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新的正确的观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3.课堂讨论可以加强教师对学生和教材的再了解,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讨论过程中,师生共同针对所提问题把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看法毫无保留地谈出来,从而为教师了解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机会。教师在信息处理中应注意总结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不失时机地提出来供大家讨论解决,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二、组织课堂讨论的重要环节

1.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教师要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在讨论中,针对所提问题,学生会提出各种观点和问题,有时会出现一些过激的看法。教师要有效地引导学生讨论,澄清是非,就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同时在心理上也要有充分的准备,能灵活处理突发事件,以免影响讨论的效果。

(2)精心设计讨论题目。一个或一组恰当的题目,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设计好问题很关键。设计题目要符合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准”,二要“巧”。

所谓“准”,一方面是所设计的题目要紧扣教材的重点与难点,使讨论围绕课文的中心内容展开;另一方面是所设计的题目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状况相联系,与学生的心理特征相适应,尽力选取社会的热点问题或学生的热门话题,以便引起学生的共鸣,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所谓“巧”,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难易要适中,题目太难,学生不易找到头绪,讨论无法进行,题目太易,三言两语就讨论完了,也就失去了讨论的意义。二是题目设计的角度要恰当,要注意选准切入点。

(3)正确地选择讨论的方式。讨论方式按讨论的规模可分为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两种;根据提出问题的主体不同,又有启发式讨论和发现式讨论之分。另外还有主题演讲式讨论、辩论式讨论、咨询式讨论等几种。在方式的选择上,一般议题较多,难度较小时选用小组讨论;对课文的重点内容,难度又较大的选用班级讨论;学生中的热点问题意义较大,有利于学生发挥,可选用主题演讲式讨论,争议较大的采取辩议式讨论。总之,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和时机不同,灵活选用讨论的方式。

(4)指导学生的准备工作。讨论必须以学生掌握知识为基础,否则会使讨论陷入无聊的争论,背离讨论的目的。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调查、积累资料,最好让学生拟出发言提纲,以便使讨论顺利进行。

2.开展讨论。开展讨论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能力的中心环节。为保证确有实效地开展讨论,教师应注意以下问题。

(1)教师要摆正自己的地位,发挥自己的作用。教师是讨论的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参与者。讨论中,教师要重“导”莫“堵”。

所谓重“导”,就是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具体表现在:一要诱导。当学生讨论不起来时,教师要想方设法诱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和讨论欲望,引起学生的思想冲突,如设计多台阶、小难度的问题;列举相互矛盾的两种观点,供学生分析。二要指导。若学生缺乏认识问题的方法,教师要细心授之以法,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分析问题。另外,当学生讨论遇到障碍或知识缺陷时,教师要耐心疏导,帮助学生排除障碍,使讨论深入下去。

所谓莫“堵”,指在讨论中,教师要避免用一些不合理的方式阻塞学生的思路,影响讨论的深入进行,如横加干涉、妄下结论;或者一发现正确的苗头就急于总结。这样会使学生活跃的思维受到抑制,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此时,教师不如沿着学生的思路深入下去,在深入讨论中深化问题,证明正确的观点。另外,学生的观点有错误时,教师也不能冷言相讥,要耐心指导,使其在辩论中改正错误。

(2)讨论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适时提出问题。只有让学生有感而发,才能启动学生的思维,顺利展开讨论。其次,要注意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好、中、差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再次,要注意讨论的民主性,教师把自己看作是一个普通的“参与者”,切莫高高在上,影响学生讨论的积极性。

课堂讨论范文2

【论文关键词】音乐理论;讨论课

教学经验告诉我们:音乐教学法作为师范生的一门教学能力训练课,其理论部分不仅教师教起来乏味,学生学起来亦深有枯燥、单调之感。因为,仅仅依靠课堂讲授,一是难以让学生认识到教学能力的重要;二是很难转变学生对该学科的偏见,即学教学法理论不如学技巧课(音乐、键盘和器乐)来得快。所以,我们必须从教学方法上加以改革,改变过去单一的“灌注式”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经过对近三届学生的教学实践,笔者体会到,课堂讨论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讨论课的前提

首先,课堂讨论这一教学方法的使用应有选择。在讲授概念集中、观点和理论较难理解的章节(如“音乐教育与德、智、体、美四育之间的关系”、“国外五种音乐教学体系”、“怎样评价一堂音乐课”、“音乐欣赏是一切音乐教育的基础”)时,适合采用这种方法,也可以安排在前后内容有密切联系的章节之后、以及在实践课和见习课之后。对于一般容易理解部分的章节,不必搞讨论,以免流于形式。其次,讨论必须建立在平时课堂精讲和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只有当学生对课程的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而对某些概念吃不透,掌握不准,通过看书、见习或做模拟教学之后又发现存在疑雁点时,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展开讨论。再次,教师事先必须做好安排,为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应有意识地拟定几名学生重点发言,内容要尽量要求既有深度,又有广度,还要有说服力。这样可以避免课堂上面面相观,即使是启发,也需要时间。

二、讨论课的准备

课堂讨论的准备工作,应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教师方面,二是学生方面。教师方面主要是要恰当地选择讨论思考题,这是确保讨论成功的至关重要的一环。值得注意的是,讨论题不是太抽象(太抽象容易使学生望而生畏,讨论不起来),也不能太简单(太简单容易人云亦云,大家没兴趣)。在这个问题上,笔者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的。

(1)加深对比较难的概念的理解。如“奥尔夫教学体系中‘节奏人手’的核心”、“奥尔夫教学法中学生年龄阶段的心理差距”、“原始的歌唱与情感”、“审美心理的形成”等等。

(2)前后概念的比较。如“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学说与奥尔夫的‘节奏’入手的异同”、“唱歌是提高识谱能力的简捷方法”、“节奏训练在视唱教学中的作用”、“歌唱的潜意识与审美”等等。

(3)综合思考题。如“音乐教育与德、智、体、美四育之间的关系”、“中学音乐课为什么不能以唱歌教学为主”、“欣赏是一切音乐教育的基础”等等。学生方面,要根据思考题立意,除参阅教师提供的辅助资料之外,还要根据线索扩大范围,多查阅、多搜集有关文章、报导及实例,必要的还可以做些调查和实践,以掌握更多、更准确的理论依据和数据,为在课堂讨论中言之成理、言之有据而做好充分的准备,使之既有深度、有具体事例剖析,又有广度,能举一反三,以理服人。但是这两方面的准备工作仅仅是为了课堂讨论取得好的效果的一种手段,真正的目的是希望借助于思考题的启发,使学生头脑中的模糊想法归结为一个系列问题,并通过讨论暴露出来,以达到对音乐教学法理论理解。

三、讨论课的实施

课堂讨论的实施一般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布置阶段,二是反馈阶段。布置阶段是指在课堂讨论的前一周,先把思考题发给学生,人手一份,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准备。与此同时,要向学生讲清课堂讨论作为音乐教学法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音乐教学法概念的有效方式,希望大家根据各自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多查阅、多观摩、多思考,认真准备思考题,相信通过讨论肯定会有所启发和收获,但如果马虎对待,收获当然不大。提示他们在准备中对暂时不理解的概念和内容可以记下来,在讨论课上提出来,以求其问题的解决。此外,还要要求学生将发言材料整理成书面文章交上来,作为一次平时考核。文章确有见地的,将被推荐给有关报刊和杂志。这样一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课堂讨论的热情和兴趣,其认真程度也相应地得到了提高,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也逐渐上升。可见,课前的布置交代是课堂取得较好效果的必要保证和先决条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反馈阶段主要是指课堂上的组织讨论。一般可以分小组进行,也可以全班集体讨论。如果教学计划安排的好,时间允许的话,我们主张以小组形式为宜,这样可以使海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尤其对那些有胆怯心理的学生,既可以减少心理紧张程度,又为培养其口头表达能力提供必要的条件。在进行小组讨论时,人员不宜过多,以五到八名为宜,其中要设组长和记录员各一名。组长负责正常讨论,记录员负责把讨论中碰到的难点及不同看法的争论焦点记录下来。教师可巡回参加各个小组的讨论,但只发表一些启发性的意见和提示,尽可能利用这个机会,多听取来自学生方面的教学反馈,千万不能让自己变成小组的主角。对学生讨论中不完整或不正确的发言,教师也不必急于纠正,可以在适当的机会,有的放矢地提些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即使争论起来也无妨。这种采用“生问生答”的教法,可以使他们在激烈的论辩中,自己发现问题、纠正错误。

小组讨论结束后,要安排一次各组长及记录员的集中汇报,因为教师不可能完全了解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这样的汇报,实际上是安排各小组的代表集中再讨论,老师从中可窥一斑,同时,各组的意见也相应地得到了沟通和交流。此外,教师还应该把各组的原始记录加以整理,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一次课堂总结,既是对讨论中遗留问题的解答,也是对全部内容的归纳。

四、讨论课容易出现的问题

课堂讨论范文3

一、课堂讨论可以激发到学生学习数学的兴奋点

在许多数学课堂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老师讲得滔滔不绝、神采飞扬,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不胜其烦;老师讲得唾星四散、自得其乐,学生听得不知所云、茫然无措。这样的课堂效率我们就可想而知了。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我试图运用课堂讨论这种教学方法来找到教与学的共鸣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奋点。例如,我在上“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这一课时,我利用我们水乡的特征,直接把学生带到河边,让学生自己讨论出几个与正余弦定理相关的题目,通过皮尺和测角仪,进行测量和运算。或把学生带到操场,让他们在没办法到达旗杆底部的情景下通过讨论设计题目测量求解。

通过同学们的讨论,这节数学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激动,学生对这一节课的数学知识印象特别深刻。而且更让我惊讶的是有些我平时觉得不怎么样的学生,却在这节课表现的相当突出,课外数学知识丰富,讨论时信手拈来,令我刮目相看。这节数学课如果我用传统的教法来上的话,那肯定是老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个个洗耳恭听,可能也听得津津有味,但也只是听,听过了,也就过去了,并没有记住多少数学知识。不象这节课,大部分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动脑、动笔又动口,找出充分的理由来解决这个数学问题,自然提高了课堂实效。

看来课堂讨论这种灵活的教学形式,确实能吸引学生,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且能落实课文知识,达到我所期望的教学效果。

二、课堂讨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

我们知道所有有效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的学习,记得有人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因此当学生对学习数学有了一定的兴趣后,我就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完善自己的能力,同时提高我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运用课堂讨论时,我都提前几天给学生布置课堂讨论的内容,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搜集资料,筛选资料,以备上课时课堂讨论之用。比如我在上排列组合一课时,学生将田忌赛马、系统论等有关内容全放进来了,一些平时厌学严重的学生也表现了极大的学习兴趣。

通过课堂讨论这种教学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我就轻而易举地落实了本节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内容。而且通过课堂讨论,我还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筛选资料,运用资料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实践证明,课堂讨论确实不失为提高数学课堂实效的一种好方法,通过课堂讨论,使困扰学生的一些数学教学重点和难点迎刃而解,较好的完成了数学课的教学目标,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值得大力提倡。但从我的教学实践来看,还有许多地方值得反思。

三、课堂讨论要面向全体学生

我们运用课堂讨论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是针对每一位学生的,因此课堂讨论也要维护每一位学生的参与权。由于学习能力的差异、个性的差异等因素,每个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活动的程度就不同。最常见的现象就是那些学习能力好的、性格活泼开朗的、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是课堂讨论的积极参与者,表现者,而那些学习能力差一点的、沉默寡言的学生就成了旁观者,因此老师要因人而异,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均等,特别对于那些不积极参与讨论的学生,老师要激发他的表现欲,给予他发言的机会,对于他的发言无论好坏,均要给予一定的积极反馈,予以一定的鼓励,也使他从被动的参与慢慢地转变为主动的参与。

四、课堂讨论的选题要具有有效性

对于课堂讨论的问题,教师要善于提出那些具有一定的探讨性、争议性,同时又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难易要适中。讨论的问题最好牵涉的范围比较广(比如涉及古今中外、跨学科的数学),的问题进行讨论。那些比较简单的、绝大部分学生能理解的问题就不要让学生讨论。否则,也只能是浪费时间,因为根本讨论不出什么来,更谈不上提高课堂实效了。

课堂讨论范文4

引起笔者思考的是,课堂上的讨论似乎有泛滥成灾之势:有的课堂讨论过多,该讨论的讨论,不该讨论的也讨论。笔者在参加了县语文老师优质课展示的听课活动后,感触更加深刻。

一、课堂讨论中流于形式的表现

1.没有疑问的时候滥用讨论

一位老师执教《诗歌鉴赏复习》时,在分析其中一首诗歌时,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对诗句中的表达技巧稍微打愣,事实上,当时台下学生中已经有好几个人准确说出了答案。但教师对这些正确的声音听而不闻,依然安排学生讨论:大家看看都有哪些表达技巧?结果是学生们叽叽喳喳交谈了一番,答案依然是之前几个学生的见解。

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群体中仅仅一两个人对某个问题不敏感,而不是全不懂,这种情况下根本无需讨论。教师此时应该发挥引导作用,对学生打愣之处稍加点拨就可以,不必浪费所有人的时间。

2.有讨论却无呈现机会

另一位老师在执教《“诺曼底”号遇难记》时,学生对“船长哈尔威最后在所有乘客和船员逃生后,为何不弃船而逃?”有疑惑,有的说已经没机会了,有的说船长要与船同在,还有的说这是船长的信念。教师让学生讨论,学生争论得很热烈,不知不觉间快下课了,教师一看势头不对,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迅速打断学生的讨论,直接说明原因,把一帮迫不及待要发言的同学晾在一边。可以想象的是,长此以往,学生讨论的热情一定会消散。

3.讨论不能契合问题的关键处

一位老师在执教《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抛出这样的话题:“父亲是如何教我爬下山崖的?”学生发挥想象,说出了N种方法,但学生游离于文本之外,并没有触摸到文本的核心价值,没有体会到父亲的良苦用心。其实,这位老师因没有抓住契合问题的关键处,就没有价值,也引不起学生的讨论兴趣。倘若从“父亲不直接把我抱下来的原因是什么?试着分析一下。”讨论,思维空间和价值较大,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走进文本中的父亲,感受到人生的哲理。

二、课堂讨论不恰当的问题根源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应该动起来,但怎么动,往哪个方向行动,需要教师恰如其分地引导。以上种种课堂讨论不能让人满意,其实都与教师有关。

1.有的教师尚不能理解课堂讨论的必需性

课堂讨论不是花瓶,不是装饰,而是一个必需品,就像做菜用的盐一样。学生何时需要讨论?笔者认为应该是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尚不够深入、对问题的理解多样并且对立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思考得更深刻、理解得更透彻,就可以设置讨论环节。当学生在自己坚持的路子上走得更远了,问题暴露得更彻底了,理由想得更充分了,在达到“愤”“悱”交加的时候,学生进行想法的呈现,教师再做适当的指导,这样的讨论才是有价值的,才是必要的。无疑而讨论,对概念名词、识记成分比较多的内容进行讨论,是无价值的讨论,完全没有必要。

2.有的教师缺乏引领的作用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思维是开放的、发散的,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生成。讨论过程中无所事事、站在讲台上闲看的教师现在很少见了,但有一种情况还是会时常出现.

一位老师在执教《我的叔叔于勒》时,有的学生在讨论时提出“我”的父母在叔叔游手好闲的时候讨厌他,在他有钱的时候希望他回来,在他破落的时候躲开他,这看不出资本主义的“人与人之间裸的金钱关系”,是人们的正常反应。教师强调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以过时的政治角度解读它,而且强迫学生接受,天长日久,学生就不会在课堂上说出真实想法,对讨论失去兴趣。

3.有的教师不能高屋建瓴地进行讨论后的小结

学生讨论后,必然会呈现自己的思考,这时教师就要敏锐地抓住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或者准确点出学生答案中的问题,让学生迅速走出错误的泥沼。一位老师在执教《天净沙秋思》时,学生提出“小桥流水人家”是温馨的快乐的景象,看不出作者的哀伤。此刻,教师没有急着给予回答,而是出示了一些类似诗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在古典诗歌中这是一种写法,让学生在分辨中得到正确的认识。再教给学生古诗中“以乐景写哀情”的表现手法,学生就可以很好地掌握这个知识点。

三、开展课堂讨论的关键

恰当开展课堂讨论,需要在如何布置讨论话题、如何把握讨论进度、怎样总结等方面下工夫。

1.讨论话题要合适

课堂讨论题应根据教学内容实际,因时、因材施论。课堂讨论的前提是独立思考。学生事前对话题经过了一定的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体会和感悟,才会有与组员交流和讨论的基础,发言才会踊跃而切题。正是有了思考的储备,才能讨论得深入,才能达到认识的趋同。教师要精心、合理设计课堂讨论的话题。话题的设计应放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学习的难点上,放在学生易混淆处,做到有的放矢。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参与讨论,新知识、新观点才会不断涌现和迸发,对学习内容才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和牢固的掌握。

2.主动介入学生讨论

课堂讨论范文5

如,鲁人版必修五《齐桓晋文之事》中课堂讲述此段:

“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学生看到此处“以羊易之”不免发笑,于是老师即兴设置问题,“大家对齐王的此种做法有何感想?”此问题一出,课堂顿时活跃起来。然而,有的课堂对此问题的讨论却展开过度。问题一出,学生各抒己见,课堂讨论得热火朝天,学生也听得不亦乐乎,老师也认为枯燥的文言文课堂顿时有了生趣。

当我们冷静下来反思,这样一节表面热热闹闹的课堂,我们从中到底获得了些什么?学生是否有真正的思考?对课文的主题是否真正探究到位?因此,命题是否妥当直接关系到讨论的质量和效果。所以,确定好课堂讨论题目是确保讨论课成功的第一步。

课堂问题的设计不仅在难度上要把握适度,而且要确实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引发学生围绕课文的主题做深层次的思考。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老师:

一、对文本做精细的研究,挖掘可以设计问题的切入点

课堂讨论要精心选择有价值的内容进行讨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可以引起学生大脑皮层的高度兴奋,并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教师必须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越是教材的核心问题越需要学生去理解,去积极参与,进入角色,给学生一个理解的方向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

二、讨论问题要有难度,有价值

教师无论是自己提问,还是引导学生质疑问题,一定要选准讨论的焦点。所谓讨论的焦点,就是根据文章的重点、难点、要点,提出有利于理解课文、提高认识、形成能力、陶冶情感的问题。

鲁人版必修四《屈原列传》,有课堂在讲述最后一段“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很多老师设计这样的一个问题:“渔父、屈原的观点你同意哪一个?”

老师设计此问题的用意在于引导学生体会屈原的处境及心境,明白屈原的赴死决心和救国无望而投江的壮烈绝望,领略屈原的高尚情操。课堂讨论的结果是一多半的同学倾向于渔父,认为“活着就是比死了好,只要活着还可以继续为老百姓做很多事情。”又有同学当即反驳此种论点,“屈原投江是迫不得已,是无奈绝望之举”。对方不服,当堂辩论起来,“难道他投江就会挽救国家吗?就是对百姓负责吗?”双方分作两派,唇枪舌剑,没有定论。

“择死与择生”的问题本来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也历来被当做此课的一个讨论问题之一,的确,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对于生死的看法,然而司马迁对屈原做传的目的是否要纠结于择死择生?大多数人都认可“渔父”只是一个虚幻的人物而已。那么我们理应从什么方向设计问题?

我在研读此文时发现司马迁对《屈原列传》倾注的心血是很大的。司马迁在前文记叙屈原的生平一波三折,文思斐然,后文议论更是铿锵有力,而结尾写“屈原投江”一节却语调异常平静,因此,在课堂上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屈原投江一节为何没有描写悲壮的场面,而仅以‘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作结?司马迁是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写这一场面?”

本想就此问题做一尝试性的提问,没想到学生反应很迅速。对于课堂讨论的驾驭非常能体现一个老师的水平。有的专家提出“课堂二次备课”的说法,确实非常有道理。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尽管课堂讨论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但仍然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发挥好主导作用。为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围绕课题中心进行发言,不要离题太远;要根据讨论发言进展情况,随时抓住和深入理解与主题有关的其他有争论的课题,引导学生深入展开讨论,以求讨论步步深入;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做出小结,对疑难问题或争议问题要阐明自己的看法,指出讨论的优缺点。

课堂讨论范文6

【关键词】课堂讨论;有效性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课堂上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了教学的亮点,小组讨论则是不可或缺的形式。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是教师普遍采用的体现合作教学思想的教学策略,毋庸置疑,有效地组织学生围绕学习课题进行讨论,能帮助学生相互交流、互相启发、集思广益、共同发展。但是,讨论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组织不好,指导不力,选题不当,也会事与愿违,事倍功半。

一、课堂讨论的错位

目前,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公开教学中,有些教师只注重形式,而不依据教材,考虑是否具备合作性,动不动就让学生讨论,一节课要讨论好几次,讨论成了家常便饭,学生却没有获得应有的“营养”。归结起来,不能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的讨论,主要有以下几点:

1.讨论的目的不明确。为了活跃课堂气氛的讨论,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其他教师听课的情况下,感到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便使出一招小组讨论。这一招果然灵验,顿时,课堂上便热闹了起来。至于讨论的效果如何,教师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

2.讨论的时间不充裕。什么时候开始讨论,什么时候结束讨论,都是围绕教师的“教”服务的,讨论成了教师调节教学时间的工具。有的问题刚提出,学生的思维刚打开,学生还没有充分讨论,老师就指挥学生草草收场。这样,学生没有尽兴,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3.讨论的深度、广度不够。有时候讨论的结果都是单方面的汇报,而不是小组讨论的结果,在小组中都是成绩好的学生发言,而成绩差一点的学生得不到发言,这就不能达到有效的讨论目的。

课堂讨论不是教学的一种“摆设”,而是有目的、有组织地实施合作教学,追求良好教学效果的一种实用方法。我认为提高课堂讨论实效,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二、课堂讨论的策略

1.有具体明确的问题。课堂讨论一般是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认识、探索解决问题,因此,提出的问题是否妥当直接关系到课堂讨论的质量。问题提得好,不但能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还能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我们提出的问题要具体明确,要有启发性,应把握以下两点:①要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并以此为突破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个教学内容;②要把握共性问题,有的放矢,答疑解难,使全体学生都得到提高。如教学“容积与体积”时,可以提出以下问题进行讨论:容积、体积表示的意义是什么?计算的方法怎样?使用的单位是什么?学生通过讨论要弄明白两者的联系。

二、要采用合适的方式

课堂教学中要从具体情况出发,采用合适的讨论方式。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是分散讨论,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对某个问题进行讨论。这种方式比较灵活,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比较适用难度较小的问题;第二种是集中讨论,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讨论。这种方式主要是解决教学法中的重点和难点,或争议较大的问题,在长方体有关知识的教学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如认识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时,可采用第一种方法让学生拿出长方体的纸盒,摸一摸盒上的面、棱、顶点,再数一数有几个面,是什么形状,有几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有几个顶点,然后再让学生分组进行交流、讨论,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又如“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可采用第二种方法,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纸盒,标出6个面,再把长方体剪开,然后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展开的这个图形的面积包含原来几个面的面积?在长方体中每个面的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在正方体中呢?

三、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课堂讨论前师生都要在思想、知识和资料上做好充分准备。如果没有准备,讨论中学生就可能陷入被动,老师就可能难以引导讨论深入下去。所谓准备,对学生来讲就是要对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对教材进行预习;对教师来讲就是要把重点部分提示出来,还要做好讨论的准备过程,如认真划分小组,培养学习骨干,鼓励学生大胆地探索,积极地发言。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通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规律的复习,并提问“分数里有没有类似的规律”,不仅有利于导入新课,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上一篇新闻理论

下一篇科学探索